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中华文明阅读理解答案(推荐8篇)由网友“姥姥”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中华文明阅读理解答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中华文明阅读理解答案
吴同瑞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和谐观念的确立源远流长。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基础的先秦典籍中,尤其是在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中,对和谐观念已有明确论述,并给予了崇高评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外延无限广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人举止到国家行为,从产品交换到文学艺术,从思维方式到生活方式,无不追求和谐。饮食讲求五味调和, 音乐讲求和谐之美, 买卖讲求公平, 故有“和售”一词``````
从历史文献的有关论述中,我们体会到,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是一项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层层推进、全面展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描绘了和谐社会、大同世界的理想目标,而且昭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即以和谐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内外关系。
注重普遍联系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应和谐相处,亲密无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调。正因为人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人就应当亲近自然,认识自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而决不可任意摧残自然,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界粗暴索取,人为破坏大自然的和谐状态。唯其如此,人类的生存环境才能不被破坏,自然生态才能保持平衡,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中心环节是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国先哲认为,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中,人和最关键、最重要。人和才能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战斗力。人和贯穿于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国家关系等不同层次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中国古代十分重视“齐家”,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爱。因此,“孝悌和亲”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家和万事成”、“家和万事兴”,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世格言。推而广之,对朋友、对他人也要讲求和谐、和睦, 再推而广之,国与国之间更要以和为贵,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人。当今中国推行以邻为伴、以邻为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提倡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强调国与国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合乎规律的`继承和发扬.
以注重伦理文化为特点的中华文明,特别重视个人的修身养性。而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和理想境界就是身处困境而能保持心态的平和,使身心内外达到和谐状态,即宋明理学家所宣扬的“孔颜乐处”。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称赞贤弟子颜回能够安贫乐道,而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后来,儒家以孔颜为榜样,特别注重内心和谐愉悦的精神享受。宋明理学明确指出孔颜乐处是一种精神境界,其集中表现就是通过自我道德修养达到身心内外无所窒碍的和谐状态。
上述种种表明,追求和谐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这一“传统观念”作为一种宝贵的思想资源,经过批判继承,并与新的时代精神相融合,对于当代和后代人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将会日益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点正在被广大的中国人民所认识,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所认识。两位巴西学者说得好:“由于很多人认为孔子是通过伦理体系来致力于社会和谐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人本主义哲学家之一,在新世界的建设中,儒学无疑要起很大的作用。这一说法于1988年在巴黎得到了一群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支持,瑞典的阿尔文博士声明:“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1,关于和谐概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和谐概念的确立源远流长,在先秦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中,已有了和谐观念的萌芽,并对其给与高度的评价。
B, 和谐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很广泛,从个人举止到国家行为,从产品交换到文学艺术,从思维方式到生活方式,无不追求和谐。
C,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描绘了和谐社会,大同世界的理想目标,而且昭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
D,追求和谐这一传统观念经过批判继承,并与新的时代精神相融合,对以当代人和后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将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2,下列各项,不属于“人和贯穿于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国家关系等不同层次中”的具体表现的一项是(3分 ) ( )
A, 对朋友、对他人也要讲求和谐、和睦,,社会各个成员各个阶层之间应该要彼此尊重,友好相处,共同发展。
B,家庭和睦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中国古代十分重视“齐家”,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爱。
C,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中心环节是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国先哲认为,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中,人和最关键、最重要。人和才能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战斗力。
D,国与国之间更要以和为贵,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人。如今的中国提倡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合乎规律的继承和发扬。
3,下俩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饮食讲求五味调和, 音乐讲求和谐之美, 买卖讲求公平,·····这都是和谐观念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表现。
B ,“孝悌和亲”成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家和万事成” 、“家和万事兴”等传世格言都表明和谐观念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
C,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调,人就应当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按照人类需要基础上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
D,孔子称赞贤弟子颜回能够安贫乐道,是因为颜回身处深处困难而能保持心态的平衡,使身心达到和谐状态。
