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深龋

时间:2023-11-12 08:00:0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深龋(整理6篇)由网友“sohu-inc”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深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深龋

篇1: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深龋

三、深  龋

[概述]

深龋龋损已进展到牙本质深层。临床上可见很深的棕黑色龋洞,即使是邻面深龋也可在患牙拾面边缘嵴的相应部位透出墨浸状黑色,较易探查到。洞内有大量腐质,机械去除腐质时,患者大多感觉酸痛难忍。

深龋患者主观症状明显,多有激发痛(比中龋更明显)和食物嵌塞痛。但某些慢性龋患者,因修复性牙本质较厚,对温度、化学刺激和探诊检查可无明显疼痛反应。

[诊断要点]

1.患者大多遇冷、热、酸、甜饮食出现明显激发痛,尤其对冷刺激敏感。但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注意:深龋绝无自发痛。

2.检查患牙有深达牙本质深层的棕黑色深洞,洞内有大量软化牙本质、食物残渣,易于探查。邻面隐匿性龋,临床检查较难发现,应结合患者主观症状,仔细检查。必要时可在处理过程中除去无基釉质后再行诊断。

3.探查洞底时患者极为敏感,但无露髓孔。

4.叩诊无不适。

5.牙髓活力测试,反应与正常对照牙相同。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深龋鉴别诊断时,确定牙髓状况最为重要。如将慢性牙髓炎误诊为深龋而进行充填,则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1.可复性牙髓炎  其鉴别依据主要是牙髓活力测试的反应:温度测试时,可复性牙髓炎会出现短暂的“一过性”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持续片刻即消失;而深龋患牙,只要刺激不进入龋洞就不会出现激发痛。临床难以鉴别时,可先行安抚、观察,然后再酌情处理。

2.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多有自发性隐痛,或有急性发作史,晚期患牙有叩诊不适。机械去腐或洞底探查反应迟钝,牙髓活力测试迟钝或出现迟缓性反应;深龋无叩诊不适感,无自发痛,牙髓活力测试反应正常,去净腐质后探查洞底极其敏感。

[治疗原则]

1.术前确定患牙牙髓状况以防误诊误治;术中注意保护牙髓,严防意外穿髓。

2.根据患牙牙髓状况和龋坏组织去除的程度,正确选择治疗方法:(1)能去净腐质,牙髓活力测试正常者,行双层垫底永久充填。

(2)能去净腐质,牙髓活力测试出现“一过性疼痛”者,先安抚再酌情处理。

(3)患牙不能去净腐质的近髓深龋,牙髓活力测试正常时,行间接盖髓术,一般选用“二次去龋法”。

(4)近髓深龋难以与可复性牙髓炎鉴别时,可先行安抚治疗观察,然后再酌情处理。

[病例分析]

某患者,男,48岁。因左侧后牙进食常有嵌塞痛就诊。

检查:左下6远中邻面有一深龋洞,洞内有大量腐质,探诊洞底酸痛明显,机械去腐敏感,叩诊(—),冷热诊反应同对照牙,但如冷刺激进入到龋洞时,有明显激发痛,刺激去除后激发痛立即消失。请问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诊断 左下6牙合面深龋诊断依据:左下6近中牙合面色、形、质改变明显,已形成深龋洞;患者有冷热刺激痛和食物嵌塞痛等症状,但无自发痛,冷热诊反应同对照牙。

2.治疗  常规去龋,备洞,消毒,干燥,行间接盖髓术。

3.注意事项

(1)治疗时应避免或尽量减低对牙髓的损伤,严禁意外穿髓。

(2)行间接盖髓术时,应依据患牙洞底牙本质厚度决定:是采用一次去龋法还是二次去龋法;如为一次去龋法,其垫底是采用常规双层垫底还是常规三层垫底。

[思考题]

1.试述深龋的诊断要点。

2.试述深龋与可复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

3.试述深龋与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的鉴别要点。

4.临床上如深龋与可复性牙髓炎难以鉴别时,其处理原则是什么?

