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慢性根尖周炎(精选5篇)由网友“卡卡卡卡啦”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慢性根尖周炎,希望大家喜欢!
篇1: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慢性根尖周炎
九、慢性根尖周炎
[概述]
慢性根尖周炎多为牙髓病的继发病,是根管内长期病源刺激物的存在导致根尖周组织出现的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症性肉芽组织的形成和牙槽骨的破坏。此外,急性根尖周炎未经彻底治疗也可迁延转化为慢性根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一般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临床根据其病理变化不同,分为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和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诊断要点]
1.病史特点 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但有咬合无力、叩诊不适或异样感。检查时患牙多有深龋洞,牙体暗灰色,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
2.患牙根尖部黏膜或皮肤可有窦道形成。
3.x线片示患牙根尖区骨质破坏的影像为确诊的依据。根尖脓肿可见弥散性骨质稀疏区;根尖肉芽肿可见骨质稀疏区呈圆形或卵圆形,与正常骨质界限明显,且病变范围小;根尖囊肿则在圆形或卵圆形的骨质稀疏区外有致密的骨白线。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注意与非牙源性的颌骨内囊肿和其他肿物的鉴别。后者牙髓活力多为正常,牙周膜间隙是一连续、规则的透射影像。
[治疗原则]
1.彻底清除患牙根管内病源刺激物,消除引起根尖周炎的感染源,促使根尖周组织愈合、恢复健康。
2.区分不同类型,制定不同治疗计划。一般可选行根管治疗术或牙髓塑化术,但大面积的根尖肉芽肿和根尖囊肿常需辅以根管外科手术。
3.根尖周致密性骨炎患牙,一般无不适症状,无需治疗。
[病例分析]
某患者,男,45岁。自诉左下后牙处反复流脓1周。
检查:左下6牙合面深龋露髓,牙冠变黑,洞底探诊不敏感,叩诊不适;患牙根尖部有一粟粒大小的乳头状牙龈窦道,挤之有脓液溢出;患牙无明显松动,冷热诊无反应。
x线片示:左下6根尖部有一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的透射阴影区。
据此,请你:①作出诊断。②简述发病机理。③拟定治疗计划。 ‘1.诊断 左下6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脓肿)。
诊断依据:患牙为深龋死髓牙,根尖有龈窦;更主要的是x线片示根尖部有一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的透射阴影区。
2.发病机理 左下6因深龋不治引发牙髓炎,感染牙髓未能及时治疗导致牙髓坏死成为根管感染源;根尖部牙周膜因受根管内病原刺激物的作用,使其正常的组织结构被破坏,形成炎性肉芽组织;随着病变的发展,炎性肉芽组织不断增大,血运难以抵达肉芽中心,病变中央组织细胞发生坏死、液化,最终形成脓液并潴留于根尖部的脓腔内,成为慢性根尖脓肿,又称慢性牙槽脓肿。
3.治疗计划
(1)选行根管治疗术。龈窦根管治疗1-2周后即可封闭,一般无需另行处理。
(2)术后定期复查。如3个月后复诊窦道未消失,阴影未缩小,表示根管治疗失败情况重新根管治疗或行根尖刮治术,病灶多可痊愈。
[思考题]
1.试述慢性根尖周炎的诊断要点。
2.试述根尖周囊肿与非牙源性颌骨内囊肿的诊断要点。
3.试述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原则。
篇2: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慢性牙髓炎
六、慢性牙髓炎
[概述]
慢性牙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牙髓炎,多由深龋感染引起,临床症状不典型,故不被患者重视,也容易误诊。慢性牙髓炎病程较长,有时出现不明显的阵发性隐痛或每日出现定时钝痛。患牙一般多可定位。慢性牙髓炎根据髓腔穿通与否及暴露牙髓的状况而分为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和慢性增生性牙髓炎三型。
[诊断要点]
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1)无明显自发痛,但患者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有的患者还有急性发作史。
(2)检查患牙有深龋洞,但无髓腔穿孔,洞底探诊反应迟钝。
(3)对温度测试多为迟缓性反应,或表现迟钝。
(4)患牙多有轻度叩痛或叩诊不适。
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1)多无自发痛,但患者常诉食物嵌入龋洞内时会引起剧烈疼痛,有冷热刺激痛。
(2)检查患牙有深龋洞,探查洞底有穿髓孔,探查穿髓孔时浅探不痛,深探有剧痛且有少量渗血。由于长期废用,患牙有大量软垢、牙石堆积。
(3)对温度测试敏感。
(4)患牙一般无叩痛。
