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相片引出的一个故事:照相恐惧症

时间:2022-05-07 12:03:4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由相片引出的一个故事:照相恐惧症((精选5篇))由网友“哼哼哈兮”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由相片引出的一个故事:照相恐惧症,欢迎大家分享。

由相片引出的一个故事:照相恐惧症

篇1:由相片引出的一个故事:照相恐惧症

万依天生怕照相。小时候不大明白,为什么照出来的自己看上去总不像自己,既不像心目中的自己,也不像镜子中的自己。再大一点儿,别人也发现了,说她不上相。从此以后,只要照相机摆在面前,万依就极不自在,相片里的她总是肌肉僵硬地紧绷着。可是因为看起来总还是漂亮的,一起出去时,总有人不自觉地充当摄影师的角色,对着万依拍起来。这简直让她恼怒,一遍遍重复她不喜欢照相,不要给她照。可是连她喝水时都有那轻微的“咔哒”声。万依终于怕起来,想不出自己在照片里怎样狰狞,于是柔声要过相机来看,只要看到自己模糊的影子,就全部删掉。摄影师也惊异了,“怎么了?!”万依躲闪着把相片删完了,终于娇喘着露出一个美丽笑容:“我不喜欢照相,说了多少遍了!”依旧把相机还给摄像师,又强硬地:“别再照了啊!”

年轻的时候,有一阵子心有不甘,朋友的朋友开了一家影棚,拉着去给她照写真,万依犹豫了很久还是去了。化妆师是一个年轻女孩儿,留着整齐的刘海儿,万依仰脸闭目让她修眉,之后又有粉扑子在她脸上毛茸茸地一阵扑,连鼻子里都被扑进了粉。让别人化妆某种意义上像看病一样,不得不把自个儿完全地交给大夫护士,有些不舒服也只能忍了。摄像师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男人,大约美女见得多了,只让万依自己摆样子,他拍。万依化过妆之后,想着真正的自己已经藏在了假面后面,便放松了大胆摆姿势。男人又让万依笑得更开一点儿,露出牙齿。从前有一次聚会的时候,有人说万依是个标准美女,另一个素来冷漠的男生突然接口说:“她只有笑起来的时候是个美女。”有人把这话转给万依,惹得万依对着镜子笑了整整一个晚上。

照片洗出来的时候,万依一张张看着,有几张很不错,可是大多数都使她难堪,尤其是那张笑得露出牙齿的,因为粉扑得太厚,显出眼角的皱纹特别清晰——平时万依根本没发现它们。这一次经历让万依彻底死了照相的心。一同玩的一群人里,有一个还算帅气的男生也从不照相,合影时他必定充当摄影师,拉他来也不肯照。大家闲得没事儿时常说起这事儿,有人说:“也许他是个通缉犯吧。”万依不说话,想着自己不在的时候也许主角就换了。

周末一起去马场,万依穿上马裤显得英姿飒爽,教练一定要她戴上帽子,领队似乎对万依着了迷,拿出手机。万依一个措不及防,照片已经生成,她赶过去看,果然看到一个不理想的模样,连领队也呆了一下,不知道美女为什么被自己拍成这个样子。万依一面抢过手机删照片,一面埋怨说:“你拍照的技术太差啦!”动感的娇嗔的模样掩盖住了看照片的记忆。领队不由得为自己技术不佳内疚起来,想要补救。万依坚决不肯,实在拗不过,答应送给他一张自己的照片——这是之前那次照片里挑出来的一张,每次送人,都是送这一张。

作者:笑猫

公众号:王笑猫

篇2:由台灯引出的故事作文

放在我桌子上的台灯,已经有很多年了,上面的三幅画。有一个令我难忘的故事。

记得在台灯买来时,我看见了上面的三幅画,分别是:小猫钓鱼、一只高飞的雄鹰和三只小猪。

我当时很生气,对妈妈说:“都什么时候了还弄这种老掉牙的画!我想要好看、可爱的画。”妈妈听了,不慌不忙地说:“怎么了?不喜欢?”我点了点头。

妈妈说:“不喜欢就算了,这可是我跟你爸爸找了好多店,定做的。这三幅画可是有特别的意思的`。”

我听了,一下子来了兴趣,连忙叫妈妈讲给我听。

妈妈开始讲了。

“这一幅小猫钓鱼的画,是希望你要像钓到鱼的小猫一样,专心致志地做事。妈妈讲完了第一幅,回过头看了看我,问:“知道了吗?”

