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阶阅读理解及答案

时间:2023-01-15 07:51:32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天阶阅读理解及答案(推荐12篇)由网友“PInkyyyyy”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天阶阅读理解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阶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1:天阶阅读理解及答案

天阶阅读理解及答案

(1)在一次晚会上,我朗诵自己写的诗歌《二泉映月》。为朗诵伴奏的,是二胡表演艺术家闵惠芬。晚上演出,下午和她做准备。

(2)诚挚、率真、善良、热烈,和闵惠芬对坐,心弦和琴弦共振。

(3)与音乐有生死之约,自8岁始,一把胡琴伴随一生。

(4)二胡是东方乐器,亦是平民乐器。平民喜爱,闵惠芬便喜爱平民之喜爱。

(5)她去过苏北高邮湖,登上船上的水上小学,为渔家孩子演奏。恭敬虔诚,置身船头仿佛置身维也纳金色大厅。

(6)她去过甘肃煤矿,乘坐卡车跑了5个矿井,戈壁为剧场,车厢为舞台,她为矿工演出。获得上海文联授予的“德艺双馨”称号,颁奖仪式,她请来甘肃镍矿矿工。从矿工手上接过荣誉证书,是她的最高荣誉。

(7)去过以干旱贫穷闻名于世的定西。坐在一个红柳沙墩上拉琴,老乡围着红柳沙墩听琴。听众之中还有一头牛,这牛也奇,琴声一起,它站定不动,仿佛一座生出耳朵的山,老牛知音,闵惠芬想与知音合影,牛却俯首不动.闵惠芬懂得牛的心事,使专门为它加演了一曲,老牛这才乐了,巍峨大山温顺得像个孩子,依偎着闵惠芬合影作别。

(8)曲终人不散,满坡响起大西北“花儿”。

(9)重病,医生从未见过的病。与死亡抗争了。如何手术?从右肩到右肋得割出一条七八寸长的口子。对于一位右手执弓的弦乐艺术家,这意味着什么?

(10)琴手惶恐发问:“手术后,我还能拉琴吗?”

(11)医生悲怆作答:“要做好不能拉琴的准备。”

(12)问答之间,她们相拥而泣。

(13)三次手术,三次化疗,命运把闵惠芬推向地狱的门槛.眼睁不开,耳听不见,她进入混沌迷蒙。冥冥之中见一条蓝色云带,她向着缥缈云带飞去。就在那一刻,听见一段乐句。她知道,这是天籁。想记录天籁,可是举不起右臂。不能记录,天籁就不肯离去。盘旋、依偎、缠绕,乃至支撑、激励、召唤,直到她的体力渐渐恢复,直到她记下这段诞生在天堂的旋律。静卧病床,闵惠芬把这段乐句发展并结构成为一部作品,她把作品命名为《音诗—心曲》,并委托弟子演奏。

(14)作品公演,闵惠芬去听了。

(15)她说:“音阶,天阶。历经劫难的我刻骨铭心,美的创造,当是生死攀援。”

(摘自《读者》第2期)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2分)

小题2:围绕着“平民喜爱,闵惠芬便喜爱平民之喜爱”,作者写了哪儿件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3分)

小题3:试分析选文第(7)段详写“老牛听琴”的作用。(2分)

小题4:从人物描写和修辞角度赏析第(5)段划线的'句子。(4分)

小题5:结合全文,找出最能表现闵惠芬的性格以及高度概括其品质的词语。(2分)

小题6:试分析本文以“天阶”为题的含义。(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本文记叙了二胡表演艺术家闵惠芬坚持为平民演奏(l分)以及她对二胡演奏艺术至死不渝的挚爱。

小题2:①闵崽芬去苏北南水上小学为渔家孩子演奏:②闵惠芬去甘肃煤矿为矿工演出;:③|闵惠芬去十早贫穷的定由为老乡们演奏。

小题3:侧面描写了闵惠芬兰胡演奏技艺的精湛,(1分〉也表现了闵崽芬的平易近人以及她与老百姓亲密无间的关系。(1分〉

小题4:恭敬虔诚'是对闵惠芬的神态描写〈1分), “置身船头仿佛置身维也纳金色大厅”是比喻,表现了闵惠芬对人民和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和尊重(2分)。

小题5:诚挚、率真、善良、热烈(1分〉:德艺双馨(l分〉。

小题6:用天阶比喻音阶(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闵惠芬对二胡演奏艺术无止境的生死攀援,表达作者对闵惠芬高度赞扬、无比崇敬之情〈1分〉。

