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鉴赏--《再别康桥-徐志摩》(选修教学案例)

时间:2023-01-03 07:33:39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现代诗歌鉴赏--《再别康桥-徐志摩》(选修教学案例)(精选19篇)由网友“吃瓜”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现代诗歌鉴赏--《再别康桥-徐志摩》(选修教学案例),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现代诗歌鉴赏--《再别康桥-徐志摩》(选修教学案例)

篇1:现代诗歌鉴赏--《再别康桥-徐志摩》(选修教学案例)

现代诗歌鉴赏--《再别康桥-徐志摩》(人教版选修教学案例)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

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作者简介】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Γ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赏析】

1、 诗人把“康桥”视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依恋之故乡”,《再别康桥》选取康桥有代表性的景色构成意象来表达他对母校的热爱和依恋。

一是“金柳”,河畔的柳树,被夕阳染成金色,像盛妆的新娘,艳影倒映在剑河的波光中,也荡漾在诗人的心头。

二是绿油油的“青荇”,在康河清澈的柔波中,似在向诗人招手,诗人也甘做一条这样的水草。

三是“清泉”,在榆荫下像是天上的彩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四是:“长篙”,撑着满载星辉的小船,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去寻梦,去放歌。

2、意境美:

“但我不能放歌”,多情自古伤离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从夕阳西下,到满船星辉,诗人在康河已留连多时,但终有一别,还是轻轻的来,轻轻的走,悄悄的来,悄悄走吧,连夏是虫也为我沉默,免得离人更伤感。挥一挥衣袖,悄悄地再别康桥。

诗第1节,三次用“轻轻”,后两节,三次用“悄悄”,更加渲染了不忍离别而又不得不别的气氛,产生了轻柔飘逸之美。

3、《再别康桥》结构美:

全诗7节,每节4行,每行6至8个字,双行首字都低一格,诗句均齐中又有变化。

4、音乐美:

节奏每句多为三拍。用韵细密精巧,产生了和谐回环之美。

全诗的韵,是双线交织或勾连的。节内双行各自都押韵,基本上每节换一韵。

单行则比较灵活,有的在节内押韵,如第6节单行的“放歌”同“沉默”,与双行的“笙”同“康桥”交错编排;有的节与节之间前后勾连,如第1节的“招手”,与第2节的“金柳”,第2节的“艳影”与第3节的“青荇”。

双行与单行之间有时也前后承接相联,如第4节末行的“梦”与第5节的开头的“寻梦”,第5节末行与第6节首行的“放歌”,第6节两个“沉默”的顶真,第1节与第7节首尾的反复和照应,都构成了音乐的美感

这首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

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

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

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

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

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

一篇。

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

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

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 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 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 “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 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 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

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 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 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 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 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 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盘过一次,又何 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

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

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

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

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

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

你得拿来澈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诗刊放假》

)。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

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

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

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

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郭海臣

篇2:徐志摩《再别康桥》鉴赏

徐志摩《再别康桥》鉴赏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尚、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康桥理想逐渐破灭。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徐志摩以其独抒性灵的诗风靡一时。他的诗,轻灵飘逸,幽婉洒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于一身,同时对中外诗艺进行融合,追求一种“纯真的诗感”。这些在《再别康桥》可见一斑。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诗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诗人知道,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无法带走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实浊的眷恋与忧愁。往下,诗人运用比喻,将金柳看成是荡漾自己心头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第四节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种“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开阔而悠远,正如诗人那淡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愁情。那绚烂如虹的梦早已揉碎、沉淀在其间诗人轻轻地吟哦也许正是对往日康桥理想的一种悼念?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升华至高潮。如果说诗的前四节描写的是自然之景,而到了第五节则回忆人的活动。诗人仿佛看到往日的自己长蒿漫溯,在康桥寻梦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啊,现实中的诗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因为要离别,因为离别时是满心的不舍与惆怅。唯有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心境,如一张拉满弦的弓,箭未离弦,便被人活生生的抢了去,那淡淡的思绪曾有瞬间的高涨,但这高涨又在瞬间消失了,正如他悄悄地来,呼应了开头。诗作的情绪线索是:淡淡的哀伤——逐渐升华——高涨瞬间——回复淡淡的哀伤,在这样的线索中,整首诗情与景浑然一体。而诗人构思之精妙体现于取裁的巧妙。诗的开头:“轻轻地,我走了”诗的结尾:“悄悄地,我走了”两个一前一后的“我走了”,说明诗人截取的是“走”这一瞬间,而并非从来到走这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一瞬间已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诗人的一系列情感与他所描绘的康桥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间中完成。瞬间便是永恒。也许,这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为世人所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从结构上来看这首诗。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每节各描写一个景物一个意境,而节与节之间是相互联系,上承下启的'。以第二、第三节为例。第二节中,前两句诗人描绘了河畔的金柳,后两句采用层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清荇”。可见句子之间、诗节之间的环环相扣。诗人非常重视诗行本身的美感作用。他的诗作很考究诗歌的外形整齐。这样的整齐偏重于诗的整体排列顺序的整齐规划,至于诗行长短并不做呆板限制。这首诗使用式的诗形,而诗句有长有短,诗的整体错落有致而并不单调死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诗的参差错落的图案美及严谨稳定中内含变化的和谐感。

诗人说:“诗歌的美妙不在于它的文字意义,而在于它的不可捉摸的音节里。”可见,诗人追求的是音节的音律和节奏。在其诗歌里,音节与内容达到了自然完美的统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两个“轻轻地”叠用,与其说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说是诗人在有意增强节奏的轻盈。诗人将节奏视为诗内在的生命,他所谓的“内含的音节的均整”,更多的是追求诗行间“顿”的数目大致相等,而非字数的相等。顿,即按句中不同成分来区分音节。如诗的最后一节按意群可作这样的划分:“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的每一句之间的顿数是大致相等的,使得整首诗富有整体一致的节奏感。在音韵方面,这首诗偶句押韵,同一节二、四句押相同的韵,造成了一种叠荡起伏的音韵美。

这首诗采用现代白话形式,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含虚、典雅,又采用了音语中的语法调式,可谓中西合壁。而绘画的色彩美在诗中也用明显体现,诗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组组物象的颜色鲜明,写出了康桥之美。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卷,与诗人的心情并不矛盾,正是因为它的美,才令诗人如此难以割舍!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读后感

暑假,悠闲中重拾徐志摩诗集,真的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一种灵魂的洗涤,个性是那首《再别康桥》。“康桥”的清新淡雅,“康桥”的美仑美奂,饱醮深情的志摩以无限的眷恋,描绘的是一个令人神驰心往的清幽家园。那片片西天的云彩也是作者的挚爱。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朴实无华的句子,带给人的是一种飘逸洒脱的感受。别具一格的用词,使诗的意境更为精妙地体现,贴切而生动三个轻柔的动作加上“轻轻地,轻轻地,轻轻地”,诗中淡雅的忧伤像毛毛细雨,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人的心肺。

再读《别了康桥》,开头的几句,它就把我的三魂六魄都摄了去。感怀着它给我的清幽的美和伤感的情绪。诗人的才情,诗人的多愁善感就如徐徐飘来的杨絮,平素中夹着深蕴,浑然天成。在你随心所欲中体味它的空灵、轻快。作者对剑桥大学的爱,对那读书生活的印象,挥之不去,萦萦于心,此中真情,此中真意,如何表达?这就莫过于康河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康河周围的一草一木,成了作者感情发泄的寄托物。正正因作者情之所致,因此就连河畔的金柳也成了新娘,“自己”还情愿做水草。写到那里诗人心头“荡漾”起了一阵阵不可抑制的柔情。“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诗人澎湃的感情,在此到达了高潮。你看,“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永留在他心爱的康河。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此处的那一潭水,不再仅仅是一潭水,而是诗人完美情怀的溶合物。是斑斓多彩的,是有丰富内涵的。“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多么完美的意象,多么炙热的表白。“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现实与梦想,此刻与过去,已如过眼烟云,飘然而逝。“我”极力的追怀,“我”想拥有那烂漫、甜蜜的生活。然而,当年的快乐、欢欣如今却化作了一片沉默,是再也找不回来了。早期热烈的罗曼蒂克,如今已变成了轻烟笼罩般的伤感。不用送行,不用洒泪告别,甚至也“不带走一片云彩,”只是“轻轻的来,”“悄悄的走“,但是,康河的美妙、清幽,将永远在诗人的心胸里长存,诗人的灵魂早已经和康桥融为一体了。

