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道存乎一心生活随笔((共16篇))由网友“国王肉松紫菜包”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取舍之道存乎一心生活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取舍之道存乎一心生活随笔
取舍之道存乎一心生活随笔
胡适先生曾说,朋友与家人,分别是人造与天然的关系。但细细推敲,便会发现这并不完全合理。
首先,人伦并不是际遇性的人造关系。
朋友,常言为鉴,可志同道合,可相互补足;人以得一挚友为幸,于是有高山流水的佳话,人又以知音相失为恸,所以故事又演变成伯牙绝弦。朋友的得与失,我们以难觅为感慨;而这“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的叹息,求的不过是能“读心同己”之士。这是个简单却又困难的要求:簡单在人一生所遇多如星海,选备无数,困难在人恒以“适合自我”作为选择人造关系的标准。试问志同道合,莫不是顺遂自己趣味投己所好?相互补足,莫不是以己之短板为诫,见贤思齐或满足对立的神秘感?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上大树又那般繁密,若是完全依靠纯粹的际遇,羊角伯桃那样的故事大约是难以遇到的。余下的身边人,不过君子之交淡如水,真可称愿做朋友的,毕竟还是因为由顺自我的心意:不是简单的相逢,而是看见另一个自己。这样一来,“朋友”这种人造关系就只成为了一种结果与表现形式,而非本质;如影随形的“朋友”,便是不可选择的了。
其次,天伦并不是标签式的天然关系。
马驹且有舐犊之情,这固然没错。无数人从小熟读“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等孝道伦理亦早在中国人心中滚瓜烂熟。但有梁启超九子女皆成器,也有曾引发舆论潮流、至今仍有广泛借鉴意义的广东“亲生父母卖婴产业”。在利益的驱使下,父母们蒙蔽了双眼,随意决定孩子的去留甚至为了卖钱而将生育职业化;试想全天下因各种荒唐理由而被抛弃的孩子们,被随机地送去世上的某一个角落,养父养母的身份难道是不可变更的吗?即使生身父母不可选择,难道恩断义绝或是理解宽恕也是不可选择的吗?当人面对一个情感断层,毕竟是难以修补,要如何才能将冰冷的事实与鲜活的记忆捆绑相消?这些答案应得到否定。亲生父母将孩子作为商品售卖的现象,人们斥之为“无德”,某种程度上它揭示了天伦关系实际是由道德水平影响的道理。“不可选择”,并不是一种强而有力、无法挣脱的束缚,也不是一种一一烙印、对号入座的规定;由此观之,“天伦”也是一种发源于人的.本心,由自身意识力量决定的关系,是可选择的了。
故,朋友与兄弟,看似可分与不可选择,然决定其语句顺序的权利终究在自己。只有人的理智与情感能判断出自己周围特定关系存在的价值,而只有有道德之人的理智与情感,能够抓住人清醒意识里对于伦理的普遍态度,继而推动人们对是非善恶下定义,然后选择出深植于自己的、不易变更的人际关系——由此,人们方总结出这一般的规律:朋友大约是人造的关系,父兄大约是天然的关系。
所谓的社会关系,建立在人们对于正确概念的统一认识之上,建立在健全的意志系统之上;关系的界定,普遍来看是泛泛而谈,而实则在求同存异与寻找平衡。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之中进化演变,先有情感,后有规则,如同我们要扬善惩恶所以制定法律。但道德始终是不能律人而是用来律己的,因而比起研究规则化的伦理,与其生生将自己硬套于所谓“关系”的桎梏之中,不如返回本心,找到起源与最初的天然意志,去律己以真正的道德。无论是人造还是天然的“关系”,便都会自然成为真挚本心的外化表现。
篇2:取舍之道
取舍之道
取舍之道作者/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
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
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国际著名佛学大师
佛光山开山宗长
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人生时时都需要做出一些重要的抉择,究竟该如何取舍呢?
一、宁可千人好,莫与一人仇:在芸芸众生当中,必定有与我们谈得来的朋友,也有比较疏远的人。我们应该宁可和千万人保持友谊,不必与某一个人为敌。所以,和大众相处,不一定要每个人都把你当朋友,只要不视你为敌就好了。
二、宁可悔了做,切莫做了悔:人生有很多事情,总要等到事后才懊悔,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宁可懊悔自己没有先知先觉,没有审时度势,不懂得洞察先机;千万不能凡事不经考虑,不经计划,懵懂无知地一头栽进去。因为即使事后懊悔再去做,仍有可为;但是如果莽撞行事,事后才悔不当初,则为时晚矣。
三、宁可少年苦,不受老来贫:做人要有忧患意识,所谓“养儿防老,积Y防饥”,晴天要备妥雨伞,以防雨天来临;白天要准备好手电筒,以备黑夜停电。不用说,少年的'努力,就是老年的富有。一些人年少轻狂,老了一无所有,所以“有”时要为“无”时预备,不要等到需要时才准备就来不及了。
四、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做人,有的人正直,有的人谄曲;正直的人处世偶尔让对方不快,不及曲中之人虚意应付,来得讨人喜欢。但是做人恒久的信用,是耿直不阿;假如只是以谄曲媚世,到急难时想要有个知心朋友,可就难了。
五、宁可没有钱,不能没有道:金钱重要?还是道德重要?一般人当然觉得金钱重要!讲道德、讲好话,旷时废日,不如用金钱能及时有效。但世间事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金钱办不了的事,道德能办;金钱办不好的事,道德才能办得好。无钱无财虽然生活艰辛,但无道无德会受人轻视。
六、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三国时代的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虽然成功,也不过是枭雄而已。做人时时刻刻都要注意,不可得罪人,不可辜负人,不可伤害人,宁可让人来负我,也不愿我负人。
七、宁可失一切,不可少慈悲:世间什么东西最宝贵?就是慈悲。金银财宝失去还会再来,失去慈悲怎能再拥有呢?所以,慈悲心一时一刻都不能失去。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宁可”的看法也不同。但凡事宁可从正面,从远处去看、去想,这是非常重要的。
篇3:取舍之道经典人生哲理
取舍之道经典人生哲理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人生时时都需要做出一些重要的抉择,究竟该如何取舍呢?
