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有感精选作文(共29篇)由网友“是jagger没错”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黄鹤楼有感精选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黄鹤楼》有感
相信,只要对中国古典文学稍有研究的人,一听到这首诗,绝对知道这首诗叫什么?看我给你写出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你猜到了吗?对了,那就是崔灏《黄鹤楼》,小时侯,父母就让我读《唐诗三百首》,古人虽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要一字不漏的记得确实不容易,除了李白和杜甫的大作之外,我记得最深最牢的恐怕就是崔灏的《黄鹤楼》了。
公元7,崔灏出生在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在公元723年中进士,他才华横溢,风流儒雅,擅于写诗,系盛唐朝诗人。在《黄鹤楼》这首诗中,作者从传说着笔,想象着仙人驾着黄鹤乘风而去,望着此处徒留一座黄鹤楼,黄鹤已是一去不复返,千百年来,留给子孙后人的依旧是一片片悠悠的白云,汉阳的树林在阳光照耀下是如此的清楚可见,鹦鹉洲上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着;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了,让我朝思暮想的故乡到底在哪?远远眺望去,江面上被雾霭笼罩;我的愁绪不禁涌上心头,黯然神伤。此诗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浑然天成,不愧是千古佳作。
就是因为崔灏这首诗,让黄鹤楼名声大震,更加名扬天下啊。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长江还是长江,在黄鹤楼边继承流淌着,要想复制崔灏当年的景致已是不可能了,恐怕我们很难再体会到崔灏当年的心境了。但在今天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里,我们若能坚守住属于自己的一片精神家园,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成败所惑,已是难能可贵。
篇2:《黄鹤楼》有感
虽说,烟花三月的黄鹤楼,才是最美的光景。但是春去秋来,携三两好友,在黄鹤楼上一聚,遥望远处美妙的风景,体味人世间的真性情,也算得上是一桩美事。
千百年来,黄鹤楼就以她秀丽的风景线、奇特的山川美,引得无数文人志士为她驻足。从武昌蛇山之巅到武汉大桥的交相呼应,从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到传统汉文化流传下来的别致雅韵。黄鹤楼的每一寸山水都如诗如画,每一寸风景都让人如痴如醉。
正值秋高气爽时,难得有个清闲的双休周末,早早便于父母约好,一同去黄鹤楼游玩一番。看着年龄渐长的双亲,总觉得陪伴的时间越来越少,从日常起居到出门游玩,总想着能尽多的陪伴些?从南门入山,略过一行在前拍照的游人,“黄鹤楼公园”五个字映入眼帘,穿过卖纪念品的走廊小店,拾梯而上,看到青瓦白墙的大门,古朴而不失雅致。买好门票后,与母亲在门前合影,这正式的黄鹤楼游玩之旅便开始了。
进入正门,位于正中央的是一个带着南方古典意蕴的精致池塘,碧绿的池水以及水中游玩的点点翠红,给这个深秋时节增添了一丝独特风韵。与母亲一同往前行走,穿过一条茂密的竹林小道,突如其来的开阔境地前多了一个50来米高的楼阁,五层高的样子,金色台阁上飞檐砖瓦,四角飞翘,犹如一位仙人般自在地矗立在那里。是的,这便是黄鹤楼了,气势恢宏间,更彰显了一份层次分明的古代传统建筑的气韵美。
进入黄鹤楼,大厅正中央的一副《白云黄鹤图》立即映入眼帘,巨型的图画让整个黄鹤楼显得更加开阔雄伟了。画卷中的仙鹤长长的脖颈,展翅欲飞的臂膀,在烟雾缭绕的云朵间,似要飞出这幅画卷来,画卷中刻画的如人间仙境的风景,似乎是在向游人诉说着黄鹤楼的来历。对于这种传统意蕴浓厚的画卷,父亲总是很感兴趣。在征得父母同意之后,我们一家人一同在这幅画前拍了合照,看着父母脸上高兴的神情,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随着父母慢慢往楼梯上行走,看时代流传下来的文化古迹,欣赏着不同朝代所传承下来的优秀文明印迹,似乎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阅历与沧桑保藏了下来,是栩栩如生的浪漫主义文化,更是厚重深刻的古代文化精粹。
跟着游人的步伐,伴着父母一同往上行走,每上一层,视野便愈发地开阔一番,从顶楼处往下眺望,开阔的视线让一切景物都愈发地自在淡然,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在游人拍照的间隙,在闪光灯闪烁的时空交错里,仰望头上的天,俯视眼下的山脉,在一望无际的视线中,一切都变得淡然平淡,似乎只有这天空与山脉的连接点才能抚平那一切的心旷神怡,也似乎只有这云雾缭绕的境地才能将所有的美景一一记忆。读着崔颖的那一首,“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体味着古人对于黄鹤楼的赞美,感受着这略带仙人气息的黄鹤楼圣地。
往回走的时候,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恰巧赶上南门紫薇苑附近有表演,便与父母在那里坐下听了起来,在夕阳黄昏之下,喝一壶清茶,品几样当地的特色小吃,听听当地的音乐曲调,所有的繁杂心念也随着这悠扬的曲调都散去了。在现代人忙碌的生活之余,能够这样的闲暇时间游走山水,放松心灵,这种美妙的享受,可谓是人生一大乐事了。克劳迪安内斯曾说过,“如果他们懂得利用自然的方法,那么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幸福”。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在自我奋斗的同时,还应当担负起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职责,赢得一片纯白洁净的天空,赢得一个纯正正直的自我!
两天的游玩时光是短暂的,却又是记忆深刻的。不仅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绝妙风光,体味了黄鹤楼所独有的文化古韵,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陪伴在父母左右,承欢在父母膝下,在他们仍然健朗的年纪,带他们去游玩,也算是儿女的一份孝意?岁月慢慢地行走,我希望我们在忙碌之余都能够用实际行动,为生活增添一份色彩,我也希望我们能够多一些时间陪伴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孝心,感受到我们的爱?:
篇3:《黄鹤楼》有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第一次知道黄鹤楼,是因为这首诗。记不清楚是几岁,但模糊中记得,想象中的黄鹤楼一定很高很高,可以看见很远的地方......来到武汉以后,有几次打车从黄鹤楼门口经过,透过窗外,看到无数的高楼大厦,心里不禁想,黄鹤楼早已不复当年景象,不去也罢。
这周末好友来武汉玩,想去看一眼传说中的黄鹤楼,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以,昨天我开心但不抱期待的去了黄鹤楼。 但当我站在蛇山之巅,俯瞰万里长江,不禁理解了黄鹤楼为何能得名“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
黄鹤楼始于三国,历经唐宋元明清,鉴证了历史的变迁,伴随着朝代更替,不断变化,在不同的时代分别被打上了不同的历史烙印。
来到现代的黄鹤楼,爬过长长的楼梯,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拥五层古式高楼,它被72根圆柱稳稳的支撑于蛇山之巅,长江之畔,穿着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组成的墙衣,加上60个凌空舒展的翘角,恰似黄鹤腾飞。
《登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给我的感觉依然觉得震撼和美好的,然而为何崔颢当年会有“此地空余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感叹?
