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3-08-29 07:35:10 美术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共17篇)由网友“巫迦伲”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欢迎阅读!

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

篇1: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

一“民间编结工艺美术”课程的美术基础

(一)民间编结工艺概述

编结艺术是民间美术历经漫长岁月而沉淀下来的精华,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拥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对编结工艺美术教学方法探究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从编结的理论知识切入,再进行实践的动手操作,而不是“纸上谈兵”。追溯编结艺术的起源,可以到文字发明之前。原始人类用树叶串起来包住身体当衣服,这种方法就是最早的一种编结。上古时代,淮河流域有个部落首领叫太睐。在他的领导下发明了结绳记事。当简单的刻记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愿望的时候,部落人民总结经验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法。正如东汉郑玄的《周易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而绳。事小,小结其绳。意思是如果记录的是大事情,就在绳上打大结。相反就打小结。经过几千年的日转星移,结绳记事的实用功能逐渐淡化。而艺术欣赏、审美与装饰功能日益增强。如今编结艺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居装饰、服饰搭配、传情信物、个性表达都有中国编结的元素体现。

(二)多材质的编结艺术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编织材料,主要分为:竹编、棕编、藤编、绳编。由于编结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小学学生,大部分的学生年龄不超过16岁,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对材料的熟悉性,另一方面考虑学生有限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几类学生熟悉的编结种类进行介绍,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国竹编工艺遍布全国各地,以四川、浙江、安徽、福建等地最为有名。人们将竹子经过多道繁琐程序进行加工,最终制成精美实用的工艺品。棕编是以棕榈树的树叶为原材料编制的工艺品。棕编物古来有之,古时人们穿上棕编的蓑衣避雨并驱走猛兽。如今棕编升华为民间艺术的一种,我们在街上看见的编织的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都是棕编的工艺品。柳编是我国流传广泛的手工艺品。柳编原材料的来源特别广泛,因品种不同被分为盛物类编织工艺、编织组装工艺、经纬编工艺。绳编是我们生活接触最多的一种编织物。绳编采用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绳子进行编结,用不同的编织方法编织出不同种类的中国结。

(三)由远古走向近代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编结也像其他艺术一样,成为现代艺术大潮中的一员。现代许多纤维艺术是由传统手工编织发展而来,它已经从最原始、最简单的实用功能升华为具有审美价值的纤维艺术以及一些“软”雕塑。编结在当今欧美、日本、俄罗斯等地都深受欢迎。1962年,第一届洛桑双年展成功举办,这确立了现代手工编织艺术的国际地位。日本公共艺术大师堀内纪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纤维艺术的新浪潮代表之一,她钟情于大型互动编织艺术。由此看来,我们也必须保护并继承这一民族财富。

二、“民间编结工艺美术”课程教学探索

(一)理论模块教学模式探索

在对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方法探究之前,我们应先对“民间编结工艺美术”课程教学基础进行探索。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感情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在“编结艺术”教学中一切具有视觉形象的.教学素材都可以成为本学习领域研究的对象。不同材质的编结工艺品图例、同一材质不同造型的编结工艺品的了解都能成为视觉形象的教学素材,也都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造型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材质和方法,围绕一定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的教学重点便是打开学生编结的设计巧思。编结本身所具有的实用功能可以引出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设计与制作。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一切校内外教学资源,发挥好独特的引导作用。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通过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美术家及流派。在编结艺术教学中,一切关于编结艺术的理论知识都可以在这一学习领域进行探究。如:编结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现当代生活中的运用都可以引入课堂。在本学习领域中,由于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应多渠道、多方式的调查资料,大力度的带着学生欣赏各种编结工艺品,多角度地进行讲解。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用多种美术媒材、方法和形式进行记录、规划、创作、表演与展示。在这一学习领域,教师要将前三个学习领域进行综合运用,引导学生探究编结艺术中的美学价值。同时,还得学会联系其他学科门类、运用多种方式辅助教学。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应该注重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联系到生活中。

(二)实践模块教学模式探索

1、课程教学教具选择的针对性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由于编结材质的多样性,所以在编结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所选取的编结教学材质也会存在着区别。城乡取材的差异性:在城市中,由于教师很难得到大量竹丝、柳条、棕榈叶等天然材料进行编结教学。所以,可以选择后天生成的材料进行教学。许多学生会在市场上购买彩绳、塑料皮管、纸条之类的材料编织一些小工艺品。由于这些材料在城市中比较易得且价格适中,所以比较适合城市编结教学。同时,选择时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在我省北方的编结教学中,柳条是比较易得且实惠的原材料。在南方地区的编结教学中,竹丝便可成为教学可考虑的对象。编结材料的安全性:作为教师要事先对材料进行市场调查及实验,找到对身体无害的材料。教师在取到竹丝一类的材料之后,应磨去材料上粗糙的部分,或者选择柔软性比较好的材料,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隐患。

2、课程兴趣激发方式的多样性要想编结教学环节顺利进行,那么教师在课前就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如走访一些民间艺人,学习编结制作的方法,拍摄民间艺人制作编结时的照片并收集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编结工艺品。导入环节:在编结教学过程开始,可以用翻花绳的游戏对课程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对彩绳材料的兴趣。并通过展示有图案的毛衣,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思考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编结图案。课堂开始时,教师展示在民间收集的一些造型各异的编结工艺品。在学生充满学习欲望的时候,提出“编结装饰班级”的活动主题,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更能让学生不失方向。在新课讲授环节,可以采用PPT讲解、现场制作等方法,请学生交流已知的编织技巧。课堂互动:编结教学课程本身就属于一门动手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将本环节视为编结课程教学的重点环节。学生可制作课堂上教授制作的编结,也可结合生活中积累的编织技巧制作自己感兴趣的样式。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身份,积极肯定学生的做法之后提出出现困难的原因与不足。课后拓展:优秀的教学仅仅依靠课堂仅有的45分钟是不够的,它还得延伸到课后、课外。编结课程教学中,在学生完成制作后,我们首先进行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进行评比。在结束课堂教学后,举办一场“编结文化艺术节”,邀请民间艺人、学生家长一起参加。我们将学生在课堂上编制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编结文化知识加以传播。这样一方面开拓学生的视野,一方面通过文化节的举办加强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总之,笔者希望借此教学方法使编结教学达到教学质量最优化,让这门课发挥最大的美育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其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使他们珍视我国优秀物质文化遗产。

篇2: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

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

一“民间编结工艺美术”课程的美术基础

(一)民间编结工艺概述

编结艺术是民间美术历经漫长岁月而沉淀下来的精华,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拥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对编结工艺美术教学方法探究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从编结的理论知识切入,再进行实践的动手操作,而不是“纸上谈兵”。追溯编结艺术的起源,可以到文字发明之前。原始人类用树叶串起来包住身体当衣服,这种方法就是最早的一种编结。上古时代,淮河流域有个部落首领叫太睐。在他的领导下发明了结绳记事。当简单的刻记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愿望的时候,部落人民总结经验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法。正如东汉郑玄的《周易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而绳。事小,小结其绳。意思是如果记录的是大事情,就在绳上打大结。相反就打小结。经过几千年的日转星移,结绳记事的实用功能逐渐淡化。而艺术欣赏、审美与装饰功能日益增强。如今编结艺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居装饰、服饰搭配、传情信物、个性表达都有中国编结的元素体现。

(二)多材质的编结艺术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编织材料,主要分为:竹编、棕编、藤编、绳编。由于编结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小学学生,大部分的学生年龄不超过16岁,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对材料的熟悉性,另一方面考虑学生有限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几类学生熟悉的编结种类进行介绍,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国竹编工艺遍布全国各地,以四川、浙江、安徽、福建等地最为有名。人们将竹子经过多道繁琐程序进行加工,最终制成精美实用的工艺品。棕编是以棕榈树的树叶为原材料编制的工艺品。棕编物古来有之,古时人们穿上棕编的蓑衣避雨并驱走猛兽。如今棕编升华为民间艺术的一种,我们在街上看见的'编织的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都是棕编的工艺品。柳编是我国流传广泛的手工艺品。柳编原材料的来源特别广泛,因品种不同被分为盛物类编织工艺、编织组装工艺、经纬编工艺。绳编是我们生活接触最多的一种编织物。绳编采用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绳子进行编结,用不同的编织方法编织出不同种类的中国结。

(三)由远古走向近代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编结也像其他艺术一样,成为现代艺术大潮中的一员。现代许多纤维艺术是由传统手工编织发展而来,它已经从最原始、最简单的实用功能升华为具有审美价值的纤维艺术以及一些“软”雕塑。编结在当今欧美、日本、俄罗斯等地都深受欢迎。1962年,第一届洛桑双年展成功举办,这确立了现代手工编织艺术的国际地位。日本公共艺术大师堀内纪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纤维艺术的新浪潮代表之一,她钟情于大型互动编织艺术。由此看来,我们也必须保护并继承这一民族财富。

