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走好》阅读答案(整理10篇)由网友“妈呀妈呀妈呀”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老师您走好》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老师您走好》阅读答案
1、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泣不成声:_________
浑然不知:___________
2、读句子完成练习。“您如阳光,一辈子都在照耀别人。” (5分)
①这句话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
②句中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③这句话表达了学生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你依照这句话写一句赞美自己的老师的话。
3、细读第③段,分析这段是属于( )描写。(填写序号)(2分)
A、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4、“老师,您就这样,在讲台上为生命画上句号吗?”说明了老师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3分)
篇2:《老师您走好》阅读答案
1、泣不成声:文中指同学们小声地哭泣。
浑然不知:一点也不知道。
2、①这句话用了_比喻__修辞手法。
②句中把老师比作阳光
③这句话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无限的热爱与敬仰.
④请你依照这句话写一句赞美自己的老师的话。(略)
3、B
4、说明了老师的一生是:献身教育的一生。
篇3:《老师您走好》阅读练习附答案
11月13日,广州市十六中57岁的李新源老师,写下最后一行板书后,轰然倒在讲台,再也没有醒来!
作者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写下了这篇稿子。她说,就以这篇文章为李老师送行。
①老师,您走的时候,我们聚在操场上,一个个肃然而立。女生的眼泪一行又一行,男生也个个眼睛湿润。目送您离开校门的一刻,不知是谁带头擦干了泪水,大家没有恸哭,只是静默地为您送行。您一生为学生的牵挂太多太多,今天,一定要让您安心地离开。
②阳光穿过云层,赶来为老师方面军行,老师,您披一绺阳光上路吧。您如阳光,一辈子都在照耀别人。
③送走您,我们回到教室,泣不成声地抄您留下的板书。班长忽然站起来,缓缓走上讲台,用手擦去离高考还有188天的标语,然后执起一根粉笔,重重地写下了1911月13日。
④最后一堂课的情形一次次地在同学脑中重现:上课铃响过10分钟,您由班主任搀扶着出现在教室门口。您依旧和蔼地笑着,但显得那么吃力。您坚持写板书,直到挺不住,想坐下来歇歇,但是还没坐稳,就一头栽倒在地。
⑤同学们围在您身边喊您,给您擦汗,但您浑然不知。老师,您就这样,在讲台上为生命画上句号吗?
⑥老师,您听见您的学生的呼唤了吗?我们的眼眶情不自禁地多次决堤,随着泪潮涌来的是往日一个接一个的'片段:
阅读题:
1、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泣不成声:_________
浑然不知:___________
2、读句子完成练习。您如阳光,一辈子都在照耀别人。 (5分)
①这句话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
②句中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③这句话表达了学生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你依照这句话写一句赞美自己的老师的话。
3、细读第③段,分析这段是属于( )描写。(填写序号)(2分)
A、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4、老师,您就这样,在讲台上为生命画上句号吗?说明了老师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3分)
参考答案:
1、泣不成声:文中指同学们小声地哭泣。
浑然不知:一点也不知道。
2、①这句话用了_比喻__修辞手法。
②句中把老师比作阳光
③这句话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无限的热爱与敬仰.
