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

时间:2024-01-30 07:56:3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锦集4篇)由网友“pxl0100”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欢迎阅读与借鉴!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

篇1: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

山东莘县棉纺织厂学校 禹秀英

语文学习贵在读书,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形成贵在读书,开展拓展性阅读则是学生有效读书的一重要形式。拓展性阅读,使阅读空间由课堂延伸到课外,阅读资料由教材拓展到课外读物,融课内外阅读于一体,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年来,作为一名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我就小学生的拓展性阅读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一、更新理念,勇于拓展

语文课本选入的课例皆是经典之作,堪称语言艺术的典范。这些沉淀了各民族乃至全人类精神的有效载体,是学生基本的阅读教材。但是,仅凭借一本语文书是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必须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观念,并做一些科学的补充。

信息时代,学生掌握的知识门类越来越多,而社会所给予教育的时间却相对恒定。教育时间的恒定性和阅读资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渠道”正被广泛接受,课堂内外的语言学习与运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课堂是语言学习的天地,生活也是语言学习的课堂。

二、以人为本,合理拓展

拓展性阅读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强调以人为本,要求因人而读,不求统一。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学生年级的高低,年龄的大小,季节的变换等适时、适量合理拓展,不应面面俱到。

好读书,读好书。教师要告诉学生哪些书是好书,可以读;哪些书不该读,为什么,不断提高学生鉴别能力。

三、教给方法,有效拓展

阅读教学的功能在于使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方法的渗透与指导,让知识掌握在方法之上,“活”在方法之中。

学生须掌握精读、略读、速读、跳读、批注阅读等,应摒弃空洞机械的训练,重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领悟。

课内阅读,要学生“记住最该记住的东西”。课外阅读,注意对内容的筛选,把握书面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形成对读物内容的认识。

四、有机整合,多向拓展

平时经常听说学生对阅读课不感兴趣,却很少听说学生对读书、看报、看电视不感兴趣,这说明语文教学存在着课内外彼此割裂的现象。如果将有一定联系的课内外阅读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这就有利于他们发现,理解这种关系,从而顺利地进行概括、推广,实现知能、方法、情感的迁移。

活动方式一:课内外相关链接。老师以课本内容为主,选取与其相关联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内容,引领指导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对课本内容了解的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入。

活动方式二:变换方式――变读为听。

小学生受阅读受识字量和理解力的限制,经常会遇到阅读障碍。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可让学生听书。读听整合,学生“听”的兴趣很容易迁移到“读”的兴趣上来。有兴趣的“听”书也很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领悟力,锻炼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养。

活动方式三:变换方式――变读为说。

举办读书故事会,读书鉴赏会,让学生自主评说读书的内容、感悟,把读来的内容变成自己感悟的东西,并有序地说出来,这也是训练学生语文技能的一有效途径。读说整合可使学生记住读的主要内容,强化理解,锻炼想象力。读写整合,既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训练思维,提高认知水平,又可使学生表达思想,实践读写技能。

活动方式四:变换方式――变读为写。

学生读后是有感悟的,对于感悟可以说出来,也可以写出来。为此,教师可以选定某些经典文章,鼓励与引领学生改写、续写、补写,在各种“写”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写作的技能、写作的思维,培养语文素养。

活动方式五:变换方式――变读为演。

选取学生喜读乐见的文章,让学生自主结合,设定角色,编演课本剧,在学生的编写与演出中,学生就加深了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培养了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技能与素养的四个有效途径。四者是相辅相成的。为此,妙用听、说、写三者于拓展性阅读之中,一定会取得实实在在的阅读效果的,一定会实实在在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与素养的。“读”是学好语文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拓展性阅读其目的都是引领学生“读”,引领学生做好“读”。所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扎实有效的拓展性阅读是实践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切实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篇2: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拓展性阅读论文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拓展性阅读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既要教会学生语言知识,更要学生体会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要联系生活进行生活化教学,语文教学中课外拓展性阅读必不可少,它既是实现语文教学任务的必须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通过拓展性阅读既实现了训练语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更是实现了语言教学的最终要求,语言学习就是为了获得信息,而学生要获得信息必然要多加训练课外拓展性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有效教学

