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盲人的感谢信》 之一

时间:2023-04-06 07:59:52 感谢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 之一(集锦12篇)由网友“九厘米的雾”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一位盲人的感谢信》 之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 之一

篇1:《一位盲人的感谢信》 之一

认识――跑 扶 找

感谢 甜甜 清脆 总是

向导 送接 搀扶 举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16《一位盲人的感谢信》

教学目标:

1、知道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盲人、感谢、教育、名字、风雪、绊倒、背包、阿姨、清脆、嗓音、总是、准时、搀扶、使劲、精神、闪耀”等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改写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课文的朗读中让学生受到感染,懂得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经常做好事,而且做了好事不留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盲人、感谢、绊倒、清脆、搀扶、闪耀”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1节,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教学生字。

1、什么样的人叫“盲人”?

2、什么叫“感谢信”?教学“盲”,读音与“忙”一样,上面是“忙”的右边部分,表示声音,下面是“目”,表示眼睛。“盲”是眼睛失明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思考:①这位盲人阿姨的感谢信是写给谁的?信中表扬了谁?

②什么事值得盲人阿姨写感谢信表扬?

2、自读:①轻声读课文,划出带生字的词语读读。

②看田字格记字形,难记的字多记几遍。

③边读边想,准备回答以上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抽读课文,评议正音。

2、练习:读一读,给带点字注音。

绊( )倒盲人清脆( )总是感谢搀( )扶使( )劲( )举高胸前精( )神闪耀……

3、说一说,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用的是什么好办法?(重点指导:姨、搀、胸、耀、脆)

4、重点理解:

绊倒:指名表演。

清脆:请一位声音清脆的小朋友说一句话,然后教师说::“这位小朋友的声音真清脆!”

搀扶:动作演示。

闪耀:举例说明词义,例如:“塔顶闪耀着金光。”

5、巩固提高。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学习第1节。

1、自由读第1节。

2、盲人阿姨的感谢信写给谁,信中表扬了谁?

3、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来读这一节。

盲人阿姨为什么要感谢她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书写指导。

搀、胸、耀、脆:左右结构,要左窄右宽。

搀:第5笔是横撇,第9笔是撇,要从“口”字中穿出。

胸:右边的中间部分应先写“×”,再写竖折竖。

耀:第6笔是竖提。

脆:第9笔是横折钩。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作业本:第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5节,知道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做后,集体评改)

绊( ) 胸( ) 使( ) 盲( ) 搀( ) 飘( )

伴( ) 脑( ) 便( ) 育( ) 馋( ) 漂( )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二、学习第2节。

1、轻声读第2节,想一想:诗中的“我”指谁,“她”又指谁?

2、少先队员与盲人阿姨是怎样认识的?谁能用几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

3、指名试答,师生共同评议。

①联系“顶”、“绊倒”等词,体会当时的情景。

②风雪中,少先队员看见盲人阿姨在路上被石头绊倒后是怎么做的?

③“他赶紧跑过来把我扶起”一句中的“跑”字能换成“走”吗?为什么?

4、指导朗读。“赶紧、还替我”应读重音。

三、学习第3、4节。

1、指名读,联系上下文说说“从此,我们认识了”,这个“此”指的是什么。(就是指前面讲的.这件事发生后,她们认识了。)

2、“向导”是什么意思?(为人引路的人。)从哪些句子看出她“每天”为盲人阿姨做向导?(抓住“早晨、傍晚、下雪天、下雨天”等词进行教学)

3、你觉得“她”做得对吗?从哪儿看出来?

(一是有礼貌,亲切热情,可抓住“甜甜地、清脆的、总是”等词。二是认真负责,从不间断,可抓住“准时、送、接、紧紧地、搀扶”等词。)

4、看图说说:下雨天,“她”怎样送盲人阿姨?理解“使劲、举”。

5、指导朗读。第3节中“每天、甜甜地、总是”应读重音,第4节应读重音的是“准时、紧紧、使劲”。

四、学习第5节。

1、少先队员天天接送盲人阿姨,盲人阿姨为什么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呢?

2、盲人阿姨为什么说雷锋精神在她身上闪耀呢?(做几次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经常做好事。雷锋叔叔走到哪儿就把好事做到哪儿,他做的好事数不完。与雷锋叔叔一样,这位少先队员做了好事不留名,所以在她的身上能看到雷锋叔叔的好思想、好品质。)

3、朗读指导。最后一句应该用赞扬的语气读得响亮些、慢些。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总结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2、懂得少先队员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3、照样子改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讨论.总结。

1、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2、讨论.总结

①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想法?

②向大家说一件帮助残疾人的事。

.总结:这首诗通过一位少先队员每天接送盲人阿姨的事,赞扬了少先队员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的好品德,我们班上也有许多同学做过帮助残疾人的事,希望大家都像那位少先队员学习,热心为残疾人做好事。

二、指导背诵。

1、按问题背诵:①盲人阿姨感谢谁?

②她们是怎样认识的?

③从此,她们就怎样了?

④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⑤盲人阿姨知道什么?