参考答案:
1A
2C
3C
篇2:《实现自我和谐》阅读理解答案
《实现自我和谐》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
最近,有位心理专家对500名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人作了一个跟踪调查,发现85%以上的人,从心理失衡、行为偏激,到心理恢复、奉献社会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和谐的调节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每个人来说,不仅要与自然融和,与社会群体“和合”,与单个行为人和睦,而且要与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和谐。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每个人的自我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肌体。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强调自然与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含着和以处众、内和外顺等深刻的人生理念。“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
构建和谐社会,就其层次而言有三个层面即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所有活动都需要通过人的感知来起作用。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对自我的认识与看法跟实际表现越一致,或者其基本需要的.满足层次越协调,自我也就越和谐。这种和谐的指向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对自己,包括精神追求、需要层次、思维方式、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等,能够保持一种和谐、和顺的状态。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对自我和谐却并不在意,甚至做得比较糟糕。有的对社会现象不见阳光,只看阴影,对任何事物横挑鼻子竖挑眼,牢骚满腹,自己把自己搞得心不平气不顺。还有的工作与休息、事业与生活、单位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不协调,甚至顾此失彼。如果每个人的心里充满了这样那样的冲突与不满,心理或生理就会失衡。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一般人身上,影响和伤害的是本人、家庭和周围的同志,如果出现在领导干部身上,就会影响其工作和决策,造成的危害就大了。
自我和谐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一种态度。实现自我和谐的过程,是一个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实现了这个过程,一个人就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调查表明,自我和谐调节能力强的人,心理恢复快并能克服偏激行为且乐于奉献社会。
B.现实中的人自我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看社会只见阴影不见阳光。
C.有了感知作用,一个人就能保持和谐、和顺的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
D.一个内心充满各种冲突与不满而心理或生理失衡的人,就会对社会和谐造成不利影响。
9.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自我和谐与社会稳定
B.自我和谐与和谐社会
C.自我和谐与处世行事
D.自我和谐与人生境界
10.根据文意,就怎样实现自我和谐提出你的见解。(3分)
参考答案:
8.D(A“心理恢复快”“乐于奉献社会”:无中生有。B根本原因是对自我的认识与看法跟实际表现不一致,或者其基本需要的满足层次不协调:避重就轻。C“感知的作用”不能形成后面的结果:强加因果。)
9.B(注意第二段关键句“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每个人的自我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肌体”。)
10.(1)遵循和而不同的处世行事准则,做到和以处众、内和外顺。(2)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一种和谐、和顺的状态。(3)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超越自我的勇气和能力。(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全面认识和理解他人与社会,自觉抵制诱惑,平衡自己的心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开阔心胸,以宽容之心待人处事;敢于尝试不同的生活感受,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提升心理承受能力。)
篇3:和谐的文化传统阅读理解答案
和谐的文化传统阅读理解答案
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②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③早在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可见,“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礼”是互为表里的。“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因此,与“礼”一样,“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④“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甲】、【乙】以及【丙】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礼乐制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主张。
⑤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⑥与此同时,“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中华文化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⑦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20.文章第③段引用《荀子·王制》中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21.根据选文第④—⑥段的内容,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 政治构想 ② 政治理论 ③政治实践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阅读第⑥段,简要分析唐代和清代的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3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示例:首先由解释“特色”的含义入手;再从艺术、生活、商业、管理等方面的特色表现进行解说;由此引发读者对“特色”与“成功”关系的思考,从而提出中心论点: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有助于成功。(共2分,写出前两个要点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
21.不能颠倒。这三段的论述内容是按由古到今的顺序排列的;与②段“纵观古今”一句照应;同时这三段的论述内容是由个人、企业、国家这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2.示例: 第⑤段首先概括举例写中国因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得以崛起,成为世界各国的“合作伙伴”,论证了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有助于成功;接着具体举例写英国首相充分肯定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更具体地证明了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有助于成功。因此,第⑤段的事例可以证明中心论点。(共3分,每个要点1分)。
篇4:敬畏伦理与和谐社会阅读答案
敬畏伦理与和谐社会阅读答案
①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②某种意义上说,“伦理”内在地包蕴着“畏惧”的内涵,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是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③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对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④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海德格尔认为:“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被称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为君子、圣贤。