站在黄鹤楼顶楼走廊上极目远眺,我看到的是滚滚长江上的一座座凌空飞架的长江大桥,桥上车辆川流不息,桥下一条条缓缓蠕动着的轮船;以及隔江相望的龟山山顶高高耸立的电视塔,还有远处青青的汉江与浑黄的长江交汇处,半清半浊的水面无声无息流向远方......
我不禁想,也许崔颢感叹的并不是跟随仙人远去的黄鹤,而是如滚滚长江般逝去的历史、人生、以及生命中的际遇,无论是对于一个朝代、还是一个企业、一个人,始终都无法停留在某个时刻,都在经历着、变化着、走向未知的终点。
眼前,长江两岸一面是数不清的高楼大厦,一面还是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我仿佛看到了新中国五十九年来的飞速发展,看到了这个时代下,中国几代人的不同生活....突然感觉很庆幸,自己出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洪流正在席卷全球,中国正在进入全新的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旋律,我们都是这个历史乐章下跳动的音符,都将演绎不同的音色。
那么于我而言,又该怎样度过短暂的这一生?又该如何在匆匆中留下自己的痕迹?我想,唯有珍惜!珍惜出生在这样充满机遇的时代,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每一个人,无论是快乐的、悲伤地、爱我的、伤害我的......坚定信念,努力生活,不负此生!
篇4:《黄鹤楼》有感
黄鹤楼,与鹳雀楼、岳阳楼以及滕王阁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我在去年恰巧去游览了一番,途中屡屡听见游人说这里不好玩儿,登楼的门票太贵,但是黄鹤楼却在中国的历史上饱经风雨,曾屡建屡废,它的价值并不是门票可以比拟的,好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黄鹤楼的古典韵味犹存。
黄鹤楼名声大震应该是始于唐代,崔颢题诗《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说到崔颢的这一首诗,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诗仙李白了。据说,李白登楼看到此诗以后,不禁称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他一方面称赞了黄鹤楼的雄伟壮观,辉煌瑰丽,挺拔独秀,另一方面也说明崔颢的这一首诗实在是了得,让他甘拜下风。后来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时做了一首名传千古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两首都是登临抒怀之作,从写法上来看,两首诗有相近之处,他们都是以传说入题,寓情于景,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二者都是在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登高远眺,但是两人“使人愁”的事情却不一样了,崔颢站在暮色苍苍的黄鹤楼上,眺望滚滚长江,烟波缥缈,如此壮观的美景,却让作者叹道“日暮乡关何处是”,再想到自己的政治仕途坎坷曲折,不得不满怀思乡愁绪。而李白在感慨岁月流逝,凤去台空,繁华宫殿几近荒芜,一代风流人物远逝的同时,抒发自己忧国之情,他的情感既属于他个人,又属于那个年代,同样是郁郁不得志,但李白似乎要比崔颢更加乐观,虽然不得志,但依旧拥有一颗热情的报国之心。
崔颢的诗虽表达的是个人的思乡之情,但从古至今,人们大多具有思乡情结,所以《登黄鹤楼》是一首游子远游他乡的怀乡绝唱。短短几行诗里面不仅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而且也展现祖国山川的大好风光。诗的形式也非常奇特,前四句用了散文的写法,一气呵成,没有遵守格律,《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中写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是使得的。”我想,崔颢登上黄鹤楼后,为眼前的景色所感染,从黄鹤楼的得名传说写起,此地空有此楼,人和鹤都远去,不再复返,只留下悠悠白云,此时此刻的他,充满了对此楼变迁的无限感慨,也就顾不上格律了,反而更加自然,又很有气势。
诗的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我看了有的学者考究到唐人选唐诗中的《国秀集》、《河岳英灵集》、《又玄集》、《才调集》都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包括上世纪初发现的敦煌写本也是如此,“白云去”的典故是出自《庄子·天地篇》圣人“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但是到了今天,似乎大家都已认可“黄鹤去”,这里的“昔人”当是“仙人”,如果是驾鹤而归,更有仙风道骨,异士奇人之感,但我想,如果是“黄鹤去”,前四句就用了三个“黄鹤”,会不会显得有些呆滞呢?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仙人驾着黄鹤飘然而去,留下悠悠白云,颇为落寞,充满了作者的百般感慨。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人登上黄鹤楼远眺,看到江北历历的汉阳树,以及鹦鹉洲头的萋萋芳草。此句不像前四句,遵守了格律,是一句很美的对句,同时还用典,“芳草萋萋鹦鹉洲”,实为写景,其实也蕴含了怀古之意,鹦鹉洲是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并掩埋之地,因祢衡作过《鹦鹉赋》,后人就将之称为鹦鹉洲,这是一段悲壮的故事,给本诗添了不少感伤的色调。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作者将远处的视线转到近处楼下大江上的烟波,临近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飘飘渺渺的雾霭在江上升腾,如此美景,只可惜这重重雾霭竟阻隔了回乡之路,使他不仅顿生思乡愁绪。
当我登上黄鹤楼之时,我也被这美景所震撼,更被诗人的浓愁所感染。
临近日暮,我毅然踏上归途。
篇5:黄鹤楼有感精选作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在黄鹤楼留下著名诗句。
假期里的一天,阳光明媚,天空飘过一朵朵白云,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歌。我和家人一起去了那个驰名中外,历史悠久的黄鹤楼。
黄鹤楼有五层,走进黄鹤楼第一层,墙壁上是壁画,画的是两只黄鹤,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还有一个骑着仙鹤的老者,神态怡然,飘飘欲仙。
我兴冲冲地爬上最高层,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烟波浩渺的长江尽收眼底。奔腾汹涌的长江,一大块一大块的江水奔腾着、跳跃着、呼啸着,溅起无数点浪花。明媚的阳光照在水面上那溅起的浪花,仿佛是一颗颗晶莹璀璨的白色水晶。那汹涌澎湃的水面上,也仿佛镶嵌上无数颗白色水晶,远远望去好像一副美丽的画。
往下一看,人山人海,人流密密麻麻连成一大片。黄鹤楼旁边,是一座座铜制的雕像,有的像葫芦,有的像神仙……千姿百态,神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
黄鹤楼真美呀!