篇3:现代诗歌鉴赏--《海-臧克家》(选修教学案例)

现代诗歌鉴赏--《海-臧克家》(人教版选修教学案例)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作者简介】

臧克家,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臧克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他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一,他推进了新诗对旧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吟唱,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位诗人能够如此成功地抒写农民和农村。其二,他推进了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建设,他的叙事诗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交融。臧克家是一位中国韵味十足的.诗人。他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吸取养分,予以现代化改造,铸造自己作品的中国风格。他的诗具有含蓄蕴籍的抒情方式,重“藏”,诗在诗外,笔有藏锋;他的诗运用素朴精炼的言说方式,精炼,而又大巧若朴;他的诗追求谐和悦耳的音乐方式,“敲声音”,是臧克家炼字的标准之一,他寻觅着音节和谐,铿锵动人,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在新诗发展史上,像臧克家这样深刻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实在很少,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

臧克家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应当说,在创作的时间和数量上,他的散文是与诗平分秋色的。包括《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在内的散文和回忆录,是留给散文评论界的一个大题目。晚年的臧克家,年老多病,不能接触新鲜生活,因此“老来意兴忽颠倒,多写散文少写诗”。“我大力抓住了散文,以抒发我的诗的情趣。”臧克家的诗,很少散文化的倾向;他的散文却寻求着诗化--内中都蕴涵着诗魂,这就确立了臧克家散文的品位。有的偏爱者甚至有“文胜于诗”的说法。

【赏析】

A. 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 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 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这首诗歌整体形式整齐,前六句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进行铺陈,让人从不同角度体味大海的美;最后两句是作者感情的升华,让人感受大海的壮观景色。并且诗歌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描绘大海景观有声有色,让人亲临其境,感受大海美好景色,特别是诗歌结尾两句,运用“你有力的呼吸”、“气息”、“体温”、“呼吸”等词语,将大海人格化,赋于大海以生命。因此,这是一首风景诗,诗中没有透露出诗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哲理,所以,D项赏析不正确。

又如沙白的《水乡行》(参见“例一”)节奏明快,韵律优美。全诗四段,四句一段,每段第二句用分号,第四句用句号,并且隔句押韵。在理清作品行文脉胳的基础上,就能赏析诗歌美的形式。那么,例一29题便不难解决了:因为全诗押韵的字有“路”、“铺”、“树”、“住”、“副”、“橹”;既在水乡行,所以进庄出庄靠“一把橹”,甲处填D;“鱼网作门帘,挂满树”,所以,“走进才见,几户人家住”,乙处填A;进庄以后,要找人,只见“家家门前,锁一副”,丙处填C;人们哪里去了--“稻海深处”,待到“水上起暮雾”(傍晚时分),初访者只好离庄,大人们没回家,送客只有孩子,孩子们却摇得“一手好橹”,丁处填B。

郭海臣

篇4: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鉴赏教学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鉴赏教学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品,关于《再别康桥》的鉴赏教学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诗歌鉴赏教学历来是教师们所头疼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含蓄凝练的特点,不易分析;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其法,没有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套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做了一定的研究,得到一些经验和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四点:知人论世介绍诗歌背景、反复诵读打好鉴赏基本功、移情于诗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讲解艺术手法领会诗歌玄妙。

一.知人论世介绍诗歌背景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为了正确客观地理解文学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作者及时代背景的介绍,能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感知,并让人容易进入理解进而鉴赏作品。徐志摩(1987-1931),新月派。中国新诗史上最为潇洒飘逸的一位诗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始终未放弃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这种追求集中体现在其诗作中他的诗清新秀丽,想象丰富富于烂漫气质。《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著名诗作,在其诸多诗篇中也最具代表性。他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波动的”,可见康桥在作者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在作者眼中,剑桥无疑就是这种爱、自由和美的化身,他在三游剑桥之后,怀着无限的爱意和眷恋之情写下了这篇动人的诗作。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会对徐志摩的生平创作风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反复诵读打好鉴赏基本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诵读,一方面能够增强对诗歌的认知,解决生字、词、句,增加知识储备,为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从诵读声音的高低、快慢、急促、舒缓变化中,直观感受作者情感的升沉起伏,初步体会诗歌的.节奏是如何随着作者感情变化而变化。诗歌是一种极为凝练的艺术,寥寥数语就能表达一种很深厚的情感,这就需要理解掌握诗歌的每一个字词。如诗中的“长篙”“漫溯”和“笙箫”。《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诵读过程中会有明显的情感变化。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每行六七字,相对平整,正好对应作者相对沉静的感情,没有多少起伏。紧接着作者心情开始高扬,沉浸在康河的柔波里;最后“悄悄地我走了”作者的心情跌落到了极点,不得不沉默的作别康河。另外,诗的每节都押韵,并逐节换韵,尤其是第一节与第七节“轻轻地”“悄悄地”的反复运用,使全诗极具回环往复的的音乐美,读罢如有余音绕梁之感。这也反映出了作者对康河缠绵悱恻的惜别之情。

三.移情于诗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诗言志,词言情。诗歌总是以表达作者某种感情为目的的,作者在诗歌中所采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归根到底都是为情感表达服务的。体会、理解、鉴赏诗歌最为重要的就是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作者在第一节用了三个“轻轻地”表现了无限的温存,甚至离去也不忍惊动康河的柔波。在二到六节中作者建构了多种色彩斑斓的意象,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在作者眼中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是美的化身,柳树也是金色的,甚至像伫立夕阳中的新娘,以至于作者“甘心做一条水草”默默的躺在康河的柔波里。“青荇、水草、清泉、彩虹”等等,情真意切,真实感人,无一不饱含了他对康河的深情和爱恋,无一不饱含了他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这些意象经过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组合成了一个优美的意境,仿佛康河就是流淌在天堂里的一条河,让人心神向往。最后一节,作者“悄悄”的如夏虫一样沉默的满怀深情的离去了。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储备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驰骋想象,想象自己置于作者同样的情境之中,体会作者在那种特定的情境中所生发出来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变化一同起起伏伏,进而达到情感共鸣。

四.讲解艺术手法领会诗歌玄妙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艺术,它最善于是以极少的语言表达极为丰富的思想意蕴,由此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表达技巧,诸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等。每一首诗都有它的表达技巧,有时候是一种,有时候是两种,甚至还有交叉运用的,这使诗歌鉴赏具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为学生讲解一些常用的艺术手法的特点、运用方法以及意义作用。如《再别康桥》中“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就充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康河的宁静和自由。在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用演绎的方法鉴赏诗歌,即对先诗人的风格和创作特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认识,然后再分析具体的作品。

拓展:

徐志摩 - 生平经历

19起入家塾读书。

19,入硖石开智学堂就读。

19毕业,入杭州府中学(19改名为杭州一中,历经沿革为今日之杭州高级中学)。

19夏杭州一中毕业后,考入上海沪江大学。10月29日与张君劢之妹张幼仪结婚后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学习。

19春,从上海浸信会学院退学。同年秋,转入国立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法科预科。次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

196月,拜梁启超为师。

1918年8月赴美留学,入克拉克大学历史系。

199月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

1910月,赴英国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其间结识英国作家威尔斯,对文学兴趣渐浓。

1922年3月,与张幼仪离婚,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习。同年10月回国。

1923年3月,发起成立“新月社”。同时在北京大学英文系任教。

1924年4月至5月,泰戈尔访华,陪同在各地访问;5月至7月,陪同到日本、香港访问。8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出版。12月,《现代评论》周刊在北京创刊,为主要撰稿人。

1925年3月,辞去北京大学教职。3至5月,与陆小曼赴欧旅游。

1926年,应任光华大学教授,兼东吴大学法学院英文教授;主持《晨报副刊.诗》;10月,与陆小曼结婚。

1927年春,参与筹办新月书店。1927年9月,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由新月书店出版。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

1928年2月,兼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10日,与闻一多、饶孟侃、叶公超等创办《新月》月刊。

1928年6月至10月,赴日、美、欧、印等地旅游。11月,最有名的代表作《再别康桥》问世。

1929年,辞去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教职,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29年9月,应聘任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文学院英语文学教授。同年,兼中华书局、大东书局编辑

1930年底,先后辞去上海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职。

1931年1月,与陈梦家、方玮德等创办《诗刊》季刊。

1931年2月,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兼任北平女子大学教授。8月,诗集《猛虎集》出版。

