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评论诗经中思无邪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2-05-08 13:38:1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孔夫子评论诗经中思无邪是什么意思(通用5篇)由网友“xiatonghai”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孔夫子评论诗经中思无邪是什么意思,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孔夫子评论诗经中思无邪是什么意思

篇1:孔夫子评论诗经中思无邪是什么意思

孔夫子评论诗经中思无邪是什么意思

大多数民族的文学都有始发站,例如欧洲文学的始发站是《荷马史诗》,中华民族文学的始发站则是《诗经》。

《荷马史诗》讲故事,是叙事诗。故事的主角是英雄和奥林匹斯诸神,在一场因为美女海伦而引起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人与神的意志和力量充斥其中。

诗经

《诗经》讲感情,是抒情诗。主角从贵族到牢骚满腹的小官吏,到小清新文艺男女青年,乃至征夫游子,都有机会露脸。

中国人重感情,所以中国文学也是从感情出发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纯真质朴、不虚伪的民族,绝不无病呻吟,也不故作高雅,很接地气。这一点在文学里表现得很充分,在文学的源头——《诗经》里表现得更为充分,可以说规范了中国文学不做作的特质。

这个特质是《诗经》的编辑孔子概括的。有人问,《诗经》有什么特点,请用一句话概括。孔编辑很有信心地告诉他:“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句话记载在《论语·子罕》里,其中的信息量可大了,后面的学者为了解释它,费了老大的劲,但概括起来无非是艺术上和思想上的。

思想上,没有歪邪之见、纯正。“思”本是个语气助词,没什么实质意义,但被孔子赋予了“思想”、“念头”的意思。朱熹说:是要让读《诗经》的人没有邪念。

清朝嘉庆时的学者刘宝楠在《论语正议》里说:“

好的诗,当然要引人走正道,这是属于思想上的见解,但《诗经》毕竟是文学作品,还要有文艺范,如果从这个角度解释,该如何呢?宋朝理学家程颐解释得很给力:“思无邪者,诚也。”就是说,诗歌这玩意,要表现真性情,假不得,做作不得。

编辑是真实的,按照这个标准选出来的诗歌就是真实的,中国文学沿着这条真实的路径走下去,当然也是真实的。将“思无邪”朝这个思路理解,更能看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真实面目。

不过,从直接的字面压根看不到这种“高大上”的色彩。我们只看到一个害了单相思的男子,追靓女不得,只好对着河边的水鸟和河里的水草发呆,接着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做梦都在延续追靓女的念头,“寤寐求之”,“辗转反侧”。

这还没完,更进入幻想状态,想开音乐派对来讨好心中的女神,“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揣测孔子这么安排的意图,说是要促进家庭和睦,标榜淑女品德。确实如此,但往更深里说,和睦的家庭来自于真挚的感情,感情上接地气,家庭才和睦。总之,要真实,不能说教,孔子的高明,就在这里。

从贵族到平民都能露个脸《诗经》之所以真实,是因为它的基础是真实的,接地气,以广大的社会群体为描述对象。

西周的贵族、牢骚满腹的小官吏、田间采桑的农妇、拿着货币去集市买丝的城市平民乃至在林场伐木的奴隶都有机会露脸,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真所谓“饥者歌其事,劳者歌其事”,“饥者”和“劳者”就涵括了广大的基层群体。

例如为工作奔波的齐国小官吏,那画面简直不是一般的生动,那心情简直不是一般的深刻,“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这位仁兄似乎一直处于紧急战斗状态,天还没亮就去上班,慌乱之中,把衣裤都穿颠倒了。为什么狼狈成这样?就是因为老板催得急。吐槽之中,带着浅浅的喜剧色彩。瞧,多么真实的工作状态,搁现在,可以拍一部叫做“齐囧”的电影。

当时老百姓的家居条件如何?看看小蟋蟀就知道了。这段描写太接地气了,作者没去周朝农村蹲过点是写不出的:七月的时候,蟋蟀在野外;

八月的时候,蟋蟀在我屋檐下;九月的时候,蟋蟀入了俺家的门;十月的时候,小蟋蟀钻入我家床底下,“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

