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文古迹圆明园的作文1000字:圆明园(共14篇)由网友“花瓣雨”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有关人文古迹圆明园的作文1000字:圆明园,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圆明园之旅作文1000字
圆明园,坐落于北京西北郊,号称“万园之园”,一直以来,我对她都十分向往,于是,在不久前,我便踏进圆明园,一睹她的风采。
刚走进圆明园,便令我大失所望:建筑零零散散,碎石遍地,虽然饱经沧桑,经历着岁月的消磨,四处都遍布着古老的气息,可我依旧无法与之将“万园之园”这个称号联系在一起,正当我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导游详细地介绍道:
“曾经的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艺术馆,究竟收藏着多少稀世文物至今还是个谜,圆明园的奇花异草,更是数不胜数,光是数目便有百万株。”
我惊叹不已,同时也很好奇究竟为何曾经的万园之园会落得这般田地。
随后,导游又继续补充道:“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时的慈禧太后在朝廷一手遮天,完全不把软弱无能的皇帝放在眼里,整个朝廷都昏庸腐败,没过多久,大军压境,八国联军一齐进攻,清政府就开始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而导致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敌国欺压,1860年10月18日凌晨,遵照额尔金和格兰特的命令,‘八国联军’3500多人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着整个北京城,久久不散,圆明园因此毁于一旦,曾经的辉煌也不复存在,弹指间消散如烟……”
“时至今日,依旧没有重建,仍保持原貌,并设为景点,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奋发向上。”
听到此处,我恍然大悟,并感到惋惜不已,昔日圆明园曾又被西方人称为“万园之王”,却因当时朝廷官员昏庸腐败,圣上软弱无能,才有了现如今我眼前的圆明园。
这又令我想到一句话:“国弱被人欺”,是啊,我们当年之所以被敌国入侵,还不是因为我们的弱小吗?好在,我们中国人同仇敌忾、奋起还击,经历了无数个日月的奋战,我们终于将侵略者赶出了国土,并宣布:新中国成立了!沉睡在古老中国的神龙觉醒了!
新中国在毛泽东等多位开国元勋的带领下,书写了全新的篇章,从此,人民更加团结一致,祖国也日渐强盛,一片繁荣,逐渐实行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国人民奔小康的理念。
此时此刻,让我想起:“少年强,则国强。”祖国能飞速发展至今,离不开青年贡献出的一份力量,这份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悄悄地改变着社会,改变着祖国,也许现在的我们,无法像前辈们那样为社会,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我们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能在将来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现在,中国的军事、农业、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隐隐处在前端的趋势,从落后,奋力拼搏、努力,到现在成为引领的那一个,其不易的程度可以想象,那光鲜亮丽的背后究竟付出了多少国人的心血、汗水,大家可想而知。这些年,中国发生了巨变,这些年,再也没有人胆敢轻易地欺辱我们,中国步入了崭新的时代!
这次圆明园之旅,收获颇丰,使我明白:只要人民团结向上,一切就皆有可能,人心齐,泰山移。未来,我们只需拧成一股绳,就会有更加昌盛的祖国!
篇2: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000字作文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000字作文
我们学了一篇文章叫《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英法联军的残暴和野蛮以及他们的强盗行为。
圆明园曾是我们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用数词来说,“不可估量”是最好的词语。圆明园它昔日的辉煌我们不可估量,他的损失我们也不可估量!那么,英法联军到底有多么残忍、野蛮。曾经有多少的人夸赞过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我曾经听到过伟大的雨果夸赞过:“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种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和帕台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相同。这便是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如同帕台农神庙那样;如果幻想能有典范的话,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请想象一下,有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物,有某种月宫般的建筑物,这就是圆明园。请建造一个梦境,材料用大理石,用美玉,用青铜,用瓷器,用雪松做这个梦境的房梁,上上下下铺满宝石,披上绫罗绸缎,这儿建庙宇,那儿造后宫,盖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又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片片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有某种人类异想天开产生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而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这就是这座园林。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城市的建筑物,是由世世代代建造而成的,为谁建造的?为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完成的事物是属于人类的。
艺术家,诗人,哲学家,过去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谈到过圆明园。我们常说:希腊有帕台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如果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大家也梦见过它。这曾是某种令人惊骇的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如同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显出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也听过他这样说过:“有一天,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看来,胜利女神可能是个窃贼。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由两个战胜者分担。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中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注定又会使人想起帕台农神庙。从前对帕台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致荡然无存。如果把我们所有大教堂的所有财宝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园中不仅有艺术珍品,还有成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口袋,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给毁灭了,说实话,最为中国人的我自然不会咽下这口气,我也相信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也不会咽下这口气,其实,最根本的的原因就是在当时的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是,英法联军罪不可赦,可是这也体现了我们当时的腐败、无能。
现在,我们能做什么?是去英国和法国向他们宣战吗?难道是去杀了他们?No,当初的过错是因为当时的英法联军的残忍和残暴,可是现在跟现在的法国和英国人民又有着什么关系?我现在要做的是什么?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不断地学习、吸收身边的营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这才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同学们!好好学习吧!
