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大纲新变动(整理7篇)由网友“晴胜巧”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考试大纲新变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高考考试大纲新变动
高考考试大纲新变动
10月9日,《关于20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消息传遍网络。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确认,前日已收到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通知》,近日省内各中学将陆续收到该通知,并据此做好解读和适应性测试工作。
据悉,此次高考考试大纲修改主要体现在“一增一减”上。“增”主要是指整体上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如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减”主要是指大部分学科对部分知识点进行删减,如数学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参加全国统考的高考科目,除英语外各科内容都有修改。
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考核内容
根据《通知》,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
《通知》要求,考试大纲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此科目针对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学生,与广东考生无关)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内容。
此外,《通知》要求完善考核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详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调整考试内容,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比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数学减少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物理将模块3-5列为必考,顺应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
六门学科知识点将进行删减
记者注意到,此次高考考试大纲的修改涉及除英语外的各科,包括语文、汉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值得注意的是,9科当中有6科知识点有所删减。
对于知识点的删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张敏强表示属于正常现象。“科学删减知识点主要是根据发展的需求。比方说在前,计算机是大学生在使用,现在中学生也很厉害了,所以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进行删减。文科类的也是根据现在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删减。”
各科考试大纲修订变化一览
语文增加古代文化常识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两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一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原考试大纲
文学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模块,考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一道作答)
新考试大纲
文学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取消选考模式,均为必考内容)
古诗文阅读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数学选考模块减少一个
1.能力要求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2.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两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均不变。考生可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两个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
原考试大纲
几何证明选讲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不等式选讲
(三个选考模块)
新考试大纲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不等式选讲
(两个选考模块,考生可任选一个作答)
历史删去三个选考模块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六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三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三个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
原考试大纲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新考试大纲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三个选考模块,考生可任选一个作答)
地理删去一个选考模块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三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可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作答。
原考试大纲
旅游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环境保护
(三个选考模块)
新考试大纲
旅游地理
环境保护
(两个选考模块,考生可任选一个作答)
物理一个模块变为必考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四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两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作答。
原考试大纲
2-2、3-3、3-4、3-5(四个选考模块)
新考试大纲
选修3-5必考,3-3、3-4(两个选考模块任选一个作答)