篇6:黄鹤楼有感精选作文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武汉的地标景点——黄鹤楼。
到了黄鹤楼公园门前,远远就能看见一排石阶上,黄鹤楼像位身着金色衣衫的老者,沉稳大气,屹立在蛇山之上,绿树重叠下,给人古老神秘的感觉。
上了石阶,来到平台,一座通体雪白灯笼形状的胜像宝塔立在中央,端庄秀丽,像是迎接着来往的游客。
再往前走,黄鹤楼的全貌进入我们眼帘。只见它金碧辉煌,古朴典雅,正面顶层挂着一个非常气派的大金匾,写着“黄鹤楼”三个金色大字。虽然只有五层,但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给人高耸入云,神奇壮美的感觉。最吸引人的是每层楼的飞檐,向上卷翘,就好像一只只黄鹤展开翅膀想要高飞。在黄鹤楼前,还有两只身姿优美的铜质黄鹤,雕刻得栩栩如生,立在龟和蛇上,我似乎能听到它们正鸣叫着,为我们讲述着黄鹤楼的传说故事。
缓步进入黄鹤楼的一楼,一整墙的壁画吸引了我。画中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坐在一只飞翔在空中的仙鹤上,吹着笛子,望着下面的黄鹤楼。不由让我联想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名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神仙吗?沿着楼梯走上二楼,可以看到墙上刻着唐代阎伯理写的《黄鹤楼记》,为我们讲述了黄鹤楼的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来到三楼,可以看到崔颢、李白、白居易等文人的画像和诗句,原来有这么多文人墨客来过这里。一口气爬到五层,穿过门廊,站在栏杆边,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让人心情舒畅。放眼望去,广阔的蓝天下,车水马龙的长江大桥、冲入云端的龟山电视塔、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滚滚的长江水……与现在我身处的黄鹤楼,绘成了一副巨大的天然画,我也有一种骑着仙鹤看美景的感觉,真是太美了。
多少年来,无论烈日与风雨,黄鹤楼始终立在长江边,像一位慈爱的长者,陪伴着武汉这座城市成长,见证着武汉人的坚忍与英勇。我爱武汉的黄鹤楼。
篇7:《黄鹤楼》有感300字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相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黄鹤楼》就是唐初诗人崔颢所写的着名诗篇。
最近,爸爸在午饭后都在家里阳台一边喝茶,一边用毛笔书法给我讲解一首古典诗词。几天来,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首《黄鹤楼》了。这不仅是因为这首诗确实写得好,名气大,更因为我最近刚从武汉探亲旅游归来,有幸登上了历史名楼——黄鹤楼,亲眼饱赏了登楼极目远望长江的壮丽感受。这样一来,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和我亲眼所见之景色一一对照,就使我对诗中所写的情景有了切身的感受。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四句,意思是说:在黄鹤楼上放眼望去,可以隔着长江看到汉阳城的树木,还可以看到鹦鹉洲上的草儿,它们长得非常茂密,一片碧绿。太阳快要落山了,我的家乡在何处?望着江面,不由得让我愁苦满心。前两句不仅写出了美丽的景色,而且“晴川”对“芳草”、“历历”对“萋萋”、“汉阳树”对“鹦鹉洲”,形成了佳对,也就是古诗所讲究的“对仗”艺术。后两句从前两句的写景中自然引出了思乡之情,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自作者崔颢在此发出“鹤去楼空”的感叹,历代文人墨客也纷纷登楼吟诗作赋,代不乏人。其中诗仙李白也曾想在黄鹤楼题诗,但看到了崔颢的诗后自愧不如,感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没有留下他的诗作。
篇8:《黄鹤楼》有感300字
何为朋友?朋友就是可以与你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的人。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很注重友情的,歃血拜兄弟、桃园结义等拜兄弟的事并不少见,成为一个个千古流传的佳话。
相反而言,那种表面亲和,和其他人称兄道弟,而内心奸诈贪婪,时不时给你插上一刀的人,也并非少见。他危险时,有些人铤而走险救了他,却熟视无睹,不知感谢。
记得四年级的课文《九色鹿》里的内容:有个人叫调达,他掉到了水里,九色鹿把他救了上来,九色鹿不要厚礼,让调达不告诉别人它的住处,没几天,调达就把国王带来捉九色鹿了,九色鹿十分气愤,说调达不守信,国一把他给流放了。(
凡此种.种,告诉我们交朋友时一定人清“真”朋友和“假”朋友, 我们要像李白和孟浩然一样做个知己。
篇9:《黄鹤楼》有感300字
想起古时候有人在黄鹤楼成仙,仙人乘鹤而去,留下的只有这黄鹤楼。黄鹤与仙人一去不复返,空中的白云还是慢悠悠的飘着,晴朗的天空下,江水边老树又长出了叶子,鹦鹉洲这座小岛上的草木长得生机勃勃。天色已晚,书生想到了家乡,乘着小船,品味着心底的一缕缕乡愁。
崔颢是唐朝著名诗人,今河北安平县人,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他写的《黄鹤楼》,李白读了都赞不绝口。这首诗写于天宝年间,我认为他这首诗中有一些忧愁。首句用黄鹤楼比喻唐朝,当时的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力大幅度下降,诗人用没了仙人的黄鹤楼暗喻逐渐没落的唐朝。当时唐朝兵力都掌控在节度使手中,拥兵自重,唐朝的盛世局面像第二句中的黄鹤一样,一去不复返。三四句说:花草树木繁茂,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但这样强大的生命力,还是不能使作者感到快乐,崔颢忧国忧民,节度使们天天打来打去,人民深受其害,他怎么会快乐呢?
诗人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登上黄鹤楼应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押韵且朗朗上口,开篇两句看似并非一气呵成,其实那种忧愁是贯穿全文的。由于这首诗,使崔颢获得巨大成功,也被后人所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篇10: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⑵,蓬壶殿里笙歌作⑶。到而今、铁骑满郊畿⑷,风尘恶⑸。
兵安在?膏锋锷⑹。民安在?填沟壑⑺。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⑻,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⑼,骑黄鹤。
【词句注释】
⑴黄鹤楼:旧址在黄鹤山(武昌之西)西北的黄鹤矶上。陆游《入蜀记》:“黄鹤楼旧传费玮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
⑵万岁山:即万岁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财。据洪迈《容斋三笔》说:“(万岁)山周十余里,最高一峰九十尺,亭堂楼阁不可殆记。“
⑶蓬壶殿:疑即北宋故宫内的蓬莱殿。这四句形容北宋汴京宫室壮丽,富庶繁华。
⑷铁骑:指金国军队。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里地面。
⑸风尘:指战乱。杜甫《赠别贺兰铦》:“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风尘恶,是说敌人占领中原,战乱频仍,形势十分险恶。
⑹膏:滋润,这里做被动词。锋:兵器的尖端。锷:剑刃。《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以燕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这两句是说:兵士们在哪儿呢?他们(的血)滋润了兵器的尖端(意为被刀剑击中而死亡)。
⑺沟壑:溪谷。杜甫《醉时歌》:“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这两句是说:老百姓在哪儿呢?他们已因饥寒交迫而死,被丢在溪谷中了。
⑻缨:绳子。请缨,请求杀敌立功的`机会。《汉书·终军传》记终军向汉武帝“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河洛:黄河、洛水交汇的洛阳地区。这里泛指中原。这句是说:哪一天能向皇帝请求,并得到他的命令率领精锐部队,挥鞭渡过长江,收复中原。
⑼汉阳:今湖北武汉市(在武昌西北)。
⑽此墨迹见近人徐用仪所编《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卷端。原系照片;在本词下面,并有谢升孙、宋克、文征明等人的跋。
【白话译文】
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创作背景】
绍兴三年(1133)十月,金朝傀儡刘豫军队攻占南宋的襄阳、唐、邓、随、郢诸州府和信阳军,切断了南宋朝廷通向川陕的交通要道,也直接威胁到湖南、湖北百姓的安全。岳飞即接连上书奏请进兵中原,收复襄阳等六州。次年五月朝廷正式任命岳飞兼黄、复二州、汉阳军(湖北汉阳)、德安府(湖北安陆)制置使,统军出征。由于军纪严明、士气高昂,部署运筹得当,岳家军在三个月内,迅速收复了襄、邓六州,有力地保卫了长江中游的安全,打开了川陕通向朝廷进纳财富和纲马的道路。就在这本可乘胜长驱直入收复更多失地之际,朝廷却以“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的名义指示岳飞只准收复六州,然后班师回朝。于是岳飞只得率部回到鄂州。岳飞凭借襄、邓大捷以仅三十二岁年龄被封为侯(武昌郡开国侯),但他并非功名利禄之徒,他念念不忘的是北伐大业。因此他仍不断上奏,要求选派精兵二十万人直捣中原,收复失地,以免坐失良机。在鄂州,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了这样一首抒情感怀词。
【作品赏析】
这首词创作时代较《满江红·怒发冲冠》略早,写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
这首壮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可分四段,层次分明。
