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从字顺 有条不紊的中学作文教学

时间:2022-12-09 08:03:42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关于文从字顺 有条不紊的中学作文教学(共13篇)由网友“无感虾片”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关于文从字顺 有条不紊的中学作文教学,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文从字顺 有条不紊的中学作文教学

篇1:关于文从字顺 有条不紊的中学作文教学

知识要点:

1.“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作者驾御书面语言的能力。

2.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叫语感。语感在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要做到文从字顺,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书写、行款、标点。

考试说明: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写作者驾御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要想做到文从字顺,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听和读的反复熏染而逐渐形成的。

语感在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写作者在执笔行文时想的是“意”,写出来的却是“文”,这由“意”而“文”的转化就全凭着写作者的语感进行。

那么,语感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

1、要文字通顺

人们在长期的与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而别扭的话不仅别人听不明白,自己写着也觉得不顺。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2、要意思连贯

人们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3、要注意分寸

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这些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将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4, 、要掌握韵律

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还有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及语句形式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中就会形成自然的节律,从而产生韵律感。例如人们一般会说“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会说“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因为后面的说法从直觉上就感觉到别扭。这种形式上的匀称感和语调上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将文章写得文从字顺。

,平时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语感呢?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一些优秀的文章,最好能熟读成诵。这样,一些好的语言就会形成范例,并进而化为自己的语言习惯。还要多听:听广播,听别人读文章,这样可以强化读的效果。同时要尽量丰富自己的语汇,确切掌握词语的含义,要懂得一点语法。平时说话也要注意不出错误。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做到文从字顺就不难了。

在作文完篇后,要注意检查:一是自己出声地读一读,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二是换个立场,请别人来读,自己来听,看是不是句句听得清,是不是没有一点儿磕绊;三是对觉得别扭处认真检查一下,检查时一方面要查语言材料――语汇,看其搭配、词性、色彩等;另一方面要查语言的组织形式――语法,看其结构、成分、语序等。

要做到文从字顺,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书写、行款、标点。写文章,字要写工整,字迹潦草难于卒读的文章,还谈得上什么通顺呢?还要不写错别字。因为一字之差表意上很可能差之千里。文章行款格式一定要正确,尤其是应用文,行款上的错误会直接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标点符号是文字表达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帮助显示句子的结构、词语的性质以及作者的情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是写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而且是文章做到文从字顺的必要条件,写作时不光要注意使用正确,而且要注意规范。

篇2:文从字顺成语

【成语】:文从字顺

【拼音】:wén  cóng  zì  shùn

【简拼】:wczs

【解释】: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出处】:这贾家呢,第二个儿子今年廿四岁,在家读书,人也长得清清秀秀的,笔下也还~。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五回

【示例】: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词、曲之始,也都~,并不艰难。”

【近义词】:不蔓不枝、顺理成章

【反义词】:不通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文章用词妥贴通顺

篇3:文从字顺是褒义词吗

文从字顺是褒义词吗

典故出处

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近义词

不蔓不枝、顺理成章

反义词

狗屁不通

英文翻译

clear and idiomatic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成语举例:这贾家呢,第二个儿子今年廿四岁,在家读书,人也长得清清秀秀的,笔下也还文从字顺。(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五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顺,不能读作“sùn”。

造句

1、这篇文章文从字顺,读来朗朗上口。

2、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总会是意到笔随,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3、这篇文章的优点是文从字顺,读来朗朗上口。

4、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讲究文从字顺,如果佶屈聱牙,没人看得懂,便失了作文的意义。

5、张琳虽是初学写作,但也写得文从字顺。

5、造句 网(在线造句词典)祝您造句快乐,天天进步zaojv.com!

6、这篇文章文从字顺,值得一读。

篇4:文从字顺是褒义词吗?

文从字顺是褒义词吗?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文从字顺

【色彩】褒义

【读音】wén cóng zì shùn

【释义】顺畅,明白的.意思 指文章表义清楚,通顺。

二、成语造句

1、这篇文章文从字顺,读来朗朗上口。

2、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总会是意到笔随,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3、这篇文章的优点是文从字顺,读来朗朗上口。

4、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讲究文从字顺,如果佶屈聱牙,没人看得懂,便失了作文的意义。

5、张琳虽是初学写作,但也写得文从字顺。

6、这篇文章文从字顺,值得一读。

篇5:文从字顺是不是褒义词

文从字顺是不是褒义词

典故出处

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近义词

不蔓不枝、顺理成章

反义词

狗屁不通

英文翻译

clear and idiomatic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成语举例:这贾家呢,第二个儿子今年廿四岁,在家读书,人也长得清清秀秀的,笔下也还文从字顺。(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五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顺,不能读作“sùn”。

造句

1、这篇文章文从字顺,读来朗朗上口。

2、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总会是意到笔随,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3、这篇文章的优点是文从字顺,读来朗朗上口。

4、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讲究文从字顺,如果佶屈聱牙,没人看得懂,便失了作文的意义。

5、张琳虽是初学写作,但也写得文从字顺。

6、这篇文章文从字顺,值得一读。

7、在古文写作上强调文从字顺,反对因袭模仿。

篇6:中考语文作文技巧之文从字顺

知识要点:1.“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作者驾御书面语言的能力。2.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叫语感。语感在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要做到文从字顺,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书写、行款、标点。