一、我校拓展性阅读的现状分析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人抱怨拓展性阅读太过“散”,主题不明,指导不足,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所谓的太“散”,主题不明,缺乏指导的阅读根本不存在,很多人幻想学生会购买一些“纯娱乐”的图书去阅读,在阅读中成长不足,然而事实是学生根本没有阅读,究其原因,就是互联网碎片化阅读占去了学生很多时间,更严重的是互联网各类游戏和电视节目耗尽了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人文精神的所有兴趣,学生们不是没有好的阅读,而是根本就没有阅读,这样如今的小学生在互联网和电视等可视性节目和游戏的影响下,严重缺乏阅读兴趣,学生们从认字到阅读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回归长久以来语文学习中的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以阅读为乐,而不要把阅读当做繁重的任务。

二、精心选择素材,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语文拓展性阅读,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首先要选择所有学生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受启发于一些互联网软件,有些互联网软件之所以被人们广泛了解,首先在于它的可用性,所有人都可以很快掌握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不因为教学任务和教学课本而坚持所谓高度,而应该首先了解学生所处的水平,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书籍,能够提高学生兴趣的书籍便是真正的好书,人在成长中每个阶段的兴趣完全不同,要是违背规律让学生接受生搬硬套的道理或者内容,只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或者让学生在压抑中成长,很难让学生高效的学习,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要选好素材,以学生的兴趣和认识水平为基础,不浮夸,不一刀切。脚踏实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高昂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学中多留给学生自己支配时间和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多一些自主,多一些快乐,多一些兴趣,那么教学中高效教学的目的变得更容易达成。

三、精心组织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阅读素材中存在的难点、重点进行有趣的讲解,深入浅出地给学生做一些解释,提供给学生一些理解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把素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训练的能力与课外阅读联系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阅读能力,并在课后拓展阅读中运用,这才是真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的拓展阅读,离不开老师的课堂指导与协助,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就能够更早实现独立与阅读,开展课外阅读,小学生阅读材料看似浅显易懂,然而所有的内容都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深层挖掘文本背后的道理,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比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的讲解,可以进行以下活动:

1.听了阮恒这一句坚定的回答,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出示练习:(1)医生(护士)竖起大拇指对阮恒说:(2)周围的小伙伴由衷地对阮恒说:(3)受伤的小姑娘睁开眼睛感激地对阮恒说:(4)此时,我也想对阮恒说:

2.总结:为了朋友,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像阮恒这样的朋友值得一生珍藏!老师读了文章,深受感动,写下了随笔,愿意读读吗?教师只有深层挖掘阅读材料背后的道理,讲解清楚阅读材料的内涵,学生的心灵才会得到浸润,情感得到熏陶,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也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才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兴趣与学习任务结合,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小学生阅读及拓展阅读,阅读兴趣尤为重要,但是这样的阅读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素材和阅读时间进行管理还是开放,都是管理的具体形式不同,不存在真正的放任,教师应该将语文拓展阅读的重要任务与学生的兴趣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满兴趣的阅读,同时完成阅读任务,提高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教师在选材时,首先要对阅读素材的趣味性做出判断,然后要对阅读素材的主题、难度等做出把握,让学生在阅读时候能够受到阅读素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学习效率。同样的一篇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更好的阅读效果,如何深入浅出,让学生感到印象深刻,让学生感受内容的荡气回肠,捕捉到文章的拓展点,找到文章的精妙之处,这就要教师有效结合阅读任务和阅读素材,精妙地讲解文章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重点,同时能够感受到柳暗花明的精妙,提高学习的兴趣,也完成学习任务。

五、精心设计课外拓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的拓展,课外阅读必不可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拓展教学的同时,应该教会学生从课堂教学的素材出发,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关内容的阅读和了解,这才是真正的拓展,因为只有在课后多阅读,多学习,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文章所讲内容,才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一篇文章学习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可能理解,但是往往理解不够透彻,因为,学生对于文章产生的背景或者文章中的表达不是很熟悉,没有老师的讲解,学生不能够自己理解到更多的东西,如果学生能够阅读同类型的其他文章,学生就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或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加明白为什么使用这种表达而不是其他。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地提高,同时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六、结语

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之上,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凭借,课外课程资源是语文教学的活水,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拓展,就是教师要挖出良好的沟渠引活水资源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也可以动员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努力,在课后多做一些与语文阅读和品德修养有关的书籍,合理拓展,多做锦上添花之作,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课堂变得更为和谐,更有品质。

