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文学盛会散文

时间:2022-05-07 12:32:0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期待已久的文学盛会散文((通用8篇))由网友“吨吨吨”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期待已久的文学盛会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期待已久的文学盛会散文

篇1:期待已久的文学盛会散文

期待已久的文学盛会散文

一个春光明媚的四月人间,一场期待已久的文学盛会。

20xx年4月12日,上饶县二十六届谷雨诗会在上饶县移动公司六楼会议室举行。

通知了的人来了。男的,女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老的,少的;知名的,入门的;开车的,走路的;西装革履的,草根平民的……看似没有任何共同点的一个群体,都是应邀参加上饶县谷雨诗会的`文学爱好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上饶县的文学爱好者们,从田间地头,从厂矿企业,从行政机关,从学校医院,共赴文学之约,走进谷雨诗会,放飞梦想,播撒诗意,带着经典原创的诗歌,或朗诵,或吟唱,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带着学习交流的执着,赠文集,索期刊,珍惜一年一度的诗歌盛会。而渭波的诗歌代表作《总是生活在记忆的村庄》,在帅哥美女组合的和谐音韵中,更是把这届谷雨诗会推向了高潮。

没通知的人也来了。一位身着旗袍、气质优雅的女士,激动得哽咽着站到了台前。“我从小热爱文学,现在也在从事文字工作。但我没有受到邀请,我也不知道有这样一群热爱文学的人。当我无意中从一个QQ群里得知了这个消息,我就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去,要和他们在一起。”她的心声,让我们共同感慨于文字的魅力。

上饶县移动公司总经理李争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他亮出自己十多年前在大学时代创作的一首词,和了陆游《钗头凤》的韵脚,想描绘出“武林高手,孤高绝世”的洒脱意境:“白云城,白云边,白云飘渺白云间。今日醉,明日闲,有酒逍遥,无酒亦颠。*,*,*。有人笑,有人嫌,有人怨我有人怜。前生去,来生远。天意纵我,夫复何言?*,*,*。”只苦于那替换“错错错”、“莫莫莫”的两个字,一直没能填上,故此现场请求文朋诗友帮忙。有文友给出了第一个“甜”字,我给出了第二个“缘”字,但好像都不尽如人意。所谓“两字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十多年了,他还在期待着泪奔的那一刻。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的诗句,被一个富含磁性的男中音吟诵着,此刻,他的身份不再是上饶县委宣传部长,而是上饶县诗人刘伟明,他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了谷雨诗会,送给了“诗歌之乡——上饶县”所有热衷于用诗歌抒情的人们。

窗外,美丽的旭日公园垂柳依依,碧波荡漾。人间的四月,诗意满怀,春光无限。

篇2:盛会难逢散文

盛会难逢散文

6月30日晚,宁城县诗词楹联学会成立筹备会议在县人大主任王永德的主持下,于宁城县泰达酒店210室胜利召开了。

其时,恰逢建党95周年前夜,大家精神振奋,意气风发,纷纷为诗词楹联协会的成立献计献策,会议多次出现高潮。整个会议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宁城诗词楹联协会会长王永德(人大主任,中国楹联协会会员),副会长梁志刚(诗人),宁城信息中心主任仇洪林,宁城县志主编李文。秘书长隋日东(诗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参会的还有:宁城县诗词老将毕耀升、诗人秦少东、作家吴艳春(副秘书长)、诗人徐素艳等九人。

会上,王主任首先发言,他阐述了倡创宁城诗词楹联协会的初衷。宁城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是缺少正规的文化组织对诗词文化进行传承,所以想借这个诗词楹联协会,把宁城地区的诗词楹联发扬光大。所以特聘请了诗词上造诣颇深的毕耀升、梁志刚、李文等方家,现代诗颇具特色的隋日东,他们在每一种体裁里自成一格,与诗词楹联爱好者共同撑起了宁城诗词学会的天空。

另外,我们还有在编辑办刊上的行家里手仇洪林主任,这在我们以后的出诗词报刊方面都会提供有益的`指导。而两位女性的加入,更撑起了宁城女性诗词界的半边天。

接着,会长王永德宣布了宁城诗词学会的分工,安排部署了近期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还畅谈了以后一些活动的创意。王会长一席话,说得大家群情激奋,尤其是毕老师,对成立宁城诗词学会的意义更是高屋建瓴:这是宁城文化界的大事,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大家也纷纷献计献策,各个热血沸腾,仿佛诗情已经在每个人的心里燃烧。

