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之美》的阅读答案

时间:2023-10-08 07:30:00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天坛之美》的阅读答案(集锦8篇)由网友“happle6998”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天坛之美》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天坛之美》的阅读答案

篇1:天坛之美阅读答案

17.C答案)C [解析)A项错误,以气势取胜的是“故宫”,不是“天坛”;B项错误,最高的建筑应是天坛的祈年殿;D项错误,不是所有的天坛的琉璃都采用蓝色;C项观点在文章第五段能找到依据,故选C。

18.[答案)D [解析)A项“对上天的挑战”一语错误,象征天,尊崇天,怎能挑战;B项“节省占地面积”有误;C项错误,没有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D项“敬慕上苍”的思想贯穿全文,也是天坛建筑追寻的原则,在第3段最后一句更是一语道破,故D项为正确答案。

19.雄伟(雄壮、雄浑……),威严(庄严、森严…… 厚重(凝重 ……)

20.与“清”关系最大。

大面积的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伺时增加了空灵之美。

篇2:天坛之美阅读答案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清幽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深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阅读题目

5、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势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形成鲜明的对比,虚实相生。

6、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7、(1)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2分)

(2)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3分)

【答案】

5、C

6、D

7、(1)与“清”关系最大。大面积的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了空灵之美。如答“高”、“圆”言之成理也可。(2)雄伟、威严、厚重。

篇3:《天坛之美》阅读答案

《天坛之美》阅读答案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 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清幽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 “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深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5.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势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形成鲜明的对比,虚实相生。

6.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7.(1)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C (A项错误,以气势取胜的是“故宫”,不是“天坛”;B项错误,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D项错误,不是所有的天坛的琉璃都采用蓝色;C项观点在文章第五段能找到依据,故选C。)

6.D (A项“对上天的挑战”一语错误,象征天,尊崇天,怎能挑战;B项“节省占地面积”无中生有;C项错误,没有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D项“敬慕上苍”的思想贯穿全文,也是天坛建筑追寻的原则,在第3段最后一句更是一语道破,故D项为正确答案。)

7.(1)与“清”关系最大。大面积的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了空灵之美。如答“高”、“圆”言之成理也可。(2)雄伟、威严、厚重。庞大建筑群:雄伟(雄壮、雄浑……) 一道道门,造型是方的:威严(庄严、森严…… ) 深红的颜色:厚重(凝重 ……)

篇4:《天坛之美》的阅读答案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圈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17、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热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18、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19、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C答案)C [解析)A项错误,以气势取胜的是“故宫”,不是“天坛”;B项错误,最高的建筑应是天坛的祈年殿;D项错误,不是所有的天坛的琉璃都采用蓝色;C项观点在文章第五段能找到依据,故选C。

18.[答案)D [解析)A项“对上天的挑战”一语错误,象征天,尊崇天,怎能挑战;B项“节省占地面积”有误;C项错误,没有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D项“敬慕上苍”的思想贯穿全文,也是天坛建筑追寻的原则,在第3段最后一句更是一语道破,故D项为正确答案。

19.雄伟(雄壮、雄浑……),威严(庄严、森严…… 厚重(凝重 ……)

20.与“清”关系最大。

大面积的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伺时增加了空灵之美。

篇5:《天坛之美》语文阅读和答案

《天坛之美》语文阅读和答案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清幽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深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5.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势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形成鲜明的对比,虚实相生。

6.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7.(1)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2分)

(2)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3分)

【答案】

5.C

6.D

7.(1)与“清”关系最大。大面积的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了空灵之美。如答“高”、“圆”言之成理也可。

(2)雄伟、威严、厚重。

篇6:天坛之美的阅读题及答案

天坛之美的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12分)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圈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圆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圈”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光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圆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徒刑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1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热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答:【  】

15.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答:【  】

16.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

答:

试题答案:

14.C

15.D

16.雄伟(雄壮、雄浑……威严(庄严、森严……),厚重(凝重……)

17.与“清”关系最大

大面积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了空灵之类。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段的理解能力。A参考第九自然段 “铺天盖地” 不对 B参考第三段是永乐之前的最高建筑,不是明清两代D参考第八段 与蓝天对比,与轮廓虚实相生,选项与原文不符

1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答案参考第3、4段。“高”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帝王的象征,一是敬天的思想。ABC是无中生有。

16.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的提炼概括能力,根据第九自然段,从审美角度找出三个词,难度不大。例如:气势庞大 封闭 凝重。

1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答案参考第7、8段,结合文中对“清”的解释,关键语句不难找出。

篇7:简单之美阅读答案

1.示例:我们应学会简单,并崇尚简单之美。(意思对即可)

2.引出本文论述的话题,具体论证了“简单可以成事”的观点。

3.运用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具体论证了“简单是一种无尽的智慧”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4.简单是一种无尽的智慧,是一种洒脱的德行。但简单不是退步,而是能牵引人们奔涌向前,人应当保持一颗简单的心来得到智慧与洒脱。(意思对即可)

5.总结全文,发出号召,让我们学会简单,并崇尚简单之美,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篇8:大美之美阅读答案