1931年11月13日,从北平赴上海看望陆小曼,18日离开上海到南京,为赶到北京听林徽因的一个关于建筑的讲座,19日上午搭乘从南京到北平的“济南号”邮机,到达济南附近时飞机触山失事,遇难身亡,时年34岁。

篇5: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鉴赏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鉴赏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赏析

这首诗写于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欧洲的归途中,写的是那年一个夏日的感想。那是一个明媚的夏日,诗人怀着莫名的激情,瞒着接待他的大哲学家罗素,一个人悄悄地来到康桥(即剑桥大学所在地,今统译剑桥)——诗人曾学习过、生活过的地方,想寻找他在那儿的朋友。但是,友人都不在家,诗人就在美丽的校园里徘徊,在那一木一花之中寻觅当年的欢声笑语,那洒落其间的青春年华。这些感想在诗人的心中酝酿了几个月,最后形成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就弥漫着一种怀旧的情绪和宁静的氛围。诗人的来和走都是轻轻的,没有任何的声响,没有什么烦躁和吵闹;但诗人毕竟要和那华美的云彩告别了,毕竟那段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了。那阳光下柔柔的柳枝,映在轻轻荡漾的波光里,幻出点点的金鳞,照在了诗人的眼中,同样也拨动着诗人的心。当年的友人的音容笑貌、爱人的切切私语在诗人的眼前浮现,耳畔回响。那清澈的水中水草绿油油的,在水底摇曳,那清凉和优美都是诗人所羡慕的。

诗人的想象不再受控制。在诗人眼中,那潭水就是天上的彩虹,它被揉碎了,最后沉淀在潭底的浮藻间,聚合为诗人的梦。寻梦?诗人随即就有了追忆的沉思。撑一支长篙,向青草的深处追寻,直到星光点点还乐不思归,在美丽的月夜放歌。

然而那段美好的时光不会再现了,昔日的好友也杳无踪影。诗人感到无限的惆怅。诗人的怅然情绪也感染了虫子,它们知趣似地沉默着,不再鸣叫。诗人要离去了,悄悄地离去,诗人不想惊动那美丽的场景,那美丽的回忆。

这首诗是中国新月诗的代表作。四行一节,每节押韵,诗行的排列错落有致,参差变化中有整齐的韵律。诗的整体有着强烈的音节波动和韵律感;首节和尾节前后呼应,使诗的形式完整。用词上讲究音节的和谐与轻盈,“轻轻”、“悄悄”等叠字的使用更是恰如其分。这些都完美表现了新月派诗歌的特征:完整的形式,和谐优美的旋律,诗句的紧密节奏等等。

篇6:徐志摩再别康桥作品鉴赏

徐志摩再别康桥作品鉴赏

作品原文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⑴,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⑵;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撑一支长篙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⑷;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 “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得非常形象。他运用的手法是比拟(拟人、拟物)。这节与第三节诗联系紧密:“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第三节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还有,它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节是化客为主,第三节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节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闻一多先生纪念他的长女夭折时写了一首诗,曾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说明梦境是美好的,钟声是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徐志摩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节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了两年。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第六节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节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箫”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是强调重点,并不是浪费语言。

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的意蕴,又如李煜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的好诗词。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这三者结合起来,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显示出新月似的特点和个性,概括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人闻一多20世纪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篇7:徐志摩《再别康桥》阅读鉴赏

徐志摩《再别康桥》阅读鉴赏

阅读课文《再别康桥》,完成下面各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对《再别康桥)诗句及词语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轻轻的走”、“轻轻的来”、“轻轻的招手”,诗的开第一连用了三个“轻轻的”来修饰动作,不仅生动地再现出诗人来到和离别康桥时的情景,更表达出他来去时不愿惊动自己深爱着的康桥的心情。对康桥的热爱和依恋溢于言外。

B、“悄悄的走一悄悄的来”,诗的末节用两个“悄悄”与首节的三个“轻轻”相呼应,两个诗段不仅词语对仗,且节奏相同。整齐的诗句,铿锵的音韵,可以融入诗人更多的离愁别绪。

C、诗篇首尾二段起呼应作用的,还有“云彩”这一意象。云彩本是无情物,这里早已诗化了。“轻轻的招手”,似乎欲同它话别;然而,又“挥一挥衣袖”,决计“不带走一片云彩”,两个细节,生动地说明诗人对康桥只有留恋,而无索取。

D、“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诗人似乎已忘记他要“再别康桥”,反倒撑起长篙随意地要到更深的青草中寻梦。这种宕开笔来,不从正面写别情的写法,更有一番情趣和魅力。

(2)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康桥”现在通译“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怀有一种特殊感情。

B、第二节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岸边的柳树倒映在剑河里的情景,写得甜蜜而美丽,浸透着诗人的`欣喜和眷恋。

C、第三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借水草的“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热情欢迎,同时用“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无限的依恋之情。

D、第五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回忆往昔夜晚在剑河尽兴游览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恋之情。

(3)诗篇的首节与尾节,语意基本相同,节奏一致,诗人这样布局从内容与形式上看,有什么好处?

a、从内容上看它的好处是:

b、从形式上看它的好处是:

答案:

(1)B

(2)D

(3)a、康桥是诗人当年求学深造的地方,诗人对自己挚爱的母较只有留恋,没有索取。首尾呼应写法,反复表达,强化了这种感情。b、具有首尾呼应、一咏三叹的艺术效果;使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意思对即可)

篇8:徐志摩再别康桥诗歌鉴赏

大家都知道,徐志摩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其实相比较而言,小编认为徐志摩的诗歌更为人所知,比如今天我们要鉴赏的这一篇《再别康桥》,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做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声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是徐志摩的诗歌里面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理想的幻灭更激起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康桥上。因此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理想幻灭的感伤,更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将至深的情怀幻化为西天的云彩,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

其实小编也非常的喜欢这首诗,记得是以前初中时候的课文里面有收录了这首诗,当时就把小编给迷住了。小编觉得这首诗是徐志摩的诗歌里面最浪费的诗歌了,你觉得呢?

篇9:徐志摩再别康桥诗歌鉴赏

《再别康桥》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同时透露了难舍难分的离情,给诗定下抒情的基调。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盘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 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

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篇10:现代诗歌鉴赏--《致橡树、双桅船-舒婷》(选修教学案例)

现代诗歌鉴赏--《致橡树、双桅船-舒婷》(人教版选修教学案例)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诗注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怀。她的诗富于想象,而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一些常常被人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用暗示、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注释】

[1]凌霄花:又名“紫葳”,木本蔓生,茎攀援他物而高升,高可数丈。夏秋开花,橙红色。

[2]木棉:常绿乔木,产于热带,高可数丈。

[3]虹霓: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七种颜色。这种圆弧常同时出现两个。红色在外,紫色在内,颜色鲜艳的叫“虹”;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较淡的叫“霓”。

【赏析】

《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化作一株木棉,以橡树为对象,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地倾诉了自己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表达了爱的理想和信念。全诗感情色彩强烈,又具有清醒的理性思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诗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使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决心跃然纸上。第二部分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强调这种爱必须有独立的、与对方同等的地位和人格;这种爱,有坚实的根基和感情的的交流;这种爱允许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这种爱能同甘共苦,终身相依。这种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观显示了诗人对新型爱情观和人生价值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一方面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另一方面使作品的题旨不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

诗歌大量采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现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

双  桅  船

舒 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呵,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赏析】

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象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郭海臣

篇11: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美学鉴赏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美学鉴赏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品,全诗的艺术手法非常美,值得一读。

在英国剑桥留学的徐志摩,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他西洋文学的的熏陶,从19开始创作新诗,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诗情真有些像山洪爆发,不分方向的乱冲”(《猛虎集序》)。在他的思想上更是接受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执着追求“爱”、“自由”、“美”,以及强烈要求个性解放,这些思想因素又使得诗人具备了与蓬勃向上的时代潮流相适应的气质,再加上诗人本身富有的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贡献以及不受羁绊的才华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徐志摩诗歌独有的特点:飞动飘逸。朱自清称其诗“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的水”。

直到1931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徐志摩的创作数量颇丰,这些创作反映了徐志摩作为新月诗派盟主的成就,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从而奠定了徐志摩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而最能体现徐志摩“飞动飘逸”风格的作品就是《再别康桥》,尽管说对徐志摩的评价历来是众说纷纭,但是徐志摩的这首诗的美是大家公认的,徐志摩将离别时对母校的深情厚爱融进了悄然离别时康桥那美丽的景色之中,从而这首诗也成为徐志摩在中国诗坛的奠基之作。