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1)一般无自发痛,但有时患牙有进食疼痛,或有进食出血现象。
(2)检查患牙大而深的龋洞内充满红色肉芽组织即牙髓息肉(息肉与牙体组织相连),探之不痛但易出血。
(3)由于长期废用,患牙及其邻牙有大量牙石堆积。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深龋 深龋温度测试反应正常,只有当冷热刺激进入龋洞内才出现敏感症状,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而慢性牙髓炎对温度测试引起的迟缓性疼痛会持续较长时间;深龋洞底探查敏感,而慢性牙髓炎探查迟钝;深龋无叩痛,而慢性牙髓炎晚期可出现叩痛。
2.可复性牙髓炎 鉴别关键在于可复性牙髓炎绝无自发痛,而慢性牙髓炎多有自发痛史;可复性牙髓炎对温度测试反应为“一过性疼痛”,而慢性牙髓炎则在温度刺激去除后,疼痛仍要持续较长时间。
3.牙龈息肉、牙周膜息肉 临床对此三种息肉进行鉴别的关键是,用探针仔细探查息肉蒂部以判断息肉的来源。对牙髓息肉和牙周膜息肉鉴别时,还应仔细检查髓室底的完整性,摄线片可助诊断。
[治疗原则]
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前牙行根管治疗术,后牙行牙髓塑化术,年轻恒牙则均采用根管治疗术。
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1)早期 前牙行根管治疗术,后牙行干髓术或牙髓塑化术,年轻恒牙行活髓切断术。
(2)晚期 前牙行根管治疗术,后牙行牙髓塑化术,年轻恒牙行根管治疗术。
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有保留价值者,可行根管治疗术,术中要彻底去净根管内牙髓组织,并严密充填根管。对牙冠破坏严重、伴有严重牙内吸收,难以恢复其外形和功能者,可予拔除。
[病例分析]
某患者,女,40岁。自诉右侧后牙近段时期来遇冷热刺激有不适感。
检查:右下6牙合面深龋,探诊不敏感,机械去腐反应迟钝,叩诊(—)。患牙热诊引起迟缓性疼痛,刺激去除后仍延续较长时间。请问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诊断 右下6慢性牙髓炎诊断依据:患牙有深龋,探诊不敏感,去腐迟钝,温度测试呈迟缓性反应痛,叩诊(-)
2.治疗 根据右下6的根管情况选行根管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
3.注意事项 一般慢性牙髓炎,其牙髓多有坏死、分解或化脓性病灶,故不宜选行干髓术否则,易致残髓炎。
[思考题]
1.试述慢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
2.试述慢性牙髓炎与可复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
3.试述牙髓息肉与牙龈息肉、牙周膜息肉的鉴别要点。
4.试述慢性牙髓炎的治疗原则。
篇3: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八、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概述]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属于根尖周病的一种。根尖周病是指发生于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性病变,绝大多数是由牙髓病发展而来,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根尖周炎又可分为:浆液性和化脓性两种。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又称急性牙槽脓肿,是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的,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所致。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其脓液所在部位不同而划分为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和黏膜下脓肿三个阶段,主要症状为疼痛和肿胀,严重者伴有全身症状。
[诊断要点]
主要依据患牙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及体征,由疼痛及红肿程度分辨患牙所处的炎症阶段。
1.根尖脓肿 患牙有自发性、持续性、定位性剧烈跳痛,患牙浮起,咬合痛;检查患牙叩痛、松动明显,根尖部牙龈潮红,有轻度扪痛。牙髓无活力。
2.骨膜下脓肿 患牙持续性剧烈跳痛达最高峰,更觉高起、松动,触痛剧烈,相应颌面部软组织肿胀、压痛,并伴有全身症状;检查患牙为重度叩痛、ⅲ°松动,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压痛明显,扪诊有深部波动感,牙髓无活力。
3.黏膜下脓肿 脓液已达黏膜下,疼痛减轻,全身症状缓解;检查患牙叩痛(+)—(++),松动i°,根尖区黏膜肿胀呈半球形隆起,波动感明显,牙髓无活力。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急性牙髓炎:其疼痛特征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不能定位,叩诊阴性或仅有轻微反应。温度测试引起长时间的剧痛。
