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时间:2022-05-07 12:10:1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投资环境((精选5篇))由网友“洋葱头子”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篇1: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我们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列入全年工作要点,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要求,坚持常抓不懈。一是突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文明型、规范型”机关,明确了具体要求、标准和考评办法;二是加强机关党员的思想教育,坚持每一季度下发一期党课教材,举办了市级机关党员轮训班;三是深入开展“为党增光辉”主题实践活动;四是制定下发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工作意见,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五是落实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

强化行政监察工作,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认真履行行政监察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对城乡规划和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开展效能监察,对土地招拍挂进场操作、土地市场监管、土地价格集体会审、土地出让金入账、政府采购等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二是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投资者活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组织10个与经济建设关系紧密的职能部门“一把手”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在市级机关中层干部中开展了“客商至上、环境为先”大讨论活动。今年受理、办理各类投诉、求助、咨询145件,办结145件,办结率100。“为投资者服务月”期间开展的“三个三”和六项系列服务活动,共服务投资者150余人次,解决问题108件;组织24个部门,赴乡镇、园区开展乡镇行广场服务活动和分片座谈活动,共受理投诉、求助和咨询315件,答复办结201件,为投资者和员工义诊306人次。举办投资者沙龙,组织规模以上企业与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评说投资环境,征求意见及建议并对反映的'37件主要问题进行跟踪督办;三是继续坚持机关作风评议和执法队伍作风评议制度,在组织对全市81个市级机关作风进行评议的基础上,又组织六个层面近2千人对全市32个执法大队作风建设进行了评议,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评议结果。组织召开行政执法队伍服务经济研讨会,努力提升执法队伍整体水平。今年8月,组织对影响投资环境的7个方面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明查暗访,并制成录像片在10月10日全市优化投资环境座谈会上公开播放,8个典型个案被曝光,14个责任单位被点名,3个单位负责人作出了书面检查,85个单位将整改措施上网公布。

篇2:开发区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经验材料

开发区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经验材料

开发区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经验材料

案由: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是开发区发展的先决条件。开发区工业区从建区以来,共引进企业400多家,投产企业300多家,实现产值170多亿元。今年1-6月份,就引进签约项目共90个,总投资额约100亿元,达产后产值至少150亿元,40家企业从签订协议到开工,办理审批手续只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真实体现了开发区速度,90个项目分布区域广、科技含量高、单体投资规模大,为“十一五”期间我市两个1000亿目标的实现,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做法:

一、树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在新的形势下,开发区在地理位置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投资软环境,强化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至上的意识,更好地吸引投资商。一是抓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把对干部职工培训、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形成了人人讲服务、时时讲服务、事事为服务的氛围。二是确定新的服务理念。针对新情况新特点,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就如何更好为企业服务出谋划策,形成了“硬件不足软件补”、“在开发区没有企业家办不了的事”、“企业的事就是我的事”、“急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等新的服务理念;三是进行了宣传灌输。结合每年的干部职工大会、每月的学习会、党组织的各项活动等进行思想灌输,同时将形成的服务理念制成宣传册分发到每个干部职工手上,制成了宣传标语上墙上报上新闻媒介进行宣传,形成良好的服务氛围,促使服务理念进入大脑,深入灵魂;四是进行了考核。每年进行两次以上邀请企业代表对开发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办事能力、工作效率等进行无计名投票测评,对测评的结果进行公布,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对存在问题的人员进行处罚。

二、转变招商理念,提高项目质量。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紧紧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转变招商引资理念,研究对策,不断调整招商方式,寓服务于招商中,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一是确保招商服务的连续性和常态化。在招商形势好的形势下仍不丢掉在招商过程中的服务。在招商工作从招商引资向选商引资转变得过程中,把握大局,维护多年来形成的良好形象。无论是大商小商、无论是客商主动上门、无论是符合产业还是暂时不符合产业,都热情接待不分亲疏。二是发挥项目数据库作用。保持“手勤、脚勤、嘴勤、脑勤”的“四勤”招商态度,落实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招商理念,建立强在的项目库,在招商困难、选商引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今年6月份50个签约项目从考察到完成签约,在程序不少、标准不降的情况下,共用时约3个月,完成突破了常规招商模式。三是设立办事处,主动上门接待服务。根据重要投资客商来源地,主动在温州、金华(永康)设立了两个办事处,负责接待投资商的咨询服务,强化了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来源以及投资项目的服务与管理。四是定时走访慰问、奖励有功老企业家和员工。在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特殊日子,始终不忘对开发区有贡献的园区企业家,主动召集座谈,对取得成绩的老企业的负责人实行奖励,对园区有困难的职工进行慰问,每年安排不回乡过年的员工吃年夜饭,主动联系车站为员工定购车票,实行人性化管理。五是实行一项目一政策。对重大项目招商中,根据项目的情况,实行一项目一政策制度,发挥带动作用,提高园区质量。

