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几》的听课反思

时间:2022-05-07 11:50:4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认识几分之几》的听课反思((精选20篇))由网友“惯使仙鹤掌”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认识几分之几》的听课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几分之几》的听课反思

篇1: 《认识几分之几》的听课反思

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感触颇深,主要来谈谈对冯老师这节课的感受。冯老师不愧是名师,教学方法很独到,而且和学生的交流互动 也很和谐,让自己佩服不已。听完这节课后我的收获是:

一、加强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二、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学习。

三、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的'数学学习方式。

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

五、本节课自始自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

在教学上,冯老师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导入部分,冯老师从实际生活出发,用简单的“分蛋糕”来导入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冯老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充分体现了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而且冯老师在处理课堂生成性问题时,能够很好地把握住机会,正确地利用学生的问题来创设教学环境。而且在教学中既有个人的独立学习,又有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像冯老师这样能把知识讲活,让学生自主探讨学习的老师真的很厉害。

再有就是课堂气氛太好了,感觉所有的学生都在努力地学习新知识,都在不断地自我充实。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空间。我们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在自主探索中,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直至豁然开朗。在这种开放性的课堂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意见,学生也可以给老师提意见,这样既可以相互学习,有促进了课堂的和谐高效发展。

听完课,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有教师那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让我在学习中得到成长,为以后的教育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篇2: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112~113页例7、例8、例9。

[教材简析]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学时,应先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几分之几的教学,主要是采用数形结合的办法,使学生获得关于几分之几的感性认识,为系统地学习分数作准备,其间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几分之一,引出几分之几

篇3:认识几分之几

出示下图: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2份、3份、4份分别是( )个 ,用什么分数来表示呢?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填写书上的例8。

学生填写,同座议论后,教师引导讨论:

(1)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2份(在图中画2份)是( )个 ,用分数来表示几分之几?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上表示出 。

(2)这样的3份呢?(生:这样的3份是3个 ,就是它的 。)要表示 ,应再画几份?如果不画,有办法表示“ ”吗?(生:空白部分就是这个长方形的 。)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3) 是( )个 。

篇4:认识几分之几

出示线段图:

引导填空:

(1)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 )份,一份是它的 ;

(2)5份是( )个 ,就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4.教师小结。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二、多层次练习,巩固深化

第一层次:

在下面每个图里的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

[学生已经学会在图形里选择一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几分之一,这一练习是旧知识的延续,便于知识的迁移,沟通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内在联系,在思考、涂颜色的过程中理解分数。]

第二层次:

1.选择合适的数来表示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下图画在纸上,最后一个图阴影部分可移动)

讨论最后一个图时,移动图中的阴影部分,让学生思考讨论还表示 吗?揭示分数概念的内涵。

2.判断对错。(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并讨论对错,突出强调知识点“平均分”。

[设计选择与判断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

第三层次:

1.看图中的阴影部分,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2.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它是( )个 。教师翻图纸本,依次出现如下(1)-(6)图。

3.出示下图,转动图中的阴影部分,依次出现表示 阴影图,要求说出分数,并思考:转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什么在变?为什么?

[在前面两个层次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水到渠成。教师翻图纸本出现各种图形,学生感到新奇,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讨论分析中,进行一步理解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关系。其间,出现了有一定难度的第(4)、(6)图,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发展学生的智力。第3题,让学生看出知识的变化过程,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四层次:

1.连线。

(1)读出分数并说出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

(2)举例说明意义。(如:猴王把一块饼平均分成8块,小猴子吃了其中的5块,吃了这块饼的几分之几?)

3.发散思维训练。

妈妈把一块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胖胖吃了其中的4块,胖胖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组织讨论:

(1)如果剩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分别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2)胖胖吃了这块蛋糕的 ,爸爸和妈妈都吃了 ,谁吃的多?为什么?(胖胖吃的多,因为 )

(3)如果你是胖胖,你是自己多吃些,还是让爸爸、妈妈多吃些呢?(生:让爸爸、妈妈吃多吃些。)

(4)你认为胖胖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就能让爸爸、妈妈既吃的一样多,又吃的多些呢?(生:胖胖吃这块蛋糕的 ,爸爸和妈妈都吃这块蛋糕的 。)

[这一层次的练习,不再出现直观的图形,而是让学生根据分数想象图形,进行连线、读数、举例说意义的练习,由具体到半抽象,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散思维训练,充分挖掘了练习题的智力因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一题多练,练出深度,教学的层次高,效果好。题目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课堂作业

教科书练习二十八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本课例由特级教师黄鸿点评)

篇5:认识几分之几

出示下图:

引导讨论: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后,在图中的阴影上面写上“ ”。

(2)(教师在图上再画一份阴影)两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生:四分之二。)

教师示范“ ”的写法。

(3)你知道这个分数为什么分母写“4”,分子写“2”吗?

