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东西方的融合演讲稿

时间:2022-12-31 07:36:10 演讲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感受东西方的融合演讲稿(共12篇)由网友“泯与灭”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感受东西方的融合演讲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感受东西方的融合演讲稿

篇1:感受东西方的融合演讲稿

吉卜林说过: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二者永不相聚。但是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东西方相汇了! 它们相聚在经济领域,它们相聚在教育领域,它们相聚在艺术的殿堂。有人争论说:这种融合需要我们在东方和西方之间做出选择,但我却坚信最美好的未来在于东方和西方创造性的融合。我们可以将西方的思想,观念和技术变为我们自己所用的东西。

我喜爱京剧和河南豫剧,因为它们经常使我想起自己是谁。但我也热衷于流行音乐,特别是英文歌曲。于是我将东方的旋律和西方的语言结合到了一起,它叫做西方版的河南豫剧。

当两种文化相结合的时候,也许一方的文化中的`某些东西不适应另一方的传统文化。当此种情况出现时,我们需要试着理解并接受另一种文化中的风俗习惯。然而,也许有些东西你并不喜欢,对于此,我可以说,如果你不喜欢它,请试着去容忍它。当两种文化融合的时候,试着去容忍你个人不喜欢的东西是一种美德。

在我们面前有两条河流,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现在,它们也许正朝着不同的方向流去。但是最终它们将汇合到人类文化的海洋里。

就在此时此刻,我看见东方和西方的人肩并肩的站在一起,高唱奥林匹克主题曲:我们手拉手,心靠着心,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篇2:共同感受东西方的融合大学生英语演讲稿

共同感受东西方的融合大学生英语演讲稿

when two cultures meet, there may be things in one culture, which do not fit into the tradition of the other. when this happens, we need to learn to understand and respect the customs of another culture. then there are certain things some people may not like. to this, i will say, if you do not like it, please try to tolerate it. to learn to tolerate what you personally don’t like is a great virtue at a time when different cultures mix and merge. before us, there are two rivers,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t present, they may run in different courses. but eventually, they will converge into the vast sea of human culture.

right now, i can see peopl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standing side by side, singing the olympic theme song: we are hand in hand, heart to heart, together we will shape a beautiful tomorrow! thank you!

吉卜林说过: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二者永不相聚。但是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东西方相汇了! 它们相聚在经济领域,它们相聚在教育领域,它们相聚在艺术的殿堂。有人争论说:这种融合需要我们在东方和西方之间做出选择,但我却坚信最美好的未来在于东方和

西方创造性的'融合。我们可以将西方的思想,观念和技术变为我们自己所用的东西。我喜爱京剧和河南豫剧,因为它们经常使我想起自己是谁。但我也热衷于流行音乐,特别是英文歌曲。于是我将东方的旋律和西方的语言结合到了一起,它叫做西方版的河南豫剧。当两种文化相结合的时候,也许一方的文化中的某些东西不适应另一方的传统文化。当此种情况出现时,我们需要试着理解并接受另一种文化中的风俗习惯。然而,也许有些东西你并不喜欢,对于此,我可以说,如果你不喜欢它,请试着去容忍它。当两种文化融合的时候,试着去容忍你个人不喜欢的东西是一种美德。

在我们面前有两条河流,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现在,它们也许正朝着不同的方向流去。

但是最终它们将汇合到人类文化的海洋里。

就在此时此刻,我看见东方和西方的人肩并肩的站在一起,高唱奥林匹克主题曲:我们手拉手,心靠着心,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篇3:探究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工商管理论文

探究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工商管理论文

摘 要:东西方管理思想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不断发展并完善成熟,形成了有各自特色的管理思想体系。然而由于东西方管理思想体系内部的固有缺陷无法靠自身体系克服,而这些固有缺陷会极大地影响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借鉴和融合就成为东西方管理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东西方管理思想 差异 缺陷 融合

一、东西方管理思想差异

1.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东方的管理思想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发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包括有易经的阴阳学说、道家的无为学说、儒家的仁爱学说、佛家的慈善学说、兵家的用人学说、法家的崇发学说等,这些思想构成东方管理思想的渊源。其主要特点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大量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在管理实践中以“人本”思想为主,组织中成员之间关系和睦联系紧密,强调组织文化,集体感强,决策的过程中决策者的判断对决策过程有较大的影响,主观色彩比较重。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管理学思想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作为一个商业城邦和民族,其文化的发展形成人类早期文明独特的人文精神,这亦是古希腊文化本质特征,即追求个性独立和解放。西方的管理思想最终在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的理论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是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定性定量地分析具体问题,决策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骤,制度完善,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关系比较冷漠,突出个人的作用和能力,权责清晰,赏罚分明。

2.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区别。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东方的管理思想以人的自然思考方式和逻辑为基础,以人为本,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织中摩擦和直接冲突较少,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主,社会性比较重,偏重于感性,模糊化分析,是一种“软”性的管理思想。西方的管理思想以效率、利润为出发点,用制度和流程来约束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尽可能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提高整个组织的效率,整个组织就像一台设计精密的机器,而每个成员就像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按照设计好的轨迹固定地运行,确保最好的效率和最高的利润。西方的管理思想科学性比较重,偏重于理性,定量化分析,是一种“硬”性的管理思想。

二、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必要性

1.内部因素。

(1)东方管理思想的缺陷。东方的管理思想比较人性化,贴近普通人的自然思考方式,但在决策过程中掺杂过多的人情因素,会影响判断和决策的客观性,会影响整个组织的运行效率;在管理中过于突出人的作用和人的影响,按照人类自然形成的思考习惯和方式进行管理,由于人与人个体之间有差异,人的思维过程复杂,在不同的环境中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样就容易导致无法客观量化衡量管理效果,从而影响奖惩结果,最终影响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也无法掌握管理流程的标准,管理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过大;“一团和气”的文化一方面使得组织内部比较和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组织有回避尖锐问题的倾向,容易导致组织中的某些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无法解决。东方管理思想基于中国传统的人文文化,长于协调人际关系,追求群体和谐。东方人具有社会人特点,对群体关系、群体氛围以及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得很重。在东方管理思想中,关系、和谐、人情等因素地位过重,牺牲了组织的效率。

(2)西方管理思想的缺陷。西方的管理思想强调注重制度化标准化,但过于强调制度化标准化容易造成文化缺失,组织成员缺乏归属感;过于强调个人能力和部门效益容易造成个人利益和部门的利益超越组织整体的利益和战略目标;量化的标准和考核方式可能使得组织及其成员急功近利,过于短视,忽视组织的长期战略和利益。西方的管理思想把组织成员视为工具和机器,用条例规章进行约束管理,过于偏重标准和流程,忽视了管理社会性的.一面,损害了组织成员对人性诉求和感情表达的需求,过于强调利益引导作用,而“唯利是图”不利于塑造组织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文化价值的缺失也会影响组织的凝聚力。过于鼓励冲突和竞争容易造成个人或部门利益超越组织利益,影响执行效果,同时还可能使得组织内部矛盾加剧,互相抵制,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极大地影响组织的运行效率。

