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途中一点青的经典散文(精选12篇)由网友“大脸猫阮阮”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百里途中一点青的经典散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百里途中一点青的经典散文
百里途中一点青的经典散文
家乡那片森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上过省报,人们无不引以为自豪。这篇通讯叫《百里途中一点青》,我没看过。今天我也以此为题,并不是要与那位资深的老记者一比高低,而是想写写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大家先闭着眼睛想一想,“百里途中一点青”,不是褒了家乡,贬了其他地方么?换在今天是,那时不是。因为那时候凡有半锄土的地方,都“以粮为纲,树木砍光”了,再放一把火,火不烧山地不肥嘛。裸露的土地,远远看去一片红。遇上伏旱,庄稼、茅草、竹子全晒死了,更是万山红遍,只剩下那一点青了。只要粮食增了产,把乡亲们的肚儿箍圆了,砍树烧山的行为还会得到政府鼓励。
就是家乡这一点青,也曾被陈老虎抹去过。大炼钢铁时,我们那片森林,大树全塞进炼铁高炉变成了一缕缕青烟,小树全遛死了。当时的公社书记浑名陈老虎,单凭这名字你就可推测他的歪恶。他成天拄根棍子在全公社转悠,只要哪个大队的高炉要饿饭了,即便深更半夜,他也会一顿乱棍,将社员们从铺上打起,逼你上山伐树。人们肚子里装着观音米,还得摸黑上山。有的人活过了今天,不知明天还能不能活,干脆将寿材、家具、檁椽抬去抵了任务。
当时一位姓葛的篾匠在我们高炉上掌墨,山上的树木烧得差不多时,终于炼出一砣“狗儿铁”。他们用红绸子裹着,搁在新媳妇的花轿上,玩着狮子,敲着锣鼓,抬到公社去献礼。累了,在路边歇气时,路人好奇地掀开红绸子,先是歪头歪脑地瞧,继而伸手摸。正当那人即将触到“狗儿铁”时,葛篾匠着急地说:“摸不得!摸不得!”“什么铁啊,摸都摸不得?”
所谓“狗儿铁”,就是炉温不到时,铁离子还未从矿石中还原出来,那液化的矿石,有如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凝固以后表面像铁,实际上是脆生生的'矿渣。若有来势汹汹的狗,这东西就能派上用场了,故称“狗儿铁”。
此后,一条歇后语在本地传开:“葛篾匠的铁——摸都摸不得。”
其实我们当地的铁矿含铁量相当高,只要技术过关,是能炼出好铁的。抗日战争时,我的祖先在当地开过铁厂,名唤“复华”,炼出的铁铸成枪炮,打得当当响,曾为抗战立下过汗马功劳。
闹剧过后,靠山吃山的山民们,深知森林的重要,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育林措施。村民们烧火煮饭,只准割草、剃枝、捞叶、捡枯树。他们称小树的树冠为树脑壳,并宣传说砍一棵树脑壳,相当于砍一个人头的罪过。每当我们完不成任务,拿柴刀对准树脑壳时,无不因心虚手软而作罢。
有一天,我正在树顶上剃松枝,远远望见对门山上有一棵枯黄的松树,横躺在山垭里。我赶快梭下树,屁颠屁颠地趟过一道河,来到枯树边。树是锯倒的,分明系强盗所为——强盗半晚上来盗树,如果用斧子砍,其响声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我高高兴兴地跑上前去,一提,沉沉的。正想呼唤家人来扛,忽然脑顶上针刺似的疼痛。下意识地伸手去摸,手又被蜇。缩回手,手指手背上爬满了马窝蜂。我迅速扫视一眼树身,发现树尖上有西瓜大一个蜂窝。拔腿便跑。那遮天蔽日的马窝蜂,顺着我跑步时进带动的气流,很快追了上来,两只前爪按住我的头皮,用屁尾的毒刺狠狠地蜇。此时,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一窝蜂”,什么叫“蜂涌而至”。危急中,我想起曾听人介绍过,遇马窝蜂追赶时,只有一动不动地装死。我立马蹲下来,匍匐在地纹丝不动,蜂群果然停止了攻击,在我头顶遛达一阵后飞走了。我小心翼翼地爬起来,摸摸头上肿起的大包小包,沮丧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我才意会到一定是强盗遇上了马窝蜂,才把树遗弃在那里。
既然百里途中只有一点青,队里人烧火煮饭靠它,周边人也时时打着它的主意。为此,队里又滋生出一个新的职业——护林员。每天巡山,看到有人偷柴就赶。看到山上有新树桩,一定是有人盗了树,就向队长报告。队长派人暗中打听,搞清对象之后,全队一齐动员,将盗树者五花大绑押至公社,轻则罚款、打锣游街,重则以破坏森林罪论处。
1976年初中毕业后,由于不懂农业生产,我曾当过一年护林员。一个尽责的护林员也挺辛苦的,早头夜晚和午休时,是偷柴的高发时段,别人在家休息,你得満山满坡颠。