教师归纳,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二,写作 。

(4)从图上看, 里面有几个 呢?(生: 里面有2个 。)

(5)如果要表示 ,图中应画这样的几份?也就是说 是3个 。

篇6: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刘老师在三(3)班上了一节《认识几分之几》,听了这节课,我感慨万千,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作了一次深刻的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原为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后被选为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经过这次的教学,教学中老师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从比较中发现新的知识其实是已学知识的延续,他们有着相同的特点。一开始,老师设计了从几个分数中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分一分,哪些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就分清了,一类为上节课的知识是几分之一的分数,而另一类为几分之几的分数,在老师还没有出示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对这一类的分数有所了解了,但作为老师要十分清楚,学生只不过是对这些分数表层意义上的了解,也就是能读出这些分数罢了,至于对几分之几的分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还需在进一步的学习研究中带领学生去探索。在接下去的教学环节中,老师所设计的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数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内在的联系与区别。学生经过对同一图形(一个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若干分,取其中的一份与取其中的几份相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只不过取的份数不同。比较探索之后,学生还能进一步指出几分之几其实就是有几个几分之一组合而成得。从学生的口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老师还需要再反复强调那些生硬刻板的知识内容吗?在这里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由于第一阶段的良好的攻势学生在对几分之几分数的理解上已不成问题。在接下去的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利用手中的学习用品创造一个分数。学生劲头高涨,人人都投入到工作之中,合作氛围融洽。人人都有事做,个个都有成效,这就是我认为本堂课比较成功的一个方面。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分享学习成果。通过再让学生创造出一些其他分数,丰富了学生关于分数的表象。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平时一点一滴慢慢地潜移默化地积累的。从心理学角度考虑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品质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为了加强对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平时课堂上要求学生能完整表述同学或老师的一些讲解内容,能时刻关注老师在某一知识点的提出或书写的过程,再次邀请学生进行总结与概括。本节课上在分数的读发与写法的提出环节中我不是一味采用教师讲学生听地方法,而是邀请学生从老师上课过程中所听到的看到的进行提炼与概括。果然学生不负众望,能完整地表述出分数地读发与写法,还能较精确地表述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经过教师的点拨之下,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也能概括得十分精确。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也采用让学生动手涂一涂,动脑想一想的教学方法,直观地得出结论,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加深了对几分之几的认识,也为下面学习同分母分数的简单计算做准备。

在巩固练习阶段,采用闯关的练习形式一下子把注意力已经有点分散的学生又吸引到了某一焦点上,使得松弛的弦再一次绷紧了。在练习中加强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也采用梯度式的层面让有能力的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堂课完全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理解性地学习数学,在每一个环节地设计中教师都能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注意品质的培养。虽然如此,我还是觉得这堂课存在着某些欠缺的地方,那就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照顾还不够。下一步我要朝着更加完美的方向努力,让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

篇7:《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复习引入课题,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折纸游戏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然后通过试一试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然后通过比一比引导学生用涂色等方法进行分数大小比较;最后小结,引导学生学会总结知识。

课堂教学中我充分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由折纸游戏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我在课程导入时,从孩子熟悉的旧知识引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复习几分之一,然后引入折纸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接着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直观地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认识表象,有利于学生更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这样使学生体验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成功,教师既是引导者,也是组织者.对练习题处理不面面俱到,重点辅导少数学生,总结留给学生说,我只是加以完整归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节课还有不足之处,没有很好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课堂教学中没有抓住主线――分数单位,因此学生在理解几分之几时困难加大。今后必须加强学习,认真研读教材,钻研课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篇8:《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认识几分之几和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加强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的联系,首先说明把每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然后指出几分之几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使学生看到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区别只是取的份数不同而已。在运用迁移方法的同时,教材同样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加深对几分之几的理解。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折出一张纸的1/4,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展示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说:什么是1/4?接着我拿起笔,又涂上一份?我问:现在有几份涂了颜色,那么涂色部分占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多数学生都想到是2/4,我接着问:2/4里面有几个1/4?(两个)。然后我让学生利用这张纸片,还可以创造出什么分数?(3/4,4/4)每一个分数,我都会问一句:这个分数里有几个1/4?

