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行记散文(共9篇)由网友“rbbxhd521”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广州行记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广州行记散文
广州行记散文
一、飞行途中
第二次坐飞机。上次坐飞机是跟团出游,自费。众所周知,旅行社安排的几乎都是晚上甚至夜间的航班,原因很简单,夜班便宜,经常会有特价机票。看过一些航拍的风景图,都非常漂亮,所以说实话,很想在飞机上俯瞰大地的,可夜间的航班,纵然眼睛睁得再大,窗外也是黑漆漆的一片,一无所获,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到了目的地。这次乘坐不一样,因公外出,机票是可以报销的,属于有钱任性类的,当然乘坐了更为方便的白天航班。而且机缘凑巧,又坐在了靠窗的位置,终于可以一饱眼福了。
从飞机启动开始,就眼巴巴地看着窗外,生怕错过了什么美景。飞机从扬泰机场起飞,周围都是农田,所以俯瞰下去千里沃野。我一直有个观念,无论什么植物,只要千里成片都很漂亮,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荷兰的郁金香当然很美,其实看着千里草原,哪怕是杂草丛生,也是有着壮美的观感的。所以,看到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色,自然心旷神怡。间或看到广袤绿色中的道路、河流、房屋,正是绝妙的点缀。可惜的是,这种风景转瞬即过,几乎刚看到,就越来越远以至于无,因为飞机爬高太快了。
根本来不及遗憾,耳鸣开始了,耳膜甚至有点刺痛。第一次坐飞机时,导游已经告知我们,乘坐飞机会有耳鸣的现象,可当时并没感觉到,估计看着窗外一片漆黑,和闭着眼睛的效果差不多,根本感觉不到在爬高飞行,所以也就没什么感觉了。这次明显感觉到了飞速上升,所以耳鸣刺痛等症状立即出现了。我不是医生,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症状,猜想可能是高度引起的气压不一致吧。高空和地面大气压强不一样,所以人感受到的压强不一样,耳膜受到人体内气压的压迫,产生耳鸣的情况可以理解的,不过奇怪的是,为什么只是起飞和降落时感受得到,而高空飞行时,似乎又恢复了正常?不管如何,对风光靓丽的空姐空少充满了同情,要我天天坐飞机,肯定难受得一塌糊涂,当然,他们应该习惯了。
正在胡思乱想间,飞机穿过了云层,这时眼前出现了震撼的云海。很多山都以云海闻名,但我估计,在飞机上看过云海以后,那些山上所看到的云海都不值一提。原因很简单,飞机是真正的在云层之上,并且和云层无限接近。密密麻麻绵延不绝的云海,似动非动,似静非静,形状各异。如果你愿意,尽管发挥你的想象,如大象,如飞马,如岩石,如海浪,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白色的云层,上面是一片亮丽的湛蓝,再无一丝杂色。这是真正的蓝天白云,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简单的景色,其壮美却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表达,就只有最简单的“蓝天白云”四个字。在地面时,我经常仰望天空,看云彩的变幻,想象白云深处会是什么。现在到了云朵之上,突然明白了,白云之上就是仙境啊,南天门,兜率宫,三十三重天,不都在云朵之上?紫霞仙子心目中的英雄,不也是驾着祥云过来吗?而我们,此刻不正在腾云驾雾,遨游天际吗?幻想着,迷糊着,眼前似乎出现了海市蜃楼,似乎汉钟离摇着大扇子笑嘻嘻走来,张果老倒骑着毛驴一声不吭地走过……
快到白云机场了,飞机准备降落了,又钻进了云层。可能天气原因,这里的云层比较厚,飞机在云层里飞行了好几分钟。在云层中,又是一种感受,感觉周围白茫茫一片,就像以前被浓雾包裹甚至看不到地面的场景。我也真服气了,飞机的速度多快,在云层里居然要开好几分钟,这云层该有多厚啊!明明知道飞机是靠雷达导航,但还是莫名有点害怕,飞机的驾驶员可是什么都不见啊,盲驾,不怕遇到山峰?虽然明知是杞人忧天,还是惴惴不安了这几分钟。
飞机总算穿过了云层,看到地面了,好漂亮的梯田!曾经看过龙脊梯田,那是著名的美景,但说实话,其震撼远不如此时看到的不知名的梯田。毕竟,我们此刻是从空中俯视,其层层叠叠色彩斑斓而又分明,加上绵延群山的温柔曲线,无不远胜于身临其间。也许,跳出庐山看庐山,才能见到庐山的真面目,道理是一样的。
二、广州印象
广州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北上广深,几乎是个中国人就都知道。印象中的广州,肯定也是高楼林立,交通繁忙的巨大城市,城市的优点和病态并存。这次真正到了广州,还是感觉到了与众不同的地方。
最直接的感受是广州的交通。任何大城市,交通都是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在南京、上海都感受过,短短几百米的距离,汽车能开到半小时甚至一小时,速度甚至不及步行是经常的事。但是,在广州,有了不同的感受。川流不息的'车流就这样在不同的车道有序的行驶,也许不快,但从来不堵。心下不自觉地由衷佩服广州城市的管理,能把交通管好,这样的大城市的领导者,还有什么工作做不好?也许吧,广州最主要的贯穿南北的广州大道,是双向十车道的城市主动脉,其宽阔对缓解城市的拥堵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我总觉得,中国人的惰性,有多大地方就能浪费多大地方,没有管理,二十车道也能堵起来。广州对交通的管理,肯定是有秘诀的,值得所有城市的管理者去学习取经。后来听说,以前广州交通也不行,总部位于广州的宝洁公司,基于对广州城市病的不满,向政府提出要撤离广州,那可是每年利税就达60个亿的企业啊,加上解决就业、拉动消费,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于是,市政府毫无二话,立即展开了对交通的整治,从而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整洁有序的广州。看来,不是中国的管理者能力差,根本原因还是得过且过的惰性。
广州的母亲河是珠江。珠江虽说是中国第三条江,但其长度和宽度都远远不及长江黄河,其影响力也只在广东一个省,不像那两条江,都贯穿好几个省。珠江的宽度和长江比起来,更像是一条小河流,长江天堑能够将中国分裂成两个对峙的政权,而珠江显然容易跨越多了。当然,再小的河,也阻碍着两岸的交流,必须要有桥,所以广州市也在珠江上建造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桥梁。珠江和那两条江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是珠江的起源是三条江,最后一起汇聚成珠江,流入南海,而其他都只有一个源头。
小小的珠江,其冲积下一个小小的珠江三角洲,但这个三角洲却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且不说香港澳门这两座世界级的大都市,只谈中国大陆,经济总量最大的省是广东,广东有21个地级市,位于珠三角的有9个,这9个市的经济总量,居然达到广东经济总量的90%!其中广州和深圳两市,经济总量就接近全广东的一半!导游介绍说,广东在国内经济是老大,但总感到老二江苏的竞争压力,为了保持优势,不得不加大投资,而投资在经济薄弱的地区,其产出是远远不及发达地区的,所以为了全国第一的名声,就不能不加大对珠三角的投资,形成了马太效应。所以,广东的经济是极端不平衡的。不过,从后来的学习所得来看,导游的话不一定对。
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广东、广州的特点和经济。在他看来,广东是压根瞧不上江苏的,因为两者虽然经济总量差不太多,但经济质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江苏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本土支柱产业,都是世界大企业的加工基地,是受制于人的经济,再好也没有可延续性。而广东,在汪洋执政时,就花大力气淘汰落后产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所以当时冒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和风险,自然淘汰了很多企业。现在,政策红利出现了,很多国产自主品牌的大企业落户广东,他们可是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翘楚。广东,广州之所以有这样的经济成就,与广东人的特质是分不开的。他讲了两点:1、包容。广东人的眼界是世界级的,在全国无与伦比,很多性格迥异,甚至政治上有缺陷的人才,广东一概欢迎。广东人甚至能将自己开创的商业帝国,不交给自己的子女,而是毫无保留的传承给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外地人手中,这种职业经理人的观念和眼光,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2、感恩。广东人是非常懂得感恩的,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广东人毕业后会经常回到自己的母校看看,找曾经的老师聊聊,仅此一点,恐怕就没几个地方能做到。正是基于这种感恩观念,广东人非常团结,给老乡帮忙绝对是全心全意的,甚至打架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帮老乡打赢了再说,这点潮汕人更为明显。我相信他讲的是事实。其实我也一直相信,做生意首先是做人,没有诚信经营互惠互利,而是靠着欺诈压迫的经营方式,或许能获得短期的收益,但这样的经营者终究是成不了大器的。一个人,最重要的也就是宽容和感恩,于别人,宽容能容人之短;于自己,感恩能扬己之善,一个能克制自己善待别人的人,怎么能不成功。个人如此,城市同样如此,一个城市如果能做到宽容和感恩,又怎会不充满着勃勃生机。