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点目。“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洁地写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万岁山亦名艮岳。据《宋史·地理志·京城》记载,徽宗政和七年始筑,积土为假山,山周十余里,堂馆池亭极多,建制精巧(蓬壶是其中一堂名),四方花竹奇石,悉聚于此,专供皇室游玩。“珠翠绕”、“笙歌作”,极写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
第二段以“到而今”三字提起(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强烈对比。“铁蹄满郊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过片处是两组自成问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这远非“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导“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猛志。所以紧接二句就写到作者心中宿愿——率领劲旅,直渡黄河,肃清金人,复我河山。这两句引用《汉书》终军请缨典故,浑成无迹。“何日”云云,正见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
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
在南北宋之交,词起了一次风格化的变化,明快豪放取代了婉约深曲,这种艺术上的转变根源却在于内容,在于爱国主义成为词的时代性主题。当时写作豪放词的作家,多是主战派人士,包括若干抗金将领,其中也有岳飞,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的。这首《满江红》即以文法入词,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严格遵循时间顺序,结构层次分明,语言洗练明快,已具豪放词的一般特点。
篇11: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代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译文
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注释
黄鹤楼:旧址在黄鹤山(武昌之西)西北的黄鹤矶上。
万岁山:即万岁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财。
蓬壶殿:疑即北宋故宫内的蓬莱殿。这四句形容北宋汴京宫室壮丽,富庶繁华。
铁骑:指金国军队。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里地面。
风尘:指战乱。风尘恶,是说敌人占领中原,战乱频仍,形势十分险恶。
膏:滋润,这里做被动词。锋:兵器的尖端。锷:剑刃。
沟壑:溪谷。
缨:绳子。请缨,请求杀敌立功的机会。
河洛:黄河、洛水交汇的洛阳地区。这里泛指中原。
汉阳:今湖北武汉市(在武昌西北)。
赏析
这首词创作时代较《满江红·怒发冲冠》略早,写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
这首壮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可分四段,层次分明。
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点目。“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洁地写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万岁山亦名艮岳。据《宋史·地理志·京城》记载,徽宗政和七年始筑,积土为假山,山周十余里,堂馆池亭极多,建制精巧(蓬壶是其中一堂名),四方花竹奇石,悉聚于此,专供皇室游玩。“珠翠绕”、“笙歌作”,极写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
第二段以“到而今”三字提起(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强烈对比。“铁蹄满郊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过片处是两组自成问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这远非“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导“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猛志。所以紧接二句就写到作者心中宿愿——率领劲旅,直渡黄河,肃清金人,复我河山。这两句引用《汉书》终军请缨典故,浑成无迹。“何日”云云,正见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
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
在南北宋之交,词起了一次风格化的变化,明快豪放取代了婉约深曲,这种艺术上的转变根源却在于内容,在于爱国主义成为词的时代性主题。当时写作豪放词的作家,多是主战派人士,包括若干抗金将领,其中也有岳飞,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的。这首《满江红》即以文法入词,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严格遵循时间顺序,结构层次分明,语言洗练明快,已具豪放词的一般特点。
创作背景
岳飞凭借襄、邓大捷以仅三十二岁年龄被封为侯(武昌郡开国侯),但他并非功名利禄之徒,他念念不忘的是北伐大业。因此他仍不断上奏,要求选派精兵二十万人直捣中原,收复失地,以免坐失良机。在鄂州,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了这样一首抒情感怀词。
篇12:观黄鹤楼有感600字
昨天,我来到了武汉市的黄鹤楼。进入旅游景点,首先感觉到的是一种深深的大自然的风格。想要爬上黄鹤楼,途中要经过岳飞广场、紫薇苑、白云阁等古典建筑。
经过岳飞广场,宏伟气派,仿佛看见了岳飞当年驰骋沙场的样子;紫薇苑里鸟语花香,各种花儿争奇斗艳的开放,好像让你走进了花朵的天堂。清新、单纯、美好、和谐,这是我进紫薇苑里的第一个感受。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白云阁了,白云阁仿佛是千古字画、名人真迹的宝盒,聚集了万物最宝贵的精华。走进白云阁,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幅田原所作的名画,把黄鹤楼的美景尽收眼底。
接着我们又“历经波折”,总算爬上了黄鹤楼。黄鹤楼上的游人很多,人山人海,穿行其中,闻到的都是游人的汗味。在走廊上,可以看到武汉市的大小建筑与繁华景象。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的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10多万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加显得黄鹤楼色彩绚丽,雄奇多姿。过往的游人也不禁赞叹黄鹤楼的雄伟壮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楼的一处大壁画:画上的黄鹤楼犹如仙境一般,左侧的云梯上站着王母娘娘等诸位仙人,他们神情专注,顶着犹如仙境般的黄鹤楼,突然,飞来一群仙鹤,围绕着黄鹤楼翩翩起舞。黄鹤楼四处被葱郁的树林包围着,透露出一副特有的古典气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在这所作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孟浩然无边的深厚情谊。
武汉的黄鹤楼虽美,但同时也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长大后把我们的芜湖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篇13:观黄鹤楼有感600字
死死不放,然后像脱缰的野马,飞快地向岸边蹦去。“哗!”,浪花撞击着堤岸,浪花四溅,喷出无数水花,撒在岸边,又立即悄悄钻入泥土,只留下润湿的足迹。看看这壮丽的情景,我不得不为之惊叹,“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诗句不禁脱口而出。武汉游记散文1今天,我们一家去了厦门鼓浪屿,跟我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游鼓浪屿在鼓浪屿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我们先到了鼓浪屿最有名的景点日光岩,他是一座山,我们在中途还看到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玩了3个小时了,东湖可真大啊!回到家,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它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面积有三十三平方公里,并且,它还是中国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看了这些,我不禁感叹到:“大自然真美,真神奇啊!”武汉游记散文3五月一日,我们早早的起床,准备去参观古朴清雅的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巅,与湖南省的岳阳楼和江西省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
篇14:《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作者简介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另辑有文集传世。
岳飞千古奇冤:
1141年(绍兴十一年),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韩世忠二人。完颜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四月,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被调离军队,到临安枢密院供职。
