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泉游记经典游行散文((通用10篇))由网友“麥當當Grandent”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山里泉游记经典游行散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山里泉游记作文
山里泉游记作文
早就听说山里泉的名字了。
记得那是20xx年的一天,晋城摄影名家刘效勉先生到太行摄影编辑部送来他的摄影作品,其中的几幅作品就是他拍摄的山里泉。据刘效勉先生讲,山里泉本不叫山里泉,这个只是后来的名字,起初叫拴驴泉,其实这个名字才好,更有文化味。从他的话语里,我能充分感受到它对这个名字的变化颇有些遗憾。我和他的看法是一致的,也认为“拴驴泉”这个名字好。不仅有文化内涵,更有民间的味道,能引起人的想象,更具魅力。
从他的图片中,我看到了山里泉的美,那是一种山与水相得益彰的美,和谐共生的美。看到如此美的景色,我的心为之一动。也就是从那时起,去山里泉旅游,便成了是我心底向往的一件事。旅游成行是在两年后的5月,当时是和几位同事一起去的,其中有两名摄影记者。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总是被沿途的美丽风景所吸引。
“这里的山不错,停下来拍几张吧。”一位摄影记者说。
我们都说,好,咱们也在这里照几张照片。是啊,山虽不高,但有的岩壁还是相当陡峭的,灰褐色岩石上点缀着一些绿色的植被,仿佛一幅幅错落有致的画。我们站在马路边,以青山作为背景,在摄影记者按下快门的几个瞬间,我们的笑容被定格在愉快的旅程中,定格在岁月的风雨中。
面包车一路奔驰,心情也有点飞扬的感觉。所过之处,看到的有青山绿水,也有山里人家。有的房屋连片,是一个人家相对集中的村庄,在这里能让人嗅到人间烟火的气味,看着一家一户的房屋和在村庄道路上行走的村民,我的心中产生了几分暖意。有的人家距离马路有一段距离,其房屋深陷在山沟沟里,仿佛一个被世人遗忘的角落,又好像是大山的孤儿,默默地存在着。看不到通往那里的路,哪怕很窄小的一条路,我也没有看到。但我相信,路是有的。退一步讲,即使没有,他们的坚韧和信念也会开辟出一条路,一条通往新生的路。
我对深陷在山沟里的人家很是好奇。其实当时我很想让司机停下车来,步行到那里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状况。但一想到是几个人一起去旅游,我的这个想法马上被我自己删除了。
我想,自己的'岁月还长,以后会有机会的。阳光是暖的,风儿是暖的,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眉,我们的发梢,在旅途中享受着五月的恩赐,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思绪像天空的云彩,飘散着,移动着,越过一个个山头,拐过一个个弯道。
车突然停了下来,“哦,山里泉到了!”我在心中默念着一份惊喜。车停在了一个山洞口,洞口的左侧是售票处。景区一位工作人员看到我们的车,走上前来,司机将我们的来意告诉给他,并赠给他几本杂志,他很高兴地让我们进去,免收门票费。车穿过一段不太长的山洞,便进入了景区。我们把车停靠在一个空间大的地方。欢笑着下了车。映入眼帘的是山水相连的画面,眼前的山,郁郁葱葱;眼前的水,碧波荡漾。偶尔会看到一些游船从水面驶过,游船上的游客欢声笑语,和游船划开的水面一起荡漾。场面很温馨。水域的上方有一个长长的浮桥,一端连着水的岸边,一端连着山的脚下。山上有一个长长的台阶,山上正对着台阶有一个亭子。我们走上浮桥,扶着两侧的铁链,看对面是青山,看下面是悠悠流淌的碧水。我们在浮桥上走动,合影。看着对面山上高高的台阶,我们并没有上去,只是为了返回家不要太迟了。这对我来说,多少有些遗憾。
玩了大约10来分钟,我们走下浮桥,向工作人员借来了救生衣,准备划竹筏。刚上去竹筏时,我着急去拿一个什么东西,一只脚不小心掉进水中,把鞋弄了个全湿。同事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也跟着乐呵了一阵。还好,五月的水不冷。
竹筏上有四只竹凳子和六根浆。我们有的坐着,有的划船。我们不停地划桨,把竹筏划向远方。谁知,风越来越大。可这时,我们离岸已经有些远了。我们担心风力越来越大,于是决定划回去。四个人分别站在竹筏的四个角的位置,用力划。起初的几分钟几乎无济于事。划了半天,竹筏移动的距离也不足5米。百余米的路程我们划了足足有四十多分钟。快靠近岸边时,我们个个都松了一口气。真是有惊无险的一次水上游。感觉很过瘾!
我们脱下救生衣,向工作人员讲述了我们的“惊历”,他笑笑说,一般没事的,你们穿这个,比较安全些。我们向他表示了应有的谢意。挥手告别。
返程中,看到山沟里有一些形状各异、颜色丰富的鹅软石,我们下车捡了一些,带回家以留作纪念。这些美丽的鹅软石,算是山里泉之旅的额外收获吧。
篇2:山里泉游记优秀作文
山里泉游记优秀作文
早就听说山里泉处处都是美丽的景色,有秀丽的山峰,有曲折蜿蜒的河流,有飞流直下的瀑布,有机活泼灵的猕猴……
今年国庆节,我们一家终于有机会来到了仰慕已久的山里泉。
山里泉位于太行山南部,晋豫两省的泽州、阳城、济源三县市的交汇处。早上,我们从晋城出发,走了二十多公里的盘山公路,穿过了“水帘洞”,终于来到了山里泉景区。一下车,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屹立在面前,它就是纱帽山,它因形状如古代的乌纱帽而得名。望着眼前奇幽秀险、如图如画、鬼斧神工、令人神往的纱帽山,旅途的'辛苦和劳累马上一扫而光。跨过吊桥,我们来到了纱帽山脚下,准备登山。陡峭的台阶直通山顶,我憋足了劲,觉着自己定能“一步登天”,可才登了百十个台阶,便把我累得气喘如牛。我们在半山腰的亭子里休息了一会,继续向上攀登。经过一步一台阶的艰难攀登,终于到达了山顶。从山顶向下眺望,山里泉的景色尽收眼底。四周群山起伏,云雾缭绕,河水碧波荡漾,令人陶醉。
我们沿着山梁继续往后山走,一路上拜访了老态龙钟的千年古橡树伯伯,欣赏了秀美的“一线天”风景,坐着“天下第一滑”滑道下了山,来到了猕猴乐园。这里的猴子机灵可爱,非常招人喜欢。游人给猴子喂食、与猴子一起拍照,猴子与游人相处得其乐融融。
最后,我们乘车来到了水上乐园。水上乐园有“钢索桥”、“荷叶桥”、“情侣桥”等游乐项目,和电视上的“闯关”节目非常相似。如果闯关失败,就会变成“落汤鸡”了!刚开始,我哪个项目都不敢玩,生怕落水。爸爸和妈妈鼓励我说:“宝贝儿,加油,你是最棒的!”听到爸爸妈妈的鼓励,看到与我年龄相仿的小孩也能顺利过关,我顿时信心倍增,顺利通过了钢索桥、荷叶桥,并且一连串的闯了好几个来回。爸爸妈妈竖起大拇指夸我“真棒”!
