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买卖谚语(共9篇)由网友“生伊毓”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商业买卖谚语,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商业买卖谚语
商业买卖谚语
买锣要打,买伞要撑,
买鸡看爪,买鸭看嘴。
货问三家不吃亏。
买卖走三家,不问是行家。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买卖争毫厘。
买卖一句话。
目下一言为定,早晚市价不同。
名声在世上,行情在市上。
货到地头死。
物以稀为贵。
重打锣鼓另开张。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物价三级跳,穷人要上吊。
生意兴隆,前吃后空。
骆驼驮的货物,商人总是嫌少。(维吾尔族)
生意好做,伙计难靠。
便宜东西卖穷家。
贱价买来的肉,炖汤不香。(维吾尔族)
有钱不买来年货。
买瓜看皮,买针看孔。
物离乡贵。
旱天不旱地,旱地不旱市。
买处得买,卖处得卖。
货高价出头。
卖金须卖识金家。
好货就怕样子比。
货比货,比不过。
怕试没好货,好货不怕试。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买不尽便宜上不尽当。
褒贬是买主,喝采是闲人。
卖瓜的不说瓜苦,卖盐的不说盐甜。
卖瓜的说瓜甜。
买卖不成仁义在,这回不买下回买。
买卖不成仁义在。
赊三不如现二。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争价不争秤。
十个便宜九个爱。
货有好歹,价有高低。
千笔万笔不麻烦,一分二分不嫌少。
一秤来,百秤去。
一种买,千种卖。
货卖当时。
货快落地不沾灰。
林中不卖薪,湖上不卖鱼。
百货中百客,棉花中絮客。
百货对百客。
百货中百客,
不怕不卖钱,只怕货不全。
市中有货方招客。
放得千日货,自有赚钱时。
老店里断不了陈货。
有货不愁无卖处,但怕无货买卖空。
忙时心不乱,闲时心不散。
薄利广销生意好。
本不去,利不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种田要起早,经商要常算。
种田要起早,见人会相面。
柜台站三年,见人会相面。
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一分行情一发货。
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
贱卖无好货,好货不贱卖。
好货不贱, 不好。
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样看。
秤平斗满不亏人 。
开店容易守店难。
笑脸相迎顾客暖,冷眼直对买主寒。
阎王开酒店,鬼也不上门。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没有笑脸不开店,没有知识难理财。
货高招客远。
客大欺行,行大欺客。
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
做生意不懂行,好比瞎子撞南墙。
一番生意两番做。
百样生意百样做。
死店活人开。
刀快头皮光(剃头)。
肥漆瘦油。
上漆先去锈。
巧匠手中无弃材。
细工出巧匠。
笨工出巧匠。
慢工出细活。
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一门不到一门黑。
一窍通,百窍通。
千般易学,一窍难通。
快织无好布,快纺无好纱。
化梨膏是熬的,手艺精是学的。
不经一师,不长一艺。
要学惊人艺,须下死功夫。
样样都通,样样稀松。
弯木头,直木匠。
干榆湿柳,木匠见了就走。
冷打锡,热打铁。
生打铜,熟打铁。
篇2:商业谚语
商业谚语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不怕不赚钱,就怕货不全。
当面银子,对面钱。
好酒不怕巷子深。
货比三家不吃亏,
和气生财。
贱物无好货。
买卖不成仁义在。
卖大发馍(馒头)的赚钱。
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
人靠衣裳,货靠装潢。
生意好做,伙计难搁。
先尝后买,方只好歹。 (
篇3: 商业的谚语
1、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
2、珠玉非宝,五谷为实
3、各得其所
4、要想销路好,信誉是个宝
5、有事多打井,无事少赶集
6、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总相逢
7、实实在在做买卖,信誉赢得顾客来
8、关于商业的谚语
9、船不辞港,客不辞路
10、货换货,两头乐
11、民以食为天
12、一个要锅补,一个要补锅
13、一年不开市,开市吃一年
14、和气生财。
15、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器械
16、有事多打井,无事少赶集
17、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
