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时间:2024-01-01 07:23:0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精选3篇)由网友“1?1”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篇1: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写于庆历六年,欧阳修因支持韩琦、范仲淹等的政治改革,被贬到滁州,和有志改革图强的同僚一样,看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国家日益衰弱,作者的内心是忧虑的;在被贬滁州期间,欧阳修宽简的对民政策使当地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人民的精神状态和滁州美丽的风景伴着气氛活跃的野宴,给欧阳修的心情带来了些许快慰。内心的迷茫终于在他的山水和人民中得到了解脱,“与民同乐”的太守和滁州的“醉翁”最终在醉翁亭合而为一,后有诗赞曰“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通感手法通常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使用不同感觉相互沟通、彼此挪换的方式,用形容一种感觉的词语去形容另外一种感觉,达到丰富语义,增加审美情趣的效果,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将两种感觉互通,一种是表示嗅觉的清香,一种是来自听觉的歌声,极大的丰富了达意的审美情趣;又如宋祁《玉楼春》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钱钟书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在本文中,我们将通感划分成“大通感”和“小通感”两类,“小通感”和我们上文所举的例子一样,即不同感官的沟通;我们在这里特别提出“大通感”的概念,“大通感”不局限于感觉的迁移,具有更加宽泛的意义,“大通感”存在于全文的行文中,不以感觉的相互沟通为标记,而是通过气氛的营造,力图给读者“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认为:“小通感”是感觉的内在迁移和联系;“大通感”则指气氛的营造和角色的代入。

“环滁皆山也。”揭示了地理位置,五字开题,条分缕析。“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简单地介绍了滁州的美丽景色,琅琊山“深秀”“望之蔚然”,此时作者是站在在高处的,笔锋一转,“山行六七里”暗示了视角的转移,在行文的初始,就加入了动态位移的变化,“渐闻水声潺潺”,“渐”字极佳,依然暗示着视角的变化,在“六七里”的山行中,不仅有丰美的山峦,又有水声相伴,可以想象水势之浩大,千呼万唤始出来,“泻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在段落的开始作者就注意了视觉和听觉的融合,更重要的是行文中着眼点的变化配合过程性的文字,给读者以强烈的.代入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作者通篇使用称谓“太守”而不是第一人称,是为了将“太守”与人民对应起来,用叙事性的笔触,将自己融入到人民之中,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情怀。作者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相较第一人称而言,给读者以更强的代入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酒”与“意”,前者是表,后者为里,为后来的野宴中的“醉”与“乐”埋下伏笔。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一段体现的“小通感”,主要是视觉和嗅觉,甚至是触觉的相互融合,即感觉的内在转移。如仔细品味,其间大有深意,如“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需要考虑的地方有如下几点:第一,山间朝暮的晦明变化,有无引申义;第二,山里的四时变化,有无引申义;第三,“朝而往”,“暮而归”与“林霏开”和“岩穴暝”有无对应关系,与作者的心境是否相关。这些都需要仔细思考才能得出答案,但与本文的研究对象无关,暂不讨论。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本段主要讲“滁人游”和“太守宴”,滁人“往来而不绝”,宴酣“起坐而喧哗”,最终达到“众宾欢”的小高潮,本段涉及到的“小通感”有:视觉与听觉的转移,视觉与嗅觉的转移等等,此段也是“大通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中,作者依然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让读者的视角随着作者的笔触进行了几次转移,达到了入情入境的效果,如个体与全体的转移,“滁人游”与“太守宴”地点的转移,白描与特写的转移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点,即“白描与特写”的转移,往来不绝的游人与起坐而喧哗的众宾,分别代表了“游人乐”和“众宾欢”。此时镜头慢慢的转向了一个白发苍苍又颓然而醉的老人,实现了众人相和个体相,众人乐和太守醉的对比,同时读者作为此情此景的亲历者,心情应该是复杂的,至少对太守是谁,太守为何颓,太守为何醉产生了深深的疑问,“大通感”对本段有重要的作用。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此段再次印证了本文的主要观点,甚至能解决我们在前面提出的部分问题。此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太守归”“宾客从”,繁华落尽,一切又归于平静,只剩下阴翳的树林和禽鸟的鸣叫声。刚才的众宾欢和游人乐瞬时不见,只剩下散乱的人影,由动转静,平生了许多寂寥之感,在醉翁亭,禽鸟乐,游人乐,众宾乐,在一切归于平静之前,人们恣意的欢笑着,觥筹交错,往来不绝,平静之后,又有多少人还是欢乐的呢,真实快乐的只是树林的禽鸟罢了。“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醉了,但是快乐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之不乐?”最后,只是一种境界罢了,“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边云卷云舒。”快乐是否真实,已不可考,难得的只是一种境界“醉能同其乐”,实现了“与民同乐”“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

最后再谈一下行文的结构,文章每段对读者的导入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文章的第二段。文章在行文上是非常注意前后的联系和贯通的,需要仔细体会,附苏东坡回环诗一首以解其意“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篇2: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艺术手法赏析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艺术手法赏析