试题分析:

小题1:审题后从前往后读文章,梳理选文情节可知,主人公是二胡表演艺术家闵惠芬,文章前半部分写她坚持为平民演奏,后面写她重病手术后仍不辍创作。用通顺的语句表述出来即可。

小题2:审题后确定范围,应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寻找答案。从前往后读文章前半部分,根据内容概括为三件事,一是去苏北南水上小学为渔家孩子演奏,二是去甘肃煤矿,三是|去干早贫穷的定由为老乡们演奏。

小题3:读第七段可知,她去十早贫穷的定由为老乡们演奏,老牛是她的听众之一。此处用老牛的表现侧面烘托出闵惠芬二胡演奏技艺的高超,同时,闵惠芬能够为牛演奏,也更能表出她与老百姓的亲密关系。

小题4:“从人物描写和修辞角度”是审题的重点,是拟答的具体要求。“恭敬虔诚,置身船头仿佛置身维也纳金色大厅” 句中的恭敬虔诚'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置身船头”是动作描写,并且对此动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加以描述,“仿佛置身维也纳金色大厅”。从这些描写和修辞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闵惠芬对人民的尊重和对艺术的热爱。

小题5:通读全文后,从前向后寻找切题的“词语”,如文章第二段中的“诚挚、率真、善良、热烈”,再如文章第六段中的“德艺双馨”等。

小题6:结尾段中人物的话照应了题目,“音阶,天阶。历经劫难的我刻骨铭心,美的创造,当是生死攀援”,是理解题目的关键所在。结合全文内容,结合结尾段中的语句可知,天阶即音阶,“阶”则是需要攀登的,读文章可知,指闵惠芬对二胡演奏艺术的“生死攀援”,体现她对音乐的挚爱,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崇敬之情。

篇2:天阶 阅读答案

(1)在一次晚会上,我朗诵自己写的诗歌《二泉映月》。为朗诵伴奏的,是二胡表演艺术家闵惠芬。晚上演出,下午和她做准备。

(2)诚挚、率真、善良、热烈,和闵惠芬对坐,心弦和琴弦共振。

(3)与音乐有生死之约,自8岁始,一把胡琴伴随一生。

(4)二胡是东方乐器,亦是平民乐器。平民喜爱,闵惠芬便喜爱平民之喜爱。

(5)她去过苏北高邮湖,登上船上的水上小学,为渔家孩子演奏。恭敬虔诚,置身船头仿佛置身维也纳金色大厅。

(6)她去过甘肃煤矿,乘坐卡车跑了5个矿井,戈壁为剧场,车厢为舞台,她为矿工演出。获得上海文联授予的“德艺双馨”称号,颁奖仪式,她请来甘肃镍矿矿工。从矿工手上接过荣誉证书,是她的最高荣誉。

(7) 去过以干旱贫穷闻名于世的定西。坐在一个红柳沙墩上拉琴,老乡围着红柳沙墩听琴。听众之中还有一头牛,这牛也奇,琴声一起,它站定不动,仿佛一座生出耳朵的山,老牛知音,闵惠芬想与知音合影,牛却俯首不动.闵惠芬懂得牛的心事,使专门为它加演了一曲,老牛这才乐了,巍峨大山温顺得像个孩子,依偎着闵惠芬合影作别。

(8)曲终人不散,满坡响起大西北“花儿”。

(9)重病,医生从未见过的病。与死亡抗争了17年。如何手术?从右肩到右肋得割出一条七八寸长的口子。对于一位右手执弓的弦乐艺术家,这意味着什么?

(10)琴手惶恐发问:“手术后,我还能拉琴吗?”

(11)医生 悲怆作答:“要做好不能拉琴的准备。”

(12)问答之间,她们相拥而泣。

(13) 三次手术,三次化疗,命运把闵惠芬推向地狱的门槛.眼睁不开,耳听不见,她进入混沌迷蒙。冥冥之中见一条蓝色云带,她向着缥缈云带飞去。就在那一刻,听见一段乐句。她知道,这是天籁。想记录天籁,可是举不起右臂。不能记录,天籁就不肯离去。盘旋、依偎、缠绕,乃至支撑、激励、召唤,直到她的体力渐渐恢复, 直到她记下这段诞生在 天堂的旋律。静卧病床,闵惠芬把这段乐句发展并结构成为一部作品,她把作品命名为《音诗—心曲》,并委托弟子演奏。

