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

时间:2022-05-07 12:02:5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共7篇))由网友“陇哥Lonki”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希望大家喜欢!

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

篇1: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

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

我国自汉朝起,每年农历十二月要举行年终腊祭,故此农历十二月叫做腊月,十二月初八又叫腊八。也许还因为腊月初五才煮了“五豆粥”,初八又煮便显得重复,为调节、变换口味,农历腊月八这天,关中地区尤其是陕西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一带,都要在早上吃一顿面条,俗称“腊八面”。

每天总吃粗粮“忆苦思甜”也不是办法,借给佛献礼,自己也跟着吃点好的,也算沾了佛的光吧。因为关中人一向认为豆类、包谷均是粗粮杂粮、而小麦面粉是细粮,营养高、且好吃,村人向往的好日子也就是“白面馍馍干捞面,油泼辣子调一碗”。

据说,人吃了“腊八面”,福寿、康乐,平安;鸡吃了,爱下蛋;羊吃了,爱下羔;牛吃了,一胎能生两个牛犊子……因而,庄稼人特别敬重腊八节的“腊八面”。

腊八面的介绍

腊八面俗称臊子面,首先面讲究薄、细、筋,用擀面杖把醒好的面擀成尽量薄的大面皮,圆形、将面皮擀成一致的厚度,把面皮层叠起来然后进行切条。其次臊子要油、煎、酸、辣,沸水锅里下面条,煮好后盛上一大碗,再舀两大勺臊子,搅拌开来,岂是一个香字了得…吃上一碗腊八面,“腊”走你的烦恼,“八”快乐释放;“腊”走你的霉运,“八”好运带上;“腊”走你的忧伤,“八”幸福延长;“腊”走你的疾病,“八”健康变强。

臊子面对关中地区的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无论喜事丧事、逢年过节、老人过寿、还是小孩满月或是家里来了亲朋都离不开臊子面。关中地区办红白事、老人过寿、孩子满月等都一般招待两顿,所谓早饭和午飨,而早饭臊子面即为主食

腊八吃面不喝粥

俗话说,十里同乡不同俗。全国之大,腊八这天的民俗吃法,多了去了。关中地区尤其是渭南的白水、渭北合阳、澄城农村一带,在腊月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关中不喝腊八粥的原因,有种一种说法是,按照关中的习俗,腊月初五是吃“五豆粥”,腊八就不想再喝粥了,所以,根据关中人爱食面的习惯,改吃了腊八面。

另一种说法更可信些,据考证,在清朝中页,腊八粥在关中依旧流行,可能是清朝后期的几次大灾荒,整日以野菜稀粥度日的普通百姓,在祭祖的腊八节也想给列祖列宗(其实是给自己)吃口硬货,腊八面才得以流行。

腊八节的养生原则

1、穿衣戴帽原则

腊八左右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间段,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热量就主要从头、手等暴露部位散失。

冬季戴帽应特别注重帽子能护住耳朵,儿童外出更应注意随时戴帽子。同时,腊八前后,大家出门可尽量穿高领衣服,戴上围巾。晚上睡觉时,别把肩膀露在外面;腰或膝关节不好的人,可以戴上一个护腰或护膝;睡觉前还可用热水先泡泡脚。

2、早卧晚起原则

冬天是“藏养”的季节,在冬天应“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冬天起床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更应早睡,有利于防病。

另外,注意不要蒙头睡觉。因为被窝内空气不流畅,再加上人体散发出来的体臭汗臭味、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肠道排出的有害气体,致使被窝内空气混浊。如果蒙头睡觉,会使体内氧饱和度下降,严重则会影响大肠生理功能,于次晨起床时会出现头昏脑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记忆衰退等症状。

3、适当运动原则

人在寒冷天里阳气虚弱,心肺负担不小,因此中老年人在最冷的时候不要外出,在家里做一些简单运动就可以,如在室内慢跑、做体操等。

如果气温有所回升,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室外锻炼,时间最好是下午三点到四点,但阴天、雪天、大风天不要外出。

