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法”实现小学作文有效教学(锦集16篇)由网友“MissBlack”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四步法”实现小学作文有效教学,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四步法”实现小学作文有效教学
“四步法”实现小学作文有效教学
“四步法”实现小学作文有效教学江苏省盱眙县仇集镇龙山小学 张克军
【摘要】
作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居于主要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滞后。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写作兴趣入手,指导素材的积累、写作方法的点拔等“四步法”进行有序教学,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让学生们爱上作文。
【关键词】
小学作文 四步法 有效课堂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教师布置完作文题,学生抓耳挠腮、捉襟见肘之态屡见不鲜;学生作文三言两语的应付式也司空见惯,错别字、白字、语句不通、语序不连贯等更是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兴趣问题、方法问题、文字基础问题等,为此,小学语文作文应走好四大步,即兴趣的激发、素材的积累、写法的指导、作文的评价等,有效指导小学生写作文,使小学作文教学落到实处,也让学生们爱上作文。
一、情境激发我要写
在新课改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不同程度上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布置抄写生字词、词语释义、词语造句等各种被动地作业,学习没有兴趣可言。
1.谈话聊天法激趣,实现“我要写”
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源于作文的目的是什么不明确,教师也不说明,只是简单布置写作任务,导致学生缺少写作的欲望。致使作文三言两语应付交差的现象。尤其是三、四年级开始写作文阶段,教师务必要介绍作文的目的,激发写作激情,促其“我要写”,收到欲罢不能之巨效。
学习语文课文时,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学习的文章都是作者写出来的,你要好好学习语文,写出好文章,以后写进课本里,让以后的学生都来学习你的文章,研究你的作文好在哪儿,中心思想是什么;你要能写出好文章,也可以出书,或发表在报纸、杂志上、或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诗人骆宾王上小学一年级就写出了《咏鹅》、李白七岁时写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佳句并流传至今。只要你用心,也会写出让世人惊叹的作品。
2.创新作文形式,让学生“我想写”
小学作文教学,最常见的方式是教室布置完任务,学生写作,形式呆板,对小学生而言,积极性、兴趣等得到激发,学生被动应付的现象不足为奇。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现象,我认为,创新作文形式很关键。
由于年龄所致,小学生待教师布置完作文题,如果不作任何提示和情境引入,作文难比登天,怎么写、写什么的确让学生摸不着边际。那么,口头说话为作文可以奠定基础。()如,写一篇《我的朋友》先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外貌如何?有点有哪些等,先口头叙述,再整理成文,可以降低作文的难度,也减少学生对作文的畏惧之情。
二、以我笔记我心,促其想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作文的基础。一天,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我的妈妈》,一个班级56人,竟然有45个学生的妈妈是一样的:大眼睛、长头发、高高的鼻子、瘦瘦的身材;一天,放学时下雨,看到别的小朋友家长都来接他们,可是我见不到妈妈,心生怨恨,不一会儿,妈妈打着雨伞来了,浑身湿透,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评讲作文时,我没有批评学生,而是简单说道:这次作文,让我大开眼界,咱们班有45个学生的妈妈长得一模一样,并且下雨天去接你晚了、淋湿了、你感动了,咱们每一位同学都亲身经历了这刻骨铭心的爱。词语一出,好多学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于是,我乘机说到,作文和做人一样,不能作假,不能说假话,要写出真人、真事、抒写真情等,否则,大家都写一样的作文,以后出书给谁出?有学生来了兴趣:给我出,我写的不是假话作文,我不是抄写的。那么,今天,咱们再写《我的妈妈》,我想56位同学的妈妈有56个面孔、56个性格,咱们拿起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妈妈,写出妈妈的辛苦,写出你对妈妈的爱。于是,学生好像明白了什么,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作文写作中。
三、“授之以渔”,明白怎么写
新课改强调,学生使课堂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但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不可小觑,毕竟小学生小,生活经历不多、阅历不丰富、观察问题的能力不强等,作文写起来“言中无物”,对作文题发呆、不敢动笔写、抄写作文选等屡见不鲜。那么,教师的过程性指导尤显重要。
一次,上三年级作文课,根据教材要求,写一篇描写动物的短文。一听到写动物,学生“啊”了一声,我知道其中的含义。于是我问:家中有宠物或喂养小动物了吗?大家都来了精神。那么,你喜欢动物吗?你仔细观察过动物吗?学生们议论纷纷。进一步启发:幼儿园咱们都会背儿歌《小白兔》,于是同学们把小白兔背诵了一遍。我继续启发学生:简单的四句话,写出了兔子的'毛发是白的、竖起来的大耳朵;写出了兔子的生活习性,爱吃萝卜和青菜;用“蹦蹦跳跳”描述了兔子的可爱形态。那么,你家里的小动物,一定和这只小白兔一样可爱,请你通过观察,完成这篇作文。
这样点拨和引导,除了激发积极性外,对写作循循善诱地引导,既有方法的引导,又有写作激情的点燃,产生“欲罢不能”的功效。
四、激励性评价,促其乐写
小学生的作文不可能以“文道俱佳”来褒赏,毕竟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有限。对自己的作文、同学的作文难以分辨出优劣和好坏。可见教师的评价指导之重要所在,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作文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循序渐进,作文能力才会不断进步。
在作文教学中,小学生作文本上经常见到教师的批改只留有“阅”字和批改日期,这样的批改意义何在?教师应指出文章的不足外,给与激励性的语言,让其尝到写作的乐趣,从而实现“乐写”.
小学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小学生没有生活基础、写作经验又少、文字表达功力不足等造成语文作文难教学的实际,对这些现状,除了抓好语文基础外,在作文教学上,踏踏实实走好四大步:兴趣的激发、素材的积累、写法的指导,激励性评价。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稳步前进,从而打造作文有效课堂,也让小学生爱上作文、爱上写作、爱上语文。
篇2:作文教学四步法-读、看、练、评
作文教学四步法-读、看、练、评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多年的教学经验加上自己在实行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探索,我总结出了作文教学四步法,即读、看、练、评。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从后天的学习中得来的。读书学习,是学生了解大千世界、形成正确的认识、学会分辨是非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二十多年前,吕叔湘先生曾在《语文教学法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中说道:“多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是得益于课外读书”。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量的多少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往往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因此在教学中,读的份量是很重要的。
看。这里的“看”只指观察,这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是学生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认他们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真实情感,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有物可写,有话可说。远离了生活实际和心灵实际,学生无物可写,无情可抒,在作文时只能胡编乱造,不仅写出的文章枯燥乏味,而且也会使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
练。这是培养学生写作的重要一环。读、看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写。一是要鼓励学生勤动笔,让他们养成写随笔的习惯。写随笔时内容上不加限制,大事小事皆可入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抒写真情实感,全方位地摄取生活。在形式上灵活自由,或记叙,议论;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均可,不拘一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二是允许学生仿写。模仿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无论是咏诗作文还是书法绘画,凡初学者,多离不开模仿。张志公先生曾说“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可见模仿对写作水平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模仿不是抄袭,而是学会运用原作的形式,达到超出原作的境界的目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模仿名篇佳作的结构布局、精彩的句式、作者的取材方法等。教会学生如何借鉴,如何引用,如何迁移,并最终将模仿转变为自己的能力。三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文章有法,但文无定法,在模仿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跳出固定的圈子,去创造自己的写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在追求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在“师其意”中有新的创意,在“沿其行”中变形。只有不断创新,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有进步。
评。这里的“评”是指引导学生自己评析作文。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作
[1] [2]
篇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与生活的有效接轨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与生活的有效接轨
许相栖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永和镇观头小学)
摘 要: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新时期,人们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也要真正意义上做到不断用生活去点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与生活的有效接轨展开论述,旨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并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
21世纪的今天,我国教育体制得到了不断的改革和深化,这使得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现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走出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依然成为学校以及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不断促进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要不断实现教育意识的生活化
众所周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的教学行为,而这是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所决定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如何保障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有效接轨呢?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措施:首先,教师必须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或者教育意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为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必须明确一点: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高于生活,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教师要不断适应自身角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变化。新时期,教师不仅是学生科学知识的解释者,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材编写意图以及数学基础知识等找到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应积极地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新知识经济下,要想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就必须教会学生如何联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此外,还要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的图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