5.试述深龋的治疗原则。

篇2: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中龋

二、中  龋

[概述]

中龋龋损已由牙釉质发展到牙本质浅层。此时因牙本质较牙釉质有机物成份多,且有许多牙本质小管,因此,龋病进展较快。当龋病发展到釉牙本质界时,可迅速横向发展,并沿牙本质小管纵深发展,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龋洞。

中龋患者多有主观症状。但由于个体的差异和病变进展速度的不同,症状也不一定完全相同。当龋病进展缓慢,在相应髓腔壁上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足以阻挡外界刺激的传人时,患者就可以完全没有主观症状。相反,急性龋因病变进展迅速,相应髓腔壁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外界刺激较易传人牙髓时,患者就会有较明显的自觉症状。

[诊断要点]

1.患者遇酸甜饮食有酸痛感,对过冷、过热食物也有类似不适,冷刺激更敏感,但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2.检查可发现肉眼可见的龋洞,呈棕黑色。龋洞内有软化牙本质、食物残渣、大量细菌及其产物等腐质,去净腐质后洞底位于牙本质浅层。

3.探查洞底时,患者可感觉酸痛,术者有明显软感。

注意:邻面中龋症状不明显,探查不仔细时较易漏诊。故怀疑有邻面龋时,可借助x线片(患牙邻面有x线透射区)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中龋有典型的色、形、质改变,因此诊断不难,临床也无类似病变需进行鉴别。

[治疗原则]

中龋一旦发现,应彻底去净龋坏组织并予充填修复,以及时终止龋病发展,恢复患牙固有的形态、美观和功能。

[病例分析]

某患者,女,36岁。因左侧后牙遇甜食酸软不适就诊。近中牙合面有一墨浸状、直径约3 mm的圆龋洞,探诊该洞深约3mm,有软感和酸痛感,去净腐质后达牙本质浅层,请问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诊断 左上6面中龋。

诊断依据:左上6近中牙合面有色、形、质改变,且已形成中等深度的龋洞。本例患牙中龋,病变已侵犯到牙本质层,故对酸甜和探诊等理、化刺激敏感。

2.治疗  常规去龋,备洞,消毒,干燥,垫底,银汞合金永久充填。

3.注意事项  中龋治疗时应予垫底,以免理、化刺激对牙髓的损伤。

[思考题]

1.试述中龋的诊断要点。

2.试述中龋的治疗原则。

3.中龋行充填修复术时,为什么要垫底?

篇3: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浅龋

一、浅  龋

[概述]

浅龋病损仅限于牙齿表层,发生于牙冠部者为釉质龋,如发生于牙颈部者,则为牙骨质龋。位于牙冠的浅龋又可分为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浅龋一般无主观症状,遭受外界理、化刺激亦无明显反应,故多在口腔检查时被发现,也有少数患者是因牙面变黑而就诊的。

[诊断要点]

1.窝沟浅龋

(1)视诊窝沟周围有色泽改变,呈墨浸状、不透明。

(2)探诊有粗糙感;或用探针尖端稍加压力即可插入,有软感不易取出(卡针感);或用探针尖端能钩住浅洞。

2.平滑面浅龋

(1)视诊釉质色泽改变,早期呈白垩色,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变为黄褐色或褐色。

(2)邻面龋早期多无主观症状,也无冷、热、甜、酸等刺激反应,故不易觉察,应用探针或牙线仔细检查,配合x线片作出早期诊断。

注意:早期疑为浅龋时,可定期追踪复查,或借助于其他诊断手段,如荧光显示法检查,可有助于早期诊断。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正常窝沟  窝沟浅龋和正常窝沟均可表现为黑褐色,但窝沟龋色素弥散呈墨浸状,探针有时可插入;而正常窝沟的色素多可被刮除,且探诊无卡针感或软感。有些窝沟较深,色素较重,难以刮除或难以鉴别时,应诊断为可疑龋,定期观察。

