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白棉花读书笔记(精选7篇)由网友“szbbs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莫言白棉花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莫言白棉花读书笔记
莫言 1956年3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一个农民家庭。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某”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
莫言在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1976年8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某参某谋某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
此后的创作明显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 “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但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其实正是演义着一段现代革命的历史。故事中那片广袤狂野的高粱地,也被描绘成一个把历史、传统、城乡纵横交错的辽阔炫丽空间。
在经历《红高粱》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如《酒国》及《丰乳肥臀》等,不少的小说集如《红耳朵》及《传奇莫言》亦先后在台湾推出。由于童年大部份时间也在农村度过,莫言自谓一直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所影响,故乡高密的一景一物就正正是他创作的灵感泉源。小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的,也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描写一个人的“变身”,以华丽的语言带出一浪接一浪的神秘。《酒国》则以充满浪漫色彩的描写,绘划出一个盛产名酒地方的故事。《红树林》实现了小说题材的时空转换和创作方法的探索更新,是对自己的一大超越。
无论故事的情境气氛是华丽炫目、荒诞无稽还是鬼灵精怪,莫言的丰富想像空间与澎湃辗转的辞锋总是能叫人惊叹不已——诚如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所言:“千言万语,何若莫言”!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莫言是中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
篇2:《莫言散文》读书笔记
《莫言散文》读书笔记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人其文立刻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他的《莫言散文》用简洁、朴实的语言记录了他的成长历程。书中记录,莫言童年时酷爱读书,而且十分努力刻苦,在那个书本极其有限的年代和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莫言以其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几乎看完了所能接触到的书本和报纸。莫言还是个有上进心,远怀理想的`人,他想走出农村,有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并最终通过努力入伍当兵。在部队,因为文学基础较好,莫言写了不少宣传报道、小说,文学的才华斩露头角,深得领导和战友们的尊重。为实现文学梦,莫言希望得到进一步地深造,当一个作家。当时鲁迅文艺学院要招学员,在部队的推荐下,莫言报名参加鲁迅文艺学院的招生考试,并最终进入了鲁迅文艺学院学习,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一个人要成功,要做出一番业绩,不是凭空而来的。我们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要发光,首先得是金子。阅读《莫言散文》,从莫言成长的成长经验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刻苦磨炼,牢固基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没有坚固的基础,上面怎能建设高楼大厦呢。我们常常遇到书到用时方觉少,也说明我们学的不够,学的不深。但是,要打好基础,练成本领,那是要付出苦功的。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听一个组织部门的人说过,组织工作不容易做。他说,得到提拔的人嫌提拔的慢,没有被提拔的,更是有意见,总认为领导没有慧眼识人,使用干部不公平,整天怨天忧人。他说,其实那些尚没被提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自己的问题,德才方面还有欠缺,总的还是基础问题,不够扎实牢固。所以,一个人要成材成器,就要象莫言那样,认真刻苦,打好基础。
