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责子》

时间:2023-11-27 07:23:5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陶渊明《责子》(推荐6篇)由网友“静陈”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陶渊明《责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渊明《责子》

篇1:责子,责子陶渊明,责子的意思,责子赏析

责子,责子陶渊明,责子的意思,责子赏析 -诗词大全

责子

作者:陶渊明  朝代:晋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篇2:陶渊明集卷之三诗五言《责子》

陶渊明集卷之三诗五言《责子》

[说明]

这首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

责子,就是责备儿子。诗人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责备儿子们不求上进,与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勉励他们能好学奋进,成为良才。其中流露出诗人对爱子们的深厚、真挚的骨肉之情。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1)。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2)。

阿舒已二八,懒惰固无匹(3)。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4)。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5)。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6)。

〔注释〕

(1)被(pī披):同“披”,覆盖,下垂、鬓(bìn):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肌肤:指身体。实:结实。

(2)五男儿: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大名分别叫俨、俟、份、佚、佟,小名分别叫舒、宣、雍、端、通。这首诗中皆称小名。纸笔:这里代指学习。

(3)二八:即十六岁。故:同“固”。曾本云,“一作固”。无匹:无人能比。

(4)行:行将,将近。志学:指十五岁。《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人遂以十五岁为志学之年。文术:指读书、作文之类的事情。

(5)垂九龄:将近九岁。觅:寻觅,寻找。

(6)天运:天命,命运。苟:如果。杯中物:指酒。

〔译文〕

白发覆垂在两鬓,我身已不再结实。

身边虽有五男儿,总不喜欢纸与笔。

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

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

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

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

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饮酒莫论理。

[赏析]

此诗先说自己老了:“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这两句写老相写得好,特别是后一句说自己肌肤松弛也不再丰满了,这话少见有人道出。后面是写儿子不中用:“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总写一笔五个儿子不喜读书,不求上进。下面分写:“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舒是老大,十六岁了,而懒惰无比。“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阿宣是老二,行将十五岁了,就是不爱学写文章。这里语意双关,到了“志学”的年龄而不志于学。“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雍、端两个孩子都十三岁了,但不识数,六与七都数不过来。“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通子是老五,快九岁了,只知贪吃,不知其它。“垂”与前“行”义同,都是将近的意思。按,这里用了“孔融让梨”的典故。《后汉书·孔融传》注引孔融家传,谓孔融四岁时就知让梨。而阿通九岁了却是如此,可见蠢笨。作者将儿子一一数落了一番后,感到很失望,说“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这两句意思是:假若天意真给了他这些不肖子,那也没有办法,还是喝酒吧。

这首诗写得很有趣。关于它的用意,后代的两个大诗人有很不相同的理解。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黄庭坚。杜甫的意见是认为《责子》此诗是在批评儿子不求上进,而黄庭坚予以否认。诗题为“责子”,诗中确实有对诸子责备的意思,作者另有《命子》诗及《与子俨等疏》,对诸子为学、为人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陶渊明虽弃绝仕途,但并不意味着脱离社会、脱离文明、放弃对子女教育的责任,他还有种种常人之情,对子女成器与否的挂虑,就是常情之一。杜甫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此诗的。但是,杜甫的理解又未免太认真、太着实了些。批评是有的',但诗的语句是诙谐的,作者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而是出以戏谑之笔,又显出一种慈祥、爱怜的神情。可以说,儿子的缺点都是被夸大了的,漫画化了的,在叙说中又采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辞手法,体现出作者下笔时的那种又好气、又好笑的心情。这是带着笑意的批评,是老人的舐犊情深。这样看来,黄庭坚的体会又是颇为精妙的。

用诗来描写儿女情态,首见左思《娇女诗》,唐代不少诗人都写有这方面作品,陶渊明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这对诗歌题材的扩大及日常化是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的。

[名家点评]

唐代杜甫《遣兴五首》其三:“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

宋代黄庭坚《书陶渊明责子诗后》:“观渊明此诗想见其人岂弟(同恺悌,和乐安闲的意思)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耳,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

