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琬巧对原文答案及译文

时间:2024-03-20 07:38:5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黄琬巧对原文答案及译文(锦集8篇)由网友“a1028”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黄琬巧对原文答案及译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黄琬巧对原文答案及译文

篇1:黄琬巧对原文答案及译文

黄琬巧对原文答案及译文

黄琬巧对

原文

黄琬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几何。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阅读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

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

3.①

4.如初升的弯月。

译文

黄琬从小就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召见他问他日食的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描述。黄琬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初升之月?”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诏令,于是认为黄琬十分特别,十分喜爱他。

注解

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③诏:皇帝的命令

④以:凭借。

⑤奇:特别。

⑥如:像

⑦为:担任

⑧爱:喜爱

⑨应:回答

⑩奇:认为与众不同

启示

人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格式,看问题要从多重角度发掘问题、分析问题,这运用到你的学习中就是要放开思维、开动脑筋,在考虑问题时不妨换个角度。不能把眼光只放在这里。

篇2:《黄琬巧对》阅读答案

黄琬①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②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③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④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注释】①黄琬:东汉人。②建和元年: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③诏:皇帝的命令。

④对:回答。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为魏郡太守 为:________________

(2)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未:________________

14.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幼时黄琬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举例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3.(2分)(1)担任(2)不

14.(2分)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就像初升时的月亮呢?

15.(2分)幼时黄琬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思路开阔,思考问题另辟角度,如在回答太后诏问时,他用月亮初升时的样子来描述日食的状态。

篇3:《黄琬巧对》阅读答案

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号。建和元为公元147。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答案:

1、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

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

3、①

4、如初升的弯月。

篇4:《黄琬巧对》阅读答案分析

《黄琬巧对》阅读答案分析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1、黄琬巧对

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

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

3.①

4.如初升的弯月。

篇5:黄琬巧对的阅读答案

黄琬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几何。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阅读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

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

3.①

4.如初升的弯月。

译文

黄琬从小就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召见他问他日食的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描述。黄琬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初升之月?”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诏令,于是认为黄琬十分特别,十分喜爱他。

注解

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③诏:皇帝的命令

④以:凭借。

⑤奇:特别。

⑥如:像

⑦为:担任

⑧爱:喜爱

⑨应:回答

⑩奇:认为与众不同

启示

人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格式,看问题要从多重角度发掘问题、分析问题,这运用到你的学习中就是要放开思维、开动脑筋,在考虑问题时不妨换个角度。不能把眼光只放在这里。

篇6:《黄琬巧对》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黄琬巧对》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②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1)而深奇爱之(2)即以其言应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琼以状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

B.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给皇上。

4.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认为与众不同 (2)按照

2.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3.A

4.如初升的弯月。

篇7:黄琬巧对文言文翻译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思考练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诏:

②而深奇爱之

奇: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译文:

②即以其言应诏。

译文:

3.“琼以状闻”有以下三种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

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

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结合选文说说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1.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

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

3.①

4.如初升的弯月。

【参考译文】

黄琬小时候就聪明。祖父黄琼是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报告朝廷,皇太后询问他日食的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却又不知道当时的情况。黄琬当时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皇太后,觉得黄琬与众不同并十分喜爱他。

篇8:杨亿巧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亿巧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

【阅读练习】

1、解释:①为②应声

2、翻译: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理解:杨大年对的对子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

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

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

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翻译

寇准在中书省,和其他大臣以做对子为游戏,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水底的太阳是天上的太阳)”没有人能对出,恰巧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杨亿接着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在座所有的人都称对的好。

注释:

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请:邀请。

会:适逢,恰巧。

因:于是,就。

戏:以......为戏

为:是。

白:报告。

因:就。

应声:紧接着对方刚停下的声音。

一:全,满。

文化常识

对“对子”。对子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炼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对“对子”是古代启蒙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组成对子的两个词或两联字数必须相同,而意思相对,如“黑”对“白”,“天”与“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白萝卜”对“紫葡萄”,其中“白”与“紫”均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而“萝卜”与“葡萄”又都是连绵词,所以这样对是合格的。若将“紫茶壶”对“白萝卜”就不行,因为一则“茶壶”不是连绵词,二则“茶壶”不能吃。对好“对子”,有利于日后作诗填词中运用对偶句。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对偶句写得极好。对“对子”现在还有用,如写春联、鉴赏楹联等。

总之对对子的基本要求是1、对仗工整2、内容相似或相反3、词性相同。

巧对亮点

①对仗工整,而且意思贴切。②巧妙至极,所谓无巧不成书。③通俗形象。

《华佗传》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三国志王凌传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孙期传》阅读答案

文言文花隐道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

《三国志·孟光传》阅读练习题及翻译

三国志《李丰传》原文及翻译

《金圣叹先生传》文言文训练

《三国志·吴主传》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三国志崔林传原文翻译

《三国志·魏·王昶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黄琬巧对原文答案及译文
《黄琬巧对原文答案及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黄琬巧对原文答案及译文(锦集8篇)】相关文章:

“杨选,字以公,章丘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2-09-17

《舟人传》原文赏析及译文2022-08-05

孙期传文言文翻译2022-07-21

高阳孙文正公阅读答案2022-05-23

贾居贞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及答案2022-10-05

明史罗伦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参考2022-11-03

大家孙瀛洲阅读答案2023-03-18

曹操杀杨修的故事2022-09-04

《苏武庙》唐诗鉴赏2023-03-26

茶酒联趣教学设计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