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一家人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山里泉。回家的路上,山里泉那美丽的景色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篇3:山西山里泉游记作文
暑假的最后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弟弟和妹妹一起去了山西的山里泉风景区游玩。
一路上,爸爸开着面包车在弯曲的山路上行驶,我静静的坐在妈妈的怀里,看着大山里的风景,走着走着,忽然前面有个水帘洞,水仿佛从天而降,在洞口形成一个瀑布,水滴“叭叭”的砸在车上,我吓的赶快捂住耳朵。
很快过了水帘洞,就到了山里泉景区,远处是一座吊桥,看到掉桥,我急忙下车,和妹妹一起往吊桥上走去,晃晃悠悠,好玩极了,接着我们又去爬山,我和弟弟、妹妹顺着台阶一层一层往上登,最后终于爬了上去,接着我们又坐着船顺着河往里走,到了弥猴乐园看了小猴子表演,有猴子骑自行车、猴子拉车等等,看完后,我们又坐船到了河边,然后我们就快快乐乐的回家了。
篇4:圣泉寺游记散文
圣泉寺游记散文
夏日傍晚,与友相约喝酒赏夜景。餐中免不得觥筹交错,笑语喧哗,再加上邻桌的几人因斗酒而几乎掀了桌,觉得有点烦,便抽身出了酒馆。
夏风拂面,顿觉清爽。大街上依然喧嚣,街上的排档满满挡挡,光着脊背的男人吆五喝六,各色大大小小的店铺舍不得打烊,就是有些已经关了门,门头上的霓虹灯也是离不开争斗二字,争奇斗艳,闪闪烁烁不愿停下来。
信步走在这样的大街上,实在是难耐得很,抬头望望满天星斗的夜空,倒还好,一轮明月悬着,望着天上寂寞的月,孤悬在天,真羡慕它的孤寂。不知怎的,一下子想起了圣泉寺。
来萧县工作已数年,早听说萧县县城西北山下有一座圣泉寺,只是每天俗事缠身,一直没抽出时间去看看。其实,说没时间也只是借口,再忙,离城两里路的圣泉寺也是有时间去的。这样想着,不觉便从喧嚣的大街上拐向了西北的岔路,在路人的指点下,一路来到了山脚下。
感觉刚一上山的路很宽,路宽应该是晚上人少的原因吧。
山不陡,走一小段路,再回头看看城里,已是光朦朦的一片,嘈杂的声音自然也就没有了。因没有了喧嚣声,天上的月亮也显得又大又圆,朗朗的感觉。小路两旁散落一些坟墓,坟上的碑高高低低,不知清冷寂寞的站了多少年。围坟周围砌的石块趴在那儿。散落的坟墓让人觉得没有什么区别。想起妙玉的一句话:“纵得千年土门槛,总是一个土馒头”这怕也只有这个以“槛外人”自称的妙玉能说的出来,只是不明白这样清妙可人的少女,清灯孤影的怎么也有给宝玉聊赠一枝梅的俗兴呢?
想来人总归是人,站在“三楼的人”也不忘回头看看,只是这妙玉的一枝梅让我们觉得他还是不俗的,就是回头,也只是偶尔一瞥“二楼”的宝玉,那“一楼”的宝钗,妙玉是断然不会看的。
我迎着夏风慢慢行走在青石板上,周围不知名的虫在鸣,若有若无,这倒益发显得周围的静了。继续拾级而上,后面的坟墓渐渐抛在远处。不觉就到了上山的山口,山口的两旁也没有什么奇特可观。只略觉得有点刀劈斧削的印象来,更何况这刀劈斧削的印象是因了好事者人工的结果,便觉得索然,这样做也许是为了上山的方便吧。山口脚下的路,居然也铺了台阶,好在这台阶很粗糙,高低也不划一,比起泰山的十八盘,自然没有了陡险生畏的感觉。
山口本不陡峭,路又短,何必多事的刀劈斧削的开一个口子,费事的铺上那三五十级台阶呢?蜿蜒曲折自然踩踏出来的碎石成就的高低不平的小山路不是很好吗?这里没有那么多的游客,听说寺里的僧人也不过三五个。想来还是为上山取水的人方便吧!
初来萧县时,就听说圣泉寺的名是因寺旁一泉水得名,依泉建寺,这本是相得益彰的事,释氏祖在竹林精舍修行时,也是因竹林有清池傍竹才能清心寡欲的潜心修养,这样说来,先期悟得“无所有处”的释氏祖,也是先以能让自己有一个便于清心寡欲的外界,来清除内心的尘埃罢了。
修行渐次的高了,“有”便“无”了。不知那三藏师傅取来的真经里,是否有释祖修行这个渐次的记载?但想一想神秀“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的偈语,就知道三藏法师取来的真经应是有“有所有处”的这么一个修行阶段。只是这“有所有处”后来便被释氏祖潜心修行超越了,超越了“有所有处”的境界,便“无所有处”了。这样说来,担水劈柴的慧能倒是因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境界悟得了释祖四大皆空的最高境界。看来也没有必要追究三藏法师的.取经内容是否有释氏祖修行的每个阶段的记载了,就是有了四大皆空的最高修行境界记载,后来修行的人也是要过那“美则美矣,了则没了”的神秀的修行阶段,这样想想,觉得修行还是要渐悟的。
听同事说,因那泉的清冽,每日上山取泉水的城里人,白天总是络绎不绝的提桶挑担,老幼妇壮的多得很,泉虽清冽,但水却很少,说是白天取水人多,甚或晚间也有人去汲那泉的水,只不知今天晚上有人否!