2、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三、作业指导。

1、照样子改写句子。(课后第3题)

①分析例句,使学生明白,这个例句是将“‘什么’把衣服刮跑了”改写成“衣服被‘什么’刮跑了”。

②要求学生仿照例句改写题目中的两句话。

③答案:a、盲人阿姨被一块石头绊倒了。

b、盲人阿姨被我扶了起来。

2、读课文第4节,写出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①朗读第4节。

②师生共同试写第1句:早晨,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a、读课文中的原句。

b、问:句中的“她”指谁?“我”又指谁?

c、把“少先队员”和“盲人阿姨”分别代入句中。(早晨,少先队员准时把盲人阿姨送过大街。)代入后的这句话,就是第1句的答案。

③其余3句,按上述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作业:作业本第4、5、6题。

篇3:16《一位盲人的感谢信》

认识――跑 扶 找

感谢 甜甜 清脆 总是

向导 送接 搀扶 举

16《一位盲人的感谢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4:《一位盲人的感谢信》教案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盲人、感谢、教育、名字、风雪、绊倒、背包、阿姨、清脆、嗓音、总是、准时、搀扶、使劲、精神、闪耀”等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改写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课文的朗读中让学生受到感染,懂得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经常做好事,而且做了好事不留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盲人、感谢、绊倒、清脆、搀扶、闪耀”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1节,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教学生字。

1、什么样的人叫“盲人”?

2、什么叫“感谢信”?教学“盲”,读音与“忙”一样,上面是“忙”的右边部分,表示声音,下面是“目”,表示眼睛。“盲”是眼睛失明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思考:①这位盲人阿姨的感谢信是写给谁的?信中表扬了谁?

②什么事值得盲人阿姨写感谢信表扬?

2、自读:①轻声读课文,划出带生字的词语读读。

②看田字格记字形,难记的字多记几遍。

③边读边想,准备回答以上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抽读课文,评议正音。

2、练习:读一读,给带点字注音。

绊( )倒盲人清脆( )总是感谢搀( )扶使( )劲( )举高胸前精( )神闪耀……

3、说一说,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用的是什么好办法?(重点指导:姨、搀、胸、耀、脆)

4、重点理解:

绊倒:指名表演。

清脆:请一位声音清脆的小朋友说一句话,然后教师说::“这位小朋友的.声音真清脆!”

搀扶:动作演示。

闪耀:举例说明词义,例如:“塔顶闪耀着金光。”

5、巩固提高。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学习第1节。

1、自由读第1节。

2、盲人阿姨的感谢信写给谁,信中表扬了谁?

3、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来读这一节。

盲人阿姨为什么要感谢她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书写指导。

搀、胸、耀、脆:左右结构,要左窄右宽。

搀:第5笔是横撇,第9笔是撇,要从“口”字中穿出。

胸:右边的中间部分应先写“×”,再写竖折竖。

耀:第6笔是竖提。

脆:第9笔是横折钩。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作业本:第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5节,知道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做后,集体评改)

绊( ) 胸( ) 使( ) 盲( ) 搀( ) 飘( )

伴( ) 脑( ) 便( ) 育( ) 馋( ) 漂( )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二、学习第2节。

1、轻声读第2节,想一想:诗中的“我”指谁,“她”又指谁?

2、少先队员与盲人阿姨是怎样认识的?谁能用几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

3、指名试答,师生共同评议。

①联系“顶”、“绊倒”等词,体会当时的情景。

②风雪中,少先队员看见盲人阿姨在路上被石头绊倒后是怎么做的?

③“他赶紧跑过来把我扶起”一句中的“跑”字能换成“走”吗?为什么?

4、指导朗读。“赶紧、还替我”应读重音。

三、学习第3、4节。

1、指名读,联系上下文说说“从此,我们认识了”,这个“此”指的是什么。(就是指前面讲的这件事发生后,她们认识了。)

2、“向导”是什么意思?(为人引路的人。)从哪些句子看出她“每天”为盲人阿姨做向导?(抓住“早晨、傍晚、下雪天、下雨天”等词进行教学)

3、你觉得“她”做得对吗?从哪儿看出来?

(一是有礼貌,亲切热情,可抓住“甜甜地、清脆的、总是”等词。二是认真负责,从不间断,可抓住“准时、送、接、紧紧地、搀扶”等词。)

4、看图说说:下雨天,“她”怎样送盲人阿姨?理解“使劲、举”。

5、指导朗读。第3节中“每天、甜甜地、总是”应读重音,第4节应读重音的是“准时、紧紧、使劲”。

四、学习第5节。

1、少先队员天天接送盲人阿姨,盲人阿姨为什么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呢?

2、盲人阿姨为什么说雷锋精神在她身上闪耀呢?(做几次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经常做好事。雷锋叔叔走到哪儿就把好事做到哪儿,他做的好事数不完。与雷锋叔叔一样,这位少先队员做了好事不留名,所以在她的身上能看到雷锋叔叔的好思想、好品质。)

3、朗读指导。最后一句应该用赞扬的语气读得响亮些、慢些。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5:《一位盲人的感谢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知道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盲人、感谢、教育、名字、风雪、绊倒、背包、阿姨、清脆、嗓音、总是、准时、搀扶、使劲、精神、闪耀”等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改写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课文的朗读中让学生受到感染,懂得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经常做好事,而且做了好事不留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盲人、感谢、绊倒、清脆、搀扶、闪耀”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1节,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教学生字。

1、什么样的人叫“盲人”?

2、什么叫“感谢信”?教学“盲”,读音与“忙”一样,上面是“忙”的右边部分,表示声音,下面是“目”,表示眼睛。“盲”是眼睛失明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思考:①这位盲人阿姨的感谢信是写给谁的?信中表扬了谁?

②什么事值得盲人阿姨写感谢信表扬?