三、沙面
沙面不是美食,而是一个地名。广州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外向型的城市,即使是在最为闭关锁国的清朝,全国的通商口岸都关闭了,也留下了唯一的广州作为和外商交易的场所。那是真正的开放的窗口,就这个小小的窗口,联系着一个东方大国和西方众多的商业往来,而这些往来又通过广州十三行进行的,可见当时的十三行,是如何的忙碌和富甲天下。
闭关锁国的清朝吞下了自己酿造的苦酒,大门被西方用枪炮打开了。当然,广州又首当其冲的成为了开放城市。于是,西方人蜂拥而至,他们中有侵略者,有投机者冒险家,也有正当的商人。不管如何,他们来了,还带来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西方文化。人以类聚,他们在广州,在异乡为异客,当然也希望抱团取暖,生活在一起。于是,正像很多城市出现了中国人群居的唐人街,广州城市内也出现了西方人群居的“西人街”――沙面。只不过,能住在沙面的,都是西人中的上层人物,所以他们的住房建造得尽善尽美,富丽堂皇。
上海的外滩被称为西方建筑博物馆,沙面其实也不遑多让。我们是外行,在沙面只是看热闹,我相信,熟谙西方建筑的人,到了沙面,肯定会感受到如入宝山,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西方建筑,英式、美式、法式、哥特式等等。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西方人的讲究,不仅仅是在自己的住房上,还表现在中间的大道上。沙面中间是大道,两车道的路面,并不算宽,但车道间却有着很宽的绿化带,简直就是花园,有植被,有座椅,有雕塑,有凉亭。道路,是给行人用的,行人嘛,总是匆匆忙忙的,总希望尽快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路上耽搁的时间越短越好。但是,看到这些花园,我想,再忙碌的行人,也会停下自己的脚步,稍作停息,感受下美丽的风景。说到底,人生本就是在路上,我们在追逐着一个个目标,不遗余力,精疲力竭,恨不得这些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可换一个方式去思考,想很快实现目标,我们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带来疲倦、困顿、焦躁等等负面情绪,值得吗?如果我们的人生路能够放慢一点,在追逐目标实现的同时,关注下行程中的风景,生活会惬意很多。亭子,就是道路中的停歇,是休止,也是道路中必不可少的阶段。没有亭子,很多人会累死在路上,根本无法到达终点。现在很多人不喜欢跟团旅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旅行社安排的行程太累,旅游成了一个没有亭子的行程,反而失去了乐趣。所以,沙面的这种设计,充满了人生的智慧。
走在沙面的大道上,看着一个个西式建筑,时间似乎凝固了,回到了那段西方人肆意欺凌中国人的时代。在寸土寸金的广州,这些西方人,能占用这么多的土地,建造出如此宏伟宜居的房屋,营造出如此舒适的环境,是当时再有钱的中国人都无法做到的。当然,时移世易,现在这些建筑已经物是人非,已经不再是外国人居住,而是用作了它途,有的成了商店,有的成了办公场所,还有一套居然成了学校,心中隐隐有种扬眉吐气收回故土的荣光。
我们时间有限,只是粗略地走了一圈。我相信,如果有足够的时间,细细阅读每一间房屋,读懂它的前世今生,感受岁月的静静流淌,更加会不虚此行。
四、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源于孙中山创办的广州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成为现在的中山大学。在大学合并潮流中,又并了一些小学校,开辟了一些新校区,形成了如今五校区的规模。我们去的,是最早的本部,也就是南校区,正宗的广州大学旧址。
我们从南门沿着中轴线向北。甫入校园,一幢幢西式建筑或隐或现,掩映于花草树木之中。我讶异于此情景的熟悉,已不知在我脑中浮现过多少次。心中当然明白,这种大学的氛围,和我的母校苏州大学的氛围完全一致。中国有历史的大学,几乎都有西方的影子,几幢西式小楼,周围绿草茵茵,绿树成荫,概莫能外。而现在的大学校园,高楼大厦气势恢宏,实在让我想起那句著名的“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一座座钢筋混凝土的方盒子里,学生能有多少思索?反而处在草地上,树荫下,鸟鸣中,神思远去,方能与先哲对话,与思想同行。中国大学的大楼,我总以为是禁锢思想之所。
中山大学的主轴线就叫逸仙路。沿路向北,首先看到中大的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这源于《礼记》,其实是中国古人的治学格言,被中山先生借用来引领中大学子。每个大学都有校训,看到北大沉甸甸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脑中立即会浮现出蔡元培先生那虚怀若谷兼收并蓄的学者风范。这些校训,已经和学校的文化分不开,也是学子永远的骄傲。记得当时看电视剧《人民名义》,剧中汉东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立即有好事者提出原型就是苏州大学,因为校训相同。不过,说实话,苏大的校训确实令所有苏大人都引以为傲的,那种高傲和谦卑巧妙融合在一体的校训,实际上是最好的人生指南。
篇2:肇源行记散文
肇源行记散文
一
八月的最后一天,接到肇源的朋友清风邀请的电话,让我到这里来散心,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顺便来一次采风,心里活动了,也十分感激和感谢她,虽然我们是文友,却有着一份友谊,让我十分欣慰。我带上相机,背着简单的行囊,蹬上了去往肇源的大巴车。
大巴行至大同之后,天气起了变化,乌云压顶雷声隆隆,不一会儿开始下起了瓢泼大雨,车速减慢艰难的行进着。我心中担忧起来,这老天也太不给面子,难道就这样想伴随着我去肇源?
车上人不时的和家里的人联系着,询问肇源是否也在下雨,好消息传来,肇源无雨!
这场大雨让我马上想起十年前,我曾经来过这里一次。
也是八月天,百年不遇的大水引得江水泛滥成灾,肇源是为了保护大庆油田,采取了开闸内部泻洪,使得肇源整个县城和乡下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大水泡塌了老百姓的住房,使他们无家可归,有亲戚的投奔亲戚,无亲戚的住在帐篷里,住在马路边。他们的模样在模糊中又清晰起来,在脑海里又重新叠印出来,挥之不去。
只记得当时来这里是运送解放军部队的给养,大雨中看到抗洪堤坝上的解放军指战员和一些自愿来的老百姓,他们各个都是浑身泥巴和疲惫的脸颊,当时内心真的是很感动,也感知肇源的百姓做出的牺牲真的是可歌可泣。
逝者如斯转眼十年。当再次来到这里,是坐着大庆直接通往肇源的大巴车,一路上看着车窗外的景色,闪过的是路边将熟透的庄稼、映入眼帘的宽敞平坦的大道。
我内心里很想看看乡下的情景是什么样子,村子之间的道路是否还是像当年那么弯曲狭窄,雨天泥泞晴天灰尘满天,房屋是否还是当年那样低矮院落还是那么狭小。
因为雨天的原因,车速比平时慢了许多,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近七点了,清风和她的老公在车站等候着我,着实让我感动。清风的老公大龙接过我的背包,爽快的问我肇源这里是否还有自己熟悉的朋友,我们一块儿共进晚餐。我回答只认识你们,大家哈哈笑了起来。清风说文今姐认识“古道”。
“古道”也是个博客名字,他是肇源县政府的一位干部,因清风介绍我们而认识,他来市里的时候带来肇源前几年出版的系列丛书,赠送给了大庆的几位文友,所以曾经有过一面之交。清风的'爱人说他马上就到,因为清风已经告诉他说文今大姐来了。
晚餐的气氛热烈而友好,我们几个轻松的交谈着。我说发现这个在肇源中央大街的“新新火锅理想家园”,真的别具一格。餐桌上提供的小菜和佐料都是提前备好,不像一些店铺由顾客三番五次的喊服务员,然后是久等久候,让你就餐的好心情受到破坏。这里是把花样繁多的小菜佐料摆放在你的面前,特别是那张蛮有“文化”的彩色印刷的小广告,一张是大方、清新、清雅、清秀,另一张是古色、古香、古韵、古道,我真很感兴趣。大龙听我这么说跟服务员商量说要上几张,我高兴地说谢谢。
夜幕下的肇源城不像我想象那样静谧,大街上人流车流穿梭不息。大龙说俺这肇源虽然小却不落后,就说这穿着吧,人家大地方大城市的人穿上什么新鲜时髦的服装,我们这里用不上几天,马上就可以在大街上看到。虽然是农业县城,但有着前卫的思想和思维。他不无自豪的说,我们这里是同时代共同前进的小县城。
通过同这几位年轻人对话,真的让我的观念有了转变。真的是受到了一次观念更新教育,不能用十年前看待农业县城的眼光再来看待今天的肇源。在他们几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他们的自豪,感受他们对家乡的那份热爱,仿佛看到了朝气蓬勃的太阳一样,让你的内心感觉是生机盎然温暖如春。
二
清晨,清风带我到了他们的广场,看看在那里晨练的人们。晨练,在任何地方都大同小异,无非是手拿长剑或者徒手,在一个领队的带领下,打太极拳或者太极剑。再就是众多的中老年人站列队伍,做集体韵律操。可在这里让我眼前一亮,在一个舞台上,竟然看到几位中老年人在练习国标舞。
我曾经也是个舞迷,二十年前就学会了跳交谊舞。我用挑剔的眼神观察他们的舞姿,还别说真是个标准呢。几个身材高大挺拔的男士,拿捏出标准的架势,带着舞伴起舞旋转,姿式架势绝对到位。
清风带我到一个有着近百人的队伍面前,他们都是头戴一个红色的小帽,在领队带领下做着整齐的韵律操。我在人们的脸上观看着,发现他们的精神状态那么饱满,开心的样子感染着我。
我知道,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不会再受到贫穷威胁的时候,温饱不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那么精神生活就会提高一个档次,上到一个新的台阶。这里人们的表情已经告诉了我,他们是幸福快乐的。看他们的着装,看他们的精神状态,知道他们是快乐的群体。在我的脑海里,替代了十年前在洪水爆发的时候他们失去家园的时候那种痛苦的模样。我真心祝福这些善良的人们,健康快乐!
