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词人李清照的作文(共30篇)由网友“啊嘎啊”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品读词人李清照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品读词人李清照的作文
关于品读词人李清照的作文
也许你不会被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放不羁所撼动;
也许你不会被屈原的“安能以皓皓之百,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慷慨赴义所感动;
也许你不会被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国忧民所震动;
可,读李清照,让人的内心有一些凄凉,仿佛是在穿越树木郁葱的森林后的一片荒凉,让人不仅潸然泪下。
遥想当年,李清照独处秦楼,细雨把酒黄昏后,心中更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只可惜“欲语还休”。她欲语还休的是那“人比黄花瘦”的世态炎凉;她欲语还休的`是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人心不古;她欲语还休的是那“烟锁秦楼,细雨把酒黄昏后”的无限惆怅;她欲语还休的是那“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点点愁思”。
“锁秦楼、语还休”是李清照的一生,是李清照的遭遇和性格,是李清照一生背负的枷锁,是李清照永远的牢笼,是李清照一生的禁锢。
而如今,李清照的千古绝唱使人读来不禁潸然泪下,或是愁思游荡,抑或是哀伤遍野。
我真的很想写出李清照的一生,读出李清照的一生,写出她的欲语还休。可我读不懂李清照,读不懂李清照的别样风情,读不懂李清照的秦楼,也读不懂李清照的欲语还休。
我一直尝试着从那千古佳句中读出李清照,读出那个时代,读出人情冷暖。
有人说,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在于它真挚而又丰富的感情流露。也有人说,真正的文学作品要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最真实、最原始的面貌。
我要借李清照來自勉,学着去读懂一个时代,写出一个时代;学着去明白人情冷暖,写出世间真情。
“锁秦楼、语未休”是李清照的禁锢,可人的一生是坦途,还是坎坷,总不能固步自封。
因此,借“锁秦楼、语未休”来激励自己不断地去读一个时代,读出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读出人生的脚步,读出人生的风景。
篇2:婉约派词人李清照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
她,温柔可人,兰心惠质;她,花容月貌,气质高贵;她,婉约词宗,杰出词人;她的诗词,婉约清丽,令人消魂。我虽未曾与她谋面,却是相知故旧。南宋的清风里,飘来她——易安居士的词。我是读着李清照的诗词走了清纯的少女时代,走过了如梦如幻的青春年华,走过了高山流水的中年时光。没有人知道我对她的崇拜,我常常沉浸在她的世界里,我只有在心中和她一路走来。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从小生活在文学氛围非常浓厚的家庭,自幼饱读诗书,得天独厚的文学熏陶使她成为“千古第一才女”。“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是李清照早期作品,也是这首词奠定了她“才女”地位,尺幅之间她表现了对春天的留恋。她借酒后询问花事,粗心的丫头却道“海棠依旧”,一夜雨疏风骤,怎会依旧?肯定绿肥红瘦,委婉含蓄把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李清照诗意的一生才华横溢,诗词写得卓越超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惜墨如金,寥寥数语,句句深意,以方寸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感。我最喜欢“误入藕花深处”一句,把一个迷路少女的情怀宣泄得淋漓尽致。试想,盛开的`荷花丛中,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惊慌的少女奋力划舟,不想却惊动了藕花深处的水鸟。这样的美景,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不由得让人想和她一起沉醉不归,荷塘荡舟。这是一首不事雕琢的温婉秀雅小诗,自然之美溢于言表。
两首《如梦令》,表现了怀春少女李清照的情怀。优美怡人,不染忧伤,花容柳韵,婉约芬芳。
自从嫁给翩翩少年赵明诚后,李清照的诗词也由天真烂漫抒写少女情怀,到写更多韵味优美委婉含蓄的相思词。新婚不久,丈夫“负芨远游”,深闺寂寞,在重阳赏菊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愁绪笼罩着她。她愁肠百结想起,去年古道树旁,飞花如梦,挽手同游;奈何今宵苦酒,泪眼眉愁。轻卷西窗,望一夜阑珊,寂寞夜色,凭栏瘦红烛。遥望秋千上的那抹红颜,沧桑了谁的等候?她欣然提笔,写下了“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朵花语,暗香浮动;一季芬芳,万缕柔情。那思亲之情,蕴涵于字里行间,以至于这首词寄给赵明诚后,他除了思亲心切,仿佛看见清照挥毫泼墨的倩影,还激起了他的好胜心。于是三天不眠不休,闭门谢客,写了数阙,但终没有比过“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让赵明诚由衷服了妻子的才华。
人生无常,晚年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失去了亲爱的丈夫,没有了琴瑟和鸣,没有了灵魂相融。她一无所有了,于是在她的词里,我感受到了她的伤心、寂寞、无奈。一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可是她当时的心境写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风来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李清照凄苦晚年的绝唱。浅淡时光里,回忆无处安放。经历了无数的颠沛流离,经历了亡国之痛,经历了丧夫之殇,李清照的心已经支离破碎。她寻觅着往日的幸福,寻觅着往日的欢乐,可她寻到的却是冷清凄惨的现实。胭脂泪,孤心碎,沉思旧梦,物是人非,这些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可以解脱?哀怨悱恻的篇章怎能述说内心无尽的酸楚。如果断肠的诗词可以治愈心中的伤痛,她会让自己的梦沉浮在烟雨里;如果真情的文字可以掩饰自己的脆弱,她会让自己的心遗失在红尘里。如果还她河山,还她丈夫,她只要有一间竹屋,一张矮桌,一扇镂窗,一盏油灯,就可以把每一段时光梳理得温馨诗意,把一蓑烟雨梦化作水墨丹青,把一卷深情打磨成金石古籍。她会在青灯墨下,与丈夫举案齐眉,红袖添香;倚窗听风时,和丈夫浅笑盈盈,轻弹铮音。难舍这些浮生旧梦,她只能把思念折叠成婉韵宋词,流芳百世。
穿越千年的时空,那是一支绚丽的花朵,在乱世的天空静静地绽放;那是一个如水的女子,从跌宕坎坷的人生中坚强走来。假如时光可以穿越,我真想与李清照一起驻守南宋。诗情地抒写自己的浪漫人生,画意地编织自己的温柔情怀。清词淡韵两三阕,婉约心事七八行,一起披着月色去找寻云水之湄带露莲花的幽雅芬芳。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才女李清照的诗词名句
2.李清照的五种情怀,吟唱出来更美
3.李清照经典诗词有哪些
4.李清照的诗词20首
5.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6.李清照《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鉴赏
7.《李清照词两首》考点练兵
8.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9.《夏日绝句》李清照赏析
10.李清照浣溪沙注释及赏析
篇3:一代词人李清照
一代词人李清照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 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栏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篇4:词人李清照简介
词人李清照简介
中文名称: 李清照
又 名: 易安居士 李易安
性 别: 女
生 卒 年: 1084~1155?
