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范文

时间:2022-09-14 08:14:11 三年级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范文(集锦28篇)由网友“我头发乱了”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范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范文

篇1:水上飞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渐渐地”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教学重点:

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趣设悬:

(1)导语:一天,小海鸥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飞翔,突然,它发现了一条奇怪的船,大家看--(图片)

(2)讨论:这条“船”与我们看到的船有什么不同?

(3)如果你是小海鸥,你会怎么想?出示小海鸥想法的句子,读出好奇。

你看到这样一艘奇怪的船,你想问什么?(这是一艘怎样的船?翅膀用来干什么?船的样子怎么长得像飞机?如果是飞机为什么停在水上?……)

(4)小海鸥也想不明白,(出示)“他飞了过去,想问个究竟。”这里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换个词理解:清楚、明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这些问题赶紧读读课文吧!轻声读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

长翅膀的船到底是什么呀?板书:水上飞机

2、这句话水能读好它?出示句子:

“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水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

读准多音字:降、难(选择读音)

近义词区别:救护、救援(这句话中还有一组近义词呢!)

说说近义词:迅速--快速、飞速(迅速换个词怎么说?)

说说反义词:降落--升起、起飞(和降落相反的动作是什么?)

比较“降落”与“掉”:这里的“降落”能换成“掉”吗?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想想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吗?

三、重点精读,评鉴领悟:

1、学习交流第2~7自然段

(1)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的?它问明白了什么?

自读课文2-7节,

(2)指名分角色读。听了它们的对话,你明白了什么?

▲小海鸥看见的不是船,而是水上飞机。板书课题:水上飞机

(原来它是飞机家族中的一员,怪不得长着两个大翅膀。)

▲ 水上飞机能在水上降落、起飞,这是它与一般飞机的最大区别。

▲ 水上飞机家族中有许多成员,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

出示第七节:

① 读一读第七节,想一想:给海上救护机的兄弟们分别起一个名字,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能用这样的句式说吗?“我是水上 ,可以 。”

② 讨论交流。板书:

水上救护机 救援船只

水上战斗机 参加战斗

水上运输机 输送物资

水上灭火机 扑灭大火

③ 水上飞机的这些本领作者是怎样介绍的呢?全体读第一句,三个小组分别读三分句。你发现什么了?(作者安先总后分的顺序写的。)

④ 你能说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吗?

水上飞机家族中有许多的成员。如果让你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他发挥哪些新的作用?(水上巡逻机、水上侦察机、水上布雷机、水上搜索机、水上监测机、水上加油机、水上飞机可用于执行多种任务,主要用于海上边界、经济区的巡逻、军事上则用于指挥、侦察、反潜,如果安装相应的武器,也可用于作战。它还可以进行客货运输、行政公务联络、紧急医疗救护、抢险救援、邮递、水面生态监测(必要时可着水采集水样)、航空照相、商业旅游、体育运动以及用于森林保护等。)

请小组成员合作,填填表格,说说水上飞机的新本领。

填表:

名称 作用

(3)指导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读出小海鸥好奇、吃惊、佩服的语气变化,读出水上飞机的自豪。

2、学习交流第8自然段。

① 它们正谈得高兴,突然有了新的情况,水上救护机从水上起飞了。(播放影像)

② 引读第八节。

③“渐渐地”换个词理解。

四、总结全文,激发探究兴趣:

1、总结:水上飞机有那么多的兄弟,个个神通广大,本领高强,小海鸥从好奇到佩服,对水上飞机的种类、作用有了许多了解,相信水上飞机这种飞机家族中的新伙伴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的。

2、刚才通过同学们的想象,我们了解了水上救护机在救援遇难船只时发挥的作用 ,其他水上飞机是如何飞作用的呢?你能选择一种水上飞机,发挥想象,介绍一下吗?

五、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仿造第七自然段的写法,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

3、设计一架水上飞机,画出它的样子,说说它的作用。

板书:

16、水上飞机

水上救护机 救援船只

水上战斗机 参加战斗

水上运输机 输送物资

水上灭火机 扑灭大火

…………

[水上飞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2: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二)过程方法:

1、经历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

2、在对比中发现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2、渗透学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课题

1、口算:

48 + 0 0﹢25 32-0 0×9 3×0

2、出示:0÷5=?设置悬念

3、引入课题 板书:有0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图

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李老师给你们讲过猪八戒分西瓜的那个故事吗?今天李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

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耐。走着走着,孙悟空看到了一片西瓜地,他买来了4个西瓜,准备分给大家吃,你们看(课件出示主题图)。孙悟空说:“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1个。”猪八戒抢着说:“师兄,这样分不好,你们去休息吧,我来分。”猪八戒把西瓜分成了很多小块,他一边分一边尝,嘴里还不停地说:“真好吃!真好吃!”吃着吃着他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光了,然后躺在地上睡着了。孙悟空和沙僧非常生气,孙悟空气愤地说:“啊?你全吃光了,我们3人怎么分呀!”

小朋友们,你想对猪八戒说什么吗?(猪八戒你太贪吃了,你应该分给大家吃。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什么好吃的或好玩的要学会与别人共同分享,不要只顾自己舒服而不管别人的感受。)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除法算式

小朋友们,孙悟空说把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平均每人分到几个西瓜?而实际上,这4个西瓜都被贪吃的猪八戒吃光了,这时还剩几个西瓜?一个也不剩了我们用什么来表示?把这0个西瓜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多少?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3个人?那0

除以3等于多少呢?如果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48个人呢?谁会列式?等于几呀?

3、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请你认真观察上边的两个除法算式(0÷3=0和0÷48=0),你发现了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为什么要强调“不是0”呢?也就是说被除数可以是0,但除数不能是0,为什么要规定除数不能是0?等明年你们读到四年级就知道了,这个知识点在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书里。

还记得课前的那道关于0的除法吗?现在你知道0÷5等于多少了吗?那0÷27呢?

(二)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朋友们,北京光明小学今年六一儿童节要举行跳绳比赛,三(2)班的很多同学都想参加,他们正在举行预赛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情境图)。从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才能知道他们谁跳得快?

2、引导学生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我们先算张明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你会算吗?赶快拿出草稿纸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红色框内的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都是0?这一步能不能省略掉不写呢?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算法既简便又节省时间。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2)刚才我们算出了张明每分钟跳203下,接下来我们算李红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呢?你还会算吗?赶快动手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红色框内的数能省略不写吗?为什么呀?你们真聪明,一学就会了。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方法真的是太好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在要经常用它好吗?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3、引导学生观察商的特点,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他们的商都有0,一个是商的中间有0,一个是商的末尾有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小朋友们,在笔算这种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分别算出了张明和李红每分钟跳绳的次数,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他们谁跳得快。

三、课堂回顾,总结提高

小朋友们,今天的新知识我们就学完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

四、课堂练习,内化新知

小朋友们,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吗?李老师这儿有两道练习题,敢不敢接受挑战?

五、课后延伸,拓展应用

P30练习七第1、2、4题。

板书设计: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609÷3=203

720÷4=180

篇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并能够用文字、图画、图表等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知训与技能:

1、知道哪些物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

2、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制作彩色树杈的乐趣。

二、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会沉和会浮的物体、橡皮泥、高锰酸钾、装水烧杯、水槽、沉淀分离好的土壤、酒精灯、留有矿物痕迹的小勺或玻璃片、五颜六色的树杈、每组一份表格。

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食盐、纸盒、报纸、不同颜料、方塘、土壤、沙子、搅拌棒或筷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固体的性质,谁能说说各种固体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又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呢?

2、固体还有许多性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

(二)自主学习。

1、认识固体在水中的的沉浮现象。

(1)师将几种固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会发现什么现象?有的沉有的浮。

(2)请学生预测,老师带来的其它固体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3)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固体集中在小组内,预测它们放在水中善,把预测的结果记在P82的表格中。

(4)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并预修改。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1)师演示: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3)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呢?

(4)师生共同小结得出: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如果固体在水中浮在水面或沉在水底,那说明固体在水中不溶解。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方塘、土壤、沙子放在水中并搅拌后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P82。

3、了解固体与水混合与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学生阅读P47的图。

(2)这些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与分离有什么科学道理吗?或说出为什么?

(3)你还说出其他的例子吗?

4、结晶实验。

(1)在热水里加盐,充分搅拌,使盐完全溶解,一直到盐恰好不再溶解。

(2)在热水中加入绘画的颜料,使溶液着色。

(3)把各种颜色的热盐水放在纸盒内,周围塞好报纸,这样可以使热盐水慢慢冷却。

(4)把小树枝分别浸入各种颜色的热盐水中,就可得到彩色的树枝。

(四)小结本课。

篇4: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可以溶解在水里。

2、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制作果汁饮料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食用油、蜂蜜、果汁、洗涤剂、烧杯、搅拌棒、天平、凉开水。

2、学生准备:桃子或桔子,榨汁机、干净的矿泉水瓶、少量白糖或蜂蜜。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1)液体有哪些不同性质?

(2)液体有哪些相同性质?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研究把水倒进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1)提出问题。

A.教师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前面我们研究了把固体放入水中的一些情况,我们发现有的固体在水中沉有的在水中浮,有的会溶解,有的不溶解。那么,把液体倒进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沉,有的浮呢?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有的沉有的浮?

B.学生假设。

(2)设计实验。

A.根据我们刚才的假设,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呢?

B.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实验中应该要注意的一些现象。

C.请学生汇报设计的情况。

(3)进行实验。

(4)分析实验结果。

A.你们预测与实验结果相同吗?你能找这其中的原因吗?