二、“民间编结工艺美术”课程教学探索

(一)理论模块教学模式探索

在对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方法探究之前,我们应先对“民间编结工艺美术”课程教学基础进行探索。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感情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在“编结艺术”教学中一切具有视觉形象的教学素材都可以成为本学习领域研究的对象。不同材质的编结工艺品图例、同一材质不同造型的编结工艺品的了解都能成为视觉形象的教学素材,也都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造型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材质和方法,围绕一定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的教学重点便是打开学生编结的设计巧思。编结本身所具有的实用功能可以引出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设计与制作。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一切校内外教学资源,发挥好独特的引导作用。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通过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美术家及流派。在编结艺术教学中,一切关于编结艺术的理论知识都可以在这一学习领域进行探究。如:编结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现当代生活中的运用都可以引入课堂。在本学习领域中,由于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应多渠道、多方式的调查资料,大力度的带着学生欣赏各种编结工艺品,多角度地进行讲解。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用多种美术媒材、方法和形式进行记录、规划、创作、表演与展示。在这一学习领域,教师要将前三个学习领域进行综合运用,引导学生探究编结艺术中的美学价值。同时,还得学会联系其他学科门类、运用多种方式辅助教学。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应该注重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联系到生活中。

(二)实践模块教学模式探索

1.课程教学教具选择的针对性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由于编结材质的多样性,所以在编结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所选取的编结教学材质也会存在着区别。城乡取材的差异性:在城市中,由于教师很难得到大量竹丝、柳条、棕榈叶等天然材料进行编结教学。所以,可以选择后天生成的材料进行教学。许多学生会在市场上购买彩绳、塑料皮管、纸条之类的材料编织一些小工艺品。由于这些材料在城市中比较易得且价格适中,所以比较适合城市编结教学。同时,选择时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在我省北方的编结教学中,柳条是比较易得且实惠的原材料。在南方地区的编结教学中,竹丝便可成为教学可考虑的对象。编结材料的安全性:作为教师要事先对材料进行市场调查及实验,找到对身体无害的材料。教师在取到竹丝一类的材料之后,应磨去材料上粗糙的部分,或者选择柔软性比较好的材料,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隐患。

2.课程兴趣激发方式的多样性要想编结教学环节顺利进行,那么教师在课前就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如走访一些民间艺人,学习编结制作的方法,拍摄民间艺人制作编结时的照片并收集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编结工艺品。导入环节:在编结教学过程开始,可以用翻花绳的游戏对课程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对彩绳材料的兴趣。并通过展示有图案的毛衣,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思考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编结图案。课堂开始时,教师展示在民间收集的一些造型各异的编结工艺品。在学生充满学习欲望的时候,提出“编结装饰班级”的活动主题,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更能让学生不失方向。在新课讲授环节,可以采用PPT讲解、现场制作等方法,请学生交流已知的编织技巧。课堂互动:编结教学课程本身就属于一门动手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将本环节视为编结课程教学的重点环节。学生可制作课堂上教授制作的编结,也可结合生活中积累的编织技巧制作自己感兴趣的样式。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身份,积极肯定学生的做法之后提出出现困难的原因与不足。课后拓展:优秀的教学仅仅依靠课堂仅有的45分钟是不够的,它还得延伸到课后、课外。编结课程教学中,在学生完成制作后,我们首先进行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进行评比。在结束课堂教学后,举办一场“编结文化艺术节”,邀请民间艺人、学生家长一起参加。我们将学生在课堂上编制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编结文化知识加以传播。这样一方面开拓学生的视野,一方面通过文化节的举办加强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总之,笔者希望借此教学方法使编结教学达到教学质量最优化,让这门课发挥最大的美育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其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使他们珍视我国优秀物质文化遗产。

篇3:民间工艺美术本体价值分析论文

民间工艺美术本体价值分析论文

摘要: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蕴含着中国特色的艺术之美,是广大群众的集体性创造,也是千年文化的沉淀。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民间工艺美术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我们该如何保护与传承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科技的发展不应担任消磨民间工艺美术生命的角色,找到工艺美术的本体价值才能真的保护并使之继续发展。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现代科技;本体价值

一、“工”与“艺”

“工艺美术”既是讲“艺”,但还需重“工”,这是民间工艺美术的构成之一。何为“工”?《考工记》中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说文》:“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调谓之工。”由此可见,我们平时所讲的“工艺”,其实是与某个时代相应技艺和科技发展水平是紧密联系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着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而优美的艺术形式所表示的科学含量和对美的感知又不断激励着技术水平的再提高,由久以来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就没有和科技分开过。通过现代科技的发展来可以更好更自由的促进工艺美术的生长,同时民间工艺美术也很大程度的受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例如大家经常讨论到的科技介入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影响:蓝印花布不易保存的落色问题,现今可以被科学技术所弥补,但同时失去了蓝印花布的艺术特色,使拥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蓝印花布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我们能够发现,现代科技也在很大程度上消磨着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命力,并且现代科技能解决的问题人们开始不再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自己做。民间工艺美术的本体价值是作为其它一切价值的存在基础和最终依据,它存活于其文化生命和自然生命中,文化生命、自然生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存在于人、物、自然三者之间的。民间工艺美术的每件作品或者说每位创作者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不同的性格、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等,对生活的理解也不近相同,赋予了工艺美术独特并难以代替的价值。而现代科技下讲究高效、精准,改变了人、物、自然之间原本的关系模式,这就使民间工艺美术的本体价值与现代科技之间产生了冲突。在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下,影响了“工艺美术”的“工”。虽然个别案例说明这种影响使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不再原汁原味,但却更靠近现代设计,让作品更加精致,从这一角度看,民间工艺美术只是在沿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前进而已。而手工也没有完全被代替,我们可以保留,创作独一无二的作品。

二、迈森瓷的发展

中国乾隆年间末期,封建专制的腐朽开始大暴露,从此中国的制瓷业已不能保持其繁荣,走向下坡。神秘的传教士---来自法国的昂特雷科尔斯与康熙年被派往中国南昌传教,二度来到景德镇,曾在景德镇居住七年之久。所在期间详尽的记录下了景德镇的政治、经济、风俗、文化等各方面情报,尤其是对陶瓷生产和市民生活作了更为详细的记录,西方国家逐渐开始注意到了中国的瓷器并尝试在自己国家制作。德国的迈森瓷器厂与17在德国南部奥厄发现高岭土,并成功烧成瓷器,生产出大量描金的中国图案装饰的瓷器。欧洲的工业革命带来的陶瓷生产设备的革命性变化,如在16世纪,使用了土练泥机;17,机器轱辘成型机出现;1740年,注浆成型出现;1752年,隧道窑开始使用等等。德国是欧洲第一座瓷厂的诞生地,而迈森是德国西南部一个人口仅几万人的'小城,也被誉为西方的“瓷都”。在世界瓷器史上,迈森瓷的出现虽不算早的,但作为欧洲的瓷器中心,三百年来它以精美的做工和不断创新的艺术风格,代表着西方瓷器制作的高度,影响着西方的餐桌文化甚至审美情趣。精美的瓷器需要繁杂的步骤,在现代科技出现之前我们的想要一个高质量瓷器产出可能需要制作成百甚至上千个试验品,至此,近代陶瓷科学产生了,面对这样的局面,一批近代陶瓷教育的先驱们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们的成功证明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民间工艺没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三、中国瓷器业再次起航

当时中国的一批有志之士引进了西方先进的陶瓷科学技术,加上政府对陶瓷传统产业的重视与扶持,中国陶瓷业终于又重新兴盛了起来。这样的例子不止陶瓷艺术一个,一时的矛盾是因为近代社会跨时代发展太快,科技更新更是日新月异,手工时代兴盛起来的工艺美术有些水土不服是正常的。在众多工艺美术门类中,陶瓷在我国占有很高的地位,国际知晓度也是最高的。它与科学技术结合在西方做出了如此大的突破,或许正因为不是本国发展起来的艺术才有着这样创造性的进展,陶瓷传播出去后竟又以新的面貌回到中国。陶瓷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例子证明了科技与民间工艺美术的本体价值并非水火不容,不存在所谓的消亡或毁灭。传统工艺美术不光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找到新的道路,让它一直走下去。