五月,张俊在和岳飞巡视楚州韩世忠的军队时,暗中挑唆岳飞,欲一同分解此军,却遭飞严肃回绝。秦桧又欲陷害韩世忠,飞再次保全了韩。岳飞回朝后,即遭秦桧党羽万俟卨、罗汝楫的弹劾,诬蔑飞援淮西“逗留不进”、主张“弃守楚州”,要求免除岳飞枢密副使之职。 八月九日,岳飞被罢枢密副使,充“万寿观使”的闲职,飞自请回到江州庐山旧居赋闲。
岳飞此时已无兵无权,但对他的迫害却仍在步步紧逼。在秦桧授意下,张俊利用岳家军内部矛盾,威逼利诱都统制王贵、副统制王俊先出面首告张宪“谋反”,继而牵连岳飞。
张俊私设公堂,向张宪严刑逼供,毫无结果之下,竟捏造张宪口供“为收岳飞处文字谋反”。岳飞在江州居留,为时甚短,就接到宋廷命令,召他回“行在”临安府。十月十三日,岳飞被投入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狱中,此前其长子岳云也已下狱
岳飞义正词严地面对审讯,并袒露出背上旧刺“尽忠报国”四大字,主审官何铸见此,亦为之动容。何铸查得岳案冤情,如实禀告秦桧。秦桧却说:“此上(高宗)意也!”改命万俟卨主审此案。
卨用尽手段,也无法使岳飞三人屈招一字。飞宁死不自诬,乃至以绝食抗争,经其子岳雷照顾,才勉强支撑下来。
十一月初七日,宋金“绍兴和议”达成:由宋向金称臣,将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划归金国,并每年向金贡奉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
和议虽已达成,但岳飞始终未能被释放。万俟卨等逼供不成,为了坐实冤狱,又为岳飞罗织搜剔了所谓“指斥乘舆”、“坐观胜负”等数条罪名,欲将飞一举定为死罪。
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以飞为无罪,与万俟卨竭力争议,均遭罢官处分。布衣刘允升上书为飞申冤,被下大理寺处死。已赋闲的韩世忠因岳飞入狱之事质问秦桧,桧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达命令:
“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
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宋代史料并无“**亭”的记载),时年39岁;岳云和张宪被斩首。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的死讯传出,百姓们都为之哭泣 ;消息传到金国,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并说:“和议自此坚矣!”
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隗顺临终前,始将此事告知其子。 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岳飞冤狱终于平反。隗顺之子告以前情,乃将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1178年,宋廷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业绩不可磨灭。岳飞表达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为汉民族的文明绵延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岳飞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岳飞诗文:
岳珂《金佗稡编·鄂王家集》收录的岳飞诗文有律诗《题翠岩寺》《寄浮图慧海》,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题记《五岳祠盟记》《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东松寺题记》《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宋·赵与时《宾退录》还收有岳飞绝句《题青泥市寺壁》。《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在南宋晚期的《藏一话腴》、《鹤林玉露》中都有记载,此词从明代开始广泛传诵。此外流传下来的岳飞诗词还有《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池州翠微亭》《过张溪赠张完》《题雩都华严寺》《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题骤马冈》《题鄱阳龙居寺》等。
篇15: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译文
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而现在,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注释
⑴黄鹤楼:旧址在黄鹤山(武昌之西)西北的黄鹤矶上。陆游《入蜀记》:“黄鹤楼旧传费玮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
⑵万岁山:即万岁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财。据洪迈《容斋三笔》说:“(万岁)山周十余里,最高一峰九十尺,亭堂楼阁不可殆记。“
蓬壶殿:疑即北宋故宫内的蓬莱殿。这四句形容北宋汴京宫室壮丽,富庶繁华。
⑶铁骑:指金国军队。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又指金国铁浮屠重甲骑兵。
⑷风尘:指战乱。杜甫《赠别贺兰铦》:“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风尘恶,是说敌人占领中原,战乱频仍,形势十分险恶。
⑸膏:滋润,这里做被动词。锋:兵器的尖端。锷:剑刃。《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以燕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这两句是说兵士们在哪儿呢?他们(的血)滋润了兵器的尖端(意为被刀剑击中而死亡)。
⑹沟壑:溪谷。杜甫《醉时歌》:“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这两句是说老百姓在哪儿呢?他们已因饥寒交迫而死,被丢在溪谷中了。
⑺缨:绳子。请缨,请求杀敌立功的机会。《汉书·终军传》记终军向汉武帝“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河洛:黄河、洛水。这里泛指中原。这句是说哪一天能向皇帝请求,并得到他的命令率领精锐部队,挥鞭渡过长江,收复中原。
⑻汉阳:今湖北武汉市(在武昌西北)。
⑼此墨迹见近人徐用仪所编《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卷端。原系照片;在本词下面,并有谢升孙、宋克、文征明等人的跋。
赏析
这首词创作时代较《满江红·怒发冲冠》略早,写于南宋绍兴四年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
绍兴三年十月,金朝傀儡刘豫军队攻占南宋的襄阳、唐、邓、随、郢诸州府和信阳军,切断了南宋朝廷通向川陕的交通要道,也直接威胁到朝廷对湖南、湖北的统治安全。岳飞接连上书奏请收复襄阳六州。次年五月朝廷正式任命岳飞兼黄、复二州、汉阳军(湖北汉阳)、德安府(湖北安陆)制置使,统军出征。由于军纪严明、士气高昂,部署运筹得当,岳家军在三个月内,迅速收复了襄、邓六州,有力地保卫了长江中游的安全,打开了川陕与朝廷交通道路。正在这大好时机,朝廷却以“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的名义要求岳飞收复六州,然后班师回朝。于是岳飞只得率部回到鄂州。岳飞凭借襄邓大捷以仅三十二岁年龄被封为侯(武昌郡开国侯),但他并非功名利禄之徒,他念念不忘的是北伐大业。因此他仍不断上奏,要求选派精兵直捣中原,收复失地,以免坐失良机。在鄂州,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了这样一首抒情感怀词。
这首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可分四段,层次分明。
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点目。“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练地道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万岁山亦名艮岳。据《宋史·地理志·京城》记载,徽宗政和七年始筑,积土造成假山,假山周围十余里,堂馆池亭极多,建制精致巧妙(蓬壶是其中一堂名),四方奇花珍竹异石,悉聚于此,专供皇室游玩。“珠翠绕”、“笙歌作”,极力写作了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
第二段由“到而今”三字起笔(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强烈对比。“铁蹄满郊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过片处是两组自成问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这远非“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导“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猛志。所接二句直写作者心中宿愿——领军率队,直渡黄河,肃清金人,复我河山。这两句引用《汉书》终军请缨典故,浑成无迹。“何日”云云,正见出一种急切的心情。
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
在南北宋之交,词起了一次风格化的变化,明快豪放取代了婉约深曲,这种艺术上的转变根源却在于内容,在于爱国主义成为词的时代性主题。当时写作豪放词的'作家,多是爱国人士,包括若干抗金将领,其中也有岳飞,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的。这首《满江红》即由文法入词,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以时间为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已具豪放词的特点。
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篇16: 黄鹤楼
大家都知道有黄鹤楼吧!可是你们知道它在那里吗?什么,你说什么?没错说对了!
