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阅读答案(精选8篇)由网友“梨梨”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阅读答案,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阅读答案
杨存中,本名沂中,字正甫,绍兴间赐名存中,代州崞县人。存中魁梧沈鸷,少警敏,力能绝人。慨然语人曰:“大丈夫当以武功取富贵,焉用俯首为腐儒哉!”于是学孙、吴法,善射骑。靖康元年,金人再围汴京,诸道兵勤王,上问将于俊,俊以存中对。剧贼李昱据任城,久不克,存中以数骑入,击杀数百人。帝乘高望见,介胄尽赤,意其被重创。召视之,皆污贼血,壮之。
绍兴元年,从俊讨李成。诸将议,多欲分道进,存中曰:“贼势如此,兵分则力弱,又诸将位均势敌,非招讨督之,必不相为用。”俊然之。整军至豫章,存中率兵数千,贼骁将以众十万来援,夹河而营。存中谓俊曰:“彼众我寡,击之当用奇,愿以骑见属,公以步兵居前。”俊从之。存中夜衔枚出西山,驰下击贼,俊以步兵夹攻,俘八千人。
二年春,进神武中军统制,俊奏留存中军中,上曰:“宿卫乏帅,朕所选,为不可易也。”存中亦固辞,且谓:“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不许,遣中使宣押,乃视事。
十年,金人叛盟取河南,金人诡令来告敌骑数百屯柳子镇。存中欲即击之,或以为不可。自将五百骑夜袭柳子镇,黎明,不见敌而还。金人以精兵伏归路,存中知之,遂横奔而溃。朝廷震恐,于是有权宜退保之命。既而存中自寿春渡淮归泗,人心始安。冬,引兵还行在。
十一年,兀术耻顺昌之败,复谋来侵。金人以拐子马翼进,存中曰:“敌恃弓矢,吾有以屈之。”使万人操长斧,如墙而进,金人大败,退屯紫金山。
存中在殿严凡二十五载,权宠日盛,太常寺主簿李浩、敕令所删定官陆游、司封员外郎王十朋、殿中侍御史陈俊卿相继以为言。三十一年,罢为太傅、醴泉观使,进封同安郡王,赐玉带,朝朔望。时兴屯田,存中献私田在楚州者三万九千亩。二年,卒,年六十五。以太师致仕,追封和王,谥武恭。存中天资忠孝敢勇,大小二百余战,身被五十余创。孝宗以为旧臣,尤礼异之,常呼郡王而不名。
篇2:《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阅读答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B.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C.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D.神武诸帅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如臣么麽/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始创于中国。道在秦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后来州县增多之后逐渐成为实质性的一级行政区,在州之上。
B.朔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望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180°的时刻。在古代即为农历每月的十五和月末最后一天。
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古代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
D.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一般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存中身材魁梧,年轻时就很机敏,力气超人。学习《孙子兵法》、《吴子兵法》,擅长骑马射箭。
B.杨存中作战勇敢,平定李显叛乱时,率领数骑击杀数百敌人,白己也受了重伤,皇帝认为他是壮士。
C.杨存中曾打败仗,率领五百骑兵夜袭柳子镇,结果在归途遭遇金兵重兵伏击,损兵折将,从寿春渡河而归。
D.杨存中忠于朝廷,临死前,曾把自己在楚州的三万九干亩私田献给国家,响应朝廷屯田政策的需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彼众我寡,击之当用奇,愿以骑见属,公以步兵居前。
(2)金人以拐子马翼进,存中曰:“敌恃弓矢,吾有以屈之。”
参考答案
10.B
11.B “朔”指初一,“望”指十五。
12.B.不是他自己受了重伤,身上的血是敌人的血,皇帝认为是他受了伤。
13.(1)敌众我寡,攻击敌人应使用奇兵,希望率骑兵隶属你,听你指挥,你率步兵居前。
(奇、愿、以、见属各1分,整句1分)
(2)金军用拐子马在两翼掩护前进,杨存中说:“敌军依仗弓矢,我有使他们屈服的办法。(以、翼、有以、屈各1分,整句1分)
参考译文:
杨存中本名沂中,字正甫,绍兴年间高宗赐名存中,代州崞县人。扬存中身材魁梧,性情沉鸷,少时机敏,力气超人,慨然对人说:“大丈夫应当用武功博取富贵,怎能俯苜贴耳成为腐儒呢!”于是学习孙武、吴起兵法,善于骑射。靖康元年(1126),金军再次围攻汴京,各道军队勤王,皇上向张俊询问将领,张俊以杨存中答对。一股势力强大的盗贼李昱占据任城,官军久攻不下,杨存中率领数名骑兵冲入贼阵,击杀数百人。高宗登高望见,杨存中甲胄全部变成红色,以为他受了重伤。召他前来观看,原来部是贼血污染,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元年(1131),随从张俊讨伐李成。众将计议,大多主张分道前进,杨存中说:“敌势如此,分兵力量就会削弱,加上诸将职位相同,没有招讨使督促,必然不能互相协同。”张俊采纳了他的意见。整军到豫章,杨存中率兵数千人,敌人骁将率众十万前来支援,夹河而列阵,杨存中对张俊说:“敌众我寡,攻击敌人应使用奇兵,希望率骑兵隶属你,听你指挥,你率步兵居前.”张俊听从了他的意见。扬存中夜里衔枚出西山,急驰而下攻击敌人,张俊以步兵夹攻,俘敌八千人。
绍兴二年(1132)春,杨存中进任神武中军统制,张俊奏请将杨存中留在军中,高宗说:“宿卫部队缺乏将帅,我所挑选的,不能改变。”杨存中也坚决推辞,并且说:“神武诸将如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像我这样微不足道的人,一旦地位与他们相抗衡,实在难以自安。”高宗不答应,派宦官宣押,杨存中才就职视事。
绍兴十年(1140),金朝背叛盟约攻取河南。金人派人送假情报说敌骑数百屯于柳子镇。杨存中打算前往攻击,有人认为不可。亲自率五百骑夜袭柳予镇,黎明时,没有见到敌入而回。金军以精兵埋伏在杨存中归路上,杨存中知道这一情况,于是横冲溃散。朝廷震恐,于是下令暂且退保泗州。不久杨存中从寿春渡过淮河回到泗州,人心才安定下来。冬天,率兵返回行在。
绍兴十一年(1141).兀术耻于顺吕之败,又谋南侵。金军用拐子马在两翼掩护前进,杨存中说:“敌军依仗弓矢,我有办法对付它。”让万人手持长斧,如城墙而进,金军大败,退屯紫金山。