四、结语

取其精华去其糟泊,而非全盘继承,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其中的文化和精神,不应流于形式,尝试各种方法解决冲突的这个过程本身也就是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抛开冲突来说,工艺美术在现代仍然存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品位的提升,对工艺美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要让传统民间工艺美术脱离现代工艺美术,有冲突是因为大家看到了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魅力和价值,并想要继承和发展。有机的结合既展现了地域性特色又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容,丰满了作品、继承了传统,所以我认为观念的转变这才是解决这一冲突最根本的办法,也是传承的途径。试想,如果与现代科技相抗衡,那创作出的工艺美术作品又是否是适合当下社会的,是否是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只有更好的理解和抓住民间工艺美术的本体价值才能开展与现代科技的合作共赢,使之更长远的发展下去。

篇4:基于产业竞争力的民间工艺美术论文

1聊城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变迁:繁荣与萎缩

1.1昔日辉煌发展的表现聊城地区地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

它的工艺美术品发展是紧紧地伴随着人类劳动工具的出现而产生的,并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的。

经考古发掘,全区先后出土了大量工艺品,有“龙山文化”(公元前2800~前)时期的骨器、牙器等装饰品;2700多年前奴隶们制作的精美铜器;两汉时期的陶质明器以及唐三彩珍品;还有全国罕见的金墓壁画,这些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品,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作为聊城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真正形成具有自己稳定特色的,是在明朝中叶之后。

明朝初期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充实了鲁西地区的人口,也带来了三晋等地的文化艺术。

后来,明政府征集15万民夫疏浚会通河(此河流经聊城、临清、阳谷三县),对地处运河流域的聊城地区手工业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少手工艺品也因此发展起来。

著名的产品有聊城毛笔等。

清代,聊城手工艺品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牛筋腰带、木版年画、木版刻书、哈达、裘皮、草帽辫等已在我国北方占有重要地位,雕刻、彩绘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进入民国,交通阻塞,战争频繁,工艺美术生产大部分陷入停顿、半停顿状态,有些产品濒于灭绝,如木版年画、千张袄、哈达等。

建国后,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出现过四次低潮,全区工艺美术行业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发展呈马鞍形,但总的看发展幅度是较大的。

1.2当前聊城民间工艺美术的现状聊城民间工艺美术现在呈现出整体性衰落的趋势,由于其自身形态限制及生存环境日趋狭窄,因而其生存也遭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聊城的民间年画、民间泥塑等不少民间工艺美术种类有消失的危险。

尤其是近十几年,聊城农村在城市生活方式及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冲击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使得在过去劳动者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民间工艺美术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门类逐渐减少,适用范围也逐步缩小,民间工艺美术产业规模小,多为手工作坊,设备更新慢,市场竞争力较弱。

例如,东昌府木版年画基本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而此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部分聊城民间工艺美术的'另一番景象,这种景象由一些民间工艺美术的蜕变形态构成,如东昌府葫芦雕刻技艺的再次兴起。

它们或许仍然留有原生态的某些风味,却进行了适应性的变化,顺应了现代化主题下的社会需要。

当前这种蜕变形态,在强烈的现代化氛围中,已逐步发展壮大并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并可能顺应潮流成为当代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2文化生态视阈下聊城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竞争力建设体系

本研究根据民间工艺美术自身的特点并结合当前聊城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经验,设计了基于文化生态的聊城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竞争力建设“一二三营运体系”。

2.1一个生态面: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应以文化生态为前提,注重整体发展。

民间工艺美术首先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而存在,它们的产生和发展与特定的文化生态息息相关。

当前,对民间工艺美术的研究虽然不少,但一般只是将其视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资源,注重对这一文化资源自身的研究,缺乏整体上对民间工艺美术作为文化生态系统的研究,最终割裂了它与自然、文化、社会的联系,缩小了民间工艺美术的时空张力。

因此,将文化生态引入到民间工艺美术领域,有利于人们在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时,统筹考虑当地环境与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做好保本养源工作,防止因短视行为对文化及生态的破坏,从而为科学构建传统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奠定基础。

2.2二条生产线: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生产应综合采用传统作坊式与现代工厂式两种生产方式。

据调查所知,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体可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是传统的以家庭作坊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家族模式,它是手工生产,单一粗放,技艺具有保密性;一种是将民间艺人们组织起来,以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进行产业化的经营模式。

这种方式具有资本运作、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其产业的内涵及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与延伸。

两者比较,前者无须建厂,无须专业设备,生产出来的工艺品个性突出,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但缺乏计量标准,质量参差不齐。

后者的优势是经营模式效率高,产出快,产量大,易为市场接受,其问题是需要投资建厂,产品雷同,缺乏个性,收藏价值低。

当然,正因为这两种生产模式各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所以,也就有了各自的生存空间。

作为政府部门没有必要一定要推广某种生产模式而限制另一种生产模式,要在充分发挥上述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构建特色产业化与产品多元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2.3三种营运点:在民间工艺美术产业运营时应把握政府、市场、人才三个关键首先,要塑造政策环境。

政府要加强对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视,制定有利于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新举措,扩大民间工艺的知名度,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例如,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倾斜政策,适当减免税收,把减免的税收费用投入到建设工艺美术产业上,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不断开拓市场。

在聊城古城南北区各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工艺美术品批发市场,南区定位为工艺美术精品批发市场,北区设置为普通艺术品批发市场,集中展示聊城各地工艺美术产品。

最后,要加强人才开发。

人才是增强工艺美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产业向上发展的关键因素。

故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应利用聊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工艺美术人才优势,搭建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工艺传承之间的平台,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

总之,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发展作为代表聊城形象、体现聊城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充分发挥聊城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形成完善的工艺美术产业链条,增强其产业竞争力,以适应聊城市东融西借的战略发展需求。

篇5:工艺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是美化生活环境、生活用品的造型艺术,将艺术与物质相结合,创造出可供使用的观赏性生活品。

【1】谈工艺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要:我国工艺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对培养工艺美术人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扬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教师应注重提高工艺美术专业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工艺美术专业;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工艺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涉及特种工艺、编织工艺、工艺绘画、民间工艺等多方面内容,工艺美术创作手法、创作技巧等理论知识繁多,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充分了解,没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笔者分析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工艺美术专业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以期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有效的依据。

一、工艺美术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艺美术专业是培养美术人才的重要专业,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目前工艺美术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前准备不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讲解教材内容,使学生仅掌握最基本的工艺美术技巧,简单、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工艺美术的兴趣不足。

其次,在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依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教师将教学内容理论化,只是讲授理论知识,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发展,思维也受到限制,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工艺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但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将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剥离出来,使教学内容机械化,学生很难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设计出的工艺作品缺乏生活色彩,观赏性与实用性都不强。

二、工艺美术专业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做好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深入分析与研究教学内容,在生活中或网络资源中搜集与教学相关的内容,丰富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工艺绘画》一课之前,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各国不同的工艺绘画作品,并将这些作品的图片呈现在课堂中,从而让学生认识了羽毛画、贝壳画、麦秆画、丝绒画、烙画等各种形式的工艺绘画作品,形式多样的作品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时教师展开教学,教授学生不同工艺绘画的创作技巧,学生注意力集中,有效提高了工艺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2.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工艺美术教师应充分把握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如,在《特种工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了解特种工艺的种类,从而为学生分别讲解艺用陶瓷、艺用搪瓷、金属工艺、雕刻工艺以及漆器工艺等不同的'特种工艺品类。

而要使学生了解它们的特性与用途,了解这些特种工艺的艺术价值,靠单纯的讲解并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

如,在讲到艺用陶瓷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为学生讲述艺用陶瓷的发展历史,结合民间有关陶瓷的故事展开教学,陶瓷发展的历史遗迹、陶瓷的美丽传说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这时教师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精美的陶瓷艺术品图片,为学生分析陶瓷作品的创造要点与细节,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将工艺美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工艺美术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工艺美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工艺美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工艺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在生活中激发工艺美术的创作灵感。

如,在《民间工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搜集工艺美术作品,教师将学生分组,不限制学生的搜集方法与途径,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搜集民间工艺作品。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内做好分工,各司其职,将搜集到的作品图片带到课堂并展示。

有些学生对民间工艺的概念了解不足,往往将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当成工艺作品,这时教师应切入主题,讲解民间工艺的概念和特点,帮助学生加以区分。

课堂中到处是学生搜集的民间工艺作品图片,有灯笼、泥人、剪纸、面人、风筝等,丰富的民间工艺作品形式使学生对民间工艺的学习与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结语

工艺美术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工艺美术专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艺术人才,使我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文化得以传承,使人们的生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教师要重视工艺美术教学,不断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的工艺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叶丽.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导入的有效性.文理导航(下旬),(7).