B.在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填写P51的表格。

(5)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沉在水下。

2、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1)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请同学用刚才的研究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请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学生分组研究。

(3)师生共同小结:和固体在水里的溶解一样,有的溶解于水,有的不能溶解于水,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先不溶解于水的深也可能溶解于水。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三)课后作业。

1、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液体混合与分离的例子。例如:榨取果汁、用洗涤剂洗碗等,你还知道哪些例子呢?课后榨取一份果汁,将你的果汁调制的美味一些。

篇5: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烧不、平底烧瓶、锥形瓶、天平。

(2)分组实验材料:装饰板、滴瓶、回形针、烧杯、双层玻璃版、几种不同液体(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三把勺子、表格。

2、学生准备:厚塑料袋、简易天平、蜡光纸、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瓶。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它是谁?每位同学选一种液体,说出它的样子和作用,其他同学猜猜是哪种液体。

2、学生思考。

3、学生开始游戏。请一名学生上前说液体的样子和作用,全班同学在纸上写出这种液体的名称。然后请这位同学公布答案,比一比,谁说的比较好。然后换其他同学继续游戏。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说说教师指定的几种液体的性质。

(1)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

(2)完成P49的表格,此表格可以加长,比一比,谁加得长。

(3)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液体在颜色、气味、味道上的性质,其实,液体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质。

2、认识液体在其他方面的性质。

(1)学生阅读P50的内容。请学生参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研究,你能发现哪些液体的其他性质。

(2)学生分组实验。

A.倒出同样多的液体,在天平上和水比比看。

B.把不同的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放的板上。

C.把不同的液体用滴管滴在蜡光纸上。

(3)小组交流。

(4)师生小结:通过同学们的研究,发现了液体在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此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3、小结本课研究的一些科学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到了以下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比较、实验、分析、综合等研究了液体的性质。

篇6:《雪儿》(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的形象。

3. 提高学生保护鸟类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导入新授。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蓝天信使”,大家还记得它是什么吗?叫什么名字呢?谁愿意告诉老师?(指名说)

2.教师相机板书:蓝天信使(鸽子)--雪儿

3.学生齐读课题。

设疑:那么,你们了解雪儿吗?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吗?人们为什么称它为“蓝天信使”呢?它和我之间又有怎样的情缘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课文。

二. 指导朗读课文1~3自然段。

1. 读了课文谁愿意告诉老师雪儿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名说,教师相机出示雪儿的图片)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呢?你能读一读吗?

2. 出示:这白鸽是爸爸在路上捡的,翅膀受了伤。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满哀伤。我和爸爸给它洗了澡,敷了药,它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我便给它取名“雪儿”。

3. 学生自由读,然后小组讨论:从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

4. 集体交流讨论。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哀伤”“洗澡”“敷药”“雪白”等词句结合出示的图片,让学生体会我对雪儿的怜爱之情以及雪儿的外形美。

5. 学生齐读,体会情感。

从大家的朗读声中老师似乎看到了雪儿那对受伤的翅膀,那双充满哀伤的眼睛。老师相信此刻的我们一定有很多话对雪儿说吧,那么请同学们把你最想对雪儿说的话说出来,好吗?(指名说)

[通过图画、朗读、描述等艺术手段,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既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学生保护鸟类,关爱生命的情感]

6.是啊!我们是多么希望雪儿能早点好起来。那么,跌伤了腿的“我”又会对雪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指名说)请大家读一读,从“我”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什么呢?教师相机板书:盼望(引导学生体会“我”因受伤而孤独的心理,使得“我”盼望雪儿的伤更加快点好起来的迫切心情!)

7.学生自由读,赛读,齐读。

[通过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过渡:就这样雪儿每天陪伴着我,我也对雪儿有了更深的了解。

8.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思考:(1).用“--”画出表现雪儿本领大的词语。

(2).用“~~~~”标出表现雪儿品格高贵的词语。

a.指名回答。(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艰难险阻”“飞越千山万水”“忠实”等词语理解人们称它们为“蓝天信使”的原因。)

b.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c.出示:于是,我更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

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从中能读懂什么呢?同桌间相互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给“于是”“更盼望”替换词语。引导学生说出用哪一个词语最能说明我此时的心情。相机板书:渴望

请同学们也带着这种渴望的心情把第三自然段再读一读,好吗?

d.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雪儿在和我相依相伴的日子里,在我的渴望声中终于展开双翅飞起来了,但最终“我”还是送走了雪儿。

三. 指导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

1. 学生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提出自读要求:想一想从“我”和“雪儿”的动作语言中你能读懂什么?

(1) 指名说,集体讨论。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啊”“欢呼”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我对雪儿能够飞向蓝天的惊喜之情。

(2) 那么雪儿又是以一种怎么的姿态飞向蓝天的呢?谁愿意说一说。

(3) 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象雪儿飞向蓝天的情景。

(4) 指名说说看到了什么情景,这情景美不美?那么你会怎样为雪儿欢呼呢?(重点指导理解“弧线”一词。老师可以做一个有关弧线的动作,再让学生动笔花几道弧线。)

[“弧线”一词是学生刚接触的。通过老师的动作及学生的动手实践理解起来更为形象。使学生在说、读中进一步感受雪儿展翅高飞的优美姿态。以此激发学生理解作者“我”为雪儿能够重新飞向蓝天的兴奋心情。]

(5) 要求学生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指名说说。

(6) 再次朗读感悟。

2. 学习第5自然段。

(1) 学生听录音,思考:临别之际,“雪儿”有什么样的表现?标出相关词语。

(2)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抓住“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望望我”等词语。

(3) 从雪儿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从雪儿的叫声中,你听懂了什么呢?指名说说。

(4) 从“我”的语言,动作中,你又读懂了什么呢?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喃喃”一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我喃喃的对雪儿说什么呢?指名朗读我说的话。

(5) 设疑:送雪儿飞上蓝天是我多日的心愿,说话时,应该高兴,大声的说,为什么要“喃喃地”说呢?

(6) 学生讨论交流,指明回答。体会我与雪儿的惜别之情。相机板书:惜别

(7) 学生再次朗读体会我与雪儿那难分难舍,依依惜别的情感。

四. 总结。

1.“我”与“雪儿”从相伴相识相知相离,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依据板书归纳总结。板书如下:

怜爱

蓝天信使--- 雪儿 盼望

渴望

惜别

2.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你最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呢?可以是一句赞美,可以是一句祝福。。。。。。

[《雪儿》(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7:雪儿(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重点难点】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对课文空白处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两幅鸽子图(第一幅画有一只受伤的鸽子,第二幅画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轻音乐录音带、小黑板

【教学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形促读,以境促读,让学生在读中生情,在读中激情,在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质疑导入。

1、世间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你体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鸽子之间的感人故事,题目是:雪儿。

(板书:注意“雨”字头的写法,齐读,注意“儿”读轻声)

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媚敷弧喃剩鸽捡哀悠阻忠递盼线慰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

明媚的春天 美丽的弧线 艰难险阻 飘飘悠悠 千山万水 轻轻捧起 十分快慰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①指名读②评价③再指名读④齐读

(3)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

2、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①爸爸带回,我为雪儿,盼望。

②听爸爸说雪儿是,我更盼望。

③雪儿展开,我望着心里。

这三句话分别是哪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小结

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范写,明确注意点。重点指导“剩、慰”

2、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情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雪儿》,你们看,雪儿飞来了!

(出示展示飞翔的雪儿图)同学们,这就是雪儿,你们喜欢雪儿吗?请你说一句喜欢它的理由。

2、可是有一天,你们喜欢的雪儿受了伤。(出示受伤的雪儿图)它飞不起来了,你看,它的眼睛里充满了哀伤。你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心里怎样?你会怎么办呢?

3、你们说得真好,我们知道作者此时正受伤在家,十分孤独寂寞,她看到受伤的雪儿,又会怎么想呢?

4、相似的遭遇使作者对雪儿格外同情,那么她又是怎样对待雪儿的呢?

二、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2、3小结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雪儿的?

划出有关句子,圈出重点词。

(生读、画、师巡视)

2、交流。

3、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4、小黑板出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①我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心里会怎样想呢?

②是啊,这句话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作者对雪儿能早日展翅飞翔的盼望,以及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范读)

③读得怎么样?你们也想读得和老师一样好吗?要想读得好,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意表情。(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从爸爸那里,我知道了什么?

6、雪儿如此勇敢、忠诚,是人们的好帮手,于是(引读)

谁能读好这一段呢?(指名读)

(二)学习课文(4-6节)

1、在作者的细心照料下,她的盼望终于实现了。指名读第4节

2、雪儿终于又能展翅飞翔了。(出示展翅飞翔的雪儿图)看到雪儿的伤好了,你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

3、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4小节中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请找出来。

4、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段?请大家练读。指名读。

5、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雪儿在蓝天中飞翔,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请听老师朗读第3句,你们边听边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么飞翔的?你觉得它飞得怎样?(引导学生从“托”、“划”、“美丽的弧线”等词上体会雪儿动作的有力,姿态的优美)

6、雪儿不但能飞,而且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你们想和雪儿一起飞吗?让我们配上轻快音乐一起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和雪儿一起飞吧!(配乐表演读)

7、看到雪儿终于翱翔在蓝天,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呢?

8、此时,翱翔在蓝天的雪儿,它的心情又如何呢?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9、是啊,当我孤独寂寞的时候,是雪儿给我带来了快乐。当雪儿翅膀受伤时,是“我”挽救了它的生命,给了它悉心的照顾。我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我们之间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现在要分别了,多么让人舍不得呀!请同学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挑战读。

(4)齐读。

10、“我”对雪儿依依不舍,雪儿飞走了,“我”为什么还感到十分快慰呢?

11、齐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全文,迁移练习

[雪儿(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8:雪儿(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出示图片,激情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雪儿》,你们看,雪儿飞来了!

(出示展示飞翔的雪儿图)同学们,这就是雪儿,你们喜欢雪儿吗?请你说一句喜欢它的理由。

2、可是有一天,你们喜欢的雪儿受了伤。(出示受伤的雪儿图)它飞不起来了,你看,它的眼睛里充满了哀伤。你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心里怎样?你会怎么办呢?

3、你们说得真好,我们知道作者此时正受伤在家,十分孤独寂寞,她看到受伤的雪儿,又会怎么想呢?

4、相似的遭遇使作者对雪儿格外同情,那么她又是怎样对待雪儿的呢?

二、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2、3小结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雪儿的?

划出有关句子,圈出重点词。

(生读、画、师巡视)

2、交流。

3、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4、小黑板出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①我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心里会怎样想呢?

②是啊,这句话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作者对雪儿能早日展翅飞翔的盼望,以及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范读)

③读得怎么样?你们也想读得和老师一样好吗?要想读得好,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意表情。(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从爸爸那里,我知道了什么?

6、雪儿如此勇敢、忠诚,是人们的好帮手,于是(引读)

谁能读好这一段呢?(指名读)

(二)学习课文(4-6节)

1、在作者的细心照料下,她的盼望终于实现了。指名读第4节

2、雪儿终于又能展翅飞翔了。(出示展翅飞翔的雪儿图)看到雪儿的伤好了,你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

3、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4小节中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请找出来。

4、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段?请大家练读。指名读。

5、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雪儿在蓝天中飞翔,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请听老师朗读第3句,你们边听边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么飞翔的?你觉得它飞得怎样?(引导学生从“托”、“划”、“美丽的弧线”等词上体会雪儿动作的有力,姿态的优美)

6、雪儿不但能飞,而且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你们想和雪儿一起飞吗?让我们配上轻快音乐一起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和雪儿一起飞吧!(配乐表演读)

7、看到雪儿终于翱翔在蓝天,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呢?