考试说明:“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写作者驾御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要想做到文从字顺,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听和读的反复熏染而逐渐形成的。

语感在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写作者在执笔行文时想的是“意”,写出来的却是“文”,这由“意”而“文”的转化就全凭着写作者的语感进行。

那么,语感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

1、要文字通顺

人们在长期的与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而别扭的话不仅别人听不明白,自己写着也觉得不顺。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2、要意思连贯

人们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3、要注意分寸

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这些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将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4、要掌握韵律

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还有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及语句形式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中就会形成自然的节律,从而产生韵律感。例如人们一般会说“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会说“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因为后面的说法从直觉上就感觉到别扭。这种形式上的匀称感和语调上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将文章写得文从字顺。

平时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语感呢?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一些优秀的文章,最好能熟读成诵。这样,一些好的语言就会形成范例,并进而化为自己的语言习惯。还要多听:听广播,听别人读文章,这样可以强化读的效果。同时要尽量丰富自己的语汇,确切掌握词语的含义,要懂得一点语法。平时说话也要注意不出错误。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做到文从字顺就不难了。

在作文完篇后,要注意检查:一是自己出声地读一读,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二是换个立场,请别人来读,自己来听,看是不是句句听得清,是不是没有一点儿磕绊;三是对觉得别扭处认真检查一下,检查时一方面要查语言材料--语汇,看其搭配、词性、色彩等;另一方面要查语言的组织形式--语法,看其结构、成分、语序等。

要做到文从字顺,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书写、行款、标点。写文章,字要写工整,字迹潦草难于卒读的文章,还谈得上什么通顺呢?还要不写错别字。因为一字之差表意上很可能差之千里。文章行款格式一定要正确,尤其是应用文,行款上的错误会直接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标点符号是文字表达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帮助显示句子的结构、词语的性质以及作者的情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是写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而且是文章做到文从字顺的必要条件,写作时不光要注意使用正确,而且要注意规范。

[6-1]以“凡人琐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导思: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叫“凡人琐事”,“凡”即平凡、平常、普通,“琐”乃细小、零碎。“凡”很容易写,“琐”就不太好写,需要对某个人比较熟悉,长期观察、积累,写作时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才会涌上心头,流诸笔端。

要写好“凡人琐事”这个题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应以记叙人物事迹、刻画人物形象为主,而不是以阐发人生哲理为目的。人生哲理的感悟,应包含在记叙过程中,点到为止,不宜浓墨重彩。

2、所选事件应着眼与普通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从生活的常态入手,昭示生活本身所具有的意义。

3、应选取多件小事,事件之间应具有某种内在联系。事与事之间,段与段之间要注意意思连贯,文从字顺。

4、选取平凡的人作为记叙对象。在他们身上,寻找金子般的心,寻找生活的本色。

[6-2]的回忆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数600左右。

导思: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要求也很少,怎样写好这篇文章呢?

1、回忆性的文章是历来中考作文中最常见的类型,写回忆性的记叙文,所写的内容都应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见闻,因此必须使用第一人称。

2、从内容上分析,既然能由某个物件引起回忆,这个物件在当时一定有其特殊地位,所回忆的人、事、物也一定深深地打动过作者,令人难于忘怀。因此在行文过程中,一定要点明为什么由这个物件引起回忆,所回忆的内容是如何使人难忘、深深挂怀的。

3、从结构上分析,这类文章大都采用倒叙,因此写文章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过渡性语句,以引起回忆或再次回到现实。

[中考语文作文技巧之文从字顺]

篇7:人教七下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

【导学目标】

1.写作文时用词要恰当、妥帖,符合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

2.句与句之间要顺从、畅达,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连贯通顺。

教法指导: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践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

选取恰当的叙述顺序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交代清楚倒叙的起止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理有明显的界限或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我们在读个别同学的作文时,常常有种如坠雾里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有的同学只顾自己写自己的,并没有想过要把一个清楚的想法传达给读者。这就需要我们在写作时,要语言连贯、立意清楚。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做到文从字顺。

自主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写法指导 名师导航

一、“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对作文用语进行推敲。

1.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要做到用语准确,应注意的是:

(1)在关键的地方尽量不用“歧义”语。

在表达中,凡属关键的地方,为避免误解,尽量不要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言辞。比如“骄傲”一词,就有两种用法,一为“看不起别人”,二为“自豪”,前者含有贬义,后者则不含贬义。这样的词语如果直接运用说:“他因此很骄傲。”这就不知道是在“褒”他还是“贬”他。

(2)运用多义词时,一定要加上限制性词语,以消“歧义”。

2.连贯,指句与句之间要连接得上。文章要连贯,应做到:

(1)人称清楚。一般来讲,一篇文章所使用的人称是固定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称。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所指只有一个人,比较清楚,第三人称的“他”可指的人就多了,所以行文中一定要弄清“他”是谁。“他”的所指不清,就会影响上下文的连贯。

(2)立足点清楚。立足点就是说话、写文章的人所占的位置。这包括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没有表达清楚,也会影响文章的连贯。

3.分寸,能掌握好用语的“分寸”,是语言运用能力强的表现。“分寸”主要体现在:

(1)褒贬恰当。汉语中,许多词语都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在写作文时,应注意恰当选用褒义贬义,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2)得体。得体,就是讲话、写文章因时、因地、因对方情况的不同而变化,使之与环境相适合,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到镇江金山游览。当地的方丈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小和尚做向导。当乾隆皇帝上山时,小和尚边走边说:“万岁爷步步高升。”乾隆听了很高兴。一会儿下山了。乾隆皇帝有意试试小和尚的口才,便问:“你在上山时说我步步高升,现在你看我怎样?”小和尚不假思索,立即答道:“万岁爷后步更比前步高!”下山时后面脚步的位置当然比前一只脚要高,所以仍然暗含着“步步高升”的意思。

二、俗话说,“三分文,七分改”。这句话点明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方法呢?