(14)作品公演,闵惠芬去听了。

(15)她说:“音阶,天阶。历经劫难的我刻骨铭心,美的创造,当是生死攀援。”

(摘自《读者》第2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2分)

2.围绕着“平民喜爱,闵惠芬便喜爱平民之喜爱”,作者写了哪儿件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3分)

3.试分析选文第(7)段详写“老牛听琴”的作用。(2分)

4.从人物描写和修辞角度赏析第(5)段划线的句子。(4分)

5.结合全文,找出最能表现闵惠芬的性格以及高度概括其品质的`词语。(2分)

6.试分析本文以“天阶”为题的含义。(3分)

篇3:天阶 阅读答案

1.(2分)本文记叙了二胡表演艺术家闵惠芬坚持为平民演奏,(l分)体现她对二胡演奏艺术至死不渝的追求(1分)【意近即可】

2.(3分)要点:①闵惠芬去苏北高邮湖水上小学为渔家孩子演奏:②闵惠芬去甘肃镍矿为矿工露天演出③闵惠芬去干早贫穷的定西为老乡们演奏。【每点1分,意近即可。】

3.(2分)要点:侧面描写了闵惠芬兰胡演奏技艺的精湛,(1分〉也表现了闵惠芬的平易近人以及她与老百姓亲密无间的关系。(1分〉【意近即可】

4.(4分)“恭敬虔诚”是对闵惠芬的神态描写(1分),“置身船头仿佛置身维也纳金色大厅”是比喻(1分)。表现了闵惠芬对人民和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和尊重(2分)。

5.(2分)诚挚、率真、善良、热烈(1分);德艺双馨(l分〉。

6.(3分)用“天阶”比喻音阶(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闵惠芬对二胡演奏艺术无止境的“生死攀援”(1分)表达作者对闵惠芬的高度赞扬、无比崇敬之情〈1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

篇4:天鹅蛋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关于天鹅蛋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天鹅蛋”

一天,松鼠妈妈带着一群小松鼠到山坡下找吃的。它们走啊走,来到一条小溪边,看到许许多多又光又圆的蛋,小松鼠们高兴得又蹦又跳,又喊又叫:“啊,天鹅蛋!”

松鼠妈妈说:“快,快把天鹅蛋搬回家去。”小松鼠们立即行动。有的用手捧,有的`用绳子捆住蛋背在肩上,的有抱着蛋在地上滚,还有两只小松鼠一起抬,把天鹅蛋搬回了家。大家累得满头大汗,松鼠妈妈说:“这一下我们可以吃得饱饱的了。”

小松鼠忙得团团转,有的拿着盘子把蛋一个一个放在盘子上,有的拿叉子叉蛋,还有的拿小刀砍蛋,可是它们怎么也敲不开天鹅蛋。松鼠妈妈拿起一把斧头,用力向天鹅蛋砸去,只听见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天鹅蛋还是又光又圆,可蛋下面的盘子给砸碎了。这时小松鼠才知道:“啊,这不是天鹅蛋,是鹅卵石!”

1.连一连,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松鼠------

正确答案:一( )松鼠------只

一( )小溪------

正确答案:一( )小溪------条

一( )斧头------

正确答案:一( )斧头------把

一( )石头------

正确答案:一( )石头------块

2.在文中找出下列动词的同义词。

绑------

正确答案:绑------捆

寻------

正确答案:寻------找

敲------

正确答案:敲------砸

蹦------

正确答案:蹦------跳

3.给多音字,选字组词。

( ) 少shǎo

A.多

B.年

正确答案:A

4.给多音字,选字组词。

少 shào( )

A.多

B.年

正确答案:B

5.给多音字,选字组词。

( )兴 xìng

A.高

B.奋

正确答案:A

6.给多音字,选字组词。

兴xīnɡ( )

A.高

B.奋

正确答案:B

7.给多音字,选字组词。

( ) 转zhuàn

A.旋

B.身

正确答案:A

8.给多音字,选字组词。

转 zhuǎn( )

A.旋

B.身

正确答案:B

9.给多音字,选字组词。

( )背bèi

A.后

B.包

正确答案:A

10.给多音字,选字组词。

背 bēi( )

A.后

B.包

正确答案:B

篇5:《梵天寺木塔》阅读理解及答案

《梵天寺木塔》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14题。(共12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钱氏据两浙时(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3)但逐层布板讫()(4)人皆伏其精练()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3.请你用文中的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4分)