过了山口,算是登上了山顶,寺就在下面,也不知有多远,只拾级而下就行,这下山的路因了两旁的树便显得有些逼窄,路也没有了石级,很原生态的那种乱石散陈的样子,好在天上的朗月还在那朗照着,又是下山,倒也看得清脚下的蜿蜒。这倒与上山时的心情有了异样,也就有闲心看看两旁的树。树不高,也不是很繁密,只是树很直,粗细也差不多,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不大,但树树之间都有距离。想想,无论在那地方的树,还真没见过两棵树从根部起就连在一齐的向上长,也许正因各树有各树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这样自然生长吧!各树生长各树的,互不相扰,只顺其自然的随着岁月的递增而不忧不愁的增加自己的一圈又一圈的年轮,由此,也不须争前恐后了,唯此不争才成就了这些树的自然本性。
想着那些大森林的树怕也是这样吧,区别是树比这小山的多、稠、密罢了,但再稠再密,它们也是互不接触,各自适性。只是大森林的动物怕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总是为了自己口腹之欲而虎视眈眈的奔走着,千百年的追寻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熙熙着攘攘着,熙攘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无非是一些血腥的气味在弥漫,怕是弥漫到最后,先前的强者变成了弱者,被更强的强者血腥了,唉!哪里是个尽头呢?所谓强者的结局无非是增加了这弥漫血腥的浓度罢了。这样想着,不觉的从原生态的小路上不知怎么的就岔进了这稀疏的没有路的林子里来了。
觉得有点累,便在林子里随便找了一块青石板坐了下来,又干脆索性扔了斯文躺了下来。
天上的月仍是朗朗的,月的周围若有若无的圈着那么一圈昏昏黄黄的晕圈,这倒更衬托出月的皎洁来。这时有一缕微风掠过,树枝轻摇的声音在耳际萦绕,似乎不远处有窸窣的声音,怕是山鼠之类的吧。不觉就想起王维诗的意境来。无论是“相逢竟会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少年意气,还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壮悲凉,总给人一种人与外在环境的矛盾冲突。年青时的“入于儒”中年时期的“出于道”最终不还是“逃于佛”吗?如果说孟浩然的平淡是天然的平淡,本真的平淡,那么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心空”就是人为的平淡,修炼的平淡,这里哪里还有意气、彷徨、急躁、紧张,所有的功名利禄,是非恩怨,荣辱毁誉这些佛家所谓的“色相”皆空,惟其如此,我们就不要再追究“夜静春山空”中“夜静”和“春山空”的事理逻辑,也不要追究“人闲”和“桂花落”的关联,一切都是那么“深林人不知”,只有“明月来相照”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寂静,那么的晶莹透彻。因心的空静,心中也就没有了尘埃,王维也彻透了人生,到了那种息止纷争澄明澈透的境界,王维便由“二层楼”登到“三层楼”上了,我们这些“一层楼”底的芸芸众生真是汗颜的很呢。
回到小路,不几分钟到了圣泉寺,泉在寺东紧傍着,果如同事言,泉边几个人在用勺子从泉里舀水,一勺一勺的朝自己的塑料桶里倒,泉眼小,泉水少,几人围着,你争我嚷的取水,勺子的碰撞声间杂着互相埋怨声,甚或有争吵声,声不大,但大老远的就能听到。过泉北几步,西转,到了圣泉寺的正门。门不大,紧闭着,想从门缝朝里看,但门闭的很严实,侧耳听,仍只有隐约的虫鸣声,也不知是什么样的虫在鸣。庙门很厚实,稳稳的,静静的。站了一会儿,有点冷,就顺原路回到了山下。
到了饭店,几位友不知何故正与老板争吵着,听了一会儿,大概是结账的事,便劝止。出了饭店,就又淹在嘈嘈的大街上了。
抬头望,那轮朗月似也隐没了。
篇5:游山西山里泉作文
一大早,我睁开眼睛就对爸爸说:“驾驶证别再忘拿了。”爸爸微笑着点了点头。因为今天我们要去山里泉旅行。
一进入山西,就觉得路很难走。路边的牌子上写着“十大弯,八小弯,小心行走太行山”。啊!原来我们已经到了太行山。这里的山又高又陡,山顶好像在云雾中一样。环山公路很险,爸爸小心翼翼地开着车,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山脚下的“山里泉”。
我们先进入一个叫“水帘洞”的地方,这是一个长长的山洞,里面黑黑的没有灯光。爸爸打开车灯,我看到山洞的四周有水珠,地上湿湿的没有流水,但能听到清脆的滴水声,“叮咚,叮咚”非常地悦耳。山洞里特别凉爽,刚进去一会儿,我满身的汗就“刷”地一下消失了。它还是一个天然的大空调呢!
然后我们又去爬山。那里的山很陡,从下往上看就像是垂直的一样,共有九百多个台阶。上山的时候,走一会儿歇一会儿,虽然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我还是坚持爬到了山顶。妈妈说,这么陡的路怎么下山呀?为了给妈妈做榜样,我一马当先的走在前面,一边走一边对妈妈说:“你跟着我就行了,一点也不可怕。”连路上的游人都夸我勇敢呢!到了山下才感觉到两条腿都发软了。
爬完山,我们又坐船来到了后山,这里是猕猴区。如果不小心点,猴子就会从你手里抢食物。我的饼干就被猴子抢去了呢。它们真是又顽皮又可爱!
不知不觉天就要黑了,我们只好打道回府。今天虽然很累,但是我很开心!
走,跟我爬山去!
我要征服这座山!
快到山顶了,好累啊!
下了山,腿怎么在颤抖?