快过年了,农家又关门塞缝熏老鼠……这些是何其丰富而真实的生活场面啊。

烘托出这位西周始祖形象的,不是辉煌的殿堂,而是一大片丰收的庄稼,一大片肥沃的田野。《诗经》就是这样的饱满而实在。

真实性来自于广泛性,西周、东周时期广泛的民众是真实的,决定了《诗经》是真实的,从而决定了中华文学的源头是真实的。

当然,文学光有真性情还不完美,也需要有节制,感情上不能走极端,表现形式上要含蓄。例如李白的.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极其悲凉,可是,在诗的收尾阶段,还是走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积极境界。

在表达失望的情绪时,既直白,又含蓄,只说“明朝散发弄扁舟”,哥我明儿要披散头发坐船浪迹天涯,其实未必是真的坐船走人,而是放逐自己的情绪。

李白的这种风格,其实就是《诗经》的风格。还是以《关雎》为例,那位文艺男青年尽管思念心中女神到了难以入眠的地步,但也不会像少年维特那样一枪把自己解决掉,有深度有真心的爱情不是一锤子买卖,要拿命去换,而是要有文艺范。

于是就展开美好的想象,“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含蓄,就是《礼记·经解》里说的“温柔敦厚,诗教也”。尽管清朝的袁枚怀疑这不是孔子的本意,是汉朝人硬塞进去的,但确实也道出中国诗歌的特点:温和厚道,不说白了,不说狠话,含蓄地表达。

所以,中国历代以来的诗歌,既是散发宣泄情绪的,也是稳定平和心灵的。这个尺度,就体现在“诗经”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几个字里,所以大多数中国古代文化人的人生空间是有弹性的,经得起挫折,受得了失败,事业可以失败,人格却不失败。

篇2:孔夫子为什么说《诗经》“思无邪”?

孔夫子为什么说《诗经》“思无邪”?

大多数民族的文学都有始发站,例如欧洲文学的始发站是《荷马史诗》,中华民族文学的始发站则是《诗经》。

《荷马史诗》讲故事,是叙事诗。故事的主角是英雄和奥林匹斯诸神,在一场因为美女海伦而引起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人与神的意志和力量充斥其中。

《诗经》讲感情,是抒情诗。主角从贵族到牢骚满腹的小官吏,到小清新文艺男女青年,乃至征夫游子,都有机会露脸。

中国人重感情,所以中国文学也是从感情出发的。

感情起点:

“思无邪” 不虚伪 不掩饰

中华民族是一个纯真质朴、不虚伪的民族,绝不无病呻吟,也不故作高雅,很接地气。这一点在文学里表现得很充分,在文学的源头——《诗经》里表现得更为充分,可以说规范了中国文学不做作的特质。

这个特质是《诗经》的编辑孔子概括的。有人问,《诗经》有什么特点,请用一句话概括。孔编辑很有信心地告诉他:“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句话记载在《论语·子罕》里,其中的信息量可大了,后面的学者为了解释它,费了老大的劲,但概括起来无非是艺术上和思想上的。

思想上,没有歪邪之见、纯正。“思”本是个语气助词,没什么实质意义,但被孔子赋予了“思想”、“念头”的意思。朱熹说:是要让读《诗经》的人没有邪念。

清朝嘉庆时的学者刘宝楠在《论语正议》里说:“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归于正。”就是要防止思想歪斜不正,要规范人回到正道上来。

好的诗,当然要引人走正道,这是属于思想上的见解,但《诗经》毕竟是文学作品,还要有文艺范,如果从这个角度解释,该如何呢?宋朝理学家程颐解释得很给力:“思无邪者,诚也。”就是说,诗歌这玩意,要表现真性情,假不得,做作不得。

孔子为人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真实,千万别以为他是迂夫子、道德家,虽然他说郑国的歌曲有点放荡过分,“郑声淫”,然而,这不影响他将21首郑国的民歌选入《诗经》,例如郑国的小男女偷偷欢会的场面,并没被孔子删掉,都一五一十地收入。

编辑是真实的,按照这个标准选出来的诗歌就是真实的,中国文学沿着这条真实的路径走下去,当然也是真实的。将“思无邪”朝这个思路理解,更能看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真实面目。

这部经典真实到将贵族男子的单相思刻画得丝丝入扣,居然还放在篇首,这就是最有名的《周南·关雎》。对于这首诗的写作意图,早期的《毛诗序》解释得挺“高大上”的,说是宣扬“后妃之德”,是贵族夫妇效仿的家庭范本。

不过,从直接的字面压根看不到这种“高大上”的色彩。我们只看到一个害了单相思的男子,追靓女不得,只好对着河边的水鸟和河里的水草发呆,接着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做梦都在延续追靓女的念头,“寤寐求之”,“辗转反侧”。

