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题(共3篇)由网友“一直往前”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桃花源记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篇1:桃花源记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题
桃花源记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题
《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渔人甚异之②具答之()③复前行,欲穷其林()④欣然规往()⑤诣太守()⑥未果,寻病终()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古义:今义: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阅读语段,答文后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①缘:②俨然: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①渔人甚异之:②林尽水源: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123
8.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夸张C借代D对比
9.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10.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探究拓展训练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亦不详其姓字详:__________2既醉而退既:__________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亦不详其姓字其言,兹若人之俦乎B.因以为号焉以乐其志C.或置酒而招之无怀氏之民欤D.或置酒而招之既醉而退
13.“传文”中的`“,”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14.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15.翻译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
参考答案
1、陶渊明东晋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①感到诧异②详细③走尽④计划⑤到、谒见⑥实现
4、①古:妻子儿女今:妻子;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无出路的境地②古:交错连通今:邮电和运输业的总称③古:更不必说今:表条件的连词
5、①沿着②整齐的样子
6、①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②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③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7、①豁然开朗②鸡犬相闻③怡然自乐
8、C
9、活动、穿戴、心情
10、着重写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11、①知道,详细地知道②已经
12、D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性嗜酒环境箫然不蔽风日
14、“志”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5、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要求理解(一字一句的意思)
篇2: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
桃花源记
一、积累与运用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1)豁然( ) (2)俨然( ) (3)阡陌( )( )
(4)问津( ) (5)邑人( ) (6)诣太守( )
(7)垂髫( ) (8)发髻( ) (9)两鬓( )
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A.xián( )来问讯
B.便yāo( )还家
C.yuán( )溪行
D.xún( )病终
E.欣然ɡuī( )往
F.后suì( )无问津者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A.舍: ( ) ( )
B.着: ( ) ( )
C.间: ( ) ( )
D.率: ( ) ( )
E.语: ( ) ( )
4.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点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
A.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B.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C.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D.诣太守,说如此 古义 今义
E.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F.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5.指出下列各字在句中的词性及意思。
6.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名 ,字 ,生活在战乱频繁的
朝。文章虚构了一个 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 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 的愿望。
(2)《桃花源记》以 为线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3)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
7.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问所从来
B.后遂无问津者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8.下面各句加点词都有不同解释,选出正确的一项。
(1)复前行,欲穷其林。
A.穷苦,贫困 B.极端 C.穷尽,走到头
(2)得其船,便扶向路。
A.扶助、帮助B.用手支持C.沿着,顺着
(3)此中人语云
A.语言B.告诉C.说
(4)处处志之
A.同“讠志 ”,作标记B.标记C.意志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A.断绝B.独一无二的
C.穷尽D.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6)芳草鲜美
A.色彩鲜艳美丽B.新鲜美丽C.味道好D.新鲜肥美
(7)屋舍俨然
A.好像B.整齐的样子
C.严肃的样子D.严厉的样子
(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A.延长B.推迟C.聘请、请D.伸展
二、阅读
阅读下列各文段,完成文后的有关问题。
(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俨然: 属: 阡陌: 垂髫:
要: 绝境: 遂: 惋:
10.将“渔人”、“村人”两词语准确填入文中括号内。
11.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和今义。(至少三个)
12.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
(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
(2)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 。
(3)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
(4)“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
(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
13.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方框中。
.
1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
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15.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Section targeting
(二)
相命肆农耕①,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②。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③。路荒暖交通④,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⑤,衣裳无新制。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和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注:①肆:致力。②艺:种植。③靡:没有。④暖:遮蔽。⑤俎豆:祭器。
16.给下列各字注音。
稷( ) 靡( ) 吠( ) 俎( ) 孺( ) 怡( )
17.解释下列各字在句中的意义。
憩( ) 荫( ) 纵( ) 斑白( )
18.翻译下列两句诗。
(1)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2)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9.这些诗句和《桃花源记》中的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相一致?