篇3:陶渊明写诗文责子满满都是爱

陶渊明写诗文责子满满都是爱

后来陶渊明又陆续有了几个孩子,一共五个儿子。大名分别叫俨、俟、份、佚、佟,小名分别叫舒、宣、雍、端、通。可这些孩子也个个不好学,于是陶渊明四十多岁时又写了一首《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固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首诗近乎白话,不用一句一句的解释。从诗中可以看出,渊明此诗头发已经斑白,也感到身体日益衰老。此时最希望孩子们能有出息,可孩子们都懒惰贪玩不喜欢读书。最后渊明感叹,这是命啊,没法子,不想了,喝酒吧。黄庭坚读了《责子》诗,非常感慨:“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弟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外,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书陶渊明责子诗后》)而锺惺在《古诗归》中也说:“人知陶公高逸,读《荣木》、《劝农》、《命子》诸四言,竟是一小心翼翼、温慎忧勤之人。东晋放达,少此一段原委,公实补之。”盛赞陶渊明有一种晋人不具备的质朴亲切。杨夔生《匏园掌录》则说:“陶公终日为儿子虑,虑及僮仆、衣食、诗书,何其真也;将儿子贫苦、愚拙种种烦恼都作下酒物,何其达也。近情之至,忘情之至。”

就是这首情真意切的诗,不想后来被诗圣杜甫给调侃了:

遣兴五首(其三)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

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

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

别的先不说,就最后这一句“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就是说孩子好坏是他们自己的事,你何必这么念念在怀想不开呢?于是有很多人开始解释,为什么杜甫会讥讽陶渊明。最好的解释就是,杜甫实际并不是讥讽陶渊明,而是借陶渊明来自嘲。因为自己的儿子也不怎么好学。葛立方《韵语阳秋》中说:

陶渊明《命子》篇则云:“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则渊明之子,未必贤也。故杜子美论之曰:“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然子美于诸子亦未为忘情者,子美《遣兴》诗云:“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观此数诗,于诸子锺情尤甚于渊明矣。山谷乃云:杜子美困于三蜀,盖为不知者诟病,以为拙于生事,又往往讥宗武失学,故寄之渊明尔。俗人不知,便为讥病,所谓痴人面前不得说梦也。

他引了杜甫很多写儿子的诗,证明杜甫也是很将儿子挂怀的,来证明杜甫不是真讥讽渊明。赵秉文《和渊明饮酒》诗也说:

千载渊明翁,谁谓不知道?

闲赋责子诗,调戏乃娱老。

杜陵盖自况,亦岂恨枯槁……

其实陶渊明自己也知道,自己说孩子们,孩子们也未必爱听。因为陶公是个有性情的人,还记得小时候长辈向他说教时,他不喜欢听的情景。《杂诗十二首》(其六)写道: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己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远,此生岂再值。

倾家时作乐,竟此岁月驰。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

“有子不留金”,用了汉代疏广的典故。《汉书·疏广传》记载,疏广官至太傅,后辞归乡里,拿出自己的金钱每日设宴款待亲朋。别人劝他留些钱为子孙置田产,他说:“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疏广有钱,不留给孩子们,来激励他们好好为自己的.人生奋斗;但陶渊明没钱,孩子只有跟着他吃苦,所以他还是时常觉得愧对孩子们。陶渊明五十多岁时,感慨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于是给孩子们写了一篇文章,告诫他们,这就是著名的《与子俨等疏》:

告俨、俟、份、佚、佟: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此文前半简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与选择,其后叮嘱儿子们不要分家,正有遗书之意。尤其是后面引了很多异姓情同手足、兄弟不分家的典故,真是反复叮咛,可见此老身后,对这一点还是放不下的。而“少学琴书”一段,更是神来之笔。尤以“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可将渊明一生得意处囊括殆尽。遗书之中,能有此超脱之笔,陶公为人,真不可及也!正所谓“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元好问《论诗绝句》)。

能为难能可贵的是,陶渊明能够推己及人,自己疼爱儿子,因此也要善待别人家的孩子,因为他们也是人家的儿子,他们的父母疼爱他们也和我疼爱自己的儿子一样。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当了彭泽令以后,派了一个仆人回家,帮自己的儿子干活。渊明给自己的儿子写信说:“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是说,你自己干活很辛苦,我派遣了一个劳力给你,帮你砍柴挑水。但是他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你要好好对待他。黄庭坚读到此感叹道:

此所谓临人而有父母之心者也。夫临人而无父母之心,是岂人也哉,是岂人也哉!