杨存中在殿中共二十五年,权力恩宠日盛,太常寺主簿李浩、敕令所删定官陆游、司封员外郎王十朋、殿中侍御史陈俊卿相继谏言。绍兴三十一年(1161),杨存中被罢为太傅、醴泉观使,进封同安都王,赐玉带,只在朔望时入朝。当时兴起屯田,杨存中将自己在楚州的私田三万九千亩献出。乾道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五岁。以太师身份退休,被追封为和王,谥号“武恭”。杨存中天资忠孝勇敢,历经大小二百余战,身受创伤五十余处,孝宗因为他是高宗旧臣,对他尤其礼遇,常常称呼郡王而不直呼他的名字。
篇3:《宋史列传第一百》阅读答案
《宋史列传第一百》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 一5 题。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
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豪姓杀人,久莫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治平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
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时起居注虽日侍,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自存始也。
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京师并河居人,盗凿汴堤以自广,或请令培筑复故,又按民庐侵官道者使撤之。二谋出自中人,既有诏矣。存曰:“此吾职也。”入言之。即日弛其役,都人欢呼相庆。有建议罢免畿内保甲者,存言:“今京师兵籍益削,又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久长之计。且先帝不惮艰难而为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河决而北几十年,水官议还故道,存争之曰:“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卒辍其役。蔡确以诗怨讪,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确再贬新州,存亦罢,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岁余,加资政殿学士、知扬州。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召为吏部尚书。时朝廷朋党之论浸炽,存为哲宗言:“人臣朋党,诚不可长,然或不察,则滥及善人。庆历中,或指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为党,赖仁宗圣明,不为所惑。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由是复与任事者戾,除知大名府,改知杭州。
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司马光尝曰:“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存至,按以州吏受赇 按:按照 B.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 俟:等候
C.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 薄:减轻 D.至其所守,确不可夺 夺:改变
10.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存忠于职守的一组是( )(3分)
①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 ②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
③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 ④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
⑤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 ⑥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存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就辞别亲人前往外地求学,他写的文章得到当地学术界前辈的高度肯定,显示了出众的才华。
B.王存不因私人关系和官位而影响对政事的看法,王安石执政时多次邀请他去谈论政事,意见不合,王存就推辞不再前往。
C.京城沿河居住的人家偷挖河堤来扩大住地,侵占官道,王存请求朝廷命令他们恢复大堤原貌,撤离官道,受到百姓的欢迎。
D.面对朝廷愈演愈烈的朋党之论,王存进谏时引用历史事实,希望皇帝明察进言,不要冤枉好人,却因此得罪了当时掌权的人。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
(2)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自存始也。
参考答案:
9.A(3分)(按:查办)
10.D(3分)
11.C(3分)(请求朝廷责令修复河堤的'不是王存,原文的意思是王存为民请命,解除了百姓的差役。)
12.(1)豪族贿赂其他官员改变他的案子,王存反而因为这件事被罢免离去。( “狱”“罢”各1分,被动句翻译 1分)
(2)神宗认为王存的建议有道理(答出“认为对”或“认为正确”,亦可),允许直接在殿前(面前)上奏事宜,这是从王存开始的。。(“韪”“听”“前”各1分)
篇4:《宋史·列传第一百》阅读答案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
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豪姓杀人,久莫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治平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