4、增加饮茶原则

寒冬降临,气温低下,日短夜长,人体活动相对减少,食欲增加。在我们用饮食增加热量抵御寒冷之余,茶成为人们的上选。

适合的茶饮最好选择温性的,比如红茶,或者茶饮里加一些大枣,枸杞等温性食品。

篇2: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

腊八节介绍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

我国自汉朝起,每年农历十二月要举行年终腊祭,故此农历十二月叫做腊月,十二月初八又叫腊八。也许还因为腊月初五才煮了“五豆粥”,初八又煮便显得重复,为调节、变换口味,农历腊月八这天,关中地区尤其是陕西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一带,都要在早上吃一顿面条,俗称“腊八面”。

每天总吃粗粮“忆苦思甜”也不是办法,借给佛献礼,自己也跟着吃点好的,也算沾了佛的光吧。因为关中人一向认为豆类、包谷均是粗粮杂粮、而小麦面粉是细粮,营养高、且好吃,村人向往的好日子也就是“白面馍馍干捞面,油泼辣子调一碗”。

据说,人吃了“腊八面”,福寿、康乐,平安;鸡吃了,爱下蛋;羊吃了,爱下羔;牛吃了,一胎能生两个牛犊子……因而,庄稼人特别敬重腊八节的“腊八面”。

腊八面的介绍

腊八面俗称臊子面,首先面讲究薄、细、筋,用擀面杖把醒好的面擀成尽量薄的大面皮,圆形、将面皮擀成一致的厚度,把面皮层叠起来然后进行切条。其次臊子要油、煎、酸、辣,沸水锅里下面条,煮好后盛上一大碗,再舀两大勺臊子,搅拌开来,岂是一个香字了得…吃上一碗腊八面,“腊”走你的烦恼,“八”快乐释放;“腊”走你的霉运,“八”好运带上;“腊”走你的忧伤,“八”幸福延长;“腊”走你的疾病,“八”健康变强。

臊子面对关中地区的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无论喜事丧事、逢年过节、老人过寿、还是小孩满月或是家里来了亲朋都离不开臊子面。关中地区办红白事、老人过寿、孩子满月等都一般招待两顿,所谓早饭和午飨,而早饭臊子面即为主食

中国吃腊八粥来历

释迦牟尼原本是王子,他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遭遇,二十九岁时,毅然舍弃了王族生活,去探求解救人生痛苦的方法。相传,一天释迦牟尼来到一片茫茫无际的荒漠,又饥又渴,终于不支倒地。这时,恰巧有个善良的牧羊姑娘路过,忙将随身所带的杂饭与泉水调煮成粥,喂给释迦牟尼吃。释迦牟尼醒来后,谢过牧女,继续前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修行了六年,终于在十二月初八那天得道成佛。从此以后,凡逢十二月初八,各佛寺均效法牧女献粥,取香谷、果实煮粥,供于佛像前。

远古时期,人们往往在冬季用猎获的禽兽祭祀天地、祖先,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古代“猎”、“腊”是同一个字。沿袭下来,就把处在冬末春初、新旧交替之际的十二月称做“腊月”。据古书记载,在南北朝时,就流传着“腊鼓鸣、春草生”的民谚。说的是在腊月,农民为了喜庆一年的丰收,敲打腊鼓,跳起各种舞蹈,预祝来年再有一个好收成。

中国古代民间有在冬至前后食用“赤豆粥”的习俗。如《本草纲目》赤豆条记载,传说中那位头撞不周山的共工氏有七个“不才”儿子,“以冬至死为疫鬼”,故于是日作小豆粥,来祓除瘟神疫鬼。这个节日风俗,后来和佛教纪念“佛祖成道,的“五味粥”逐渐融合,宗教迷信的成份也逐渐淡薄下来,成为入腊以后的节日佳品——“腊八粥”。

篇3: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

腊八面,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是在腊八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流行于关中地区。过去在陕西大荔和临潼、凤翔一带腊八节这日人们煮面敬神,因之叫“腊八面”。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以此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起初关中农村的腊八面是用小米、黄豆煮粥下面条,而后用八种蔬菜和肉成臊子下面条,如今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将豆类与菜系相结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莲子、青菜、菠菜、黄花、木耳等同面条同煮,调成汤面,营养丰富,十分好吃。走进腊月,乡下就有了年的味儿。这味儿是从喷香的“腊八菜”、“腊八面”里溢出来,飘出来的。

