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时间:2023-10-21 07:39:08 试题试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合集11篇)由网友“vip1983”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篇1: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题整体分析:持续维稳、稳中稍变、紧贴课本、靠近生活、关注文化。

这次元调在题型方面持续维稳,延续了中考语文试卷题型,持续体现课改特色和课改理念,注重考查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并引导学生关注和提升自我内在修养。纵观今年元月调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整张试卷体现出持续维稳、稳中稍变、紧贴课本、靠近生活、关注文化的特色。

1.持续维稳--考试题型及内容分析

今年元月调考的试卷题型和去年中考、元调试卷基本一致。本次调考试卷还是7大题20小题,在内容排序上延续了去年的模式,各题型分值保持不变。基础题部分考查学生对常用字、词,汉语语法及语言逻辑和连贯性的掌握和使用情况;社科类文本阅读选取的是《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彰显了武汉市的选文特色--关注生活,思考生活,考查形式仍是3个选择题,考查重点仍是信息的整理和归纳;文言文阅读不再选自九年级课文内的文言文,一改前几年元调的文言 篇章来源的特色,更接近中考的文言 篇章选文;默写和去年中考的语文默写题型、分值以及难度一致;现代文阅读是选取了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文集中的一篇《放学》,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语言综合应用考查了信息的概括及分析,关注阅读生活;作文延续去年元月调考命题作文的形式和风格。

从题型看,可以说是考生熟悉的大家的作品或常练习的体裁类型。因此,考生对试卷题型很熟悉,上手较容易。这是元调语文试卷所体现出来的持续维稳的特点。

2.稳中稍变--变化题型分析

作为有“小中考”之称的元调,此次元调试题也体现了命题者在考题形式和难度中积极寻求变化的努力。

在基础选择题中,第一道题目没有考查字音,而是直接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

例如, 元调备考时考生都准备的是课内的文言文,而此次出题却一改往日的文言 篇章来源的形式,难度有所增加。

此次调考另一个变化就是现代文阅读的题型分值变化,句子的赏析在平时的练习中一般是4分,此次为6分,且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性的 篇章,在题目的设置上能更好的区分优等生和中等生的阅读能力。

4.靠近生活、关注文化--命题导向分析及预测

整张试卷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靠近生活、关注文化了。试卷中多处体现出命题者对初中生成长和教育的关注,对生活热点的思考。语言文字综合应用题有关阅读书目的调查,命题作文“我的阅读故事”或“我所理解的阅读”,都体现了命题者要求学生密切关注生活,关注文化和社会的特点。

这一导向无疑在暗示考生们应该从生活、从文化、从社会本身出发,多观察,多思考,提升思考能力,升华内在修养。

二、考点分析 :总体难度系数0.65

题型

考点

分值

难度系数

基础知识题

(1)字形

(2)词语运用

(3)语病

(4)语句的衔接

第一道题目直接考查课内词语的字形,没有考查字音,错误选项是“雾蔼”字形错误。

第二题是课内的选词填空。语句全部出自于课本,比较简单。

第三题:是语病题。考察的病句题型中的九种问题,要求学生要理解,掌握规律。

第四题:要将句子归到原文中去。这道题只要清楚了句子的意思和文段的各个层次即可准确无误,训练语段的理解能力和逻辑层次。

12

0.75

社科类文本阅读

(5)细节考查

(6)主旨概括

(7)推断分析

内容上沿袭了武汉市选文的一贯特点,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考点的设置都是对原文信息的筛选、理解和整合。考生在做这样类型的题目时,要细心地和原文进行严格比对,特别要注意那些易混淆的限定性、修饰性成分,同时,要对原文句式进行一定的转换,注意选项和原文之间的换元陈述关系。总体来说,这次社科类文本阅读难度不大。

9

0.70

文言文阅读

(8)文言文实词

(9)文言文虚词

(10)文言文信息的筛选和理解

(11)文言文翻译

此次调考的“文言文阅读”选取的片段来自于《冯谖客孟尝君》,仍为常考的人物类文言文,题型固定,实词、虚词、信息筛选和理解、语句翻译。题目不难,设题体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课内知识的迁移。

第8题文言实词的考查,为固定题型。四个实词都是将课内知识迁移,考生容易推断。同样考到了“之”的实词用法,此为常考点,易于辨别。

第9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于”这一文言虚词为常考文言虚词中的一个。考生只需先判断出题目中的“于”为“到---”即可,因为四个选项均来自于所学课文,考生若想选对这一题,需要对课文掌握扎实。

第10题文段内容的理解和筛选题,干扰因素不大,抓住语段中最后一句“孟尝君顾谓冯谖”即可判断出孟尝君并未辞退冯媛,不然不会出现这句话。“c”较容易的即可排除。

第11题文言文翻译有两个重点考查点,一为名词动用的用法,“衣冠”在这里为名词动用,翻译为“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第二为“来何疾也”的翻译,何:用在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译为“怎么这样”。也:呀,与“何”相呼应,表疑问。故应翻译成“怎么这样快呀!”

翻译以直译为主,兼顾流畅顺达。

13

0.52

古诗文默写

12、古诗词的默写和理解

10

0.70

现代文阅读

(13)文章情节的概括

(14)赏析句子

(15)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的分析

(16)自主探究类

此次选择是大家所熟悉的作家龙应台的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在阅读的时候,仔细读出体现作者内心思想感情变化的词语。

第13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脉络的梳理, 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段落层次概括的能力。

第14题语句的赏析,要注重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有一定的难度。

第15题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写作结构的变化。不少考生感觉很陌生。一定结合“文本”并且联系题干所限定的词语作具体分析。

第16题考查了文章的主旨,并注重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

18

0.50

语言文字运用

(17)调查问题的设置

(18) 信息的'概括和分析

(19) 语言的具体运用

这次调考综合性学习题目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题型跟往年题型基本保持一致。17题为设计问题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8题为概括信息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19题为口语交际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这次调考与往年相比,又多了一些创新。比如18题,既考学生的筛选信息能力,又考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说比往年稍加一点难度。再比如19题,以往参观或调查类的题目只是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要求即可,而这道题是在一定的情形下(吵闹),提出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提出要求的同时,还要做到“保证”,解决刚才的“吵闹”情形,因此相对难一点。

8

0.68

作文

(20)文字综合运用

武汉市元调此次是命题作文。

这两个题目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写散文。

记叙文:《我的阅读故事》可以写一个或几个跟阅读相关经历的故事,写出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和领悟。要求:过程完整,具体,条理清晰,描写生动。

《我所理解的阅读》可以写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的一些感受以及“我”由此得出来的一些有代表性和特点的观点和看法。

议论文:主要侧重于第二个题目《我所理解的阅读》,谈出对阅读的看法,对自己有怎样的启迪,或者自己有怎样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思路清晰。

散文:两个题目都可以写散文,谈出自己对阅读的感悟。要求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可以以“阅读”为线索,铺排写自己对阅读的认知、情感,抒写感情;或散文诗式散片小段落化的散文,做到形散神不散。

一等文作文要求:能通过叙述自己阅读经历,或者通过谈论对“阅读”的理解,突出阅读带给人精神世界的过程和意义,有关“阅读”的故事有明确的过程,对“阅读”理解有深入的思考,材料较上一等而言略显平淡、普通一些。

50

0.60

三、复习备考建议

此次调研检测主要特点是平中维稳,贴近课本和生活。试卷题型设置和分值分配稳定,并多处体现出命题者对时事的关注,对生活热点的思考。这一导向无疑在暗示考生们除了夯实课本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各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外,应该从生活、从社会本身出发,多观察,多思考,提升思考能力,升华内在修养。

篇2:九年级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分析

武汉新东方优能中学化学中高考研究中心

-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研考试于14日、15日进行,此次元调考试中,理化综合保持了与去年相同的试卷形式,即物理76分,化学54分。其中化学整体来看,题量没有变化,保持着去年的8+6形式,题型上体现了稳中求变的特点;全卷以中档题型为主,延续了近3年的“重要考点重点考”的策略。

一、持续维稳,稳中求变

从题量上来看,试卷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还是由8道选择题和6道大题构成。考查的知识点也与去年元调相同,即考查第一到八章内容。但从题型上来看,发生了一点小改变,试卷的29题,今天直接恢复成前年考试的形式,分小题考察学生对元素及方程式识记的掌握情况。而去年是以小材料阅读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表达的掌握程度。此项变化,更加体现了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力度。

二、难度适当,有效区分

试卷整体难度适当,既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基础分或满分又在某些题上适当拔高,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选择题第7题难度系数较高,考察了酸的通性、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化学实验装置等知识点,但是命题人将知识点掩藏很深,其实这题的原型是验证型实验,而验证型实验最重要的'是设置对照实验。故而要先通二氧化碳验证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色,氮气的性质也是此题的迷惑点,主要是用来排尽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同时此题也考察了排空气法的相关知识点。32题是以框图推断的形式考查了碳及其氧化物、金属的相关性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为中考的变式题,难度系数较高,有一定的区分度。推断题最主要的是找到突破口,如第(1)问可由绿色植物可实现C→D的转化,且C是氧化物、D为单质”此可作为推断题的突破口,容易想到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由CO2→O2的转化,即C为CO2、D为O2。得到这些信息后便可顺利的解决第一问。而第二问属于开放题型。集中体现在D物质的推断上,给了学生去思考的空间,当然此题主要考察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数学,既要求学生思维严谨,又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数学相关式子。综合性强,区分度大,体现了能力立意,选拔功能。

三、中考预测

化学在理化试卷中主要起着保分的作用,所以将还是以中等难度的题目为主。试卷结构和考点分布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实验仍然是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当然在学习完下学期的酸碱盐以后,也会加大对框图题的考察。建议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大对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归纳,以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四、复习备考建议

1.注重基础。通观历年来各调考及中考,化学的特点始终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常对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分类及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点展开考察,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是确保在中考中考得好成绩的第一步。

2.学会对知识进行整合归纳。学生平时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于化学基本概念要能进行串连,对于物质的性质能进行归纳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多做一些综合类型的题目,学会建立知识网络。例如:物质的推断题型是平时训练的重点题型之一。

3.加强实验探究能力。学生平时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也就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多参与到实验中,多动手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总结和归纳,实验后也要多思考,多提问。当然很多实验并没有在课堂上进行演示,需要同学们多动脑筋去想象,同时要识记常见反应的现象,气体检验的方法等。

4.保持平常心。元月调考是考查前八章内容,因此知识点的变形也较有限,而后面要学习的酸碱盐涉及到的反应较繁杂,考查题型也较灵活,不能以元调的难度来衡量四调及中考的难度,希望学生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稳扎稳打把化学知识功底打牢,在新课结束后,可以多找些历年来的真题试卷做一做,争取在中考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篇3:九年级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分析

九年级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分析

九年级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分析

2013-度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考是武汉市学生面临到的第一次大型统一考试,此次调考试卷的格局和特点将折射出初三‘四月调考’以及中考命题的趋势和变化,对考生今后的中考复习有指导作用。”有关专家指出,由于初三“元月调考”是武汉市教科院命题,全市统一测试,各区统一阅卷,成绩可信度较高。而中招“分配生”推荐一般在4月进行,能用于参考的重要考试并不多。所以,元月调考成绩往往成为推荐“分配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据了解,按中招政策,武汉市中考“分配生”须统一参加中考,可享所报高中“指令线”下30分内优录的待遇。但是,录取“分配生”的最低成绩不能低于示范高中的最低控制线。

武汉新东方物理教研室在第一时间对本次考试试卷进行了点评,希望对各大初三师生的冲刺复习有所帮助和指导。

元月调考物理和化学合卷,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其中物理答题时间约占70-75分钟(与以往相关考试的时间设置是一致的)。

物理共设置12道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共计36分;8道非选择题,包含填空、实验、作图、计算,共计40分。(题型也与没有变化)

本次考试为阶段性物理测试,因而考试范围仅限为第十三章到第十九章,即本学期学生所学的所有物理知识。因为本届初三是新课改以来,第一届使用新版教材的学生,所以考试内容与往年完全不同。从知识的系统性上来看,相比以前的内容更具系统性,只有两个板块的内容--内能与电学,而且还能从热能上联系成一个整体,因此在备考上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具体到各个知识点上“内能”所占分数约为25分,占比23%,其中选择题约10分,填空题8分,计算题7分;电学所占分数约为85分,占比77%,其中选择题20分,填空题17分,计算题8分。

为了突出试题的定向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从而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试题有以下特点:

1.试卷整体难度适中,主要考察学生对九年级上学期课程的掌握程度,没有人为设置繁、难、偏题。具有一定的坡度。

2.试题样式较为新颖,虽然所考察的知识点不变但是呈现出来的形式大都为大家平时未曾见到过的题干与问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于理解学习的学生是轻而易举,但是对于靠记忆学物理的学生很难做对,即使做对也会花费很长的时间,突出体现了物理强调的是理解,与应用物理的能力。

3.试题多涉及到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电器,选取材料鲜活,对现实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第14题生活中的“光控开关”,第23题测身高的变化电路,第27题对热水器的研究,第28题对电吹风的分析计算。

4.加强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实验必然是每次物理考试必不可少的.一项,而改编实验、设计实验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个重点,而且是一个难点。24题、25题、26题均为实验考查,要求学生在牢记课本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学会设计,学会改编。

5.对学生计算的考查进一步减轻,减少计算量,着重考查物理思想。最后两个计算题已经摆脱原来单纯计算题的模式,减轻学生的负担。

整套试卷起点适当,难易有层次,有适当的区分度,背景真实,没有刻意制造繁琐的计算,重点加强试题的实践性、探究性以及开放性。对于大家都要面对的中考,给以各大考生一些建议:

1.由于本次考试的范围有限,未考察到八年级的力学知识,以及九年级的电与磁等知识,学生普遍会产生物理难度仿佛下降了的错觉。接下来的题目会更有综合性,考察的知识点更广泛,这次考试获得高分的同学一定要戒骄戒躁,巩固自身能力。

2.查漏补缺。针对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复习突破,加强自身的综合能力。

3.生活积累。注意积累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尽量联系到更简单的物理模型上,讲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物理分析是当前考试趋势。

4.重视实验。每年试卷中对实验的考察约占到试卷分数的35%,因而牢记实验,学会自己设计并进行变化。

最后预祝各位初三学子都能收获更好的成绩!