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时起居注虽日侍,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自存始也。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京师并河居人,盗凿汴堤以自广,或请令培筑复故,又按民庐侵官道者使撤之。二谋出自中人,既有诏矣。存曰:“此吾职也。”入言之。即日弛其役,都人欢呼相庆。有建议畿内保甲者,存言:“今京师兵籍益削,又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久长之计。且先帝不惮艰难而为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河决而北几十年,水官议还故道,存争之曰:“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卒辍其役。蔡确以诗怨讪,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确再贬新州,存亦罢,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岁余,加资政殿学士、知扬州。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召为吏部尚书。时朝廷朋党之论浸炽,存为哲宗言:“人臣朋党,诚不可长,然或不察,则滥及善人。庆历中,或指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为党,赖仁宗圣明,不为所惑。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由是复与任事者戾,除知大名府,改知杭州。
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司马光尝曰:“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
篇5:《宋史·列传第一百》阅读答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存至,按以州吏受赇按:按照
B.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俟:等候
C.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薄:减轻
D.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夺:改变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存忠于职守的一组是( )
①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
②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
③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
④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
⑤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
⑥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存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就辞别亲人前往外地求学,他写的文章得到当地学术界
前辈的高度肯定,显示了出众的才华。
B.王存不因私人关系和官位而影响对政事的看法,王安石执政时多次邀请他去谈论政事,
意见不合,王存就推辞不再前往。
C.京城沿河居住的人家偷挖河堤来扩大住地,侵占官道,王存请求朝廷命令他们恢复大
堤原貌,撤离官道,受到百姓的欢迎。
D.面对朝廷愈演愈烈的朋党之论,王存进谏时引用历史事实,希望皇帝明察进言,不要
冤枉好人,却因此得罪了当时掌权的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3分)
(2)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自存始也。(3分)
(3)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3分)
参考答案
【1】A 按:查办。
【2】D ①是年少时为文事,⑤是善待乡邻之事。
【3】C 请求朝廷责令修复河堤的不是王存,原文的意思是王存为民请命,解除了百姓的差役。
【4】
(1)(3分)豪族贿赂其他官员改变他的案子,王存反而因为这件事被罢免离去。
(2)(3分)神宗认为王存的建议有道理(答出“认为……对”或“认为……正确”,亦可),允许直接在殿前(面前)上奏事宜,这是从王存开始的。
(3)在万马奔腾中能够停住脚步的人,大概就是王存了!
【参考译文】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辞别亲人去江西跟从老师学习,五年才回来。当时的学者正崇尚雕琢文字,他独自做了几十篇古文,乡老先生看了,自以为不如他。
庆历六年,考中进士,调任嘉兴主簿,擢升上虞县令。豪族杀人,很久没有人敢过问这件事,王存来到后,以地方官吏收受贿赂为由查办,豪族贿赂其他官员改变他的案子,王存反而因为这件事被罢免离去。治平年间,进入国子监担任直讲。王存原先与王安石关系很好,王安石执政时,多次请王存来谈论政事,意见不合,王存就推辞不再前往。
元丰元年,宋神宗通过观察觉得王存忠直诚实不参与结党,让他担任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当时修起居注的官员虽然每日陪侍在皇帝的左右,如要上奏事宜必须禀报中书等候皇帝旨意。王存请求恢复唐贞观时左右史执笔跟随宰相进殿的旧例,神宗认为王存的建议有道理,允许直接在殿前上奏事宜,这是从王存开始的。元丰五年,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任开封知府。京城沿汴河居住的人家,偷挖汴河大堤来扩大住地,有人请求命令他们修筑大堤恢复原貌,又按照民房侵占官道的规定让他们撤离。这两个计谋出自宦官,已有诏令。王存说:“这是我的职责。”入朝上奏这件事。即日解除了劳役,京城的人欢呼庆贺。有人建议废除对京城内保甲的训练,王存说:“如今京师士兵逐渐减少,再废除保甲不加训练,不是国家的`根本久长之计。而且先帝不怕艰难做这件事,既已就绪,无故废除不行,不可。”黄河决口而北流几十年,水官议论还归故道,王存争辨说:“故道地势已经很高,水的本性是向下流的,改回故道白白浪费财力,恐怕无法成功。”最终停止了这件事。蔡确写诗发牢骚表示不满,王存与范纯仁想减轻他的罪过,蔡确被贬新州,王存也被罢免,以端明殿学士的职衔任蔡州知府。一年多后,任资政殿学士、扬州知府。扬州和润州一水之隔,采用以前宰相的旧例,能够过年时回家上坟,王存拿出赏钱发给邻里乡亲,又准备酒食召会父老,亲自和他们敬酒应酬,乡党传为美谈。
征召为吏部尚书。当时朝廷朋党之论逐渐激烈,王存对哲宗说:“人臣朋比为党,确实不可助长,然而有时不加细察,就会泛滥波及好人。庆历年间,有人指责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结为朋党,仰赖仁宗的圣明,没有被迷惑。现在有进言这种说法的,希望陛下审察。”因此又与当时掌权的人相违背,除知大名府,改任杭州知府。
王存生性宽厚,日常生活恭敬谨慎,不做欺诈过分的事,对于他的职守,坚持职守不可改变。司马光曾说:“在万马奔腾中能够停住脚步的人,大概就是王存了!”
