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

时间:2024-01-03 07:43:4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精选17篇)由网友“zhoucemin”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供大家阅读参考。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

篇1:《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

今天没有故事,给大家分享我最近读的一本书《灵魂只能独行》的感受,愿你学会独处,即使一个人也能过得活色生香,那么晚安!

最近在看周国平老师的《灵魂只能独行》,这是一本哲学散文,说到哲学很多人都闻风丧胆,我们最初开始接触哲学都是从政治书那一小块有关哲学的版面开始的。什么形而上学、人生的意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那么晦涩难懂、虚无缥缈,不知道哲学的意义在哪?周国平老师说,哲学的意义就是无意义。

我们是在新中国经历过破四旧、经历过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生的一群人,我们进入了新式的学堂,学习自然科学,所以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无神论者。那么在商业化卷席天下的潮流中我们心中有没有信仰?信仰于每个人的意义在哪里?

周国平老师告诉我们,人的精神性自我站在尘世仰望天空的时候,它因为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周国平老师还时常提到智慧一词,他用生动、优美、又不失哲学本意的文字流畅出哲学的生动、有趣。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而太阳系则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小小的恒星系统,后来我们人类又发现了银河系以外有很大的外河星系,那么人类对于广袤的宇宙来说都没有尘埃那么大。那么我们的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与圣神是什么关系?

周国平老师引用了帕斯卡尔的话,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去王位而悲哀了,告诉我们被废黜的是我们的灵魂,而灵魂是人精神生活的所在地。他还告诉我们,你可以没有信仰,但你心中一定不能没有神圣。

你是否在生活中茫然不知所措,你是否整天上班下班,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难道仅仅只是为了养活自己,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生子吗?在你年少的时候你是否问过你自己,活着的意义在哪里?生命的最终结果就是死亡,那么短短几十年的生是为了什么?反正在我年少的时候,我问过自己这些问题,自然科学告诉我,我的出生是偶然的,乃至我出生后会遇见谁也是偶然的,那么对于广袤的.宇宙来说我的生似乎没有意义,我小小的脑袋陷入了死结。看了周国平老师通俗易懂的哲学散文后,我越来越了解自己,也找到了心中的神圣,以及活着我对于的意义所在,生命就是应该浪费在我喜欢的而毫无无意义的事情上。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哲学是哲学家考虑的事,于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诚然,哲学家必定是要考虑哲学的问题的,但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会思考的灵魂,而构建灵魂就是哲学的事情了。

如果你觉得生活百无聊赖,想要改变却又无从下手,不妨静下心来看看周国平老师的《灵魂只能独行》,去寻找内心的自己,世俗戴在我们身上的枷锁已经足够多了,何妨卸下不必要的东西,为生活做减法,让自己活得越来越像自己。

篇2:《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神”和“神圣”只一字之差,意义上的巨大差异凸显无疑。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神”还是“神圣”都有一大拨信仰者,相同的是这两类人都有一个自我的崇高精神追求,而不同的是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却不可以信仰“神圣”。

是否信仰神取决于个人的民族文化传统或者特殊经历,这是一种宗教信仰,不需要勉强。拥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一个高尚的精神标杆;但一个人不信奉宗教,仍可能是善良的。然而“神圣”就有所不同了,信仰神圣价值和观念的人有所敬畏,在他们心中总有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是不可亵渎和侵犯的,人格就是一种体现。一个人一旦人格沦丧,丢失了做人的基本信仰,任何物质或欲求的满足都无可挽救,并且表面越是丰富越是反映其本质的颓败。

一个高贵的灵魂不仅仅需要神圣的信仰,还必须在人生的旅途上孜孜不倦地前行,并且灵魂只能独行,这就是作者周国平本书想要表达的思想。没人敢说百分百地清楚另一个人,最熟悉的人莫过于两个心心相印的爱人,但是他们不可能达到彼此透明的境界。史怀泽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中提到,彼此透明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都无权对他人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认为心灵也有其外衣,我们不应该脱掉它,他人也应当尊重。所以,相爱的至多也只是可以在黑暗中“并肩行走”,他们最动人之处在于两个独行灵魂之间深切的呼唤和应答,相互的感应和鼓励。

每个人都是一个秘密,所谓知己,难过或者开心他们扮演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情感分享者的角色,在精神的最深处,或伤痕或甜蜜都只有自己可以主宰。事实上,灵魂只有在独行的时候才能沉淀下来,真实地思考,人的灵魂往往在极尽孤独之后得到升华。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他的成就可以说与他几乎一生的孤独息息相关。尼采一生的经历十分坎坷,历尽人生的各种辛酸和艰辛,他曾不止一次地感到生命的无力和孤独。幼年时父亲的死亡让他深刻感受到死亡的无常,变得孤僻,他曾这样形容自己:“那一切本属于其他孩子童年的阳光并不能照在我身上,我已经过早地学会成熟思考。”小小年纪便开始灵魂孤独的行走,让他悟到了生命哲学、存在意义、悲观主义等对后世哲学影响巨大的哲学思想。尼采的母亲是虔诚的清教徒,她对尼采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尼采终生保持着清教徒的本色,如同白玉石雕一般纯洁,这又恰恰印证了灵魂中信仰的重要性。