二是解放思想,创造条件。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寻求突破。特别是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这就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好风需借力。一个国家要善于借鉴和运用人类发展文明的成果,比如各种高新技术的运用,从而发展壮大自己。一个人也是这样,要善于向其他人学习与合作,争取得到他人的支持与帮助,如果当时莫言没有得到公社武装部长的赏识,只怕当不了兵。
三是韬光养晦,善抓机会。机会不是经常有的,在不到火候的时候,要沉住气,忍住性,以平常心应对。譬如,有人说,中国近些年有这么好的发展速度,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等等外,还有个国际上有利的发展环境,美国及其同盟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中东的战争上,对我国的发展顾不上太多的打压和干预,为我国的发展争取到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对一个人来说,机遇很重要,但机会可遇不可求。如一时没有机会让你发挥、施展才华,那么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大方、大度、大气,要相信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篇3:莫言《白狗秋千架》解读
莫言《白狗秋千架》解读
作为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首次提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一概念。莫言在自述中谈及,这是他“第一次有意识地对故乡认同”,自此激发了他创作的无限灵感与激情,建立起属于他的“高密东北乡”的文学王国。程光炜认为该篇是莫言“全部农村成长史的微缩胶卷”,他“个人的文学才华早已尽藏其中”。
他指出,同样是回乡小说,较之于鲁迅作品的“揭示社会的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以及沈从文作品“民族品德的发现和重造”的贯串性主题,《白狗秋千架》呈现出莫言三十年来的小说中反感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决定性结构”。程光炜肯定了这部作品的重要地位,并从社会史学的角度概括了莫言乡土小说的“决定性结构”,对研究者如何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去理解和把握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叙事建构机密起到很大的启发作用。但我认为莫言在这篇小说中有意淡化农村合作化运动和文革的历史背景,故我选择从启蒙与反启蒙的维度来解读这篇小说,试图阐释小说的嘲弄性所在。
一、观看的权力
在以鲁迅为代表的传统乡土小说叙事模式当中,乡村的外来者,往往为知识分子,与农民都遵循着“看与被看”的叙事机制,知识分子用居高临下的观看方式去审视、启蒙愚昧的农民,而农民如阿Q、祥林嫂、闰土等则只能充当等待被启蒙的被看者角色。鲁迅乡土小说的精神视野实际上处于“乡土生活的上方”,透露出的是觉悟者对于尚未觉悟者的批判与悲悯。而莫言的《白狗秋千架》则打破了自五四以来乡土小说的“看与被看”的二元模式,赋予被看者以观看的权力,小说中充斥着作为知识分子的“我”被观看的描写:
那条黑爪子白狗走到桥头,停住脚,回头望望土路,又抬起下巴望望我,用那两只浑浊的狗眼。
白狗又回头望褐色的土路,又仰脸看我,狗眼依然浑浊。
狗卷起尾巴,抬起脸,冷冷地瞅我一眼,一步步走上桥头去。
走到我面前时,它又瞥着我,用那双遥远的狗眼。
她用左眼盯着我看,眼白上布满血丝,看起来很恶。
她斜斜地站定,困惑地转动着昏暗的眼。
老女人阴沉地瞥我一眼。
他用土黄色的眼珠子恶狠狠地打量着我,在我那条牛仔裤上停住目光,嘴巴歪歪地撇起,脸上显出疯狂的表情。
三个同样相貌、同样装束的光头小男孩从屋里滚出来,站在门口,用同样的土黄色小眼珠瞅着我。
小说中观看“我”的`包括白狗、暖、老妇人、哑巴父子等,他们动物、残疾人和年老之人的身份,即便是在乡村也是处于弱势地位,不应具备启蒙定义中的观者资格,而且他们的眼都是浑浊的、昏暗的、恶的,而且是以“瞅”、“盯”、“瞥”、“打量”等并不十分友善的观看方式,让“我”倍感寒意和恐惧。这些乡村弱者在启蒙话语中显然是他者,但却在小说中以一种反观看的观看方式,表达出对传统观看者“我”的质疑,瓦解了“我”作为启蒙者所独有的高高在上的观看权力,使启蒙者与被启蒙者脱离“批判与悲悯”的单一模式,产生相对平等的对话的可能。
二、反启蒙姿态
更为值得玩味的是小说中暖的反启蒙姿态。因秋千架意外而导致右眼残疾的暖,从生理上便丧失了观者的资格,但阔别十年,“我”与暖重逢的那一刻,其“因为生理补偿或是因为努力劳作而变得极大的左眼”射出了“冷冰冰的光线”,刺得“我”“浑身不自在”。可见,造成秋千架意外的“我”出于忏悔和自责,无形中默许了暖审判自己的观看资格,这无疑使得“我”在这场启蒙与被启蒙的话语“斗争”中处在劣势地位:
“这些年……过得还不错吧?”
“怎么会错呢?有饭吃,有衣穿,有男人,有孩子,除了缺一只眼,什么都不缺,这不就是‘不错’吗?”
“我留在母校任教了,据说,就要提我为讲师了……我很想家,不但想家乡的人,还想家乡的小河,石桥,田野,田野里的红高粱,清新的空气,婉转的鸟啼……趁着放暑假,我就回来啦。”
“有什么好想的,这破地方。想这破桥?高粱地里像蒸笼一样,快把人蒸熟了。”
“你可真能干。”
“不能干有什么法子?该遭多少罪都是一定的,想躲也躲不开。”
“你可真是好福气,多子多福。”
“豆腐!”
“这条老狗,还挺能活!”