篇6:《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三》阅读答案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三》阅读答案
彦直,字子温。生期年,以父任补右丞奉郎,寻直秘阁。六岁,从世忠入见高宗,命作大字,即拜命跪书“皇帝万岁”四字。帝喜之,拊其背曰:“他日,令器也。”
绍兴十七年,中两浙转运司试。明年,登进士第,调太社令。二十一年,世忠薨,服除,秦桧素衔世忠不附和议,出彦直为浙东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拜光禄寺丞。
乾道二年,迁户部郎官、主管左曹,总领淮东军马钱粮。会大军仓给粮,径乘小舆往察之,给米不如数,捕吏置于理。初,代者以乏兴罢,交承,为缗钱①仅二十万。明年奏计乃四倍,且以其赢献诸朝。帝嘉之。拜司农少卿,进直龙图阁、江西转运兼权知江州。
七年,授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条奏军中六事,乞备器械、增战马、革滥赏、厉奇功、选勇略、充亲随等,朝廷多从之。先是,军中骑兵多不能步战,彦直命骑士被甲徒行,日六十里,虽统制官亦令以身帅之,人人习于劳苦,驰骋如飞。事闻,诏令三衙、江上诸军仿行之。
明年,兼工部侍郎,同列议:大辟②者历三鞫③之弗承,宜令以众证就刑,欲修立为令。彦直持不可,白丞相梁克家曰:“若是,则善类被诬,必多冤狱。且笞杖之刑,犹引伏方决,况人命至重乎?”议卒格。以议夺吴名世改正过名不当,降两官。
会当遣使于金在廷相顾莫肯先帝亲择以往闻命慨然就道方入境金使蒲察问接国书事论难往复数十蒲察理屈因笑曰尚书能力为主既至,几罹祸者数,守节不屈,金卒礼遣之。为帝嘉叹。迁吏部侍郎,寻权工部尚书,复中大夫,改工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方控辞,以言罢。
寻知温州,首捕巨猾王永年,究治之,杖徙他州。奏免民间积逋,以郡余财代输之,然以累欠内帑坊场钱不发,镌一官。海寇出没大洋劫掠,势甚张,彦直授将领土豪等方略,不旬日,生禽贼首,海道为清。
又乞令州郡守臣任满日,开具本州实在财赋数目,具公移与交代者,并达台省,庶可核实,以戢奸弊,帝悉嘉纳。
淳熙十年,夏旱,应诏言,迩者滥刑,为致旱之由。明年,入对,论三衙皆所以拱扈宸居,而司马乃远在数百里外,乞令归司。久之,再为户部尚书。
卒,特赠开府仪同三司,赐银绢九百,爵至蕲春郡公。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三》,有改动)
【注】①〔缗(mín)钱〕穿成串的钱。古制一千钱为一缗。 ②〔大辟〕死刑。 ③〔鞫(jū)〕审讯,审问。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日,令器也
令器:卓越的人才。
B.秦桧素衔世忠不附和议
衔:怀恨。
C.迁吏部侍郎,寻权工部尚书
权:代理。
D.海寇出没大洋劫掠,势甚张
张:紧张。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当遣使于金在廷/相顾莫肯先/帝亲择以往/闻命慨然/就道方入境/金使蒲察问接国书事论/难往复数十/蒲察理屈/因笑曰尚书/能力为主/
B.会当遣使于金/在廷相顾/莫肯先帝/亲择以往闻命/慨然就道/方入境金使/蒲察问接国书事/论难往复数/十蒲察理屈/因笑曰/尚书能力为主/
C.会当遣使于金/在廷相顾莫肯先/帝亲择以往/闻命慨然就道/方入境/金使蒲察问接国书事/论难往复数十/蒲察理屈/因笑曰/尚书能力为主/
D.会当遣使/于金在廷相顾/莫肯先帝亲择以往/闻命慨然/就道方入境/金使蒲察问接国书/事论难往复数十/蒲察理屈/因笑/曰尚书能力为主/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彦直有军事才能,治军有方。他条陈上奏了有关军中的六件事,多被朝廷采纳。此外他还整训骑兵,命令他们穿上铠甲步行,使他们习惯于劳苦,奔跑起来像飞一样。
B.韩彦直出使金国,英勇不屈。他被朝廷派去出使金国,先是被金国使者多次刁难,后来又几次遇到祸乱,但他总是英勇不屈,保持气节,金国最终以礼相待。
C.韩彦直整治奸猾,爱护百姓。他担任温州知州后,第一件事就是逮捕了老奸巨猾的王永年。又上奏请求减免民间拖欠的赋税,但因郡里财政收入亏空而被降级。
D.韩彦直正直廉明,敢于进谏。他曾请求命令州郡各级官吏任职期满后,开列出本州实际财政收入数目,以防止徇私舞弊;又请求下令召回统帅三衙的三司。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会大军仓给粮,径乘小舆往察之,给米不如数,捕吏置于理。(4分)
(2)且笞杖之刑,犹引伏方决,况人命至重乎?(4分)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分)
参考答案
8.D(张:嚣张。)
9.C(读懂大意,注意文段出现的几个人物,并抓住“方”“因”“曰”等标志性词语。)
10.C(“但因郡里财政收入亏空而被降级”有误。原文说的是“然以累欠内帑坊场钱不发,镌一官”,是因为屡次拖欠内库钱财,坊场钱不能按时发出,被降级。)
