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

时间:2023-03-16 08:01:41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锦集11篇)由网友“stop”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

篇1:“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游京师,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民甚快之:(2)既闻命:

(3)犹以盗目之:(4)遂得疾不起: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译文:

11.张养浩曾经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读了本文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4分)

12.阅读全文,思考文章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哪些事?(4分)

参考答案:

8.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每处1分)

9.(1)以……为快,对……感到高兴

(2)已经

(3)看待

(4)最终,终于(每个词1分,共4分)

10.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3分,闻、恸、济为得分点)

11.例:张养浩是一个勤勉政事,宽容待人,执法公正,克己奉公,受人景仰的人。(答对两点意思对即可。4分)

12.(1)免除犯过罪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

(2)严厉打击危害百姓的杀人犯李虎等人

(3)散尽家财救助百姓

(4)到任后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帮助穷人并积劳成疾而死。(每点1分,共4分)

篇2: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理解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19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

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5分)

译: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5分)

译:

参考答案:

4、C 5、D 6、B

7、(10分)(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对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篇3:文言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及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

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5分)

译: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5分)

译:

答案:

1.C

2.D

3.B

4.(10分)(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对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C(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2.试题分析:D(A项前者属“行义”,后者是只是行为,并非“直言”。B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还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项,两句都不能回答题干。而d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 “直言”,所以是正确的。)

3.试题分析:B(B项属张冠李戴的错误。张养浩并没有“直接” 给皇帝上疏,而是通过左丞相拜住上疏,属间接上疏。)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4.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 “加”是刑罚,“目”是看待,“绝”为断绝和状语后置“加之以刑”,其中“目”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语意完整给1分。(2)这个句子中“伏”是我,“愿”是希望各占1分,语意完整给1分。

篇4:张养浩字希孟阅读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则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3.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饥民相食/食马者 B、终日无少怠/ 宾客意少舒

C、遂得疾不起/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哀之如失父母/君将哀而生之乎

5.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

7.阅读全文,思考文章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哪些事?(4分)

【参考答案】

1 (共2分)B

2. (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

4.B (3分)

5.其 党 暴 戾 为 害 /民 不 堪 命 /旧 尹 莫 敢 诘 问(共2分)

6.(1)既然已经按照刑罚对他们进行了惩处,还把他们看作盗贼,这是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道路。(3分)

(2)便将家中财产分给村中的贫穷困难的人,登车上路。(3分)

7.免除犯过罪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严厉打击危害百姓的杀人犯李虎等人/散尽家财救助百姓/到任后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帮助穷人并积劳成疾而死。(4分)

篇5:张养浩字希孟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3.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参考答案:

1. (共2分)B

2. (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3(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

怎样概括中心思想

明内容,清目的;连段意,答问题;

审清题,仔细品;析人物,思言行;

抓要点,明背景;叙事情,抓重点;

写景物,思特点;细推敲,套格式。

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结构上:

1、总结上文。

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

内容上:

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

2、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

3、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

4、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

5、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篇6: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 叛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chǔ,纸的代称)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游京师,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初,议立尚书省,养浩言其不便;既立,又言变法乱政,将祸天下。台巨(谏官)抑而不闻,遂疏时政万余言,言皆切直。当国者不肯容,复构以罪罢之。养浩恐及祸,乃变姓名遁去。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悉以印记其背,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我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则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选自《元史》,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B.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C.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D.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察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台是中国古代一官署名。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B.古代的元夕、上元均指元宵节。农历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晚为宵,元宵就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C.英宗是帝王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如唐太宗、宋太祖、隋炀帝等。

D,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古人用朔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相关的还有“晦”,指农历的月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养浩品行端正,勤奋刻苦。发现有人将钞票遗失在路上,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他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即便是晚上也要点灯偷偷地读。

B.张养浩勤勉政事,不畏强暴。他上任后首先拆毁了滥设的祠庙30多所;对原先官员不敢追查的为害百姓的凶残之徒依法处治,百姓非常高兴。

C.张养浩性情刚直,敢于谏言。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进言反对。皇帝怒而罢免其官职。后又转而表彰张的正直。

D.张养浩心怀怜悯,体恤百姓。在将家中财产分给村中穷人后,张赴任大旱之地,他想方设法救济饥饿的人,找到了对付狡猾官吏的办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台臣(柬官)抑而不闻,遂疏时政万余言,言皆切直。当国者不肯容,复构以罪罢之。

(2)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答案:

10.D【原文】一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日:“毋负张公。”

11.C (隋炀帝是谥号。谥号是帝王将相死后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来定的,有专门的

《谥法》为依据。)

12.C(不是罢免张养浩的官职,而是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

13. (1)谏官压制他,不让皇帝听到他(的意见)。于是他上疏万言议论时政,言辞全都恳切率直。掌握朝廷大权的人不能容忍他,又捏造罪行将他罢免。(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2)命令米商凭钞票背后的印记出售粮食,圭府库验明数目来换取银两,于是官吏不

敢(再)做(舞弊之事)了。(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翻译:

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张养浩从来都不放弃读书,他的父母担心他过于辛劳,制止了他这样做。(张养浩)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他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独自读书。

山东按察使焦听说了这件事,推荐他为东平学正。后来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危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就上奏给左丞相拜住。拜住将奏疏藏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威严的宫廷中更应当谨慎。现在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我认为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乐得少,忧患很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之后又高兴地说:“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于是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就赏赐给张养浩钱财布匹,来表彰他的正直。