一次巡山时,听到山上“唬唬嚓嚓”一片响。那时没有野生动物,系有人偷柴无疑。第一次发现偷柴的,心里既兴奋又紧张。为了抓活口,我轻脚轻手地循声而去。走拢时,只见十几个素不相识的女人在山腰一字儿排开,白亮亮的柴刀时起时落,反射着银光。一刀下去,小树灌木一扫而光,身后光秃秃的,如遭洪水冲刷过。我八面威风地站在她们面前。她们却好象没看到一样,依旧埋头捞柴。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偷柴的,我也不知如何处置。见她们如此轻视我,气不打一处来,正想发威时,一个清瘦的老太婆开口了:“程家小伙子,今年多大岁数了?”“十六岁。”本不想答应,见她年长。“哦,一个乖小伙子,今后一定能找个乖媳妇。”说完朝侧边努努嘴。顺着老太婆努嘴的方向看去,一个身材窈窕的妹子,看着顺眉顺眼的,不觉春心有些萌动。
我的气消了一大半。我们五弟兄,像一窝鸡公,生在农村,家里又穷,最担心的就是找不到媳妇。我不能做得太绝,我要留条后路,以免今后找媳妇时别人打破。
其他的抿口抿嘴的,只顾砍柴,半个字也没吐。她们大概也看透了我的屎肠子,更加放起肆来。我只好做个顺水人情,叫她们快砍快走,别砍小树就行。她们和二搞三的匆匆捞满一背,贼似的溜了。一年后,我又一次看见这伙人,背着小山似的柴捆子,急冲冲地往家里赶。那细眉细眼的女孩也在其中,此时肚子已肿得像个袋鼠了。巨大的柴垛压得她蜷成一团,那小袋鼠也即将被挤出来似的。看来她早已名花有主,上次那老太婆想脱身,在拿她哄我。
我所在的是四队,最难对付的是五队的人。仗着支书是五队的,一来就是二三十个妇女,像游行队伍似的开进大山。她们不是来偷,简直是来抢柴。队里人奈她们不何,就骂我们照山的。队里也组织人拦过她们几回,柴充公,背篓和柴刀没收。过几天支书来了,跟队长和社员们比三比四地一劝,柴草留给公家烧土肥田,工具如数归还。后来,她们胆子越来越大。有一回,她们背着柴从我们村边经过,队里人骂,她们不仅不认错,还犟嘴:“这吃露水长大的,凭什么说是你们的。你们试试看,如果咬得出血来就是你们的,咬不出血来就是我们的。”
还有更横的:“偷柴出山林,偷人出房门。”
队里人火了,女人们一齐上。由于五队的女人们身负重担,跑不动,丢下背蔸就溜了。队里人打开背篓一看,上面搁的是毛毛草草,下面全是小树截子。不是砍树脑壳相当于砍人脑壳么?她们为何下这样的毒手呢?队里人被惹怒了,这一次男人们也出了手,砸烂柴刀,踩烂背篓……
偷柴在白天,盗树在晚上。那时起屋造圈全是土木结构,天上的檩子椽子,四周的门窗户壁都离不开木材。队里人每年分配一次,周边的也只有靠盗。
山顶上有一条大路,通向另一个村庄,为了防人盗树,队里便安排一户人家长期驻扎山口。每当农历十五前后月如白昼时,是盗树的高峰期,队里便组织人月夜巡山。盗贼们虽未读兵书,却深通游击战法。你上半晚巡,他下半晚来。你月夜巡,他月黑风高时来。有一天夜里,人们看见山上有手电时明时灭。凭地形判断,那里恰逢一条大山沟,就是白天连鸟也难于飞度,更别提深夜时分的人了,因此队里未予理睬。第二天早上传来噩耗,有盗树者栽死了。原来有人半夜打着手电来盗树,家人以为他盗树不成,串亲戚去了,山顶上那户人家正是他家亲戚。第二天早晨,上工时仍不见人回,家人着急找来,在半岩上发现了他。他的手电筒落在深沟里,时而被流沙遮掩,时而流沙梭走电光重现,因而远远望去时明时灭的。
这人已连续盗树数个晚上,家人用他所盗木料做成寿材,将他掩埋了。周边人认为盗树埋己不吉利,从此偷盗之风才得到遏制……
后记:这些事都已成过往烟云,今天的家乡,通过退耕还林和农转城等政策的有效实施,山上的灌木蓄得比碗口还粗了,别说偷,就是送,也无人要了。昔日山上再大的树也一人能扛,今天得五六人侍候。百里途中不再是一点青,而是处处青了。
篇2:途中男女散文
途中男女散文
周末,换了一个车回家。司机三十五六岁,脏且丑,邋遢,平头,横眉立目。未见他之前,在电话里听到的声音,是柔糯的,对照鲜明。
旁边坐了一个徐娘半老的女人,眼角都是鱼尾纹。白白胖胖,艳丽的长裙。俗艳之中也是有一分先声夺人的鲜艳的。人为的也好,强过暗淡。
他们接送的是村里上幼儿园的孩子。小朋友们拼命跟老师告别。车迟迟未发动,他们一直不停的喊:老师再见!相当热烈。
满天都是阴云。男人开车猛,风汹涌而至。碧绿的田野飞驰而过,车厢内的音乐是凤凰传奇,有奇妙的张力。
这样的气氛……这个男人一看就不象好人。处于复杂的世间,男人是应有点坏的。女人要有一点妖娆。而很多男人是焉巴的坏,女人是暗地妖娆。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让你意识到性别之分。男人只有在某一个人面前才更像男人,女人只有在某一个人面前,才无形之中就已妖娆。
车子行驶到一个村子里,又坏了。女人下车帮忙,笑说:“我帮你晃两下。”男人笑道:“把车也晃回去吧。”平淡的笑语,说不上宠溺,有一种和谐。没有暧昧。因为暧昧是需要一点暗中的,偷偷的或是悄悄的。他们之间没有隐藏,没有试探,很平静自然。
另一个相识的村中女人来一起推。他推了几下,飞快跳上车,命令她们:“快!”