18、货比三家不吃亏。
19、环户通天下
20、诚实重于珠宝
21、民以食为天
22、街上油嘴子,离不开乡下泥腿子
23、轻关易道,通商宽农
24、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25、坐贾行商,不如开荒
26、四通八达,方算生意人
27、好店三年不换客,好客三年不换店
28、不怕不赚钱,就怕货不全。
29、鸡蛋换盐,两不见钱
30、打铁卖糖,各做一行
31、庄户地里不打粮,万般生意死了行
32、鸡蛋换盐,两不见钱
33、无事莫上街,上街小破财
34、衣食者,民之本
35、人无信用不值钱
36、灶前灶后千里路
37、先尝后买,方只好歹。
38、荒年饿死放债的,饿不死买卖的
39、交易信孚,宁同缘木
40、农商交易,本末两利
41、信誉乃经商之本,质量是企业生命
42、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43、根扁担五尺长,城乡交流架桥梁
44、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45、一手穿针,一手引线
46、金钱易得,信誉难买
47、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48、东西南北人
49、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50、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
51、生意讲的是信用,买卖挣的是熟人钱
52、信实通商
53、卖大发馍(馒头)的赚钱。
54、农商苦乐原不同,淮南不熟贩江东
55、关于商业的谚语:
56、捆绑不成夫妻,强迫不成买卖
57、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58、生意三件宝,人员、门面、信誉好
59、好酒不怕巷子深。
60、庄户地里不打粮,万般生意死了行
61、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62、买千买万,先要买米做饭
63、当面银子,对面钱。
64、买卖不成仁义在。
65、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66、生意好做,伙计难搁。
67、以其所有,易其所无
68、未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
69、农辟地,商致物
70、农商交易,本末两利
71、衣食者,民之本
72、农辟地,商致物
73、女儿不辞娘家,客人不辞行家
74、贱物无好货。
75、学不尽的乖,赶不尽的街
76、信实为本
77、轻关易道,通商宽农
78、一年可发江湖客,十年难富种田翁
79、信誉值千金
80、敲锣卖糖,各管一行
81、无事莫上街,上街小破财
82、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83、谷贱伤农
84、旱天不旱地,旱地不旱市
85、盐粮两号,各管一号
86、敲锣卖糖,各管一行
87、坐贾行商,不如开荒
88、街上油嘴子,离不开乡下泥腿子
89、互通有无
90、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91、盐粮两号,各管一号
92、百般生意不赚钱,不如挑粪种良田
93、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94、未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
95、店家迎千客
96、工农是主业,买卖是媒介
97、有来有往有交易
98、一行通百市
99、皮鼓一响,黄金万两
100、货郎鼓好两头来
101、农末俱利
102、买卖讲信誉,售货路自通
103、船不辞港,客不辞路
104、做人讲人格,生意讲道德
105、根扁担五尺长,城乡交流架桥梁
106、商店信誉赛黄金,货真价实不亏人
107、行高招远客
108、信誉好,换来宝,店在深巷客不少
篇4: 商业的谚语
云南谚语中涉及商业题材的内容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商业的融合,折射出民众对商业、商人的态度;商人的经营智慧及商业道德,具有浓厚的商业文化内涵。
云南谚语/商业文化
谚语是民间思想最朴素的表现形式,其含义丰富深刻,文化底蕴丰厚。云南谚语中有大量内容涉及到商业,既包含有丰富的商业知识又传达出丰厚的商业文化内涵。
一、对商业、商人的认识与态度
云南谚语中在论及对商业、商人的地位与认识时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
(一)重农抑商,轻视商人
对商业否定、压制,连带对从事商业的人的态度也是轻视、批判的。谚语云:“鹅卵石又圆又滑,生意人又狡又奸”、“生意人,无实话,说了实话挨雷打”、“奸商无真话,枯叶说成花”,商人的形象被定性为狡猾、奸诈。同时嘲讽了生意人同行生嫉妒的心态和行为:“同槽猪儿猪拱猪,同行生意生嫉妒”、“卖螺蛳的恨卖鱼的 ”。
(二)农商并重,各业并举