人穷尽一生都是在与孤独斗争,同时在孤独中领悟世事。一个人不论多么热爱一份事业,都要为自己的灵魂保留一片开阔的灵魂空间,唯有这个空间才能细细品尝你生命的果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已经迷失,他们被欲求的满足蒙蔽了双眼,以拉帮结派或者灯红酒绿来排挤灵魂的孤独。结果却是截然相反,物质越是富足,精神越是空虚,这样的人已是见惯不怪了。

面对死亡的孤独可谓最是深刻,也许有人可能会和你共赴死亡,但是没有人能同你一样体味到走向死亡那段心理历程;因此,许多迷失了灵魂的人往往会在将近死亡的时候幡然醒悟。

斯托尔曾说,孤独的最后一种价值好像是留给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他写道:“虽然疾病和伤残使老年人在肉体上必须依赖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赖却逐渐减少。老年人对人际关系经常不大感兴趣,较喜欢独处,而且渐渐地较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作者显然是赞赏这一变化的,因为它有助于老年人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好准备。

灵魂只能独行,只能以信仰和孤独为伴,而我们则应该学会在品味孤独,并在孤独中提升灵魂的高度。

篇3:《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灵魂只能独行》集是他的心灵守望卷,在周国平眼中,人最重要的莫过于精神世界,也就是他所强调的灵魂。一个人在在物质上可以贫困,而在精神上必须是富有的。拥有灵魂的人在他眼中也是“天才”,“知识分子”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总是处于极端寂寞之中总是不被人所理解,甚至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疯子。他们总是与时代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可以是被废黜的国王,可以是有灵魂的疯子,可以是懂得满足的猪,可以使唯一的尼采,可以是有信仰的光,可以是人所能及的神圣,可以使守望者,守林人。

以下是我所摘抄的一些话,慢慢品味:

1. 人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世界。

2. 一颗觉醒的灵魂,它的觉醒的鲜明征兆是对虚假的生活突然有了敏锐的察觉和强烈的排斥。这时候他就会因清醒感到痛苦。

3.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惯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正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4. 人们不是献身于抽象的历史,而是献身于大地上活生生的生活。

5. 智者是不会有失落感的。领袖无民众不成领袖,导师无弟子不成导师,可是对智者来说,这样他守护着人类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即使天下无一人听他,他仍然是一个智者。

6. 天下滔滔,与我何干?大不了穷些寂寞些,信念犹在,志业犹在,安身立命之本犹在,何尝失落?

7. 世上本无家,渴望与渴望相遇便有了家。

8.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志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

9. 一个行为有两个动机,一个光明,浮在表面;一个晦涩,沉在底里。当它们各居其位时,灵魂风平浪静。有谁想把它们翻一个个儿,灵魂就会涌起惊涛骇浪。

10. 即使两个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11. 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这时候,你会觉得,虽然有形世界的亲人不在你的身旁,但你因此而得以和无形世界的亲人相逢了。在灵魂与灵魂之间必定有一种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超越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超越生与死,当你和同类灵魂相遇时,你的精神本能会立刻把它认出。

12. 发誓者竭力揣摩对方的心思,他发誓要做的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他以为对方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如果他揣摩的是地地上的人的心思,那是卑怯。如果他揣摩的十天上神的心思,那就是亵渎了。{自己理解}

13. 如果心地不明,我们在尘世所获得的一切都会成为负担,把我们变成负重的骆驼,而把通往天国的路堵塞成针眼。{周说,富人要进入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

14. 所谓信仰,其实就是不完美这对完美境界的永远憧憬和追求。无知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有了一点之时便以为自己无所不知。缺点并不可恶,可恶的是做了一点善事便自以为有权审判天下人。在一切品行中,狂妄离智慧,也离虔诚最远。

15. 凡真正的信仰,那核心的东西必是一种内在的觉醒,是灵魂对肉身生活的超越以及对最高精神价值的追求和领悟。

16. 日记的作用是帮助既享受孤独,在孤独中于自己谈谈心。

17. 在所有的人生模式中,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是一最坏的一种,它把幸福永远向后推延,实际上是取消了幸福。人只有一个青春,也只能是在青春期。有一些享受,过了青春期诚然还可以有,但滋味是不一样的。

18. 我们每个人都最终要面对一种没有任何前途的苦难,那就是死亡,而以尊严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确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最后一项伟大发明。

19. 我受人世的不幸胜过受天堂的幸福。我受过我的不幸胜过受他人的幸福。

20. 痛苦使人深刻,但是如果生活没有欢乐,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未经换了溢润的心灵太硬,它缺乏爱和宽容。

21. 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22. 人生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着,还得朝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力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

23. 当你遭受巨大痛苦的时候,你要自然,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24. 诗借瞬间把握永恒,哲学想直接把握永恒,但做不到,最后只好像诗求援。

25. 春天是诗人的季节,秋天是哲学家的季节。

26. 哲学家生活在永恒中,诗人生活在永恒中,他们都不会变老。

27. 一般人追求可望也可及的东西,诗人追求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哲学家追求不可望也不可及的东西。