“噢,兴你们活就不兴我们活?吃米的要活,吃糠的也要活;高级的要活,低级的也要活。”
程光炜指出莫言在两人对话中使用了“刻薄、讨好、挖苦和对立的语调”,但是“更深的负疚和忏悔的调子却埋在里面”了。我认为这种负疚和忏悔的调子使两个已处于两个世界的人有了平等对话的可能。在暖面前“我”不复是完美的居高临下的启蒙者,而是一个罪人,这无疑使暖获得了更多的话语空间。暖在两人的对话当中一直扮演着消解、嘲弄甚至质疑的角色,这显然是其重遇风光无限的昔时恋人的本能反抗机制,同时其为所谓的启蒙关怀下的被启蒙者的声辩也具有一种反启蒙的意味。
这种反启蒙的意味到了小说的结尾更为彰显。暖放下了先前刻薄的话语抵御,向“我”诉说这些年的苦,并坦露心声:
“你一走就是十年,寻思着这辈子见不着你了。”
“你上学后给我写信,我故意不回信。我想,我已经破了相,配不上你了,只叫一人寒,不叫二人单,想想我真傻。你说实话,要是我当时提出要嫁给你,你会要我吗?”
在得到“我”对这个假设性问题的肯定回答后,暖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请求:
“我正在期上……我要个会说话的孩子……你答应了就是救了我了,你不答应就是害死了我了。”
让她有个会说话的孩子,这就是暖为“我”安排好了的赎罪方式,也是“我”作为启蒙者对她这个被启蒙者的最有效的拯救方式。从鲁迅到刘心武的“救救孩子”这个形而上的命题在这里以形而下的姿态呈现出来。这种非理性的,野性的“启蒙”之道,构成了对启蒙最大程度的嘲弄。
“有一千条理由,有一万个借口,你都不要对我说。”
暖实际上拒绝了“我”的任何的悲悯与批判,拒绝更加理性,更加文明的拯救方式,同时也剥夺了“我”的话语空间。暖倾诉心中悲苦,藉此将“我”的忏悔之情调动到极致后,提出这样一个似乎让“我”难以拒绝的请求。作者莫言没有让“我”说话,小说至此嘎然而止,只留下一排省略号。这排省略号如同一排黑漆漆的瞳仁,不怀好意地注视着,嘲笑着所谓的伦理、道德以及知识分子自五四以来的呐喊。在这个可怜农妇对于生命本能的呐喊面前,那些慷慨激昂的启蒙呐喊是如此的苍白,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篇4:莫言晚熟的人读书笔记
莫言晚熟的人读书笔记
《晚熟的人》,是继诺奖之后,莫老的首部作品。第一眼看到,就被它的书名所吸引。“晚熟的人”,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一直以来,我似乎都缺乏我这个年龄的人“该有”的成熟与稳重。我做着“不该”是我这个年龄的人做的事情,养猫,玩滑板,学英语,不断地尝试新事物。在我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生子,甚至已经有了二胎时,我依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资格”去养育孩子的'人,虽然我的岁数早已超过了所谓的“最佳年龄”。这一切让我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朋友说羡慕我活的自我,我反问她:“但是我这样会不会太自我了?”你看,我也会质疑自己。
在我看来,我之所以呈现出一种比较“晚熟”的状态,大约有两大原因。首先,我的圈子真的很简单,大学毕业十年来,除了学生和几个中学和大学的老友,再加上是自立门户,我生活中几乎没有太多的社会关系,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缺乏社会的“毒打”。
其次,我的婚姻生活也很简单,和樊同学15岁就认识了,一起见证了彼此的成长,我们是爱人,亲人,朋友,也是彼此最忠实的支持者。生活中,无论是我做菜,拍照,写东西,拍视频,樊同学永远是最捧场的那一个,他对我永远都是赞美,说我很棒,印象中他几乎从没有否定过我,这真的给了我极大的自信和勇气。(最然有时候听起来很假,哈哈。)也正因为我们还没有孩子,所以少了很多这个年龄要面对的一些现实问题。
《晚熟的人》里有这样一句话,“善良的人都晚熟,而且都是被劣人催熟的,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仍然保持善良与赤诚,不断的寻找同类,最后成为最孤独一个。”看到这句话,我开始回忆自己的一些经历。我好像总是笨笨的,做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好朋友生日,我熬夜送祝福,可是我的生日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每次学生有问题,我都积极回答,可有时候都换不来一句“谢谢老师”;朋友缺钱,我多次相助,只一次拒绝,之后便再无联络;一些所谓的“亲人”,也因为经济原因而疏远了我们。渐渐地,我也明白了,只有双向奔赴的感情才是值得的,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所以不必纠结,不必留恋,let it go。
说这些,并没有抱怨的意思,也不是说别人都不好,就我自己好,我当然也有我自己的问题。其实到我这个年龄(这语气好像自己已经七老八十了),大家会发现,生命中大部分人都在不断地远离,有时候甚至连一句告别也没有,那些我们年少时曾经为之疯狂的一切,爱情,友情,现在看起来也不过就是沧海一栗。
仔细想想,其实“晚熟”也没什么不好。只是可能会走的比别人慢一些,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慢”,能让我们更好地认清自我,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给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不一样的可能。
就像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里的那句名言说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法语原文:Il ny a quun héro?sme au monde,cest de voir le monde tel quil est et de laimer.)