(3)融合的必要性。不论东方的管理思想还是西方的管理思想都有其固有的内部缺陷。东西方的管理思想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逻辑体系不断延伸,逐渐走向了两个极端,这就使得东西方管理思想在自身体系越来越完善成熟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各自体系内的缺陷,如果两种管理思想按照各自原有的路径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两种管理思想中固有的缺陷就会被不断放大,而这些固有的缺陷被放大之后最终会阻碍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发展的要求使得东西方管理思想在今后发展的路径中需求一种合理的方式来弥补自身的缺陷,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就是这样一种合理的发展方式。同时,在东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横向的对比来判断自身体系的缺陷从而找到借鉴改进的方式方法,而东西方管理思想互相作为参照和对比借鉴的对象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固有缺陷是各自思想体系里与生俱来的,如果用体系内部的逻辑思考就无法发现自身的固有缺陷,而且这种缺陷也无法通过体系内部的自我修复的方式进行改进,所以,东西方管理学思想继续发展的要求和自身存在的固有缺陷这一对内部矛盾使得东西方管理学思想互相融合,取长补短成为必然选择。

2.外部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在世界范围内,一方面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和跨国贸易的发展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本土之外的市场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互相渗透,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市场整体联系越来越紧密。东方企业的发展需要西方市场的支撑,西方企业的发展也需要东方市场的支撑。越来越多的东西方企业在对方国家建立子公司,开拓新的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的实施也逐渐全球化,如何管理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员工,如何在异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法律体系下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等逐渐成为管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命题。这就要求东西方管理理论不断地研究对方管理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吸取对方的精华,适应对方的思维体系,结合自身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不断地更新各自的管理思想和理论,以适应新的市场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开拓本土外市场以及对利润效率的追求使得东西方管理学思想融合成为必然的选择。

三、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可行性

1.管理思想的本质。管理思想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共存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和发展着的概念。管理思想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的理性认识,包含着人们的实践经验,产生于管理行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观点和概念,是存在于管理主体中某种稳定的、持久的、最高层次的理论体系。从管理思想的起源来看,管理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本质就是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最终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2.东西方管理学思想融合的基础。东西方管理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就是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重要基础。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差异在于管理实践中运用的具体管理工具不同,管理思想运用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以及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东方管理思想倾向于感性,西方管理思想倾向于理性。所谓的“理性”和“感性”强调的是在管理实践中管理思想的具体运用方式不同。同时,东西方管理思想所针对的管理(下转第28页)(上接第26页)对象都是“人”。以人为基础,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为组织服务,在对人的管理上,西方管理思想采取的是“硬约束”,而东方的管理思想更多地使用“软约束”。而“软约束”经过发展可以形成文化约束,最终文化约束也会具有“硬约束”的效果。而“硬约束”通过长期的作用和影响也能在组织中产生特殊的文化,形成“软约束”的效果。所以,“软约束”和“硬约束”的机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之间的角色和作用效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在运用方式的实质和效果上,东西方管理思想也是高度统一的。所以,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区别主要是内容上的区别,并没有在管理思想的核心及目的上有根本的矛盾和冲突,所以,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是可行的,也是有基础有根据的。

四、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路径分析

东西方管理思想所追求的都是效率最大化,所针对的管理对象都是“人”,这是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东西方的管理思想都带有强烈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民族差异,适用性和有效性不一样,所以,尽管有融合的基础,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依然面临着巨大的障碍。有共同的基础又面临巨大的障碍,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路径应该是:

1.充分了解对方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历史背景。因为只有充分地了解对方管理思想的背景和内容才能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才能准确客观地吸收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缺陷。

2.要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导致了东西方的管理思想有不同的适用性和适用范围,要客观地接受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按照科学的发展逻辑和方式合理地吸收互补。

3.要辩证统一地运用东西方管理思想,以东方管理思想的“人本”思想作为组织的文化核心,用东方的管理思想创造文化的归属感,塑造“人性化”的组织文化,减少组织内部的冲突和摩擦,提高组织的凝聚力,用西方的管理思想作为具体管理的指导和方法,用标准化制度约束成员,量化理性地分析具体的管理问题,将东方的管理思想“感性”一面和西方管理思想的“理性”一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平衡“人性”和“制度”,共同为提高组织效率的最终目标服务。

4.要灵活地掌握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方式和融合程度。矛盾是有特殊性的,不同的民族,国家,企业有不同的背景,面临不同的问题,如果将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方式定性、定量化或者标准化、流程化,也就意味着把这种融合建立在西方管理思想的逻辑体系上,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是一种新的逻辑,既不是原来东方管理思想的逻辑,也不是西方管理思想的逻辑,因此,不能完全套用东西方管理思想原有的逻辑框架和分析方法,应该是坚持东西方管理思想共同的基础,在管理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融合东西方的管理思想来为组织服务。

参考文献:

1.尹毅夫.中国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吴照云.中国管理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吴照云,于焕新.管理的本质与管理思想的东方回归[J].当代财经,(8)

4.吴娟,齐恒.“理智”与“情感”――关于东西方管理哲学的思考[J].世界经济文摘,(6)

篇4:论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论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文化冲突”与“文化震荡”

文化冲突与文化震荡就逻辑而言是两种文化互动的结果。可谓有“矛”才有“盾”,有“碰”才有“撞”。并且由文化碰撞形成文化反弹的文化震撼,使文化互动的双方受到影响。然而,目下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奇怪的景观是:虽然东西方文化是互惠互利,而冲突与震荡只存在于东方——东方舞蹈家在文化交汇中深受的困挠,西方舞蹈家则毫无感觉。例如,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先锋派舞蹈家默斯·坎宁汉得到一本英文版的中国《易经》如获至宝。他从这本中国古老的哲学著作关于世界万事万物不断变化的辩证思想中获得了艺术变化发展的重要启示,同时他把易理爻卦算命的原理用于他的舞蹈创作,形成“机遇编舞法”,坎宁汉先生似乎从未感觉到过东方文化对他的震荡问题。70年代,另一位先锋舞蹈家特丽莎·布朗的现代舞蹈团一边打着中国的“太极拳”,一边创造她的“放松技术”时,布朗女士亦从未困扰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问题。他们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力创造了美国最先锋的艺术,并且,从本土到世界没有人对他们所创造的艺术的“美国化”问题提出任何质疑。显然,文化冲突与震荡好像一副“剃头挑子”——只存在于东方舞蹈家感觉中的“一头热”。追究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现代东西文化发展强弱不均,带来东方舞蹈家在文化交流中心态失衡:或者为西方现代舞蹈文化以势如破竹风靡世界之势所慑,以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而丧失本土的立场;或者苦于自身文化的羸弱所囿,尚无拥有足够的文化积累以超越他文化的影响。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正视:冲突确实存在,并且,我们自身的现代舞蹈文化亦正是在解决这种冲突中不断建立。为此,我们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要清醒地意识到冲突是怎样发生的。

静心梳理东方现代舞蹈文化的发展,全面地受到西方舞蹈文化的影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影响首先不在于西方舞蹈文化的强大而在于东方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的需要。正如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所说,一种真正重大深刻的外来影响被一个民族接受,必然因为前者与后者的某种内在要求相吻合。因此,我们的关注点就应该主要不在于前者的影响,而在于后者的接受。

