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醉翁亭记》艺术特色

时间:2023-03-04 07:31:3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谈《醉翁亭记》艺术特色(共8篇)由网友“szmarco”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浅谈《醉翁亭记》艺术特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醉翁亭记》艺术特色

篇1:醉翁亭记 艺术特色

醉翁亭记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匠心独运的结构

一、用一个“乐”字贯穿全文,犹如金线串珠

《醉翁亭记》虽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喧鸟鸣于纸上,看似散,实则散而不乱,散中有神。文章围绕一个“乐”字着墨,“乐”是体现全文内在的文眼,是全文的中心线索,是作者手中的一条金线。

文章先从醉翁饮宴引出一个“乐”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于酒也”。饮酒微醉已含一点“乐”意,而作者又巧妙地将赏山水的乐趣寄寓其中。“乐”的内容用一种“乐”的形式来表现。醉翁心目中的山水之乐,隐含两层涵义:一是从秀丽的自然景色中引发的乐,一是从太守与滁州人共享这一美景而产生的乐趣。两种乐趣在太守的情怀中融为一体。

接着在第二段,作者将“山水之乐”具体化,以绚丽的笔触描绘琅琊山早晚和四时景物的不同程度,意在强调这里的山水是值得玩赏游乐的。段末从朝暮、四时的角度来小结一日之景和四时之景,并以“乐以无穷”作主观感受的总概括,这一无穷之“乐”,呼应首段的“山水之乐”,并引出下段对“人之乐”的记叙。

第三段分四个层次先后描绘了“滁人游山图”、“太守筵席图”、“宾客欢饮图”和“太守醉酒图”。一个“游”字,一个“宴”字,一个“欢”字和一个“醉”字,就是“乐以无穷也”的具体生动的体现。

最后一段将太守之乐、宾客之乐和游禽之乐结合起来写,“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先以禽鸟之乐来衬托众人之乐,再以众人之乐来衬托太守之乐:鸟乐不如人乐,人乐不如太守乐,逐层递进,归于一点,突出太守之乐不同寻常,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一个“乐”字概括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整篇文章没有一层不含乐意,没有一段不为突出主题而写乐意。一个“乐”字将全文的各个段落、各个层次的文字贯穿起来,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

二、逐层缩小记叙范围,突出中心景物和人物

《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此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点是很恰当的。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和五光十色的琅琊风貌,可谓苦心经营。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作者下了一番心思。不径直言之,先从勾勒醉翁亭所处的大环境着笔,采用“剥笋法”逐层缩小叙述范围,由“环滁皆山也”缩小到“西南诸峰”,由“西南诸峰”缩小到“深秀琅琊山”,再由“深秀琅琊山”缩小到“泻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又由酿泉缩小到“翼然临于泉上”的一个亭。作者所敷设的这五个层次,不是用墨均衡、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前一层环境包含后一层或几层环境,层层相衔,每一层的环境描写都抓住了各自的景色特征,而这种景色又是一层胜过一层的,暗示醉翁亭座落在滁州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作者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逐层脱卸,逐步收缩,突出全文的中心景物醉翁亭,点出太守醉心山水,与民同乐的主要场所。作者也同样用逐步缩小记叙范围的手法,使文章的中心人物在篇中占据突出的位置。作者先总写滁人畅游琅琊山的热闹景象,然后将范围缩小到太守的酒席上来,接着专写酒席上宾客的欢饮,最后才把全部笔墨集中到太守一个人身上,“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饮少辄醉”,推出太守在欢悦的`人群中颓然而醉的特写镜头。这样,太守之乐就在如此众多的烘托下被推倒颠峰,更能突出作品主人翁特有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众人的欢乐就是我太守感受的欢乐,我太守感受的欢乐已经融化到众人的欢乐之中。

三、呼应有方,层层相因前面设伏,后面显豁,是本文结构的又一特色。文章一开头就写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而太守名谁呢?却不表述,这里蛰设伏笔,犹如悬念,引人就读。直到文末,“太守”已出现九次,方才显出端倪:“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就收到首尾呼应的效果。还有“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了“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已高,又放情于山水,太守之醉就有了着落。处处注意照应的同时,本文的句与句、层次与层次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日出”两句和“野花”四句内含因果:由“日出”归结出“林霏开”,由“云归”归结出“岩穴瞑”,由“野芳发”归结出“幽香”,由“佳木秀”归结出“繁阴”,由“风高”归结出“霜洁”,由“水落”归结出“石出”。

总之,前半句是因,后半句是果。“日出”两句用“晦明”和“朝暮”作结,“野花”四句用“山间之四时也”作结。“而乐亦无穷也”则从感情色彩上对全段做了总结。琅琊山的早晚,四时之景已成为“乐亦无穷也”的依据。再看,“夕阳在山”是人影散乱的原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结果;“树林阴翳”是“鸣声上下”的原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是结果。可见,无论从谋篇布局的大处看还是从层层交错的小处看,《醉翁亭记》的结构都显得严谨周密、上下贯通、浑然天成。

篇2:浅谈《醉翁亭记》艺术特色

浅谈《醉翁亭记》艺术特色

一、移步换形,以虚托实

文章巧妙借鉴虚实相生这种表现手法,与之匹配采用“移步换形”,组合不同的空间场景,创下了恢宏之意境,空绝之文气。首先,文章开篇设置一个多山的特定环境——滁州,为展现醉翁亭提供了一个广阔、雄伟、绮丽的背景,以期达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接着宕开一笔,依据空间位置的转换,先写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次写苍翠欲滴的琅琊山、泻于两峰之间的酿泉、高居泉上凌空欲飞的流赤滴丹的醉翁亭,自然地道出命亭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如果说写滁州是为写醉翁亭张本,那么,写醉翁亭就是为浓墨重彩渲染其四周之佳景伏笔。其次,作者通过对“日出”、“云归”、“野芳”、“佳木”、“风霜”、“水落”等景致的描绘,准确、生动地展现了滁州山间朝暮四时的景色变幻。从表面看,仿佛是作者纵情山水、不理政事,实际上是作者仕途失意的表象而已。“山水之乐”是虚,“滁人之乐”是实,虚实相生,收到了“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的艺术效果。