2、自读:①轻声读课文,划出带生字的词语读读。

②看田字格记字形,难记的字多记几遍。

③边读边想,准备回答以上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抽读课文,评议正音。

2、练习:读一读,给带点字注音。

绊( )倒盲人清脆( )总是感谢搀( )扶使( )劲( )举高胸前精( )神闪耀……

3、说一说,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用的是什么好办法?(重点指导:姨、搀、胸、耀、脆)

4、重点理解:

绊倒:指名表演。

清脆:请一位声音清脆的小朋友说一句话,然后教师说::“这位小朋友的声音真清脆!”

搀扶:动作演示。

闪耀:举例说明词义,例如:“塔顶闪耀着金光。”

5、巩固提高。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学习第1节。

1、自由读第1节。

2、盲人阿姨的感谢信写给谁,信中表扬了谁?

3、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来读这一节。

盲人阿姨为什么要感谢她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书写指导。

搀、胸、耀、脆:左右结构,要左窄右宽。

搀:第5笔是横撇,第9笔是撇,要从“口”字中穿出。

胸:右边的中间部分应先写“×”,再写竖折竖。

耀:第6笔是竖提。

脆:第9笔是横折钩。

六、作业 :

1、抄写生字。

2、作业 本:第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课文第2-5节,知道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做后,集体评改)

绊( ) 胸( ) 使( ) 盲( ) 搀( ) 飘( )

伴( ) 脑( ) 便( ) 育( ) 馋( ) 漂( )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二、学习第2节。

1、轻声读第2节,想一想:诗中的“我”指谁,“她”又指谁?

2、少先队员与盲人阿姨是怎样认识的?谁能用几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

3、指名试答,师生共同评议。

①联系“顶”、“绊倒”等词,体会当时的情景。

②风雪中,少先队员看见盲人阿姨在路上被石头绊倒后是怎么做的?

③“他赶紧跑过来把我扶起”一句中的“跑”字能换成“走”吗?为什么?

4、指导朗读。“赶紧、还替我”应读重音。

三、学习第3、4节。

1、指名读,联系上下文说说“从此,我们认识了”,这个“此”指的是什么。(就是指前面讲的这件事发生后,她们认识了。)

2、“向导”是什么意思?(为人引路的人。)从哪些句子看出她“每天”为盲人阿姨做向导?(抓住“早晨、傍晚、下雪天、下雨天”等词进行教学)

3、你觉得“她”做得对吗?从哪儿看出来?

(一是有礼貌,亲切热情,可抓住“甜甜地、清脆的.、总是”等词。二是认真负责,从不间断,可抓住“准时、送、接、紧紧地、搀扶”等词。)

4、看图说说:下雨天,“她”怎样送盲人阿姨?理解“使劲、举”。

5、指导朗读。第3节中“每天、甜甜地、总是”应读重音,第4节应读重音的是“准时、紧紧、使劲”。

四、学习第5节。

1、少先队员天天接送盲人阿姨,盲人阿姨为什么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呢?

2、盲人阿姨为什么说雷锋精神在她身上闪耀呢?(做几次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经常做好事。雷锋叔叔走到哪儿就把好事做到哪儿,他做的好事数不完。与雷锋叔叔一样,这位少先队员做了好事不留名,所以在她的身上能看到雷锋叔叔的好思想、好品质。)

3、朗读指导。最后一句应该用赞扬的语气读得响亮些、慢些。

五、作业 :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朗读、背诵、总结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2、懂得少先队员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3、照样子改写句子。

教学过程 :

一、朗读课文,讨论总结。

1、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2、讨论总结

①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想法?

②向大家说一件帮助残疾人的事。

总结:这首诗通过一位少先队员每天接送盲人阿姨的事,赞扬了少先队员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的好品德,我们班上也有许多同学做过帮助残疾人的事,希望大家都像那位少先队员学习,热心为残疾人做好事。

二、指导背诵。

1、按问题背诵:①盲人阿姨感谢谁?

②她们是怎样认识的?

③从此,她们就怎样了?

④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⑤盲人阿姨知道什么?

2、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三、作业指导。

1、照样子改写句子。(课后第3题)

①分析例句,使学生明白,这个例句是将“‘什么’把衣服刮跑了”改写成“衣服被‘什么’刮跑了”。

②要求学生仿照例句改写题目中的两句话。

③答案:a、盲人阿姨被一块石头绊倒了。

b、盲人阿姨被我扶了起来。

2、读课文第4节,写出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①朗读第4节。

②师生共同试写第1句:早晨,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a、读课文中的原句。

b、问:句中的“她”指谁?“我”又指谁?

c、把“少先队员”和“盲人阿姨”分别代入句中。(早晨,少先队员准时把盲人阿姨送过大街。)代入后的这句话,就是第1句的答案。

③其余3句,按上述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作业 :本第4、5、6题。

篇6:《一位盲人的感谢信》的教学设计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盲人、感谢、教育、名字、风雪、绊倒、背包、阿姨、清脆、嗓音、总是、准时、搀扶、使劲、精神、闪耀”等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改写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课文的朗读中让学生受到感染,懂得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经常做好事,而且做了好事不留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盲人、感谢、绊倒、清脆、搀扶、闪耀”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1节,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教学生字。

1、什么样的人叫“盲人”?

2、什么叫“感谢信”?教学“盲”,读音与“忙”一样,上面是“忙”的右边部分,表示声音,下面是“目”,表示眼睛。“盲”是眼睛失明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思考:①这位盲人阿姨的感谢信是写给谁的?信中表扬了谁?

②什么事值得盲人阿姨写感谢信表扬?