国 别: 中国
正式发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一剪梅
生平简介
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后被罢官。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李清照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教养。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在元符三年(1100)左右,写有《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受到当时人们的好评。建中靖国元年(1101)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幼子赵明诚结婚。明诚当时21岁,在太学当学生,喜好收蓄前代石刻。婚后不久,新党蔡京当政,赵挺之升任尚书右丞。他们极力打击旧党。李格非时为提点京东刑狱,竟因在党籍而被罢官。李清照当时曾献诗给赵挺之试图救援其父,诗中有“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话,可见在她婚后李家曾经遭到政治上的不幸,她对赵挺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的。
约在崇宁二年(1103),赵明诚开始出仕,曾任鸿胪少卿。他们夫妻志同道合,“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录后序》)。经他们的搜求寻访,日积月累,其所藏蓄的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和古器物,逐渐增多。大观元年(1107),赵挺之死于京师,赵家随即也遭受了政治上的.灾祸。当时蔡京为左仆射,由于忌恨赵挺之而对赵家进行诬陷。但因查无实据,所以只追夺了赵挺之的官职。赵明诚弟兄可能即因此而失官。李清照便和赵明诚回到了青州(今山东益都)赵氏的故里。
赵明诚屏居乡里的时间在以上。他们“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更加努力地访求古碑、文物。大约在宣和三年(1121),赵明诚又重新出仕。先是出守莱州(今山东掖县)。任满后,改守淄州(今山东淄博市),又授直秘阁。这一时期,他们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搜集古物、碑铭,一同鉴赏、考订,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靖康元年,金人围攻汴京。次年,赵明诚母死于金陵,明诚携书15车南下奔丧。随之,北宋亡。高宗即位后,明诚起知建康府。这时北方大乱,赵家青州故第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携小部分文物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
后期:建炎二年(1128),李清照怀著国破家亡之痛南逃至建康。她极关心国家命运和当时的政治形势,写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知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的诗句,表达了对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极大不满。次年,赵明诚移知湖州(今属浙江),他驻家池阳(今安徽贵池),只身驰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清照从池阳乘舟赶到建康时,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她怀著极大的悲痛敛葬了丈夫。这时金兵又大举南侵,建康形势紧急,朝廷已开始疏散、逃亡。李清照派人先将书册、金石刻送往洪州(今江西南昌),准备去那里投奔赵明诚的妹丈以避乱。但洪州又失陷,道路不通。并且大部分文物又在战乱中散失。在赵明诚病重期间,他的朋友张飞卿曾携一玉壶来看望他。这件事竟被人传成是他们夫妻以玉壶颂金,并听说有人已向朝廷告发。这样的政治陷害使李清照大为惊恐,她决定将家中所有的铜器等物品进献朝廷,以求得洗刷和解脱。于是,她便追随著高宗逃难的路线辗转避乱,从越州到明州,经奉化、台州入海,又经温州返回越州。最后,在绍兴二年,又从越州移居杭州。这期间她不但承受著政治上的压力,而且大量书画、砚墨被盗,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况极其悲惨。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资料记载,李清照曾经改嫁,但后来学者对此颇有争议。
这一年冬,金人南犯,她又自临安避乱金华,次年才返回临安。关于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但她曾写诗送韩肖胄、胡松年使金,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携前人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这说明她一直在关心国家大事,并且一直在从事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
篇5:词人李清照诗词
词人李清照诗词
1.《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2.《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
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
3.《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4.《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5.《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6.《绝句》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篇6:品读李清照《一剪梅》
对于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那么关于李清照的《一剪梅》大家有了解多少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写别后的悬念。“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
“此情封锁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篇7:李清照《一剪梅》品读
李清照《一剪梅》品读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品读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岁月流逝,有多少烟雨往事在心头缠绵?千帆过尽,是谁还在轻吟着昨日的那阕旧词?怅然独伫,千回百转,无止无休,谁还会怜那水远山长?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品读着李清照的《一剪梅》,一种淡淡的忧伤的美丽萦绕,浸染一份柔软的思念,守候中的期盼如此摄人心魄。
一帘幽梦编织成心碎的文字,一阙离歌弹拨着酸楚的曲调。流年的过往,细数着记忆中的点滴,沉寂已久的念望仿佛又悄然醒来。孤灯清冷,残笺无语,心音零落,空有柔情万千欲诉谁言?孤寂中,便把这些深深浅浅的文字堆叠成痴念,雁字悄然远去,风无言。
夜,总是在寂然无声中归依一份恬然,宁静安祥,沉沉睡去。一些慵懒着的闲情,一些无可名状的感伤悄然而至。
花儿的倦容,是此刻令人怅惆的`景致。而那些荷,那些明艳竞放的荷,恹恹于酷热后的清凉,飘缈的荷香依旧。只是,只是这依稀的残红,怎忆昨日的芳菲?涉水而来的盛夏,那一池火焰,是精心为这个季节绣织的盛装。娇嫩的脸庞,出尘脱俗;绿色的衣裙,舞姿婀娜。娴居水央,守一方青碧,雨润烟深,在晗首之间吟唱。秋风渐紧,如玉的竹席有了凉意,粉色凋零,只留得一缕芳香。
凭栏。谁在凝神顾盼?清凉的月色如水银般倾泻,为谁,散落了一地的思念?叹今生无缘,红尘多变,难留,那一纸情缘。恍若隔世,花落无声与谁共?小楼独倚,天涯望断,那片飞花零落处,醉花犹记,相思怎堪寄!
诗情脉脉浅吟唱,月夜寂寂音难知!天易老,恨难酬,旧日情怀,消不尽,几多愁。相顾无言,是欲诉还休?还是欲诉无言?烟过处,散尽,飘然无踪……
余音在思绪里缠绵,心念若水,愁丝若雨,多少相思老去了昨日的容颜。泪水在双眸间悄然落下,一声嗟叹,从此各自天涯。只剩下一纸苍白,在笔下研磨成伤。寻梦的脚步,终止。无尽的伤怀,不知向谁倾诉!此情与谁共?指冷消得人憔悴,一曲心弦对谁弹?
无端地想起了那些诗句,心,隐隐的有些唏嘘疼痛。“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人生,终究有多少无奈?拙笔难书残梦!你已在风中走远。
伫立,凝眸,无绪,尽是断肠泪。那抹不去的思念,犹若三千青丝,剪不断、理还乱。风尘仆仆,何处阑珊酒思量,举箸对月,把酒凭栏,那雁字归时,月满西楼的情怀,婉约了谁的旧梦?不思量,自难忘。拾捡起满地的月光,编织成满笺的心语,是谁流连在我的记忆?灯火阑珊,怅然回首,“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那南回的秋雁,叫声旷凉凄远,久久的盘旋,我知晓,只为守候这一湖明月。凌波一舞,广寒红袖,砍砍伐桂的执着,那飘逸的青丝馆结多少忧郁的相思。西楼的墨香犹在,那些熟悉着的气息弥漫一屋。
一地落红满目愁。翻开的诗卷,不忍再探看,长长短短的词句,都是别愁离怨。烛花犹若离人泪,往事不堪言。欲落墨,寄书笺,却是更残尽滴相思梦,相思空展肠空断。轻挽流年,缘在红尘外。何处起相思?纱窗醉梦中。山远天高,细水流长,谁知闲愁愁几许,离别最惹情殇。转身天涯远,蓦然回首,万千繁华早已尘埃落定。
几许清梦辗转,几许落寞的柔情,凄然。凡尘万千,谁还会执笔为我画眉?流年,憔悴了如水的容颜,满笺的残墨,道不尽离别的心酸。相见难,别亦难,抹不去的忧伤依旧在双眸中流连。梦尽处,是悟不懂,参不透的前世今生的情缘。今夕是何夕?不忍再去沾染那抹忧伤,徒留一份怅然,在心中,流水了无痕。
遥相望,寻无迹,清风拭泪,不语春归。转回眸,隐忍离伤。谁寄芳魂与共?那飘零红雨,零落了满地寂寥的凄凉。烟络横林,山沉远影,离情叶叶成千恨,不胜伤悲,杯中的残酒,怎能解开这千万般愁绪?