④请你依照这句话写一句赞美自己的老师的话。(略)
3、B
4、说明了老师的一生是:献身教育的一生。
篇4:您一路走好
4月5日凌晨2点,英雄女老师殷雪梅离开了这个世界,当众人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赶来见英雄老师殷雪梅最后一面,可谓是,万人空巷沉痛悼念英雄老师,这个如1963年舍身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当代欧阳海”式的好老师就这样静静地走了,为了学生的安全,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生命铸就高尚师德,平凡筑就永恒丰碑。3月31日,殷雪梅老师带领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正通往金沙影剧院的路上,准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在过斑马线时,殷雪梅观察着马路两边的情况,见没有车辆通过,便放心的带学生们过马路。谁知,接近马路中央的时候,由西向东急速开过来一辆白色的小轿车,殷雪梅当机立断,一把推开身边的孩子,而自己却倒在了远处的血泊之中。
英雄老师就这样倒下了,昏迷了5天5夜,最终离开了她心爱的学生,离开了她热爱的课堂,离开了她永远钟爱的岗位……
殷雪梅老师,您舍身救人的英雄壮举会像烙印一样深深地记在我们心里。您在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了29年,在这29年里,您对每一个孩子都视如己出般疼爱,您从来不歧视外来民工子弟,还经常利用休息日上门为他们义务补课,有些同学家庭情况不好,于是您整天把他带在身边,既当老师又当妈妈,专心照顾着他们。虽然照顾这些孩子花费了许多时间,但是您从无怨言。
殷雪梅老师,您把整颗心都扑在孩子们的身上,倾注在教育事业上。
为了您的学生,您的额头上有了细密的皱纹,头发也花白了不少,仿佛是被粉笔灰染上的。您是否还记得,您自己常年贫血,甚至一次次晕倒在课堂上。对此,您总是毫不在乎,只要看到孩子们进步,就是您最大的快乐。
古人云:春蚕到此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我们敬爱的殷雪梅老师,您是学生们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是老师们的心中德高望重的老师,现在,您走了,安详的走了,但是您平生爱心如海和今天壮烈的瞬间将铸就成永恒的怀念……
篇5:散文阅读父亲您一路走好
散文阅读父亲您一路走好
父亲选择今年深秋最好的天气里安然离世,之前是寒潮阵阵、冷雨穿心,晴天只是偶尔光顾。天气刚刚转好,恰逢二十年前的学生聚会,我也有幸被邀。山珍海味、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就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天,我在享受着父亲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待遇。那一晚无眠,第二天早晨就传来了噩耗。我匆匆地赶回家,抚摸着父亲的头和身子,温热依旧,但没有鼻息。我连连呼唤,紧闭的眼睛似有微睁,这是最后的留恋。屋内,亲人哀鸣;屋外,太阳在努力驱散冰冷的薄雾扑向窗棂,塘边高大的香樟也垂下了枝叶默哀肃立,远处公路上穿梭的车辆笛声凄切。
继而鞭炮响起,宣告着父亲的永诀。我强忍悲哀,将目光转向田野,代父亲看最后一眼——那是父亲一生的挚爱: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辛苦但永不放弃。天,越来越高远明亮,直通向天国。父亲的灵魂正在走向天堂,那条路洒满了阳光的明媚和庄稼的翠绿。没有了辛劳和痛苦,父亲佝偻的腰该挺直了,父亲的脚步该轻松了,父亲的眉宇该舒展了。我祝福我的父亲,祝福他一路走好!