乘船出发。
就是它,抢了我的饼干。
可爱的猴群。
篇6:山里的人散文
山里的人散文
早在前几年,同妻商量,花大笔钱在县城买了间小房子,为自己在世间存活觅下安身之所。一切妥当,直呼上当。那小片地方,找热闹的地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充斥耳内的,尽是些不着调的声音。汽车喇叭声,小贩叫卖声,茶座里的干嚎声,醉汉口中肆无忌惮的吆喝声,整天在耳朵内进进出出,炒得脑涨心烦,睡不能眠,食不知味。
好在自己的单位还在乡下,不要长时间地接受那种煎熬。
那是一个很小的镇子,我就在镇子上教书。学校四周尽是高大的椿树,桠枝四处散开,相互交错,一到夏日,树叶繁茂无比,凉爽的微风中,投下一片阴凉,看在眼中,活泼泼的新鲜,远比城里风景树的千篇 一律要生动许多。茂密的枝叶间,喜鹊、黄鹂和些不知名的山鸟纷纷前来安家立户,它们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上蹿下跳,把悦耳的鸣声雨般洒落校园,装扮孩子们的笑声、读书声和老师们的讲课声,成就我心头尤美的意境。
学校建在镇子旁的山丘之上,累了,走出教室,透过椿木枝桠的空隙,放眼望去,小镇尽收眼底。一条银白色的公路从东头庄稼地钻入,从西头稻田窜出,曲折的身影,灵动着小镇风水。小镇公路两旁的人家,尽隐藏在绿树丛中,时不时露出房屋一角,有时是红色的琉璃瓦,有时是白色的墙面。那些树木,没有完全独立的形象,彼此相互掩映,像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云雾。
在性格上,我是个极其不讲究的人,加上长时间在此地工作,小镇上生活的那些乡民全都熟识。他们上得小丘干农活,总在劳动间隙进入校园,走进我房间,有时喝两杯清茶,有时找吸旱烟的纸张。一来便坐下,一坐下便展开天南地北的话题,有关孩子教育的,有关庄稼长势的,有关变卖土特产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想来好笑,在他们质朴浑厚的语言中,认识汉字的功能,让我成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无有不能的神圣。
沿一条不太宽的公路走下小丘,很自然轻松地到得街上。
比较城里,街的称呼有点不伦不类。小镇街道就是那条穿越而过的公路,从东头有人家的地方算起,到西头人家处打止,共不足二百米距离。麻雀虽小,五脏齐全,两百米距离中,设有政府,医院,敬老院,余下的,便是伫立在街道两旁乡民的住房。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乡民用农村人的诚实和憨厚赢得城里人的信任,用农村人的勤劳和汗水赚来城里人的人民币。小镇街道两旁的人家几年内发生改变,以前低矮破旧的木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幢幢小洋房。明净的窗户,在金色阳光中折射出熠熠光彩,照亮行人的眼睛,也照亮生活小镇上乡民们的内心。生活中有了它们,他们变得格外踏实,见人满脸生动笑容。
唯一没有改变的,便是乡民们土地样质朴的性格。他们看惯了山里,也便看不惯山外。外出务工人员归家,总从自家搬出一板凳,当街一坐,便有人招呼后围坐上来。山外发生的事情,便长脚跑到山里来了 。他们眼中,无法理喻的事情太多,讨论最多的,当数山外女人。他们的头脑中,始终弄不明白,那些女人穿衣为啥里长外短,为啥冬天还穿超短裙沿街摇摆,为啥在拔掉眉毛后又要画上眉毛,为啥在耳朵上要钻上若干个洞要戴上若干个明晃晃的圈子------是折磨还算显摆?针对这样的'话题,他们总不停翻弄,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出发,各发内心言论。事不关己,他们却往往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得不出结论,只有骂骂咧咧地离开。外人看来,似是吵架呕气,其实不然,那片骂声,那脸不屑,全是送给与他们毫不相干的城里人的。
接人待客,数小镇人最为地道。逢年过节,山丘之下的乡民总得隔三差五地上来一拨。全校教师,他们挨个接进家门,好酒好肉,热情招待。倘若遭遇推迟拒绝,在他们眼中那是一件极为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他们一有接客念头,不论男女,不论对象,一律拉扯上门。到得家里,女主人满脸热情,首先摆上核桃花生之类的坚果。那些东西,全都事先去掉外壳,尽剩果肉,满盘子盛着。大伙只需伸手,抓些果肉扔进嘴中,便可成就满口浓郁香味。饭菜上座,家中男主人优先,陪客人开怀吃喝。饭菜要吃剩,烧酒要喝足 ,这是他们待客之道。大伙皆是乡民家中的常客,懂得如此规矩,到得家里,皆如进自家一样。主客之间,没有丝毫客气,没有一点顾忌,大伙围着火坑,搁口铁锅,烧坑旺火,开怀畅饮。推杯换盏,几两烧酒下得肚中,不知觉间,便会喝得昏醉。散席之时,头轻脚重,只得叫人搀扶,高一脚低一脚地移回校园。
我为地道农村人,在那片质朴的土地上长大,父母完全依靠土地抚养我,家境远不如城里人宽裕。刚结婚那几年,妻子出车祸,为挽救她生命,少得可怜的工资,完全砸进医院。生活无处着落之时,我得到乡民们的接济。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时不时送些吃食给我,有时是几个鸡蛋,有时是一两把蔬菜,有时是一袋大米。对于乡民而言,那些自家产的东西,值不了多少钱。礼轻情意重,那些东西于我而言,比雪中送来的炭不知要贵重多少倍,它所浓缩的,是乡民们沉甸甸的情谊。我得真诚地感谢他们,他们的无私树立起我的信心,让我在极其艰难的时刻,用自己的坚韧拧成一根无形的绳索,顽强地拉回了妻子的生命。
孩子出生的时候,妻少奶水,无法喂养,我只得从工资中拿出大部分,为孩子买奶粉。我和妻子都要上班,钱少许多,自然请不起保姆,孩子无人照料,成就我们排解不开的烦恼。那时,小子刚咿哑学语,行走之时,脚步蹒跚。村里人家,时常在我忙得不可开交之时,主动上门来带孩子。那小子,自是成了乡民一大玩物,常在人掌上递转,有时清早出门,整天没归家,吃过百家饭。