化学删去两个选考模块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四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要求学生从四个选考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考生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原考试大纲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
(四个选考模块)
新考试大纲
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
(两个选考模块,考生可任选一个作答)
政治明确四项考查目标
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修订完善。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要求,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
生物选修内容有所调整
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1、填报前的准备工作
考生填报志愿前,须查阅我省招生政策、省教育考试院编制的《江苏招生考试》(招生计划专刊)及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院校专业计划补充内容等,同时认真阅读计划专刊中《关于招生计划中有关问题的说明》、《考生填报志愿须知》、《平行院校志愿投挡说明》等重要说明及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根据院校及专业对选测科目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结合考生本人的文化成绩和体检结论等情况,慎重选择,认真填报。
艺术类专业考试类型分“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的考试”(简称“省统考”)、“招生院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简称“校考”)两大类,其中部分校考专业还要求考生参加省统考且成绩合格(简称“双合格”专业),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分批次、分专业考试类型查阅艺术类院校(专业)的招生计划,并详细阅读志愿表的重要提示。
2、填写志愿表
考生在认真阅读相关材料及网上模拟填报的前提下,结合本人情况,慎重选择自己所要填报的相应批次的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并填写《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表》草表 。该表由省教育考试院提供,考生也可在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www.jseea.cn)下载。
考生须认真校核志愿表上所填志愿是否符合我省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以及高校提出的选测科目要求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并确认无误。
3、网上填报
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凭考生号、身份证号、密码(初始密码为准考证号)和动态口令卡网上填报平行院校志愿和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并对自己所填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负责,不需要现场签字确认志愿信息。考生查询成绩、填报志愿、查询录取结果,均须使用密码和动态口令卡。如考生忘记密码,可在填报志愿系统登录界面进行密码重置,也可到报名所在地县(市、区)招办申请密码重置;如动态口令卡遗失,考生须凭准考证、身份证和本人书面申请到报名所在地县(市、区)招办申请补发动态口令卡。因密码或动态口令卡遗失造成的不利影响,由考生本人负责。
考生网上提交填报的志愿信息时,志愿填报系统将对考生志愿信息进行数据逻辑校验。如出现红色警告信息,说明限制该考生填报该志愿或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必测和选测)等级不符合所填院校(专业)的要求,考生必须根据警告信息仔细检查所填报的院校与专业,并进行修改,直至正确为止;如出现绿色提示信息,说明考生在报考该类院校(专业)时有相关要求,考生须查阅有关院校(专业)报考说明或拟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
网上填报后,必须立刻提交,系统才会保留志愿信息。
4、志愿修改
考生志愿信息网上提交成功后,志愿即有效。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前,考生可凭考生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卡上网修改自己的志愿信息。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任何人不得更改考生志愿信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网上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为规定日期的17:00时(即分别为7月2日17:00时和7月28日17:00时;其中,填报艺术类提前录取本科第1小批院校志愿的截止时间为6月29日17:00时)。
高考录取工作时间安排
文科类、理科类录取时间
提前录取本科院校,7月8日-12日录取;
第一批本科院校,7月15日-19日录取;
第二批本科院校,7月21日-25日录取;
高职(专科)院校,8月1日-5日录取;
高职(专科)注册入学院校,8月7日-11日录取。
体育类、艺术类录取时间
提前录取本科院校,7月8日-15日录取(其中艺术类分为3小批);
高职(专科)院校,7月29日-31日录取。
篇2:新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及重点突破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 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出变化体现在:
1、突出考查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新修订的考纲强调体现国家意志,要求考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增强政治认同。并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目标,渗透到不同试题中,突出考查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政治敏感话题以及反动性话语,尤其不能出现在政治答卷中的。
2、体现文化传统、民族意识、依法治国等观念
政治考纲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补充样题加以说明。
另外,思想政治学科考纲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引导学生增强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加强了学生依法治国理念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引导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这也就要求学生不但关注文化、民族精神,还要对其有一定的思考和想法。
3、修订能力要求,注重能力考查。