篇4:-学年度上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上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希冀(yì)聒噪(guō)断壁残垣(yuán)

B.诡秘(guǐ)酬酢(zuò)耀熠夺目(yī)

C.蓦然(mò)藻饰(zǎo)面面相觑(qù)

D.慰藉(jì)槐树(huái)惴惴不安(zhuì)

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践约僭害一泻千里

B.敦厚阐珊相濡以沫

C.豁免号锻变幻多姿

D.饶恕驻足随声附合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出版了揭露“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震惊了世界。(将“揭露”改为“表现”。)

B.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设计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平稳起飞、安全降落。(将“设计”与“研制”调换位置。)

C.在这部结构精巧、语色浓郁的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民间反殖民斗争的场景。(删掉“在……中”。)

D.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被梁实秋称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在“无两”后面加上“的文坛巨擎”。)

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松――征讨方腊(《水浒传》)

B.唐僧――状告李靖(《西游记》)

C.陆逊――火烧连营(《三国演义》)

D.甫志高――被捕叛变(《红岩》)

(情境)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王小红的妈妈就已经替她报了好多寒假中的课外补课班,让她从早到晚地上课,把她的假期时间几乎全占满了。

作为王小红,想劝阻妈妈最为准确、得体的说法是()

A.妈妈,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假期,您给我报了这么多课外补课班,这一假期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给我留,还让不让我活了呀?

B.妈妈,谢谢您为我的学习煞费苦心,我一定利用初中这最后一个假期刻苦努力,绝不辜负您对我的殷切希望。

C.妈妈,您给我报这么多补课班我都会去上的,但是如果我上了这么多课成绩还是提不上来,您可不能怪我了!

D.妈妈,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是需要个人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补课却让我没有时间消化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不是也很难提高成绩吗?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好一块无字碑,好一个武则天,她为自己留下了一点空白,由别人书写。虽然功大过大皆由后世千秋评,但她在那片空白上描绘出了一个女子的广阔胸襟与明智。她知道。一切尽在不言中,留一点空白,让后世子孙揣摩她内心的骄傲与哀伤。

――摘自《无字碑》有改动

A.她得到了太多,多得让每一个人都忌妒;她也失去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无法承载她的悲哀

B.她失去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无法承载她的悲哀;她也得到了太多,多得让每一个人都忌妒

C.她得到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无法承载她的悲哀;她也失去了太多,多得让每一个人都忌妒

D.她失去了太多,多得让每一个人都忌妒;她也得到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无法承载她的悲哀

二、句子默写

按课文原文填空。

(1)悠哉悠哉,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诗人摆下饯别筵席来款待即将回京朋友的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选段)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薄:______

(2)景:______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星隐曜,山岳潜行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从这两段文字来看,这些“迁客骚人”在不同时候登上岳阳楼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呢?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为什么穷国多位于热带

卢国斌

①热带地区日照时间长,降水比温带充沛,有些在温带地区只能收获一季的作物,在热带甚至能收获三季。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什么大多数穷国还都在热带地区呢?

②首先,炎热给人身体带来不适远远大于寒冷带来的不适。人类很早就学会了通过生火和狩猎获得动物毛皮取暖,而在热带,人体肌肉活动的能量,其中3/4以热能体现出来。人体必须释放多余的热,才能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脏器和大脑被高温烧坏。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热方式。而热带普遍闷热潮湿,降低了出汗的降温效果。

③所以,在热带地区,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难以保持长时间的运动状态,必须不时停下来休息散热。人类更发展出一种社会化的适应方式:午睡,即中午不活动。就像印度的那句谚语:只有疯狗和英国人才在中午的骄阳下外出。而在温带,工作节奏非常快,人们充满了活力,很少休息。

④其次,高温环境,特别是全年炎热,大大加快了害虫和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热带国家常年肆虐的血吸虫、疟疾、锥虫病等,使当地人的健康和经济水平长期低下。

⑤如非洲锥虫病的传播媒介是采采蝇,这是以吸食哺乳动物的鲜血为生的小飞虫。即使今天有了强效杀虫剂,飞虫仍大量繁殖,使得牲畜无法在非洲热带的大片地区存活。人类的生存也步履维艰。在热带医学和药理学出现以前,庄稼也曾长期被这种灾害破坏,经济的发展难以为继。且不管诗人如何评判冬季,冬天确实是人类的好朋友:寂静的白色杀手,正是害虫和寄生虫的天敌。

⑥最后一个大问题是水。热带地区降水充足,但降水往往没有规律、无法预测,且多为暴雨。计算平均降水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里的降水经常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每年每季都相差悬殊。在尼日利亚北部地区,90%的降水是25毫米每小时的暴风雨,一个小时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伦敦郊区皇家植物园平均半个月的降水量。爪哇的降雨更为急迫,全年1/4的降水时速为60毫米。

⑦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丛林和雨林杂生,种植颇为不易。这些物种多样的宝库滋养着各种生物,却偏偏不利于人类及农作物的生存。结果,人和自然都成了这场战争中的失败者。倘若人们砍伐了丛林,种植农作物,炙热的阳光直射而下,因为没有枝叶的阻隔,倾盆大雨冲走了土壤的营养,造成土地大面积荒芜和沙漠化。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很快就休耕了,不久,藤蔓和卷须爬满了住宅和寺院,沙漠则吞噬了废弃的干旱农庄,而依赖周围地区食品供应的城镇也因此难以兴盛。

⑧大自然就是这样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把天使的福音变成了文明的诅咒。

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穷国多位于热带的原因。

2.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在尼日利亚北部地区,90%的降水是25毫米每小时的暴风雨,一个小时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伦敦郊区皇家植物园平均半个月的降水量。

3.我们常说“瑞雪兆丰年”。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解释一下这句谚语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4.选文结尾处加点的“天使的福音”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爱是一朵无声花

葛闪

二十三年前,我在家乡里的一个邮局工作。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

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我一个人待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偎依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

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风雪。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

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

我点点头。

“多少钱?”她弱弱地问。

“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重大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愣。接着,又一边摩娑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我心里一暖,便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

“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

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

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

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

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只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

1.第二自然段的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在画浪线的句子中,老大娘听到“我”说的拍电报价格之后,为什么会“短暂的一愣”?

3.在选文倒数第四段中,“我”为什么特意在“六毛”上加重了语气?

4.结合加点词语,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表现的老大娘的心理。

(1)“多少钱?”她弱弱地问。

(2)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5.文章结尾,“我”为什么会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没了踪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学会放弃

冯晨

①放弃安逸的童年,雕鹰才有鸟王的威猛;放弃舒适的生活,凤凰才有浴火重生的辉煌;放弃璀璨的美玉,子罕才有清风两袖的懿德;放弃温馨的家庭,重耳才有称霸诸侯的伟业;放弃井冈的摇篮,红军才有星火燎原的长征;放弃国门的闭锁,华夏才有龙腾虎跃的生机。

②学会放弃,因为放弃是另一种拥有。

③三闾大夫,怀石投江。你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怀着一腔怨恨与满腹豪情,纵入这冰冷的汨罗江。你本可以带着你的一腔热血、满腹经纶,离开这喧嚣的世俗,匿于山水之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生活。可你在隐忍与节操之间,选择了这苍凉的江水,来摆脱污秽,永葆你的察察之身,皓皓之白,与日月争光。留下你那千古之绝唱,豪迈之壮举,惊风雨,泣鬼神。

④屈大夫,你失去了你年轻的生命,却留下了千古不倒的丰碑。

⑤青莲居士,飘逸于世俗之外。本有报效国家的鸿鹄之志,却怀才不遇,你唾弃高官厚禄,蔑视权贵,视钱财如浮云,你原为一名翰林待诏,为皇上写诗作词,但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不是你人生追求的目标。于是,忧愁,成为你生命的主题,用借酒浇愁,醉生梦死来排遣你心中的愤懑。最终,你选择离开黑暗的皇宫,去体味人间清欢,你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言响彻云霄,震动天地。

⑥李白,你失去了报效国家的机会,却铸就了亘古恒新的潇洒。

⑦放弃,意味着失去,没有失去的痛苦,就没有得到的喜悦。

⑧放弃,意味着付出,没有付出的艰辛,就没有收获的芬芳。

⑨放弃,意味着宽广,没有宽广的心胸,就没有海纳百川的壮阔。

⑩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将欲夺之,必因与之。”放弃,是另一种拥有,是来自舍弃的拥有。孟子因“舍生取义”而获,陶潜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得,韩信因“胯下之辱”而拥有……

学会放弃,你就会懂得“舍得”的真正意义,升华了生命那悠扬的旋律,开垦出一片花艳,一片芳菲。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③段中加点的“豪迈之壮举”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3.将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这句话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4.本文第③段中加点的“察察之身”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五、命题作文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冬天,一提到大雪,我们往往就会想到刺骨的寒冷。然而,你是否想过,正是这皑皑白雪,正在温暖地覆盖着整个大地呢?在一场场的大雪中,你是否曾经感受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乃至陌生人给你带来的温暖呢?

你或许也曾被严厉地批评过,有些尖刻的语言让你觉得无法接受。然而,回头再仔细想来,那些批评是否也像一场大雪呢?貌似寒冷,实则温暖着你的内心世界……

请以“那场温暖的大雪”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老太太总觉得一堵墙马上就会倒塌,只要看见有人走过去,他就提醒对方:“那堵墙要倒了,离它远点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她一眼后,依然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然而那堵墙没有倒。几天过去了,老太太很生气,又有些奇怪,不由自主走到墙根下查看,然而就在此时,墙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砖石中,气绝身亡。

这则材料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些道理:提醒自己比提醒别人更重要;要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清醒;对于可预知的危险一定要远离;应该尽量听从别人善意的提醒……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篇5: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测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测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九年级1、2班共参加人数121人,期中九年级1班61人,九年级2班参加人数60人,两班成绩位于全学区六个任课教师第三名,学校第一名,评比分为53.3,成绩稳定。

二、试卷分析

本考试试卷题型和分值与以往保持一致,题型仍保持选择题(40分)、非选择题60分,。从试卷中可以反映出本次试题有相对的稳定性,层次逐渐分明。从整个试卷来看,侧重于第二单元的内容考察,约占整个试卷分值的60%。

(一)本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优生有较好的成绩,差生也能够取得与自己相符的成绩。

2、区分度明显,各学校和各类学生之间的差异明显。

3、重基础知识,试卷中有很多识记的内容,重在学生的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平时的知识记忆点突出。

4、着重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非选择题部分体现出了以下特点:

1、贴近现实生活,注重经济学原理的的应用。

2、关注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体现了政治学科的.特点。

3、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4、重难点突出。

(三)存在问题:

1、自主创新的题目较少;

2、第二单元的内容偏多;

3、超出考试范围的内容较多。

三、试卷给我们教学的启示

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切实改进我们的教学。时代在发展,教学要求在不断提高,要使我们的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符合时代的节拍。

2、加强教师自身对课标、新教材及时政的刻苦钻研。要让学生负担减下来,我们教师要静心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以及与时事政治的联系,在此基础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联系实际准确、规范地掌握重点知识。