28. 哲学和事都孕育于神话的怀抱。神话是永恒的化身,她死了,留下一双儿女。直到今天,哲学一醒来就谈论死去的母亲,诗一睡着就梦见死去的母亲。

29. 诗宣泄激情,哲学则把激情转向深沉的思考。

30. 哲学是男性化的,诗是女性化的,哲学充满理性之光,诗充满感性之美。

31. 我剪除哲学的晦涩为它嫁接上诗的含蓄。

篇4:《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我们常常这样问自己:“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或者问:“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但我们总是想不明白,也回答不了,于是就有活着还不如死了好的冲动。可真要去死又很不甘心,于是就感到无比困惑和焦躁不安。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物质生活比任何一个时代都丰裕,但我们仍然不快乐,很多时候感到莫名的失落和悲观。我们拼命地工作,无非是想过得更好一些,但渐渐地我们发现,越是拼命,理想生活似乎离我们越远。甚至还不如改革开放之初那个物质贫乏的岁月。我曾经对同一所大学两张不同时代的毕业留影做过对比,一张是1983年的,一张是20xx年的,相隔。1983年的那张是黑白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穿着十分朴素,但他们所有人都笑得很灿烂,那眼神和表情无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顿时内心为之一震,有种被冲击的感觉。20xx年那张是彩色的,学生年龄都差不多,衣服是五颜六色的,都较艳丽,但他们的笑容和眼神却是空洞的,有一种解脱式的喜悦,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甚至沮丧和麻木。单独看它们任何一张,也许你都不会感觉到什么,但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你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当今,物质条件虽然非常丰富了,但我们并不快乐。或者说,物质生活的富有并不能带给我们精神生活以满足和愉悦。生活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生活的质量。周国平说:“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这恰是被我们忽视的。

德国哲学家、生命哲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奥伊肯(Rudolf・Eucken)19曾写过一本书,叫《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他那时便认识到这个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他所处的时代似乎是我们所熟悉的,是一个基督教信仰崩溃和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意义已经丧失。奥伊肯最忧虑的便是物质成果与心灵要求之间的尖锐矛盾。人们过分专一地投身于劳作,其结果会使我们赢得了世界却失去了心灵。“现实主义文化”一方面只关心生活的外部状态,忽视内心生活,另一方面又把人封闭在狭隘的世俗范围内,与广阔的宇宙生活相隔绝,从而使现代人陷入“社会生存情绪激奋而精神贫乏的疯狂漩涡。”(周国平在《灵魂需要独行》p11)

在这个漩涡里,我们忙碌得几乎找不到东南西北了,最终却忘了为什么这么忙碌?这是不是悲哀?

在这种悲哀中,我们感到生活没有意义,而又不愿自杀(当然,每年自杀的人也不少)。奥伊肯认为,那是因为“在精神的问题上,任何否定和不满的背后都有着一种肯定和追求。”用周国平的话说,就是:“我们普遍对生活意义之缺失感到困惑和不安,这个事实恰好证明了我们的本性深处有一种需求意义的内在冲动。”“因此,现代人的不安超过了以往时代,反倒表明了现代人对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要求。”

既然我们心还未死,追求还存,何不醒悟过来,开始行动……停一停手中的活,从物质的坟墓中爬出来,让精神晒晒阳光,愉悦一下,让无家可归的灵魂回到肉身小憩一会儿!

篇5:《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读了周国平的《灵魂只能独行》,很是喜欢,这里做了一点摘抄,共赏。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的付出和享受。但我同样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籍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绝不会轻易丧失。而且,当我们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交往和独处原是人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不同罢了,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的人更喜独处。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视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而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和寂寞的,长期的孤独和寂寞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中,人的创造力以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回应。

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灵魂只能独行,但不是在一片空无中行进。你走着走着,便会在这里那里发现一个个的脚印。于是你知道,曾经有一些相似的灵魂也在这途中行走,你的灵魂的独行并不孤单。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人们常说:人与人之间,尤其是相爱的人之间,应该互相了解和理解,最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映。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我们也不能(无权)提出这种要求。

相爱的人们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

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

篇6:《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孤独是可耻的,直到我看到这本书。谢谢晓明的推荐。孤独并不可耻,孤独是应该享受的。

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同身受之处。做些许摘录,大家共享。

(1)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2)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

(3)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4)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5)孤独的价值P27、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从心理学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管你与谁同睡,你都只能独自进入你的梦乡。同床异梦是一切人的命运,同时却也是大自然的恩典。

(6)生活的减法P59、旅行时不得不精简的行李。有多少是你真正生活必需的。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要填满它。

(7)抉择P140、妻子和孩子同时落水,先救谁?答:“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岂非多半如此?