然后,我让学生拿出另一张纸片,折出这张纸的1/8、把其中的几分涂上颜色你喜欢涂几分就涂几份,学生每汇报一个,我都要让他说说:你是平均分成几份?有几份涂了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在备课之前我对教材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研读,虽然对重点和难点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但在备课的时候我却忽略了一个知识点――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的内在联系。这节课我主要是从分数的意义上帮助学生理解分数,而忽略了分数的组成。这样一来会造成学生对分数的组成不理解,下一节课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进行起来一定会有很多困难。这一点的失败让我感觉到,对教材的解读不仅要深入,更要全面。

篇9:《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几分之一以及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几分之几,分数的个部分名称以及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在让学生认识几分之几时,利用同样大的纸折出不同四分之一、四分之二这个问题情景。学生可以用尝试、猜测、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途径解决问题,以直觉顿悟等方法另辟蹊径,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的舞台上展示智慧和个性。创造出不同的折法。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四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所取的份数不一样。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能力、情感等得到提高和超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时,先引导学生把1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在突出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的基础上,让学生类推十分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联系前面所学的分数,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所表示的意思。再比较分数大小时,通过联系分数的含义、图片表示,得出比较结果。

三、忽视了学生“做数学”的体验。

讲课一开始教师自己分让 学生认识四分之三,忽略了学生“做数学”的体验,只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只是口头说,看着教师分,没有真正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因此,对于平均分的理解比较肤浅。所以,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尽管教师多次强化,可是,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个别学生没有彻底理解分与平均分的区别。

篇10:《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上个星期五,我上了一节数学公开课《认识几分之几》。授课结束后,通过各位领导和前辈教师的点评,我感触很深,反思如下:

首先在备课上,我没有做到充分的备课,对教材还没有完全研究透。在授课之前我们应该吃透教材,尤其是对于一名新教师来说,一节课要经过多次的试讲和磨课,才能面向学生去进行授课,所以今后我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要围绕着学生去开展整堂课,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想象、去发挥,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来进行施教。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严谨的课程。要想让学生做的规范、学得明白,我们教师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都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太过随意性,不得有一丝的粗心大意,要给学生做好模范带头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翁,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孩子多说多做,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发挥自身的能力,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去学习。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想学习爱学习。而数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就是比较枯燥、乏味,容易让孩子们厌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与他们适时地鼓励与奖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积极快乐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通过本次听评课,让我意识到身为一名数学教师的责任,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学当中多操作、多交流、多动脑、多动口。让学生快乐的成长、快乐的学习。

篇11:《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从比较中发现新的知识其实是已学知识的延续,他们有着相同的特点。一开始,我设计了从几个分数中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分一分,哪些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就分清了,一类为上节课的知识是几分之一的分数,而另一类为几分之几的分数,在老师还没有出示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对这一类的分数有所了解了,但作为老师要十分清楚,学生只不过是对这些分数表层意义上的了解,也就是能读出这些分数罢了,至于对几分之几的分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还需在进一步的学习研究中带领学生去探索。我是这样想的,当然也是这样做的。在接下去的教学环节中,我所设计的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数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内在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经过对同一图形(一个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若干分,取其中的一份与取其中的几份相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只不过取的份数不同。比较探索之后,学生还能进一步指出几分之几其实就是有几个几分之一组合而成得。

从学生的口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老师还需要再反复强调那些生硬刻板的知识内容吗?在这里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也采用让学生动手涂一涂,动脑想一想的教学方法,直观地得出结论,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加深了对几分之几的认识,也为下面学习同分母分数的简单计算做准备。在巩固练习阶段,采用闯关的练习形式一下子把注意力已经有点分散的学生又吸引到了某一焦点上,使得松弛的弦再一次绷紧了。在练习中加强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也采用梯度式的层面让有能力的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我还是觉得这堂课存在着某些欠缺的地方,那就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照顾还不够。下一步我要朝着更加完美的方向努力,让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

篇12: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是继学生学习了几分之一后的一节课,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而几分之几是对几分之一的又一次扩展,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以后小数的认识以及分数的进一步认识,认识几分之几不仅是学生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础,也为异分母分数的学习提供了条件。