关于黄鹤楼有一个神话传说,你们想知道吗?你们真的想知道啊!那我就告诉你们吧:
据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来到一个餐馆。“吃香喝辣”的,吃完扭头就走,可是那个店主也没有向他索要饭钱,吕洞宾就这样白吃白喝了一个多月。有一天,吕洞宾又来这家餐馆,对店主说:我欠你的钱实在是太多了。于是他用橙子在墙壁上画了一只黄鹤,只要拍拍手,那只黄鹤就会飞下来。就这样,那位店主只用了几年,就拥有了上百万资产。
有一天,吕洞宾又来到了那个酒店,把黄鹤给收走了。
那位老板为了纪念那只黄鹤,就在一座山上建了一座黄鹤楼。
我一开始进去黄鹤楼,就看见一个亭子,那个亭子的介绍上说:这个亭子里面有一个大书法家王羲之写的鹅字,我进去一看果然有一个鹅字。
我走到上面,我又看到一个亭子,可是这个亭子和前面一个亭子不一样。介绍说:这个亭子是李白的搁笔亭,因为李白看到崔颢写的诗都比他好,那自己还写什么呢?
现在正式进入黄鹤楼了,柱子上面有几个大字是: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人愁;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接下来就没有什么好看的了,不过有一口大钟是我们中国第二大的钟。
黄鹤楼非常好看,我推荐大家去看一看。
篇17: 黄鹤楼
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去参观了有名的黄鹤楼。
来到黄鹤楼,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大大的大门,那个门高高的,大约10米吧。
一进入大门后,就看见两只鹤踩在一只乌龟上。仔细一看,才发现上面有条蛇,那条蛇的眼睛雕得炯炯有神。我好奇地问爸爸:“乌龟上怎么会有条蛇呢?”“那不是乌龟,而是神兽,叫玄武。”爸爸连忙打断我。
步入黄鹤楼的第一层,我看见了石头画。上面画着一座大房子,里面住着一对恩爱的夫妻和一位心灵手巧的漂亮姑娘。那对夫妻在他们家的竹子林里散步,而那位姑娘正拿着针在织布机旁织布绣花呢!我不由得想,她们肯定过的很幸福吧!
登上黄鹤楼第二层的精品店,里面有神龟、变色蛙、双鹤登天笔吉祥物。这时,不远处传来“卡卡卡”的相机声。我好奇地向发出相机声的转角走去,一看,是我最喜欢的毛笔画画展。我也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随着人群一起疯狂地拍着照。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画展区,爬上三层的风景梦幻城。来之前就听说过,站在这里看风景是最适合不过的。来到观景台,往下一看:啊!这真是太壮观了!错综复杂的立交桥上面车水马笼,公路的另一边就是火车轨道,一辆长长的火车正在上面慢慢地行驶。让我想起了“托马丝”也是一辆小火车,蓝蓝的。而且,整个城市都尽收眼底。
下了黄鹤楼,映入眼帘的是喷雾美景。站在雾里面的仙鹤和玄武好像活了过来,仿佛刚从飞下凡间。
篇18: 黄鹤楼
国庆节假期的时候,阴雨绵绵,好不容易放晴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一起去了位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公园,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就在这个公园里。
黄鹤楼公园绿树成阴,芳草萋萋,风景优美,有很多名胜古迹,我们在那里先后看了仙枣亭、胜象宝塔、“仙鹤归来”铜雕等景 点,最有意义的还是登黄鹤楼,黄鹤楼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为而建,但现在看到的是1985年重建的,它建在长江边上的蛇山顶上,外观呈金黄色,高五层,非常雄伟壮观。
我和爸爸一起去登黄鹤楼,由于是国庆假期,公园里人山人海,我们排了一个小时的队才进去,黄鹤楼里有壁画、有历代黄鹤楼模型、文献文物、有历代诗人描写的黄鹤楼诗句,特别是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最为著名,这首诗成为描写黄鹤楼的千古名句,相传诗仙李白因无法超越该诗而拒绝在黄鹤楼上题诗。
我们登上黄鹤楼顶,向外远望,长江像一条巨龙从我们眼前穿过,长江大桥横跨两岸,桥上汽车川流不息,桥下火车呼啸而过,岸边高楼林立,真是壮观啊!
有着“天下江山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真让人流连忘返!
篇19: 黄鹤楼
故人你远去,何时能再见?
――题记
他们只要去黄鹤楼一醉方休,他便会赞叹:“太白弟啊!你写的《静夜思》甚是妙哉!处处流露思念!”而李白总会回道:“哪里哪里,孟夫子你写的《春晓》比我的《静夜思》更胜一筹,如此比较,小巫见大巫罢了。”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等九天仙子将天幕擦黑才肯离去。
篇20: 黄鹤楼
此建筑物大家应该认识吧,是湖北武汉的黄鹤楼。这里有个故事,听导游说的 ;现在我来说给大家听。以前有一老者,经常到这个饭店吃饭,而这个饭店的生意也很清单,掌柜的依旧是笑脸相迎,都是好菜好饭招待老者的 ,一年过去了,生意也没见好起来,老者就问掌柜;“你这样的没生意,我每天都来白吃白喝的,你有什么想法?”“你来就是了,没有生意不管你的事。”掌柜很爽的回答。那老者说;“我来给你画个画吧,看能不能给你带来生意?”老者说完就举笔在墙上画了只活生生的鹤。
老者说;“这只鹤是我的伙伴,你要它做什么都可以。”说完指着墙上的鹤说;“童儿,你以后要好好招待这里的客人。”说完这句话,一道白光闪过,老者就不见了。后来人们听说此饭店里的鹤会从墙上跳下来,一传十,十传百,生意一天一天的好了起来,掌柜的也赚到了很多的钱。还把附近的乡民们都照顾的很好。几年过去了,老者再次的来到掌柜这里,和掌柜聊了起来,问掌柜的;“看你现在的生意也不错,你还需要我帮你什么吗?”
“不需要不需要了,只要老者来吃饭就是了。”掌柜说道。那老者说;“那我也要把我的鹤儿带回去了,希望你继续照顾乡村们。”说完坐上鹤,飞驰而去。掌柜的为了纪念这位老者,就在饭店门口塑了2只鹤。以便乡村们纪念。--------“昔人已乘黄鹤去,黄鹤一去不复返。”这里面有很多的古诗的哦!