(8)生命的得失P141、婴儿、老人、中年人均诉说自己的不幸。一个声音问:“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9)流浪者和他的影子P142、命运如同一个人的影子,有谁能够摆脱自己的影子呢?一个流浪汉对于自己的命运不堪忍受,请求神允许他和别人交换命运。神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满意的人的话就和他交换吧。结果事实上,世人所见的确只是他们的命运之河的表面景色,底下许多阴暗曲折唯有他们自己知道。流浪者终究没找到能跟他交换命运的人,直到今天,他仍然拖着他自己的影子到处流浪。

(10)白兔和月亮P143、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于是神将月亮归属于兔。说也奇怪,白兔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想着“这是我的月亮”,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她终于去拜见神,请神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11)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来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12)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的有意义的鲜明感受。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

篇7: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内容简介: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的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灵魂空间,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读了周老这本充满哲理意味的书,很多地方比较难懂,但是也有很多感同身受之处,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无论你多么热啊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心灵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和已得到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来看人生,我们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找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尝和体验。

世界上没有其他事物,强大过一个独行朝圣的灵魂。

篇8: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断断续续看完了周国平的散文集《灵魂只能独行》。总体感觉,文字的哲理性很强,文字简洁,不拖泥带水。简单谈两点感想。

其一,周国平的哲学在我看来是生命的哲学,他的哲学直接为生命服务,听从生命的召唤,忠实生命的体验。周国平是一位哲学家,但从他的文字丝毫看不出一些哲学特有的概念和词汇,有的只是生命最真实的体验,是内心最真实的语言。他是用生命在践行哲学,而不是用哲学来诠释生命。作为一名哲学家,他没有板着脸孔进行一些空泛的说教,而是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一一道出与读者分享,我想这也许就是他与很多专业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吧。

其二,周国平追求一种简单、朴素、单纯的境界。他的散文中没有云里雾罩的东西,也没有深奥晦涩的理论。话语和思想都是直来直去,简单,直接,一句话,怎么简单怎么来,怎么真实是怎么来。

以前也看过不少散文,但能让我真正喜欢的并不是太多。除了史铁生和余秋雨的散文,就要属周国平的散文了。读周国平的散文,更多的时候不像是在读,更像是聊天、分享,或者是倾心交谈。交流也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在交流和交谈中找到自己。

篇9: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起初,只因书名叫人心动,便有读下去的冲动,一起读的还有另一本灵修类的书《少有人走的路》。带着好奇之心自然不能悟懂写作之人要传达的思想,我便试着放下尘念,慢慢进入写着的精神世界。

第一次接触周国平,大概是在你高中的阅读课上,每人拿着一本杂志,静静地品味文学的魅力。在我还不知文学为何物的时候,竟痴迷上了几百字的散文,“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这既是珍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拯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一段《宝贝,宝贝》,还记得当时读到这段文字时的心情,好容易把它从网上摘下来,放在这。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讲过: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生命虽然脆弱,但可贵,因为会思想。而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21世纪,很难再找回曾经的静态,曾经的春暖花开。在商品大批量生产的推动下,人才也即将踏上这条机械化的道路。中国则是最典型的例子。虽然大陆的很多地区,还有孩子念不起书上不起学,却已不再缺大学生。每年,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大概有三百万。这是个比较庞大的数字,在人才紧缺的年代,中国的人才好像供不应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之前的北漂到现在的蚁族蜗居,无不正面的讽刺中国的教育。当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时,我不认为这个民族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现在的生活的确像一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富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神的创造。然而,我们都能否在匆匆赶路时,停下来,稍作休整,给心灵一个缓冲的时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而大家却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最终剩下的只能是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孤独是一种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人生体验。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我们在黑暗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预知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但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朝圣地。

孤独之所以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光相遇。

而今,孤独寂寞早已成为流行语,我不知道他们严重的孤独是不是周国平所言的孤独,但我能感受到的是,这个节奏快得有些畸形的社会,正在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人们不再追求心中的那份纯粹的情感,而是竭力掩盖内心最真实的呐喊,彷徨在心门外,大喊孤独,在夜生活愈发丰富的都市,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寻找他们的共鸣。

在外地上大学,除了不能常回家,我认为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亲眼看着家乡那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当寒暑假回家时,总能感受但钢筋水泥扑面而来的青大力量。昔日的羊肠小道已被宽敞的柏油路替代,所有的食物都在向现代化靠拢。欣喜地同时,总有几分伤感,假如我几十年不回家,那会不会不再识得回家的路?家,在我看来,是心灵的归属地,当一颗漂泊的在外的心,已找不到回归的路,可能更多会感到无助和悲伤吧。

记住回家的路,不管它现在是怎样的,将来又如何,我们都必须要铭记。

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的时候,民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都永远只能是“同床异梦”的痛苦。我们都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即使你极不愿面对独处的时刻,也必须得接受。

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话都会发生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死亡,不管你有没有思考过,接不接受它,它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快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它的存在不得不等待它的来临。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在我看来,没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卢克莱修也附和说:”对于那不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不存在。“

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灵魂只能独行,只有这条上,没人能伴你同行,可能会存在信仰,指引着你走在朝圣路上。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要把心灵放到记忆中的恰当位置上。

篇10: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灵魂只能独行》集是他的心灵守望卷,在周国平眼中,人最重要的莫过于精神世界,也就是他所强调的灵魂。一个人在在物质上可以贫困,而在精神上必须是富有的。拥有灵魂的人在他眼中也是“天才”,“知识分子”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总是处于极端寂寞之中总是不被人所理解,甚至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疯子。他们总是与时代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可以是被废黜的国王,可以是有灵魂的疯子,可以是懂得满足的猪,可以使唯一的尼采,可以是有信仰的光,可以是人所能及的神圣,可以使守望者,守林人。

以下是我所摘抄的一些话,慢慢品味:

1、人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世界。

2、一颗觉醒的灵魂,它的觉醒的鲜明征兆是对虚假的生活突然有了敏锐的察觉和强烈的排斥。这时候他就会因清醒感到痛苦。

3、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惯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正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4、人们不是献身于抽象的历史,而是献身于大地上活生生的生活。

5、智者是不会有失落感的。领袖无民众不成领袖,导师无弟子不成导师,可是对智者来说,这样他守护着人类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即使天下无一人听他,他仍然是一个智者。

6、天下滔滔,与我何干?大不了穷些寂寞些,信念犹在,志业犹在,安身立命之本犹在,何尝失落?