我正专心地看着这一幅画,连声说:“我懂了,我喜欢这一幅画了!”

妈妈接着讲了下去,

“这第二幅画,画的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爸爸妈妈希望你能像这只雄鹰一样飞得很高,很远。”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幅画,慢慢地喜欢上它了。

“那第三幅画这=着三只小猪的画,是不是希望我像第三只小猪一样勤劳,一样爱动脑筋呢?”

“我的小宝贝真聪明,一下子就知道了。”妈妈说,“希望你以后努力认真学习。”

我更加喜欢这三幅画了,因为它们里面藏着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这是一个由台灯引出的故事,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故事,我也不会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

篇3:一个由黑暗中引发的故事:光

黑暗。寂静。

能听到的只是嘈杂无序的嗡嗡声,像是无线电广播被干扰时发出的令人抓狂的噪音。我摇了摇满是血迹的脑袋,可是那烦人的嗡嗡声并没有被甩走,反而是伴着头痛愈发嘈杂。

“嘿!”有人在大声叫,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混着含糊不清的黑暗。

“嘿!能听见我说话吗?”那个声音从远处传来。

他是谁?我在哪?谁能去开下灯?

“嘿!兄弟!醒醒!”声音显得十分紧张,它在变得更遥远。

“快醒……”声音突然消失不见了。

于是黑暗又重归平静。

深夜,窗外的惨败的路灯照着树枝,树枝的影子在阿兰的脸上摇曳,有意无意地抽打着他沟壑纵横的皱纹和皱纹里密密麻麻的汗珠。

已经记不起是第几次到那里了,那个黑暗又寂静的地方,69年了,那个声音一直不曾改变半点,嘶哑又无力。

通常这个时候,阿兰会去养老院的花坛边坐着,直到日出才又回到床上。他害怕在夜里睡觉,怕黑夜和撕不破的梦境。

各种昆虫的叫声把夏夜染得聒噪,阿兰心中却很平静,他喜欢在无人的夜放空自己。

过了很久,远方的山上泛起了熹微的晨光。

“好像明天会有孩子来。”像是说给蛐蛐听的。

“孩子。”他笑着摇了摇头,“他们不会喜欢我这个糟老头的。”

192月20日,我开始了一场没有尽头的送信之旅,从凡尔登在24小时内送一份加急的军事密信到巴黎郊外的军事局。

“爷爷然后呢?”一个脸上布满雀斑的男孩抬头问阿兰,其他的孩子们都附和地叫起来:“对啊对啊!然后呢?然后呢爷爷。”

“你们愿意听我讲下去吗?”

“当然愿意了!”孩子们尖声叫道。

“那好,后来……”阿兰舔了舔嘴唇,准备讲下去。

“孩子们!”食堂传来呼唤,“吃饭了孩子们!”

“讲完讲完!”孩子们起哄。

“那好。”阿兰的皱纹揉了揉雀斑男孩的卷发,抬起头开始回忆。

“吃饭了!”厨房那边传来不耐烦的叫声,“听到没有?快来!”

我的儿子,本,“回敬”地喊回去:“叫什么叫,老太婆。”

厨房那边瞬间安静了下来,过了一会,我的妻子端着一盘烤焦的面包气冲冲地走出来。

“你再说一遍!”

“怎么样?老太婆,一天到晚吵吵嚷嚷。”

“我……!”妻子将手里的盘子举起来,准备朝本的脑袋拍去,但儿子瞪她的眼神让她害怕了。她放下盘子,转向我这里,怒气冲冲。

“你看看你,一天到晚坐在凳子上什么都不做,我们现在只能吃这种烂面包了!”

我没有说话,只是摸着我轮椅上的那只蹒跚的老虫子,他和我一样老了吧。

“哟,还不说话了哈,前面不还到处在炫耀你的‘英雄事迹’吗?真是够丢人的你!”