二、以“醉”衬“乐”,环环相扣

文章从释亭名入手,在描述醉翁亭周围环境的基础上,自然说出命名之意。由此道出“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微露主旨之笔。接着,借“山水之乐”设置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特定的场景。“太守醉”是核心。太守为何会“醉”?是因众宾欢;众宾因何而欢?是因太守不事铺张,不讲究排场,酒菜皆取于当地,宴会甚是简便,宾主无拘无束;太守因何而宴?是因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由此,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得以凸露。太守的“醉”是虚,太守因乐而“醉”是实,“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实为衬“乐”,两者环环相扣,层层蓄势,从而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并抒发了作者遭贬后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和“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政治抱负。

三、情景交融,相映生辉

文章从写亭落笔,用“蔚然深秀”写它的外观,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写它的丰姿,赏心悦目之慨系于笔端。接写亭的近景,用“鸟翼”比喻高居泉上的醉翁亭,凌空欲飞不言而喻。然后借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名句,由此全文在景的烘托下奠定了抒情的基调。文中写“日出”、“云归”、“野芳”、“佳木”、“风霜”、“水落”这些自然之景,实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有机烘托,可以说,没有上述自然之景,就没有“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也无从谈起;这种景中含情,情中融景的写法,真正收到了寄情山水而无半点痕迹的高超的艺术境界。

四、平中寓情,奇明主旨

景奇在于烘托意境奇。分析这篇写景叙事抒情的散文佳作,应把思想内容的分析与结构写法的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文章从山出泉,从泉出亭,从亭出景,从景出人,从人出乐,脉络极其分明。开篇以山落笔,然后道出泉、亭、景、人这些日常之所见,本不为奇,然作者写这些自然之物却寓有用意,仅以课文第三段而论,在这幅游乐图中,普普通通的滁人一呼一应,老少往来,歌声唱和,如此兴高采烈的场面,实为作者励精图治下滁人生活安定富足的真实写照。在这种安闲丰足的背景下,太守与宾客出游而不事铺张,不讲排场——鱼、酒、肴、蔌俱取之当地;行酒令、投壶、下棋而无丝竹管弦之贺,实在难能可贵,于此反映了作者“饮少辄醉”的真正原因不在酒,而在滁人“安此丰年之乐”,自己亦能同其乐也,至此,文章的主旨可谓不说自明了。当然,“与民同乐”是全篇的主旨,但我们也应看到作者由于政治上遭到贬谪产生的复杂抑郁的心情,他纵情山水决非其本意,而仅是以此从侧面显示自己治下政治清明的景象,表达他“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可见,太守纵情山水不是消极遁世,而是其励精图治后“与民同乐”的欣慰之为。

五、语言出色,格调清丽

《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 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 苏轼在著名的`《 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同时,“出”“开”联属,“开”是“出”的后果。“归”“暝”联属,“归”是“暝”的前提。动词的出神入化,互为因果,使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即。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还如“有亭翼然”,仅譬一喻,亭的形状、风貌便画出来活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滤沏文词水分,浓缩语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敌万语,达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抗坠,铿锵悦耳。全文几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他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饬工稳。

作者虽受骈文影响,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创造,融化到笔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矫饰。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欧阳修《醉翁亭记》教案

2.《醉翁亭记》《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

3.《醉翁亭记》原文及内容赏析

4.《醉翁亭记》写作背景及中心思想

5.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心思想赏析

6.《醉翁亭记》中的成语

7.《醉翁亭记》之醉翁亭

8.《醉翁亭记》原文 欧阳修

9.《醉翁亭记》详细注释

10.欧阳修《醉翁亭记》字词知识点梳理归纳

篇3: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艺术特色

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艺术特色

精巧的结构

散文,顾名思义,要散,但散并非是不着边际的散乱,要做到散中有神,散而不乱。《醉翁亭记》结构上的精巧之处,值得我们努力学习。

金线串珠

《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也不乱。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正因为如此,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个“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也正因为有聚光点,有主骨架,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

曲径通幽

《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这句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色是很恰当的。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琊风貌,可谓匠心默运,苦意经营。作者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颇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径直言之,而是曲折写来。文章一开始敷设了五层笔墨,“环滁皆山”,一层;“西南诸峰”,一层;深秀“琅琊”,一层;潺潺泉水,一层;“有亭翼然”,一层。五层笔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步步进逼。先用大镜头、长镜头,然后推成小镜头、短镜头,最后跳成特写,是《醉翁亭记》结构安排的第三个特点。 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奏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着落。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纷纷离去,是因为时令已晚,这便跟前文的“暮而归”又恰成照应,把这句话具体化了。处处注意呼应照应,就使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无懈可击。

出色的语言

《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 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双句成对的,有“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对“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作者虽受骈文影响,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创造,融化到笔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矫饰。这样,读来顿觉舌端润畅;听来,倍感声声清朗,具有音乐的节奏感和回环美。

欧阳修在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他一扫唐五代文坛浮艳艰涩的流风,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这篇《醉翁亭记》就是他的文学主张的最好的艺术实践。

篇4:《醉翁亭记》的艺术特色赏析

《醉翁亭记》的艺术特色赏析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蓛,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渭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

与《丰乐亭记》是同时期的作品,都是作者于宋仁宗庆历五年降职出任滁州时所作。它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心情。写作方法上的特点,一是散文和骈体相结合。二是语言简练。据《朱子语类》巻一三九:“顷有人买 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三是通篇用解释句,连用了二十一个“也”字。宋人王应麟认为这种体例本于《易经》的《杂卦》(见《困学记闻。杂识》)。

〔译文〕

环绕着滁州的都是山。滁州西南方的许多山,林木山谷格外优美。望上去草木茂盛并且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水声潺潺,一抬头就看到有一股泉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出来,那是酿泉。山峰回环,道路盘绕,那里有座亭子象鸟儿展翅那样高踞在酿泉上面的,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是谁?是琅琊山开化寺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是谁?是滁州太守用自己的别号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太守稍微喝了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己给自己起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酒上,而是在山水之间。他对游山玩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中。

有时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就消散;有时云雾积聚在山间,岩洞就昏暗;这些阴暗明亮、变化不测的景象,就是山里的早上和晚上。野花开放了,闻到阵阵幽香;好的树木长高了,成为一片浓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就是山里的四个季节。早晨出去,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就没有穷尽。

至于背负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边人的呼唤,后边人的答应,弯腰曲背的老人和被人搀扶带领的孩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这里游赏。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很肥;用泉水酿成酒,泉水香,酒清澈;野味和蔬菜,错杂地摆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宴会。宴会的快乐,不是音乐,而是投壶的人投中了,下围棋的人胜利了,酒杯筹就在人们手里递来递去,交互错杂,有的人坐着,有的人站起来,嘴里不停地呼喊,这是客人们欢乐的表现。苍老的脸庞,雪白的头发,倒在客人中间的,这是太守喝醉了。