8、此时,翱翔在蓝天的雪儿,它的心情又如何呢?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9、是啊,当我孤独寂寞的时候,是雪儿给我带来了快乐。当雪儿翅膀受伤时,是“我”挽救了它的生命,给了它悉心的照顾。我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我们之间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现在要分别了,多么让人舍不得呀!请同学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挑战读。

(4)齐读。

10、“我”对雪儿依依不舍,雪儿飞走了,“我”为什么还感到十分快慰呢?

11、齐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全文,迁移练习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文中的“我”帮助受伤的雪儿,让雪儿重新飞向蓝天的故事,在与雪儿相识相伴的日子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吗?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愿意把它写下来吗?……

[雪儿(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9: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知错就改的孙小圣

春天到了,温暖的春风唤醒了万物。孙悟空的徒弟孙小圣趁师父云游四方之际,便溜到了人间。他刚一落地就碰到了要去公园玩的小熊杰米,他俩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孙小圣让杰米当他的导游,杰米爽快的答应了。于是,他们就兴高采烈的向公园走去,一路上,花儿在微笑,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一到公园,孙小圣就被山清水秀的景色迷住了,只见远处绿树成荫,近处五颜六色的小花小草争奇斗艳,他们沿路来到了柳丝轻拂的人工湖边,孙小圣高兴地上蹿下跳,他一下子跳到了湖中的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还做了个金鸡独立的姿势,杰米看见了连忙说:“快下来,危险!”可是,孙小圣却聪耳不闻,还大声回道:“我没事,看我的,接着来了个腾空翻。”把杰米吓了个半死,杰米见状忙喊道:“你再不下来,我就不理你了。”孙小圣听了,只好乖乖的从石头上下来了。

这下,孙小圣安分了很多,不一会儿,两个人就玩累了,他俩来到公园的八角亭休息,孙小圣被两根大红柱子吸引了,他灵机一动,何不在此留下我的芳名呢?说干就干,他“哧溜”一下蹿到了柱子上,用后腿夹住了一根柱子,来了个“倒挂金钩”,拔了一根毫毛,吹了一口气,变出了一支毛笔,在柱子上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孙小圣到此一游”七个大字。他边写边看,得意万分。杰米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杰米着急的说:“快下来,你不能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呀!”

杰米生气地走出了亭子,孙小圣也只好跟了出来,杰米语重心长地对孙小圣说:“你这样破坏公物,乱写乱画是不对的,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的话,公园还会美丽吗?”孙小圣听了脸红得像苹果一样,惭愧地低下了头说:“对不起,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我现在就去擦干净。杰米终于笑了,这时,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唱起了欢快的歌,好像在说:“孙小圣,你真棒!知错就改就是个好孩子。”

篇10: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我来到花园,我和爸爸开始找蚂蚁,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爸爸想到一个办法,办法就是拿一个糖把小蚂蚁引出来。我们分头行动,我去拿糖,爸爸等蚂蚁,过了一会儿我拿糖回来了,爸爸把糖放在地上引那些小蚂蚁出洞。过了一会儿,小蚂蚁出来了,我一蹦老高,看,那只小蚂蚁穿的是油亮亮的黑色大衣,正得意洋洋的走出来。它的脑袋圆溜溜的,身子长长的,它那六条细细的腿正大步的向前走着。

小蚂蚁看见那儿有糖就跑到糖的旁边用触角碰了碰糖,好象在看糖的面积有多大。小蚂蚁跑向洞口进去了,过了一会儿一群队伍从洞口出来了。有的蚂蚁咬一口就回洞口去吃美餐了,有的蚂蚁钻进糖下面好象要当大力士把糖抬起来。那些其它的蚂蚁齐心协力把糖抬回洞里去了。

通过这次观察蚂蚁,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

篇11: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雨停了,天上出现了已到美丽的彩虹,森林里的土地上一下子长出来许多美丽的蘑菇。兔妈妈准备带小兔乐乐到森林里采蘑菇,呼吸新鲜空气。

雨后的森林土地肥沃,小草小花都变精神了,散发着一种淡淡的香味。这里的蘑菇可真多!大树下、草丛中全是蘑菇,你瞧他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

他们采着采着,突然,乐乐大叫起来:“妈妈,快来看呀!这里有许多又大又漂亮的蘑菇!你看,它们大大小小的,像一把把小伞,多可爱呀!再看,他们的颜色多鲜艳呀,有红的、白的、粉的……”说着,小手不由地向花蘑菇伸去。

“孩子,不——能——摘!”兔妈妈看见乐乐摘毒蘑菇,马上跑过来制止。

“我就不信,这蘑菇这么漂亮,五彩缤纷,如果被别人摘走了,多可惜呀!”乐乐不高兴地嘟起了小嘴。

“你看,兔妈妈指着篮子里的蘑菇解释道,“这些蘑菇虽然挺难看,灰头土脸,黑乎乎的,没有一些光彩,但吃了可以补身体,把身体养得棒棒的,多好呀!花蘑菇里都有毒,吃了会生病的。”

“被骗人吧,”乐乐不以为然地说:“这么漂亮的蘑菇不可能有毒,你采的蘑菇太丑陋,有营养才怪了。再说,昨天早上,小黑兔也到这里来了,他吃了一个,刚才还精神抖擞的呢。他不是没事儿吗?”一连串的问题,兔妈妈说不过乐乐,在一旁无可奈何的叹气。

正当乐乐不以为然的时候,耳边传来了救护车的声音。声音过后,小麻雀大叫道:“不好啦!小黑兔中毒啦!现在他到急诊中心去了……”乐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回到家,兔妈妈对小兔说:“看事物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迷惑,要看实质,看用处。”

小兔懂事的点点头。

篇12:长城和运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3、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

她们的名字吗?

(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2、 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句,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3)思考: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3)结合自己的读书理解说说作者的观察点及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三、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

2、比较句子: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3、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看插图或动画体会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0、 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1、指名读, 生评议。

12、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4、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5、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6、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

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

板书:

长城 和 运河

6700千米 1747千米

像巨龙 像绸带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伸向天边

人间奇迹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

[长城和运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13:《长城和运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前置练习:

一、 读一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 查一查:查出下面几个词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奇迹 奇异 创造

三、 说一说: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四、 画一画:

1、画出打动自己心灵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画出不理解的句子,打上“?”。

五、 主题探究:

(1)在作者眼里长城和运河是什么样子?

(2)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3)精读课文,理解对长城的描写

六、拓展资料:

1、查找长城、运河山海关、嘉峪关的资料。

2、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那些奇迹?说说它们的奇异的景象。

教学设计:

一、 复述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城和运河》。谁能复述一下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出示问题:(1) 交流自己读懂的地方。

(2) 在作者眼里长城和运河是什么样子?

(3)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因事先了解了文本,因此这两个问题学生能总结出答案,

只是语言可能不够简练。教会学生用比较简练的语言回答。

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汇报:我们合作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强了,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成果。都准备好了么?

1、在作者的眼里,长城是怎样的?

(像巨龙穿行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由于学生水平的限制,回答可能不全面,这时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1)像巨龙穿行在大地:在这句话中,“巨龙”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巨龙来比喻长城呢?(因为长城长)长城有多长?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6700千米,俗称万里长城。(出示长城示意图、及嘉峪关和山海关的图片)

(2)为什么说像巨龙“穿行”大地呢?可不可以改为“爬行”(想想看,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长城?对,飞机上,穿行更生动)

(3)穿行的大地间的长城,有什么特点呢?(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录像)

(4)什么叫连绵起伏?什么叫曲折蜿蜒?为什么会有起伏?为什么会曲折?(因为长城是顺着山势而建,随着山势,自然有起伏,有曲折)

(5)词语积累:山峰可以有起伏,长城可以有起伏,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有起伏呢?(江水、麦浪)有时候,心情的变化,故事情节的变化,也可以有起伏。出示幻灯片:连绵起伏、波浪起伏、麦浪起伏、心潮起伏、(dié dàng)跌宕起伏

小结:运用这样的方式学习语文,积累词语,这叫举一反三,你就找到了学习的窍门。

2、在我眼里,这是一和什么样的景象?(奇异)

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兴奋、激动、)

再以相同的方法理解运河的特点。交流。

四、 拓展

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我们祖先创造的其他奇迹。

五、总结:

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六、作业:

1庇懈星榈乇乘腥诗。

2惫鄄煳闹型蚶锍こ腔蛘呔┖即笤撕拥耐计,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总结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和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5.老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长城和运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14:长城和运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2)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1)多音字组词。

(2)形近字组词。

骂()使()蓝()导()象()

驾()驶()篮()异()像()

绵()峪()蜿()蜒()扁()

棉()浴()碗()诞()篇()

折()绸()朽()州()飘()

拆()调()巧()洲()漂()

附板书:

2.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像巨龙)东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 古代劳动人

奇迹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民的创造

(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长城和运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15:《荷花》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小节。

2、体味白荷花的种种姿态,感受白荷花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欣赏荷花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

1、同学们见过荷花吗?看。(映示图片)这是什么样的荷花?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2、播放录像。

这么几朵荷花就给同学们带来这么美的感受,如果有一池的白荷花呈现在你们面前,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欣赏。

3、谈感受。

欣赏了这一池活生生的白荷花,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4、揭示课题。

是啊,著名作家叶圣陶就把这一池的荷花描写了下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进课文,去观赏,去感受这一池美丽的白荷花。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那就让我们打开课本吧!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指名读。

好,我们来看看有没有读通读顺。哪些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三、研读课文:

1、读了课文,同学们说说看那些小节具体描写了美丽的荷花?

2、自主学习。

那你们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荷叶的美,荷花的美读出来吗?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好好准备准备,待会儿请你们读给大家听。

3、大组交流。

第2节:

(1)(映示语段)

▲“荷叶挨挨济济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为什么这么读?(图文对照)

点拨:理解挨挨济济(叶子多很美)还有呢?(色美,形美)

▲“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图文对照)

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非常了不起了。请大家想一想,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冒”字写得特别美,美在哪儿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得、高高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

指名朗读。

▲“有的才------。有的花瓣儿全都------。有的还是------,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你喜欢它什么?(哪些姿势)

出示图,图文对照。

谁再来读?