3、注重政治术语的使用,注重书面表达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思维与表达的层次性与逻辑性训练。对某个具体问题,学生往往感到有很多话要说,如何从中删选出符合主旨思想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分门别类、分清层次,整理成逻辑顺畅的论述,是学生实际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

4、加强对新增知识点(主要反映在新教材中)、新增考试内容和国家新的政策导向的理解与把握。

5、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联系课本,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联系实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社会热点,并能运用课本知识去分析;真正培养起学生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要进一步加强规范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让学生明确规范审题、规范解题、规范书写是取得中考理想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篇6:九年级英语测试试卷分析报告

九年级英语测试试卷分析报告

本次初三年级英语考试属于县质检考试。考试内容和形式贴近中考。试题结构分为听力和笔试两部分。试题难度为难易适中。

一、第一部分:听力部分,共四个小题,分别为:

听句子,听对话,听短文和听填信息。所测试的内容是基础的情景听力,考察学生对基本的信息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展的听的能力,听句子和听对话最为简单,大部分学生得分都很高;听短文和听填信息较难,只有少数人做得较好。

二、第二部分:笔试部分,共个六小题,分别为:

第一题:单项选择,所测试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语法。考查学生在句子层次中对语法、词汇和习惯用语的掌握情况。覆盖面比较广,涉及到交际英语、引导词、疑问词、动词搭配、词语辨析 、动词时态、从句、介词、副词、语序等多种语法现象。试题的突出特点是话题和语境因素较强,侧重基础知识,强调灵活运用。除个别小题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选出正确答案外,大多数小题均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试题的语境意义,灵活运用语言知识才能选出与语境所适应的答案。这对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引导教师将话题、结构与交际功能相结合,正确指导并训练学生将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运用能力。

第二题:完形填空。“完形填空”题着重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所选短文是一篇记叙文,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容为一体。考查的词汇知识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 、连词、动词词组、搭配、文章理解。完形填空选项的设计仍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完形填空的设题立足全篇短文而不是某个句子,但考生在判断选项时,往往忽略文义的整体性与连惯性,因此所选择的答案往往只符合局部意义,而与全文的意义相悖。有些选项需全面理解文章大意,依靠上下文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第三题:阅读理解。该部分旨在检测考生的阅读速度和对语篇的领悟能力,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本次阅读理解部分仍然是重点考查考生输入信息的速度和对书面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从多个层面(整体、细节、具体、抽象、字面、深层、推理等)考查了学生对不同短文的理解情况。共有3篇短文。侧重考查分析、推断和综合理解的能力。 最后是书面表达,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根据实际生活的体验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书面表达的能力。该题选择了一个考生都熟悉的谈谈家庭家规情况这一话题,让学生有大量内容可写。

三、今后教学工作的措施:

1、重视学生听力的培养,要利用早自修或课余课外时间加强对学生听力的辅导,有针对性地去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建议多听听课文录音,这对听力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2、要加强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主动提问,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教师要帮助他们归纳英语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训练他们学习英语的毅力等,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单词拼写和书面表达是中考必考题型,这是从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出发而设置的。我们注重听说,但也不能忽视读写。从答题反馈情况看,学生的拼写能力依然薄弱,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欠佳。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在写上花大气力。同时还应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尤其是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4、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跨文化交流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应注意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真实、地道的英语,这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该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5、注意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努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要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可通过英语报纸、杂志,有选择地选用富有时代性的小文章。从历年中考的试题中可以看出,试题内容的信息非常有时代感,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二期课改”中突出要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所以应在这方面很下功夫、备课要切实备学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尽量通过课堂的活动和学生的操练来提高课堂效率

6、重视“两头”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学生要发现他们的特长,尽量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争取在中考中有突破,另外要对较差的学生进行补缺补差工作,以提高及格率。

篇7:中学九年级物理期中测试试卷分析

中学九年级物理期中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1、教学进度没有跟上试卷考试内容,所以有一些题不能考。

2、试题题量较大,但难度不大。

3、基本上扣准教材及课程标准,考基本内容及重点内容。

4、对实验及探究比较重视。

二、考试情况

两班参考人数84人,人平分48.2分,最高分86分,最低分0分,80―89分7人,70―79分9人,60―69分11人,50―60分9人,40―49分13人,30―40分12人,30分以下23人。

三、试卷分析

1、选择题17*3=51分,人均得分23.4分

存在问题:

6题:绳子对重物拉力,10N方向向下,人平2.3分。

7题:测圆柱体直径,直尺三角板不会放,得分1.1分。

9题:得分0.6分,A、B、D都是由于惯性作用发生的现象,C是由于重力作用。

11题:得分1.83分,原因是学生随便选,没用G2mg计算。

13题:得分1.67分,主要是因为学生认为P不变,没考虑温度升高,物体膨胀,密度减小。

14题:得分1.63分,没有考虑汽车关闭发动机还有地面阻力,而选择答案B,关于摩擦力的叙述(没学)。

17题:得分2.3分,问题是没考虑B物体受到向上拉和而减小B对地拉力。

2、本题24分,每空1.5分

19题:得分1.01分,问题(1):没考虑到读数;问题(2):计算速度没转化单位。

24题:考平衡力及牛顿第一定律。

25题:得分率31%。学生对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规律还不熟练。第一是横坐标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没认真分析,第二是不会用利图上数据求物理量。

26题:平均得分1.4分。第一空支持力答得较好,第二空没有学摩擦力,故部分同学不会做,其实只要用平衡力也可求。

3、大题

28题:(1)考天平的构造和原理。学生不会使用平衡螺母,不知道平衡螺母在天平哪边。

(2)小题问题不大。

(3)小题,学生对图之间的关系看不清楚,求矿石的体积采用替换法。得分1.1分。

29题:8分,得分3.4分,问题是书上g值是个常数,而本题说它是变量,学生不会理解,其次表中数据和内容学生没认真分析。特别是第3空g值随纬度变化找规律学生问题较大。第4空具体情境中没有领会g值变大,使G变大,从而举重成绩受影响,不会联系。

4、计算题28分,得分14.2分

31题:问题1车票上内容不知道什么意思,学生对V=S/t还是会算,问题2单位不会换算,9:00到9:10,时间10分钟换成1小时,其实可以不进行换算。

32题:问题1求体积V=(0.1m)3不会算,问题2,不理解P=m/v,G=mg,容量意义及关系。

33题:得分1.3分。

(1)问:雨滴下落速度越来越快,使阻力变大,据F=KV,使阻力F=G时,物体匀速运动,因为二力平衡,学生不会分析。

(2)问:由于第一问分析不会进行,所以不会算,只有4位同学做对。

m=0.1gG=mg=10―3N

F=G=KV

得10―3N=5*10―4N・S/m.V得V=2m/s

四、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和注意的地方

1、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

2、对学生学习效果多检查督促,保证教学的`实效。

3、对考试中一些题型如表、图象题多加练习,适应考试要求。

4、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去思考,多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教学与物理知识的联系。

5、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实验中,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

篇8: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裴承飞 分值:160分 时间:150分钟 日期:.12

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荫庇 荜路 毙命 驻跸

B﹒坊间 脂肪 画舫 放黜

C﹒泔水 坩埚 绀紫 钳制

D﹒壬戌 荏苒 妊娠 衽席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1)服装鞋帽的尺码号型该如何确定?这些与日常生活 ▲ 的设计,都有赖于人类工效学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

(2)房市升温回暖,银行却 ▲ ,究竟是临近年末“没钱贷”,还是挑肥拣瘦“不愿贷”,调控升级“不敢贷”?

(3)说句老实话,为何腐败分子现在如此之多,究其原因,就是 ▲ 造成的。

A﹒休戚相关 扬汤止沸 养痈遗患 B﹒休戚相关 釜底抽薪 养虎遗患

C﹒息息相关 釜底抽薪 养痈遗患 D﹒息息相关 扬汤止沸 养虎遗患

3﹒用平实而简练的语言改写下面一首小诗。 (4分)

菊花吐蕊的时候

太阳在吻西边的山头了

大树已失去了青春

生命的夕阳

4﹒根据下面源于9月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信息网的《第二季度电力生产指标统计表》归纳出一个结论。(不超过35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王济字武子。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年二十,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起为骁骑将军,累迁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武帝尝会公卿藩牧于式乾殿,顾济、恂而谓诸公曰:“朕左右可谓恂恂济济矣!”每侍见,未尝不论人物及万机得失。济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议将帅,朝臣莫能尚焉。帝益亲贵之。仕进虽速,咸谓才能致之。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侪类以此少之。

齐王攸当之藩,济既陈请,又累使公主与甄德妻长广公主俱入,稽颡注泣请帝留攸,帝怒谓侍中王戎曰:“兄弟至亲,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以忤旨,左迁国子祭酒,常侍如故,数年,入为侍中。主者处事或不当,济性峻厉,明法绳之。素与从兄佑不平,佑党颇谓济不能顾其父,由是长同异之言,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而王佑始见委任。而济遂被斥外,于是乃移第北芒山下。

帝尝谓和峤曰:“我将骂济而后官爵之,何如?”峤曰:“济俊爽,恐不可屈。”帝因召济,切让之,既而曰:“知愧不?”济答曰:“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他人能令亲疏,臣不能使亲亲,以此愧陛下耳。”帝默然。

帝尝与济弈棋,而孙皓在侧,谓皓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济时伸脚局下,而皓讥焉。寻使白衣领太仆。年四十六,先浑卒,追赠骠骑将军。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

【注】稽颡:qǐ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好弓马,勇力绝人 绝:没人能赶上,超过

B﹒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 忧:忧愁

C﹒以忤旨,左迁国子祭酒 忤:抵触、触犯

D﹒帝因召济,切让之 让:责备

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济个性的一组是(3分) ( ▲ )

①风姿英爽,气盖一时

②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

③济性峻厉,明法绳之

④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

⑤帝尝与济弈棋……济时伸脚局下

⑥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

A.②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王济年轻时不仅精通骑马射箭技术,力大无比,还精通《易经》及《庄子》《老子》,且技艺超人,在当时非常有名。

B.王济善于清谈,修饰辞令,讽议评价将帅,朝臣没有能超过他的,皇帝更加亲近看重他。官升得虽怏.都不认为他是靠才能达到的。

C.王济外表儒雅,但为人刻薄善妒,喜欢用言语伤人,同辈人因此轻视他。他的言辞又直白激切,皇帝曾指责其有愧时,王济则以直切之语予以回敬。

D.王济与堂兄王佑不合,王佑的同党都认为王济不顾念王佑的父亲,后王济被排挤在外,将家也搬到了北芒山下。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每侍见,未尝不论人物及万机得失。(3分)

▲ ▲

(2) 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而王佑始见委任。(4分)

▲ ▲

(3) 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3分)

▲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李儋(dān):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是作者的朋友。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1) 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2分)

▲ ▲

▲ ▲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 ▲

▲ ▲

(3)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末句。(4分)

▲ ▲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韩愈《师说》)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3)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4)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5)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7)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 ▲,熟读而精思。(孔子《论语·宪问》)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 14 题。

最佳配偶

斯蒂芬·麦克勒[美]

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究。他手里在搬弄着一沓纸,就像在搬弄着一沓煎饼。

“我相信,你一定会对她十分满意。”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

“好,来啦……”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砰”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打开。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

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真的,漂亮极了!

“沃克先生,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这是纽约的弗兰克林·沃克先生。”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她确实太美了!您不妨想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我竭力想把语调放温和些。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高兴。“我是说,我对结果感到满意。”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她腼腆地说。

“我,31岁。”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她指点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扎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显然,她手中的那一扎“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您喜欢古典音乐?”