而这首诗的美更是与众不同,它有中国古典诗词的音律美,又有着与古典诗词相似的意境美。

音乐美

这首诗的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作为新诗中的格律诗,就自然的体现出格律诗的特点,这样在读诗的时候才会体会到音节之美,音韵之美,才会有“大珠小珠落玉盘”效果体现。先看押韵,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一三句以六字为主,二四句以七个字为主,每节独立押韵,各节韵脚为:来,彩;酿,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这是律诗特点的具体呈现,读来有韵律之感时时回荡,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让韵律在字里行间流淌,悠远而绵长。体现出这首诗和谐的音节之美和时时存在的节奏,同时将诗人的情感描述的更为飘逸轻灵,在唇齿之间我们体会到了音韵的美,在心灵上飘散开去的是诗人那清浅的吟唱。诗歌的第二节是最为典型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一节的韵是:ang。韵脚是娘、漾。读起来时加上诗人空灵的想象,将金柳比喻成新娘,给人心灵上投射了一道圣洁的光芒,带人进入那想象的境地,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康桥那不沾染红尘俗世的美。

回环往复。诗歌采用了《诗经.》的表现手法:重章复唱这一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就是将感情深化,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呼应。如果说《再别康桥》中间五节体现了音乐波动的美,那么这首尾呼应的两节则给了诗歌一个完整的音乐旋律(这也是徐志摩自己的话)。在“三美”的主张上将音乐美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第一节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两节的变动之处是第一节的两个“轻轻地的”在最后一节改成了两个“悄悄的”;第一节是“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给全诗以完整的生命,犹如画龙点睛之笔,使得全诗鲜活灵动起来,带动诗人的情感在淡淡的开头中轻巧柔和地引领到淡淡的结尾。此时,犹如一曲咏叹调,在一波三折后又归于飘逸的音节中,将全诗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将诗人的情感又进一步推进,让人惆怅不已。

建筑美

这首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错开一节排列,第一节、第二节的一三句为六字句,二四句为八字句,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的第一句为六七字句,二四句为八字句,第六节、第七节、又回到和第一节一样的句子形式。在结构上非常严谨,就像中国的建筑的.风格一样,构成了一种对称、整饬之美、而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节都是这建筑的一部分,每一部分是那样的和谐统一。构架在一起,赋予了诗歌以灵魂。我们说建筑是有灵性的,有灵魂的。是因为在建筑的身上,我们看的的不是一块砖,一片瓦,一堆山石,而是将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座有生命的房屋,不同的建筑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都是建筑者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倾注其中,融进建筑的灵魂看到的黑丝建筑者赋予建筑的灵性。同样的建筑者的水平有高下之分,灵魂也有尊卑贵贱之分。那么徐志摩就是拥有着飘逸空灵的灵魂的建筑师。他将自己的灵魂依附在一粒粒汉字之上,给这些方块字以生命,以感情喂筋骨,用心血浇灌,让我们看到了一座不同于尘世的殿堂。里面盛放的是一颗玲珑剔透的灵魂。

绘画美

徐志摩是一位丹青高手,但他的丹青是他的珠玑之字。可以说他和王维诗有着相通的地方。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徐志摩就是他的门徒。将这种画意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果说王维的诗是是中国水墨画,那么徐志摩就是水墨中间色彩,平和中见冲淡。诗歌的首节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想那时人与自然还是很和谐的,天自然是碧绿的干净透彻的蓝;云彩自然是大朵大朵的绒绒的慵懒的白。而此时诗人是满腹的离愁别绪,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离别很多的,“执手相看泪眼”,这是悲伤极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豪放极了。在徐志摩的笔下,也有悲伤,也有豪放,但这一切都在这大朵大朵自由自在随意而又慵懒的云彩上了。

一道彩虹从眼前闪过,而天空还有太阳,原来是拜伦潭,水面晃动,眼睛掠过,竟是涟漪泛起,波光粼粼。水面缓缓的,轻轻的,像是情人的呓语,不肯大声说,怕惊醒那美梦。那梦里,有诗人的年幼无知,有诗人的青葱年少,有诗人的背井离乡,有诗人的绮思幻梦更有诗人的满腔的柔情。没有石破天惊的惊涛骇浪,没有撕心裂肺的捶胸顿足,有的是梦,梦里离别的情怀是那样的渺远悠长,那样的难以企及。

泛舟寻梦而去,梦是无形的,朱自清的梦是“笼着一层轻纱的”,李清照的梦是“一帘幽梦”。徐志摩的梦是有色彩的,色彩斑斓的,他不甘心将自己的梦弄丢了,去,去找回自己的梦。放眼望去一船耀眼的星辉,一下子照亮了是人的心扉,光芒四射中诗人豁然开朗,前路虽不满是鸟语花香,但心里已是那么平静祥和。

就是这样的色彩,附着在一栋有灵魂的建筑上,形成了流动的音乐,平缓了我们的心灵,牵动了我们满腹的柔情,于是,那淡淡的惆怅在心头,缭绕不散。

篇12:再别康桥教学案例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

一、《再别康桥》一课教材地位

《再别康桥》这首诗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二首。作为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这个单元选编了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这个单元是这一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再别康桥》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中新诗鉴赏的开始,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

二、《再别康桥》一课教学难点

诗歌是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样式,是抵御物化世界的利器。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最难把握的。因为诗以抒情为本,情感的抒发往往比较含蓄、隐晦,所以,诗歌鉴赏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教学中要防止僵化、片面解读,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鉴赏诗歌的多种途径、方法。如:知人论世的方法,注意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背景与内容也不可、不必机械地一一对应;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等等。总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悟性和灵性。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及文学鉴赏的初级阶段的开始,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的第二首诗《再别康桥》则是鉴赏中国现代新诗中的名篇佳作的开始,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作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防止僵化、片面的解读,而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并能运用这些途径和方法去鉴赏其他诗歌作品。

因此,《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对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特点的把握,引导学生借助这节课所学到的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继续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新诗作品,进而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

三、突破教学难点的创新教学设计

1、借助导语,创设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兴趣----求知、探索的兴趣,而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为了评价课堂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兴趣是什么呢?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一个人渴求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接近该事物或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完成这种活动的效率。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个体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强大原动力。正因为如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得以发挥,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便是通过设计巧妙而恰当的导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调动其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授《再别康桥》这首诗时,便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两首词,初步接触了现代诗歌,也初步掌握了鉴赏现代诗歌的一些方法技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习诗歌时,应从那些方面入手进行鉴赏呢?”这段导语,以提问的形式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听完这段话后就会立即思考这个问题,并在头脑中归纳出答案:“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感情。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调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鲜明生动的形象(意象)。品位诗歌意境,感受意境之美。”这样,这小小的一段导语,既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又引导学生领悟这节课依然是用这种途径和方法鉴赏诗歌,进一步明确了鉴赏诗歌的途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用下面的导语,进一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鉴赏现代诗歌《再别康桥》。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诗人徐志摩诗歌的代表作。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方面的特点,体会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把握了这首诗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这样,这节课的难点便十分明确了,而学生们也更加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和无目标的'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创新教育、创新学习中。学习者有目标,常常会根据目标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而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即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创造性地学习。有人曾问:“学生是什么?”诗人罗伯特.弗罗斯对此做了这样的回答:“学生是已经有了某种知识程度而想更上一层楼的人。”他的话指出了两个重点:知识与欲望。有了一定的知识做基础,加之以相应的欲望----在学习上便称之为学习目标,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而有了这种积极进取的动力,便会鞭策学习者勇往直前、努力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的明确,往往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大大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贯彻创新学习的理念、原则、方法,推动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以上便是通过恰当、巧妙的导语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巧妙设疑,自主探究。

借助导语,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氛围并明确学习目标之后,便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与这首诗有关的内容:字词、作者简介、诗歌写作背景等,其目的是更好地学习把握这首诗。在初步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巧妙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课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明家都应归功于此,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而我则要说,学习的智慧更在于遇事都问为什么。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疑”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质疑、释疑过程中,才有创新。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得和进行创新。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说明思考者思考不够,这样只会荒废学业。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进行创新的关键。但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呢?