如今的我,很想把城里的“笼子”卖掉,在小镇乡民最为集中的地方建上房子,完完全全地生活在这群乡民之中。我的想象里,房子前的空地得栽上些野花野草和些不加任何修饰的树木,房子的大门上还得贴上对联:五谷丰登大丰收 ,鸡鸭成群喜洋洋 。我用树木来吸引鸟儿,用对联来招引乡民,让他们都融进我生命之中,成就我内心中最为祥和的快乐。
篇7: 山里核桃散文
山里核桃散文
农历七月中旬,是山里核桃成熟的季节。
我的家乡在商洛山里的一个小村里,那里生长着成千上万棵核桃树,家家户户都有祖上分家时分来的核桃树,核桃树生长的很慢,但却经久不衰,有的树能成活几百年。山里的核桃经过出絮、挂果、结仁、上油四个阶段就成熟了,熟了的核桃要采摘,隐藏在枝茂叶密中核桃不能用手去摘,要用一根长竹杆去打,等把一树的核桃打落完,再去树下草丛里寻,收集好的青皮核桃要堆放一段时间,等青皮变黑,退皮、凉干便好了。
核桃是山里人的命根子,靠着它能维持一家人几个月的生活,晾干了的核桃,经过山里人剥壳后,黄亮亮的核桃仁暴露出来,非常诱人;剥一瓣白嫩的'果仁,慢慢的嚼在嘴里,油滋滋、甜蜜蜜,犹如做神仙般的忘我享受。山里人会留够给孩子解馋和招待客人的核桃,其余全部卖掉,换来米、面、油、盐,一家人的生活就有了着落。
我小的时候,土地还没有分配到户,很多核桃树都是生产队的,有专人看管,结了仁的核桃是孩子们最稀罕的果实。放了学的孩子们,在腰间挎一个竹篮,佯装着在核桃树下寻猪草,趁大人不提防的时候,捡一块石头向核桃树最茂密的地方塌去,哗啦啦掉下来一堆核桃,捡起打落的核桃,藏在竹篮的猪草下面,急匆匆跑到河边,拿出自制的核桃刀子,剥了壳,剜出刚上油的桃仁,美滋滋的享受起来。
山里人最器重核桃了,家里来客人了,上菜前先来一盘核桃,客人尝了核桃,还会点评一番,这核桃皮薄、油重,口感好,是那棵树上结的;到了冬季,山里人围在一起烤疙瘩火,主人在火堆旁温一壶包谷酒,端一盘核桃,男人们会吃着核桃,喝着包谷酒,吆三喝五的喊叫起来。核桃也是山里人商定儿女婚事时桌上的重要佳品,男女双方谈妥了婚事,择一吉日,女方到男方家举行订婚仪式,娘家亲戚上桌后,核桃、柿饼、花生、瓜子等四个果盘端上桌,订婚仪式才拉开序幕。女儿出嫁时,母亲要在陪嫁的被子里藏好大枣、花生、桂圆和核桃,意喻着“早生贵子”。
核桃好吃,打核桃却是一件很劳累的事,山里的核桃树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生长,高大的枝干挂满了成熟的核桃。年轻人光着脚不假思索的爬上大树,从分枝的顶端开始往下打,一颗颗的青皮核桃就落下来;打核桃要眼神好,叶和果混在一起,要准确判断,藏在叶子后面的核桃在太阳光照射下很难看到,站在树下的人往往会指挥树上的人,那个方向还藏有核桃,竹杆打下去的方向偏向了那里。站在树上打核桃的人要抱紧枝干,或站或坐,运足劲挥舞着沉重的竹杆,不急不慢的打。打核桃也是个危险的活,在树上要时刻注意安全,抱紧树杆时还要留意身边的叶子,在叶子后藏着一种被山里人称做“洋拉子”的绿色毛毛虫,这种虫子身上有毒,碰到就会受伤,受了伤的皮肤会有火辣辣的剧痛,持续好几天才能好。
等年轻人在树上打完核桃,老人、孩子便可以到树下捡核桃,落地的核桃散落在树下的草丛中、菜叶下和庄稼地里,用一节短棍划开青草,耐心的捡拾;山里人不会把树上的核桃全部打完,总要有意的留一些在树上,这种做法叫做“养树”,也是对核桃树的一种奖赏和鼓励,期盼来年会结更多的核桃。
山里的核桃被商贩收购,运送到外地或当地的加工厂家,被做成琥珀桃仁和核桃软糖等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还有精明的当地人把核桃压榨成核桃油,卖给城里人。核桃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有健脑益智、补血润肺、安神补肾的功效;山里人指望着核桃换钱生活,城里人品尝着核桃享受生活,核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
篇8:山里人家经典散文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
王教授通知我们返校。随着汽车轮缓缓滚动,我心里空荡荡的记忆像长了翅膀的小鸟,很快就飞回了前几天的港湾——赵家山小村庄。
我和杨麟搭伙走上了这个村子的山上,我们东奔西跑,好不容易打了几只松鼠和几只野兔。没有把握好时间,当我们要返回时已经是夜色茫茫了。以前我们没有走过山路,尤其是夜里。和杨麟商议后,只好借宿到当地农户人家里。可是我们的行李、包都在学校统一规定的那个地方,没有一分钱怎么住宿。杨麟说:“总不能在这山林里过夜吧!走,进小村里再说。”我们选择了路边的一户人家。我走在前边敲开了屋门,说明了我们是到这里采集动物标本的实习大学生,由于天太晚,迷路了,所以想借宿一晚,并特意强调了我们的行李和各种物品放在规定的地点,身上没有钱。大叔说:“看这说的什么话,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来住下,只要不嫌弃就好。”
这户人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叔让小女孩端来洗脸水说:“快洗洗,累了一天了。”
洗完脸,感觉舒服多了。大叔让上炕歇息。我们不习惯坐炕,只能在地上站着。大叔说:“坐着缓缓。”经大叔的再三劝让,我和杨麟不好意思地上了热炕。炕上物品很简单,一张竹席和几床叠得很整齐的棉被。
我和杨麟学着老大爷的姿势,吃力地盘着腿坐在炕上。想乘没开饭的空闲,将所有动物的名称记下来。可任凭我的眼睛睁多大,仍旧看不清在纸上记了些什么。听大叔说他们这山里长期电力不足,靠人工发电。现在刚入春,河里有冰消融的水,可以人工发电暂时照明。说是照明,也只能看见人罢了。听他们说,到了冬天只能点油灯了。
