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推荐8篇)由网友“名井南瓜”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四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写字及组词
13.夜莺的歌
削xuē(削平、削尖、削减、削价、削铁如泥)
喂wèi (喂养、喂奶、喂鸡、喂鸭)
哨shào(口哨、哨子、哨声、哨兵、吹哨)
挺tǐng(挺拔、挺身、挺立、昂首挺胸)
斯sī(斯文、法西斯、慢条斯理、斯斯文文)
甩shuǎi(甩卖、甩开、甩手、甩掉)
踢tī(踢球、踢开、踢走、踢人)
枪qiāng(枪支、枪击、枪声、枪口)
防fáng(防备、防务、防止、防不胜防)
鬼guǐ(鬼脸、鬼混、魔鬼、神出鬼没)
汉hàn(汉族、汉语、汉口、汉阳、汉字)
滚gǔn(滚动、滚蛋、滚雪球、滚开、滚烫)
毁huǐ(烧毁、毁击、毁灭、毁于一旦)
惯guàn(习惯、惯用、惯性、惯犯、惯例)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牺xī(牺牲、牺牲品)
牲shēng(牲口、牲畜、畜牲)
凯kǎi(凯旋、凯歌、胜利凯旋)
征zhēng(长征、征收、征求、征服、南征北战)
阿ā(阿姨、阿婆、阿哥)
姨yí(姨父、阿姨、姨妈、姨母)
济jì(经济、接济、同舟共济)
贡gòng(贡献、贡品、贡出、进贡)
圣shèng(圣诞、圣地、圣洁、圣明、圣人)
驻zhù(驻地、驻扎、驻军)
罪zuì(罪行、罪恶、犯罪、罪大恶极)
恶è(恶劣、恶毒、恶战、恶习)
健jiàn(健身、健壮、健康、安康、康复)
康kāng(康健、小康、康复)
二、读读写写
沉寂 盘问 口哨 埋伏 凝神 烧毁
维护 壮烈 谢意 沉浸 深情 凯旋
征衣 阿姨 精通 经济 圣坛 呼吁
不慌不忙 以防万一 杂草丛生
聚精会神 模模糊糊 断断续续 永驻人间
三、读读记记
木屑 蘑菇 宛转 芦苇 苇絮 枕头
卓越 蓝盔 威胁 防备 梦幻 弥漫
巡弋 阻挡 脊背 枕头 打扮
绿茵茵 手榴弹 睁眼瞎
飘飘悠悠 歪歪斜斜 不速之客
四、多音字
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
劲:jìn(干劲)jìng(强劲)
教:jiāo(教书)jiào(教诲)
空:kòng(空白) kōng(空间)
觉:jué(觉察) jiào(睡觉)
缝:fèng(缝隙) féng(缝补)
钉:dìng(钉钉子)dīng(钢钉)
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
还:huan(归还)hái(还有)
弹:dàn(枪弹)tán(弹琴)
拧:níng(拧毛巾)nǐng(拧紧)nìng(拧脾气)
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济:jì(经济)jǐ(济南)
吁:yù(呼吁)xū(气喘吁吁)
丧:sāng(丧钟)sàng(丧失)
五、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赶紧—立刻 快活—快乐 轻蔑—轻视
爱护—保护 温和—温柔 赞扬—称赞
觉察—发觉 公正—公平谢意—感谢
悲痛—悲伤 宝贵—珍贵 巡弋—巡逻
梦幻—梦想 安宁—安静 频频—偶然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反义词
结束—开始 空旷—拥挤 沉寂—喧闹
阴沉—灿烂 弯曲—笔直 散开—集中
光荣—无耻 柔软—坚硬 扩大—缩小
集合—散开 和平—战争公正—偏袒
巨大—渺小 勤奋—懒惰 凝固—融化
光荣—可耻 欢乐—悲伤 洁白—乌黑
骄傲—谦虚 遥远—附近空旷—狭窄
喧闹—寂静 柔软—坚硬 光荣—可耻
和平—战争 集合—分散 究竟—到底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不慌不忙—急急忙忙
六、形近字组词
削(削皮) 甩(甩掉) 防(防止)
峭(陡峭) 用(作用) 仿(模仿)
惯(习惯) 济(救济) 驻(驻扎)
贯(贯穿) 挤(拥挤) 住(住处)
七、词语解释
1.沉寂:非常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
2.凝视:精神高度集中。
3.轻蔑:看不起,不放在眼里。
4.宛转:声音抑扬动听。
5.凝神:精神高度集中。
6.兴致勃勃:兴致非常浓厚的样子。
7.劫难:灾难。
8.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要摔倒的样子。
9.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10.凯旋:胜利归来。
11.弥漫:充满,布满。
12.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意想不到的客人。
13.频频:屡次,连续几次
14.祈盼:祈祷,盼望。
15.巡弋:指战舰在海上巡逻。
八、课文内容归纳
1.《夜莺的歌声》本文记叙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小夜莺”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叫,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员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赞颂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以歌声为线索进行,采用了首尾呼应的结构方式。
2.《小英雄雨来》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少年英雄雨来,游泳本领高,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赞扬了雨来机智勇敢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品质。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本文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深切地表达了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4.《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本文以孩子的视角,描述了战争给自然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揭示了战争的罪恶,发出了对和平的强烈呼唤。采用了对比方法进行描述。诗文结构方式相似