由于历史的原因,东方文化在近现代发展中处于相对滞缓状态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一种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经验需要新的艺术语言及其方式表达传递,而文化发展的羸弱与积累的匮乏,东方现代舞者在西风东进中借力而行便成为必然——借外来文化冲击本土文化的封闭状态,用外来的身体语言符号表达和揭示自我新的感觉经验。那么,成在于此,败即于此。在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里,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生命感觉和经验的传达方式,语言符号赋予我们周围世界的经验以形式及其色彩。语言学家爱德华·萨皮尔认为,人类建构真实的世界是通过他们对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的特别选择。他的学生本杰明·L·沃尔夫亦认为,  说话的语言不同导致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具有语言共同特性的身体语言——舞蹈语言成形于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生态环境,以特定的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着特定民族生命生存的状态。因此,东方舞蹈家借鉴他文化他民族的生命经验来表现本文化本民族的生命经验之时,两种文化,两种环境,两种思维方式,两种经验之间的距离必然十分鲜明地凸显出来。如果我们对于这种距离和差异缺少足够的认识,在文化借鉴中对语言系统不进行应有的必要的转换,由于二者间的不兼容性带来的文化冲突便不可避免。

“走向本土”与“国际接轨”

“走向本土”与“国际接轨”是当下现代舞蹈家挂在嘴边上的两个口号。就其总体意义而言,前者是寻求外来文化“民族化”的一种努力,后者是民族文化“世界化”的一种追求。毫无疑问,两者方向的正确性都无可厚非。就其特定意义而言,这两句口号折射着东方的现代舞者期待被认同的心态,前者在于希望得到国人的认同,后者在于期待世界认同。从某种角度来说,或许出于走出本土文化困境的急切心情,或许国际认同更具有权威性,对接踵而来的本土认同更具有说服力,“与国际接轨”成为东方的现代舞者更心仪的目标。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种心仪之后悄悄发生的立足点的偏移,恰恰容易使我们背离现代艺术创造的初衷。

问题绝不在于“与国际接轨”将艺术创造的标尺瞄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而在于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现代世界文化格局往往使我们的价值尺度依然指向西方。而在事实上,与国际能够接轨的现代重大艺术节日和活动几乎均以西方背景为“麦加”,东方的舞蹈家常常处于被选择的地位。这样,与国际接轨所采用的价值判断的尺度不在东方文化而在于他者文化。在被他者文化与审美判断选择下的与国际接轨的东方艺术,尤其是为了“走向世界”而迎合他者文化与审美判断的东方艺术,很难说有多少东方民族文化独立的品格。

身体的语言作为人类最早的语言形态是对生命进行诗意的表达,舞蹈作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态的本质在于对生命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一些伟大的艺术创造往往不是诞生于艺术家刻意追赶时尚之中,而诞生于艺术家不失时机地关注和及时地提供了如何解决民族的生命的问题思考之中,当代东西方现代舞蹈家的重大成就亦产生于此。

20世纪代末,美国和欧洲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生活变得复杂和严峻,面对这样一个变化了的世界,美国现代舞的奠基人玛莎·格雷姆认为她的艺术不可能像前辈艺术家那样去做一朵花,去成一片浪,或像古典芭蕾那样关心美的线条,她的舞蹈是要使人体成为能量发动机,表现人类有机的`行为。玛莎·格雷姆以伴随着呼吸的强有力的腹部收缩和脊椎伸展,揭示人的欲望的人性的内在风景。为美国现代舞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石。

70年代德国现代舞蹈家皮娜·鲍希一跃成为世界现代舞蹈剧场的先锋与核心人物,她那破碎、压抑并充满暴力的舞蹈剧场或使观众一头雾水或使观众趋之若鹜,但她受到人们仰视的决不是表面的破碎、压抑和暴力的形式,而是在这之后所呈现的战后德国人精神的状态和两性之间或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本质,以及建立在其上的对德国现代文化的深刻反思。鲍希艺术的价值在于她负荷了整个战后德国人精神的破碎和沉重。

20世纪,西方现代舞蹈艺术向东方文化渗透一直是单方面的,然而在70年代,日本现代“舞蹈”则一反常态将其影响向西方回流。“舞蹈”震撼和影响了欧美剧场大约不在于它那黑暗、畸型、丑和死亡之美的形式,而在于日本舞蹈家对日本战后文化的深入反思——尤其是对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精神肉体的畸型发展的揭示,对不断制造垃圾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本质的揭露。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说,艺术的先锋性和艺术的国际定位都不仅仅在于艺术家刻意追求的形式,而在于在这种刻意追求的形式之中的生命与情感的内涵,尤其是对于本民族生存状态的反映和对其现存问题的考索与解决。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属于世界的往往是民族最好的,这一观点的价值不在于它对民族文化本身的强调,而在于它指出民族文化中那些解决特定民族生存问题的成功经验具有人性的普遍意义。

由此,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我们应关注的是东方的接受而非西方的影响;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本土定位而非与“国际接轨”。当我们把艺术的触角切入民族生存最敏感的神经,我们的艺术才会具有冲击力与震撼力,我们只有背靠着民族文化的、哲学的和美学的坚实基石,我们的现代艺术无论批判还是

建构,才会有文化的广度、美学的高度以及哲学的深度,我们的艺术的本土定位才能成为现实。而当我们成功地解决本民族生命生存中的艺术方式对他民族提供了经验之时,东方民族艺术的国际定位亦成为不争的事实。

“现代派”与“现代性”

关于“现代舞”亦是我们争论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概念。对于这个说不清的问题还必须说的原因是由于它直接关系我们前行的方向。现代舞虽说对其认识众说纷纭,但从表象上总括起来其基本特点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概念相联,一是与过去时所对应的现在时的时间概念相联;一是与传统相对应的现代发展的历史概念相联;一是与现实主义相对应的现代主义美学概念相联;还有就是和古典芭蕾所相应的风格类别的概念相联。可是有人却狭隘地把东方的现代舞看成是西方舶来的一个现代派舞蹈流派,或仅把它界定为与芭蕾相区别的一个舞种风格,其结果是从本质上忽略了现代舞是一场实现舞蹈艺术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艺术革命和艺术运动,从而未注意到现代舞蹈家们对“现代舞”的“现代性”的体认与强调。即便西方现代舞蹈家本身亦不强调“现代派”的派别,而强调现代舞是一种观点,一种对当代世界中艺术功能的态度(塞尔玛·珍妮·科恩语)。把现代舞理解为是一种心态,一种对舞蹈艺术与时代同步的必要性的认识(霍塞·林蒙语)。因此,淡出“现代派”,强化“现代性”是在文化融合与文化借鉴中,东方舞蹈家解决文化冲突问题的一个思想方法的关键,亦是使现代舞蹈文化牢牢地建构在本民族的文化基石之上的关键。