这还没完,更进入幻想状态,想开音乐派对来讨好心中的女神,“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这个追女神不得的文艺小青年,其害单相思的画面真实得不能再真实了,孔主编居然把它放在头版头条,而且一放就是两千多年,后人不敢动它丝毫。

揣测孔子这么安排的意图,说是要促进家庭和睦,标榜淑女品德。确实如此,但往更深里说,和睦的家庭来自于真挚的感情,感情上接地气,家庭才和睦。 总之,要真实,不能说教,孔子的高明,就在这里。

人气起点:

从贵族到平民都能露个脸《诗经》之所以真实,是因为它的基础是真实的,接地气,以广大的社会群体为描述对象。

西周的贵族、牢骚满腹的小官吏、田间采桑的农妇、拿着货币去集市买丝的城市平民乃至在林场伐木的.奴隶都有机会露脸,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真所谓“饥者歌其事,劳者歌其事”,“饥者”和“劳者”就涵括了广大的基层群体。

例如为工作奔波的齐国小官吏,那画面简直不是一般的生动,那心情简直不是一般的深刻,“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这位仁兄似乎一直处于紧急战斗状态,天还没亮就去上班,慌乱之中,把衣裤都穿颠倒了。为什么狼狈成这样?就是因为老板催得急。吐槽之中,带着浅浅的喜剧色彩。瞧,多么真实的工作状态,搁现在,可以拍一部叫做“齐囧”的电影。

当时老百姓的家居条件如何?看看小蟋蟀就知道了。这段描写太接地气了,作者没去周朝农村蹲过点是写不出的:七月的时候,蟋蟀在野外;

八月的时候,蟋蟀在我屋檐下;九月的时候,蟋蟀入了俺家的门;十月的时候,小蟋蟀钻入我家床底下,“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快过年了,农家又关门塞缝熏老鼠……这些是何其丰富而真实的生活场面啊。

就算是写贵族,也带着浓浓的平民色彩。西周的始祖稷,曾是尧手下的农业部长,算是大官吏,但在《诗经·大雅·生民》里,却是一名乡土味颇浓的农业专家形象。这小子是个弃儿,自小就会种庄稼。种豆子,豆子茂盛;种禾穗,禾穗沉甸甸,“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

烘托出这位西周始祖形象的,不是辉煌的殿堂,而是一大片丰收的庄稼,一大片肥沃的田野。《诗经》就是这样的饱满而实在。

真实性来自于广泛性,西周、东周时期广泛的民众是真实的,决定了《诗经》是真实的,从而决定了中华文学的源头是真实的。

《诗经》是真性情的,中华文学也是真性情的。李白为何成“诗仙”?因为他有真性情,感觉一时彷徨的时候,呼天抢地,拔剑击柱,千金散尽……性情有多真实,他的诗歌就有多真实。而人们喜欢的正是这样真性情的才华。

情绪平衡点:

既宣泄情绪又平和心灵

当然,文学光有真性情还不完美,也需要有节制,感情上不能走极端,表现形式上要含蓄。例如李白的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极其悲凉,可是,在诗的收尾阶段,还是走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积极境界。

在表达失望的情绪时,既直白,又含蓄,只说“明朝散发弄扁舟”,哥我明儿要披散头发坐船浪迹天涯,其实未必是真的坐船走人,而是放逐自己的情绪。

李白的这种风格,其实就是《诗经》的风格。还是以《关雎》为例,那位文艺男青年尽管思念心中女神到了难以入眠的地步,但也不会像少年维特那样一枪把自己解决掉,有深度有真心的爱情不是一锤子买卖,要拿命去换,而是要有文艺范。

于是就展开美好的想象,“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含蓄,就是《礼记·经解》里说的“温柔敦厚,诗教也”。尽管清朝的袁枚怀疑这不是孔子的本意,是汉朝人硬塞进去的,但确实也道出中国诗歌的特点:温和厚道,不说白了,不说狠话,含蓄地表达。

《论语·八佾》里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和哀伤都不过度,这决定中华民族既是一个真性情的民族,也是一个理智的民族。文学亦然。

所以,中国历代以来的诗歌,既是散发宣泄情绪的,也是稳定平和心灵的。这个尺度,就体现在“诗经”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几个字里,所以大多数中国古代文化人的人生空间是有弹性的,经得起挫折,受得了失败,事业可以失败,人格却不失败。