5.我的发现。像条小泥鳅,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小泥鳅 小鸭子来比喻雨来,表达了作者对雨来这个人物的喜爱。小动物也是可爱的。像鹰的爪子,恶狼般的眼睛。用“鹰”和“恶狼”来形容敌人,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痛恨和厌恶之情。
九、日积月累:语文园地(四)
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1.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2.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3.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4.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5.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6.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7.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8.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篇2: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会写字及组词
17.触摸春天
径jìng(小径、径直、半径、直径)
畅chàng(流畅、畅通、畅游、畅销、畅快)
磕kē(磕碰、磕头、磕磕碰碰)
绊bàn(绊脚、绊住、绊倒)
瞬shùn(瞬时、瞬息、瞬间、瞬息万变)
弧hú(弧形、弧光、弧线、弧度、圆弧)
翔xiáng(飞翔、滑翔、翱翔)
权quán(权利、权限、特权、权贵)
缤bīn(缤纷、五彩缤纷、落英缤纷)
19.生命 生命
扰rǎo(打扰、扰动、扰乱、干扰)
欲yù(欲望、食欲、欲哭无泪)
屈qū(屈服、屈才、屈从、不屈不挠)
茁zhuó(茁壮、茁实、茁壮成长)
诊zhěn(诊断、诊室、诊所、出诊)
撼hàn(震撼、摇撼、撼天动地)
蹋tà(糟蹋)
限xiàn(有限、期限、界限、期限、限量)
二、读读写写
浓郁 小径 流连 引导 悄然 扑闪 鼓动
灵性 缤纷 跃动 珍惜 欲望 概念 冲破
不屈 茁壮 坚硬 飞翔 权利 经历 瞬间
沉稳 震撼 短暂 有限 流畅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三、读读记记
笼罩 流淌 器官 清晰 角膜 遵从 酷爱
拥抱 气魄 领悟 乏味 捐赠 呵护 泛滥
辽阔 遗憾 失明 齐刷刷 孤零零 与世长辞
重见天日 改天换地 傲然挺立 神气十足
怦然一震 不假思索 热泪盈眶 清香袅袅
四、多音字
第十七课:触摸春天
悄:qiǎo(悄然)qiāo(悄悄)
曲:qū(弯曲)qǔ(歌曲)
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
笼:lǒng(笼罩)lóng(笼子)
重:chóng(重新)zhòng(重量)
第二十课:花的勇气
藏:cáng(隐藏)zàng(宝藏)
铺:pū(铺路)pù(店铺)
五、形近字
稿:稿纸 稿约 翎:翎毛 花翎 惭:惭愧 惭色
搞:搞活 搞笑 栩:栩栩如生 崭:崭新
截:截断 截止
裁:裁剪 裁判
栽:栽树 栽花
六、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极其—非常 竟然—居然 惊讶—惊奇 神奇—神秘
呵护—爱护 领悟—领会 珍贵—宝贵 悲哀—哀伤
骄傲—自豪 酷爱 —热爱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骚扰—打扰 鼓动—扇动
跃动—跳动 震惊—吃惊 沉重—稳重 震撼—震动
糟蹋—糟践 寂寞—孤寂 辽阔—广阔 气魄—气势
反义词
浓郁—清淡 吸引—排斥 悲哀—喜悦 完整—残缺
骄傲—自卑 遵从—违背 短暂—长久 有限—无限
珍惜—浪费 失望—希望 寂寞—热闹
七、课文内容归纳
1.《触摸春天》:课文通过描写盲童安静的在花园里捕捉春天的故事,告诉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赞叹。
2.《永生的眼睛》:课文通过写作者一家人无私捐赠眼睛角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使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不是索取,而是奉献。
3.《生命 生命》:课文通过动物、植物及人三方面的事例,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生命虽然短暂,但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4.《花的勇气》:课文通过作者在四月的维也纳看见小花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怒放的情景,明白了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的道理。
八、日积月累:语文园地(五)
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
2.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篇3: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六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写字及组词
21.乡下人家
棚péng(凉棚、顶棚、工棚、草棚)
饰shì(装饰、修饰、首饰、饰品)
冠guàn(鸡冠花、皇冠、桂冠、怒发冲冠)
菊jú(菊花、赏菊、大丽菊、菊坛)
瞧qiáo(瞧见、瞧书、瞧病、瞧不起)
率shuài(轻率、草率、直率、率先、率领)