三
华灯初照,夜色下的广场更有韵味。漂亮的景灯绽放着异彩,吸引着游人停驻下脚步在这里流连。首先看到的是夜市上有几个摊位前站满了人,我走近发现是书摊,在夜色下有老人、孩子、青年、中年,不同的读者,在全神贯注地翻看,选择喜欢的书籍刊物。我觉得这就说明这个地方为什么比其他小县城的文化氛围浓郁,再想到几年时间内,这里先后出版了两套系列丛书,把那些热爱文学喜欢文学的人们的作品,归纳成册出版,更加说明这里的县政府领导们是怎样重视文化建设,为今后的城镇发展和双文明建设奠定着浑厚的基础。
远处传来乐曲声,我们走上前去看到几位老年人弹奏着简单的乐器,为高歌的人伴奏。每当一首歌唱完,围观的人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这里感受了一份欢乐的气氛。虽然是夜幕下,但能感觉到人们的脸上一定是洋溢着快乐开心的笑容。
四
红旗轿车载着我和清风,沿着宽敞的大道去往“世纪大道”,清风说这世纪大道在江边上,可以观赏新落成的大桥。清风不无自豪地说我们肇源虽然是农业小县,但地理位置重要,水陆衔接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江的对面就是吉林的松源,如今大桥落成了,来往过客方便多了。
肇源是一座有着历史渊源的古城,有着它独特的文化魅力。因为这里是“掬三江之秀水,采日月之灵气”,文化是发达的标志,文化是富庶的象征。在这里历史上曾经出过两位“萧太后”,这里也是大宋年间辽国众多首领的家乡。特定的历史渊源,使这里的人们有着不同于其他农业小县的魅力。使这里的百姓也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人,他们更为善良大气,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话:智者爱山、善者近水。看到他们的笑容,感受到他们待人发自内心的那份真诚,收藏起一份浑厚的情感。也让人发自真诚祝福这里的人们永远开心快乐!
世纪大道的宽敞不亚于我们大庆的世纪大道,更为宏伟的是衔接着松江大桥,大桥伸展出长臂,把两岸距离拉近,使肇源同松源成为一江两岸的并蒂莲,似争相绽放的姊妹花。流连在这里,舒展着多情烂漫的情思,更加让笔者喜欢这里的美丽和壮观。
五
记得十年前来这里正逢洪水泛滥成灾,乡村之间的道路弯弯曲曲泥泞难行。现在的乡村小路被拓宽并铺上了红砖,即方便美观又实用便捷。我问清风是否所有的乡村小路都是这样,司机师傅插嘴说,全县的所有乡镇的行政村之间,都是这样的红砖铺路,我司机最清楚。
我曾经去过咱黑龙江省的其他几个农业县城,还没有看到有这样的乡村小路,真的为我们肇源县有这一创举自豪呢。
路边的庄稼开始成熟,看到乡亲们的脸上流露出的是丰收在望带来的喜悦,我真心的祝愿他们这里年年是风调雨顺,粮食满囤鱼满仓。
回来的时候路过肇源县政府,再次被惊讶,简单或者说是简朴的门楼,没有奢华的装饰,但不失其庄重和威严。我想肇源县政府应该是那些搞奢华讲排场的政府部门的榜样,应该让他们来参观学习。
我离开了这里,却觉得这里成了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我喜欢上了这里。
篇3:大芦山记行散文
大芦山记行散文
站在崖顶,我好想飞。好想请云女赐我一双翅膀,让我舞进那片白絮一探究里?因为太阳躲进了云被里,虽近正午,山头却还氤氲着恍如凌晨的清凉。飘飘欲仙?是的,看那成团如絮的渺渺茫茫,几欲携了我去的风情万千的云仙,怎能不令我心醉神迷,陡起腾云驾雾与之相拥相融之念?千山万壑脚下踩,怎不令人壮志澎湃?又怎不令与云仙朝夕相伴的大芦山子民忘记生存的艰苦、搏取美好的明天? ---题记
(一)石头缝里刨生存
12月27号,适逢距普洱七十公里左右外的,云仙乡大庐山第七界青菜节开幕,普洱思茅区作协组织了一场大芦山采风活动。
大芦山,于我是陌生的。这个名字只曾在一篇文友的文章中扫视过。据说那是个刚刚与外面的世界接触不久的偏远山村,一切还保留着土色土香的原始风貌。揣着满怀好奇之情,于青菜节前一天下午,我们一行十多个文友分乘四辆自驾车,兴致盎然的奔向了大芦山。
汽车飞驰在蜿蜒的山区小公路上,虽然时值深冬,普洱四处却绿翠依然。一路上眼底滑过葱茏不减,绵延起伏的青山。沐浴在热情照拂的冬日暖阳里,听着从大芦山本土走出来的刘老师,对沿途瞥见的各类奇花异草做着讲解,舟车劳顿之苦化为了知识讲座带来的愉快。
驶过五十公里左右的柏油路,我们进入了碎石铺就的小山路,也就已经进入了大芦山公社辖区。汽车开始了缓慢的爬行。忽然,一片嶙峋灰白的岩石,阶梯式的排列在山间的景观令我惊呼起来。令我惊呼的不止是石头的排列方式,更是高低不均,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间一畦畦葱翠的麦苗,已经零星开着些黄色碎花的矮个儿油菜,还有那开着些许紫色花瓣的蓬勃旺盛的豌豆苗。极目远眺,公路两边的土地,大都是这样格局的,将乱石砌为土坎,腾出来的土地,就植入了各种庄稼。山再荒芜,也能长出延续生命的粮食!一种感动油然而生,嶙峋乱石中顽强蓬勃的庄稼,傲然的向我们宣示着大芦山人的勤劳与坚强!大芦山人有撼动山脊的魄力,大芦山人民的日子毋庸置疑,将越过越丰美!
(二)大芦山的夜晚
暮色四合之际,我们到达了接待我们的村公社社长家里。社长家里已经在坐十来位客人了。原来为着明天的青菜节,邻县各单位都有组织前来采风的人员相继入住村里各家各户。饭菜已经在桌上飘着诱人的香气,闻名的大芦山当归鸡自然唱了主角。自家土地出产的当归,自家生产的粮食喂养的土鸡,那份天然的美味,文笔本来肤浅的我,实难尽善尽美的描述得当。为免读者诸君呈馋涎欲滴之尴尬态,我还是委屈它悄悄存于我的记忆,留待我自己慢慢回味吧?嘿嘿!
饭后,大家被安排分散夜宿村民家里。我和玫瑰、闲花、水,共宿一家。一切妥当,大家漫步在夜幕下的乡村小径上感受着乡村夜色的幽静。乡村里的夜晚,除了错落于山间的院落里漏出些零星的光亮来,就只有天上的繁星照明!是的,繁星!我不知道有多久没见过那么密集的星光闪闪的夜晚了。同行马老师让我指认天上星座,可我是个天文盲,对星象一无所知。连累他只好勉为其难、“无奈”的仰天向我指点一二......忽然,远处有音乐响起。原来,那是为明天青菜节表演节目,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传出的音响播放的音乐。繁星满天,热烈交谈中、挨挨挤挤的文友们,扩音喇叭里的嘹亮音乐.......