篇3:小学生拓展性阅读尝试

小学生拓展性阅读尝试

小学生拓展性阅读尝试

作者/巴 桑

【摘要】要学好语文,往往得法于课内,成长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伸和发展,它与语文课堂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形成目标、有系统的课外阅读训练体系,才能不断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层次。

【关键词】拓展性阅读兴趣能力

教了十几年的语文,每教到一个班总想教好学生,可总有那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阅读课文的理解与分析,学生常常在课堂上答非所问,对一个阅读问题能做到言之有理的就那么几个优秀的学生;在作文教学方面,学生能妙笔生花的少知又少,这些让我是如此迷茫而无助。那天去听了李大圣教授的讲座,心中有豁然开朗之感。回校后结合我校的课题“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反复咀嚼着李教授的话:要学好语文,往往得法于课内,成长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伸和发展,它与语文课堂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形成目标、有系统的课外阅读训练体系,才能不断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层次。对呀,我何不借着我校课题的东风,乘风而行呢?

目前,我们小学阶段阅读课文的总量不过三四百篇,才几十万字,这么有限的阅读材料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在课题的方案中我也提到这一点。古人在实践中得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亦会吟”。回校后,我加强了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除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外,还要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爱读、善读。但我发现,有的学生喜欢读课外书,而且读得不少,但得益并不多,也许这是因为这些学生并未获得阅读的技能,读书往往停留于了解故事情节上。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找准阅读材料与阅读方法训练的结合点,教给学生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方法,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打下基础。

那么如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增加与质的提高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1 联系式

教材中的文章往往是编者从众多的优秀文章中筛选而来的,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而且每一篇文章所涉及的知识面又相当广泛。“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在教学中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因而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同时,可以大量地收集类似的文章等。采用读一篇带多篇的方法,把类似的文章捆绑在一起,借助比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悟。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给学生提供了《空城计》《七擒孟获》等文章让他们阅读,学生在阅读相关故事的时,他们就会无意识地进行联系、比较,阅读兴趣浓厚,而且对故事情节、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由于类似的文章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在学完《猫》这个单元以后,我向学生归纳出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抓特点,举事例,悟感情。之后,我向学生推荐了:《小鸡》《小金鱼》《课桌上的小甲虫》等十余篇写动物的文章,让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会的方法进行阅读。这样,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读书,每读一篇文章都有侧重,并把课堂上的读书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在反复的运用中达到巩固、熟练,增强了阅读能力。

2查找式

有些课文,特别是知识性较强的文章,往往牵涉到许多相关的问题,而这也是学生最想了解的。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索欲和好奇心。(www.fwsir.Com)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在查找中获得知识。如教学《太阳》一课时,学生除了对太阳的温度、大小感受兴趣外,对太阳为什么能发光、发热,古代的树为什么能变成煤,太阳在宇宙中的地位,怎样测量太阳对地球的距离等知识更感兴趣。所以,我就让学生去查找有关的资料:可以查阅书籍,也可以找父母、科任老师咨询,或者上网查询等。网络资源快捷、新奇、海量,学生对此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可以上网阅读,也可以下载学习资料。如教学《镜泊湖奇观》,学生提出“镜泊湖传说、镜泊湖特产、八大景观、旅游指南相关的学习信息。查找过程中,学生在不经意间已获得了许多知识,因为他们在查找、收集、阅读、辨别、思考、交际的过程中,已经达到了目的。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3 汇集式

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把自己在阅读中感受深刻的,有特点的或者知识性强的内容的内容摘录下来,并汇集在一起,供其他学生阅读、查阅。当其他学生需要的资料能在资料小册中查找到的时候,作为收集者肯定会有一种成功感,因为自己收集的材料得到了他人的认可,能给他人带来帮助。这必定会促使他更加努力地去阅读,去汇集资料。如教学《赵州桥》后,向学生推荐类似的文章《南京长江大桥》供学生阅读,感受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可以让对桥感兴趣的同学去收集古代的、现代的、本地的、国外的有名的桥的图片、资料等。在这次收集中,有许多同学收集到了50多种桥的图片、文字资料,然后汇编成岫,供同学阅读。再以此为锲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名胜古迹,并建议大家收集亲朋好友和自己浏览过的名胜古迹的门票、旅游图和拍摄的照片等。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相关的资料。并在班级中进行展览、评比,评一评谁收集得好。在收集中学生既锻炼了自己,又拓宽了学习内容。通过有意义的收集,在无形在增长了见识,又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