7、世上本无家,渴望与渴望相遇便有了家。

8、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志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

9、一个行为有两个动机,一个光明,浮在表面;一个晦涩,沉在底里。当它们各居其位时,灵魂风平浪静。有谁想把它们翻一个个儿,灵魂就会涌起惊涛骇浪。

10、即使两个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11、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这时候,你会觉得,虽然有形世界的亲人不在你的身旁,但你因此而得以和无形世界的亲人相逢了。在灵魂与灵魂之间必定有一种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超越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超越生与死,当你和同类灵魂相遇时,你的精神本能会立刻把它认出。

12、发誓者竭力揣摩对方的心思,他发誓要做的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他以为对方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如果他揣摩的是地地上的人的心思,那是卑怯。如果他揣摩的十天上神的心思,那就是亵渎了。{自己理解}

13、如果心地不明,我们在尘世所获得的一切都会成为负担,把我们变成负重的骆驼,而把通往天国的路堵塞成针眼。{周说,富人要进入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

14、所谓信仰,其实就是不完美这对完美境界的永远憧憬和追求。无知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有了一点之时便以为自己无所不知。缺点并不可恶,可恶的是做了一点善事便自以为有权审判天下人。在一切品行中,狂妄离智慧,也离虔诚最远。

15、凡真正的信仰,那核心的东西必是一种内在的觉醒,是灵魂对肉身生活的超越以及对最高精神价值的追求和领悟。

16、日记的作用是帮助既享受孤独,在孤独中于自己谈谈心。

17、在所有的人生模式中,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是一最坏的一种,它把幸福永远向后推延,实际上是取消了幸福。人只有一个青春,也只能是在青春期。有一些享受,过了青春期诚然还可以有,但滋味是不一样的。

18、我们每个人都最终要面对一种没有任何前途的苦难,那就是死亡,而以尊严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确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最后一项伟大发明。

19、我受人世的不幸胜过受天堂的幸福。我受过我的不幸胜过受他人的幸福。

20、痛苦使人深刻,但是如果生活没有欢乐,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未经换了溢润的心灵太硬,它缺乏爱和宽容。

21、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22、人生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着,还得朝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力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

23、当你遭受巨大痛苦的时候,你要自然,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24、诗借瞬间把握永恒,哲学想直接把握永恒,但做不到,最后只好像诗求援。

25、春天是诗人的季节,秋天是哲学家的季节。

26、哲学家生活在永恒中,诗人生活在永恒中,他们都不会变老。

27、一般人追求可望也可及的东西,诗人追求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哲学家追求不可望也不可及的东西。

28、哲学和事都孕育于神话的怀抱。神话是永恒的化身,她死了,留下一双儿女。直到今天,哲学一醒来就谈论死去的母亲,诗一睡着就梦见死去的母亲。

29、诗宣泄激情,哲学则把激情转向深沉的思考。

30、哲学是男性化的,诗是女性化的,哲学充满理性之光,诗充满感性之美。

31、我剪除哲学的晦涩为它嫁接上诗的含蓄。

篇11:《灵魂只能独行》经典语录

1、喜欢谈论痛苦的往往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而饱尝人间苦难的老年贝多芬却唱起了欢乐颂。

2、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

3、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到本质。许多时候,我们的内在眼睛是关闭着的。于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4、如果说成功是青春的一个梦,那么追求即是青春本身,是一个人心灵年轻的最好证明。

5、所谓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种宗教,或者信奉某一位神灵。一个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而总是想为自己的生命确定一个具有恒久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信仰生活的人。

6、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7、有的人总是在寻找,凡到手的,都不是他要的。有的人从来不寻找,凡到手的,都是他要的。各有各的活法,究竟哪种好,只有天知道。

8、我不想知道你有什么,只想知道你在寻找什么,你就是你所寻找的东西。

9、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10、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11、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篇12:《灵魂只能独行》经典语录

周国平,1954年出生于上海,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 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离》、《安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

主要译作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篇13: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读《灵魂只能独行》这本书有些日子了,但看看页数只读了十分之一。周老师的书仿佛是浓缩精华版,只写给有“缘”人,嘻嘻,开个玩笑,浓缩版是真的,每每看几页就需要消化两天,我说的有“缘”,是指有缘的时间里,比如一个平静的下午,一个早饭过后,只有在心无旁骛时才能体无法那种一件事被看透,心有戚戚焉的快感。每每觉得书中所写之事均系平时所思所虑,却偏偏领悟有限,总像被隔在一层窗户纸之外,不得爽快,不得透澈。看书中文字如同清泉流过心灵,有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之后的痛快之感。世界在眼前变清晰,可谓那句“不困过去,不畏将来”的大智慧,也许是书中所言之“信仰”。

这些年来,看过圣经,拜过佛,读过儒家经典,研究过道家简史,也曾站在科学的角度思考过人生终级关怀的问题。于是草草的知道,一切宗教皆归于哲学范畴,灵魂需要皈依需要慰藉。而终于自己还是孤魂野鬼,无法成为任何一门宗教的信徒,也无法在哲学中找到归藉,所有的思考,只给了我更深的迷惘。在这些年的迷思中一句佛语给了我最大的安慰:困惑就离解脱不远了。于是我孤独地行走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而我的光明,就在这书里!