〔赏析〕

这篇《醉翁亭记》是宋代散文名篇,历来被视为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文章的语言平易明畅,写作背景却相当复杂,涵蕴也很丰富,以致评析此文的主题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首先要弄清的是:欧阳修为什么一贬滁州,就自号“醉翁”,并以此名亭,作文为记,就这篇文章的内容看,那是由于琅邪山的风景使他陶醉,人与人之间亲密淳朴的关系使他陶醉,那香而且洌的酒使他陶醉。因此有人说,欧为此文,意在寓性情于游赏。或者说,纵情山水,表旷达自放的情怀。但是,这篇文章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时欧年四十,贬滁州已经一年。他这次被贬,由于论救推行庆历新政诸君子,得罪了守旧官僚。这些人利用他甥女张氏犯法一事,想把他牵连下狱。后来事虽大白,他还是被贬往滁州。欧阳修是个个性刚直的人,读他的《与高司谏书》可知其议论之峻切。现在邪正颠倒,他无端被诬,心中怎么能没有愤懑,又怎么能自放于山水诗酒?十年前,因为支持范仲淹,贬为夷陵县令时,他曾写信给同案被贬的尹师鲁,肯定了尹在谪迁中“益慎职,无饮酒”的自处之道,并批评了那些一遭贬逐,便“傲逸狂醉”的人。十年后的今天,写这篇《醉翁亭记》,竟然畅言饮酒,自号“醉翁”,以至苍颜白发,颓然乎众宾之间,前后矛盾,判若两人。要说这完全是出于性爱游乐,纵情山水,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那么,是不是果如另外一些评论者说的.,山水之乐无非是沉郁、压抑心情的饰容,像李白那样,以耽酒自寓其愤世傲岸之情呢?考欧阳修之为人及其所为文,可贵处在一“真” 字。他决不会矫情伪饰,自欺欺人。他之所以前后矛盾,其中必有一个难以具言的心理历程。十年前,他写了那封著名的《与尹师鲁书》,透露了一点消息。那信中说,不少前代名人,包括韩愈在内,“一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因此告诫余靖(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他显然看不起、更不屑做那种患得患失的庸人,他的心有更宽广的天地。再说,受到打击、遭到贬谪就忧戚怨嗟,反而使那些陷害他的人弹冠相庆,无异于为敌张目。因此,他诗酒山林,随遇皆乐,显示自己绝不曾因横遭打击垂头丧气;反而意气自若,心态安怡,表现出泱泱君子的坦荡风怀,铮铮铁骨。这是他在《醉翁亭记》里强调“其乐亦无穷也”的真正原因。再说,滁州“地僻而事简”,他于无意中得此闲太守,正所谓不幸中之大幸。滁州又有琅邪林泉之胜足资畅游,可以涤荡胸中积悃。来滁时过一年,朝往暮归,便渐渐得到一种悠然自适之乐,冲淡了心底的烦忧。更何况,守滁一年,能使滁州的人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又幸滁州人“喜与予游”,而“与民共乐”正是“刺史之事”(以上几处引文均见作者写于与本文同时的《丰乐亭记》),更足以使他化忧为乐,怀此乐心,以涉山林,则寓目之景色无不献美于前;以临卮酒,则入口之涓滴无不“饮少辄醉”。“饮少辄醉”也不全限于酒量的大小,而且包含有心之所乐,未饮先如醉一层意蕴。于此可知,由诫人以 “无饮酒”发展到“自号醉翁”,经历了一个从毋为个人忧患戚戚然借酒浇愁,变为真正“得心寓酒”的心理历程。因此说,这篇文章写作背景相当复杂,分析时不能以偏概全。

从上述分析看,这篇散文涵蕴是非常丰厚的。唯其丰厚,故耐咀嚼。但此文之所以传诵千古,又不限于涵蕴的丰厚,还因为它在艺术上确有独特的成就。欧文最长于抒情。在这篇散文里,他要抒发的是被贬滁州一年后的生活情怀。因此,题目虽是《醉翁亭记》,在“亭” 字上反而着墨不多,用主要篇幅来写“醉翁”。林壑泉亭,无不是醉翁活动的衬景;“日出”、“云归”,无不荡漾着醉翁的诗情雅意。这样安排重点,写“亭记” 却突出人物,不以亭为核心,乍看似乎离了题面,其实扣紧题旨,是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在裁剪上独具的特色。但命题既为“醉翁亭记”,当然又不能完全不点到“亭”。这篇散文写“亭”虽只寥寥数语,构思也很具匠心。全文先用“环滁皆山也”一语喝起,写大景、全景。但这仅仅是远处环视,只可能看见一片模糊的轮廓,故泛言其为“环滁皆山”。镜头拉近到“西南诸峰”,渐渐望见那“蔚然深秀”之色;再拉近到“酿泉”,便听到了流水潺潺之声;再拉近到醉翁亭,终于看清了亭子像鸟翼一般的具体形象。这样迤逦写来,切合步行人远近视听之理,又显得层次丰富,胜境迭陈,使读随着作者的脚印,信步神游于楮墨画图之间,有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第二段写山林中的人,先写“负者”“行者”的来往游人,次写坐起喧哗的众宾,镜头扩大,最终写核心人物——“颓然乎其间”的太守,推出“苍颜白发”的特写镜头。后段写人禽和谐共乐,也是先写禽鸟之乐,而后写众人之乐,最后归结到太守之乐,结末一句直接点出“太守者,庐陵欧阳修也”:都是从大到小,由远而近,最后集中到醉翁一人。这种移步换形、聚焦一点的艺术手法,使全文重点突出,“醉翁”始终居于画面的中心。所写事物虽不多,却纷繁有序;林壑之胜,朝暮四时之景,休息、行走的游人,以至喧哗的众宾,幽鸣的禽鸟,这众多杂沓的物态人情,都用一个“乐”字贯串,使文意辐凑,凝而不散。特别是结处“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四句中两用“知”与“不知”,文势遒劲,一转一深,构成螺旋式层层推进,是一篇之警策,显示出作者炼句炼意的艺术功力。