2、自读:①轻声读课文,划出带生字的词语读读。

②看田字格记字形,难记的字多记几遍。

③边读边想,准备回答以上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抽读课文,评议正音。

2、练习:读一读,给带点字注音。

绊( )倒盲人清脆( )总是感谢搀( )扶使( )劲( )举高胸前精( )神闪耀……

3、说一说,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用的是什么好办法?(重点指导:姨、搀、胸、耀、脆)

4、重点理解:

绊倒:指名表演。

清脆:请一位声音清脆的小朋友说一句话,然后教师说::“这位小朋友的声音真清脆!”

搀扶:动作演示。

闪耀:举例说明词义,例如:“塔顶闪耀着金光。”

5、巩固提高。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学习第1节。

1、自由读第1节。

2、盲人阿姨的.感谢信写给谁,信中表扬了谁?

3、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来读这一节。

盲人阿姨为什么要感谢她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书写指导。

搀、胸、耀、脆:左右结构,要左窄右宽。

搀:第5笔是横撇,第9笔是撇,要从“口”字中穿出。

胸:右边的中间部分应先写“×”,再写竖折竖。

耀:第6笔是竖提。

脆:第9笔是横折钩。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作业本:第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5节,知道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做后,集体评改)

绊( ) 胸( ) 使( ) 盲( ) 搀( ) 飘( )

伴( ) 脑( ) 便( ) 育( ) 馋( ) 漂( )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二、学习第2节。

1、轻声读第2节,想一想:诗中的“我”指谁,“她”又指谁?

2、少先队员与盲人阿姨是怎样认识的?谁能用几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

3、指名试答,师生共同评议。

①联系“顶”、“绊倒”等词,体会当时的情景。

②风雪中,少先队员看见盲人阿姨在路上被石头绊倒后是怎么做的?

③“他赶紧跑过来把我扶起”一句中的“跑”字能换成“走”吗?为什么?

4、指导朗读。“赶紧、还替我”应读重音。

三、学习第3、4节。

1、指名读,联系上下文说说“从此,我们认识了”,这个“此”指的是什么。(就是指前面讲的这件事发生后,她们认识了。)

2、“向导”是什么意思?(为人引路的人。)从哪些句子看出她“每天”为盲人阿姨做向导?(抓住“早晨、傍晚、下雪天、下雨天”等词进行教学)

3、你觉得“她”做得对吗?从哪儿看出来?

(一是有礼貌,亲切热情,可抓住“甜甜地、清脆的、总是”等词。二是认真负责,从不间断,可抓住“准时、送、接、紧紧地、搀扶”等词。)

4、看图说说:下雨天,“她”怎样送盲人阿姨?理解“使劲、举”。

5、指导朗读。第3节中“每天、甜甜地、总是”应读重音,第4节应读重音的是“准时、紧紧、使劲”。

四、学习第5节。

1、少先队员天天接送盲人阿姨,盲人阿姨为什么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呢?

2、盲人阿姨为什么说雷锋精神在她身上闪耀呢?(做几次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经常做好事。雷锋叔叔走到哪儿就把好事做到哪儿,他做的好事数不完。与雷锋叔叔一样,这位少先队员做了好事不留名,所以在她的身上能看到雷锋叔叔的好思想、好品质。)

3、朗读指导。最后一句应该用赞扬的语气读得响亮些、慢些。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总结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2、懂得少先队员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3、照样子改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讨论总结。

1、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2、讨论总结

①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想法?

②向大家说一件帮助残疾人的事。

总结:这首诗通过一位少先队员每天接送盲人阿姨的事,赞扬了少先队员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的好品德,我们班上也有许多同学做过帮助残疾人的事,希望大家都像那位少先队员学习,热心为残疾人做好事。

二、指导背诵。

1、按问题背诵:①盲人阿姨感谢谁?

②她们是怎样认识的?

③从此,她们就怎样了?

④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⑤盲人阿姨知道什么?

2、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三、作业指导。

1、照样子改写句子。(课后第3题)

①分析例句,使学生明白,这个例句是将“‘什么’把衣服刮跑了”改写成“衣服被‘什么’刮跑了”。

②要求学生仿照例句改写题目中的两句话。

③答案:a、盲人阿姨被一块石头绊倒了。

b、盲人阿姨被我扶了起来。

2、读课文第4节,写出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①朗读第4节。

②师生共同试写第1句:早晨,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a、读课文中的原句。

b、问:句中的“她”指谁?“我”又指谁?

c、把“少先队员”和“盲人阿姨”分别代入句中。(早晨,少先队员准时把盲人阿姨送过大街。)代入后的这句话,就是第1句的答案。

③其余3句,按上述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作业:作业本第4、5、6题。

篇7:《一位盲人的感谢信》语文教学设计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盲人、感谢、教育、名字、风雪、绊倒、背包、阿姨、清脆、嗓音、点、准时、搀扶、使劲、精神、闪耀”等词语的意思。

3、按照样子改写句子。

4、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正确理解“精神”、“闪耀”等词,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受到感染,懂得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这点学生难以理解。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初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学会有关生字词。

(一)揭题。

读题:教学盲,理解盲人(眼睛看不见的人)。

感谢信(为了表示对别人的感谢而写的一封信。)

介绍书信:书信在以前没有电话的时候,相隔较远的人们之间有什么重要事情都会采取书信的格式予以交流。可以是给长辈写,也可以给同辈写,还可以给自己的晚辈写。感谢信就是其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他是公开的,而其他的书信是不公开的,而且受到法律的保护,要是没有经过允许就拆开他人的书信是属于一种违法的行为。今天要学的这封感谢信更加的特殊,他是不具备书信的一般格式,而是采取诗歌的形式来写的。这样大家读起来会更上口一些,他虽然格式不一样,但是,也具备信的几要素。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划出课文的生字词,要求按拼音读准读正确,响亮地自读课文,看田字格记字形,难记的字多记几遍。

2、检查读音。

词语:绊倒阿姨清脆搀扶使劲举高胸口精神闪耀

读准音,分析有关生字字形,理解较容易的词语。

课文读通顺。

(三)找出信的几要素。

1、写信人是谁?