1、教学中运用知识的迁移,选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肯的评价,真诚的鼓励,引导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情满怀地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

2、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利用手中的学习用品创造分数,学生劲头高涨,人人都投入到学习之中,合作氛围融洽,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分享学习成果,使学生亲身感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3、在巩固练习阶段,通过由易到难的梯度式习题把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又吸引到了某一焦点,使得松弛的弦再一次绷紧了,在练习中加强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又通过整理、总结,使本节课的内容得以升华。

4、但由于在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为了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同学,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不少时间,使最后的练习及总结稍显仓促,时间上安排不太妥当。

篇13: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认识几分之几和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加强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的联系,首先说明把每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然后指出几分之几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使学生看到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区别只是取的份数不同而已。在运用迁移方法的同时,教材同样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加深对几分之几的理解。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折出一张纸的1/4,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展示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说:什么是1/4?接着我拿起笔,又涂上一份?我问:现在有几份涂了颜色,那么涂色部分占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多数学生都想到是2/4,我接着问:2/4里面有几个1/4?(两个)。然后我让学生利用这张纸片,还可以创造出什么分数?(3/4,4/4)每一个分数,我都会问一句:这个分数里有几个1/4?

然后,我让学生拿出另一张纸片,折出这张纸的1/8、把其中的几分涂上颜色,你喜欢涂几分就涂几份,学生每汇报一个,我都要让他说说:你是平均分成几份?有几份涂了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在备课之前我对教材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研读,虽然对重点和难点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但在备课的时候我却忽略了一个知识点——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的内在联系。这节课我主要是从分数的意义上帮助学生理解分数,而忽略了分数的组成。这一点的失败让我感觉到,对教材的解读不仅要深入,更要全面。

最后,创设了一个情境,并在学生的笑声中结束了这节课。我对学生说:昨天,老师的弟弟过生日,我买了一个蛋糕.出示一张圆形纸片,我把它平均分成8份,我吃了1/8,涂上颜色。弟弟吃了3份,你知道弟弟吃了几分之几吗?涂上颜色。老师的妈妈吃的和老师一样多,那吃了多少?涂上颜色。你能知道我们三个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吗?学生立即答出。我问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说:一共有5份涂色,涂色是整体的5/8,有的学生还说我是加出来的。我接着问:还剩多少没有吃?学生也是脱口而出。我又问:你们想吃吗?学生兴高采烈地说:我愿意。那老师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31份,让你们吃行吗?学生们哈哈大笑:“老师,你太小气了,我们只能吃一点点儿。”

篇14:《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从比较中发现新的知识其实是已学知识的延续,他们有着相同的特点。一开始,我设计了从几个分数中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分一分,哪些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就分清了,一类为上节课的知识是几分之一的分数,而另一类为几分之几的分数,在老师还没有出示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对这一类的分数有所了解了,但作为老师要十分清楚,学生只不过是对这些分数表层意义上的了解,也就是能读出这些分数罢了,至于对几分之几的分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还需在进一步的学习研究中带领学生去探索。我是这样想的,当然也是这样做的。在接下去的教学环节中,我所设计的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数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内在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经过对同一图形(一个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若干分,取其中的一份与取其中的几份相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只不过取的份数不同。比较探索之后,学生还能进一步指出几分之几其实就是有几个几分之一组合而成得。

从学生的口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老师还需要再反复强调那些生硬刻板的知识内容吗?在这里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也采用让学生动手涂一涂,动脑想一想的教学方法,直观地得出结论,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加深了对几分之几的认识,也为下面学习同分母分数的简单计算做准备。在巩固练习阶段,采用闯关的练习形式一下子把注意力已经有点分散的学生又吸引到了某一焦点上,使得松弛的弦再一次绷紧了。在练习中加强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也采用梯度式的层面让有能力的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我还是觉得这堂课存在着某些欠缺的地方,那就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照顾还不够。下一步我要朝着更加完美的方向努力,让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

篇15:第七册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112~113页例7、例8、例9。

[教材简析]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学时,应先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几分之几的教学,主要是采用数形结合的办法,使学生获得关于几分之几的感性认识,为系统地学习分数作准备,其间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几分之一,引出几分之几

1.认识四分之几。

出示下图:

引导讨论: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后,在图中的阴影上面写上“ ”。

(2)(教师在图上再画一份阴影)两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生:四分之二。)

教师示范“ ”的写法。

(3)你知道这个分数为什么分母写“4”,分子写“2”吗?