所谓“现代派”是一个西方现代文化艺术发展到20世纪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概念,可以说,它是形形色色的标榜反传统的文学艺术家的总称,它是对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传统美学的一次彻底的反向运动。而“现代性”则应是指“现代人最深刻的本质,它即为现代思辨所揭示的灵魂深处的奥秘,是那种超越自身,无限发展的精神”(丹尼斯·贝尔语)。在这种精神引领下建构起来的具有“现代性”的舞蹈艺术一是具有现时代的独创性;二是具有现时代的经典性。如果这两者均属于一切优秀艺术品的标志的话,那么,对于现代舞而言,它还具有和一切传统艺术相区别的“实验性”——为艺术与为生命的发展寻求更多的可能性而作出的超出传统价值判断的种种探索。因此,作为一个现代舞者不仅应该具有批判旧传统中的僵化成分的勇气,亦应具有超越旧传统建设新文化的能力。因为只具有破坏力而缺少建设性的艺术行为较少具有说服力。另外现代舞者还应具有坚强的神经,去迎接旧习俗的攻击与挑战,承受失败和环境的重压。并且以健康的心态,不急功近利,不媚权媚俗,不取媚西方。因为,现代舞的艺术尺度永远存在于它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的特定的文化“角色”之中,永远存在于一个民族的现代审美理想之中。从另一方面而言,整个社会应对现代舞蹈的“探索性”与“实验性”具有足够的认识与理解,并对其敞开更宽广的怀抱。注意不要教条地以传统与主流艺术的标准来要求与规范它们,防止在这种要求和规范之中使这种探索与实验精神萎缩,而这种探索与实验精神萎缩所带来的不是作为现代舞一种舞蹈风格种类发展的滞缓,而可能将是一个民族舞蹈文化发展的新的可能性的丧失。因为这是由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在现时代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差异所致。前者代表着一个时代和民族已认同的价值标准与审美尺度,它以一种艺术的和谐维护着社会的稳定与安定。而现代艺术则代表着对传统秩序的一种突破力量,对旧有文化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部分提出质疑,以一种新的可能性取而代之,试图将艺术推向前进。

关于现代艺术的标准,有学者曾提问:大众的口味,官方的尺度,专家的判断,学院派的规范,到底哪一个是艺术的最高尺度呢?并且现代舞、古典舞,民间舞到底哪一种更重要呢?本文再次重复著名理论家约翰·罗素的话语以为作答:作为真正的艺术,是何种类都不重要,“在伟大的艺术家看来,所有艺术标榜的标签都是可笑和无聊的,真正的艺术家总是沉潜到他的艺术生命的底层,去开拓全新的生命意义和真正的艺术瑰宝。”并且如果我们坚持用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艺术精神建构我们本土的现代舞蹈艺术,东方现代舞蹈文化摆脱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走向融合,并在全球化的世纪里使自己的舞蹈艺术纳入世界民族舞蹈文化的轨道一定成为历史的必然。

篇5:论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论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文化冲突”与“文化震荡”

文化冲突与文化震荡就逻辑而言是两种文化互动的结果。可谓有“矛”才有“盾”,有“碰”才有“撞”。并且由文化碰撞形成文化反弹的文化震撼,使文化互动的双方受到影响。然而,目下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奇怪的景观是:虽然东西方文化是互惠互利,而冲突与震荡只存在于东方――东方舞蹈家在文化交汇中深受的困挠,西方舞蹈家则毫无感觉。例如,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先锋派舞蹈家默斯・坎宁汉得到一本英文版的中国《易经》如获至宝。他从这本中国古老的哲学著作关于世界万事万物不断变化的辩证思想中获得了艺术变化发展的重要启示,同时他把易理爻卦算命的原理用于他的舞蹈创作,形成“机遇编舞法”,坎宁汉先生似乎从未感觉到过东方文化对他的震荡问题。70年代,另一位先锋舞蹈家特丽莎・布朗的现代舞蹈团一边打着中国的“太极拳”,一边创造她的“放松技术”时,布朗女士亦从未困扰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问题。他们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力创造了美国最先锋的艺术,并且,从本土到世界没有人对他们所创造的艺术的`“美国化”问题提出任何质疑。显然,文化冲突与震荡好像一副“剃头挑子”――只存在于东方舞蹈家感觉中的“一头热”。追究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现代东西文化发展强弱不均,带来东方舞蹈家在文化交流中心态失衡:或者为西方现代舞蹈文化以势如破竹风靡世界之势所慑,以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而丧失本土的立场;或者苦于自身文化的羸弱所囿,尚无拥有足够的文化积累以超越他文化的影响。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正视:冲突确实存在,并且,我们自身的现代舞蹈文化亦正是在解决这种冲突中不断建立。为此,我们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要清醒地意识到冲突是怎样发生的。

静心梳理东方现代舞蹈文化的发展,全面地受到西方舞蹈文化的影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影响首先不在于西方舞蹈文化的强大而在于东方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的需要。正如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所说,一种真正重大深刻的外来影响被一个民族接受,必然因为前者与后者的某种内在要求相吻合。因此,我们的关注点就应该主要不在于前者的影响,而在于后者的接受。

由于历史的原因,东方文化在近现代发展中处于相对滞缓状态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一种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经验需要新的艺术语言及其方式表达传递,而文化发展的羸弱与积累的匮乏,东方现代舞者在西风东进中借力而行便成为必然――借外来文化冲击本土文化的封闭状态,用外来的身体语言符号表达和揭示自我新的感觉经验。那么,成在于此,败即于此。在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里,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生命感觉和经验的传达方式,语言符号赋予我们周围世界的经验以形式及其色彩。语言学家爱德华・萨皮尔认为,人类建构真实的世界是通过他们对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的特别选择。他的学生本杰明・L・沃尔夫亦认为,  说话的语言不同导致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具有语言共同特性的身体语言――舞蹈语言成形于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生态环境,以特定的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着特定民族生命生存的状态。因此,东方舞蹈家借鉴他文化他民族的生命经验来表现本文化本民族的生命经验之时,两种文化,两种环境,两种思维方式,两种经验之间的距离必然十分鲜明地凸显出来。如果我们对于这种距离和差异缺少足够的认识,在文化借鉴中对语言系统不进行应有的必要的转换,由于二者间的不兼容性带来的文化冲突便不可避免。

“走向本土”与“国际接轨”

“走向本土”与“国际接轨”是当下现代舞蹈家挂在嘴边上的两个口号。就其总体意义而言,前者是寻求外来文化“民族化”的一种努力,后者是民族文化“世界化”的一种追求。毫无疑问,两者方向的正确性都无可厚非。就其特定意义而言,这两句口号折射着东方的现代舞者期待被认同的心态,前者在于希望得到国人的认同,后者在于期待世界认同。从某种角度来说,或许出于走出本土文化困境的急切心情,或许国际认同更具有权威性,对接踵而来的本土认同更具有说服力,“与国际接轨”成为东方的现代舞者更心仪的目标。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种心仪之后悄悄发生的立足点的偏移,恰恰容易使我们背离现代艺术创造的初衷。

问题绝不在于“与国际接轨”将艺术创造的标尺瞄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而在于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现代世界文化格局往往使我们的价值尺度依然指向西方。而在事实上,与国际能够接轨的现代重大艺术节日和活

[1] [2] [3]