三、加强项目服务,实行全程代理。对进入开发区的项目,从审批、建设、投产,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开发区服务的重点,每一项服务都要让业主满意,特别是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始终保持与其他开发区相比有新的突破。一是实行审批全程代理。所有的入园项目的审批手续均由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免费全程服务代理,除必须要投资业主亲自办理的'审批手续外,全部由投资服务中心代办员代办,同时投资服务中心在业主与部门之间起隔离作用,业主不用与部门直接接触就能把整个项目办好。二是建设过程全面服务。工程建设是每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难题,由于企业没有经验,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制约项目进度,针对这一情况,专门设立了促动工协调服务机构,采取一线工作法,深入现场,为企业排忧解难,只要企业需要,不论休息天还是刮风下雨,随叫随到,确保问题发现在一线、办法想在一线,矛盾解决在一线,全面解决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实现工程无障碍施工,推进项目进度。

四、调整审批方式,效率显着提高。通过实现入园项目审批的串联审批到并联审批再到大并联审批,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明,提高审批效率。一是实行大并联审批。在原并联审批的基础上实行大并联和先审后批制,实行审批“三同时”(审批材料同时送入,同时审查,同时批出),即项目施工图出来以后,10个主要审批环节(消防审查、绿化审查、图纸审查、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白蚁、防雷、建设档案、用水申请、用电申请、施工队先期进入)的材料同时送入部门,部门对送来的材料同时进行审查,等前置审批手续出来后同时批出,大量缩短了审批时间。二是采取先批后补。按照“土地预排、红线预出、方案预审、前期预做、项目预建、设备预订”的“6个预”要求,在审批工作中对原则上可通过审批的规划条件、项目备案、环保审批、初步设计会审、用地批准书等审批事项在部分前置条件未具备的情况下先出预审意见,等前置条件具备后再补给部门。三是缩短审批时限。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及时走访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了《经济开发区工业项目并联审批指南》,压缩各个审批环节的审批时限,要求审批时间在一周以上的,缩减到了30-50%,部分项目缩减50%以上(初设会审原20工作日现5个工作日,平面图审批原15个工作日现3个工作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原15工作日现5个工作日等);审批时间在一周以内的,平均缩减到3个工作日。如今年40家开工企业从签约到开工办理审批手续平均不到3个月时间,比协议约定时间提前了5个月,比以往项目办理审批时间平均缩短4-5个月。

五、加大扶持力度,实行政策优惠。在近两年来金融危机对经济实体造成重大影响的背景下,投资业主对投资的信心不足、思想出现了摇摆不定、投资难以抉择、资金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开发区及时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渡难关。一是及时出台了《开发区工业企业审批实行零收费》的政策。在加大清理减负力度的情况下,进一步为企业减免投资费用支出,实现对新入园企业从入园到竣工阶段,办理审批手续时所有行政事业性费用由开发区支付,企业免交的“零收费”。同时,服务性收费建议收费部门进行再减免,每年可以帮助每家企业减轻30-50万元以上商务费用。二是制定了《经济开发区工业企业厂房整体转主管理暂行办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盘活企业资产,提高工业区产能。三是制定了《经济开发区鼓励和引导企业业承租开发区闲置厂房的意见》,对符合开发区产业要求的企业,给予每平方3-6元的租金补贴。四是加强对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开发区每年对园区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生态化改造、节能降耗、企业培育、产品质量提升、开拓国际市场、进出口奖励、高管人员和职业经理人培训等费用补贴近3000万元人民币,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开拓进取意识。