写信人是盲人阿姨。

2、收信人是谁?

3、要感谢的是谁?

要谢谢教育他的人,但盲人阿姨更多要谢的是那个红领巾。

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也就是说信的这些信息都在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4、看信人有哪些?

(四)小结:

下堂课我们再继续来学习感谢信的主要内容。

(五)生字词巩固练习。

绊胸()使()

伴()脑()便()

盲()搀()飘()

育()馋()漂()

第二课时

要点:研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有关词语,指导朗读。

(一)导入新课。

思考:阿姨为什么要写这封感谢信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根据。

生自由学习课文,边读边做标记。也可以与同学合作谈论得出要感谢的.原因,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一位盲人的感谢信》教学设计之二》。要找的内容可是一个词,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

(二)生学习,师巡视辅导。

1、第2自然段。

(1)生说。师让生分辨两句话分别是写谁的?第一句是写阿姨的。第二句是写红领巾的。再圈出动作词。

(2)知道朗读句子。从中体会到阿姨行走的艰难,和红领巾的急人所急的美好心灵。

(3)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4)小小表演。

表演——评议(加上动作、语言、神态)——再演,

2、第3、4、5自然段。

(1)理解“向导”(给人带路的人。)谁做向导?给谁做向导?你在什么时候用到过向导?但红领巾呢?——每天

(2)根据学生的回答让他们理解:

A准时——给找个近义词。说明什么?

B设实际情况让学生体会到红领巾的不容易。在学生讲到课文中的“为我把雨伞使劲举高”时,挑选一个个不高的同学为老师举伞一分钟,后让他来说说感受。

C搀扶是在是什么情况下,什么人需要紧紧搀扶?

(3)朗读课文。

(4)小结:

是呀,红领巾的心灵是多么的美好,这些都很直接地表现出来了,有些不是很明显,但是如果我们用眼睛要脑子去找还是能看出来的?

(甜甜的嗓音总是带着笑)

(5)介绍:

校长看到了这里,他要红领巾在全校同学的面前介绍她自己的事情,你是那位红领巾会如何来介绍呢?

生练说——指名说——评议——再说

(6)红领巾还是个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学生。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练习巩固:

课后第4题。

第三课时

要点:通过朗读让学生受到感染,懂得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少先队员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一)巩固练习。

1、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二)置疑。

解决问题:盲人是看不见东西的,但是她怎么知道“鲜艳的红领巾准在她胸前飘?”

分小组讨论并交流。

小结:因为少先队员向雷锋叔叔学习,做好事却不留下名字。所以还说“雷锋精神在她身上闪耀。”

(三)感情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四)总结课文。

1、学了这封感谢信你有什么想法?

2、说说你会如何帮助残疾人?

师指出:我们要正确地看待残疾人,他们由于身体上的不健全,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我们不应该看不起残疾人,学习他们的一些动作,如拐脚、碰壁等,而是应该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世界是温暖。

(五)作业:

1、补充练习,用线连接词语。

清脆的红领巾高高地叫

美丽的嗓音紧紧地举

鲜艳的花园

篇8:《一位盲人的感谢信》课文的教学设计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课文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1、知道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盲人、感谢、教育、名字、风雪、绊倒、背包、阿姨、清脆、嗓音、点、准时、搀扶、使劲、精神、闪耀”等词语的意思。

3、按照样子改写句子。

4、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正确理解“精神”、“闪耀”等词,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受到感染,懂得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这点学生难以理解。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初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学会有关生字词。

(一)揭题。

读题:教学盲,理解盲人(眼睛看不见的人)

感谢信(为了表示对别人的感谢而写的一封信)

介绍书信:书信在以前没有电话的时候,相隔较远的人们之间有什么重要事情都会采取书信的格式予以交流。可以是给长辈写,也可以给同辈写,还可以给自己的晚辈写。感谢信就是其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他是公开的,而其他的书信是不公开的,而且受到法律的保护,要是没有经过允许就拆开他人的书信是属于一种违法的行为。今天要学的这封感谢信更加的特殊,他是不具备书信的一般格式,而是采取诗歌的形式来写的。这样大家读起来会更上口一些,他虽然格式不一样,但是,也具备信的几要素。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划出课文的生字词,要求按拼音读准读正确,响亮地自读课文,看田字格记字形,难记的字多记几遍。

2、检查读音。

词语:绊倒阿姨清脆搀扶使劲举高胸口精神闪耀

读准音,分析有关生字字形,理解较容易的词语。

课文读通顺。

(三)找出信的几要素。

1、写信人是谁?

写信人是盲人阿姨。

2、收信人是谁?

3、要感谢的是谁?

要谢谢教育他的人,但盲人阿姨更多要谢的是那个红领巾。

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也就是说信的.这些信息都在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4、看信人有哪些?