一、宁可千人好,莫与一人仇:在芸芸众生当中,必定有与我们谈得来的朋友,也有比较疏远的人。我们应该宁可和千万人保持友谊,不必与某一个人为敌。所以,和大众相处,不一定要每个人都把你当朋友,只要不视你为敌就好了。
二、宁可悔了做,切莫做了悔:人生有很多事情,总要等到事后才懊悔,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宁可懊悔自己没有先知先觉,没有审时度势,不懂得洞察先机;千万不能凡事不经考虑,不经计划,懵懂无知地一头栽进去。因为即使事后懊悔再去做,仍有可为;但是如果莽撞行事,事后才悔不当初,则为时晚矣。
三、宁可少年苦,不受老来贫:做人要有忧患意识,所谓“养儿防老,积Y防饥”,晴天要备妥雨伞,以防雨天来临;白天要准备好手电筒,以备黑夜停电。不用说,少年的努力,就是老年的富有。一些人年少轻狂,老了一无所有,所以“有”时要为“无”时预备,不要等到需要时才准备就来不及了。
四、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做人,有的人正直,有的人谄曲;正直的人处世偶尔让对方不快,不及曲中之人虚意应付,来得讨人喜欢。但是做人恒久的信用,是耿直不阿;假如只是以谄曲媚世,到急难时想要有个知心朋友,可就难了。
五、宁可没有钱,不能没有道:金钱重要?还是道德重要?一般人当然觉得金钱重要!讲道德、讲好话,旷时废日,不如用金钱能及时有效。但世间事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金钱办不了的.事,道德能办;金钱办不好的事,道德才能办得好。无钱无财虽然生活艰辛,但无道无德会受人轻视。
六、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三国时代的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虽然成功,也不过是枭雄而已。做人时时刻刻都要注意,不可得罪人,不可辜负人,不可伤害人,宁可让人来负我,也不愿我负人。
七、宁可失一切,不可少慈悲:世间什么东西最宝贵?就是慈悲。金银财宝失去还会再来,失去慈悲怎能再拥有呢?所以,慈悲心一时一刻都不能失去。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宁可”的看法也不同。但凡事宁可从正面,从远处去看、去想,这是非常重要的。
篇4:产品的取舍之道
经常有人给我说或是我自己给别人说:
某某现在极其火爆的产品所做的东西我xx年前就想到了,只不过因为xx原因未做成;
某某现在极其火爆的产品所做的东西我xx年前就已经做过了,只不过因为xx原因未成功;
再穿越时空回退到曾经的那个时刻,一些场景如下:
我的确的xx年前想到过或曾经实现过某个产品的某个核心功能,但后来因为有更好的创意,于是乎放弃了这个创意,没有再去持续完善那功能;
我的确的xx年前想到过或曾经实现过某个产品的某个核心功能,但这个功能只是作为我当时要做的产品的所有功能中的一个功能而已,并非核心的业务功能;
我的确的xx年前想到过或曾经实现过某个产品的某个核心功能,这个功能也是我要做产品的核心功能之一,只不过我们要“下一盘更大的棋”,这功能只是我们伟大布局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场景,与主题关系不大,暂且不表,
再穿越时空回到当下,以上的场景仍然在不断地重复发生,于是乎别人的成功故事不停流传于江湖,但我们始终在成功边缘徘徊。
除了常见的战略问题、管理问题、执行力问题、运气问题等原因外,对于产品的取舍之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产品的成功。我们经常只是看见了机会和创意,而忘记了我们的抉择、我们的抉择后的努力以及我们抉择所影响的结局。
其实回顾一个成功产品的历程,从产品战略->产品规划->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运营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 都有无穷的诱惑、无穷的机会、无穷的抉择,可以说每一个成功产品的故事无不是关于取舍的故事。没有一个伟大产品是命中注定的, 没有哪一个伟大产品不是经过无数次的调整后才最终奔向成功,即使是同样伟大的创意,在产品生命周期任何一个阶段不同的取舍最终也会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从这 一点来说,创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创意执行过程中的取舍和对取舍的坚持。
通往成功的产品的道路正如去往印度的朝圣之路,可能有千百条道路可以通向成功,也可以走向失败。不管选择哪一条路,在这过程中有千百个岔路口需 要抉择,有千百种诱惑让我们驻足,有千百种苦难让我们放弃。但当到达成功的终点后再次回眸观看来时的路,我们每一次选择结果形成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通往成 功的道路,这条成功道路是独一无二的,只属于我们自己。因为每一次取舍都只是基于我们当时的智慧,所谓的成功只是后来的传记中的传说而已。
对于取舍之道的道理:“所谓舍得,有舍才有得”,基本上地球人都知道。在别人面临重大抉择时候,作为局外人的我们都像哲人一样劝别人说:要学会做减法;要学会取舍。但轮到我们自己时候,我们始终无法超然于简单的取舍之间。
我们怕没有盈利模式做了无用、赚不了大钱,我们怕没有想清楚于是始终在规划、始终在设想而没有付诸行动,我们相信“简单是美,简单是力量”但又怕产品功能太单一无人使用,我们怕产品功能不够完善于是不断打磨而没有快速发布、在运营中完善。
影响我们进行取舍的因素有很多,最核心的原因莫过于:我们缺少取舍的智慧。这里的智慧不只是指我们对所做产品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不只是指 基于对行业趋势了如指掌、对当下用户需求深刻了解下对全局游刃有余的把控,更主要的是指我们对于各种外在诱惑、各种怕及我们内心无穷欲望的把控、对人性深 刻的洞察。如果要更加准确的方式来描述取舍的智慧,可以用佛法的“智慧”来阐释。一直觉得乔布斯之所为与众不同,与其1974年去印度朝圣及对禅的参透有 莫大关系。
对佛法和禅了解越多,越觉得每一个产品经理都应当学习一下禅,这样我们才能够学会把控我们内心无穷的欲望,学会面对生命中未知,更加深刻了解人 性的本质。我们经常遗忘了对自己欲望的控制,经常从一个欲望奔向另外一个新的欲望,最终因为我们布局的棋太大了,大到超出了我们能力范围,大到最终我们迷 失了方向。
篇5:女人四十取舍之道
女人四十取舍之道 -资料
四十岁的女人不会抱怨年华的逝去,
年轻时的浮躁与冲动,天真与无知都逐渐被智慧所取代,
因为正是如水般流淌的岁月荡涤了张扬的光芒和起落的尘埃,
使她们走向女人的极致,
四十的女人已经真正懂得成熟的含义,
即使生活中有一些不如意,
她也已经开始聪明地选择妥协与忍让,
资料
气质与风情,你不可缺少的.武器
找到一份与年龄相称的坦然
遵循做一个新好妻子的定律
做好职场中的年龄减法
通达的女人不会刻意表现自己
聪明的女人要口下留情
收起你的脾气和眼泪
苛求完美其实是一种病态
过好今天也就抓住了快乐
知足是打开幸福之门的
篇6:取舍之道优秀议论文
取舍之道优秀议论文
如果,你为了一颗流星的陨落而悲伤哭泣,你将在自己逐渐晕开的成像里,错过那几乎满出夜空的群星闪闪。
谁也不知道,星星为什么而坠落;谁也没有想到,星子舍弃了众生编织的神话,选择背付一个人合掌许下的愿望。
它失去了,它放弃了与月对影的举杯之约,离开了和烟火比绚丽的争奇斗艳;它得到了,它获得窗口边,一双透着光亮,漾着喜悦和纯真的眼,灿烂了一座心湖,映出了长长,白亮亮的余影荡荡。
星替自己决定了取与舍,我们的心不也如是?