(2)有感情齐读。

荷花真美。作者写得多有顺序,先写荷叶,再写荷花,重点写了荷花冒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形状。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读一读。

第3节:

过渡:哪些同学喜欢第三节,谁来读?

(1)(映示语段)

▲“这么多的白荷花,----。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你为什么在“看看这一朵,很美;”的后面停顿了一下?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老师不明白,明明是一池的荷花,怎么会把它比作一幅活的画呢?谁来帮帮我?

画家是谁?

(2)赛读。

你们能想象着当时的情景给大家读读吗?谁来?

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齐读。第4、5节:

(1)过渡:

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细看荷花,还各有各的姿态呢。看着眼前的一池荷花,我--(引读:第四节。)

(2)在这一段里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美,写得精彩?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也可以根据内容配上动作。

(3)(映示语段)

▲舞动的荷花

“一阵微风吹来,------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荷花在风中舞动,太美了。谁能把自己当作荷花,边读边舞起来?

▲静止的荷花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哪儿。蜻蜓飞过来,------小鱼在脚下游过,-------”

假如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静静地站在那儿,还会有什么动物也会来和你说话呢?

(真有趣。)

(4)表演读。

让我们把自己当作荷花仙子,一起来读一读。

四、布置作业:

课文学完了,同学们最想做什么?

学生“随心所欲”

1、想当主持人:绘声绘色美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当画家:画一画心中的荷花,配上解说词。

3、想当作家:积累文中的妙词佳句,用你的妙笔仿写一种花。

4、想当研究员:查找资料,研究荷花的根茎叶,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读。

2、指导:

“蓬”是“逢”字上面丁一个草字头。

“蹈”右边的笔顺,跟着板演书空。

六、板书设计:

荷花

叶       挨挨济济    像

花       有的……有的……有的……    活的画

想                 风吹来      风过了

[《荷花》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16:少年王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

2、指名读1、2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2、交流。

(1)“探望”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2)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为什么请王勃参加宴会?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都督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大家的表现怎样?请同学们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

2、过渡: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

(1)(指导观察图画)站在滕王阁上,可以看到些什么?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自由读,划一划)

(2)交流。

A、看图理解“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想象水的宽阔,天的辽阔)

B、出示: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4)指导背诵。

四、精读第四段。

1、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了。(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理解句意。(结合图画和第三自然段内容)

(2)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

2、交流。

(1)出示图,想一想: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

(2)正因为王勃边看边想,加上他很有才气,所以他才--胸有成竹。

(3)理解“胸有成竹”,并造句。

(4)于是王勃--

(板书: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连都督也忍不住--(板书:拍案叫绝)

3、指名朗读最后一句话。

理解什么是“奇才”,什么是“拍案叫绝”?

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说一说,演一演)

4、指导背诵。

五、积累内化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

老师也最欣赏这一句,请大家把这诗句多读几遍,有问题要问吗?

2、我很高兴!你们已经学会读书了。古人云:“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真不简单!多么迷人的江上秋景,让我们和王勃一起来欣赏,谁能把这迷人的秋景读出来吗?

4、此时此刻,欣赏着这迷人的秋景,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六、小结

读到这儿,我们也不禁为王勃写叫好。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十四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写出千古传诵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

(板书:《腾王阁序》 千古传诵 奇才)

你还知道王勃写了什么诗呢?课后了解一下,给大家介绍介绍。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3、我国古代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下笔成文的文人还有不少,动员学生搜集类似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或者编一份专题小报。

板书设计:

胸有成竹

9 少年王勃 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腾王阁序》 拍案叫绝 千古传诵 奇才

[少年王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17:少年王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阁赴眼、时写下千古名片藤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课文配有彩色插图,有助于学生体会诗句意境,加深记忆。

学情分析:

学生对少年王勃比较陌生,老师揭示课题后,先介绍少年王勃在滕王阁会上,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让学生带着对少年王勃无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时,抓住重点段落,通过理解词句、图文对照、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秋景,体会诗句蕴含的优美意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人物故事。(板书:16少年王勃)

2、简介王勃

3、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对这篇文章赞不绝口。王勃是怎样《滕王阁序》的呢?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想一想: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南昌藤王阁都督宴会一篇秋景突然朗读邀请文章共同拍案叫绝《藤王阁序》千古传诵

2、讨论:你从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藤王阁序》非常有名?

3、理解“千古传诵”一词

四、学习第一、二节

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

1、自由读1、2 段

2、交流

(1)“探望”还可怎么说?

(2)简介《藤王阁》。学“阁”。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为什么请王勃参加宴会/

(4)都督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人们的表现怎样?(齐读)

五、学习生字

六、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三段

1 (指导观察图)站在滕王阁上,可以看到些什么?

2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自由读,画出你认为比较的句子。

3 交流

(1)读词

(2)出示: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指名读)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读第三自然段

*指导背诵

二、精读第四段

1、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了。(出示、读)

(1)理解句意

(2)这句话好在哪?

(3)指导朗读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王勃是怎样写这句话的?

3、交流

(1)出示图,想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

(2)正因为王勃边看边想,再加上他很有才气,所以他才能--胸有成竹

(3)理解“胸有成竹”,并造句。

(4)于是王勃--板书: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文思如泉:指写文章的思路像什么?

笔走如飞:动作表演

4、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你从什么地方知道都督也为王勃的诗句叫好?

什么是奇才?(板:拍案叫绝)

如果你是都督,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表演)

5、指导背诵

三、小节

读到这儿,我们也不禁为王勃写的句子叫好。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十几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写出千古传诵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板书:《腾王阁序》千古传诵奇才)

四、学习生字

五、指导写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说笔顺

2、读写词语

南昌 庆贺 才气 文思 如泉

宴会 叫绝 秋景 笔走 如飞

二、通读全文,练习背诵3、4自然段

三、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篇决()诵()

遍()绝()解()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然后读一读

()的余辉()的云霞()的秋景

3、背诵、默写“落日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少年王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18:水上飞机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较好地读出小海鸥和水上飞机对话的语气。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迅速”、“渐渐地”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孩子们从小爱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4、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形式,积累语言,拓展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孩子们从小爱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3、学习本课的语言形式,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以对话为主的课文,采取分角色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的读的机会,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朗读中体验,从而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

通过学习,学生对水上飞机有所了解,发挥想象,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介绍水上飞机的用途,学习把积累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介绍,进行语言迁移的训练,促进语言文字的内化和运用。

设计思路:

1、读题质疑,鼓励交流。

2、充分朗读,概述大意。

3、朗读感悟,表达积累。创设情境,实践运用。

精读课文,注意突出重点。学生在交流中,理解了“水上救护机”的作用,紧接着联系下文,给它的几个兄弟分别起名字,启发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学习概括。最后又引导学生跳出课文,拓宽思路,展开想象,讲出具有新功能的水上飞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导入课文、质疑,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要求:读准字音,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把句子读通顺、流利。了解课文的大意。教学生字词,掌握生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要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渐渐地”造句。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

茫茫的大海 风浪 海鸥

货轮 客轮 渔船

掉到 降落 迅速 救援

批改后,读读三组词语,说说每一组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在你们头脑中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

指名说,师归纳出示:

第一组表示大海,第二组表示海上航行的船只,第三组表示水上飞机,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要去看个究竟。

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师:如果我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是究竟什么样子?

水上飞机有什么作用?师:如果我还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师:是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精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过渡:课文中有没有描写水上飞机样子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

指名读,出示“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

“两个大翅膀”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同,你们有没想到相关的一些词语啊?(与众不同,截然不同……)

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奇怪”)

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你觉得它心里会感到怎样(好奇),它为什么会“好奇”呢(突出“啥样,长翅膀”等)相机指导朗读。

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究竟”你懂吗?能不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清楚、明白)

师:刚上课时我们用的“究竟”表示“追问”的语气,而这里是“清楚、明白”的意思,看来,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同的。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二至六自然段

过渡: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那条奇怪的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二至六自然段。

读完了吗?现在你有没有知道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水上飞机)

我们再来读读它俩的对话(逐句指导朗读)

出示:

“喂,船大哥,你好哇!”

“你好!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飞机。”

“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

“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

指导朗读对话

“喂,船大哥,你好哇!”

师:在波浪翻滚的大海上说话,应当怎样?(声音响亮)

平时,你有没有站在远处喊过人呢?喊喊看。

用喊的口气读

你觉得这只小海鸥是一只怎样的小海鸥?(懂礼貌)

从哪里看出来的?(称呼船为“大哥”)

“你好!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飞机。”

师:这一句话是谁说的?

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礼貌是相对的,水上飞机也挺懂礼貌它很友善地对小海鸥的话作纠正,多么自豪。

用自豪的口气读--加上动作读

“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

师:这一句话连续出现了两个问号,应该怎样读呢?

课文中告诉我们他是怎样说的?(吃了一惊)

用吃惊的口气读--加上表情读

“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

指名读

师:这句话该怎么读?文中给了我们提示语“笑了”

加上表情读。

师:咦,船只在海上遇难了,为什么不用船去救,而让水上飞机前往救援呢?

读一读,谁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答案(突出“迅速”)

练习对话

同桌进行对话(注意:语气、表情、动作),教师适时表扬。

(三)第八自然段

过渡:海上救护机能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真了不起。课文中,它真的接到求救警报了,它是怎样前往救援的呢?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找找看,在课文哪儿?

指名读

出示:“他告别了小海鸥,便迅速地滑行起来,机身的两旁随即溅起了雪白的浪花。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

“渐渐地”是什么意思?

师“这不是与‘迅速’自相矛盾吗? (海上救护机离开水面时有一个过程,慢慢上升,飞行时比在水面滑行更快了。)(用词准确)

指导朗读。

海上救护机的本领的确非常大,很神奇,你佩服它吗?

(四)第七自然段

过渡:它俩还谈了些什么呢?

出示:“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有的……;还有的……扑灭森林的火……

自由读

引导理解。

海上救护机有许多兄弟

我们给它们取一个名字(附板书)

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

海上战斗机……(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扑灭大火)

师小结指导朗读

(五)拓展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许多具有各有作用的水上飞机)

思考: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小组合作交流

汇报评议(名称、用途)

三、总结:

刚才我们让水上飞机发挥了那么多新的作用,其中有一些水上飞机已经拥有了,还有许多新型的水上飞机和水下飞机还在设想中,只要大家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以后就等着你们去实现!