新形势下,人们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有利于为学生创造更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1)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地导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它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学无处不在,最终全身心地投入数学的学习中去,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从和学生紧密联系的话题着手,这既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数学、认识数学;(2)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生活化的程度,这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认为越是新颖的东西教学效果就越好,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实践证明,越是新颖的例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越少,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相反的,教师可以引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数学中去。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这一节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小丽有150元钱,想买一部分学习用品,需要支付给商场95元,那么买完学习用品后小丽还剩多少钱?”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学习中来,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本文提出,教师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就必须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只做到不断实现教育意识的生活化、创造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是不够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本文指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从生活中学习数学。众所周知,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有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着手,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空谈、漫无边际的乱谈,相反的,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或者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量,也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有效地解决数学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讲授“分类”时候,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们注意到妈妈是怎样对家里面的东西进行分类的吗?”这时候学生就会纷纷发言,这既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教学难度大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变成不可协调的矛盾,降低教师的教学效率,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必须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有效接轨,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彼此间联系的措施,首先,教师要不断实现教育意识的生活化;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最后,教师应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刘雪华。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30)。
篇4:吃透教材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情境教学既成为一种潮流,又成为新课程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方式。情境图成为课程标准数学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然而其丰富的内涵往往很难被老师真正理解,并在教学中加以正确把握。以目前的教师的能力与现状来看,专家型、个性化的教师凤毛麟角,故实现有效教学的瓶颈依然存在。与其自创情境而不知其用是否合理,倒不如从文本挖掘,开拓文本,充分利用文本的已有情境,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从关键的情境入手,既实现新课程提倡的情境要求,也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台阶,使教学有了抓手,从而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入手,撷取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具体阐述有效使用情境图的操作要领,试图提高情境图的“量、质、度、效、趣”,为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作出一些尝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知识尽管表现为形式化的符号,但它可视为具体生活经验和常识的系统化,它可以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中找到实体模型。现实的背景常常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提供情境和源泉,这使得同一个知识对象可以有多样化的载体予以呈现。”
情境教学是用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新知,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能应用于生活。这样做的目的是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作为知识的载体--文本,即教科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阵地,每本教科书都用情境图作为数学知识的切入口,体现了数学生活化、情境化的要求,所以文本中的情景图作用之重要显而易见。它是实现新课教学的目标的发起点,是联系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纽带,是帮助学生理解新知的生活模型。
情境图是情境教学的载体也是课程标准数学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生动有趣、五颜六色的情境图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师生的眼球。教师们摒弃了原先例题加分析的单一教学模式,将一幅幅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情境图融入了课堂教学,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然而其丰富的内涵往往令教师很难真正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并在教学中加以正确把握。以目前的教师的能力与现状来看,专家型、个性化的教师凤毛麟角,故实现有效教学的瓶颈依然存在。与其自创情境而不知其用是否合理,倒不如从文本挖掘,开拓文本,充分利用文本的已有情境,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从关键的情境入手,既实现新课程提倡的情境要求,也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台阶,使教学有了抓手,从而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但如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真正理解情境图丰富的内涵,没有针对自己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机械照搬,生硬处理,就会使情境图失去应有的作用。
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入手,撷取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具体阐述有效使用情境图的操作要领,试图提高情境图的“量、质、度、效、趣”,为实现有效教学而努力。
一、充分挖掘内涵,拓展情境图的“量”。
现象:教学第一册准备课的“开学图”,教师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个插图所表达的意思。使原本相对信息容量大的情境图,转化成相对信息量单一利于学生理解的“分解内容”,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按图中人物的年龄、性别、活动情景和不同的景物进行分类观察,渗透分类思想。在以上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图中有几个学生?几个老师?几个男生?几个女生?几个人?几棵树?……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渗透自然数的概念,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学生通过看看、数数、想想,有目的地观察画面,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与方法。
思考:一幅图经过老师的引导挖掘竟然能让学生发现那么多隐含的数学问题,并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获得了数学的能力和方法,还进行了学前教育,真是一举几得啊。在情境图教学中,理解情境图的意义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前提,而让学生发现主题情境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则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如果说一个主题情境展开后,学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到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时,这样的数学主题情境至少在相关的数学教学中价值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如第一册的《分类》若只呈现排列整齐的学具商店,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分类是非常困难的,有种“学生不想吃教师却要给喂个饱”的味道,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不如先不出示这副图,而让学生看看“小明杂乱的学习柜”,使他们自然产生分类整理的愿望也明白了分类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然后动手让学生分一分,将静态的图动态化,在动手分类中提高了小组合作能力。
因此,在使用情境图时,不仅要让学生多看,看清楚图意;要让学生多想,想有价值的问题;要让学生多说,说出心中所想的;必要时还要多动,在操作中感知新知。
二、处理现有资源,提高情境图的“质”
现象:一部分教师认为情境图形式新颖,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因而迷信教材,在教学中没有再做必要的处理,还是在教教材,不是在用教材教。如《除法的初步认识》例4呈现了熊猫分竹笋图,画面下清楚写着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3个,象这样的情境图信息是学生直接阅读文字信息获得的,丢失了必要的观察、理解过程,即便是老师问题设计中有所体现,如:通过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似乎教师体现了过程性教学、问题意识等观念……但是从学生的反馈中明显看出,学生只盯在图中的文字部分,学生的观察、发现,变成了寻找“题”中的“已知条件”;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变成了寻找“所求问题”,人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由过去传统教学的分析文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演变成分析图画中的数量关系,又一次形成了新课程下的程式化。
思考:教材中的情境图是半成品,多是结论式的呈现而少了过程,静态的主题图受篇幅、教学内容、目标的限制又不可能把多元的生活因素都体现在一幅情境图中,且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的学习。如《11-20的认识》呈现的交通情境图就存在着内容太多,引出11~20的指向性不强,与农村孩子生活距离也比较远,也难怪有学生把人行道看成楼梯。这时还不如从身边取材,直接数数小组人数或数数作业本数。又如《乘法的初步认识》呈现的游乐场情境图信息量大,图中事物总数量少(用数数就能直接得出结果),致使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在不理解乘法含义的前提下很难找到相同加数,凸显不出列乘法算式的必要性。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媒体制作先让学生整体观察动化的游乐场,然后重点呈现过山车场景:一排2人,排数增至10排。这样就利于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引出乘法的作用。
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用质疑的眼光看待情境图,本着“缘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对情境图进行合理设计。当教材上的情境图不适合学生,或者有比教材情境图更有价值的主题情境时可以重新确定材料进行合理编排。只要改编后的情境图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则都是成功的、有效的。
三、教师适时引导,把握情境图的“度”。
现象:《9加几》运动会的情境图教学一开始老师问看到了什么,学生只关注了各种活动内容而未提到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问题,老师没有适时引导和说明,致使最后学生开始讨论图上画着小朋友在分砖还是木块等无关因素。像这样,有的老师认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是在课堂上不敢过多讲话,惟恐占据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敢妄加评论,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于是整个情境图教学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像一盘散沙,各抒己见。
思考:新课程提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情境图的教学目标是整体的、综合的,而教学内容却是多向的、分散的,学生的主体呈现更是“多元的”,这无疑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弹性,说明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然为使教师的引导作用更好地为学生自主性发展服务,它应该是适时、适法、适度的引导,而不是不是“专制”;它也应该是有目的、有价值的、有针对性的引导,而不是“放任自流”。如上《9加几》运动会的情境图,教师可以在让学生同桌互说的基础上在全班交流看到了什么?在让孩子充分理解主情境图的基础上思考: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若提出的问题能马上解决的就直接解决,最后重点解决“9+7”怎么计算?有些问题若有一定难度就放在课的最后或者下一课时。
情境图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而不是代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特别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独立地观察提出问题;组织和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情境图活动;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地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四、选择呈现时机,突显情境图的“效”。
现象:《1-5的认识》的教学,通常教师把动物园情境图放在开始作为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画面后回答:图上有什么?把你看到的物体数量数一数各有多少?然后全班交流。可课后学生却说:“今天老师教的太简单了,我们幼儿园里早学过了。”
思考: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看来学生的知识起点对情境图的呈现时机有着很大的影响。鉴于以上认识,《1-5的认识》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意义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间。先在黑板上写出1-5的数字,让学生说说对它们的认识,然后用学具表示,也可以用身边的事物表示。这里情境图并不是放在开始,而是作为练习材料。又如《除法的初步认识》呈现了春游分食物的主题情境,它可以作为一开始的情境引入,练习环节又可以取而用之,让学生找找还有哪里可以用什么除法算式表示。另外《20以内进位加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情境图都提供了整个单元的知识,所以它不仅可以作为情境引入,还能作为拓展训练,为下几节课做铺垫。
当然,情境图教学放在哪个环节哪段时间根本没有好坏定论,它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起点及材料的特点综合决定的,教师可因时、因人、因地、因材进行选择教学。
五、深入了解学生,增加情境图的“趣”。
现象:一位教师说:“我想低段孩子喜欢去游乐园、动物园,所以课一开始我就跟他们说今天要到游乐园去玩,可等我拿出情境图让他们说信息却都无动于衷。我都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到底喜欢什么了?”