篇6:超能陆战队在东西方文化意识的融合论文

超能陆战队在东西方文化意识的融合论文

,《超能陆战队》在各个国家的影院播放,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捧和认可。这部影片获得了多个奖项,并取得了令人骄傲的票房成绩。影片将想象与现实结合,在笑点中又有泪点,可以说这部影片成功不仅是所塑造的呆萌可爱的大白形象获得了万千观众的喜爱,更关键的是影片体现出新型的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唤起了人们内心最深处所渴望和诉求的真实情感。

一、后殖民主义的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拼接

在《超能陆战队》中,以旧京山为故事背景,主要讲述14岁天才阿宏与哥哥阿正设计的健康顾问机器人大白的故事。旧京山作为一个拼接起来的地名,也就是旧金山与东京组合起的复合词。在片头之中,所出现这个复合地名具有较强的后殖民色彩,在无形之中暗示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与日本文化的相融。这座新城市独特的命名方式也展现出这部影片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取向,也就是美国潜藏的文化霸权主义。所谓的文化霸权也就是指在资本主义文化统治中,控制文化领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统治者能够全面控制思想文化观念,并不是通过采用某种外在强制措施,而应在被统治者自觉认同下而实现的。在这部影片之中,迪士尼公司塑造出来的首位混血儿就是阿宏,是日本人与白人的混血儿。[1]在资本主体统治过程中,文化霸权在控制文化领域起到重要的作用,统治者全面控制着各种文化思想观念,并不是采用某种外在强制措施,而是在被统治者自觉认同过程中而实现的。这一全新的混血主角也直接代表着美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相融。阿正实验室有一位同事是个韩国的姑娘,从某方面也反映出韩国与美国的亲密关系。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间的互相渴望与阐释的内容,才能看作是殖民关系的真实反映,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两者之间因是互相刻写的关系,是处于一种复杂状态中共同生活的。

在《超能陆战队》中选择以旧金山与东京混合体为影片故事背景,一方面是由于旧金山的自然景观能够为广大观众们带来一场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如:大白在载着阿宏飞过金门大桥时,所掠过的一座座高达的建筑物都给人们带来强烈的高科技感;另一方面也是在回顾历史和思考历史。19,旧金山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大约有3000多人死亡。在地震之后,又连续下了72个小时的大雪,这对于地震后的旧金山来讲无疑是火上加油。整座城市的建筑都被地震和大雪所毁灭,很多人民都无家可归,从三天前一家人幸福地聊着天,又或者吃着饭,在三天后有的是阴阳两隔、有的是流离失所。在这部动画中,蒙面人脚踩着多个微型机器人,快速追逐着阿宏,黑色机器人也有些来势汹汹,让人会下意识到想到旧金山地震和雪后的场景。地震的来临,让一片生机的旧金山瞬间变成一片废墟,很多建筑物不到60秒就成为了平地,人们在这种无情的自然灾害上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很多观众在联想这的时候,眼泪不自觉地滑落,心头涌上一股淡淡的忧愁,始终无法散去,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强大人类也只能选择被动接受。影片中卡拉汉教授害死了阿正,阿宏一直将其视作为仇人,但阿宏却并没有将这一私怨怪到卡拉汉教授女儿身上,依然与大白奋不顾身地将卡拉汉教授的女儿从异次元空间中救回。

卡拉汉教授作为这部影片的反面人物,被带回了到警车上,女儿的回归肯定会让卡拉汉特别感动,他也会选择重新做人。所塑造的反面白人形象,充分将新型后殖民主义文化观念充分彰显出来。杂交这一现象体现出歧视与统治的必要变形和移置,这一情况直接打乱了现有殖民权力的自恋需求,但也借助某种颠覆策略重新对杂交文化进行了认同,也正是由于这一认同,也彰显出影片中白人所具有的正义、善良等特质。

二、影片中日本与美国关系的构建

在观众听到Hiro(阿宏)这一名字时,很容易联想到Hero(英雄),这部动画片的英文名字为BigHero6,也是在暗示着观众们这两者之间隐含的关系。弟弟阿宏带着四个朋友和大白,最终抛弃了为哥哥复仇之心,以友爱和包容之心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成为了人们眼中所认为的真正英雄。其实这一解释是有很大玄机的.,但Hero与Hiro这两个单词的字面意思并不仅在于此。阿宏对设计有着极高的天赋,但他生性有些怪癖,喜欢独来独往,自幼就失去了双亲,刚刚准备敞开心扉迎接拥抱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时,但哥哥的离去让阿宏又陷入到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直接将自己的内心封闭。后来大白用自身的温暖和善良打动了阿宏,让他重新站了起来,慢慢走出了自己的心理阴影,开始寻找哥哥死因的真相,并策划复仇计划。但是,为了能够让阿宏、卡拉汉女儿从异次元空间中逃离,阿宏必须对着大白说:“我对照料非常满意”,唯有这样,才算大白完成了任务,将他们从异次元空间中送出来。

已经经历过两次失去亲人的阿宏,不想再经历失去大白的痛苦,也不想让大白牺牲,但为了能够救人,他眼含着泪水说出这句话。大白慢慢跌落到异次元空间之中,消失在阿宏的视线内,阿宏此刻想到了父亲和哥哥离开时候的情景,这一情节也是影片中很感人的一处,很多观众都对大白的离去感到伤心不已。在创伤理论之中,包括文化创伤、历史创伤、心理创伤和民族创伤等。其中心理创伤包括两部分,即个人心理创伤、集体心理创伤。[2]在这部动画影片中,充分利用了创伤理论对历史进行反思和回顾。此影片利用将主人公阿宏的个人心理创伤的描述,将美国与日本的民族创伤、集体心理创伤和历史创伤展现到观众的眼前,并引导观众以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注重突显出饱受创伤经历的人们,该如何面对历史,正视现实、解决问题,不计前嫌地发展东方与西方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新型关系。

在哥哥死后,阿宏在创伤事件发生后所进行的自我防御机制,他将自己完全封闭,不愿意别人提起哥哥,更不愿意看到哥哥的东西。大白在看到阿正的帽子之后,他告诉阿宏从医学角度上分析来讲,哥哥是能够健康和长寿的。但内心痛苦不堪的阿宏并不愿意面对哥哥的帽子,大白结合阿宏这一情况,因地制宜的对他进行了治疗。他将人本主义关怀与关心疗法相结合,也就是应用疗法,积极关注患者动态,对患者所遭受的各种困难和伤害,都进行广泛的关注。不管阿宏怎么说,或者怎么做,大白都表现出特别的温暖的接受,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治疗。在阿宏想要封闭自身,继续颓废下去的时,大白将哥哥生前最好的朋友叫来关心阿宏;在阿宏想要从窗户上跳下去的时,大白抱住了阿宏,并让自己的身体先落地;在阿宏被箱子完全压住时,大白将所有压力都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只要是可以让阿宏的情绪有所改善,大白根本不会考虑到自身的安危。影片的结尾处,大白牺牲了自己换取了阿宏的安全,这一情节也是整部影片中较为煽情的部分。也正是在大白无微不至的照顾之下,在哥哥的正确引导下,弟弟阿宏才将自身邪恶的一面摒弃,放下了仇恨,选择做个名副其实的好人。虽然双方都经历了很多创伤,不好的事情总会过去,交流、和平才是全世界人们永远的追求。