四、作业:

小海鸥回去会怎么把今天的所见所闻告诉自己的小伙伴呢?请大后家练一练。

[水上飞机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19: 《水上飞机》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渐渐地”造句。

2、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准备:各类飞机的一些资料、图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设悬

1、同学们,你们喜欢飞机吗?把你们课前收集的一些飞机的图片展示一下,并用自己的介绍一下。通过介绍,大家有没有发现,刚刚我们所说的飞机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在空中飞行的。

2、今天,有一位小客人--小海鸥,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揭题--水上飞机,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飞机怎么会在水上呢?水上飞机是什么模样的?水上飞机有什么特殊的用途?)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

(2)、对于一些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想一想:你已经了解了哪些内容?

2、学生自学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分节指名五人读课文,(1、2---5、6、7、8)相机出示生字词,认读,哪些字的音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如需正音的:“救援”、“遇难”,理解“汲水”。

2、默读课文,你已经了解了哪些内容?(水上飞机的外形、它有很多兄弟,它们各有各的本领。课文中重点介绍的是海上救护机。)

四、学习交流第一自然段:

课文中有没有描写水上飞机样子的句子,从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读一读

1、指名读,出示“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

2、“两个大翅膀”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同,你们有没想到相关的一些词语啊?(与众不同,截然不同……)

3、文中也用了一个问(奇怪),相机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奇怪”)

4、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你觉得它心里会感到怎样(好奇),它为什么会“好奇”呢(突出“啥样,长翅膀”等)相机指导朗读。

5、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究竟”你懂吗?能不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清楚、明白)

师:有时我们会说:“你究竟是谁?”这儿的“究竟”表示“追问”的语气,而 “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中的是“究竟”是“清楚、明白”的意思,看来,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同的。用“究竟”练习造句。

6、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小海鸥好奇的语气。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

二、重点精读,评鉴领悟

(一)精读第二至七自然段

过渡:小海鸥在茫茫的大海上看到的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的?它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的?那条奇怪的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

2、朗读训练。思考:小海鸥是怎样问的?水上飞机又是怎么回答的?

3、分角色朗读。

4、读了它们的对话,你读懂了什么?

重点品读第5、6自然段。

“我”是谁?“佩服”怎么理解?小海鸥佩服它什么?

(我是海上救护机,并板书:海上救护机。“佩服”指令人敬佩、信服,小海鸥佩服海上救护机的本领--既能在空中飞行,又能降落在海上,救援海上的遇难的船只。板书:救援船只)

练习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小海鸥佩服之情,读出海上救护机的本领之大。

5、精读第七自然段。

(1)、读一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想一想:你给海上救护机的兄弟们分别起一个名字,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并板书:(海上战斗机: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扑灭大火)

(2)、你还能说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吗?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让你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它是什么样子的?(水上捕捞机、水上侦察机、水上巡逻机等)

6、指导分角色朗读第2至7自然段,读出小海鸥好奇、佩服的语气,读出水上飞机自豪的语气。

(二)、学习交流第8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第8自然段,用“~~~”画出水上飞机说的话,用“---”画出它出发的句子。

2、想象:海上救护机是怎样救护遇险的船只的呢?

3、读了这段后,你有何感受?

4、用“渐渐地”造句。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激发探究兴趣。

今天,我们听了海上救护机的介绍,了解了水上飞机,同学们肯定对它们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才我们又让水上飞机发挥了那么多新的作用,其中有一些水上飞机已经拥有了,还有许多新型的水上飞机只要大家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以后就等着你们去实现!

五、布置作业

请展示你们的聪明才智,以作文或者绘画或者小制作等形式设计具有新作用的水上飞机。课后,我们在班上举办一次水上飞机设计成果展示会。

[《水上飞机》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20:《水上飞机》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迅速“”渐渐地“造句。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孩子们从小爱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二、听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哪些词语已经读懂了,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四、再读课文要求:

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标出自然段。

1、自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二、细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一天,小海鸥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飞翔,突然,它发现了一条奇怪的船,大家看-出示幻灯片。

(2)讨论:这条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船有什么不同?看到它,你想知道什么?是啊,小海鸥和我们想的一样。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3)指名读第1自然段。哪个词是无边无际的意思?“问个究竟”是什么意思?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5)指导朗读,读出小海鸥好奇的语气。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的?那个怪物又是怎么回答的?

(5)读了它们的对话,你读懂了什么?

(6)句子训练。

(7)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读出小海鸥好奇、佩服的语气,读出水上飞机的自豪的语气。

(8)小结。

3、学习课文第八自然段。

(1)自渎课文,用-------画出水上飞机说的话,用画出写水上飞机出发的句子。再读给大家听。

(2)想象:海上救护机可能怎么样救护遇险的船只呢?

(3)谈谈读了这段后的感受。说说“渐渐地”的意思,并用“渐渐地”练习造句。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水上飞机》一课,听了还上救护机的介绍,知道了水上飞机是一种特殊的飞机,它们有很多种类,各自够有舍弃的本领。

五、作业

1、造句------

2、渐渐地-------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水上飞机》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21:菩萨兵(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热火朝天”、“尽心尽力”词语造句。

教学重点:

能够自主交流,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回忆人物,引出新课

1.师:同学们,还记得朱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他带的红军吧!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以回忆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了“课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这一环节就是从整体入手,扣住课题,通过猜测和满含感情地读课题,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更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分组检查

1师:大家都在课前预习了课文,请打开学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检查。

2.小组活动。

学生迅速找到自己的小组位置,组长迅速明确第一个被检查的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去组织。

3.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让学生习惯于小组合作,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向同学展示自己,注重一些小组合作时学生积极参与度的提升,对学生的小组,组长不是指挥者,而是领队员,进行有序检查。例如在小组检查读书情况是,遇到对于读错课文的,要等一句话读完,再有其他组员有序发表意见。】

三、交流展示

1.词语关

师:请同学们,把书合上。离开书本,你还认识他们吗?

出示:

(1)出示词语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藏胞 地区 一段时间 朱德 翻译 糊涂 春耕 播种 同胞 怨恨 糟蹋 热火朝天 尽心尽力 干干净净平平展展

①开火车读

②放到句子中读

③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师:大家读得很正确,但没有读出词语的特有味道,想读出味道,让我们放到课文中读读。

2.句子关

(1)“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 )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

(2)“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 )了呢?得( )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3)“不能让藏胞来年挨( )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 )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 )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4)“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①发自内心赞美的语气②无可奈何的语气③关切的语气④命令号召的语气)

先给加点字注音,再想一想用什么语气来读?用你选择的语气读读。同桌互相欣赏。

3.课文关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展示,不能够只是关注优生,安排不同层次的朗读,也就是针对后进生的课堂策略的尝试,应该量体裁衣,在建立一个进步的阶梯同时,又给后今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这样可以最大范围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4.生字关

1.重点指导“藏”和“播”。

2.学习多音字“挨” 。

【设计意图:字是人的门面,要树立认真写字的好习惯。在范写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总结钩要出锋快,撇要有尖脚,捺要有平脚。左右结构要左窄右宽。半包围要把中心稳。上下结构要紧凑。】

四、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拿起书,跟老师一起再读一遍课文。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多读课文,感受菩萨兵对藏胞的一片深情。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景自现。提出多多读课文,让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让学生自己在脑中放着有关菩萨兵的电影。】

五、作业

完成过关窗口。

[菩萨兵(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22:课堂实录《朋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师:同学们,今天窦老师刚和同学们见面,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

生:窦老师,我想问你,你平时喜欢交朋友吗?

师:你说呢?

生:喜欢。

师:对呀!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愿意和我自己的孩子交朋友。你们是六年级,我女儿今年正好上初一,其实,年龄和你们差不多。我和她是朋友,自然而然就和你们也是朋友啦!

师:新朋友见面,送大家一份见面礼,读读吧!

生:没有朋友,生活的菜肴里就缺少油盐。没有朋友,生命的天空中就缺少光线。

师:同学们,这句话围绕一个词来写的,顾名思义,就是“朋友”。谁来到前面大大方方、重重地把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

(一学生上台,按老师说的,一笔一画地写下了“朋友”两个字。)

师:说起“朋友”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很轻松。你看,刚才咱们一见面就成了朋友。大家有没有看过中央台王纲叔叔主持的《朋友》这个栏目?

生:……

师:王纲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说起“朋友”这个词很轻松,真正地要去体验它、感受它、实践它,那却并不轻松。比如窦老师在36年的人生历程中,伴随着朋友的搀扶、点化、纠正,伴随着快乐和泪水,伴随着老师的成长,我深深地感受到有朋友真好!(老师深情地叙述,教室里很安静,同学们凝神注视着老师)

师:每每在生活中交朋友,在书本中咀嚼到这样那样的朋友故事的时候,我都以朋友的真情来激励自己的成长。最近,我就看了几本丛书,是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里面有一个栏目,专门讲了“朋友”。每每我读的时候,我就被里面的故事所感染,有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我想,我应当把书本中获得的对朋友的感悟印下来,和同学们分享,想到这儿,我就选了四篇文章,就是同学们手中拿到的四篇。(这四篇文章分别是《记住的和忘却的》、《管鲍之交》、《胖子和瘦子》以及《朋友》。)

师:我相信,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读了文章后,多多少少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篇来谈谈,可以说主要内容,也可以直接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生:我对《管鲍之交》这篇文章有很深的感受。齐桓公登位后,要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却极力劝说,并坚决辞掉相国之位,推荐管仲。这是出于对朋友的真情!齐桓公不记前嫌,重用管仲,并不是因为管仲的才华有多高,其实是被他们的情谊感动了。而管仲深知鲍叔牙对他的深情厚谊,就不辜负鲍叔牙的深情,逐渐施展出了才华,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师:通过对《管鲍之交》内容的理解,你觉得“朋友”应该怎样理解?

生:我认为朋友应该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取长补短。

师:好,就请你把这句话写下来。(生到黑板上书写)

生:我读了《记住的和忘却的》这篇文章,深有感受。……(学生对主要讲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你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朋友”应该怎样理解?

生:就是要“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

师:再简练一些。

生:记住恩惠,洗去怨恨。(生到黑板上写下了这句话)

生:我有补充,……要知道一个没有朋友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飞也飞不起来。

师:向你祝贺,同学们给他鼓掌。他把书上的语言进行了充分的“消化”,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这真了不起!

生:我对《胖子和瘦子》这篇文章有感受:在朋友有难的时候,我们要去帮助它,而不能选择逃跑!

师:可以用一个什么成语来形容?