教师归纳,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二,写作 。

(4)从图上看, 里面有几个 呢?(生: 里面有2个 。)

(5)如果要表示 ,图中应画这样的几份?也就是说 是3个 。

2.认识五分之几。

出示下图: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2份、3份、4份分别是( )个 ,用什么分数来表示呢?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填写书上的例8。

学生填写,同座议论后,教师引导讨论:

(1)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2份(在图中画2份)是( )个 ,用分数来表示几分之几?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上表示出 。

(2)这样的3份呢?(生:这样的3份是3个 ,就是它的 。)要表示 ,应再画几份?如果不画,有办法表示“ ”吗?(生:空白部分就是这个长方形的 。)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3) 是( )个 。

3.认识六分之几。

出示线段图:

引导填空:

(1)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 )份,一份是它的 ;

(2)5份是( )个 ,就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4.教师小结。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二、多层次练习,巩固深化

第一层次:

在下面每个图里的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

[学生已经学会在图形里选择一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几分之一,这一练习是旧知识的延续,便于知识的迁移,沟通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内在联系,在思考、涂颜色的过程中理解分数。]

第二层次:

1.选择合适的数来表示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下图画在纸上,最后一个图阴影部分可移动)

讨论最后一个图时,移动图中的阴影部分,让学生思考讨论还表示 吗?揭示分数概念的内涵。

2.判断对错。(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并讨论对错,突出强调知识点“平均分”。

[设计选择与判断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

第三层次:

1.看图中的阴影部分,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2.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它是( )个 。教师翻图纸本,依次出现如下(1)-(6)图。

3.出示下图,转动图中的阴影部分,依次出现表示 阴影图,要求说出分数,并思考:转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什么在变?为什么?

[在前面两个层次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水到渠成。教师翻图纸本出现各种图形,学生感到新奇,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讨论分析中,进行一步理解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关系。其间,出现了有一定难度的第(4)、(6)图,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发展学生的智力。第3题,让学生看出知识的变化过程,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四层次:

1.连线。

(1)读出分数并说出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

(2)举例说明意义。(如:猴王把一块饼平均分成8块,小猴子吃了其中的5块,吃了这块饼的`几分之几?)

3.发散思维训练。

妈妈把一块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胖胖吃了其中的4块,胖胖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组织讨论:

(1)如果剩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分别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2)胖胖吃了这块蛋糕的 ,爸爸和妈妈都吃了 ,谁吃的多?为什么?(胖胖吃的多,因为 )

(3)如果你是胖胖,你是自己多吃些,还是让爸爸、妈妈多吃些呢?(生:让爸爸、妈妈吃多吃些。)

(4)你认为胖胖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就能让爸爸、妈妈既吃的一样多,又吃的多些呢?(生:胖胖吃这块蛋糕的 ,爸爸和妈妈都吃这块蛋糕的 。)

[这一层次的练习,不再出现直观的图形,而是让学生根据分数想象图形,进行连线、读数、举例说意义的练习,由具体到半抽象,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散思维训练,充分挖掘了练习题的智力因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一题多练,练出深度,教学的层次高,效果好。题目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课堂作业

教科书练习二十八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篇16:《认识几分之几》说课稿

各位评委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课题是《几分之几》,我将采用四说模式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几分之几”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几分之一”及会比较级“几分之一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了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再认识几分之几就水到渠成了。例4是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从中体会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的关系。例5接着让学习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例6是借助形象、直观的操作活动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其中66与56比较,为今后学习1减几分之几作准备。编者意图明显,就是充分借助直观图来初步认识分数和比较大小。本课是今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大小比较、分数计算和四则运算的基础,教材地位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中勇于探索,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获得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重点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难点是自主观察发现并概括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发现法和谈话法进行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不同的分数,为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并在展示和交流中自然地把分数与分数单位联系起来,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单位奠定基础。在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中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建立分数的表象。

三、说学法

本课教学中,我主要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主体具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活动。本课给学生创设生动情镜,让学生利用几分之一的知识,独立尝试探索几分之几,体验和感悟用数学的成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们在进行口头表达的时候必须同时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培养思维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课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自主认识几分之几,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个环节: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一张纸,折出这张纸的1/4,这好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折的,并指出这张纸的1/4。

交流汇报。

【巩固分数的意义,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

(1)动手操作,得出分数。

刚才我们得到了四分之一,你还能用这张纸得到四分之几吗?