4.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4分)

【附答案】:(共12分)

1.①统治②派③终了,完毕④通服佩服(2分,对2-3个得1分)

2.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2分,有两个实词错不给分)

3.(4分)未布瓦,上轻;(2分)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2分)(多与少均不给分)

4.(4分,)文中笑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2分)同时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是:对解决塔动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对匠师无能的嘲笑。(2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方两三级()

(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3)但逐层布板讫()

(4)人履其板()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匠师如其言,塔遂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皆伏其精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1.(1)才、刚刚(2)叫、派(3)只、只要(4)踩、踏(2分。答对2-3个得1分。意对即可)

2.(1)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2)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共4分。每句2分,两处译错扣1分,每句扣满2分为止)

3.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顶没有盖上瓦,而喻皓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内结构不稳定,塔身与楼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启示: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判断的正确与否。(4分。原因2分,启示分析2分)

4.匠师的虚心好学是值得肯定的'。但他要面子,不敢(不愿)亲自去请教,这是他欠缺的地方。(3分。答到1点得1分,答到2点得3分。意对即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钱氏据两浙时()(2)而动如初()

(3)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4)但逐层布板讫()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①②

3、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4、请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4分)

【附答案】:(12分)

1、(1)当政(或作官、管理)(2)当初、原来(3)派、叫(4)完(共2分。答出2个给1分)

2、(1)匠师按照他说的话去做,塔就不动了。(2)人们都佩服他技术熟练。(共2分。每句1分)

3、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顶没有盖上瓦,喻皓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内结构不稳定,塔身与楼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2分)

启示: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判断的正确与否。(其它分析只要恰当也可)(2分)

(共4分。写出两点原因各1分;写出启示给2分)

4、匠师能虚心好学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要面子,不敢亲自去请教这是他欠缺的地方。(共4分。答出1点给2分。)

篇6:天台上的树阅读理解及答案

天台上的树阅读理解及答案

办公楼的天台上,生长着一棵白杨树。

每天上下班,我一仰头都能看到这棵树。与地上的树相比,它显得很矮,枝叶也不茂盛,但由于立足于几十米高的7层高楼,使它的高度远远超越了其他树。

因为身居高位,它享受着充足的阳光,拥有着广袤的蓝天。因为高高在上,地上的树木只能在它的下面仰望它、膜拜它。它立于高楼上,俯瞰这满城的云杉、白桦、丁香、京桃……大有一览众“树”小的气势。

我在把地上的树和它作过比较后心生感叹,地上的树长得再高,也难以企及它的高度了。每当远远地望着这棵树,我都会这样想:它真幸运,竟长在了天台上,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幸运的树了。有时,我会把这棵树和这栋楼里某些高高在上的人作比较,想起他们如这树一般,处于我仰视的高度,便不由心生自卑与嫉妒。

终于有一天,我登上了天台,头一次近距离地看着这棵仰望许久的树,我的心情相当激动。当我仔细观察眼前的这棵树时,我被震惊了,我想象不出来,这棵树是如何生存的。

整个楼顶全部由混凝土浇铸,比石头还要坚硬,没有一点生命迹象。所幸建筑工人把一块空心砖遗落在这里,而这棵树就扎根在这块空心砖的镂空里,风带来的一点灰尘泥土,积留在砖孔里,这是树唯一的养料了。

干旱是最可怕的敌人,而树木生存必须要有水。天台上的树,没有人会来给它浇一滴水,它只能靠未知的雨水度日,很长时间不下雨,它就不得不苦挨着生存,并随时有可能干枯而死,直到有新的.雨水落下。风是另一个可怕的敌人,扎根在一块几公斤重的砖块里,它的根基脆弱程度可想而知,它随时都有被风刮倒的危险。严寒是它的第三个敌人,在北方,为了能让街边的树度过冬天不被冻死,人们要用厚厚的稻草把树捆扎起来。但是,整个冬天。天台上的树从根到枝,几乎全部裸露在平均零下30多度的天气里,让人无法相信,它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

仔细想想,天台对这棵树而言,绝对是一片危机四伏、劫难重重的死亡之域。在这里,它每时每刻都在挑战着生存的极限。无人知晓,它平静的外表掩藏着多少生与死的抗争!它能存活下来,应该算个生命奇迹了。而地上的树,永远无法知晓它的生存方式。它是在付出超过其他树木千百倍的代价、经历其他树木想象不到的折磨与摧残后,才能立于其他树木仰视的高度的。

而像我和我一样的人们,总在为别人比自己的地位高而心生自卑与嫉妒,却忽略了立于高处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1、为什么天台上的那棵白杨树显得很矮,也不茂盛?