篇3:圆明园导游词1000字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抢劫圆明园: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什物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藉以管中窥豹。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实在令人发指!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
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狼疮。
·火烧圆明园
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惊”,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国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篇4:圆明园导游词1000字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它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原有亭台楼阁140多处,总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历史上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煌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陈设豪华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据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描述,“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各种宝贵的珍品,均积聚于此皇家别墅,千门万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美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额,以及本国其它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
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夭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篇5:圆明园导游词1000字
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浏览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圆明园”。我叫钱书逸,大家也可以叫我钱导。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一点思考和启示。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它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原有亭台楼阁140多处,总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历史上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煌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陈设豪华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据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描述,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各种宝贵的珍品,均积聚于此皇家别墅,千门万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美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额,以及本国其它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
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夭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圆明园这座举世名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的焚毁,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以遗址为主题,形成了凝固的历史与充满蓬勃生机的园林气氛相结合的独特的旅游景观,既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价值,又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圆明园被毁的悲剧,曾是中华民族屈辱的象征,圆明园的重生,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日益繁荣昌盛的见证。随着专项规划的出台,基本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目标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坚信一个充满绿色的圆明园必将成为绿色奥运的一颗明珠;一个基本完整的圆明园必将成为人文奥运的一个亮点。
篇6:圆明园导游词1000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梦想旅游团的导游员,我姓涂,大家就叫我涂导吧,我们这次要去的旅游景点就是著名的颐和园。
她的美,无与伦比。她的内涵,包罗万象。她是由大理石,玉石,青铜建造的一个梦,用雪松作她的屋架,并饰以琉璃,饰以珐琅。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在她的身旁栖息。总之她是一个奇迹,使美与文化的结晶,我无缘,未能与她一见,一诉相思之苦,只能在午夜梦回时与她约会,惊叹她那让人瞠目结舌的风采。无数个梦,无数个美轮美奂的圆明园。我想象着那个万园之园,遥望着那个园林的典范。我想她一定要比烟水迷离的江南还要美,比朴素,粗犷的北方更令人难以忘怀。她是一篇美文,行云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诵之吟之,如痴如醉。她一身珠光宝气,晶莹剔透,瑞光四射,扶之玩之,如梦如幻。
但在那一天,1840年6月的一天,欧洲的两个强盗闯进了她的生活,残忍地粉碎了她的美丽。无数稀世珍宝,古代文物在那一天被摧毁,霸占,失去光泽。我多想拦住强盗,可是那之后我又该怎么办呢?她的保护者是清政府,也只有清政府能给她安全,可是,清政府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竟狠心将她抛弃。她的保护者不是我,我又能怎样呢?我只能冷眼旁观,亲眼看着她的美丽消逝。两个强盗为了销毁证据竟燃起了一把火,用无情的火摧毁一切。大火连绵,似乎永远不会熄灭。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连天地都在为圆明园哀叹。在大火的烧灼下,她的泪水却没有消逝,竟越发膨胀,终于爆发了,一场暴雨倾盆而下,含着她的泪,带着她的悲伤滴落。火灭雨停后,只剩下了断壁残垣。我的神色很平静,但心很痛。读着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读着圆明园,如同读一串珠玑带断的玉链,遗珍散珠,蒙尘染垢,我捧玉心焚。
如今的圆明园多了一份安详,尽管只是一些断壁残垣,却在蓝天之下显示出一份大气。中国人民不喜欢悲剧,亦不喜欢废墟,所以许多人主张修复圆明园。可是如果将它铲平,再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是多么没必要。历史遗留得痕迹被抹除,中国人民在熊熊大火中的愤慨也随之而逝,一切将随着新圆明园的建立而消失。正如余秋雨所说:“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来的又不是前夜的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现在自由活动,下午两点半请准时到这里集合,再见。
篇7:圆明园观后感1000字
圆明园是人尽皆知的一座皇家园林,对于她曾经有过的辉煌的艺术成就,我们虽然不曾亲见却也是从来不吝溢美之词的,然则我们又都大概知道如今的圆明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无情地摧毁了这件人类文明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圆明园的兴衰是一个缩影,而英法联军给她画上的这个句号仿佛早已注定。
纪录片《圆明园》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间穿插的多次在圆明园现时的废墟景象与效果复原图之间的切换,让人顿觉沧海桑田,深深地感受到历史洪流之无情、盛世之无常。雷家负责建造的这座园林,当时可谓是集我中华文化与建筑艺术之大成,以我国南方的众多风景为蓝本,又化入几多中国传统的诗歌、绘画、神话传说,宛如仙境自是相当足信。想来那时候中国特色的木制结构也比如今的钢筋混凝土温软不少,比欧洲那些象征着皇权、教权永恒压迫的石头建筑结构更是亲近太多。
乾隆时期的大清朝GDP冠绝全球,国库富得流油,艺术上的造诣也是让人叹为观止,既然没有向外扩张的意图,修建这么一座奢华的皇家园林昭告大清之强盛实在是义不容辞之举。然则,1860年英法联军的长驱直入让这一切最终复归瓦砾,经济如此繁荣的大清朝何以如此不堪一击,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大清朝在军备上的劣势。想来也奇怪,火药好歹也是我国堂堂四大发明之一,不知怎么到了最后还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拥有了比我们更为先进的热兵器,究其原因恐怕是大清领导者的危机意识的欠缺,没有富有预见性地搞好国防建设。而根据纪录片中所述,英法联军打入圆明园时,发现园中已然藏有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赠送的先进武器,也就是说当时大清早就已经知道了外国的军备水平,但即便是如此,皇帝们却并没有想到过这样的武器可以被用来对自己实施侵略,于是清朝军队的武器装备便还停留在两个世纪以前的水平,我不禁要感到清朝统治者淳朴天真的可爱了。
时至今日,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先强国防,已是人人都知道的真理了,朝鲜的“先军政治”便是其中代表。核武器的出现让人心惶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即便不使用核武器,拥有现代武器的发达国家可以肆意敲打任一一个不听话的落后国家,于是那些预感到可能会被敲打的国家要想在各方面独立,发现眼前的路只有建立核威慑一途,于是人心越发惶惶。随着人类的科技发展,人类到底在不在进步也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阶级没有消除,还更有愈演愈烈的架势,最要命的是,现在的人们还学会了伪善,深藏其后的是多数人的暴政和霸权主义,城市面无表情化,文化庸俗化,人类的生命在现代科技的裹挟下失去活力,在现代武器的精确制导下愈显脆弱,一颗原子弹就足以让数万条鲜活的生命在瞬间蒸发,还有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恐怖主义,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最糟糕的时代,不禁要开始怀念那逝去的吟诗作对、刀耕火种的年代。英法联军妄图用烧毁圆明园来显示自己的胜利,这个想法是多么的可笑:靠武力从来不能够真正地征服什么。英法联军所作所为的唯一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掌握了更强大的力量,人性的阴暗面也就更多地被展现出来,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是一个可以赤裸裸将欲望述诸武力而置文明于不顾的时代。
纪录片里提到,在当时清朝,皇家子弟上午学习满文、蒙文、汉学,这些都是人类文明中创造的最精华最美好的部分,而下午的军事训练则是古老的骑马和射箭,是满族人的传统,是大地的意义,虽然在战场上基本是无法与新式武器相抗衡的,但无疑比扣扣扳机更能体现生命的活力。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文明向前飞速发展,甚至到了飘飘然的程度,而尼采教育我们要回到大地。离开大地,意味着我们在失去一种品质,失去一种心态,失去一份乡愁,失去创造美的能力。科学技术在我看来确实不过是奇技淫巧,只是为了满足欲望制造舒适,却从来不曾带来内心的平静,而艺术才是人类真正的创造,是人类文明中最美好的部分。
荷尔德林说,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而圆明园在物质上、在精神上都可以说是一处诗意的栖居了,是人类最美好的部分,而英法联军的暴行无疑是人类最阴暗的部分,在那三天三夜的大火中,美好的部分被证明是脆弱的、是可以被无情地摧毁的,人的阴暗的部分终究战胜了美好的部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也许是一个民族的耻辱,又仿佛昭示着人类的未来。
篇8:圆明园观后感1000字
在当代影视鉴赏课上看了《圆明园》这部让人叹为观止、引以为傲,又愤恨不已、怒声一片的经典影片。
看了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文章开头似乎过于平淡呆板,但不如此却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情感。看过之后,我立刻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毁了吧,还是毁了好,如此完美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人间所应该拥有的,它只属于天国!