所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活到哪个年纪,希望我们永远都不要放弃内心的善良与美好,试着更加从容与淡定地去面对生活中的遗憾与无奈。
篇5:《莫言对话录》读书笔记
《莫言对话录》读书笔记
01、他是太迷恋土地,自家的土地那种感觉,非同一般。
一个在人民公社时期的不合作者,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的可怜者,勇敢者,执着者。经过实践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后来人民公社还是解体了,但他的先知先觉却遭到了批判,他知道公社走不长,因为一家人都走不长,更何况不是一家人的大锅饭,怎能走长呢?所以坚决不参加集体,他就是要单干,结果成了牺牲品。
人类历史前行的脚步中,这样的悲剧人物就是时代的悲剧。
02、劳动本身是充满乐趣的,农民也有自己的敬业精神,他干不好活,是很耻辱的,割一手好麦子,刨一手好地,他自己也很骄傲,而且赢得周围百姓的尊重。劳动过程中,他们实际上体验了很多乐趣,他们即使去跟别人干活,也是在体会劳动的快乐。
不要小看农民的农活,他们也是分着高下的,任何劳动认真努力地做,跟敷衍了事的做,都会是不一样的效果,学习更是如此,如果能够把学习上升到自己的劳动层面,干不好活是遭人耻笑的,也许将会有别样的境界。
03、教科书和小说的英雄人物通常都是叛逆者,但现实生活中,教育的另一面又教你要循规蹈矩,这就是教育本身的矛盾。
其实叛逆是另一种思想的呈现,不可盲目地一棒子打死,一定要分析叛逆的原因何在,都成了顺毛驴,也许安稳好管,但没有新鲜因子的刺激,可能就没有活力了。
04、意大利的读者很热情,人家小城市的文化节搞了七八年,已经有国际性影响了,完全是民间的,根本没有一个官员出面。
行政管理文化,是不是能管好呢?
05、高素养自会消除一切偏见。
读不懂是因为自己的素养不到,读不进是因为自己见识狭隘,体验不够。
06、因为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可以被“误读”,没有“误读”就没有文学,这是我的看法。
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思想或情感或观点应该不是单一的,即使作家有自己的理解和嫁接,但读者的误读也许才应该是这部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就如《红楼梦》一样,不同的人从中看到的内容和收获是完全不一样的,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正是这个道理。
07、日本学者有一种特别认真的态度,为了一个问题,他可以飞越大海,不远千里来问你。
有这样的从容对待知识的态度,有这样的缓慢从容,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我们总是太过急躁,太过功利,以至于很多东西都学不精。
08、我觉得所有文学首先是世界的,是人类的,然后才是民族的。
这是一个完全颠覆的观点,原来先是民族的',然后是世界的,而莫言认为,应该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民族的,人性的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无论是种族还是民族,人性都是不一样的。
10、我觉得一个作家的童心很重要,假如是一个过分成熟,过分理性的人,写出来的小说,生活气息就要淡薄很多。
只有童心才可能有新奇的眼光,只有童心才可以有天真的发现,只有童心才可以有纯正的坦率。
11、通过文学暴露人性恶的一面,批评人性恶赖以产生和膨胀的社会现实,然后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文学的功能也许就是揭示,也许是唤醒,但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文学还远远没有这个功能。
12、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厚道,所以精明的最高境界也是厚道。