11.正赶上大军仓供应粮食,他直接乘坐小车前往察看,发现供应的粮食不足分量,便将有关负责人逮捕交给狱官
再说即使是鞭抽棍打之类的刑罚,还要在犯人认罪之后才可施行,何况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呢?”
〔(1)“会”“径”“理”各1分,大意1分。(2)“若是”“引伏”“人命至重”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韩彦直,字子温。出生一周岁时,他因父亲的缘故任补右丞奉郎,不久又进入秘阁。六岁那年,跟随父亲韩世忠入宫拜见高宗皇帝,皇帝命令他写大字,他受君命跪着写了“皇帝万岁”四个字。皇帝很高兴,抚摩着他的背说:“将来,定是个卓越的人才。”
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一举考中两浙转运司。第二年,考中进士,调任太社令。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父亲韩世忠去世,韩彦直守完孝,因秦桧向来对韩世忠不赞成和议怀恨在心,韩彦直便被派出去担任浙东安抚司主管机要文字方面的工作。秦桧死后,韩彦直被授予光禄寺丞的职务。
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韩彦直调任户部郎官、主管左曹,全面负责淮东军马钱粮。正赶上大军仓供应粮食,他直接乘坐小车前往察看,发现供应的粮食不足分量,便将有关负责人逮捕交给狱官。起初,被韩彦直取代的郞官因为钱粮供应匮乏被罢官。办理交接时收到的铜钱仅仅二十万。韩上任后第二年统计上报(钱粮)是头一年的四倍,并且将那些盈余部分献给了朝廷。皇帝嘉奖了韩彦直,授予他司农少卿的职位,入直龙图阁、江西转运兼任江州知州。
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韩彦直被授予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一职。条陈上奏了有关军中的六件事,请求配备武器装备、增加战马、革除滥发奖赏(的制度)、奖赏有功人员、选拔勇敢有谋略的人才、扩充亲随军等,多数被朝廷采纳。先前,军队里的骑兵大多不能步战,韩彦直命令骑兵穿上铠甲步行,一天走六十里,即使是统制官也要求以身作则,人人都习惯于劳苦,奔跑起来就像飞一样。这件事情传出来以后,皇帝命令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和江上各路军队仿照进行操练。
第二年,又兼任工部侍郎,同僚中有人议论说:死刑犯经过再三审问不承认罪行的话,就可以根据案子的几条证据证言来判刑,并想将此修订确立为律令。韩彦直坚持不同意见,他对丞相梁克家说:“如果这样的话,善良的`人会被诬告,必定产生许多冤假错案。再说即使是鞭抽棍打之类的刑罚,还要在犯人认罪之后才可施行,何况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呢?”议论终于被阻止了。后因议论剥夺吴名世改正错名不妥当,被降官两级。
正在这时候,朝廷要派使者出使到金国。朝臣们互相看着,没有人肯自告奋勇。皇帝只好亲自选派人前往,韩彦直接受任命以后,慷慨激昂地上路了。刚进入金国境内,金国使者蒲察就问起交接国书的事,前后往复讨论了几十次,故意刁难,最后蒲察理亏,便笑着说:“韩尚书能够有力维护自己主子的尊严。”到了金国,几次遇到祸难,但他总是英勇不屈,保持气节。金国最终以礼相待送他回国。韩彦直受到皇帝的嘉奖和赞誉。被提升为吏部侍郎,不久又代理工部尚书,恢复中大夫之职,改任工部尚书并兼任临安府知府。正要上呈书面报告,因为言论不当而被罢免。
不久担任温州知州。第一件事就逮捕了老奸巨猾的王永年,狠狠地整治了他一顿,并将其杖打后流放到其他州去。上奏请求减免民间拖欠的赋税,用郡里剩余的财政收入来代缴。但是因此屡次拖欠内库钱财,坊场钱不能(按时)发出,结果降官一级。海盗出没大洋之间劫掠财物,气焰十分嚣张,韩彦直亲授将领和地方豪强谋略方策,不到十天,就将海盗头目活捉,海路交通得到清理整顿。
韩彦直还请求命令州郡各级官吏任职期满时,开列出本州实际的财政收入数目,全部公开移交给下任,并上报到上级有关部门,这样才可以审核查实,以防止徇私舞弊。皇帝都乐意地采纳了。
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夏季发生旱灾,韩彦直应对皇帝诏令说:近来滥施刑罚,这是导致旱灾的原因。第二年,进宫回答皇帝所提出的问题,认为三衙都是为了保护皇帝的,而统帅三衙的司马却远在几百里之外,请求下令将他们召回。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再次做户部尚书。
死后,特别赠送给他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赐给银饰和丝绢九百以及蕲春郡公的爵位。
篇7:《宋史·列传第一百》阅读答案及翻译
《宋史·列传第一百》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