①西藏的山水只宜远望,不可近瞧。那里的山,多是褐中泛黑的颜色,不长一棵树。那是一种怎样的山呀,离天那么近,它们的骨和肉,都被太阳烤干了,已没有一丝一毫阴柔的女儿气,惟存阳刚与雄浑。它们与蓝天、白云、湖泊构成了大跨度、大视角的不加丝毫修饰的原始之美、宏阔之美。可你近赏它时——就连海拔5000米、巍峨的岗巴拉山,呈现给你的也没什么惯常的意趣可言,绝对找不到水落珠溅、苔绿花红、芳草萋萋的景致,有的只是干燥异常的壤土与碎石。

②在我目力所及的地方,大自然的存在都显得非常简洁,好像盘古刚完成开天辟地。在内地的时候,每当我看到秃秃的山冈,就惋惜为何不多植一些树,让它变得苍翠一些;就在我飞抵拉萨的当天,看见这座阳光之城周围山上的荒芜,也延续着这样的想法。可是,从我一脚踏上岗巴拉的时候起,我就发现我错了。天下其他所有的山的确都该葱茏蓊郁,而唯独这里的山就应该是裸露的,骨感的,刚健的,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让人放心——在世界屋脊上撑起我们头顶这片蓝天的大山,难道不应该是一身雄风、力挺万钧的样子吗?我甚至想,这里的山上即使能种活树,也应不为,让青青翠翠的山为我们擎天,太秀气了,会让人担忧它的柔弱,难以承受天的重荷。仅仅看了一眼,我几乎就被这雄奇之美击倒,一时之间竟无法释怀,喉咙有一种噎堵的感觉。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品尝到,美到了极致让人产生的窒息感。

③真的,即使你的想象力再丰富,也难相信造物主能把那片土地打造得如此神奇。站在岗巴拉山顶,就能领略到这瑰丽的一幕。藏语里意为“珊瑚湖”的羊卓雍错,在岗巴拉的脚下,弯弯曲曲,绿宝石般熠熠生辉。[甲]湖的两侧皆为濯濯童山,罡风扯着白云从它们的顶上飞掠而过。碧水的映衬,使这些貌不惊人的山,顿显神采,成了宏大画卷中不可替代、不能拆分的部分。[乙]湖的那一端,是连绵的皑皑雪峰,在高原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泽,把远方蓝得能掉下汁液的天幕切成锯齿形。美,被一层层的大山扩展到天的尽头,无疆无界,用一双眼睛来丈量这里的美,显然已远远不够用了。

④有别于过去见过的所有的湖光山色,这里的山,岑寂、肃穆,这里的水,端庄、圣洁,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美,使人决然不敢生出丝毫的狎玩之意,惟恐崇敬不足。在它们面前,你的躯体虽是直立的,但魂魄实际早已匍匐在地。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藏族人为何会把自己的信仰与神山圣水组合在一起,在它们面前,堆放玛尼堆,扯挂经幡,旋起转经筒,一遍遍地把自己的五体投向大地。

⑤雪山的影子映在水中,湖水犹如一张专门让它们安睡的蓝色大床。水质洁净无比,让人不忍濯手足。伫立圣湖之畔,我默默地洗涤着自己的灵魂。古人说的“澡雪精神”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阅读练习

1、阅读第①段,请说说“西藏的山水只宜远望,不可近瞧”的.原因。

2、第②段中,作者的思路是怎样逐渐展开的?请写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3、第③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中任选一句作赏析。(请从语言特点、修辞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

4、结尾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为什么说西藏的山水是“大美之美”?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1、西藏的山远观时与蓝天、白云、湖泊构成了大跨度、大视角的不加丝毫修饰的原始之美、宏阔之美、和谐之美,充满阳刚与雄浑;而近看时毫无水落珠溅、苔绿花红、芳草萋萋的景致,有的只是干燥异常的壤土与碎石,缺乏美感。

2、西藏的山上也应多种些树——上了岗巴拉,觉得这里的山应该是裸露的

这里的山上即使能种活树,也不应为 ——“我”被这雄奇之美击倒。

3、选(甲),赏析:这句话采用了衬托、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在白云、碧水的映衬下,濯濯童山也成了美丽画卷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示了西藏山水的神奇。

选(乙)句,赏析:这句话采用了比拟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雪峰在阳光照耀下与蓝天融为一体的美景。

4、总结全文,升华主旨;西藏山水之美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表达了对西藏山水的崇敬热爱之情。

5、西藏的山岑寂、肃穆,阳刚而雄奇;西藏的水端庄、圣洁,凛然不可侵犯。山水相融,构成一幅气势恢弘的大画面,显得一种和谐崇高的神奇之美。

《美之纯》阅读原文及答案

《废墟之美》阅读答案

关于公园美的作文400字五年级优秀

北京之旅-旅游作文1000字

北体单招语文试题题型

2022冬奥会作文400字

四川必游景点的导游词

2022冬奥会作文500字

小学导游词作文带评语

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作文700字

《天坛之美》的阅读答案
《《天坛之美》的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天坛之美》的阅读答案(集锦8篇)】相关文章:

描写山的古诗词2023-12-02

北京采风实习报告2023-04-25

游天下玉苑作文600字2023-01-13

河南景点十分钟导游词2022-12-07

王蒙《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12-26

优秀导游词范文2023-05-18

介绍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2024-01-21

导游技巧:讲什么”“怎么讲”2023-09-04

音乐采风报告范文2024-01-07

江苏无锡太湖仙岛导游词2023-07-2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