思考:“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这个道理人人知道,可为何一上课学生就是没兴趣参与学习呢?这说明教师对学生还不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确很喜欢去游乐园、动物园,可当老师出示挂图时性质就变成了看图,难怪学生没兴趣。那么怎样深入了解学生呢?我们的学生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呢?教师又如何找到兴趣和数学之间的结合点呢?首先教师应该和学生平起平坐,位于孩子的高度看教学,多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还可在班级中做调查,看看学生对什么样的学习素材,学习方式最感兴趣,然后对情境图进行适当处理和改进。
如一年级(上)《第几》呈现了一幅排队买票的情境图,一教师根据教材情境图意境重新设计了极具情趣的童话故事:小松鼠、小狮子、大象、长颈鹿、小精灵参加森林音乐会,可排队买票时出现了争执,因为他们谁都想排前面(黑板上凌乱地贴着5个小动物的图片),小朋友你能帮忙给他们排排队吗?然后动手让每个学生独立排一排,说一说,再全班反馈。这一童话故事除了具有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图中以排队承载知识的媒介,且教材呈现可让学生个性化发挥,又具有儿童情趣和探索意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也曾做过些调查实验,得出以下方式对激发学生学习情境图比较有效:1、让学生动一动参与情境图活动。2、利用媒体将静态的图动态化。3、设疑增悬,激发学生好奇心。4、营造轻松平等的氛围,多鼓励学生。
总之,情境图的样本是教材的编写者提供的,他们把教学目标具体化为学习素材,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生活场景呈现于教材,这也正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新课程理念。但教材毕竟只是作为教课的依据,真正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而教师又有着先于学生理解、挖掘“情境图”的机会和研究学生的权利,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学生,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情境图教学必将更加实、活、精、新。
南和县大郝小学刘社民
6月22日
篇5:把握“四力” 有效实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把握“四力” 有效实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把握“四力” 有效实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武汉市李莉名师工作室 龚波
“有效教学”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教学的效率问题,即怎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低效的或无效的。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是不是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必须设法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有合力:把握教学关键目标
“有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有一个“预期目的”,这个“预期目的”必须是正确、明确、适切的,否则就会“缘木求鱼”;其次,在“预期目的”正确、明确、适切的前提下,再看单位时间所完成的工作量、所达成的目标度,这就是“有效果”。
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有“预期目的”的,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这三个维度目标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在众多的教学目标中,我们应该把握关键目标,这个关键目标不用多但应该实在、重要、主要。
关键目标从哪里来?就从新课标中所提到的本年段的教学重点中来,从课文所在的单元目标中来,从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中来,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独立阅读课文,教学这类文章的一个关键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运用阅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独立地阅读文章。如六年级的独立阅读课文《和田的维吾尔族》,本课的教学目标有学习积累词语、拟清文章的条理、领悟新疆独特的地域和风俗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等。通过研读教材,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说明文,那么作者的表达方法应该是本单元的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就围绕着这个关键目标,其它的目标就是次要目标。这样将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教学目标是多元的,同时也是预设的,要把握好关键目标,教师要潜心研究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素材,实现教学目标与文本的沟通,寓教于文,真正做到制订教学目标既全面又科学,定位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拔高、不牵强、有重点。
二、有活力:在合作对话中生成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合作对话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依托语言,又发展语言。合作对话不能只流于形式,而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是师与生、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双向理解、问题解决的活动,是达成共识的共创共生的活动,是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活动。
1. 对话法则――平等中的首席
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文本的对话权利是平等的;交流对文本的认知、感悟、体验、质疑、批判的权利是平等的。但教师要扮演好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以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
叶圣陶先生说过:“假如学生能够‘领悟’了,能够‘研究’出来了。就无须教师的‘讲述’了。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句话显示了“讲述”的真正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平等中的首席,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心中有数,哪里该启发引导,哪里该讲解,哪里该重点强调,教师应把握好“讲”的尺度,千万不能什么都讲,什么都问,形成淡而无味肉串讲,最终劳而无功。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要知道:合作对话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二是合作对话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交流是低效的;三是合作对话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生本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不仅要学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必要时可以和别人争辩,同时,又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
2. 对话焦点――文本
合作对话的话题主要是文本,对话是围绕着如何深入理解文本进行的,是不断生成和推进的。语文的根本在文本,文本的灵魂在字里行间。因此,语文课上老师要带领学生不断地品味、咀嚼、消化乃至吸收文本。
课堂教学,教师们总担心自己的课堂冷场,非要追求个小手常举,小口常开。其实,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潜入文本,与课文的作者进行对话,就需要让学生静下心来,潜心文本,细细地品味。这样,课堂不妨静一静,让学生在边读边想中走进教材,走进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在课堂上真的能进入学习状态,真真切切地与文本对话,自然而然地师生间的对话就达到了融洽自然、水到渠成的境界。
3. 对话过程――互动生成
师生行为是互动的,既要以独立的主体与文本潜心对话、感悟体验、质疑批判;又要围绕文本展开多重对话,交换解读文本的信息与方法,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个性化的体验与感悟。师生行为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相互质疑、解答、赞同、反驳、补充、延伸等互主互动行为。在与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对话者各自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在生成的过程,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还是知识的发生器。
合作对话首先意味着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促进了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
三、有学力:习得方法
美国的理查・巴斯卡、安东尼・艾索斯在《超越西方》一书中说:“在本世纪中,教育方面的一大革新是,由注意教法而转变为注意学习法”。让学生习得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由过去的重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进行转变,由过去注重教给学生知识向培养学生能力行转变,由注重教学结论的总结向优化教学过程进行转变,由死记硬背争高分向灵活运用强素质进行转变。学法指导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内容。
《少年闰土》一课,课后有一个思考题:课文写了闰土做的几件事情?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闰土做的几件事情?
生:我认为写了闰土做的三件事情:闰土到我家、闰土给我讲故事、闰土离开我。
师:同学们,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个问题,每一个字都要看清楚哦。
生:他说的不对,应该是写“闰土做的事情”,他做的事情都是他讲给我听的。这一问其实就是问我们:闰土给我讲了哪些事情。
师:同意他的做法吗?
生众:同意。
师:同学们,我们审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一个字一个字地把问题看清楚,弄明白要我们思考什么。我们再来看看,闰土到底告诉我几件事情呢?
生:一件事情是下雪的时候,闰土拿着匾在雪地里捕鸟。
师:你能把这件事情简单些,比如只用两个字、三个字……说清楚“做了什么”。
生:我用两个字――捕鸟。
师:真好,只两个字,语言多简洁啊。还可以怎么说?
生:雪地捕鸟。
师:哦,你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件事情,语言也很简洁。
生:我还可以这样说:冬日捕鸟。
师:也是四个字啊。我们不妨比较一下,这两个同学所列的小标题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个是先说地点再说做的事情,一个是先说时间再说做的事情。
师:你真会发现。是啊,小标题可以用两个字写,可以用四个字写,还可以用五个字、六个字等来写,总之字少但又能够把事情说清楚就好了。但我们在列小标题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语言的对衬美。你要用四个字,几件事情就都用四个字的词写,而且词的组合方式最好是一样的。下面,请同学自己动手,把闰土所做的事情用小标题写下来,好吗?
生:好!