答案:因为它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并不适宜树木生长。

2、对于天台上的那棵白杨树,我的心理前后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答案:在地面上,把它和地上的树相比较时,感觉那棵树高高在上,十分幸运,当亲临观看天台上的树时,感到十分震惊,由羡慕嫉妒到敬佩尊重。因为作者看见了这棵树的生长环境如此恶劣,那棵树竟然可以生存下来。

3、为什么说天台对于那棵白杨树来说是一片危机四伏,劫难重重的死亡之域?

答案:整栋楼全部由混凝土浇铸,比石头还要硬,没有人会给它浇水,风会把它刮倒

4、本文作者面对天台上的那棵树,感慨良深。你认为他从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对你有什么启迪呢?

答案:高处不胜寒,看到别人地位高而心生嫉妒与羡慕,却一定要明白要想立足于高处,取得成功是要付出异于常人的代价的!要想取得和他人同等的地位和成就,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篇7:阅读理解及答案

读郑谷的《鹧鸪》回答问题。

(1)颔联中“雨昏、花落”渲染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这一联涉及了哪些历史人物或传说?

(2)体会颈联中“乍、才”的表达作用。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5、(1)凄迷的意境,伤感的氛围。屈原/娥皇、女英溺于湘江

(2)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

(3)借鹧鸪啼声之悲切抒写了游子的乡愁旅思。

篇8: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雪 夜

星 新 一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啰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挂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 “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从老人的对白、行为表现看,小说凸显出对至死不逾的真挚亲情的歌颂。

B、作品以极平淡的故事和语言来表现极其哀痛的人间真情,作品通篇没有一个“哀”字,但当读者读完作品之后,心理却蒙上了浓浓的哀怜。

C、通过刻画老人的异乎寻常的举动和想法,凸显日本社会中老人的孤独,落寞以及难以得到社会关爱的冷酷现实。

D、小说把雪花比做能通人性的小精灵,寄托了作者对这对孤苦老人的同情和美好祝愿。

E、老人异乎寻常的举动中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潜藏着老人深深的内疚愧悔之意,小说直接表现了作者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强烈批判。

(2)、文中通过老夫妇富有生活气息的对白来塑造儿子活着的“假象”,这“假象”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别概括出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作家星新一是位有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家,这篇小说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并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营造了富有想象空间的悠远意境,请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见解。(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E(5分)(答对一个给3分,答对两个给5分)

(2)①为儿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②怕儿子学习辛苦而要送热茶;③不愿儿子有过重的思想负担④祝愿儿子顺利通过毕业考试;⑤恳求抢劫犯不要上楼伤害儿子。(6分)

(3)①小说情节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老人的儿子早就不在,这在小说的前文已经埋下了伏笔, 例如强盗的惊讶:“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细心的读者还是可以从“正常”中看出“不正常”来的。②通过情节的紧张冲突来展开叙事。强盗的闯入给作品带来波澜,读者开始关心并未出场的“儿子”的命运:两位老人的儿子会不会被强盗捆住或者又会发生什么奇迹?③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对雪花的描写。(6分,要点1分,分析1分)

(4)、①体现在开头:雪花悠然地飞落,似乎要预示什么,一两句话营造了一个静穆的氛围,自然地把读者带入故事里。接下来,冬天、雪花、旧房子、火盆、老人,由远而近,作者一步步把他描写的镜头推进了,把读者从悠远的雪景拉到现实生活的面前。②体现在结尾:生活闹剧结束之后,退幕了,“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一切都静静地消失在窗外悠远的雪景中,这一悠远的、纯净的、宗教般的意境,把俗世的生活空灵化了,也美化了,老人对死去的儿子的深情也在“雪夜”的背景中被凸现出来。(8分)

篇9:阅读理解及答案

风,我们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像个慈祥的母亲,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又像恶煞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风,只不过,空气有时流动得很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地球上,有6个空气流动系统,即6个风带:南、北信风带,南、北东风带和南、北西风带。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不同种类的风。

风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风帆。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明代,郑和7次下西洋使用的帆船就有20xx多吨重,足以显示当时造船业的高度发达及风的巨大作用。近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帆船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由于现代的“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反复冲击,帆船的地位又逐渐回升了。日本曾提出造5万吨的风帆货轮的方案,荷兰也设想建设更大吨位的风帆集装箱船。新型的帆船乘风破浪驰骋在浩淼的海洋上。