接下来副会长李文做了深刻的发言:“对于宁城县志我深入了解,我希望县志里能留下咱们诗词楹联的佳篇,这是最有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的大事。感谢王主任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平台,我要在我家牡丹花开的时候,邀请大家来现场作诗,不醉不归。”

毕老也不甘示弱:“说好了,我贡献茅台。这酒可是一般人喝不到的,但是为了诗词学会,我愿意奉献出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王会长也自告奋勇:“说好了,到时候我要挥毫泼墨,尽情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悦。”

梁志刚也兴趣盎然:“我就发挥我的特长,为大家摄影留念。隋局长现代诗写的好,到时候也即兴一首。”

毕老师忍不住又抢了过去:“人家李白杜甫不都互相和诗吗?还有王羲之的《兰亭序》都是高雅文化活动的产物,咱们也效仿古人潇洒一次。”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诗人秦少东也来了兴致:“咱们宁城有很多名胜古迹,山清水秀,到时候咱们进行各种采风活动,吟诗作赋,不亦乐乎。”

而我和吴艳春呢,在这里资质最低,最没有发言权,只好连声说:“我们一定跟大家好好学习,感谢大家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提升机会。”

县报社主任仇洪林也主动请缨:“到时候我一定给大家编辑成最漂亮的刊物,让宁城诗词学会在宁城一炮打响。”

酒至微醺,大家还在滔滔不绝,对宁城诗词学会的明天充满了无限向往和期待。最后秘书长隋日东做了精彩的祝愿,愿大家:勠力同心,团结精诚。诗词歌赋,漾动宁城。

王永德会长接着把祝愿推向了又一个新高潮:坚定信仰,执着追求。群策群力,共创辉煌!

会议在激情澎湃的气氛中圆满结束。让我们期待“宁城诗词楹联学会”成立之日的早日到来!会后大家纷纷写诗祝贺,一派众志成城的雄心壮志,把会议一次次推向高潮——

酒逢知己话诗词(玉树临风)

——贺宁城诗词学会筹备会胜利召开

盛夏暖风,拂不尽知己难逢的感激之情

中京大地,浩荡着舍我其谁的古韵之风

佳肴淡酒,觥筹交错中述说着诗词生动

运筹帷幄,意趣相投筹划着学会的前程

高屋建瓴,毕老师狭义衷肠礼重意更浓

身先士卒,王会长志在必得只待泼墨中

语重心长,李会长拭目以待县志留汗青

斟酌光影,梁会长行走中京大地展风情

铁肩担道,秘书长意气风发不惧路远重

尽心竭力,仇会长重操诗词再谱风雅颂

女性新秀,摩拳擦掌撑起诗词半边天空

立足当下,宁城诗词学会成立如沐春风

展望未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诗动中京

宁城诗词楹联学会6月30日首聚(吴彦春)

诗词楹联北国风,

文友岁半聚中京。

美好蓝图共描画,

同心戮力至精诚。

毕老欲献茅台酒,

芍药诗会约仙翁。

为要家乡添诗意,

元祯捧出赤子情。

吟坛从此不寂寞,

笔筑华章慰众生。

同祝明朝更美好,

苍鹰翱翔傲碧空!

写在宁城诗词楹联学会筹备工作会议(王永德)

樽酒聚嘉泰达城,欣邀文友饮赋行。

古稀金臺拂艺彩,老翁姑且诵诗经。

並肩暮夏清风伴,皓首咏怀故园情。

纵然初始多疑困,但有新歌漾中京。

祝贺诗词学会成立(秦少东)

一张桌,一壶酒,一碟花生。

一轮明月,一片白云,一缕清风。

结明月为友,识白云为朋,随清风飘荡。

说圆缺话悲喜,使繁星失色。

谈古今论是非,引蛙声一片。

笑沉浮哭得失,夜如此宁静。

差乎,一滴水,融入大海,永不干枯。

小沙粒,融入风暴,可遮天蔽日。

路难行,因前途光明。

事难做,因事业伟大。

篇3:文学散文

文学散文

突然想起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话来,“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穷人之辞也。”