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是学法指导的有心人,很灵活地捕捉到学法指导的时机,将教法与学法有机的统一。
首先,指导学生审题。教师没有直接地告诉学生审题错了,而是让学生再读一读题目,每一个字都看清楚,明白题意,这是教学生审题的方法。然后,教学生列小标题的方法。分四步让学生学会列小标题:
第一步感悟方法。教师告诉学生小标题的字数要尽可能的少。
第二步学习方法。教师告诉学生:
不用说对象,只用说人物“做了什么”就可以了,学生就很容易地概括出“捕鸟”“冬日捕鸟”“雪地捕鸟”这些标题。
第三步发现规律。教师用比较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比较两个小标题的不同。学生发现两个词的组合方式不同,进而指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对称美。
第四步运用方法。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列小标题。
布鲁纳认为:教育的经济法则,是需要学生记住的事实愈少,掌握的学习方法愈多,就愈经济。因此,我们要把学法指导作为基本的教学思想来掌握,精心设计,明确要求,循序渐进,把握时机,把学法指导落实到教学实际中,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形成学语文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有张力:走上自主之路
“自主学习”是“自我导向”“自我监控”“自我激励”的学习,是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可以进行的有效的学习。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把学生引上自主学习的道路。
1. 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求知的必要条件和成才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法上要力求创新,采用多变的方法,诱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与活跃的思维,并在宽松、和谐、活泼的环境中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全身心的进入角色,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从而掌握知识。
2. 问题意识。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包括三层内涵:一是提出问题,尤其是能够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问题应该从学生中来,从文本中来,从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来;二是梳理问题,要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整合,保留有价值的问题,抓住关键问题;三是解决问题,即通过独立的或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
3. 主动参与。有专家指出:“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有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学生的主动参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参与制定教学目标。学生与教师一道商讨,确立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参与选择教学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地选定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参与和他人的合作。通过合作借助外力解决问题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让学生学会理清、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见解;学会相互接纳、欣赏,求同存异。
――参与教学评价。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校与教师对教学效果具有绝对的裁定权,而学生往往被拒之门外。现代教学应确立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之一的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评教师的教,评自己的学。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再次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和鉴别。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体现在学生的主动精神上,教育唯有唤起了学生“沉睡的自我”,才是真正有效的,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才能获得向上发展的生命张力。
篇6:浅谈小学作文的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作文的有效教学
现在有许多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写作状况很不满意,尽管讲了不少的理论或者技巧,学生也写了许多次,但效果总是不明显,似乎小学的作文教学已经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写不出好文章,最主要的原因是阅读量少、面窄.
作 者:玉贵萍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茶店小学 刊 名:教育界 英文刊名:JIAOYUJIE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篇7:浅析如何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
浅析如何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
浅析如何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城北小学 徐博洋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将课堂生活化,将更多的生活上的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把生活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拥有更多的生活体验,产生更多的生活感触,丰富学生的情感,才能保证小学生的作文具有更多的情感以及更加的真实。本文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并且给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生活化 问题 措施
近几年,小学生普遍出现害怕写作文的现象,因为大多数的小学生找不到写作素材。即使有的同学写出了作文,但是内容非常单一,没有情感。甚至有的小学生直接抄袭作文书等作文材料。据调查显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少写作素材,每天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没有什么好记述的事情。小学生进行写作的主要素材来源于生活,所以只有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课堂中,才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体验生活,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1.学生作文远离生活化的原因
1.1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学生不需要进行发言、思考,只需要记住教师所说的话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有可能把知识学死,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只是死记下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拥有着绝对的核心地位。学生的思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一直被禁锢,导致学生在思考时,总是想到教师的话,而不会过多的进行独立思考。如果教师没有交代清楚,学生就不会表达,更不敢创新,导致学生写不出富含情感的作文,这对这些正处于天真烂漫时期的孩子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束缚,对孩子的今后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1.2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作文教学是传授学生通过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由于我国过于重视应试教育,看重分数,这严重限制了作文的主题,使得学生不能进行个性化写作,只能以考试范围进行写作,这就让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最终导致写出来的作文没有情感,非常的僵硬。
1.3受到社会的影响
自从改革开放成功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我国的理工学科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经济成果,这就导致人们过多的重视理工学科,而忽视了人文学科。小学生也由于家庭观念等因素产生了重理轻文的思想,不重视文科的学习,不喜欢阅读课外读物,不愿意写作,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科的竞赛考试中。这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1.4教师不愿意亲自写作为小学生进行举例
现今,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很少进行亲身写作,只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学生自认为听懂了,但到实际写作的时候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www.fwsir.Com)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多动笔,多进行自我创造,为学生提供一个写作模板,从而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
2.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的意义
作文本身就源于生活,所以不能将其分开,只有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有足够的灵感。生活中的.真实情感是作文中画龙点睛的一笔,所以必须要丰富小学生的生活素材库,让生活走入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才能保证小学生更好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的措施
3.1丰富作文教学内容
首先应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够丰富作文的内容。要将生活走入教学课堂,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现出现在生活中的事物,鼓励学生发现事物中的美,并且及时的记录自己的感悟;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校外活动,组织学生多发现新鲜的事物,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发现新鲜事物的时候,教师进行有效的思想引导,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情。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写作机会比较少,也不是很清楚如何写作,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生活是学生最主要的写作素材来源,教师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帮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帮助学生进行写作。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的方法,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科学的引导;带动大家阅读;帮助同学对文章的意义理解更加深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2教师要科学地对小学生作文做出评价
由于学生家庭背景、性格等的不同,对同一个事情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对这种差异必须进行科学的评判,因为写作本来就是反应的自身情感的过程。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才能保证学生的情感和自信。对错误的看法、想法,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改正,对正确的要进行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积极性。
4.总结
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对学生的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重视生活对作文教学的作用。积极的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生活、体验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桂中搞好小学作文教学之思考【J】教育艺术。(01)
【2】王敏峰,对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问题的浅析【J】 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05)
【3】张孝芬,共趣引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J】现代阅读(教育版), (11)
篇8:实现鉴赏教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实现鉴赏教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江苏省兴化市垛田中心小学 仇山奇
【摘要】
小学语文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大的。就像盖楼一样,没有牢固的地基,就不可能有高耸、坚固的摩天大楼。语文教学是对一门语言的教学,而每一门语言都由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组成,并且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互不可缺。根据研究调查表明,大部分小学生表示,在语文的学习中,最有难度的就是写作。同时,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最受教育工作者们重视的也是写作。
【关键词】
篇9: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
广西贺州八步区 莫衍杰