听到“英雄”我猛地抬起头,开始一口一口抽气。

“想……想我当……当年……”

“行了行了。”本挥手打断我,“不就是你在凡尔登战役前送信,结果送了两年的故事吗?都40年了,你还在讲。”

“就是那一封……那一封信!”我青筋暴起,抬手讲下去。

“先生,就是这封信。”我从破旧的棉袄里掏出了一份沾满血迹和干泥巴的信,在身上擦了擦,交给了身前的军官。

“凡尔登的信?”军官没有接过信。

“是的先生,您快看看吧!”

“哦……好。”军官用指头捏着接过信,打开破旧的封泥读了起来。

他突然破口大骂:“你个神经病!两年前的信你现在送到?还送来干什么?快滚!滚!”

于是我握着我的帽子被赶了出去,在卫兵的推搡中我捡起了被军官丢在地上的信。

黑暗。寂静。

能听到的只是嘈杂无序的嗡嗡声,像是无线电广播被干扰时发出的令人抓狂的噪音。阿兰摇了摇满是血迹的脑袋,可是那烦人的嗡嗡声并没有被甩走,反而是伴着头痛愈发嘈杂。

“嘿!”有人在大声叫,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混着含糊不清的黑暗。

“嘿!能听见我说话吗?”那个声音从远处传来。

“嘿!兄弟!醒醒!”声音显得十分紧张,它在变得更遥远。

那两个法国战士已经是浑身鲜血,分不清是他们的还是德国人的,其中一个已经倒在地上捂着露出的肠子,大声地嚎叫着。另一个跪在阿兰身边,不停地摇晃阿兰,大声地喊着他的名字。

几个德国人冲上来,跪着的战士枪还没掏出来就被打成了筛子。他们把阿兰拖回了指挥部,直到两年后德军撤出法国,阿兰才重见光明。

“那后来呢?”长满雀斑的男孩打断了我,“你被德国佬拖走以后。”

德国人抓着我的脚,把我在地上拖行,一路上都是我背部被划破流的鲜血。背部的剧痛刺醒了我,我想挣扎地逃脱,结果被德国人一拳又打晕了过去。

“后来呢?你逃出来了?”男孩子趴在我的腿上,悄悄地问,几个女孩子绕到我后面看我的背。

“你肯定打败了他们对吧!”雀斑男孩挥舞着拳头

一路上,我都在担心我的信,这可不能被敌人发现了,我要想个方法把信藏起来。

到了德军指挥部,他们把我关了起来。我把信塞在了棉袄的破洞里,这样他们就发现不了了。我每天都很担心他们会发现我的信,于是时刻裹紧棉袄,还把棉袄弄的破破烂烂,上面全是污渍,这样他们就不会抢我的棉袄了。

后来的一天,我们被叫出去干活,是去河里挖沙。我给德军官申请把棉袄脱下来埋在河边的一个小丘上,德国人用枪抵着我问为什么这么做。我回答是为了纪念父亲,他怕冷,所以以此来祭祀。于是那破烂的棉袄连同破洞里的信一起躺在了山丘上。

半年后,德军溃败,他们放火烧毁了俘虏营,我扛着战友的尸体抵挡火焰。我当时只是想着,我不能死,我还要送那封信。

我从火海中爬出来,腿被燃烧的横梁狠狠砸中。我忍痛向山上爬去,用手刨土,十个手指刨烂了,鲜血直流,眼睛也被沙土划破,刺疼得厉害,刨得天旋地转。

我一瘸一拐地走向巴黎,可是到半路,我的眼睛就看不见了,是火焰和沙石惹的祸,它们弄瞎了我的眼睛。

可是我还是摸索着走,我只是想着,我要把信送到。

一年半以后,我到了巴黎,可是被赶了出来。

“孩子们!快来吃饭了!”食堂的阿姨有些急躁地喊道。

“你真的看不见吗?”雀斑男孩的手在我面前挥舞着。

“是的。”

我的事迹被报纸刊登,不过是以笑话的方式。满大街的人都在笑我,他们指着我——虽然我看不见,说:“看啊,这就是那个乌龟快递员!”另一些人则愤怒地指责我:“就是你,害得我们的战士白白送命。”