我很怃然。

文学之梦始做于高中。那时正值文革之末,天下风雨飘摇,课桌上焉能摆着风雅之作。但因学农太多,自己和几位年少的同学不堪重负,便逃学淘书看,竞将《青春之歌》之类所谓“毒草”的东西,看了个八九不离十,可谓志同道合。既然如此,一不做二不休,几个人拈草为香,歃血为盟,搞起创作来,立志成为文学家。只是那时风声正紧,仅能悄悄地干活,打枪的不要。

说实话,那时对文学很崇拜,觉得世间万物,一入文学,就会花枝招展、摇曳迷人、风情万种、有滋有味起来,仿佛世间能入口的动物花草,一至烹饪大师手中,便成美味佳肴一般,不由你不馋涎欲滴。

我一直谑称文学家为烹调社会生活、人性百态的大厨。细细想来,倒并不贴切,古时劝人读书,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干钟粟”,想想倒真是极大诱惑。但那还不过是圣贤之书,枯燥如经冬衰草,焉有滋味,无非是劝那些读书人好好读书,博取功名,便会锦衣玉食,豪宅深院,妻妾成群。文学作品就不同,一花一草,惟妙惟肖,一颦一笑,栩栩如生,读《关睢》耳闻鸟唱情歌;览《桃夭》目见淑女粉面;看《三国》,遥见英雄煮酒长江边,横槊赋诗;品《聊斋》,切盼红狐幻着多情女,红袖添香……能把世事风景写到这等地步,哪个大厨有这种手笔。恐怕做得了满汉全席的大师傅也只好望洋兴叹。你想,不论是烹炸蒸烩,能让狐狸变成红颜知己么?

高中时搞文学的那几个伙计,不久便各奔东西了,理由不便明说。倒是自己,真有些被这风骚之精灵迷上了。于是,便不停地写。后来,县文化馆恢复了文学小报,在上面发了一首诗,题目是《山路》,不长,十几行,具体内容记不得了,但算作我发表的处女作。

以后写了《广寒宫》童话剧本,寄给《儿童文学》编辑部;写了《情殇》电影文学剧本,叙述一位农村知识青年考上大学,抛弃结发妻子的事,寄给《电影文学》编辑部;写了小说《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讲述女知青乡下结婚,后来又抛夫别子回城的悲剧,投到《奔流》编辑部。都回了音,让改后再寄过去。终因敝帚自珍,不愿动自己的文字,或许也因年轻,不知该如何改,于是抛在一边,就未发表,现在连手稿也不知去向了。

我便知道自己不是写作的料,但痴心不改。一九八六年秋,回到老家,正是傍晚。我去灌河,坐在岸边西望,两边黄沙坦荡,中间一线河水,红日正悬在灌河的上方,沙和水上铺满了桔黄色,浮光跃金。这情景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往日生活的回忆,想起了那些和自己一齐光屁股长大的`伙伴们,想起灌河滩上已因分田分地而被毁掉的连绵十几里的芦苇荡,每到秋来,芦花放歌,莽莽苍苍,红日点燃,让人激情澎湃。我一时泪水滂沱,冲动一起,便动笔写了长篇小说《生命》,写到自卫反击战,因背景问题卡了壳,便搁了笔,从此再没续起,计有十几万字。

现在,我更知道自己不能成为文学家的原因了。,席孝华先生出了文集《白色鸟》,在给他所写的评论《在忧伤中思想》一文中,我写道:人类在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了许多问题,一些人开始站出来思考。这些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哲学家,“另一类用形象的语言告诉人类怎样运动左脚和右脚,怎样迈动物质之腿和精神之腿,是委婉的、深情的,他们是文学家。但不管他们(包括哲学家和文学家)声音的形式如何不同,本质上他们都是思想者。”

我不是思想者,所以不能为文学。“穷”与文学没什么关系。

篇4:经典散文:走进文学

走进文学

还记得摇身一变成为白天鹅的丑小鸭吗?我为它而笑;还记得那个被冰冷的社会逼迫致死的祥林嫂吗?我为她而哭;还记得一边葬花,一边独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黛玉吗?我为她而悲……我笑,我哭,我悲,只因有你――文学,我的生活更多彩!