(四)小结:下堂课我们再继续来学习感谢信的主要内容。

(五)生字词巩固练习。

绊( ) 胸( ) 使( )

伴( ) 脑( ) 便( )

盲( ) 搀( ) 飘( )

育( ) 馋( ) 漂( )

第二课时

要点:研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有关词语,指导朗读。

(一)导入 新课。

思考:阿姨为什么要写这封感谢信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根据。

生自由学习课文,边读边做标记。也可以与同学合作谈论得出要感谢的原因。要找的内容可是一个词,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

(二)生学习,师巡视辅导。

1、第2自然段。

(1)生说。师让生分辨两句话分别是写谁的?第一句是写阿姨的。第二句是写红领巾的。再圈出动作词。

(2)知道朗读句子。从中体会到阿姨行走的艰难,和红领巾的急人所急的美好心灵。

(3)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4)小小表演。

表演——评议(加上动作、语言、神态)——再演,

2、第3、4、5自然段。

(1)理解“向导”(给人带路的人。)谁做向导?给谁做向导?你在什么时候用到过向导?但红领巾呢?——每天

(2)根据学生的回答让他们理解:

A 准时——给找个近义词。说明什么?

B 设实际情况让学生体会到红领巾的不容易。在学生讲到课文中的“为我把雨伞使劲举高”时,挑选一个个不高的同学为老师举伞一分钟,后让他来说说感受。

C 搀扶是在是什么情况下,什么人需要紧紧搀扶?

(3)朗读课文。

(4)小结:是呀,红领巾的心灵是多么的美好,这些都很直接地表现出来了,有些不是很明显,但是如果我们用眼睛要脑子去找还是能看出来的?

(甜甜的嗓音总是带着笑)

(5)校长看到了这里,他要红领巾在全校同学的面前介绍她自己的事情,你是那位红领巾会如何来介绍呢?

生练说——指名说——评议——再说

(6)红领巾还是个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学生。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练习巩固:课后第4题。

第三课时

要点:通过朗读让学生受到感染,懂得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少先队员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一)巩固练习。

1、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二)置疑。

解决问题:盲人是看不见东西的,但是她怎么知道“鲜艳的红领巾准在她胸前飘?”

分小组讨论并交流。

小结:因为少先队员向雷锋叔叔学习,做好事却不留下名字。所以还说“雷锋精神在她身上闪耀。”

(三)感情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四)总结课文。

1、学了这封感谢信你有什么想法?

2、说说你会如何帮助残疾人?

师指出:我们要正确地看待残疾人,他们由于身体上的不健全,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我们不应该看不起残疾人,学习他们的一些动作,如拐脚、碰壁等,而是应该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世界是温暖。

(五)作业 :

1、补充练习,用线连接词语。

清脆的红领巾 高高地叫

美丽的嗓音 紧紧地举

鲜艳的花园 甜甜地搀扶

2、完成课堂作业 本。

体会:

如此这样的设计,我想对以后他们学习书信可以打下基础,也可以对感谢信这一应用文有所了解。在教学中,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对他人的答案给以补充和反驳,参与性很高。可能是这个教学内容新鲜的缘故吧。可在交流过程当中,他们的思维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居然连感谢的是谁,都分不清。但仔细一想,学生的思维是简单的,也难怪他们觉得“校长和老师”才是真正要感谢的人,因为课文中不是有白纸黑字吗?

如果让他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进行“看信人”有哪些环节的时候,进行一下想象的说话训练,如“当看信人看见这封信的时候,他会说一些什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色,从自身的语言和他人的语言中来体会红领巾的难能可贵之处,并萌发出对她的敬佩之情,达到情感的教育。

篇9:语文课文《一位盲人的感谢信》的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一位盲人的感谢信》的教学设计范例

教学目标 :

1、知道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盲人、感谢、教育、名字、风雪、绊倒、背包、阿姨、清脆、嗓音、总是、准时、搀扶、使劲、精神、闪耀”等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改写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课文的朗读中让学生受到感染,懂得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经常做好事,而且做了好事不留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盲人、感谢、绊倒、清脆、搀扶、闪耀”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1节,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教学生字。

1、什么样的人叫“盲人”?

2、什么叫“感谢信”?教学“盲”,读音与“忙”一样,上面是“忙”的右边部分,表示声音,下面是“目”,表示眼睛。“盲”是眼睛失明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思考:①这位盲人阿姨的感谢信是写给谁的?信中表扬了谁?

②什么事值得盲人阿姨写感谢信表扬?

2、自读:①轻声读课文,划出带生字的词语读读。

②看田字格记字形,难记的字多记几遍。

③边读边想,准备回答以上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抽读课文,评议正音。

2、练习:读一读,给带点字注音。

绊( )倒盲人清脆( )总是感谢搀( )扶使( )劲( )举高胸前精( )神闪耀……

3、说一说,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用的是什么好办法?(重点指导:姨、搀、胸、耀、脆)

4、重点理解:

绊倒:指名表演。

清脆:请一位声音清脆的小朋友说一句话,然后教师说::“这位小朋友的声音真清脆!”

搀扶:动作演示。

闪耀:举例说明词义,例如:“塔顶闪耀着金光。”

5、巩固提高。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学习第1节。

1、自由读第1节。

2、盲人阿姨的感谢信写给谁,信中表扬了谁?

3、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来读这一节。

盲人阿姨为什么要感谢她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书写指导。

搀、胸、耀、脆:左右结构,要左窄右宽。

搀:第5笔是横撇,第9笔是撇,要从“口”字中穿出。

胸:右边的中间部分应先写“×”,再写竖折竖。

耀:第6笔是竖提。

脆:第9笔是横折钩。

六、作业 :

1、抄写生字。

2、作业 本:第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课文第2-5节,知道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做后,集体评改)

绊( ) 胸( ) 使( ) 盲( ) 搀( ) 飘( )

伴( ) 脑( ) 便( ) 育( ) 馋( ) 漂( )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二、学习第2节。

1、轻声读第2节,想一想:诗中的“我”指谁,“她”又指谁?

