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知识

时间:2023-11-12 07:58:5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中文言文知识(锦集6篇)由网友“若冰”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中文言文知识,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文言文知识

篇1:高中文言文知识

高中文言文知识

高中文言文知识

一、常见的单音动词

1.诣:到,去。(见《桃花源记》诣太守)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见《逍遥游》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3.课:考核、督促、征收。(见《后汉书》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

4.化:教育感化。(见《陈情表》沐浴清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见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按诛五人。)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同游者。——唐穃~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又如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明穃~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见《兰亭集序》趣舍万分,成语“趋之若鹜”)

8.劾:检举,揭发。(见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遣其劾帅。)

9.白:告诉,报告。(见《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

10.短:进谗言,说坏话。(见《战国策·赵策》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11.害:嫉妒。(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12.闻:(见《邹忌讽齐王纳谏》闻于寡人之耳者)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③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见《项羽本纪第七》二世使人~章邯)②谦让,辞让。(见《论语》当仁,不让于师)

15.党:偏袒,伙同,包庇。(见《论语》群而不党。)

16.矫:假托,假传。(见《宋史〃张宪传》桧矫诏召飞父子至)

17.质:作人质;抵押。(见《战国策·赵策四》於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於齐,齐兵乃出。)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见《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见《阿房宫赋》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20.当:顶替。(见《捕蛇者说》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见《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使与邾大夫坐。又《赵尹韩张两王传》又坐贼杀不辜、鞠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又《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辛未, 文静 及 文起 坐死,籍没其家。”)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见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见王充《论衡》儒生之徒亦自相少。)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太史:记史,管文收。(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察臣孝廉。《陈情表》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 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汉书疏广传》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包拯传》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左传》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

耿:光明。 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谲:欺诈,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称赞。 嘉:赞美。与:赞许。称、誉、与、许、叹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夷:东部少数民族。戎:西部少数民族。狄:北部少数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

荒:荒年,收成不好。

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给:足,丰足。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

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忤:违反,抵触。 牾:逆。

24.表揭发的:劾、讦、揭、擿

劾:揭发罪状。 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25.表害怕的:畏、惧、惮、慑、骇、患。

2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 诅:诅咒。

27.表暗中的:阴、间、密。

28.表诬陷的:中、谮、诬。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29.表朝见的:朝、觐

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 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

30.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

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祚:福;帝王。 践祚:即位。

3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诘:责备,追问。 诉:告状;诽谤。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让:责备,责怪。 尤:罪过,过错。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戾: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 诟:①耻辱②骂

忿:愤怒,怨恨。 恚:恨、怒。

3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族:灭族。 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

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

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39.表监狱的:囹圄、狱。

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45.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

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

46.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脱获回耗。——唐·李朝威《柳毅传》)

3.第:①只,只是,只要;

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五、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六、表示时间的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篇2:高中文言文重点知识

高中文言文重点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也。祖承,宜都太守。父繇之,湘乡令。母同郡师氏,聪辩有学义,教授诸子。

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①,思延贤彦。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可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征为太子舍人;元嘉初,又征通直郎;东宫建,征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曰:死生不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炳室,与之欢宴,命为谘议参军,不起。

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惟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

炳外弟师觉授亦有素业,以琴书自娱。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乃表荐之,会病卒。

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衡阳王义季与司徒江夏王义恭书曰:宗居士不救所病,其清履肥素②,终始可嘉,为之恻怆,不能己已。史臣曰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若使值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盖不得已而然故也

(节选自《宋书隐逸传》)

[注]①忝大宠,继承帝位,有辱天子称号。 ②清履肥素,指行迹超凡脱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忝大宠,思延贤彦 延请 B 聪辩有学义 有辨别

C若使值见信之主 遇到 D 亦有高情,与炳协趣 相同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①炳哀之过甚 B ①以琴书自娱

②夫独往之人 ②卧以游之

C ①为之恻怆 D ①岂其放情江海

②为诸桓所重 ②其清履肥素,终始可嘉

7.以下各组句子,全能表现宗炳具有隐逸思想的'一组是( )(3分)

①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 ②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

③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 ④征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

⑤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 ⑥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宗炳是南朝人,文中的高祖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B.衡阳王刘义季在荆州时,亲自到宗炳的家里,和他一起宴饮,并任命宗炳为谘议参军,宗炳没有接受。

C.宗炳放荡于湖海之上,游于山林之间,不肯出仕,根本原因是他性格有点偏执,并非没有遇上值得信赖的君主。

D.宗炳酷爱山水,喜欢远足。他去世后,衡阳王刘义季深感悲痛,认为他行迹超凡脱俗,一生品行值得褒扬。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4分)