没有人会理解我,我也不奢望谁来理解我。我闭口不言,我不敢提起我在德军那里发生的事情,他们会以此而更加嘲笑和愤恨我。

我只是在夜里一遍一遍重复黑暗的梦,没有光,深渊般的寂静与凄冷。梦醒,我不会再出冷汗,我已经习惯了这可恶的黑暗和不会到来的黎明,他们撕碎了我,把我变成一个供人发泄嘲弄的木偶,没人愿意听我的诉苦和我的奋斗,这无用的挣扎,只是让我在黑暗的泥泞中越陷越深。

我睁开眼睛。

我看不见光。

“我去吃饭了。”长雀斑的男孩子说。

“去吧。”山那边一定日落了,我看不见光。

“你很勇敢耶!”男孩子突然对我说,“你就算被他们折磨,还是把信送到了。如果是我,我肯定就不送了呢。”

男孩子顿了顿又说:“他们说的都不对,你是在完成使命对吗?就像我们要去上学一样,迟到了也还是要去的不是吗?”

我噗的一声笑起来,可是随即我又鼻子一酸哭了。

十一

远方日落了,一切又重回黑暗。

我睁开眼。

我看到了光。明天的黎明的光!

篇4:由一个故事引发的教育思考:帮助学生打开“心眼”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日本大阪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高僧,不仅佛法精深,而且还有着传奇的一生。他幼年父母双亡,头脑不灵光,每人都觉得他长大后没什么出息。可收留他的寺院院主向众人宣布,他要带这个孩子到山里去苦行修炼。之后,人们发现几次修炼后,孩子越来越聪明。

后来他成长为一代高僧。有人向他请教修炼的奥秘,他笑着回答:“我第一次参加苦行修炼的时候,掉进了一个很深的沟涧,师父没有帮助我,而是用了一天一夜看着我一点点想办法爬了出来。后来他告诉我:人有两种眼睛,一种是肉眼,一种是心眼。肉眼中满是花花绿绿的世界,所以,心神都被分散了,很难集中精神做好最重要的事;而心眼则是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眼中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然后人就会用全部精力做好这件事。”当我在沟涧里的不到任何帮助时,多余的想法都没了,只想逃出去,于是我才真正专心于自己想办法。凡人与智者的区别,就在于平凡者只会用肉眼看世界,而大智者学会了使用心眼。

我们教师每天课上滔滔不绝地讲解,详细地解释,课后忙碌着给学生试卷、试题,却很少让学生思考,用心眼看一看,学着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应该是一个能够把学生引导在真理路上的领路人,帮助学生在迷茫与纷繁中找到那条智慧之路的点拨者。

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新教育》中曾提到: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其实这就是“心眼”,一个好老师应当帮助孩子打开心眼,把握学生的学习逻辑,洞察学生的细微变化,更直接地接触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作者:思荣

公众号:一个人的教育笔记

篇5: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宜立足语用意识--由两节《一个绣庄的故事》教学想到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王昌珍  安徽省广德县教体局教研培训中心

一次下乡调研听课,恰巧两所学校的两位教师执教的都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阅读教学。两位教师在处理文章的人文情感渗透时过于注重思想的灌输而轻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做法,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深思。

一、教学现状与简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了山谷中早先有一座山清水秀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房子、打工具、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终致土地裸露,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的一切都卷走了。文章语言清新优美,内容引人深思。对于这类课文的学习,如何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提高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结合起来,是一个难点,处理得不好,语文课就有可能走味儿,变成道德说教课。先截取两节课的两个片断记录如下:

【案例一】

(课前28分钟里,教师带领学生先后分析了课文第1自然段、第2、3自然段和第4、5自然段。)

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教训?

生1:不能砍树,它们能制造氧气。

生2:不能乱砍滥伐;

生3:要多栽树,少砍树。

生4:不能乱砍滥伐,……不然大自然会惩罚我们的。

生5:我们要保护大自然。

师: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四生说,大意同前,略)

师:写下来。(生写)

师总结:我们要爱护家园,不要乱砍滥伐。

(此时课进行到34分钟,该片断用时6分钟)

【案例二】

(之前用了23分钟教学:首段-结局-探究毁灭原因。)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数生依次: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踩踏草坪;浪费水。

师:浪费水将来会怎样?