2、少先队员与盲人阿姨是怎样认识的?谁能用几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

3、指名试答,师生共同评议。

①联系“顶”、“绊倒”等词,体会当时的情景。

②风雪中,少先队员看见盲人阿姨在路上被石头绊倒后是怎么做的?

③“他赶紧跑过来把我扶起”一句中的“跑”字能换成“走”吗?为什么?

4、指导朗读。“赶紧、还替我”应读重音。

三、学习第3、4节。

1、指名读,联系上下文说说“从此,我们认识了”,这个“此”指的是什么。(就是指前面讲的这件事发生后,她们认识了。)

2、“向导”是什么意思?(为人引路的人。)从哪些句子看出她“每天”为盲人阿姨做向导?(抓住“早晨、傍晚、下雪天、下雨天”等词进行教学)

3、你觉得“她”做得对吗?从哪儿看出来?

(一是有礼貌,亲切热情,可抓住“甜甜地、清脆的、总是”等词。二是认真负责,从不间断,可抓住“准时、送、接、紧紧地、搀扶”等词。)

4、看图说说:下雨天,“她”怎样送盲人阿姨?理解“使劲、举”。

5、指导朗读。第3节中“每天、甜甜地、总是”应读重音,第4节应读重音的是“准时、紧紧、使劲”。

四、学习第5节。

1、少先队员天天接送盲人阿姨,盲人阿姨为什么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呢?

2、盲人阿姨为什么说雷锋精神在她身上闪耀呢?(做几次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经常做好事。雷锋叔叔走到哪儿就把好事做到哪儿,他做的'好事数不完。与雷锋叔叔一样,这位少先队员做了好事不留名,所以在她的身上能看到雷锋叔叔的好思想、好品质。)

3、朗读指导。最后一句应该用赞扬的语气读得响亮些、慢些。

五、作业 :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朗读、背诵、总结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2、懂得少先队员要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

3、照样子改写句子。

教学过程 :

一、朗读课文,讨论总结。

1、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2、讨论总结

①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想法?

②向大家说一件帮助残疾人的事。

总结:这首诗通过一位少先队员每天接送盲人阿姨的事,赞扬了少先队员主动关心、帮助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人的好品德,我们班上也有许多同学做过帮助残疾人的事,希望大家都像那位少先队员学习,热心为残疾人做好事。

二、指导背诵。

1、按问题背诵:①盲人阿姨感谢谁?

②她们是怎样认识的?

③从此,她们就怎样了?

④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⑤盲人阿姨知道什么?

2、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三、作业 指导。

1、照样子改写句子。(课后第3题)

①分析例句,使学生明白,这个例句是将“‘什么’把衣服刮跑了”改写成“衣服被‘什么’刮跑了”。

②要求学生仿照例句改写题目中的两句话。

③答案:a、盲人阿姨被一块石头绊倒了。

b、盲人阿姨被我扶了起来。

2、读课文第4节,写出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①朗读第4节。

②师生共同试写第1句:早晨,少先队员是怎样帮助盲人阿姨的?

a、读课文中的原句。

b、问:句中的“她”指谁?“我”又指谁?

c、把“少先队员”和“盲人阿姨”分别代入句中。(早晨,少先队员准时把盲人阿姨送过大街。)代入后的这句话,就是第1句的答案。

③其余3句,按上述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作业 :作业 本第4、5、6题。

板书: 16、一位盲人的感谢信

认识——跑 扶 找

感谢 甜甜 清脆 总是

向导 送接 搀扶 举

篇10:盲人的

一天走到阿亮摊前时,妈妈突然说要买点日用品。她挑好东西,递给阿亮100元钱,说不用找了。没走几步,阿亮叫住了我们,他瞪着木然空洞的眼睛问:“留同志,你给我的是多少钱啊?”妈妈说:“阿亮,钱够的,放心吧。”阿亮捏着钱,先是平着指肚,后是立起掌根,反复摩挲钞票的正反面。我见了心里很不舒服,没好气地说:“钱是真的,还是100块呢!”阿亮笑笑说:“我从来没收过jiǎ钱,谁要是欺负一个瞎子,他的心先就瞎了。我只是不能收您这么多的钱,我是在做买卖啊。”妈妈说:“你今年都没来申请救助了,我也不知道你家日子好过一点没有,这点钱你先用着吧,困难的话再来找我们。”阿亮急了,他摸索着把钱塞到妈妈手里,坚决不肯收,他说自从摆了摊子以后,有收入就不能再接收救助了,还有更困难的人需要救助呢,做人可不能贪心。妈妈没办法,只好拿回那张100块,给了他20块钱,阿亮这才乐呵呵地收下了。

离远了摊子,我愤愤不平地抱怨阿亮不明事理,好心被当作了驴肝肺。妈妈拍了拍我的手,说:“你别看他眼瞎,他心里明白着呢,很坚强、很善良的一个人。”妈妈絮絮叨叨地述说着阿亮故事。他是很偏远农村的人,前两年妻子得了重症,孩子又小,家里欠了一大笔债,实在无路可走了,就找到慈善总会求助。在拿到救助款的时候,阿亮哭着要跪下来谢恩。后来妻子的病看好了,他特意打了电话来,说以后不再向国家伸手了,一定要自食其力,等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也要去帮助别人,将来还要让孩子回报社会。听完阿亮的故事,回头看了看缩在墙角里的那个佝偻瘦小的身影,我知道自己错了。