我们且先不论圆明园的历史背景以及是否奢华。如果有人能重建圆明园的话,我相信只有上帝能够办到。美,无须用如何华丽精致的字眼,当你被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景色震撼的时候,你能想到的也许就是这一个美字,甚至你虽然想到了,却无法发出声音。当人的某种情感达到极限的时候,越是简单原始的字眼,越能表达人的内心真实。无论恢宏壮丽、清新淡雅、金碧辉煌、山明水秀,还是人文之极、自然之天成,到了圆明园这儿都只能归结为一个字:美!
除了美,圆明园的规模之大,组建筑之多,都足够使人瞠目结舌。建筑式样之繁复多变,简直已非人力所及。人的想象力真是恐怖的东西,怪不得上帝要把具有好奇心的人类赶出伊甸园。你可以试想一下,600个足球场一个挨一个的拼接起来是什么概念,在这片土地之上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时空纵贯古今的,但并无些许的杂乱,而是如此的和谐,仿佛那片土地天生便是如此。集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诗意与艺术和庞大的物质财富于一体,世界上确实曾经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它的名字便是圆明园。当两个强盗扔下火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再也不会有如圆明园这样的东西出现在人世之间。
影片中有一个温馨而动人的场面,在牡丹园中,富贵的皇家牡丹争相竞艳,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畅游于其中,其乐融融。让更多的人相信,康熙是因为太喜爱聪明活泼的乾隆而传位于雍正。如果我们相信这样一个说法,那么正在来临的大清帝国的盛世便有了一个完美的开头。而这片牡丹所在的园子便成了历史的功臣,当然它扮演的更大角色应是历史的见证者,正如它的一生所走过的那样。只不过它当时还只是皇四子胤祯的别园,自然也还不叫圆明园。
我一直搞不明白,康熙皇帝是如此的喜爱自然科学,以致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便投其所好进献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以求得到皇帝的接见,却为什么他的后世子孙却如此的不好此道,以致使帝国失去了一个继续引领风骚的绝佳契机。雍正登上皇位之后,不知是出于感思亲情还是攀比好胜之心,开始大肆扩建圆明园。加上乾隆的长期建设,以致在半个世纪之后,圆明园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奢华、最完美的皇家园林,其实亦可称之为桃源仙境、紫宫天府。世界上最勤奋的皇帝非雍正莫属,在他统治帝国的十三年间,平均每天休息不到四个小时,为大清盛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乾隆继位之后,他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国库中的银两多得以致于影响了市面上正常的货币流通。圆明园便是在这样一个鼎盛的时代逐渐完成。乾隆听说法国的水法享誉欧洲,便吩咐传教士们在圆明园中修建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水法,一个中西合璧的水法。在彻底平定了回部准格尔贵族的叛乱之后,乾隆便为来自维族的爱妃修建了富丽堂皇的伊斯兰式建筑,以慰其思乡之情。当一个男人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来取悦一个真正爱着的女人的时候,不知羡煞天下多少女子,郁闷死天下多少男子。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繁华所遮掩。大水法建成三年之后的一件小事,便已预示着帝国的最终命运。乾隆皇帝下令废弃大水法的机械提水装置,而改用人工提水。历史与文化的惯性竟然如此不可阻挡,连一个小小的喷泉装置也保不住。也许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在现代文明面前一旦失去了强有力的掌舵者便会毫无疑问的沉没。更为让人深思的是,英使马噶尔尼送来了最好的大炮和枪械,但他们在角落封闭的房间里一睡便是五十年。鸦片战争之时,清军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军勇士们仍然在用战马和弯刀冲锋。虽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们感到震撼,但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五人的微小代价击败了帝国三万大军。谁都没有想到,奇技淫巧竟有如此的威力,不知逃亡途中的咸丰皇帝作何感想。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没有让帝国真正尝到教训的话,那么这一次,便是对皇室信息的毁灭性打击。
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上万人进行了两天公开的大抢劫,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弱点与卑劣。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全砸烂。为了公平起见,将军们号召士兵保持绅士风度,把文物财宝重新上缴然后进行了三天的公开拍卖,。最终每个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约4磅重黄金的奖赏。格兰特将军于额尔金勋爵商议,为了彻底打击清廷信心,以便在条约谈判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决定彻底毁掉圆明园。并借此向世人宣告,他们曾经来过北京,他们是胜利者,以免他们的伟大功勋被后人所遗忘。三千五百名士兵开始有组织的有条不紊的焚烧圆明园,海淀一带的其他几座皇家园林也随之焚灭。当联军把大炮架在安定门城门之上对准紫禁城的时候,战争结果已可想而知。