[2]张凤香.小学美术高效教学策略探讨.西部素质教育,2016(12)

作者:郝欢欢 单位: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

【2】建筑设计中的工艺美术设计应用

摘要:在当前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并且融入了大量的美术元素,提升了建筑工程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因此,本文针对建筑设计的工艺美术设计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设计;美术设计;应用分析

正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实现艺术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完美结合,促进建筑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

但是工艺美术思想在建筑设计应用果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设计水平不高,无法充分工艺美术设计的重要作用,影响到建筑设计的长远发展。

因此,本文首选分析了建筑设计中工艺美术设计的内容和作用,接着针对建筑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实际应用展开论述。

一、建筑设计中的工艺美术设计内容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中,主要以总结设计经验为主,随着现代化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充分考虑建筑内部的创造性因素,逐渐形成的新的发展格局,丰富了当前建设计的表现手段和方法。

下面就针对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工艺美术设计展开论述。

第一,在当前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设计技术的发展,对建筑造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其中工艺美术成为我国建筑设计非常重要的设计内容,并且形成了稳定的艺术形态。

作为设计师,要结合建筑的性质和特点,不断创新设计理念,提升建筑设计的艺术水平。

第二,在建筑行业现代化和规范化发展的前提下,传统的设计艺术为当前建筑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需要设计师处理好的施工技术与设计艺术之间的关系,不断创新设工艺美术设计思想在当前建筑设计理念中的创新应用,提升建筑设计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工艺美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理念分析

工艺美术在实际建筑应用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因此,为了满足当前建筑工程多功能的需要,设计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在充分理解工艺美术设计内涵基础上,真正融合到实际建筑设计中,从而提升建筑设计的艺术水平,这就需要设计师具备良好的创新思想,明确设计标准。

第一,设计师要具备丰富的审美文化,促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同时要融入具体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以及逆向思维,处理好建筑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完美结合,建立完善的建筑艺术形象,体现工艺美术的艺术美,从而推动的建筑工程行业的向前发展。

第二,在进行建筑工艺美术设计过程中,所有内容不是单独存在的,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需要设计师结合实际情况吗,体现形象事物的深刻意义和人文精神,从而满足建筑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标准。

第三,为了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的艺术性,需要增加额外的设计元素,对原有的设计思路进行创新,充分运用工艺美术的配色设计,保证最终设计效果的简单大方和和谐统一,增强人们对建筑的心理归属和心理认知。

因此,在当前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重视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真正体现城市规划发展的特点,丰富建筑工艺美术的内涵。

三、建筑设计中工艺美术设计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极大地带动了当前建设设计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美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其中工艺美术设计理念的影响,提升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对当前工艺美术设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增加建筑设计产品的科技含量。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下,极大地丰富了当前建筑工艺美术设计的内涵,保证了建筑设计的质量,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

第二,大大提升当前建筑设计水平。

通过对传统设计思想和思路的改造,推动了当前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从而提升设计师的设计水平,从而融入了更多的经典元素,促进了当前建筑设计行业的迅速发展。

四,建筑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实际应用

就目前而言,工艺美术设计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设计理念不断规范,因此,为了满足当前建筑设计的要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创新设计,不断提升建筑设计水平。

第一,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特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建筑物传达出设计的重要意义和内涵,同时设计人员要不断融入其他的建筑元素,充分处理建筑色彩和图形之间的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造型方式,形成重要的视觉语言,体现出设计人员的情感。

第二,建筑设计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当前的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内涵,从而丰富自己的构思方法和设计技巧,在广泛借鉴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从而提升自身设计师的水平,提升建筑工程的灵性与魅力,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

第三,在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中国设计师要吸取中国传统设计理念的精髓,采用当前先进的设计技术和数字化信息技术,从而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的审美需要。

因此,设计人员要大胆构思,在处理好空间与形体设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把建筑设计成艺术品,从而提升建筑设计水平,推动我国现代设计的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发展的特点,不断总结经验,对工艺美术设计理念进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建筑设计水平,满足实际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董峻岩,李克超,邢越男,谭腾龙.现代建筑设计构想中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思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0):235.

[2]张滔.艺术创想在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6,(11):155-156.

[3]刘博.建筑设计中的工艺美术设计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06):181.

[4]徐华君.工艺美术的视觉符号铜装饰在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上海工艺美术,,(03):37-39.

作者:陈颖

篇6:工艺美术论文

有关工艺美术论文

摘要:

设计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的活动或包装计划。设计的目的是将一个事物的功能性通过审美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设计中,色彩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是设计师在创作中的重要表现工具,可以为人们提供认识作品最直接、最深入的途径。因此,色彩在工艺美术设计课中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色彩表现;工艺美术;艺术设计

色彩表现课程是工艺美术设计中的核心课程,学生学习工艺美术时,最基本的就是要获得通过色彩传达审美倾向和信息的能力。它主要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掌握色彩组合的基本规律,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水平。色彩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好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是设计中的重要表现手法,也是设计能够很好地表现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设计中,色彩对于塑造人物、描绘场景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色彩运用得好,可以让作品的艺术表达力更强,给人以更强烈深刻的印象,也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生活。

(一)色彩的搭配在设计中的表现

很多时候,色彩的搭配能够在一个作品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搭配会让人感动、心旷神怡,而不合理的搭配,会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比如,现在很多城市地铁中都喜欢展现工人的艺术形象,主要传达的意思大多是关于工人的任劳任怨、不辞辛苦等高尚品格和坚毅精神。在处理这样的肖像时,如果色彩表现得很脏、很灰暗,就会破坏了本来已经描绘好了的神形。在一个表现哥特风格的工艺品上,如果我们采用明快、新鲜的色彩,就会丧失哥特艺术本身的神秘性和悬疑性,整个工艺品的艺术氛围就被破坏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很重视素描,仿佛将线条描绘好就可以完成整个设计作品的创作,可是,色彩上的一点错误,就会造成整个作品明显的不协调,这是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很常见的现象。

(二)色彩与作品中其他部分的搭配

作为绘画的一部分,色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它也不是唯一的,在设计中,如果其他部分未能处理好,那么最终呈现的作品也依然是失败的。我们要重视色彩,更要重视色彩与作品中其他因素的搭配。以素描来说,素描主要负责勾勒作品中形象和场景的线条、造型,搭建作品的整体框架。作为设计者来说,很多时候素描传达感情的作用是高于色彩的。因此,我们要意识到色彩在设计中的正确地位,色彩要依附于形,通过已经塑造的形,来表现作者的情感,而所有的表达最终都服务于作品的主题,只有合理地掌握色彩运用,才能在作品中做到形神兼备。

二、正确认识色彩

未进行专业学习的学生常常会认为,色彩的鲜艳和亮丽是色彩搭配的最重要意义,可是,随着我们学习的不断深入,可以发现,色彩的选择需要视作品的具体状况而定,一味追求某一种色彩的使用,是不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的。

(一)感受色彩的规律

色彩的运用是有规律的。在设计专业中,常常会有老师告诫学生:“色彩凭感觉”。这并不是说色彩可以随意地搭配,而是说在长年累月的学习和设计中,我们是可以用自己的.视觉感受学习到色彩搭配的规律的。自然界的色彩主要凭我们的眼睛直接去感受,可是设计不能单凭感觉。感觉只能解决现象问题,而理解才能解决本质问题。除了生理上的色盲以外,任何人都能够感受色彩,问题是如何把握它的变化规律。最基本的色彩具有冷暖变化的规律和强弱变化的规律。还以上面的作品举例:我们在设计一个哥特风格的工艺品时,整体的色调是阴暗的,色彩亮度是很弱的,这样的色彩才能让人感受到阴森、神秘不可知的气氛。而当我们在处理食物的相关设计时,就需要多运用暖色调来表现,因为我们知道,当人看到冷色调的物品时,是不会产生食欲的。

(二)颜料的基本组合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有很多色彩,在我们的颜料中是无法直接制作的,同一种颜色有不同的色号和品阶,这就需要我们懂得颜料的基本组合,颜料的组合就是具体解决我们在设计时的基本调色问题。我们知道,颜料中的基本颜色有红黄蓝三种,又叫第一色,一般在设计中,它们的准确叫法是“曙红”“柠黄”和“湖蓝”。通过原色之间的一定比例的混合,可以调配出不同的色彩,为了提高我们的设计效率,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手中现有的颜料,节省调色时间。在调色中,如果两个原色在混合时的分量不同,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颜色。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调色来配比不同的明暗、深浅、强弱等的变化。熟练地掌握色彩的调配,也可以让学生在设计中更好地进行表达。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色彩在平时设计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色彩基础,对于色彩要有明暗的分辨能力,在设计中,根据不同的轻快和表达意图的不同,来进行不同颜色与线条、主题的搭配。通过正确的色彩选择和色彩搭配,我们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邬烈炎.对色彩课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1(1).