生:发旱灾。

师投影展示有关森林覆盖率的知识片断,朗读给学生听。

师: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

生:种树。

师板书: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同桌交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学生在草稿本上写。

师:现在我请同学来读一读你写的内容。

一生:不要猎杀动物,不要随地吐痰,不要浪费水资源,要多植树,不要浪费粮食。

师:写得不错。再请同学来读。

另二生交流内容略,都没有完整句,师未做引导。

(此时课进行到32分钟,该片断用时9分钟。)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类似状况不在少数。如果以上面两个教学片断为例来透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这一环节虽然力求体现”读写结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尊重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等多种教学理念,但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除了学会喊几个关于”保护环境”的口号之外,对于语文知识的获取、语文能力的增长和语文学习兴趣的增加等等,几乎一无所获。这样的课堂,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是相当低效的。

(一)教学重心仍纠缠于”思想内容的灌输”而非”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

很多教师喜欢在学完文本后直接来个”情感升华”的环节,架空文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无意中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忽视了对文本应有的关注。案例一中”得到的教训”和”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什么”两个教学活动,都完全抛开了这篇课文的具体内容和语言形式,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地自由发挥,至于学生所回答的内容,是放到任何一篇有关”环保”话题文章的感悟里都可以的,而并非对本文的”个性化解读”。案例二中,教师看似联系生活实际大谈”环保”,实质上用意并不是为解读文本服务,而是置文本于不顾,直接灌输思想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而不满足于空喊几个口号,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

(二)教学内容常忽视语言表达训练,关注”说”的内容,忽略”说”的形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和前言里反复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应该说表达完整是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而这两个案例中,学生的回答明显不完整,教师却没有意识到,也未加提醒和纠正。尤其在案例二中,该生的练笔既无标点停顿,又没有一个完整句,表达层次也很混乱,只不过回答的内容契合了”环保”的话题,就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像这样忽视语言积累和表达训练的做法,不能不说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又一硬伤。

(三)教学策略常误用”读写结合”,练笔目的不清、效用不明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两位教师在情感渗透的策略选择上都不约而同地设计了小练笔,练笔的内容分别是”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和”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我们就这两处练笔来作以下几点考量:首先,这两个话题是否有练笔价值?很显然,两处练笔仅仅为了强化”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教育,而非着眼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既未对该文本表达形式上的亮点进行仿写迁移训练,也未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表达训练与指导,笔者个人觉得没有什么练笔价值。其次,练笔目的不明确。案例一中练笔后没有交流,学生为什么练笔,目的很不清楚。案例二中安排了交流,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练笔效果却未做任何评价和指导。这样来看,这两个练笔的目的,均不是着眼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而沦为灌输思想内容的附庸,这种伪”读写结合”,着实费时低效,摒弃不要也罢。

由上面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思想内容”轻”语言表达”的现象还很普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缓慢。如何将文章所蕴含的人文情感渗透在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是当前阅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途径:立足”语用”意识

我国台湾已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赵镜中先生说:”就语文的学习而言,语文是人类沟通的主要工具……在教学上,应先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其次才是文学性与文化性。因为一方面这符合语文发展的真实历程,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生活实用才是吸引学习的主要动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走出当前高耗低效的困境和怪圈,必须遵循语文学习本身的规律,先”工具”而后”人文”,明”工具”而暗”人文”,不断增强”语用”意识,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大量实践和训练中渗透情感的熏陶。

全国特级教师张祖庆老师执教的同一课例中对类似环节的独特处理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他的做法可以给当前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以深刻的启示和警醒,帮助教师直观认识到”语用”意识指导下的课堂多么实用高效和美妙。

【案例三张祖庆老师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前面2-5段精读指导中,学生通过反复悟读,已经对小村庄的美丽和毁灭深有感触,深受震撼。)

师:这个小村庄到底毁于天灾还是人祸?请同学们到文章中去找依据。

(生自主读文,四人小组交流。)

(指名代表交流。)

生:既有天灾,也有人祸。(师指导该生具体地说一遍。)

师:我们来找找,从文章哪些地方看出是”人祸”。

三生交流(略)

(师投影展示学生找到的三段话,强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年年,一代代……”“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引导认识”时间长”。)

数生补充:小村庄的人们过度开发;人们不加节制地砍树;这是人祸引起的天灾。

师:作者有无直接写出道理?为什么?