走进文学,领略那一米阳光的温暖,体味那潭湖水的清澈,感受那缕清风的柔媚。走进文学,走进文学的殿堂。

走进童话。儿时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捧上一本厚厚的童话书,躺在床上亦或是坐在草坪上,慢慢品味,独自陶醉其中,以至于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忘了我是我。将我带进文学殿堂的人使妈妈,还记得我看过的第一本童话书就是《安徒生童话》。我陪着灰姑娘一起,寻找着幸福的玻璃鞋,一起在黑暗中等待;我陪着白雪公主一起与可恶的皇后和魔镜斗争,一起期盼着王子;我陪着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起游走在冬日的街头,一起寻找着光明;我陪着井底之蛙一起努力跳跃,一起渴望着外面的世界……小小的孩子总有小小的梦想,他们充满了我的心灵,我的世界,我的童年突然变成了一副彩色的画卷,成为我人生中最美的一段回忆。

只因有你――文学

走进小说。在童话世界之中我幸福地成长,渐渐长大,我接触到了一种崭新的文字形式――小说。这就像我在文学领地挖到的一大宝藏,让我欣喜若狂。于是,我沉浸于小说的世界里。说起小说,我最喜爱的便是鲁迅先生的了。尽管有人说他的文笔太锋利,的确,他是没有徐志摩的浪漫,欧阳修的闲逸,莎士比亚的细腻,但如果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竟是如此吟花弄月的感性之言,我们又怎能了解当时的黑暗?品味《孔乙己》,我痛恨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品味《阿Q正传》,我震惊于那个荒谬的时代;品味《社戏》,我苦叹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毒害之深;品味《祝福》,我更清楚地看到到了那个悲凉的社会所孕育的一些杀人的人……先生的厉文严字,给我的世界留下了一段空白;时时让我思考,思考古今,思考人生,我渐渐走向了成熟。

只因有你――文学

走进诗词。渐渐长大的我,对文学的兴趣与日俱增。而如今,我更是对诗词情有独钟。我感受到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的悲情;我体味到了“抽到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愁苦;我慨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凄凉;我佩服“人生自古谁无私,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在诗词的世界,我的心灵得到净化,我的人生有了明确的方向,这是中华最伟大的文学的力量!我坚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只因有你――文学,我深爱着的文学。

走进童话,走进小说,走进诗词……文学的殿堂中我已长大,也因文学,我淡然面对着世间的一切浮云,无论现实多么残酷,无论社会多么肮脏,这世间,总有那么一捧净土让我停息,让我的心灵停息。

走进文学,你会满载而归。你会感受到来自太阳的温暖,你会感受到来自人间的温情。不论你年幼还是年老,不论你的身份与地位,文学的殿堂之中都有你最想得到的东西,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朋友,走进文学,让心灵起舞,让梦想高飞,让精神永恒!

[经典散文:走进文学]

篇5:文学市场散文

文学市场散文500字

走过寂寞的小树,我的影子跟随着我前前后后。夏天的风的确实有点烙人,似乎是行尸走肉一样行穿梭在小城的各个闷热的`街道。

那家宁静的书店还开着,淡淡的一丝丝冷气从两扇玻璃门间的缝隙乱横的玻璃窗里射出来,在冒着热气的街上透下很模糊不清的气影,接着慢慢消失。顿了顿,还是走了进去,一下子就觉得貌似刚从地狱回到天堂,热得发大的汗津津的头一下子就清爽了起来。

我这人从来都不看作文选,看的最多也就是文学杂志。因为我觉得作文选,就是个文学地牢,而文学杂志,它就是个文学市场。我知道,从文学杂志上得到的学来的远远超过从作文选上学来的。

我只是在飘。眼前混沌一片。耳边模糊地响着,仿佛是一个女人来呓语。听不清。看不清。细小的风儿梳着我的发丝,轻抚着我的皮肤。可我看不见自己。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是在写一些辞藻华美的东西,认为那些都是精品,认为那些都是经典,一味地认为疼痛,伤感是我们青春的全部,于是,在文章中大肆地渲染,把偶尔的感慨写得像垂暮老人回首往事,把不时挫折后的失落写得像跌入深渊,把本身的快乐,上了悲伤的枷锁……而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和我当时一样,会认为好的文章是靠不切实际的辞藻堆积出来的,是由虚假的感情构造起来。其实,不是这样的。

篇6:文学的经典散文

关于文学的经典散文

什么是文学?我算不算是爱好文学?

