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花隐道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

时间:2023-04-05 07:57:10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文言文花隐道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锦集9篇)由网友“把周围人都赶跑”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文言文花隐道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文言文花隐道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

篇1:文言文花隐道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花隐道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

花隐道人传

[清]张潮

道人姓高氏,名昽,字公旦。其先晋人也,商于扬,家焉。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顾读异书,不喜沾沾行墨①,能以己意断古今事。见世窃儒冠目瞆瞆然者,弃去羞与伍。慕朱家、郭解②为人,尚侠轻财,急人困。然砥行,慎交游。里中少年有不逞者③,始畏道人知,既事蹶张,则又求道人。道人予其自新,亦时援手,故扬人倾心。四方贤豪来者,闻道人名,多结欢焉。

甲申,知乱将作,移家避南徐。时阃帅④鳞集江上,争罗致道人幕下。道人知事不可为,蠖伏自污,卒得以全。乙酉,扬中兵祸惨,民鸟兽散。道人独先众入城访亲知,吊死扶伤,阴行善多。

然道人是时感念深矣。自以遭时变乱,年壮志摧,流离困折,无复风尘驰骤之思。乃筑室黄子湖中,弃其鲜肥素习,衣大布衣,箨冠草履,曳杖篱落间。挽渔父牧儿与饮,饮辄醉,放歌湖滨,湖水为沸扬,似鸣不平者。

未几,岁大涝,居沉于水。道人曰:未闻巢父买山而隐,独支遁⑤见讥耶?古之大隐,有隐市者,吾何为不然?爰走扬城东南隅,卜地宅之,躬荷锸⑥拨瓦砾,结庐数楹。一几一榻,张琴列古书画。携一妻二子婆娑偃息其中,陶陶然乐也。

宅旁筑匡墙,围地数亩,值⑦菊五百本。一仆长须赤脚,善橐驼之术,道人率之艺植灌溉。始自蓓蕾以及烂熳,其列也如屏,散也如星,叠也如锦;其色如玉,如金,如霞,如雪;其味如元酒;其香如檐卜。道人洞开其门,门如市,堂如肆。往来如织,观者如堵。不见主人,见其扁额曰花隐,咸谓之花隐道人,若忘其昔之为高公旦者。

(节选《虞初新志》卷五,有删节)

[注]①行墨:文字或诗文。②朱家、郭解:古代著名侠士。③逞者:捣乱闹事的人。④阃帅:地方上的军事统帅。⑤支遁: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传说他曾派人购买仰山小岭,欲为幽栖之处。⑥锸: 铁锹,掘土的工具。⑦值:通植,种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 徙:改变

B.吊死扶伤 吊:慰问

C.弃其鲜肥素习,衣大布衣 衣:穿

D.爰走扬城东南隅,卜地宅之 卜:选择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花隐道人崇尚侠义的一组是()(3分)

①道人予其自新,亦时援手

②知乱将作,移家避南徐

③吊死扶伤,阴行善多

④挽渔父牧儿与饮

⑤携一妻二子婆娑偃息其中,陶陶然乐也

⑥道人洞开其门,门如市,堂如肆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⑥ D. ③⑤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花隐道人没有继承祖业做生意而去读书,且只读奇异书籍,能凭自己的`见解判断古今事。

B.花隐道人不屑功名,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注重品行,崇尚侠义,很受扬州人的喜欢。

C.花隐道人经过战乱后,感慨万端,万念俱灰,意志消沉,决定遁世隐居过悠然的生活。

D. 花隐道人热衷种菊,用心种植灌溉,品种丰富,盛开时异常美丽,许多人慕名前来观赏。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四方贤豪来者,闻道人名,多结欢焉。(3分)

(2)古之大隐,有隐市者,吾何为不然?(3分)

参考答案:

1.(3分)B(祭奠)

2.(3分)B(②讲的是花隐道人有先见之明,⑤表现的是花隐道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3.(3分)C(万念俱灰,意志消沉的说法有误)

4.(6分)

(1)(3分)天下贤人豪杰来这里,听说道人声名,大多喜欢与他结交。

(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结欢、焉 译对各1分)

(2)(3分)古代称得上大隐的人,有隐居在闹市的,我为什么不这样呢?