出发去旅行,总有碰到叉路的时候。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左手边是更多背着不同故事的人──感到可耻的酒鬼,一个人住在城里的国王,日复一日等着别人赞美 的虚荣者,尽忠职守的'点灯人……右手还是一群窃窃私语的玫瑰,用自己的香语渲染了金色的麦田,狐狸好奇的探着鼻子,眯起双眼想看清远方的旅人,寻找一份驯养的慰藉……旅行的意义,可以是单纯想环游世界,可以是寻找失落的感动;旅行的真谛,是要在每一个路口,选择往后回忆的景致。择你所爱,爱你所选,当回忆 涌现,细细品尝当时自己做的取舍──在“取”的芳香里微醉,为“舍”的情怀保留想像。
人生不是永远笔直,柏油色的直道,而是九拐十八弯后,矗立了朝两个方向背道而驰的叉路。也许一条路通往低唱雾歌的森林,一条路指向响着潮声的海岸,也可能两条路都走向渺茫的远方。该得什么,该失去什么,当下无法体会,只有向前走了一段路以后再回首,才能体会自己做的决定。
抬头,满天繁星,和几道流星划过天际。
篇7:取舍之道小学优秀作文
取舍之道小学优秀作文
人生是一列火车。当驾驶在西伯利亚高原上时,总得怀念起林边小站热带的惬意;当酷暑难耐,又怀念起冰霜刷上的睫毛。取得秋季金麦的穗子,就得舍去春日艳冶之桃杏。铁轨或许南北纵贯,目的地却亦可东西横跨──重在自己的选择。江南水乡苏也好,雾淞凝气满州也罢,意在景亦于焉膺心。
功成名就常为人所乐,却为必能久,故周易爻卦九龙为亢龙有悔。达极盛者必致灾祸。楚汉相争,泗水刘邦称帝,分封功赏。张子房毅然舍去功爵,只封了个小小的留侯。反之,韩信终于扬眉吐气,对在淮阴,不可一世,气焰甚烨,终招致祸患,被乱箭射死。舍得舍得,高下自见。
人间的'功、名常感人心。常常受人肯定,相当得激励,之后照着别人褒奖的方向去行。蓦然回首才惊觉那未必是自己心之所归。我曾参与一项计划,开始做的挺好 ,大家都称赞,自己的能力也被老师大大肯定,甚至语出“直接博士班毕业算了”。我知道自己很幸运,有这个能力做好,也已花了许多心力下去,但我知道我并不真喜欢这个题目,做起绑手绑脚的。
经历好一番友情的呼唤,老师的劝说,我还是离开了我的团队,组织了新的团队。一切都从头开始,计划而发表迫在眉睫。虽然实在很辛苦,也曾经后悔过,但还是埋首完成它。在发表中,得到相当专业的评价和教授高度的赞誉,而且我喜欢它。
休士顿的太空总署基地在发射火箭时,猛烈的喷射气流将火箭推向空中。但在出大气层前,它必须舍去推进器才能获得足够的动能。若没有舍,也得不到星星最炫丽的画面。超新星爆发永远只会是物理学家推论出的想像。
舍弃是极端痛苦的,犹如母亲要生出孩子一样。但若是舍不得孩子出来,孩子也会自己出来。但回眸凝视,一切也不如想像中糟糕。若不放手,也无法再度拥抱鲁冰花放的原野。有舍未必有得,不舍注定难得。人生是一列火车,拥抱开放的未来及把握所有的可能,相机才能收藏最多的风景。
篇8:学会取舍教师随笔
学会取舍教师随笔
闲暇无事,总会翻翻手边的《读者》。一次偶然,看到了一位杰出母亲的故事,感动颇深。
主人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性。十年前,她和先生移民美国,有三个还没上小学的孩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惬意幸福。但刚到美国没多久却因她先生的突然离世,而改写了她的平顺人生。
照顾幼子和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她一个人的肩上。但十年后的今天,她没有被悲剧击倒,没有失魂落魄,也没有过劳死,反而当上了一家年营业额超过五千亿台币的公司的科技长。答案很简单。这十年来,她确切执行了一门“妈妈管理学”——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各种细琐复杂的事情。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时间永远都不够,所以必须学会不为小事抓狂。如此,才能把力气集中在大事上。她把家务外包;也多付钱,要求保姆帮忙准备大家的晚餐。想添购什么用品,她就请孩子们在厨房贴备忘录,想到就写下来,雇用“工读生”去买。买来的东西当然也常不尽如人意。“也许我自己买会比较满意,但是千万不要这么想。”授权,就必须接受别人的选择和自己不一样。
工作上,她也采取授权原则。为了准时下班,凡达布鲁克每天都会设定自己工作的优先级,可以请同事和下属做的,就不揽在自己身上。这使她赢得人缘,也培养了一群能够互助合作的下属。
当故事读完的时候,突然有一个词在我脑间闪烁“取舍”。其实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有着千头万绪的事情要你去处理,为什么有的人面对这些复杂的事情,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且我们却总是手足无措,杂乱无章?这难道不是我们自己在和自己过不去吗?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如果我们能学会取舍,分清主次,认清自己的位置,其实好多事情我们能做的更好。
就拿韩霏老师来说,她毕业于一所艺术院校,分配来学校后,根本没有看出他超越于其他教师的艺术天分,但是我却看到了她不同于其他人的处事风格。就简单的孩子的管理上,用我们中国的人的传统模式,自己的孩子就得自己养,可是韩霏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雇佣了保姆管理(不要说她很有钱,至今仍旧住在一间六十平方的旧屋子里),有人专门管理孩子这样就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处理工作中的.好多繁杂事务,在同龄人中,只是这一个小小的英明决定,就给她腾出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学习、工作。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决定,让她从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我们且不谈她的为人,但从教学这一项就应该肯定她是一个能手,一个标兵。难道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她会取舍的结果?