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若使值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盖不得已而然故也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

②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

篇3:高中文言文知识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

7.南至于句无 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 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 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 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 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 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 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 古:男子;今: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邹忌讽齐王纳谏》

16.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触龙说赵太后》

17.少益耆食 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 反,通“返”,返回。

《季氏将伐颛臾》

19.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寡人之子国也》

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道路。

《劝学》

23.虽有槁暴 有,通“又”,又,再。

暴,通“曝”,晒。

2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秋水》

26。泾流之大 泾,通“径”,直。

27.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辨。

《过秦论》

28.合从缔交

涂,

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失败。

30.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呵问。

31.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32.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兴起。

33.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影子。

《鸿门宴》

34.距关 距,通“拒”,把守。

35.毋内诸侯 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36.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7.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背叛。

3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9.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嫌怨,隔阂。

40.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4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兰亭集序》

42.虽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

43.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犹如,如同。

《归去来兮辞》

44.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45.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古今异义

10.太后明谓左右

古:近臣、属下、侍奉在身边的人员等;今:左和右两方 面,或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概数。

11.年几何矣

古:多少;今:指数学的一门学科。

12,至于赵之为赵

古: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译为“到,上推到”; 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外提起一事。

《季氏将伐颛臾》

1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把当做,让做;今:认为。

14.是社稷之臣也

古:此,这,代词;今

1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古:诸侯的封地称 今:“国”指国家,《寡人之于国也》

16.河内凶古:谷物收成不好,

17.弃甲曳兵而走

古:跑,逃跑;今:行

1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古:供养活着的人;

篇4:高中文言文离骚知识

高中文言文离骚知识归纳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巧。②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②今义:经济困难)

5、流亡:宁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义:随流水而消逝。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余虽好姱(kuā)以鞿(jī)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译: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这也是我心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也不后悔。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译: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

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译: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译: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

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译: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译: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佩带。

8、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译: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

篇5:高中文言文考试知识重点

高中文言文考试知识重点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8分)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问:“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侏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选自《庄子·达生篇》)

[注]蜩:蝉。 橛(jué) 株(zhū) 枸(gōu):短树根

(1)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3分)

译文:

(2)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2分)

译文:

(3)“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

(1)孔子要到楚国去,走过一片树林子的时候,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在拿竿子粘蝉(粘得很容易),就像在拾取一样。(3分)

(2)我头不回顾,目不侧视,不因万物而代替蝉翼(的重要),为什么捕捉不到呢?(2分)

(3)用心不分散,就聚精会神,这不就说的是驼背老人吗!(3分)

小题:见译文

参考译文

孔子要到楚国去,走过一片树林子的时候,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在拿竿子粘蝉(粘得很容易),就像在拾取一样。孔子奇怪地问:你的技术这样精巧,你有什么法则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法则。每年五六月,我就开始练习在竿子上累叠弹丸。如果能累叠上两个不落下来,那么我捕起蝉来只有十分之二三的失误;如果累叠上三个不落下来,我捕起蝉来只有十分之一的失误;如果累叠上五个不落下来,那么我捕起蝉来就像拾取那样容易了。我身子站在那里,好像枯枝一样一动不动;我的胳膊举起来,好像枯枝的'枝干;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可是我的心中只知道蝉翼的存在,我头不回顾,目不侧视,不因为万物而代替蝉翼(的重要),为什么捕捉不到呢?”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弟子们说:“用心不分,就聚精会神,这不就说的是驼背老人吗!”

篇6: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4、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

5、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6、倾阖城户阖通“合”,全

7、昂其直直通“值”、价钱

8、手裁举裁通“才”

9、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L0、飨德怀恩飨通“享”,受

11、景从云合景通“影”,影子

二、虚词

1、之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协调音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问取消独立性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其:然而……还然而,用在选择句中,

加强揣测语气

3、风斯在下矣斯:则,就

4、时则不至则:或

5、奚以之几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6、恶乎待哉恶:何

7、属而和者属:连续、跟着

8、信有时哉信:确实

9、靡计不施靡:没有

10、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表推测语气,大概……吧

11、虽连城拱璧不啻也虽:即使啻:止

12、未几、斯须既而:都表示时间短暂,“一会儿、片刻”

