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文学练习题(整理6篇)由网友“远鹏电脑”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诗经蒹葭文学练习题,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诗经蒹葭文学练习题
诗经蒹葭文学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关雎》常识填空。
(1)本诗以、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蒹葭》常识填空。
(1)本诗选自,是一首典型的(内容)诗。
(2)本诗以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二、中考题(12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给加粗字注音。(2分)
(1)羽扇纶巾(2)一樽还酹江月()
2、解释加粗词语。(2分)
(1)乱石穿空(2)故国神游
3、本词的作者是,他是(朝)的文学家。(2分)
4、描绘气势磅礴的'景色的句子:,,。(3分)
5、“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1)雎鸠荇菜(2)窈窕淑女(3)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2、(1)《诗经?秦风》爱情(2)蒹葭(3)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二、中考题。
1、(1)guān(2)lèi点拨:“纶”不读“lún”,多音字要据文意思思考读音。
2、(1)上凌天空。(2)“神游故国”的倒写,指神游于三国的战地。
3、苏轼宋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既有不安于现状的愤慨之情,又有对现实无可奈何的消极思想。
点拨:深入体会语句,把握文章中心,联系作者写作背景思考。
篇2:诗经蒹葭
诗经蒹葭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濉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
注释:
1、蒹葭: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2、伊人:那个人。
3、溯涸:逆流而上。丛:追寻。
4、溯游:顺流而下。
5、凄凄:茂盛的样子。
6、曦:干。
7、湄:岸边。
8、跻:登高。
9、坻:水中的小沙洲。
10、采采:茂盛的样子。
11、已:止,干。
12、澹核边。
13、右:弯曲,迂回。
14、b: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
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赏析:
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乔纳森想达到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冲刺。《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
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达到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
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指向的理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篇3:诗经蒹葭全文
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篇4:诗经蒹葭全文
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乔纳森想达到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冲刺。《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
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达到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
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指向的理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篇5:诗经蒹葭 全文
诗经蒹葭 全文
诗经蒹葭这是一首怀念故人的诗歌,描写的是作者与故人相隔而不得相见。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⑴选自《诗经·秦风》。秦,周朝时诸侯国名,在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一带。
⑵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
⑶苍苍:深青色。
⑷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成……。
⑸所谓:所说、所念,这里指所怀念的。
⑹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⑺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指对岸。
⑻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
⑼从:跟随,这里是追寻的意思。
⑽阻:险阻,(道路)难走。
⑾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仿佛、好像。
⑿萋萋:同“凄凄”茂盛的样子。下文“采采”义同。
⒀晞(xī):干。
⒁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⒂跻(jī):升,高,意思是道路险峻,需攀登而上。
⒃坻(chí):水中的小洲、小岛。
⒄未已:还没有完,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⒅涘(sì):水边。
⒇右:迂回曲折。
⒆沚(zhǐ):水中的沙滩。
【朗读节奏划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写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chǎn )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写之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翻译】: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那是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沙滩。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依旧流连。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沙洲。
赏析
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乔纳森想达到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冲刺。《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
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达到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
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指向的理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篇6:诗经:蒹葭介绍
诗经:蒹葭介绍
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2)。所谓伊人(3),在水一方(4)。溯洄从之(5), 道阻且长(6)。溯游从之(7),宛在水中央(8)。
蒹葭淒淒(9),白露未晞(10)。所谓伊人,在水之湄(1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12)。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13)。
蒹葭采采(14),白露未已(15)。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6)。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7)。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8)。
[题解]
此诗选自《诗经·秦风》。它是一首爱情诗,表现了单相思的惆怅与苦闷。
〔注释〕
(1)蒹葭(jiān jià):荻与芦,都是水边生长的植物。 苍苍:淡青色。一说茂盛的`样子。
(2)白露:晶莹的露珠。 为霜:凝结成霜。
(3)所谓:所说。 伊人:这个人。指诗中主人公所爱之人。 伊,是,指示代词。
(4)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5)溯(sù)徊:逆流而上。 洄,弯曲的水道。 从,追寻。
(6)阻:险阻,道路崎岖难走。
(7)溯游:顺流而下。游,直流的水道。
(8)宛:宛然,好像。
(9)淒淒:同“萋萋”,苍青色。一说茂盛的样子。
(10)晞(xī):干,晒干。
(11)湄:水草交界处,即水边。
(12)跻(jī):上升,攀登。
(13)坻(chī):水中小沙洲。
(14)采采:花草繁盛的样子。
(15)未已:未止,指未干。
(16)涘(sì):水边。
(17)右:形容道路曲折迂回。
(18)沚(zhǐ):同“坻”,水中的小块陆地。
★ 诗经两首
★ 关雎教案
★ 《静女》教学设计
★ 《采薇》获奖教案
【诗经蒹葭文学练习题(整理6篇)】相关文章:
高一下册《采薇》教学反思2023-02-25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改革发展中教案2022-10-25
《扶桑花里的<诗经>》阅读答案2022-08-11
采薇教学2022-07-05
《诗经》的优秀读书笔记2023-09-06
《采薇》课文教学反思2022-08-30
诗经读书笔记优秀2023-07-13
《诵读欣赏泰戈尔诗》的教学设计2022-04-30
静女教学设计2023-09-04
《诗经》爱情诗中女性的美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