篇7: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论文

“工艺美术的历史相当悠久,它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产生,虽然远古时期人们的用品相当粗糙,但为人类生活的方便而设计、制作的各种物品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1)民间工艺美术以民间手工技能为主,民间工艺大师们掌握着技艺和制作秘诀,当他们专注于一件工艺美术作品时,可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创作的价值体现不仅凝聚了民间艺人的娴熟技艺,还体现在惊人的原创力上。江苏民间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特征,拥有大量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产品,融入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包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它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反映了长江流域特有的人文、民风、民俗等传统工艺的生产活动。

一、江苏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概况

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长江、淮河的下游,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和浓烈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风格。在这些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有生活器具,也有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装饰功能的器物和饰品,可以说,这些带给人极大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需要。“众所周知,工艺美术行业生产不同于一般性的工业生产,它既包括大量艰苦的艺术劳动艺术创作和技巧运用,又需要提高艺术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适应市场。”[2](136)江苏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最初是老百姓为生活所需而创作的实用品,后来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形成了符合民众审美需求的品种繁多、工艺精湛、传承久远的且地域特色鲜明的产业,最终遍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衣食住行到四时方物,蔚为大观。例如宜兴的陶瓷、紫砂工艺摆件、南京的云锦、绒花、剪纸、空竹、绳结、南通的不同风格的扎染、彩印、蓝印花布、手工编织品、织毯、无锡的泥塑、陶塑玩具、扬州的漆器、金属工艺制品、苏州的玉作手工业、刺绣等。伴随江苏地方经济和文化的演变,一些工艺美术品原本作为日用品正逐渐丧失其实用价值,变成以审美、装饰功能为主的工艺品,因而被赋予了新的审美价值,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似一个博大精深的海洋,它承载着劳动人民的赞美、热爱生活之情,也蕴涵着对未来希望的生活方式。

二、江苏发展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优势

民间工艺品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苏历史文化发展演进中扮演着见证人的角色,无论在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或者其他领域,都是无法替代的。根据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的数据统计,目前省级以上中高级职称的工艺美术大师江苏共有89人,其中平均年龄45岁左右,他们一直从事工艺美术创作,正在进行师徒传授的有53人。江苏民间工艺美术匠人积年累月的利用长江流域丰富的天然资源,依靠传统精湛的民间技艺,设计生产出大量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工艺美术产品。这些带有社会历史、民族传统和人类文化气息、蕴含着人们物质文明、精神生活的工艺美术产品,现在已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它将在人们的记忆中永远珍藏。民间工艺美术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和人类需求、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在实践的生活中,必须把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与其内在的决定性因素——工艺美术与民间工业的发展盛衰密切相连,江苏的传统工艺如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始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后迅速发展至今,名匠辈出,所遗留下来的产品不仅仍为人们所珍藏,且在当代文化审美语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江苏省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还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逐渐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出现,又如在全国影响深远的苏州刺绣、桃花坞大街的木版年画、缂丝织造、御窑金砖制作,南京的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金珀锻制作、南通的蓝印花布印染、扬州的漆器髹饰、无锡惠山的泥塑、连云港的水晶等。其中苏州的刺绣、无锡惠山的泥塑、宜兴的紫砂陶艺、连云港的水晶等工艺产品已具备了产业化、产业集群的规模。近几年来,江苏政府对民间工艺美术产业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致力于多元化、精品化、一体化的系统的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服务。同时,各地政府大力倡导具有民间特色的手工艺品协会和生产园区的成立,便于得到政府资金、政策、信息资源的支持,有利于加强民间手工作坊村的统筹建设,扶持起着龙头作用的民企发展壮大、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美术产品,通过多元化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库的建设,进行多元、整体的布局和开发,逐步推出了品种繁多、地域鲜明,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系列产品。例如被文化部命名为刺绣“民间艺术之乡”的镇湖高新区,有近万工艺秀工,其中聚集了300多家民间刺绣工艺产业的民营经营户,他们中200多人获得了专业技术职称,成为一支以刺绣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力军,是“苏绣”产业基地的代表;以民间传统工艺著称的东渚镇,汇集了上万名制作红木器具、玉石雕刻、刺绣的民间艺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产体系和地方特色的“手工艺街”。在这些传统的民间工艺地区,大大小小手工作坊式的产业模式,汇聚成了东渚特有的人文景观,形成“前店后坊”的独特风景,包含着浓郁的地方气息,又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生产了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民间工艺品,使人身居其中乐而忘返。

三、江苏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化的发展障碍

“工艺美术的发展表明: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通过所获得的技能和智慧,以表达自己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历史。在漫长的工艺美术创作活动中,人类不仅提高了对各种材料的加工技术和把握能力,而且造就了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意识。”[3](100)工艺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民间工艺制作在江苏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既是民族文化艺术瑰宝又是日常生活用品,民间工艺品因人们的物质和审美的需求而产生,多数是民间艺人直接创造的,随着人们风俗习尚、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审美方式要求不断开发、研制、创新更多民间工艺美术品,但是目前产品的市场创新观念模糊,此外,在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下,经济与文化失衡的现象屡次发生,部分生产民间工艺品的民营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有些企业因此急功近利,目标转向生产成本低、做工粗糙的低廉工艺美术品产品充斥旅游景点和地摊,导致大量传统民间工艺品的质量下降,仿制产品、劣质货大量蔓延市场,结果造成产业优势不断下滑。任何时候,市场都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近年来,伴随着江苏旅游业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市场随之不断的壮大。但从宏观上看还是薄弱,市场竞争目标不明确,创新力不够,导致精益求精的民间工艺品和获得的经济收益不对称。相反质量一般、价格低廉的产品却到处泛滥,从某种意义上许多和旅游纪念品等同,失去了作为工艺品的升值空间及收藏价值,结果既限制了产业市场的开拓,也限制了这一产业化创新发展的进程。“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是由诸多自然、社会因素决定的,与经济和科学技术紧密关联的。经济和技术的一体化以及文化的全球化既给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创造了机遇,也给传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带来了难题。许多有久远传承史的工艺美术种类遭遇市场淘汰而面临消亡。”[4](211)目前,江苏一批技艺精湛的民间老艺人寥寥无几,面对传统民间工艺产品市场的萎缩,再考虑传统工艺的创新,绝非易事。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原有的民间工艺美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缺乏其应有的市场,民间艺人必然就会减少。民间工艺美术没有了传承,也就面临着失传和灭绝的窘境,如南京制作秦淮传统手扎花灯的艺人已所剩无几,从事曲艺、杂耍娱乐活动民间艺人也日渐趋少。同时,今天的年轻人对于一些精湛的民间技艺不感兴趣,原有的手工生产模式也在遭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严重阻碍了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传承。“民间工艺与民俗活动结合密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吃、穿、住、用、行、娱乐,样样离不开民间工艺。民间工艺在岁时节日、人生仪礼、祭祀供奉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5](15)目前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自身概念的界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江苏没有出台关于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既定目标和合理规划方面的文件,对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产品的研发没有系统的布局和规划,缺乏高效率的运作机制、生产园区及产业链接简单。产业链中的资金、人才、技术、融资环境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四、加快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改革开放后,许多原有的工艺美术国企单位进行了改制,涌现出大量的个体、私营的手工作坊,与此相适应,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出现了具有现代文化管理机制的民间工艺美术企业。目前,江苏一些民间工艺美术已纷纷走出乡镇,积极融入时代文化元素,政府对促进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技术和文化进行鼓励,不断提升民间工艺美术品的技艺和水平。在工艺美术生产园区和集聚地建立产业研发中心,依靠现代化的科技提高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劳动效率。如南京云锦的生产,南京云锦是江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明末文人吴村梅描写南京云锦“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南京云锦因绚丽多彩,美若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南京云锦的技艺虽然达到了中国古代织锦传统工艺的高峰,但是,由于还是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其生产水平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进程。”[6](161)因技术繁复、工序杂多,南京云锦的生产、销售正急剧萎缩,现在通过电脑设计云锦纹样及机器织造技术的智能化运用,缩短了制作的进程和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在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中具有个性化的工艺品才能成为艺术品、才具有流传、传承的价值,只有流芳百世的精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们必须让民间工艺美术与市场有益结合,彰显出民俗的文化特质,找到与当地民俗文化发展创新的最佳契合点,才能使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发展获得不竭的动力。“不同层次、不同档次的产品,其设计和制作所依据的原则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工艺美术品的创造和纯艺术不同,不能只从创造者的自我表现出发,而要考虑市场效果。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一件只能看而根本卖不掉的产品,不能算是成功的产品。”[7](8)近年来,江苏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产品中拓展出一些新工艺品类开始风靡国内外市场,如饱含传统元素的“中国结”、仿古器具、藤制的日用品等,均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同,它们借助当地民间工艺美术的吉祥文化特质,融入了产业化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收益,这种产业化的生产形式带来的市场效益说明了创新要与时俱进,不断提供给工艺大师们新的思维方法,不能忽略时代的要求。江苏的民间工艺大师们也意识到艺术生产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导致民众审美趣味的改变,不再推崇富丽张扬的工艺品,而是追求质朴、自然的民间工艺品自身的形式美,一般不作过多的修饰。崇尚从大自然中提取色彩、线条、形体和律动,表现出心灵和自然的契合,追求自然质朴的随意性;在材料上以天然材料为主,大都是带有环保意识的自然物质,如纸张、石头等,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优势,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体现出材质自身的肌理、纹饰等,充分保持其自然形态特征,歌颂对生活的情钟,创造了沁人心扉的清新的艺术美。因此,时代审美的需求是第一的,明确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目标,提升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有效地拓展国内外市场是不可缺少的。如江苏地处长江流域,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和浓烈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风格,旅游资源丰富。民间工艺美术可以与当地的旅游资源整合,鼓励一些民营企业和民间艺人共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产品,打造鲜明、专业、个性化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市场,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作坊对外示范开放,建立覆盖全省的富有民俗特色的品牌民间工艺美术品网络系统,促进带有江苏地域性的工艺美术产品产业化的进程。拓展江苏地域性传统手工工艺美术品的普及、促使民众更新观念都来关注、关心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进程,使江苏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家喻户晓,为产业的发展奠定市场和经济的基础。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放眼未来,使民间工艺产业化资源的发展、配置最大化。例如可以借助新媒介传播、宣传的优势,各种广播、电视、网络、杂志、报刊的强力推进,公共场所、地铁站、公交站、民间工艺美术馆及博物馆的宣传、展示,大型的商务、文体活动,不仅仅是民间工艺产品的展示,更多的是其背后赋予的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建设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江宁民间艺术交流中心、冶山镇民间艺术活动中心、南通民间艺术馆、南京民间工艺美术馆、玄武湖街道民间工艺创业园等,对宣传江苏民间地域文化,提升工艺美术产品的文化品位,塑造高端的特色品牌形象,拉动整个文化产业链的良性循环,以此提高普通百姓对民间传统艺术价值的认同,增强地域文化竞争力。