回想父亲的一生,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他是集体主义时代最基层的农村干部和党员,在生产队队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年,风里来雨里去。那时幼小的我,白天很少在家看到过父亲的身影——他似乎永远在田野劳动、在指挥生产。父亲的身体很强壮,他有使不完的力气。他的脾气也很暴怒,容不得偷懒与懈怠。他的信仰很坚决,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不顾母亲的哀求,家里的东西总是被他拿去送给人家。在那时远远近近的乡村,父亲是一块响当当的品牌,为集体赢得了不少荣誉。但父亲没有读过书,也没有向上爬的野心,他的理想与抱负最终随着集体主义时代的谢幕而埋进了灵魂深处。包产到户后,父亲明显地寡言少语了,自家的责任田几乎被他一个人包了,整天不声不响地埋头苦干。以他的勤劳和母亲的勤俭持家收获了一家的温饱和儿孙满屋。他的子孙考出了四个大学生,其中有三个重点大学。这在当地是绝无仅有的现象。我们都继承了他的勤劳、正直与淡薄名利的思想,无一人升官发财,各自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如果不是八年前父亲自个儿爬上塘边的香樟给电线砍青让道摔伤致残,也许现在75岁高龄的`他还在田间劳作。然而,随着那一次轰然倒地,父亲的生命就开始了倒计时。八年啦,两千多个日日夜夜,父亲只能躺在床上痛苦地煎熬。他多么渴望奇迹的出现,能让他站起来,哪怕只是到田间走走,即使拄着拐杖也行。我们也求医问药,尝试过好几次,然而,他只能躺在床上,起初还能坐上轮椅出去兜兜风。幸好他爱看电视,尤其爱看新闻,特别喜欢关注沅江市的变化。附近益沅一级公路修好通车以后,我曾经推着他走了一段路程,直到与沅江工业园接壤的一块责任田旁。我还给他拍了很多相片(一直珍藏在我的电脑里)。父亲一改卧床愁苦的神情,他红光满面,神采奕奕,遇上熟人,他还能谈笑风生、挥手致意,似乎又找到了当年叱咤风云的感觉。今非昔比,家乡的巨大变化使他豪情陡增、兴味盎然,那可能是他瘫痪以后最让他兴奋地时刻,而且刻进了他的脑海中。后来,我还计划租车带他去更远的地方看看,但因为他的身体过于臃肿与挪动的剧烈疼痛,也许是在等待家乡更大更美的发展,所以一直未能成行,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父亲瘫痪卧床的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多亏了母亲的照顾。母亲比父亲还大几岁,身子矮小瘦弱,体重只够父亲正常体质的一半,后来还查出了糖尿病。但她为了减轻崽女的负担,一直尽心尽力地服侍着父亲。那么长的时间,我不知道母亲何以有如此巨大的能耐。然而,毕竟岁月不饶人,父亲不忍看着苍老的母亲这样辛苦,多次要求安乐死,但都被母亲和我们拒绝。父亲是身体功能衰竭而死的,他最终忍受巨大的生理与心理痛苦选择自然死亡,而不想让我们背负法律与道德的重压,以免被人诟病。
父亲终于得到了解脱,他的遗容安详而幸福。我在祝福他的同时,也深深地祝福我的母亲以及人世间所有卑微的生命: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
篇6:婆婆 您走好作文
婆婆 您走好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未到,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天,气温也骤降。
婆婆走了,今天是第四天。婆婆心疼她的孩子们,为她守灵的日子,风和日丽,没有赶在这个寒冷的雨天。
婆婆没有女儿,对我这个媳妇一直疼爱有加。有了孩子后,婆婆也一直在帮我。婆婆很能干,做衣服、做饭都是一把好手。可是,能干的.婆婆培养了一个笨媳妇。这十几年,我很少动针线,也做不出几个像样的菜,可您从没有抱怨过,还总是在亲戚、邻居面前夸我。
最后在家那几天,您吃得越来越少了,想喝面筋汤。您说公公做的不好,我说我试试吧。您教我一点一点地做,我虽然很用心,还是洗出的面筋不多。但您一直鼓励我:“做的不错,这不是也会做饭吗?”让我好生惭愧!
您的照片摆在桌子上。照片是十年前拍的,很精神,还能看到年轻时漂亮的影子。进屋、吃饭、看电视,我都会忍不住看一眼,好像您依旧在这个家里。
妈妈,家中只我一人,我想帮您整理一下东西。在医院穿的衣服得洗一洗;在重症室用的写着您名字的杯子和碗得藏起来,免得爸爸看到伤感;卫生间为了您省力,专门系的绳子,也没用了;只用了一天的气垫床垫;还有陪了您三个月的轮椅……怎么能收的完呢!这个家每一件东西都散发着您的气息,每一个房间都留着您的身影。
妈妈,您走了,也让我留下了很多遗憾。在医院陪您的时间太少;您留给孙子的东西,没能让您亲手交给他;从春节就说要为您理发,因为担心感冒,一拖再拖……好在,最后在家的几天里,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陪您,喂您吃饭,还给您泡了一次脚,多少让自己有了一点欣慰。
妈妈,您走吧,再也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妈妈,您休息吧,再也不用为家人操心受累。妈妈,在那边有二姨和容姐,您也不会寂寞的!妈妈,我为默默为您祈福,愿您在那里一切安好!