“好!停。”
中途接了个电话,他妻子打来的。他的语气公事公办,象上司对员工。枯燥,干瘪。
终于车启动了。只是女人被溅了一身泥水。她笑起来,他迅速跳下车过去看,也笑了,顺手帮她拉上裙子滑落的细细肩带。那一瞬低头的`笑彼此顽皮。
她进村民家洗了一下。他拿了毛巾跟进去。回到车上,她用他的毛巾擦着水滴。他拿起她喝过的那瓶水,灌了自己两口。
车子又上路了。平淡的事情仍在继续。男人一手开车,另一手拿了支烟在抽。女人也燃了支烟,在喷。车窗开着,风在回荡。
相爱的两个人,无意识中就有相同的动作。说着什么,男人笑了。在喜欢的女人面前,男人会有自恋的微笑。知道一举一动都是被爱着的,那笑意里,无酒人自醉。
他不知不觉中腾出一只手来,摸了一下自己的头顶。同时,她也掠了一下自己的头发。
这种关系里,已经没有秘密和隐瞒。是那种脾气秉性相投的默契。途中小朋友们吵闹。男人有时回头呵斥他们几句。女人比他还要关注他的事情。更多的时候在看着这帮吵人的小家伙。在他们为其它事情分神,甚至是焦虑时,那种快乐其实也在,是一个大的背景。
后来母亲证实我的判断,他们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每天女人都跟着那男人跑车,来接或送学生。
在普通的市民阶层,一个并不富裕的平常男人,一个年华已经老去的女人,一件平庸的工作……两颗毫无疑问彼此吸引的心,一种不被法律和道德承认的关系,也被大家所习惯和接受的事实。人们都已经看淡了。淡到不会有任何一句疑问。
篇3:车行途中散文
车行途中散文
赴皖南一城市参加省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浩浩荡荡一百多人分乘三辆大巴,我和艳随便坐在了车的左侧,那时,是早上八点钟,太阳还不是很强,左侧又正好背光,女人最怕的是太阳光照在脸上,按我们经常打趣讲的话,这张老脸经不住晒了。没有太阳的照射,我们坐在座位上还窃喜了一阵子。
车子鱼贯出发,走着走着,太阳大起来,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先前背阴的我们转成了朝阳,虽然有窗帘的遮挡,但感觉脸还是被晒得热辣辣的。
这时突然想到,很多事真的不必处心积虑想那么多,因为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类似的事还有。
单位在老城区的时候,旁边有一家早点店,店主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很和蔼也很客气。经营的早点有蛋炒饭、鸡蛋饼和稀饭,花样虽然不多,因为四周都是一些机关单位,人气很旺,所以生意也很好,吃早饭的人是出一屋进一屋。有时去吃早饭的时候站在旁边看她劲道道地炒饭,招呼客人,心里是很佩服她的,五六十岁的人了,不依靠小的,还能这么勤劳,自食其力,是非常不容易的。
谁知阿姨的生意没维持几年好光景,新城区政府综合办公大楼建成了,几乎在短短的几天,早点店周围的单位都搬迁走了,阿姨的早点店一下子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有一次从那经过,看到平时那个时间忙得不可开交的.阿姨正坐在门前有一搭无一搭地摘着小菜,心里暗自感叹,真是世事难料。
但这种情况很快又获得转机。之前空置的两幢办公大楼在半年后又陆续迁来两家单位,工作人员比原来的单位人数更多。阿姨的生意又红火起来。有一次专门跑到那去吃早饭,屋里屋外都是人,居然没有地方可坐。阿姨的早点品种比以前更多了,还雇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做帮手。抽空跟阿姨闲聊,得知,小店每个月的收入比以往多了近两千元。阿姨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说,没想到,没想到。
生活中就是充满了这么多没想到。自然界中,没想到几近枯死的老树会重发新芽;没想到旧燕飞去新燕飞来;没想到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没想到春花开罢,秋花盛开。生活中,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想到东方不亮西方亮;没想到黑暗过去光明很快到来;没想到生活的戏剧性无处不在,时时在考验人的坚守能力。
很多人处心积虑想去得到,到最后生活还是让他失去,很多人一路追寻处处碰壁,就在就要放弃的时刻,峰回路转,收获了生活的馈赠。这也许就是生活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对也没有所谓的错,没有所谓的得也没有所谓的失。当我们坐在背阴的车窗一侧时,其实也不必窃喜,很快,阳光就会偏斜照过来。当我们坐在向阳的车窗一侧时,也不要埋怨阳光太强烈,很快,车子转向,阴凉就会到来。就像那些老城区的办公楼,前一拨人搬走了,自然还会有新一拨人入住,那些资产绝对不会闲置,阿姨只要辛勤经营,热情待客,就不愁没有生意做。
生活的暗示无处不在。如果说,当年年轻的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悟性来体悟这些无处不在的道理,那现在的自己随时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小现象就能获得感悟与收获,这也许就是成熟与从容的一种表现。
岁月让我们曾经青春的容颜变得渐渐沧桑,但却让我们的心灵越来越饱满与智慧,我们没有失去,反而获得了一个人最应该拥有的东西,这真值得庆幸。
车行途中,我们看到的不止是风景。
篇4:美在途中-散文
美在途中-散文
你说最美的花不是绽放枝头的明艳,而是浸透着汗水与泪水的生长过程。只要一路开花,就会一路飘香。
你说人生或许没有毛泽东“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勇敢和自信,也没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与幽雅。你的人生平淡如水,往返穿梭于聒噪的人群,而且既不是中流砥柱,又不是世外高人,你如野花般平凡。