一抹温情逝无声,此后经年遥遥,再无归期。回首空悲叹,镜花水月,已然如梦。一阙瘦词,几许忧伤几许心酸,咏尽了世间浮华,尘缘绝。春花别梦因何悴?听尽离怀别苦。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枕月入梦,落叶无声,轻掬南回秋雁衔来的那枚金色书签,怀想春季里明媚的窗上那缕温馨阳光,怀想夏日里撑天大树那片清凉绿荫,怀想冬雪漫舞握于掌心的那瓣轻盈。
篇8:品读李清照《浣溪沙》
品读李清照两首《浣溪沙》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宋·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鉴赏:此为闺情词,全词含蓄蕴藉,颇得婉约之妙。清人王士祯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花草蒙拾》)。其婉约特色,一是表现在抒写惜春悲秋的柔情上;二是艺术上委婉、含蓄。此词上片写饮酒,下片写醉眠,通篇表现的是闺愁,主要采用“映衬法”,词作情景交融,“情中景,景中情。”(《姜斋诗话》)
全词在语言锤炼上也是颇见功力的。首先是精炼、形象、表现力强。如“莫许杯深琥珀浓”的“深”、“浓”两字,形象地勾出词中人即将豪饮之态。又如“应”、“空”是两个普通字眼儿,在这里却有极强蕴含力。“应”不仅写出钟声、风声相互应和的声响,而且暗示出女主人公深夜不寐之态,披露出人的`脉脉愁情;一个‘“空”字又带出了词中人的多少寂寥哀怨。“香消魂梦断”一句中两个动词、用得也极为精炼、形象,它生动地勾画出女主人公梦寐难成之状。辟寒金小髻鬟松”句中的“小”、“松”是一对形容词,而且又是相反相成,鬟愈松,钗愈小,颇有点思辨的味道,以此生动地描绘出词中人辗转床侧的情态。此句着此二形容词,大大增强了表现力,它使读者通过头饰的描写,不仅看到人物的情态,而且体察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此精炼、生动的笔墨,令人叹服。其二,通俗的口语与典雅的用事自然和谐地统一于作品中。“琥珀”、“瑞脑”、“辟寒金”均是典雅富丽之辞,而“杯深”、“晚来风”、“香消魂梦断”、“髻鬟松”、“烛花红”等等又是极为通俗、明白如话的口语,这些口语经过锤炼加工,使其与典雅的用语相和谐,体现了“易安体”的显著特色。
篇9:词人李清照的简要介绍
关于词人李清照的简要介绍
金兵横行中原,但是南宋王朝却没有丝毫抵抗的准备,宋高宗在行都扬州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公元1129年正月,金将宗翰带兵南下,接连攻下许多城池,沿路南宋官员降的降,逃的逃,金兵前锋很快渡过淮河,逼近扬州。
宋高宗正在扬州行宫寻欢作乐,听到金兵打来,才手忙脚乱带了五六名亲信太监,骑上马,一口气狂奔到江边,找到一只小船,连夜渡江。金兵在扬州大肆烧杀抢掠,最后放火把扬州烧成一片焦土,才满载掠夺到的财宝退回北方。
宋高宗逃到临安,把黄潜善、汪伯彦撤了职,南宋朝廷发生了一场内讧。金太宗见南宋王朝可欺,这年十月,又派大将兀术大规模南侵,占领了建康(今江苏南京)。宋高宗听说金兵追来,又从临安逃到越州(今浙江绍兴),从越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兀术带兵紧紧追赶,宋高宗走投无路,就乘着海船,漂洋过海逃到温州。直到金兵北撤,才回到临安。
金兵南下的残暴掠夺,宋王朝的腐朽昏庸,给人民带来了说不尽的苦难,许多人家遭受了家破人亡的痛苦。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有同样的悲苦遭遇。
李清照是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我国著名女词人。她父亲李格非也是个文学家,在宋徽宗时期做过官,因为为人正直,又是苏轼的学生,受到蔡京的'打击。李清照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好文学,喜欢吟诗作画,特别是作词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十八岁那年,她结了婚。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个官家子弟,夫妻俩志同道合,除都能诗善文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收藏金石(古代铜器和石碑上镌刻的文字书画)。这些文物既是我国古代的精湛艺术,又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材料。
篇10:才华横溢女词人-李清照
才华横溢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的老爹李格非是著名学者,曾经被苏轼看好,名列“苏门后四学士”之首。李清照的老妈也不是一般人,虽然现在还弄
不明白她到底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还是汉国公王准的孙女,但确定不疑的是,反正是名门之后,也是一文学女青年。
因此李清照是带着文学染色体落地的,十几岁就才华过人,得到“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赏识,到处跟人说李清照是一大才女。差不多就在这个岁数,李清照写出了“昨夜雨疏风骤”,词一写出来轰动了整个京城,赶得上王菲新专辑上市的铺张。
李清照18岁嫁给了21岁的皇家学院学生赵明诚,李清照是名满京师的新生代女作家,赵明诚有个部级干部的老爸,这门亲事算是门当户对。有传言说,老爸赵挺之要给赵明诚选媳妇的时候,赵明诚做了个白日梦,梦见一篇作文,醒了就记住“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这么一句。老爸一听,言和司合起来是“词”,安上面脱掉是“女”,“芝芙”把草去了是“之夫”,你小子的媳妇应该是一女词人。
这真是做梦娶媳妇,而且还是白日梦,不管这个传说是不是鬼扯,反正鲜花就插上牛粪了。赵明诚是金石学家,但写作文的本事怎么都跟老婆差一大截。赵明诚因为公务关系,和老婆短暂两地分居,李清照作了一首词寄给他,赵明诚看了一激灵:这也写得忒牛了。赵明诚憋着劲要把这首词比过去,废寝忘食地折腾了三天写了五十首词。然后赵明诚把李清照的作品混在这五十首词里,给自己的朋友看。朋友看了半天说,只有三句最好,正是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
为买古玩,连衣服都卖
李清照和赵明诚可算是志同道合的书呆子型夫妻,都对字画金石感冒。刚结婚的赵明诚是学生,没什么钱,每月初一、十五两口子就把衣服当了,去古玩市场搜罗旧货和碑文买回去琢磨。后来赵明诚参加了工作,手里有点闲钱,他们更加变本加厉地满世界收集古玩字画书籍,钱不够的时候还是老套路——把衣服脱了加上,估摸那时他们夫妇身上的衣服都经常穿不太住。
某次碰到有人叫卖南唐画家徐熙的画,开价20万,即便把衣服都脱完也凑不出这个数。留卖画的住了一个晚上,李清照夫妇也没想出弄钱的招数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卖家走人,为此两人以后连着几天大眼瞪小眼。
当时官僚队伍里党派倾轧正斗得热火朝天,李格非是苏轼的门生,被划进了旧党。蔡京上台后出手凶猛,把旧党这一派打了个稀里哗啦,李格非被免了职。但跟蔡京一伙的赵挺之一路飙升到了宰相,李清照就向公公求助帮自己老爹开脱,可赵挺之没接这个茬,李格非只能带着家眷回了家乡。
赵挺之欢实了几年后也跟蔡京翻了脸,他哪是蔡京的对手,被彻底打翻后没几天就咽气了。蔡京顺手把赵家一竿子撸到底,赵明诚兄弟几个全都丢了政府饭碗,李清照也就跟着赵家回了山东老家,在家乡一待就是十来年。
李清照不但才气过人,记忆力也好得出奇。无论什么事件典故,李清照都能随口报出是在什么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每次和赵明诚赌赛都少有失误,这也是他们的一项常规娱乐活动。经过了长期失业后,赵明诚终于再就业。这个阶段李清照似乎一度有点不爽,有人猜测是因为赵明诚红杏出墙,夫妻关系进入冷战时期。不管有没有过夫妻关系危机,当亡国的巨大灾难席卷了一切之后,老公老婆这点小打小闹根本就不算啥了。
生逢乱世,夫妇总难聚
金国的铁骑踏碎了汴梁,一片兵荒马乱,此时赵明诚为母亲奔丧到了南京,李清照也打点行李准备逃难。不过她这个行李很不好打理,李清照不好吃不好穿,家底全在收藏上,藏品足足装满了十几间屋子。李清照选了又选,忍痛扔了许多之后还整理出了十五车。本来老家剩余的十几屋子东西,是想第二年找机会再去搬来的。可整个大江南北早就乱了套,李清照的房子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十多年的精心收藏毁于一旦,这对李清照来说是亡国后的又一个沉重打击。
第二年,赵明诚从南京卸任,准备去江西定居。他们路过了当年楚霸王自杀的`地方,李清照有感于时下的国事,对朝廷的无能十分不满,写下了著名的“生当做人杰”。但朝廷还在继续无能中,金兵打到了长江附近,形势非常危急,南宋小朝廷能否小富即安地偏安一隅都成了问题。
半路上赵明诚接到去浙江上任的命令,因为局面混乱,赵明诚决定独自去。李清照在船上看老公上了岸,忽然感觉不对头,就朝岸上大喊:“要是这里乱起来了怎么办?”赵明诚一下想到了他们那十五车东西,表现出了葛朗台的劲头:“那就跟着大伙逃。如果情况紧急,先扔锅碗瓢盆,然后扔衣物被褥,接着是书籍字画,最后扔古玩。那些祭祀祖宗的器物,你一定要背着抱着,人在东西在,别忘了啊!”