结论

“传统工艺美术以手工技艺见长,在大工业生产甚至高科技主导的现代社会,面对大众消费环境下的消费者,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在形式、风格、趣味诸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要,因而创新成为其必然。”[8](70)江苏民间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研究,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课题,需要几辈人不断地孜孜耕耘。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首先要处理好文化和经济的关系,通过文化产业创新解决江苏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优化城市文化产业结构,强化民间工艺美术用品的设计创新,充分发挥好江苏优越的人才市场、丰富的社会资源及民间传统文化和地域资源等条件优势;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在充分继承、吸收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增强本省品牌意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江苏创业,使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徐思民.中国工艺美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徐琛.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徐勤主编.新编中国工艺美术简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

4]邱春林.设计与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5]张丽君.中华工艺概述[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6]王宝林.云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7]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编.工艺美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8]李砚祖.工艺美术古今谈[J].广东:文化遗产

篇8:工艺美术欣赏论文

工艺美术欣赏论文

工艺美术欣赏论文

“熟能生巧”出自《镜花缘》第三十回:“唐敖道:‘九公不必谈了。俗话说的熟能生巧。”百度百科的词语解释是: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形容做事非常熟练。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大概都读过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我国北宋时期有个善射箭的人叫陈尧咨,经常因为自己箭射的好而自鸣得意。有一天,他在家中院子里练习射箭,射出的十支箭能命中靶心的有八九支,在旁边观看的人们都拍手称绝。陈尧咨自己也颇为得意。但是在观众中有个老头对他的表现只是略微点头,并不以为然。陈尧咨心中顿感不快便问道:“老头,你会射箭吗?难道你觉得我箭射的不够好吗?”老头回答的异常干脆,道:“我不会射箭,你射得不错,但是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是手法熟练而已。”陈尧咨很不服气便追问老头有什么本事,竟然这么说。老头便将一个装油的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接着取出油勺打出一勺油,人站直了将油向葫芦口上的铜钱眼倒去,一整勺油如细丝般穿过铜钱眼倒入了葫芦里,铜钱上却没有沾到一滴油。围观的人也都称奇,老头却对陈尧咨说:“我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也只不过手法熟练而已。”这个故事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中《卖油翁》。这个故事讲的道理有一个成语可以概括,就是“熟能生巧”。那么什么是熟能生巧呢?“熟能生巧”出自《镜花缘》第三十回:“唐敖道:‘九公不必谈了。俗话说的熟能生巧。”百度百科的词语解释是: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形容做事非常熟练。而我更喜欢百度百科中相关补充的另一种解释:任何过硬的本领都是练出来的。只要肯下工夫,勤学苦练,反复实践,就可以做到“熟能生巧”。就是说我们周围的那些大神,顶级的高手都是练出来的。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了所有的高手都是通过刻苦练习练出来的。那么,我们怎么样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呢?答案是重复练习,重复重复再重复。不管是做哪个职业,开车、机械师、唱歌、唱戏等等都是的。

因此有一句老话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重复是使一个技能能够变得熟练的方法。也是能够从“熟”到“生巧”的过程,对于我们从事工艺美术工作的人员来说亦然。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画家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讲的是在达.芬奇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画画,于是他的父亲就把他送到欧洲的艺术中心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拜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费罗基俄为师。费罗基俄是个非常严厉的老师,从开始学习那天起,他就让达.芬奇画鸡蛋,画各种鸡蛋,横着的,竖着的,正面的,反面的。达.芬奇才画了一天就不耐烦了。但是老师费罗基俄却一直让他画鸡蛋,画了一天又一天。达.芬奇画了好多天,实在厌倦了,觉得老师费罗基俄是在敷衍他,并不想真的教他绘画。于是终于忍不住对老师费罗基俄只让他画鸡蛋提出了疑问。老师费罗基俄耐心的回答说:“要做一个成功伟大的画家,就要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我让你画鸡蛋就是锻炼在你的基本功啊。你仔细观察一千个鸡蛋中没有两个鸡蛋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的形态也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反复的画鸡蛋训练,你就能够逐渐提高你的观察能力,就能够发现两个鸡蛋之间的细微差别,同时能锻炼你的手与眼的协调,做到得心应手。想画什么都能很好的画出来。”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他更加刻苦的训练,认真的天天对着鸡蛋画,努力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如此反复很长时间以后,老师开始让他画其他的东西。达芬奇用画鸡蛋的刻苦精神继续练习。经过长期的训练,达.芬奇的手仿佛有了感觉,想画什么就能画什么。逐渐的变成了一个知名的大画家。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除了上面说到的.达.芬奇,还有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还有大音乐家贝多芬等等。历史上一个个大神成功的例子都告诉我们“熟”才能“生巧”。近年来我们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甚至媒体都在呼唤一种精神,叫做“工匠精神”。何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其实,工匠精神其实就是“熟能生巧”的精神。对于我们从事工艺美术工作的人来说,在古代就是工匠的一部分。怎么从设计到完成一件完美的玉雕、核雕、刺绣作品或者是完成一件家具作品,首饰作品等等。都需要经历从开始构思、确定主题、画草图、逐步细化方案、确定方案、到最后精确表达与制作。而不管是构思画草图,直到修改方案还是最后的精确表达与制作需要的都是在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的重复练习。直至能够很熟练的掌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关键技巧才能最后为制作完美的作品奠定基础。现今,中国是世界工厂。但是全世界都认为中国制造只能制造粗劣的低端产品,不能生产高质量的高端产品。

曾几何时我们的工艺美术品是世界一流的产品。我们的瓷器风靡全世界,连中国的英文单词China都是瓷器的意思。当时的欧洲上流社会为自己拥有中国的工艺品为时尚。而现在好像来自中国的工艺美术用品和其他中国的工业产品一样都是价格低廉、做工粗糙的代名词。国家的产业升级转型需要我们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质造。也要求我们工艺美术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要用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去工作。我们有责任在国家产业的战略转型期,每个人都努力做到熟能生巧,人人变成陈尧咨,变成卖油翁,变成达.芬奇。能够为中华民族工艺美术事业的复兴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篇9:工艺美术教学论文