1.读。写完作文后,至少读两遍。如果是平日习作,最好不要马上读。通过朗读,你会感觉到自己作文语言“上口不上口”,一般来说,读起来不上口,“别扭”,那一定有毛病。朗读之后还要默读,体会自己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各方面的“滋味”,有没有不对味的地方,尽量按照自己的语文水平挑作文的毛病,然后按照下面所说的办法删、增、改。

2.删。需要删的一般有四种情况:

①与主题无关,或与主题有关实则损害主题的内容,应当删除。②空洞的议论或抒情也应当删去。③内容重复的,哪怕再好,也应删除。④开头离题太远或结尾画蛇添足的内容应当删除。

3.增。需要增的大致有三种情况:①能突出或深化主题的,要增。②内容单薄的,可以增加内容,适当扩展。③记叙文不具体的地方,可增加描写,使之生动。

4.改。需要改的主要有四种情况:①改动不大,就能对明确主题或突出中心有好处的,应当改。②上下文脱节或缺乏照应的,必须改。③记叙文中一个人的过长说话应当改。④议论文中过详的事例论据也应当改。主要方法是删去描写性词句,把长篇叙述概括成简洁的交代。

步骤二 活学活用 实践说练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帮助我们的人,而我们都不懂得珍惜,请以“我懂得了珍惜”为题写一篇作文。

1.要做到文从字顺。

2.字数不少于500字。

我懂得了珍惜

夜晚的医院走廊,输液袋里的点滴在滴答作响,窗外呼呼作响的北风和走廊里时不时传来的咳嗽声,以及不甚明朗的灯光,都让人心情低落。

“头还疼吗?我去给你打点儿开水,发烧就得多喝水。”爸爸熟悉的声音在耳边传来,让已经被39度的高烧折磨得昏昏沉沉的我有了一丝清醒。

“嗯。打了点滴感觉好点儿了,我想吃点儿东西。”像往常一样,打点滴的时候陪在我身边的人总是爸爸,妈妈则负责留守在家。所以,诸如打水、买东西这类的事情我总是习以为常地交给爸爸,就像小时候走累了就趴在爸爸的肩头一样自然。而爸爸也同样只是应了声“好”就转身离去,这一切似乎平常到了不值一提的程度。

“咳咳咳……”走廊里响起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随后是一个有些佝偻的身影,一个看上去三四十岁的中年女子一只手的手背正扎着针,另一只高举着点滴瓶。高举着的那只手还挂着一只小号保温瓶。只见她走到座位前,小心翼翼地努力伸长胳膊想把点滴挂到架子上,无奈挂钩太高,挂了好几次都没有挂上,其间挂在手腕处的保温瓶不停晃荡,甚是狼狈。最后,还是旁边座位上的一位家属站起来,帮她挂好了点滴。

坐下没多久,女子的手机响了,我看到她接起手机的刹那眼里分明闪过一丝喜悦,但是听了没一会儿,那喜悦的光似乎又黯淡了下去。“这样啊,那你就别过来了,我自己打完点滴打车回家吧。嗯,还有两袋儿……”

“婷婷,我给你买了豆浆和鸡蛋灌饼,豆浆太烫,等会儿再喝,先吃灌饼吧,能吃多少吃多少,凉了就不好吃了。还是先喝点儿水?”爸爸带着一身凉气回来了。我抬头看着爸爸和他手里的豆浆、灌饼,心里似乎涌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温暖。在我的凝视中,爸爸似乎有些不知所措,焦急地问道:“怎么了?又头疼了?还是不舒服?”“没,没事儿。”我笑着摇了摇头,只是轻轻地叫了一声:“爸。”这一刻,我只能悄悄地低下头去,掩藏我眼里的泪光。这一刻,我的心里充满庆幸,也同样充满愧疚。因为就在这一刻我才发现,那些我曾经认为理所应当的东西,那些长久以来被我忽略的东西,原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拥有。而幸运的我,却差点儿忘了去珍惜这世间最珍贵的幸福。而直到此刻,我才终于懂得了珍惜的意义。

无数人曾经追问,幸福是什么?其实呢?幸福不过就是当你病痛缠身时,有人为你嘘寒问暖;幸福不过就是当你彷徨无助时,有人为你指点迷津;幸福不过就是当你伸出双手时,有人握紧;幸福不过就是当你开口呼唤时,有人回应。但又有几个人记得,在我们生命的最初,给予我们这份幸福的人?

所以,珍惜那个在你幼时为你嘘寒问暖、指点迷津的人吧,珍惜那个永远会握紧你的双手,回应你的呼唤的人吧。因为,在生命的道路上,你终将与他们渐行渐远。而如果你懂得珍惜,请不必大声道谢,也不必精心包装,只要记得永远用最真挚最虔诚的声音呼唤他们:爸爸!妈妈!