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艺术手法赏析

意境优美

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作者是从这样几方面濡笔,描绘散文境界的。

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丽,迤俪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圈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样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构成诗一般的优美意境。

朝暮变化之美。“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则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以不同的景象写出了相异的境界。

四季变幻之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只四时也”,描写了四季景物的变化。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四幅画面相互映衬,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洌。

动静对比之美。文中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境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景物与人物间的动静对比。“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结构精巧

金线串珠。《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也不乱。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正因为如此,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个“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也正因为有聚光点,有主骨架,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

曲径通幽。《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这句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色是很恰当的。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风貌,可谓匠心默运,苦意经营。作者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颇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径直言之,而是曲折写来。文章一开始敷设了五层笔墨,“环滁皆山”,一层;“西南诸峰”,一层;深秀“琅”,一层;潺潺泉水,一层;“有亭翼然”,一层。五层笔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步步进逼。先用大镜头、长镜头,然后推成小镜头、短镜头,最后跳成特写,不平不直,九曲回肠。先用概描,写滁州山景,大笔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进,带出“西南诸峰”。再着一“望”字,视线集中琅。用毕视觉,跟后就用听觉,“水声潺潺”,于是酿泉入画。尔后,用一“回”字,着一“转”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进入卷面。作者在用笔时,好像围野狩猎,逐渐圈小区域。这样不仅让人们了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写,便使“亭”非比寻常;如此用笔,便使“文”不同凡响。再如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也是用的层层烘托的笔法。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这样,太守之乐就在众多的烘托下被推到峰颠,显示出主观感受和体验的高人一筹。

呼应有方。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藏墨于首,显豁于尾,是《醉翁亭记》结构安排的第三个特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奏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着落。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纷纷离去,是因为时令已晚,这便跟前文的“暮而归”又恰成照应,把这句话具体化了。处处注意呼应照应,就使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

语言出色

《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 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同时,“出”“开”联属,“开”是“出”的后果。“归”“暝”联属,“归”是“暝”的前提。动词的出神入化,互为因果,使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即。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还如“有亭翼然”,仅譬一喻,亭的形状、风貌便画出来活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滤沏文词水分,浓缩语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敌万语,达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抗坠,铿锵悦耳。全文几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他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饬工稳。

作者虽受骈文影响,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创造,融化到笔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矫饰。

篇3: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而”的妙用

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而”的妙用

《醉翁亭记》是散文中别出一格特具风采的名篇,也是体现欧阳修散文风格的代表作,历来为人们称赞。文中多用陈述句,并以二十一个“也”作结。但“而”字的位置不同,句子结构节奏也随之产生变化,不显得呆板。文中第三、四小节是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不同的景色和人们游山之乐的,共分六层(“朝而往,……而乐亦无穷也”,作为过渡句,不列入层次内。)除第一层和第六层用“……者,……也”句式作结束句外,中间四层都用“……而……者,……也”句式作结束句。每一层最后一句的.句式基本一致,但句子长短参差不一,结束句中都用了“而”字,显得整齐中有错落,节奏略有变化。

第四小节中有一处似乎可能用“而”却用了“为”。原句为“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加黑的“为”若作动词解,则“酿泉为酒”与“临溪而渔”就对不起来了。其实这个“为”该作“而”字解。《古书虚词集释》:“‘为’犹‘而’也”。这两句中的“为”“而”为互文。这样,就与“临溪而渔”对得很工整了。此处“为”作“而”解,则全文实际用了二十六个“而”字。

《醉翁亭记》读来朗朗上口,娓娓动听,这与25个“而”字的运用也是分不开的。“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章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得之心”的闲情雅致充分表现出来了。如“朝而往,暮而归”,若去掉“而”,成“朝往,暮归”,就显得紧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急而归之感,插入两个“而”字,就把游玩者欣赏山水之乐的从容之态、欢乐之情、悠雅之兴全表现出来了。文中不少句子由于用了“而”字,语气轻重分明,诵读时极富抑扬顿挫之致。如“临溪而渔”句,重音在谓语“渔”上,读重些,长些,作为状语的“临溪”则读轻些,短些。若不用“而”,成“临溪渔”,不仅别扭滞涩,而且语气轻重不分明。“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读来真使人感到有内在的类似诗歌的那种韵律美。

古代诗歌鉴赏-“艺术技巧鉴赏”知识生成性练习教案

古代诗歌的分类及鉴赏

古诗文阅读习题

初中语文诗词名句分类赏析

优美诗词鉴赏:如何

林清玄散文艺术特色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复习

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高中作文鉴赏

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精选3篇)】相关文章:

和诗当和意的原文及翻译2023-04-06

描写西湖的诗句——《湖上晚归》2022-10-06

别滁原文及赏析2022-04-30

高中高二语文《父亲》教案2024-01-18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赏析及译文注释2023-09-25

清明译文及赏析2023-08-12

过苏州的诗歌与鉴赏2023-05-06

理想的教学方案设计2023-05-02

《醉翁亭记》的教案2023-05-03

浅谈《醉翁亭记》艺术特色202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