三、东方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融合

在这部动画影片中,所塑造的大白形象和所反映的价值观,都在不同程度上彰显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3]一是,无论从大白的造型上来讲,还是对其颜色而言,其白色和呆萌的造型让很多观众都会想到“晴天娃娃”这一形象。晴天娃娃顾名思义除去所有阴霾,迎来阳光。在日本这个国家里,晴天娃娃还能作为人们的替身,帮助人们承受所有困难和疾病。大白的表现也和晴天娃娃有些类似,想尽各种办法帮助阿宏重新找到生活的自信,除去他心中的阴霾,带着阿宏翱翔在旧京山的上空中。但对于那些并不了解东西方文化的观众来讲,大白的颜色表示着美国白人的颜色。

在美国黑人文学之中,已经对白色与黑色的问题作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深层次来讲,大白代表着美国上层社会的文化,彰显出白人眼中的价值观,他们所具有的天真、善良和温暖等特征。在此影片里,东方文化注重“性本善”,也就是大白和阿正,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先考虑别人。[4]但在西方文化中注重“性本善”,这一代表就是阿正、卡拉汉教授。在美国很多影片中,人与自然或者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的,人们既对未来世界充满无限的幻想,也充满着惶恐不安。但在这部影片之中,倡导的理念可以说是和谐、共生的格局。在影片里第一次利用了柔软温和的机器人这一形象,研究者想要人们可以拥抱着非常柔软和可亲的机器人,这时候大白出现了。大大的肚皮,一身白色,再加上软软的,让人感觉很好笑,可以当作飞行器、安全垫、救生船等。与人类呈现出一幅相亲相爱的画面。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也可以互相交错,通过叙述回归、重生、永恒等,彰显出各个空间是可以平行存在的。大白的重生、卡拉汉教授女儿的回归、阿正的改邪归正等,都直接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中共同追求和信仰的正义、善良等理念。另外,在这部影片之中,还将美国人的生活细节传递给观众,如:大白对蝴蝶、小猫等动物表现出来的柔情;饭后一小时之内不能剧烈运动,这样的细节体现出美国人们注重身体健康;弟弟与大白一起救卡拉汉教授的女儿这一情节,传递出人与人之间宽容的力量。

结语

总而言之,这部影片之中将善与恶、虚构与现实、人类与机器等各种对抗因素通过艺术加工和处理,将东方与西方文化进行整合,倡导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世界观。同时,这部影片中倡导的善良、宽容、亲情等正是21世纪的今天所缺少的情感,影片很多处情节都触动了观众的内心,引发观众产生了共鸣,唤醒了观众内心的最真实的情感。

篇7:从日本的企业文化看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

从日本的企业文化看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

【摘要】现代西方管理日益趋向复杂化,片面追求数学化、模型化的管理技术,无视人的心理情感因素和管理艺术的丰富性。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管理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日本企业文化不仅推行现代管理的体系、制度、方法,也重视属于文化层面的“软”的因素。如员工归属感、价值观的培养。在当代东西方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的趋势中,应当注意既学习西方的管理之术,又领悟中国的管理之道。

【关键词】管理哲学;管理技术;文化融合;管理之术;管理之道

西方管理学从泰勒、法约尔开始,逐渐架构成完备的体系,又衍生出众多的流派、学派、丛林。与此相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虽观点各异,但都离不了理国治邦,他们的文化精髓既是人生哲学,也是管理思想。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不乏深邃闪光之处,却沧海遗珠,散见于经、史、子、集,缺乏系统的整理。于是,学院教授的“正统”管理学“言必称希腊”,基本是西方管理学一统天下。

一、西方管理学分析

西方管理在直接为现代市场经济服务中积累出明显的优点:善于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试验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地控制和严密地管理,注意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整个管理活动的效率,不断根据管理实践的结果来变革管理模式和创新管理理论,重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专长,充分利用法律和契约在管理中的作用等。而其缺点也是明显的:重视对管理的理性分析,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管理技术片面追求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的倾向,无视了人的心理情感因素和管理艺术的丰富性;对管理中某一要素进行深入地、科学地分析,总结出的某一方面的规律,却往往把局部的规律看成是一个管理活动的普遍法则,产生了以偏概全,走极端的弊病;现代西方管理日益趋向复杂化,复杂也带来新的矛盾。组织结构复杂常常使各种矩阵结构相互牵扯,扼杀了创造行为。

二、东方管理思想的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重视社会人生。所以东方管理文化也是以人为核心,具有浓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协调各种组织、群体间的关系,强调整体协同,而且这种协同不仅是在人与人之间,而且包括人与自然之间。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管理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的是“愿不愿、想不想”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员工“心愿”的问题;而西方则注重员工“会不会、能不能”,是针对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方面下工夫,各有侧重。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不断提升境界的养料,把企业当成一个大家共同发展的平台,而不只是个人财富积累的木桶,那他前进的动力在某些阶段会受到限制和影响。

相对于西方系统的、并在某种程度上已发展起来的科学监督和统计制度,东方管理思想更注重人的自我约束、修身养性的自我管理,通过高度的自律适应自然。从“性善论”出发,通过自身修养来解决问题。这些和现在比较流行的“人本管理”思想有共通之处。儒家讲究的是“宽容和谐内部环境”,但在管理中的感性成分较大。极端的感性管理也会导致具体管理者无所适从、无所凭依,管理走型。

东西方管理文化不同,对管理的本质和认识也就不同。但是在当代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的趋势中,现代管理本质越来越体现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为核心的人本管理思想。对于“人本”管理思想的回归,中国上古时代提出了“德为贵”的思想,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儒家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修己”,即自我管理;其归宿是“安人”,即理想化的社会管理及最终的天下大同。“修己安人”包含了根本性的个人修炼与管理方法。市场经济体制更加需要提倡诚实守信、意志坚强、艰苦奋斗的精神。西方也普遍认识到了这种重要性,在MBA课程中也开设了“管理伦理”的课程,东方管理学派提出了“以德为先”观念,强调在市场经济下企业把道德行为放在首位,遵行“德智兼容”。日本企业的成功更是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

三、日本企业文化的示范意义

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在全球开始展露风采。当时美国正在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嘛。企业劳动生产率在连续增长了20多年后骤然停止了增长。而这时,日本作为战败国,战后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边缘,石油等原料全部依靠进口,但他们的企业在石油危机中安然无恙,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日本企业管理的成功离不开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管理思想的长期熏陶。很多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日本现代企业管理与竞争是建立在中国古典思想的基础之上的。