【名师点评】这篇文章有三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在叙事过程中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突出中心。小作者在描写父亲悉心照顾“我”的主情节中,插入“中年女子”无人照顾的情景描写,两相对照,凸显了“我”所拥有的幸福。二是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明确道出对亲情的感悟。三是叙事之后,综合运用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亲情和幸福的理解和认识。对叙事进行有力补充,使主题得到升华。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步骤一 写法指导,名师导航。

步骤二 活学活用,实践说练。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谭义专

[人教七下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

篇8:七上第三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月亮”

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月亮”)

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月亮”)

作者/唐水珠

【编者按】这学期,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换新教材了,除了替换9篇课文、增删原《(论语)十则》为《(论语)十二章》外,新教材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新增了一个单独的“写作”板块。我们的“同步课堂”将及时跟进,保证与教学的“同步”进度。因为新教材出得比较晚,我们原先的编辑计划无法及时跟上,原来约写的七上第四单元“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主题写作,恰好与新教材第三单元写作中的“写作实践”第三题以“月亮”为题写作契合,可以对照学习。

主讲 名师:唐水珠

浙江省湖州市千金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湖州市作协会员,倡导诗意语文。

【写作导引・老师手笔】

永恒的月光

唐水珠

九百三十年前,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十月十二日,让时光停留在那一晚,一个有月光的晚上。

那一晚,月亮升起,澄澈的月光静静地洒满大地,朗照着富有灵性的黄州。准备解衣睡觉的苏轼,看见泻进窗内的那抹月光,他便欣然起行,走出了门,也走进了永恒的月光中。

面对那一片银辉,像李白一样,花间一壶酒,然后独自品尝,此刻的苏轼不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的月过于清冷了。曾经,身在密州的他,思念七年没有见过面的弟弟苏辙,也在月下端起酒杯,高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看似豪放的呐喊,其实却饱含了人生的几多郁愤。

但是,今晚的月光是柔和的,今晚的苏轼是婉约的,此时,他更喜欢与朋友共享一轮明月。于是,他来到承天寺寻张怀民。惊喜的是,心有灵犀的朋友,也还没有就寝。

于是,一起在月下漫步。寂静的庭院里,只有两个人的脚步声,轻轻悄悄地挪移。

什么时候,庭内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那时,苏轼,或许是一缕月光,一茎水草,一片纯净的'积水;也许是一棵松柏,一竿翠竹。那一刻,苏轼消融在月色里,无边无际的月色里。

伫立庭中,恍惚中,仿佛是什么唤醒了苏轼,他又看见了这片月光,看见了月光里的竹柏。此时此刻,想必还有清风,清风明月,竹柏才会在月影里摇曳。

赏月,无须言语,只要心在。其余都可以省略。那一晚,他的心里一定缓缓流淌过悠远如箫的声音,柔情,纯净,如同眼前的月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注定是个不朽的夜晚。月光年年岁岁地照耀大地,它总是无声无息地过往,而那一晚,却定格在人类的心海,成了永远。

清闲。清闲得只剩下自我。于是,遇见了那一抹月光,那一抹澄澈的月光。

在朝廷忙于政务,苏轼或许无暇欣赏头顶的那轮明月。贬到黄州后,他远离了朝廷,却亲近了自然,亲近了那轮明月,也亲近了自己。如果他不来黄州,中国历史上或许会多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他被贬到了黄州,成了清闲的人,也成了欣赏山山水水的悠闲之人。

在黄州,苏轼遇见的不仅仅是月光。

他弯腰开垦东坡荒地,卑微的身躯匍匐在大地上。就这样,他汲取了大地母亲的乳汁,他获得了重生。于是,干脆自号为“东坡居士”。

别人眼里无法跨越的苦难,一次次地横亘在他的眼前。他化实为虚,最后只剩下清风明月,心里通透亮堂。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几间新屋落成,苏轼拿起画笔,在墙上画满雪景,从此,将自己的陋室称为“雪堂”。

当我们面对人生挫折的时候,苏轼让我们学会转身,放眼自然。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大自然给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让你欣赏,让你愉悦,你还要哀叹什么呢?

黄州,惠州,儋州,一个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因为苏轼而变得温润。想来,苏轼停留过的地方,都有过月光的轻抚。

后人每次读到苏轼,总喜欢仰望他,从各个角度仰望他。人世,他有济世的激情;出世,他有超脱的雅趣。

奔走于俗世中的忙人,放下你的牵牵绊绊,面对清风,仰望明月,静默中,留一片空明的时光。

九百三十年前,苏轼遇见了那一抹月光,遇见了月影里的竹柏,从此照亮了多少迷茫的灵魂。

【作文本】

广寒宫里的盛会

浙江省湖州市千金中学701班 姚想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月光下的桂树旁,已荣登文曲星宝座的皮日休又咏起了自己昔日在凡间的得意之作。随手捡起一片桂树叶观赏,发现叶背竟刻着字:“月球中国地区首届‘嫦娥奖’于今年八月十五在广寒宫举行颁奖仪式,凡对月亮有贡献的中国国籍者,不论身处仙界、魔界,还是凡间、地府,均可成为候选人,有意者可将事迹材料发至吴刚邮箱*****。”皮日休赶紧写好邮件,通过太空网络将邮件发了出去。

中秋节那天,月兔驾驶着“嫦娥号”飞船接皮日休来了。广寒宫中,皮日休见到了久闻大名的李白、苏东坡等许多名人名仙。

一首明快敞亮的歌曲响起来了:“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这是“凤凰传奇”组合的一曲《月亮之上》。据说该组合擅长演唱充满中国风的歌曲,红遍神州大地,也是这次“嫦娥奖”的候选人之一。一曲过后,嫦娥宣布本次“嫦娥奖”的评选方式:凡被请上广寒宫的候选人,均可当场自我推荐,终极评委由嫦娥、吴刚和月兔担任。

刚喝了几口桂花酒的诗仙李白一马当先:“我写的《静夜思》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极大地提升了月亮的知名度。”嫦娥微笑着点头。词仙苏东坡赶紧站起来说:“我的《水调歌头》可是千古名篇。里头名句众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样的千古名句,哪个中国人不知?”