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清帝国的命运已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命运,而是代表着更为宏观更为深层的整个中华古代文明的命运。从大秦帝国到大清帝国,的时光,是如此的漫长,虽饱经风霜曾屹立不倒;却又是如此的短暂,在三枪两炮声中大厦倾颓。秦和清的发音如此相近,如果我是一个宿命论者,只好承认,该结束了。可圆明园何罪,竟离此劫,永不超生。
篇9:圆明园观后感1000字
圆明园,始建于17,毁于1860年10月18日,象征着一个古老东方帝国的繁荣昌盛,见证了一个落后的农业文明被先进的工业文明无情践踏的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被打开国门,拥有浩荡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华民族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屈辱:1842年英国割占香港岛,1849年葡萄牙强占澳门,1858年~1881年,沙俄强占中华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1895年甲午战败,两亿两白银和台湾岛及附属岛屿赔给日本人,18,德国人拿走山东胶州湾,俄国人占了辽东半岛各大港口,英国人控制了长江流域,18法国人控制两广和云南,日本也把福建作为势力范围,19的《辛丑条约》则完全把大清政府变为了殖民傀儡。短短60年间,一个庞大的帝国分离崩析,到处被插满了殖民者们的军旗!租界横行,教会霸道,洋人巧取豪夺。在外国侵略者的压迫和蹂躏下,中国几乎已经没有独立的领土和主权而言。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的权益而在中国的土地上大打出手,而清廷竟宣布完全保持中立!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一段极其不堪回首的历史,每念于此,未尝不痛心疾首,然则痛既痛矣,若不能从悲痛和屈辱中汲取教训,迎接我们的将是更深远的悲痛和屈辱。
从1840年国门洞开到19的武昌首义,到1949年的日出东方,再到的今天,历史这条大河已经昼夜不停地流淌了近三个甲子,172年间中华大地风云激荡,乾坤数次扭转。现在,就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逆流而上,拂去历史表面厚厚的尘埃,去翻开那些泛黄腐烂的典籍,期待自己粗鄙的目光能有所发现。
早在五六千年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便出现了早期的文明社会的要素,如城市,墓葬,农业和家畜饲养等。四千多年前,是传说中的炎黄,尧舜禹的时代,公元前21世纪开始,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之后历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之后秦王一统天下,从此中国拉开了封建王朝的序幕。此后,中国分分合合,王朝更替,古老的地本文明——农业文明一步步走向繁荣,直到最终的没落。
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大清康乾盛世的时候达到了顶峰,同时意味着皇权的力量也达到了顶峰,然而此时自大的中国皇帝们却不知道“西方蛮夷”们却早在明朝中后叶便开始了对东方文明的大幅度追赶,此时的帝国已经大大落在了被视为野蛮民族的后面!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这样写道:“认识到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天文台,现代音乐,还有十进制数学,纸币,雨伞,钓竿绕线轮,独轮车,多级火箭,枪炮,水雷,毒气,降落伞,热气球,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象棋,印刷术,甚至蒸汽机的基本结构,全部源于中国,让中国人和西方人同样感到惊异。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船尾舵,罗盘,多重桅杆等改进的航海和导航技术,就不会有欧洲人那些伟大的探险航行,哥伦布不可能远航到美洲,欧洲人也不可能建立那些殖民帝国。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使骑手能安然地坐在马上,中世纪的骑士们就不可能身披闪亮的盔甲去援救那些落难少女,也就不会有“骑士时代”。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枪炮和火药,也就不可能有子弹透过骑士的盔甲将他们射落马下,从而结束骑士时代。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纸和印刷术,欧洲继续用手抄书的时间可能要长很多,识字将不会这么普及,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直接得益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引进。
奠定了产业革命基础的欧洲农业革命,只是由于引进了中国的思想和发明才得以实现。分行耕种,强化除草,“现代”条播机,铁犁,将犁起的土翻转的犁壁,以及有效的挽具,全部是从中国引进的。在胸带挽具和颈圈挽具来到之前,西方人是用绕在马喉部的皮带来勒他们的马的。尽管古代意大利生产的谷物有余,但是因为缺少满意的挽具而无法从陆路运送粮食到罗马。罗马是靠海运从埃及等地得到粮食的。至于播种方法,在中国人的条播思想引起欧洲人的注意之前,欧洲每年要浪费一半的谷种。欧洲整个历史上不知有多少百万的农民用极其可怜的犁来耕地,累断了脊背,拖垮了精神,儿中国人已经享用了20比较省力的耕作方法。的确,直到两个世纪之前,与中国相比,西方在农业方面是如此落后,以至于与中国这个发达世界相比,西方就是个不发达世界。现在形势倒过来了,然而有多久呢?而且西方今天丰衣足食的能力完全受惠于两个世纪前对中国发明的采用,认识到这一点是多么令人不安啊。”
然而,然而就是如此辉煌灿烂的丰富多彩的文明,却在近代被西方文明迎头赶上并超越,然后遭遇浩劫,令人扼腕叹息!