考试大纲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
20考纲强调既关注逻辑思维能力,又密切联系学科基础知识;既注重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又要求运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试题材料;既强调过程与方法,又要求联系生活,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备考建议:
1、三轮复习核心要点
高三的三轮复习总计划应该是保持稳定的,但是,前期已经复习过的考点,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还没有深度与核心素养链接的,在二轮复习时要着力弥补。
第一轮复习(抓好教材知识,奠定坚实基础),有讲有练,讲练结合。
第二轮复习(专题知识复习,突出主干知识) ,抓重点,热点、做好文综套卷(省诊、市诊、校诊) 。
第三轮复习主要是试题题型训练,提升答题能力。
2、培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近年来,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坚持能力立意,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仔细研究近五年高考试题所考察知识点,我们会发现有些知识点是常考常新。
如经济生活中价格与价值、供求的关系;外汇和汇率、投资与融资;政治生活中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等属于高频考点,抓好这些考点的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应狠抓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审题答题能力。
特别是主观性试题,要研究题型与解题方法,要训练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解答问题的能力,同一个问题应从不同的知识点去考虑,尽量扩大答案所涵盖的知识面,这样得分点也就自然扩大了。平时训练就要把学生设定在一种高考实战状态,命制或者选取一些高质量的试题,将基本知识原理联系重大时事进行分析,从而训练答题的全面性、准确性。
3、聚焦核心素养,关注时政热点。
篇3:新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及重点突破
政治的复习不仅仅是一个字背那么简单,由于新课标命题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很多考生往往会发现,政治考查的纯知识点的死记硬背非常的少。更多 的是对学生分析、解读能力的考查。个别新题型还考查学生对待社会、生活实践的看法。因此政治复习上,除了基础知识的巩固,还要了解政治命题的手法和方式, 这个可以通过考纲样题、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去总结。
一、知识串联、能力优先
政治是一门实打实需要背诵的学科。但我们绝不比一字不漏的死记。只需要做到自己的描述和课本相符合,大意没有错即可。高考评卷不会因此而扣分。 我们知道,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和应用,无知识则无能力。故而政治的复习,一方面熟读课本。另一方面,新课标试题是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其特 点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在复习中,我们要结合试题,训练从题目中寻找正确信息的能力。
二、看菜下饭,量力而行
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以拿低、保中、争高的为策略,看菜下饭、量力而行。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拿低即采取慎重对待低分值题的方法,将低分值题的分数全部拿下,不做白送分不要的傻事。所谓保中即采取知识与方法并重的策略,确保 中分值题的得分不少于85%一90%。争高即争取高分值题的得分在60%70%之间,这样试题的总得分率可保证在80%85%左右。
三、重视基础、小题出发
越是基础的知识越有决定性意义,越是小题越容易出错。高考政治大题基本上丢分较少,反而是小题容易丢分,因此同学们要吸取教训,要反复做做错的题。
四、讲究技巧、应对有方
(1)选择题答案客观,得分容易失分也容易,是高考竞争最为关键的题型。做选择题通过分析题目信息、抓关键词,然后比较选项、排误与选正相结合的方法,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四不选原则和主要原则:
一是选项明显有错的不选;二是题目没说的不选;
三是选项因果倒置的不选;四是范围不符者不选。
主要原则:客观、比较、从题目和选项信息中寻求答案,尽量少受知识点干扰。
(2)对非选择题主要抓四点
一是采取逆读法,先读设问,带着问题读材料,边读边思考,迅速确定知识范围。
二是根据知识范围正确迁移相关知识,特别要注意排除相近知识的干扰。
三是在方法上要归纳和演绎并用。凡结合材料要求概括出观点的则用归纳法;凡是该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或要求阐发意义、得出启示、分析原因的则用演绎法。
四是要做到答案段落化、段落要点化、要点序号化,注重要点间的逻辑。思维要全面,语言要简练,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能够准确运用政治术语,结合教材语言和材料,做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虽不必一字不落的对照课本,但意思一定要表达清楚。
五、关心时事、重大事件
文综易结合社会热点,尤其是近年重大举措、科研成果、经济建树成果、重大灾难、具有国际意义的事件活动等,都容易出现在考题之中。考生无法猜到 如何用来命题,对这些热点有所了解即可。如果平时没有时间关心时政,问题也不大。但是多了解时事,对高考政治还是有一定的帮助。
再正确,最终都要用文字表达出来。
篇4:新高考改革将取消考试大纲如何应对
新高考改革将取消考试大纲如何应对
“3+1+2”的改革方式,虽然没有进行文理分科,但依旧选择了物理/历史来打底,究其原因,是因为物理是自然科学类的基础学科,历史是人文学科类的基础学科。这两门学科均能为未来在大学中学习相关的专业与交叉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贴合了高校相关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另外,将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能够与现有师资、教学条件完美衔接,引导不同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提前给学生打下规划意识,为大学良好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那要怎么选科目?
▼▼▼
新高考12种组合选哪种?沈阳首批考生这样选!
总结一下:
你可以不选物理,但许多理工科专业将离你而去。
你可以不选化学,但化学类专业就跟你无缘。
你可以不选生物,但很多医学专业你没法选。
你可以不选历史,那你就必须选物理。
你可以不选政治,只要你不选军警就好。
你可以不选地理,因为..不选也没什么影响。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两点:
① 物理学霸扎堆。
② 地理容易考高分,但是地理的分值计算方法需要根据位次折算再加入总分。
所以究竟怎么选?