13、少年固强之固:坚持、一定

1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

15、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或:也许

16、宁可致意耶宁可:焉能、哪能

17、脱获回耗脱:倘

18、贵客将自何所至也将:方,刚才

三、实词

(一)重点实词

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

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

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

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

6、小知不及大知及:赶得上。

7、穷发之北穷:荒远的、偏僻

发:毛,指草木

8、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

9、下迨蔀屋迨:至

蔀:遮蔽光明之物

10、置酒交衢间衢:大路

11、栉比如鳞栉:木梳; 比:并、排列

12、妍媸自别妍媸:美丑

13、恐进之亦兴阑矣阑:衰落、消失

14、迟月生公石上迟:等候

15、不知尚识余言否耶识:记着

16、居为奇货居:积,储存

17、操童子业,久不售操……业:从事……行业; 售:考取

18、宰严限追比比:追征

19、成妻具资诣问诣:到……去

20、唇吻翕辟翕:合; 辟:开

21、有古陵蔚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

22、如被冰雪被:遭受

23、气息然然:气息微弱的样子

24、审谛之审谛:仔细

25、径造庐访成造:到

26、则虫集冠集:止,落在

27、俾人邑庠邑:县; 庠:学校

28、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

29、独然而成氏子以蠧贫蠧:蛀虫

30、民日贴妇卖儿贴:抵押

31、疾逸道左逸:奔跑

32、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舅姑:公婆; 御:管束,控制

33、唯恐道途显晦显:指看得见的“尘。间”; 晦:指看不见的水府

34、吾君方幸玄珠阁幸:驾临

35、坐贻聋瞽瞽:瞎子

36、远罹构害罹:遭受

37、项掣金锁掣:拴

38、不遑辞候遑:闲暇

39、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宥:宽恕

40、君怃然曰怃然:失望的样子

(二)词类活用

1、最可觞客觞,名词作动词,劝人饮酒

2、吏吴两载吏,名词作动词,任县令

3、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4、笼归笼:名词作动词,用笼装

5、取儿稿葬稿:名词作状语,用草席裹着

6、民日贴妇卖儿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7、成然之/劣之/益奇之然、劣、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8、高其直高:形容词作动词,抬高

9、细疏其能疏:名作动,陈述

10、有客于径阳者客:名作动,作客,客居

四、特殊句式

(一)介宾结构后置

1、岁征民间。

2、焚拜如前人。

3、掭以草尖。

4、既而得其尸于井。

5、覆之以掌。

6、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

(二)省略句

1、令以责之里正。

2、折藏之,归以示成。

3、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4、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三)被动句

为婢仆所惑。

(四)宾语前置句

1、而莫之夭阏者。

2、之二虫又何知!

3、彼且奚适也?

4、其自视也。

5、彼且恶乎待哉?

6、子何苦而自辱如然而?

7、然而何可否之谓乎?

8、洞庭君安在哉?

(五)主谓倒置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第五册

1、吾不忍其觳觫:觳觫,恐惧发抖的样子

2、天下之欲疾其君疾,痛恨、憎恨

3、仰不足以事父母事,赡养、奉养

4、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然而罔民也

及,等到; 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5、将以衅钟衅:杀生取血以涂物,用于祭祀

6、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想不出然而为什么。乃,这样

7、莅中国:统治中原地区。莅:临、统治

8、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恐怕来不及呢。赡:足

9、其庶几乎庶几:差不多

10、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语:告诉;

诸:之乎; 有诸:有这回事吗?

11、未有以对对: 回答。

12、举疾首蹙额蹙:收紧、缩着;

额:鼻梁

13、田猎:打猎。田:通“畋’,也指猎

14、而君幸于赵王幸:宠爱

15、相如持其璧睨柱:斜着眼睛看

16、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动词

修敬:整饬礼仪表示敬意

17、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只,只不过

18、相如素*人:相如本来然而个卑*的人

1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我离开父母之所以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然而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罢了。

20、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也:我之所以这样退让,然而因为我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次要的位置。

2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示,传给……看;美人,妃嫔;左右,侍从

22、绝秦望:断绝秦国的念头

23、孰与秦王:与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

孰:谁、哪一个; 孰于:何如,比……怎么样

24、刎颈之交:誓同牛死的朋友。刎颈:割头

25、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入:在国内

26、乃令张仪佯去秦佯:假装

27、平伐其功伐:夸耀

28、其行廉,故死而不容:他的品德方正不苟,所以至死也不容于世

29、然泥而不滓者也:(屈原)然而出于污泥而不染,依然保持高尚品德的人。

30、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诵多

31、人穷则反本:人处于困境,总会想念上天和父母,希望得到帮助

32、举类迩而见义远:举的然而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33、蝉蜕于浊秽: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的'环境。蝉蜕:蝉脱壳