谚语“有桥道路通畅,有商城乡兴旺”,“路通物尽其用,商兴货畅其流”,肯定了商业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重要性。“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阐述了商业和农业、工业一样,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部门,各业并举、共同发展才能促进社会与经济健康、均衡、长足发展的思想。这一认识与司马迁农、虞、工、商各业全面发展,以增大人民的“衣食之原”的经济观点是吻合的'。司马迁在《货殖列传》引《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1]554。农民如果不种田,粮食就缺乏;工匠如果不做工生产,器具就缺少;商人如果不做买卖,吃的、用的和钱财这三种宝物就会断绝来路;虞人如果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匮乏。因此,就如谚语所言“城郊农不富,工商无出路”、“农家少赶街,工商要看衰”,各业之间互相依存、关系紧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要树立“工农商,互相帮”的意识。
二、商业经营的智慧及策略
做生意为赚钱,但谁都知道赚钱不易。人们常形容“商场如战场”,生意人要想站稳脚跟并有一番作为不仅要劳力更要劳心。谚语云:“买卖不思不想,就像小孩玩雀蛋”、“深钻细研生意经,货物畅销利自生”,启示人们做生意需要智慧需要策略。
(一)本大本小,量体裁衣
“煮饭要下白米,做生意要下本钱”、“庄稼无牛白早起,生意无本白精灵”,做生意首先要有本钱。本钱有大有小,还得量体裁衣,所谓“有多大力挑多重担,有多少本钱做多少生意”。“小把戏有看头,小生意有赚头”、“小本营生长流水,大利盘剥败如灰”,看不起小本小利,想一口吃成胖子,急功近利是发不了财的。
(二)掌握行情,因势而谋
“下水先知水深浅,买卖先知行情变”、“生意不折本,事先莫行情”,生意人要想在竞争中获利,必须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供求和价格的变化,能推断市场的走向,审时度势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方针。为此,就得眼勤、手脚勤,“眼观四方信息灵,心怀四乡生意兴”,多跑动多了解,才能获知市场信息。“眼要瞎先发红,物价涨先缺货”、“出门看天色,买卖看季节”、“逢贵莫追,逢贱莫丢”,根据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把握时机买进卖出,稳妥地赚钱。对市场的观察和了解还体现在寻找空间上的商机,比如投资前对目标地周围的经营环境、消费水平的考察,谚语说得好:“栽西瓜看地土,卖货物拣地段”、“店铺如何开,要看一条街”,因地制宜选行业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薄利多销,加速周转
“多做买卖少贴本,资金多打几个滚”、“赊三不及现二”,做生意资金不足很麻烦,必须善于使用资金,注重资金的周转 。“货不停留利自生”,商品积压,就会造成损耗,不利于资金的迅速周转;只有加快商品销售,让货币和商品都流通了,买卖就活了,利润也来了。“生财之道千万条,薄利多销窍中窍”、“薄利多销多得利,暴利亏人必亏财”,为了加快商品销售、加速资金周转,薄利多销是有智慧的策略。积少成多最终能获得厚利,相反,一味想赚大钱,当卖不卖的最后得利更少。
(四)和气生财、顾客至上
“一代商圣”胡雪岩曾指出:“顾客乃养命之源”。商家的兴衰盈亏与顾客密切相关。“不怕生意小,只怕顾客恼”,只有得到顾客的信任与支持,生意才能兴盛。因此,对待顾客要很有讲究。首先,不能“以貌卖货”。谚语说“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样待”,买卖双方在市场上是一种平等交换的关系,以地位和官职的高低或财富的多寡来卖货,会让人对“势利眼”行为心生厌恶,从而失去客源。其次,要秉持“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理念。“热情经营堆金积玉,和气买卖进宝生财”、“挑来拣去平常事,交易不成仁义在”、“生意不成仁义在,道声再见客还来”,顾客上门要热情接待、服务周到;对待顾客的询问与挑选要耐心,百问不烦、百挑不厌;不管成交与否对顾客始终以礼相待。
篇5: 买卖生意开店谚语
买卖生意开店谚语
●货卖当时。
●物离乡贵。
●在行服行。
●同行嫉妒。
●货到地头死。
●物以稀为贵。
●买卖争毫厘。
●买卖一句话。
●争价不争秤。
●货高价出头。
●上漆先去锈。
●货高招客远。
●百货对百客。
●死店活人开。
●细工出巧匠。
●笨工出巧匠。
●慢工出细活。
●隔行不隔理。
●隔行千里远。
●隔行如隔山。
篇6:商业运做中的操作买卖
竞争是残酷的,为了稳定市场、提高赢利,厂家开始严控价格、要求商家统一零售价格,供应商开始成立商会联合抵制卖场费用,但是产品的价格却是越卖越低,市场的运做费用却是越抬越高,市场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市场到底怎么了,商业运做中的操作买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商业运做中的操作买卖现象
一、产品的价格是买低的而不是卖低的?