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豪姓杀人,久莫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治平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
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时起居注虽日侍,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自存始也。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京师并河居人,盗凿汴堤以自广,或请令培筑复故,又按民庐侵官道者使撤之。二谋出自中人,既有诏矣。存曰:“此吾职也。”入言之。即日弛其役,都人欢呼相庆。有建议罢免畿内保甲者,存言:“今京师兵籍益削,又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久长之计。且先帝不惮艰难而为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河决而北几十年,水官议还故道,存争之曰:“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卒辍其役。蔡确以诗怨讪,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确再贬新州,存亦罢,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岁余,加资政殿学士、知扬州。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召为吏部尚书。时朝廷朋党之论浸炽,存为哲宗言:“人臣朋党,诚不可长,然或不察,则滥及善人。庆历中,或指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为党,赖仁宗圣明,不为所惑。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由是复与任事者戾,除知大名府,改知杭州。
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司马光尝曰:“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存至,按以州吏受赇按:按照
B.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俟:等候
C.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薄:减轻
D.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夺:改变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存忠于职守的一组是()
①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
②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
③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
④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
⑤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
⑥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存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就辞别亲人前往外地求学,他写的文章得到当地学术界
前辈的高度肯定,显示了出众的才华。
B.王存不因私人关系和官位而影响对政事的看法,王安石执政时多次邀请他去谈论政事,
意见不合,王存就推辞不再前往。
C.京城沿河居住的人家偷挖河堤来扩大住地,侵占官道,王存请求朝廷命令他们恢复大
堤原貌,撤离官道,受到百姓的欢迎。
D.面对朝廷愈演愈烈的朋党之论,王存进谏时引用历史事实,希望皇帝明察进言,不要
冤枉好人,却因此得罪了当时掌权的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3分)
(2)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自存始也。(3分)
(3)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3分)
参考答案
【1】A按:查办。
【2】D①是年少时为文事,⑤是善待乡邻之事。
【3】C请求朝廷责令修复河堤的不是王存,原文的.意思是王存为民请命,解除了百姓的差役。
【4】
(1)(3分)豪族贿赂其他官员改变他的案子,王存反而因为这件事被罢免离去。
(2)(3分)神宗认为王存的建议有道理(答出“认为……对”或“认为……正确”,亦可),允许直接在殿前(面前)上奏事宜,这是从王存开始的。
(3)在万马奔腾中能够停住脚步的人,大概就是王存了!