觅mì(寻觅、觅食、觅取)
耸sǒng(高耸、耸立、耸肩、危言耸听)
捣dǎo(捣乱、捣鬼、捣毁)
搬bān(搬家、搬运、搬迁、搬砖、搬弄是非)
巢cháo(鸟巢、蜂巢、巢穴)
谐xié(和谐、谐调、谐音)
眠mián(失眠、安眠、冬眠、长眠)
辛xīn(辛苦、辛勤、艰辛、辛劳、辛酸)
23.古诗词三首
蚕cán(桑蚕、蚕豆、蚕茧、蚕丝)
桑sāng(桑树、桑巴舞、桑葚、沧海桑田)
昼zhòu(昼夜、白昼、昼夜兼程)
耕gēng(耕耘、耘锄、耘田)
绩jì(成绩、功绩、绩麻、战绩)
塞sāi(边塞、要塞、塞翁失马/)
鹭lù(白鹭)
笠lì(斗笠、竹笠、草笠)
二、读读写写
棚架 风趣 装饰 顺序 照例 瞧见
率领 捣衣 向晚 归巢 和谐 白鹭
辛苦 耘田 蚕桑 觅食
大丽菊 催眠曲 鸡冠花
房前屋后 天高地阔 月明人静
三、读读记记
牧场 专注 端庄 骏马 闪烁 掠过
飞驰 沉默 遮掩 湖畔 衬衫 晶莹
音符 清凉 丝绒 招呼 肺腑 麦浪
红扑扑 极目远眺 膘肥体壮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成群结队 默默无言
鹅黄嫩绿 芽苞初放 此起彼落
四、多音字
第二十一课 乡下人家
踏:tà(踏步)tā(踏实)
第二十二课 牧场之国
模:mú(模样)mó(模仿)
圈:juān(圈起来)juàn(羊圈)quān(圆圈)
第二十四课 麦哨
和:hè(应和)hé(和气)huó(和面)huò(和稀泥)hú(和了)
应:yìng(应对)yīng(应该)
嚼:jiáo(嚼舌)jué(咀嚼)
五、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装饰—装点 时令—时节 顺序—次序
倘若—如果 鲜嫩—新鲜 和谐—协调
朴素—简朴 吃惊—惊讶
反义词
可爱—讨厌 朴素—奢侈
六、照样子写词语
甜甜蜜蜜:和和美美、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简简单单
天高地阔:天南地北、左邻右舍、南辕北辙、东张西望
月明人静:风号浪吼、东张西望、东摇西摆、月朗星稀
七、词语解释
时令:季节。
倘若、即使、若是:都是表示假设、假如、如果的意思。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八、好句理解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3.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九、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理解:《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理解:《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理解:《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十、日积月累:语文园地六
田园乡村古诗词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
6.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篇4: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自主阅读,读中感悟,从精彩片段中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3.在片断赏析过程中选取一个语言训练点,让孩子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
4.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所在,激起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所在,激起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片断赏析过程中选取一个语言训练点,让孩子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
学习过程:
一、单元整合,自然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回顾第四组课文,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
2.今天魏老师又给大家推荐一部外国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板书),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马克·吐温,你了解他吗?课前有谁收集到他的信息,我们来交流一下。(板书:幽默 夸张)
二、初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我们先来学习文章的梗概部分:
1.阅读梗概,自学要求:
(1)请快速阅读整部作品的梗概,想想文中主要写了汤姆几次历险,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
(2)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2.自主学习,交流反馈:
(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五次历险
(2)现在谁能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记叙了以汤姆为首的一群孩子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呆板的生活,所作出的种种冒险经历以及与强盗乔埃斗争的过程。
三、自主交流,领悟历险精彩
1.了解了梗概部分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精彩片段!请同学们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想想这属于哪一次历险后的故事?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A.自由读课文。
B. 检查反馈。
2.在初读我们对精彩片段有了初步的了解,精彩片段到底精彩在哪儿呢?