20.节录的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结合注释疏通诗句,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三)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醢(xī醋),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盖其比也。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苏轼《和桃源诗序》)
21.文中“考渊明所记”中的“渊明所记”是指他所写的《 》。
22.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字。
(1)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 )
(2)饮其水皆寿。( )
(3)或至百二三十岁。( )
(4)使武陵太守得至焉。( )
23.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 (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
2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举了“青城菊水”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
(四)
天宝山有三道人,采药,忽得瘗钱,而日已晚。三人者议:先取一二千,沽酒市脯,待旦而发。遂令一道人往,二人潜谋:俟沽酒归,杀之,庶只作两分。沽酒者又有心置毒酒食中,诛二道人而独得之。既携酒食,示人次,二人者忽举斧杀之,投于绝涧。二人喜而酌酒以食,遂中毒药而俱死。
25.解释下列词语。
(1)沽: (2)市: (3)潜谋:
26.选择对“待旦而发”翻译正确的一项,并说出其理由。
A.等天亮了再出发。 B.等天亮了再开掘。
正确的一项是: 。
理由:
27.试翻译“沽酒者又有心置毒酒食中,诛二道人而独得之”。
28.诵读以上片断,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本文讽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三、写作
29.《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令人神往,可是“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桃花源到底是否存在?为何找不到呢?请展开想像的翅膀,给读者一个答复或解释,可围绕“桃花源如何消失”这一范围去组织材料,写一篇小短文。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Section targeting
参考答案:
一、1.(1)huò (2)yǎn (3)qiān mò (4)jīn(5)yì (6)yì (7)tiáo (8)jì (9)bìn
2.A.咸 全、都 B.要 同“邀”邀请 C.缘 沿着 D.寻 不久 E.规 计划 F.遂 于是,就
3.A.shě舍弃 shè屋舍 B.zhuó衣着 zháo着急 C.jiān房间 jiàn间隔 D.shuài率领 lǜ圆周率 E.yǔ语言 yù不以语人
4.A.交通 交错相通 “交通运输”
B.妻子 妻子和儿女 专指男子的配偶
C.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
D.如此 像这样 这样
E.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
F.鲜美 (指色彩)鲜艳美丽 指食物味道好、浓
6.(1)陶渊明 潜 元亮 东晋 安乐宁静的,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 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 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
(2)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 发现 访问 离开
(3)土地平旷,房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A.问/所从来
B.后遂/无/问津者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8.①C ②C ③B ④A ⑤D ⑥A ⑦B ⑧C
二、(一)9.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垂髫:指小孩
要:同“邀”邀请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遂:于是、就 惋:惊讶、惊奇
10.村人 渔人 渔人 村人 渔人 村人 村人 村人 村人 村人 渔人 渔人
11.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语,“不管”。
12.(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咸来问讯
(4)先世避秦时乱
(5)与外人间隔
13.发现桃源 访问桃源 离开桃源
14.C
15.桃花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和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这里的生活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中的社会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只是一种幻想,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16.jì mǐ fèi zǔ rú yí
17.憩:休息 荫:遮蔽 纵:纵情 斑白:指老人
18.(1)春天养的蚕吐出长长的丝,秋天庄稼成熟收割而没有国家的赋税。
(2)孩子们纵情地放声歌唱,老人们欢快地到处游玩。
19.与课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达了一致的意思。
20.这些诗句描绘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景。
(三)21.桃花源记
22.①只 ②长寿 ③有的人 ④这里
23.多过其实
24.桃花源并非仙境,只是它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水甘食简,人皆长寿。
(四)25.沽:买 市:买 潜谋:暗地里商量
26.B 联系“日已晚”“先取一二千”说明道人打算在此过夜,第二天再行挖钱;联系后文二人想分作两份和一人想独吞等明显是都惦记埋在地下的钱,因此“发”是开掘而不是出发。
27.买酒的人也想在酒食中下毒,害死两个道人就可以独吞了。
28.本文揭露讽刺了见利忘义、尔虞我诈的丑恶社会现象。
三、29.(略)
......
篇3:初二语文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
初二语文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
1.陶渊明名____,字____,____时代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成语来源于《桃花源记》。
3.比较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词语古义今义
妻子
无论
绝境
交通
语段训练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解释下列词语。
(1)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
(2)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
(1)渔人甚异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表明渔人发现桃花林的时间是()
A.暮春花落时B.深秋季节,百花凋谢之时
C.冬末初春时节,春水暴涨之时D.初夏水涨之时
8.“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的含义是()
A.暗示渔人虽发现桃林,但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地点
B.沿着溪水走,没有留神路程的远近
C.两岸景色很美,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很远
D.带点神秘色彩,故弄玄虚
【桃花源记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题(共3篇)】相关文章:
初中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经典备课教案2023-07-27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试题2023-01-24
初二语文文言文同步练习2022-05-06
六年级语文作文同步训练2024-05-19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2023-04-23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作文范文2023-11-20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总结2022-04-30
群文阅读教学总结2024-04-28
一上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2023-03-30
八年级语文作文朗诵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