诗人词人们自荐起来,语调抑扬顿挫,语气不容置疑。短暂的寂静之后,场内又站起一老者,红光满面,声若洪钟:“我是欧阳自远,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为探测和研究月球耗费了无数的心血,民间称我为‘嫦娥之父’。”

老者话音刚落,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传来:“俺明明就是酒后失态,却被安了个调戏仙女的罪名,还被贬到了人间。几百年后,吴承恩那老头还将我的遭遇添油加醋写进了《西游记》,害得我永生永世蒙受冤屈。不过,人们却通过俺的遭遇见识了广寒宫和嫦娥姐姐的魅力。俺的冤屈和贡献,又有几个人知道?”众人一听,知道来者是净坛使者猪八戒。

紧接着,李商隐、杜甫、辛弃疾等人纷纷登场自荐,场面异常热烈。

最终,首届“嫦娥奖”名单公布:李白获“嫦娥诗人奖”;苏东坡获“嫦娥词人奖”;欧阳自远获“嫦娥科学奖”;“凤凰传奇”组合获“嫦娥金曲奖”;八戒的一番诉苦也打动了嫦娥,获了个“嫦娥委屈奖”。

(指导老师 唐水珠)

【明师点】

中国的月亮,是一个特殊的意象,那里有诗,有酒,有歌。小作者以诗人皮日休的一首诗开头,给人以清新典雅的感觉,同时也契合了中国式的赏月情绪。小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借助所学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喜好,穿越时空,将一个个名人邀请进了广寒宫,于是相约广寒宫的盛会就拉开了序幕。

读完全文,我们为小作者精心组织的这一场盛会而感动。要知道,为了这一场盛会,小作者可谓尽心竭力,既要全面顾及,又要与时俱进。为此,除了许多会吟诗作词的古代名人,还有吟唱月亮的红歌手,当然,不能忘了探索月球的科学家等。这样周密的安排,足见小作者的独具匠心。