人多称赞欧阳修的散文富于诗意,誉为“诗化的散文”。称之为诗,首先要有诗的意境。前面论析过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情景相生,意与境偕,已具诗的意境。誉之为诗,还必须具备音乐之美,要求韵律悠扬,声情契合。在这方面,本文也有戛戛独造之处。这篇文章的中心人物醉翁的心情,是悠然自适、悠闲容与的。反映这种心情的句式韵律,也纡徐悠远,逸韵从容,自有诗一般的音乐境界。这就要说到本文连用“也”字的艺术效果。“也”这个助词,本多用来表判断语气,用于句末,往往表示语意顿结。欧阳修在这篇文章的许多句子里,却赋予“也”与今语“啊”字情韵相近的特殊的感叹意味,不是休止符而是一个延长符。全文连用二十一“也”字,构成曼声咏叹的韵致,以表现醉翁悠然自得的心态,这是欧阳修的独创。欧的史传文字,多顿挫唱叹之美;这类记游乐情怀的文字,却不取顿挫转折而专一反复咏叹。可见他的散文,因情赋声,具有多种风调,多种情韵。所谓秋虫春鸟,各有新声,不拘于一格,却无往而不近乎诗。

欧阳修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不属于赋体,实际上也是一首言简意深、优美的散文诗。欧阳修上《朋党论》后,保守势力仍很猖獗,范仲淹被迫辞去参知政事的职务,请求外调,欧阳修也受到诬蔑陷害,于庆历五年(1045)出任滁州知州。他到滁州的第二年,自号“醉翁”,写下了这篇《醉翁亭记》。文章既概括精炼,又丰满生动,既有文采,又有气势,既有形象性,又有音乐美。作者贬官滁州,政治上是苦闷的,满怀悲愤,文章中却表现自己寄情山水与酒,自得其乐。看去好像没有摆脱封建士大夫寻求解脱与麻醉的生活情调,实际上是包含有政治内容的,不能与一般文人的流连风景、游山玩水等同看待。作者通过山水之乐,不直接表现苦闷、悲愤,而是以描写与民同乐来显示自己在这远离京城的地方很有政绩,自己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并不因遭受打击而改变。写了《醉翁亭记》的第二年,欧阳修在给梅尧臣的信中说:“某此愈久愈乐,不独为学之外有山水琴酒之适而已,小邦为政,期年粗有所成,固知古人不忽小官也。”意思是我在这里呆的时间愈长,就愈感到快乐,这不只是在从事学习之外有赏玩山水,弹琴饮酒的生活消遣,而且治理地方,过了一年就初步有了成绩,真正懂得了古人不轻视卑小官职的道理。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醉翁亭记》所写的太守的“乐其乐”。

文章开始从大环境写起,作者像导游一样把读者慢慢引到醉翁亭。

第一段写亭的位置、形势和命名的由来。“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蜂,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几句介绍醉翁亭,写法是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层层推进,步步引入。先是“环滁皆山也”,环绕着滁州都是山,总写滁州的形势。再从滁州周围的群山,把镜头转向西南的峰峦,“其西南诸蜂,林壑尤美”,写出滁州西南方向的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在这片树林和山谷中,“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放眼望去,那草木繁茂,山林幽深而秀丽的地方,就是琅琊山。作者又从“西南诸峰”中,突出“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这时,镜头向着琅琊山曲折推进。“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沿着山路行走约六七里,忽然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举头一看,是酿泉从两蜂之间奔泻而下。未写醉翁亭,先写酿泉,泉可以酿酒,为下文饮宴伏下一笔,并且已经包含了一个“醉”字,醉翁亭呼之欲出了。果然,“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山路也随之盘绕,拐过去一个弯,那四角向上翘起的一座亭子,好像鸟儿展翅高飞似地靠近在酿泉旁边,就是醉翁亭了。这是一个特写镜头,醉翁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其背景远处是“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近处是“泻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醉翁亭则处于“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中。作者是从大的地理环境和总的山水景物中来让读者认识醉翁亭的。而山水景物中的山是静的,水是动的,静静的醉翁亭仿佛靠近泉水也凌空飞动似的,作者用“翼然”二字使读者对醉翁亭产生了强烈的印象。醉翁亭出现了,作者暂时把一路名胜风光放下,先来交代醉翁亭得名的由来。“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这是说醉翁亭是琅琊山琅琊寺的和尚智仙建造的。“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这是说滁州太守把自己的别号取为亭名。“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这是说太守同宾客到这里来饮酒,稍为饮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以上几句是从醉翁亭的得名说到自号醉翁的原因。下面再就“醉翁”的“醉”,字进行申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意趣本来不在于酒,而在于山水。既然这样,为什么要饮酒呢?那是把心有所领会的“山水之乐”寄托在饮酒之中。文章开头这一段,由介绍醉翁亭到交代醉翁亭的得名到说明醉翁的意趣,三个层次衔接得很紧密,又过渡得很自然,最后点出“山水之乐”。

第二段写亭周围变幻优美的景色,写“山水之乐”。分两层:第一层写醉翁亭的朝暮景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林霏,指山林间的雾气。暝,是昏暗的意思。清晨太阳出来,山林间的雾气就散开了,傍晚云烟聚集,山岩洞穴就昏暗了。山间的景色就是这样清晨由昏暗而明朗、傍晚由明朗而昏暗,交替变化着。第二层再写醉翁亭的四时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里,各用一句来描写春夏秋冬的景色。“野芳发而幽香”,是说春天到来,野花开放,到处弥漫着清幽的香气。“佳木秀而繁阴”,是说美好的树木长得很繁茂,一片浓密的树阴。“风霜高洁”,是说秋天天空高旷,霜色洁白。“水落而石出”,是写水位下落,水中的山石显露了出来。四句话抓住典型特征,非常精炼而概括地写出四时不同的景色。然后作者收结山间的朝暮与四时的两层叙写,回到“乐”字上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朝而往,暮而归”,是表示终日游赏的畅怀尽兴;“四时之景不同”,是表示四季游赏的各有所得。总之,乐趣无穷。这第二段极写“山水之乐”,是从山水本身来写的。