从教以来,我一直在桂东唯一壮语集中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困难是制约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敌人。通过实践总结,归纳出几点原因与对策,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壮语地区小学生写作文困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从出生以来都是学壮语,用壮语进行思维、交流。由于壮语语音语法与普通话的语音语法差别较大。所以壮语地区小学生组织出来的语言,组成的段落文章与汉语的语法无法相同,写出来的作文语言不流畅,语法严重错误,不符合逻辑。如有的学生“把今天比昨天冷,要多穿一件衣服”写成了“今天冷过昨天,要穿多衣服”,“我给他一个苹果”写成“我给一个苹果他”等。二、在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数是农民,对于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不够重视,对于学习资料舍不得投资,因此有些家庭课外书几乎没有,造成学生的阅读量少,平时积累的词语少,到运用的时候,词汇贫乏,语言表达不准确。有的学生想写,但由于不知道壮话的意思该用普通话的什么词汇来表达,以至于有的作文中壮话普通话共用,不伦不类。如 “蚯蚓”写成“蛇圆”,“圆珠笔”写成“笔绿”……三、作文材料缺乏。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每次进入独立写作文时,都会有些学生提笔“仰望着天花板”,不知从何处下笔,思维枯涩。
针对造成学生作文难的原因进行了探索,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先把壮语与普通话进行比较,体验它们不同之处,再练习。每一天抽出十分钟来练习,首先从字的读音来练习比较。如“便”和“片”,“诗”和“斯”“音”和“应”等。要求学生读准字,辨别出壮语的语音与普通话的语音的差别,理解字义,运用时就不会出现别字代替。接着词汇比较。壮语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某些词语以及词语的搭配和语序,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有些使用频率很高的词甚至差异相当大。因此还要进行词汇练习。如“下雨”与“落雨”,“缝纫机”与“车衣机”,“茄子”与“子茄”。然后句子的语法比较。壮语与普通话不仅在词汇上有区别,语法也是有差异。如“我想看他一下”与“我想看他”,“别客气,你先走”与“别客气,你走先”等。从字、词、句去比较分析得出壮语的最大的差别是名词性修饰词组词序不同。壮语的修饰成分,除数词和量词处,一般都放在作中心成分的名词或量词后面。而汉语的修饰成分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如“黄狗”说与“狗黄”,“干的衣服”说成“衣干”。对比之后,就进行练习。我先把一篇文章用壮语念一遍,学生一边看着文字,一边听。听后要求学生自己用壮语把它念出来。练熟后,我用壮语说一个词或一句话,学生就把我刚才用壮语说一个词或一句话翻译成汉语并写出来。这一关过后,再反过来,我用汉语来说一个词或一句话,学生就把我刚才用汉语说一个词或一句话翻译成壮语并写出来。这样经过反复练习,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把壮语与普通话进行互换后。在作文中像“绿笔”、“狗黄”、这类似的词也消失了,而像“别客气,你走先”这样的句子也不易而飞了。从而学生的作文逐渐有好转,写作能力与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
2、加强阅读教学,规范语言,积累词汇。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而目前壮语地区小学生受语言环境的影响,他们对地方方言的掌握往往比普通话更牢固,所以经常出现学生说话、作文都是方言与普通话混合运用,出现语言表达方式不准确的现象。针对这种特殊情况,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课堂教学),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能积累普通话词汇,规范书面语言,以消除学生写作中的障碍,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基础。除了课堂加强阅读教学之外,我还设计了课外阅读活动。在每个学期开始我就把课外阅读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每一天读一篇文章,并且做好读书笔记。如几月几日星期几,读了哪本书,今天读到了哪一页,这些都要记下来。还要抄摘好词佳句,并且还写出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为了促进学生读书的自觉性,我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检查后给予读得多、笔记做得好的学生奖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他们不仅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领略到了祖国文字的奥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让他们的作文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3、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正好适合孩子的味口。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喜欢的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心理感受,建立起实事实物的概念,积累写作素材。如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少儿卡拉OK比赛,”“课本剧表演”……多彩多姿的活动使学生有了亲身经历,在活动中有了亲身感受,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源泉,迸发出写作的灵感。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在活动氛围中让他们受到了熏陶感染,每次活动之后,我就让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亲身感受先说一说,再写一写。结果不少学生能突破常规思维,拓阔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成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
4、作文多样化的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中我注重方法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一)、注重作文评语的多样化。
在评改时,对进步特别显著的学生,我采用了鼓励性的评语。如,“这次作文,你进步真大,真了不起。”“能写出这样好的作文,真让老师吃惊”等,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对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采用了协商性的评语,在与其共同探讨写作方法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条理些,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作文一定会更棒的。” 这些评语就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条理不够清晰,想象不够丰富,这样在以后的习作中,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加以改进了。有时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了好的写作技巧,我就写上巩固性的评语。以便他们进一步把写作技巧巩固下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如一个学生在作文开头时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来写,我就打上“开门见山,写得好”这样的评语,让这位学生明白自己运用了开门见山的写法,从而丰富了他的写作经验。这种多样化的评语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于是,近几年来本人在作文评语中采取多样化尝试,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实现讲评方式的多样化。
根据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有时选几篇各具特色的作文,进行对比讲评,让学生在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有时围绕作文中的共同问题进行启发谈话,综合评述全班作文情况,表扬共同的优点,揭示共同的缺点,提出总体性的修改意见;有时把一些佳作整理出来,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让学生阅读、欣赏、品评;有时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有时先张贴或印发一篇作文,让学生在课外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并着重对修改情况作讲评,通过“评--改--评”的循环,让学生真正评有所得。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作文系列化训练和文章评改等方面有所侧重,收到较好的效果,而绝大部分同学也不再害怕作文,这些都是得益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总之, 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必须经过长期的严格的训练,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培养起他们作文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必须还要进一步努力研究,探索出更好的作文教学新路子,以便更快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
篇10: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四偏”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四偏”
一、出题偏“心”
这里的“题”,既指文题,又指作文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出题偏心,就是说教师在出题时,不是根据小学 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不是尊重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作文训练规律,而是凭自己的主观要求。大多数农村小学 对学生进行书面作文训练主要自三年级始,又一般以8 篇大作和8篇小作作为标准的训练量。8篇大作虽然是教 材中确定的训练项目(这些训练每次都体现一个分段或分组目标,包括一两个要求,呈递进状的),但据我们 所掌握的调查资料显示,多数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材中关于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分段分组目标 认识不清楚,或者是无目标,随心教学;或者是在零乱的目标指引下教学;或者是要求过多、面面俱到教学; 等等。作文训练目标陷入了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8篇小作,教师一般是无教案上课,更为随心所欲去安排 训练内容,有的甚至靠的`是一时的“灵感”。例如,有的老师出过《我爱春天》、《勤劳的妈妈》、《夸夸我 们的好班长》等文题。我们想想,如果学生没有感到春天的可爱、“妈妈”的勤劳,没有见过或听过“班长” 值得夸赞的事例,怎么办呢?不胡思乱想,瞎编乱造,能行吗?出这种文题,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说谎,要他们 捏造不曾见过的事情,不曾发生的感情,还何谈“内容要具体,不说空话”和“有真情实感,不说假话”?更 何谈去逐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质?
小学生作文训练如果没有一个整体的训练目标,就不会发展,而没有局部训练的突出和突破,又不会有整 体训练的到位和达标。因此,我们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要转换视角,要紧密联系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生 活的氛围,牢牢把握“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一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一个 既与阅读有密切联系,又保持相对独立的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且在总序的指引下,系统规划出每个年级每学 期乃至每个星期的作文训练目标。(其中含一、二年级的说、写话训练目标。)每次训练都明确提出训练内容 、目标要求、时间和方法,力求使小学作文教学的“全局观”和“重点观”辨证地统一起来,真正使其落到实 处。如此,便在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中,每次训练教师都能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地带领学生解决一、两个重点 或难点,切实让学生次次有所得,得得相连,拾级而上,建立起良好的作文素质结构。
二、指导偏“位”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指出:“要重视作文指导。”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教师把这里的“指导”搞 错了位置,狭隘地理解为就是“作前指导”,所以,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至此处,从命题、选材、确定 中心、选择写法,到开头、结尾及词语的使用等等都作一番细致入微的指导。教育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 生作文是从具体观察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去认真地体验和训练,化为自己的作文 能力。只是教师把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抄在黑板上,“扶着走”、“一言堂”,包办代替,让学生写“遵命作 文”,依杖而行,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实际上是由抽象到抽象,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点,违背了学生 的思维规律,这样的
[1] [2] [3]
篇11: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四偏”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四偏”
一、出题偏“心”
这里的“题”,既指文题,又指作文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出题偏心,就是说教师在出题时,不是根据小学 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不是尊重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作文训练规律,而是凭自己的主观要求。大多数农村小学 对学生进行书面作文训练主要自三年级始,又一般以8 篇大作和8篇小作作为标准的训练量。8篇大作虽然是教 材中确定的训练项目(这些训练每次都体现一个分段或分组目标,包括一两个要求,呈递进状的),但据我们 所掌握的调查资料显示,多数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材中关于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分段分组目标 认识不清楚,或者是无目标,随心教学;或者是在零乱的目标指引下教学;或者是要求过多、面面俱到教学; 等等。作文训练目标陷入了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8篇小作,教师一般是无教案上课,更为随心所欲去安排 训练内容,有的甚至靠的是一时的“灵感”。例如,有的老师出过《我爱春天》、《勤劳的妈妈》、《夸夸我 们的好班长》等文题。我们想想,如果学生没有感到春天的可爱、“妈妈”的勤劳,没有见过或听过“班长” 值得夸赞的事例,怎么办呢?不胡思乱想,瞎编乱造,能行吗?出这种文题,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说谎,要他们 捏造不曾见过的事情,不曾发生的感情,还何谈“内容要具体,不说空话”和“有真情实感,不说假话”?更 何谈去逐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质?