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学生在启发下,脱口而出)

师:刚才的同学说得很好,就这样说,想补充的也行,谈别的文章也行。

生:读了第二个故事,使我想起了文章后面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真正的朋友,应当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朋友着想,这种友谊是高尚的,是纯结的。(学生联系相关的故事,来谈对朋友的理解。)

师:太好了,我发现你刚才讲的那个故事书上没有,你把她补充进去。这是多好的一种语文学习方法,把刚才的写上来。(学生在黑板上写感受)

生:读了这几篇文章,我有四点感受:第一个感受是既然是朋友,就要记住朋友对你的恩惠,朋友对你的批评和鞭策,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自己翱翔,飞得更好;第二个感受是既然是朋友,就应该在危险的时候给予别人最大的帮助;第三,那些事不关己,一心想着保全自己的朋友,与他们不相交也罢。第四,朋友之间,应该守信用,这样的朋友才是最好的朋友。(台下一片掌声)

师:说得真是太好了!同学们,这么多的同学还想谈,好,这样吧!把你们想要说的话与前后桌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相互交流)

师:好,我们看看黑板,来齐读一下。(孩子们在黑板上写满了自己对朋友的理解的话,就像“小名人名言”。)

(生朗读)

师:有没有发现问题。(指着其中的一句话,原来其中有一个字写错了。)

生:我发现这句话中“谅解”的“谅”写错了。

师:是谁写?知道怎么写吗?(教师脸上仍然带着笑容,一学生赶忙上去改正错别字。)

师:再读……

你看你们多了不起呀,自己读书,就获得这么多对朋友的理解,这让我想起罗曼罗兰说的一句话,“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已,检查自己,升华自己,超越自己”。同学们,我们能否在人家的情感世界里,真正去走一趟,也在里面真正的发现自己,检查自己,超越自己呢?要想真正达到这一点很难。下面我们就选择一篇我们这一生也许遇不到的一篇《朋友》,我们来好好地研究研究,体验体验,来谈谈我们的感受。

师:你就预先读了,现在你们就用心地来读这篇文章,同学们可以读一读,划一划,看看,哪些地方对你触动大,选择你自己的读书方法来读,大声读也可以,默读也可以。

……

师:这对你有什么感触?

生:“无辜”这个词……

(教师指名若干名学生开火车一句一句地读课文,并随机请学生说说感受。)

师:同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重要的地方,里面都隐藏着“但”这个字,我们把这段话找出来读一下。

(生读含“但”的两句话)

师:什么时候用“但”这个字。

生:转折的时候。

生:上面的意思就是没有人肯为朋友坐牢,但是达蒙真心为皮斯阿司坐牢,强调了他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一个人。

师:对,当文章的上面的意思和下面的意思完全相反的时候我们才用“但”,像这样的句式我们着重强调的是后半部的。联系上文,请你进一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这句话上面用了一个“但”字,证明为了朋友会去观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就从这件事来说,想回家看看母亲,但是没有人为他坐牢,就是这个朋友真的为他坐牢。

师:所以你想突出这个意思。

生:读书……

师:他谈出了对这段话的理解,着重突出了“但”字,还有没有同学想谈。

生: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达蒙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别人坐牢,证明他已把当成自己最好最好的朋友了,他本身就很信任彼此,相信他们之间的友情是纯洁的。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但”这个字看出来的。

师:从这两位同学对这段话的理解,同学们已经很了解了。我们再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

师:就是这句话,若老师再给你们读一遍,同学们你们能听出些什么呢?

(教师朗读,注意了突出了“茫茫人海”等重点词。)

生:我听出了黑暗中的一点光线。

生:没有一个人为皮斯阿司坐牢,只有他的朋友达蒙。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达蒙很信任皮斯阿司,达蒙是一个高尚的人。

师:茫茫人海,皮斯阿司还有很多的朋友,但谁愿意为他杀头的呢?别个怎么没出来?这说明达蒙怎样?

生:他很勇敢。

师:你读读这段话,要能让人听出达蒙是很勇敢的。

(学生读这句话)

(教师二次读这句话,突出其它的词语)

师:这一次,你又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他们有颗互相信任的心,他们友谊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之上。

生:达蒙是心甘情愿为他坐牢。

师:再读一遍。要读出达蒙是真的原意为皮斯阿司坐牢的。

(学生读这句话)

师:还是这句话,我再读读。(教师三读这句话,语气又有了变化,突出的重点词不一样了。)

师:你还听出了什么?

生:他之所以为皮斯阿斯坐牢,是因为他了解皮斯阿司,相信彼

生:达蒙不怕死。

生:我听出了朋友里面的一些真情。

生:我通过这句话听出了患难真情。

师:那这段话中的--号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强调。

生:读课文。

师:还有同学想读吗?其实,你想怎么读就可以怎么读,只要读出自己的滋味来就行,谁来试试!

(一学生大胆尝试,深情地朗读)

生:我也来试试。(许多孩子都举了手,教师点了多名学生读书。)

师:读出自己的滋味来,其实就这么简单!

师:同学们,现在来个实话实说。如果你们碰到了这件事,你们会不会替他去坐牢?

生:我会去,因为朋友之间的友谊是珍贵的,因为他是一个讲信用的人,所以我会去。

生:我会去,如果我被砍头了,我就会千古留名,人生在世,就是为了千古留名,活得精

生:我是达蒙的话,我就不去,因为我的生命比他更有价值。

师:你比他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你也知道生命只有一次。

生:我会去的,我信皮斯阿司,我知道他一定会来的。

生:如果我是达蒙,我就不去,因为我还没有做出一番事业就死去了。况且死了,也不好孝敬父母了。

师:如果还让你们接着说的话,你们还会说很多很多,你们刚才所说的去或不去,都是达蒙复杂的思想斗争,他会不懂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吗?

生:懂。

师:他会不懂自己的母亲也需要孝敬?

生:懂。

师:他了解不了解自己的朋友是无辜被处死的。

生:了解。

师:达蒙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皮斯阿司是一个这么孝敬母亲的人。

生:我的朋友一定会回来的。

师:好,你信任他。

生:为这样的朋友去死,死也值得。

生:他心里会想,如果他不信任自己的朋友,朋友怎么能信任我呢。

生:人生能得一知己,是很不容易的。

师:好了,同学们,就怀着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决定,你们再读读这段话,如果你们是达蒙,单读还是齐读?

生:单读。

师:好,谁来。

(多名学生读书)

师:日子如流水,却发现皮斯阿斯一去不回头,它也许……也许……,达蒙心里怎么想的?他还是面无惧色,还是洋溢着慷慨陈词的豪情?

再看这句话,“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他们会议论些什么呢?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达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他还是……面无惧色……”请同学们自主选择一组,动动笔,展开想象的翅膀,反复揣摩这句话,把你的想象写出来,你的智慧就在你手中,一会儿请你朗诵给大家听。

师巡视。

生:日子如水,皮克萨斯,一去不回头,他也许会来,也许不会来,但刑车上达蒙仍然抬头挺胸,不但……,反而洋溢着慷慨赴死的豪情,他心里想,朋友,我相信你,我相信你会来的,即使你不来,我也死得其所。

生:日子如水,皮克萨斯,一去不回头,他也许不回来,也许马上就回来,但行车上的达蒙抬着头,挺着胸,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洋溢着慷慨赴死的豪情,他心里想,不管他回不回来,我都理解他,因为我们是好朋友,我了解他。

生:达蒙住进了监牢,吃的是窝窝头,住的是破旧的茅房,但行车上的达蒙抬着头……充满豪情,他心里想,唉,皮斯阿司,希望你和母亲相聚,祝你好运!

生: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他们有的同情达蒙的遭遇,有的嘲笑他的愚蠢,还有的说他愚不可极,但行车上的达蒙……豪情,他心里想,随便你们怎么说,我的朋友皮克萨斯一定会回来的,我相信你一定会回来的。

师:听了这么多同学的回答使我想起了但丁的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生:日子如水,皮斯阿司,一去不回头,他也许远走高飞,也许在回来的路上,但行车上的达蒙抬着头,挺着胸,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扬溢着慷慨赴死的豪情,他心里想,皮克萨斯你不用回来了,好好孝敬你的母亲,我会替你去死的。

生:达蒙住进了死牢,吃的是粗饭,穿的是破烂不堪的囚衣,住的是死牢的牢房……

师:你说的是死牢的牢房,这死牢的牢房会是什么样的牢房?再想象

生:达蒙住进了死牢,……

师:你说是什么样的死牢?

生:是又臭又脏的死牢,

生:达蒙住进了死牢,吃的是发霉的牢饭,穿的是破烂的囚衣,住的是阴暗潮湿的牢房,但行车上的……豪情,他心里想,皮克萨斯,我亲爱的朋友,你现在应该正和你的母亲度过这最后的时光吧?就算你不会回来,我也不会怪你,只要朋友开心,我也开心。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要说,这样,大家前后说,互相说,把你的快乐与别人共享。

(生互相交流。)

生:这句话说明皮斯阿司是一个守信用的人,他本可以兆之夭夭,让达蒙做他的替罪羊,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守信用,他不愿让达蒙做他的替死鬼。

师: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回来的。

生:淋漓的风雨中

师:咱们这儿也下雨的,算不算淋漓的雨。

生:不算,是淅淅沥沥的小雨。

师:他是在淋漓的风雨中来的,而且是在千里之外,飞奔而来,你怎么看待?

生:我认为他是马不停蹄的,一心赶回来,不相让他的朋友替他死。

师:好,就请你把这样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读。

师:累得没劲了,你刚才说得多好啊,他在远处喊:“我回来了,我回来了”,应该是“我--回--来--了”,“我--回--来--了”(声音拉长)谁再来读读。生读。

师:一般由远处远处传来的声音第一句低,第二句高,再试试。师读前半;生读“我回来了,……”

师:我要是你们,我肯定会这样读,“我--回--来--了”。

师:亲爱的同学们,假如皮斯阿司回来了,他告诉人们没事了,我回来了,他想到了自己,会怎么读?

生:我回来了。

师:假如他想到回来了,他会怎么读?

生:我回来了。

师:假如皮斯阿司回来了,他很累,上气不接下气,应该怎么说?

生:我回……回……来了!

师:再说,可以有创造。

生再说。

师:如果是我,我肯定急着说,“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每个人现在体会,你就是皮斯阿司,体会。

师:把手放在桌上,发出马蹄声,皮斯没学过普通话,他会怎么喊?