第三段写游乐与宴饮,是从游人的角度来写,写游人之乐。这游人之乐也分两层展开:一层是滁人之游,一层是太守之游。我们先看滁人之游:“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负者,指背着东西的人。“负者歌于途”与“行者休于树”二句互文见义,意思是背东西的人与走路的人,有时唱歌走在路上,有时坐在树下休息。“前者呼,后者应”,是写路上的人彼此打着招呼,见出人很多,而且大家兴高采烈。伛偻,是俯身曲背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提携,是搀扶带领的意思,这里指小孩。老年人和小孩都来游玩,身强力壮的人就更不消说了。所以作者写道,“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这几句是写滁州的人民游赏醉翁亭。接着写太守游醉翁亭。“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山肴野蔌,是山里的野味、野菜。鱼是山溪里打的,酒是山泉水酿的,野味、野菜也是山里现有的。一切就地取材,表明太守不讲究豪华,趣味高雅,所以宴会很简朴。这趣味的高雅,还表现在宴会中的娱乐不同流俗。作者写道:“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射,指投壶,古代一种游戏,用箭一样的小棒投射长颈形的壶,以投中的多少来决定胜负。奕,指下棋。觥,用犀牛jiao做的一种酒具,这里泛指酒杯。筹,即酒筹,用来计算饮酒数量和行酒令的签子。这几句的意思是,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欣赏音乐。有投壶的,投中了;有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与交错,人们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众多宾客欢乐的情景。有位面容苍老、头发斑白的人在他们中间昏昏沉沉地像要倒下的样子,这是太守喝酒喝醉了。宴会是那么简朴,游艺是那么古雅,这种乐就脱去凡俗,回应第二段所写的“山水之乐”。但众多宾客“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欢乐已极,太守却是“颓然乎其间”,醉了;这又为底下第四段的“太守之乐其乐”埋下了伏笔。

第四段抒写太守之乐,并点出《醉翁亭记》的作意。“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一段主要是写太守与游人“同其乐”。先写过一会儿,太阳落山,只见人的影子散乱起来,大家跟着太守一道回去了。人一走,鸟就活跃起来了,在树阴覆盖的地方,鸟飞上飞下,发出一片叫声。接着,作者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转到“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其”字这个指示代词有两种解释:一说是指宾客游人,一说是指太守自己。解释为太守自有他感到快乐的事情,而太守所感到快乐的事情,其实就是宾客游人获得了快乐。所以下文说:“醉能同其乐。”最后,文章由“醒能述以文”点出太守就是“庐陵欧阳修”,收结得很巧妙。

全篇《醉翁亭记》的中心,主要围绕一个“乐” 字,一层接一层,有条不紊,自然流畅,写得从容婉曲,千回百转。第一段由醉翁亭之得名引到醉翁的自号,点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二段写“山水之乐”,第三段写游人之乐,第四段写太守与游人“同其乐”。写“山水之乐”,表现的是欧阳修的寄托,虽然遭受贬谪,但能排除政治失意的悲愤,从山水之中自得其乐。写游人之乐,表现的是欧阳修的政绩,滁人游乐是由于生活安定,太守游乐是由于政务清闲。写太守与游人“同其乐”,表现的是欧阳修的理想。“与民同乐”,特意点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可见,环绕一个“乐”字所表现的内容,与其说是欧阳修的生活情趣,毋宁说是欧阳修的政治胸怀。

苏询赞美欧阳修的散文:“条达疏畅”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意思是欧文写得明晰流畅,轻快从容,显得毫不费力的样子。该文正是这样,作者经过精心构思,却出以平易,像是信笔写来,毫不经意,真正做到了意到笔随,自然、轻快、流畅。

《醉翁亭记》融抒情、写景和叙事于一体,文笔非常简洁,善于概括,而不失之笼统,只须一二字,便可以取得形神兼备的效果。南宋的朱熹曾说:“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原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可见欧阳修是如何的讲求精炼。醉翁亭的朝暮四时的景色,只各用了一句,便包括无遗。醉翁亭的游人,只写了“负者”、“行者”,再加上“伛偻提携”,便表现出“往来而不绝”的盛况。再如第二段写山景朝暮的晦明变化,“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说太阳一出,林间的雾气就消散了;云烟聚合,山谷就变得昏暗起来。这里用了“出”、“开”、“归”、“暝”四个词,都是表形态或明暗变化的,放在一起,使静境变为动境,传达出—种跳荡变幻的生气。该文可谓言简意深的典范,全文只有四百多字,内容却丰富深厚,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读后使人受到欧阳修思想感情的强烈感染,得到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醉翁亭记》的语言特别显得音韵铿锵。基本上是什么什么“者”、什么什么“也”的判断句式,一连用了二十七个“也”字,但读起来丝毫不感到平板单调,反而像问答唱和一样,“前者呼,后者应”,高下抑扬,极富于抒情意味。尤其是文中骈句与散句错杂运用,时而表现整齐的美,时而表现参差的美,使文情与声情很好地统一了起来。像“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射者中,奕者胜”,这是单句相对。像“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这是双句相对。像“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这是三句相对。但有时又有意打破字数相等与句法相同。如“风霜高洁”与“水落石出”,在“水落石出”之间加上一个“而”字,“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下句“名之者谁”后面却是五个字的“太守自谓也”。这样,在统一当中,又包含着变化,显得活泼跳脱,姿态横生。

《古文观止》的编者评论说:“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之创调也。”这些特点都从不同方面显示了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5:醉翁亭记写作特色

醉翁亭记写作特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人,天圣八年举进士甲科,历任翰林学士,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忠。

读后感

【醉翁亭记】作于庆历六年【1046】,是欧阳修的一篇千古不朽名作,表现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豁达思想。我读初中时,学过这篇古文,当时非常喜欢这篇文章,读后即能背诵,不仅被文中描写的景色所陶醉,而被他的写作技巧所折服,五十多年过去了还历历在目,就在写这篇文章时,也未看原文,小小感慨,略述一二:

写作特点:

1.开头简练的写出:“环滁皆山也”,滁州四面都是山,没一一点出是什么山,节省文笔。

2.没直接道出“醉翁亭”,而是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最后定位醉翁亭。就像介绍一个人一样,先交代你是**省**市**县**乡**村的,最后点出人名。这样写不仅起到逐层搜索,锁定目标的.效果,而在不经意间向读者展现了滁州的美景。

3.全方位描写景色:

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分层次对景色描写。

早晨---日出而林霏开

晚上---云归而岩穴瞑

春天---野芳发而幽香

夏天---佳木秀而繁荫

秋天---风霜高洁

冬天---水落而石出

在写四季景色时,考虑空间的差别,给人以立体感觉。春天---地表面景色,夏天---地表以上景色,秋天---天空景色,冬天---地平线下景色,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广阔的空间。这样写,显得大自然更复杂、多变、广阔、多姿、生动、繁盛,而起到诗画合一的效果。