此情此景,令我想起了故乡的夜晚。小时候,也是这样漆黑的夜晚,大人得了某村有电影放映的消息,早早忙完农活,吃了晚饭,约上邻居,搬上几个小凳子,大人小孩、三五成群的在星月殷勤的照明下,也或仅有几颗勤快的小星星出来巡逻的夜晚,不得不高举稻草燃烧的火把探路,嘻嘻哈哈热热闹闹挨挨挤挤的向放映场奔去。看电影,于小孩子来说,不过是欢喜电影里那份现实生活里没有的,新奇景观或者某些刺激神经的场面。最让孩子们快乐的,其实不过是那份在宁静安闲的夜幕下挨挨挤挤的热闹。
(三) 云海
飘荡着腌菜味的农家小屋,陌生的木板床,成就了我和水同床共枕一宿的友谊。半梦半醒、辗转到凌晨五点,水再也躺不住,掀开温暖的被窝,怂恿大家及早去观日出、看云海。于是,为避免吵醒主人家的清梦,大家在一阵嘘声里,相继抖抖索索的置身于不容分说袭入脖颈的寒冷、残星的余辉里。院内外模糊的呈现着农具和田野里庄稼的身影。黎明,还娴静得像个未及出阁的姑娘。看日出、赏云海美景,这愿望勾引着我们的神经,蠢蠢欲动的好奇心藐视着寒冷的侵袭。
遗憾的是,因为山路的陌生,因为我们思虑的不周全,没有顾得上拖上个熟悉山路的向导,有勇无谋的我们,迷失在了山间小路。待熟悉山路的普洱摄影协会的朋友们闻讯,前来引领我们爬上能纵览云海的山巅时,已近正午。如同期待一探新嫁娘的神秘俏丽,期待一睹日出的精彩瞬间是无缘得见了。但,那曼妙多姿的云絮,无疑补偿了我们在碎石铺就的山路上磨破了脚趾头,一路踉跄的奔走。
满眼絮团簇拥、恍似无边无际的绵渺云海惊怔了我们的眼球。轻柔的飘浮在我们脚畔身前的云影,恍如仙女赐福,为我等披上了缕缕洁白的纱绸,令人遐思无限。崖际松柏青翠挺拔,怡然的享受着云仙姊妹们的亲吻。就连各种杂树乱草,也得以尊享殊荣,恬然享受着仙女们的温柔缠绵。站在崖顶,我好想飞。好想请云女赐我一双翅膀,让我舞进那片白絮一探究里?因为太阳躲进了云被里,虽近正午,山头却还氤氲着恍如凌晨的清凉。飘飘欲仙?是的,看那成团如絮的渺渺茫茫,几欲携了我去的风情万千的云仙,怎能不令我心醉神迷,陡起腾云驾雾与之相拥相融之念?千山万壑脚下踩,怎不令人壮志澎湃?又怎不令与云仙朝夕相伴的大芦山子民忘记生存的艰苦,搏取美好的明天?
(四)樱花热情、石头更出奇
别了云海,归途中,太阳懒懒的从厚重的云层里渗出些许苍白的亮色来。沿途的风景于早上来时雾幔的掩藏里露了原形。我惊喜的发现,大芦山冬日的山间小径,错落点缀着棵棵开得灿烂娇艳,簇簇团团的粉嫩的野樱花。冬樱花,在普洱城郊其实也随处依稀可见,在距普洱六七十公里外的大芦山现原不足为怪。令我叹服的是,这里海拔比普洱高出几百米,且乱石林立,地质奇薄。在这幽僻冷峭的山间小径,粉嫩的樱花也能绽放得如此热烈!喜爱她不避冷清的热情赤诚,惊佩她肯在百花休眠的冬日,独自为幽寂的山林献上如许灿烂笑颜的高尚情操!倔强灿放的冬樱花,不正是为在石头缝里不辞辛苦求生存的`、大芦山人民的坚强奉以热烈的表彰么?
“你们看,石头开花了”,思绪惊喜于樱花的灿烂中正澎湃不已,同行马老师却指着一块两米左右高大嶙峋的石头,对我们说。果然,仔细看去,接连发现几块类似大小的石头上布上了道道青苔,那些青苔缝里开着朵朵橙黄色的小花,锥形花瓣叠加多层,虽无茎叶,花朵仍显得厚实而娇嫩。我们不懂植物学,只能估计这样的奇景应该跟那些青苔不无关系。马老师笑谑:以石头为楷模吧?只要心诚,石头开花也不为奇呢!大家一致大表赞同!呵,大芦山处处透着坚毅执着的魂志啊!
(五)青菜节
一阵人声鼎沸的杂音传来。原来,村里为青菜节准备的节目正在进行中。远远望去,人头攒动,通往山口的各处交通要道排满了汽车。为青菜节准备的节目,在一片开阔的农地里临时搭建的一个舞台上进行,隐约见有舞蹈节目正在演出。舞台左右前方各有几排临时搭建的商品出售摊位,村民们拿出了各家地里出产的特色农家菜蔬,或特色民族饰物在此展销。通往舞台附近的一条小路边,牵起了一条长线架,线架上展览着历年各摄影家拍摄的青菜节的盛况。
青菜在普洱是家常饭菜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养颜美容菜。据说,在很多年前,在那粮食紧缺的年代,因着扎根深,蓄水量大,也容易腌制久存等特质,顽强生长的青菜在地质单薄的大芦山为人们缓解了饥饿,保住了几近消逝的生命。当走出大芦山的人们,在越来越富足的生活里,日益惦念起那些救命的青菜时,感恩怀旧之情于化为了行动----青菜节诞生了。
石头里刨出来的土地金贵,在生活条件日益好转的境况里,五谷杂粮得优先入驻精耕细作的土地。青菜只能被人们错落间搭种植在各种庄稼地里,比如麦田的沟壑里。可它们不计亲疏,依然顽强的茁壮生长,其重量竟能超出别的地方出产的青菜的数倍之多。我们凑近了打听,了解到舞蹈歌曲等各节目表演完后,公社领导将会为村里各家呈上的自家出产最大最好的青菜评选等级,按名次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还有大芦山绝对纯粹的土鸡鸡王、鸡后的评选。听说,去年青菜节上,被评为最大的一棵青菜重达二十多公斤,被高价拍卖达人民币5000元。想来是某位商人为图个好彩头,给出了这么令人咂舌的高价,也给了辛勤劳作的村民最大的肯定!令种菜的村民收获了巨大的惊喜!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原来在任何场合任何地方都不是没有道理的!