小学生作文训练如果没有一个整体的训练目标,就不会发展,而没有局部训练的突出和突破,又不会有整 体训练的到位和达标。因此,我们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要转换视角,要紧密联系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生 活的氛围,牢牢把握“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一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一个 既与阅读有密切联系,又保持相对独立的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且在总序的指引下,系统规划出每个年级每学 期乃至每个星期的作文训练目标。(其中含一、二年级的说、写话训练目标。)每次训练都明确提出训练内容 、目标要求、时间和方法,力求使小学作文教学的“全局观”和“重点观”辨证地统一起来,真正使其落到实 处。如此,便在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中,每次训练教师都能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地带领学生解决一、两个重点 或难点,切实让学生次次有所得,得得相连,拾级而上,建立起良好的作文素质结构。
二、指导偏“位”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指出:“要重视作文指导。”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教师把这里的“指导”搞 错了位置,狭隘地理解为就是“作前指导”,所以,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至此处,从命题、选材、确定 中心、选择写法,到开头、结尾及词语的使用等等都作一番细致入微的指导。教育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 生作文是从具体观察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去认真地体验和训练,化为自己的作文 能力。只是教师把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抄在黑板上,“扶着走”、“一言堂”,包办代替,让学生写“遵命作 文”,依杖而行,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实际上是由抽象到抽象,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点,违背了学生 的思维规律,这样的作文无疑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了。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该导,什么时候不该导呢?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该体现在哪里?笔者通过近几年来的教 学尝试,认为“三分导写,七分导改”是切实可行,十分有效的。
“三分导写”具体体现在,具有特殊要求或者审题有困难的习作训练,教师要稍加指点后再让学生写作。 这里,教师的指导要纲领式的,不应作过多过繁的说理讲解。一般情况,教师出示作文题后,可不作任何解释 或指导,放手由学生自己审题独立写作,学生可以看书,可以互相讨论,但不能抄袭别人现成的.文章。教师要 鼓励学生写实事抒真情,监督胡编乱造,无病呻吟;鼓励学生放胆,不要依靠教师的指点,不要怕写不好;鼓 励学生按时一次写好,过关,不要拖延时间,不要等到第二次写好。
“七分导改”即指教师要把对学生作文指导的重点放在“指导改”上。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 去感知、体验一番思维发展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产生渴望获取的动力。教师再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指导, 才容易水到渠成地顺应他们的思维规律和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
“导改”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指导自我修改。修改重点放在修改文章内容。这时,学生刚打完草 稿,教师引导他们趁热打铁,从中心思想到层次安排进行一番认真的检查。2.指导小组修改。指导学生及时自 我修改固然行之有效,但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到它的局限性,由于学生作文时间较长,大脑皮层容易发生泛化, 不容易发现细微的疵病,特别是语言上的疵病。俗语说“旁观者清”。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组织由3~5个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进行小组修改。教师从旁指点,让学生找出小组成员习作的优缺点,进行互相 评品,在评品中对照自己的作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起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3.指导集体修 改。在学生进行了一番自我修改和小组修改后,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习作中表现出来的重点、难点,选读有代表 性的作文,让学生在班上公开发表评价。有了共性认识之后,再作具体的指导,学生就极易接受了。
三、批改偏“向”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批改偏向问题也是十分严重、发人深思的。首先突出表现在“重大轻小”上。在调 查时我们发现,85%以上的学校提出对大作文要精批细改,对小作文则可以简化,一般只是改改错字病句,不 须眉批,也不须尾批。我认为,这是一种十分严重的错误做法。对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在形式上可以有大小 区别,但在实际教学时绝不能有轻重之分,应该要一视同仁,无论是备课、讲评,还是批改都须亦然。至于作 文批改,袁微子说,应当重在思路的指点,内容的选择,要重批不重改,逐步训练由学生自己改,改要着眼于 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品质的特点提出精批细改的,是很有必要的。但这里的“精批”,不应是“精 细”,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精致,有重点;“细致”,不但不要大删大改,而且还要尽量少改、小改,努力 改在要点上,一般情况,教师可用不同的修改符号标出来,留给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改,逐步培养他们自我修 改作文的能力。
其次是圈点偏向优美词句。有些教师把好文章狭隘地理解为美丽的词句,而对美丽词句的看法,又脱离了 切合实际,讲究实效这一标准。有些语句明明不符合事实,明明属无病呻吟,胡套乱制,与前后文内容连接不 上,与表现中心毫无关系,反而也被加上圈点了。不但不该如此,就算是反映了实际的美丽词句,也不能孤立 地圈点。若我们这样去圈点学生的习作,就在暗示学生读书时只注重美丽的词句,作文时只用心于词句的修饰 。此外,下批语时也要摆正优美词句的位置,例如笔者就曾于一学生作文后见过这样的评语:描写校园景色的 词语不够美丽、生动,此分明表示不顾学生的思想与情绪,硬要他写出校园的美丽,长而久之,对培养学生良 好的作文素质,有害无益。
[1] [2] 下一页
篇12: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的尝试论文
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的尝试论文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到高年级,写好作文的学生还是太少了,甚至不少学生还是谈文色变,写出的作文内容贫乏、结构混乱、语言不生动,使教师为之焦虑不安。如何使学生爱写作文、写好作文,本人在多年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探究和尝试。
关键词:作文;教学;尝试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既没有定法,更没有可以直接套用的公式和秘诀。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然而,到了高年级,能写好作文的学生还是太少了,甚至不少学生还是谈文色变,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结构混乱、语言不生动,使我们教师为之焦虑不安。如何使学生爱写作文、写好作文,我们语文老师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实践。我在多年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对此也做了一些尝试。
一、结合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搬硬套,胡编乱造,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这样的文章,毫无中心可言。这样的写作,学生是应付了事,毫无兴趣。要知道,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这“源头”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们可以按单元作文训练的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学雷锋的活动中,可让学生收集有关雷锋的故事,唱雷锋歌曲,学雷锋做好事,留心身边的“小雷锋”。“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等,可以通过各种庆祝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为学生写作做了铺垫。只有这样让学生深入生活,才能加深加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加强阅读,积累写作材料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啊,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加强学生的阅读。我要求每一个同学都有一本读书积累本,并自己给一个名字。我鼓励他们多读书,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书名、文章题目及主要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心得;可以是摘抄,比如:自己喜欢的词语,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会不定期检查孩子们的积累本,有时还利用班会课进行读书交流,欣赏他们摘抄的`好文章。我觉得,学生有了广泛的阅读,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轻松的事。
三、用心点评,增进情感交流
每次作文,学生最期待的就是老师的评价,希望老师在点评时给予肯定性的评价。我认为老师批语是师生情感沟通的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情感空间,让学生在批语中逐步进入乐于作文、善于作文的境界。因此,学生每次练笔之后,我都及时用心地为每一个学生写好评语,引导他们善于独立观察、勤于思考、乐于表达,鼓励他们从小养成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纯净的童心、天真的语言来描绘他们心中的世界。
作文评改批语的写法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境界,我们在作批语时总是带着一颗爱心,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去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写批语时我始终本着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原则,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尽量“多就少改”,按学生的思路顺序去疏通句子、梳理思路、校正段落层次,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学生的想法。即便是批评也总是以婉转的、商量的语气来写,如:“这里写得不够具体,是不是可以……。”启发学生自己修改,学生容易接受,改过后再肯定成绩,鼓励每一点进步。至于对写得较好的片段,及时鼓励,从不吝啬赞美的词汇。记得曾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有感大自然的散文,这孩子细腻的情感,优美的文笔,让我深受感触,我在评语栏中写上:字里行间流露着你的真情实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你喜爱的文字一定会变成一个个铅字,让更多的人分享你写作的快乐。肯定和鼓励的评语,给
孩子们写作的信心和力量。我希望通过批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切的关爱与期待:当学生看到老师那么欣赏自己的作文时,他们会从中得到鼓励,增强作文的自信心,对写充满兴趣,作文水平自然会很快提高。
作文批语就像一座无形的桥梁,联结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师在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与学生共享教与学的快乐。
四、展示佳作,推荐发表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觉得,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孩子们唯一的老师。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应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我把每次习作中优秀的作文在班中展示,让同学们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让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他们会这样认为:这些优秀的作文都来自我们班的同学,我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这不仅让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产生荣誉感,会期待下一次的成功,也增强了其他同学的写作信心。对于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我还推荐发表。这几年来,我班级里的很多孩子的习作陆续发表在县、省的报刊上,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多大的激励啊。期末,我还把班级优秀作文汇总,孩子们作文中的字都变成一个个铅字,让学生成为一个个作者,这班级作文集,凝聚着我和孩子们的心血和智慧,成了孩子们无声交流的平台。这样,孩子们在习作的园地里体会到成功的快感,感受到写作的力量。我相信,只要给予学生舞台,给予长袖,他们必定善舞。
总之,作文教学教无定法,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进入作文天地,我们要做的有很多很多: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相信有了我们的不断付出,就会让美丽在孩子们的笔尖流淌,学生作文的明天将会是一片灿烂
篇13:浅谈小学语文四结合兴趣作文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语文四结合兴趣作文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小学作文教学:浅谈小学语文“四结合”兴趣作文教学模式。”可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所以,作文在语文知识中具有一定难度。从目前学生现状看,有很多小学生怕作文,不喜欢作文。那么,为什么学生参作文不感兴趣呢?主要在于作文教学的方法还不够科学,不够系统,也就是说,教师只重视学生作文的外部指导,即选词造句等技巧的指导,而忽视学生内因,即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外因是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在诸多内因中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兴趣是人闪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以作文具有高度的热情,就会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主动的接受作文训练。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实验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采用计算机和作文教学相结合,并以趣为轴心,以设境入题、提出问题、再现情境、口述训练、打字表达、屏幕评改、课外扩展为线的激趣、导趣、升趣、保趣、爱趣、延趣的小学计算机兴趣作文教学的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一、设境入题,激发兴趣