婆婆,您走好!
篇7: 小海您走好!散文
命运最擅长通过摧毁美好来体现它的残酷――清明了,悼念我的朋友。
11月6日晚8点多,你永远阖上了,睁了36年的双眼。
相识相知了,我们约定俗成不论大事小事,工作事家庭事你都找我商量,怎么这件事就没跟我招呼一声,就悄无声息地走了。9点接到电话,傻了一阵子,惊愕于癌细胞在不满三个月的时间里,就把一个活力四射、正当午时的汉子放倒了,吞蚀了。我对放疗、化疗寄有的一线希望和祈愿,对因年轻就有可能出现奇迹的可能破灭了,粉碎了。
7月为了确诊,我们在北京的几家医院跑了一周。我看到了你坚强和冷静的一面,也看到了你强挤笑颜想让亲友宽心的姿态,也接受了你因病魔突然降临,惶恐和无奈而表达出的烦躁。你事后的一声“党哥对不起”,令我心颤、心酸:一个普通汉子,面临着生死考验还能检视自己的言行,我从心底里佩服你的素养、家教。
确诊了,以我的行事风格提出了几乎是要求你执行的劝告:带上部分积蓄,陪着母亲去领略世间的山水,踏寻没经历的`人间世态,品尝人类进步的成果。让自然的,世间的:那些博大与巧妙、惊奇与震撼、贫穷与繁华、寂静与喧嚣、美丽与丑陋、进步与落后,来急速充填精神、思想,强驱惶恐和无奈,为留恋生命的渴望做点有益的实在的事情。面对癌症这是一条可选的路,现在提它对你已毫无价值,只是给活着的人,提个能保持点尊严的建议罢了。
小海,你还欠我一场酒呢。入院前夜我们喝了一个痛快,我,你,内心的酸楚竞顺着眼泪流出来不少。生存之艰辛,对病魔之无奈,对生命无法把握的感叹,让含酒的泪水带走不少。抵抗一切的豪气、战胜疾病的信心也蒸腾而生。你答应我出院后还要那样痛快几场,可如今只有我揣着“扁二”,徘徊在风河边的萧瑟秋风和阴云带来的凄雨中。
小海,你知道我是只身来到这座城市的。在我孤独时、寂寞时、急难时、愤懑时,无论时间、无论地点你总会如约而至。你比我小20岁,可是你硬装成熟、汉子、以一切无所谓的姿态,来感化我的情绪。对我、对同事、对同学你都是这样做的,何其宽容,珍视友谊,重情惜义,难能可贵。
你背后很少说人不是,事实证明了有些人有些事,实可指责,朋友都替你鸣不平,你还是一句无所谓。对钱、对付出、对不公、你没计较公道和回报,让我叹服你的人格、品格,让我叹服你的大气和内心的真正高大,还有宽容。
你父亲去世的早,你对你母亲,对你哥弟,对家里的日子,大事小情,迎来送往,你竟会细致周到得打点得体,任劳任怨。对工作,对同事,累了,委屈了,你只是淡淡地对我倾诉,我看得出来你没有真正的埋怨。你的善良,你的孝顺,你的超越年龄的那份从容,令我五体投地。
小海,你慢些走,让我呼喊一声:苍天、大地、神o,谁能保佑好人一生平安?请回答人们?苍穹无回应,大地无回应,神o无回应。看来,只好寄希望于人们自己用善良的心,正义之感,来凝集一些关心的力量,互助的力量,去关爱活着的好人吧。通过一代一代的不懈努力,发展科技来战胜癌症吧。
小海你喜欢喝啤酒,别担心,有生之年会年年给你送啤酒的,走着吧!