背景资料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不过当时的徐志摩留下的是英文版的《再别康桥》,当时是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翻译过来的。

篇13:《再别康桥》教学案例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

一、《再别康桥》一课教材地位

《再别康桥》这首诗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二首。作为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这个单元选编了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这个单元是这一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再别康桥》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中新诗鉴赏的开始,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

二、《再别康桥》一课教学难点

诗歌是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样式,是抵御物化世界的利器。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最难把握的。因为诗以抒情为本,情感的抒发往往比较含蓄、隐晦,所以,诗歌鉴赏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教学中要防止僵化、片面解读,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鉴赏诗歌的多种途径、方法。如:知人论世的方法,注意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背景与内容也不可、不必机械地一一对应;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等等。总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悟性和灵性。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及文学鉴赏的初级阶段的开始,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的第二首诗《再别康桥》则是鉴赏中国现代新诗中的名篇佳作的开始,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作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防止僵化、片面的解读,而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并能运用这些途径和方法去鉴赏其他诗歌作品。

因此,《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对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特点的把握,引导学生借助这节课所学到的.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继续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新诗作品,进而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

三、突破教学难点的创新教学设计

1、借助导语,创设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兴趣----求知、探索的兴趣,而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为了评价课堂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兴趣是什么呢?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一个人渴求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接近该事物或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完成这种活动的效率。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个体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强大原动力。正因为如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得以发挥,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便是通过设计巧妙而恰当的导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调动其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授《再别康桥》这首诗时,便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两首词,初步接触了现代诗歌,也初步掌握了鉴赏现代诗歌的一些方法技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习诗歌时,应从那些方面入手进行鉴赏呢?”这段导语,以提问的形式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听完这段话后就会立即思考这个问题,并在头脑中归纳出答案:“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感情。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调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鲜明生动的形象(意象)。品位诗歌意境,感受意境之美。”这样,这小小的一段导语,既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又引导学生领悟这节课依然是用这种途径和方法鉴赏诗歌,进一步明确了鉴赏诗歌的途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用下面的导语,进一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鉴赏现代诗歌《再别康桥》。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诗人徐志摩诗歌的代表作。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方面的特点,体会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把握了这首诗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这样,这节课的难点便十分明确了,而学生们也更加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和无目标的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创新教育、创新学习中。学习者有目标,常常会根据目标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而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即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创造性地学习。有人曾问:“学生是什么?”诗人罗伯特.弗罗斯对此做了这样的回答:“学生是已经有了某种知识程度而想更上一层楼的人。”他的话指出了两个重点:知识与欲望。有了一定的知识做基础,加之以相应的欲望----在学习上便称之为学习目标,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而有了这种积极进取的动力,便会鞭策学习者勇往直前、努力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的明确,往往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大大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贯彻创新学习的理念、原则、方法,推动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以上便是通过恰当、巧妙的导语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巧妙设疑,自主探究。

借助导语,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氛围并明确学习目标之后,便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与这首诗有关的内容:字词、作者简介、诗歌写作背景等,其目的是更好地学习把握这首诗。在初步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巧妙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课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明家都应归功于此,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而我则要说,学习的智慧更在于遇事都问为什么。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疑”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质疑、释疑过程中,才有创新。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得和进行创新。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说明思考者思考不够,这样只会荒废学业。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进行创新的关键。但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呢?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一方面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方法指导下,不断有“疑”,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便是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在这节课里,我便设置了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根据“两名同学介绍的背景,结合这首诗的标题,大家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这种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能不能举例说明?”通过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情感,欣赏了本诗美的情感,离突破本文难点又前进了一步。在把握这首诗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继续设疑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这首诗‘美’的地方还不止这一点,还美在它的语言它的富于音乐性上。请同学们就这两点做简要分析。”这一问题的提出以及学生的回答,更突显出学生对这节课的难点----徐志摩诗歌风格:节奏整齐、押韵和谐;音节抑扬、结构反复;语言清新、流畅自然;比喻新鲜、准确生动----的掌握更进一步。

教师的设疑犹如溪水中的踏脚石,但想要真正度过溪水,就必须依靠学习者自己的努力。这就是指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的自主探究意味着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学习;也意味着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教师、教参的依赖,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变得独立和有所创造,这正是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具体表现和创新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如这节课,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首诗中,诗人特意选择了一些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那么,这些独特的意象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创造了怎样的意境?请再次朗读,体会、讨论。”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问题的答案,也进一步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徐志摩诗歌风格之一:独具特色的意象(意境美)。至此,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全部被学生掌握,而距离突破难点则只有一步之遥。

3、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

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把握了《再别康桥》这首诗的风格特色。那么,作为徐志摩诗歌代表作品的《再别康桥》,其风格特色能否代表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呢?其诗歌的风格是怎样的呢?

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当然也是创新学习的核心,惟有实践,才有创新,脱离实践,就会扼杀创新。所以,这节课突破难点----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的创新教学的设计便是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即运用这节课学到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去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较有代表性的诗歌,举一反三。

这两首诗分别是《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沙扬那拉一首》。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鉴赏这两首诗,得出如下结论:这两首诗无论是从表达情感上,还是从诗歌的节奏、韵律、结构来看,其风格特点与《再别康桥》大致相同,由此可推断:“《再别康桥》的风格可以代表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至此,本课难点彻底解决。

为了进一步强化这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真正理解掌握这节课的内容,还可采用课后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加强了解,因此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比较徐志摩诗与毛泽东词的风格有何不同,并能阐述其不同的原因。”这样,理论进一步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比较鉴赏,使学生触类旁通,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教学效果

这节课由于采用了这种创新教学设计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极大地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效果很好,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充分了解并具体实施了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变得独立、自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又通过对徐志摩另外两首诗的比较鉴赏,训练了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加之课后作业的布置,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14:《再别康桥》教学案例

我说,同学们,这里要讲一点文学史了。中国的诗歌,不是诗就是词或者是小曲什么的,一般比较短小,长的也有,但不是很多。格式比较固定,写起来入场就行了。但到了近代,中国人开始借鉴西方人的诗歌,写起了所谓的新诗了,常常写得很长很长。有学生笑。先是晚清人在诗歌用新词,后来到了五四前后,终于有“我们的朋友”胡适之先生,也就是我们安徽绩溪人,出来写新诗了,他写了一个诗歌集子叫《尝试集》,其中的诗歌当然佳作不多,但具有开创意义。他主要是将散文的句子,用我的朋友干国祥的话来说叫“锯”下来,一截一截的,但在当时却有了别样的新鲜。后来,就像今天一样,青年人总是喜欢新的样式的,所以青年人学写新诗的便多起来了,赶了时髦了。学生笑。我继续说,我对现代诗歌没有什么研究,只是凭大体的印象,哪位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找有关的书读读,估计你们没有这个兴趣。又笑。我说,在胡适的基础上,后来出现了一大批文学流派,什么创造社啊,新月派啊,湖畔诗人啊,上个世纪二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百花绽放,好不火热呢。仅仅就诗歌形式的发展来说,我们前面所学的戴望舒功劳不小,将现代诗歌做得很精致,他创作的诗歌有了中国古典诗的“魂”,或者说是“神韵”了。在此之前,要提到的两位,一位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多情的种子徐志摩,另一位与他同气的我们都知道的斗士闻一多先生,他们在现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上做了很多事情。好了。就讲到这里。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我说,我先来读读这首诗。(读,略)学生有些兴奋,我说你们读吧。于是很有些学生很忘情地读。有摇头晃脑的,有比画着手势的。课堂应该有声音,我也颇有些受其感染了。显然这几节课的引带没有白费。

略而沉思之后,我说,读就到这里,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要交头接耳,唾沫横溅,方是境界。学生笑。我说,声音大一点,谈谈对这首诗初读之后的感受,或者也可以谈谈你对诗中的一些精彩的句子的喜好与理解,开始吧。于是学生交流。上次来随堂听课的老师说,没有想到几天下来孩子就有这么大的'变化,我说,课堂其实就应该是一个场,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你心中实实在在地有“人”在。闲话休提,看看学生交流得差不多了。便开始进入文本。

我说,下面请大家谈谈读了这首诗歌后的感受?没有人应声,问了几遍,还是没有应声。想找几个学生起来回答,但还是忍了。我不能像有些老师那样,孩子不说,硬要说点什么。当然,在教师的点名下,学生一般是会说点什么的,但又能够说出什么呢。天知道。这样做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课堂上的某种需要吗?