(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隐市、然译对各1分)

[参考译文]

道人姓高,名昽,字公旦。他的祖先是晋人,到扬州做生意,(后来)定居在那里。到了道人(这一代),家庭贫穷,道人没有做生意而去读书。(道人)只读奇异的书籍,不喜欢阅读诗文,能凭自己的见解判断古今的事情。(他)看到世人为了取得功名而读书以致眼睛昏花,鄙弃而离开他们,羞于与他们为伍。(他)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崇尚侠义看轻钱财,能急人之困。(他)又注重品行,谨慎交游。乡里那些爱捣乱闹事的少年,起初害怕道人知道,等到出了事情难以勉力支撑,却向道人求助。道人给予他们自新的机会,也不时施以援手,所以受到扬州人的喜爱。天下贤人豪杰来到这里,听说道人声名,大多喜欢与他结交。

甲申年,知道战乱将发生,(他)就把全家迁移到南徐避乱。当时地方上军事统帅像鱼鳞一样密集在长江上,都争着招致道人到自己幕下。道人知道这种事情不可以做,就像蠖一样藏伏并弄脏自己的(声名),最终得以保全。乙酉年,扬州城中战祸惨烈,百姓像鸟兽般逃散。道人先于众人独自进城探访亲人故旧,祭奠死者扶救伤者,暗中做了很多善事。

然而道人这时感念很深。自从遭遇时世变乱,自己已大志向受挫,经受流离失所困顿挫折,再也没有了驰骋疾奔世上的想法。于是在黄子湖中建造房子,不再吃鲜肥鱼肉,形成崇尚素食的习惯,穿大布衣,戴竹皮帽穿草鞋,拄着拐杖在篱笆之间行走。经常挽留渔父、牧童跟他一起喝酒,喝醉就在湖滨放歌,湖水为之起伏,好像替他鸣不平。

不久,发生了大水灾,居住的房子被水淹没。道人说:从没有听说过巢父买山隐居,难道要像支遁那样被人讥笑吗?古代称得上大隐的人,就有隐居在闹市的,我为什么不这样呢?于是到扬州城的东南角落,选地建宅,亲自挖土挑土挑瓦砾,建造几间房子。(安放)一张桌几一张床,摆放古琴排列古书画。携带一个妻子二个儿子闲散自得地在这里休养,乐陶陶的样子很满足。

住宅的旁边建起围墙,围地几亩,种植五百棵菊。有一位仆人留着长须光着脚,擅长种树的技术,道人带领他种植灌溉。从结蕾到烂熳开花,它们的排列像屏风,散开像星星,层层叠叠像锦缎;它们的颜色像玉,像金,像红霞,像白雪;它们的味如刚开封的酒;它们的香味如檐卜。道人打开房门,门庭若市,厅堂如市场。来往的人如织,观看的人拥挤如堵。(人们)看不见主人,只看见房子扁额写着花隐,人们都称呼他为花隐道人,像忘了他以前叫做高公旦。

篇2:花隐道人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花隐道人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花隐道人传

(清)张潮

道人姓高氏,名昽,字公旦。其先晋人也,商于扬,家焉。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顾读异书,不喜沾沾行墨①,能以己意断古今事。见世窃儒冠目瞆瞆然者,弃去羞与伍。慕朱家、郭解②为人,尚侠轻财,急人困。然砥行,慎交游。里中少年有不逞者③,始畏道人知,既事蹶张④,则又求道人。道人予其自新,亦时援手,故扬人倾心。四方贤豪来者,闻道人名,多结欢焉。