近代中国为何走向衰落?为何没有借助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一跃成为称霸世界的超级帝国?相反却固步自封,畏缩不前而遭人欺凌?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造成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
首先也就是在教科书中提到最多的封建统治的影响。中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很广,决不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如康熙皇帝自己非常喜爱自然科学,却不允许民间研究。于是,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强了皇帝的统治和节日的喜庆氛围,而没有加固正在出现的资产阶级的地位。指南针最多支持郑和用于宣扬国威的远航,而没有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而且郑和之后不久,政府就宣布了海禁政策,隔断了中国与外国的海上贸易,中国陷入闭塞。
第二,中国的科举制度也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中国的官僚们创造性的举办科举,以此来拉拢杰出的人才来为统治阶级服务,也在客观上消除了他们反抗的隐患。从科举制度本身上讲,它是一种合理的制度,以至于今天我们参加的种种考试也属于科举的.演化,但是关键在于科举考试的内容只是限于四书五经之类,无半点科学与技术。在此大环境下英杰们纷纷狂读圣人经典,学而优则仕成了他们的第一追求,而不是像西方那样去科研。更可悲的是明清之后,八股横行,大众的思想也因此受到严重的束缚。林毅夫就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一个像样的科学奖励机制导致了中国的落后。于此相反,现代科技的起源地英国却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效产权制度的国家率先建立了鼓励创新和技术发明的专利保护制度。1624 年英国颁布的《安娜法》,就是全世界第一部专利保护法。随着《安娜法》的颁布,科技发明开始大量涌现,英国经济出现持续增长,那些发明家也因此从自己的发明成果中得到巨大的物质利益。产权制度在社会进步过程中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威力,是因为产权制度的演变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资源使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从而能影响人类选择行为的功能。与之对比,在中国古代,从事与技术研究的都是工匠,他们不具备科学研究的条件社会地位很低,经常被那些具备科学研究条件的文人们所鄙视。而这也更加剧了中国社会上的重技轻科,因为工匠们没有足够的收入来保证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因此,现代的科学与技术很难在中国古代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长久以来,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是一直是儒家文化,虽然期间佛道两家也对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不足以撼动儒家的正统地位。而儒家文化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而不务虚玄、无用的学问。这种脚踏实地、注重实效的治学理念固然有其明智的一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但也不乏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局限。在中国古代官本位的思想下,最有用的就是可用来考取功名的四书五经,因此没有人会去研究科学;而知行合一往往会限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更加偏向于实用化的技术。儒家讲究等级观念,它一方面限制了中国民主的发展,而民主的环境才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出人们的创造性;另一方面,等级观念也造就了中国的官场文化,形成了著名的官本位,于是乎中国的杰出人才大都热衷于考取功名,好光耀门楣,而那些一直在从事技术活动的工匠们则处于朝不保夕的地步。儒家的中庸之道对于中国人探索自然也是大大不利。杨振宁指出:“中国哲学里的中庸之道我认为对科学是不利的。欧几里得的精神之一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中庸之道与这种精神是相背的。”[9]最根本的是,儒家思想强调“自省”,主张人应该反省自身,而不是去探索外物,它使中国人在根本上丧失了探索外界科学与技术的欲望。正如冯友兰所说那样,中国人从自身来说不需要科学。
第四,中国的地理环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优良的。在此孕育下的华夏文明形成了自己的农耕生活。古代的小农经济是自己自足的,大家对商品交换的需求较少,因此导致中国形成了重农轻商思想。历史已经表明,商业的发展会推动科技的发展。更根本的是,在这种中国特色的小农经济下,我们形成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其中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只是可惜在深受中国地理条件影响的发展下,我们选择了天人合一,顺从自然,而不像西方人那样去逐步地尝试改变自然。另外,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内陆国,农业用的是灌溉体系,也需要一套官僚制度来加以保障,且思想容易僵化,也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第五,中国古代没有普遍设立科学技术方面独立的学院和研究机构,科学知识不能积累和系统化,并且上升为理论并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如天文知识只为统治者服务,而诸多发明只是父子相传,不能形成社会共有的科学知识。社会不重视科技,认为是雕虫小技,不屑于学习。不仅科学知识不能普及,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也不能蔚然成风。何况,古代中国的许多发明创造只是技术成果,而不等于古代的中国社会具备了科学的环境,即具备主动调节和实现科学发明的健全机制与文化环境。一般地说,在古代中国作出某种技术创造只需专门科研人员对理论性知识的收集、分析与沉思,只需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并且一种技术发明均由发明者个体即可完成,它是发明者将自己的经验与其相关的个体经验进行组合而成的结果。而欧洲却因新型学校的出现而形成了主要表现为数学化、逻辑化、理论化的环境。这种环境对科学的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上述中国所特有的环境。
第六,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中国传统哲学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规定,表现为整体性的倾向。整体性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特点之一。中国传统哲学倾向于把客观世界规定为一个无限的、发展的、和谐的有机整体,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特定结构及其连接方式和整体功能。这种思维特征在具体内容上表现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宇宙观。中国古代哲学对于客观世界的规定但很少有人像西方人那样对事物采取分析的方式,而在观念内容上大多倾向于把对象理解为具有连续性结构的有机整体。中国传统系统整体观突出的长处是比较接近于辨证思维原则和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这种缺陷的特质在于,中国传统哲学在发展了设立在整体性原则基础上的有机宇宙观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分析的方法,没有感觉到对宇宙进行精密的逻辑说明的必要。而这一点,恰恰是近代科学产生所必须的环节和条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复杂的社会系统有深入的研究,发展了辩证的整体思维方式,善于对政治和军事等复杂问题作综合的判断,但不善于作定量的数学分析和形式逻辑的推理,没有发展公理式的几何和严格的现代数学,也不从事条件能控制的科学实验、对自然界进行系统的观测,因而对自然界的了解缺乏有科学根据的事实作为立论的依据。
第七,在西方理论大发展的同时,中国明朝士大夫阶层已经开始全面系统的接纳和研究西学,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西方虽然是西学的发祥地,但教会对思想的禁锢与明朝政府对科技发展的大力支持形成鲜明对比。
可惜在1634年《崇祯历书》修编完毕以后,至明朝灭亡的1644年的间,兵祸战乱横行、天灾人祸结为于一体,之后满族入关。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哪里还有什么心思“科技革命”,有志气的投身反清复明,而又大多死于非命,清朝入关以后为了巩固统治,又大兴文字狱,残酷迫害明朝士大夫阶层。.............
清朝比西方教会统治时期还黑暗,西方针对个人观点进行思想禁锢,伽利略也不过是被判终身监禁,而清朝的文字狱却是斟字酌句的对明朝士大夫阶层进行惨毒无以的灭门迫害,这种残酷的杀戮和思想禁锢使中国最终失去了和西方同步的机会,以至于清朝初期就开始了严重的倒退,甚至将许多明朝已经取得的成果都丧失掉了,中后期更是一塌糊涂。
此外,中国的社会精英们大都不重视数学化或定量化的描述,只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太过于重视实用功效,缺少逻辑思维。中国也可是说是技术大大领先,科学并没有领先多少。
以上便是我对中国近代衰落的看法,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只有深刻的反思历史,才能在未来少犯错误,才能实现我中华文明的真正复兴!