我喜欢看书,也曾梦想写一些东西,一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情感、观点,二来对已经经过的事情做一些记录,以供回忆。

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对于文学的一些看法,不一定准确,就当与大家聊天吧!

我觉得,文学是一种爱好。什么是爱好?爱好就是当在你内心深处的一种不由自主的想法,或者是一种追求,不论别人的评价如何,只要自己认可,只要自己认为值得。说到底,是一种自己内心的追求与满足,不为外部环境而左右。

当然,在现实的社会中,毕竟,我们要生存,要处理各种关系,要利用各种手段,于是,往往我们要根据生活中的各种选择进行取舍,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一个人一种活法,别人可以议论,但没必要进行指责。生活是多彩的,一个人面对的情况不一定就与大家的一样,所以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宽容,也许在同样的条件下,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处理的却不一定就比对方强。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爱好文学,但我知道在我内心深处,喜欢和文字打交道。从上高中开始,我就喜欢读书,并买了不少的书,现在每年都订阅一些书刊杂志,面对越来越多的`堆在家里的报纸杂志,妻每次说时,我都笑着说:“这下咱们是书香门弟了啊!”

也偶尔写一些东西,不多,但都是出自内心的真诚表露。书以明志,言为心声。我当然在追求达到那种境界,但由于水平有限,还需要更多的学习。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地有个诗人说:“宁可终生不娶,不可一日无诗”。很佩服他的志向。但同时却也听说,由于开始家里困难,年青时没人愿意给,现在习惯了,也不愿意有人再管。但说心里话,我希望坚定自己的志向,但同时,我们毕竟生活中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妥协也是一种艺术。

从某种意义上说,坚持就是胜利。

我更相信,既然是一种爱好,就应形成一种习惯,成为生命的必须。

篇7:文学与我散文

文学与我散文

我如此热爱文学,承认这一点,让我感到很不好意思。但除了文学,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长长久久地占据我的心,能够让我投入那么深的感情。我甚至没有好好爱过一个男人,因为跟他们在一起说些有的没有的,还不如回家看书写作。跟亲朋好友聊天,也多半是逼着他们听我讲构思中或正在写的东西。

我选择朋友有一个一刀切的原则,那就是喜欢我的作品,至少并不讨厌,表达过一定的善意和支持,在关键时候不会践踏它们,对它们踩上一脚。我不会与对我作品无感的人交朋友,因为没有那个必要。

别以为我对自己写的东西十拿九稳,恰恰相反,我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写那些东西。我是个盲目的文学爱好者。

最初接触写作纯粹为了打发时间,自我消遣,谁知写着写着,在某一个节点上性质变了,它成了统治者,而我是它的奴仆。

有一次跟一位广东的鲁学家打电话,不知怎的突然聊到鲁迅活得挺不容易的,我说鲁迅有什么难的`,没我难,鲁迅不用担心作品发表不了。为此我自惭了很久,太不自量力了,拿自己跟鲁迅去比,你也配!

所以,这部“文学与我”会展示我几乎病态的创作激情,同时也是一部关于发表困难史的回忆。我发表作品如此之难,已构成一件吊诡之事。

两种可能性:一,我真的写得不好;二,我太不会为人处世。有一次,由朋友领着去拜访评论家李陀先生,毗邻紫竹院的美丽的家,对我这个文学后进他颇为善意,说话诚恳,临别时特意送到电梯口,隔着电梯门,告诫说:“三分靠写,七分诗外。”——还是“七分靠写,三分诗外”?时间太久,有点记不清了。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个?肯定是一眼看出我缺乏诗外功夫了。

作为一名北京大报的副刊编辑,谈不上多么资深,常年混迹于文艺一线,与戏剧圈文学圈为伍,虽然跟人走得并不那么热络,但我写作之勤勉与发表之困难如此不成比例,不知道周围朋友怎么看,反正我自己常常百思不解。