2.轻症釉质发育不全 平滑面浅龋和轻症釉质发育不全均可有色、形改变,但平滑面浅龋同时有质的改变,即釉质疏松粗糙或变软,而轻症釉质发育不全探诊患处时表现为质硬而光滑。此外,二者好发牙位及其部位明显不同,也可有助于鉴别。

3.氟牙症  氟牙症受损牙面呈白垩色或褐色的斑块损害,患牙为对称性分布,并有地区流行史;探诊患处时表现为质硬而光滑。

[治疗原则]

1.光滑面早期龋斑可选用再矿化疗法。

2.接近替换期的乳牙大面积早期浅龋或恒磨牙平滑面初龋可选用药物疗法。

3.已经有实质性缺损并形成浅洞的,应行充填修复术,以终止龋病发展,恢复患牙固有的形态、美观和功能。

[病例分析]

某患者,男,17岁。因上前牙边缘变黑要求治疗。

检查:左上1右上1近中面有一长椭圆形黄褐色区,探诊质软,两牙近中面各有一长约3mm、宽约2mm、深约1mm的龋洞。请问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诊断  左上1近中面浅龋,右上1近中面浅龋。

诊断依据:两牙近中面均有典型的龋病色、形、质改变,且已形成浅洞。本例因为龋损仅限于釉质层,故患者无自觉症状。

2.治疗  常规去龋,备洞,消毒,干燥,衬洞,光敏树脂充填。

3.注意事项  两牙同为近中面患龋,互为邻面,故充填时,应注意用聚酯薄膜分开,保持各牙充填体独立。

[思考题]

1.试述窝沟浅龋的诊断要点。

2.试述平滑面浅龋的诊断要点。

3.试述窝沟浅龋与正常窝沟的鉴别要点。

4.试述浅龋的治疗原则。

5.试述药物治疗、再矿化治疗、窝沟封闭治疗的适应证。

篇4: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猖獗龋

四、猖獗龋

[概述]

龋病根据病变进展情况又可分为急性龋和慢性龋。猖獗龋是急性龋的一种,病变进展迅速,多数牙齿、多个牙面在短期内同时患龋,又称猛性龋;因其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疗的患者,故又称放射性龋。此外,有些舍格伦综合症患者及一些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由于唾液分泌量明显减少或口腔卫生极度不良也可发生猖獗龋。

[诊断要点]

1.患者可在较短的时间内(6—12个月),全口多数牙齿同时患龋,连平时不易患龋的下前牙、不易滞留菌斑的前牙切端、后牙牙尖等部位均可患龋。

2.龋病进展极为迅速,患牙可在一年时间内变成残冠或残根。

3.患者多伴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如口干综合症,或为头颈部肿瘤行放射治疗者,其共同特征是患者唾液量较正常人明显减少。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搞好口腔卫生,保持牙面清洁,努力控制菌斑。

2.充填法治疗  因龋损严重,其治疗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尽快在短期内将全部龋齿腐质去净并行暂时充填,以及时终止龋病发展。

(2)去腐时应予适当的预防性扩展,并将洞缘扩展至自洁区,以防再次发生龋损。

(3)当病因治疗奏效、龋病进展得到控制时,换行永久充填,恢复患牙的形态和功能。

[病例分析]

某男患者,58岁。自诉8个月前鼻咽癌放疗后,多数牙同时患龋且进展迅速就诊。

检查:全口前牙唇面、邻面多有大小不一的深约1~1.5mm的龋损,全口后牙的牙合面、邻面和颊面多有深约2—3mm形态不规则的龋损,所有龋损探诊软感明显,潮湿易于挖除。请问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诊断  全口牙齿猖獗龋。