晚景凄凉,再嫁曾入狱
赵明诚在赴任途中,大夏天赶得太急,病倒了。李清照接着报病的信就赶忙动身,一天一夜跑了三百里,赶到的时候发现用了猛药的赵明诚痢疾疟疾并发,已然爬不起来,作了首诗就死了。
遭受连续重创的李清照走投无路下出了昏招,下嫁了一个公务员张汝舟,这时李清照已经49岁了。姓张的娶李清照不是仰慕她的才名,而是贪图她的古董。婚后发现李清照的东西差不多丢光了,张汝舟狐狸尾巴收不住了,对李清照动用了家庭暴力。李清照悔悟之下,发现张汝舟有贪汚舞弊的行径,就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按宋朝法律,老婆告老公即便属实,也要判有期徒刑三年。李清照进了大牢,多亏亲友搭救,九天后被放了出来,这段婚姻前后只持续了几个月。
李清照一生中悲剧重重,而如此绝世之才却连生平都不为人所清楚,甚至没人对她生命的最后历程有所了解。
篇11:一代词人李清照:浣溪沙
一代词人李清照:浣溪沙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
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
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犀花。
篇12:词人李清照简介资料
词人李清照简介资料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人物简介/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1084~约1155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着作,但久已不传。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1卷,《漱玉集》5卷。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诗词作品/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词
《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等。
诗
《浯溪中兴碑诗》、《乌江》、《皇帝阁春帖子》、《钓台》、《上枢密韩肖胄诗》《夏日绝句》等。
文
《金石录序》、《词论》、《打马图序》、《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等。
生平经历/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当时极有名气的作家,深受当日文坛宗匠苏轼所赏识,常以文章相往来。母亲王氏系出名门,高祖王景图、曾祖王赞,都荣登进士,祖父王准受封为汉国公,父亲王圭在宋神宗熙宁时为中书省平章事,元丰时为尚书左仆射,都是执掌国家枢要的丞相,受封为歧国公。善文学《宋史·李格非传》误称李清照母亲王氏为懿恪公王拱辰孙女。
18岁,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诸城赵明诚结婚。赵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11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金石录后序》:“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行至镇江时,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逃去。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宁府。
南渡后,词人的生活困顿。1129年丈夫于农历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李清照为文祭之:“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谢伋:《四六谈麈》卷一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绍兴),在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当年与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饱受打击,其写作转为对现实的忧患,因此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暮年飘零后,感情基调转为凄怆沉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绍兴二年(1132年),至杭州,再嫁张汝舟,婚姻并不幸福,数月后便离异。
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朱彧《萍洲可谈》说她:“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惜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载:“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碧鸡漫志》中说:“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卒于1155年(此前另有1151年、1156年等不同说法)。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馀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孙氏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卒,卒年五十三,她十岁时即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由此可知,李清照当卒于1151年之后。《宋史·艺文志》中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现存约五十首左右。
情感经历/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流离生活
公元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刚去世,9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她基本上是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但是这个可怜而且可恨的高宗赵构并不代表国家,就代表他自己的那条小命。她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下去,一直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李清照一孤寡妇人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远去的方向,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这样苦苦地坚持着。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也不能丢的,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些文物在战火中靠她个人实在难以保全,希望追上去送给朝廷,但是她始终没能追上皇帝。她在当年11月流浪到衢州,第二年3月又到越州。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
婚变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对于李清照为什么改嫁,史说不一,但一个人生活的艰辛恐怕是主要原因。这个张汝舟,刚接触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她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渐渐发现志向情趣大异,真正是同床异梦。无奈之中,李清照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
原来,张汝舟在将李清照娶到手后十分得意,就将自己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事拿来夸耀。李清照知道,只有将张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苦海。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她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一旦看穿对方的灵魂,她便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深切的懊悔。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她是何等刚烈之人,宁可坐牢也不肯与“驵侩”之人为伴。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之入狱。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当时又有许多人关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件事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
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李清照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本来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也是代代不绝。更何况她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是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
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馀啊。而她却一直还奢想什么关心国事、着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专,别人看她如同怪异。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人物评价/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总体评价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实的角度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名人评价
古代部分
宋代·王灼: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借也。《碧鸡漫志》卷二)
宋代·朱彧: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易安名清照,元祐名人李格非之女。诗之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词尤婉丽,往往出人意表,近未见其比。所着有文集十二卷、《漱玉集》一卷。然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吝其遇,惜哉。(《萍洲可谈》卷中)
宋代·胡仔: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语甚新。又《九日》词云:“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愉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
元代·杨维祯:女子诵书属文者,史称东汉曹大家氏。近代易安、淑真之流,宣徽词翰,一诗一简,类有动于人。然出于小听挟慧,拘子气习之陋,而未适乎情性之正。此大家氏之才之行,足以师表六宫,一时文学而光父兄者,不得并议矣。(《东维子集》卷七)
明代·杨慎: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子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山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词品》卷二)
明代·陈霆:闻之前辈,朱淑真才色冠一时,然所适非偶,故形之篇章,往往多怨恨之句,世因题其稿曰《断肠集》。大抵佳人命薄,自古而然,断肠独斯人哉!古妇人之能词章者,如李易安、孙夫人辈,皆有集行世。淑真继其后,所谓代不乏贤。(《诸山堂词话》卷二)