我说,大家看看诗歌的注脚的地方。大家看,有了一点兴趣。我说,诗歌写在什么地方?学生说在“中国海”。我问,“中国海”在什么地方啊?学生说不知道。我说,所谓“中国海”者,是说航船到了中国的海域,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张草图,然后说,中国的海域自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大家看看,船从哪里到中国海的?有学生说可能从南边吧。我说是的,大体上都走这一路。从英国出发,可以有两条路,一条往南经过好望角,到印度洋,再经东南亚,过马六甲海峡进到中国的南海,另一条是……学生说从地中海,过苏伊士运河,进印度洋,然后是相同的路径到中国南海。我说,大家看看从英国出发经过那么大的一个弯子,再折回中国海,甚至开要到中国本土的时候,“才”写了这首诗歌,说明了什么?或者说这里有什么问题呢?学生说,路途挺遥远的。我说是这样的,从此离开英国的时候是可以写的,为什么要等到开到自己的本土的时候才写呢?有学生说,“我瞎说啊,可能是快到自己的国家的时候,才想起来的吧”。我说,高中学生了,不能用“瞎说”这样的字眼,换成“我以为”,或者“我认为”怎么样?她说好。我说你坐下。然后我再问了一遍,有学生说,可能是到了中国海,有了很多的感触吧。我说究竟可能是一种怎样的感触呢?他说,具体我也不知道,感觉当时中国挺黑暗的。我说,“你所讲的有道理”,那为什么感到中国黑暗了,就写出这首诗歌呢?学生说不知道。

我让他坐下,然后对全体学生说,我们换一个角度,先不说这些,我来问一下,班上有哪些同学会写诗歌呢?众人涌动,都指向了查同学。我说,查同学你起来说说可以吧。他站了起来,就是在前次课堂上被我夸奖“丈夫柔情”的那位,他说一种情况是心中突然想写,灵感来了,另一种情况是受了什么刺激,也会写出诗来的。我说很好,还有没有那位同学是写过诗歌的?坐在窗子底下的一名同学站了起来。我问他写诗的体会。他说他一般是晚上写。我又问他具体情由,他说晚上安静,空气里有一丝惨淡的东西。我说那你写出的诗歌一定有点伤感了。他说是的,有时回忆同学,有时是想到某一件往事。我说,诗人所说的话就是不一样啊。

然后,我对着众人说,你们看看诗人徐志摩为什么到了中国海之后写出了这首诗呢?有学生说是灵感的突然到来,很想写便写了。我说有道理,徐是率性诗人,挥手而出,有你所说的那种风度。又有学生说,他肯定是到了中国海,离中国近了,马上感到中国的黑暗而怀念起英国康桥来。我说,康桥在徐的心中可能是怎样的?他说应该是很美好的。我说,你何以见得?他说,从诗歌中所写的情况来看,应该是非常美好的。我说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不过我还想问你,徐的散文或其他诗歌你读过没有?他说没有。我问其他同学读过没有,都说没有读过。我说,大家要补补了,现在没有读没关系,以后还不知道就不好说了,是吧。我说,在《我所知道的康桥》等散文里,徐的笔下是星光,是水声,是近村的晚钟,是优美、宁静而和谐的,甚至带着些神秘,而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他的性灵之中,你们想想,这对徐来说康桥意味着什么?学生说,真美啊。有学生说简直是天堂了。我说,是啊,在徐的心目中,康桥是一块“圣洁”的土地啊。说罢,将“圣洁”二字写在了黑板上。所以说,那里又如何不使他魂牵梦绕呢。我说,这首诗上完了,我还要给你们读读徐的散文呢。众生兴奋,不表。“面对沉沉黑暗的中国,诗人是心情是沉重的,对康桥自然是充满着深切怀念的,”我说,“所以说,刺激的说法不能没有道理的。”

“但我想,可能性更大的一种是,你们看看,从英国到中国的航程有多远……”学生比画着,我说在这期间,一个人192x年在那里学习的人,事隔6年之后再去那里,然后又离开了,你们想想,会……学生说,会有很多话要说,会有很多事要做,我说,这一切诗歌里都没有写,而一直到中国海上的时候诗才写出来,确实值得思索的。那么长的路程,几个月啊,会有多少的事情在他心中熟稔了多少回呢,他想写,但他一直没有写,那里的一草一木对他来说是最熟悉也不过了,但他就是什么都不写。一直到了中国海上的时候,终于像个孩子一样,当然很绅士地,将一腔倾泄而出。

有学生说,老师你所说的可能吗?我说,我也不知道,这可能只是一种想象了,不过,诗歌中也许会有答案吧。我说,我们还是读读诗。于是学生读。

我说,我们来看看诗歌的第一节,我向来看中“第一节”,觉得里面有很多含量呢。

篇15: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品读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理解诗中的意象。

2、通过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体会诗歌整齐的章法美、和谐的音韵美。

3、通过搜集和筛选徐志摩的有关资料,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美。

【教学重难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独特的意境美。

2、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赛诗会

古人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古诗中很多吟咏离别的诗歌,你能说出几首?

课件展示: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玲》

4、离愁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王唯轻拂杨柳吟诵出“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绝唱,高适在漫天飞雪中用“天下谁人不识君”诠释着离别的豪迈大气,柳永则将离别定格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永恒凄楚……或许就是因了这一次次的离别,世间万物也变得多情,过往的岁月也变成了美丽的永恒。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隧道,用一份如水般玲珑透明的心境走进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一种曼妙柔美的哀愁,聆听一场炫美华丽的离别!而这离别的对象,既不是恋人,也不是亲人、朋友,而是……

【板书:《再别康桥》 徐志摩

二 走近志摩

课件展示:徐志摩(1896—1931) 别名:南湖、云中鹤

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诗人

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

主要作品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他是现代诗坛上划过天空的美丽流星,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了,把思念留给了整个中国诗坛,也留给了中国新诗诗坛许多千古绝唱。这首《再别康桥》就是他的代表诗作。

三 走近康桥

1、由题目可知,诗人告别的对象是?(学生集体回答:康桥)

康桥,是世界名校剑桥大学所在地,她不仅像一位充满智慧的知识女性,更是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让我们轻轻地走近她,欣赏她。

康桥图片展示(配乐:《星空》)

2、康桥情结:

19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他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5年和1928年,它曾两次重返康桥。本诗便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所以说是再别康桥,即再一次与康桥分别。

四 聆听诗歌的音乐美

1、因着感激和热爱,而又是再一次离开这挚爱的康桥,诗人的感情必定是依依不舍的,那么我们如何读出这种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开始读诗,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用心读,先自由地放声朗读,待会请同学们自我展示。

(学法指导:注意朗读的节奏是否正确,不能把完整的句子读破了。注意每一句诗的重音,有没有突出来。音量是否适中,音调是否舒缓得当。是否投入感情。)

2、先自由举手,再点名读,可读整首,也可选段读。

(学生点评穿插其中,教师适时点评,指导朗读)

4、大师朗读:聆听配乐朗诵,指导学生模仿跟读。

5、请一名有朗读功底的同学,和着音乐,纵情朗读。(配乐:《再别康桥》)

6、音乐美:

有人说,这首《再别康桥》是音乐美的典范,你认为呢?

(学法指导:语言文字内在的“音乐美”主要借助节奏、平仄、押韵、双声、叠韵等形式表现出来。)

和学生谈论后展示课件总结

押韵。每节押韵、逐节换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使用,更增强了诗的这种节奏感。

五 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1、和着美妙的音乐,想必同学们的眼前一定浮现出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说出来让大家共享,举个例子——老师给出了第一节和第七节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根据示范,为其他几幅图画命名。

参考:招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艳影图、水底青荇招摇图、榆荫青潭浮藻图、满载星辉寻梦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挥手惜别云彩图。

2、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图都是由一个事物构成,例如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一支长篙等,这些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 那么,在诗歌中这些融入诗人情感的载体,称为意象,板书:意象=物+情,学习诗歌必定离不开对意象的分析。

3、好,我们再次回到这几幅图。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品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小组讨论)。

参考句式:我喜欢 图,诗中这样写道 ,从中我读出了作者 的感情。

举例:我喜欢河畔金柳艳影图,“柳”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本就有惜别的含义,诗中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情感的景物化作有情感的生命活动,温润可人。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从中我读出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从中感悟出情感美。

教学设想: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用与诗歌每一小节意境相配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4、绘画美总结: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

片深情。全诗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美丽的画面。如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我们说徐志摩的诗歌极具绘画美。

六 探讨诗歌的建筑美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在他的这首诗歌中,不仅贯彻了“音乐美”和“绘画美”的主张,还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你能从全诗的结构上说说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建筑美”的?