六、破解服务难题,形成有效机制。针对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矛盾问题,积极破解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一是明确破解存在问题和困难的总体思路。强调在为项目推进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有关政策、规定能满足加快项目进度要求的,按有关政策、规定不折不扣执行到位;有关政策规定不能满足加快项目服务要求的,要想方设法,有成功先例的,参照做法,无成功先例的积极探索,创造经验,拿出管用的办法;按照政策、法规确实难以落实到位的,认真梳理汇总,做好沟通汇报工作,争取政府解决。二是形成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办事机制。在涉及到区外审批的事项,主动加强与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特事特办。如:“办理工商营业执登记时、环保意见、图审、消防、工程规划证、绿化意见、用水用电意见等在前置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先给予办理后再补”。三是实行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开发区每年都对入园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进行统计分析,分门别类并列出清单,开发区中层以上干部实行与企业一对一挂钩,全面解决企业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了企业遇到问题有人解、碰到困难有人帮。四是突破竣工验收难题。竣工验收涉及到企业“两证”的办理,也是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也是所有开发区面临的难题。为了突破这个难题,开发区在通过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抓住了影响竣工验收的关键性问题,形成了《经济开发区工业项目建筑工程房屋竣工验收指南》,实现了单个项目并联验收,验收时间比以往缩减30%以上,工程竣工验收进度明显加快。为进一步解决竣工验收难题,通过成立企业竣工验收服务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接受企业的委托,帮助企业组织竣工验收。同时,提前介入建设项目从办理施工许可证起验收小组,对工程施工跟踪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提前介入的管理部门,定人定位定责,工程不能按时通过验收的,直接考核到具体人。从而全面破解工程普遍存在的竣工验收难题。

启示: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经济开发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园区规模不断加大,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逐步实现建园区向建城区转变。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主要是得益于的投资环境,得益于服务理念,得益于服务水平和能力,得益于高效的工作机制,得益于政府强有力的领导、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理念创新是前提。理念决定观念,没有好的理念、新的理念、符合时代进步需要的理念,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办好,也不可能办成。优化投资环境靠开发区本身是永远不够的,需要政府到部门、机关到基层、官方到民间、领导到百姓的共同努力,在全社会树立起服务理念、服务意识,形成人人讲服务、人人为服务、人人去服务的观念,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投资创业。

二、政府支持是保障。“开发区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什么事都干不成”。从规划定位、体制编制、人权事权,都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在各项事业推进过程中,必然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有的问题和困难靠开发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必须通过政府层面解决。

三、部门配合是关键。开发区发展离不开部门的支持、配合和理解,开发区的工作没有现行路子可走,没有现成的模块可套,但只要部门相互配合,灵活变通,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破解难题,工作效率就能大大提升。开发区的发展,是在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创新过程,在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势必会触动到部门的利益,有的工作甚至需要政府担责、部门变通才能完成,如果部门形成人人自危,没有大局观念,就不会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很高的办事效率,就会影响开发区整体发展。

四、自身努力是基础。齐力断金。众人拾柴火焰高。作为开发区人,在各项工作中,更需要团结一致,心齐、气顺、劲足,与开发区发展共荣辱。也由于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急事尽快干、大事认真干、难事设法干、白天努力干、晚上接着干、假日还在干、部门比着干、大家争着干的“8个干”精神,才能有今天的成绩。如今年6月4日,开发区组织了90个项目进行了集体开工、签约仪式,仪式只有2个小时的时间,但前期工作如果没有大家的艰辛付出,1年的工作量在2个月内是不可能完成的。

五、优惠政策是导向。企业到开发区投资具有选择性和比较性,企业投资的目的是追求投入的最小化和产出的最大化,除了好的投资环境外,还需要政府出台优惠的投资政策来吸引投资业主。特别是在外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更应该为投资业主争取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