篇9:文通中学作文教学规划方案

文通中学作文教学规划方案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为推进作文教学“精细化”,增强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文通中学作文教学规划方案。各年级作文教学相关要求:七年级:训练形式:1.大作文: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利用好语文阅读课,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充分阅读优秀的美文,敢说话,敢写文章。大作文以写记叙文训练为主。上学期的训练以记事为主,能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事中运用一定的描写和适当的抒情;下学期的训练以写人为主,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2.小作文:以随笔和读书笔记为主,随笔主要记录身边的人和事,也可尝试写景写人的片段训练。读书笔记以摘录精彩的语句和写阅读感悟为主。训练要求1.审题:能勾画圈点作文材料中的关键词,读懂材料和题目的意思。2.立意:准确鲜明,有明确的中心,思想积极健康。3.选材: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中取材,培养学生留意观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意识。4.结构:叙事完整,层次分明,学会首尾呼应。5.语言:用词准确,句子通顺,表达自然简洁,力求准确使用标点符号。6.书写:字迹清楚,笔画工整。7.数量:每学期大作不少于6篇,能在45分钟内完成550字的作文。小作每周一次。读书笔记每周400字。训练规划上学期系列训练一:有感而发,写触动心灵的一件事,写出独特的感受。系列训练二: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的感受。系列训练三:从生活中找米,选择有意义的事,写出自己的思考和认识。系列训练四: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在叙事中有适当的景物描写。系列训练五:写一件事,写清过程,有适当的景物描写。系列训练六:写一件事,写清过程,学习用抒情议论的方法点明中心。下学期系列训练七:写出人物的特点,要求观察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的个性。系列训练八:通过两件或三件事写一个人,要求线索清楚。系列训练九:写一位亲人或老师同学,抒发真挚的感情。系列训练十:走向社区,关注社会,写一个普通劳动者。系列训练十一:记叙一次集体活动,尝试通过场面描写来写活动中的人。系列训练十二:选择最感兴趣的人和事自由作文。八年级训练形式1.大作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经典美文,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通过系列训练,使学生会说话,会写文章。上学期的训练以写人为主,要求学生在写人中有适当的景物描写,有适当的议论抒情;下学期的训练以记事为主,要在写事中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能写比较生动的记叙文。2.小作文:以随笔和读书笔记为主。随笔能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录身边的人和事,能对人和事作个性化的评价,能适当地改写、仿写和续写;写简单的演讲稿;进行2-3次简单的议论文训练。读书笔记主要摘录经典的语句,对精彩的片段能进行个性化的感悟和赏析。训练要求1.审题:准确解读作文材料和标题,把握主旨,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2.立意:准确深刻,学会深化文章的中心。3.选材:力求新颖,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4.结构:合理安排材料的详略,学习过渡和照应。5.语言:语言生动形象,表达连贯自然,有真情实感。6.书写:字迹清晰,笔画流畅,卷面整洁美观。7.数量:每学期大作不少于6篇,能在45分钟内完成600字的作文。小作每周一次。读书笔记每周400字。训练规划上学期系列训练一:选择新颖的材料,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系列训练二:围绕中心选材,有详有略的记叙;系列训练三:合理安排记叙的顺序;系列训练四:以人物的行踪为线索,写一篇参观游览的文章;系列训练五: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系列训练六:记叙文综合训练;下学期系列训练七: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学会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系列训练八:写简单的议论文,能围绕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系列训练九:要求简单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系列训练十:写人记事突出中心;系列训练十一: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系列训练十二:写简短的演讲稿;九年级训练目标:1.大作文: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阅读优秀的美文,经典的范文语文教材的文章,通过系列训练,使学生想说话,想写文章。主要训练学生写复杂的记叙文,写清楚对人或事物的感情变化过程,表达自己对人或事独特的'见解和感受,针对中考进行有侧重的训练。2.小作文:以随笔和读书笔记为主。随笔: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可以命题写作,也可以自命题写作;写读后感;读书笔记:摘录精彩片段,写阅读感悟,作必要的点评赏析。训练要求:1.审题:准确解读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2.立意:新颖深刻,表达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感受;3.选材:准确、深刻、新颖;4.结构: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力求严谨;5.语言:流畅简洁,生动形象;6.书写:整洁,书写规范、工整;所有学生都要卷面整洁,书写美观。7.数量:每学期大作不少于6篇,能在45分钟内完成650字的作文。小作每周一次。读书笔记每周400字。训练规划上学期系列训练一:作文的选材选材有新意而不落俗套,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精神的材料来写,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系列训练二:作文的立意中心明确,立意新颖,有深度,从熟悉的材料中写出新意,鼓励创新的文章,能多角度思考。系列训练三:作文的构思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方法,精巧构思。系列训练四:文章的开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好较优秀的作文,精心设计开头;通过范文指导和专项训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几类开头的方法。系列训练五:文章的结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好较优秀的作文,精心设计结尾;通过范文指导和专项训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几类结尾的方法。系列训练六:语言流畅简洁,生动形象作文语言力求达到语言通畅优美,用语准确,简洁得体的目标;能运用使作文语言流畅简洁的的一些技巧,使语言生动形象。下学期系列训练七:写出切题的文章系列训练八:写出文体规范的文章系列训练九:写出语言鲜活的文章系列训练十:写出细节生动的文章系列训练十一:写出形式新颖的文章系列训练十二:写出亮点突出的文章作文的布置、批改及评价1.作文的布置:(1)每学期每班级大作文不少于6篇。(2)随笔每周一次;读书笔记每周400字2.作文的批改:(1)大作文:每次大作文精批不少于学生数的三分之一,每生每学期精批的作文不少于2篇,提倡学生互批作文,篇目不超过2篇,余略批。作文批改要有批改记录。记录清楚学生作文的成功和不足,具体到人。作文批改符号要规范。指导学生批改作文时,要有具体的指导意见。(2)小作文:通过打等第或学生互查互批的形式进行略批。3.作文的评价:(1)对优秀作文在班级进行交流;(2)有条件的班级和年级须建立“美文仓库”,编辑印刷《美文选萃》,展现学生作文的优秀成果。“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篇10:从雷同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努力方向(网友来稿)

□ 李正兵  陈立宏

初一语文教学中最感头痛的问题就是学生作文雷同。写老师,不是带病工作就是任劳任怨;写父母,照搬朱自清的《背影》模式;写好人好事,就是乘车让座、拾金不昧之类。总之,无论是平时作文还是考试作文,总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

造成学生作文质量不高、雷同现象严重的原因有老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就教师方面来说,教不得法是其主要原因,如:作文篇数多、具体指导少;整篇训练多、片断练习少;书面作文多、口头作文少,致使学生厌恶作文。就学生方面而言,他们每天像时钟一样机械地运转,加上课业负担重、生活单调贫乏,因而作文时写不出新意,难以摆脱“雷同”的圈子。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明确中学作文的标准: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引自新《语文教学大纲》)。要达到这个标准,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中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抽象,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观察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教育他们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并在观察的同时加以选择。另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比如:动态速写法、静态素描法、动静结合法。学生养成了观察习惯、掌握了观察方法、储存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作文时就会文思泉涌。

二、注意读写结合,在能力训练上狠下功夫。作文教学扎根于语文课堂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如:解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回答问题,可发展学生的语言连贯性;解释词语,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汇;划分层次、归纳主题,可以提高学生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能力。

三、切实抓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从说到写是作文发展的必然过程。当前的教学中还存在着重写轻说、说写分家的现象,这种做法必须摒弃。抓好从说到写,必须从低年级做起、各年级通力合作,回答问题、看图说话、复述课文、发表意见、讨论问题、朗诵背诵等,都要严格要求。口头表达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力求用书面语言的要求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以适应写的要求、缩短说与写的距离。同时,作文之前要让学生口述作文提纲,然后让学生把自己说的话或口述的作文写下来,这样“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学生在作文时就不会东抄西摘、生搬硬套别人的文章模式。