大智若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1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悟性,他们很快就会意识到,重要的不是写作,而是通过写作把自己跟别人区别开来。
写作的功能是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14、我们这代人越来越灰暗,越来越懦弱了,越来越活得不像个男子汉,越来越不敢张扬个性,越来越不敢在自己的社会生活里显示个性色彩,人越来越固化,人好像都一样,这种东西你可以用人的性格来解释,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不正常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压抑。
觉知环境对自己的压抑,觉知环境对自己的同化,觉知环境对自己的影响,才能够尽可能地跳出环境。
15、佛教之禅宗是讲究顿悟的,当头棒喝,豁然开朗,瞬息间明白了天地间的大道理,其实所谓的顿悟,也是建立在长期的痛苦探索基础上,一个人获得一种豁达平和的心态,那是长期挣扎后的结果,即便有某个事件为契机,但顿悟的能量,还是在长期痛苦中累积的。
太正确了,同样的事件在不同人身上会起到完全不一样的作用,就是因为一些人是长期在想的,而一些人根本就没有想,一是主动的去受影响,一是被动的受影响。那个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和发明蒸汽机的瓦特,绝对不是偶然,他们长久的思索,在遇到一个触发点的时候,豁然开朗。很多能够抓住机会的人,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寻找机会。
16、人的一生就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当你看过世界,见过众生,才发现你要见的世面,是你自己内心的勇敢和自信。
人一生最大的成果是重建自我,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重建自我的,因为根本找不到自我在哪里,一个真正的自我一定是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勇敢和自信的人,他找到了前行的方向,而且不惧艰险。
17、人与人的关系事实上从来没想象的中的美好,故乡是童年记忆基础上想象的产物,事实上是发明了一个故乡。
无论故乡是不是真的故乡,那个充满美好回忆的故乡确实带给自己很多灵感,那个故乡里包含着珍惜,包含着情感,包含着遗憾,包含着很多主观情感。
18、人们总是对那些敢做大事,哪怕是大坏事的人心存敬仰,其实是一种英雄情结。
因为太缺乏英雄了,所以即使是反面的英雄也仰慕,因为自己做不到,自己没有办法克服自己的劣根性,对于那些克服了的人当然就心生向往之意了。
19、在那些饥饿和混乱的岁月里,我发现了男人的外强中干和脆弱了,发现了女性的生存能力和坚强,男人是破坏者,女人是建设者,女人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被男人破坏了的家园建设好,女人较之男人,更能忍受苦难,我想这是一种母性的力量。为了孩子,女人可以做出最大的牺牲,可以干出惊天动地的是事情。
千万不要低估一个女子的力量,她的忍耐,坚强,都是超乎想象的。
20、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可能是非常保守的,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可能是非常先锋的,我觉得一个作家是否先锋,就看他是不是虚伪,他是不是用一种虚伪的态度写作,余华说,生活中最让人切齿的就是虚伪的话语。
正如前面所说的,厚道就是最高境界。
21、人的一生需要两种状态,一是奋斗,不满足,另一方面就是知足常乐,随遇而安,这两种心态都需要。
千万不要认为是矛盾的,恰好是最好的结合,只有一个常乐的人,才可以从容潇洒地去奋斗,因为他没有太多的功利,奋斗就是他前行的姿态。
22、只有从红尘中滚出来,才能最终看破红尘,满脑子欲念没有满足,是很难看破的。
只要心中有欲念,就不可能看破红尘。
24、只有一个极端善良的和懦弱的人,才有可能写出这么残忍的事情,因为他对恶的敏感,恶人眼里家常便饭的事情,在善良者的眼里是无法忍受的。