不过,风也有它有害的一面。美国出现过的黑风暴,曾席卷大半个国家,将3亿吨优质土统统吹入大西洋,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我国沿海的台风、墨西哥湾以及加勒比海的飓风,都给当地人民带来灾害。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它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是,人是大自然的主人,他们有能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更好地造福人类。

1.文章开头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写出了风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给我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文中的介绍,请你另举出一个例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使说明语言生动形象,写出了风变化无常的特点。

2.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形成不同种类的风。

3.利用风力来磨面,用风力来发电等。(不唯一,意对即可)

4.举例子,列数字。使文章显得更准确、明了、科学性强。

篇10:阅读理解及答案

劳动节前,我和妈妈去果园村的大妈家参加大哥的婚礼。

来到大妈家,大伯大妈喜气洋洋地迎接我们,立即领我们去看大哥的新房。

新房房门两侧,贴着大红喜字。走进新房一看:嗐,真豪华!好气派!房里铺着簇绒地毯一盏花团似的大吊灯大放光芒。墙壁四周放着新式组合家俱、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靠窗户是一张高级席梦思床。床上是崭新的床单、毛毯、花被子。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显得金碧辉(黄、煌)。我不(尽、禁)小声惊叹道:“哎呀,我的妈呀!这得花多少钱哪!”

“啪啪啪……”外面响起了爆竹声。我们急忙来到大门口,原来是迎亲的汽车到了。在人们的欢笑声和掌声中,新郎新娘从一辆红色豪华轿车里走了下来。

新娘穿一身红呢子套裙,嘴上(涂、图)着鲜红的唇膏,胸前的金项(练、链)、耳垂上的金耳环闪闪发光,一双高跟鞋踏得地板噔噔响。大哥穿一身白面料西服,系着真丝领(带、代),手上戴着金戒指,脚穿一双黑得发亮的皮鞋。真是一对新婚夫妇啊!

随着喜笑颜开的宾客,我们进了一间张灯结彩的大客厅。厅外两张铺着红布的桌上,堆放着客人送来的各种贺礼。厅里摆了六桌酒席,已是座无虚席,挤得水泄不通。大伯领我们上了楼。楼上也摆了六桌酒席,同样拥挤不堪。

大家坐定之后,只听大伯一声招呼,酒宴开始了。顷刻间,上了十四菜一汤。盘子放了两层,本来很大的桌子现在突然变小了。新娘新郎向大家敬酒,楼上楼下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一边(尽、禁)情地吃(渴、喝)佳肴美酒,一边称赞主人的盛情款待,赞美厨师的好手艺。

太阳偏西了,欢笑和酒宴终于结束了。送走了客人,我和妈妈便(帮、邦)大伯大妈收拾碗筷。我发现盘子里剩了很多菜,有的菜甚至一口也没吃。我来到厨房,不由得大吃一惊,收下来的剩菜足有三大盆!这宴会可真够豪华!临走前,听大妈对妈妈说,这次办婚礼共花掉两万多元,还欠了几千元的债。

回家的路上,婚礼中的种种豪华情景时时浮现在眼前。我想:婚礼大操大办,花钱如流水,婚礼完了还要还债,这到底是为什么?靠了党的政策好,农民才开始富(玉、裕)起来,要办的正经事情很多,怎么能盲目地追求高消(废、费)呢?一些人大操大办婚丧嫁娶这类事,讲排场,赶时髦,挥霍钱财,铺张浪费,这实际上是一种愚昧的行为。手中有钱,日子富了,千万不能忘了我们民族俭朴的美德,千万不能丢了节约这个传家宝。

1.将文中括号里的别字划掉,然后按顺序分别用这些字组成正确的词语。

2.给下列文中的字注音:

琅: 肴: 霍: 泄: 髦: 昧: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琳琅满目

挥霍

铺张

4.用下列文中的词语造句。

应有尽有—

水泄不通—

时髦—

愚昧—

5.根据文章先写见闻后写感想的特点和下列内容要点提示,用A、B把文章分成两段(A、B直接写在文章上),然后指出哪一段写得最详细。(要点提示:A.豪华的婚礼;B.愚昧的行为)

6.详写段中有许多细节描写,用直线标出描写新房摆设豪华的句子;用双直线标出描写新郎新娘打扮时髦的句子;用浪线标出描写菜肴丰盛的句子:用双浪线标出描写菜肴浪费的句子。