明代·王世贞:《花间》以小语致巧,《世说》靡也;《草堂》以丽字则妍,六朝婾也。即词号称诗馀,然而诗人不为也。何者?其婉娈而近情也,足以移情而夺嗜;其柔靡而近俗也,诗啴缓而就之,而不知其下也。之诗而词,非词也;之词而诗,非诗也。言其业,李氏、晏氏父子、耆卿、于野、美成、少游、易安至也,词之正宗也。温、韦艳而促,黄九精而险,长公丽而壮,幼安辨而奇。又其次也,词之变体也。词兴而乐府亡矣,曲兴而词亡矣。非乐府与词之亡,其调亡也。(《弇州山人词评》)
篇13: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事
腐败的南宋小朝廷,面对横行的金兵只知逃避。宋高宗从临安逃到越州(今浙江绍兴),又从越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再乘船从海路逃到了温州。百姓们跟着朝廷辗转避难,受尽了战乱的煎熬,尝尽了家破人亡的痛苦。在逃难的人群中,就有宋朝的一代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李清照以多才多艺,她通晓书画,善写诗文,尤其以写词著名,是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她出身于一个文学修养很高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担任过礼部员外郎等官职。母亲也知书善文。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精通史书,见闻广博,少女时代写的诗词就远近闻名了。
十八岁时,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我国古代的`大学生)赵明诚。赵明诚是当时的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幼子,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
李清照与赵明诚志同道合,他们不仅都善诗能文,而且都爱好金石(古代铜器和石碑上的字画)学。李清照帮助赵明诚一起搜集碑文字画,收藏金石器皿,还和他一起,对家中所收藏的商周时期的彝器、汉唐时期的石刻拓本进行整理研究。
闲暇时,夫妻俩诗词唱和,情意深长。据说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一年重阳节,李清照写了一首词《醉花阴》,寄给在莱州(今山东掖县)做官的赵明诚。赵明诚读后叹赏再三,自愧不如。为了胜过妻子,他闭门谢客,废寝忘食地写了三天三夜,一共写了五十首词。他把李清照的《醉花阴》夹在其中,给朋友陆德夫看。陆德夫细细地读了几遍,说:“只有三句极好。”
“是哪三句?”赵明诚追问。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陆德夫说的,正是李清照《醉花阴》中的最后三句。可见李清照的词是多么具有其艺术特色。
“靖康之变”之前的这段岁月,是李清照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他们花了二十年时间编撰的《金石录》终于编成了。这部书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李清照写了许多清丽婉转的诗词作品。它们大多表现了她在优裕生活中的悠闲情怀。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进入了颠沛流离、凄凉悲苦的后期生活。
公元1127年,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去世,赵明诚离开任所去奔丧。宋高宗即位后,他被任命为江宁知府。第二年,李清照也为避乱来到江宁。赵明诚来江宁时,曾把家中最名贵的金石字画装了十五车,一起带来。李清照走后,留在家乡的文物和老家的房子,全都被金兵烧毁了。夫妻团聚不久,赵明诚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府。他独自骑马去建康(当时江宁已改名为建康)听命,不幸于途中患病,到建康后竟与世长辞了。
丈夫的去世,对李清照的打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她埋葬了丈夫,去临安投靠弟弟李沅。
不久金兵南下,宋高宗一路南逃,李清照也随着逃难。当她返回越州时,随身带出来的文物收藏,或毁于战火,或被盗掠,只剩下一点残简碎篇。
国破家亡,凄苦漂泊,使李清照后期的创作风格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她的词,由清丽缠绵变为深沉悲壮。她深深地怀念故国,对南宋小朝廷不思抵抗只知逃跑,给予了极大的讽喻。她在《乌江》这首诗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公元1132年,李清照移居临安,在那里过完了凄凉孤苦的晚年。但是她一直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公元1134年,她对《金石录》做了最后的修改整理,写下了著名的融叙事、抒情于一体的《金石录后序》。她把书献给朝廷,请求出版。大约在公元1155年或稍后,一代女词人终于走完了她的人生之路。去世时,她大约七十多岁。
李清照去世后不久,《金石录》终于刻成问世;她的词集《漱玉集》六卷和诗文集《李易安集》十二卷,也相继问世。可惜,她的诗词文集后来都散失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李清照集》,都是后人重新收集的,只是她的作品的一部分。
篇14: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作风格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着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篇15: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李清照
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李清照
认识李清照是从那首《声声慢》开始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也曾有过太多太多的快乐。她生长在贵族书香之家。父亲李格非名重一时,母亲王氏也知书善文一门显赫。她所创造的文学成就,大概一半是来自遗传上的灵感,一半是来自父母的教育与熏陶吧。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青年大学生赵明诚为妻。他们的结合不但没使李清照放弃笔墨,还使李清照的创作中增添了更多的喜悦,期盼的色彩。
在这期间,李清照的代表作有《如梦令》。这道小令一共六句话,却似一幅图。内容曲折而含蓄,语言深美而自然特别是结句的“应是绿肥红瘦”,大概是她脑中浮现的景象和感受。“绿肥红瘦”四个字,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蕴积了她对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心情,体现了女词人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
且看这首《醉花阴·重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为夫婿在外写的一道相思词。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惜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上天早就发现了李清照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仅让她这样去轻松地写一些闺怨闲愁,那么中国的文学史将从她身边白白走过。于是新的命题创作一起推到了她的面前。
上天有意要磨练这位绝世才女。四十七岁的她失去了夫婿,她驾着一叶生命的孤舟迎着世俗的恶浪,苦苦挣扎在生活的'波谷浪尖!
时代的沧桑,命运的变迁,性格的瞬变,使她这个时期的作品充满了过去所没有的愁苦悲凉。往日曾写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话泼消失了。“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的逸兴不见了,而今的情怀就是在《声声慢》中所写的。
可以想像她一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诗。通篇全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鸣咽,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词评家的“千古创格,绝世奇文”用在她身上一点儿也不为过。她和她的词永远地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再次纵览她那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惨的一生吧!上天的的磨练积3北宋南宋的动荡,造就了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美神!
篇16:李清照诗词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诗词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诗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自《醉花阴》,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知识吧。
醉花阴
李清照 宋代词人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作品赏析
此词的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本应该是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的,而如今只有自己,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身体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上片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
下片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化用了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了;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这是构成“人比黄花瘦”的原因。“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于是,末句“人比黄花瘦”,便成为千古绝唱。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消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 的情境。在这首词里,虽然写的是思亲,但是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语句,而是用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显的很沉重高雅。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比喻巧妙,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词的意境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篇17:我眼中的词人-李清照
我眼中的词人-李清照
是她吟出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生活对于自己的乐趣。
是她诉出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对丈夫的思念。
是她唱出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李清照——易安
她是一位平凡的女子,但她不仅是一位平凡的女子,她更是一位懂得知足常乐、理解生活真谛的女子。
那是一个多么愉快的日子,暮色苍茫,在盛放的荷花之中,有一叶扁舟,静静地,静静地,随波荡漾,融在这青山秀水之中。船上正坐着一个游兴未尽,醉意未消的女子,似乎也沉醉在这世外桃源之中。渐渐地,渐渐地,小舟泛到了茂密的荷丛里,“惊起一滩鸥鹭”。在这大自然的杰作中,李清照为之沉迷,仿佛这溪水,也像她的心一样,是那么的,清澈透明。像她这样一个出身于名门世家的贵族女子,,能置身于平凡当中,而把权贵抛掷之九霄云外,不易,不易。
她是一位知足常乐的女子,但她不仅是一位知足常乐的女子,她更是一位温柔婉约,深爱丈夫的女子。
十八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两人情投意合,互相砥砺,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一年重阳节,丈夫赵明诚在外做官,李清照为了抒发自己对他的思念,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被陆德夫称为“三句佳绝”。