34、设诡辩:说假话骗人

35、相随属:一件连一件

36、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就其文字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然而极大的(关系到国家的治乱)。指:通“旨”

第六册

1、尽收其地,进兵北路略地:收,占领。北,向北,名词作状语。

2、秦兵旦暮渡易水:早晚间,极言迅速,名词作状语。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无,不

渴,请。

4、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信物,凭据。亲,亲近。现在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5、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悬赏,用重金征求缉拿罪犯。邑:封地。前句然而状语后置句,后句然而定语后置句。

6、乃遂私见樊於期:乃遂:同义复用,就,于然而。私:形容词作状语,偷偷地。

7、顾对不知所出耳:顾,只然而、不过,表轻微转折。否定句宾语前置,即“顾不知计之所出”或“顾不知所出之计”。

8、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被。陵:通“凌”。

9、乃今得闻教:乃今:如今。如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10、函封之:用匣子装起来。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11、乃为装遣荆轲:于然而准备行装派遣荆轲使秦。为装,准备行装。遣,派遣。

12、太子迟之:迟,以之为迟,嫌……迟了。

1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应“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14、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送行的人们都睁大眼睛,极为愤怒,连头发都向上直竖顶着帽子了。

15、秦武阳色变振恐:秦武阳变了脸色害怕起来。振。震,害怕之意。

16、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顾,回头。前,走上前。为,表示。谢,谢罪。

17、北蛮夷之鄙人:蛮,本然而占代对南方各个民族的鄙称。夷,本然而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称。蛮夷,这里泛指边远地区。鄙人,粗俗之人。

18、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于然而取出地图捧着献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快翻完了,匕首露了出来。发,翻开。穷,尽。

19、因左手把秦王袖:因,趁机。把,抓。

20、剑长,操其室:操,握住。室,剑鞘。

21、尽失其度:都失去了常态。

2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对治乱的道理明晓,擅长讲话。皆然而状语后置句。辞令,应酬交际的语言。

23、平伐其功:屈原夸耀自己的功劳。伐,矜夸,炫耀。

2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然而非,献媚说坏话的人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人妨害了国家。疾,痛恨,痛心。聪,指耳力好。谗,谗言。谄,谄媚,阿谀。明,贤明的人。形容词作名词。邪曲,同意复用,邪恶的人,也然而形容词作名词。

25、人穷则反本:处境窘迫。反本,追求本源。

26、其志洁,其行廉:他志气高洁,行为方正。

27、靡不毕见:没有不全部表现的。或“没有一点不然而表现得很透彻的”。

28、举类迩而见义远:所举的事例虽然而人们常见的事物,但表现出来的意义极深远。迩,近,理解为“常见的”。

29、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颜色,面容气色。形容,形体容貌。

30、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日,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大天地。为……所,表被动的固定句式。

31、从容淡静:稳重、淡泊、宁静的神态。

32、辟公府:公署。汉代的大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当时最高官员。

33、验之以事:用实际事情来检验。状语后置句。

34、公车:指汉代公家的车马,为臣民上书和征召所用。提到公车即有“上书”之意。

35、转:迁徙,指官职的调动。

36、乞骸骨:大臣请求辞职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37、暴戾恣睢:粗暴乖张。恣睢,任意胡为。恣,放肆。睢:恣意。

38、专犯忌讳:专做违犯法礼之事。忌讳,不应说,不应做。

39、逸乐:安闲快乐,不操劳而生活优裕。

40、富厚累世不绝:有很多财富,一代一代地传与后人而不断绝。

41、择地而蹈之:意为谨慎而守礼法。蹈,踏。

42、行不由径:走大路而不穿行小路。意为操行方正。

43、因人成事:依赖别人把事情做成功。因:依赖。

44、糟糠不厌:糟糠之食亦不能绝。厌:满足。

45、识相:会看别人眼色行事,知趣。

46、不名一钱:一个钱都没有,非常贫穷。名:占有的意思。

高中文言文教学感触初探论文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五大原则论文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分析的论文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板书设计论文

高中语文高投入低产出教学分析论文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

文言文课堂中高中语文论文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性分析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索论文

高中文言文知识
《高中文言文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中文言文知识(锦集6篇)】相关文章:

高中教师教学论文2023-10-14

高中作文教学论文2023-02-18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2022-12-05

高中语文笔记应该怎样分类2023-09-27

文言文的教学策略2023-04-10

高中语文文言文2023-11-27

高考专家指导:高中生怎样学好文言文2023-02-05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论文2023-11-01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研究的论文2022-05-07

高中怎样学好文言文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