4.作者不仅写自己乐,而写宾客乐、从人乐,民乐,禽鸟乐,并把他们融合在一起。

5.语言精炼形象,如:“林壑优美”、“蔚然深秀”、“歌于途”、“休于树”、“呼”、“应”、“伛偻提携”等,使文章的品位更高。

6.全篇用了二十一个“也”、二十四个“而”,作为句中成分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形成本文特有的风格和艺术效果。

7.文章不长,而涉及的人、物却很多:山、峰、泉、亭、僧、酒、山水、日出、林霏、云归、岩穴、野芳、佳木、风、霜、水落、石出、溪、鱼、山肴、野簌、丝竹、觥、筹、树林、禽鸟。涉及的人:智仙、行者、负者、滁人、从人、宾客。让读者无孤独、寂寞之感。

8.富有音乐感,虽不是诗、不是词,其平仄变化、音乐旋律胜于诗词,如: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 |—||——, ———|。全篇比比皆是。

后人评鉴

【醉翁亭记】初成,天下莫不传咏,家至户到,当时为之纸贵。----宋.朱弁

一路逐笔缓写,略不使气之文。 --- 清.金圣叹

与民同乐,是其命意处,看它叙次,何等潇洒。 --- 清.储欣

乃遂成一蹊径,然其中有画工所不能到处。 ---清.储欣

文中之画,昔人就读此文谓如遊幽泉遂石,入一层才见一层,路不穷,兴亦不穷,读已,令人神骨翛然常往矣,此是文章中洞天也。 ---明.茅坤

篇6:《醉翁亭记》中“也”字的艺术特色

《醉翁亭记》中“也”字的艺术特色

宋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领导的新政失败,被贬河南邓州。积极参与新政的欧阳修,慨言上书,一度下狱,后被贬为滁州知州,《醉翁亭记》作于他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1046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就是以忧愁代替了一切正常的心境,排斥了欢乐。而欧阳修却没有像范仲淹那样“进亦忧,退亦忧”,他在《晚泊岳阳》中这样写: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虽然有“云水苍茫”的“失路”之感,但是欧阳修还是听到了“清辉”中的歌声,听得很入迷,仍然享受着“轻舟”“如飞”的感觉。从这里,可以看到欧阳修和范仲淹在个性上的差异。到《醉翁亭记》中,这种差异就更明显了。欧阳修大笔浓墨,渲染了一派欢乐的景象,不但自己欢乐,而且与民同乐。这是不是说欧阳修没有心忧天下的大气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全面分析《醉翁亭记》。第一句,“环滁皆山也”,一望而知,好处是开门见山。但这种境界,就是在讲究史家简洁笔法的欧阳修手中,也不是轻而易举地达到的,而是经历了反复。据《朱子语类辑略》卷八载:“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开门见山之后,径直写山水之美。先是写西南的琅琊山:“蔚然而深秀”,接着写水(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山水都有了,跟着写亭之美:“翼然临于泉上”。三者应该说都比较简洁。但是这几个短句却给人十分别致的感觉。别致感从何而来呢?有人把这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我们引用来作一比较: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角的几座山峰, 树林山谷特别的美。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 就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 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 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 就是所谓的酿泉。山势曲直, 路也跟着弯转, 于是就可以看见在山泉的上方有个像鸟翅膀张开着一样的亭子, 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字的是谁呢?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太守和宾客们在这里饮酒, 喝一点点就醉了, 而且年纪又最大, 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饮酒, 而在于山山水水之间。这山水的乐趣, 是领会在心中, 寄托在酒里的。从词语的意义来说,应该说翻译大致是确切的。但是读起来,其意蕴却丧失殆尽。这除了古今词汇联想意义的差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译文把原文中很有特色的句法和语气全部阉割了。原文的第一句,表面看来,仅仅是开门见山;实际上,还为全文奠定了一个语气的基调。如果要吟诵,不能简单直接地读成:“环滁

皆山也”,而应该是:“环滁/ 皆山也”。只有这样,才能和全文的句子的语调统一起来。如第一段: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从句法上说,一连八九个句子,都是同样结构(⋯8943 .者,⋯8943 .也)的判断句。这本是修辞之忌。景物描写以语言丰富为上,不但词语要多彩,而且句法也要多变,这几乎是基本的、潜在的规范。句法单调和词语乏彩同样是大忌。而欧阳修在这里却出奇制胜,营造了一种不仅仅在语义上,而且在语气上一贯到底的语境。这种前后二分式为什么值得这么重复,而且又能在重复中没有重复的弊端呢?关键在于,这种前后二分式的句子,不是一般的连续式,它带着一种提问和回答的意味:“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先看到景色之美,然后才回答,“琅琊也”。“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先是听到了声音,然后才解释:

“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先有奇异的视觉意象,然后才回答:“醉翁亭也”。这种句法结构所提示的,先是惊异、发现,后是领会。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在于:第一,先有所感,次有所解,即先有感觉的触动,后有理念的阐释;第二,这种句法的重复,还暗示了景观的目不暇接和思绪的源源不断。如果不用这样的二分式,而用一般描写的句式,也就是连续式,就得先把景观的名称亮出来:琅琊山,蔚然而深秀;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醉翁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这就没有心理的提示,没有惊异、发现和理解的过程,有点儿像流水账,太呆板了。欧阳修这篇文章的句法奇妙,还得力于每句结尾都用了一个“也”字。这本是一个虚词,没有太多具体的意义,但在这里却非常重要,重要到必须使用在整篇文章从头到尾的每一句中。这是因为“也”字句表示先是观察,继而形成肯定的心态和语气。这种语气早在文章第一句就定下了调子。如前面的引文翻译成:

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 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 就是所谓的酿泉。山泉的上方有个像鸟翅膀张开着一样的亭子, 这就是醉翁亭.