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她不仅仅是一位诗人,她更是一位爱国英雄。
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许多壮士胸怀满腔热血,可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李清照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彻底成为了幻影。在那种离乱的.年代,悲愤欲绝的她写下了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映证了她的一生,在命悬一线的时刻,她并没有退缩而丢下国家置之不顾,而是忍辱奋起,动员有更多的人能像项羽一样宁死不屈,保卫国家。然而对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的愤恨,再加上多年的背井离乡,以及她对丈夫的思念,让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她的心已经残碎不堪了,最后只能寂寞地死在江南。
清照呀,清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她就是她,不管是故知足之足常足的李易安,还是充满爱国豪情的李清照,她的一生就是那样,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篇18:女词人李清照名人故事
女词人李清照名人故事
金兵横行中原,但是南宋王朝却没有丝毫抵抗的准备,宋高宗在行都扬州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公元1129年正月,金将宗翰带兵南下,接连攻下许多城池,沿路南宋官员降的降,逃的逃,金兵前锋很快渡过淮河,逼近扬州。
宋高宗正在扬州行宫寻欢作乐,听到金兵打来,才手忙脚乱带了五六名亲信太监,骑上马,一口气狂奔到江边,找到一只小船,连夜渡江。金兵在扬州大肆烧杀抢掠,最后放火把扬州烧成一片焦土,才满载掠夺到的财宝退回北方。
宋高宗逃到临安,把黄潜善、汪伯彦撤了职,南宋朝廷发生了一场内讧。金太宗见南宋王朝腐败可欺,这年十月,又派大将兀术大规模南侵,占领了建康(今江苏南京)。宋高宗听说金兵追来,又从临安逃到越州(今浙江绍兴),从越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兀术带兵紧紧追赶,宋高宗走投无路,就乘着海船,漂洋过海逃到温州。直到金兵北撤,才回到临安。
金兵南下的残暴掠夺,宋王朝的腐朽昏庸,给人民带来了说不尽的苦难,许多人家遭受了家破人亡的痛苦。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有同样的悲苦遭遇。
李清照是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我国著名女词人。她父亲李格非也是个文学家,在宋徽宗时期做过官,因为为人正直,又是苏轼的学生,受到蔡京的打击。李清照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好文学,喜欢吟诗作画,特别是作词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十八岁那年,她结了婚。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个官家子弟,夫妻俩志同道合,除都能诗善文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收藏金石(古代铜器和石碑上镌刻的文字书画)。这些文物既是我国古代的精湛艺术,又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材料。
那时候,赵明诚还在京城太学里读书。赵、李两家虽然都担任不小的官职,但不是豪富人家,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们购买文物。这并不影响他们对金石的追求。每逢初一月半,赵明诚请假回家,就拿了些衣服到当铺里去押半吊钱,到大相国寺去。
大相国寺是东京最大的佛寺,那里经常举行庙会,在庙会上,摆满着各种商品,也有出卖书籍、古玩和碑帖字画的。赵明诚在那里,看到中意的碑文字画,就买下来。回到家里,和李清照一起细细整理、欣赏。夫妻俩把这件事当作他们生活上的最大乐趣。
过了两年,赵明诚当了官,他把所得的官俸几乎全花在购买金石图书上,他的'父亲有一些亲戚朋友在国家的藏书阁里工作,那里有许多外面没有流传的古书刻本,赵明诚通过这些亲友,千方百计把它们借来摹写。这样日积月累,他们家收藏的金石书画越来越多。李清照建立了书库大橱,编好目录,发现有一点污损,一定随时整理好。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努力,赵明诚完成了一部记载古代历史文物的著作,叫《金石录》。
在国家动荡的年代,要埋头整理文物已经不可能了。东京被金兵攻陷的时候,李清照和赵明诚还在淄州(在今山东省)。不久,风声越来越紧,李清照跟着赵明诚到了建康。他们把最名贵的金石图书,随身带走了十五车。后来金兵攻下青州,李清照留在老家的十几间文物,竟被战火烧成一堆灰烬。
到了建康以后,赵明诚接到诏令,被派到湖州当知府。那时候,兵荒马乱,李清照不可能跟他上任。临走时候,李清照问丈夫说:“万一金人再打过来,我该怎么办?”
赵明诚坚定地说:“瞧着办吧。实在不行,你把家具衣被先放弃了;再不行,把书画古器丢了;但是有几件珍贵的古代礼器,你可一定得亲自保护好,要看作自己生命一样。”
想不到赵明诚这一去,就得了一场疟疾死去了。
李清照死了丈夫,她的伤心可别提了。但是最要紧的还是继承丈夫的遗志,把文物保护好。赵明诚有个妹婿在洪州(今江西南昌),那时候李清照身边还有图书二万卷,金石刻本二千卷,就托人带到洪州。没有多久,金兵打到洪州,这些文物又不知去向。
赵明诚病重的时候,有个名叫张飞卿的学士来看望他,随身带着一个玉壶。李清照是善于鉴别文物的人,一眼就看出那玉壶并不真是玉制的,而是一种玉石制品。后来,张飞卿把那个壶带走了。赵明诚死后,有人捕风捉影说赵明诚把名贵文物送给了金朝人。这种谣言使李清照大为冤屈,她想找朝廷申诉,但是宋高宗的小朝廷已经逃之夭夭了。
李清照为了逃难,到处奔走。到她在绍兴定居的时候,她身边的文物散失的散失,被偷的被愉,只留了一些残简零篇了。
国家山河的破碎,珍贵文物的散失,对李清照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她把国破家亡的痛苦写成了许多诗词,她的词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有的还富有爱国精神。她在一首诗里表达了她对南宋统治者渡江南逃的不满。诗中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但是他在地理上却出了一个不小的差错。原来黄州的赤壁并不是周瑜火烧曹军的地方。三国的赤壁在现在武汉的上游,而黄州却在武汉下游。不过,黄州的赤壁却因为苏轼这一个差错出了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文学家,就称它为“东坡赤壁”。
篇19: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及其主要作品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篇20: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及其主要作品
词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点绛唇·寂寞深闺》、《点绛唇·蹴罢秋千》、《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南歌子·天上星河转》、《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临江仙·梅》、《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瑞鹧鸪·双银杏》、《长寿乐·南昌生日》、《行香子·天与秋光》、《行香子·草际鸣蛩》、《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殢人娇·後亭梅花开有感》、《满庭芳·小阁藏春》、《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诗
《浯溪中兴碑诗》、《乌江》(又名《夏日绝句》)、《皇帝阁春帖子》、《钓台》、《上枢密韩肖胄诗》
文
《金石录序》、《词论》、《打马图序》、《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篇21: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简介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简介
人物评传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生活安适美满。他们以诗词互相唱和,并共同整理、收藏书画、金石。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诚病逝。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她论词强调协律、典雅、情致,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严分词与诗的区别,重视词自身的艺术特点,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见《词论》)。其词现存七十多首,前期作品多写闺情相思,内容缺乏深意。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等都表现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韵调优美,风格热情明快。后期(南渡后)作品多抒发孤寂凄凉的身世之感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美女凉。如《武陵春》(风往尘香花已尽)、《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念奴娇》(萧条庭院)、《水遇乐》(落日熔金)等,在对故乡的怀念中,表达一定的爱国感情。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连用七个叠字,准确自然、深刻细致地表达了惨遭国破家亡后的孤寂凄苦的情怀。其词善用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律谐和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呐,被称为“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高峰??对后世影响很大。王灼《碧鸡漫志》说:“易安居士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况周熙《蕙风词话》说:“易安笔情近浓至,意境较沈博,下开南宋风气。”其诗今存十五首,多感时、咏史,抒发爱国情怀,风格豪迈遒劲。如《题八咏楼》、《上枢密韩公、兵部尚书胡公》、《咏史》等。《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几句,颇为人所传诵。其散文《金石录后序》介绍他们夫妇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经过和《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了婚后三十四年间的忧患得失,婉转曲折,细密详实,语言简洁流畅。生平详见《山东通志》、田艺蘅《诗女史》等。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本文选其《金石录后序》一篇,选其诗《绝句》一首,选其词十二首,为《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藉香残玉簟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永遇乐》(落日熔金)、《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声声慢》(寻寻觅觅)、《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传世名篇
渔家傲
【题解】
见《漱玉词》。题为“记梦”。约作于徽宗大观二年(1108)赵明诚被罢官后偕清照避居青州(今山东益都)故乡时所作。起首两句状夜空景色,意境壮阔优美。此词吸取《离骚》“上下求索”和李白“梦游天姥”的浪漫主义精神,凭借丰富想象,体现作者的不凡理想和豪迈气概,是《漱玉词》中独具豪放风格之杰作。清黄蓼园评:“此似不甚经意之作,却浑成大雅,无一豪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李清照集》引《蓼园词选》)