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每年的五月都会有很多老师为准备工作而忙碌。为了将这个活动展示给家长和学生们,前期我们必须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排练节目。因此,这一月,我们全体上下没有哪位老师不是绞尽脑汁,有的尽心挑选服装,有的一遍又一遍的录音,还有的反复琢磨节目的方式。每天白天上课,晚上精心策划,第二天到校后排练,没有哪位老师不在为自己额外的工作忙碌着,奔波着,“苦”“累”这些词已经是司空见惯。但是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能争得别人的认可,没有哪位不把自己的生活步骤打乱,家里可能有一周都没有收拾,孩子的衣服可能有一周没有清洗……太多的无奈过后,让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个生动别致的节目、一张张欢乐赞许的笑脸,听到的是一片片络绎不绝的称赞,以及孩子们热情洋溢的笑声……如果没有取舍,可能我们的生活只能是一潭死水,不会有惊涛骇浪,当然也不会有美丽的涟漪。
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的最后一段话:我们的压力通常不是来自真正沉重的工作,而是因为自己缺乏解压的能力。缺
解压能力,也不过是因为不能信任他人、自诩完美主义而挑剔;还有,总是把简单的事做得更复杂了。说的真好,好些时候我们不是因为工作很忙,不是因为生活很枯燥,而是因为缺乏解压的能力,是因为我们对他人的不信任,并喜欢追求完美,喜欢和周围的人进行攀比。不是比工作和生活谁更优秀,更惬意,而是一味比较谁的工作轻松,谁的生活富足。走在这个怪圈中,我们每天在给自己寻找着做人的烦恼,每天生活中痛苦中,可是,越是这样就越是无法走出这个怪圈,导致失败的永远是自己。成功的永远是别人。
只和自己比较,学会取舍。这是人生底线,这有把这个底线保住,我们才会生活在快乐中,也只有快乐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会充满乐趣,才会有收获,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精彩。
篇9:漫谈SNS网站应用的取舍之道
个性化的应用是SNS网站的鲜明特征之一,各种各样的应用使得SNS网站充满着生机,SNS平台与第三方开发者为SNS网站提供的应用数量动辄数百...
个性化的应用是SNS网站的鲜明特征之一,各种各样的应用使得SNS网站充满着生机。SNS平台与第三方开发者为SNS网站提供的应用数量动辄数百上千,SNS网站站长在这些应用之间应该有所取舍,才能更加有利于网站的发展。
前面提到了地方SNS网站的应对策略《游戏如酒,地方SNS可不要贪杯》,本文继续以UCenter Home强大灵活的Manyou Open Platform第三方应用开发平台为例,谈一谈SNS网站个性化应用取舍之道。
一、为什么要对应用进行取舍?
1、应用质量参差不齐。虽然SNS平台对第三方开发者的应用产品已经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但是由于应用种类、数目繁多,其中的应用质量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SNS网站站长还有必要对应用进行二次筛选,进行合理的取舍;
2、应用涉及用户体验。各类应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体验,因此SNS网站站长应该首先做各类应用的尝试者,亲身体验,去粗取精,不断优化改善网站用户的体验。
二、怎样对应用进行取舍?
对应用进行取舍,就是需要SNS网站站长用好UCenter Home高级管理后台中的MYOP应用。对应用进行取舍,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应用的层次。根据质量来区分,各类应用应该有推荐、默认、开启、关闭四种层次。站长应该根据应用本身的质量,对这些应用进行区别对待,突出优秀的应用,关闭不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应用平台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取精华应用
针对精华、优秀的应用,应该着力推荐。站长可以将这些应用设置为默认或者推荐应用,这样容易形成良性循环,使应用的作用如滚雪球般逐渐达到最大化。
(1)满足用户需求的应用。一个最优秀的应用必定是能够最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的应用。这样的应用大都能够揣摩用户的心思,刺激用户在应用里具有不断追求的心态。比如“超级大富翁”、“朋友买卖”等,这些也都是UCenter Home 默认的应用;
(2)活跃网站氛围的应用。一个好的应用能够起到活跃网站氛围的作用。诸如邀请好友、排行榜之类的功能,能够让用户在应用中收获互动交流的乐趣,让用户学会不断地争取与超越;
(3)按照周期参与的应用。有一些应用并不是可以随时、不限时地玩,它是按照一定周期来参与的,
这样,在用户定期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增强了对应用,也是对SNS网站本身的认可与信任。比如“每日进步”等;
(4)融于网站的应用。应用都是嵌入SNS网站,与SNS网站无缝匹配的,但是有的应用做得更为细致,比如有的应用在头部能够显示SNS网站的网站名称,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却足以见出开发者试图将应用与网站融为一体的良苦用心;
(5)以一当百的应用。大部分应用通常只围绕一个主题游戏或活动展开,而也有一些应用是能够以一当百的,在一个应用里包含千万个小的应用,这样的应用比较受欢迎。比如“游戏厅”、“游戏吧”等;
(6)用心去做,经常更新的应用。如果一个应用是开发者特别用心去做的,那么它的每一个细节自然会是臻于完美无瑕的。这样的应用才容易得到SNS网站站长以及网站用户的认可。比如在应用里增加一个“更新日志”,把帮助页面介绍得更为细致等等,能够用心去做的应用都是值得站长推荐的应用。
2、舍不良应用
针对质量较差的应用,应该学会放弃。站长可以选择将这些应用关闭。所谓“宁缺毋滥”,网站应用在精不在多。
(1)打不开的应用。有一些应用经常会出现系统维护之类的提示,或者直接就无法打开;
(2)功能单一的应用。功能较为单一的应用,不大可能形成忠实用户;
(3)挂羊头卖狗肉的应用。名字与实质的内容不符,这种应用属于典型的垃圾应用;
(4)功能重复的应用。其实,在应用平台上有很多的应用只是名字不同,而功能原理都是一样的,比如拥抱、吻、电……如果这样下去的话,这个应用平台可以无限大,把所有的动词都用上,踢他一下,揍他一拳……殊途同归,应用的创意价值因为重复而了然无存。因此,针对这些应用根本就没有必要全部开启,更没有必要全部默认了,同类型的应用选择一个功能更多一些、界面更友好一些的就可以了;
(5)第三方网站展窗的应用。有好多应用打开之后实质上就是第三方网站的一个框架,链接点来点去都只是在第三方网站上转悠,而对于SNS网站本身的作用呢?恐怕只是一个PV吧?至少在笔者看来,这算不得一种应用。如果每个网站都框架起来就去充当一个应用,那么这个应用平台还有它的意义么?我不会拿自己的网站去给别的网站宣传;
(6)广告漫天的应用。第三方应用开发者与SNS网站站长真是一对矛盾,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开发者想要在自己的应用得到认可的同时,能够更多地赚些外快;而站长在歆享着“从天而降”的应用的同时,为了照顾用户体验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广告。第三方应用最好不要存在广告,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7)与网站现实格格不入的应用。有些应用看似时尚有趣,但是不一定符合你的网站类型。比如你的网站是服务于一个小地方的网站,而且经济欠发达,但是你却让网站用户也就是当地人们整天吃冰激凌或者玩股票之类的,效果肯定是不大理想的。
篇10:生活之道读后感
生活之道读后感
What are you doing with your life?