“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我注意到,她爱好看书、看球赛、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养狗、养猫、养金鱼、爱吃用意大利香肠做的三明治、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住在郊外、参观美术展览馆……

她抬起了头:“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属于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她满意地说。

“是的,我与烟酒无缘,只偶尔喝点啤酒。”

“栏目里没有提到啊。”

“哦,也许没写上,这是我的疏忽。”我希望她不会放在心上。

我们终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最后她说:“我们俩非常相像。”

我和爱丽丝结婚整整9年了,已经有3个孩子,两男一女。我们住在郊外,听着古典音乐和弗兰基·拉尼的录音。我俩最后一次争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在每一件事上,我俩几乎都能步调一致。她是一个贤妻,我也可以算是个好丈夫。我们的婚姻真是完美无缺。

眼下,我却盘算着下个月就去离婚。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

11﹒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4分)

▲ ▲

▲ ▲

12﹒小说中画线句强调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 ▲

▲ ▲

13﹒“我”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 ▲

▲ ▲

14﹒这篇小说的结局有欧亨利式结尾的特征,有人认为这样安排比较好,请对其作一探究。(6分)

▲ ▲

▲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 题。

香道·人道·天道

俞天白

①香道、茶道、花道,被中国历代文人称为“雅事中的雅事”。但茶道与花道传承之时,香道却被冷落了。

②香道源于人道。环形香、线香、粉香等本就与生活十分密切。奶奶念经要点佛香,父亲驱除家中秽气要点线香,我读唐宋诗文时也与香道雅韵不期而遇。像“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李白),像“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白居易),还有“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陆游)等等,都是。香是中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③中国的香文化随着祭祀祖宗、奉天敬神就开始了,并逐渐成为文人的独特爱好。如屈原的《离骚》,还有孔子《漪兰》之曲的形成传说等。至唐代,香文化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唐代是一个逐渐重视人的时代,强调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在初唐日渐勃兴的文学风气推动下,品香有燃、熏、置、煮、佩等多种方式,并被赋予了三种境界:得气、得神、得道。香文化也从闻香、品香而形成了由闻香、赏烟、养生、悟道等组成的完整的香道体系。同时人们把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闻香识人”,沉香也就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

④沉香被称为“香中之王”,是中国文人香的基本原料。人们爱沉香不是因为《本草纲目》中所说“片值万钱”,而是从“形而下者是谓器,形而上者是谓道”的角度来重视的。沉香树并不香,香的是它的树脂,但这树脂只在刀砍斧伤、雷电摧残后,入土、入水历尽艰辛中,才由天地孕育成奇香。人们自然把它视作天地灵物。

⑤香对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这早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英国作家吉卜林说:“人的嗅觉比视觉、听觉更能挑动人们细腻的心。”作为嗅觉文化的香道,它的深度及美学价值,超越了民族、地域,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最能引发人们共鸣。今天世界所有名贵香水,多少都加了从沉香中提取的精油。

⑥香道也是天道,是“禅意”。《楞严经》纪录高僧围绕沉香与佛对答,香严童子的回答是,“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踪)”。无独有偶,这种禅意也出现于诗人陈与义的《焚香》诗中:“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在这种境界里,香味不是从木中来,不是从火中来,也不是从空中来,更不是从烟中来,而是从心中来。这“心”,就是人的本真。正因如此,《圣经》里有沉香树是上帝亲手所栽的叙述,佛教把沉香当成敬佛圣品。

⑦中国哲学始终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发展境界,也是人类共有的一个“梦”。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

(有删改)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 分)

▲ ▲

▲ ▲

16﹒作者认为“香道源于人道”,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 分)

▲ ▲

▲ ▲

17﹒第⑦段中作者认为“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 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其理由。 (6 分)

▲ ▲

▲ ▲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大黄鸭”的设计者是荷兰艺术家霍夫曼,其作品都有一共同特点,大。有人认为霍夫曼的设计毫无新意,没有价值。但他觉得:在一件很大的艺术品面前,不管什么人,都同样渺小。自我消失了,可以让你重获自由,人与人就会变得平等。无论在哪展出,他都有自己的规矩:每只大黄鸭都在当地制造,从不离开水面。“我们需要保持简单。”许多商家都视其作品为最佳的广告牌,但霍夫曼却一一回绝,即便是主办地也得不到关照。与大黄鸭有关的唯一“商业活动”是:现场发售1000个微型黄鸭,为帮助精神疾病患者的慈善基金会筹款。他说:“我只做自己相信的事,从来不妥协牺牲,不然就会沦为广告的工具,这无异于自杀!”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Ⅱ卷(附加题)

命题人:裴承飞 分值:40分 时间:30分钟 日期:2013.12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诗 有 六 义 其 二 曰 赋 赋 者 铺 也 铺 采 摛 文 体 物 写 志 也 昔 邵 公 称 公 卿 献 诗,师箴赋。传注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诗序注则同义,传说则异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刘向云明不歌而颂,班固称古诗之流也。

(节选自《文心雕龙诠赋》)

【注】“传”:这里指《国语》和《毛传》,并非单指《毛传》。 诗序:即《诗序》,亦称《毛诗序》,研究《诗经》的著作。

20﹒《诗经》“六义”具体指哪些?(2分)

▲ ▲

21﹒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对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描写,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众多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是全书的总纲。

B. “司徒妙计高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毛宗岗评本第八回总评),说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只是巧用了一条美人计,就制造了董卓和吕布二人的矛盾,使父子反目,最终促使吕布下决心反董。

C.《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采用“日记体”的写作形式,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语言错乱无伦次”的叛逆者形象。

D.《家》中觉慧决定离开封建大家庭时,觉新想,“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充分反映了他的“双重性格”特征。

E. 《哈姆莱特》笼罩着复仇的情绪:哈姆莱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23. 简答题(10分)

(1)《欧也妮·葛朗台》中充分表现葛朗台守财奴本性的典型细节有哪些?(5分)

▲ ▲

(2)《边城》的环境描写,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小说中描写了哪些湘西民俗? (5分)

▲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财产公开新任先行”让制度运转起来

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一直是舆论吁求的焦点,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成为公众观察政府改革诚意和反腐决心的试金石。中央纪委最新的举措,让公众看到了高层在推进这一制度上的努力。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指出:要着力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的试点,建立健全对国家工作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管理制度。

让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在财产公开上先行,这一制度并非新事物,前几年就有地方试行过。不过,就各地情况来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

面对财产公示制度巨大的改革阻力,中央党校专家曾提出过“新提拔干部先行公示”的设想,建议应以“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率先公示财产为契机,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推进一步。从当时的舆论反应看,公众并不满意这样的妥协和退让,因为选择性地财产公示,会让被公示者心不甘情不愿,地方官员也很难有底气和动力去监督执行这一制度。

这些质疑有一定道理,但可能忽略了现实。财产公开制度遇到了巨大的利益阻力,这种阻力会让改革陷入僵局,当务之急是寻求突破口,最务实的选择是尽可能地先让这一制度运转起来,也许行动起来了,阻力就能慢慢减弱。与“领导干部全部公示”相比,“新提任领导干部先行”虽然作出了很大的妥协让步,但相比此前的停滞不前,还是前进了一大步。就像反腐败一样,当难以治本时,治标未必不可,为治本作制度准备。财产公示制度的推进,也许无法一蹴而就,却可以一步一步地走,先让制度运转起来。全国每年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并不少,这种改革对制度的推进是有益的。

在财产公示上,新提任的领导干部是阻力最小的群体,选择这些人为改革突破口很务实。乐观地看,这种“新提任先行”的改革,也许会对全面的改革起到一种倒逼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同样,财产公示制度也是如此。与其陷入僵局去等待“全部公开”这个无法企及的理想结果,不如先行动起来,然后以“新提任先公开”去倒逼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节选自月30日《中国青年报》)

24.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一句如何理解? (3分)

▲ ▲

25. 对“财产公开新任先行”的新规,公众和作者的态度或认识分别是什么?(6分)

▲ ▲

26. 作者认为选择新提任的干部实行财产公示制有什么好处?(6分)

▲ ▲

2014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Ⅱ卷(附加题)参考答案

19﹒诗 有 六 义 / 其 二 曰 赋 / 赋 者 / 铺 也 / 铺 采 摛 文 / 体 物 写 志 也 / 昔 邵 公 称 公 卿 献 诗,

20﹒风、雅、颂、赋、比、兴(三个1分)

21﹒说明什么是“赋”(或:“赋”是什么),但《诗序》与“传”(《毛传》、《国语》)对此有不同看法。(意对即可)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①也。昔邵公称公卿②献诗,师箴赋。传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③。”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体④。总其归涂,实相枝干。刘向云明不歌而颂,班固称古诗之流也⑤。(节选自《文心雕龙诠赋》)

【注释】①体物:体察、描绘事物。志:情思。②公卿:指王朝高级官吏。③“登高能赋”二句:《毛传》中说,有“升高能赋”等九种本领,才“可以为大夫”。④“传”:这里指《国语》和《毛传》,并非单指《毛传》。异体:不同的文体、体裁,这里是说赋不同于《诗》而成另一种文体。⑤班固:字孟坚,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古诗之流也:其话见于《两都赋序》,原文为:“赋者,古诗之流也。”古诗,指《诗经》;流,支流。

【参考译文】

在《诗经》的“六义”中第二项就叫“赋”。所谓“赋”,就是铺陈的意思;铺陈华采,舒布文辞,为的是描绘事物,抒发情志。从前周代的召公曾说:“各级官吏献诗,主管教化的官员进箴,盲人赋诵诗。”《毛传》说:“登高能够赋诗的人,就可以当大夫。”由此可见,《诗序》把赋与比、兴同列于“六义”表现手法之中,而《毛传》和《国语》则把赋和诗区别开来,成为一种不同的文体。但是总观它们归属的途径,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十分密切的。所以刘向说,“不歌唱只朗诵的诗就叫赋”,班固称,“赋是《诗经》的一个支流”。

22﹒BE(B. 司徒王允欲除董卓,又惧其义子吕布,遂合用美人计和连环计,先将貂蝉嫁与吕布,后又献与董卓,且多次在二人之间制造矛盾。 E.雷欧提斯的父亲是被哈姆莱特无意中杀死的。)

23﹒(1)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临终守密室、临死抓法器、“到那边交账”的遗言(1个1分)

(2)①端午节穿新衣、喝雄黄酒、看龙舟竞赛和赛后水中捉鸭子;(2分)②中秋节青年男女对歌传情;(1分)③提亲的车路、马路;(1分)④新年锣鼓喧天、舞狮子龙灯、燃放烟花爆竹。(1分)

24. 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官员财产公示制度遭受的阻力和质疑喻为瓶颈,瓶颈一般是指在整体中的关键限制因素,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实施(运转)的艰难。(意对即可)

25.公众不满意,质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作者认为公众的认识有一定道理,但没有正视现实,新规与旧规相比已经作出了让步和妥协,相比旧规推进的停滞不前,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为财产公示制度的运转(实施)找到了突破口,是最务实的选择。(意对即可)

26.①新提任的领导干部每年比较多,在财产公示上是阻力最小;②选择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实施财产公示制度为改革突破口很务实;③“新提任先行”的改革,可能对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全面改革起到一种倒逼的效果。(意对即可)

2014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诗 有 六 义 其 二 曰 赋 赋 者 铺 也 铺 采 摛 文 体 物 写 志 也 昔 邵 公 称 公 卿 献 诗,师箴赋。传注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诗序注则同义,传说则异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刘向云明不歌而颂,班固称古诗之流也。

(节选自《文心雕龙诠赋》)

【注】“传”:这里指《国语》和《毛传》,并非单指《毛传》。 诗序:即《诗序》,亦称《毛诗序》,研究《诗经》的著作。

20﹒《诗经》“六义”具体指哪些?(2分)

▲ ▲

【参考答案】20﹒风、雅、颂、赋、比、兴(三个1分)

21﹒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 ▲

【参考答案】21﹒说明什么是“赋”(或:“赋”是什么),但《诗序》与“传”(《毛传》、《国语》)对此有不同看法。(意对即可)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①也。昔邵公称公卿②献诗,师箴赋。传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③。”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体④。总其归涂,实相枝干。刘向云明不歌而颂,班固称古诗之流也⑤。(节选自《文心雕龙诠赋》)

【注释】

①体物:体察、描绘事物。志:情思。

②公卿:指王朝高级官吏。

③“登高能赋”二句:《毛传》中说,有“升高能赋”等九种本领,才“可以为大夫”。

④“传”:这里指《国语》和《毛传》,并非单指《毛传》。异体:不同的文体、体裁,这里是说赋不同于《诗》而成另一种文体。

⑤班固:字孟坚,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古诗之流也:其话见于《两都赋序》,原文为:“赋者,古诗之流也。”古诗,指《诗经》;流,支流。

【参考译文】

在《诗经》的“六义”中第二项就叫“赋”。所谓“赋”,就是铺陈的意思;铺陈华采,舒布文辞,为的是描绘事物,抒发情志。从前周代的召公曾说:“各级官吏献诗,主管教化的官员进箴,盲人赋诵诗。”《毛传》说:“登高能够赋诗的人,就可以当大夫。”由此可见,《诗序》把赋与比、兴同列于“六义”表现手法之中,而《毛传》和《国语》则把赋和诗区别开来,成为一种不同的文体。但是总观它们归属的途径,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十分密切的。所以刘向说,“不歌唱只朗诵的诗就叫赋”,班固称,“赋是《诗经》的一个支流”。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对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描写,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众多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是全书的总纲。

B. “司徒妙计高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毛宗岗评本第八回总评),说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只是巧用了一条美人计,就制造了董卓和吕布二人的矛盾,使父子反目,最终促使吕布下决心反董。