篇21: 黄鹤楼
远远就能看到他们二人。
孟浩然神色黯然:“此次远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聚,太白弟可要保重。”李白听闻此言,沉默了许久才开口道:“且让我送你一程。”
三月故人离,百花皆失色。
二人立于岸边,只见无数船儿在江上摇晃,孟浩然转过身,“太白弟,且停住脚步,你我二人就此别过。”李白愣了一会儿,拿出一把扇子,“它跟了我许久,今日,便把它赠与孟夫子,以寄思念。”
孟浩然接过扇,而后,拿出一顶帽子,道,“那这帽子就给太白弟做个还礼吧。”说完,二人大笑,做一番告别,孟浩然上船,一步三回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迹流。”李白缓缓念着。
小船摇摇晃晃,愈行愈远,李白就那样站着,友人他远去,何时再聚首?三月花虽艳,可却无芬芳。李白的眼里充满了悲伤,充满了对他的思念。亲眼望着小船远去的情景。船儿不见影,江水滔滔去。
三月天,故人离,百花尽凋零……
篇22: 黄鹤楼
湖北的武汉,繁华似锦,景色宜人,在美丽的蛇山顶上,矗立着一座气势非凡的楼,名叫“黄鹤楼”,由于楼的外形像一只舒展双翅的黄鹤,以造型独特,独具一格的特点,而被人们称为“江南四大名楼”、“天下江山第一楼”。
远看,宛如一座雄伟的城楼,近看,仿佛一只停在山头清晰的黄鹤,眺望着江边景色,有时,山上还会起雾,这更给黄鹤楼带来了朦胧之美。黄鹤楼映衬在大雾之中,像是一幅景色优美的山水画蒙在宣纸上呢!
黄鹤楼一共六层,每一层都是一个精华,来到一楼,只见一幅巨大的壁画呈现在你的眼前,上面雕刻绘画着许许多多的人们,正在歌舞着送别飞去的黄鹤楼,这时,我不禁想起了崔颢写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正是这幅画的真实写照呀!楼里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场面,让我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它是艺术的结晶!
楼外江城景色一览无余,黄鹤楼真不愧是天下江山第一楼,楼内、楼外整体设计布局纵横交错,错落别致。来到楼外,一阵阵轻风拂来,扑上人们的脸颊,倚着微风,赏着美景何等享受!能在黄鹤楼上享受美景,是因为它处于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一楼下面是京广铁路,一阵阵的轰隆声,顺直延长,愈来愈远,与长江交汇,跨越武汉长江大桥。再远一点,又与龟山的电视塔遥遥呼应。正如毛主席所作的的诗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主席赞美武汉的诗词名篇数不胜数!
啊,美丽的黄鹤楼,美丽的武汉,极目楚天舒!
篇23:黄鹤楼
黄鹤楼_小学作文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在诗仙李白眼中,黄鹤楼竟如此美丽。雄伟,怀着对黄鹤楼的敬畏,五一长假,我们一家特意去了武汉,见到了让我魂牵梦萦的黄鹤楼。
步入景区,一栋古色古香的阁楼出现在眼前,不消说,这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黄鹤楼了。从外观上看,黄鹤楼气宇轩昂,比李天王的玲珑塔还雄伟,黄鹤楼高高的塔尖直耸入云,仿佛一根擎天柱,矗立在蛇山之颠。
进入阁楼,到处是题字和壁画,看着这些题字壁画,感觉我似乎又闻到了古代香木的味道,看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于黄鹤楼”我又好像回到了古代,看到了仙人慢慢远去的背影,还听到了崔颢的赞叹与惋惜。
阁楼里,还有从古至今黄鹤楼的样子的模型,看着这些模型,我不禁称赞起了古人的智慧,经过无数次翻修,黄鹤楼一次比一次雄伟,令人称奇,真不明白,为什么仙人要乘鹤远去,难道,蓬莱仙岛,比黄鹤楼还有气势吗?
爬上最高的七楼,向外远眺,长江一泻千里的`恢弘气势立刻映入眼帘,真是”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呀,长江上,是有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之称的武汉长江大桥,它就如一条彩虹,连接着两岸的人民,两岸的亲情。滚滚的江水,壮观的大桥,雄伟的黄鹤楼,聚在一起,使人不由得感叹:好一副壮丽景象!!在加上黄鹤楼本坐落在山之颠,放眼望去,真有一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滋味。
游览完黄鹤楼,我心中仍旧心潮起伏:啊,黄鹤楼,你就像长江的航标灯,高耸入云,你雄伟壮丽,你是武汉的骄傲,长江的骄傲,中华的骄傲!
篇24:黄鹤楼
黄鹤楼 -资料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资料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篇25:黄鹤楼作文
黄鹤楼作文
黄鹤楼作文(一)黄鹤楼是着名的历史文化古迹,也是武汉的标志。它座落在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处,背靠蛇山,俯临长江。
黄鹤楼是一座雄伟高大的建筑 。它己经破坏后又重建了,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黄鹤楼,是八十年代重建的仿古建筑。它主层高五层,红瓦,黄瓦。黄色凡人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壁辉煌。每层楼檐的四角都挂着金色的铜铃,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一阵阵悦耳的响声,仿佛向人们诉说着黄鹤楼的变迁。黄鹤楼的大门是两只站立的黄鹤,它是民间传说中黄鹤楼故事的象征。
走进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壁画。上面画着一只展翅高飞的黄鹤,还有各个时期的.着名诗人为黄鹤楼提的诗词,最着名的是崔颖写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这首诗至今还被人们广为呤诵。
黄鹤楼是旅游 的好景点,也是武汉的骄傲!