①想想你的爱好和天赋。
②想想你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行业。
③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来考虑。
当你了解清楚以上三点时,你自然就明白该选择什么科目了。
考生应掌握这些学习方法
高考改革的考试形式来讲,3+1+2的科目组合形式必然会打破原有的文综和理综组合形式,所以综合科目如何考试,以及高考的考试时间会不会加长,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高考主科(语数外)的分量和学习深度将有所提升,尤其是高考语文的分量将进一步加重。
为了应对高考改革3+1+2模式带来的多项改变,考生应当从三方面做好准备,及时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平时的学习习惯。首先来讲,高考改革的选考模式需要考生提前认识每一项科目组合对应的大学专业,提前做好学业规划,考生最起码应当了解每一项科目组合能够报考的专业大类,因为未来的高考招生将会以专业为基准,向对应科目组合的考生投档。
另外一点,考生面对高考改革之后的选考教育模式,应当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平时多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不要把提高学习成绩的希望都寄托在课堂上,因为有百分之二十的分值是需要课外积累来获得。尤其是在语文考试当中,“课外阅读和积累”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和稳定学习成绩,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习惯。
同时对于一部分教育区域的考生来说,高考的选考模式带来了“走班制”,也就是高中学生像大学生一样,走动在不同的教室来上课,而上课的位置往往是不固定的,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不便于学校进行课堂管理,也不利于老师精准掌握某一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如此一来,学习在走班制的学习环境里,更应当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应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
除此之外,高考改革之中的孩子应当多跟周围人交流,多跟家长交流。同时家长也应当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时常关心、督促孩子适应高考的选考模式,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配合老师引导孩子适应高考的新模式。
篇5:高考大纲变动大 山东各科专家支招备考,考试大纲总纲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总纲
高考大纲变动大 山东各科专家支招备考
[语文]重视变化,针对性查缺补漏
新修订文件在语文学科新增“古代文化常识”考点。
A。应对策略
1、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整合处理的能力。
2、现代文阅读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均作为必考内容。并不是意味着考卷中出现两篇文章让考生必做,而是两种类型全是必考内容,所以考生需要将两种文本阅读都复习到位。
3、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内容,需要考生在备考阶段,积累一定量的关于古代官职官制、礼仪、称呼、风俗、节令和科举考试等相关知识。
B。备考建议
1、高度重视以上变化,总结一轮复习中的薄弱部分,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2、注重基础,强调积累。不仅要有语言基础知识和写作素材的积累,也要有语言输出即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写作。
3、结合学科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4、结合阅卷标准培养考生良好的答题习惯。答题思路清晰、术语表达规范。
5、重视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知识的梳理。
6、梳理教材,巩固古代诗文知识。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要结合习题归纳强调;名篇名句要通晓其意,理解背诵,强化默写。
7、加强作文训练。审题—立意—素材—语言—布局等加强训练,做到随机应变。
[数学]内容与能力并重,以不变应万变
新修订文件对数学的要求是:“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特别强调了要增加对于数学文化的考查。
A。应对策略
1、全国卷与山东卷试卷结构上的差异:在平时的练习中最好和全国卷的题型、题量分配一致,形成答题习惯。
2、全国卷与山东卷试卷内容上的差异:以往届全国卷高考原题为训练抓手,针对最后一题的特点,可只选择我们认为的优势专题来进行复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全国卷与山东卷能力考查的差异:第一要善于总结,善于联想,善于发散思维;第二,要多注意积累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数学文化有目的性的积累。
B。备考建议
1、回归课本,抓好抓牢基础题,拿严拿准拿稳基础分。
2、注重知识的广度,切忌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某个知识点、某个专题的难度上,而忽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知识网络化,把数学知识串成串,连成线,汇成面。
4、加强定时练习、抓牢考练质量。听取老师的建议,做最适合的题,注重做题过程、步骤的标准化。
[英语]重视词汇和阅读限时训练
英语试题重点考查考生的语用能力,试题内容考察注重基础知识,侧重考察学生行文逻辑能力,注重语言能力的输出。
A。应考策略
1、完善考核目标。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结合补充试题样例进行有效复习。
2、调整考试内容。针对选考模块进行充分准备。
3、凸显育人导向。英语试题重点考查考生的语用能力,试题内容考察注重基础知识,侧重考察学生行文逻辑能力,注重语言能力的输出。
B。备考建议
1、掌握并能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词汇量为3500左右。
2、备考阅读理解训练时,要注意限时训练,至少要在15分钟内做两篇,或35分钟内完成一套题中的阅读部分。在备考中,要注意完形填空训练必须与阅读相结合,培养语感,体会语义,体会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3、写作要依据试题中提示要求,要体现出所学过的语法句式,注意语言得体以及适当增加细节。