C.《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采用“日记体”的写作形式,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语言错乱无伦次”的叛逆者形象。

D.《家》中觉慧决定离开封建大家庭时,觉新想,“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充分反映了他的“双重性格”特征。

E. 《哈姆莱特》笼罩着复仇的情绪:哈姆莱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参考答案】22﹒BE(B. 司徒王允欲除董卓,又惧其义子吕布,遂合用美人计和连环计,先将貂蝉嫁与吕布,后又献与董卓,且多次在二人之间制造矛盾。 E.雷欧提斯的父亲是被哈姆莱特无意中杀死的。)

23. 简答题(10分)

(1)《欧也妮·葛朗台》中充分表现葛朗台守财奴本性的典型细节有哪些?(5分)

▲ ▲

【参考答案】23﹒(1)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临终守密室、临死抓法器、“到那边交账”的遗言(1个1分)

(2)《边城》的环境描写,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小说中描写了哪些湘西民俗? (5分)

▲ ▲

【参考答案】23﹒(2)①端午节穿新衣、喝雄黄酒、看龙舟竞赛和赛后水中捉鸭子;(2分)②中秋节青年男女对歌传情;(1分)③提亲的车路、马路;(1分)④新年锣鼓喧天、舞狮子龙灯、燃放烟花爆竹。(1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财产公开新任先行”让制度运转起来

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一直是舆论吁求的焦点,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成为公众观察政府改革诚意和反腐决心的试金石。中央纪委最新的举措,让公众看到了高层在推进这一制度上的努力。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指出:要着力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的试点,建立健全对国家工作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管理制度。

让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在财产公开上先行,这一制度并非新事物,前几年就有地方试行过。不过,就各地情况来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

面对财产公示制度巨大的改革阻力,中央党校专家曾提出过“新提拔干部先行公示”的设想,建议应以“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率先公示财产为契机,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推进一步。从当时的舆论反应看,公众并不满意这样的妥协和退让,因为选择性地财产公示,会让被公示者心不甘情不愿,地方官员也很难有底气和动力去监督执行这一制度。

这些质疑有一定道理,但可能忽略了现实。财产公开制度遇到了巨大的利益阻力,这种阻力会让改革陷入僵局,当务之急是寻求突破口,最务实的选择是尽可能地先让这一制度运转起来,也许行动起来了,阻力就能慢慢减弱。与“领导干部全部公示”相比,“新提任领导干部先行”虽然作出了很大的妥协让步,但相比此前的停滞不前,还是前进了一大步。就像反腐败一样,当难以治本时,治标未必不可,为治本作制度准备。财产公示制度的推进,也许无法一蹴而就,却可以一步一步地走,先让制度运转起来。全国每年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并不少,这种改革对制度的推进是有益的'。

在财产公示上,新提任的领导干部是阻力最小的群体,选择这些人为改革突破口很务实。乐观地看,这种“新提任先行”的改革,也许会对全面的改革起到一种倒逼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同样,财产公示制度也是如此。与其陷入僵局去等待“全部公开”这个无法企及的理想结果,不如先行动起来,然后以“新提任先公开”去倒逼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节选自2013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报》)

24.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一句如何理解? (3分)

▲ ▲

【参考答案】24. 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官员财产公示制度遭受的阻力和质疑喻为瓶颈,瓶颈一般是指在整体中的关键限制因素,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实施(运转)的艰难。(意对即可)

25. 对“财产公开新任先行”的新规,公众和作者的态度或认识分别是什么?(6分)

▲ ▲

【参考答案】25.公众不满意,质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作者认为公众的认识有一定道理,但没有正视现实,新规与旧规相比已经作出了让步和妥协,相比旧规推进的停滞不前,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为财产公示制度的运转(实施)找到了突破口,是最务实的选择。(意对即可)

26. 作者认为选择新提任的干部实行财产公示制有什么好处?(6分)

▲ ▲

【参考答案】26.①新提任的领导干部每年比较多,在财产公示上是阻力最小;②选择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实施财产公示制度为改革突破口很务实;③“新提任先行”的改革,可能对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全面改革起到一种倒逼的效果。(意对即可)

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号: 座位号:

……………………………………密………………………………………封……………………………………………线…………………………………

语文试卷答题纸

3﹒(4分)

4﹒(5分)

8﹒(10分)(1)(3分)

(2)(4分)

(3)(3分)

9﹒(1)(2分)

(2) (4分)

(3) (4分)

10﹒(8分)。

(1) (2)

(3) (4)

(5) (6)

(7) (8)

11.(4分)

12﹒(4分)

13﹒(6分)

14﹒(6分)

15﹒(6 分)

16﹒(6 分)

17﹒ (6 分)

18﹒作文写在背面的纸上(70)

题目:

▲400

▲800

2014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Ⅰ卷参考答案

1﹒A(A项全读bì;B项分别读为fāng fáng fǎng fàng;C项分别读为gān gān gàn qián;D项分别读为rén rěn rèn rèn)

2﹒C(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养痈遗患”与“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3﹒时值九月

太阳快下山了

大树已经枯萎

生命的老年

4﹒示例:核电企业二季度的发电量和上网电量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大幅上涨。(意对即可)

【文言参考译文】

王济字武子。年少时有超人的才能,风姿英俊豪爽,气概超越一时。喜好弓箭骑马,勇力无人能比,精通《易》及《庄》、《老》,文词美好,技艺超人,在当世有名望。二十岁,应召离家出任中书郎,后因为母亲守丧辞官。被起用任命为骁骑将军,逐渐升迁任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在同一官列,成为当时俊杰。武帝曾在式乾殿会见公卿及地方长官,看着二济、二恂对诸位公卿说:“我的左右可以说温顺恭谨的恂恂济济一堂!”每次侍奉拜见皇帝,没有不议论人物及各类事情得失的。王济善于清谈,修饰辞令,讽议评价将帅,朝臣没有能超过他的,皇帝更加亲近看重他。官升得虽快,都说是靠自己的才能达到的。然而王济外表虽然宽宏儒雅,而内心很是嫉妒苛刻,喜欢用言语伤人,周围人因此轻视他。

齐王司马攸将去自己的藩国,王济在陈述请求之后,又屡次让公主与甄德的妻子长广公主一同入宫,磕头流泪请求皇帝留下司马攸。皇帝生气地对侍中王戎说:“兄弟间关系最亲,如今派出齐王,自然是我家里的事。而甄德、王济接连打发妇人来活活哭死人!”由于抵触违背圣旨,被降职但任国子祭酒,常侍的职位依旧。几年后,入宫任侍中。主事人处理事情有时不恰当,王济生性严厉,依法惩处他。王济平素与堂兄王佑不和,王佑的党羽很是认为王济太不顾念王佑的父亲,(这种看法)于是助长了对王济的不同意见.。后来,王济出任河南尹,还没有去上任,就因鞭打王府的官吏而获罪免职,而王佑此时正被信任而得到重用。王济于是被贬斥出朝,王济就把家搬到北芒山下。

皇帝曾经对和峤说:“我想骂王济然后给他封官进爵,怎么样?”和峤说:“王济豪爽,恐怕不能委屈他。”皇帝于是召来王济,狠狠地责备他,然后说:“知道惭愧吗?”王济回答说:“兄弟间因一尺布、一斗米引起的纷争竟不能相容的谣言,我因之常被陛下耻笑。别人能让亲人疏远,我不能让亲人亲近,为此我愧对陛下。”皇帝默然不语。

皇帝曾与王济下棋,孙皓在旁边,皇帝对孙皓说:“为什么喜欢剥人的脸皮?”孙皓说:“我见到对国君无礼的人就剥了他。”王济当时把脚伸到了棋盘下,因而孙皓讥讽王济。不久,朝廷让他由平民身份兼任太仆。四十六岁时去世,被追赠为骠骑将军。等到将要安葬的时候,当时的贤人都来了。孙楚很敬重王济,而来得晚,哭得很悲伤,宾客没有不落泪的。

5﹒B(指父母之丧)

6﹒C(②是说王济与孔恂、王恂杨继等都是当时的才俊;④是指皇帝的回答;⑥是陈述王济死后人们的反应。)

7﹒B(“官升得虽快,都不认为他是靠才能达到的”错,曲解原意,原文为“咸谓才能致之”)

8﹒(1)(王济)每次侍奉拜见(皇帝),没有不议论人物(朝中官员)及各种事务得失的。

(2)(王济)外调任河南尹,还没上任,就因鞭打王府的官吏而获罪免职。而此时王佑正被信任而得到重用。

(3)孙楚很敬重王济,然而(吊唁)来得晚,但哭得很悲伤,宾客没有不落泪的。

9﹒(1) 主人公有志而无奈,多病的自身困难加剧他的归隐之念,百姓流亡的疾苦唤回他的济时之心,刻画了一位有志而无奈、甘窃位苟禄、进退两难的官员(诗人)形象。(意对即可)

(2)①感叹别后时光易逝、境况萧索;②感慨国家及个人的前途无法料想而忧愁,情绪低沉暗淡;③抒发一个清直官员有志无奈的的思想矛盾和苦闷;④感激友人的问候关念,亟盼他来访(意对即可)

(3)末句以景结情(以景作结)。“西楼望月”, 望月怀人,借月光来传递相互关照之情,盼望对方来访;“几回”,说明盼友为时之久,心情之切;“几回圆”,用月轮的缺而复圆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意对即可)

10﹒(1)师不必贤于弟子 (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飞湍瀑流争喧豗

(5)乱石穿空 (6)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醉翁之意不在酒(8) 循序而渐进

11﹒这篇小说借助一个婚姻故事告诉我们:被简单地贴上标签从而变成扁平的标签人,过着乏味的、已经计划好的生活,只会让人沉闷窒息。(2分)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抛弃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还原人的鲜活生动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变换的世界中去。(2分)(意对即可)

12﹒强调了两人的“相像”“一致”。 (1分)①突出两人惊人的“相像”和“一致”,为结尾打算离婚埋下伏笔; (1分)②呼应标题,如此“相像”“一致”正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最佳配偶;(1分)③与打算离婚的结局构成极大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1分)(意思对即可。)

13﹒①性格内向,拘谨羞怯。相亲时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可以看出他这一特点;②爱好广泛,追求生活品质,有良好生活习惯。从“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毫无两样”等语句,可推知“我”的性格爱好与邓菲尔德小姐相同;③潜意识里有对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的反抗,以及对生动鲜活的生活的向往。从“我”想离婚就可以看出。(每个要点及分析2分)(意对即可)

14﹒这样的结局,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式的结尾:①从情节上看,两个人虽然经电脑配对,“非常相像”,但彼此过于熟悉,谈论毫无新鲜的话题,无趣无聊,已经暗示出这种婚姻的乏味,所以两个人最后的分手也在情理之中。(2分)②从表达效果上看,前面的叙述平淡无奇,直到最后才给读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这样写,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分)③从主题表达上看,这样的结局与前边的情节构成极大反差,更能引人深思,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是令人生厌的,多姿多彩才是有趣味的生活状态。(2分)(意对即可)

15﹒①首先,指出作为雅事之一的香道被人冷落;②然后,阐述香道与人道、天道的关系;③最后,指出香道为人类梦想的实现提供可能性。(意对即可)(每点2分)

16﹒①香与生活的关系很密切,就连清洁空气也会用到香;②无论是祭祀祖先还是礼佛敬神,都离不开香;③香是中国文人的独特爱好,写作时离不开香,作品内容也涉及到了香道雅韵;④在强调人自身价值的唐代,香文化逐渐发展成“香道”。(意对即可)(答对三点即可给6分)

17﹒①香道与生活关系密切,无论是日常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有香道的存在;②香道与精神(德行)也有密切关系,人们把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香”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③香道对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 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能引发人们共鸣。香道的深度及美学价值,超越了民族、地域,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④香道也是天道,与禅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意对即可)(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2014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荫庇 荜路 毙命 驻跸

B﹒坊间 脂肪 画舫 放黜

C﹒泔水 坩埚 绀紫 钳制

D﹒壬戌 荏苒 妊娠 衽席

【参考答案】1﹒A(A项全读bì;B项分别读为fāng fáng fǎng fàng;C项分别读为gān gān gàn qián;D项分别读为rén rěn rèn rèn)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1)服装鞋帽的尺码号型该如何确定?这些与日常生活 ▲ 的设计,都有赖于人类工效学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

(2)房市升温回暖,银行却 ▲ ,究竟是临近年末“没钱贷”,还是挑肥拣瘦“不愿贷”,调控升级“不敢贷”?