商家都希望把产品的价格越卖越高,最好赢利是在100%以上,但事实并非如此,往往是商家经销的产品越是知名,其赢利空间就会越低,
情景一:五粮酒水的价格是如何被买穿底的确。
老王是一个饮酒爱好者,而且由于工作关系,接待工作比较多,就经常到市场上去买酒。老王买酒有自己的技巧,那就是货比三家,确定品牌,比较价格。五粮酒是区域知名品牌,各个零售店均有销售,老王就捡了一个烟酒零售店相对集中区域进行购买。
他走进了一家烟酒零售店:
老王:“老板,52度的五粮酒多少钱一瓶?”
店主:“138元。”
老王:“能便宜点吗?最低多少钱,我要一箱。”
店主:“120,最低价,你不用还价。”
老王再谈,店主仍然不降价,看来这个价格已经是零售店主的底线了。但老王没有买,他又走了2家零售店,价格都是120元/瓶。在走到第4家的时候,老王按116元/瓶的价格买了一箱。
老王第二次到零售店买酒,他照样是货比三家:
他走进了第一家零售店:
老王:“老板52度的五粮酒多少钱一瓶?”
店主:“138元。”
老王:“别人都110,你怎么那么贵。”
店主:“不可能,最低120,你要就给你一瓶。”
老王再谈,店主仍然不降价,老王又走了2家零售店,价格依然是120元/瓶。当老王走进第4家零售店的时候,情况发生了转机:
店主:“你除了要酒还要别的吧?”
老王:“再拿上两条HY烟吧?”
店主思磨了一下:“卖给你一箱吧(价格110元/瓶)!但出门一定要说是120元/瓶买的。”
备注:WL酒的进货价格是105元/瓶,厂家要求最低零售价格定为120元/瓶,但是HY烟是统一价,每条可以赚上10元钱,
老王就是这样将最低零售价格为120元/瓶的WL酒“买到了”110元/瓶的价格,老王买五粮最便宜的一次还真以105元/瓶的价格买到过。
案例分析:
1、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货比三家,那家便宜那家买;都不便宜,最后一家买。
2、零售店主的心理变化:1)客户的频繁流失,而且总是从其它相临的零售店买走产品,一定是对方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了产品;2)WL酒不赚钱,HY烟还赚了钱,总体算来赚钱不少,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客户一定跑到其他店了。
二、市场费用不是下游客户要高的,而是上游供应商之间抬高的。
供应商都希望市场费用越低越好,最好是卖场不要任何费用。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市场资源是稀缺的,需求是巨大的,市场费用也就会越抬越高。
情景二:S区域的万家隆超市的陈列费用是如何被“抬”高的。
万家隆超市是S区域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的超市,超市内的副食品已经处于区域垄断地位。为了扩大赢利,中秋节来临前,万客隆采取了陈列竞标的方式来获取更多陈列赢利。竞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牛奶堆头(1米*1.5米)的价格由原来的800元/月,抬高到了1500元/月,而且供不应求,原来陈列5个堆头的位置最后陈列到8个;04年年底这一价格被再次刷新,最佳陈列位置的堆头费用竟然被抬高到7000元/月。
“五一”来临前,S区域的商家开始联合起来,成立了松散的行业协会,并制定了抵制措施――各商家均不参加万家隆的陈列竞标大会,并一致协定只要堆头陈列费用超过1500元/月,均拒绝购买堆头。“五一”节临近。万客隆的堆头虽然没有被竞标,但是仍然以5000元/个以上的价格被哄抢一空。各商家均称自己是以1500元/个的价格购买的,而且声称:这样的价格自己都不想要,是厂家的业务自己跑去买的。但是,真正购买的价格,其实大家都知道,只是心照不宣而已。05年的中秋节,万客隆的陈列招标大会,又轰轰烈烈的开起来了,据说堆头的最高售价被抬到8000元/个/月。
关于作者:
李刚国:快速消费品一线市场人员,从事过旅游及手机销售,在营销网发表文章20余篇,《销售与市场》发表4篇。联系邮件:ligangguo@126.com查看李刚国详细介绍 浏览李刚国所有文章 进入李刚国的博客
篇7:行业买卖类谚语精编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行行有利,行行有弊。
行见行,没处藏。
在行服行。
初入行业,三年事生。
隔行如隔山。
隔行千里远。
隔行不隔理。
要知隔行事,还得问行家。
同行嫉妒。
三句不离本行。
生行莫入,熟行莫出。
天下行业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少年针黹,中年木匠,老年郎中(医生)。
少年木匠老郎中。
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裁缝。
木匠怕漆匠,漆匠怕光亮。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不经厨子手,难得五味香。
一行服一行,豆腐服米汤。
手艺胜过一切珠宝。
手艺是活宝,走遍天下饿不倒。
家有黄金万两,不如薄艺随身。
薄技在身,胜过金银。
与其多攒金银,不如薄技随身。