你从不知晓你的终点怎样,但哪怕穷极一生之气力得到的只是莞尔一笑,你都甘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为什么?好像你也很难说清楚。你把阐释权交给我,我冥思苦想,忽然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的一句“穿越地平线的渴望”给我诸多启示。
当你置身于大海边向海的尽头眺望,你会被那天水合一的壮阔景象所陶醉,你的胸中瞬间荡起层层巨浪,它携带着你的灵魂向那宁静深邃的壮阔奔去,想一探究竟。那一刻你没有想过是否有终点,因为灵魂的奔腾,那穿越地平线的渴望才是你最在乎的。
你又让我想起一则关于读书的小故事。
从前有一户农家,住着一位老人和他的小孙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带着他的`小娃娃,摇头晃脑地读着《诗经》《春秋》《三国志》等古籍,书声琅琅。小娃娃七八岁,整天之乎者也,只理解那么一丁点难免有些厌烦,终于有些心不在焉。老人看出了实情,询问小娃娃,小娃娃把详情说了出来,但老人没有生气而是抚摸着小娃娃的头若有所思地说:“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边打一篮子水回来。”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小娃娃往返于家与河之间数十次也没有把水打回来,他沮丧极了。这时老人的一句话使小娃娃恍然大悟:“你看那篮子多么干净,丝毫没有煤灰沾染,连提手也光滑润泽。”小娃娃目光中燃起一团炙热的火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后来终于成为国学大师,他就是任继愈先生。
我也深有同感,小时候被逼着读《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很厌烦,但还是坚持读了下来,现在脑海中虽然只有只言片语,而且有的仍是不解,但那些文字,那种深邃的智慧已深入我心,一句话、一个字都似泉水般清澈、纯净,总在心染尘埃时及时濯洗。
总之,你让我时时记起,天天坚持。你就是那种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你就是古典文籍中令人深思的睿语;你是踏实,你是勤奋;你不是耀眼的奖杯,你是一路芬芳的美妙路程。你并非神秘莫测,可望而不可及,而是实实在在,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你。
你就是人生,真正的人生,美在途中,一路飘香!
篇5:在途中散文
在途中散文
我站在公交车的站牌下,扭着头,向路中间来回地张望。我那期盼的神情会让你以为我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哪位姑娘。但是,你误会了,我此刻正在寻找比姑娘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辆能够载我回家的公交车,因为家中还有一位姑娘在等待着我。
我踮起脚尖,像等待戈多一样地等待着我的“戈多”。
周围站着很多和我一样等待着公交车的人们,他们脸上期待的表情也不亚于我的期待。 一辆辆公交车来了又去,但是他们都不是我要的'那班车。
曾经的姑娘已经苍老了我的等待,而现在的公交车似乎又重新为我续上了一段漫长的等待。可是不懂风情的司机大哥根本无法体会到此刻我的心情,我宁愿让姑娘苍老了我的等待,也不能让公交车苍老了我的等待。在等待中,我心急如焚。我想,我不想在等待中爆发,也不想在等待着中灭亡,只好在等待中沉默……
在司机还没有到来之前,我恨不得去公 交公司当司机。因为每天早晨当我总是担心于上班会迟到的时候,而再看看司机大哥,他总是一副淡定的表情,让我心生羡慕。如果我做司机了,我就可以像他一样,在别人心急如焚的时候,依然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他可以在宽敞的大路上横冲直撞,在堵车的时候吹着小曲,在心情不爽骂骂咧咧,在兴致来临的时候猛踩刹车……而我只能在迟到的时候在心里自我安慰:每周不迟到个一两次,人生也太不完美了!
司机终于摇摇晃晃地来了。一群人蜂拥而上。我只是向车靠近,没有用力去挤,但是我被别人挤着,而别人又被我挤着,大家就那么地挤着挤着就上去了!
站在车里,我似乎感觉到自己快被挤成了一张照片,脚随时都有离地的可能。我的脸贴着窗户,想必车窗外的人可以看到我那张因为和玻璃互相作用力而变得扭曲的脸。你们或许感觉我很难受,但是我内心其实很满意,因为毕竟我上来了。看着路上那些没有挤上来的人儿,我笑了。
接着,就是感受司机潇洒自如的车技时刻。尤其是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颠簸起来的时候,让你有种在真空中悬浮的感觉。
有时候,大家之间发生了摩擦,然后互相之间顶上几句、问候几句是常有的,最怕互相之间问候别人的母亲之类的!
车上的下不来,车下的上不去。而我每次只是想有一个站的空间。不过如果你在郑州坐公交车的话,前提是只要你能坐上公交车,我相信你能体会到什么叫作“不站则已,让你一站到底”。
篇6:再见百里荒散文
再见百里荒散文
百里荒,顾名思义百里之外荒凉无迹......
20xx年一部《山楂树之恋》让这匿名的百里荒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我们追逐着梦里的脚印来这里寻找曾经的影子,青春的故事也是如此雷同,那葱茏的岁月清苦而又甘甜......
今儿,在冬初的午后再一次来到这里,只为那一抹晚霞。如今的百里荒凉而不荒,荒而不凉。这里印下了太多的足迹,不知道他们是否寻找到了那爱的一缕芬芳,还是将爱遗留在这凉凉的山石之地?
图片
一群摄影狂人在冰冷山顶之巅拍摄夜空中那颗最闪亮的星星,不知那颗星属于各自的心?
我怕冷,也是个好静之人,难得独自置身于这空旷之巅 放逐自己。手机没电,身边未曾有书,幸好随身随时携带了笔纸,躲在车里信手涂鸦写写字吧。听着不熟悉的曲子,胡乱写着字,字里行间却跳跃着你的`样子。此刻,万家灯火阑珊处,你,在干嘛?
我把自己置于天地之间,放空自己,却难于逃脱那些牵牵绊绊的思绪。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是不是你的眼睛注视着我,怕我离开了你的视线,从来迷失了自己?
车窗外,一片漆黑,静得只剩下我心跳的声音。远处山峦透露出点点灯光,我心,波澜不惊!