【原文】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梦令
【题解】
这是一篇追述往事之作,写的是少女时代的一次郊游。调子活泼轻快,语言明净,画面优美,是首绝妙的好词。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题解】
见《漱玉词》。李清照在北宋灭亡之前,颇多饮酒、惜花之词,风格清俊、旷逸,反映其早年悠闲风雅之生活情调,此即其一。此词蕴藉了对春光一瞬,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体现女词人的高雅情趣。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沈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
【题解】
见《花庵词选》题为“别愁”。此词当作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已(1101)。相传李清照结褵不久,其夫赵明诚即负笈远游,清照殊不忍别,觅锦帕书此词以送之。(伊世珍《嫏嬛记》)此词抒写伉俪深情,倾吐相思之苦,感情真挚深笃,态度坦率大方,后之论词者,无不为之折服。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凤凰台上亿吹萧
【题解】
这是李清照一首吟叹离愁别绪的.名作。应属于词人早期作品。语言委婉含蓄,曲尽其妙。
【原文】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选,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蝶恋花
【题解】
这首词作于宣和二年。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途经昌乐县时寄语姊妹之作。这在她众多的惜别词中是笔致较为坦率的。
【原文】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题解】
这首词从内容上看大约写于词人婚后不久,赵明诚远出,李清照作此词以排遣寂寞。
【原文】
暖雨晴风被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醉花阴
【题解】
见《漱玉词》。题为“重阳”。《花庵词选》作“九日”。宣和二年(1120)赵明诚出守莱州(今山东掖县),次年重阳,李清照由青州(今山东益都)书寄此词。此词在描写重阳节天气、时令、气候、景物之中融和作者凄凉寂寞心情。“莫道”三句一气呵成,点明主题,暗示相思之苦,忧愁之深,为千古名句。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永遇乐
【题解】
李清照晚年住临安(浙江杭州),当时南宋已较安定,元宵节日,临安呈现一派热闹繁荣景象,作者在饱经忧患之余,抚今思昔,作此词以抒发故国之思,流离之感。看似乎淡,却包含多少人生感慨。此词所表现的故国之思,身世之痛,引起过不少爱国者的共鸣。
【原文】
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多门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翠,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知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武陵春
【题解】
见《漱玉词》。题为“春晚”,一作“暮春”。绍兴四年(1134)李清照卜居金华,次年春作此词,抒发了家破之苦,国亡之恨,无比愁闷的心情。
【原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
【题解】
建炎三年(1129)七月,明诚在行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感疾,病亟。清照自池阳奔建康。八月十八日,明诚卒。清照葬明诚毕,大病。金兵南下之势日迫。清照独留建康,抚今追昔,不胜身世之感,因作此词。此词反映作者丈夫死后的悲伤愁苦心情。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摊破浣溪沙
【题解】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以纯熟的笔法抒发了亡夫、流徙的个人遭际和对山河破碎、国势日危的愤慨。
【原文】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我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绝句
【题解】
见《彤管遗编》。诗题一作《乌江》。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咏史诗。诗中贷赞美项羽兵败后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的壮烈行为,嘲讽斥责南宋统治集团仓皇南渡,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不思恢复的懦弱无能。全诗语言明白,诗意爽朗,感情沉痛悲愤。
【原文】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金石录后序
【题解】
见《李清照集》。《金石录》三十卷,为李清照丈夫赵明诚撰,著录三代至隋唐、五代金石拓本二千余种,目录十卷,考证、题跋二十卷,为我国金石史上的名著。政和七年(1117)河间刘(左足右支)曾为此书作序,赵亦有自序。李清照在赵明诚死后六年写了此文,因有刘、赵之序,故题为“后序”。记叙了《金石录》编撰之由来和作者夫妇早年的生活、志趣藏金石书画聚散经过。通过悼念死者,追思旧物,侧面所映社会现实。
篇22:最美女词人李清照作文450字
有一个女子,她卓尔不群,高傲叛逆,有一个女子,她清幽娇柔,绝艳倾城,有一个女子,她旷世奇才,爽朗豪迈,有一个女子,她哀婉凄楚,万种风情,她的生命经历,有时像温和的阳光,有时像火辣的骄阳,还有时像可怕的暴雨,这感动世间无数人,她就是词家一大宗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是跌宕的,是苦难的,是悲伤的,这注定了她的多愁善感。李清照的一生也是多变的,有快乐,有幸福,有寂寞,也有数不尽的哀伤。少女时期的活泼开朗,少妇时,词玩转动情,老年时,词悲伤哀痛。
想象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荡着小舟,破水于湖上,小女子面对湖中秋色流连忘返的姿态跃然在纸上。想象他,“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花飘零在空中,水也孤独的流着,少妇与丈夫之间分居两地。想象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好像失去了什么,寻觅无果。冷冷清清,心也凉透了,晚年的寡妇无依无靠,沉痛凄历的悲伤四处寻觅。
你的容颜,如春华,皎如秋月,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所动呢?你的心灵,无意苦争春,一任芳妒,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怜惜?你的才华,我报路长蹉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这样的你,又有谁 不为之欣赏。
篇23:宋朝婉约词人李清照的诗词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翻译】
与姐妹们分手时,惜别的泪水打湿了衣衫,洇湿了双腮,送别的《阳关曲》唱了一遍又一遍,纵有千言万语,也难尽别情。而今身在异乡,望莱州山长水远。寄宿馆所,秋雨潇潇,不禁感到无限凄清。
被离情别绪搅得心乱如麻,竟不知在饯行时姐妹们送别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浅,都全不知道了。最后嘱咐姐妹,你们要将音讯让过往的大雁捎来,以慰我心,东莱毕竟不像蓬莱那样遥远。
《行香子·天与秋光》作者为宋朝诗人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初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恓恓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翻译】
秋天的天空无云清爽,看到菊花知道重阳节快到了。披上粗衣,饮着没过滤的酒,每一阵秋风,一场秋雨,带来习习秋凉。
黄昏时刻的院落,给人悲凉的感觉,酒醒过后往事浮现出来使愁肠更愁。怎么能忍受这漫漫长夜,明月照在这空床之上。听着远处的捣衣声,蟋蟀发出的长而尖的叫声,还有漫长的漏声,感觉时光过的太慢了。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作者为宋朝诗人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多丽·咏白菊》作者为宋朝诗人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蕴藉,不减酴醾。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翻译】
长夜里,虽然放下了帘幕,小楼上依旧寒气逼人。可恨那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看那白菊,不似杨贵妃的微红醉脸,也不似孙寿的娇柔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他们的行径都不能拿来与白菊相比。细细看着,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洁的品性正与白菊相宜。微风吹起,白菊的清香蕴藉,丝毫不亚于淡雅的荼蘼。
秋天将尽,白菊愈发显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无限依恋的惜别情怀。你看它似忧愁凝聚,在汉皋解佩;似泪洒于纨扇题诗。有时是明月清风,有时是浓雾秋雨,老天让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尽芳姿。我纵然爱惜,但不知从此还能将它留下多少时候。唉!世人如果都晓得爱护、欣赏,又何须再去追忆、强调屈原和陶渊明的爱菊呢。
篇24:宋朝婉约词人李清照的诗词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作者为宋朝诗人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翻译】
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夏日绝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翻译】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经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我至今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即便是自刎于乌江,也不逃离江东的场景。
《如梦令》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翻译】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武陵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翻译】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去观赏。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篇25:宋朝婉约词人李清照的诗词
《声声慢》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翻译】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醉花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和轻纱笼罩的床厨,才刚刚被凉气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忆秦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翻译】
起伏相叠的群山,平坦广阔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的叫声总使人感到“凄凄惨惨”,尤其在萧条荒凉的秋日黄昏,那叫声会显得更加阴森、凄苦。鸦声消逝,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了。
《鹧鸪天》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翻译】
夜幕降临,倏忽间清风吹散了薄烟,在窗棂竹帘之外,渐渐升起了一轮明月。因畏路途杳杳更忧人心未合,即使能结同心,恐不能同处一地。