(一)日本企业文化中体现的东方传统人文精神

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最为深刻。早在公元八世纪,儒教就以行政手段得到日本政府推行,国民诵读《孝经》,提倡孝道。进入十六世纪,儒教被奉为日本官方哲学,日本兴起了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思想的全面研究。直至今日,儒家思想的痕迹,依然显著地存在于日本人身上。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奇迹般崛起,令世人瞩目。于是全世界都开始掀起了一股研究日本经济成功奥秘的热潮。包括曾经是日本人老师的美国人也放下架子,“拜徒为师”。经过一番探讨研究,欧美学者惊叹地发现,日本经济的奇迹来自于旺盛的企业活力;企业活力又源于成功的企业管理;而日本企业管理成功的奥秘则在于日本企业强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管理思想,日本企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与日本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相结合形成的;因此日本企业的成功不仅与美国的资金扶持有关,而且他们在实践中能够打破西方注重理性的管理理论的框架,不是单纯就管理论管理,而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文化实体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不仅强调设备、技术、产量等“硬件”,也推行现代管理的体系、制度、方法,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特别重视人的价值,重视属于文化层面的“软”的因素。如员工归属感、价值观的培养,“企业风土”等企业文化建设,包括如“社风”、“社训”、“社长信条”、“经营原则”、“企业使命感”等。而儒家思想正是日本企业管理成功的动力因素。是创造“软”因素(日本企业文化)的关键所在。

篇8:从日本的企业文化看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论文

从日本的企业文化看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论文

【摘要】矿山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形式,如何行之有效地抓企业文体的建设,是当前许多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从矿山企业文体建设的整体目标、基本原则方面进行了阐释,并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方面对企业文化与矿山建设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企业文化;矿山建设;思考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目标愿景、行为规范、以及物化到企业全部活动、所有流程、各个层面的灵魂个性和精神动力的具体体现,是从日本以及欧美的企业实践中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理论提炼,经过众多企业管理者的建设实践和众多学者的深入广泛研究,构建出了企业文化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增强广大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矿山企业作为企业组成不可或缺的部分,因其独特的行业特点,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也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一面。笔者认为,强势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把文化建设与矿山全面建设统筹安排,整体考虑。

一、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着眼于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立足于文化强企、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努力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矿山特色的企业文化,为矿山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文化建设也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2.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自信和坚定决心。在推进“三个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又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提升“三个文明”建设的内涵和质量。“三个文明”与社会和谐的本质、价值指向和最终归宿是一致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任何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三个文明”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和谐发展,推动着社会主义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首先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政治保证,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以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新型的文明形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建设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3.积极稳妥延伸创新领域。在强势推进面上文化创建的同时,坚持不断拓宽创建领域,把文化创建的触角延伸到矿山、融汇到党工青妇层面,积极实施子系统文化建设。

三、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要坚持共建推进

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要在指导思想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切实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希望工程”、“效益工程”、“形象工程”来抓。在工作方式上,要定期召开专业协调会,研究部署阶段性创建工作;定期检查创建进度,随时监控动态情况;定期考核责任单位,及时通报检查情况。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坚持做到“三个优先”,即人员上优先支持、资金上优先保证、工作上优先安排,从而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设立专职机构,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责任部门具体抓,党政齐抓共管、干群协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从而凝聚创建合力。

(二)要提升整合理念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建塑企业文化就是要培育一种团队精神,提升员工的`执行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塑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素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坚持以岗位创建为重点,注重企业文化理念的整合、提炼和升华,使之渗透到生(下转第22页)(上接第120页)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延伸到井下、班组和岗点,较好地发挥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威力和作用,防止和杜绝文化与管理“两张皮”的现象。要推行精细化管理。对各专业、系统、环节及岗点的各种制度、规定和办法进行细化、量化和完善,建立起了从领导干部到中层管理、从专技人员到一般工人,自上而下、层层递进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工作由“静态”到“动态”、由“要我管理”到“我要管理”的根本性转变,激发和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内在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三)要树好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外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企业状况的综合反映。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不但要抓好内部建设,同时也要抓好对外部的宣传。要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不断进行刷新、改造和整治,起点要高、定位要高、标准要高,抓好内部硬件建设,同时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矿山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公众认同感。

(四)要打造特色亮点

打造高标准、高层次、高品位的企业文化,必须抓出亮点、创出特色。结合矿山职工队伍现状的实际,可大力开展礼仪培训,引导和规范职工行为养;努力统一矿山服装,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区别层次,分类着装,职工上岗期间必须统一着装,参加大型集体活动必须统一着装,迎接上级各类检查必须统一着装;尽可能组建各种文化活动组织,如篮球、足球、拔活等队伍,定期开展活动。同时,有条件的还可编制一些展示矿山风貌的企业文化手册和画册,不断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D.M.斯帕茨,冀湘,苏悦.团队组织——矿山企业管理新模式[J].国外金属矿山,,(02).

[2]罗毅. 有关矿山建设问题的思考[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1,(01)

[3]周伟,丛峰武,裴海振.矿山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与研究[J].矿业工程,,(04).

篇9:金融合规经营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价值判断的多元化,是非感日渐模糊,道德标准失衡及人生观的混乱等等问题不断涌现。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无需信守游戏规则的行为一度为自己找到了借口,曾几何时那高悬于公堂之上的“公正清廉,正大光明”,在利令智昏的灰尘里成为仅供观赏的卷轴。伴随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金融市场的竞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局面。由于过度追求经营利润或出于其他目的,也出现了个别机构个别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违背市场秩序、违反制度规定,导致直接风险或潜在风险的出现,使银行的声誉、信用、利益等诸方面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合规经营成为促进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也许在我们的周围还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只要不发生案件和重大违规,为了业务发展踩点小红线、出点小差错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案件和违规常常发生于微小的疏忽或失误的瞬间。这一瞬,也许就是0.1%的违规所致,却使99.9%的合规努力毁于一旦。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英国巴林银行倒闭的钟声犹然在耳,法国兴业银行因交易员违规交易导致损失逾百亿美元的大案更是怵目惊心。有人说这样的违规离我们很遥远,其实,类似的违规就在我们身边:大的案件如“中行黑龙江河松街支行10亿元票据诈骗案”、“农行邯郸分行金库近5100万现金被盗案”。痛定思痛,警钟长鸣。记忆中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合规至上,合规优先。唯有合规理念在实践中持之以恒,风险文化内涵方得以丰富,企业生命方为之延续。

古人云: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也就是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试问在做的'朋友们:您是否希望一场运动式的教育活动之后,违规操作的问题卷土重来;是否希望因为个别人的随意操作和小问题不断,使我们的利益受到牵连;是否希望再有惊天动地的案件发生,却只能在事后感慨万千。答案当然是“不”。谁不希望在人人遵规守纪的环境下工作?谁不希望没有暗箱操做,依靠努力终获成功?那么从现在做起,从你、你、你,从我们自身做起,作一名合规守纪的金融人。

金融行业呼唤合规,合规需要我们创造。员工是构成团队的鲜活细胞,我们才是金融业发展真正的创造者和开拓者。在座亲爱的各位同仁,每天饭后茶余,回顾这一天的工作,我们是否检讨过自己,今天的工作合规吗?今天我的责任意识够强吗?今天我监督别人同时自我监督了吗?今天工作需要保密的部分保密工作做的好吗?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相信我们的事业将会永远朝着健康、科学、和谐的方向发展。

合规是银行职业者的生命线,是促进行业员工队伍健康发展的机制保障,合规操作是岗位工作的第一要义。在经济市场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只有我们严格地遵照执行合规管理细则要求,才能真正地体现在我们行业的发展上。只有做到人人主动合规,事事处处合规,才能将各种隐患永永远远地消灭在萌芽状态,铸就企业成功的基石。只有把握好合规这根主线,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同志们,朋友们,健康发展是兴旺之本,从严治行是生存之道,转变观念是行动之源,合规文化是发展之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我们施展才华的时代。让我们共同遵章守纪,合规经营,同心同德,奋力争先;共同倡导合规的风气,营造合规的氛围,实现“人人合规”,“事事合规”,“时时合规”的目标,达到“不愿违规,不能违规,不敢违规”的目的,在有限的生命里谱写出最辉煌、最动人的旋律,共同托起农信科学发展的明天!