意思是差不多的,但读起来感到特别杀风景,是因为其中肯定的、明快的语气消失了。有这个语气和没这个语气,有很大不同。这不但是个语气,而且有完成句子的作用。此外,它有点儿接近现代汉语的“啊”“呀”。不同的是,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啊”“呀”,句子还是完整的;而在古代汉语中,没有这个“也”字,就不能形成判断的语气。比如:“仁者,爱人。”这是一个理性的或者说中性的语气,如果加上一个“也”字:“仁者,爱人也。”肯定的情感就比较确定了。《诗大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如果把最后这个“也”字省略掉,语气中的那种确信的程度就差了许多。又如袁枚《黄生借书说》中“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如果把“也”字删除,语气就干巴了。不少赏析文章都注意到《醉翁亭记》从头到尾用了那么多“也”字,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也”字在语气和情绪上的作用,一般都误以为语气词本身并没有意义。殊不知语气词虽然没有词汇意义,但却是具有抒情的生命的。特别是当“也”字不是孤立地出现,而是成套地组成一种结构的时候,其功能是大大超出其数量之和的。

当然,重复使用“也”字,也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就是导致单调:句法的单调导致语气和情绪的单调。但是,这种情况在《醉翁亭记》中没有发生,相反,是情绪的积累递增。因为句法和语气反复,被句法的微调消解了。文章并没有留在绝对统一的句法上,而是在统一的句式中,不断穿插着微小的变化。例如,“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都打破了并列的“⋯者⋯也”型的句子结构。这还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更主要的变化是内涵上的,在“⋯ 者⋯也”型句子的.排列中,情思在演进,在深化:开头是远视,是大全景(琅琊),接着是近观的中景(酿泉),再下来,是身临其境的近景(醉翁亭)。这样的层次还是客观景色的描述,接下来就转入了主体的判断和说明:先是亭名的由来(太守自谓),再是为何如此命名(太守饮少而辄醉,年又最高)。这样的句子,表面上看是说明,实际其中渗透着某种特殊的情趣。情趣何来?因为这里说明的是自己,本来是第一人称的表白,却用了第三人称来说明。设想,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用第一人称来写自己如何为亭子命名,情感和趣味则大为不同。而现在这样,先是像局外人似的说到有这么一个太守,明明喝的很少,却又很容易醉。明明年纪不太大(才四十岁左右),却自称为“翁”。这个自称“醉翁”的太守来到这里喝酒,却宣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其中的情趣,至少有两个方面:其一,号称醉翁,却不以酒为意;其二,不在意酒,正反衬出在意山水令人陶醉。这就不是在说明,而是在抒情了。文章到这里,手法已经递升了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开头的描写,第二个是说明,第三个是抒情。这里的情趣,全在作者有意留下的矛盾:既然意不在酒,为什么又自称“醉翁”,还把亭子叫做“醉翁亭”呢?这不是无理吗?是的,的确无理。理和情就是一对矛盾。纯粹讲理就是无情,而不讲理,反而可能在抒情。但是,欧阳修在后一句,对抒情又作了说明:“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里对于山水是有情的,不过是寄托在酒上而已。这是一个智性的说明,使得抒情的无理又渗透着有理。这已经是文章的第四个层次了。

文章开头目的不过是提出最为关键的是山水之乐,这种乐的实质是什么呢?接下去的几段就是对山水之乐的一步步展开。

首先,当然是自然景观之美:从日出到云归,从阴晦到晴朗,从野芳发的春季,到佳木秀的夏日,再到风霜高洁的秋天,到水落石出的冬令,四时之景不同,而欢乐却是相同的。(这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阴晴不同情感不同有多么明显的区别!)山水之乐在于四时自然景观的美好,这是中国山水游记的传统主题,早在郦道元的《三峡》中,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欧阳修这么几句话,文字很精练,但从根本上说,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充其量不过是为他下面的新发现提供背景而已。下面这一段,就超越了自然景观,进入了人文景观。

山水之乐更高的境界在于人之乐。往来不绝的人们,不管是负者、行者,弯腰曲背者,临溪而渔者,酿泉为酒者,一概都很欢乐。欢乐在哪里?没有负担。没有什么负担?没有物质负担,生活没有压力。这实在有点儿像陶渊明的桃花源。但如果完全等同于桃花源,欧阳修还有什么特殊的创造?欧阳修山水之乐的境界,在于各方人士和太守一起欢宴。欧阳修反反复复提醒读者太守与游人之别,一共提了九次。但是和文字的一再提醒相反,在宴饮时,却强调没有等级的分别:打了鱼,酿了酒,收了疏菜,就可以拿到太守的宴席上来共享。欧阳修所营造的欢乐的特点是,人们在这里,不但物质上是平等的,而且精神上也没有等级,因而特别写了一句:宴饮之乐,没有丝竹之声,无须高雅的音乐,只有游戏时自发的喧哗。最能说明欢乐性质的是,反复自称太守的人,没有太守的架子,不在乎人们的喧哗,更不在乎自己的姿态,不拘形迹,不拘礼法,在自己醉醺醺、歪歪倒倒的时候享受欢乐。和太守在一起,人们进入了一个没有世俗等级的世界,人与人达到了高度的和谐。这一切正是欧阳修不同于陶渊明的桃花源的地方。这不是空想的、去了一次就不可能再找到的世界,而是他自己营造的世界。

这还仅仅是欧阳修境界特点的第一个方面。欧阳修的境界和陶渊明不相同的第二个方面是,不但人与人是欢乐的,而且山林和禽鸟,也就是大自然也是欢乐的。欧阳修营造的欢乐,不但是现实的,而且是有哲学意味的:

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和太守一起欢乐,禽鸟和山林一样欢乐。在欢乐这一点上,人与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但是,人们的欢乐和太守的欢乐、太守的欢乐和禽鸟山林的欢乐又是不同的。这里很明显,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子非鱼”的典故的味道。尽管如此,不同的欢乐却又在另一种意义上和谐地相通:在这欢乐的境界中,最为核心的当然是太守。人们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之中,太守也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之中,人们并不知道太守的快乐只是为人们的快乐而快乐。这里的“乐其乐”和范仲淹的“乐而乐”,在句法模式的相近上也许是巧合,但也可能是欧阳修借此与他的朋友范仲淹对话:要“后天下之乐而乐”,那可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只要眼前与民同乐,也就很精彩了: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前面说“乐其乐”,后面说“同其乐”,乐些什么呢?集中到一点上,就是乐民之乐。这种境界是一种“醉”的境界。“醉”之乐就是超越现实、忘却等级、忘却礼法之乐。而等到醒了,怎么样呢?是不是浮生若梦呢?不是。而是用文章把它记载下来,当作一种理想。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到文章最后,也就是到了理想境界,一直藏在第三人称背后的“太守”,一直化装成“苍颜白发”,“颓然”于众人之间的自我,终于亮相了。不但亮相,而且把自己的名字都完整地写了出来。这个人居然是只有四十岁的欧阳修,还要把自己的籍贯都写出来,以显示真实性。在这个名字之后,加上一个“也”,在这最后一个肯定的判断句中,这个“也”字所蕴涵的自豪、自得、自在、自由之情之趣,实在是令人惊叹。到这里,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回答开头的问题。什么是“醉翁之意”?为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这是因为山水之间没有人世的等级,没有人世的礼法。为什么要把醉翁之意和酒联系在一起呢?因为酒有一种“醉”的功能,有这个“醉”,才能超越现实。“醉翁之意”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故范仲淹要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欧阳修则只要进入超越现实的、想象的、理想的与民同乐的境界。这种“醉翁之意”是很容易实现的,只要“得之心,寓之酒”,让自己有一点儿醉意就成了。这里的醉,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是醉醺醺,不计较现实与想象的分别;第二重是陶醉,摆脱现实的政治压力,进入理想化的境界,享受精神的高度自由。