[治疗原则]
1.控制炎症,清除病灶,保存患牙。注意:此为根尖周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2.急性期应掌握时机,适时开髓引流,以缓解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期应在局麻下切开排脓。
3.急性症状消除后,可选行根管治疗术或牙髓塑化术。
[病例分析]
某患者,男,36岁。今因左下后牙肿痛三天就诊。
检查:左下6龋深及髓,无探痛,松动ⅲ°,叩痛(+++),患牙根尖部牙龈红肿、扪痛,有波动感;左侧面颊部水肿,体温38℃。温度测试无反应。据此,请你:①作出诊断。②拟订治疗计划。③试述术中注意事项。
1.诊断 左下6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骨膜下脓肿)。
诊断依据:患牙有深龋,松动ⅲ°,叩痛(+++),根尖部牙龈红肿、扪痛、波动感等牙槽脓肿的典型症状。同时伴有左侧面颊部水肿,体温38℃等全身症状。
2.治疗计划 先行应急治疗,开放髓腔,实行根管引流。同时局麻下切开排脓。待患牙急性症状缓解后,再行根管治疗。
3.术中注意事项 主要有“五防”:
(1)防器械折断 术前应检查根管治疗器械,根扩时不得跳号、遇阻力不得强扩。
(2)防器械滑脱 可使用安全链。术中应集中精力,器械或手上沾有唾液时应擦干后再操作,根管冲洗时针头应拧紧。
(3)防髓腔穿通 术中应注意钻针方向(与牙体长轴保持一致)与进钻深度。
(4)防疼痛肿胀 术中注意器械切勿超出根尖孔,同时应正确选用根管消毒药物。
(5)防皮下气肿 过氧化氢液冲洗根管后所释放的氧,如压人根尖周区,可引起皮下气肿,故根管冲洗时,严防注射压力过大,同时针头与根尖狭窄部之间应留有足够空间可供冲洗液返回。
[思考题]
1.试述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诊断要点。
2.试述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与急性牙髓炎的鉴别要点。
3.试述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治疗原则。
4.根管治疗术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篇4: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白斑
十四、白 斑
[概述]
白斑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斑块状损害,在临床上和病理上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也不包括局部刺激引起的白色角化症。白斑是一种癌前病变,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吸烟,嚼槟榔,酒、酸辣及过热刺激,牙源性刺激,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局部因素有关;全身因素可能与遗传、免疫、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及局部微循环障碍有关。白斑临床上常分为均质型白斑、颗粒状白斑、疣状白斑及溃疡型白斑四种类型。
[诊断要点]
白斑的诊断需在完全去除各种局部刺激因素,至少观察4周后,经临床检查白色斑块不消失或未明显缩小者,才能初步确立。同时,还需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并根据其上皮细胞的不典型性及异常增生的存在,判断白斑的预后。有人认为只有存在上皮细胞异常增生者才能诊断白斑。
1.均质型白斑
(1)为发生于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的较硬的斑块,稍隆起于黏膜表面,质地致密,损害形态大小不一,但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舌腹或口底的病损表面也可呈皱纸状。
(2)白色斑块受牵拉时,患处会出现红纹将病变组织分成小斑块。
(3)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感觉局部发厚、粗糙等。
2.颗粒状白斑
(1)多见于颊部口角区黏膜,又称结节一颗粒状白斑。
(2)损害表面红、白相间,红色区域为萎缩性红斑;红斑表面有许多白色小颗粒或结节突起,常伴有糜烂,刺激痛。
(3)本型白斑多可查到白色念珠菌感染。
3.疣状白斑
(1)损害呈乳白色突起,表面高低不平呈乳头状或毛刺状,基底稍硬,触诊稍硬。
(2)好发于牙槽嵴、唇、上腭、口底;患处粗糙感明显,常因溃疡而发生疼痛。
4.溃疡型白斑
(1)上述三型白斑发生溃疡时均称为溃疡型白斑。
(2)患处有假膜、渗血、白色斑块等多种损害混杂出现。
(3)患者可有反复发作史及疼痛症状。注意,溃疡型白斑癌变的可能性更大。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白色角化症 因长期受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而引起的白色角化斑块。临床表现为灰白色、浅白色或白色的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于或微高于黏膜表面,平滑柔软而无自觉症状。最具鉴别意义的是,上述刺激因素去除后,病损逐渐变薄,最后可完全消退。