【参考译文】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辞别亲人去江西跟从老师学习,五年才回来。当时的学者正崇尚雕琢文字,他独自做了几十篇古文,乡老先生看了,自以为不如他。
庆历六年,考中进士,调任嘉兴主簿,擢升上虞县令。豪族杀人,很久没有人敢过问这件事,王存来到后,以地方官吏收受贿赂为由查办,豪族贿赂其他官员改变他的案子,王存反而因为这件事被罢免离去。治平年间,进入国子监担任直讲。王存原先与王安石关系很好,王安石执政时,多次请王存来谈论政事,意见不合,王存就推辞不再前往。
元丰元年,宋神宗通过观察觉得王存忠直诚实不参与结党,让他担任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当时修起居注的官员虽然每日陪侍在皇帝的左右,如要上奏事宜必须禀报中书等候皇帝旨意。王存请求恢复唐贞观时左右史执笔跟随宰相进殿的旧例,神宗认为王存的建议有道理,允许直接在殿前上奏事宜,这是从王存开始的。元丰五年,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任开封知府。京城沿汴河居住的人家,偷挖汴河大堤来扩大住地,有人请求命令他们修筑大堤恢复原貌,又按照民房侵占官道的规定让他们撤离。这两个计谋出自宦官,已有诏令。王存说:“这是我的职责。”入朝上奏这件事。即日解除了劳役,京城的人欢呼庆贺。有人建议废除对京城内保甲的训练,王存说:“如今京师士兵逐渐减少,再废除保甲不加训练,不是国家的根本久长之计。而且先帝不怕艰难做这件事,既已就绪,无故废除不行,不可。”黄河决口而北流几十年,水官议论还归故道,王存争辨说:“故道地势已经很高,水的本性是向下流的,改回故道白白浪费财力,恐怕无法成功。”最终停止了这件事。蔡确写诗发牢骚表示不满,王存与范纯仁想减轻他的罪过,蔡确被贬新州,王存也被罢免,以端明殿学士的职衔任蔡州知府。一年多后,任资政殿学士、扬州知府。扬州和润州一水之隔,采用以前宰相的旧例,能够过年时回家上坟,王存拿出赏钱发给邻里乡亲,又准备酒食召会父老,亲自和他们敬酒应酬,乡党传为美谈。
征召为吏部尚书。当时朝廷朋党之论逐渐激烈,王存对哲宗说:“人臣朋比为党,确实不可助长,然而有时不加细察,就会泛滥波及好人。庆历年间,有人指责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结为朋党,仰赖仁宗的圣明,没有被迷惑。现在有进言这种说法的,希望陛下审察。”因此又与当时掌权的人相违背,除知大名府,改任杭州知府。
王存生性宽厚,日常生活恭敬谨慎,不做欺诈过分的事,对于他的职守,坚持职守不可改变。司马光曾说:“在万马奔腾中能够停住脚步的人,大概就是王存了!”
篇8:《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阅读及答案
《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阅读及答案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治为诸邑最,郡以政绩闻。
擢知常州。时水潦为灾,衡发仓为糜以食饥者,或言常平①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疫大作,衡单骑命医药自随,遍问疾苦,活者甚众。檄晋陵丞李孟坚摄无锡县,有政声,衡荐于上,即除知秀州。
除太府少卿。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蠲租税,二三年后阡陌成,仿营田,官私各收其半。”从之。
除户部侍郎。时盐课大亏,衡奏:“年来课入不增,私贩害之也,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②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择廉能吏察之,私贩自绝矣。”仍命措置官三人。
丁母忧。起复,除枢密都承旨。奏马政之弊,宜命统制一员各领马若干匹,岁终计其数为殿最。李垕应贤良方正对策,近讦直,入第四等,衡奏:“陛下赦其狂而取其忠,足以显容谏之盛。”乃赐垕制科出身。有言江、淮兵籍伪滥,诏衡按视,赐以袍带、鞍马、弓矢,且命衡措置民兵,咸称得治兵之要。讫事赴阙,上御便殿阅武士,召衡预观,赐酒,洒宸翰赐之。
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上锐意恢复,凡将帅、器械、山川、防守悉经思虑,奏对毕,从容赐坐。讲论机密,或不时召对。
上选使求河南,衡奏:“司谏汤邦彦有口辨,宜使金。”邦彦请对,问所以遣,既知荐出于衡,恨衡挤己,闻衡对客有讪上语,奏之,上大怒。即日罢相。年六十有二薨。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注:①常平:常平仓。②亭户:古代的盐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俾里正谕民 俾:使
B.岁可得谷数十万,蠲租税 蠲:减免
C.时盐课大亏 课:赋税。
D.盐之委积以时收之 委:交付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摄尉”之“摄”,指暂代官职。古汉语中,表示暂代或代理官职的词还有“行”“署”“权”“假”“守”等。
B.“檄”与“牒”“移”都是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其中“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牒书”与“移文”都是用于不相统属的各官府之间的行文,“牒书”上行、下行、平行文都用,而“移文”只是一种平行文书,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C.“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为父母守丧,也称“丁艰”“居丧”“苫块”“服阕”。依照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出让,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