学生涂色。

问:你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预设生可能会得到2/4、3/4、4/4,

出示表示2/4但涂法不同的图,你发现什么?

提问:你是怎么得到2/4的?引导学生说出涂了二份,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关系?发现2个1/4是2/4。

说说其它分数各是几个四分之一。

【通过折纸、合作交流来认识四分之几,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自己探讨3份、4份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得到分数后让学生说说每个分数里有几个四分之一,使学生了解这些分数的组成,为学生今后认识分数单位奠定基础。】

(2)迁移类推,创造分数

谈话:除了四分之几,你还想到了那些几分之几的'分数?

生举例:2/8、3/5、4/8、6/7……

请认真思考:你想到的这个几分之几表示什么意思?

动手操作:

建议:你可以利用老师给你提供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或者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你所想的那个几分之几。

展示并汇报交流:

你想表示几分之几?里面含有几个这样的几分之一?你是怎么得到它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

【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想要的分数,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几分之几的理解。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推,从形象直观的操作中抽象出分数。】

(3)比较异同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得到了这么多的分数,这些分数与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分数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学生会发现上节课认识的是几分之一的分数,分子是1,今天学习的分数都是分子是几的几分之几的分数,都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

2、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出示例5填一填,并说说是几个几分之一。

想象:如果把彩纸变窄再变窄会变成什么,课件换成线段图上表示的分数,让学生再说说几分之几是几个几分之一。

像2/4、3/4、2/8、5/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你是怎么读这些分数的?这些分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你知道每部分的名称吗?

生回答师板书(分子、分数线、分母)

观察分数和它的图,你发现什么关于分母和分子的知识。(初步渗透平均分的份数是作分母,涂色的份数作分子)

同桌各写出一个分数,互相说一说分子和分母各是多少。

3、分数的大小比较。

(1)利用刚才创造而得到的分数如2/8、3/8、……

这两个分数那个大那个小?你是怎样想的?把想法与同桌交流。

【让学生自由探索,通过自己创造出来的分数再进行比较,降低了学习难度,加深了对几分之几的认识,也为下面学习同分母分数的简单计算做准备。】

(2)出示6/6和5/6

独立比较,然后和同桌说说是怎样比的。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6/6里面有6个1/6,而5/6里面只有5个1/6。

因此6/6大于5/6。

通过这两组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的比较方法。

【归纳,总结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加深学生印象】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根据分数涂色,并用分数表示没涂色部分,把分数写在后面的括号里。P97T5

3、P97T6、7

【看图,涂色,说、读、些分数,并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几这类分数的意义,强化分数的概念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第四个环节回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收获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篇17:《认识几分之几》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几分之几》是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借助小圆片(小棒)“分一分”“拿一拿”等实际操作来学习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先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借助学具探索“12个蘑菇的是多少个?”进而学会列算式,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课后“想想做做”中也安排了类似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二、说学生

本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相关知识,也理解了分数的实际意义,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够快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但介于本班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弱,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安排了摆小棒和在图中分一分圈一圈的活动,结合细致的课件,帮助这部分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1、能运用分数的知识,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可以用语言来解释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每道算式的含义。

2、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运用掌握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五、说教法

通过摆小棒、在图中分一分圈一圈等比较直观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几份”和“几个”,即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和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进而推导出算式。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的动画生动地展示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思考、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解决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请一位同学说分数,同桌来说说这个分数的含义!

(突出“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的概念,明确分数的意义)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让学生拿出12个小棒摆一摆、分一分、拿一拿。

(2)谈话:我们可以分一分得到12个蘑菇的,是9个蘑菇,我们还能算一算。怎样算呢?

同桌讨论。教师课件展示过程,出示算式,并请学生回答每一步所对应的含义。

这两个层次的设计,主要是创设情境,自主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巩固练习

(1)青椒的是多少个?

(2)桃子的是多少个?

先让学生在图中分一分、圈一圈,接着列出算式;请学生说每一步算式的含义,教师边听边对应播放动画、出示算式,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加深对解题思路的理解。

最后总结出解决求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思路。

4、深化认识

(1)猴宝宝要送礼物给妈妈,你们看,两只猴宝宝送的苹果的个数一样吗?(出示课件)

你怎样知道是不一样的呢?(列算式计算)

思考:为什么不一样?