2.白色水肿 本病好发于中年以上患者的前磨牙及磨牙的咬合线处,患处黏膜水肿呈一透明的灰白色的“面纱样”膜,表面光滑,质地柔软,界限不清,可以部分刮去,但在晚期表面粗糙有皱纹。组织学检查可见棘细胞水肿,棘细胞层增厚。
3.白色海绵状斑痣 为一原因不明的遗传性疾病,患处为特殊的珠光色或灰白色黏膜损害,呈皱襞状,海绵状或鳞片状;病损处具有正常口腔黏膜的柔性和弹性,不像白斑那样发硬粗糙。本病可发生于口腔黏膜各部位,颊黏膜多见;亦可发生于鼻腔、肛门和外阴部。
4.迷脂症 是皮脂腺异位错生在唇、颊黏膜上所形成的一种无主观症状的疾病。患者唇、颊部黏膜上有针头大小的孤立或聚集成簇的淡黄色或淡白色的斑点,看似丘疹,但触之无明显高出,柔软、弹性正常。舌舔有颗粒感,一般无自觉症状。
5.扁平苔藓 病损多表现为白色或乳白色的条纹,一般易于与白斑鉴别。但斑片状扁平苔藓与白斑有时难以鉴别,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是区分白斑和扁平苔藓的根本方法。扁平苔藓常表现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密集淋巴细胞浸润,以及嗜酸小体的存在等。
篇5: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边缘性龈炎
十、边缘性龈炎
[概述]
本病又称龈缘炎或单纯性龈炎,为最常见的牙龈疾病,病损一般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严重时可波及附着龈,下前牙最多见,其次为上颌后牙的颊侧和下颌后牙的舌侧。在龈缘附近牙面上沉积的牙菌斑为引发本病的始动因子,牙石、食物嵌塞等局部刺激因素可引发或加重牙龈的炎症。
[诊断要点]
1.患者常因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就诊,但无自发性出血,亦无痛感。
2.患处牙龈充血发红,长期炎症可成深红或紫色,质地松软,边缘变厚、变钝,与牙面分离;龈乳头圆钝、肥大,表面光滑发亮。
3.龈沟轻探出血,此为诊断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客观指标。
4.龈沟因炎性肿胀可深达3mm以上,但既无附着丧失,也无牙槽骨吸收。
5.患处可发现牙石、软垢等局部刺激因素。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早期牙周炎 早期牙周炎有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但需用牙周探针仔细检查,尤其是下前牙和第一磨牙邻面。
2.血液病 对以牙龈出血为主诉同时有牙龈炎症表现者,应与某些全身性疾病鉴别,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虽然也是以牙龈出血为主要症状,但其牙龈边缘坏死如虫蚀状,坏死区出现灰褐色假膜,伴有疼痛和特殊的腐败臭味。
4.艾滋病相关龈炎 可见游离龈呈明显的火红色线状充血,附着龈有点状红斑,有刷牙后出血或自发性出血。去除牙石后,牙龈充血仍不消退。
[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首选洁治术,彻底去除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
2.药物治疗 常用双氧水冲洗龈沟,龈沟涂布碘制剂,必要时氯己定液含漱。
注意:如为急性龈乳头炎时,先治疗急性炎症,并消除病因后再按上法治疗。
3.疗效维护 教会患者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等控制菌斑的方法,并定期洁治,以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复发。
[病例分析]
某患者,男,36岁。因下前牙刷牙出血就诊。
检查:下切牙颈部牙石i°沉积,牙龈充血发红,质地松软,边缘厚钝,龈乳头圆钝、肥大面光亮。龈沟深约3mm,轻探出血。无附着丧失。请问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1.诊断 下切牙边缘性龈炎。
诊断依据:患处牙龈红肿,有龈袋,轻探牙龈出血。无附着丧失。
2.治疗方法
(1)行龈上洁治术,彻底去除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
(2)龈袋用双氧水冲洗冲,吸干后涂布碘甘油。
(3)作好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教会患者正确刷牙方法,定期复查。
[思考题]
1.试述边缘性龈炎的诊断要点。
2.试述边缘性龈炎与早期牙周炎的鉴别要点。
3.试述边缘性龈炎与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鉴别要点4.试述边缘性龈炎的治疗原则。
★ 口腔病例范文
★ 口腔科试题及答案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慢性根尖周炎(精选5篇)】相关文章:
口腔毕业生实习总结2022-10-13
口腔科医师工作计划2023-04-15
口腔内科学习题及答案(A1型题3)2024-04-13
口腔实习生个人总结经典参考范本2023-09-14
产妇牙齿松动的原因和措施2023-01-20
口腔颌面外科实习总结2023-09-04
口腔医生的年终总结2022-05-08
口腔医学个人自我鉴定2022-05-08
牙龈肿痛是什么原因呢2022-05-06
口腔种植个人总结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