再见,再而见或再而难见......
篇7:百里荒游记散文
百里荒游记散文
去百里荒游玩,只为它的凉爽。炎炎夏日,这绝对是吸引我们前往的一个理由,因几次去过百里荒,在这酷暑的夏天就更想念它的凉了。
相约成行。
百里荒位于夷陵,远安,分乡交汇处,我们从龙泉经宋家嘴方向开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然因此条道路扩建,改从黄花分乡处入口。虽然路程远了一倍,但从此去能欣赏这边的景色倒也不错,正好可以一览百里荒的全景,一路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格桑花,蜀葵等各种野花,让你的心情不自禁地就被吸引,放松,就像正餐前来的一碟果盘,让你先开开胃。盘旋陡峭的山路正应了陈琼那句歌词:这里的山路18湾,我们仔细数了下竟有21个急转弯道。远远的,看到百里荒山上的大风车,百里荒有50个大风车用来风力发电,它们在各个山头占山为王。如此巨大的风车,拖运安装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惊叹不已。
转,转,转,两个多小时后转到了景区门前。停车场已经停了不少的车辆,我们泊好车,从车里出来,凉凉的风让人感觉非常舒适,有些晕车的我深吸一口这新鲜的空气,张开双臂,让这凉风轻轻的,尽情地吹拂我吧,洗涤我的疲惫。想起八年前第一次前来,那是八月末的一天,刚一下车山风吹来阵阵凉意,让身着短袖短裤连衣裙的我们一个个缩脖抱臂,直呼"好冷!"迎面走来一工作人员,他40多岁的年龄,却穿着薄棉袄,他看着我们笑,我们也望着他笑,他对我们说这山里的太阳要正中午才有点暖意呢,你们到山上去骑马射箭跑跑吧,就暖和多了。我们说这山里的气温要比山下低上七八度呀。那人笑笑,说山上10月末就开始下雪了,那时景区就封路了。我们咂咂嘴,赶紧到赛马场跑跑暖暖身去。
孩子们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们顺着宽敞的柏油路向前走,一点不觉得热。放眼望去,绵延起伏的群山,形态各异,路上的游人很多,听口音本地的,外地的都有,不时经过的观光车上也都是人员满座,我不知道他们是为了凉爽避暑而来,还是追古溯今?我知道百里荒这个名字是很小的时候,小姨调皮逃学,外公外婆便惩罚她随让大人们到百里荒开荒植树劳动改造,一个星期后小姨回来了,脸色蜡黄,憔悴,头发也只是简单地扎了个马尾,不像先前在家里面扎好看的小辫子,我偷偷问小姨:“那里真的没有人住吗?”小姨沉着脸:“就我们这些种树的人,还没有水洗澡,再不想去了,打死我也不去。”我托腮望着小姨,真可怜。百里荒从此就在我的记忆中定格成一个蛮荒之地,流放之地。宋代欧阳修曾在此写下“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的名句,也证实了百里荒确实是方圆百里荒无人烟。我极目远眺,乳峰似的群山一座连着一座,没有农家,也没有田地,除了山还是山,正因为这里群山环绕气候独特,才发展成避暑旅游的名地吧。
还是看见了一间土坯房,应该是景区特意保存下来的,里面早已没人居住,但保存完好,斑驳的墙壁上还写有“学大寨,继续革命攀高”的语录,我看见有好些个五六十岁的游人举起相机咔嚓的拍下来。对他们而言,那是一个有着许多历史回忆的时代,是他们生命里不能抹去的记忆吧?历史不容忘记,历史也不可抹灭,不管是荒无人烟穷乡僻壤之地,还是人烟稠密,通都大邑之地,都或多或少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供后人警醒,缅怀。
比起八年前,景区内增加了不少的游玩项目,亲子乐园里旋转木马,挖沙反铲,滚泡泡球,滑草等等,看着孩子们尽情地欢笑,我不禁感叹:没有手机,有蓝天白云,绿草青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多好。
在林海雪原处,我即兴拍了张照片,绿草茵茵,撩拨得我忍不住踏入其中,去感受这绿绿的欲滴的翠,只想被这一片绿意包裹着,推动着,在山风吹来时,去赶上另一波的绿,仿佛这绿是一个跳动的精灵,催着赶着你往前走,停不下脚步。
有山就有动物,萌宠乐园,孔雀,猫头鹰,野鸡,小鹿,骆驼,小毛驴,还有白狐,它们本是山间的主人,如今一个个被关在铁笼里供人们欣赏,它们应该是渴望山中自由的天地吧?能在山林尽情地驰骋跳跃,感受自由的呼吸吧?那白狐全身毛发雪白,想起那首歌,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白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我是一直等待千年的白狐,千年等待千年孤独。铁笼里关着两只白狐,我不知道它们是同性还是异性?它们并不乖巧,但凡有人靠近,它们呲牙裂嘴凶狠毕露,是对人本能的恐惧还是孤独的呐喊?只愿它们长相厮守下去。