甲申,知乱将作,移家避南徐。时阃帅鳞集江上,争罗致道人幕下。道人知事不可为,蠖伏自污,卒得以全。乙酉,扬中兵祸惨,民鸟兽散。道人独先众入城访亲知,吊死扶伤,阴行善多。

然道人是时感念深矣。自以遭时变乱,年壮志摧,流离困折,无复风尘驰骤之思。乃筑室黄子湖中,弃其鲜肥素习,衣大布衣,箨冠草履,曳杖篱落间。挽渔父牧儿与饮,饮辄醉,放歌湖滨,湖水为沸扬,似鸣不平者。

未几,岁大涝,居沉于水。道人曰:“未闻巢父买山而隐,独支遁⑤见讥耶?古之大隐,有隐市者,吾何为不然?”爰走扬城东南隅,卜地宅之,躬荷锸⑥拨瓦砾,结庐数楹。一几一榻,张琴列古书画。携一妻二子婆娑偃息其中,陶陶然乐也。

宅旁筑匡墙,围地数亩,值菊五百本。一仆长须赤脚,善橐驼之术,道人率之艺植灌溉。始自蓓蕾以及烂熳,其列也如屏,散也如星,叠也如锦;其色如玉,如金,如霞,如雪;其味如元酒;其香如檐卜。道人洞开其门,门如市,堂如肆。往来如织,观者如堵。不见主人,见其扁额曰“花隐”,咸谓之花隐道人,若忘其昔之为高公旦者。(节选自《虞初新志》卷五,有删节)

注 ①行墨:文字或诗文。②朱家、郭解:古代著名侠士。③不逞者:因心怀不满而捣乱闹事的人。④蹶张:勉强支撑。⑤巢父:上古隐士名。支遁:东晋高僧,传说他曾派人购买仰山小岭,欲为幽栖之处。⑥锸:铁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徙商而读     徙:改变

B.吊死扶伤 吊:慰问

C.衣大布衣 衣:穿

D.卜地宅之 卜:选择

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花隐道人“尚侠轻财”的一组是 (  )

①道人予其自新,亦时援手 ②知乱将作,移家避南徐 ③吊死扶伤,阴行善多 ④挽渔父牧儿与饮 ⑤携一妻二子婆娑偃息其中 ⑥道人洞开其门,门如市,堂如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花隐道人没有继承祖业做生意而去读书,且只读奇异书籍,能凭自己的见解判断古今事。

B.花隐道人不屑功名,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注重品行,崇尚侠义,很受扬州人的喜欢。

C.花隐道人经过战乱后,感慨万端,万念俱灰,不再参与政事,决定遁世隐居过悠然的生活。

D.花隐道人热衷种菊,用心种植灌溉,品种丰富,盛开时异常美丽,许多人慕名前来观赏。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方贤豪来者,闻道人名,多结欢焉。

(2)道人知事不可为,蠖伏自污,卒得以全。

(3)古之大隐,有隐市者,吾何为不然?

8.答案 B解析 吊:祭奠。

9. 答案 B解析 ②讲的是花隐道人有先见之明,⑤表现的是花隐道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10.答案 C 解析 “万念俱灰,不再参与政事”的说法有误。

11. 答案 (1)来到扬州的天下贤士豪杰,听说道人名声,大多与他结为好友。

(2)道人知道事态已不可能有作为,就像蠖虫一样隐伏起来并故意玷污自己的声名,最终得以保全了自己。

(3)古代(那些)称得上大隐的人,有隐居在闹市的,我为什么不这样呢?

