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阅读答案

时间:2022-05-07 13:09:02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三人成虎阅读答案((通用8篇))由网友“叮当没有猫”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人成虎阅读答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三人成虎阅读答案

篇1:三人成虎阅读及答案

三人成虎阅读及答案

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

1.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划两处。

夫 市 之 无 虎 明 矣

2.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①谓魏王曰

②愿王察之

③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④而谗言先至

3.下列句中的'加点的“于”字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中“于”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所欲有甚于生者 D.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②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5.成语“三人成虎”就源自本篇,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夫/市之无虎/明矣

2. ①对…… 说 ②明察 ③超过 ④到

3.C

4. ①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它吗?

②后来太子结束了作人质,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5. 谣言被多人传播后,极有可能变成一种可怕的力量。

篇2:《三人成虎》阅读答案

(一)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二)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注:“庞恭”一作“庞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B.王信之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C.寡人自为知 / 屠自后断其股 (《狼》)

D.而谗言先至/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1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 久之,目似瞑 (《狼》)

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C、 有闻而传之者 (《穿井得一人》)

D、 夫君子之行 (《诫子书》)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分)

(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3分)

1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4分)

答案:

11.(2分) D 解析:A.距离 /离开B.相信 /诚信C.自己 /从D.都是“到”的意思

12.(2分)C 解析: C.代词 穿井得一人这件事与例句同 (例句 代词,代这种传言)

13.(1)(3分)我是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并不是说从(在)井里挖到一个活人。(采分点:得,得到;使,使唤,劳动力;句子通畅各一分)

(2)(3分)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采分点:市,街市或市场;明,明显;然而,但是,可是。

14.(4分)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求实求真精神(1分),魏王听信三人成虎,可以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意思接近即可)(1分)

现实生活中对于传言我们要不听谣,不信谣,做到谣言止于智者。提高自身素质。(意思接近即可)(2分)

附译文:战国时代,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 “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不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 “我会相信。” 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可是,庞恭走前就有人毁谤他。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篇3:《三人成虎》阅读及答案参考

《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三人成虎】我国古代成语,出自《韩非子》,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三人成虎》译文:

战国时代,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 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 “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不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 “我会相信。” 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可是,庞恭走前就有人毁谤他。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1.庞恭对魏王讲“三人成虎”有什么用意?

2.庞恭从邯郸返回,得不到召见的原因是什么?

3.学习本文对有什么启示?

篇4:《三人成虎》阅读及答案参考

1.他希望魏王在他走之后不要听信别人污蔑他的.话

2.因为魏王听信了他人的谗言

3.我们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注】(1)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篇5:《三人成虎》阅读及答案

《三人成虎》阅读及答案

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①,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②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③魏也远于市,议臣者④过于三人,愿⑤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⑥先至。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⑦。 (《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恭:魏国大臣。质:做人质。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③去:距离。④议臣者:议论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⑤愿:希望。⑥谗言:坏话。⑦竟不得见: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竟:最终。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王信之乎 ( ) ②愿王察之 ( )

③庞恭从邯郸反( ) ④后太子罢质( )

【小题2】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C.观之正浓(《幼时记趣》) D.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⑵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小题4】你从“三人成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相信 ②观察,仔细看,明察 ③同“返”,返回 ④结束

【小题1】D(3分)

【小题1】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明摆着的事,但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2分)

⑵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2分)

【小题1】“谣言重复多次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或”不要轻信谣言”等,意思接近即可。(2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要注意不同于现在汉语的特殊用法如:(1)“信”这里用作动词,相信的意思;(3)“反”注意这里是通假字现象,同“返”,返回

考点:这是对文言文实词识记与理解考点

点评:识记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具体要求有准确理解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字及其本字,并解释其意思;正确理解一词多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准确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等。当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能用已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小题1】试题分析:例句中“之”是代词,代这句话;A、B、C都是代词,而D为助词,相当于“的”。

考点:这里是对文言虚词的考查

点评:中考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用法的考查上。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对虚词的用法多进行归类和总结,掌握重要虚词的一般分类,然后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其准确含义。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句子应正确具体,力求语意流畅优美,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和“特殊句式”,这里应注意:(1)“明”“虎”(2)“项”“强”的意思和用法。

考点:这是文言文句子理解并翻译考点

点评: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

【小题1】试题分析:“三人成虎”这个故事讲的是事不过三,就会信以为真的道理,明确告诉我们,谣言听了多次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同时也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也不应听信谣言。

考点: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

点评: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篇6:三人成虎古诗阅读答案

《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三人成虎】我国古代成语,出自《韩非子》,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篇7:三人成虎古诗阅读答案

战国时代,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 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 “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不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 “我会相信。” 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可是,庞恭走前就有人毁谤他。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三人成虎》练习题:

1.庞恭对魏王讲“三人成虎”有什么用意?

2.庞恭从邯郸返回,得不到召见的原因是什么?

3.学习本文对有什么启示?

篇8:三人成虎古诗阅读答案

1.他希望魏王在他走之后不要听信别人_他的话。

2.因为魏王听信了他人的谗言。

3.我们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言之有理即可。)

(1)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做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要注意:

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要防止下列几种毛病:

1.归纳不完整,有重要遗漏。2.任意拔高,把文中没有的意义强加给读者。3.概括的角度不对。4.分不清信息的主次,不能整体上把握文章。考生在概括归纳时必须分清主次,学会排除冗余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进行概括。5、不能摆脱自己的“思维定式”,想当然,把自己的观点当成了作者的观点,不是随文就理,而是越俎代庖。6、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分散在文章的各个段落、层次、渗透在字里行间,作者在文章中引述的材料和观点,也往往分散在各个角落,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整体把握,才能正确地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无论是分析还是概括,都要从命题出发,看命题要求从哪个角度,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分析或概括。分析要注意分为哪些部分,是否交叠,有没有多余或遗漏。概括也要注意综合哪些内容,怎样整合,有没有多余或遗漏。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表述因文体、风格、表达需要等的不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间接表现(如取譬设喻);有的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如抓住一些议论性语句。

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通篇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是最基本的要求。

高考现代文怎么读效率高

高考时间紧张,读现代文阅读一定要抓住重点信息,最好读一遍就能把文章主题和得分点都找出来。在读文章之前,首先浏览一下题目,画重点题眼,然后在读文章。读文章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看好标题,这里面考点信息最多;

二是看文章段落结构,重点读文章首尾段以及各段收尾句,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一篇文章大意;

三是注意留意描写语句以及人物刻画、对比的地方;

四是注意反复强调、反复出现的句子。做现代文阅读要边读边画,这样找起答案来更方便。

成考《民法》练习题及答案的内容

《民法》相关练习题及答案

游大林寺翻译

《登上地球之巅》阅读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必须直面真题

合同法试题与答案

合同法重要知识点

行政强制法试题及答案

二建建设工程法规知识测试

皇甫谧传阅读答案

三人成虎阅读答案
《三人成虎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三人成虎阅读答案(通用8篇)】相关文章:

合同法试题2023-12-21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2023-11-07

范文正正直文言文翻译2022-08-20

三人成虎文言文2023-11-20

《杨爵传节选》阅读及答案2023-05-28

高三语法专项系列--数词和主谓一致2024-04-10

合同法 全文2022-10-24

旧五代史皇甫遇传阅读答案2023-08-24

《论语》 阅读答案2023-12-16

《论语》的阅读答案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