吃腊八面的习俗

第一碗腊八面先献给灶王爷--民以食为天么。

第二碗腊八面敬财神爷--祈福赐财。

第三碗腊八面上供到列祖列宗--求得保佑子孙,家业兴旺。

最后将这三次献的“腊八面”回到锅里--有福同享。

一切停当后,这才长幼有序地盛上一碗“腊八面”,或围在饭桌旁,或蹴在炉子四周,或蹲在院中的捶布石上,谝着闲传,吃着“腊八面”,那个“酷”劲儿,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厨房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就不同了,她们围裙不解,端一碗“腊八面”。依在门边,边吃边留心男人们的评论,还得留神谁的吃完了,及时地再给盛上一碗。

吃到最后,都得留下一碗,象征性地给鸡、牛、羊、骡、马、驴,就连看门的小黄狗也不能拉下。

如今,时代变了,巷口不过百米就是购物超市,一年四季有卖的时新蔬菜,别说是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就是夏天才有的黄瓜 、西红柿、青辣子、蒜薹,数九寒冬里也是嫩生生,水灵灵让你挑选。

腊八面的做法

主料:面粉、豆腐、白萝卜、红萝卜、大葱、黄豆、小米、粉条、木耳、黄花菜。

调料:酱油、食盐、醋、花椒、油。

做法:

1、先将面粉炒熟,和好面。

2、把新鲜的猪肉或羊肉切成肉丁,再把等蔬菜切成丁。

3、把肉丁放进热油锅炒到快熟时加入蔬菜丁,炒好后盛出备用。

4、将和好的面擀成薄片、再切成菱形长条;锅里水烧开后。

5、先把洗泡过的等下入,煮至快熟时,下入面,最后再把准备好的肉调进去。

6、加入盐、花椒等调料,这样,一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就做好啦。

篇4:腊八节吃腊八面含义由来

腊八节吃腊八面含义由来

我国自汉朝起,每年农历十二月要举行年终腊祭,故此农历十二月叫做腊月,十二月初八又叫腊八。也许还因为腊月初五才煮了“五豆粥”,初八又煮便显得重复,为调节、变换口味,农历腊月八这天,关中地区尤其是陕西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一带,都要在早上吃一顿面条,俗称“腊八面”。

每天总吃粗粮“忆苦思甜”也不是办法,借给佛献礼,自己也跟着吃点好的,也算沾了佛的光吧。因为关中人一向认为豆类、包谷均是粗粮杂粮、而小麦面粉是细粮,营养高、且好吃,村人向往的好日子也就是“白面馍馍干捞面,油泼辣子调一碗”。

据说,人吃了“腊八面”,福寿、康乐,平安;鸡吃了,爱下蛋;羊吃了,爱下羔;牛吃了,一胎能生两个牛犊子……因而,庄稼人特别敬重腊八节的“腊八面”。

过腊八节的意义

一、祭祀的供品,祈福

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祭,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祷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并祈求来年继续施恩。

古时干物称腊。到年终十二月祭神时,蔬菜水果谷物等全都变成干物了,祭祀用的供品也就全都是干物。后来供品由原来的各种干物,逐渐演变成腊八粥。

二、赠送亲友,联络感情

祭祀完后,邻里乡亲,亲戚朋友之间,有互相赠送腊八粥的习俗。你家送过来,我家送过去,送的人要客气地说是请对方尝尝自家的味道,受者很高兴地道谢。

也许这家的腊八粥中多得是豆类,也许那家的腊八粥中多的是谷类,这家是甜的,那家是咸的,,......就在互相品尝腊八粥的过程中,一起分享收获后的喜悦,加深亲友间的感情。

三、舍粥,行善积德

旧时,大户人家往往会多多地熬制腊八粥,将腊八粥施舍给穷人、乞丐、孤寡者,在这寒冷的冬天,热腾腾的腊八粥既可果腹,亦可御寒,对穷人是一种享受。

而对施舍者来说,也是一种功德。

四、食材五行俱全,强身健体

腊八粥的食材丰富,花生、大豆、绿豆、赤小豆、芸豆、蚕豆、核桃、粳米、薏米、小米、大米、桂圆、龙眼、红枣、桂花、红薯、松子、乳蕈、白果、百合、莲子、柿子、板栗、蜜饯、......等等,各地各家各有不同。

色彩各异的食材让腊八粥五彩缤纷,令人食指大动。

周易五行理论认为,绿色属木,主肝胆;红色、紫色属火,入通与心;黄色属土,入通于脾;白色属金,入通于肺;黑色、蓝色属水,入通于肾。

腊八粥的食材五行俱全,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五、特别搭配的八宝粥,增旺五行人运势