篇8:《老师! 老师!》阅读答案
15.(3分)我在酷暑的一天带同学逃课帮母亲捉蚜虫,还强词夺理顶撞张老师。(“逃课”“捉蚜虫”“顶撞”各1分)
16.(4分)文章题目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和感叹号(感叹句)。(2分)这样既强调了人物的身份,又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崇敬和赞美的强烈感情,起到吸引、震撼读者的作用。(2分)
17.(3分)虽然张老师的背影在眼前消失了,但是张老师的形象和精神还留在我心中,(1分)让我像听心跳一样时常清晰记起,(1分)这表达了我对张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深情难忘。(1分)(可以不分析,直接答含义即可)
18.(4分)张老师默默扎根教育,辗转多校,过着一种平凡清贫的教书生活,他的一生“清寂”。(1分)他事业有成,为教育做出了贡献;(1分)子女成才,家庭幸福(1分)。因此充满了“暖意”;但是,他一生清苦,命运坎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记起,因此他的人生充满“寒凉”。(1分)
19.(4分)他热爱教育,默默坚守教坛43年,一生的金贵岁月奉献给了教育,培养学生成才;(2分)他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受学生敬仰。(2分)
篇9:《老师! 老师!》阅读答案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 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 ,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选自《读者》.10有删改)
15.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 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说,就是觉得 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0:《我永远记得您》阅读答案
一位男孩上初中时十分贪玩,成绩自然惨不忍睹。老师开始还对他心怀希望,后来便死了心,但为了照顾他的自尊心,以免一、二十分的成绩让他面子扫地,于是判他的试卷时便尽量放松尺度,有时甚至根本不看,匆匆批上个60分就完了。这位学生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每次发了试卷也只匆匆一瞥,就随手扔到别处。
不久调来了一位新老师,在判这位学生的试卷时,有人告诉她以前那位老师的做法,她只好效仿地给他打了60分。发卷子时这位老师注意到,那男孩随手把试卷扔进抽屉。这位老师心里猛地一沉,她连忙走过来,要回试卷,取出红笔重新为他批阅。结果这位学生只得了十几分。最后老师说:“你是学生,我是老师,批改你的试卷是我的职责。你答对几道题,我就只能给你相应的分数,只有这个分数才真正属于你自己。”
几年后,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位大学生走到这位老师面前:“可能您已经忘记我了,但我永远记得您。您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是您的行为和言语让我走到了今天。”
没想到老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竟使一个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树立了自信,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面对一个陷入困境的人,怜悯似的施舍只会使他的自尊蒙上灰尘,这并不是真正的帮助。我们应该做的,是帮他拂去心灵的尘埃,让他重新看见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1、文中写了两位教师,他们对“男孩”的态度分别是____________。
2、文章标题“我永远记得您”,其中的“您”是指____________,“永远记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分析,第一位老师那样打分的危害是____________;第二位老师这样给分数产生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4、本文共四个自然段,如果将结尾一段去掉行不行?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会产生哪些思考呢?请说出两点启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个教师放在一起来写,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前一位对孩子不负责任敷衍第二位是对孩子的真诚的负责希望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
2.指那位曾经给他判过真实成绩的老师永远记住那位教师的原因是给了孩子真诚的帮助使孩子找到了自尊。
3.无视学生的存在伤害了学生的自尊第二位教师的做法让学生感到教师在重视他使他找到了自尊重新树立了自信。
4.最后一段去掉不好最后一段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了了文章的中心。
5.(1)从思想上说不论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自己要尊重自己不可自暴自弃或者真诚的帮助可以使对方获得意想不到的精神力量。 (2)从写法上说夹叙夹议点出了中心。所受的启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回答都可以。
6.用了对比的写法前一个老师是对后一隹教师的烘托烘托出了后一位老师认真负责真诚关爱学生的高尚品质。
★ 农村丧事致悼词
★ 怀念父亲悼词范文

【《老师您走好》阅读答案(整理10篇)】相关文章:
医院温馨提示语口号精选2023-05-20
对刚去世人的寄语2023-03-22
对刚去世人的寄语2023-03-08
追悼会致辞2023-01-03
老人过世答谢宴致辞2023-01-10
父亲悼念词范文2023-10-02
村委会致追悼词范文2022-08-17
农村老人去世悼词范文2022-04-29
哀悼词2022-05-06
一位普通的母亲作文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