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寓言故事

时间:2024-01-07 07:24:2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邯郸学步寓言故事(通用3篇)由网友“超芮鲮”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邯郸学步寓言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邯郸学步寓言故事

篇1:邯郸学步成语寓言故事

邯郸学步成语寓言故事

邯郸学步成语寓言故事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

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

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成语“邯郸学步”就是从这个故事概括出来的。它往往用来讽刺那种在学习上只知生硬地摹仿,而不是去借鉴创新,结果非但学不到人家的长处,反而把自己的长处也丢掉了的人。

【汉字】邯郸学步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基本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贬义词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近义词】西颦东效 寿陵失步 东施效颦 邯郸匍匐 衣冠优孟 寿陵匍匐

【反义词】择善而长 独辟蹊径 标新立异

篇2:寓言故事邯郸学步作文

寓言故事邯郸学步作文

小学课本里学过的那一则寓言现在想起来还不免笑一笑,那只知一味模仿他人美妙步伐的人最后却忘了自己如何走路而爬着回去的人难道就只是让我们笑一笑吗?不是的,借鉴好的事物固然不错,但如果抓不住事物真谛而追求表面形式是不会成功的,甚至可能落得个邯郸学步的下场。

清朝词人纳兰容若的词作固然是好,可总是化用前人的多,只是拿来己用,应词景罢了。所以,他的写词的地位不高,那样多的词句独有一句自作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算得好词,而其他的则是正印证了这句,让人觉得远不如“初见”的被化用的词句好,细细潜酌,慢慢品味文章原本风味,才能“临摹”出好的词句,否则就只是金辞华藻的空虚堆砌。

化用旁人的未必就不好,那唐诗仙李白,醉饮之下随口念出的诗句“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又是不知化用了多少前人的意境。可他醉中尽悟真意,化用了词句却毫无刻意之心,因此,不光字句自然天真,尽蓄了原本风味,还更添了自己的风味在其中,这是好的临摹,这才让李太白有凌驾容若不知多少的闲逸,才成为一代诗仙。

这是古人“临摹”的好坏,而现代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事,在众生浮动的“临摹”大场中,那些临摹得好的作品也同样有着极高的价值,而也不乏模仿得可笑的事例。

在慈善风盛行的年代里,看着一些人因慈善而戴上荣誉的光环,也不禁想要“临摹”一下,借此得名得利,可他们并未用与人为善的心境来做这件事,只是做表面形式,比如有公司给老人福利院送上黑心棉,“临摹”不成,倍受舆论批评,使自己本想争得的'利益遥不可及,自己本来的一点儿信誉也被丢到了九霄云外去。

模仿秀大盛风行的时代,那些模仿名人的人们只知在舞台上扮丑耍宝,博人一笑后就被人忘到脑后,他们只知借用名人的名气去看似“高度仿真”的模仿,却未思考过那些名人真正成功的原因,而以此为指引创造自己的道路。只能局限在“临摹”的影子里,永远阴暗无光,寻不到出路。

篇3:关于邯郸学步的寓言故事及寓意

看来,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不但没学到别人的,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给丢了,真是大可不必。

邯郸学步成语典故

【出自】《庄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李白诗曰: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

【示例】:半臂添寒尚书醉,屏后金钗楚楚,齐俯首~。◎清·梁绍任《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庄子·秋水》

赵国都城邯郸的人,擅长行走,不仅步子轻快,而且姿态也非常优美。

译文: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李白诗曰: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

但有学者研究认为,邯郸学步其实学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学的邯郸舞步。当时在赵国邯郸流行一种舞步叫踮屣,是一种类似于现代西方芭蕾舞的点着脚尖跳舞的舞步,非常优美。

邯郸学步词语辨析

【用法】作定语、宾语、分句;指盲目崇拜别人的人。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结构】偏正式

【反义词】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自我作古、择善而从、与众不同、独具匠心

【近义词】鹦鹉学舌、东施效颦、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亦步亦趋、照葫芦画瓢

【同韵词】进退无路、银花火树、路长日暮、无孔不入

【灯谜】1.最盲目赶时髦的人2.邯郸学步(打法律用语二) 谜底:法人、行为

【含义】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倒丢失了原有的技能。

【辨形】郸:不能写作“单”。

【辨析】 “邯郸学步”和“数典忘祖”都有“忘本”的意思。但“数典忘祖”仅有此意;而“邯郸学步”还有“别的什么也没学到”的意思。

邯郸学步的故事的作文500字

邯郸学步读后感

邯郸学步的读后感

邯郸学步造句

邯郸学步的近义词

学步的故事

围魏救赵教案设计

邯郸成语典故的特点及意义

《三人成虎》原文及译文

描写丛台的范文300字

邯郸学步寓言故事
《邯郸学步寓言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邯郸学步寓言故事(通用3篇)】相关文章:

高考成语故事作文素材精粹2023-01-20

三人成虎文言文2023-11-20

南辕北辙翻译2024-04-01

《唐雎说信陵君》文言文翻译2022-07-15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教学设计的区别2022-11-02

《侠客行》的译文及赏析2023-10-22

家乡河北的小作文范文2023-03-06

小狗学步400字作文2022-09-09

南辕北辙文言文2023-04-04

《成语故事》读后感精选300字2022-11-2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