又一次经过地摊时,阿亮的旁边站着一个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这是他的儿子。孩子拿着一张试卷给阿亮“看”,试卷上打着红红的100分。阿亮在试卷上摩挲着,脸上泛着欣欣然的笑意。旁边的人笑着打趣:“阿亮,你还能看得见啊?叫你儿子念给你听好了。”阿亮反唇相讥:“我怎么不能能看呢?我能看见我儿子长得很好看,我能看见蓝天白云,我还能看见头顶上的树叶都发芽了!”边上的人都大笑了,孩子羞涩地拉拉父亲的衣角,阿亮大着嗓门说:“儿子,这有什么难为情的。别人用眼看,我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来一点不比别人少啊!”

那一瞬,我凛然一惊,第一次认真地打量着盲阿亮:自信的笑容,瘦削的身材,干涸凹瘪的眼眶……可是我仿佛明明白白地看见了他胸膛里那颗透亮的心。世上有很多东西,看了如同未看,我们眼在神不在。记住并真正懂得的东西,却被自己的心房茧住了。

那段时间,我的情绪曾经很低落、很叛逆,在我眼里一切人和事都是黯淡无光的。而盲人阿亮的故事却照亮了我灰暗的心灵,他让我懂得:心里有光,就能闻到春天的气息;心里有光,就能穿透头顶的乌云;心里有光,就能把困难和失落扔在昨天,用不屈的毅力和信念迎接明天。

篇11:盲人读后感

缘起――《盲人点灯》小故事――禅师见盲人夜行打着灯笼,不解,询问缘由。盲人说:我听说天黑以后,世人都跟我一样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我才点上灯为他们照亮道路。禅师说:原来你是为了众人才点灯,很有善心。盲人说:其实我是为自己点灯的,因为点了灯,在黑夜里别人才能看见我,不会撞到我。禅师大悟:为别人就是为自己。

联想――前阵子跟老板去参加了深圳聚成培训集团的《团队复制》的五天四夜封闭式培训,培训开始的时候美女班导黄英(身材不错)对着差不多400多位学员(其实这些学员基本都是企业老板或者管理层)自我介绍说:“我叫黄英,是你们这期《团队复制》的班导,你们要想今天感到开心幸福的话,请记住这个名字;要想明天也感到开心幸福的话,请记住这个名字;要想以后天天都感到开心幸福的话,更要记住这个名字!那你们要不要记住我的名字啊?”下面一片回应声:“要。要。!”黄英美女会心开心幸福的笑了,此时的她肯定感到自己是最开心最幸福最美丽的。。。

分享――其实我们每个人要怎么样才能使自己每天都开心幸福呢,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追求的,也是我们每个人为之每天苦苦努力奋斗的,其实我觉得要每天都开心幸福说很难也很简单,重要的就是:我们要让我们身边的人每天都感到开心幸福,我们自己也会更开心幸福的。盲人点灯是为别人能看清道路看清路人,让别人感到了开心幸福,他自己也因此不会被人撞到,也很开心幸福;学员老板管理者们为了让美女班导开心幸福的一笑,也都开心幸福地记住了她好听的名字,其实这些企业老板们何尝不是每天都在让他们的下属员工每天都过的开心幸福而努力工作创造着,而他们在此过程中也收获了他们的开心幸福。

总结――心中充满着思考与憧憬――原来开心幸福是这么“容易”得到的。。让我们每个人都多做点“盲人指路”之事吧!

篇12:盲人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伊索寓言》。在《伊索寓言》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比如:农夫和蛇、披着羊皮的狼、狼和小羊、盲人和瘸子……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盲人和瘸子》。这个故事是说:一个盲人和一个瘸子,在一个崎岖不平的小路上相遇了,他们俩都十分难走回家,突然盲人的脑瓜子里蹦出了一个想法:我背着你,你在我的背上帮我指路,你说往哪个方向走,我就往哪个方向前进,这样不就行了吗?瘸子非常同意这给想法,便按照盲人所说的去做。最后,他们俩一路平安快乐。

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大家:大家一定要互相帮助,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世上便再无难事了。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的事情发生。记得有一次上美术课的时候,我忘记带剪刀了,我在教室的角落里哭,这时,我的同桌何家英看见了,就说:“你怎么了,为什么要哭呢?”我听了,便回答道:“我忘了带剪刀了,没有了剪刀,下一节美术课就做不了纸小狗了。”说完,我又哭了起来。何家英用温和的语气对我说:“不要紧,我正好有两把剪刀,我借给你一把,这样就没事了啊。”

第三节课美术课的铃声响了,老师一边讲,同学们一边做。下课后,我觉得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堂美术课了!

16《一位盲人的感谢信》

我的引路人作文800字

关于海南的中考满分作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文

我的“引路人”500字_五年级作文_小学作文

神奇的盲人拐杖 想象作文700字

拓展训练盲人方阵心得体会

残疾人日活动总结

读海伦凯勒有感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 之一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 之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 之一(集锦12篇)】相关文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范文2023-05-31

领路的人阅读题答案2023-05-11

户外拓展训练心得体会2022-08-07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个人感悟2022-04-30

假若给我三天光明优秀作文2022-12-04

点亮心中的灯作文600字2022-11-11

初中生的世界作文2022-05-08

《永生的战士》读后感作文2022-09-28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简讯2022-05-13

写里约残奥会的作文800字2023-11-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