篇10:火烧圆明园观后感1000字
1860年10月18日——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学校的《火烧圆明园》的记录片后,我感受颇受。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其实,这段历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历史,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也是作为每个中国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个中国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无避讳的烧杀抢掠的帝国主义吧!这不是我在夸大其词,而是他们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让中国人气愤,不能不让全世界所苟同。
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曾经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现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抢劫圆明园的时候,随军的神职人员在圆明园被焚毁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都拿走吧,再过半小时,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烧掉。这是拯救,而不是抢劫。”这是令中国人所愤怒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的自圆其说。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现在的英国和法国应该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可是,网上的一条消息,彻底把我震撼了:对于圆明园一事,帝国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庆祝胜利之类言语。他们这般的自我吹嘘,我真的被震撼了。他们难道不该觉得在圆明园一事上,他们的做法可耻之极吗?没有记载,这不是小人的做法吗!敢做不敢当,这不是和当年日本对于二战时的残暴行为不以承认的可耻做法一样吗!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是呀!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
篇11:火烧圆明园观后感1000字
举世闻名的皇家公园圆明园,两伙强盗在那里掠夺,最后它便消失了。他们掠夺了别国的财产,还在恬不知耻地大声宣布罪恶的合法。为什么他们敢如此横行霸道,是因为在中国辽阔的土地,有取之不尽的资源,还是因为中国的朝政和领导人太过于腐败?
他们也有,他们有的是野心和先进武器,但他们没有对文物的尊敬和应有的良心。1860年10月18日,历史把英法联军这个4个字永远钉在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上示罪,这个军队下了一道震惊世界的命令,几千多名士兵用火焚烧了人类历史最壮观最美、拥有最多珍宝的皇家园陵圆明园。无数的能工巧匠,付出了几世纪的辛勤,付出了青春与汗水,终于把乾隆皇帝梦寐以求的圆明园在北国的田野上建成了。
10月17日,无情的烧杀抢掠开始了,英法联军司令命令他们的军士对圆明园的建筑物和珠宝文物自由地选择,于是开始了一场无硝烟的掠夺,野蛮得闻所未闻。强盗们你争我夺,生怕好的宝物自己得不到,他们是这样的肆无忌惮,竞在大庭广众之下拍卖赃物,用别家的心血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们又用三天三夜的大火来掩盖他们的滔天罪行,转瞬间,华丽的圆明园烟消云散了。欲盖弥彰、举世震惊。火,把耻辱烙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也在了中国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至今,那团火还在我们的身体上燃烧着,终于,它唤醒了千千万万浑浑噩噩的中国梦中人,他们知道要站起来反抗,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富国。
火,一个拥有黄河、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拥有亿万颗炽热的心和亿万双燃烧的眼睛,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地看着这座皇家公园化为灰烬。这座圆明园始建于康熙二十八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等五代帝王的不断增建、修缮。到了咸丰十一年,整整151年,不计其数的劳力、财富、技术和智慧的结晶被一场大火毁于一旦,这不但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场偷窃,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场灾难。守园大臣与它同归于尽,而皇上却正与后宫嫔妃们在避暑山庄垂幸,在那饮酒作乐,品尝美食,那里有的是好山好水好幽静,但它终究会被后人遗忘,可是园明圆的废墟,将世世代代矗立在中国土地上,年复一年,它虽然没有声,但它一直在愤怒的仰天长啸,激愤地控诉着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犯下的罪恶。
皇家园陵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一场大火下化为灰烬,他们所犯下的罪恶告诉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富国、强国!
篇12:火烧圆明园观后感1000字
能假设的,在历史面前必须严肃的对待事实,因为历史是不能嬉戏的。培根说过:读史能使人明智。但是我认为,仅仅是读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读史的过程中应该要有“思史”,读史只是让我们了解历史,但是思史却能让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观看影片《圆明园》,我看到一个惨淡的过去,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圆明园是清王朝皇权的象征,其中的霸气和高贵,无不透露着清王朝的特点。从圆明园的建造到被烧毁,这中间发生的事情我们没办法了解清楚,但是有一点我们能了解的就是圆明园被烧毁的原因。雨果说:“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他的.名字叫圆明园。他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仁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恕不生活素的金银财宝,这个奇迹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以外横财,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没错,圆明园是人类建筑史中的奇迹,这个奇迹是没有人能超越的,但是这个奇迹恰好发生在清王朝,也只有清王朝才能建造出这样的皇家园林,但并不是只有清王朝才会使该园林被烧毁,这是历史的一个契机。
法国传教士王致成说:“皇帝的离宫。无论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极宏伟和美丽。我的眼睛从来不曾看到过任何与他相类似的东西。中国人在建筑方面表现出来的千变万化复杂多端令人难以置信,我惟有钦佩他们的天才,我不得不承认。和他们相比较,。我们又单调又缺乏生气。”是的,我们要承认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他们的智慧是历史可以见证的,从长城的建造到圆明园的问世,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人民留给历史的瑰宝。既然中国人这么聪明,但是为什么会遭受圆明园被烧毁的悲惨画面呢?