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指导、帮助学生搞好语言积累。当前,学生订的报刊杂志很多,教师要合理组织课堂教学,腾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向学生介绍、推荐一些优秀读物,教育学生课外阅读要在理解、消化、吸收、积累上下功夫,要在词语、句子、片断和写作方法上注意积累,切忌囫囵吞枣。学生语言词汇丰富了,写起文章来就不再困难了。

(1月15日于二人转书屋)

作者邮箱: ningxi5117@sina.com

篇11:从红楼梦的教诗看中学作文教学方式

张国成 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有一段黛玉教香菱学诗的精彩描述,它不仅展示了林黛玉这位菊花诗魁首高超的诗歌才艺,而且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释疑解惑、指点迷律的范例。黛玉的循循善诱,香菱的孜孜不倦,为我们今天的中学作文教学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1、初学入门时重在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初学写作者多因不谙为文之道而视写作为畏途。教师此时若不及时加以诱导,激发兴趣,学生往往就会失去信心,难于长进。兴趣是初学者最可贵的原动力。第五深知此理,所以当香菱求她教诗时,她不是似香菱之小姑那样取笑香菱“得陇望蜀”,而是鼓励香菱,还夸她“极聪明伶俐”,指导她不要被别人的诗套住了手脚,“只管放着胆子去做”,这样既解除了香菱的思想顾虑,又保护了那颗稚嫩的“慕雅”之心。也正因为如此,才有香菱孜孜不倦的学习,直到最后取得成功。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学生看到作文题或咬笔陌眼,无从下手;或到处抄袭,东拼西凑,或干脆乱写几句。总之毫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来源于实际的需要。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产生作文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正像蓖玉一样,让香菱觉得“心里羡慕”,那作文就不是难事了。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从黛玉教诗我们得到如下启示。一是要调动情感。教师在辅导学生时,要保持童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命题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捕捉学生情感的火花,让他们有话可写,有情可抒;评价学生的作文,不要求全责备,要多用鼓励的话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点,闪光点,保护他们的写作兴趣。二是要指导观察。要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对于环境的改变,人物的变化,事情的发展,以及自己的心理历程,尤其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甚至要让学生去感受风雨的洗礼,严寒的侵扰,酷暑的烤晒,去体验经商的辛苦,劳作的快乐,远足的疲惫,这样,使学生觉得有话要写,有情要抒。三是要激励思考。在学生遇到新鲜事物的时候,在学生发现社会丑恶的时候,在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在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要激励学生去思考,要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讲出来,写出来,放开胆子去写。我们还要设计各种引发学生思考的活动,如参观、访问、演讲等。四是要引导课外阅读。学生之所以无话可写、住往就是因为读的书太少,积累的知识太贫乏。新的《语文教学大纲》给学生推荐了一些书目、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2、选材立意时鼓励求真:

黛玉在教香菱学诗时,告城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超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在这里,黛玉明确地告诉丁香菱选材立意“求真”的重要性。选材不真实,立意不徒确,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文章写作,使他们只好忙于抄录名句、堆砌警句;为文造倩,滥编故事。在某年的高考作文“战胜脆弱”中,就有许多考生都不约而同地编造了“父死母亡。的“惨剧”,让阅卷者“目瞪口果”。那么怎样才能够使学生选材立意时倩真意切呢?从黛玉教诗中,我们也能得到一些启示。一是鼓励引导学生多读名家经典。黛玉结虚心求教的香菱提供的教材就是王维的五言律诗,杜甫的七言律诗,李白的七言绝句,她要香菱将这些诗人的几百首诗歌“细心揣摩适熟”,在肚子里“作底子”。我们可以开设“名著赏折讲座”,“名诗欣赏课。,组织学生办“读书沙龙”.编“美文选萃”.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利时文的熏染,陶冶情性,涵养文气。二是要引导学生扩大生活面,体味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当代中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他们生活在家庭、学校的小圈子里,很少与社会接触。我们要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工厂、下农村、搞经商、弄管理,既要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要让他们体会失败的痛苦。只有人生阅历丰富了,生活实在了,文章才不会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3、告知规则后鼓励创新:

黛玉教香菱作诗“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于,乎声的对历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这是告诉香菱写近体诗的基本规则。初学者必须先掌握常规,然后再视具体情形突破规则,方可实现写作水平的飞跃。近年高考“话题型”作文,虽已谈化审题,淡化文体,但并不是谈化审题意识与文体意识,不过是让学生针对话题自选所长罢了。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即让学生抛开写作章法,信马由缨,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感到心中无底,思绪飘荡无所归依。

焦玉及众人对香菱最后的一首诗之所以肯定,就是因为它“新巧有意超”,由此可见,创新是写作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训练学生达到达一境界呢?黛玉也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一是“只管放着胆子去做”。这就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敞开一片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开放取材的渠道,杨宽认识的视野。当代“新概念作文”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写真实的生活体验,去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个性特征,不要画地为牢,不要老是“旧瓶装新酒”。其次是不要“过于穿凿”。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小院学生的思维能力。既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既要引导他们求同思维,更要鼓励他们求异思维。我们可以通过一件事情变换题目写,一个场景变换角度写,一个人物运用不同方法定,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展拓写作空间,运用多种形式,演绎人生员美的画卷。只有这样,学生创造力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作文才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红楼梦的教诗看中学作文教学方式]

篇12:写作请从阅读始教学作文1100字

写作请从阅读始教学作文1100字

总有许多学生跟语文老师抱怨作文没有什么可写的,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很替他们惋惜,便想告诉他们:其实不是的!再平常的日子也有说不完的喜怒哀乐,怎么会无事可写呢?