只有善良者的眼里才可能有残忍,因为他不能忍受,他能切身体会到悲哀痛苦。同理,一个有道德感的人,才能看到道德的沦丧。一个没有道德的人,眼里是看不到道德沦丧的,他是漠然视之的。
25、日本人生活在危险地带,却安之若素,他们真把大自然当成朋友一样看待,火山,台风来了,就当它们发了脾气一样,一点也没有埋怨的意味,而中国人总想着改天换地,把大自然当成假想敌,我觉得日本人的想法更合乎大自然的规律。
这是一种心态和心胸,这是一种接受和坚韧。
篇6:莫言晚熟的人读书笔记
不同于长篇小说的恢弘构架和庞杂情节,莫言最新的这本《晚熟的人》是由一篇篇颇有意趣的短篇小说组成,这些作品以回忆录的形式刻画了一个个形象鲜明又极具代表性的人物,用当代人的新视角审视了作者故乡人与环境的变迁,可以说是莫言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突破,也能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1、难以磨灭的故乡情结
莫言的作品总是离不开自己土生土长的高密东北乡,本书中所收录的大部分短篇涉及的对象都是主人公少年时代就结识的亲朋好友,作者通过对相关往事的回忆和他们现今生活样态的描写串联起了故乡的过去和现在。每一位被写入作品的人物或精明或诚恳,遭遇也有喜有悲,像是妄自尊大的金希普、看似精明实则愚钝的蒋二、痛失亲人又完成复仇的三婶,还有颇具传统精神的铁匠、“盗亦有道”的小偷、精明算计的地主等等,他们都为我们展现了特定时代之下作者故乡的社会现实和人情风物,通过品味“人”,我们看到了一幅生动多彩的乡土画卷。
2、互联网时代的人与事
《晚熟的人》作为莫言的最新创作,新在哪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出的“网络的力量”。上世纪人们需要依靠报纸和喇叭传递和接收消息,现在有了新媒体,信息的传播方式由单向变为双向,即普通人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网络渠道或平台成为消息的传播者和中介者。在这样的环境下,牛鬼蛇神蜂拥而出,结果是网络成为了促进执行管理的好方式,如《天下太平》中拍摄视频对于警察解决问题的督促作用;同时也成为了有心者颠倒是非黑白的工具,如《红唇绿嘴》中恶意利用网络散布谣言的同乡“高参”。在不断发展的网络背景下,故乡的不同人物以新面貌展现在作者和我们面前,给予我们新的发现和反思。
3、荒诞与反讽的幽默感
莫言总是能以平静的描写带来极大的张力,这几篇作品也是同样。《等待摩西》以曲折而又荒诞的情节消解了宗教本身的神圣意味,读罢让人啼笑皆非;《晚熟的人》则以“晚熟”作反讽,揭示出所谓“晚熟”这一幌子之下的荒唐闹剧;《诗人金希普》以戏谑的方式嘲笑了自比为“第一诗人”的金希普及其外强中干的实质。可以说本书中的很多作品都以一种陌生化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现象背后的讽刺意图,以及由此连带出的某些社会和环境问题。社会在进步,农村的一系列矛盾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着,莫言通过对小人物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农村社会面临的更新的、更紧迫的问题,也将看似诙谐幽默的小说创作引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总的来说,《晚熟的人》这本作品集中的小说都很值得一读,它是莫言通过观察和回忆故乡生活所刻画出的关于乡土人情的真实写照,也是历经将近十年沉淀出的对于故乡过去和未来的最新思考与感悟,这样的再书写,对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篇7:莫言作品读书笔记