心里有一个隐约的声音传来,去看看那棵山楂树吧,那寄托着纯真爱情的山楂树。不得不说,张艺谋导演在此地拍摄了美籍华人作家艾米,根据本土发生的真实故事写的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山楂树之恋》之后,为百里荒注入了新的文化蕴涵,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游玩。而去看的途中,必先经过婚庆广场,时隔多年,《山楂树之恋》的大幅海报,依然引人瞩目,我被手风琴演奏的山楂树之恋的琴声吸引,循声走过去,一位清瘦的60多岁的老人倚柱而坐,他闭着眼睛熟练地拉着这首乐曲,他是睡着了还是沉浸在于其中?我在一旁仔细端详着他的脸,这张脸上虽刻下了岁月的痕迹,但依然不失美男子的眉眼,平静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只有琴声悠扬婉转略带淡淡的忧伤在山里回响。他的旁边是卖水果的小铺,买东西的人时有来往,而他却浑然不觉,我在一旁静静的听着,看着,有几人如我一样在聆听?“茂密的山楂树白花满树开放,我们的山楂树呀它为何悲伤?”和着琴声,我心里默默的跟唱,我相信,一定是音乐让这位老人沉醉于其中了。
同行的大姐催我们前行,再走几十米,我就看到了那棵山楂树,一眼望去,我有些失望了,它没有我印象中八年前看到的那么挺拔了,难道八年的风风雨雨也让你染上尘世的沧桑了么?你的叶也不是那么油亮,有的还打着卷儿,是中午的太阳晒的吧?和人一样,你也要打打盹儿,是吗?你的脚下“山楂树之恋拍摄地”几个大字清晰可见,和你拍照的人依然络绎不绝,我还是和你拍照留影,我望了望你的四周,当年拍摄留下的老三之墓那个墓碑也不见了,或许是被景区人员挪走了吧?也好,老三若魂灵有知,他应该想安静地守着他的静秋。想起那年,我的女儿还在上小学,她也在树下留影,如今已长成大姑娘了,希望她将来的爱情是纯净的,美好的。世间有些事与人,你刻入心底的想念,是一种无声的折磨,不如放下,倒是一种解脱。
我越发想念另一棵山楂树了!那年,从宋家嘴方向进入景区,一路上形态迥异的石林,金三角草场,大片的华山松,花海,让我们一路欢呼雀跃。那棵山楂树在草场对面的山坡上,它树叶茂密,姿态奇特,当时我们还以为就是这棵山楂树呢!它一边是山崖,倒很切合那句古诗“枝屈狰狞伴日斜,迎风昂首朴无华”。金三角草场上大片大片的绿草,风吹来象海洋奔涌着前进,一浪赶着一浪,起伏着,翻滚着,那场面,那壮观,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与林海雪原的草相比,这里更象是草的海洋。几位赛车爱好者开着他们的越野车,在赛车场纵横驰骋,惊险刺激。
以往的画面从我的脑海里唆唆地蹦出来,过去与现在情景交融,不禁又一次陶醉于这一方天地了。这回与八年前的那回路线相连,才算是游完了百里荒的全景。但,也不尽然,若再有机会从远安方向入口,又会看到怎样的美景呢?
后记:这其实是写百里荒的第一篇,而写完,总觉意犹未尽,才立即着手写了第二篇《百里荒的凉》,各有不同吧,还是发出来,以作纪念。这篇对百里荒的所见所闻没写完全,比如绝对称得上特景的华山松,火杞,赛马,滑翔伞,等等,留着有机会再上百里荒续写吧!
篇8:散文阅读:安于途中
散文阅读:安于途中
从起点到终点。
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就像泉水,总是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就像花草,总是从春长到夏,又从夏长到秋。是的,自离开起点以后,生命就总是在途中。
在时间与空间的途中,而且不管你情愿与不情愿,总是在日渐靠近某个可知或未知的终点。这很自然——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就有日落,有起点就有终点。但对一些具体的生命而言,似乎出发就是为了抵达,似乎付出就要结果,于是必经的过程被视作漫长的等待。总是在途中就感到生命最大的煎熬和无奈。
然而,抵达真的那么重要吗?终点真的那么美好吗?等待或许是一种煎熬,然而生命总是在途中真的就无奈吗.?水汽抵达天空或许就成了彩虹,蛹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就成了美丽的蝴蝶,但并不是所有的抵达都具有终极的.辉煌。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生命的终点通常是死亡。即使水汽是因为抵达天空才成为彩虹,蛹是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成为蝴蝶,他们也是分别经历了一定的转化和蜕变过程,才各自化为虹和蝶的,是过程成就了他们最终的美。
其实,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生命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过程即生命,或者说,生命就是一个个过程的完整体现,是无数生活细节的集结,而终点不过是生命的界限,主要用于喻示生命体的完结,它有可能构成生命的升华,却绝不会是生命的目的。
可我们往往将最美好的愿望寄于终极,仿佛美好的风景只在彼岸,而彼岸只是一种过渡,是一段抵达某处的旅途,因此对某处的风景常常忽视并习惯于生命总是在别处。当然,每一至美的终极愿望当然都必须受到肯定,但是生活不只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活着,也不能只是追求刹那的辉煌和完成某种使命,或是为了去到某个地方而赶一段路——如果生是为了死,就像花朵是为了凋谢才盛开,这样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还有多大?