总结:因为总数不一样,虽然分得份数一样,但是每份的个数不一样,所以它们的不一样。

通过这样有趣的环节设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明确,总数不同,就算分的份数相同拿出的份数相同,最后的个数也不会相同。

(2)1时的是多少分?

(思考关于钟面的相关知识)

前后单位一样吗?(不一样)

不一样该怎么办?(先单位换算)

5、全课总结

(1)几分之几的分数意义。

(2)有条理地解释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3)计算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有多少。

通过说说自己的收获,帮助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回顾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18:数学教案-认识几分之几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学时,应先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几分之几的教学,主要是采用数形结合的办法,使学生获得关于几分之几的感性认识,为系统地学习分数作准备,其间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一、复习几分之一,引出几分之几

1.认识四分之几。

出示下图:

引导讨论: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后,在图中的阴影上面写上“ ”。

(2)(教师在图上再画一份阴影)两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生:四分之二。)

教师示范“ ”的写法。

(3)你知道这个分数为什么分母写“4”,分子写“2”吗?

教师归纳,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二,写作 。

(4)从图上看, 里面有几个 呢?(生: 里面有2个 。)

(5)如果要表示 ,图中应画这样的几份?也就是说 是3个 。

2.认识五分之几。

出示下图: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2份、3份、4份分别是( )个 ,用什么分数来表示呢?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填写书上的例8。

学生填写,同座议论后,教师引导讨论:

(1)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2份(在图中画2份)是( )个 ,用分数来表示几分之几?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上表示出 。

(2)这样的3份呢?(生:这样的3份是3个 ,就是它的 。)要表示 ,应再画几份?如果不画,有办法表示“ ”吗?(生:空白部分就是这个长方形的 。)

(3) 是( )个 。

3.认识六分之几。

出示线段图:

引导填空:

(1)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 )份,一份是它的 ;

(2)5份是( )个 ,就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4.教师小结。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二、多层次练习,巩固深化

第一层次:

在下面每个图里的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

第二层次:

1.选择合适的数来表示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下图画在纸上,最后一个图阴影部分可移动)

讨论最后一个图时,移动图中的阴影部分,让学生思考讨论还表示 吗?揭示分数概念的内涵。

2.判断对错。(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并讨论对错,突出强调知识点“平均分”。

第三层次:

1.看图中的阴影部分,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2.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它是( )个 。教师翻图纸本,依次出现如下(1)-(6)图。

3.出示下图,转动图中的阴影部分,依次出现表示 阴影图,要求说出分数,并思考:转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什么在变?为什么?

第四层次:

1.连线。

(1)读出分数并说出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

(2)举例说明意义。(如:猴王把一块饼平均分成8块,小猴子吃了其中的5块,吃了这块饼的几分之几?)

3.发散思维训练。

妈妈把一块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胖胖吃了其中的4块,胖胖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组织讨论:

(1)如果剩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分别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2)胖胖吃了这块蛋糕的 ,爸爸和妈妈都吃了 ,谁吃的多?为什么?(胖胖吃的多,因为 )

(3)如果你是胖胖,你是自己多吃些,还是让爸爸、妈妈多吃些呢?(生:让爸爸、妈妈吃多吃些。)

(4)你认为胖胖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就能让爸爸、妈妈既吃的一样多,又吃的多些呢?(生:胖胖吃这块蛋糕的 ,爸爸和妈妈都吃这块蛋糕的 。)

三、课堂作业

教科书练习二十八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篇19:《认识几分之几》说课稿

《认识几分之几》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1、 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几》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P95-96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编排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指导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从而认识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之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是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的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分数的含义是分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小数的基础,所以认识分数是本单元的重点。由于学生在生活中一般没有接触过分数,没有“分数”的概念,因此认识分数是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物、图形和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在借助图形的情况下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并且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听取他人的长处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分一分、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并体会。

情感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一定兴趣,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实物来认识几分之一,从而感受到什么是分数。

教学难点:认识分数。

教法与学法: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从生活中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始,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生活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体验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教学。

一、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幼儿园的阿姨要给小朋友们发水果了,如果有40个水果分给40个小朋友,那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多少?