一轮巨大的水淋淋的鲜红月亮从村庄东边暮色苍茫的原野上升起来时,村子里弥漫的烟雾愈加厚重,并且似乎都染上了月亮的那种凄艳的红色。这时太阳刚刚落下来,地平线下还残留着一大道长长的紫云。几颗瘦小的星斗在日月之间暂时地放出苍白的光芒。村子里朦胧着一种神秘的气氛,狗不叫,猫不叫,鹅鸭全是哑巴。月亮升着,太阳落着,星光熄灭着的时候,一个孩子从一扇半掩的柴门中钻出来,一钻出柴门,他立刻化成一个幽灵般的灰影子,轻轻地漂浮起来。他沿着村后的河堤舒缓地漂动着,河堤下枯萎的衰草和焦黄的杨柳落叶喘息般地响着。他走得很慢,在枯草折腰枯叶破裂的细微声响中,一跳一跳地上了河堤。在河堤上,他蹲下来,笼罩着他的阴影比他的形体大得多。直到明天早晨他像只青蛙一样蜷伏在河底的红薯蔓中长眠不醒时,村里的人们围成团看着他,多数人不知道他的岁数,少数人知道他的名字。而那时,他的父母全都目光呆滞,犹如鱼类的眼睛,无法准确地回答乡亲们提出的关于孩子的问题。他是个黑黑瘦瘦,嘴巴很大,鼻梁短促,目光弹性丰富的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生病的男孩子。他攀树的技能高超。明天早晨,他要用屁股迎着初升的太阳,脸深深地埋在乌黑的瓜秧里。一群百姓面如荒凉的沙漠,看着他的比身体其他部位的颜色略微浅一些的屁股。这个屁股上布满伤痕,也布满阳光,百姓们看着它,好像看着一张明媚的面孔,好像看着我自己。
他蹲在河堤上,把双手夹在两个腿弯子里,下巴放在尖削的膝盖上。他感到自己的心像只水耗子一样在身体内哧溜哧溜地跑着,有时在喉咙里,有时在肚子里,有时又跑到四肢上去,体内仿佛有四通八达的鼠洞,像耗子一样的心脏,可以随便又轻松地滑动。月亮持续上升,依然水淋淋的,村庄里向外膨胀着非烟非雾的气体,气体一直上升,把所有的房屋罩进下边,村中央那棵高大的白杨树把顶梢插进迷蒙的气体里,挺拔的树干如同伞柄,气体如伞如笠,也如华盖如毒蘑菇。村庄里的所有树木都瑟缩着,不敢超过白杨树的高度,白杨树骄傲地向天里钻,离地二十米高的枝丫间,有一团乱糟糟的柴棍,柴棍间杂居着喜鹊和乌鸦,它们每天都争吵不休,如果月光明亮,它们会跟着月亮噪叫。
或许,他在一团阴影的包围中蹲在河堤上时,曾经有抽泣般的声音从他干渴的喉咙里冒出来,他也许是在回忆刚刚过去的事情。那时候,他穿着一件肥大的褂子,赤着脚,站在白杨树下。白杨树前是五间全村唯一的瓦房,瓦房里的孩子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女孩,漆黑的眼睛像两粒黑棋子。女孩子对他说:“小虎,你能爬上这棵白杨树吗?”
他怔怔地看着女孩,嘴巴咧了咧,短促的鼻子上布满皱纹。
“你爬不上去,我敢说你爬不上去!”
他用牙齿咬住了厚厚的嘴唇。
“你能上树给我折根树杈吗?就要那根,看到了没有?那根直溜的,我要用它削一管枪,削好了咱俩一块耍,你演特务,我演解放军。”
他用力摇摇头。
“我知道你上不去,你不是小虎,是只小老母猪!”女孩愤愤地说,“往后我不跟你耍了。”
他用黑眼睛很亮地看着女孩,嘴咧着,像是要哭的样子。他把脚放在地上搓着,终于干巴巴地说:“我能上去。”
“你真能?”女孩惊喜地问。
他使劲点点头,把大褂子脱下来,露出青色的肚皮。他说:“你给我望着人,俺家里的人不准我上树。”
女孩接过衣裳,忠实地点了点头。
他双脚抱住树干。他的脚上生着一层很厚的胼胝,在银灰色的树干上把得牢牢的,一点都不打滑。他爬起树来像一只猫,动作敏捷自如,带着一种天生的素质。女孩抱着他的衣服,仰着脸,看着白杨树慢慢地倾斜,慢慢地对着自己倒过来。恍惚中,她又看到光背赤脚的男孩把粗大的白杨树干坠得像弓一样弯曲着,白杨树好像随时都会把他弹射出去。女孩在树下一阵阵发颤。后来,她看到白杨树又倏忽挺直。在渐渐西斜的深秋阳光里,白花花的杨树枝聚拢上指,瑟瑟地弹拨着浅蓝色的空气。冰一样澄澈的天空中,一绺绺的细密杨枝飞舞着;残存在枝梢上的个把杨叶,似乎已经枯萎,但暗蓝的颜色依旧不褪;随着枝条的摆动,枯叶在窸窣作响。白杨树奇妙的动作撩乱了女孩的眼睛,她看到越爬越高的男孩的黑色般的脊梁上,闪烁着鸦翅般的光翚。
“你快下来,小虎,树要倒了!”女孩对着树上的男孩喊起来。男孩已经爬进稀疏的白杨树冠里去了,树枝间有鸦鹊穿梭飞动,像一群硕大的蜜蜂,像一群阴郁的蝴蝶。
★ 莫言经典作品语录
【莫言白棉花读书笔记(精选7篇)】相关文章:
发现 作文精选 700字2022-09-03
冬天的九年级情景作文500字2024-02-01
莫言《故乡过年》原文赏读2022-06-16
莫言《冰雪美人》赏析2022-10-02
莫言自己与文学结缘的故事作文2022-04-30
莫言作品2024-02-29
寻水的鱼作文700字2023-03-11
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600字作文2023-02-15
生死疲劳大学生读书心得2023-04-15
“探索者1号”阅读答案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