工艺美术教学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它的职责是大规模地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在对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上,高职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美术类专业中应该注重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教授与传承。但是,在当前高职美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普遍没有开设传统工艺美术类课程,传统工艺美术在高职美术类专业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传统工艺美术在美术类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希望能够提升传统工艺美术在高职美术类专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提升高职美术类专业对于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方面的影响,从而全面地提升高职美术类专业的水平,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具有传统工艺美术技能的美术及设计人才。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高职院校;美术类专业;问题;对策

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在美术教育专业中应该重视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教授,力争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人才。本文就传统工艺美术在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应用对策进行探究。

1传统工艺美术在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1.1高职院校缺乏对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现代设计在高职美术类专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每年都有非常多的人报考,其生源数量多且广,而且就业前景广阔。高职院校对现代设计艺术专业也非常重视,因为它投入的成本比较小,但是学费却非常贵,学校能够获得较大的利润,所以学校非常愿意开设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相对而言,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不仅生源数量少,投入成本大,学费相对也比较低,高职院校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成本在这一学科上。

1.2高职院校传统工艺美术专业招生难

在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中,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招生就业等都存在问题。第一,生源问题。以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为例,该学校在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美术方向),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好这门传统工艺,与知名企业联合,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创建了蜀绣、漆画等实训室,并建立了供学生实践的校外实践基地。但是当年招生的时候,这一专业仅招到14个人,勉为其难开设课程。在,学院为了培养出更多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希望能够从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中抽调部分学生,促使其向传统工艺美术专业方向发展。但是可惜的是,几乎没有人愿意放弃艺术设计专业而转向该专业,最终这个想法只能放弃。招生情况仍然不理想,学院只好将该专业转向产品设计专业发展。由此可见,生源数量少是导致传统工艺美术专业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3高职院校宣传力度小,与企业合作效果差

一直以来,受传统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过于看重眼前的利益,在对传统工艺美术这门专业的宣传上花费的精力比较少,与企业合作的效果也不太好,这也是导致学校传统工艺美术专业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

2传统工艺美术在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应用对策

2.1专业设置需考虑两方面因素

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与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相比,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分类更加细致。因此,在对其进行专业设置时必须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就是要“因地制宜”,从本土化因素出发,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传承和发展。例如,对于广州的高职院校而言,在开设传统工艺学科时,就可以从广州的文化特色出发,广州有闻名于世的“三雕一彩一绣”,“三雕”指的是牙雕、玉雕和木雕,“一彩”指的是广彩,“一绣”指的是广绣,这些都是广州极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因此,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广州的传统工艺美术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当地企业。另一方面,在设置专业时,要尽量避免“广”与“专”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出来的传统工艺美术人才既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在专业上下苦功夫,要多培养“X”形人才和“T”形人才。“X”形人才从概念上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古典家具与雕刻这两门工艺有相似点,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就可以将其作为同类型的人才进行培养。“T”形人才则是指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是集“深”与“博”于一身的人才。这种人才结构不仅在横向上具备比较广泛的一般性知识修养,而且在纵向的专业知识上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有独到见解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作为“T”形人才,不仅要能够继承老一辈手艺人的.精湛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能够创造出有灵魂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在当代社会,这种“T”形人才更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也更容易就业。

2.2明确课程设置,培养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人才

在当今市场情况下,“T”型人才最受欢迎,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一方面展开进行明确的课程设置,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帮助学生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制定适合人才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将传统工艺课程与现代设计专业相结合,将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色彩、图形等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当中来,让现代设计更具文化内涵。同时,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中,可以根据其特点开设相关的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如室内设计专业可以开设古典家具设计课程,产品设计专业可开设手工漆艺饰品课程,美术教育可开设陶艺制作课程,等等。其次,高职院校还应该将传统工艺美术课程设置为选修课,让每一位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一门自己感兴趣的传统工艺美术技能。最后,在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中可以成立传统工艺美术小组,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关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实践教学活动。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了解市场对于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随时对设置的传统工艺美术课程进行调整,力求培养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

2.3创建传统工艺美术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与当地政府以及企业沟通和协作,共同创建传统工艺美术实践基地,为学生的传统工艺美术实践提供场所。例如,可以建立传统工艺大师工作室或者与企业联合创建生产性实践基地、研发中心等。

3结语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都是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在人才培养方面,它具有一定的职业性、针对性、实践性,这三大特点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在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结合本地的传统文化特色,开设具有地方色彩的传统美术工艺课程,将这些课程融入美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人才,适应市场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本文基于此,探究了传统工艺美术在当前高职美术类专业中的应用对策。

参考文献:

[1]…袁海明.广东传统工艺美术高职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10):5-7.

[2]…范果.对接文化产业发展与提升构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05):279-280.

篇10: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论文

关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是造物的艺术,造物即产品生产,经济性是其根本的属性。以下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在手工业时代,它是主要的经济产业形式之一;在大机器生产时代,仍然是重要的生产形式和部类,作为独特的经济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工艺美术作为产业,它与其他工业的产业形式又有根本的不同,它同时又具有文化产业的属性,更准确地说具有文化事业的性质。?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角色定位

在今天,把工艺美术作为经济产业、文化产业或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看,不仅是一个实践难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传统工艺美术作为行业和一种经济性的产业,新中国建立伊始就已如是,成千上万的企业,生产产品、完成产值,将产品推向市场,其过程与生产其他产品没有什么不同;其特殊性仅在于其手工技艺和产品的艺术性。如果着眼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和艺术性质,试图将其作为文化产业来定性,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在产业的意义上没有本质差别,只不过是形式不同,因为产业要有产出,要有产品,产品必定要有价值和价格,其经济性必然包含其中了。但是文化产业并不一味强调利润而更看重社会价值,而经济性的产业不能不强调利润,将工艺美术行业作为单纯的文化产业对待,在今天的发展经济的大潮中,不太实际,也有很大难度。而将工艺美术定义为文化艺术事业,则与作为产业对待又有很大差别。文化艺术事业不像产业那样追逐利润,国家甚至要给予资金等多方面的资助。因此,如果将庞大的工艺美术行业改为工业美术事业,则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

我们有必要将工艺美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像认识其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一样,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其本质和特征,从具体的工作出发,加以不同的处理。如在商品生产上以经济性为主体,但在传统技艺的传承方面又要从文化事业的角度加以支持,包括实行保护性的税收政策,对部分工艺产品实行保护等等。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价值

1.产业价值:作为行业的传统工艺美术,遍及全国所有省市,各地的工艺美术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各具特色,而且大多数已经成为地方传统工业的支柱或城市的象征(所谓城市名片),在现代高科技社会,工艺美术行业虽不是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作为特色产业之一,仍然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就业价值:传统工艺美术在解决就业上亦有其他工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工艺美术主要靠人工和技艺,对生产场所和生产条件要求不高,有的还适合于家庭生产或加工,成为家庭副业。初步估计,全国从事或与工艺美术生产、销售有关的从业者在1000万以上。

3.市场价值:工艺美术有国内国外两个市场。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艺美术是主要的出口创汇产业。工艺美术的对外贸易,以特色取胜,一般不会遭遇贸易摩擦之类的问题。

三、技艺失传和后继无人的问题

对全国大多数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而言,一方面是技艺失传,一方面是现有技艺面临无人承续的状态。过去子承父业,现在因为现代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就业渠道拓宽,相当多的子女不愿继承父母的工艺技艺和职业生活,原因一方面是手工艺操持的`辛苦,另一方面则是传统手工艺非得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劳作和体悟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急功近利的当代人而言,确实视为畏途。

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是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基础是前三十年培养的人才。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工艺美术企业大多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也有不到10%左右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地方工艺美术总公司或轻工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几乎从一开始就以现代的方式如工艺美术职业中专学校、厂办或公司办职工技校等方式培养人才。1956年创建的国家级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也承担着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任务,再加上各工艺美术工厂、企业普遍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的青年技术工人,形成一个庞大的工艺美术技术人员群体。这些技术力量为80年代以来工艺美术行业的大发展做出了贡献。但90年代体制转型后,个体和民营企业成为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主体,这些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生产和经营上,人才培养主要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单一方式,而且数量和质量已不能适应行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后继乏人的现象已经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以往人才培养的国家性、计划性、长远性以及各级办教育的积极性,现在已经大打折扣。原有的工艺美术技术学校和高校,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已不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的招生和教学,致使传统工艺美术的人才培养缺失了最重要的一环。长此以往,其后果严重,现在到了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关注和解决这方面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的时候。

综上所述,如何真正从组织上、制度上、人员安排及资金等方面落实到位,则需要制定更为细化的具体到保护品种、技艺的方案和规划,这是需要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