很多时候我都快变成二皮脸了,硬着头皮跟口是心非的人打交道,就为给自己亲生的“孩儿们”找一户口。当然这过程也会碰到好心人,给我激励,使我又能带着激情滑行一段。

篇8:文学陕西散文

文学陕西散文

陕西文学有两个传统。一是源远流长的秦地古代文学传统,其中特别以司马迁的亦史亦文、“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对当代陕西文学影响最大。许多陕西作家追求的文学的“史诗”品格固然也与他们汲取苏俄等国文学艺术养分有关,但《史记》的影响则是最亲近的也是根性的。除了作品的“史诗”品格,司马迁这位韩城先贤对陕西作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心理影响和暗示,那就是作为一个作家,所写作品要追求不朽。另一个传统是红色延安的革命文学,这是最近也是最现实的一个影响,当代陕西文学的一些开创性作家就是从这个传统的源头一路走来,并为当代陕西文学奠定了基石。这个传统对陕西作家的影响主要是深入生活,贴近现实,以艺术之笔描写普通民众,探求民族前进的光明之路。古代传统与现代传统在某些方面的有机融合,就构成了陕西作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在一定程度上积淀为他们的艺术理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柳青的《创业史》,到新时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先生的《秦腔》、杨争光的《从两个蛋开始》、叶广芩的《青木川》、冯积岐的《村子》等作品看,三代作家,尽管他们的思想侧重点不同,艺术透视的焦点也有异,但可以概括出一些共同的艺术特征:农村生活,现实主义,史诗意识,厚重大气。这些作家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重视生活体验对于创作的重要性;二、既有现实关怀更有历史眼光;三、目光聚焦于农村,重点研究中国社会的最大群体——农民;四、看重作家思想的力量;五、探寻北方大地的乡村美学;六、重视作家自身人格的修为。

陕西一些作家,像柳青、路遥、陈忠实、邹志安、王晓新、赵熙等,都有一种文学圣徒的“殉道”精神,他们视文学为神圣之事业,甘愿为文学“虽九死而不悔”。柳青扎根长安农村14年,若不是“文革”被揪斗回城还会久住乡下;路遥为文学拼命,英年早逝;陈忠实蛰居乡村50年,忍受清贫,甘于寂寞,认为不写出一部死后可以垫棺做枕的作品就是白活;邹志安贫病交加,在罹患绝症之时犹写《不悔》以明誓志;王晓新数十年沉潜民间,赵熙多年居于深山之中,为的是体验真实的生活,感受大地的脉动,写出接地气、真生活的作品。

时代的变迁带来艺术的嬗变,陕西不同代际的`作家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评论家胡采用“从生活到艺术”就概括了以柳青、王汶石、杜鹏程为代表的1950年代那一批作家普遍性的艺术特征。到了1980年代,陈忠实、贾先生、路遥等作家,用传统现实主义已无法概括他们的艺术特色:路遥始终坚持现实主义;陈忠实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同时,也吸收和融入了魔幻、心理分析等艺术表现手法;贾先生则在写实和表现之间自由游走,具象、意象、象征并用,既有宏大叙事的史诗性的追求,也有感觉性的碎片化的串缀。1990年以后,活跃于文坛的更新一代的作家,则一人一世界,呈现出多元、多姿的艺术样态。如上世纪40年代后期出生的王观胜、叶广芩等作家,他们在艺术观念上还比较传统或接近传统,他们的小说还着重于写人物。叶广芩的小说是将倾覆的庙堂与落入坊间的以及归于山林的这三种文化形态糅合在了一起,张扬民族传统的精神,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神韵,并以之来与当下世俗社会进行精神上的对抗。像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冯积岐、杨争光等,就既有传统的一面,也有挣脱传统追求新潮的一面。冯积岐的长篇小说《村子》是改革开放20年后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实写,而他的短篇小说《曾经失明过的唢呐王三》写一个民间艺人在目明与目盲、光明与黑暗不同的生命状态中对生命的感受与参悟,则具有一种现代寓言性质。再如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红柯、寇挥等则比较先锋,他们的小说重在写意象,作品中的人物已是意象和现代观念的存在。红柯的许多小说是以意象构成,这些意象独特而具有草原文化特征,如沾满牛粪的靴子之类。他的小说重视感觉,并把感觉放大,这样的感觉有一种超现实性,呈现出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可以说,这一代作家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他们的价值判断是多元化的,创作方法也是多样化的,既有现实主义的,也有浪漫主义的和现代主义的。