摘:——唯有人的信仰生活是指向世界整体的。所谓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一种宗教,或信奉某一位神灵。一个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而总是想为自己的生命确定一个具有恒久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信仰生活的人。

摘:——我相信人们可由不同的途径与世界建立精神关系,敬畏生命的世界观并非现代人唯一可能的选择。但是,一切简单而伟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在那道路的尽头,它们殊途而同归。说到底,人们只是用不同的名称称呼同一个光源罢了,受此光源照耀的人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摘:——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当我读完这些的时候,我得到了最大的安慰,按书中所讲,我已然是个有信仰的人,不再是孤魂野鬼,不再孤独的在黑暗中独行。我的妈妈是个很有生活哲学的人,虽然她并不知道何为哲学,小时候离家读书,我给妈妈说我觉得孤独,我觉得不合群,那时候妈妈告诉我她也不合群,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好,她还说在我孤独的时候想想她,她也和我一样的孤独着。那时候我知道世上有两个人是孤独的。再后来,我看哲学类的书,书上说,不管你的生活如何丰富,内心的孤独感无人可以代替。那时候我隐隐的觉得也许并非只有两个人孤独。关于孤独,应该就是我对哲学最早的思考吧。

今天下午我突然想起看过的一句话,也是多年来我奉为经典的,原句记不清了,大意是:物质财富可以共享,但精神高度只能靠自己的经验总结才能达到。比如,我们可以无需了解飞机的原理,就可以坐上飞机翱翔蓝天,但我们无法直接体会哲学大师的灵魂高度,只能靠日积月累的领悟。于是我有了一个猜测,这是不是周老师所取书名“灵魂只能独行”的意思呢?

篇14: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今天在下午茶阅读时间里读的书目是周国平先生的《灵魂只能独行》,本来读过之初觉得实在道不同难以接受,但仔细思考过之后,却又觉得这不过是又一次被大家之言照见了自己浅薄的见识。毕竟只是因为观念不同,便无法置身客观角度去看待不同的见解,有些过于不成熟的情绪化了。

但说回来,一时片刻的我恐怕也暂时不会继续阅读这本书了,至少在我能更客观平静的对待它之前。接着来说说我对周先生提到的,比较受他肯定的一些理念的不同看法。

周先生以史铁生作例,说到关于智慧是天分,而并非是由于某些特殊经历造就。这一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智慧从来与境遇无关,你需要学习知识,接收信息,但智慧无从习得。智慧只是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需要我们每个人通过不同的手段去激发出来,让它在我们的身上得以显现。

不过周先生关于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关系,我便不太认同了。周先生认为灵魂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肉体只是先天的由神制定的对于人的限制。由此先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关于灵魂、智慧与信仰的探讨。

可惜对于怀有一个开放而又包容的信仰的我来说,我在真正的找寻到自己的信仰之后,反而认识到灵魂虽然确实很重要,但肉体也绝不意味着禁锢、束缚,或者说是来自神的“限制”。恰恰相反,肉体乃是灵魂的凭依,是我们的灵魂得以与这世间产生联系的桥梁,是我们可以在这个现实当中通过种种经历获得体验、认知自我的最大倚仗。

或许有不少人会说肉体是灵魂的牵绊乃至负累,肉体遭遇的苦难可以拖垮一个最坚强的人的灵魂。但事实上,灵魂或许可以在肉体上反映伤害,可伤害是无法通过肉体去折磨灵魂的。所有能够真正伤害到灵魂的折磨必是来自同样无形的存在,那或者是自己对于自身的厌弃,或是来自旁人的评判,或是来自社会的所有人为创造的所谓规则。它们没有一样是拥有实体可以直接通过摧残我们的肉体来伤害我们的灵魂的,可在一些人身上、一些环境当中,它们却是威力巨大的。

在我看到的不过40页的'随笔当中,我还看到了周先生用了不少段落去描述的关于“素食主义的伦理”。这也是我一直都不太能接受和认可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我的身边就有这样受所谓的不杀生的素食主义的影响,而全然不顾自身的承受能力与需求的去进行食素实践的人。

可如果真的是以慈悲仁爱为本,那么不过是因为不能移动、无法叫喊便被忽视的彻底的植物们,难道就不是生命了吗?难道夺取植物的性命便不是杀生了吗?如果在食物链当中,还要找出一个比可怜的动物们更加弱势的群体,那便是植物无疑了。仅仅是因为动物们可以更加直观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被素食者们倡导推广针对更弱势群体的“暴行”,那么其实无论是动物也好,植物也好,又有什么杀生的区别呢?