[物理]内容有变,能力聚焦
新修订文件提到: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A。应对策略
1、针对新课标的考点多变,全面细致的复习,针对性地查缺补漏。
2、狠抓基础题型、中等题型,在精通基础题型的基础上,再拓展难题。
3、针对选修3-5模块改为必考,可以涉及动量机械能的综合运用题型。
4、提高创新能力,尤其要注意力学和电学实验的创新性。
B。备考建议
1、调整复习计划和进度。选修3-5变成必考题, 3其考察主要集中在原子物理学和动量定理的应用上,难度中等,可有计划、层层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重视实验与计算。
3、注意动力学方面的综合应用,尤其是碰撞与能量的几种情况。万变不离其宗,考生要吃透功能关系、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及动量守恒。
[化学]深挖考点考情 做到胸有成竹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修订后删去“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考生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A。应对策略
全国卷命题考点比较集中且考查方式相对固定,更有章可循。可做以下预测:
(1)选择题:化学与STS、阿伏加德罗常数、有机化学、电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以分离、提纯为主)、元素周期表、水溶液。有可能增加离子共存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第II卷:3(必做)+ 1(选做)。实验题、工艺流程题、化学平衡 + 有机框图推断。有可能增加无极框图推断(可能结合元素周期表)和电化学大题。
B。备考建议
1、重视教材,重视课后习题。
2、重视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横向与纵向的系统化、结构化整理。用理解记忆代替机械记忆。
3、依托基础提升能力。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进行专题复习。
[生物]能力立意 学以致用
生物的修订有两点:(1)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2)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A。应对策略
1、关注当代生物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会用所学知识和语言解释热点问题。
2、注意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现代生物科技常用技术。
B。备考建议
1、基础知识扎实掌握,课上学习、课下整理、基础练习、重复记忆、思考联系、构建体系。
2、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通过对创新题型的练习,培养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及知识联系和应用的能力。
4、善于总结,规范答题。总结考点、题型、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
[政治]强化政治素养 凸显能力导向
思想政治学科的修订为:对学科“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
A。应对策略
1、活跃思维,融通知识
2、培养逻辑思维,锻炼陈述表达。
3、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4、“政治生活”内容要重点理解。
B。备考建议
1、夯实学科基础,提高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2、关注时政热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历史]以史为鉴 以史为纲
修订内容指出:将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的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A。应对策略
1、熟悉全国文综卷的《考试说明》,明确阅卷标准,建构解题套路。
2、培养历史学科素养,进一步增强学习潜力。
3、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备考建议
1、养成以史为据、论从史出的思维。
2、形成清晰的纵横网状知识体系,深入理解、掌握考点基础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
3、活用历史知识,关注社会时代性,在史实与现实之间、史实与史料之间、史料与问题之间建立逻辑关系。
[地理]深化理解深度,强化多维运用
修订内容指出: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作答。
A。应对策略
1、突出主干知识,注意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分析。
2、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活中蕴藏着的地理教育资源,根据课程内容和试题内容,充分了解相关地理新闻。禁忌对知识死记硬背。
3、加强对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的阅读训练。
B。备考建议
1、夯实基础,主抓地理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注重能力提升,培养读图审题、答题能力。
3、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关注整体性原理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篇6:专家解析新高考大纲:新题型将是考试的热点
专家解析新高考大纲:新题型将是考试的热点
的考生将要面临新高考体制的挑战,现在离20高考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了,考生该如何以新课标为导航备战考试?面对各科新题型和考试热点,该怎样才能准确把握?为此,记者走访了有关专家,为应届考生支招。
名师点拨
广州新东方学校中学部主任黄卓明指出,考生首先必须清晰了解年考试大纲的变化,仔细分析考纲,尤其是考纲中所出现的`新变化、新题型将会是考试的热点。
从教育部公布的考试大纲来看,2007年高考将出现较大的变革调整。
首先是语文科首次出现选考题型,这一题型一则兼顾了不同的选修模块,二则可以看出高考对知识面以及复习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更应把着眼点放在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拓宽知识范畴上,而非题海战术。
其次是数学重新进行文理分科,由于理科数学增加了一定量的新内容,预计考试难度较大;而文科数学较以往未分科前难度有所减低。