有人就根据自己的命理五行,在腊八粥食材的选择上,特别挑选自己五行所喜的食材,将进食这样的腊八粥作为增旺自己运势的一种手段。

六、腊八粥食材汇集全年各季,庆贺丰收

古人是非常讲究吃应季食品的,固然这也和当时的条件有关系。即便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可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却也只局限于应季的时候。

冬季万物萧条,相对而言,没有什么正好应季的食材。但是,腊八粥中的各种食材,却几乎汇聚了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收获。只不过,蔬菜水果谷物等都成了干物。

这种食材的大汇总,相当于向天地、神灵、祖先展示这一年来的收获,庆贺今年的丰收,并祷祝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土地肥沃,昆虫不作,灾害不生,再来一个好收成。

七、御赐腊八粥,皇恩浩荡

旧时,为了表示皇恩浩荡,与民同乐。天子要御赐腊八粥给皇子、大臣、侍卫、宫女、百姓;还向寺院发放米、果等食材,一方面供僧侣食用,另一方面让他们分给更多的人。

相传,雍和宫的腊八粥香飘数里,周围的人们都会闻香而来。

腊八节的习俗

1、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2、腊八粥

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3、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4、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5、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6、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篇5: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原因

腊八节的意思

腊八节是特指腊月初八这一天由于约定俗成的习俗而形成的节日。

腊月是指一年之中最后一个月——农历十二月。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腊八节的盛行离不开佛教的推广。传说,腊月初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便成为佛教的一个盛大、隆重的纪念日,腊八节既由此而来。而佛教中到了腊八节这一天,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演变到了今天,腊八节更多的是春节前祈福庆祝的节日。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

我国自汉朝起,每年农历十二月要举行年终腊祭,故此农历十二月叫做腊月,十二月初八又叫腊八。也许还因为腊月初五才煮了“五豆粥”,初八又煮便显得重复,为调节、变换口味,农历腊月八这天,关中地区尤其是陕西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一带,都要在早上吃一顿面条,俗称“腊八面”。

每天总吃粗粮“忆苦思甜”也不是办法,借给佛献礼,自己也跟着吃点好的,也算沾了佛的光吧。因为关中人一向认为豆类、包谷均是粗粮杂粮、而小麦面粉是细粮,营养高、且好吃,村人向往的好日子也就是“白面馍馍干捞面,油泼辣子调一碗”。

据说,人吃了“腊八面”,福寿、康乐,平安;鸡吃了,爱下蛋;羊吃了,爱下羔;牛吃了,一胎能生两个牛犊子……因而,庄稼人特别敬重腊八节的“腊八面”。

腊八面的介绍

腊八面俗称臊子面,首先面讲究薄、细、筋,用擀面杖把醒好的面擀成尽量薄的大面皮,圆形、将面皮擀成一致的厚度,把面皮层叠起来然后进行切条。其次臊子要油、煎、酸、辣,沸水锅里下面条,煮好后盛上一大碗,再舀两大勺臊子,搅拌开来,岂是一个香字了得…吃上一碗腊八面,“腊”走你的烦恼,“八”快乐释放;“腊”走你的霉运,“八”好运带上;“腊”走你的忧伤,“八”幸福延长;“腊”走你的疾病,“八”健康变强。

臊子面对关中地区的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无论喜事丧事、逢年过节、老人过寿、还是小孩满月或是家里来了亲朋都离不开臊子面。关中地区办红白事、老人过寿、孩子满月等都一般招待两顿,所谓早饭和午飨,而早饭臊子面即为主食

腊八吃面不喝粥

俗话说,十里同乡不同俗。全国之大,腊八这天的民俗吃法,多了去了。关中地区尤其是渭南的白水、渭北合阳、澄城农村一带,在腊月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关中不喝腊八粥的原因,有种一种说法是,按照关中的习俗,腊月初五是吃“五豆粥”,腊八就不想再喝粥了,所以,根据关中人爱食面的习惯,改吃了腊八面。

另一种说法更可信些,据考证,在清朝中页,腊八粥在关中依旧流行,可能是清朝后期的几次大灾荒,整日以野菜稀粥度日的普通百姓,在祭祖的腊八节也想给列祖列宗(其实是给自己)吃口硬货,腊八面才得以流行。