和大叔闲谈间,小女孩很腼腆地端上炕桌,大妈也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面条。望着面条上的葱花和扑鼻而来的油香,真让人流口水了。我连忙拿起筷子搅了搅,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很快两碗面就下了肚。大叔和大妈劝我再吃一碗,我才感觉到肚子此时巳饱饱的了。啊,谢谢!这么香的一顿饭。我问大妈这饭中的酸味为什么与众不同,大妈说:“这是我们山里人常吃的浆水面。”
一连几个饱嗝,心里格外舒坦。炕桌搬走了,大妈说:“我给你们收拾收拾炕。跑了一天了累了,好好地休息休息。”
对于住炕,我们生平还是第一次,也就只好顺从地让大妈收拾。为了不妨碍大妈收拾,我们便信步来到院子里。此时,外边的天和地好像连在了一起,漆黑漆黑的夜让人感觉很害怕。
院子里不远的地方有灯光,我好奇的摸索了过去,微弱的光亮下,大叔和小女孩在地上的一堆火盆旁,吃着用玉米面做成的糊糊。火盆内的'火苗旺旺的,映出小女孩红朴朴的小脸。我心头一酸,差点哭出来。难怪我和杨麟吃饭时,大叔大妈只张罗着我俩吃饭,没见他们动筷。刚才吃进去的饭也好像在肚子里怪罪我们。
乘没人发觉,我赶快溜进了主房,也就是农家人所说的上房。此时,杨麟已帮大妈收拾好了。大妈歉意地笑笑,说:“俺知你们城里娃住不惯,将就着吧!”
躺在炕上,心里很不是滋味,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身旁的杨麟也许已做梦了,嘴里时而说着呓语。
不知过了多久,我听见大叔大妈及那个小妹妹轻手轻脚地进来,没开灯就躺下了。听着他们均匀的鼾声,自己却在享受他人皆睡我独醒的孤独,这在家中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笫二天旱晨,杨麟推醒了我。睁开惺松的眼,才发现炕上只剩下我这个懒虫了。身旁的一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而我这边杨麟和我各一床被子。在我和杨麟躺过的地方竞也铺着一条棉被,而他们一家三口竞盖了一床被子过了夜。
我的心似刀扎般难受,随即穿起衣服,走出屋门,见牛圈门开着。大叔已经上山了,大妈和小女孩在屋里做饭。我们背起枪,走出村庄爬上一个山坡。今天不知为什么走路没有精神,几只野兔也被我的不准确的枪法惊吓得不见踪影。而爱唠叨的杨麟总说:“今天有人害相思病。”可是他们怎么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情呢?
一个标本也没打着,已是太阳普照大地了。肚子也不争气地叫起来,只好和杨麟下山。在半山腰上,我们遇到了大叔家的小妹,手里提着一个小罐,背着一个布袋。小女孩老远就喊开了:“大哥哥,我娘叫你们吃饭哩!”我“嗯”了一声,几步跨到了小女孩面前,笫一眼就看到小女孩罐里的面汤。她笑嘻嘻地对我说:“我给我大(爸)送饭去,你们回家去吃饭吧。”
我拉过小女孩,想看看她布袋内的东西,可她硬是不让。我认真地说:“你不让看,我们就不去吃饭。”
小姑娘噘起小嘴,不情愿地说:“看吧,不过你们不许告诉我娘,她不让我告诉你们的。”我使劲点点头。杨麟好似悟出了什么,眼睛盯着布袋一秒也不想离开,打开一看是蒸熟的洋芋(土豆),正冒着热气,我打开布袋的手怎么也抽不回原处。小姑娘匆匆地收起布袋走远了,剩下我和杨麟怀着各自的心情站着……
许久,我们没说一句话,想着走着,挪着似有千斤的步子。“先天乐天派”的杨麟也耷拉着脑袋。
进了村庄,大妈早巳在门口张望着,看见我们就端出洗脸水,一边问:“饿了吧?”我连忙说:“不饿。”其实肚子早就唱空城计了。
大妈端上三个烙好的油饼和凉拌的野菜。我让她坐下吃时,她却推辞说自己吃过了。嚼着饼,肚子乱叫的感觉没有了。我慢慢地吃着饼,难以下咽。大妈又端上鸡蛋汤。看见我们只吃了一点饼就问:“怎么,不好吃?”我和杨麟异口同声地说:“太好吃了!”“好吃就多吃点。”
和着眼泪吃着饼,喝着汤,也吃完了在大妈家的最后一顿饭。
离开这个偶然借宿的山里人家时,我深情地望了一遍又一遍,努力地把这户人家的院落、房屋刻印在脑海里;把淳朴、热情、好客的大叔、大妈、小女孩也刻印在未来的生活中。
大妈把我们送出了村庄,小女孩也满头大汗地跑来使劲挥手,泪眼汪汪地说:“大哥哥大姐姐,将来我也要走出大山,变成城里人。”我此时竟喉头哽噎,泪眼朦胧,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汽笛已把我从远方的记忆中拉回了现实,车轮已经驶过了关山、小村庄和赵家山。再见了——大叔、大妈、小妹!再见了,赵家山的一切。“愿好人一生平安。”
自从那次实习后,我时常想起赵家山的野兔、野鸡、草房、山坡,但更让我想念的是大叔、大妈、小妹妹,香香的浆水面、烙饼还有冒着热气的洋芋(土豆)。
不知道他们现在真的能好人一生平安么?我一直在挂念着。
篇9:山里人家散文
关于山里人家散文
1.到苗哥家
十几年前,霖爸在云南认识了一个住在大山里的苗族朋友,我们叫他苗哥。回家后说起山里的贫穷,让我有点难以置信。在那几年里,我们每年都会给苗哥寄一点钱或者是东西。记得最清楚的是寄了一大包衣服去,结果就在收到的前两天家里小孩烤红薯吃把房子烧成灰烬,收到包裹后家里特别高兴,解了燃眉之急。这么多年过去了,霖爸念念不忘苗哥,虽然时时都有电话联系,但总想再亲自去看看。因我极不愿意坐车只好作罢。
随着霖儿的一天天长大,也该带他出去见见世面了。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终于踏上了漫漫旅程。
从下关坐车到巍山再到牛街,花了四个多小时。在牛街见到了早已等候在那儿的苗哥兄弟俩。在街上吃过午饭,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准备去叫车。谁知这里的路才修,极差,到江边二十公里,每人要100元。为了安全着想,霖爸决定走路。把东西装在苗哥的骡子上,我们出发了。