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精彩片段,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段,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2)请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3.自主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重点交流: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最后又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如何在风筝线能达到的情况下顺着那两条通道向前探路,如何又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
A.指名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B.课堂练笔:洞内岔道横生,漆黑一片,如同迷宫一样,当贝琪绝望的事情,而汤姆却能用手中仅有的风筝线来探路。汤姆是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如何在风筝线能达到的情况下顺着那两条通道向前探路,如何又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如果你是汤姆,你会怎样向大家“吹嘘”自己用风筝线探路的经过呢?展开我们的想想,来写一写吧!
C.反馈练笔情况。
D.此时,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机智勇敢 积极乐观 )
四、谈话交流,激起阅读兴趣
1.同学们,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山洞历险片段”的“精彩”所在,其他几次历险,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那么,如果现在就让你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你想先读哪部分呢?
2.师小结:《汤姆所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文学作品中一颗闪亮的明珠,读着它,我们仿佛在与文学大师进行交流。相信读完整本书,你会发现更多的精彩!
五、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1.马克·吐温是作者的笔名,关于他笔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你能否去找找?
2.读课文,完成阅读卡片。
3.选购《汤姆·索亚历险记》,认真阅读。
板书设计:
梗概 精彩片段
墓地试胆
荒岛当“海盗” 幽默 夸张
鬼屋寻宝 乐观勇敢 足智多谋 顽皮可爱
山洞迷路
洞中挖宝
篇5: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1
近义词
假如----如果 坠--------落 相会----相聚 驱赶----驱逐 繁华----繁荣 褴褛----破烂 华丽----华贵 叹息----叹气 按照----依照
捏造----编造 忠实----忠诚 恐慌----恐惧 爱惜----珍惜 颠倒是非-----颠倒黑白 进攻----攻击 衰竭----衰弱 汹涌----澎湃
寂静----宁静 景象----现象 崩溃----瓦解 禁锢----束缚 抗拒----抵抗 驯服----服从 绚丽----美丽 回旋----盘旋 轻柔----柔软
单调----单一 焦躁----急噪 渴望----盼望 宁静----安静 空暇----空闲 宣报----宣布 轻盈----轻快 叹吁----叹气 招徕----招揽
传递----传达 明亮----光明 跨越----穿越 问候----慰问 素常----平常 惊讶----惊奇 得逞----如愿 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亏得----幸亏 熟悉----熟识 灵敏----敏锐 褶皱----皱纹 痕迹----踪迹 侦查----侦探 举世闻名----闻名遐迩 丢盔弃甲----丢盔卸甲
侦查----侦探 爱护----保护 照料----照顾 夸奖----夸耀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忧郁----忧伤 濒临----面临 愤怒----恼怒
冷静----沉着 抉择----选择 坚定----坚强 抑制----控制 尤其----特别 酷爱----热爱 屡屡----屡次 遵从----遵照 萦绕----环绕
神机妙算-----神机妙术 环游----周游 模仿----仿照 放肆----放任 灵敏----敏锐 松软----柔软 储藏----储存 熟悉----熟知
缺乏----缺少 积蓄----积存 亮光----光亮 温暖----暖和 清静----寂静 冲破----突破 夺目----耀眼 光彩----光芒 分辨----辨别
重围----包围 密切----紧密 寸草不生-----不毛之地 吉祥----吉利 盼望----希望 温暖----暖和 赞不绝口-----赞叹不已
浩瀚----浩渺 融洽----和睦 富饶----富裕 人迹罕至-----人烟稀少 轻快----轻盈 喧闹----热闹 惊异----惊奇 得意----骄傲
包蕴----蕴含 过失----去世 疼爱----喜爱 排除----消除 忧伤----悲伤 哀痛----悲痛 持续----延续 火速----急速
否则----不然 心急如焚-----心急火燎 索性----干脆 依然----仍然 狞恶----凶恶 哭泣----号啕 向往----憧憬
腼腆----害羞 茂密----茂盛 隐蔽----隐藏 小心翼翼-----小心谨慎 三、反义词 给予----索取 抑制----放纵 深奥----肤浅
遵从----违背 慷慨----吝啬 冷静----冲动 坚定----动摇 高尚----卑鄙 蜿蜒----笔直 坚强----脆弱 忧郁----喜悦 夸奖----批评
耷拉----高昂 东奔西走-----一动不动 惊慌失措----镇定自若 闻所未闻----耳熟能详 举世闻名----默默无闻
摇头摆尾----稳稳当当 丢盔弃甲----大获全胜 神机妙算----无计可施 熟悉----陌生 灵敏----迟钝 粗糙----细腻
柔软----坚硬 僵硬----灵活 熟练----生疏 硬-----软 明亮----黑暗 不计其数-----寥寥无几 洁白----乌黑 欢乐----悲痛 生-------死 轻盈----笨拙
光明----黑暗 单调----复杂 宁静----喧闹 炽热----凉爽 收缩----扩张 短促----漫长 明洁----暗淡 轻柔----厚重 进攻----撤退
寒冷----温暖 衰竭----旺盛 寂静----喧闹 禁锢----解放 恐慌----镇定 爱惜----糟蹋 繁华----萧条 乞讨----施舍 华丽----朴素
悲伤----高兴 颠倒是非----实事求是 漆黑----明亮 充足----稀少 下坠----上升 清脆----沙哑 软绵绵----硬邦邦 腼腆----大方
茂密----稀疏 隐蔽----暴露 小心翼翼---粗心大意 窄----宽 狞恶----善良 火速----缓慢 痛哭----欢笑 心急如焚----心急火燎