7.文中的婚礼实在是“讲排场,赶时髦,挥霍钱财,铺张浪费”。根据文章记叙的具体内容,抓住几个要点来说明这一点。

8.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婚礼》答案

1.划掉:黄、尽、图、练、代、禁、渴、邦、玉、废

2.略。

3.①各种好看的东西很多。②鱼肉等荤菜。③任意花钱。④为了形式上好看,过分讲究排场。

4.略。

5.B段从“回家的路上”起。A段是详写段。

6.(1)“房里铺着……金碧辉煌。”

(2)“新娘穿……皮鞋。”

(3)“倾刻间……变小了。”

7.(1)新房陈设豪华气派,金碧辉煌。

(2)坐豪华轿车迎亲。

(3)新郎新娘穿戴打扮时髦。

(4)大宴十二桌宾客,菜肴过分丰盛,剩菜三大盆。

(5)共花掉二万元,借债几千元。

8.(1)批评了讲排场,赶时髦,挥霍钱财,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婚丧嫁娶,是愚昧的行为。

(2)说明日子富了,也不能忘了俭朴的美德,丢了节约这个

篇11:阅读理解及答案

我有个好朋友,就是放在我枕边的小闹钟。它圆圆的身子、亮晶晶的脸、三根指针像三只小胳膊似的“滴滴答答”地转个不停,非常惹人喜爱。

晚上睡觉时,小闹钟跟我说悄悄话;早上我睡得正香时,是它把我唤醒,催我上学。

我真喜欢我的小闹钟!

1.这篇短文一共( )个自然段。

A.二

B.三

C.四

正确答案:B

2.我知道短文中的“好朋友”指的是:( )。

A.小闹钟

B.小明

C.小红

正确答案:A

3.选出写小闹钟样子的句子。

A.它圆圆的身子、亮晶晶的脸、三根指针像三只小胳膊似的“滴滴答答”地转个不停,非常惹人喜爱。

B.我有个好朋友,就是放在我枕边的小闹钟。

C.晚上睡觉时,小闹钟跟我说悄悄话;早上我睡得正香时,是它把我唤醒,催我上学。

正确答案:A

4.我喜欢小闹钟是因为( )。

A.小闹钟非常惹人喜爱。晚上睡觉时能跟我说悄悄话,早上把我唤醒,催我上学。

B.它圆圆的身子、亮晶晶的脸、三根指针像三只小胳膊似的“滴滴答答”地转个不停,非常惹人喜爱。

C.我有个好朋友,就是放在我枕边的小闹钟。

正确答案:A

篇12: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开镰

周克武

①夏天刚走,秋色就悄悄点染了山村万物。

②高梁红了,瓜果熟了,岩坎上的野山菊摇荡着粉黄的花朵,远远地就闻到了她的清香。

③最按捺不住激动的是满垄沉甸甸的稻穗,在和风拂动下,身姿摇曳,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忽然,又齐刷刷地勾下头,宛若待嫁的村姑,一副羞答答的可人样。

④这时候,父亲最忙,一天几次往田边跑。晨曦里,看几回;夕阳下,又看几回。(甲)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澄黄的谷粒:一、二、三……一抹落日洒在他脸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即将呱呱落地一样陶醉。

⑤稻香氤氲的夜晚,月亮似乎格外圆润。月光里,我又看见父亲蹲在老屋的墙根磨刀。他轻轻给镰刀溅上水,弯弯的刀叶开始在磨刀石上有节奏地滑动,随着父亲的双臂一屈一伸,锈迹渐渐褪去。月色下,锃亮的刀口银光闪烁。

密封装订线⑥“老倌子,喝口水。”母亲递上一杯凉茶。

⑦“等一等”,父亲摆摆头,“明天开镰啦,还有好几把呢!”