如果我们是以是否有智慧和文明去划分,那么动物恐怕也无法归为智慧生命,若非如此,那么植物又到底是有何等深重的罪孽,以至于必然成为无法呼痛和喊救的承受者呢?更何况,或许植物们也有自己的文明与交流方式,只是通过一种我们不能破译也无法理解的方式呢?

所以说到底,许多事情若只是全然出乎于自身,从利己或者是利人(指代整个人类群体)的角度去看,那么自然只能得出我们想要看到的结论,可若跳脱出去,就会发现这种结论是多么的狭隘。

正如我一直较为推崇的观念所言——当我知道的越多,我才越发现自己的无知。不记出处,但与君共勉。

希望我们都能让自身的智慧显现出来。

篇15:《灵魂只能独行》读书心得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心得

通常来说,网络就是一大杂烩,鱼龙混杂,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才不会被其迷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要学着适应并接受它,就像接受社会潜规则一样,其实,虚拟社会中也存在你心目中那个世外桃源。在我看来,豆瓣读书就有类似的感觉。闲来无事,抑或心绪混乱,我都会去豆瓣坐坐,寻觅几本感兴趣的书,让心慢慢沉淀下来。而周国平的这本《灵魂只能独行》就是这样被我发现的。

起初,只因书名叫人心动,便有读下去的冲动,一起读的还有另一本灵修类的书《少有人走的路》。带着好奇之心自然不能悟懂写作之人要传达的思想,我便试着放下尘念,慢慢进入写着的精神世界。

第一次接触周国平,大概是在你高中的阅读课上,每人拿着一本杂志,静静地品味文学的魅力。在我还不知文学为何物的时候,竟痴迷上了几百字的散文,“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这既是珍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拯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一段《宝贝,宝贝》,还记得当时读到这段文字时的心情,好容易把它从网上摘下来,放在这。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讲过: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生命虽然脆弱,但可贵,因为会思想。而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21世纪,很难再找回曾经的静态,曾经的春暖花开。在商品大批量生产的推动下,人才也即将踏上这条机械化的道路。中国则是最典型的例子。虽然大陆的很多地区,还有孩子念不起书上不起学,却已不再缺大学生。每年,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大概有三百万。这是个比较庞大的数字,在人才紧缺的年代,中国的人才好像供不应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之前的北漂到现在的蚁族蜗居,无不正面的讽刺中国的教育。当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时,我不认为这个民族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现在的生活的确像一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富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神的创造。然而,我们都能否在匆匆赶路时,停下来,稍作休整,给心灵一个缓冲的时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而大家却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最终剩下的只能是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孤独是一种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人生体验。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我们在黑暗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预知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但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朝圣地。

孤独之所以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光相遇。

而今,孤独寂寞早已成为流行语,我不知道他们严重的孤独是不是周国平所言的孤独,但我能感受到的是,这个节奏快得有些畸形的社会,正在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人们不再追求心中的那份纯粹的情感,而是竭力掩盖内心最真实的呐喊,彷徨在心门外,大喊孤独,在夜生活愈发丰富的都市,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寻找他们的共鸣。

在外地上大学,除了不能常回家,我认为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亲眼看着家乡那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当寒暑假回家时,总能感受但钢筋水泥扑面而来的青大力量。昔日的羊肠小道已被宽敞的柏油路替代,所有的食物都在向现代化靠拢。欣喜地同时,总有几分伤感,假如我几十年不回家,那会不会不再识得回家的路?家,在我看来,是心灵的归属地,当一颗漂泊的在外的心,已找不到回归的路,可能更多会感到无助和悲伤吧。

记住回家的路,不管它现在是怎样的,将来又如何,我们都必须要铭记。

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的时候,民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都永远只能是“同床异梦”的痛苦。我们都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即使你极不愿面对独处的时刻,也必须得接受。

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话都会发生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死亡,不管你有没有思考过,接不接受它,它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快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它的存在不得不等待它的来临。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在我看来,没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卢克莱修也附和说:”对于那不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不存在。“

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灵魂只能独行,只有这条上,没人能伴你同行,可能会存在信仰,指引着你走在朝圣路上。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要把心灵放到记忆中的恰当位置上。

篇16:灵魂只能独行美文随笔

灵魂只能独行美文随笔

这里,驻扎了两年的记忆,这里,流逝了两年的青春,这里,诉说着――灵魂只能独行。

离开了这里,被弃我的那个唯一,用数的清的回忆谢谢你陪我走过的悲记。

似曾奔放的`豪情,轻轻的诉说着我曾经的执着,雪暖过的操场依然安详。

记忆变幻的符号,在残阳暮雪中摇摆,有些波澜,有些不惊。

轻轻的掬起一任初凉的思绪,散淡的一季,料峭的流年,留我抱着缺憾。

用留恋写下一个结局,放下那些了然于身的剩余,丢弃生活的质量,只为了唯一的希冀。

篇17:《灵魂只能独行》读书心得体会

生命中出现过,或者将要出现很多很多的人,父母亲人同学老师朋友。有时觉得那么多人可以依赖,那么多人在自己身边。可是在夜深人静,在晚上的最后一盏灯也被熄灭,在你觉得这个城市只有你才醒着的时候,或者仅仅是在与喧嚣与吵闹格格不入的那一瞬间,突然地,就发现其实只是自己一个人啊。周围是人山人海,可你的灵魂却只有自己一人相依。