这本书的英文书名即是这个问句,虽然没有加上问号。 中文译名为生活之道。AMAZON对这本书的介绍如下――“在这本书里,克里希那穆提敞开心扉,向青年人解释生命的意义,爱情,性,婚姻,工作,教育及人际关系的真相。教导人们抛开所谓权威人士的观念,用智慧去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克里希那穆提被喻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灵性导师。克氏的的六十多册著作都是他的演讲讲话的。这本当然也不例外。带着对人生的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每一篇的内容都很短,围绕一个主题,提出几个问题,对此进行讨论。
在阅读的过程中,克氏像是一个朋友,用一种温和的语气和你说出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娓娓道来,在他的提问中,你也终于能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这一个个看似很宏大,无解的问题也似乎没有那么难。也许最后他并没有正面的给你答案,但其实,在他一步一步的论述中,在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让人体验到了一种内观的感受,学会去如何发现自己的思维或者说是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在这个物质的,嘈杂的,浮躁的世界,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去察觉自己的心里活动和感受,更无从理解自己的喜怒哀乐究竟是从何而来,如何消逝。我们活在别人眼光中,别人的口中,无处安生。即使和自己相处,也是自己情绪的奴隶,被情绪驾驭。与自己好好对话,去理解自己的情绪,想法。理解世界,应该从理解自己开始。去爱别人,也应该从爱自己开始。
以下是自认为本书中比较精彩的部分,摘抄下来,也附上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以爱之名
“你拥有非凡的意思,因为我的幸福、我的地位和我的威信都依赖于你。我通过你来实现价值,所以你对我来说是重要的;我必须守卫你,我必须占有你。通过你,我逃避了我自己;而当我被抛回自身的时候,对我自己的状态感到恐惧,于是我变得愤怒。愤怒有很多种形式:失望、不满、愤恨、嫉妒等等。”
在我们的社会中,恋人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这种情景是多么的容易发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如此体会吧。因为你对我很重要,以守护的名义,以占有的姿态,去干扰你。也许你这么对待过别人,也许正在这么被别人对待。看清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些情绪,归结到自身,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别人,才能解决问题。
二。人生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标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问?当你陷入混乱,当你出现困惑和不确定的时候,就会问一些这样的问题。因为不确定,所以你想要一些确定的东西。你想要一个确定的人生目标。因为你是不确定的。”
“因为我们不理解存在每日的活动,所以我们想要目的,或远或近的目的。我们想要一种目的,一边我们能引导我们每日的生活,走向终点。这显然就是我们所谓的目的。但是如果我们理解如何生活,那么生活就是自足的,不是吗?”
呵呵,对。曾经看到过知乎上的一篇文章,大概意思就是只有当你觉得空虚寂寞冷,也就是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不高的时候,你就开始思考人生意义的问题了。然后就开始觉得生活各种空虚。这里的不确定就约等于多巴胺水平不高吧~知乎告诉你用各种方法可以提升多巴胺水平,比如通过吃,SEX,吸毒……提升的幅度各有不同。不过这些方法总不能时刻用吧~比如最容易实现的吃,也不能常常用啊,毕竟吃胖了也会不开心的好么,哈哈……我们还是从精神的层面来看看这个问题,恩,同意,当你感到空虚的时候,首先承认自己的不确定,知道自己正处在这个过程中,冷静一点,找到那个平衡的状态,那么所谓的人生目标,也许就找上门来。
三。个体和外部
“你的内部已经投射到了外部,投射到了世界上;你是什么,你想什么,你感觉到什么,你每天在做什么,都在向外投射,这些构成了世界,因为你和我之间的关系,我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社会――社会是我们的关系的产物――如果我们的关系是混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的、受到限制的、民族主义的,我们就会将此投射出来,给世界带来混乱。”
恩,EVERYTHING IS CONNECTED……相由心生……态度决定一切……命运真的不由自己控制么?你的内心影响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影响外部世界,外部世界作用于你,你继续做着你的选择。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内心开始……
四。自我遗忘和逃避
“人们很快就感到了厌烦,为了自我遗忘,他转而去追求别的东西。我们所有人都在这么做。富人们想在夜店中,在一些乐子当中、在车中、在旅行中自我遗忘。聪明人想要自我遗忘,所以他们开始创造,开始他们非凡的信仰。愚蠢的人们想要自我遗忘,所以他们去追随别人,有老师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拥有野心的人也想做一些事情来自我遗忘。所以,我们所有人,但我们走向成熟,当我们变老,想要自我遗忘。所以我们试图去发现一些更伟大的东西,来寻求自我遗忘。”
“集体的逃避是安全的最高形式。面对现实,我们尚能做一些事情;但是逃离现实让我们变得愚蠢而麻木,讲我们奴役在感官和混乱之中。”
所有人都被扇了一巴掌……但是想想,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反正某种程度上我同意。因为我觉得我还没有找到那个自我。在一些体验中,比如在旅行中,或者摄取了咖啡因后,各种感悟向我涌来,好像突然就明白了什么,然并卵,短暂的遗忘,并没有使你在日后的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过的从此就不同。也许这就是因为那只是自我遗忘,但也许,改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五。追求和厌烦
“获取,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一种负担。只要你获得了,你就失去了兴趣。在努力得到的过程中,你保持警觉,而且感兴趣;但是得到了就感到厌烦。你也许想得到更多,但是对更多的追求只是导致厌烦。你尝试各种各样的得到,只要你还努力想得到,你就会有兴趣;但是总会有得到的时候,所以就总会有厌烦。这不就是一直在发生的事情吗?”
这大概就是佛家还是道家所推崇的无欲则刚的道理咯?