(六) 作别大芦山
由于时间紧促,当天下午,未及青菜节盛况结束,我们一行便带着从大芦山走出来的刘老师的亲戚馈赠的青菜,以及从市场上淘来的各类土特产,依依惜别了宁静美丽、安闲憨厚的大芦山,怅然回归我们充满喧嚣的另一个世界。我知道,大芦山的美,我们仅仅领受了皮毛,大芦山的魂,我们更无暇相通。大芦山看不尽的美、品不完的淳,自是只能留待他日慢慢领略了。
篇4:霍山行记散文
霍山行记散文
再一次来到霍山,是距去年十月的金秋笔会七个月之后的初夏。应小南岳掌门人张颖姐的邀请,参加品茶采风活动。
周五下午我便从驱车从寿州城往西,贴着淮河赶往了蓼城。虽是近邻,但,我还是第一次去蓼城。很开心,受到小说家张子雨老师的盛情款待,有幸在那里与一直亲切喊我“小老乡”的小说家陈斌先老师和他美丽的夫人,省散文大赛铜奖获得者穆志强老师,评论家、诗人张烈鹏老师,剪纸大师张玉柱先生开心相聚。那晚,我打破常规,喝了几杯酒。陈老师很高兴地表扬了我喝酒时的爽快。还说在某某场合,有某某领导在场,大家都喝酒了,就我一个人只肯喝水。即便是领导,某某也只不过是某某,喝酒,得和对的人,这是我的原则。在爱护我的老师们面前,即便端杯,也没有人会强迫我过量,这分寸,我懂。果然,再斟酒的时候,大家都异口同声说:“给丹丹少滴点。”哈哈,我窃笑。
宴罢。喝得满面桃花的陈夫人打包了美食要回家喂犬子陈呆呆。组织部长张烈鹏老师当天有接待,是抽了百忙过来的,饭后,他又匆匆赶过去忙。就那,他却还不忘给我带了两本书来,令我非常感动。张玉柱大师更逗,居然从家里带了一本我的书到席上,非要我签名。天,我这笔要人命的丑字呀!硬着头皮在书上划拉了几个有碍观瞻的字之后,他居然递过一只纸袋,哇,好几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此刻就都归我啦!真好。交接完毕,大师说他住“旧城”,有点远,先告辞了。剩下我和张、陈两位老师在微雨的蓼城街头漫步。他们送我到酒店。开门,煮水沏茶,饮茶聊天。陈老师侃侃而谈,给我上足了一堂文学理论课,张老师偶尔应和,是他一贯的风格,言简意赅。之前小说颁奖大赛我有事未去,据说,张老师的发言仅一句:“通过比赛我知道,自己还在队伍里,就行了。”耳闻后,忍不住在心里鼓掌。得奖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文字带来的美妙。我呢,就像个小学生,正襟危坐在那里听他们说小说,说人事。坏了,一阵不听话的哈欠败了老师谈兴。他们离去,我关门,站在窗前,看蓼城的夜。记得以前,听人说过,霍邱的麻雀都能喝二两酒,同理那里的蚊子也嗜酒吧。那一夜,它们算是馋上了我那掺了酒精的血了,围着我宁死不屈地征战。
第二天一早,穆老师就和司机来酒店接我。一路轻轻松松地看风景、聊天,不觉就到了霍山。下了高速,见到前来迎接我们的小南岳张颖姐、凤麟和陈伟等一行。老朋友相见,格外开心。正如穆老师所说,参加文学活动,最重要的是一帮人在一起能激起创作的热情。的确。午餐安排在一个叫“石榴园”的家庭餐厅。院里一株舒散枝叶上挂满似火榴花的石榴树应该就是餐厅之名的出处。“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和文友们在石榴树下合影时,我默吟。等餐时,陈伟说带我们去附近转转。山城真好,因有地势起伏,便有了景物层次交错的美。他指着远处的一幢高楼,说,那是他家所在。放眼望,宽敞的街道拓展着城市的步伐。而一低头,身边却还有古旧的红砖瓦屋偎在河边,年代的对比感真强!走着走着,陈伟指着院外菜园子里的植物考问我们,这难不倒我。我小时候生活过的校园里就有一个很大的菜园子。西红柿、辣椒、黄瓜、茄子的样貌统统都还在我记忆的深处,我一眼就能认出作为它们母体的样貌。有自己菜园子的餐厅,菜肴一定特别鲜美咯,我暗忖。果然,尤其那种大块的面食,我连吃两块,那是姥姥生前擅做的……
午餐后,回酒店稍事休息。我想赶紧补前晚在蓼城被蚊子君搅扰的睡眠。落枕,翻书。书,一页一页翻。时间,一分一分过。刚有点睡意,好友打电话来,说要过来探望。我还是不改对他一贯野蛮态度,冲他,埋汰他,说要睡觉,不准他过来叨扰。就这时,方兄电话也至,说已到酒店大厅。穆老师电话也过来,问是否出去转转。得,不睡了。起床。下楼。穆老师和我与楼下大厅里的方兄及张颖姐会和。转转去呀!穆老师提议。张颖姐便领着我们穿过马路,走上了沿河的堤坝。河那边的塔高耸着,那塔便是我第一次来霍山一下车就迫不及待贴近它的文峰塔。今天,循着水看去,觉得它更美了。这河,我刚来霍山时第一次听到它的名字就爱上了它。张颖姐说。什么名字?我急迫想知道。幽芳河!哦,青草悠悠的幽,芳草萋萋的芳,我在心里郑重地写下了这条河的名字。这是一条流淌着文化和智慧的河,美丽的河,幽静的河。以这条河命名的幽芳诗社采撷着这河中灵性的浪花,集成了幽芳诗刊载着满满的诗意,继续奔流。我们从有些晃荡的简易石桥上凌河而过对岸。对岸是草木葳蕤的山野。穿过一片小竹林,走过一垄垄田地,来到山脚下的一片废墟。大堆的红砖赫赫,彰显着城市的扩张之势。旧日人家的主人早已不知徙往何处,我闻到一股幽香,回首,在残垣断壁间看见了一株花事正旺的金银花,默默幽芳……
归去时,在路边看见了大簇的艾草。穆老师拿出手机拍照,我摘下一片艾叶,轻轻地埝,然后放在鼻尖,深深地嗅,艾香清冽呵。端午近了,艾草是端午门前的一把鲜绿,也是勾起回忆的一根索。我猜,写《为故乡喊魂》获奖的穆老师,他的老屋后也有这样一簇青青的艾草吧?离家越远,越恋家。乡土越逝,越难忘。
晚餐,很幸运。我意外尝到了蒿字粑粑。我的家乡无此美食,但我在很多文章里看过它,隔着纸,垂涎许久了。就餐时,凤麟转着餐台,旁人还在斟酒之际,我便在她眼神的示意下先下手为强地夹了一块。哇,这就是传说中的蒿子粑粑哎!米粉的粗粝,蒿子的清香。奇妙地把乡土和春意杂糅了起来。这美食里,藏着家乡的味道,春天味道和母亲的味道。我拍了照片,传到网上。立马有人回复,是远在美国的女友发了流泪的表情。她说,那是她家乡的恩物。我知道,这美食,对万里之外的她,所蕴的含义便更是不同了。
晚餐后,一行人走在流光溢彩的街头。依旧沿着幽芳河,在夜风中,在灯光下,循河水宛转的指引,我们朝文峰塔而去。我们静静地走着,山城也静静的`。灯光却甚是璀璨,把幽芳河、文峰塔和周遭的花草树木都镶上了一层熠熠的光。真是愈夜愈美丽!霍山的静,令我心醉。继续走,在这样美丽的夜,早归无疑是无视美的罪过。走,走向淠阳河。在河边的亭子里,我们小坐,聊天。随行御用摄影师方观男兄给我们看一路为我们拍着的照片,真是佳片纷呈。我们发现,在这样美丽安谧的夜里,自己都不由生动了起来。风从湖上掠了凉意。夜深了,我们恋恋地往回。临近酒店时,我还不忘回头望一眼文峰塔,它默默地矗立,像恋人归家的静默却敦实的男子般令人感觉安全而妥帖。
晚上,阿洋姐和我同住。我们共同的好友,早不写诗的诗人浅水过来探望。话题在文学处再一次井喷。我们这朋友,有着非常典型的诗人情怀,却又因做了几年企业老总而有些分裂。我告诉他,他有时表现出来的那种烦闷,其实无人能度,只有文字才是最好的出口。他若有所思。我说,你不应该半夜睡不着觉就四处发信息找人倾诉。那没用。不知他可能听进我的建议。时候不早了,他告辞,我和阿洋姐继续聊我们对于小说的看法,观点有碰撞,但大家都享受这份真诚。是夜,安睡。霍山的人少,蚊子也少,真好。
周日,参观现代化的茶产业园。在偌大的厂房里,看巨大冰冷的机器,听介绍说这机器替代了人工,每日可产茶3000千克。我当下就有些怅然。我爱品茶。茶于我,便是那“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君。我爱的茶,是素手采摘,捻青,慢摇细作的产物。手工的,充满仪式感的,有人的情感、体温凝在了里面。每一枚茶都带着人气,所以,即便是同一类茶,同一家的茶,也会有不同的风味。细细品茶的过程,又何尝不像是品味别样的人生呢?可惜,机械化最终替代繁琐的手工,往后,怕是品一杯手工茶都将成为一种奢侈了。
离开霍山的时候,穆老师知我没走过老路,便让司机从老路返。他说,老路更贴近山,景色很好。是的,贴近了山,也贴近了植物。途中,看见成片不知名的山花,黄色的,在绿草深处绚丽地绽放。车一晃而过,它们却鲜亮地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影。就如,生命中很多平凡却美丽的遇见,虽不久在,却丰富着我们的人生。短暂的霍山行也正如此。
篇5:桂林行记散文
桂林行记散文
第一次带儿子出远门,是与友人一家一起赴桂林游玩。在坐上火车之前,心里一直很忐忑。以前带儿子去外地,都有老公陪同,这次单独带儿子去那么远的地方,总觉得缺乏安全感,心里七上八下的,紧张得很。好在有朋友一家随同,心里稍感塌实。我也想锻炼锻炼自己,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潜能还可以发挥出来,于是鼓起勇气跟着朋友一家签约国旅奔赴桂林。
因为票务紧张,旅行社给我们分了上中下铺。儿子第一次坐火车,很兴奋,在上下铺之间爬来爬去,觉得很好玩。可是真正到了睡觉的时间,我和儿子挤在狭窄的中铺上就非常难受了。因为害怕儿子掉下来,我一直不敢眨眼,儿子睡觉不老实,一会翻身,一会把脚搁到我身上,让我提心吊胆。最后实在熬不住了,就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这下可苦了我那朋友,她看到我睡着了,她就不敢眯眼,她在下铺一直盯着我和儿子,生怕孩子掉了下来。
到桂林时大概5点左右,导游把我们带到一个酒店坐下歇息,两个孩子也只能那么干熬。虽然是想带孩子出来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但是看到孩子们那么早就不能睡觉,又觉得孩子们挺遭罪的,难怪别人都说旅游是花钱找罪受呢。
吃罢早餐后,导游带我们赴第一个旅游景点——“百里画廊”,也就是乘坐所谓的豪华游艇游览漓江风光。漓江两岸的风光无比秀丽,那里的山很奇特,都是拔地而起,绝对没有缓冲;山形各异,似人似物。有仿佛奋蹄的野马,犹如仁慈的菩萨,看似盼夫归来的妇人,又如被咬过一口的寿桃……在观赏美丽的风景之余不由得感慨大自然的神奇,是什么造就了这么美仑美奂的奇异风光呢?