D.“宸翰”,指帝王的墨迹(文章或手书)。《林黛玉进贾府》中,“荣禧堂”三字之后的又一行小字“万几宸翰之宝”中的“宸翰”也是此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衡关心百姓疾苦。在任于潜县令时,曾把五等以下应交的赋税的份额均摊给前四等,使贫民得到解脱;在常州任上,他积极应灾救民。
B.叶衡能够唯才是举。李孟坚在代理无锡县令时,有很好的为政声誉,叶衡就向皇上举荐;李垕在应贤良方正对策时亢直敢言,叶衡上奏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
C.叶衡富有治军之才。他在任枢密都承旨时,有人反映江、淮一带士兵名籍造假现象泛滥,皇上下诏让叶衡考察巡视,并且命令叶衡安置民兵,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要领。
D.叶衡深得皇上赏识。皇上驾临偏殿检阅武士时,特意让叶衡参与观礼,赐给他酒,皇上考虑军机大事时,也常常召见他参与研讨,而且叶衡的很多谏言,皇帝都欣然采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户 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5分)
(2)衡发仓 为糜以食饥者,或言常平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5分)
答案:
4.D.(委:聚积)
5.C(苫,草席;块,土块。古礼,居父母之丧,孝子以草荐为席,土块为枕,所以,“苫块”是为父母守丧时的礼节。服阙:指服丧期满。)
6.B(“叶衡上奏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无中生有,叶衡上奏只是希望皇上能“赦其狂而取其忠”,是出于对李垕的爱护。)
7.(1)户口簿上累积弊端,富户大多隐瞒漏报,贫弱户被重复缴纳(赋税)所困,叶衡把民户定为九等,从五等以下除去他们的名籍。(“版”,户籍和名册;“隐漏”, 隐瞒漏报;“输”,交纳、献纳;“藉”,名籍。以上四字各1分,句意正确1分)
(2)叶衡开仓煮粥给饥民吃,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发”,打开;“糜”,粥;“缓急”,偏义复词,危急之事;“可……耶”,怎么……呢?以上四处各1分,句意正确1分)
【译文】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调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代理县尉。因捕获盐寇改官,任临安府于潜县县令。户口簿上累积弊端,富户大多隐瞒漏报,贫弱户困于重复缴纳(赋税),叶衡把民户定为九等,从五等以下除去他们的名籍,而把他们应缴纳的份额均摊给上四等的民户,贫穷的人顿时得救。征收科税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榜(公布),让里正告诉百姓,不派一个官吏而赋税自然收足。治绩成为各县中最好的,郡长官把他的政绩向皇上报告。
提升为常州知州。当时发大水造成灾荒,叶衡开仓煮粥给饥民吃。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瘟疫大起,叶衡单人独骑命令医生跟随自己,到处访问疾苦,救活的人很多。官府发文让晋陵县丞李孟坚代理无锡县县令,治理有声誉,叶衡向皇上推荐,就授为秀州知州。
叶衡授任太府少卿。合肥临湖边有圩田四十里,叶衡上奏说:“招募百姓耕种,每年可收谷数十万,免除租税,二三年后田地定下规模,仿照营田方式,公家私人各收一半。”皇上听从了他。
叶衡授任户部侍郎。当时盐税亏欠很多,叶衡上奏说:“近年来赋税收入没有增加,是私商贩盐妨害了它,应从煮盐的地方就对它管制,管理盐锅的生火灭火,核查盐灶的多少,盐户的本钱按时发给他们,盐聚集多了就按时收购它,选廉洁能干的'官吏访察他们,私贩自然会绝迹。”于是任命了措置官三人。叶衡遭逢母丧。复职后授任枢密都承旨。上奏马政的弊端,应当命令每一个统制分头管领马匹若干,到年底计算马匹数目排定优劣。李垕应贤良方正科对策时,近于亢直敢言,列入第四等,叶衡上奏说:“陛下赦免他的狂妄而选取他的忠诚,足以显示陛下包容谏言的隆盛。”于是赐李垕制科出身。有人进言江、淮兵士名籍作伪泛滥,下诏让叶衡考察检视,赐给他袍带、鞍马、弓箭,并且命叶衡处理安置民兵,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的要点。叶衡办完事入朝觐见皇上,皇上当时驾临偏殿检阅武士,召叶衡参与观礼,赐他酒,皇帝亲自写字赐给他。
叶衡拜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皇上意志坚决、专心一意恢复国土,凡是将帅、武器、山川、防守都经过思考,奏对结束,从容不迫地赐他座位,研讨谈论机密大事,或者随时召他进见。
皇上选派使节出使(金国)要求归还黄河以南的土地,叶衡上奏说:“司谏汤邦彦有口才,适宜出使金国。”汤邦彦请求面见皇上,问起派遣出使的原因,知道是由于叶衡的推荐,恼恨叶衡排挤自己,听说叶衡对客人说过诽谤皇上的话,报告了皇上,皇上大怒。当天罢免了叶衡的相位。六十二岁时叶衡去世。
【《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阅读答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阅读答案解析2023-08-06
《宋史列传第二十八》节选试题及答案2022-12-12
宋史徐积原文及翻译2023-11-07
《宋史列传第五十六》阅读题答案及译文2022-10-06
后汉书励志的句子2022-06-29
《宋史·列传第九十一》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3-08-14
《宋史·列传第四十六》原文及翻译2023-04-15
史传类文言阅读重点词语2022-10-14
《清史·卷三百七·列传九十四》阅读答案及译文2022-05-08
文言文易错实词20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