(3)说句老实话,为何腐败分子现在如此之多,究其原因,就是 ▲ 造成的。

A﹒休戚相关 扬汤止沸 养痈遗患 B﹒休戚相关 釜底抽薪 养虎遗患

C﹒息息相关 釜底抽薪 养痈遗患 D﹒息息相关 扬汤止沸 养虎遗患

【参考答案】2﹒C(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养痈遗患”与“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3﹒用平实而简练的语言改写下面一首小诗。 (4分)

菊花吐蕊的时候

太阳在吻西边的山头了

大树已失去了青春

生命的夕阳

【参考答案】3﹒

时值九月

太阳快下山了

大树已经枯萎

生命的老年

4﹒根据下面源于2013年9月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信息网的《第二季度电力生产指标统计表》归纳出一个结论。(不超过35字)(5分)

【参考答案】4﹒示例:核电企业二季度的发电量和上网电量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大幅上涨。(意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王济字武子。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年二十,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起为骁骑将军,累迁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武帝尝会公卿藩牧于式乾殿,顾济、恂而谓诸公曰:“朕左右可谓恂恂济济矣!”每侍见,未尝不论人物及万机得失。济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议将帅,朝臣莫能尚焉。帝益亲贵之。仕进虽速,咸谓才能致之。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侪类以此少之。

齐王攸当之藩,济既陈请,又累使公主与甄德妻长广公主俱入,稽颡注泣请帝留攸,帝怒谓侍中王戎曰:“兄弟至亲,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以忤旨,左迁国子祭酒,常侍如故,数年,入为侍中。主者处事或不当,济性峻厉,明法绳之。素与从兄佑不平,佑党颇谓济不能顾其父,由是长同异之言,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而王佑始见委任。而济遂被斥外,于是乃移第北芒山下。

帝尝谓和峤曰:“我将骂济而后官爵之,何如?”峤曰:“济俊爽,恐不可屈。”帝因召济,切让之,既而曰:“知愧不?”济答曰:“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他人能令亲疏,臣不能使亲亲,以此愧陛下耳。”帝默然。

帝尝与济弈棋,而孙皓在侧,谓皓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济时伸脚局下,而皓讥焉。寻使白衣领太仆。年四十六,先浑卒,追赠骠骑将军。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

【注】稽颡:qǐ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文言参考译文】

王济字武子。年少时有超人的才能,风姿英俊豪爽,气概超越一时。喜好弓箭骑马,勇力无人能比,精通《易》及《庄》、《老》,文词美好,技艺超人,在当世有名望。二十岁,应召离家出任中书郎,后因为母亲守丧辞官。被起用任命为骁骑将军,逐渐升迁任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在同一官列,成为当时俊杰。武帝曾在式乾殿会见公卿及地方长官,看着二济、二恂对诸位公卿说:“我的左右可以说温顺恭谨的恂恂济济一堂!”每次侍奉拜见皇帝,没有不议论人物及各类事情得失的。王济善于清谈,修饰辞令,讽议评价将帅,朝臣没有能超过他的,皇帝更加亲近看重他。官升得虽快,都说是靠自己的才能达到的。然而王济外表虽然宽宏儒雅,而内心很是嫉妒苛刻,喜欢用言语伤人,周围人因此轻视他。

齐王司马攸将去自己的藩国,王济在陈述请求之后,又屡次让公主与甄德的妻子长广公主一同入宫,磕头流泪请求皇帝留下司马攸。皇帝生气地对侍中王戎说:“兄弟间关系最亲,如今派出齐王,自然是我家里的事。而甄德、王济接连打发妇人来活活哭死人!”由于抵触违背圣旨,被降职但任国子祭酒,常侍的职位依旧。几年后,入宫任侍中。主事人处理事情有时不恰当,王济生性严厉,依法惩处他。王济平素与堂兄王佑不和,王佑的党羽很是认为王济太不顾念王佑的父亲,(这种看法)于是助长了对王济的不同意见.。后来,王济出任河南尹,还没有去上任,就因鞭打王府的官吏而获罪免职,而王佑此时正被信任而得到重用。王济于是被贬斥出朝,王济就把家搬到北芒山下。

皇帝曾经对和峤说:“我想骂王济然后给他封官进爵,怎么样?”和峤说:“王济豪爽,恐怕不能委屈他。”皇帝于是召来王济,狠狠地责备他,然后说:“知道惭愧吗?”王济回答说:“兄弟间因一尺布、一斗米引起的纷争竟不能相容的谣言,我因之常被陛下耻笑。别人能让亲人疏远,我不能让亲人亲近,为此我愧对陛下。”皇帝默然不语。

皇帝曾与王济下棋,孙皓在旁边,皇帝对孙皓说:“为什么喜欢剥人的脸皮?”孙皓说:“我见到对国君无礼的人就剥了他。”王济当时把脚伸到了棋盘下,因而孙皓讥讽王济。不久,朝廷让他由平民身份兼任太仆。四十六岁时去世,被追赠为骠骑将军。等到将要安葬的时候,当时的贤人都来了。孙楚很敬重王济,而来得晚,哭得很悲伤,宾客没有不落泪的。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好弓马,勇力绝人 绝:没人能赶上,超过

B﹒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 忧:忧愁

C﹒以忤旨,左迁国子祭酒 忤:抵触、触犯

D﹒帝因召济,切让之 让:责备

【参考答案】5﹒B(指父母之丧)

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济个性的一组是(3分) ( ▲ )

①风姿英爽,气盖一时

②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

③济性峻厉,明法绳之

④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

⑤帝尝与济弈棋……济时伸脚局下

⑥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

A.②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⑥

【参考答案】6﹒C(②是说王济与孔恂、王恂杨继等都是当时的才俊;④是指皇帝的回答;⑥是陈述王济死后人们的反应。)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王济年轻时不仅精通骑马射箭技术,力大无比,还精通《易经》及《庄子》《老子》,且技艺超人,在当时非常有名。

B.王济善于清谈,修饰辞令,讽议评价将帅,朝臣没有能超过他的,皇帝更加亲近看重他。官升得虽怏.都不认为他是靠才能达到的。

C.王济外表儒雅,但为人刻薄善妒,喜欢用言语伤人,同辈人因此轻视他。他的言辞又直白激切,皇帝曾指责其有愧时,王济则以直切之语予以回敬。

D.王济与堂兄王佑不合,王佑的同党都认为王济不顾念王佑的父亲,后王济被排挤在外,将家也搬到了北芒山下。

【参考答案】7﹒B(“官升得虽快,都不认为他是靠才能达到的”错,曲解原意,原文为“咸谓才能致之”)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每侍见,未尝不论人物及万机得失。(3分)

▲ ▲

(2) 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而王佑始见委任。(4分)

▲ ▲

(3) 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3分)

▲ ▲

【参考答案】8﹒(1)(王济)每次侍奉拜见(皇帝),没有不议论人物(朝中官员)及各种事务得失的。

(2)(王济)外调任河南尹,还没上任,就因鞭打王府的官吏而获罪免职。而此时王佑正被信任而得到重用。

(3)孙楚很敬重王济,然而(吊唁)来得晚,但哭得很悲伤,宾客没有不落泪的。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李儋(dān):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是作者的朋友。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1) 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2分)

▲ ▲

▲ ▲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 ▲

▲ ▲

(3)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末句。(4分)

▲ ▲

▲ ▲

【参考答案】9﹒(1) 主人公有志而无奈,多病的自身困难加剧他的归隐之念,百姓流亡的疾苦唤回他的济时之心,刻画了一位有志而无奈、甘窃位苟禄、进退两难的官员(诗人)形象。(意对即可)

(2)①感叹别后时光易逝、境况萧索;②感慨国家及个人的前途无法料想而忧愁,情绪低沉暗淡;③抒发一个清直官员有志无奈的的思想矛盾和苦闷;④感激友人的问候关念,亟盼他来访(意对即可)

(3)末句以景结情(以景作结)。“西楼望月”, 望月怀人,借月光来传递相互关照之情,盼望对方来访;“几回”,说明盼友为时之久,心情之切;“几回圆”,用月轮的缺而复圆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意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韩愈《师说》)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3)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4)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5)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7)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 ▲,熟读而精思。(孔子《论语·宪问》)

【参考答案】10﹒(1)师不必贤于弟子 (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飞湍瀑流争喧豗

(5)乱石穿空 (6)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醉翁之意不在酒(8) 循序而渐进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 14 题。

最佳配偶

斯蒂芬·麦克勒[美]

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究。他手里在搬弄着一沓纸,就像在搬弄着一沓煎饼。

“我相信,你一定会对她十分满意。”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

“好,来啦……”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砰”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打开。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

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真的,漂亮极了!

“沃克先生,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这是纽约的弗兰克林·沃克先生。”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她确实太美了!您不妨想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我竭力想把语调放温和些。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高兴。“我是说,我对结果感到满意。”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她腼腆地说。

“我,31岁。”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她指点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扎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显然,她手中的那一扎“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您喜欢古典音乐?”

“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我注意到,她爱好看书、看球赛、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养狗、养猫、养金鱼、爱吃用意大利香肠做的三明治、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住在郊外、参观美术展览馆……

她抬起了头:“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属于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她满意地说。

“是的,我与烟酒无缘,只偶尔喝点啤酒。”

“栏目里没有提到啊。”

“哦,也许没写上,这是我的疏忽。”我希望她不会放在心上。

我们终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最后她说:“我们俩非常相像。”

我和爱丽丝结婚整整9年了,已经有3个孩子,两男一女。我们住在郊外,听着古典音乐和弗兰基·拉尼的录音。我俩最后一次争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在每一件事上,我俩几乎都能步调一致。她是一个贤妻,我也可以算是个好丈夫。我们的婚姻真是完美无缺。

眼下,我却盘算着下个月就去离婚。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

11﹒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4分)

▲ ▲

▲ ▲

【参考答案】11﹒这篇小说借助一个婚姻故事告诉我们:被简单地贴上标签从而变成扁平的标签人,过着乏味的、已经计划好的生活,只会让人沉闷窒息。(2分)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抛弃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还原人的鲜活生动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变换的世界中去。(2分)(意对即可)

12﹒小说中画线句强调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 ▲

▲ ▲

【参考答案】12﹒强调了两人的“相像”“一致”。 (1分)①突出两人惊人的“相像”和“一致”,为结尾打算离婚埋下伏笔; (1分)②呼应标题,如此“相像”“一致”正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最佳配偶;(1分)③与打算离婚的结局构成极大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1分)(意思对即可。)

13﹒“我”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 ▲

▲ ▲

【参考答案】13﹒①性格内向,拘谨羞怯。相亲时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可以看出他这一特点;②爱好广泛,追求生活品质,有良好生活习惯。从“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毫无两样”等语句,可推知“我”的性格爱好与邓菲尔德小姐相同;③潜意识里有对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的反抗,以及对生动鲜活的生活的向往。从“我”想离婚就可以看出。(每个要点及分析2分)(意对即可)

14﹒这篇小说的结局有欧亨利式结尾的特征,有人认为这样安排比较好,请对其作一探究。(6分)

▲ ▲

▲ ▲

【参考答案】14﹒这样的结局,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式的结尾:①从情节上看,两个人虽然经电脑配对,“非常相像”,但彼此过于熟悉,谈论毫无新鲜的话题,无趣无聊,已经暗示出这种婚姻的乏味,所以两个人最后的分手也在情理之中。(2分)②从表达效果上看,前面的叙述平淡无奇,直到最后才给读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这样写,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分)③从主题表达上看,这样的结局与前边的情节构成极大反差,更能引人深思,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是令人生厌的,多姿多彩才是有趣味的生活状态。(2分)(意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 题。

香道·人道·天道

俞天白

①香道、茶道、花道,被中国历代文人称为“雅事中的雅事”。但茶道与花道传承之时,香道却被冷落了。

②香道源于人道。环形香、线香、粉香等本就与生活十分密切。奶奶念经要点佛香,父亲驱除家中秽气要点线香,我读唐宋诗文时也与香道雅韵不期而遇。像“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李白),像“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白居易),还有“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陆游)等等,都是。香是中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③中国的香文化随着祭祀祖宗、奉天敬神就开始了,并逐渐成为文人的独特爱好。如屈原的《离骚》,还有孔子《漪兰》之曲的形成传说等。至唐代,香文化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唐代是一个逐渐重视人的时代,强调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在初唐日渐勃兴的文学风气推动下,品香有燃、熏、置、煮、佩等多种方式,并被赋予了三种境界:得气、得神、得道。香文化也从闻香、品香而形成了由闻香、赏烟、养生、悟道等组成的完整的香道体系。同时人们把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闻香识人”,沉香也就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

④沉香被称为“香中之王”,是中国文人香的基本原料。人们爱沉香不是因为《本草纲目》中所说“片值万钱”,而是从“形而下者是谓器,形而上者是谓道”的角度来重视的。沉香树并不香,香的是它的树脂,但这树脂只在刀砍斧伤、雷电摧残后,入土、入水历尽艰辛中,才由天地孕育成奇香。人们自然把它视作天地灵物。