诊断依据:患者有接受放疗史,全口绝大多数牙的多个牙面在8个月内同时患龋,且为急性龋表现,龋损进展迅速。

2.治疗  尽快将患牙腐质去净并行暂时充填。待龋病得到控制时,换行永久充填。

3.注意事项

(1)去腐时应予适当预扩,必须将洞缘扩展至自洁区。

(2)在治疗龋齿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搞好口腔卫生。

[思考题]

1.试述猖獗龋的诊断要点。

2.试述猖獗龋的治疗原则。

篇5: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白斑

十四、白  斑

[概述]

白斑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斑块状损害,在临床上和病理上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也不包括局部刺激引起的白色角化症。白斑是一种癌前病变,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吸烟,嚼槟榔,酒、酸辣及过热刺激,牙源性刺激,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局部因素有关;全身因素可能与遗传、免疫、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及局部微循环障碍有关。白斑临床上常分为均质型白斑、颗粒状白斑、疣状白斑及溃疡型白斑四种类型。

[诊断要点]

白斑的诊断需在完全去除各种局部刺激因素,至少观察4周后,经临床检查白色斑块不消失或未明显缩小者,才能初步确立。同时,还需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并根据其上皮细胞的不典型性及异常增生的存在,判断白斑的预后。有人认为只有存在上皮细胞异常增生者才能诊断白斑。

1.均质型白斑

(1)为发生于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的较硬的斑块,稍隆起于黏膜表面,质地致密,损害形态大小不一,但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舌腹或口底的病损表面也可呈皱纸状。

(2)白色斑块受牵拉时,患处会出现红纹将病变组织分成小斑块。

(3)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感觉局部发厚、粗糙等。

2.颗粒状白斑

(1)多见于颊部口角区黏膜,又称结节一颗粒状白斑。

(2)损害表面红、白相间,红色区域为萎缩性红斑;红斑表面有许多白色小颗粒或结节突起,常伴有糜烂,刺激痛。

(3)本型白斑多可查到白色念珠菌感染。

3.疣状白斑

(1)损害呈乳白色突起,表面高低不平呈乳头状或毛刺状,基底稍硬,触诊稍硬。

(2)好发于牙槽嵴、唇、上腭、口底;患处粗糙感明显,常因溃疡而发生疼痛。

4.溃疡型白斑

(1)上述三型白斑发生溃疡时均称为溃疡型白斑。

(2)患处有假膜、渗血、白色斑块等多种损害混杂出现。

(3)患者可有反复发作史及疼痛症状。注意,溃疡型白斑癌变的可能性更大。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白色角化症  因长期受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而引起的白色角化斑块。临床表现为灰白色、浅白色或白色的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于或微高于黏膜表面,平滑柔软而无自觉症状。最具鉴别意义的是,上述刺激因素去除后,病损逐渐变薄,最后可完全消退。

2.白色水肿  本病好发于中年以上患者的前磨牙及磨牙的咬合线处,患处黏膜水肿呈一透明的灰白色的“面纱样”膜,表面光滑,质地柔软,界限不清,可以部分刮去,但在晚期表面粗糙有皱纹。组织学检查可见棘细胞水肿,棘细胞层增厚。

3.白色海绵状斑痣  为一原因不明的遗传性疾病,患处为特殊的珠光色或灰白色黏膜损害,呈皱襞状,海绵状或鳞片状;病损处具有正常口腔黏膜的柔性和弹性,不像白斑那样发硬粗糙。本病可发生于口腔黏膜各部位,颊黏膜多见;亦可发生于鼻腔、肛门和外阴部。

4.迷脂症  是皮脂腺异位错生在唇、颊黏膜上所形成的一种无主观症状的疾病。患者唇、颊部黏膜上有针头大小的孤立或聚集成簇的淡黄色或淡白色的斑点,看似丘疹,但触之无明显高出,柔软、弹性正常。舌舔有颗粒感,一般无自觉症状。