篇3:人大优化投资环境的调查报告

人大关于优化投资环境的调查报告

根据区委的工作重点和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的要求,区人大常委会在今年4至5月份组织全区人大代表开展了“我为环境建设年建言献策”的大型调研活动。全区人大代表以代表小组为单位,采取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办法,深入本辖区外来投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业户、基层群众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共召开座谈会34个,209名代表参加了调查、座谈,100余名企业负责人和个体私营业主参加了座谈。区人大常委会全体副主任和驻会委员在参与代表调查活动的同时,又分成10个组分别深入到各镇、街道办事处召开代表小组组长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又多次召开主任会议对我区投资环境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汇总报告如下。 一、我区投资环境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始终把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我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一是以精简审批事项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政府审批制度的改革。全区行政执法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全区49个部门报批的809项审批和收费项目,取消和废止的有599项,取消比例达到了67.9,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二是认真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实行政务公开,提高了办事效率。全区成立了区外商投资项目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项目服务中心及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开展了“一站式”服务,实行审批事项承诺超时默认制度和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服务通道,促进了政府工作提速增效。三是集中整顿规范经济秩序,加强对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清理,制定出台了《99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成立了机关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实行了检查许可证制度,进一步净化了企业发展环境。四是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对全区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检查和收费项目,依照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了核实和精简,减少了“三乱”行为,增强了行政执法的透明度。五是在全区深入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实行了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机关会风和文风得到了改进。同时,几年来,区委、区政府持之以恒地狠抓路、绿、水、楼、灯、广场等城市要素建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另外,全区各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各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开展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治理等工作,使我区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又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促进了投资的大幅度增长。在区人大代表的调查中,多数企业对我区的城市硬件发展环境表示满意,在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上,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上,大多数企业认为有较大的改善。

二、当前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但是,面对其他周边城市整体投资环境方面的竞争压力,我们在思想认识、服务环境、信用环境、执法环境、企业经营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尚未在少数政府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中形成共识,上通下阻,上热下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代表们反映,少数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优化投资环境的'意识与市区党委、政府的指导思想反差比较大,政府出台的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在这些工作人员中有的贯彻执行还不到位。有的部门和执法人员缺乏优化投资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缺乏服务的主动性和热情,甚至有的时候仅仅从部门利益出发,不能站在大局的高度和企业角度灵活制定政策、运用政策。由于思想还不够解放,导致了优化投资环境的思路难以拓展、手脚难以放开、障碍难以消除。

2.行政行为不规范问题在少数部门时有发生,服务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一是企业新上项目办事难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有的代表们在发言中谈到,目前在我区一些部门办事,门好进、脸好看,但是事仍然难办。投资一个项目或搞一项建设,要到30多个单位及科室审批,周期长达几个月。二是个别从行政执法部门分离出去的中介服务机构,没有真正与这些部门脱钩。企业在需要中介服务时,必须到这些行政执法部门指定的中介机构办理,且收费比其他中介机构要高,这种强制服务的行为企业比较反感。三是我区实行的一站式服务机构,虽然采取了集中办公的形式,但实际上还需要到各部门分别办理,同时还存在部门之间协调不力等实际问题,,审批周期长,行政效率偏低。四是“三乱”的治理还不彻底。代表们反映,个别行政执法部门重收费、轻管理,甚至于

篇4:作风建设承诺书

为打造阳光统计,市统计局全体干部职工向社会作出“五项”承诺:

一、 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中心意识、换位意识、全局观念和宗旨观念,做到“三好”(接好每个电话、接待好每位同志、办好每件事情)、“三戒”(戒生硬、戒冷漠、戒粗暴)。

二、 优化办事效率。公示办事流程,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办事时间。

三、提升服务质量。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腔热情服务”。

四、树立良好工作作风。 做到“三办四个一样”(能办的事情马上办,手续不全的讲明如何补办,不能办的耐心解释清楚,确需急办和特殊办理的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和“四个一样”(份内份外事情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领导百姓一个样、大事小事一个样)。

五、树立统计部门良好形象。不让不良风气在我这里出现,不让违纪违法行为在我身上出现,不让统计部门形象因我而受到损害。

【作风建设承诺书模板锦集8篇】

篇5:加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习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抓紧抓好、抓出实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1、坚持严字当头,首先从领导干部自身抓起

习总书记强调,“己不正,焉能正人”,要求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以上率下,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不能“马列主义手电筒”只照别人,只给别人提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从自身严起、从自身做起,自觉做加强作风建设的表率和标杆。

为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云南省委一再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以反“四风”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认真开展作风整治。全省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从自身做起,既严格要求自己,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又强化对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严明家风,率先垂范。省委制定省级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提出10个方面28条具体措施,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定云南省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监督办法、规范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以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等一批制度性规定。省纪委制定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对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监督检查的若干规定,对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从政、“八小时以外”社会交往等划出红线、标明雷区。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全省党政领导干部自上而下、示范引领,有力地带动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

2、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落细落小落实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落细落小、抓细抓实,踩着不变的步伐,有静气、不刮风,坚持不懈把作风建设抓到底。