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艺高人但大。 艺不压人。
艺到用时方恨少。
一艺不精,误了终身。
不怕不精 ,误了终身。
不怕人不请,只怕艺不精。
千般易学,一窍难通。
一窍通,百窍通。
一门不到一门黑。
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慢工出细活。
笨工出巧匠。
细工出巧匠。
巧匠手中无弃材。
上漆先去锈。
肥漆瘦油。
刀快头皮光(剃头)。
生打铜,熟打铁。
冷打锡,热打铁。
干榆湿柳,木匠见了就走。
弯木头,直木匠。
样样都通,样样稀松。
要学惊人艺,须下死功夫。
化梨膏是熬的,手艺精是学的。
快织无好布,快纺无好纱。
死店活人开,经营靠人才。
百样生意百样做。
一番生意两番做。
做生意不懂行,好比瞎子撞南墙。
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
客大欺行,行大欺客。
货高招客远。
没有笑脸不开店,没有知识难理财。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阎王开酒店,鬼也不上门,
笑脸相迎顾客暖,冷眼直对买主寒。
开店容易守店难。
柜台站三年,见人会相面。
种田要起早,见人会相面。
种田要起早,经商要常算。
本不去,利不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薄利广销生意好。
忙时心不乱,闲时心不散。
有货不愁无卖处,但怕无货买卖空。
老店里断不了陈货。
放得千日货,自有赚钱时。
市中有货方招客。
不怕不卖钱,只怕货不全。
百货中百客。
百货对百客。
百货中百客,棉花中絮客。
林中不卖薪,湖上不卖鱼。
货快落地不沾灰。
货卖当时。
一种买,千种卖。
一秤来,百秤去。
千笔万笔不麻烦,一分二分不嫌少。
货有好歹,价有高低。
十个便宜九个爱。
争价不争秤。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赊三不如现二。
买卖不成仁义在。
买卖不成仁义在,这回不买下回买。
卖瓜的说瓜甜。
卖瓜的不说瓜苦,卖盐的不说盐甜。
褒贬是买主,喝采是闲人。
秤平斗满不亏人 。
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样看。
好货不贱, 不好。
贱卖无好货,好货不贱卖。
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
一分行情一发货。
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买不尽便宜上不尽当。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怕试没好货,好货不怕试。
货比货,比不过;人比人,气死人。
好货就怕样子比。
卖金须卖识金家。
货高价出头。
买处得买,卖处得卖。
旱天不旱地,旱地不旱市。
物离乡贵。
物以稀为贵。
货到地头死。
名声在世上,行情在市上。
目下一言为定,早晚市价不同。
买卖一句话。
买卖争毫厘。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买卖走三家,不问是行家。
货问三家不吃亏。
买鸡看爪,买鸭看嘴。
买锣要打,买伞要撑。
买瓜看皮,买针看孔。
有钱不买来年货。
便宜东西卖穷家。
生意好做,伙计难靠。
生意兴隆,前吃后空。
物价三级跳,穷人要上吊。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重打锣鼓另开张。
贱价买来的肉,炖汤不香。(维吾尔族)
骆驼驮的货物,商人总是嫌少。(维吾尔族)
篇8:行业买卖类的民间传统谚语
行业买卖类的民间传统谚语
1. 本不去,利不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2. 薄利广销生意好。
3. 忙时心不乱,闲时心不散。
4. 有货不愁无卖处,但怕无货买卖空。
5. 老店里断不了陈货。
6. 放得千日货,自有赚钱时。
7. 市中有货方招客。
8. 不怕不卖钱,只怕货不全。
9. 百货中百客。
10. 百货对百客。
11. 百货中百客,棉花中絮客。
12. 林中不卖薪,湖上不卖鱼。
13. 货快落地不沾灰。
14. 货卖当时。
15. 一种买,千种卖。
16. 一秤来,百秤去。
17. 千笔万笔不麻烦,一分二分不嫌少。
18. 货有好歹,价有高低。
19. 十个便宜九个爱。
20. 争价不争秤。
21.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22. 赊三不如现二。
23. 买卖不成仁义在。
24. 买卖不成仁义在,这回不买下回买。
25. 卖瓜的说瓜甜。
26. 卖瓜的不说瓜苦,卖盐的不说盐甜。
27. 褒贬是买主,喝采是闲人。
28. 秤平斗满不亏人 。
29. 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样看。
30. 贱卖无好货,好货不贱卖。
31. 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
32. 一分行情一发货。