在历经4小时的漓江两岸游后,我们吃过午餐就奔赴银子岩风景区,这里被誉为桂林旅游圈的一颗璀璨明珠。走进岩洞,被精美的钟乳石惊呆了。以前也见过一些省份的喀斯特岩洞,当时也觉得那些钟乳石是无比的美丽,可是一到这银子岩,才明白什么是“小巫见大巫”。银子岩洞里,形色各样的钟乳石,如仙如神,像人似物,栩栩如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几处有代表性的钟乳石:“佛祖论经”“银子钻石”“独柱擎天”。在一处貌似庄严神圣的佛堂,底层众多的石笋形如群佛端坐一堂,聆听坐在高台的佛祖传经布道,配以声乐梵音阵阵,故名为“佛祖论经”,此景被誉为该洞的“三宝”之一。所谓“银子钻石”,是因为钟乳石表面附有方解石颗粒,折射出闪闪光芒,像银子、似钻石、如水晶,“银子岩”就由此而得名。此景又叫“雪山飞瀑”,好似霎时间,从顶端泻出20多米高的雪瀑,纷飞四溅,壮观奇美,此情此景使人联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绝世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进入洞中,可以看那擎天石柱犹如立于峰巅之上的老松,忧郁沧桑,周围遍布均匀细长的枝杈,巍巍高乎26米,此是洞中“三宝”之二,名为“独柱擎天”。银子岩以其雄、奇、幽、美的溶洞景观独领风骚,观赏完银子岩洞后真有种“泰山观完不看岳”之感。
第一天的观景就在游览完银子岩后告一段落。晚上是自费观看“刘三姐印象”,时间是9点半。儿子由于过度疲劳,一上车就睡着了,到景点时儿子仍不愿意起来,只好强行喊醒他,没有睡够的儿子哭了一场。看着儿子伤心的样子,我觉得自己在做残忍的事情,但是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啊。好在儿子不是那种耍赖的孩子,在哭了一小会后也就作罢,随我们一起进入看场,找到座位后我们坐下等待演出。我们很是幸运,座位在第一排,观看演出非常方便。在稍微等待后,表演开始了。老谋子确实有才华,他善于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来展现当地的人文景观,即以桂林奇异的山型作为背景,通过一些现代的灯光音像效果,来再现刘三姐为代表的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气势非常宏大,画面美不胜收,让我们惊叹不已。看完演出后,回宾馆已经很晚了。儿子很快进入梦乡。
第二天的旅游安排比较松散,上午导游带我们去了天宫岩,实际上也是看喀斯特溶洞。也许是因为昨天的银子岩过于精彩,今天观赏天宫岩就不再有昨天的那种欣喜与悸动了。唯一的看点就是溶洞里的倒影很是神奇,洞中那丝毫没有波纹的一层薄水宛然一面镜子,将水上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倒影过来,上下相连,形成一个个完全对称的奇妙世界,如果不是导游的讲解,还真以为地底下全是深不可测的钟乳石呢。下午我们又是去参观一个溶洞:丰鱼岩。这里因暗河盛产油丰鱼而得名,素有“一洞穿九山,妙景绝天下”的美称,被誉为“亚洲第一洞”。洞里有一个面积达2.55万平方米,中央高达46米的洞厅,钟乳石壮观密集,是世界上最宽大独具特色的.洞厅。站在偌大的洞厅中,不由感叹造化之神奇。晚上我们去观看了少数民族的表演,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小伙子光着脚丫在碎玻璃中跳来跳去,脚底毫发无伤,真不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练就这么一身本领的。此外他们那原汁原味的歌声也让人惊叹,他们高亢之嗓音与毫无杂质的歌喉堪称完美结合,给人一种余音绕梁三月不绝的享受。
第三天的景点是桂林的代表性的自然景观——象鼻山。整座山形简直就像一头正在饮水的巨象,桂林的山真是奇特,山形各异,如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会看到或人或物的形状,而且是越看越像呢。象鼻山欣赏完后,我们又赶到靖王爷府。靖王爷府中有几处很怪异的景观:一棵槐树和一棵樟树合而唯一,下面的主树干看起来是一棵树,上面的枝干发生分离,树叶迥异;靖王府中的树别有一番风味,每棵树上都长有毛茸茸的寄生植物,看起来像龙鳞,据说当时靖王爷有篡夺皇位的野心,从这些树上似乎可窥见一斑呢,当然这并无科学依据可言。独秀峰位于靖王爷府内,登上山峰,桂林一城尽览眼底,一股豪迈之气顿时涌上心头,自己也仿佛成为一个脚踏臣民,唯我独尊的帝王。
游玩这些景点后,导游带我们快速赶往餐厅,原以为是晚上8点多的火车,后来才得知买到六点多的票,导游也慌神了。在胡乱吃了一点东西后,导游带我们马不停蹄地冲向火车站,当我们刚坐上火车5分钟左右,车就开动了,我们的心狂跳半天才停下来。幸亏有好友的老公帮忙,不然我一边牵着孩子,一边拖着行李箱,真不知道该这么办好。
经过1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武汉。一看到武汉就像见了亲人一样,真印证了别人所说的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呢。虽然桂林的风景迷人,让人心旷神怡,但是回到家的感觉就是幸福啊。不过以后还准备带孩子出去旅游呢,一来让孩子接触大自然,领略风景的优美,从而获得美的熏陶;再者可以让孩子增长一些见识,在旅游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等等。总之,以后有机会还会出去旅游哟!