突出问题导向。抓住了问题也就明确了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四风’问题,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云南省突出问题意识,针对“四风”的具体表现,不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作风建设考核不严格现象,省委把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情况,纳入年度“两个责任”考核内容,提高在考核分值中的比重,对执行不到位、作风问题突出的,在全省进行通报并严肃追究责任。根据巡视发现的突出问题,2016年,省委开展了针对私设“小金库”、乱发津补贴、行业协会管理不规范、违规兼职取酬、违规报销通信费、违规乘坐头等舱等问题的专项清理和整治。通过专项整治,有效防止了作风建设走形式、搞变通,同时也向全省表明,从严治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绝不是一句空话,而且越往后执纪越严。

不断深化细化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抓作风势头正劲、环境很好,从上到下都有了正确认识,也有了管用的制度和办法,关键是要不断扩大成果。”就像房子需要经常打扫一样,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稳扎稳打、环环相扣、不能松懈。省纪委建立重大节庆明察暗访制度,坚持在重大节庆前下发正风肃纪检查通知,明确作风建设要求。不久前,省纪委召开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视频会议,对加强中秋、国庆期间正风肃纪监督检查进行部署。各级纪委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织协调审计、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开展随机暗访,严肃查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滥发钱物、节日送礼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顶风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律通报曝光。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对履行“两个责任”不力、导致“四风”问题突出的,坚持“一案双查”,既严肃处理违纪人员,又追究有关领导和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73起,处理3499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93人,通报曝光129批131起顶风违纪典型问题。全省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防腐意识、作风意识等,都有明显转变和提高。

3、坚持深化拓展,步步深入久久为功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四风’要首先把中央八项规定抓好,抓党的建设要从‘四风’抓起。”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以解决“四风”问题为突破口,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决把积弊旧习清除掉,把歪风邪气压下去,努力使党的作风全面过硬起来。

营造良好从政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近来反对‘四风’、查处腐败案件的实际情况看,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白恩培、仇和等重大腐败案件,重创了云南的政治生态,省委痛定思痛、以案为鉴,专门召开九届省委十一次全会,作出关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决定,着力改进作风,构建云南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从政环境。坚持从身边先进典型、优秀人物学起,省委先后作出向杨善洲、高德荣、召存信等先进模范学习的决定,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以优良的作风夯实思想之基。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反典型教育,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净化从政环境,全省政治生态不断修复,呈现向善向好的良好态势。

从严管理党员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深化作风建设,必须解决好从严管理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课题。针对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中表现的精神不振、干事不实、担当不够等突出问题,云南省委制定容错纠错机制的相关意见,旗帜鲜明保护干事创业,依规依纪惩处“四风”问题。同时,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一年的坚决纠正和防止“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省纪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纪检监察机关重点纠正和查处的作风不实、政令不通等30个突出问题。最近,省委书记陈豪在省纪委机关调研时强调,要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五个标准”,切实把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的干部选拔出来、使用起来,激发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提振干部队伍的精气神。

针对“四风”问题虽然在面上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在、隐形变异的现象,2016年,省纪委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督促各级各部门强化看齐意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坚决防止回潮反弹。同时,聚焦改进作风、严肃纪律、履职担责等问题,由省纪委常委带队,省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对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稳增长、脱贫攻坚等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纪律检查,严肃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

4、坚持求真务实,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四风’的后果,就是疏远了人民群众,败坏了党风政风,最终会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抓作风建设,尤其要重视基层风气问题,必须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正风肃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云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作风与效率的差距,特别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突出存在办事难审批难落地难的“三难”问题,导致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群众对此极为不满。针对这些问题,省委制定党委、政府解决“三难”问题的具体制度,督促各地各部门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落实各项服务措施,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提高了审批效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贯彻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要求,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政治定力和强劲态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经常抓、抓经常、抓出习惯,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让作风建设成为党的建设的亮丽名片,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优化生态发展环境演讲稿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优化发展环境心得体会

优化发展环境心得体会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

街道上半年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总结

优化经济环境工作总结

效能革命优化环境工作会议讲话

营商环境自查报告

优化发展环境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投资环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投资环境(精选5篇)】相关文章:

营商环境工作自查报告2022-11-15

沈阳营商环境口号2023-02-09

工程建设项目成本优化思考论文2023-02-19

优化发展环境调研报告2022-11-10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2023-01-26

优化营商环境对照检查材料2022-06-04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半年总结2024-03-20

烟草局工作计划2022-08-28

“放管服”改革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汇报2022-12-19

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23-12-0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