⑤当今时代,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愈来愈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强,一些人的敬畏感却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渐弱化。这种趋势的存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也相应地滋生、助长了人类病态的痴狂,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⑥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仁爱之心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加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人类应该有所敬畏。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这种限制和规约,使人类不至于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进而才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这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特别是在人的主体性已得到极大张扬的今天,尤为必要。
8.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畏伦理”是人类用以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人们在它的约束下有所为或有所不为。
B.敬畏伦理是在人类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自然、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产物。
C.敬畏感始终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它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
D.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
9.下列关于人类要有“敬畏伦理”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
B.当今时代,一些人的敬畏感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逐渐弱化,这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C.敬畏伦理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也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D.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
10、本文第二段和第五段都谈到了“敬畏感”的问题,它们的角度一样吗?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
8.B(文中没有说“敬畏伦理”是“自然”的产物。)
9.D (D项只是对“褒扬敬畏感”的具体阐释,不能成为要有“敬畏心理”的原因。注意文句“它”(敬畏感)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
10.它们的角度不一样(1分)。第二段是从明确概念的角度阐释什么是“敬畏感”(1分),第五段是从现实针对性角度阐述为什么要有“敬畏感”(1分)。
篇5:《宽容与和谐》阅读答案
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彼此宽容,做到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求同存异,就能形成和谐的良好局面;反之,如果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总是从一己之利出发,彼此排斥,互不相让,摩擦不断,就不利于维护团结,就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
②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人,往往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论语》中的“宽则得众”,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③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之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难酬。
④当然,我们讲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和妥协,更不能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大千世界,矛盾是普遍的,差别是必然的。一个人能不能做到宽容,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只有多看自己的短处,容得下别人的短处,才能彼此包容、和平共处。人与人之间不应该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或者只盯着别人的短处,而应该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积极营造宽松、融洽、团结的氛围。
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一点错误,不可能不出一点偏差,应当允许人们犯错误,允许人们改正错误。容人之过,不求全责备,才能激发创造活力,形成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生动局面。
篇6:《宽容与和谐》阅读答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②段作者所说的“这个道理”指的是什么?(限20字以内)(3分)
3.第③段是怎样论证“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的?(3分)
4.阅读第⑤段和第⑥段,回答为什么“容人之短”和“容人之过”是做到宽容的关键。(2分)
篇7:《宽容与和谐》阅读答案
1.答案: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2分)
2.答案:宽容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宽容的人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共3分。未答“宽容”或“宽容的人”扣2分)
3.答案:先从正面举齐桓公终成霸业、廉蔺共保国家安宁的事例,再从反面举项羽自刎乌江、周瑜壮志难酬的事例与之对比,论证“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共3分。举例论证1分,对比论证1分,有分析1分)
4.答案:第⑤段:人人都有短处,只有容得下别人的短处,才能彼此包容、和平共处。第⑥段:人人都会犯错,不求全责备,才能激发创造活力,形成团结和谐、开
拓进取的生动局面。(共2分。“容人之短”1分,“容人之过”1分)
篇8:记叙文阅读理解与答案
记叙文阅读理解与答案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 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 “……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 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了一 座大花园……
1.用不同的.读音给下列各字组词。
喝( ) ( )
折( ) ( )
数(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茂盛 ( )( ) 喜爱( )( )
3.用“~~”画出语段中的比喻句,再用句中的比喻词写一个比喻句。
4.妈妈为什么不让小女孩折花呢?
参考答案:1.喝水 断喝
折断 折本
数学 数星星
(答案不唯一)
2.繁茂 稀疏
喜欢 痛恨
(答案不唯一)
3.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
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答案不唯一)
4.因为你折一枝,我折一枝,后面来的人就看不到优美的景色了。
(意思对即可)
★ 信访工作半年总结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中华文明阅读理解答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案2024-01-09
工商局信访工作总结2023-03-0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2023-01-23
法院庭长述职报告2023-05-27
高三历史教师期末工作总结2023-05-25
司法局领导班子述职报告2023-08-14
司法工作人员个人年度工作总结2023-01-28
交通自查报告范文2024-03-12
网上信访工作总结2023-02-09
乡镇综治办岗位职责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