参考译文

道人姓高,名昽,字公旦。他的祖先是晋人,到扬州做生意,(后来)定居在那里。到了道人(这一代),家庭贫穷,道人没有做生意而去读书。(道人)只读奇异的书籍,不喜欢阅读诗文,能凭自己的见解判断古今的事情。(他)看到世人为了取得功名而读书以致眼睛昏花的,鄙弃而离开他们,羞于与他们为伍。(他)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崇尚侠义看轻钱财,能急人之困。(他)又注重品行,谨慎交游。乡里那些爱捣乱闹事的少年,起初害怕道人知道,等到出了事情难以勉力支撑,却又向道人求助。道人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也不时施以援手,所以受到扬州人的喜爱。来到扬州的`天下贤士豪杰,听说道人名声,大多与他结为好友。

甲申年,知道战乱将发生,(他)就把全家迁移到南徐避乱。当时地方上军事统帅像鱼鳞一样密集在长江上,都争着招纳道人到自己幕下。道人知道事态已不可能有作为,就像蠖虫一样隐伏起来并故意玷污自己的声名,最终得以保全了自己。乙酉年,扬州城中战祸惨烈,百姓像鸟兽般逃散。道人先于众人独自进城探访亲人故旧,祭奠死者扶救伤者,暗中做了很多善事。

然而道人这时感念很深。自从遭遇时世变乱,自己身当壮年却志向受挫,经受流离失所困顿挫折,再也没有了驰骋疾奔世上的想法。于是在黄子湖中建造房子,不再吃鲜肥的鱼肉,改穿大布衣,戴竹皮帽穿草鞋,拄着拐杖在篱笆之间行走。经常挽留渔父、牧童跟他一起喝酒,喝醉就在湖滨放歌,湖水为之起伏,好像替他鸣不平。

不久,发生了大水灾,居住的房子被水淹没。道人说:“从没有听说过巢父买山隐居,难道要像支遁那样被人讥笑吗?古代(那些)称得上大隐的人,有隐居在闹市的,我为什么不这样呢?”于是到扬州城的东南角落,选地建宅,亲自挖土挑土挑瓦砾,建造了几间房子。(安放)一张桌几一张床,摆放古琴排列古书画。携带一个妻子两个孩子闲散自得地在这里休养,乐陶陶的样子很满足。

住宅的旁边建起围墙,围地几亩,种植五百棵菊。有一位仆人留着长须光着脚,擅长种树的技术,道人带领他种植灌溉。从结蕾到烂漫开花,它们的排列像屏风,散开像星星,层层叠叠像锦缎;它们的颜色像玉,像金,像红霞,像白雪;它们的味道如刚开封的酒;它们的香味如檐卜。道人打开门,门庭若市,厅堂如市场。来往的人如织,观看的人拥挤如堵。(人们)看不见主人,只看见房子扁额写道“花隐”,人们都称呼他为花隐道人,像忘了他以前叫做高公旦。

篇3:关西义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关西义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会朝廷有旨,凡民年高有德者,入觐计议。公①在行中,廷见,条治安十余事上之,不报,遂告.

病归乡。先时尝涉海适辽,占边域形胜阨塞②,及得敌人虚实之情,因慨然曰:“边务多有可建者,“或为丈夫者,安能坐受敌人之诡伪③乎?”将图上方略④。劝之曰:“计若遂,“恐公筋力非少壮之任矣。.⑤

幸审之。”乃抚膺叹曰:“计城晚矣。累在桑榆“矣。”遂绝口不复言。每良辰暇日,登高指顾山川,见长云飞鸟之势,感刘豫州髀里肉生之叹⑥。因以杖击石,长啸而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曹孟德之诗也耶。乃与水北山人徐某究《五纬》《河》《洛》《之书,以耕钓自将终焉。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传记卷》《)

指杨焕文。②阨塞:险要之地;险阻要塞。③诡伪:诡诈虚伪。④方略:方法与谋略。[注]①公:

⑤桑榆:比喻人的晚年。⑥刘豫州髀里肉生之叹:引用刘备的典故来自慨久居安逸,壮志渐消,不能有所作为。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A.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B.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C.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D.及得敌人虚实之/情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会(正好,恰好)