陕西几代散文作家群星灿烂,以文章华彩构建了文学陕西的另一方风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红色延安走出来的李若冰书写大西北风物、人情与生产建设的散文,由军旅转业的魏钢焰写纺织工人的报告文学,都极具时代风采,传诵一时。与这些热情歌颂的散文异乎其趣的,是新时期一批散文家的散文,这些散文更为贴近作家的主体人格。贾先生才情恣肆,涉笔成趣;刘成章的陕北风物和人情刻画,独具风采;和谷的故乡抒怀,真挚质朴;毛锜的文史杂谈,博雅持正;李天芳的怀人纪事,清新淡雅;李佩芝的生命咏叹,意味深长。活跃于“后新时期”的散文作家基本上是知识分子型作家,他们思想敏锐,视野广阔,散文艺术更上层楼。朱鸿的散文走访关中大地,行行重行行,叩问历史,探寻文化;方英文的散文常常注目于人不经意处,独有发见,幽默智慧,有魏晋之风;李汉荣的散文委婉灵秀,诗意盎然;柏峰的散文有着浓郁的书卷气,渊博而透彻;刘炜评的散文文白并举,典雅有致;孔明的散文颇见性情,妙趣横生。这一批散文作家正处在创作的巅峰期,是文学陕西的今天和未来,让人拭目以待。

陕西文学,既有骄人的过去和也还灿烂的当下,但也有后劲乏力、后继无人之隐忧。毋庸置疑,时风对于文风的影响乃至塑造不可小视。所谓“时风”,不外是官风、名风和利风。作家也好,或称文人、知识分子也好,本来应该是熟知历史而胸怀天下、放眼未来的社会精英,但曾几何时,时风吹得文人醉,很多身影本来也还巍峨的作家也汲汲于当下,戚戚于眼前,扑扑于名利。时风所及,导致价值观念混乱,文学的神圣性和价值都被人质疑,文学创作的后劲乏力和后继乏人也就是逻辑的必然。

时风为何会影响文风?究其因,一与文学组织近多年的价值导引有关。文学组织本来是众望所归,但组织重官轻文,官而名,名而利,真作家默默无闻,好作品得不到重视,而庸作借红包研讨得以炒作,盛名之下,败絮其中,也败坏了读者的胃口,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声誉。二是严肃及时的文学评论缺失。陕西本来有良好的文学评论传统,从“十七年文学”的胡采到新时期初期的“笔耕组”诸评论家,无论是在文学组织内部还是在高校之中,他们都是作家的朋友也是诤友。友谊归友谊,批评归批评,陈忠实这些作家就是在被批评中汲取养分逐渐成长起来的。现在的批评据称主要是所谓的“学院派”,但学院派整天忙于课题,很多所谓学术研究其实与创作实践相当隔膜。也有一些有见解的批评和研究,但发表阵地阙如,批评刊物几乎成了学院派学术研究和成果的汇编,报纸则以明星娱乐为其主打。久而久之,想批评的人和批评的声音就都销声匿迹,完事大吉。三是相当多和相当有成就的作家都跻身于不是衙门胜似衙门的各种机构之内,他们与官名利很近,而离生活很远。人在体制之内,文在生活之外。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对于当代生活,总有一种“隔”,根深蒂固的“隔”。人在体制之内,身在生活之外,就只能是生活的“看客”,是时代的“过客”,而不可能是真实生活的实践者,不可能是时代前进的亲历者。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浮光掠影,捕风捉影,得形失意,得鱼忘筌。

文学陕西,也曾灿烂,也有迷茫。正是,倚栏心事凭谁问,烟锁河山两茫茫。

那场遇见的抒情散文

桐花的花语是什么

散文鉴赏:走进春天

相聚在六年级作文

心灵保养,约吗散文

春雨散文赏析

抒情散文:遇见音乐

回忆六一优秀作文

诗词朗诵会主持词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设计

期待已久的文学盛会散文
《期待已久的文学盛会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期待已久的文学盛会散文(通用8篇)】相关文章:

唐山世园会作文900字2022-10-16

感恩社会为题目的作文2022-04-30

广播音乐节目主持词2022-05-02

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演讲稿2022-04-29

西行记游记随笔2022-07-02

读书节三年级作文2022-06-28

我所认识的诗词作文2022-04-30

初春的写景作文650字2022-07-22

一轮新月作文2022-04-30

我期盼着……作文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