在我看来,清政府制度的僵化,统治者的盲目自大等等都是圆明园被毁的主要根源。圆明园的被毁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奇迹的消亡,更是一个民族的耻辱。浓浓的硝烟背后是千万万中国人民的血泪与亡魂。这种痛人心肺的现实让中国人民曾几度抬不起头面对列强,但是,乌云终有散去的时候,乱世中会出英雄。受人凌辱不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独立自主才是黄炎子孙血统,在这个屈辱的历史中中国人民痛定思痛,从历史中反思自我,最终经过千挫万,终于向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的生存张力与魅力,而且也正在阔步继续向前,当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历史,也时刻会反思历史,这样我们的脚步才能迈得稳重有力。我们的未来依然是充满魅力的。
篇13:火烧圆明园观后感1000字精选
还清楚的记得老师给我们播放的那个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在这个看视频的过程中,我很不是滋味的,一方面痛恨英法联军这两个从文明国度侵略中国的野蛮人,另一方面,我又为清政府的无能与软弱而感到十分的心痛。虽然是这样,我还是把这个看完了,看完之后,我感觉更加深刻了——感叹于我们祖先那非一般的智慧;愤怒于英法联军那残酷不人道的一面;深深的体会到落后就要被挨打的真理。但更多的是对圆明园被毁的那种惋惜与无奈的那种纠结的心理。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圆明园”中“圆”字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字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它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比如说,历代的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但是,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达到目的之后,他们又闯入圆明园,把园内那些难以数计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等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一扫而光。拿走也就算了吧,更让人气愤的是他们为了销毁证据,又在10月18日,派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把做工精美的各地名胜烧成一片灰烬。现在,就我们所看到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摇摇欲坠地立在那片废墟上。我不知道,当他们用火去毁坏这么精美的一座建筑物的时候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出这样没有一点人道的事情,我更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侵略我们国家。难道就是我们比他们落后吗?这可以成为一个理由吗?与之相反,中国一直是一个礼仪之邦,是公认的一个老好人。从郑和下西洋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来。郑和下西洋绝不是侵犯其他国家的我们国家的利益,相反,他还带给其他国家利益。中国秉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一直走到现在,而且总是友好对待其他国家,特别是对那些特别穷的国家,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度过困境。可以说,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与英法联军这两个“文明”的国家不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吗?此时,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感到幸福。
当英法联军用洋枪大炮轰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之后,他们便飞快地奔向圆明园。看到此时,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停止在那一秒,能让我们再看一眼那即将被毁灭的圆明园!但是,时间是不能随我们的意愿而停止的,英法联军马上就闯入了圆明园。可笑的是,在圆明园内防守的,却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太监。英法联军旁若无人地进入圆明园之后,那里,就成为了他们的天下。他们笑着抢掠,笑着焚烧,使圆明园在三天之后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
看视频中,我意外的发现圆明园内居然珍藏着许多先进的武器,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有先进的武器却不拿出来对付敌人,反而把武器珍藏起来呢?为什么不利用好先进的武器来反抗呢?后来,经查资料发现原来这是因为清朝统治者非常守旧,不使用任何老祖宗不用的东西,比如海军、火器等。所以那些先进的武器就被遗忘在圆明园的角落里。那些武器多是外国人进贡的,或者是明朝留下的。但是在那个时候都已经发霉了,但是那些武器确实比鬼子的武器先进。所以从这一点,我认为有一个好领导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的每一个细小的决策就可能关乎着整个国家命运的兴衰与成败。如果当时,清政府能够从武器下手,改装现有的落后的武器,我相信中国那个时候绝不会是这样的下场的。因为,中国的士兵都有一种随时为国家牺牲的高贵的精神。这种精神曾经震撼了当时英法两国的领导人。
圆明园被毁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伤、每个中国人的痛,我们花巨资,花时间建造出来的花园,被英法联军那么轻松,那么肆虐地烧毁。我们精心收藏的价值连城的书画、古董、珍珠、宝玉都被他们抢夺了过去,放在他们的博物馆里让别人欣赏。
前几年有人提出重修圆明园,我觉得不应该重修它。因为,这一片废墟会让我们永远记得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真理,在这个真理带领下,我们学到了要努力,要奋斗才会成为一个成功者,才不会受制于人。时间不能倒流,我们不可能回到从前去阻止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我们能做的,就是化悲愤为力量,奋发图强,以自己的努力告诉他们:“中国人是强大的!”失败的背后就是成功,同样耻辱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份骄傲!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挖掘出这份骄傲,然后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中。
篇14:经典纪录片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1000字
在试图通过想象来还原那场掠夺的时候,耳机里响起的是加勒比海盗的插曲。曲调雄浑豪勇,搅得人血脉贲张。可是当我想象当年英法联军耀武扬威的场面时,再辅以这首曲子就显得如此讽刺。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大家对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控诉印象都很深刻,尤其是最后那句充满正义感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做英吉利,一个叫做法兰西”,足可以令我们对雨果凭生敬意。
雨果在这一历史场景中的表现之所以为人称道,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他所表现出的仗义执言的正义感,更在于他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的祖国。也就是说,尽管他同样是一名法兰西公民,却在法国犯下恶行的时候丝毫没有护短之意,反而旗帜鲜明地指责自己那些犯罪的同胞。我想我们不能不深究雨果此举能够带给我们的思索。
我们在这里不妨做一个换位思考,如果当年入侵圆明园的也有一个中国(这个假设自然把圆明园假设到国外去了),并且也犯下了打砸烧抢的罪行,那么中国人民是否会如雨果一般对中国犯下的恶行毫不留情地进行声讨与问责?还是因为所谓的民族自尊拒绝承认中国这种行为属于赤裸裸地侵略,是天字第一号的强盗行为?中国人又是不是会在百年之后宣称,如果当初中国不去侵略,那么那个被侵略国便难以走上现代化的国家进程?
如果你问我,作为被侵略国而去假设自己是侵略国,这种假设有什么意义。我的回答是这么一句疑问:中国历史上自然有过极度煊盛的年代,也有过征服邻邦的履历,那么请问,中国历史上在攻击别国的时候,是否亦扮演过强盗,乃至杀手的角色?不要跟我说没有,因为中国人也是人类,不是圣徒,不是清心寡欲六根清净的方外之人,中国人也有欲望,也会抢夺,也有犯罪的资质。而且,中国的历史并不仅仅有一个近现代史;我们不是经常自豪于自己辉煌雄强的汉唐风采么?