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每个高品质的生命,或者有高尚品质愿望的生命,都必须首先做到安于途中。因为生活并不总是在别处,生命也只有在途中才能成其为生命。就像候鸟,只有不停地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才构成其一生的迁徙;就像泉水,只有不断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才体现其自身的运动。
生命也不全是为了抵达,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到达怎样的地方才算完成使命;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在途中,生命主要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迁徙,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泉水,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么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那样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精彩的人生,这才是生命弥足珍贵的状态。
每一个安于途中的生命都将享尽人生。
篇9:转场途中的散文
大兴安岭中的林间空地较多,被人们建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型农场。
转场 ——从一个农场,像搬家一样,将所需物品,转运到另一个农场。
为了节约农机宝贵资源,合理利用农业机械的效能。每年的春、秋两季,都要进行大规模的转场活动。确保农业生产中的春播和秋收顺利完成。转场中的路线,一般都不固定。有山林之间的天然小径,也有由马车或牛车踩踏而成的泥泞小路。而转场则需要大型农机械,一般由东方红拖拉机来完成。
我驾驶的拖拉机,东方红-75,机械状态比较好,性能稳定,马力也较大一些,被作为转场所用机械首选。
1977年的秋季,转场开始了。三四十公里的路程,拖拉机需要走上五六个小时。因为道路一年一变化,且泥泞难走。对驾驶员、对机械,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稍有偏差,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有时还会造成人员的生命威胁 。
转场的路线 需经过两条路线。一是走山路,途径沼泽地带,林间空地,翻一道山梁到达目的的。二是走“水路”(横过两道河),穿过一片荆棘地带,途径较窄的沼泽地带,然后,翻一侧的山梁,最后到达目的的。
两条路都有极易“抛锚”的危险地带。如:大片的沼泽地带,过河地带,荆棘地带等。
我奉命走的是“水路”。原因是顺路将牵引式收割机,送往河对岸的粮食种植点,收割那里的麦子。然后,再牵引“货车”将所需物资,转场运输至另一个农场。这需要拖拉机,要横过两次大河,穿越布满荆棘的危险地带。好家伙,困难重重阿。
我驾驶着拖拉机,缓缓的来到大河边上,停下来。先要“武装”一下拖拉机,把后桥部分的润滑槽用黄甘油密封,再把离合器观察口密封。抬眼一看河水,50多米宽的河道,对面上岸的道口在下游约70-80米远。若想上岸,唯一的办法,拖拉机得在大河中央行走70-80米,转弯调整方向,才能爬上对面的土道(岸边)上。
在河中央行走时,机车两边约50厘米的河水,哗哗的、忽高忽低的、链轨挤压河流石子,发出的唧唧咔咔的声音,加上发动机沉重的夯夯声,使人感觉“轮船”要“搁浅”喽。
水中掉头,是拖拉机十分忌讳的事情。因为水中掉头,拖拉机的链轨极易脱轨。而这次则必须水中掉头,才能到达对岸。
我小心翼翼地,一点儿,一点儿地搬动着转向杆儿。这时,拖拉机好像在“滑冰”,摆动的很厉害。方向对直了,加大油门,拖拉机就像一只怒吼的“狮子”,拼命地向岸边冲去。它后面牵引的收割机,被河水拉扯着、推拽着,高大的身体摇晃着,不停地“卡兹卡兹”的呻吟着,跟随着这头“狮子”,勇敢地爬上了河对岸的路口。
【二】第二天
第二天,我们牵引着一台拖车,装满了转场所需物品,踏上了去往另一个农场的`征途。这次过河,难度要小了不少,只是水深了好多。
“瞄准”好线路,加大油门,拖拉机就一头扎入水中。“哗”的一声,河水一下子就冲进了驾驶室。瞬间,水就“给鼻子上脸”喽。情急之下,我们爬上了驾驶室顶部。拖拉机这时候,就像一艘“潜水艇”一样,只露出个排气筒和顶蓬。
哇塞!好酷哇!无人驾驶状态!就像一个机器人,不,就是一个机器人。两只“脚”(履带)不停地、紧紧地挠着河底,在河里飘呀飘……
“呼”的一下,拖拉机要窜上岸了。我赶忙进入驾驶室中,调整好方向,闯入一片荆棘丛中,这是必经之地。
我停下来,举目望去:这个灌木丛有点特别,灌木的尖头,偏偏对着车头方向,对我们前进极为不利。拖拉机的车头,是水箱的位置。水箱很脆弱,怕扎、怕挤、还怕撞。
咳,困难都让我遇上了。我小心谨慎地、左闪右躲地、像进入了“雷区”一样,边“排雷”,边走着“猫步”。
突然,闪电般的,毫无防备的“喀兹—哐”两根灌木尖,顺着驾驶室的门,直插在我和副驾驶的中间位置。我的手被灌木压住,动弹不得,拖拉机还毫无察觉的行进着呢。怎么办?好在腿还能伸开一点,情急之下,我迅速踹出一脚,蹬在离合器上。好么,拖拉机收到了停车的信号,停了下来。
这时再看我和副驾驶,两人的裤腿被刺穿了一个大洞。我们吓出了一身冷汗,还好,有惊无险。
逃出了荆棘区,拖拉机欢快地跑在松软的、如海绵般的草地上。山坡上的驯鹿、挺着长长的鼻子、杨着长长的脸、非常淡定的,看着我们这个机器怪物。仿佛在说:“干嘛来了?破坏环境吗?!”头上长着,长长花翎的草地山鸡也跟着凑热闹“唧唧——咛,唧唧——咛。”(不欢——迎,不欢——迎)
带着郁闷的心情,我们到达了目标地——第四农场。望着被践踏的小树苗,被翻扣得“七零八落”的、脆弱的山地植被,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讷?
篇10:安于途中精美散文
安于途中精美散文
从起点到,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
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就像泉水,总是从溪水流入海;
就像花草,总是从春长到夏,又从夏长到秋。
自从起点以后,生命就是总是在途中。在与空间的途中。而且不管情愿与不情愿,总是在日渐靠近某个可知的或未知的终点。
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总有日落,有起点当有终点,这很自然。每一个具体的生命也都难逃此劫。
但对一些具体的生命而言,似乎出发就是为了抵达,似乎付出就要有结果,于是必经的过程成了漫长的,总是在途中成了生命最大的煎熬和。
然而抵达真的那么真的那么重要吗?终点真的那么吗?等待或许会是一种煎熬,然而生命总是在途中真的就只有无奈吗?