黄鹤楼作文(二)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是唐代诗人崔颢游黄鹤楼时留下的千古绝句。黄鹤楼是武汉市的一大风景名胜,有着天下绝景的美称。
从我家出发,坐在汽车上,远远就看见黄鹤楼高在雄伟的身影。听说黄鹤楼原先是为军事所建。后至唐朝以来就成了一代风景名胜。后来因为战就事连连,黄鹤楼屡建屡毁。最后一次重建是一座“清楼”。现在的黄鹤楼还分为主楼、配亭、轩廊、牌坊等。
大家知不知道黄鹤楼名字的由来呢?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排列而首尾想连的七座山组成的,从西而东依次人黄鹄山、殷家山等,全长二千米,好象一条伏蛇,所以叫蛇山。在古汉语中鹄和鹤是通用的,在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叫黄鹤楼。
从黄鹤楼的外面看黄鹤楼只有五层,其实里面有九层。()黄鹤楼还有40个亭角,楼顶上还有一块大扁,扁上写着三个镏金大字:黄鹤楼。
黄鹤楼的里面也很漂亮,一进门就可以看见一张巨大的壁画。黄鹤楼里面还有厉代名人墨客留下的书画。第四层里面还有从唐朝至现代黄鹤楼的模形。
如果你登上黄鹤楼的最高一层,你会看见矗立在龟山上的龟山电视塔,你还可以看见滔滔不绝的江水,武汉长江大桥把武昌和汉阳连接起来……
巍峨秀丽的黄鹤楼啊!真是人间仙境,你深深的吸引了我,使我流连忘返。
黄鹤楼作文(三)
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照着葱郁的树林,照着缓缓流淌的小溪,照着千姿百态的花朵……又是一个好日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迎来了我盼望已久的国庆节,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爸爸妈妈要带我到黄鹤楼游玩。
早上,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了名闻遐迩的黄鹤楼。啊!好大的一座宫殿似的建筑。楼前一座很大的池子中一对铜铸的黄鹤栩栩如生,它那微微高昂的头,轻轻扇动的翅膀,好像在迎送前来观赏的客人。不少人围在那里,讨论着关于黄鹤楼的传说。
“黄鹤楼的黄鹤并不是真的‘黄鹤’,而是来源于一个神话传说。”导游仔细地向游客讲述了关于黄鹤楼的传说,一个开茶楼的老婆婆救了一位道士,道士为了表示感谢就在墙上画了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后来老婆婆乘着黄鹤离开了这里,人们就在茶楼的地方建立了黄鹤楼。听完导游的解释,我若有所思,好像丢失了什么。
我们随着人流的移动,登上了黄鹤楼。每层都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都有宽大的回廓和休息室,室内布置有仿古的桌椅,墙上有古今名人的字画。
我们登上第二层楼,进入室内,里面有唐、宋、元、明、清、现代的黄鹤楼模型。其中,唐、宋、元、明代的黄鹤楼只有二层,清代的黄鹤楼有三层,而我们现代黄鹤楼都已经有五层了。
我们登上第四层楼,进入室内,一幅清代黄鹤楼的巨大壁画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幅画前有我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这层楼是专门用来招待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的。
我们登上最高一层楼,举目眺望已不见一千多年前的孤帆远影,只见一艘艘巨大的客货轮在江上航行;已不见芳草萋萋的鹦鹉洲,只见一片片繁荣的街市。此刻,我才体会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这次黄鹤楼之游我过得真快乐!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
篇26:黄鹤楼作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今年五一,我终于来到了李白诗中,令我魂牵梦绕的黄鹤楼。黄鹤楼耸立于武昌蛇山,传说仙子李安曾乘黄鹤经过此地,故改名黄鹤楼,是古今的重要名胜。它还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楼高5层,每层高10米,整栋楼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它的楼檐上翘,像极了仙鹤的翅膀。楼前分别站着两只黄鹤。正面的匾额上写着“楚天极目”四个大字。 站在楼门前,我被一幅长联吸引住了:“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我还在细细地品味着这幅长联,就随着人流进入了大厅,一幅巨大的瓷画映入我的眼帘:一位仙翁乘着仙鹤,翩翩起舞,画画得栩栩如生,我仿佛也置身于仙境之中。2楼、3楼、4楼都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艺术品,每一件都在讲述着黄鹤楼悠久的历史,有的游客买回去当做纪念。我迫不及待地爬着螺旋梯来到5楼。站在走廊上,所有景物尽收眼底:烟波浩渺的长江,一座大桥横跨于江面上。桥面上车水马龙,一辆辆小轿车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从古至今,有多少人在这里举目远眺,有多少人在这里发出赞叹。那波涛滚滚的长江水记载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黄鹤楼,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再来这里游玩。看能不能碰上骑着仙鹤的老翁,和他一起畅游黄鹤楼。
点评:游名胜古迹,大多数人都是走马观花,像小作者那样玩得那么认真,看得那么仔细的人很少。匾额、长联、文物、历史由来等在小作者的笔下如数家珍,值得读者和游客佩服和学习,因而这样的游记才是最有意义的,这样的游记也才写得出水平。
篇27: 黄鹤楼作文
早就听说黄鹤楼举世闻名,这次我有机会去武汉,登了一回黄鹤楼,果然是名不虚传。
我们打的来到了黄鹤楼的山脚下,抬头往上看,只见山顶上依山而建的黄鹤楼显得格外壮观。黄鹤楼大约有10层楼这么高,大概有天台国清寺的大雄宝殿那么大,底大顶小,呈金字塔形。
我们沿着石头砌成的台阶拾级而上,来到了黄鹤楼的底层,底层的四个角上分别有一根3个人才抱得过来的柱子,整座楼都是用深红色的木头建的,柱子上题着诗,墙上挂着画,显示出诗情画意。
我们顺着楼梯爬到了楼顶,眼前豁然开朗。举目远眺,雄伟的长江展现在眼前,江水颜色奇特,一半是黄的,一半是青的,江面很辽阔,一直伸向天的尽头,真像一条巨龙。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一首歌: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他的名字就叫长江……每当哼起这首歌,我总想看一眼长江,如今,每一睹长江雄姿,终于如愿以偿了,心中好不痛快。汉口与黄鹤楼隔江相对,被淡淡的云雾所笼罩,仿佛是人间仙境。
置身于黄鹤楼让我想起了李白的《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啊,如此雄伟的黄鹤楼,让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经典名句,要是你也去黄鹤楼游览,一定会有另一番感慨。
篇28:黄鹤楼作文
我去过很多地方,比如杭州宋城、宜兴竹海公园、上海外滩……但让我最难忘的就还是武昌黄鹤楼。
那时候,我还在上幼儿园。可我就能一口气登上五楼,还能背诵那守有名的古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沼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从五楼向远处望去,波浪滔滔的长江仿佛一条巨龙。雄伟壮丽的长江大桥上车来车往、灯光闪烁,犹如银河系。桥下有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向远处驶去。看到这样的风光,我不禁有了诗意:“孤帆向远去,长江奔不息。”“不错!”妈妈在边上表扬我,“很有诗意。”我再次向远处望去,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低错落、高耸入云。一个个人小得几乎像蚂蚁。一辆辆汽车飞奔在马路上,好像一颗颗流星。这好像就是那本书上说的:天上的街市。我看得入了迷,不知不觉,一轮红日渐渐西沉。时间不早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黄鹤楼。上了汽车,我还留恋地看了一眼夕阳中雄伟的黄鹤楼。
黄鹤楼下风景真好。
篇29:黄鹤楼作文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登了一次举世闻名的黄鹤楼。
黄鹤楼的正门上写着“江山入画”四个大字,在黄鹤楼的正前方有一只大乌龟,上面有一条大蛇,蛇上面还有两只仙鹤。
再上几层台阶,就到了一楼大厅,我们一直登上了顶楼,就是第五层。一眼望去,武汉市高楼耸立,景色尽收眼底。长江和汉江之间还有一道很明显的分界线。长江的江面上风平浪静,上面渔帆点点;而汉江的江水很清,耀眼的阳光照射在翻腾的波浪上,闪烁着点点银光,像是无数条小鱼在水面上蹦来蹦去。
观赏完了风景,我们就开始参观大厅。大厅的墙壁上刻满了诗文和古画,最有意义的还是那幅画:一只仙鹤飞在黄鹤楼的上空,许多人抬头观看。
在黄鹤楼的第三层大厅里,我还买了一块用铜做的牌子,上面刻着“高雅兔”,老板还刻上了我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反面是刻着黄鹤楼,给我留作纪念。
在黄鹤楼的后门那里,还有一口大钟,我使劲敲了一下,只听见“轰”的一声,我的耳朵都快被震麻了。
黄鹤楼的美景令我流连忘返。
【黄鹤楼有感精选作文(共29篇)】相关文章:
我与古诗优秀2023-04-15
小学五年级语文《赶花》教案2022-05-07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023-08-12
鲁教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2022-12-23
《古诗》 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2023-05-1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2023-05-0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教学笔记2024-05-15
小学语文《赠汪伦》教学设计2022-08-15
《岳阳楼记》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2022-06-09
人教版赠汪伦的表格教学设计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