安慰----斥责 狂奔----呆立 喧闹----寂静 健美----衰弱 拘束----随便 朴素----华丽 憨厚----狡诈 偏僻----繁华 恶劣----优越
浩瀚----渺小 融洽----敌对 富饶----贫瘠 畅通----阻塞 神奇----普通 脆弱----坚强 阻碍----疏通 密切----疏远 吸收----释放
漂浮----沉没 光明----黑暗 温暖----寒冷 扩大----缩小 明亮----黑暗 伟大----渺小 打开----关闭 温暖----寒冷 灵敏----迟钝
松软----坚硬 缺乏----充足 熟悉----陌生 模仿----创造 放肆----约束 灵巧----笨拙 目不转睛----左顾右盼 摇晃----稳当
风平浪静----狂风巨浪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2
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诗句中,尽、孤、独、闲几个字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②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一个拟人句,“只有”一词表现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
2、《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洞庭湖的水色比作银白色的盘子,把君山比作一只小小的青螺。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3、《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这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①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谙”是熟悉的意思,“胜”是超过的意思,“如”是像的意思。“能不忆江南?”采用反问的修辞,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之情。
4、《乡村四月》(宋翁卷)——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6、《渔歌子》(唐张志和)——这也是这是一首词,“渔歌子”是词牌名。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在这些田园诗中,表现乡村美景的诗句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表现乡村农忙的诗句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表现农村儿童天真、勤劳的诗句是:童孙未解供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3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 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碧绿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第23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乡村四月》(宋 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②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①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3.词——《渔歌子》(唐 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诗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诗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文学常识、要点
1、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望洞庭──唐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3、忆江南──唐白居易 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4、乡村四月——宋 翁卷 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儿童的喜爱。
6、渔歌子——唐张志和 意境优美,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情趣。
篇6: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教学分析:
《小英雄雨来》早在50多年前就已被选入了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感染和教育了不止一代人。
作者管桦曾说过,雨来的形象绝不是凭空想像的。雨来,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那场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3.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4. 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学法:
阅读提示自学法。
教学流程:
一、自然导入,从容破题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该学习哪篇课文了?(生答。)
师:(板书“雨来”)同学们,这个课题写得完整吗?还少什么?
师:(板书“英雄”)这次课题写完整了吧?
师:(板书“小”)现在谁来说一说通过课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初步感知文题在文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评:这才是语文课。新课伊始,教师就已从课题入手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学生从课题中感悟到了语言的精妙。
二、浏览课文,抓住特点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说明:课文篇幅很长,约3 300字。)
师:你们还记得这个单元的“读写例话”教给我们什么知识吗?(参考答案: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师:谁还记得,本单元的“读写例话”教给了我们哪些加快阅读的方法?