另外,英语考试将会新增口语考试,由于是第一年设置口语考试,相信考试难度不会太大,而且口语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基本沿袭了原来“英语2”的模式,考生可以以此为复习参考进行备考。
从2007年考试大纲总体分析,新高考题型与以往相比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语文的选考题型、数学解析几何/不等式、英语语法填空等。由于这是第一年改革,没有“历史真题”作为参考,因此,广大考生必须“回归课标”,以权威的考试大纲作为复习指引。
专家进一步指出,尽管2007年考试大纲出现较大的变化,但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当中仍然能发现行之有效的规律,因此考生应加强关注各种渠道对新题型的研发成果,从而对考试趋向有更深入的把握。
专家最后提醒,寒假阶段属于高考备考复习的第二阶段,考生必须利用这一段时间进行自我调整,部署好后一阶段的复习。由于高三学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寒假,因此,考生复习期间更应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增强主动性,制订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备考策略。(记者:李琼 通讯员:卫绮婷)
篇7: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
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历史
Ⅰ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和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
必考内容
古 代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近代
近代世界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如何短时高效提高历史成绩
高考进入倒计时,面对纷杂繁琐的历史知识,如何短时高效的提高历史成绩,本文就此抛砖引玉。
潜心静气,夯实基础
能力立意虽已成为当今高考命题的主旋律,但我们只要分析一下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就不难发现高考对学科双基的要求并没有削弱,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学科基础知识仍然是文科综合能力的根基。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建议坚守教材阵地,既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兼顾对边角知识的落实,由此展开知识迁移转换与发散性思维。
理解内涵,善于记忆
精读、巧记、理解内涵,是落实学科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善用记忆方法就能事半功倍,如抓关键词的浓缩记忆法此外,常见的记忆方法还有:歌诀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词头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图示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等。
抓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认知规律
主干知识就是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东西,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
同时要把握好主干专题的跨度与深度
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跨度是指它形成、确立、巩固、强化、消亡的过程,深度是指用历史的、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及阐述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分析它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可见,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深层次剖析的能力和探求认知规律。
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焦点
文科综合的命题设计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热点试题设计体现了现实问题历史联系、隐性考查学科知识的特点,充分凸显出历史试题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历史学科的社会功用,要求考生用历史知识来透视和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复习中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用历史思维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与逻辑性,并适当地用政治、地理学科知识,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近年来各地的试题,以教材知识为依托,背景新,现实感强,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做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注意对教材知识融会贯通,注重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中的识记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在试题训练中,我们要精做各地高考试题和各地统考试题,强化对高考四种能力的针对性训练,通过训练总结出应对各种能力的方法和规律。
【高考考试大纲新变动(整理7篇)】相关文章:
考试祝福语简短4字句2023-01-18
工作总结分析范文2022-09-12
高考生物大纲解读2024-03-17
高三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2023-03-13
高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精选)2024-02-01
高考平行志愿也有自然顺序_高考志愿2023-09-24
高考志愿应如何参考往年录取数据?注意平行志愿填报陷阱及风险提2022-08-07
高中必修一政治说课稿2022-04-30
泰安市高三政治复习意见-政治试题2023-12-02
高一历史重难点知识点总结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