4 荐读式

有些课文是根据原作改篇或节选的,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们不妨把原作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由于学生已具备了读懂课文的基础,再读原作时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反而会有更浓厚的兴趣。如教学《鲁宾逊漂流记》一文,我把原作提供给学生阅读,大部份学生的兴趣很高。他们在读原作的同时,与课文进行了比较,并得出:原作对人物的刻化比课文中更深刻,更传神;故事情节更复杂,更多变。可见学生对人物这类著作是多么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推荐了另外两篇文章《洋葱头历险记》和《假话国历险记》。

在小学阶段,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有三大名著中的部分情节改编后选入课文,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引导一下,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精彩片断,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那么,在小学毕业前,应该有一部份学生能把三大名著阅读完。还可以紧扣脉搏,在班会、朝会上让学生介绍一些新闻,同时也可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基因、克隆等新知识的科普读物。

5 生活式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学习贴近丰富的生活,无疑像是为学生的学习插上一对宽宽的翅膀,无时无处都在吸收、内化着知识。正如“新大纲”中所指出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新课程倡导“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童年的发现》时,我以课本为载体,激发孩子们到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去了解。孩子们收集到大量生活中的小窍门,小常识,乐趣,以及许多他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有意义的事和物,如发现蚂蚁如何搬动巨大的物品的,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在生活中发现烟蒂用水浸泡后倒入花盆中可以杀死害虫等。通过在课堂中的交流,拓展了语言表达能力,把这些写下来,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习作能力。阅读可以更加生活化,菜谱、生活小窍门、亲身经历的事等等都可阅读。

在课内外结合的学习中,我们除了重视知识与能力的提高,还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调节功能。在三年级有一个内容是关于对联的。我鼓励孩子们“读两幅对联,再收集几幅对联”。本来只是想让孩子们初步感悟一下“对联”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启发他们在生活中,课文中去找哪里有对联。结果孩子们兴趣特别高,甚至带动了家长走出家门,在大街上商场门口收集各式各样的对联,因为快到春节了,一些家长还即兴挥毫,买来红纸墨汁亲自编写对联。我把这些买来的,写好的对联统统贴到了教室里。现时,教室里也闹起了春节,节日的气氛被渲染得浓浓的,孩子们一边高兴地欣赏着这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对联,一边指指点点的念着读着,看他们这么兴奋,我就引导说:“你们仔细看看,对联有什么特点?”很快,有孩子说:“老师,对联只有两句。”又有孩子接着说:“两句话的字数是一样的。”稍过一会儿,有一个孩子兴奋得叫起来;“老师,这副对联里的“一”和“万”这都是数字。”……发现是使人愉快的。趁他们高兴我顺势激将:“想不想自己也来编一副对联?”教室里沉默了片刻,一个孩子怯怯地举起手来。问:“甜甜蜜蜜和开开心心算不算对联?”“当然算!而且还是很好的对子呢!”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孩子们有了信心,劲头也更足了,当时就编出了一些简单的对联。还有的同桌两个互相对对联,你出上联我出下联,你一言我一语,热闹极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对联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还感觉了对联的文字韵美;不仅接受了现代文化的教育,还受到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

热爱祖国的种子其实也在活动中不露痕迹地在孩子们心中扎下深深的根。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进行收集信息将会收益匪浅。当学生漫步在街头巷尾时,可以引导学生多记录一些商厦、店家的广告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有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收集,在生活中学知识,长学问,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必将渐渐得到提高。

6 创造式

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多么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从大处着手,用发展的、全局性的眼光来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培养具有个性的,有特长的创造性人才,也是我们教师追求的方向。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有利的条件,让学生收集他所想要的,所喜欢的资料,供他去选择,去学习,去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如一教师了解到有一位学生特别喜欢音乐,特别爱唱校园歌曲,就向他推荐了音乐方面的书籍,还让这位学生向学校、音乐老师、同学借录音带、录像带及CD片,让她多听多唱,把好歌带给同学,还鼓励她自己写歌词,唱歌词。说不定她长大后还真成了有名的作词、你曲家呢。在音乐的王国里,她学到了课文中学不到的知识,在小小的创作中提高了写的能力,在听听唱唱中培养了感悟能力,当然语文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在生活中,有的学生爱好书法,有的学生爱好美术,有的学生喜欢小制作、小发明,有的喜欢旅游……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收集、保存、应用有关学习资料,让学生发挥特长,展示才华。让充满灵性的学生在收集中学习语文知识,表现自我,超越自我。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像一条小河,流淌着激情四溢的执着;似一株新苗,怀抱着枝繁叶茂的梦想。”每一个日子,平凡,每一道工序,琐碎,但作为我,要在每一个平凡而琐碎的日子里和我的孩子们同成长,共快乐,每天进步一点点!