5.扁平苔藓  病损多表现为白色或乳白色的条纹,一般易于与白斑鉴别。但斑片状扁平苔藓与白斑有时难以鉴别,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是区分白斑和扁平苔藓的根本方法。扁平苔藓常表现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密集淋巴细胞浸润,以及嗜酸小体的存在等。

篇6: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边缘性龈炎

十、边缘性龈炎

[概述]

本病又称龈缘炎或单纯性龈炎,为最常见的牙龈疾病,病损一般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严重时可波及附着龈,下前牙最多见,其次为上颌后牙的颊侧和下颌后牙的舌侧。在龈缘附近牙面上沉积的牙菌斑为引发本病的始动因子,牙石、食物嵌塞等局部刺激因素可引发或加重牙龈的炎症。

[诊断要点]

1.患者常因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就诊,但无自发性出血,亦无痛感。

2.患处牙龈充血发红,长期炎症可成深红或紫色,质地松软,边缘变厚、变钝,与牙面分离;龈乳头圆钝、肥大,表面光滑发亮。

3.龈沟轻探出血,此为诊断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客观指标。

4.龈沟因炎性肿胀可深达3mm以上,但既无附着丧失,也无牙槽骨吸收。

5.患处可发现牙石、软垢等局部刺激因素。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早期牙周炎  早期牙周炎有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但需用牙周探针仔细检查,尤其是下前牙和第一磨牙邻面。

2.血液病  对以牙龈出血为主诉同时有牙龈炎症表现者,应与某些全身性疾病鉴别,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虽然也是以牙龈出血为主要症状,但其牙龈边缘坏死如虫蚀状,坏死区出现灰褐色假膜,伴有疼痛和特殊的腐败臭味。

4.艾滋病相关龈炎  可见游离龈呈明显的火红色线状充血,附着龈有点状红斑,有刷牙后出血或自发性出血。去除牙石后,牙龈充血仍不消退。

[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首选洁治术,彻底去除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

2.药物治疗  常用双氧水冲洗龈沟,龈沟涂布碘制剂,必要时氯己定液含漱。

注意:如为急性龈乳头炎时,先治疗急性炎症,并消除病因后再按上法治疗。

3.疗效维护  教会患者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等控制菌斑的方法,并定期洁治,以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复发。

[病例分析]

某患者,男,36岁。因下前牙刷牙出血就诊。

检查:下切牙颈部牙石i°沉积,牙龈充血发红,质地松软,边缘厚钝,龈乳头圆钝、肥大面光亮。龈沟深约3mm,轻探出血。无附着丧失。请问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1.诊断  下切牙边缘性龈炎。

诊断依据:患处牙龈红肿,有龈袋,轻探牙龈出血。无附着丧失。

2.治疗方法

(1)行龈上洁治术,彻底去除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

(2)龈袋用双氧水冲洗冲,吸干后涂布碘甘油。

(3)作好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教会患者正确刷牙方法,定期复查。

[思考题]

1.试述边缘性龈炎的诊断要点。

2.试述边缘性龈炎与早期牙周炎的鉴别要点。

3.试述边缘性龈炎与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鉴别要点4.试述边缘性龈炎的治疗原则。

口腔病例范文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例范文

口腔科试题及答案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总结

口腔实习报告字

口腔诊疗的社会实践总结

口腔科医师工作计划

[荐]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口腔社会实践报告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深龋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深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深龋(整理6篇)】相关文章:

口腔实习生实习心得体会2022-04-30

哪有口腔执业医师历年的真题2022-06-17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生物化学2023-05-14

牙体牙髓护士自我鉴定2023-06-16

微课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2023-12-24

暑假医院实践报告2023-04-12

小学生疾病预防课件2023-01-26

微课教学在高中化学的应用与意义论文2023-12-15

护理三基试题及答案2022-08-16

护牙运动作文2023-04-0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