生:读。

师:没有掌声,再读,再体会,你就是皮斯阿司。

生:激情读。

师:此时此刻,“我回来了”(轻声读),又说明什么?

生: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师:同学们,就是我们凭着对朋友的信任,皮斯阿司回来了,此时此刻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哪两个字?

生:信任(师板出)

师:谁读,读出你的内心感受,读自己的。

生:读。

师:同学们,我们能够想象,皮飞奔刑场,解下达蒙的绞索,然后紧紧拥抱在一起,风雨中,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一切尽在不言中,开心的泪,激动的话在彼此的胸中涌动,同学们把你们的所想,用你们的读来表现出来好不好?

(出示了三句话,学生朗读体会:

句1:但,茫茫人海,就有一个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句2:但,刑车上的达蒙,抬着头,挺着胸,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洋溢着慷慨赴死的豪情。句3: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师:同学们,皮斯阿司回来了,达蒙站在这儿会怎样?大家想象。

生:雨越下越大,像断了线的珍珠,他们俩抱得更紧了,国王看到这一幕,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国王说:“你们真够哥么”,我就把你们放了吧。

生:所有的老百姓,官兵跪下来向国王求情,最后国王饶恕他们了。

生:雨下大了,皮回来了,国王赏了他们一些厚礼。

生:皮被处死,达接回他的母亲,养活了这位老人。(鼓掌)

生:……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公元四世纪,那么最终的结果怎样呢?就在这四本书本中的《上帝的笑脸》中,我想结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文中的情感世界里,我们感受到了朋友的信任,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感受,带着对朋友这样的理解,回过头来再读其它的三篇作文,我想,再读这三篇时,你也一定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我认为朋友间是默默的,什么东西都没有信任重要。

生:朋友的友谊是伟大的,是无限的,我们要信任朋友。

生:一个人一生的成功都离不开朋友(写在黑板上)

生:朋友应该当面指出他的缺点。

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我们对朋友的认识有了一个升华,我们从书本上有了新的认识,在课文走了一个来回,这是学习文章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读有字之书犹如品味美味佳肴,这很重要。当然生活也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我们也要悟无字之书和人生啊。因为我们周围有这么多活生生的教材,我们再走到生活中去,一会儿同学们到周围的老师中去,看看他对朋友有没有他独特的理解和认识,你还可以请教他,让他讲讲人生经历中朋友的故事,这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和方法。我们看看谁最能够采纳信息,汇集信息,一会儿再到前面来汇报。

(生采访现场老师。)

师:谁愿意抓住机会,汇报你的收获?

生:我采访的是后面的老师,他说朋友不在于多,只要是知心朋友就行了,有一句话特别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且知心朋友要当面指出错误才是。

生:老师说朋友要心灵相通,要志同道合。(板书)

生:我采访的是邱老师,他说“朋友不要太多,只要有一个就行了”。

生:我采访的是朱老师,他说:“在自己伤心痛苦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朋友。

生:当你把快乐送给你的朋友你就获得了双倍的快乐,当你把痛苦给你的朋友,你就减少了一半。

生:拥有了朋友你会拥有更多,朋友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当你孤独无助时,你的朋友将会为你驱除烦恼,你将从痛苦中走出来。

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为国为民,化敌为友。(学生把采访得来的这句话写在了黑板上)

师:亲爱的同学们,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谈。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又获得了这么多对朋友的理解,再让我们找回它,放声地读一读,开始。

(生齐读黑板上学生们写的对朋友的理解。)

师:通过这堂课的理解,你对朋友想要说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或者一首诗等等,或者你想唱出来都可以表达此时你对朋友的理解。

生:人世间最真诚的莫过于朋友间的友谊了。

师:老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你想对谁说,你就说出来。

生:我想对徐薇,我想对你说,朋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信任,不能互相猜疑。

生(徐薇):我也想对你说要相信朋友,信任朋友。

生:朋友,你是我人生中最亮的启明星。

生:你就像甘泉滋润着我的心田,你就像阳光驱走了永久的黑暗,你就像五彩缤纷的彩虹,为蓝天增添了光彩,朋友,你太伟大了。

生:我想对老伯伯说……

师:亲爱的同学们,就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当你对朋友的理解走进心里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的感到朋友的意义。读……(师指黑板,生读黑板上的句子)

(完)

[课堂实录《朋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23:《李广射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预习要求:同以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由介绍卢伦的《塞下曲》六首。

2、引出文中诗句,简单介绍“飞将军”李广。

3、板书课题,生读题。

4、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5、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6、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7、出示文中诗句,学生尝试理解。自渎课文,尝试用文中语句理解。带着未解疑问进入自学和合作学习。

二、读课文

1、 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 神勇无比 边境 朦胧 巡逻 疾风 警惕 搜寻 影影绰绰 猎物 惊呆

2、检查自学效果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6、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7、 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了解关于李广的故事。

4、选择卢伦《塞下曲》六首诗中任意一首课文之外的诗进行自学。

第二课时

一、诗文导入,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人们称他为--(生答)(板书:神勇无比 “飞将军” )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课件出示《塞下曲》)

(1)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

(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二、小组合作交流

1、合作交流: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2、汇报展示:

A 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

B 我是从“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这些句子中理解“夜引弓”就是……(相机板书:拉弓猛射)

C 将军是怎样引弓的?

D 将军为什么要引弓呢?

李广将军夜间外出巡逻,树林深处风吹草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林暗草惊风),李广将军以为有虎,便“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出了一枝白羽箭。(将军夜引弓)。

3、理解《塞下曲》

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点击:出风声),树木野草丛中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屏幕显示黑夜)

学生对应诗句及课文相关内容。

三、读好古诗、欣赏动画,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习背诵古诗。)

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

2.学习《出塞》

3.课外作业: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8、李广射虎

风吹草动 以为有虎

神勇无比 拉弓猛射

[《李广射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24:李广射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谈话:三(2)班的孩子都喜欢看书,有谁看过《水浒传》?(生举手)你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吗?你能够给大家讲讲吗?生上台讲故事。(效果反应:所有的学生都听得入迷了,相信通过这个学生的讲,必将有更多的学生去寻找这个故事,从而爱上了阅读。)

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今天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 (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 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一定感到好奇,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老师也很好奇,我把好奇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出示问题。)

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老师读书的方法是:先看题目,然后尽情想文章会写什么,在旁边写出来,会有快乐感。如果文章没有我想得尽兴,我还可以续编,写出自我的感受。不仅学到知识,还特别有成就感!读书是快乐的!(指引学生看墙报。)

老师的经验介绍:今天我把墙报的秘密告诉同学们,之前一定有学生疑惑--老师的小本本中一定有重大的秘密!是的,灵感总是在一瞬间,过了时间就想不起来了。我习惯身边放一个小本子和笔,一有灵感就写下来。墙报的内容的选择也是由我和同学产生:看到一些同学玩得忘乎所以,一些同学只埋头读书,而给我启迪--成就了“最好的自我”内容,一个孩子不仅要快乐,更要有文化涵养,有自己的思想,有责任意识,而一个价值观的形成,又离不开经典的熏陶。我正在读《道德经》,收获很大。所以就用“经典伴我行”内容。(具体设计过程可参照黑板报的设计(原创))。我也希望同学们口袋中也带有小本子和笔,也让你更丰富起来。

3、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1)多媒体出示古诗: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自由读读这首诗 [注意多音字没(mo)],哪些词句不理解或者感到难懂,请提问,教师随机做上标记。

(学生难懂的词句:塞下曲、草惊风、引、平明、没、石棱)

师评价:同学们,会学习的同学不仅要善于提问,而且还要善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聪明的孩子会善于提问,而智慧的孩子更会学会思考,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你们愿意做哪一类孩子?(生说。)对,智慧比知识重要!你们行吗?谁来说说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么多的问题?(读书、思考、讨论、利用工具、咨询等)

4、学生自由读课文,带着问题去读更认真。读完后,同桌再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飞将军” “神勇无比” 。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

2、媒体出示词语:(第一次出示有拼音,第二次去掉拼音)

lu lun leng luo chuo nian sou zha

卢 纶 棱 逻 绰 拈 嗖 扎

tang sai jing ju ti sou da ying lie dai

唐 塞 惊 据 惕 搜 搭 硬 猎 呆

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唐代 边境 惊呆 运足力气

出没 巡逻 猎物 神勇无比

(1)自读--指名读――领读

(2)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集体读 学生练读增强记忆。

4、再读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思,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哪些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后解决的。读完后展开讨论。(鼓励刚才提问的同学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教师点拨: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塞下曲:指古代一种以描写边防战士为主的诗歌。)

三、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读解第一句诗。

(1)出示:“林暗草惊风”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再指名朗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老师再引导:在一个月朦胧的夜晚,你出去走路,心情怎样?(生都作出了可怕的样子。)师生评价。(可反复几次,重点要把诗句中的“暗”和“惊”的意思读出来,林是暗的,风惊动了草,即要读出令人恐惧的感觉。)

(3)集体朗读,渲染气氛。

2、读解第二句诗。

(1)出示:“将军夜引弓”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然后指名朗读。

(3)教师将第三句改成“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遍四处搜寻着。”让学生找出差异之处,并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教师出示“警惕”一词,让学生体会原句中李广在搜寻猛虎时的小心谨慎的样子,然后教师再指导把这句话读好。

(4)多媒体出示:“猛然间,李广发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第二天……”(旁边附上相应的图片)(“影影绰绰”和“拈弓搭箭”设计为点击时出现红色下划线,并在它的右上角出现“?”)

①指名朗读,引导质疑:这两句话中有没有什么地方比较难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做动作理解“拈弓搭箭”的意思:左手握着弓,右手把箭架在弓上。影影绰绰:指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②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再读,反复多次。(要读得紧凑些,紧张些,体会李广的胆大和射箭技术高明)

③师:李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胆大艺高)

④继续引导质疑:同学们,在这两个自然段之间,你是否发现了什么问题?