⑧听得出,“开镰”二字是从父亲的心底迸出来的,他喜凝眉梢,满脸惬意。

⑨父亲一年到头晴耕雨作,指望的就是新谷满仓。还是在大雪纷飞的除夕夜,父亲抬眼望望窗外,喃喃自语:好啊,瑞雪兆丰年。紧接着焚香秉烛,祭拜天地神灵,祈祷来年五谷丰登。早春的日子,濛濛细雨像筛糠似的下。父亲头戴斗篷,身披蓑衣,胸前挂只盛满了种子的小萝筐,伸手从筐里抓一把刚刚生出娇黄嫩芽的种谷,在秧田的上空抛出一条条弧线,播下一年的丰收梦。六月天,烈日当空,田里的禾苗被炙烤得无力地垂下了颀长的叶片。他跳上水车,拼命蹬动车轱辘,流水和着他的汗水,哗哗地灌满了新月形的梯田。日子一天天过去,田垄里青了又黄,父亲倚门远眺,满垄的稻香仿佛披到了他的鼻尖上。

⑩终于开镰了。

黄澄澄的田畴上,“嚓嚓嚓嚓”的割禾声由近而远,仿佛在频频传递泥土的回报。父亲弯腰挑起刚打下的第一担新谷,试试,觉得很沉,朗朗地笑了。一担担带着泥土香味的谷子,伴随父亲吱吱呀呀晃动的扁担,渐渐堆满了老屋前面的晒谷坪。

秋阳如虎,偏西的日头还是那样炽热灼人,父亲浑身没剩一根干纱。许是太累,他抓起搭在肩上的罗布手巾抹抹汗,蹲在树荫下,巴嗒巴嗒抽起了自卷的“喇叭筒”。目光却一直定定地盯着晒谷坪里山尖似的谷堆,黝黑的脸宠上溢满了自信。

我知道,此刻在父亲心里,他收割的不只是耕云播雨的回报,也是来年的踏实与祥和。

(乙)父亲躬身捧起一把谷子凑到鼻尖闻了闻,沉思片刻,又慢慢张开五指,任由俗粒从指缝间簌簌地洒落下来。也许他又在盘算播撒明年的一片新绿了。

突然,父亲掐灭烟蒂,霍地走起来,把我叫到他身边问:

“看问了吗?”

“看见什么?”我一脸茫然。

“你看坪里大堆小堆的谷,这就叫堆金积玉。”父亲读过私塾,常常搬出旧书上的这类句子教育我。

我笑了笑,不以为然。他的脸霎时一沉:“你呀,懵懵懂懂,只怨种田没出息,”瞟了我一眼,又说,“其实,你想想喽,泥巴一尺深,翻过来有黄金呢!”

一阵清风掠过,驱散了周身的燥热。我呆呆地站立,半晌无语,抬眼望望对面那片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的梯田,一种感觉倏忽而生:父亲没有传奇,一生的精彩长在地时。(选自《湖南日报》,有删改)

1.分析文中第⑨节画线句子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请从(甲)(乙)中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节中“其实,你想想喽,泥巴一尺深,翻过来有黄金呢!”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对“我”的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结尾“父亲没有传奇,一生的精彩长在地里”这句话,谈谈你对文中父亲形象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炎热,表现了父亲的辛劳。

2.(甲)本句用“走”“弯”“捋”“摊”“吹”“瞪”“数”等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表现了父亲在开镰前对丰收的期盼。

(乙)本句用“躬身”“捧”“凑”“沉思”“张”等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表现了父亲在丰收后的喜悦和满足之情,以及对于土地的深深的爱。

3.含义:只要你对土地有付出,土地就会给你回报。影响:通过这句话让“我”由瞧不起种田到对一生“耕云播雨”的父亲充满了敬意。

4.父亲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农民,他在一生中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他勤劳、淳朴、厚道,把一生的理想、执着、渴望、欢乐都寄托在土地上,抒写了精彩、丰厚的人生,是广大农民形象的代表。

客堂秋夕,客堂秋夕戎昱,客堂秋夕的意思,客堂秋夕赏析

《秋夕》 赏析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全诗注释翻译与赏析

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

七夕古诗鉴赏:秋夕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注释

秋夕与友人同会,秋夕与友人同会崔涂,秋夕与友人同会的意思,秋夕与友人同会

秋夕的诗意

说屏教学设计

杜牧《秋夕》原文译文及赏析

天阶阅读理解及答案
《天阶阅读理解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天阶阅读理解及答案(推荐12篇)】相关文章:

词作业习题及答案2022-11-01

秋夕古诗的意思2023-08-10

杜牧的诗词名句阅读2022-07-21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阅读答案2022-09-18

诗歌赏析:水煮的大学2022-09-18

奇妙的玉华洞作文500字2023-07-07

《长安秋夕》原文与作者简介2023-05-16

《云州秋望》全诗翻译赏析2022-11-13

描写秋天的作文:禅·秋2023-05-21

七夕作文:银汉纤巧话七夕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