33. 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34. 买不尽便宜上不尽当。
35.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36. 怕试没好货,好货不怕试。
37. 货比货,比不过;人比人,气死人。
38. 好货就怕样子比。
39. 卖金须卖识金家。
40. 货高价出头。
41. 买处得买,卖处得卖。
42. 旱天不旱地,旱地不旱市。
43. 物离乡贵。
44. 物以稀为贵。
45. 货到地头死。
46. 名声在世上,行情在市上。
47. 目下一言为定,早晚市价不同。
48. 买卖一句话。
49. 买卖争毫厘。
50.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51. 买卖走三家,不问是行家。
52. 货问三家不吃亏。
53. 买鸡看爪,买鸭看嘴。
54. 买锣要打,买伞要撑。
55. 买瓜看皮,买针看孔。
56. 有钱不买来年货。
57. 便宜东西卖穷家。
58. 生意好做,伙计难靠。
59. 生意兴隆,前吃后空。
60. 物价三级跳,穷人要上吊。
61.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62. 重打锣鼓另开张。
63. 贱价买来的肉,炖汤不香。(维吾尔族)
64. 骆驼驮的货物,商人总是嫌少。(维吾尔族)
篇9:精编行业买卖类的谚语
精编行业买卖类的谚语
1.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 行行有利,行行有弊。
3. 行见行,没处藏。
4. 在行服行。
5. 初入行业,三年事生。
6. 隔行如隔山。
7. 隔行千里远。
8. 隔行不隔理。
9. 要知隔行事,还得问行家。
10. 同行嫉妒。
11. 三句不离本行。
12. 生行莫入,熟行莫出。
13. 天下行业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14. 少年针黹,中年木匠,老年郎中(医生)。
15. 少年木匠老郎中。
16. 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裁缝。
17. 木匠怕漆匠,漆匠怕光亮。
18.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19. 不经厨子手,难得五味香。
20. 一行服一行,豆腐服米汤。
21. 手艺胜过一切珠宝。
22. 手艺是活宝,走遍天下饿不倒。
23. 家有黄金万两,不如薄艺随身。
24. 薄技在身,胜过金银。
25. 与其多攒金银,不如薄技随身。
26. 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27. 艺高人但大。 艺不压人。
28. 艺到用时方恨少。
29. 一艺不精,误了终身。
30. 不怕不精 ,误了终身。
31. 不怕人不请,只怕艺不精。
32. 千般易学,一窍难通。
33. 一窍通,百窍通。
34. 一门不到一门黑。
35. 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36. 慢工出细活。
37. 笨工出巧匠。
38. 细工出巧匠。
39. 巧匠手中无弃材。
40. 上漆先去锈。
41. 肥漆瘦油。
42. 刀快头皮光(剃头)。
43. 生打铜,熟打铁。
44. 冷打锡,热打铁。
45. 干榆湿柳,木匠见了就走。
46. 弯木头,直木匠。
47. 样样都通,样样稀松。
48. 要学惊人艺,须下死功夫。
49. 化梨膏是熬的,手艺精是学的。
50. 快织无好布,快纺无好纱。
51. 死店活人开,经营靠人才。
52. 百样生意百样做。
53. 一番生意两番做。
54. 做生意不懂行,好比瞎子撞南墙。
55. 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
56. 客大欺行,行大欺客。
57. 货高招客远。
58. 没有笑脸不开店,没有知识难理财。
59.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60. 阎王开酒店,鬼也不上门。
61. 笑脸相迎顾客暖,冷眼直对买主寒。
62. 开店容易守店难。
63. 柜台站三年,见人会相面。
64. 种田要起早,见人会相面。
65. 种田要起早,经商要常算。
★ 经商励志名言
★ 精选民间经典谚语
★ 民间谚语精选
【商业买卖谚语(共9篇)】相关文章:
有关西游记的民间谚语2022-04-30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2023-08-02
民间谚语2023-06-05
西藏土话:山南民间谚语其他谚语2023-04-26
具有哲理的民间谚语2022-09-01
学会技巧策略 成为商业谈判高手2023-03-08
不怕做小,才能做大2022-05-24
如何成为谈判高手谈判高手经验2023-11-01
营销中广告运用的探析论文2023-09-21
股市的谚语句子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