我之所以提到这些,实在是因为我不觉得我们仅仅记住自己受到的屈辱就够了。因为倘使如此,如果有朝一日历史给我们一个掠夺他人的机会,我们便未见得不会转变为今天我们仇视的掠夺者转生。我觉得,倘若我们能够在记住所受的屈辱的同时,一并记住自己曾经给过别人的屈辱,那么我们便有理由自信,我们这里是一个有良知的民族。
写到这里必须补充的是,不难想象,雨果的指控必然与法国政府所希望的背道而驰。然而雨果仍旧能够秉笔直书,这种做法实在需要勇气。我们不妨再做一个假设:如果当时的法国政府对文字管制极为严苛,如果雨果会因为他对法国军政的批评而可能遭到跨省追捕并锒铛入狱,最后因为“躲猫猫”而惨死在监狱之中,他还能够拿出这样大的勇气来留下这段令中国人对其大生亲近的文字么?为了正义,或许他仍旧会写下自己的指责,但是否能够发表出来呢?倘使竟能发表,又会有多少人响应呢?这段文字最后又是否会被法国当局所消除湮灭呢?当然,我们应该为雨果庆幸,因为上述假设在历史上显然没有成立。
所以,雨果能够在今天仍旧令中国人为其勇敢正义而喝彩,恐怕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维克多。雨果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抢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洗劫的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一个把口袋装满,一个把箱子装满,然后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维克多。雨果
这是出现在《圆明园》里出现的两段话。前一段在片头,后一段在片尾。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别人看。而这部数字电影沿承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悲剧发展路线。
圆明园对我来说,永远都是个谜。不管看再多的资料或图片,仍然是个神秘的谜。它的神秘就在于它的不存在性和它的不可重复性,就如同《天方夜谈》里梦幻的东方城堡一样。因为再奇巧的工艺,再极至奢华的建筑,现在都只是荒烟蔓草www.chddh.com/残垣断壁罢了。那曾经只属于全天下唯一一个人专用享乐的梦幻园子,现在则成为了万千普通百姓凭吊历史的遗迹。盛极而衰,中国两千年王权和奴性堆砌到顶峰而产生的标志就这样在一场火光中轰然崩塌。后人只能从故纸堆里翻出只言片语的叙述,妄自遐想。
《圆明园》是一部很精彩的记录片,它恢弘的画面和气势让人觉得50块的票价比《夜宴》值十倍。这是一部相当低调的片子,上映1个多月却几乎没做过什么宣传,要不是在机场大巴上的偶遇,我至今也不会知道它的存在。然而就是那惊鸿一瞥,却让它的美驻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是怎样的一个画卷,当3D的模型从脚底的废墟里蹭蹭的拔地而起的时候,当立体的园林从二维平面图站立起来的时候,我觉得除了壮观还是壮观,除了震撼仍然震撼,除了激动惟有激动。于是,我一直寻觅着这部电影的芳踪,在得知网上无法下到,牒贩亦无货源的时候,我义无返顾的走进了影院。恐怕也只有宽银幕环绕立体声的小剧场才能完整的显示影片的精髓,才能真实的再现电脑特技所展现的圆明园无与伦比的梦幻效果……雨果还曾这样描述:在东方有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叫作圆明园。几乎是神奇的人民运用想像能力创造的一切,在这里都得到了体现。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仙境一样的建筑。你尽管去想像这座建筑是精雕细刻出来的,全是用洋漆漆过的,上了珐琅的,镀金的,用最珍贵的宝物装饰起来的。四周全是花园,到处都有喷水的水池、天鹅、孔雀。艺术家,诗人,哲学家,个个都知道这座皇宫。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德嫩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大剧场,巴黎有圣母院,中国有圆明园。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是亚洲文明的一个剪影。而这部电影,真的可以带你感受到那种虚缈的梦幻。
这部记录片并不是以往那种唱高调的党中央宣传材料的教育片,到处都高唱着爱国主义的高调,它只是试图用最逼真的手段去还原一个万园之园从修建、扩建到焚毁的整个过程,去再现一段皇家林苑的历史,一段国家的历史,一段民族的历史。这部国产大型数字影片堪称史诗性的巨制,与荷马的《伊力亚特》所不同的是,后者用文字的描摹刺激着我们的想象,而前者则直接用直观的画面惊艳着我们的眼睛。这种感官上多方位全角度的移步换景似的立体刺激,比单看清宫画师创作的《圆明园四十景》的效果图的冲击力大的多。
150年的修建,耗费了6代皇帝的心血,囊括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它是整个东方灿烂文明的代表,是几十万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见证了康雍乾盛世的繁荣,甚至一度成为了类似罗斯福新政里的那个大坝,是政府花消银两促导货币正常流通的公共工程。盛世危言,但它同样奏向了一个王朝衰亡的挽歌,这颗东方明珠甚至同那个曾经叱诧在白山黑水之间征服了北戎南蛮的那个马背上的民族一起湮灭在了历史的尘埃里。难以想象,那些扩张奠定了中国超大版图的彪悍草原骑士的后代竟然能被鸦片蚕食的不成人形终日沉湎于花柳莺燕之间;难以想象,血性汉子皇太极的纯种基因世代遗传竟然孕育出了没有脊梁骨的无能懦夫胆小怕事的咸丰之流;难以想象,一国之君竟然能丢盔弃甲的舍下祖宗几百年开创的基业仓皇四逃抱头鼠窜;难以想象,当英法联军都在使用先进的远程大炮和来复枪的时候,我们奋勇的将士却还在拉弓射箭挥刀肉搏;更难以想象,耗费数十万劳力修建起来圆明园竟然最后只靠着20来个赤手空拳的小太监来保卫,150年财力基业所构建的洪篇巨制的神话世界竟然在三天三夜火光冲天的焚烧之后化为灰烬……华夏史上最后一代王朝的历代先王在专门供奉他们画像的庙堂之中冷眼看着这场世间浩劫,并随着庙堂的焚毁一起化为灰烬,变成了笼罩在北京城上空那遮天蔽日挥之不去的黑云,和着圆明园的阴魂始终不散。
以史为镜,鉴往知来。146年前的今天,正是英法联军进攻圆明园的日子。对于这段历史的反思我不想再费笔墨,闭关锁国、妄自尊大的教训我也不必再提,因为听的太多,也说的太多。仅仅就是走进影院吧,去体验一下东方夏宫卓尔不群万世瞩目的独特魅力,去感受一下八里桥一战数万蒙古铁骑在几千敌兵的洋枪大炮下几乎全军覆没的悲壮。历史总是波澜壮阔的奔涌向前,而我们需要历练自己的大气和智慧,才能从容的应对历史,平心静气的回顾过去,并淡定自若的面对未来。
【有关人文古迹圆明园的作文1000字:圆明园(共14篇)】相关文章:
北京游记小学作文2023-04-07
寒假《文化苦旅》学生读后感2024-03-03
四年级人教版美术全册教学设计2023-02-07
我的中国梦600字作文2023-11-15
文化,在这儿么?作文2022-05-18
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有效训练的途径教育论文2023-09-13
林清玄写的文章2023-07-06
监狱犯人写的文章范文2022-04-30
有关美好愿望的优秀作文:我的心愿2023-03-04
我的中国梦 900字作文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