六。麻木和厌倦
“我们能看到为什么我们多数人都处于这种状态之中:我们已经在情感和精神上将自己耗尽;我们已经尝试过很多事物,很多感觉,很多乐趣。如此多的尝试让我们变得麻木、厌倦。我们加入一个团体,做我们想做的一切,然后离开;然后我们又去做别的,尝试别的。这个不断延伸又不断松手的过程让人疲惫不堪,不是吗?就像所有的感觉,很快就会让心灵麻木起来。”
有欲望想尝试是好事,如果陷入了上面的循环当中,确实要警惕自己是不是要把自己”玩“死了。该停下来的时候就停下来,放自己一马,LET IT GO,LET IT BE吧~
七。心累
“如果一直铅笔总是被削尖,那么它很快就会被磨得什么也不剩;与其相似,心灵不停地消耗自己也会筋疲力竭。心灵总是害怕结束。但是,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结束;是向一切所得、记忆、经历和过去告别。”
“心会伤心,心会叹息”。当你觉得累的时候,看看这句话,允许自己接受,放下,或者告别吧。不用永远正能量。
八。欲望
“如果你摧毁了欲望,你就把生命也摧毁了。如果你破坏、塑造、控制、统治、压抑欲望,你就摧毁了那些极其美好的东西。”
FOLLOW YOUR HEART,正视自己的欲望,欲望不是一个不好的词,它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恩……
九。小小的
“你是否也有很多的欲望,你的内心是否已被欲望占据?世界是美好的,可我们却总是在逃离,因为我们的崇拜、祈祷,因为我们的爱恋,恐惧。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富裕还是贫穷,我们从来不曾深入自己的内心去发现“实相”。我们只在肤浅的表层存在,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感到满足,为不值一提的小事或悲或喜。我们小小的脑海中装着小小的问题,我们用小小的心智寻找着小小的'答案,我们的人生就在这回小小的日复一日中走过。我们不去爱,即便去爱了,也会心存忧虑和困惑,也会有悲伤和渴求相伴。”
不要困在小我,小世界中。回归自身,却又不只专注于自己。好奇深入自己的内心去发现“实相”,那会不会什么也没有,又或者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如果我们的不开心是因为纠结在小世界中,那么走出这个小世界,去爱,是不是也算一种对欲望的控制和塑造或者是压抑?不过,不要纠结在自身,去帮助别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看起来似乎确实是比较开心。小小,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醍醐灌顶。
十。技术和生命
“技术知识不管多么必要,也无法消除我们内心和心理的压力和冲突;这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技术知识,却不理解生命的整体过程,以致让技术成了毁灭我们自身的手段。一个懂得如何把原子分离开来,而心中却没有爱的人会变成一只怪物。”
看到这一段,脑补的是那些电影,想想做电影人也挺容易的。围绕这个主题可以写各种各样的剧本,拍各种各样的电影。科幻的,纪事的。围绕着爱这个主题,好莱坞的话最终坏人被感化,或者好人斗过了坏人,拯救了世界。可惜真实的世界呢,一旦发生就是悲剧。化学知识可能被用来制作炸药,学会了使用枪支的人可能会去扫荡一个学校……结合之前携程宕系统的那些花边新闻,想想其实我们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啊……恩,心中没有爱的人会变成一只怪物。愿你我都不要变成怪物。
十一。教育
“所以,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帮助你发现你真正热爱的事物,以便你能够投入你的全部身心,因为这会为你带来尊严,扫除平庸,扫除卑微的市侩心理。这就是为什么拥有一些好老师是重要的……”
回首想想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做过的那些习题,考过的那些考试。对自己至今没能找到那个真正热爱的事物感到遗憾。当然期间也的确遇到过一些喜欢的老师,那些经常在课堂上看似说些和课本或学习无关的话的老师,好像也是在我记忆中印象最清晰的老师。毕竟,做对一道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并不能对你的整个人生留下什么宝贵的财富,真正的财富,在于内心的丰盛。曾经差点走上讲坛,也幻想过自己要成为怎样的老师。现在,庆幸自己的学生生涯已经结束。现在的孩子们真辛苦啊~
王晔
系统一部
篇11:生活之道经典散文
生活之道经典散文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情的冷漠几乎冻结了一切的温情。
身处其间,人们时常会感到无助,孤独,因而各种出众的行为层出不穷,各种叛逆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速度或许连科技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是望尘莫及啊。此情此境,为的无非是证明一点,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需要他人的关注,需要群体的关怀。而这简单的需求在现在这个世界却变得如此的遥不可及,无奈,按耐不住的人只能自行其是,又标新立异,他们的本意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种生活的精彩。然而,渐渐的,个性被流行,孤傲的尊荣成了通俗之物,因为,个性被认可,关注了。无奈,个性被无形的冠上了另一层目的——让他人关注自己。
可惜的是,人是一种懒惰的动物,没有太多的人会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怎样才能让他人知道我需要什么,同时,也很少人会通过他人的表象去联系一个为什么。个性变成通俗的关注,无疑只是人对自己的关注,却没有同时试着去关注他人。
人是一种愚蠢的动物,人们可能只有在表象直白流露自己的内心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而人又往往由于担心他人的不解和嘲讽而选择委婉的迂回政策。也正是这对矛盾,冷漠不断的蔓延,人们却无计可施。
人是一种从众的动物,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善恶之分,只因大众大多数人认为这样或那样符合自己的利益,因而有了大众的对与错,也就有了善与恶。在一个冷漠成风的社会里,人们会渐渐认为只有独善其身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才能更好地生活,因而人们选择了大众的对,而在无形中失去了自我。
人始终只是一种动物,动物或许是大自然对这个世界的恩赐,是这个世界有了生机,让这个世界无限精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动物而表达得动感十足,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能量总是守恒的),这也是这个世界存在的不变法则。因而,动物、人的存在的美好,需要动物和人用劳动换取。换言之,人和动物如果静而不动就可以存活下去,也就无所谓动静了。因而,劳动成为了人生存下去的必然,自然要求我们去觅食,去创造,这也决定了,存在固然美好,也充满了矛盾。
动物的本性,让人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奔波,因而现实的物质利益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决定了,人很容易陷入实利追求的深渊,而不能自拔。也只有在实利得到极大的满足之后,人们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他人,从这方面看,无疑,当前社会的冷漠也来源于社会生产力的不足,也来自于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更来自于人心的不足。
同时,人无疑又是一种极重视比较优势的动物,只有一种社会优越感的存在才能让人定下心来,才能让人有一种安全感。也只有在这时,人们才会表现自然的仁爱与宽容。然而,一旦,自己的境况不如人,失此即沦为人下之时,人确是很难发下自己的利益来助人为乐的。
即便如此,人又总是很莫名的做着一些连他自己本身都极为费解的事情。
在当前冷漠当道的时代里,很多时候,当一个人落难的时候,许多人总是可以表现出比平日更大的宽容与仁爱,而在平日里,这个人可能与你素不相识,甚至被你视为死敌、仇家。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止你内心的善意在此无限溢泄。归根到底,这无非是人性虚荣一面的无形表现。因为,在此时,你的善意,对于落难者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也由此落难者会倍加感激,而这对于你,你的举动无疑会让你自己得到莫大的精神满足,它让你自己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宽容和善良,这让你有意无形的与“善”从未有过的发生紧密的联系,成就一种让众人认可的崇高人格。
但这种虚荣,不能真正称之谓虚荣,他只是人性自然的表现,无论怎样,他的举动可以带给他人久旱后的甘露,可以让一个人重新站立生存。这不仅对于这个落难者本身是一种善举,而且对于这个繁华的大千世界的维系也功不可没。虽然,善对于许多人而言,显得机械,但他到底是善,人都有崇善德美好愿望。只是,这个冷漠的世界让这些美好的愿望受到太多的打击。太多的流言蜚语,太多的“真知卓见”在这个世界当任着审批官的职责,好似,一切善良的背后都带有某种莫大的功利追求,充斥着无限的邪恶。可试问,什么是善,什么是邪恶?很多时候,人们根本就无需揣测善背后可能或是可以意味着什么,只要知道他是善,即可。
人的任何活动是必带有某种连带结果,善者,得利,何乐不为呢?崇善得利,理所当然。更何况,如果,这个世界人人都在扬善弃恶,那么善之利又能有多少呢?当今社会,之所以,为善之人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无疑,正是在证明一点,这个社会太冷漠,人们都善是多么的饥渴,因而善也就显得如此的弥足珍贵了。
固然,人性有种种弊端,人的行为都有目的性,但是既然这个世界上存在了善,也就自然有了制度,也就一定为众谋利之法。只要,维护道德,维护制度的行为都应该是善。如果善意满溢于社会,那么人人互利,这个社会就将充满着善的交流,又怎么会有冷漠呢?