篇4: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立项的背景

21世纪是一个快信息、高科技的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更高的主动性与独立思考水平。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要求我们要通过更为主动、高效的学习来发展自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利用的能力。今天的小学生正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目前在小学六年中合计的阅读课文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又如何能培养好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

在新世纪飞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改革和发展之潮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它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学校教育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而语文拓展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

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实验研究,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对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向吉林省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提出了“拓展性阅读教学”立项的申请。经过课题规划领导小组的论证研究,于20xx年4月20日正式批准为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第二批规划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学习流程。

拓展性阅读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而对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拓展性阅读的预期效果,我们初步设计了这样一个流程:

(1)明确拓展性阅读的内容、方向,给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学生通过网络、书刊、报纸等各种渠道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3)在教师指导下将各自搜集的资料加以归类、整理。

(4)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加深对拓展性阅读主题的'理解。

2、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类。

(1)资料的收集

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书刊、报纸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以填写“拓展阅读卡”的形式进行记录,这是信息的初步筛选、收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收集的资料有全面的了解,以便指导学生进行归类、交流。

(2)资料整理归类

在学生收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整理归类信息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的进行指导。

3、检查落实

给学生制订读书计划,设计“拓展阅读卡”,里面要填写的内容:阅读时间、书名、作者、优美词句摘录、主要内容、收获与感想等。并且在阅读量、质等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每日安排一篇文章阅读。篇幅:低年级300字左右,中年级800字左右,高年级在1000字左右。文体安排:低中年级以童话、寓言、成语故事为主,高年级逐步扩大范围。

低中年级学生课外读物可由老师指点或推荐,高年级可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师通过定期检查“阅读卡”,了解学生拓展阅读的执行情况,并督促学生完成定量定性的阅读任务,养成习惯,锻炼学生的拓展阅读意志。

4、展示成果

让学生定期汇报阶段性的课外阅读成果,使其相互借鉴,表扬先进,鞭策学困生。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固定园地,让学生展示成果。例如:古诗擂台、美文点评,中外名人,知识集装箱、身心保健、先看后说等。这样,既激发学生开展拓展阅读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其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

1、珲春市一小作为本课题的实验学校,被吉林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确定为“吉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学校几年来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承担了吉林省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学校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学校拥有一个藏书十几万册的图书馆,并且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了一条查阅书面资料非常好的渠道。而且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提前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同时开设了微机课,为学生拓展性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学习,四、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上网查阅资料的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学生家里也配有电脑,为学生的拓展性阅读提供了便利。

3、本课题负责人承担全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市实施以来,多次组织全市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培训及研讨活动,极大地推动了课程改革的进程。20xx年,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研员。

参研人员中,张桂艳老师是教师进修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董丽红、刘春霞两位教师不但是学校的教学研究管理人员,而且是吉林省科研型骨干教师。张世花老师是州级名师,郝丽媛和宁玉参两位老师是州级骨干教师。她们都是我市小学语文教学骨干,是善于潜心钻研的科研型教师。

4、课题组一定会紧紧依靠顾问组,形成合力,协作研究,攻关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实验组织机构。

2.定期召开例会,研讨,听取实验教师汇报。

3.按时培训实验教师。创造条件为实验教师提供各种外出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增强信心,提高素质。

4.实验教师按时写教学反思,积累资料,及时获得信息及反馈。

基于上述各种情况,我们有信心,在我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的直接指导下,在珲春市一小李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及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本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小学教学论文题目精选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

小学线上教学论文题目

初中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教学论文的题目

★幼儿园教学论文题目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关于拼音教学的论文题目

关于分层教学的论文题目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方式初探(锦集4篇)】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题目2022-11-06

有关语文教学论文范文2022-07-21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2022-11-08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论文题目2022-08-25

化学教学论文题目大全2022-05-25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题目2022-07-17

艺术教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1-24

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2023-09-09

学科教学语文论文题目2023-12-06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学方法探究论文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