兴趣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出业。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上音乐、体育、实验课或搞一次野游等集体活动时,学生都会再现出极大兴致,那是因为这些活动适合学生天真、活泼好动的心理。因此,作文教学也要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抓住有利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第六册第二单元作文要求是“写春天的景色”。开课时,先给学生放一段景色(或多媒体),让学生边看边想,这段录像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画面上嫩绿的小草,树上刚发出来的芽苞,小河涓涓流淌……学生被这春天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写作的欲望产生了。教师要抓住这一利时机,积极点拨引导,何愁无佳作。激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谜语激趣、故事激趣、表演激趣等,都可以根据作文实际内容进行选择。
二、提出问题,引导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只是有了写作的内容和急于表达的欲望还不够,因为这只解决了“我要写和写什么”的问题。要想培养学生作文能力,还应该使他们明确“怎么写”,这也是写作训练的关键一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求知的'兴趣的首要源头和头一颗火星,包含在教师对课堂讲解的材料,对被分析的事实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中”。所以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手段,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会引导他们进一步体尝到成功的兴趣。如“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这一内容的训练,教师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等,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到已学过的课文《少年闰土》中去找答案。通过精读,使学生明确抓入物特点描写,有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在写作时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描写,使学生明确着眼点。教师对学生被激发出的创作流,加以疏导,引向正确的渠道。
三、口述训练,升华兴趣
口头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都离不开口头语言的表达,口语训练是书面语言表达的基础,“作文就是写语”即是如此,让学生充分地说,使学生一吐为快,通过说训练可以将学生的写作兴趣进一步升华。具体方法是:①选材定题,确定中心。这一步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选材和中心,然后大家讨论,教师从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提示、引导、点拨、修正等过程,提高学生的选材、定题、定中心的能力。②编列提纲,构思腹稿。这是学生作文训练的关键环节,需要学生细致地思考,怎样才能把储存的素材具体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列出各层次标题,然后进行自说、互说、提名说等。
四、打字表达,保持兴趣
保持兴趣,是指兴趣的稳定性。一个人必须有持久的、稳定的兴趣,才能以过长期钻研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对已激发和引导的写作兴趣加以保持,使其具有稳定性。进行打字作文是将口述内容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四结合”实验以计算机认知码打字作文的形式,保持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计算机作文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打字作文字的过程中,如盖房子一样,要求学生先搭架子——在屏幕上打出提纲,再垒石瓦——向各层充实内容,使作文血肉丰满。由于学生用计算机打字,比用笔写作文速度更快,因而,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屏幕评改,爱护兴趣
讲评,讲请中对于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既要鼓励,也要指出不足之处,使他们知道如何再提高;对于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当众加以表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愿意进一步努力。讲评时应尽力照顾全在面,不只表扬少数几个写得好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用心的地方教师都能看到了,提到了,体会到进步的喜悦,也看到自己的不足,盼望下次作文更有进步。这样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励进取的作法,爱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有计算机教学系统,或智能辅助作文系统会使评价更加科学。
六、课外扩充,延续兴趣
为了延续学生的作文兴趣,我们让学生把每一次作文训练当做一次竞赛,鼓励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最好的文章,然后,把优胜者的作文打印进行展览,定期装订成册。因为每个孩子作文后都有被人欣赏的欲望,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能被当做范文与人交流,会感支无比的自豪。其他同学看到和听到的是自己身边同学的好文章,也会有一种亲切感,产生作文的动力。
勤写多练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学生写作兴趣的根本途径。兴趣是入门的开始,兴趣能激发和吸引学生去获得学习成果。记得心理学家潘菽说过:“只有下水,才能学会游泳。”作文也是一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勤写多练,做到周围有小练笔,从课内学习收获到课外活动所得,从学校到家庭……,都是学生练笔的对象,让学生在创作的海洋中,扬起智慧的风帆,越写越爱写,越写越会写。当然,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是单纯追求数量,要一次有一次的收获,要多着眼于平时动笔,不能只靠两同一次作文,要多说多写,多作片断练习,如写日记,写信,写读写笔记等,这些形式学生容易驾驭,学生持之以恒,会提高训练质量,进而发展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四结合”语文兴趣作文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上结合”作文教学的模式不限于此,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定会使“四结合”实验出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从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篇14:小议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的途径
小议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的途径
小议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的途径江苏省海安县角斜镇角斜小学王爱华
作文问题是语文学习中的当务之急,写作不单单是检测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同时也是考察学生文字组织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因此历届语文教师都会特别重视作文教学。若要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必须要打造一个良好且又坚实的基础,所以小学作文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学生以后作文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这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一些有效提升小学作文教学的途径。
一、引导学生立足生活,点滴积累
写作是一种很重要的交流表达方式,它通过组合文字将你的思想与想法清晰地反馈给别人,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和谐美好。小学时代的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它不像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活,也不似充满现实压力的大学生活。在小学阶段,只要每天快快乐乐地成长、学习,享受每一天的精彩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写作源于生活,生活是开启你写作之旅的万能钥匙。 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教育学生该如何写好作文,提高小学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立足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写作的良好素材。生活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童年里的那些理想、梦想、友情、亲情等等,这些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财富,它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回忆还充满着童年时的天真与稚嫩,借由笔尖将这些点滴记录在案。作为教师,应该带领孩子了解生活、了解自然、了解国家大事,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一片小小天地中,不能体验生活的真实,那么在写作方面就更要引导学生立足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点滴,这样他们写出的东西也会丰富、有内涵,而不是仅仅会用华丽的词藻、没有具体的内容。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的形式有很多种,所以孩子们立足生活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积累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例如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就可以将培养习惯的方式、技巧、特点等细节写下来,留作以后写作素材,这只是一个习惯的问题。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善于表达
无论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它要有兴趣,如果没有兴趣自己做起事情来都没有动力,又何谈做好呢!这套理论对于写作也是非常成立的,如果学生对些做没有兴趣,那么无论教师怎么强制都不会写出优秀的文章来,所以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得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自己,这样会使得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写作动机,找到作文教学中的关键点,进而指导学生开启写作的新 篇章。学生一旦产生写作的兴趣,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写作就不再是一种负担、累赘,反而会变成一种追求,激励他们坚持、勤奋,这样就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写作中增强自身的自信,在写作中体会到乐趣,从而可以使得学生乐于表达自己、善于表达自己。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从最常接触的课堂生活入手,例如教师在讲解《虎门销烟》这一课的时候,课堂中穿插着讲些许的历史背景,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最重要的要是要凸显自己思想、观点,对写的优秀的同学一定要提出表扬,如题材新颖、视角独特等特点,让学生达到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思想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除了要拥有勤奋、坚持的品格之外,还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这样就一定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学生只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一颗感悟生活的心,就能够写出好的文章来。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方面的思想,不能够一直墨守成规,要不断创新。
其实对生活中的事物观察细致入微,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就好比有一把开启世界神秘大门的钥匙,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从而能够以不同的视角描述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充分体现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拥有一颗善于捕捉的眼睛,可以让自己的表达有依有据;有一个创新的大脑,可以让自己的描述已于他人却又不失特色。例如,对《黄果树瀑布》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书中描写的景象,然后充分发挥自己对语言描绘的观察能力,然后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去展现心中的黄果树瀑布,这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总之,写作就像搭积木,要一步一步地完成,写作只有依靠生活中点滴的积累,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够逐步地实现出口成章、下笔有神。在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尽职尽责,不能随性而讲,要引导学生立足生活,积累点滴的知识,将来才能汇集成海,为今后的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其次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同时也乐于表达自己,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提供无限的动力;学生观察能力、创新思想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与创新思想,才能在今后的写作中拥有独特的视角、新颖的题材。