但是阿姨只买到了20个,40个小朋友怎么分呢?请同学慢来帮帮这未阿姨。

该怎么分呢?谁能够帮助这位阿姨?

演示怎么平均分二分之一。

板书1/2 读数

把学生带进这样的情景和氛围中,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新知的动机,从而引出“两个人要平均分一个,结果应该如何表示”,在问题的召唤下,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被升。从而在生动的具体的情景中体会二分之一。

2、中午吃点心的时候,幼儿园的阿姨又要给小朋友们分发点心了,今天阿姨买的是大饼,把10张大饼分给30个小班的小朋友,又应该怎么分呢?才能使小班的小朋友觉得合理呢?

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分,一份是其中的三分之一。

板书1/3 读数

使学生认识三分之一,并使学生了解要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是三分之一。

3、午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要做手工了,这时老师需要把一张纸分给5位小朋友,那她应该怎么分呢?

演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是五分之一。

板书1/5 读数

使学生认识五分之一,使学生了解和体会平均分。

4、手工上还需要绳子,每一根绳子需要分给10分小朋友,又应该怎么分?

演示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 10分之1。

板书1/10 读数

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来组织,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这样的一个轻松的氛围中,使学生接触分数,认识分数,了解平均分,对本课是一个铺垫,使学生很快的融入本节课中,自觉主动作为学习的主人来参与其中,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为接下去的新知作铺垫。

二、 观察总结,动脑动口

请学生观察板书,问他们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分析,概括,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讲解分子,分数线,分母的名称和意义。

结合板书请学生来讲一讲。

三、 注重合作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 拿三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它的1/2,1/4,1/8,并分别涂上颜色。

老师说出几分之几,他们就把知好展示出来。

2、 小组合作,制造分数

利用准备好的材料来制造分数(如线,纸等)

1/2,1/4,1/8,1/10

交流怎么制造出这样的分数的,你是怎么想的?

在这个环节中,尽量是学生多做多说做看多交流,老师放手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到要“平均分”,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不仅达到了强调“平均分”的目的,而且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教会了学生通过实践寻找例证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操作,思维,语言相结合,深刻的体会分数的含义,这样的设计还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锻炼,也使学生去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力量和提取别人的长处。

四、 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认识的发展和评比

比较分数的大小

1、演示1/2和1/3的多少来使学生从直观中感知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

2、演示1/4和1/3的多少来使学生从直观中感知谁大谁小。

板书1/2 大于1/3 1/4小于1/3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不能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说一个你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分数的例子?” “相同大小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小(越大),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这样的例子吗?”这些提问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让学生在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与比较过程中促进了认识的发展、深化,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比较的能力。

小结;请学生结合板书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想方设法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好奇好学的良好氛围中,让每一位学生学有多得,都能体会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篇20:《认识几分之几》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的主体思想是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交流的过程,感受和认识几个几分之一是几分之几。

教学中我基本上按照这一预设进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例题时,通过学生折一折,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份或几分涂上颜色,在交流自己的.作品,试着说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认识几分之几,然后通过试一试的练习,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几分之几。在这些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使学生经历几分之几的认识过程。让学生明白分数是从平均分成的份数来考虑的,和具体的每份有几个以及总数无关。有利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发展数感,同桌之间的实际操作进一步感受几分之几的具体意义。 从上课的情形来看这方面做的是比较成功的,通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写一写的活动使得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动手折纸,学生动手折纸,不只是对分数认识的简单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分数的含义。

本节课不足之出是对于几分之几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练习的较少,另外结尾的小结因时间的关系有些仓促,没能更进一步点明本课的主要内容。而且我说话语速较快,可能有些学生没听清就又开始下一环节了,很容易导致学生跟不上,以后要适当降低自己说话的语速,增加亲和力。再有部分学生面对有听课老师紧张,不是很愿意在课堂上发言,使得整个课堂好像有一点拘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常态课总结

《认识百分数》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分数除法教学实录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的听课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的听课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认识几分之几》的听课反思(精选20篇)】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一个数乘分数2023-11-23

小数的认识的教后反思2022-05-06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学反思2024-01-17

认识比教学反思2023-08-26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评课稿2022-05-06

《分数除法三》的教学反思2022-09-17

小学七册数学计划和教案2022-05-23

《星期日的安排》教学设计2022-10-07

《认识百分数》教学反思2022-04-30

《星期日的安排》教案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