提问:李广射出了箭,为什么不马上派人去寻找猎物?(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出自己的理解,感受李广的多谋沉稳)

3、指导读好第一二句诗,最后完整的朗读古诗。

四、写字指导

1、再一次出示生字,读一读,说一说哪些生字在书写时要引起注意的。

2、指导写字:引导学生把本课的生字分成两类,一类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左紧右松才好看;另一类是上下结构的字,抓典型,按比例书写。

3、重点指导书写“逻、守 、搜 、塞”。继续指导学生写字规范入体。

(1)多媒体演示“搜”的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并与“叟”“嗖”“馊”比较。

(2)多媒体演示“塞”的笔划,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五、习字册上书写生字。

附板书:

8、 李广射虎

“飞将军” 神勇无比

教后记: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因此,借助课文来学习《塞下曲》,要在读好诗的基础上,对照课文,进行尝试性的理解学习,我认为对古诗的理解应避免一字一词的理解,要倡导融会贯通的整体把握。但对理解及体会意境的关键词语要较好地把握。例如:古诗中,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平明”、“白羽”、“没”、“石棱”,这为学生体会李广的力大无比,做了较好的铺垫,通过对朗读的指导以及适时地情境。学生能深入体会到当时的场景,他们能把自己内心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场景。较好的通过读来表现。

[李广射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25:李广射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一、 回忆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8李广射虎

2、这篇课文的结构形式叫做:文包诗

3、谁来?【出示】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4、诗中写的是谁?(李广)

谁来介绍李广?时代、美称、职责

(李广是西汉著名的飞将军,他负责镇守北方边境,作战神勇无比。)【板书】

5、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近飞将军李广,感受他的神勇无比!

二、 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出示】打开书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3、4自然段,读完找一找:你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了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无比?找到答案划出来,再4人小组交流

(一)我们小组找到的是第3自然段中的: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出示】

1、你从哪些字词体会到李广的神勇无比?(警惕的目光、搜寻)【出示】

2、同意的给他掌声。

3、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出现猛虎的那个夜晚。【出示】看着图,仔细听!

(师配乐朗读)

(1)假如你现在就身处这片松林,能看到什么?(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清)

怎么会漆黑一片?(月色朦胧:月色不明朗,看事物模模糊糊)

(2)听到什么?(疾风声、沙沙声)【出示】

(3)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出示】

(4)这样漆黑的松林中还经常有猛虎出没!你会有什么感觉?(害怕)

读出这种感觉!

4、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没有)

而是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出示】

李广在任何的环境下都能提高警惕,面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沉着冷静,怪不得和敌人战斗时:神勇无比!

5、自由练读,读出环境的阴森危险,李广的神勇无比。

谁能为大家献上朗读?觉得好的送上掌声!

还有谁想来?掌声呢?

还有么?

一起来!

你还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了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无比?

(二)我们小组找到的是第3自然段中: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出示】

1、你从这一句的哪些字词体会到李广的神勇无比?(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了出去)

2、同意么?掌声送上。

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段话中有一些表示动作的字,找出来!(拈、搭、运、拉、射)【出示】

4、你找得又准又全!能用动作将这几个字演出来么?

停!他刚才拿起弓、架起箭就是拈弓搭箭。

继续!把力气集中在手上,拉开硬弓,射出去。

5、拉一拉弓,告诉陈老师:这弓怎么样?(硬!难拉!)

一面小小的弓都这么难拉开,而李广所使的大黄弓足有3石,西汉时期的一石=96斤重,需要双手有大约300斤的力气才能把李广的大黄弓拉开!真是:力大无穷!【板书】

6、谁还想来学一下李广射虎!

你们有没有发现,韦烨枫和XXX相比,动作来得更?(熟练、迅速)

你从文中那个词体会到动作要熟练、迅速:连忙【出示】

如果慢吞吞的,老虎瞬间就扑了上来!动作要一气呵成!

7、在面对老虎的瞬间,李广将军沉着冷静,将箭射得如此纯熟,真是:神勇无比

8、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用朗读表现出飞将军的神勇无比!同桌练读!

谁来读好它?

谁来评一评他的朗读(射箭的动作是一气呵成,动作要读得更连贯一些,语速加快。)

请你来为大家读一读! 真棒!一起来。

9、【出示】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试试,既要读出环境的阴森危险,又要读出李广的神勇。

一起来!

你还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了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无比?

(三)我们小组找到的是第4自然段中: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出示】

1、哪些字词让你觉得李广神勇无比?(深深地扎进、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出示】

2、把“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换成“无法拔出来”好不好?为什么?【出示】同桌之间读一读,比较一下。

3、如果你是在场的随从,你会怎样拔?(两三人拔、拔萝卜一样拔)可任凭将士们努力却: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出示】读好它!齐!

4、如果你是在场的随从,会说些什么?(我从你的话中听出了:惊奇、敬佩!)

(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李广将军你太了不起了!我太佩服你了!)

5、同学们,石棱是石头表面最坚硬的部位,而李广将军力大无穷,能够将半截白羽箭深深地射入石棱中,令将士们束手无策,无可奈何!真是:神勇无比!

6、将士们和你们一样惊奇,对李广将军是充满敬佩。读出这种感情!

三、精读诗歌

1、李广射虎的故事到这儿就学完了!

2、【出示】故事理解了,诗歌一定也没问题!齐: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3、【出示】你能看着古诗,加上动作、表情讲讲这个故事吗?同桌之间相互讲讲、一个人讲完,另一人要补充、提意见。

4、历史上射死老虎的人倒是有那么几个,可能够将箭深深射进石头里的就只有李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沉着冷静的他能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力大无穷的他能在与匈奴的战斗中一箭双雕!百步穿杨!

有这样神勇无比的飞将军驻守边关,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让我们捧起书本,用朗读来表达对飞将军李广深深的敬佩!

四、拓展延伸

1、其实呀!写诗赞颂李广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出示】听老师读。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

3、诗歌的第二句告诉我们:如果攻打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就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越过阴山来侵犯我们。

我们的李广将军令敌人闻风丧胆!读好它!

4、今天语文课上我们认识了一个神勇无比的飞将军李广,他让人民钦佩,让敌人畏惧。崇敬飞将军的同学课后可以做以下几件事:【出示】

(1)将李广射虎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射虎英雄。

(2)搜集李广将军的其他故事和诗歌,下节语文课上我们集中交流。

五、布置作业

打开小练,开动脑筋,完成第8课。。。 。。。

8、李广射虎

力大无穷 神勇无比

[李广射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26:李广射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指导边读边想边体会,培养语感和问题意识。

4、知道《塞下曲》描写的是西汉“飞将军”李广,从故事中感受他的神勇无比,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朗读指导,要读出语调和感情,培养语感。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体会的习惯,学会质疑问难。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体会的习惯,从故事中感受李广的神勇无比。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今天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 (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 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3、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

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 指名读。

(2) 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 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 指名读塞下曲。

(5) 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 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 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 指导朗读。

(5) 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 寻找猎物 扎进石头)“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总结全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李广射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27:长城和运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教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看地图“长城”“运河” )知道这是什么吗?

2、全名叫: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它们都是享誉世界的建筑奇迹。你们都了解长城和运河些什么吗?

3、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来进一步了解感受。

二、初读指导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2)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

奇迹 诗篇 民族 绸带 天堂杭州 嘉峪关

三、理清脉络

第2课时

一、品析诗歌(诗歌讲究节奏、韵律、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一)读出节奏:指名读 出示第一节节奏

自读第二节

(二)读出韵律:押韵 反复

(三)读出感情色彩:结合内容理解

3、出示长城图,让学生看图填空说话:

万里长城坐落在__,它就像__,弯弯曲曲,__,非常__。每隔一段,就有__,那是为了__。长城是__的结晶,更是__的象征,所以,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连绵起伏:接连不断。

曲折蜿蜒:弯弯曲曲地向前延伸。

奇异:奇特,特别。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

不朽:永不磨灭。(例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5、补充介绍建造长城的资料:万里长城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6、学习“京杭大运河”方法同前

看到运河,你想说些什么?

填空:美丽的京杭大运河就像__,__的水面上______来来往往,两岸是__,一派__的景象。

7、运河的壮观和长城的壮观一样吗?

(壮丽,雄伟)

二、教学生字:蜒 创 “折”与“析”辨析

三、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预习第2课

[长城和运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篇28: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

2.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3.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题的含义,学习生字。

教学准备:1.挂图。

2.课前布置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 2.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课题)谁知道“井”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读题后有什么问题?出示毛主席的画像。提问:这位爷爷谁认识?请大家把课前布置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拿出来展示交流。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可以先让学生说)。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渎课文,借助拼音轻声读,标出自然段。要求:反复

读,读准、读通、读流利。

2.反馈情况:能读准,读通、读流利的同学举手。小组自评。

3.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评价。

4.分别指名3个同学,每个人读一自然段,要求读准音,相

机指导全班朗读。

席:凉席 首席 席卷天下

挖、担: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做动作理解字义。

组词:挖苦 挖掘 挖空心思

dān 担水 担心 承担 担忧 担任

dan 扁担 勇挑重担 一担(量词)水 两担柴

坑:坑害 水坑 坑坑洼洼

渗:①演示:将水倒进土坑里,会怎么样?(水渗进坑里了。)

②组词:渗出 渗入 渗透

浑:①将清水与浑水做比较。

②组词:浑浊 浑身 浑然一体 浑水摸鱼

盐:精盐 盐湖 食盐

迁:①辶(表示与行走有关)+千=迁(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

②组词:迁移 变迁 迁徙 事过境迁

三、指导书写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财富”。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瑞金沙洲坝,去寻找毛主席昔日的身影。(板题)

二、回顾课文、质疑问难

浏览课文,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读懂了什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答的?(预设问题: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2.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三、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1.带着问题仔细读课文,然后跟同小组的同学一起朗读感

悟。

2.接力读,要注意断句。(师适时指导)

3.说一说:①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乡亲

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指读课文相关段落)

②谁还知道更多的有关“红井”的故事?(生或师讲“红

井”的故事)

③“挖井”是件容易的事吗?(利用图片或课件简介“挖

井”的资料)

谈一谈: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谁关心帮助过你吗?你有哪

些想法?

议一议: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你怎么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

读一读:读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练读、指读、评价读、

齐读)

7.老师引读课文最后一段,感悟乡亲们对主席的崇敬之情。出示挂图,指名解说图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 拓展

教学过程:

1.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2.听写词语。

3.积累词语

①出示课件显示“我会读”里的词语

②学生自由读,读准字意

③小组开火车比赛认读

4.实践活动

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课进行故事交流。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国大典》。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三年级美术下册《民间玩具》教学设计

朗读教学心得体会

苏教版六语下册教学反思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苏教版下册作文范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范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范文(集锦28篇)】相关文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3-07-27

写作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赛诗会 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2022-04-29

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计划2023-04-17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教学计划2022-05-20

《水》教学案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2022-08-15

春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2022-12-23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2023-10-04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2范文2024-03-15

初一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2022-06-27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苏教版2022-09-1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