(2)或(正好,恰好)

3.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为丈夫者,安能坐受敌人之诡伪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写到杨焕文歌唱曹操的诗句,这有什么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杨焕文最终以耕钓终此一生,这说明了什么社会现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分)

2.(1)正好,恰好((1分) ((2)有的人((1分)

3.身为大丈夫,怎么能坐等敌人诡诈虚伪得逞呢?((2分)

4.杨焕文想有所作为,报效国家,却屡屡不为统治者所采纳,他歌唱曹操诗句,表达心中的愤慨之 情。(2分)

5.封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不听取百姓忠告,让那些人才终生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2分)

说明文的阅读考查要点

(1)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对科技说明文中的关键词能正确理解、判断及阐释。

(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准确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及作用。

(3)能够辨别、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4)能够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阅读对文章的观点、说明对象等能够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

(5)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

阅读理解技巧顺口溜

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篇4:王艮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艮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燕兵薄京城。艮与妻子诀曰:“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复生矣。”解缙、吴溥与艮、胡靖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三人去,溥子与弼尚幼,叹曰:“胡叔能死,是大佳事。”溥曰:“不然,独王叔死耳。”语未毕,隔墙闻靖呼:“外喧甚,谨视豚。”溥顾与弼曰:“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须臾艮舍哭,饮鸩死矣。 (节选自《明史王艮传》)

17.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食 人 之 禄 者 死 人 之 事 吾 不 可 复 生 矣。

1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燕兵薄京城 ▲ (2)溥顾与弼曰 ▲

19.你如何看待王艮的.行为,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案解析:

17.(2分) 食 人 之 禄 者 /死 人 之 事 /吾 不 可 复 生 矣。

1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燕兵薄京城 逼近、迫近(2)溥顾与弼曰 回头看

19.(4分)例:我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是正义的、可取的。理由:这表现了他忠心耿耿、大义凛然的品质等角度回答。

例: 我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理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角度去回答。

(表明态度1分,结合内容说明理由3分)

篇5:费祎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费祎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费祎字文伟,江夏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于定蜀,祎遂留益州。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①。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②,而祎晏然自若③。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④,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⑤,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⑥,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贼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为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 (选自《三国志费祎传》,有改动)

【注释】①共会其葬所:一起到许靖之子的'葬地去。②泰:泰然,平和。③晏然自若:泰然自若。

④在祎右:比费袆年长且职位尊贵。⑤假祎节:后主授予费袆调兵的符节。⑥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战事正急,军书往来传递,人马披甲戴盔,战车整备完毕。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仁将祎游学入蜀 ( ) ②时许靖丧子 ( )

③群僚于数十里逢迎( ) ④魏军次于兴势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祎复为益州刺史

A.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为宫室之美(《鱼我所欲也》)

C.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D.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光 禄 大 夫 来 敏 至 祎 许 别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2分)

译文: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分)

译文:

11.费祎深受诸葛亮器重,定有很多突出之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两点。(2分)

参考答案:

8.(6分) (1)(4分) ①带领 ②当时 ③几 ④驻扎 停驻 (2) (2分)D

9. (2分) 光 禄 大 夫 来 敏/ 至 祎 许 别

10.(4分)(1) 但诸葛亮却特意让费祎与自己同乘一车,从此众人没有谁不对费祎另眼相看(或者改变看法)。(关键词特莫)(2)略

11.(2分,各1分)不在乎个人荣辱得失;遇事沉着冷静,有大将之风。(意思对即可)

篇6:周节妇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周节妇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周节妇传