《诗经》,确实不失为中华文学一个辉煌的起点。

篇3:诗经中的关雎的意思

关关雎鸠1,在河之洲。窈窕2淑女,君子好逑3。

参差荇菜4,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5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6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关关雎(jū)鸠(jīu):雎鸠鸟不停地叫。关关:鸟叫的声音。

2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3逑:配偶。

4荇菜:水草名,一种可食的水草。

5寤寐:日日夜 夜 。寤(wù):睡醒,寐:睡眠。

6芼(mào):挑选。

栖息于河州中的关雎鸟儿不停地叫着,似乎在诉说文静美丽的女子,是所有男子心目中的最佳配偶。长短不齐的荇菜在河中摇摆,就像男子思念姑娘,日夜 向往。向往而又得不到,半梦半醒都在相思。想呀想呀,翻来覆去难入眠。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要去摘采,我想弹琴鼓瑟,去亲近她。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还 要挑选。我真想鼓乐之礼,把她娶回家。

【辗转之美】

这首民歌讲的是一个痴心的小伙子,喜欢上了他们村美貌文静的姑娘,于是坠入了爱河,想入非非。这些诗句都是他的心理活动,很明显他是自信心不够,于是总是翻来覆去,“参差荇菜”、“窈窕淑女”地念叨,我们好像看到一个心事重重的男子,独自想着喜欢的女子的那幅模样。

【赏析】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之一,与它同时产生的诗歌还 有很多,但是像它这样广为传颂、经久不息的并不多。这首诗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一方面是因为作者懂得用身边的景色、草木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它所抒发的情感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是人之常情。我们写文章,尽量少去写那些诡异、奇幻的东西,越是能被普通人接受的情感,越容易引起共鸣。

【启示】

文静美丽的姑娘,就像一朵娇眼芬芳的花,不要说是正当年少的男子,就是普通的妇孺也会喜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想赢得别人的好感,至少要让别人对你有一个好印象。合身的打扮,整洁的穿着,举止大方得体,平常总是微笑着去聆听别人的想法,这样的人自然人见人爱。如果你在交朋友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先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哪一方面缺少了“美感”。

篇4:诗经中蒹葭意思

诗经中蒹葭意思

《蒹葭》属于秦风,诗经中蒹葭意思是什么?我们看看下面的相关资料,大家了解一下吧!

诗经中蒹葭意思

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1、选自《诗经·秦风》。秦,周朝时诸侯国名,在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一带。

2、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

3、苍苍:深青色。

4、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成……。

5、所谓:所说、所念,这里指所怀念的。

6、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7、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指对岸。

8、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

9、从:跟随,这里是追寻的意思。

10、阻:险阻,(道路)难走。

11、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仿佛、好像。

12、萋萋:同“凄凄”茂盛的样子。下文“采采”义同。

13、晞(xī):干。

14、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15、跻(jī):升,高,意思是道路险峻,需攀登而上。

16、坻(chí):水中的小洲、小岛。

17、未已:还没有完,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18、涘(sì):水边。

19、右:迂回曲折。

20、沚(zhǐ):水中的沙滩。

【译文】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那是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沙滩。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依旧流连。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沙洲。

【赏析】

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

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

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乔纳森想达到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冲刺。

《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

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达到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

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

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达到的。

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指向的理想。

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篇5:桑中,桑中诗经,桑中的意思,桑中赏析

桑中,桑中诗经,桑中的意思,桑中赏析 -诗词大全

桑中

作者:诗经  朝代:先秦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诗经 思无邪

诗经思无邪什么意思

《诗经选》读后感,思无邪

《诗经》代表作阅读

《孔孟论学习》学习教案

理学通向诗学的一个中介

诗经《关雎》原文及翻译

《诗经》的优秀读书笔记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人的潜能与价值》读书笔记个人书评

孔夫子评论诗经中思无邪是什么意思
《孔夫子评论诗经中思无邪是什么意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孔夫子评论诗经中思无邪是什么意思(通用5篇)】相关文章:

《文心雕龙》的读书笔记2023-01-24

论语颜渊篇全文及译文2022-12-11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2023-07-19

论语李氏篇全文及译文2023-04-14

将进酒教学实录2022-04-29

初三语文作文素材2023-10-07

《论修身》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2023-02-20

人生必读的励志书籍推荐10部2024-01-04

诗经读书笔记优秀2023-07-13

读诗的日子作文2022-12-1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