还没走呢,有一辆小货车要送货到公路边的一个小店,我们先坐一段路再说。在车的摇摆中,我们胆战心惊随着车辆摆动,路边就是悬崖绝壁呢,都不敢往下看。老乡们早就见惯不惊了,在车里说说笑笑,可惜说的话我听不懂。
从车上下来,我们开始了艰苦的跋涉。路程说起来不远,下山,过江,上山。天知道那是怎样的山,抬头望不见顶呢。土质和我们老家也不一样,地上全是小石子,走在上面,石子一滚一滑的,没走多远,我的脚上就起了几个大泡。所谓的路,就是下雨时冲出来的水沟。一边靠山,一边是悬崖。山里人太少,没有修路,几十年几百年,山民就走在这样的路上。霖儿很能干,一路兴致勃勃,根本没感觉到累,我真的佩服他了。在松树林里穿梭,霖捡了一根树枝做拄路棍。嘴里不停地问这问那,这一切,对他来说,太新奇了。
从午饭后的一点,我们像小蜗牛一样地爬行,省去沿途无数次的歇息,过江后霖就骑的骡子上山。快八点的时候,终于到达苗哥的家。
2.鸟枪换炮
因为有了霖爸十几年前的印象,咋一看到苗哥的家,有点恍然如梦。橘黄的门,橘黄的窗,雕花的窗棱,漂亮的瓷砖地板,虽然墙壁非常粗糙,但仍是一幢漂亮的房子。
3.苗哥苗嫂
早就听霖爸说苗族的女人特别能干,经过几天的相处,对苗嫂有了更深的了解。苗哥初中毕生,脑瓜特别灵,这在他们村并不多见。从长大成人起,苗哥就爱伺弄鸟。喂鸟,捉鸟,卖鸟一度成为他们家主要的经济来源。我们去的不时候,要不就可以和苗哥一起去捉野鸡了。苗嫂性格开朗,总能听到她那爽朗的笑声。山里农活多,除了做家务,饲养牲口外,农活苗嫂也是一把好手。外出干活或是打柴,苗哥负责赶牲口,苗嫂就背着一大背东西。苗族人的背篓和我们不一样,只在中部套一根绳子,然后把绳子挂在头上,看着重重的背篓,我真担心头是否能承受住。
4.经济来源
看着十来年苗哥家的变化,我和霖爸都惊叹不已。要知道从零开始到现在不错的生活,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这几年,政府大力发展烤烟,虽然以前也种,但没有形成规模,种,收,卖都没人管,现在统一规划,山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了。保守的`计算,一亩烤烟有三千多元的收入,山里地多,只要人勤快,家家户户都可以种五六亩,多的可达十几亩。苗哥家的地很多,远的都荒芜了,就种了家门口的几块地,今年种了六亩,这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山里核桃多,每家都有或多或少的树,一般也有几千元的收入。再加上种的红花,杂七杂八的果树,一片片的玉米,家里养的牛,猪,骡子,毛驴,山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5.聪明肯干的骡子
山里路不好走,就苗哥他们村来说,无论到哪个场镇都得走四小时以上,买东西卖东西就特别困难。以前贫穷的时候,全靠肩挑背磨。有了一点积蓄后,有的人家就买了毛驴,条件更好一点的就买了骡子。苗哥和他哥哥家都有骡子。去的时候,霖就骑骡子上的山。平时出去打柴或者是重活,骡子就派上了大用场。从山里出来,过了江上山时,我和霖都骑的骡子。骡子非常聪明,当它感觉背上的东西歪了时,就自觉的停下来,等主人扶正。刚开始,骡子总是停,我还以为是它累了呢。苗哥说是人坐歪了,骡子害怕把人摔下来,就停了。果然,当我调整后,骡子又前进了。在陡峭的山路上,骡子稳步前行,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坐在骡子的背上,心里有点不忍,害怕压着它。苗哥说骡子驮上二百五六十斤也没问题,掂量了一下自己的重量后,就心安理得地享受了。
6.烤烟
烤烟虽然能卖不少钱,但种烟是非常麻烦的。种的具体过程我不知道,但我亲眼见了采收。每株烟最下面的叶子不能要,有经验的烟民能一眼看出烤出来的烟是第几张叶子。从地里把烟采回来,用棍子和绳子把烟编好就进烤房。一轮烟要烤九到十天,温度要掌握好,白天晚上都不能离人。每年的烟要烤六到七轮,两个来月都不能好好睡觉,辛苦不言而喻。
7.热情好客的山民
听说苗哥家来了客人,村民们抽空就来看看。苗哥总是得意地介绍:“这是我重庆的小伴(就是朋友的意思),专门来看我的。”霖爸因不是第一次去,其中不乏老熟人,自然和他们热络起来,顺便给我当翻译。村民们热情的请我们去做客,我们也毫不客气地吃了他们的核桃,喝了采摘的绿茶。
山里人家,朴实无华;山里生活,如诗如画。
后记:
1.整理电脑时,看到写的一篇文章。那次,我们在苗哥家玩了十来天,体会到了山里人的淳朴热情。听说这几年苗哥苗嫂到江苏女儿家带外孙去了,只留小来一人在家。路,经过无数次的绕道,终于修到了距苗哥家不远的山顶。不知啥时候我们再去看看。
2.那次出门,我最直接的反应是晕车瘦了七八斤,创下工作后的最新记录,霖父子俩笑称:“有神奇效果的减肥药。”
篇10:简记游行叙事散文
简记游行叙事散文
一直怀疑梦想这个物事有没有在我的生命长河中出现过,或有可无?即使世人尽说无梦想就如同行尸走肉,可真正带着梦想走上人生路的又能有几个人?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都成为事实才止。每每读到这一段,我的心如同被强风吹过的湖水般激荡的起伏心潮,始终无法平静。
既有美好的理想就应该付诸行动呀!于是挑了这么一个和风日丽的一天,背上挎包抖擞着一身的疲惫坐上了前往来城的大巴。
车上人海如潮,大家似乎都有着同样的目的一一前往那山湖环抱、天生丽质的白鹭的栖息之地一览仙境。虽人声繁杂,我将心神全面贯注在窗外一闪而过的景色中,对那白鹭圣地向往不已。
人尚在旅途,心却早已寄情山水之间。以至于在来城公交站候车,常见一辆辆车身上标着“白鹭岛”的客车飞驰而过。十年前的一个寒霜日,我踏着微僵的步伐行至念子湖畔,那里那个人比我早到不久,却早已寒气侵身只能搓手呵气取暖。念子湖上的冰没有结实,若有似无地飘着微不可查的白气,如果有摄影家路过此地,怕会直道仙境,可此刻这神圣的仙境在我的心中,尚不及面前之人的万分之一...看到我,他又惊又喜地停下取暖的动作,被霜雪冻得泛红的脸颊浮现出乖觉的笑容...