情义绵绵,思绪翩翩。剪不断,理还乱。云儿啊,再回去只怕了无踪迹(认不得归路)。这样的事、情思应该只有在前世里显现,总是喜欢将两地鸳鸯放一起。
篇26:我最喜爱的词人李清照
我最喜爱的词人李清照
我最喜爱的词人李清照,一起来看看吧。
李清照,字易安,山东济南人,是我最喜欢的女词人,她长于诗词,通晓音律,工散文,多才多艺,她的文笔细腻,委婉,多情,她的一生命运多劫,颠簸不幸,却以敏捷的才思,独特的诗词造诣,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词人,故有婉约派宗主的称号,她的词清新婉约,情调优美,以情动人,让人耳目一新,难以忘记。少女时的李清照,活泼率真,朝气蓬勃,生活在富裕的书香门第,一切都是那麽的幸福,“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如梦令》把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画出来。少妇时期的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相亲相爱,共同致力与书画金石的搜集和整理,但多情自古伤离别,赵明诚赴任在外,空虚,寂寞的闺中生活,使李清照的.诗词充满了深深的离愁,闺怨。“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燕子归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把自己的相思抒发的淋漓尽致,难舍难分的爱,割之不舍的情,夫妻之间微妙而真挚的感情跃然纸上,读起来朗朗上口。再看这首《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字面上没提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是却更含蓄的道出了离别的相思苦,相聚遥遥无期,花因风吹而瘦,人因相思比花还瘦,思念赵明诚的真切缠绵的感情不言而喻。
南渡之后的李清照,经历的太多的磨难,国家的灭亡,丈夫的去世,凄惨的经历让她饱尝苦头,一直到晚年,她都不能摆脱幽愤和愁苦。“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武陵春》把李清照的凄苦的心情描述的更为逼真,这许多的伤心事加起来,这小小的舟儿怎么载的动?追抚往事,睹物思人,物事而人非,只有躲起来悄悄的流泪。晚年的李清照,已经是穷困潦倒了,从原来的官宦富庶到现在的穷困困顿,从以前的悠闲生活到现在的身世多劫,怎样的一种反差,她此时的诗词情调大都伤感,怀念中原,悲叹身世。或许,苦难也是人的一种财富,李清照的晚年之作《声声慢》,可谓是上乘之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抒发了她饱经忧患,孤独无依的悲愁,只身飘零,孑然独处,凄清冷落的苦楚奔涌而出,泻与笔端,全文都是以“愁”字来的,最后在以“愁”字结尾,画龙点睛。也曾有文人称赞这首词流转如珠,手法高妙,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
在封建社会男人自居的旧时代,李清照不可不为女中英雄,她成功的塑造了女词人的形象,她不仅是一个柔情的女子,也是一位豪爽的女文人,读她的《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何等的壮志雄心,李清照也是爱国的,对自己和国家的前途都一直是有着深沉的忧虑。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如此的赞誉对李清照来说,亦不为过。她以她自己的独特的睿智的头脑,在历史写下了永不磨灭的一笔,喜欢她,情真真,意切切,愁深深!喜欢她多愁善感,喜欢她的与众不同!
附:李清照的词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闻此词而长叹,易安啊,这个浪漫慧黠的女孩,如何只活在史册中,白云悠悠,我的心也悠悠。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这首《声声慢》却不正是李清照在声声诉尽平生不得意,可惜在当时想必是弦断无人听,此刻的满地黄花比起当年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却更多了无限凄凉。
篇27: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死因
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死因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朽无能,自毁长城。
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一作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
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贿赂,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
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篇28: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经典诗词
漱玉韵珠弦,笔度疏帘。云窗雾阁笼朱颜,浅醉檀轻无限意,隽永联翩!
婉约藕花间,秾丽微寒。梧桐落尽锁关山,寂寞柔肠愁几许,瘦了梅笺!
朱淑真
月共柳缠绵,依约花前。漫分心迹向人瞒?逐尽清芳谁识得,无尽轻寒。
弄曲抚琴弦,梅竹翩然。幽栖独卧白云间,眉锁春山箫笛断,一炬悲欢!
首句化用朱词,指一腔浪漫情怀!一炬悲欢:是指朱淑真去世后,其父母焚烧了她的诗稿!
吴淑姬
黠慧破萧寒,纤指如弦。阳春白雪寸心间。欹枕听风沉病酒,独抚轻欢。
草浪又蒙烟,断曲林川。迟来芳信梦阑珊。羞觑清修愁缱绻,揉碎花笺。
张玉良
聪慧赋涓涓,情比枫丹。兰魂雪魄倚天然。一曲离殇空守望,同绎凄寒!
颔首抱幽弦,泪湿红笺。来生修得共缠绵。寸寸香消鹦鹉塚,共跨归鸾。
共跨归鸾:借用沈佺的`词意:为生不同生,死同穴,长相厮守!
篇29: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她,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 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1、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2、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4、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5、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6、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7、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8、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9、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10、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1、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12、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13、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14、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15、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6、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7、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18、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19、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20、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篇30: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经典诗词
1、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一见倾城、再见倾国。 ――张潮 《幽 梦 影》
2、 万事可忘,难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张潮 《幽梦影》
3、 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得为君子。 ――张潮 《幽梦影》
4、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张潮 《幽梦影》
5、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张潮 《幽梦影》
6、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张潮
7、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著,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张潮 《幽梦影》
8、 立品须发乎宋人之道学,涉世须参以晋代之风流。 ――张潮 《幽梦影》
9、 ”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取解语者也 ――张潮 《幽梦影》“
10、 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张潮 《幽梦影》
11、 所谓美女,应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张潮 《幽梦影》
12、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 ――张潮 《幽梦影》
13、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 忧命薄 , 真是菩萨心肠。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为浊富不若为清贫,以忧生不若以乐死。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 ――张潮 《幽梦影》
14、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之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 ――张潮
15、 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 ――张潮 《幽梦影》
16、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张潮 《幽梦影》
17、 愿在木而为樗,愿在草而为蓍,愿在鸟而为鸥,愿在兽而为D,愿在虫而为蝶,愿在鱼而为鲲。 ――张潮 《幽梦影》
18、 ”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 不必定作人身。 ――张潮 《幽梦影》"
19、 无善无恶是圣人;善多恶少是贤者;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有善无恶是仙佛。 ――张潮 《幽梦影》
20、 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心属多情
★ 声声慢教学反思
★ 声声慢教案设计
★ 声声慢教案
★ 《声声慢》教案
★ 课文声声慢教案
【品读词人李清照的作文(共30篇)】相关文章:
《醉花阴》的说课稿2023-05-16
《声声慢》教学设计2023-05-25
念奴娇赤壁怀古扩写作文2024-02-21
李清照《如梦令》的教学设计2022-05-22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文讲稿2023-03-09
如梦令教学设计2022-06-03
《醉麂》优秀教学设计2023-06-28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2024-05-21
声声慢教学设计一等奖2022-09-17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200字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