篇6:长阳行记散文
长阳行记散文
11月1日母亲仙逝三周年,按祖籍长阳习俗,当为大祭。与妻子商量,乘十一大假,偕子女驱车前往拜祭。
现有高速列车,又有飞机,出行便利,何苦自驾?此行除了去长阳祭母外,还要到荆门拜望岳父岳母。孝逝者,更应敬生者,这是常理。而荆门长阳相遥百余里,无车不便。开车却有了忧虑:往返2500多公里,一家大小,安全当成问题。于是,启程前,将车开到修理店全面检查。纵然如此,我与非儿每两小时轮换驾驶,小心谨慎,不敢掉以轻心。
到长阳上金子山扫墓翌日,我们一家乘船游清江。清江,蜿蜒800里,因隔河岩水电站截流筑坝之故,长阳境内景色绝秀,人云:“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似画廊”,故这里有“清江画廊”之称。《水经注》记载:“水色清照十丈,因名清江”。长阳人将此开辟为旅游胜地,大船小舫,川流不息;各地游客,络绎不绝。船至清江画廊的终点是武落钟离山。此山为武落与钟离两山合成,魁头岩、牛角岩、盐女岩、石神台、庙凸岩五峰对峙。山腰相抱,峰自独立。山不高而雄奇,木不魁而幽深。相传这里是土家先祖巴人的发祥地,“下里巴人”民曲由此风靡昔日楚国。沿途,有卖香者,以供上山人祭拜土家廪君之便。可游人中卖者甚少,我自称土家汉子,自然不会节省区区几十元香火钱。一则诚心拜祭土家先祖,祈求平安;再则也是大小帮帮卖香山民,以解他们的经营之困。画舫返回的途中,又上仙人寨游览。仙人寨,一个天然巨大石洞,层层叠叠,似有仙人隐逸其间。船上望去,奇险无比,以为只有云梯可登。靠岸上寨,羊肠小道,竹木掩映,不奇而趣,无危而惊。时有豆大水珠从空中滴落,以为仙人佛水。洞半腰,一方平台,置观音一尊。高大数人之巨,需仰视其容。观音全身金黄,无论怎般施以世俗之色,终难掩菩萨慈善之心、和蔼之气。近洞顶,现更大坪地。简易的棚中央,一尊观音端坐其间。铺垫于前,供人磕头许愿。旁置公德箱。三两沙弥在路旁派香与游人。凡受香者,不得不接;接了,不得不拜;拜了,不得不施。我照例接了三炷香,一祈家人健康幸福,二祈子女学业进步,三祈返回惠州一路平安!礼毕,投钱,欲要离去,却被旁边的师傅拉到一旁,说:“施主,请到这边坐,我们的'大师给您画张符”。我一打量,一位并不年长的和尚端坐桌旁,他递过一张表格,我顿然明白,这是化缘的一种技巧。我二话没说,提笔就在表的第一栏填了100元。见我戛然而止,师傅连忙提醒,说:“施主看清,下面还有许多栏”。我知其意,说:“我与佛有缘,随身只有110元了,就净身而出吧”,于是在第二栏又写了10元。那位师傅即拿符,又盖印,然后折成三角状,说:“佛主保佑你全家平安!”下得山来,我将符交与妻子保存。他们皆笑我傻,问为何花钱换得这么一张黄纸片!我笑笑,默言不答。从长阳返惠州时,我仍然担心安全,请守炳弟将车像来时一样仔细检查。行程中,又嘱非儿不抢道,不称雄,谨守规则。沿途虽屡见车祸,我们却安然无恙。
回到惠州,与妻子讲,你知道我为何见佛就拜,出钱买符么?我说,仙人寨那僧人拉我一旁落坐,不仅因我不像其他游人往公德箱里只投了一元五元,更在于我兜里百元钞票被那僧人看见。纵然如此,我却乐意解囊。你想,那符真能赐人平安吗?那样认为就是傻了,可是僧人宣扬的佛理却能让人心生敬畏。有了敬畏心,才能循规蹈矩,谨慎作为,而不至于灾难临头。北大哲学泰斗楼宇烈曾无不感慨地对我说:“现代人就是因为缺乏慈悲心、敬畏心、感恩心、忏悔心,无法无天,胆大妄为,终至祸害无穷啊!”我以为此言甚是。世间有佛吗?没有,佛在人心,时时让人警醒觉悟,这就是佛的力量吧。
篇7:仲山记行散文
仲山记行散文
国庆黄金周没有远足的机缘,再加上前几天下雨,只好到附近一混。大圪塔太矮,梁武帝路断,爷台山太远,桃源太熟,想来想去,这附近只有一个仲山森林公园。幸好天儿已大放晴,于是带着儿子胯下一辆豪爵125,直奔目的地。
那地方,自县城往西,上了车坞塬三五里路,然后往西南方向,沿着柏油路直进山去。路两边倒有指示的招牌,什么“关中第一大峡谷”、什么“仲山森林公园”、什么“……农家乐”,大概二十多里就到了目的地。
山口平台,水泥罩面,树立斗大的巨石以即类似于牌坊的门楼。巨石上刻竖行朱笔行书“关中第一大峡谷”,两边站立长安花,矗立在南边山根下。门楼在西,横额景点之名,竖写对联;靠着左边是收费站,两间平房外悬挂规则,门口一两人收费,就这一张半新不旧的办公桌。
平台中央的北边刚好是十二属相石刻,栩栩如生;背后是气垫蹦床,满是尘土。紧接着斜坡一下,是一处接待馆舍,似乎很是繁华。我便招呼儿子走了进去,只见客房前一喷泉石鱼高耸围成一团,水线吐向中心的莲花,在阳光下活灵活现。儿子喜欢,凑上去戏耍,我便给他摄影。
再往后山势腾空,苍鹰盘旋,令人惊叹,想留张影却被它们警觉地溜走。客房后区不太平整,卫生也糟,只是附近花园有两朵大丽花红艳艳的,给儿子摄影留念。
在入口处又徘徊,根本混不进去,人家是收费的。大概是旅游旺季的缘故,成人三十五,小孩十五。游客挺多,车辆成对,亲朋成伙,伛偻提携。看看近十二点,不去那回去会迟了,于是我便询问了价钱,讨价还价。看门人说:“本地人照顾,带小孩骑摩托来不容易,只收成人票!”说着顺手从抽屉取出半张撕过的票扔给了我:“路远,得骑车,还有二十公里路呢。下沟牵着孩子,别让他乱跑,没事了。”我向他要沿途的景点介绍资料,他不给,只塞给我两张传单似的东西,打发我走。
进山曲曲折折,一阵柏油路,一阵砂石路,一阵土路,沿途并无可看,只是滑坡处很多,危险暗藏,轿车催逼,得小心驾乘。果然过了二十多公里便到了一处山半腰的平台,近似于停车场,还是半成品,可是还有人在收费。
山沟机器轰鸣,似乎正在开山凿路。大路已封,小路又险,我和儿子便跨过铁丝网向大路奔去。脚下滑,路途险,脚下不是碎石就是泥巴。几处小跑,几处碎步,溜坡、下渠、上石头,折腾了三五里路终于到达了所谓的“大峡谷”。
谷很窄,水很浑,流很急,声很响。两边山层如削,裸露筋骨,一直往南通向口外,由于正在沿河岸山岩凿路,不知所终。左手河心一块巨石,近似乌龟,大概是所谓的“中流砥柱”;右手河滩巨石林立,大大小小的散落,正有游人戏耍。于是我和儿子也不冒险,随了大流。
浊浪翻滚,冲击着几块岿然不动的巨石。——这大概是眼前这“关中第一大峡谷”景色之最,或者说是唯一的`一处景致吧。人们争相在这里留影,或许不光是记住这浊浪滔天的景象,也许还有……那满山的的秋色——火红的草树(低矮的样子,决不是枫叶吧),或者今天是……“重阳节”。
我也取出相机,捕捉着浪涛涌动的瞬间,为儿子配进镜头里。然后,我和儿子在河滩上捡了各色的石子,作为游览“第一大峡谷”的见证。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已到了下午三点多,于是我们决定往回转。人家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这回我们的体验是:“下沟容易上沟难”。这不,一路气喘如牛,加上红日高照,没有歇脚庇荫处,让人觉着又渴又累又饿。
在喘气的当儿,我问儿子的印象收获。他说没有,有上当的感觉。我也赞成,比起邻县的“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差远了,前年去那里,觉着路宽景美,云山雾罩的,设施到位,而且石门关也是历史遗迹,与扶苏有关,还有省会议中心等。更主要的是人家不收费,哪像这里,像样的景致没有,三十五元钱门票就把你哄上一条羊肠道,扔到四十里外的一条窄沟里,见到一条浑水,简直就是一群混账。“关中第一大峡谷”是谁封的?景点造的没有眉目,门票价还蛮高,简直是急功近利,心太“窄”了。
但是也有收获吧,起码一次野游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毅力:我们还能下这么深的沟,爬这么长的坡,体质还行。
于是,我们不无兴奋地驱车下坡,背着斜阳,回到暂别地车声尘障的小县城。
篇8:周庄行记的散文
周庄行记的散文
十多年前,我曾短暂的在昆山工作过一年。借因公外出的机会,除了周庄,我走遍了昆山其他角角落落。都说昆山周庄是天下第一水乡古镇,所以我不想太草率地走马观花。所以,直到我离开昆山时,也还没计划好去周庄一次。
周庄其实并不大,景点也不多,九百多年的积淀,也算不得历史悠久,然而它的知名度并不是因为过度的商业化开发,而是完善的保护措施,还有大明首富沈万三的影响力。我对周庄的认识,也是基于这些。
再一次到昆山的时候,已经是五年以后了。这是个秋天,目的很单纯,为了阳澄湖的大闸蟹和周庄的万三蹄,以及水乡风光。这是水乡古镇系列的一部分,也是多年以来的夙愿。
到达古镇门口的时候,眼前除了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便是牌楼侧边那一排特产店,尤其是特产店屋顶上那只万三蹄模型,足有一个立方大小,无论是外形还是颜色,都能迅速勾起游人们的食欲。