人的本性,要求我们必须要进行情感的交流,互利的交流。而不论这种善是真是假,古语言:三人成虎,即便是简单的言语都可以让人相信,那么为何不相信久善无假呢?
或许,有许多人会担心,如果这个世界上都是善,那还要什么恶可言呢?没有善恶,这个世界又何谓之波然起伏的精彩呢?我想,对于这个问题,无需担心,人性的弱点是不可能改变的,因为自然规律无法改变。追求善,世界依旧精彩,而且会更精彩,只是这份精彩更多的是在人的内心,而不是什么豪言壮举罢了。
因而我相信只要人们总是可以糊涂的过日,在喧嚣之中学会品味内心,那么生活其实可以很快乐。
是故,珍惜平时,品味宁静,相信波澜总有时。
篇12:生活,在取舍中选择
生活,在取舍中选择 -资料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智者,寻求解脱之法,智者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身上,指着一条石子路说:“你每走一步路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说很沉重。智者告诉他:“这就是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生活中我们不断地捡东西放在心里,于是越来越累。”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智者问他:“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金钱、地位、名声哪一样拿出来扔掉呢?”那人不说话了。
由此看来,人这一辈子只有两个时候最轻松:一是出生时,赤条条而来,背着空篓子;一是死亡时,把篓子里的东西倒得干干净净,然后赤条条而去。(除此之外就是不断往篓子里放东西的过程。心为形役,所以会感觉到累,可是又不愿放弃篓子里的东西,因为每放弃一样东西,心是会流血的!)生活总是在取舍中选择。
生活中,大多人总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就会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忽然发觉,忧郁,无奈,困惑,伤心,无聊,一切不快乐,都和自己的图谋有着密切的联系,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或者,太过于执着了,以致于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执迷于某个事物上了。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知道,懂得舍得,才能获得!只是,人事间舍不得的情况,总往往多于舍得:因为家人的干预与阻扰,而使原本真心相爱的两人无法结合,他们舍不得;因为利益的驱使与诱惑,而使原本已经犯错的人无法回头,他们舍不得;因为环境的遭遇与变迁,而使原本蒸蒸日上的事业陷入低谷,他们舍不得…
痛苦失落的时候,痛哭、怨恨、迷茫都于事无补,只有自己想明白了才行。有些事既然不能放弃追求,就要承受为追求理想可能承担的苦痛。其实放弃很容易承担很难,抱怨很容易理解很难。人生短暂,我们学习豁达些、宽容些、懂得舍弃,不难为自己,也许就能活得轻松些。
古人有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相信命运这种东西,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却不得不屈服于命运。命运这种东西,常常是最会捉弄人的,它可以使你从云霄顶端跌入地狱深渊,遍尝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无论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这样的经历都必须走一遭,有时候甚至更多。
在现实生活中,鱼和熊掌,往往是不可兼得的,因而在取与舍之间,总是那么让人难以抉择。抉择之所以如此艰难,常常是因为我们内心舍不得放弃,摇摆不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去学会懂得,人生的道路,总是崎岖的,我们不能把目光仅局限于眼前失去的东西,应该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命,感谢人生,感谢生活中别人所给予的。
舍弃一样我们舍不得的东西,或许我们会心痛乃至心碎,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永远也得不到。很多现状只是暂时的,既然目前我们没有能力去解决与应付,那么就算是想得再多也是无益,徒增忧郁伤感,
资料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的方式是由我们自己去掌握和选择的,快乐或者痛苦,其实都在我们手中。要怎么生活,决定权在我们。
记得卡耐基有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在生活中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因而当我们学会了从得到中失去,从失去中获得,抛弃刻意追求卓越的野心,忘掉时时不如意的烦心,简单地享受生活,我们就是快乐的。这样虽然平平淡淡,但却是生活的真谛。
获得一样我们心所想的.东西,或许我们会兴奋乃至欣狂,但那也无法说明我们就一定可以永远占有。有时候我们也常常在想,要是能够怎么怎么样,那该有多好啊。但是生命往往是活生生的,要我们去切身地体会和感受,而不只是单靠想象就可以的。生活需要我们的,不是想,而是做。实际一些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生活中最美丽的风景总是在远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和机遇可以获得的。人事间的事情,总是没有绝对完美的,该放弃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放弃的。对于已经结束的东西,要想挽回总是很艰难的,就算真的可以挽回又如何呢?人生细细数来,最多的也不过百来年,而且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也才几十年而已,所以应该知足常乐。
人生总是有取有舍的,不要一味地争论命运的公平与否,即使生命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每个人都会有无能为力的时候,也都有自己的弱点、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的生命终究还是我们自己独有的,所以也只能尽可能地努力,无论你是谁,正在做什么,重要的是做最好的你。对于那些正在实现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愿望,我们也不该去刻意地取嘲笑或放弃。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渴望改变自己目前不尽人意的现状,每个人都希望这一生能够做一番事业,但是,生活中有些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容易。能够成功的人毕竟总是少数,大多数人往往是终老碌碌无为,毫无所成。所以这一辈子即使我们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只要我们快乐地活着,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真正的快乐只有舍才能得,从舍中构筑一切的有!
朋友:学会放弃吧!
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
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的回忆;
学会放弃,让彼此都能有一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的爱并不一定刻骨铭心…
朋友:面对现实吧!
逃避不一定躲的过;面对不一定最难过;
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朋友:学会快乐吧!
你可能因为某个理由而伤心…难过,但你却能找个理由…让自己快乐!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测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开笑容;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适时的舍和弃会让生活更美丽更快乐!