⑤香对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这早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英国作家吉卜林说:“人的嗅觉比视觉、听觉更能挑动人们细腻的心。”作为嗅觉文化的香道,它的深度及美学价值,超越了民族、地域,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最能引发人们共鸣。今天世界所有名贵香水,多少都加了从沉香中提取的精油。

⑥香道也是天道,是“禅意”。《楞严经》纪录高僧围绕沉香与佛对答,香严童子的回答是,“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踪)”。无独有偶,这种禅意也出现于诗人陈与义的《焚香》诗中:“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在这种境界里,香味不是从木中来,不是从火中来,也不是从空中来,更不是从烟中来,而是从心中来。这“心”,就是人的本真。正因如此,《圣经》里有沉香树是上帝亲手所栽的叙述,佛教把沉香当成敬佛圣品。

⑦中国哲学始终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发展境界,也是人类共有的一个“梦”。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

(有删改)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 分)

▲ ▲

▲ ▲

【参考答案】15﹒①首先,指出作为雅事之一的香道被人冷落;②然后,阐述香道与人道、天道的关系;③最后,指出香道为人类梦想的实现提供可能性。(意对即可)(每点2分)

16﹒作者认为“香道源于人道”,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 分)

▲ ▲

▲ ▲

【参考答案】16﹒①香与生活的关系很密切,就连清洁空气也会用到香;②无论是祭祀祖先还是礼佛敬神,都离不开香;③香是中国文人的独特爱好,写作时离不开香,作品内容也涉及到了香道雅韵;④在强调人自身价值的唐代,香文化逐渐发展成“香道”。(意对即可)(答对三点即可给6分)

17﹒第⑦段中作者认为“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 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其理由。 (6 分)

▲ ▲

▲ ▲

【参考答案】17﹒①香道与生活关系密切,无论是日常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有香道的存在;②香道与精神(德行)也有密切关系,人们把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香”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③香道对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 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能引发人们共鸣。香道的深度及美学价值,超越了民族、地域,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④香道也是天道,与禅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意对即可)(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大黄鸭”的设计者是荷兰艺术家霍夫曼,其作品都有一共同特点,大。有人认为霍夫曼的设计毫无新意,没有价值。但他觉得:在一件很大的艺术品面前,不管什么人,都同样渺小。自我消失了,可以让你重获自由,人与人就会变得平等。无论在哪展出,他都有自己的规矩:每只大黄鸭都在当地制造,从不离开水面。“我们需要保持简单。”许多商家都视其作品为最佳的广告牌,但霍夫曼却一一回绝,即便是主办地也得不到关照。与大黄鸭有关的唯一“商业活动”是:现场发售1000个微型黄鸭,为帮助精神疾病患者的慈善基金会筹款。他说:“我只做自己相信的事,从来不妥协牺牲,不然就会沦为广告的工具,这无异于自杀!”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参照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篇9: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其他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7分)

【小题1】给下列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分)

5月23日,凤凰卫视原创时政辩论栏目重磅推出《“互害”社会如何解毒》专题,为网友深度解读牵动人心的食品安全隐患。短短几周时间,“毒姜”“毒大米”“假羊肉”“病死猪”等有毒有害食品接连被曝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正陷入“互害”怪圈。

【小题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共5分)

(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图的内容。(3分)

(2)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2分)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泯灭/抿嘴散漫/散文数不胜数/数见不鲜
B.汲取/吸收伎俩/歧视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C.钻探/钻研相当/相声为人处世/为虎作伥
D.遒劲/劲头憔悴/纯粹含辛茹苦/莘莘学子

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澄河产瓜鱼, ,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

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
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腊玉
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砭骨混凝土销声匿迹黯然失色
B.狩猎座右铭不可明状郑重其事
C.悲怆俏皮话不容置疑更胜一筹
D.剽悍口头禅一代天骄无与伦比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6分)

淡淡的深情

常跃强

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 恢复高考的第2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小题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1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7段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4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处可见。
C.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 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小题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联在一起的?(2分)

(2)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小题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4分)

【小题4】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的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2分)

①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昆虫学家希恩等人通过全球顶级学术杂志《科学》,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个重大发现——和人类一样,纸巢蜂能够认识同伴的脸孔!

②在自然界,数只纸巢蜂的蜂后时常共同建立巢穴,它们通过比武来确定各自在巢穴中的地位。此时,纸巢蜂必须要记住那些比试过的同伴,以避免反复争斗。为确定它们确实是依靠记忆同伴的面容来对此进行分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有岔路的带电迷宫,一边是没有电的安全区,另一边则为通电道路,岔路用纸质的蜂脸图片作为路标。试验结果显示,纸巢蜂能够识别这种路标,当代表“有电”的蜂脸出现时,纸巢蜂都会避开这条路,并选择走向“没电”的蜂脸道路。

③其实不仅是纸巢蜂,蚂蚁中有一种厚结猛蚁也能互相识别,并且认得巢穴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过,这种情况只出现在成员比较少的群体中,如果蚁巢成员数量太多,它们就认不过来啦。过去,如果昆虫稍微表现出学习或者智力倾向,满脸严肃的专家们立刻就会纠正说这是一种本能。因为,昆虫的大脑好比针尖大小,和我们的人脑相差太远。“前,如果有人说昆虫能够识别同伴的面容,肯定被认为是疯了!”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动物行为学家拉尔斯教授这样评价道。

④无独有偶,10月,法国图卢兹大学的行为学家奥若瑞等人训练蜜蜂分辨方向也取得了成功。他们也使用分叉的迷宫来做实验,并将绘制有位置的简单图像展示给蜜蜂,蜜蜂只有飞到正确的位置才能获得蜂蜜作为奖励,如果飞错了则会受到一些惩罚性刺激。经过训练,蜜蜂迅速完成了学习,它们不仅能分辨出图像中代表的“上”“下”“左”“右”,并且能从混合图像中找出学过的图像,甚至能够理解一些和原来不同的图像,可谓战绩惊人!

⑤而这些小生灵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还远不止这些。数年前,有人曾饲养并观察黄獠蚁的行为。这是一种利用丝黏合树叶做巢的树栖蚂蚁,上千年来广东的果农都用它们来猎杀柑橘害虫。当时,他们将黄獠蚁的巢穴从树上摘下来,因为怕它们逃逸,还特意用一个大号鱼缸装满水,做了一个孤岛把巢放上去。为了美观,人们还在水中养了些很小的热带鱼。随后怪事便发生了,这些小小的热带鱼莫名其妙地少了许多!这让所有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⑥终于,人们从黄獠蚁的巢中找到了小鱼的尸体,揭开了谜底。原来,树栖的黄獠蚁很快适应了鱼缸的环境,这些原本是树上的猎手竟然搞起了渔民的营生,它们将不经意间游到岛边的小鱼拖上岸来吃掉了!这真的是单纯的本能吗?我无法确定。但是,如果将我们放在孤岛上,估计也会是同样的做法吧?

⑦尽管,我们在内心不断地告诉自己,只有像人脑这样“规模”的脑才算得上是聪明的,昆虫应该是愚蠢和低劣的。但是,当代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正在一点点挑战我们这些大脑子智慧生物的心理极限:一些昆虫能够将物品分类,一些昆虫能够数数,还有一些昆虫甚至能够记住人脸!

【小题1】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2分)

【小题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2分)

A.它们不仅能分辨出图像中代表的方向,并且能从混合图像中找出学过的图像,甚至能够理解一些和原来不同的图像,可谓战绩惊人! 
B.这几乎让所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 
C.如果将我们放在孤岛上,估计也会是同样的做法吧? 
D.当代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正在一点点挑战我们这些大脑子智慧生物的心理极限。 

【小题4】联系上下文,说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指代内容.(4分)

(1)而这些小生灵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还远不止这些。(3分)

(2)终于,人们从黄獠蚁的巢中找到小鱼的尸体,揭开了谜底。(1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共11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__,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小题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无案牍之劳形 劳: (2)每移案 案: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小题3】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 ”绘陋室幽雅,乙文用“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手法。(3分)

【小题4】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2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共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小题2】王湾之后的当朝宰相张说,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写在办公的政事厅上,让人们好好学习。你觉得有何意义?谈谈你的理解。(2分)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4分)

请从下列形象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完整地叙出相关内容,再简要地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注意:不得抄袭示例。)(4分)

选项:(1)猪八戒(2)吴用(3)卡罗纳 (4)保尔(5)星期五

示例:[人物情节]鲁提辖是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中的人物,原名鲁达,是梁山好汉之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讲的是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2分)

[我的思考] 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疾恶如仇的人。(2分)

[人物情节]:

[我的思考]:

默写

古诗文默写。(10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

(2) ,思而不学则殆。

(3)水何澹澹, 。

(4) ,夜泊秦淮近酒家。

(5)《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测的句子是 , 。

(6)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 , 。

(7)《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与朋友相聚,秉烛夜话的诗句是 , 。

作文

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中有门功课叫“接受”,接受淘气的同桌,接受不喜欢的老师,接受父母安排的“培优”,接受自己的出身、相貌、天分……请以“接受”为话题写作。

(2)根据要求写作文。

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乐观﹑执着?是校内的阅读﹑思考﹑互助,还是野外的漫步﹑远足﹑探险?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是发现,是感悟,是挫败……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

请以“______刷新着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篇10:春宜昌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英语试卷分析

春宜昌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英语试卷分析

20春宜昌市九年级调研考试英语试卷共8页8个大题,用中国传统的观点是“八八大顺”。该卷在选篇和确定测试重点上都坚持了“立足基础突出语篇强调运用重在交际”的命题思路。与往年相比,稳中有变,稳中有新,同时也注重了城乡差别,既体现了以《英语课程标准》,又贴近教材,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试卷设计简约,命题规范,考察覆盖面广,试题难易适中,较好地发挥了考试的鉴定和激励功能。

一,试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坡度适中

本卷共三个部分,每部分都是从易到难,每部分的每个题目都严格遵循这个原则。

听力从学生最容易看懂的图片开始,到最后一题的写单词;写作题的A小题是紧贴教材,考察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相对比较简单,但是逐题加大难度,B题的书面表达是考察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学生的难点,但是本次的书面表达不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动笔,但是要准确无误的写好也很难。

二,体现了语言的真实性教育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阅读理解的'A篇是以健康为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人们的愿望,是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有阅读的欲望和热情。B篇讲述孤儿的成长经历,具有教育性。

再如:单项选择的最后一题:

――Where is Betty?

――She ----------on the playground half an hour ago. She might still be there.

A sees    B saw    C is seen    D was seen

这个题排在最后,当然应该是最难的,既考察了语境的真实性,又考察学生语态时态掌握情况的实践性。

三,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体现了必要的选拔区分度。

以往的考试中,学生有得满分的现象,但是本次考试中,除了阅读和写作加大坡度外,每部分都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比分不大,但是学生容易顾此失彼。如:听力测试的听对话和短文回答问题里,不仅仅是单纯的听答案,而是需要听者进行辨别简单的计算等,还有听短文写单词,学生不但要听清楚,还要尽快写下来,要求学生反映要快要准确。

总之,这是一份很优秀的试卷,但是对学生口语的考查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城乡因为师资差异造成学生口语的发展很不均衡,对学生以后溶入社会会有很大的影响,“以考促教”对口语的有效教学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篇11:届高三上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2018届高三上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湘阴三郭”,郭嵩焘、郭焘、郭焘兄弟三人在历史上 ,皆为杰出人物;又是 ,各有所长。探究他们的成长道路,不能不追溯其家世 与家庭教育。

A. 并提 春花秋月 渊源 B. 并称 春兰秋菊 渊源

C. 并提 春兰秋菊 源远 D. 并称 春花秋月 源远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我们呼唤,在现实生活中能有更多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为了民族的未来而思考,而奋斗。

B. 内无余钱剩米,外无豪友强援,衣食不继,生计成忧,在生存和生活两方面,唐伯虎已被逼至悬崖边。

C. 一条大河从村边奔腾而去,雪白的浪花激荡涌起,宛如白玉般地迸溅开来,滋润了整个村子。

D. 这些带着本乡土产去贩卖的车子,往往成群成帮,队伍拉得老长,道上飞扬的尘土是他们的旗号。

下列句子中,与上句“楼台遗迹留丹火”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A. 秋高鹰隼傍霄抟 B. 九流争赴水萦蟠

C. 几处溪山存旧物 D. 江汉回波散翠澜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春天是希望,那么,夏天便是绸缪,秋天便是品格,冬天便是抗争。 。 ; ; ; ; ,人类将始终是幻想国中的美丽而无用的幼芽。