建筑美: (1)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2)首节和末节,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八 结语

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诗人用一颗敏感的心,用多情的种子孕育着心中的花朵,不管是什么颜色,什么风格,都一准用芬芳传达“爱”、“自由”和“美”。

康河的水,曾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或许生命的河流就是一段曲折的沧桑;岁月的清溪就是迢迢前去的逝者,那么,我们便是那能听得康河之水清音的过客,希望这节课也一样能开启我们感受真善美的心灵!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通用6篇)】

篇16: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吟诵诗作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师生明确:

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教师可播放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录像或幻灯,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谶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

2、了解诗中内容大意:

师生明确: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三、课后练习

1、完成练习。

2、谈谈你对徐志摩诗的认识,将所获写成三四百字的小文章。

篇17: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全诗巧妙的构思,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层面:朗读、设问、启发、讲解相结合。

3.情感与价值观层面:领会诗人的惜别深情。

教学重点:全诗意象的把握和体味。

教学难点:诗人对康桥的深沉情感及新诗鉴赏方法。

教学设想:

一、回顾离别诗作,引出《再别康桥》

古来痛苦之事莫过于死别,恰如归有光的三番丧亲,林觉民的就义别妻;死的别离纵是无奈,也只得坦然接受,而生的分离更令人黯然伤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此去经年,纵是良辰美景虚设,更与何人说”的凄清。

古人对于离别有着深深的体会与情思,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板书:再别康桥)

二、知人论世:介绍徐志摩个人资料,他与康桥的渊源。

(1)学生读一读诗歌,说说诗人的初印象。(情感细腻、对母校的不舍、爱自由有梦想)

(2)作者徐志摩,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深受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形成独特的人生观:追求爱、自由和理想的美。他喜欢以浪漫主义的情思、笔调抒写自我的性灵。诗作章法整饬,讲究意境和形象,形式富有变化,代表作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

他曾经这样写到:“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三、朗读。(音乐美、建筑美)

明确:句式:四行一节(整齐)。

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学生自由朗读;

齐读;

教师范读;

体会、找差距;

齐读,指名读。

诗歌朗诵不仅要咬准字词的读音,更重要的是融入自己的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诗人怎样表达自己惜别情怀?)

1、[问]: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

2、(1)找寻意象:这康桥以及它周边的秀丽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感受的。

[问]: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板书,图画PPT展示,绘画美)

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2)分析意象:哪些景物或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3、总结意象: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是“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

引导学生感受全诗意象之美:全诗通过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康桥时的那份恋恋不舍,那份依依别情,诗人对康桥由衷的喜爱。

附:意象句子分析:

(1)云彩。离别的对象与众不同。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2)金柳。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的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还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3)青荇。刚才讲到了柳,还是一种很美的植物,而且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安有个地方叫灞桥,是古代送别的地方,伤心不过灞桥柳。但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明确:本来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于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当它们变为诗人笔下的形象时,也就饱含了诗人的情感。(这时候,我们就称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为意象。如果没有负载这种情感,就只能称物象了。而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

(4)潭水。这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那么这个梦引起我们什么感觉呢?这使我想起了闻一多先生纪念它的长女夭折时写的一首诗。他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大家知道梦时美好的,钟时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

(5)“长蒿”一句。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的两年,悠哉悠哉。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6)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句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句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萧“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为什么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这不是浪费语言,而恰恰是他的重点。

(7)“轻轻的”“悄悄的”“沉默”。营造的气氛轻松。“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但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篇18: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和建筑美。

2、通过《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理解。

【教学方法】

本文是高一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首新诗,本课的教学意在使学生培养起对新诗的欣赏兴趣,初步了解新诗鉴赏的基本知识,学习感受新诗语言和意境的技能。为此,本诗的教学采用如下方法:

1、知人论世法:

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他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徐志摩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康桥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地位具有某种相似性。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2、品读入境法:

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

3、对比鉴赏法:

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可以与古典诗歌的送别诗在告别对象、告别时的情感、告别时的氛围等方面构成对比,在对比鉴赏中领会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你所知道的徐志摩

出示徐志摩的照片,让学生说说他所了解的徐志摩。

1、徐志摩的情感历程:熟识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笑。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徐志摩的生命被热爱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延续: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

2、徐志摩的人生经历: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3、徐志摩的诗歌作品:

播放歌曲《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片断,出示《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再让学生说说读过的志摩的诗。

二、初读诗歌,谈谈感受

情境营造:

正如英年早逝的徐志摩是他生命中三位女性永远的珍藏一样,康桥的生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也是一个永远的情结。

《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请自由朗读本诗。读后,用一句话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次研读,鉴赏诗歌

1、朗读指导:

(欣赏配乐朗读,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

注音:

荇(xìng) 斓(lán) 畔(pàn) 溯(sù) 篙(gāo)

语气:

舒缓、低沉。

节奏:

轻柔、和谐、回环复沓。

押韵:

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2、内容研讨──读懂诗人:

新诗的内容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诸如语言的运用、意境的创设、情感的变化、结构的安排等,现在,请大家任选一个学习主题,认真研读课文。研读过程中,在笔记本上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读后,学生交流。

可以将问题细化为:

⑴ 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招摇”:青荇随水流晃动的姿态在诗人眼里是轻松自在的,又仿佛在招手欢迎。“招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漫溯”:听从心灵的召唤,随意地追寻往日的足迹。“漫溯”一词既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恋,也显现了诗人的潇洒风采,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沉淀”:与“揉碎”一词相照应,旧地重游,人事已非,依稀可见往日有过的理想和愿望。“沉淀”二字包含着对往日的追忆,更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首尾分别用了“轻轻”和“悄悄”:“轻轻”“悄悄”“沉默”营造了寂然无声、依依惜别的氛围。“轻轻”侧重客观状态,而“悄悄”着重主观意向,写出诗人不愿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与美丽,更显对康桥的一往情深。

两个比喻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拟人手法:夏虫也为我沉默。

⑵ 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饱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

① 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意象?

意象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② 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

夕阳照耀下的柳树,充满了依恋的柔情。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③ 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④ 夏虫。连虫子也在这宁静而充满深情的意境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仿佛知道诗人的心声,为他它停止了夏夜的例行歌唱。在有情人的笔下,虫声会报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纱窗”;花鸟会哭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与上面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⑶ 在古典诗歌中,彩云、金柳、青荇、天上虹等意象具有怎样的文化传统?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是形容美丽而倔强的晴雯的;“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是描写纯洁善良的迎春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柔顺飘拂的荇菜用来比喻窈窕娴淑的女子。

《再别康桥》在传情达意时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色彩缤纷,静谧柔美的意象来表达浓郁的女性情思,这或许是与诗人对母校康桥情人般的痴恋,慈母般的挚爱的情感有关,或许也与他置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关。

⑷ 在回忆往昔、挥别康桥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波动呢?

开头“轻轻的来”,奠定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金柳”“青荇”两节进一步表达对康桥的无限依恋;拜伦潭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依稀可以想见当年的豪情壮志,而这些如今都已成幻梦,令人惆怅不已;“撑篙漫溯”“放歌星辉”是在想象将对康桥生活的再一次重温,也将诗人的感情提升到了最高点;但转眼间回到现象,“忽然间想起这是一个分手的夜”,无限惆怅重回心中。而对康桥的依恋之情贯穿始终。

3、移情入境,读出自己:

罗曼·罗兰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阅读诗歌时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这首《再别康桥》里,你读到的是怎样的自己?请说说本诗最打动你的地方。

举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

夕阳里再见金柳的羞涩和喜悦;

理想破灭的伤感。等。

四、对比赏析与结构重组

1、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感伤,也充满了依恋,更让许多东西变得美好。离别也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回顾我们学过的经典诗词,你记忆中最难忘的离别诗篇是什么?《再别康桥》跟它们相比,有哪些不同?