数生:作者是为了让读者自己动脑筋思考;这样可以带给读者无尽的思考……

(师生读文章末尾句和文章首句,点拨本文开端、经过、结果处理的妙处。学生纷纷表现出领悟了文章妙处的满足感。)

从张祖庆老师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同样的教学内容,张老师本着强烈的”语用”意识,在扎扎实实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成功渗透了情感教育。他的做法可以说是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的一剂良方。

(一)扎实进行思维训练

语文的学习,其实质是关于语言的思维训练,缺乏思维训练的语文学习往往是浮浅的,难以给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长久的支撑。例如,关于课文带给读者的启发,张老师显然不满足于简单得出一个”我们要保护环境”的结论。他设计了一个思辨性很强的话题”天灾还是人祸”,激发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欲望。当学生再次沉入文本,潜心品味文字,热烈讨论话题的时候,就会越来越明晰地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将阅读的感性体验有效上升到理性层面。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深度训练,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同时,在深读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再次受到文本表达内涵的冲击,无需喊出”环保”口号,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的毁灭过程已经深深植入了学生心底,学生自然而然获得了精神的成长。

(二)时刻关注文本

当前的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误区是,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读书,常常匆忙带领学生过一遍文本,就急于在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人物的精神品质上大做文章。其弊端在于没有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而是抛开文本空谈感受,不利于学生对课文规范语言的积累和习得。在案例三中,张老师让学生”到课文中去找依据”,引导学生依据文本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这就杜绝了学生抛开文章套用一些空话、套话来代替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的现象。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潜入文本时,就会发现很多能佐证他们思考成果的文字依据,从而深刻地领悟到,这个小村庄的毁灭,既是天灾,更是人祸。而比学生得出这个领悟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步具备了熟练运用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到文章中去找依据”这一手段,让学生结合文本,读读品品,说说议议,巧妙地体现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三)关注作者表达的妙处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用好教材例子,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弄清作者是”怎么写”的。由于受长期以来”重思想轻表达”的教学习惯影响,很多教师依然在解决文章”写了什么”后即止步不前,对于文章写法上的妙处,即作者是”怎样写”的却常常忽略不计,致使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缓慢。从案例三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领悟了”小村庄的毁灭看似天灾,实是人祸”的道理之后,课似乎已上得水到渠成,张老师却又抛出一问:”作者有无直接写出道理?为什么?”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作者写法上的妙处。这种对文本表达形式的关注,意在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长期这样训练后,学生就会对文章的表达形式更为敏感,养成随时关注表达的意识,会在阅读中追问自己:作者这里为什么这样写?同时会反思自己的习作可不可以这样写?这样,才实实在在打通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门径,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有质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貌日新月异的今天,仍有许多基层学校和教师在处理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问题时,过于注重”思想内容”的灌输而轻视”语言表达”的实践。必须立足”语用”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语用实践,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文本,关注表达,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这才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宜立足语用意识--由两节《一个绣庄的故事》教学想到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安全教育教案:玩滑梯

一张照片带给我的回忆作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出塞教案设计

《相片》优秀教案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案设计

《我换牙了》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爷爷的毡靴》教案及教学反思

相片的笑话小学优秀作文

初中作文辅导教案

点滴广东高考作文

由相片引出的一个故事:照相恐惧症
《由相片引出的一个故事:照相恐惧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由相片引出的一个故事:照相恐惧症(精选5篇)】相关文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设计2024-01-01

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2023-10-19

小班综合教案:我真棒2022-10-01

一张生活照作文450字2023-01-11

小班活动教案2022-05-24

母亲的相机作文2022-05-14

相机童年作文2022-11-08

家有硕鼠散文2023-05-20

一张有意思的照片作文2023-01-08

三张照片作文550字2022-07-2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