水气抵达天空或许就成了彩虹,蛹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就成了蝴蝶。但并不是所有的抵达和终点都具有终极辉煌。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生命的终点通常就是死亡。
即使水气是因为空气的抵达而成为彩虹,即使蛹是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成为蝴蝶,它们的也是分别经历了一定的转化和蜕变过程,才各自化为虹和化蛹为蝶的。是过程成就了它们最终的美。
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体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过程就是生命。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确实就是一个个过程的完整体现,或者说是无数细节的集结。而终点不过是生命的界限,主要用于寓示生命体的完结,它有可能构成生命的升华,却绝不会是生命的目的。
但是生活,我们往往是在度过,而将最美好的寄予终极。仿佛最美好的风景只在彼岸,而此岸只是一种过渡,是一段抵达某处的旅途,我们对此的风景因此常常忽视,并于生活总是在别处。
每一个至美的终极愿望当然都必须受到肯定,但是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活着,也不能只是刹那的辉煌和完成某种使命,或是为了去到某一个地方而赶一段路程。如果生是为了死,就像花朵是为了凋谢才盛开,这样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还有多大?
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每一个高品质的生命,或者有高品质愿望的生命,有可能都必须首先做到安于途中。
因为生活并不是总是在别处,生命也只有在生命的途中才成其为生命。就像候鸟,只有不停地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才构成其一生的迁徙;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季节才算实现。
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迁徙就是为经历风雨;就像泉水,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
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那样漫长又是那样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精彩的。这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每一个安于途中的生命都将尽享人生。
篇11:开会的途中散文
开会的途中散文
不是在开会,便是在去开会的途中。
从读书开始便与会议结了缘。在学校开的是班会,除了老师辅导员讲话,就是班干部端着小脸骄傲地表着态,普通同学只有听的份儿,大多不太喜欢。因为成绩好,老师同学总让我做班干部,而我性格孤僻,坚决推辞,于是就有了“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评语,这个评语伴随我整个学生时代,我也养成了大会小会保持沉默的习惯。
工作以后才知道学生时代多么珍贵,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做一个好学生。在职场,责任和工作成效压倒一切,大多数工作都不是自己独立可以完成,团结协作非常重要,于是开始和会议反复纠缠欲罢不能,犹如一个又恨又爱的小情人。刚开始自己也只是逼不得已才发言,干巴巴几句;后来有一段时间参加了几次演讲得过很好的名次,发觉自己在任何场合也是可以信口开河说上许多的,但内心一直排斥,总认为带着表演性质。随着年龄增长成了前辈,谋划工作、安排工作、推进工作、总结工作、经验交流等等等等,都要通过会议来实现,虽不好这口却也没找着更好的'实现目标的方式,于是只好继续和这个小情人缠绵暧昧,若即若离。
有点自私哈,需要的时候恩恩爱爱用到极致;不需要的时候犹如晴天的伞冬天的扇,视作负担,避之不及。
会风的转变是关键。关联人参加,不需要陪会,不讲究规格;说具体的事,不穿靴戴帽,不好大喜功,这样会议筹办方和参会人员都能减少压力,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而效果肯定会更好。
当大家都能积极参会主动发言,会上再也没有人玩手机打瞌睡,会议方可结束“小情人”身份,修成正果。
篇12:经典散文:途中拾翠
经典散文:途中拾翠
休息了半个小时,我们又开始了征途。始信峰上有一株黄山的名松——连理松,一株松树长成了两株,亦名情侣松。据说凡是情人夫妻都会在那儿许个愿,愿彼此相爱到永久。我在树的前面想到了阿威,很想和他一起许个愿,可惜一个月前他走了,离开了我。从他离开的那一天,我开始放弃他,许愿早已变得没有意义。我笑了,走开,带点心痛。
始信峰下来便是北海了。我们在这儿每人租了两件军大衣,一个睡袋,又匆匆忙忙的赶往西海的排云亭去看日落了。排云亭的.景色很美,天,蓝底,映着夕阳的余晖,带点儿灰色的影子;山,被几千年的水冲洗的石面光滑可鉴,高峰峻骨,直刺云天;树,立于崖边石缝中,仍要挺拔,仍要向上,不弯曲,不低头,还要做出各种姿势,千种风情,万般柔情。
站在崖边,我竟有跳下去的冲动。风很大,我便坐在排云亭内,看着晚霞渐渐染红天边,又渐渐收起她的色彩。当最后一抹夕阳挥去时,我又想到了阿威,他曾经说过要带我去看海。我以为黄山会让我忘记他,但听到熟悉的粤语,看到广东的旅游团,便会勾起我对他的回忆。其实他是那么的普通,或许若干年后当我回忆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我会笑自己今天困惑于这段其实没有开始的感情,笑我今天的幼稚和痴心,笑我至今无法愈合的伤口。
看完日落,带着一份沮丧,我一言不发,回到了北海。我不是很开心,石菡很照顾我,但很多时候我还是不能自己走出来。
铺开七个睡袋,摊开大衣,穿上牛仔裤和毛衣,七个人分食火腿肠,话梅,聊天。疲惫早已经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有自称“黄山七侠”的豪气和我偶尔出现的沮丧。
睡在大厅里,山泉在屋子外面哗哗的流。半夜醒来,总以为是下雨了,走出去一看,皓月当空,松涛阵阵,天好得很呢。
★ 家乡的大枣作文
★ 信经典散文
★ 一把老黄土读后感
【百里途中一点青的经典散文(精选12篇)】相关文章:
生活散文2023-05-10
晓文的山水散文2023-11-06
乡土散文:柳塘旧事2023-08-28
鸟鸣声里的春天写景散文2023-05-20
故事谜语20字及答案2023-10-26
韩湘子的故事2023-08-04
晓文的山水的散文2022-07-25
高一作文秋2022-05-06
墨花诗歌2022-06-08
写枣子的作文600字左右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