宋濂

周节妇,姓赵氏,名淑。父孟德,有文学,生二女。节妇长且贤。尤爱之,授《论语》、《孝经》、《列女传》,皆能通其义。年十八,求宜婿者,得同邑周本恭,归焉。始归而姑卒,既而,舅及兄公、姒氏亦相继死。兄公子宗显尚幼,节妇相夫饬丧,治葬咸尽礼,育宗显如子。归十一年,生三男:宗善、宗祚、宗政。宗政始生时,天下大乱,夫婴疾甚,恐不起,顾节妇曰:今兵革四兴,嗣子单弱如此,我死尔能自保乎?节妇啮指流血,泣曰:天在斯,吾有不能保孤儿者,天实诛之!夫卒,节妇年二十九,号泣,泣间,含食哺诸儿,不暂出户限。

明年,国朝与伪吴分邑拒战,两兵交焚掠,家资无纤毫存,节妇抱儿及宗显从一媵出,走匿。惟持田籍以行深山穷谷间,饥饿颠踣,削木肤、采藜藿以食。或劝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节妇怒,不与言,剪鬓发示之,厉色峻辞,使人莫敢近。

兵完而归,富民侵主其田殆尽,节妇持田籍与辩,卒赖以完。知州田若赋高其行,欲上其事于朝。节妇力辞不愿,乃复其家。节妇感泣,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市诗书,教诸子,夜焚松脂于室,坐诸子两旁而口授之。或怠睡首俯,辄笞咄不少恕。及长,遣从名师游,所友善士相过则喜,为之置酒;否则,愤叹竟日。

节妇以兄公早殁,惟宗显存,为之婚娶,先于己子,羞服与诸子同,人不知辨。诸子逊悌,皆有士行。宗祚入为太学生,以文行称,人咸谓节妇善教所致云。(选自《宋濂散文选》,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得同邑周本恭,归焉归:女子出嫁。

B.节妇相夫饬丧相:辅助。

C.市诗书,教诸子市:街市。

D.或怠睡首俯睡:打瞌睡。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节妇善待兄公之子和困苦不改其节的一组是(3分)

A.①育宗显如子②不暂出户限

B.①含食哺诸儿②坐诸子两旁而口授之

C.①为之婚娶,先于己子②剪鬓发示之

D.①及长,遣从名师游②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节妇符合礼法的品行是从公婆和丈夫的哥哥嫂子去世后,在办理丧事及养育宗显等事情中逐步显现出来的。

B.周节妇的丈夫在病重时担心孩子孤弱,生活难以维持,恐怕妻子改嫁,而节妇咬指出血,发誓一定要保全孩子。

C.战乱中,节妇和孩子们到处逃走躲避,尽管忍饥挨饿,吃树皮野菜,也带着自家田地簿册,足见节妇虑事周全。

D.在对待个人声誉上,节妇对知州的好意极力推辞;在教诲孩子读书上,是稍有懈怠就打板子呵斥,毫不宽恕。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知州田若赋高其行,欲上其事于朝。(4分)

译文:

(2)及长,遣从名师游,所友善士相过则喜,为之置酒;否则,愤叹竟日。(6分)

译文:

参考答案:

4.C(购买)

5.C(A、②不出门不能表现节妇困苦不改其节;B、①指喂养年幼的孩子们,②教诸子读书,不能表现节妇困苦不改其节;D、①是对诸子的要求。)

6.B(恐怕妻子改嫁的说法错误。原文我死尔能自保乎?是丈夫担心自己死后,赵氏一人不能保全孩子。)

7.(1)知州田若赋很赞赏节妇的品行,想要把她的事迹上报到朝廷。(译出大意给2分,高上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就让他们跟随名师学习,所交往的有才能的人来拜访就高兴,给他们安排酒席;如果不这样,就生气叹息一整天。(译出大意给2分,相过为之竟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篇7: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两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甲]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便扶向路______________

②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

③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

④无问津者______________

⑤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

⑥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段中,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明明“处处志之”,为什么回去寻找桃花源时却“遂迷,不复得路”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乙]段横线处按原文内容填空。并说出它们各自的出处。想一想,这雕刻的句子与文中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沿,顺着;②做标记;③计划;④渡口;⑤零数;⑥大约