学生背诵离别诗名句: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

在这首诗里:

⑴ 告别对象由人间转向天空的云彩,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⑵ 诗人为别离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⑶ 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见机器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特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

2、这首诗中,引用最多的诗句是“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学过的唐诗中,有没有见过“挥手”?请把有“挥手”的唐诗背诵出来。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现在请仿照《送友人》,把《再别康桥》改写成一首五言律诗。

〖参考答案

再别康桥

康桥夕阳中,晚云红似火。

金柳荡艳影,青荇摇柔波。

清泉彩虹梦,星辉长篙歌。

挥手悄离别,夏虫也沉默。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离愁、旧梦

爱 ═════╤═════ 美

(喜悦、依恋) (意象、语言)

(说明:板书设计力求简洁而含蓄。“爱”和“美”既是徐志摩的人生追求,也是《再别康桥》一诗给人的最主要印象,徐对康桥的爱体现在再聚康桥之时的喜悦与再别时的依恋,而本诗的意象、语言均给人极美的享受。而萦绕在诗人心头和诗句行间的是挥不去的离愁和别不了的旧梦。)

【资料卡片】

1、关于志摩: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2、我所知道的康桥: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3、其他名诗: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仔细的观察,抓住最有代表的一瞬。)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新奇而准确的比喻。)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直抒胸臆。)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复杂的情感。)

沙扬娜拉!(照应题目,无奈分别,珍重,珍重。)

注:括号内容为评说。

篇19: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实录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实录

《再别康桥》采用现代白话形式,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含虚、典雅,又采用了音语中的语法调式,可谓中西合壁。

师:(伴乐)在中国诗坛上,有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不曾带走人间一片云彩,却把另一片“云彩”留给了我们,他就是唯美而浪漫的徐志摩。今天就让我们沿岁月的河流漫溯而上,在大洋彼岸康河的柔波里,去追寻千古诗人徐志摩的精神故乡,重温他的康桥之梦。(出示幻灯:题目、作者)

师: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1:告别的对象是康桥。

生2:是一首送别诗。

生3:从题目可以看出作者不是第一次离别康桥,可见作者对康桥的感情很深厚。

师:康桥在哪?

生4:文章注释①上写道: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

师:你预习得很认真,为什么一个异域之城会让诗人如此的魂牵梦萦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歌的写作背景。(出示幻灯:写作背景)(学生齐读)

康桥,即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1922年,诗人曾游学于此,在康桥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他有时在葱绿的草坪上,看书或看云,有时在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有时在星光下听水声……,康桥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开启了他诗人的性灵;康桥浓郁的文化熏陶,使他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写作道路;在康桥,他一见倾心地爱上了活泼美丽的中国少女林徽音,这一段没有结局的恋情让他刻骨铭心。为此,1922年回国前他作了长诗《康桥再会吧》,1926年写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故地重游,思绪万千,在归国的海轮上,创作了《再别康桥》这首传世之作。

师:原来,康桥给诗人留下了这么多美好的回忆,怎能不让他眷恋不已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名家是如何演绎这份眷恋之情的?用一句话说说这首诗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出示幻灯:配乐朗读)

(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好的诗总是能感染我们每一个人的情绪,听完后,说说这首诗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生5:这首诗的意境很美,首尾呼应,很容易背诵。

生6:我觉得康桥的景色很美丽,我有一股前往一见的冲动。(生笑)

生7:读了这首诗后,我觉得很像王维所写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生8:我从这首诗里感受到作者那一股淡淡的忧愁和依依不舍之情。

师: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出这种依依不舍之情呢?

生9:语速要慢一点。

生10:要读得深沉一点才能表现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师:好,那我们就带着感情舒缓深沉地一起齐读这首诗歌。

(生齐读)

师:看来大家已经提前进入这场告别了,不过刚刚读的时候有几个字音不够准确,例如:满载(zài)青荇(xìng)似的(shì)漫溯(sù)

师:诗人踏着余辉再次来到熟悉的康桥,他是来向谁告别的?

生11:向康桥的人和事。

师:那诗中有没有直接写出他是来向谁或是什么事情告别的?

生齐:没有。

生12:诗歌是通过康桥的景物来表达对康桥的人和事的回忆眷恋之情的.。

师:那么是哪些物呢?

生13:云彩、金柳、青荇、水草。

生14:还有榆阴下的一潭、夏虫。

师:(幻灯:板书景物,桥的图形)在诗歌里我们把这些用来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叫做意象。“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表达眷恋之情的呢?我们先看范例引路,诗歌的第二节。(出示幻灯)

师:请你来朗读一下第二小节,其它同学思考右边的三个问题。(生15读)

(1)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你的理解。

(3)怎样处理停顿、重音、语速、语调才能读出这种情感?

(生15读)

生16:作者选取了金柳、夕阳中的新娘、艳影表达了作者对康桥喜爱和无比眷恋之情。

生17:作者把在夕阳映照下镀上一层金色的柳树比喻为美丽羞涩的新娘,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柳树秀美婀娜的美好姿态,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柳树的喜爱与赞美。

师:不错,能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同学们再想想:作者把柳树喻为新娘,还有没有别的特殊意义。

生18:诗人一定是想起了他与他钟情的中国姑娘在河畔上散步时的甜蜜场景了,这也是作者眷恋康桥的原因之一吧。

(师生齐笑)

师:你想象力很丰富。谁再来分析?

生19:诗中说“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我想这里的“荡漾”也表明康桥的人和事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表达出了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师:这位同学能从动词的角度来分析,这一节里,还有哪些词也很特别的?

生20:“金柳”的“金”和“艳影”的“艳”两个词语描绘出了色彩鲜艳的画面,也能衬托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师:那我们怎样朗读才能传达出作者的那种愉悦和眷恋之情呢?

生21:“金柳”、“新娘”、“艳影”、“荡漾”这几个能表表达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语要重读。

生22:“那”后要停顿一下, “夕阳中的新娘”要读出那种喜爱之表,语调高一点。“在我的心头荡漾”要读出那一片深情,所以读得深沉一点,特别是“荡漾”那个词。

师:那你带着你的理解朗读一下这一小节。

(生22读,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带着感情齐读一下这一小节。

(生齐读)

师:我们刚刚通过诗人笔下美丽的金柳体会到作者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大家从范例中能总结出哪些赏析诗歌的方法?

生23:要抓住意象。

生24:从修辞、词语来分析情感。

师:具体分析诗句表达情感的过程我们叫品意境。

生25:还要读出情感。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抓意象、品意境、悟情感、动情读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选取你喜欢的一节或几节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生小组合作讨论,师行间指导)

(全班班交流讨论结果)

师: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讨论,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探究结果?

生26:我喜欢第三节,作者抓住青荇、水草来表达作者对康桥的无比眷恋。诗人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里的“甘心”表明也心甘情愿地做一条康河里的水草,那样就能与康桥形影不离,与康河“水乳交融”了。

生27:我想补充一下第二小节,诗人说“青荇”是绿油油地,说明在康河里生活得很幸福,暗示着诗人在这里的回忆也很美好。“招摇”运用的是拟人的手法,表示对诗人这个老朋友的招手欢迎,所以才说“甘心做一条水草”。

师:能抓住修辞、意象、词语来品析诗歌,那你们这个小组有声音来传达你们所理解到的情感,其它同学作点评。

(小组读)

生28:我觉得语速稍快了点,最后一句里的“甘心”要读得深情一点。

师:那你带着大家读一读这一小节。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再别康桥优秀课堂实录

2.《再别康桥》的课堂实录

3.再别康桥上课实录

4.《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记录

5.《再别康桥》教学课堂实录

6.《再别康桥》的教学实录

7.再别康桥获奖课堂实录

8.公开课《再别康桥》课堂实录及点评

9.《再别康桥》课堂教学实录

10.再别康桥课文教学实录

教案的标准格式

《再别康桥》教案优秀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标准教案格式范文

加速度说课稿

《再别康桥》说课稿参考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6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7

《再别康桥》的优秀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设计

现代诗歌鉴赏--《再别康桥-徐志摩》(选修教学案例)
《现代诗歌鉴赏--《再别康桥-徐志摩》(选修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现代诗歌鉴赏--《再别康桥-徐志摩》(选修教学案例)(精选19篇)】相关文章:

《再别康桥》教学过程设计2023-08-11

高二新教材《再别康桥》教学设计2023-08-04

《将进酒》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2022-05-06

高中《再别康桥》的教案2022-10-15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实施计划设计2022-09-13

高三语文教案:再别康桥2022-06-07

《中秋节》优秀的教学设计2022-07-21

徐志摩《再别康桥》课堂教学实录2023-02-27

《再别康桥》课堂2022-07-30

优秀教学设计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