就算你的生活本身单调了点,你还可以抬头看看周围,看看外面的世界。就算你周围的人和事都不值一提(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以一个中学生为例,你还应该读过书,看过电影和电视,这些经历以及由此得来的间接知识,又何尝不是写作的源泉呢?

说到这里,我觉得这一代中学生的误区大概正出此间:你们读了很多书,但绝大多数是教科书、参考书、习题集、练习册之类;你们看了不少电视,但大半聚焦在《浪漫满屋》、《大长今》、NBA和卡通动画,还有一些并没有多少营养的.的爱情剧、肥皂剧;至于电影嘛,非美国大片、香港片不看——这就造成了营养不良。与之相反的便是爱国主义影片没人看了,文学名著没人读了,不但不读原著甚至也不了解故事梗概。初中生答不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大有人在;除了课本涉及到的作家之外,你跟他说舒婷、张贤亮、陆文夫,都是说天书,甚至连巴金、路遥、冯骥才,学生们也有闻所未闻的。

读书就像饮食一样,营养不良不可能健壮。文学和文化的贫瘠会导致一个人思想肤浅、见识鄙陋,提笔写文章自然气短心虚,即使勉强可以写得出来,也多半是苍白之作。

如此看来,读书当是想入写作之门的中学生的必修课。这种读书是区别于课堂的读书的,书也绝非教科书一种;这种读书是一种自发的阅读,是广泛地涉猎各类精神的营养品。这门课无需老师,不用课堂,可以随时开课,却永不发结业证书。从这个意义上看,读书是每个人人生的必修课;即使你不打算成为以文为生的作家,你也需要靠不断的读书来充盈自己的头脑。

古人有云:“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鞲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选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正是古人总结出来的作文技巧。不肯在读书上下功夫的人是无法写好作文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圣杜甫用自己的毕生体验凝成了千古名句,也道破了阅读与写作息息相关的天机。读书就如在精神食粮方面的储蓄,写作便是从中支取利息。只有不断地投入,才能不断地产出;投入得越多越好,产出才能越多越精。世上有许多大文豪没有上过几天学,却留下了不朽之作,但少有人没有读过几页书就成了作家的。

多读书,读好书。唯有这样,写作才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写作请从阅读始,你每翻开一卷书,就等于向写作之门迈进了一步。

篇13:初一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我从生活中学到了语文1700字

初一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我从生活中学到了语文1700字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语言的优美、文字的写法都来源于语文。在游戏中,在报刊内,在影视中,在交流里,处处都有语文的身影。语文把文字、词句、知识带给了大家,现在连老外都来中国学习语文,可见语文的魅力有多大。生活处处有语文,我在生活中学到了许多语文知识。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用语言交流,这都是语文。

在报刊里,许许多多优美的词句,新颖的字词接象一个个天真、快乐的小精灵,围着你团团转,让你感到语文所带来的乐趣,那些小精灵也在你记忆中安了家。

童话中语文魅力无可挑剔,它往往把你带如一个神秘美妙的童话世界中,与小矮人游戏,快乐无边;看匹诺曹冒险,受益匪浅;看到皇帝为了虚荣,穿上那所谓的“新衣,可笑至极……主人公伤心,我要为他加油打气;主人公高兴,我要为他欢呼,主人公身处困境,我要为他出谋划策……我从童话中学到了语文。

影视中,主人公们的言谈举止都贯穿着语文,一些至理名言,优美的`诗句都令我赏心悦目。我在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在大街小巷里,店铺为了吸引顾客,把一些成语创改了。比如那“东邪西毒,被文具店改为“东写西读,还有“默默无闻,被蚊香店转化为“默默无蚊,“依依不舍也成了服装店的受害者,被包装成“衣衣不舍……这些“成语如果被人们看见并记住,必定会被用错、写错,从而闹出大乱子。所以我们要杜绝这些假冒伪劣产品,让语文正确的被大家学习与运用。

虽然要消灭这些假“成语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但生活中还是有更多的语文等待我们去学习,甚至是一件芝麻小事,也可能隐藏着许多大道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等待我们去挖掘。

漫游语文世界,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感觉真美妙!

优秀语文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

小升初作文题目:年轻

小升初作文题目:**

教科研工作总结

小学生六年级叙事作文:嘿,我们这个班

我们这个班作文

小升初作文低分的六大病根及解决方法

我们这个辅导班小学三年级作文

吴兴杂诗,吴兴杂诗阮元,吴兴杂诗的意思,吴兴杂诗赏析

叉车司机求职信

关于文从字顺 有条不紊的中学作文教学
《关于文从字顺 有条不紊的中学作文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关于文从字顺 有条不紊的中学作文教学(共13篇)】相关文章:

公鸡和鸭子作文2023-04-06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之第七单元作文教案解读寓言2023-03-09

教科研的年度工作总结2022-05-07

教学秘书月工作总结2023-07-10

公鸡外貌作文2022-06-30

七年级期中考试的总结2022-07-23

外公的鸡二年级作文2023-03-16

公鸡优秀作文2023-06-06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教案2022-10-20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