从牌楼进入景区,向南直走,首先抵达的是全福寺。古镇处于万湖之中,全福寺自然也浮在水上。寺庙共有五进,但部分建筑临湖架水,湖光水色衬映着黄瓦灰墙,颇有海天佛国的意境。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该寺山门耸峙在南湖岸边,码头平卧碧波。寺里面人很少,自得清静。还有有一片竹林,漫步林中小径,可以参悟佛法的高深。寺外是小湖,湖中散落几只小舟,恰似身处古人的诗中。
走出全福寺,来到古朴典雅的博物馆,草草浏览完水乡出土的农具和文物,再一次体会了水乡人民的勤劳智慧之后,便迅速赶往位于贞丰桥畔的迷楼。这是一座临水而建的木质酒楼,亭台楼榭,古色古香,非常有特色,在这样的小楼里眺望江南的的小桥流水,是多么的惬意。这也正好印证了“色不迷人人自迷”的酒楼名。
出迷楼,过贞丰桥向东,有叶楚伧故居,这是一栋四进清式建筑,包括墙门、轿厅、正厅和堂楼,还有一个幽静小巧的后天井。然而除了堂楼基本保持原状外,前面三进在**中已经被夷为平地,现在看到的都是修复后的仿制建筑。陈设依旧朴素,毫无奢华。后天井中,花木扶疏,绿树掩映,环境十分幽静。相传天井中原本有一株日本友人赠送的`桅子花,可惜在修复故居时,移栽枯萎了,不甚惋惜。
出故居至富安桥东,便是沈厅。穿过那条狭窄而潮湿的过道,便到了沈厅门口,石板路,木栅栏,咯噔咯噔直响。沈厅兴建于清,坐东朝西,七进五门楼,共有大小房屋100余间。参照传说、历史、经历和起居的场景,通过铜像、砖雕、漆雕、模型、版面、布景、泥塑、画册等手法,给予展示。走到沈万三铜像前,很多人往上扔硬币,祈求沈爷在天之灵保佑发财。我想沈万三要是地下有灵,一定会非常地郁闷:“老子当年好歹也是天下首富,你们就拿些个钢蹦孝敬我,我都不稀罕要。”
紧挨沈厅的是张厅,位于北市街双桥之南,原名怡顺堂, 建于明代,清初转让给张家,改为玉燕堂,俗称张厅。张厅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院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古朴典雅,独具神韵。虽然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这里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的气派。
去过了沈厅,对沈万三故居也就没有太大的欲望。朋友告诉我,布局都差不多,唯一有区别的,就是故居的万三铜像前有只特大聚宝盆,很多人前去祈福。我在想,明初沈家已被抄没了,又经历了几个朝代,遗物早已遗失殆尽,如今故居里的物什,包括庭院,恐怕都是后人伪造的吧。至于聚宝盆,更是以讹传讹。其实,生财有道,切莫寄望于旁门左道。
然后往北经双桥,向西是沈氏义庄,向东是万三水墓,均是与生死相依的地点,懒得去窥视。再往北走是古戏台。在江南水乡,见过很多形形色色的古戏台,大同小异,也就觉得没必要再去了。于是,一个风情十足的古镇,在我购完四个万三蹄之后,就结束了。落日的余晖,映满了我的归途。
的确,周庄很小,比不上我去过的任何一个古镇。为数不多的几个景点,也只耗费了我一个时辰的时间。然而,它的天下第一,不是从面积而言,也不是针对景点数量而言,更不是从商业化进程而言。短短九百余年的历史,浓缩了一个古镇和巨富的兴衰。它的风情,没有过度开发而变色,原汁原味的水乡气息,会让到过的人一再留恋、回味。而我回味的,还有万三蹄和万三糕的味道。愿它,永远安好!
篇9:乡村百里行记散文
乡村百里行记散文
午饭过后,闲暇无事打开看空间日志,工友也正好在线,他说今天凉爽不妨去野外转转,我俩一拍集合,立即下楼推上自行车出发向野外骑去。
我们一边走一边合计着去定州国华电厂去瞧瞧,从工业学校环城大道直奔南骑去,今天的天气很适合外出,天公为我们搭起了凉棚,一路上清风扑面,路边的树叶沙沙作响,我们抄小路穿村庄,路边梨树成片杨、槐成林。小鸟在树间自由穿越嬉戏。成片碧绿的麦田平铺在道路两旁。
不大会就穿到了通往电厂的国华大道,道宽约五米有余,路边杨树成排,如守卫的卫士站立两排。一路骑行比刚才土路好走多了,但我还是在土路骑行,我喜欢地气和小草那种夹杂在一起的芳香。
这时,路边一个牌子显示大堡自疃,在村边坐落着一座天主教堂,与村子建筑很不搭调,不过定州这片信仰天主教的人还不是少数,也不知道啥个年代这华夏的土地,受这外国神的'影响,这多人成了天主教信仰徒。
回来我查了下资料才知,正公元635年,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景教由波斯传入我国。200年后,尊崇道教的唐武宗下令废止佛教、禁止景教流传。但在契丹、蒙古等边疆地区, 景教并末灭绝。13世纪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蒙古族中的景教徒也随之而来。元朝时,景教颇为盛行, 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也来华传教,称为“也里可温教”。元朝灭亡后,该教在中原又告中断。明朝末年,天主教再度传入中国。意大利耶酥会传教士利玛窦于1582年到达广州,他采取适应中国文化习俗和介绍西洋科学的方法传教天主教传入中国。
有三个重要的时期:第一期是唐朝由聂斯多略派所传入的景教;第二期是元朝由方济各会士孟高维诺及其同会会士所传入的正宗天主教;第三期则是明朝末年利玛窦等耶稣会所传入的了。可惜前两期都似昙花一现,不久便归湮没,只是由明末起,天主教才在中国生根,至今未绝。车轮旋转
,不大会孟良河映现眼前在眼前,此河曾为宋名将孟良押运粮草之水路,故后称孟良河,又名运粮河。2000年,在万人大会战的综合治理下,已是青春焕发,光彩照人,河两岸垂柳吐艳,岸边绿化带花草飘香,河中水碧草青,已成风光优美的一道风景线。
自行车继续向国华电厂方向驶去,不大会电厂东门到了,两个凉水塔并排而建,正门在西北侧所开,两边花草相衬,西侧绿树成荫,小鸟和野鸡不时的在中穿梭嬉戏鸣唱,我小心翼翼走进想给也鸽子拍个照片,不想惊动了它们,他们一跃而起飞入了树林深处。
神华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三方按4:3:3比例共同出资于1999年3月创始组建。公司于1999年6月18日正式成立筹备处,2000年8月15日正式注册为“河北国华定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月16日更名为“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在这简单停留了会,继续穿过东沿村向西骑去,走出村外大片的麦田如绿毯平铺在村外,显现出冀中平原的风骚。清风掠过麦波翻滚,如同湖面碧波,远处梨树成片,花蕾坐果欲求秋日的硕果。看那有一只野鸡,这时朋友随我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只长满华丽羽衣翎毛的野鸡,悠闲的在树林里觅食。我原想只有在我们山里才能看到野鸡,没想到这平原也具有这生灵之物。为了多看一眼我们停下了车子,少做调整休息。
此时的我脑海不由回到少年时在山里的生活片段,上学的时候我们周六常去后山玩,那里林木茂密,野花遍野,好多叫不上名的山鸟成群结队,野草纵深,一不小心会惊动脚下的野兔子惊慌逃窜。叉腰站在山顶向远望去,山脉连绵起伏,白云漂浮,古柏倒挂崖边,松枝悬挂崖壁,山桃吐媚于半坡,秋季火辣辣的沙棘,野葡萄、山梨、榛子等一些叫不上名的野果子,让你口水欲滴,有一种说不出的自然霸气。
一阵清风吹来,将我从回忆拉回,踏上车子继续前行,车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情说不出的舒畅,我喜欢自然,更愿意和自然亲近的接触。走着走着这时初夏的细雨不约而至,洗刷在脸上,也许老天爷看我们一路灰尘,怕与这自然不协调,帮我们洗涮一下。
雨点越下越密,这时车子也穿插到了定曲路,雨点打湿了路面,车子行走过奏起了欢快的进行曲。车子也随着节奏快了许多,清风细雨游者此时化为一体,道边的树木麦田在细雨的洗涮下,也与风雨同曲狂欢,喜迎这久违的甘露。
回到家全身湿透,换下衣服稍作休整,迫不及待敲起键盘记录回味着出行的乐趣。
★ 广州周记棠下店
★ 寒假行记作文
★ 广州三元里周记
★ 西行记游记随笔
★ 西邮记散文
★ 乡村动物记散文
★ 有尾巴城行记作文
【广州行记散文(共9篇)】相关文章:
莲花岩一日作文2022-10-23
夜里漫步随笔:“走湖”夜记2023-06-05
湘行散记读书笔记6002022-12-09
剪不断的乡愁初一作文2022-05-14
生活多么美好作文日本2022-06-20
《经火山》岑参2023-04-23
关于乾陵导游词介绍2022-12-20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三大主题2022-09-13
咸阳乾陵概况导游词2022-11-08
山东大明湖导游词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