篇7:《醉翁亭记》艺术手法

意境优美

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作者是从这样几方面濡笔,描绘散文境界的。

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丽,迤俪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圈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样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构成诗一般的优美意境。

朝暮变化之美。“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则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以不同的景象写出了相异的境界。

四季变幻之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只四时也”,描写了四季景物的变化。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四幅画面相互映衬,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洌。

动静对比之美。文中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境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景物与人物间的动静对比。“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结构精巧

金线串珠。《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也不乱。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正因为如此,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个“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也正因为有聚光点,有主骨架,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

曲径通幽。《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这句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色是很恰当的。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风貌,可谓匠心默运,苦意经营。作者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颇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径直言之,而是曲折写来。文章一开始敷设了五层笔墨,“环滁皆山”,一层;“西南诸峰”,一层;深秀“琅”,一层;潺潺泉水,一层;“有亭翼然”,一层。五层笔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步步进逼。先用大镜头、长镜头,然后推成小镜头、短镜头,最后跳成特写,不平不直,九曲回肠。先用概描,写滁州山景,大笔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进,带出“西南诸峰”。再着一“望”字,视线集中琅。用毕视觉,跟后就用听觉,“水声潺潺”,于是酿泉入画。尔后,用一“回”字,着一“转”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进入卷面。作者在用笔时,好像围野狩猎,逐渐圈小区域。这样不仅让人们了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写,便使“亭”非比寻常;如此用笔,便使“文”不同凡响。再如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也是用的层层烘托的笔法。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这样,太守之乐就在众多的烘托下被推到峰颠,显示出主观感受和体验的高人一筹。

呼应有方。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藏墨于首,显豁于尾,是《醉翁亭记》结构安排的第三个特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奏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着落。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纷纷离去,是因为时令已晚,这便跟前文的“暮而归”又恰成照应,把这句话具体化了。处处注意呼应照应,就使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

语言出色

《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 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同时,“出”“开”联属,“开”是“出”的后果。“归”“暝”联属,“归”是“暝”的前提。动词的出神入化,互为因果,使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即。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还如“有亭翼然”,仅譬一喻,亭的形状、风貌便画出来活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滤沏文词水分,浓缩语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敌万语,达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抗坠,铿锵悦耳。全文几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他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饬工稳。

作者虽受骈文影响,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创造,融化到笔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矫饰。

篇8:品醉翁亭记艺术手法

品醉翁亭记艺术手法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醉翁亭记怎么美,那我们就来品下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吧:

【意境优美】

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作者是从这样几方面濡笔,描绘散文境界的。

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丽,迤俪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圈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样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构成诗一般的优美意境。

朝暮变化之美。“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则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以不同的景象写出了相异的境界。

四季变幻之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只四时也”,描写了四季景物的变化。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四幅画面相互映衬,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洌。

动静对比之美。文中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境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景物与人物间的动静对比。“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结构精巧】

金线串珠。《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也不乱。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正因为如此,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个“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也正因为有聚光点,有主骨架,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

曲径通幽。《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这句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色是很恰当的。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风貌,可谓匠心默运,苦意经营。作者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颇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径直言之,而是曲折写来。文章一开始敷设了五层笔墨,“环滁皆山”,一层;“西南诸峰”,一层;深秀“琅”,一层;潺潺泉水,一层;“有亭翼然”,一层。五层笔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步步进逼。先用大镜头、长镜头,然后推成小镜头、短镜头,最后跳成特写,不平不直,九曲回肠。先用概描,写滁州山景,大笔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进,带出“西南诸峰”。再着一“望”字,视线集中琅。用毕视觉,跟后就用听觉,“水声潺潺”,于是酿泉入画。尔后,用一“回”字,着一“转”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进入卷面。作者在用笔时,好像围野狩猎,逐渐圈小区域。这样不仅让人们了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写,便使“亭”非比寻常;如此用笔,便使“文”不同凡响。再如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也是用的层层烘托的笔法。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这样,太守之乐就在众多的烘托下被推到峰颠,显示出主观感受和体验的高人一筹。

呼应有方。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藏墨于首,显豁于尾,是《醉翁亭记》结构安排的第三个特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奏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着落。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纷纷离去,是因为时令已晚,这便跟前文的“暮而归”又恰成照应,把这句话具体化了。处处注意呼应照应,就使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

【语言出色】

《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 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同时,“出”“开”联属,“开”是“出”的后果。“归”“暝”联属,“归”是“暝”的前提。动词的出神入化,互为因果,使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即。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还如“有亭翼然”,仅譬一喻,亭的形状、风貌便画出来活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滤沏文词水分,浓缩语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敌万语,达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抗坠,铿锵悦耳。全文几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他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饬工稳。

作者虽受骈文影响,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创造,融化到笔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矫饰。

评混声合唱曲《大漠之夜》的艺术特色

《醉翁亭记》教学方案设计

欧阳修《醉翁亭记》赏析鉴赏

《醉翁亭记》公开课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原文及导学教案教学设计

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6

《醉翁亭记》的教案

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浅谈《醉翁亭记》艺术特色
《浅谈《醉翁亭记》艺术特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醉翁亭记》艺术特色(共8篇)】相关文章:

理想的教学方案设计2023-05-02

《小石潭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2023-02-07

赏简评析欧阳修文言文《醉翁亭记》2022-09-02

《故宫博物馆》初二语文教案设计2022-04-30

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2022-06-08

教学方案设计2023-10-31

识字教学方案设计2024-04-22

赏析:《醉翁亭记》2023-06-05

火车教学方案设计2022-08-18

儿化音教学方案设计2022-05-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