(设计意图:由课文的篇幅“长”,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可以使选择的学习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更让学生信服,这样学生运用时才会更得心应手。)
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之初,教师先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既紧扣单元训练点,又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法可循。
三、完整读文,了解大意
1.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在读课文之前注意听清老师的一个要求和两个问题
要求:不能只为了读得快而忽略了课文的内容,一定要把课文读明白。
问题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2:这篇课文有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2.在读文过程中建议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用时约11分钟。)
3.回答问题,汇报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一个要求和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防止学生走进只追求阅读速度而忽略文章内容的误区。这一环节的设置,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评:在读文之前提出阅读要求,是培养学生有意识读书、有目的读书的一个必要过程。它使学生的阅读不仅是一个练习朗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锻炼思维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正是我们提倡的。
四、播放录像,理清脉络
1.师:课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片,大家一定要仔细观看,在录像播放的过程中,每播放完一部分的内容,同学们要记得提醒老师按“暂停”。
2.每暂停一次,就指定一名学生把这部分的段落大意写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录像的运用,直观地将课文内容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让学生叫暂停”的方法,无形中增强了学生观看录像的目的性。每一次叫暂停,都是学生把文本的内容与眼前影像进行融合、分析、整理的过程。对于篇幅如此长的课文,这个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还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评:看似随意的“叫停”,却融入了教师的指导。利用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把文本有机地结合起来,无声地落实了训练点。怎一个“巧”字了得!
五、抓住要点,凝炼语言
1.师:谁还记得拟定小标题有哪两个要求?(抓住内容要点、语言简练贴切。)
2. 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们自己在黑板上概括出的六部分的段意,把它再提炼成六个小标题呢?
3. 师: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拟定小标题。
总结概括式 引用原句式
①游泳本领高①“望着妈妈笑”
②上夜校念书②“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掩护李大叔③“把缸搬回原地”
④与鬼子作斗争④“什么也没看见”
⑤河沿上的枪声⑤“有志不在年高”
⑥雨来没有死⑥“雨来没有死”
(设计意图: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与直接通过六部分内容来概括小标题相比,不仅大大降低了概括的难度,还可使学生分清“段意”与“小标题”的异同,一举两得。)
评:高年级的语文课应该“厚重”。而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拟订小标题正是课标中提出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力体现。
六、联系全文,分清层次
师:通过这六个小标题,同学们觉得哪部分是故事的?那么不要第一部分行不行?为什么?不要第二部分呢?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人?把你认为最能说明雨来特点的词句写在黑板上,并说出原因。(相机引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并指导学生理解、朗读、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脉络,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能引导学生分清内容的主次。)
评:由感知文章脉络到引导学生体悟雨来的内心,“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理解文本的训练吗?不是,这是个性情感体验的升华!
七、总结方法,课外拓展
师: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40分钟就学完了,你们真了不起!想一想我们今天的学习效率为什么这么高?提高阅读速度是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的有效方法,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种方法获得更丰富的语文知识。
师:课后请同学们上网收集其他的加小标题的方法,尝试着给自己喜欢的文章加小标题,然后发到班级信箱里与大家交流。
总评
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学完3300多字的中篇小说,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无疑是个难题。赵老师的教学设计轻松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了训练点。
在教学中,教师牢牢抓住了单元训练的重点,进行了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巧妙运用看录像“叫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每一部分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解题、默读、浏览、表达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训练。尤其是教师特别注意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针对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拟订小标题,并将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
篇7: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1、了解伊拉克战争或其他中东战争情况。
2、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如沙漠本来的情景与战争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祈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3、读读想想: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2、交流: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阅读示范
(根据对学情预测,学生可能对“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呼唤不理解或感悟不深刻。因此,可选择学生最熟知的对“夜空”的描写一节,指导学生阅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五、自主阅读
1、按阅读第三节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六、升华总结
1、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
2、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七、作业
阅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板书设计: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希望 祈盼
↙ ↘
制止战争 呼唤和平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篇8: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乞巧
《乞巧》
朝代:唐代
作者: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译文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乞巧》作者简介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推荐8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日月潭导游词怎么写2022-05-06
小学三年级作文:朗读淘汰赛2023-02-17
初二下册期末语文作文2022-11-19
五年级下册《古诗》与《水》课后训练题2024-01-06
三年级下册古诗大全2022-12-31
小学语文书六年级上册第二课预习资料2023-05-02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爱我的语文书2022-06-02
写作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赛诗会 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2022-04-29
三年级下册古诗背诵2022-08-28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文范文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