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派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西的民众十分高兴。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贯只给五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一千八百五十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便可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奸商污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张养浩又率领富人家出卖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每想到一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陕西的老百姓,悲哀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7:《元史·张养浩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元史·张养浩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

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③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④,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

【注】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②平章:平章政事,元代官职,中书省高官。③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④缗:成串的钱。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无免者,竟居之 竟:竟然

B.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 堪:忍受,经得起

C.登车就道 就:靠近

D.复祷于社坛 社:土地神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张养浩“为官能为民着想”的一组是(3分)

①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②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③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④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⑤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⑥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A.①③④ B. 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②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养浩从小就讲道义,不忽木来看望他,他和家人直直地站立,恭敬地迎接;做县尹时,官舍不好也不计较;对做过盗贼的人和李虎这样的暴戾之人都能用宽容去感化他们。

B.张养浩把钱财看得很淡,做御史台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

C.张养浩往陕西赴任的途中,到华山祷雨,结果“一雨二日”,到官后又求雨,结果大雨如注。这些事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可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

D.张养浩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调离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群众仍为他竖碑颂德;他去世以后,百姓悲哀得如失去父母。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5分)

(2)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5分)

参考答案

9(3分) A (竟:最后、终于)

10(3分)B. ( ①表现他少年时的高尚品德,②表现他对生活条件不计较,④表现百姓对他的铭记感恩。)

11(3分)A (“四顾壁立”是指他家贫如洗,没有多余的财产;对李虎这样的为害百姓的土匪头子依法惩办,并不宽容;文中无“家人恭敬地迎接”意。)

12(10分,每句5分)

(1)既然已经处罚过了(已经对他们施加了处罚),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还把他们看成盗贼),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改过自新)的道路啊!

【采分点】“加”“目”“是”各1分,大意2分ks5u

(2)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采分点】“微”“夫人”“因”“与”各1分,大意1分。其实别的词错了,该扣则扣,自定吧。

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参考译文: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年仅十岁,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这个情况,就推荐张养浩做东平县学正。后来,张养浩游学京师,把自己写的文章献给宰相不忽木,不忽木大为称奇,因此任命他为礼部令史,并推荐他进入御史台。一天张养浩生病了,不忽木亲自到他家里探问,当看到张养浩家里四壁空空,什么也没有时,感慨叹息说:?张养浩这种人才是真正的监察御史的好材料啊!?

后来他做了宰相的属官,又被选授为堂邑县尹。人们传说堂邑县县官住的房子不吉利,住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免除灾难的,但是张养浩还是住了进去。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为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既然已经处罚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西的民众十分高兴。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贯只给五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一千八百五十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便可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奸商污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张养浩又率领富人家出卖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每想到一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陕西的老百姓,悲哀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

篇8:《张养浩行义》阅读练习及答案赏析

关于《张养浩行义》阅读练习及答案赏析

阅读下面文占文,完成20~22题。(8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参考答案:

20. (共2分)B

2l. (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22(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饥民相食/食马者B、终日无少怠/宾客意少舒

C、遂得疾不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哀之如失父母/君将哀而生之乎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

12.阅读全文,思考文章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哪些事?(4分)

参考答案:

9.B(3分)

10.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共2分)

11.(1)既然已经按照刑罚对他们进行了惩处,还把他们看作盗贼,这是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道路。(3分)

(2)便将家中财产分给村中的`贫穷困难的人,登车上路。(3分)

12.免除犯过罪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严厉打击危害百姓的杀人犯李虎等人/散尽家财救助百姓/到任后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帮助穷人并积劳成疾而死。(4分)

篇9:张养浩待的阅读附答案

张养浩待的阅读附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参考答案:

20. (共2分)B

2l. (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22(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

篇10: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阅读答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这种同情与关怀的'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在传统的五七言诗歌中本为常见,但在元代散曲中却是少有。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篇1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答案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问题】

1.(2009·广西贺州)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潼关险要的`两个字分别是【 】和【 】。

2.(2010·贵州毕节)划线句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形象地描绘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答:

3.(2010·贵州毕节)这首元曲中的怀古小令,是古代诗词中的优秀作品,请你说说曲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

4.(2009·广西贺州)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国富民殷,社会和谐请就两种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

1.聚;怒

2.视觉和听觉

3.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婪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意对即可)。

4.示例:这是一组古今社会现实的对比古代,国家兴盛时,统治阶级依然盘剥百姓,大兴土木,修建宫廷,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百姓当然辛苦;国家衰亡,战乱频繁,百姓自然也辛苦如今,人民当家作主,国富则民殷,如“两免一补”、“医疗保险”等多项民生政策的出台,惠及千家万户,百姓生活幸福自然不再辛苦。

《张养浩行义》的原文及翻译

《元史·张养浩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马超字孟起阅读答案及翻译

五年级汉字的谜语

汉字谜语五年级

汉字的谜语

关于汉字的谜语

六一儿童节猜字谜语及答案

猜字谜大全及答案

五年级猜字谜语大全及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锦集11篇)】相关文章:

成语的最难字谜答案解答2022-04-30

猜字谜语大全及答案2022-06-27

好玩经典成语猜谜2022-04-30

超难的成语猜谜2023-12-04

一年级猜字谜语及答案2022-05-08

成语猜答案2022-10-05

猜字谜语和答案2023-11-13

疯狂猜图所有答案2023-01-20

四年级成语猜谜2023-03-20

独生子字谜答案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