2.①南阳的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

②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船篷覆盖在上面。

3.答案要点;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只是人们美好的理想而已。(意对即可)

4.水落石出清风徐来 《后赤壁赋》《赤壁赋》 盖大苏泛赤壁云

篇8: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注]掘株:挖了树根的坑。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2)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3)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4)童子方欲弹黄雀

2.翻译下列句子。

(1)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2)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3.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大意:

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展开 夺取(这里有“捕捉”的意思) 抬(起)、伸长 正

2.(1)螳螂正想吃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后面,伸长脖子,正想啄食它呢。

(2)小孩子正想(拉开弹弓)去弹黄雀,却不知道前有深坑后有截断的树桩。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①为人处世,应该有长远的打算,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的利益;②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去侵害别人的人,也往往被他人算计。

二:

1.下列的“之”意思完全相同的是

①不知螳螂之在后②欲攫而食之也 ③欲啄而食之也

④迎而欲弹之 ⑤此皆贪前之利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2.翻译下列句子。

(1)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

(2)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3.从选文中可以归纳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_______”画出表示议论的.句子,并谈谈此故事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C

2.(1)黄雀正想要吃螳螂,却不知道孩子挟着弹丸就站在榆树下,等着要击下它。

(2)这都是贪恋前面的小利,却不顾后面的害处的做法呀。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启示)做事要考虑周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提醒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篇9:文言文阅读训练:华佗传

文言文阅读训练:华佗传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迫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发①,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侮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节选自《魏书二十九方技传第二十》)

文言文阅读试题

4、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就:成功

B.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愈:病好

C.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校,县车边,欲造佗 造:拜访

D.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 逆:迎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且庸人尚羞之

B.若当灸,不过一两处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C. 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 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人。他不仅通晓几种经书,又精于医方与用药。

B.对于必须动手术剖开切除的,他让病人服下麻沸散,一会儿功夫病人就像醉死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华佗就破腹取出患结。

C.广陵太守陈登得了病,胸中烦闷,面色发红,不想吃饭,华佗为他配制了汤药,让他一下子全部服完,陈登的病就痊愈了。

D.华佗提醒太守陈登,说他的病三年后还要发作,果然病在华佗所说的日期又发作了,当时华佗不在,结果陈登像华佗所说的`那样死去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4分)

(2)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3分)

(3)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3分)

阅读答案:

4、A(赴任,就任)

5、B(两个若都解释为如果;A前一个为副词,解释为将,后一个为连词,解释为尚且;C前一个为转折连词,解释为却,后一个为递进关系连词,解释为并且;D前一个解释为就,后一个解释为是。)

6、C(让他一下子全部服完错。)

7、(10分)(1)他到徐州地区去求学,通晓几种经书。华佗通晓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年近百岁却面貌年轻。(4分)

(2)华佗走在路中,看见一个人患了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但咽不下,他的家人用车载着他想要去就医。(3分)

(3)后来依照到了华佗说的期限,病果然发作,发作时华佗不在,如华佗所说,陈登得不到救治而死。(3分)

关西义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菊隐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尧峰文钞》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

《黄庭坚传》语文阅读及答案

黄庭坚传

《贫乐庵记》文言文阅读

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词

写春天伤感的古诗

汤显祖《青莲阁记》原文及翻译

范文同雕刻落款解析

文言文花隐道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花隐道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言文花隐道人传阅读训练及答案(锦集9篇)】相关文章:

富兰克林传阅读训练及答案2023-05-08

《朱碧潭诗序》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2023-06-19

文言文 诗词 评语2022-10-05

名捕传阅读训练及答案2023-11-22

《春宿左省》古诗原文及鉴赏2023-03-02

会考答案2023-02-04

《新唐书苏瑰传》原文答案及译文2023-06-26

《资治通鉴·宋记》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2022-05-07

写春天的古诗2022-06-03

黄庭坚文言文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