篇13:生活需要学会取舍作文
生活需要学会取舍作文
还有二十分钟。监考老师那柔和的声音在沉寂的教室中响起,虽然是轻轻的,却让我心中猛地一震。时间已经不多了,可是我还有一道题的验算没有做出,整张试卷也没有检查过。怎么办?略加思考,我毅然选择了继续检验那道题。
以我对自己的自信,认为基础题是不会错的。
叮铃铃交卷的`铃声响了,我徒劳地放下笔。尽管算了二十分钟,最终,我还是没有攻下那道题的验算。交卷后,我急忙去找老师对答案。B、D、D咦?第一题为什么选B?我心里咯噔一下,暗暗一惊,再仔细看题,呀,我竟然没有看清选项!一道选择题就是三分啊!不过,我还是抱着一线希望继续对下面的答案,一会儿,我呆若木鸡地将答案放回去,天啊,又错了一道填空题!我不禁从头凉到脚。怎么会呢?我竟然因粗心丢了五分。我懊恼极了,就因为自己错误的选择,因小失大,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嘛!更何况连芝麻也没捡到。为此,我难过了一下午,可一切已成过去,再懊悔也于事无补了。
这个惨痛的教训告诉我,做事情要学会取舍。舍得舍得,只有适当的舍,才会有所得。正如这次考试,如果我能正确选择,放弃那一分,去检查前面的题,就能避免不应该的,更大的失误。其实,不仅考试如此,生活也是这样。当我们面临选择时,要正确地判断孰轻孰重,舍弃那些应该舍弃的,抓牢必须而且能够得到的。
学会取舍,也就意味着你学会了把握自己的人生。
篇14:《自然之道》教师随笔
今天,我们开始了第三单元的教学,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阐述的。上午进行了《自然之道》一文的第一课时,在文中,“我”与几名同伴观察太平洋小绿龟离巢入海时,出于善意,救下了龟群的“侦察兵”,却最终导致了龟群惨遭食肉鸟捕食的悲剧。这一事件告诉我们,要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的规律办事,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使人与自然得以和谐相处。
根据课文里科学术语较多,词汇量大的特点,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在:1、以不同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识7个,写14个),正确读写愚蠢、侦查、踌躇、颓丧、鱼贯而出、欲出又止、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生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内蕴之情,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学生在学习时的情绪和最终取得的效果都是令人满意的:首先,我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难解的词句和难读的文段进行重点突破,然后我出示小黑板,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情况。进行这一环节时,我没按以往指名读、齐读的套路来,而是让他们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词义,有时来点形象的表演,如欲出又止、气喘吁吁、踌躇不前、鱼贯而出等词,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乐此不疲。反思一下,由于多了些自由,少了些刻板;多了些关注,少了些失望,课堂学习的参与面大了,语言的灵动感、词语的现场感强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骤降,效率高了许多。
其次,对“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问题的展开,又出现了几个亮点,有个学生说:老师,我家有只鸽子,是受伤后被我捉到的,在我的呵护下它恢复了健康,但一直在笼子里“咕咕”叫,我觉得是不是我违反了自然规律,应该把它放归蓝天?还有学生问我:绿毛龟的背部有硬甲,腹部有软甲,食肉鸟怎么能吃到它?您不是说自然界的动物都有自卫之能吗?……听着同学们口中一个个虽显稚嫩,但闪耀着智慧光芒的问题,我激动极了。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擦亮眼睛,密切关注,努力挖掘,反思课堂教学是第一性的。
篇15:《自然之道》教师随笔
1、在这堂课的教学进程中,老师曾多次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我”同忧、同喜、同悲、同乐。能够做到教学目标明确,紧紧围绕作者我和同伴的言行与向导的情感变化为主线展开教学。文章中人物内心的情感体验、碰撞与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对比,进而体会“自然之道”的---好心办坏事。
2、教师课上为学生搭建了可供学生主动进取、全面发展的平台。第一次是让学生在文章中找作者都干了什么愚不可及的事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时学生形成学习小组速度快,学习研究的氛围也很浓。只是时间略显长了。第二次是让学生转变角色,如果你是作者做了这件愚不可及的事情,你现在想说什么,让学生充分表达学文后的感受。
3、 文本有限而想象无限,许多文本会留下较多的空白,给读者以尽可能多的想象空间。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能借助“文本”的“留白”而展开想象的超文本阅读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老师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到了嘲鸫、海鸥、鲣鱼三种食肉鸟的图片并和与他们相比弱小的小海龟相比,使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小海龟可怜及我们的愚不可及。尤其是出示两幅大海龟时教师富有激情的旁白,更使同学们感受到作者他们的确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
篇16:《自然之道》教师随笔
讲的是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钞鸫啄咬时,不顾向导的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小龟,但任然感到十分震惊和后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在3班和4班的教学都完成后,才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环节的突破是否采用了具体、有效的办法、策略等等。
其实在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时,从内心深处不太喜欢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因为它们都是说明文,文章缺少美感。那么,如何上好说明性课文呢?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有所悟:在教学中,应制定一个合适的的教学目标,目标不要太多,太花哨,而要集中一点以攻之。
就本篇课文来说,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感受违背“自然之道”:上课开始,我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找出这件愚不可及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抓“愚不可及的蠢事”,以“蠢,蠢事,愚不可及的蠢事”为主线感悟情与理的冲突,以达到对自然之道不仅要认识,而且要遵循的这种想法。
其次,明白遵循“自然之道”:向导极不情愿的抓起那只……我就抓“极不情愿”解读向导为主线,引导学生辨析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冲突时应该怎么选择才是正确的。
第三,明确听从“自然之道”:“蠢”不只是该不该救的问题,还有怎么救的问题。要么不救,要么选择正确的方式救。不救,绿龟会有自己的自保方式,我们遵守这个“自然之道”,它们或许不会受到更大的伤害,食肉鸟也自能按弱肉强食的原则觅食;如果救,也得要看清情况,了解清楚规则,顺应“自然之道”,选择正确的方法。我们不是不能改变事实,而是要依照规则改变。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不足主要在环节的衔接上,设置的问题出现过于突然,没有进行很好的烘托和自然的过渡,没有放手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的探究学习。
语文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如何让教学的设计更灵活的应对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经验不足的青年老师,仍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磨练。
★ 取舍的散文随笔
★ 励志书籍排行
★ 嫩青杂文随笔
★ 人生进退经典短信
★ 有失才有得作文
【取舍之道存乎一心生活随笔(共16篇)】相关文章:
教育的智慧读书心得2023-09-21
给乞丐点烟生活随笔2022-05-08
廉文荐读心得2022-04-30
瓷砖青梨花白生活随笔2022-05-21
唐诗的感悟随笔2022-05-24
教师感悟随笔文章:无愧人师2022-12-09
带着一种态度生活随笔2022-09-18
白子画和花千骨语录2023-07-19
关于感悟的随笔优秀文章2023-05-13
教育读书心得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