我轻轻地将手抚在他的脸上,想安慰他受冻却越发诱人稚嫩的容颜。可未等我动作,已从梦中醒了过来。这是我这些年第几次这样真切地梦到过他了?我甩了甩因睡眠而有些浑浊的脑袋,带上我身上唯一的挎包下了车。
道旁树荫林立,早已不似当年的小白杨嫩苗了。田野中农民的茅草房也演变成了漂亮的高楼,我沉思并感叹着,时代的变迁,沧海桑田足以证明:社会的发展是历史决定的,人生的道路要怎么走,也全赖自己的想法。
前行了数里,常日忙碌于办公室的我如今切实感觉到身躯疲累。继续向前,只看到一座古堡式大门掩映在花团绿荫之中,我想这边是白鹭岛度假圣地了。进内顿觉天地辽阔,苍翠的林荫大道鸟语花香,怪石假山屹立,五彩别墅点缀林间。沿着蓝色游览指标西行数十米,一飞檐翘角古亭立于路旁,亭内巨石镌书着大大的“泉”字,告示着游人清冽的松林温泉便在近旁。我摇了摇头,并没有要享受温泉的意思,倒是那人,冬日里爱极了温泉的水浸泡着他的肌肤,每每不催个一刻钟都不会主动出来...
继续往前行数百米,渐闻道旁茂密的林间鸟雀“嘎嘎叽叽”的欢叫声,一只只黄嘴白羽的鸟儿跳跃于枝头。哦,这大概就是白鹭岛了。走进前去,它们许是见多了阵仗,并不怕人。扬起长着嫩黄尖嘴的小脑袋,那宝石般的圆眼睛闪着妩媚。看着这双眼睛,我的脑海回旋着一句话:“人类的特征,便是怀着一种追求理想的期望,一种忧郁的、模糊的、沉思的期望。”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我为了这样的期望熬了多少个日夜,换来的也不过是孤灯残酒,无人可伴。
不禁惆怅若自己只是这样一只无忧的鸟儿,不具智慧,这样会省掉多少的烦恼?
智慧的优美精神被一只禽兽或一个魔鬼绊缠着,这种情形我们现在才知道也是我们动物遗传性之一。或也可说,智慧的优雅精神拿着一条破旧的皮带暂时把这个魔鬼缚住,使之驯服,不过那条皮带随时有扭断的可能,魔鬼也可以随时获得自由。
也许就在这样的不经意间,我将智慧的魔鬼放了出来,任他吞噬我的理智,决定我的选择,即使那是邪恶的,是清醒的我绝对不会做的选择。魔鬼不容许我后悔,他反将我束缚在他的腰上,勒令我清醒着的、可以控制这架躯体的神志听从他的指挥。故那一桩桩一件件的结果告诉我暗示着我们是适中如何地近乎野蛮,我们的.文明是多么的肤浅,于是世界将变成一个伟大的舞台,我们连舞台上的群演都不算,只能算大千世界中的一缕尘埃。
我并不想再继续下去了,哲学总会以一种十分残酷的方式告诉我们曾经的愚蠢是多么不可救药,我们于这世界而言又是多么的渺小。
这双深邃神秘的蓝眼睛存在着一种神乎其技的魔力,也许不是,也许是我的心虚。但是,我想我的目的达到了,放松了自己回忆了过去。
旧时光荏苒,那时候的风尘仆仆到了如今等不到这样一个人一直候着我了。岸柳轻拂,清澈的湖水倒映着我的身影,若是清晰如同一面镜子,可以轻易看出我脸上的悲伤与愧疚。一阵夹杂着清新水汽的凉风扑面而来,除却了燥热。极目远眺,清凉的湖水横无际涯。湖畔屹立着“念子湖”的巨石和几尊人物群雕。关于念子湖的故事,我已经不想再继续深入了。我回到这里,只是为了看一看他,了却我那动物般的思念与牵恋。这里的蓝天微风,湖光山色,一切都是那么纯净清新,如同他一般...
我坐上了晚间的回程车,记忆里的那个人已经长眠于此,我的种种类似担惊受怕的情绪随着那个人的过世早已经烟消云散了。世人不会与我与他计较,因为活着的人不会苛责死去的人,即使他有天大的过失,更何况我与他的感情,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一场折子戏罢了。
★ 三明仙游记散文
★ 三峡人家游记作文
【山里泉游记经典游行散文(通用10篇)】相关文章:
百里途中一点青的经典散文2023-06-27
风景游记散文2023-10-22
小学四年级游记作文2023-11-18
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2023-06-03
山水游记散文:从终南走过2022-12-31
家住养马峡散文2023-03-11
浮来山游记的散文2023-02-18
明月山游记作文2023-08-01
核桃八记散文2022-12-26
《醉翁亭记》详细注释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