从前第一次参加了亲戚的葬礼,第一次发现死亡它其实离自己那么那么近,甚至夜晚的时候躺在单人床上时不敢关灯,生怕自己那么闭上眼就真的死去了,自己好像还有那么多的事没有做过,没有试过。还害怕有那么一天父母也会离开,从小一起生活的长辈也会离开。那种恐惧无法言语尽述,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经历,或者也许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吧。但好在,不知不觉地,慢慢长大了也就不再那样的怕了。“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歌里这么唱,也许是这样的吧。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就算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就算默契高的惊人,也无非如书中描写的“在黑暗中并肩而行”罢。我们的目的地终将不同,因为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目的地到底在哪里。

你也许听古典音乐交流莫扎特贝多芬巴赫,你读晦涩的文学哲学思想理论,你思考学习研究。可是你也不知道这样的精神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离心中的圣地更加近一步。但也许也只是满足自己“让自己看起来精神境界变得更高”的愿望吧。灵魂注定孤独,没有什么能够改变。

只有自己能够拯救自己,只有自己的心能够指引自己,只有自己的灵魂能够带着自己走向那个所谓的圣地。

只要有了自己的追求。

读周老这样一本充满哲理意味的书,很多地方不懂,很多地方难懂。理解很浅,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心得

通常来说,网络就是一大杂烩,鱼龙混杂,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才不会被其迷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要学着适应并接受它,就像接受社会潜规则一样,其实,虚拟社会中也存在你心目中那个世外桃源。在我看来,豆瓣读书就有类似的感觉。闲来无事,抑或心绪混乱,我都会去豆瓣坐坐,寻觅几本感兴趣的书,让心慢慢沉淀下来。而周国平的这本《灵魂只能独行》就是这样被我发现的。

起初,只因书名叫人心动,便有读下去的冲动,一起读的还有另一本灵修类的书《少有人走的路》。带着好奇之心自然不能悟懂写作之人要传达的思想,我便试着放下尘念,慢慢进入写着的精神世界。

第一次接触周国平,大概是在你高中的阅读课上,每人拿着一本杂志,静静地品味文学的魅力。在我还不知文学为何物的时候,竟痴迷上了几百字的散文,“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这既是珍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拯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一段《宝贝,宝贝》,还记得当时读到这段文字时的心情,好容易把它从网上摘下来,放在这。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讲过: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生命虽然脆弱,但可贵,因为会思想。而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21世纪,很难再找回曾经的静态,曾经的春暖花开。在商品大批量生产的推动下,人才也即将踏上这条机械化的道路。中国则是最典型的例子。虽然大陆的很多地区,还有孩子念不起书上不起学,却已不再缺大学生。每年,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大概有三百万。这是个比较庞大的数字,在人才紧缺的年代,中国的人才好像供不应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之前的北漂到现在的蚁族蜗居,无不正面的讽刺中国的教育。当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时,我不认为这个民族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现在的生活的确像一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富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神的创造。然而,我们都能否在匆匆赶路时,停下来,稍作休整,给心灵一个缓冲的时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而大家却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最终剩下的只能是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孤独是一种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人生体验。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我们在黑暗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预知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但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朝圣地。

孤独之所以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光相遇。

而今,孤独寂寞早已成为流行语,我不知道他们严重的孤独是不是周国平所言的孤独,但我能感受到的是,这个节奏快得有些畸形的社会,正在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人们不再追求心中的那份纯粹的情感,而是竭力掩盖内心最真实的呐喊,彷徨在心门外,大喊孤独,在夜生活愈发丰富的都市,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寻找他们的共鸣。

在外地上大学,除了不能常回家,我认为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亲眼看着家乡那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当寒暑假回家时,总能感受但钢筋水泥扑面而来的青大力量。昔日的羊肠小道已被宽敞的柏油路替代,所有的食物都在向现代化靠拢。欣喜地同时,总有几分伤感,假如我几十年不回家,那会不会不再识得回家的路?家,在我看来,是心灵的归属地,当一颗漂泊的在外的心,已找不到回归的路,可能更多会感到无助和悲伤吧。

记住回家的路,不管它现在是怎样的,将来又如何,我们都必须要铭记。

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的时候,民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都永远只能是“同床异梦”的痛苦。我们都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即使你极不愿面对独处的时刻,也必须得接受。

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话都会发生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死亡,不管你有没有思考过,接不接受它,它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快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它的存在不得不等待它的来临。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在我看来,没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卢克莱修也附和说:“对于那不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不存在。”

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自在独行》读书笔记个人感触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500字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范文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300字左右

《一堂课的灵魂》读后感

「自学」《公司的灵魂》--读后感

《树上的男爵》读书笔记

读《守望》有感作文

九年级学生读守望的距离有感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精选17篇)】相关文章:

读《守望的距离》有感2022-09-29

小作文独自旅行2022-08-02

和苦难结伴而行作文2022-04-30

梭罗瓦尔登湖读书心得体会2023-03-13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2022-07-22

《局外人》读书笔记2023-09-27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2022-05-04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读后感800字2022-10-02

《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阅读答案2023-01-01

《红楼梦》读后感-优秀读书笔记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