①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

②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行动便常常误入歧途

③于是,如果只有春天,仅仅有希望

④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行动便失之于盲目

⑤没有抗争,便没有在痛苦中的最后冲刺,便可能一事无成

⑥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四品

A. ⑥②⑤①④③ B. ③①④②⑤⑥

C. ⑥①④②⑤③ D. ①②④⑤⑥③

A.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 欲知别后思今夕,溪水东流是寸心。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保安,字永固,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尉。其乡人郭仲翔,即元振注从侄也。仲翔有才学,元振欲成其名宦。

会南蛮作乱,以李蒙为姚州都督,帅师讨焉。蒙临行,辞元振。元振乃见仲翔,谓蒙曰:“弟之孤子,未有名宦。子姑将行,如破贼立功,某在政事,当接引之,俾其薄俸也。”蒙诺之。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至蜀,保安寓书于仲翔曰:“幸共乡里,素未谋面,而心常慕仰。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是吾子丘山之恩,即保安铭镂之日。”

仲翔得书,深感之,即言于李将军,召为管记。未至而蛮贼转逼,李将军至姚州,与战破之。乘胜深入,蛮覆而败之。李身死军没,仲翔为虏。蛮夷利汉财物,其没落者,皆通音耗,令其家赎之。保安既至姚州,适值军没,迟留未返。而仲翔于蛮中,致书于保安曰:“永固无恙。顷辱书未报,值大军已发。深入贼庭,果逢挠败。吾今在厄,力屈计穷。而蛮俗没留,许亲族往赎,求绢千匹。愿足下早报吾伯父。宜以时到,得赎吾还。使亡魂复归,死骨更肉,唯望足下耳。”时元振已卒,保安乃为报,许赎仲翔。乃倾其家,置绢千匹,赎之。

(选自《新唐书吴保安传》)

【注】元振:郭元振,唐朝名将,宰相。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帅师讨焉 帅:率领

B. 俾其薄俸也 俾:使,让

C. 蛮覆而败之 覆:遮盖

D. 殆非人也 殆:几乎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侄: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即堂兄弟的儿子。

B. 孤子:即孤儿,少年丧父者或幼无父母者。

C. 乡曲:思乡的曲子,如《杨柳曲》《梅花落》等。

D. 鞭弭:马鞭和弓;执鞭弭,意指在部队建功立业。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2)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

4.结合全文,概括两件感恩回报的事情。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薛秀才南游

许浑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

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注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

【注】草玄:淡于势利,潜心著述。

1.请找出前三联中表明季节的词语。这些词语还有什么作用?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四、名句名篇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风霜高洁,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5)顺风而呼,___________,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博学而笃志,_________,仁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8)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草根画家

张虎生

①初见虹先生作画,是在南艺后山坡的香樟树下。午后的春阳,温煦可人。香樟树高大丰茂,嫩绿的新叶,层层叠叠伸展开来,翡翠般灿烂。周围围着不少人,几个石墩,一块大石板,权作画案,中央端坐着的,便是久闻大名的虹先生。看客总是抑制不住兴奋,又正值各种植物传递春信的当口,尤其头顶这棵香樟,招摇的香气,靡靡洒洒,迷人到醉。虹先生却入了禅定,唯见一支画笔,游走在一柄阔不盈尺的宫扇上,细细沙沙,旁若无人。虹先生的笔端,蘸上了一点点的红,非灯笼的艳,也非辣椒的火,而是红里晕着些微藤黄,似有似无,有点日出时那份辉煌。朱砂啊!有人低声道。话音刚落,老干虬枝,嫩蕊点点,一枝雪里红梅,亭亭玉立,于空渺的洁白处,盎然地妙曼地生长出来。自然又是一阵惊呼。有数人同时请教:此画可卖?虹先生没搭话,持着扇柄,反反复复地揣摩,这才落款、钤印,印不大,仅一个字:虹。

②“舒服了!”画家自言自语道。

③自此,看虹先生作画,就成了我期待的享受。虹先生五十开外,素朴少言,随身一只极普通的塑料袋,盛着他心爱的文房四宝。衣香鬓影的大街上,薄裳轻履,提着塑料袋的虹先生,是如此不合时尚,一副三四十年前小厂会计的模样。的确,不但衣着,连内心,虹先生都秉持着逝去甚远的老旧格调,譬如远离烟酒,甚至连茶都不碰,再隆重的场合,也永远是清水一杯。无疑,幼时父辈们遭遇的冲击,成年后供职单位的散落,铸成了一道坎。然而,正是诸种不幸,将少年的朦胧憧憬,孕育成长达三十多年的水墨浸染。虹先生一路拜得诸派名师,积下满腹画稿,才有了今日出手便得的古雅和磅礴。

④前几日,我随众人去东郊虹先生的一间大房子,那里,桌子大,纸笔大,自然气势也大。上午,旭日东升,满室堂皇,铺纸濡墨后,虹先生案前立定,手握毫管,目视远方,那凝思运筹的架势,如同一位出征将军,即将跃马万重关山。众人屏息,只见虹先生指尖一抖,再一沉,三下两下,画面右下处,一块巨石悄然出世。下面将发生什么,还是个大大的悬念,但以石垫底,这画,就有了足够的底气,有了坚实的依傍。果然,说有河,就有了流觞曲水,说有山,就有了叠翠峰峦,然后,光也来了。光明,一个古今向往的词,在虹先生的笔下,在远山的峰巅,隐隐绰绰的,露出一个不大的半圆。毫尖墨本就不多,虹先生再伸进笔洗里轻濯一番,澹淡的水墨,化作云漪,渐次晕散开来,连绵不绝如缕,而先前留着的辐条状三两束空白,陡然的,就直射下来,分明是佛光乍现。众人掌声响起,都眼巴巴地望着虹先生,盼着他继续演绎眼前的天地塑造。虹先生沉默不语,双眉微锁,几乎一寸寸地在画上扫描,检验作品的姿态,真如古板顶真的会计,熟悉他的人都在等待那一句“舒服了”。

⑤千百年来,山水写意,云闲人淡,貌似玩物怡情,实则是心神运化:点染勾勒间,现实的种种块垒顷刻消融,若化作林中月石上泉,便更成就了无眠梦中的壮阔波澜。

⑥虹先生签着几家画廊,还是几家画院的艺术总监,但于他,唯有画画,才实实在在得要紧。画廊的画卖了,虹先生得随时提供作品,他戏称四处赶活为“补墙”。有人为他抱屈:人家画廊老板几年工夫,就有房有车了。他答道:人家老板也难的。朋友约请,社区相邀,他一律慷慨应允,非但分文不取,而且及时周到……这样干净的人,我生怕带给他哪怕一丝的烦扰。每次看虹先生作画,我都默不作声;每次同行,我都故意落后几步。望着人流中他清朗的背影,不知怎的,想起罗大佑的一句歌词: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1.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表现了虹先生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1)“舒服了!”画家自言自语道。

(2)虹先生沉默不语,双眉微锁,几乎一寸寸地在画上扫描。

2.文中第④段画线部分描写虹先生作画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3.请简析文中“我”对虹先生这一形象刻画的映衬作用。

4.请探究虹先生这一形象的深刻意蕴。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①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的智力,而智力能带来巨大快感。如何拿智商来作乐,读书便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只要付出一个汉堡的钱,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那段岁月所有的心思。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约8.5。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②世间有两种快乐,第一种是因为无知,第二种是因为彻悟。无知的人,每天无忧无虑,什么都不想。他们做的事,干的活,只是为了吃饱喝足。这种简单而无知的快乐,就像是动物,为了生存而生存,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和智商,更不会去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而彻悟,是因为读过一些书,经历一些事,心境发生改变,生命变得更加有质感。正如周国平所言,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所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③书,像一扇门,透过这扇门,你可以看到别人每天都想了些什么,他们如何总结这个世界,又如何想象另一个世界。读书,不是要醍醐灌顶瞬间涅,追求人生的大和谐,而是要去知道,你这次与作者会在哪里会合,又会在哪里分开,会在哪里产生共鸣,又会在哪里产生分歧。一本书不一定能让你走出困境,不过至少会让你知道,从古到今跟你有同样烦恼,并且同样在寻找答案的人有很多,你并不孤单。

④我们小时候读的书,如同小时候吃的饭,一时半会儿看不出什么,直到成年后,前者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后者成为了我们的骨血,两者都融入到我们的每一个细胞。我们的气质,大多藏于读过的书中,读书就像一把把开山刀,每每拿起来挥舞,就能在你内心开垦出一片新的旷野,从而腾得出地方种植更多作物,到了秋天,心灵便可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忙碌着收获思想。

⑤我一直很喜欢毛姆说的一段话:“生命的'尽头,就像人在黄昏时分读书,读啊读,没有察觉到光线渐暗;直到他停下来休息,才猛然发现白天已经过去,天已经很暗,再低头看书却什么都看不清了,书页已不再有意义。”这是形容一个人年老时的样子,而我则希望人们都能有这样的读书体验。

(选自《时代邮刊》20xx年第4期,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述层次。

2.请概括文中所说的读书的意义。

3.作者引用毛姆的话,想要表达关于读书的什么观点?

六、材料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中像个大人。毕竟,人生漫长,有时阳光明媚,有时风雨交加。

七、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曲之佳处,不在用事,亦不在不用事。好用事,失之堆积;无事可用,失之枯寂。要在多读书、多识故实,引得的确、用得恰好,明事暗使、隐事显使,务使唱去人人都晓,不须解说。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方是妙手。《西厢》《琵琶》用事甚富,然无不恰好,所以动人。《玉i》句句用事,如盛书柜子,使人厌恶。

(节选自王骥德《曲律・论用事》有删改)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文段中《西厢》《琵琶》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姓名)。

3.结合材料,概括曲中“用事”的要义。

八、选择题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B. 《端午节》里的方玄绰不加入索薪行列,认为索薪欠斟酌,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其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

C. 《边城》中,大老天保为了成全弟弟傩送的爱情,放弃了团总顺顺一座碾坊的陪嫁,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光明磊落,胸怀宽广。

D. 《老人与海》中,老人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一条鱼,周围的人们都认为他“倒了血霉”,可小男孩马诺林却称赞他“最好的渔夫是你”。

E. 《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利用到宫中演戏的戏班子,让他们在克劳狄斯面前演出《贡扎古之死》,借此观察克劳狄斯的神情反应,来确定他是不是杀父凶手。

九、文学作品阅读

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在宝钗生日宴会上,“至晚席散时,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因命人带进来……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众人却都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这段文字中表现了宝钗、宝玉、湘云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2)《欧也妮・葛朗台》中表现葛朗台对金子具有强烈占有欲望的细节很多,请举两例。

十、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阿城的处女作《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发表虽早,但文字简劲,结构精巧,气度超逸,为后出作品所不及,又有超迈于流派之外的内涵与趣味。《棋王》里面最突出的两个意象就是“吃”和“象棋”,这两样都是人类的需要,缺一不可,正是因为精神需要的追求,人才超越于兽,而人也不是神,因此生而为人也必定会有俗的一面。似乎阿城有意强调棋王身上的世俗性,来对抗不近人情的意识形态教育,和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英雄的宣传。“存天理灭人欲”,将物质和精神对立割裂,让道德品性和欲望需求你死我活,这是阿城不屑的。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安全、自我实现等七个层次,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棋王》里面的“吃”就是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阿城写的吃并不是吃本身,而是写对“吃的需求”,写饥饿感。王一生的吃相很凶,对吃近乎“虔诚”,而且“精细”,有时简直有点儿“惨无人道”。他“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的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这不是对吃的向往,而是对饥饿的极度恐惧。再往下想,这是对生存的焦灼与现实的焦虑。阿城写王一生的“吃”,有种返璞归真的意味,直接面对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才有震撼力。可是文学感动人的,毕竟是精神的力量。“吃”是为了活,而活不只是“吃”。王一生和好几人车轮大战,胜了后,他呜呜地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

1.作者认为《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的原因有哪些?

2.为什么说阿城写王一生的“吃”具有震撼力?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体育教研部工作计划

教务处工作教学计划

初中教研部研训工作总结

教研室工作自我鉴定

高中学校语文工作年终总结

教学质量分析

初中语文学期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语文教研组计划

教研员个人教研工作计划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合集11篇)】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教研组计划2023-02-15

旅游学科教研中心组工作计划2023-02-06

教务处的年度工作计划精选2022-12-05

高考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分析调查报告2022-11-11

校园教务处学年的工作计划2023-05-14

教务处工作计划2023-11-08

教学研究室年度教研工作计划2023-11-30

小学教研室第二学期工作计划2023-01-05

初中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2022-07-20

初中教务处工作计划设计2022-12-2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