篇10:感受珠海演讲稿

感受珠海演讲稿

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就象我第一次演小品,第一次站在这里演讲,我写不出华丽的语言,站在这个台上其实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就跟大家分享下我在珠海的心路历程。

踏上珠海这块土地是的11月,初来珠海对于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城市,前路是未知的,每天在跳蚤网搜索工作,打电话去咨询,招的都是二手房,有点灰心,当我在网上看到世华在招人,赶紧投了简历,秘书就通知我去面试了,面试我的现在是在座的王总和庄S,我心里是没底的,真怕自己过不了关,通知我第二次去面试的时我是欣喜若狂,终于我进了世华。接触的第一个项目中珠水晶堡,跑了一个星期的盘,一开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觉得一个项目由陌生到熟悉,到得心应手需要个过程,也需要经验的积累,曾经的我一度很茫然,不知道是前进还是就此停下脚步?在水晶堡的日子又忙又累,加上对项目不熟悉,心里没底气,就想过要放弃,但是想想刚进公司没多久,新工衣花了400多块钱,到现在都没赚回来,不想做赔本生意,我想再怎么样也要把制服的钱赚回来再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开了单,从此有了信心,有了动力和向往,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开的都是住宅的单,很遗憾也不甘心。我不想功成身退的时候水晶堡下面的商铺我一个都没有卖,我会觉得我很失败。所以我当时恳求王经理让我留在水晶堡开了商铺单再调盘。在那里磨练了我的意志,坚定了我不放弃的决心。我真的非常感谢王经理和李经理给予我的支持,让我慢慢的成长,同时也感谢给过我帮助的同事。

曾经知道自己患了甲瘤以后,情绪消极到极点,内心彷徨和恐惧。因为不知道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还好有同事们的鼓励和安慰。让我有了面对的勇气,我没有放弃坚守岗位赢得了在世华的第一个荣誉。在此谢谢各位!当我手术后躺在床上睁开眼睛第一时间看到你们的时候内心有千言万语说不出的感动。我珍惜生命的可贵,也珍惜同事之间的友情,我也希望若干年后我们还能为彼此送上最真的祝福。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我们都来自5湖4海,珍惜每一天。但愿在坐的每一位同事跟我一样,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另外祝大家工作顺利,赚钱多多!谢谢!

篇11:毕业感受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眨眼间,又一批熟悉的面孔将带着大学四年的回忆离开校园。四年时光匆匆,大一的青涩懵懂,大二的奋起拼搏,大三的勤学苦练似乎都还在眼前,还未好好享受,却要轻轻挥手,告别哭过、笑过、闹过的兄弟姐妹,告别迷惘过、奋斗过的校园青春。

大学里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也许是坚持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许是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也许是结识到了知己。有无悔,也有遗憾。比赛的失力,考试的挂科,同学间的小摩擦等等,也在调剂着大学这碗五味杂陈的汤。当然,还会有不少感悟。新闻学院大四的邹佼向记者畅谈道:“我认为大一到大四都要坚持努力学习,劳逸结合,学和玩都不能少。大一做到适应大学生活,学会独立,多阅读、多交朋友,打下优良基础。大二思考一下自己想做什么,确定大体的方向,并做初步准备。大三可以根据之前所学去实践一下,并为自己选择的道路做最后的冲刺。在大四,一方面要淡定地等待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可以去做自己以前没时间做的事情。”这些感悟都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优良的参考,促进他们主动向上,创造一个多彩无悔的大学生活。

我始终相信,告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见。步入竞争激烈的社会,才真正的见识到拥挤的招聘大厅,或是切实地感受到考研的重重压力,遇到了以前从未碰到的难题,拉开了另一个生活场景的帷幕。据了解,这一年全国毕业生数量达到XX万人,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竞争压力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在收入等严峻的实际问题驱使之下,众多大学生竟相信花X万就能进银行、国企或事业单位等骗局,不仅打碎了“铁饭碗”梦,也将自己推入更深的渊谷。这其中虽然有许多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但仔细想想许多大学生的观念更是亟须纠正,走后门、托关系的投机取巧心理是万万不可行的,既危害个人,又败坏社会风气。

要想出人头地,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嫌弃职位的高低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手头工作,多积累经验,终有出头日。

又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了,可是再见是为了再一次的相见。等到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之后,等到大家都接受了社会和生活的磨炼,等到每个人都变得成熟优秀,等到各自都有了全新的生活,再次相见,微微一笑,大家仍然是朋友,仍然有拥抱的理由,因为友谊地久天长,因为青春值得我们去追忆。

毕业离歌渐响,还未离开,却已开始怀念。青春终究是会逝去的,不必伤感,不必慌张,它将永刻在岁月里,化成一股温暖的力量,让前行的路因回忆而充满无限阳光。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篇12:过年感受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转眼2017年也快过完啦。我们小孩也做好了,放鞭炮的准备。

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春节,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浓浓的年味呀。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都在奶奶家吃的饭,来了特别多的客人,所以特别的热闹。吃完午饭之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拜年了。我们先去了姥姥坟上,然后去了叔爷爷家,而且还收了很多的红包。我也开心的不得了。后来,我们又回到奶奶家吃晚饭。

我们最期待的就是晚上了。我们亲戚团一起去拜年,到谁家,谁就要在手机上面发红包,我们就在手机上面抢红包,就这样一个轮着来。

初二的时候我们去了舅舅家里吃中饭。然后吃完晚饭还在家楼下放鞭炮。然后晚上又是继续拜年活动,接着没有拜年完的继续拜年。

过这个年,我最开心的就是,我用我抢红包抢来的钱买了两双鞋,而且还是我早就已经看中了的款式,我特别高兴。

然后初八,没有到奶奶家去吃饭的那些叔叔阿姨和婶婶,去了奶奶家吃饭。然后晚上和弟弟妹妹们又放了鞭炮。

我们就这样,喜气洋洋的过完了今年。

初三机遇与挑战作文

挑战与机遇的英文演讲稿

教师教学计划表格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央视直播心得体会观后感

沟通从心开始银行柜员的演讲稿

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演讲稿

机遇与挫折作文

高中生活三十六项基本原则励志教育

关于人生的主题演讲稿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感受东西方的融合演讲稿
《感受东西方的融合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感受东西方的融合演讲稿(共12篇)】相关文章:

强军梦心得体会2022-09-07

如何打造感恩企业文化2022-07-02

青春与共的演讲稿2023-07-26

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优秀观后感精选2022-11-28

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学生2023-12-12

吹响前进的号角作文2023-02-24

弘扬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演讲稿2023-04-29

机遇与挑战的名言2023-07-09

江门一带一路宣讲感言2022-05-02

一带一路口号2022-05-1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