篇4:陶渊明《命子》

陶渊明《命子》

命子

其一∶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其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

其三∶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其四∶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

时有语默,运因隆寙。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其五∶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其六∶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其七∶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顾惭华鬓,负影隻立。

三千之罪,无後为急。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其八∶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其九∶

厉夜生子,遂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其十∶

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篇5:责子原文赏析

责子原文赏析

责子

陶渊明(晋)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赏析:

这首诗大约是陶渊明五十岁左右时作。责子,就是对儿子的责备、批评。

诗先说自己老了:“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被”,覆盖。说:白发已布满了两鬓了,肌肤松弛也不再丰满了。这两句写老相写得好,特别是后一句少见有人道出。后面是写儿子不中用:“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总写一笔五个儿子不喜读书,不求上进。下面分写:“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舒是老大,十六岁了,而懒惰无比。“故”,本来,一向。按,“匹”字的字形近于“二”、“八”之合,这里用了析字的修辞法。“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阿宣是老二,行将十五岁了,就是不爱学写文章。“文术”,指文章技艺。按,用“志学”指代年龄,是出自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话。这里语意双关,到了“志学”的年龄而不志于学。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雍、端是两个孩子的名字,他们都十三岁(可能为孪生兄弟或异母所出)了,但不识数,六与七都数不过来。按,六加七等于十三,这里用了数字的离合。“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通子是老五,快九岁了,只知贪吃,不知其它。“垂”与前“行”义同,都是将近的意思。按,这里用了“孔融让梨”的典故。《后汉书·孔融传》注引孔融家传,谓孔融四岁时就知让梨。而阿通九岁了却是如此,可见蠢笨。作者将儿子一一数落了一番后,感到很失望,说“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杯中物”,指酒。这两句意思是:假若天意真给了他这些不肖子,那也没有办法,还是喝酒吧。

这首诗写得很有趣。关于它的用意,后代的两个大诗人有很不相同的理解。一个是杜甫。他在《遣兴》中写道:“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这是说,陶渊明虽是避世隐居,但也并未进入忘怀得失的境界,他对儿子品学的好坏,还是那么关心的。一个是黄庭坚。他在《书陶渊明责子诗后》说:“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弟(同恺悌,和乐安闲的意思)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杜甫的意见是认为《责子》此诗是在批评儿子不求上进,而黄庭坚予以否认,细味此诗并联系其它作品,似乎杜甫的意见还不能完全否定。诗题为《责子》,诗中确实有对诸子责备的意思,作者另有《命子》诗及《与子俨等疏》,对诸子为学、为人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陶渊明虽弃绝仕途,但并不意味着脱离社会、脱离文明、放弃对子女教育的责任,他还有种种常人之情,对子女成器与否的挂虑,就是常情之一。

杜甫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此诗的。但是,杜甫的理解又未免太认真、太着实了些。批评是有的,但诗的语句是诙谐的,作者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而是出以戏谑之笔,又显出一种慈祥、爱怜的神情。可以说,儿子的缺点都是被夸大了的,漫画化了的',在叙说中又采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辞手法,读者读着时忍俊不禁,可以想见作者下笔时的那种又好气、又好笑的心情。不妨说,这是带着笑意的批评,是老人的舐犊情深。这样看来,黄庭坚的体会又是颇为精妙的。

用诗来描写儿女情态,首见左思《娇女诗》,唐代不少诗人都写有这方面作品,陶渊明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这对诗歌题材的扩大及日常化是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的。

篇6:陶渊明古诗《命子》

陶渊明古诗《命子》

《命子》——陶渊明

其一∶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其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

其三∶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其四∶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

时有语默,运因隆寙。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其五∶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其六∶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其七∶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顾惭华鬓,负影隻立。

三千之罪,无後为急。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其八∶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其九∶

厉夜生子,遂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其十∶

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自洛之越》孟浩然鉴赏

吏责,吏责陆游,吏责的意思,吏责赏析

陶渊明代表作

容斋随笔·卷十三·一以贯之的原文及翻译

饮酒陶渊明译文

容斋随笔·卷六·宣发原文和翻译

陶渊明诗集

《容斋随笔·卷九·棰取半》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自话文

陶渊明是属于哪个朝代的

陶渊明《责子》
《陶渊明《责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陶渊明《责子》(推荐6篇)】相关文章:

陶渊明作品2023-05-09

陶渊明比较著名的诗词2023-04-06

李商隐《霜月》全诗翻译与赏析2023-05-01

容斋随笔 范文正辞2022-05-30

李商隐《骄儿诗·衮师我骄儿》翻译赏析2024-01-25

《卷八·论韩公文》原文及翻译2022-05-07

陶渊明著名的十首诗句2023-03-04

陶渊明的故事的启示2023-11-14

停云陶渊明2022-08-11

陶渊明《停云并序》2022-08-2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