篇6:吃腊八面作文250字

吃腊八面作文250字

腊八节就要到来了,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腊八粥,以及腊八蒜、腊八豆腐之外,当然也少不了陕西的腊八面。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太阳出来之前,陕西人家家户户都要吃碗热气腾腾、四溢飘香的腊八面。

腊八面是在腊八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过去在陕西大荔和临潼、凤翔一带腊八节这日人们煮面敬神,因之叫“腊八面”。起初关中农村的.腊八面是用小米、黄豆煮粥下面条,而后用八种蔬菜和肉爁成臊子下面条,如今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将豆类与菜系相结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莲子、青菜、菠菜、黄花、木耳等同面条同煮,调成汤面,营养丰富,十分好吃。走进腊月,乡下就有了年的味儿。

这味儿是从喷香的“腊八菜”、“腊八面”里溢出来,飘出来的。

篇7:腊八节的腊祭是什么

按照古书记载,“腊”,古时也称“蜡”或“猎”。腊(蜡或猎)是古代岁终的一种祭礼。夏朝称“嘉平”、殷商称“清祀”、周朝用“大蜡”、汉代才称“腊”。在古代农业社会,一切风俗习惯,都免不了与农业生产发生联系。农民的生活,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三季都是比较忙的,只有在冬藏之季较空闲。所以,人们通常在收成之后的年底,组织起来去野外猎取禽兽,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以求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祈求来年避免厄运,驱除不祥,家人平安、吉祥,这便是“腊祭”也叫“猎祭”。因此,人们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就来源于年终祈福,酬谢神鬼。然而,腊祭虽然都在十二月,但是日子并不固定,有时在月初,有时在月底,到南朝梁才确定了腊日的具体时间为十二月八日。据资料记载。古人为了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腊日所祭的神灵有八位。他们分别是:一为先啬神,祭神农;二为司啬神,祭后稷;三为农神,祭古时田官之神;四为邮表啜神,祭始创田间庐舍、开道路、划疆界的人;五为猫虎神,祭其吃野鼠野兽,保护了禾苗;六为坊神,祭堤防;七为水庸神,祭水沟;八为昆虫神,祭以免虫害。从此民间以后称腊日为“腊八”。

古代的腊八是祭祀,而现在人们提到腊八,对祭祀活动己不太感兴嘏。

腊八粥放什么东西

这在各地并不一样。有的用青菜、芋艿、蚕豆,荸荠、白果、果子,黄豆等七种菜蔬干果,掺入桂皮,茴香等调味品和以大米煮成。因而,它又有“五香七宝粥”的别名。这大概和江南名点“八宝饭”的来历是一样道理。但是,许多地方并不拘泥于七种蔬果,而是多多益善,随各人所好。

腊八粥有甜有咸。通常,北方人爱用糯米(或小米),赤豆,蜜枣、米仁,黄豆、桂圆、莲子、胡桃、松子等煮成甜味的;而南方人则喜以大米加入各种时令蔬果煨成成咸味的。

古时煮腊八粥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渐渐增多。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粥的传说是什么

纪念修长城的民工

相传,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民工们长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粮全靠家里人送。家里粮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一些少粮的民工们把各自剩下的五谷杂粮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御饥寒。为了悼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怀念岳飞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牢记祖先勤俭之美德

传说,西晋时有个青年人很懒,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等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没粮了。饥饿难熬的年轻人,遍搜家里的坛坛罐罐,将残余的五谷颗粒连同可食的残碎物,一起煮了一碗粥喝下。从此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勤劳过日。人们借此教育子女,腊八喝粥,牢记祖先勤俭美德。

腊八节传统习俗作文

腊八节祝福语及传统习俗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介绍作文

腊八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腊八节美食作文

关于北方腊八节吃什么

关于过腊八的作文800字

六年级作文:腊八节的故事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腊八节的由来

有关腊八节有什么传统食物

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
《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面(共7篇)】相关文章:

介绍腊八节的作文2022-08-26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简短2023-09-08

关于腊八节佛教由来2023-05-05

腊八节习俗作文1000字2023-03-16

有关腊八节的民间传说2023-12-02

腊八节的来历作文:吉祥的腊八节2023-07-22

2022年腊八节的典故和具体意义2022-10-15

腊八节是怎么来的2023-12-31

腊八节的作文:腊八节的来历2023-09-02

腊八节作文800字:腊八美好的祝愿2022-11-2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