篇15: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有效性问题论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仅仅为一味地讲解写作的技巧与方法,这样会让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产生非常低的效果,既浪费了小学生的精力与时间,也不能使习作的能力得到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产业方面的相关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革,家长对于小学生的教学重视程度逐渐加大,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与核心要素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是受到很强的关注,为了小学生能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作文教学教育,我们应该运用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模式及方法,采纳先进的资源,从而转变成高有效性的教学,教育出综合能力,尤其是语文素养极强的新一代人才[1]。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常被忽视,地位极地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要素,是小学生培养语言沟通及表达能力和写作及创作能力主要手段,故而,小学的语文教师应对语文作文教学给予重视,但,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并不重视作文教学,她们觉得小学生年龄过小,没有完全独立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在语文方面的基础也相对薄弱,未积累语文素养,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算是困难的事情,所以,不重视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的.小学语文老师觉得小学生知识基础不高,对其进行作文的教学指导没有任何意义,直接用自己认为重要的其他学科替换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课程,因此,使小学生的读写能力难以提升。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关心学生是否拥有写作兴趣,一味应试教学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小学生自身形成优良的学习写作的习惯,都应从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着手,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重点。而在教学小学语文作文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老师并不关心学生是否拥有写作兴趣,只一味应试教学,重点讲解生字,词语,造句等基础语文知识,忽略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经常给的是统一固定的写作主题或题目,告诉学生以现有素材及格式进行写作,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使学生写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对以后的写作依然固化模式思维,一点写作兴趣也没有[2]。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范畴不够宽泛,缺乏新意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作文教学往往会给出固定题目,固定格式,固定素材和基本大意,更有部分教师直接指定字数,给出范例,帮学生列出整体框架,指导学生照葫芦画瓢,此种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培养。为使学生取得较高的语文作文成绩,有的老师会根据历年考试模式帮学生缩小作文考试范围,分析考试重点,帮着押题等,让小学生们熟记甚至背诵范文,从而取得好成绩,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写作兴趣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小学生自身形成优良的学习写作的习惯,我们应该从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着手,有助于增加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让学生多观察生活细节,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实际经历来进行作文创作,是小学生的作文生动、形象,富有活力,感情真挚让人深有同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作文创作能力[3]。
(二)拓宽小学语文作文的写作范围
小学生写作能力之所以遭到阻碍,是由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基础知识低浅,观察生活粗略造成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这种现状,针对小学生制定相应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充满写作热情,提升高效教学性。比如,教师对学生进行各种语言训练,包括根据词语造句,根据已有范例进行缩减或者扩充句子,使学生在训练中奠定结实的基础知识,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也可以以教学的内容为基础,要求小学生们诵读优美的段落与语句,让学生积累文化底蕴,在创作文章时,体现出高水平。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适用课外读物,各国名著,优秀文章等等,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品读,使学生知识层面得到扩展,知识视野更宽广,在进行写作时,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4]。
(三)鼓励小学生多进行实践活动,调动积极性,易于作文创作
鉴于素质教育有利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事业也需要从根本上被提高,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小学生处在年龄较低的阶段,虽然生活阅历低浅,基础文化知识不够深厚,但小学生的优点是思维能力发散,想象力极其多姿多彩,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此优点为出发点,组织和开展合理的适合于小学生的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作文创作水平和文化素养,培养优良的创作习惯,调动作文创作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使创作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或组织分角色的话剧编排,或组织历史再现课堂进行讨论,或组织故地重游活动等,根据实际进行组织与安排,从而高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高质量作文,使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结语
简而言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可以使学生锻炼到语言沟通及表达能力和写作及创作能力,所以,在整个教学认知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对作文教学的积极方面的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做到作文教学方法实时创新,高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使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养成非常良好的习惯,并不断地完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高效的教学,从而快速地提高小学生写作的能力,成为综合素质强的新世纪人才,成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1]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09):54-55.
[2]符秋霜.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13):181.
[3]吴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6,(33):38-39.
篇16: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论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论文
[摘要]复述是把别人说过的话或自己说过的话重说一遍。语文教学中,复述是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是作文训练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机训练,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關键词]教学方法;作文教学;复述
复述这种利用语言文字进行变式写作训练和迁移写作运用的作文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更能引导学生从说“空话、套话”的写作困惑中走出来,对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一、看图复述,迁移写作方法
这种方法是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教学挂图或简笔画,按一定的顺序复述。现以《桂林山水》的教学为例。学习完第二课时后,我就挂出家乡第一高峰——“阿婆揽孙”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因为这是一座学生熟悉的山,所以图画一挂出,教室里顿时哗然,学生纷纷讨论起来。我接着说:“这座山位于我们家乡高坪村力山尾,和金秀大瑶山交界,海拔1581米,是我县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展开想象:“这座山的形状像什么?周围是怎样的景象?这座山有什么特点?山中会有什么?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物,会引发出怎样动人的故事呢?”学生积极地动起来,同桌之间小声交流。3分钟后,我请学生举手发言,他们有的说:“这座山的形状像一位老人,怀里抱着一个小孩子。”有的说:“周围是一片石峰群,云雾绕在山间。”有的说:“高山中有瀑布流泻,山中流水清澈甘甜,使人很容易想起李白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说:“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想象也很合理。是的,这就是我们的名山——‘阿婆揽孙’。我们家乡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澳门的同胞来投资开发。现在,让我们怀着自豪的心情仿照《桂林山水》的写法赞一赞我们的家乡吧﹗特别提醒大家,在文中可以穿插一些有关山呀、水呀、庙呀等景物的传说,让你的文章如穿上七彩神衣,更吸引人。”接着,我让学生根据图画和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再动笔起草。学生们个个奋笔疾书。
这节作文课,我用看图复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指导学生观察与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复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角色性复述,创设写作情境
角色性复述是有层次、有深度的对学生进行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训练。它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在写作前参与文中的有关情节,身临其境,充当文章或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体验式或表演式的复述,以此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一堂作文课上,我就创设了一个找“图钉”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性复述。上课了,我从教室后门往讲台走去,一到讲台,我故意慌张地说:“哎呀,我夹在书本中的一枚图钉掉了,要是谁不小心踩着了怎么办呢?大家赶快找一找吧!”学生们一听,立刻找开了,不到两分钟就找到了图钉。于是我宣布:“今天的作文题目是‘找图钉’。”学生立刻窃窃私语,面露难色。我说:“很难吗?”班长站起来说:“这么简单,这篇作文一定很短,几句话就写完了。”我说:“听到老师说图钉掉时,你们心里怎样想的?”学生答:“我心里很着急,眼睛马上看地面。”“后来你怎样找图钉的?”班长说:“我低着头认真地望着地面,但还是没看见图钉,于是我叫同学们小心找、仔细找。”我继续引导:“找图钉时的动作是怎样的?”有学生说:“我蹲着挪动脚步,目不转睛地望着地面,课桌脚、椅脚找得特别仔细,生怕哪个地方没找到,生怕同学踩到。”我继续问:“找图钉时的心情怎样?”学生说:“我心里默默地说,图钉快出来吧!求你快出来吧!我想,要是我能找到多好啊!同学会感谢我,老师会表扬我。”另一个学生说:“图钉那么圆、那么尖,滚到哪了?我把椅子搬开,不小心碰到了脚,好痛啊!我用手揉揉被碰痛的脚,眼睛却盯着地面,心里是又气又急,又担心找不到图钉被哪个同学踩到。”……我及时说:“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找图钉的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和各个同学的神情。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发言,加上自己找图钉时的心情与动作开始写作吧。”学生立刻拿出稿纸和笔,教室里顿时响起沙沙的写字声。
这节课,我用角色性复述来创设写作情境,培养学生写纪实作文的能力。这样的复述教学没有从文体的角度提出要求,目的是给学生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写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使课堂达到了“自我表达,写出内心,张扬自我”的境界。
小学习作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客观事物有认识和感受,有话可说,有具体内容可写。其次才是怎样写,怎样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小学作文复述教学中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
★ 横斜钩怎么写
【“四步法”实现小学作文有效教学(锦集16篇)】相关文章:
高二的政治复习方法运用“四步法”解主观性试题2023-03-30
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023-04-09
我的绝招优秀作文评语2023-07-07
团委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2023-03-11
我的绝招的优秀作文650字2022-04-30
工作经验交流方案2022-11-05
草原说课稿2023-01-12
苏教版草原说课稿2022-09-17
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2023-04-24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