篇11:传统工艺美术论文

一、广东传统工艺美术高职教育现状

从广东省教育厅网站公布的我省76所高职学院网站了解到,有72所高职学院开设了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占95%,设立了单独艺术设计类(院)系的高职学院有56所之多。

专业设置方面,普遍以广告、装潢、多媒体等现代设计类专业为主,在传统工艺美术方面开设最多的专业为珠宝首饰类专业,但只有6所高职学院开设。

其他60多所均没有开设传统工艺美术类相关专业。

课程设置方面,仅有5所学院在美术教育专业中开设了漆画、手工艺等部分传统工艺美术相关课程。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了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保护和发展基地12家、培训基地3家、产业展示基地5家,没有一家高职学院。

我省绝大部分高职学院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但对传统工艺美术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我省对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发展、产业化的高度重视及政策扶植对学院内涵建设、特色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存在重现代艺术设计、轻传统工艺美术的现象。

广东传统工艺美术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什么在高职院校会出现重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轻传统工艺美术教育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媒体艺术人才需求量增加,生源多,就业范围广。

而且开设现代设计艺术专业硬件投入相对较少,而学费相对较高,因此,高职学院对开设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热情高。

另一方面,高职学院面对传统工艺美术门类相对细致而专业技艺单一,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就业等方面均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是生源问题。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并建立了校内陶瓷车间,联合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但当年仅招生15人,勉强能够开班,次年招生人数更少,无法开班,从而停止招生。

学院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角度考虑,尝试从室内设计专业抽出一部分学生试办古典家具专业方向,但报名者寥寥无几,最终也没能开班。

这是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创办初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影响力不够强,宣传力度不够大,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高职学院如果转变观念,不看重眼前利益,从长远考虑,从学院特色和内涵建设考虑,从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来考虑,对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加大投入,加大宣传力度,争取上级扶持和企业支持,在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面办出特色,扩大影响,生源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有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鉴。

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和陶瓷专业各从10多人的定单班开始,后来成立湘绣艺术学院、湘瓷艺术学院,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传承与保护基地,招生情况良好。

我省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也成立了珠宝学院,现已探索出一条成功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之路。

(一)专业设置相对于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传统工艺美术门类更多,分类也更细,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考虑两个因素:第一是地方因素,应从传承、发展地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服务地方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入手,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

如广州“三雕一彩一绣”(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和广绣)、佛山陶塑、肇庆端砚、潮州木雕和潮绣、阳江漆艺、江门新会葵艺和古典家具、汕头内画等,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

根据地方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特点设置专业,也是高职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同时在教学资源和学生实训及就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第二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艺既不能过于单一也不能贪大求全,既要考虑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在专业方面的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在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定位方面,要解决“广”与“专”的矛盾,狭义的“X型”或“T型”人才模式可以作为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设置的参考。

“X型”人才,即系统掌握两门专业知识,并有明显的主要的交叉点、结合部。

如古典家具与雕刻、刺绣和编织、漆画与版画等,二者在工艺和艺术特色方面具有交叉点,可作为同类型人才进行培养,避免人才培养过于单一,也拓宽了就业渠道,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

“T型”人才,即在本专业横向方面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和技能,纵向方面在本专业领域某一方面具备精深的技艺。

从传统工艺美术方面来看,就是既要掌握老艺人传承下来的精湛技艺,又要具有全面的艺术修养,能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传世精品。

“T型”人才培养既有利于学生就业,也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如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在珠宝首饰设计专业下开设珠宝玉石雕刻方向,从而在专业设置的“广”与“专”之间获得平衡。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公布了第一批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目录,包括8个类别:工艺雕刻类、抽纱刺绣类、艺术陶瓷类、编织工艺类、漆器类、工艺家具类、金属工艺类、其他类,共53个品种,并明确了主要产地。

在专业设置方面可以此作为参考,从地方产业特点入手,专业设置方面按“X型”或“T型”模式进行分类或整合。

(二)课程设置一是从上述“T型”人才培养的纵横两方面开设课程,兼顾“面广”与“精艺”两方面,在保证本专业必要的知识面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帮助学生定位专业技艺,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提供良好的实训场所。

二是将传统工艺美术课程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专业。

传统工艺美术的图形、文字、色彩元素及材料在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提升了现代设计的设计意境和文化内涵。

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传统工艺美术相关课程,如产品设计专业可开设金属工艺、陶瓷工艺课程,室内装饰设计专业可开设古典家具设计课程。

三是开设传统工艺美术选修课。

尤其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至少应掌握一门传统工艺美术技能。

四是成立传统工艺美术或手工艺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五是积极与行业企业联系,根据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探索“工学结合”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实训基地建设探索政、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引入或建立大师工作室,建立项目工作室,与企业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并成立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认证机构和培训机构。

在此基础上,争取政府支持,申报省级实训基地、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基地、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

在实训基地组织管理方面,校企双方共同组建基地组织管理机构,由双方单位主要领导担任实践基地的负责人,共同商讨确定基地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或方案,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据华商报消息,广东省每年从政府文化发展基金中安排1800万元资金用于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

我省高职学院应利用自身优势,从传统工艺美术实训基地、保护和发展基地、大师工作室等方面申报专项资金,在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面做大做强且做出特色。

二、结语

高职教育对接产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使高职院校在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

我省高职学院应抓住我省高度重视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发展,加快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这一机遇,把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提升到学院内涵建设、特色建设的高度,加强责任意识,创新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面办出特色。

篇12:中职工艺美术论文

一、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

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教学主要涉及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

然而,教师用语言描述或在黑板上展示,往往显得简单抽象,学生也易感到困惑不解,还得借助大量教具。

如果使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或者影音等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概念就会形象化,教学过程会变得富有趣味,深奥的原理、复杂的设计制作工艺会变得浅显、直观、易懂,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问题。

而且,多媒体课件具有良好的互动操作性和可重复使用的功能,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以往的工艺美术专业实践课教学,通常是学生围在教师身边观看教师演示技能的操作过程,之后学生再进行独立的实践操作。

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众多专业人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必须分组演示,相同的内容重复操作多遍,费时费力;第二,学生往往只有一次观看教师演示的机会,由于所站位置不同,

对教师演示的领会往往也不相同;第三,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如果用于演示的时间过多,指导学生的时间就会相对较少,学生实践操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如利用动画或影视演示实践工艺流程,学生可以边看演示边做,反复比较,逐渐领会设计制作的要领。

这样教师就可以抽出时间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与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三、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人才应用呈现开放型格局,中职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应当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设计教育应从实际出发,注重探索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教学途径。

实验证明,人类各感官接受信息的能力与程度是大不相同的,在工艺美术专业设计与制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与工艺美术专业相关的图片、作品,并配以音乐,对学生的感官进行有效刺激,

充分调动学生探索与制作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工艺美术所蕴含的情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从感性的角度触类旁通,自主收集和分析材料,相互交流,拓展思维,对现代工艺美术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具备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在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总有一些学生不能完全掌握的知识点,以往教师就需要一对一指导,或者反复讲解、操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劳动强度。

如果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将制作好的教学内容上传到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库,那么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无限延伸。

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掌握的内容,可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需要自主学习,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为知识的巩固和再学习提供了保障。

这不仅解决了一些学生在课堂上遗留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组织讨论、辅导答疑、研讨教学和进行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师的备课和组织教学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优化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过程。

五、结语

总之,在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教学中,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符合教材知识讲授的要求,就能优化课堂教学,解决教学难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使用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信息技术与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效补充,可以切实提高工艺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篇13:工艺美术论文的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部分传统手工产业都逐渐被机械生产所替代,但是就工艺美术而言,它是永远不可能完全被工业生产所彻底取代的。工艺美术反映着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文化水平,并且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中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价值也是不允许被摒弃的。在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中,传统师徒授艺的技能传承模式在效率上和方式上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只有将工艺美术技艺的教学引入到学校中,通过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手段进行相关工艺人才的培养,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规律,满足当代社会发展对工艺美术人才的庞大需求。

一、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

1、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历史,在工艺美术的创造和成就上也一直处于世界顶尖地位,从青铜器、丝绸、陶瓷到漆器、玉器、金银器,从雕刻、绘画到器皿、建筑,工艺美术可谓是贯穿整个中华文化的历史。古代的工艺美术技艺传承模式主要是依靠师徒传授,西式美术课程从清末进入课堂,在民国时期得到发展,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1]。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作坊里传承了数千年的手工艺传授才正式进入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代表的各大现代学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转变,以往高校中重文化、轻经济的教育理念使得工艺美术的教育越来越偏离手工工艺美术技艺传承的需求。从高校专业调整把工艺美术更名为艺术设计之后,传统手工工艺美术技艺被极大地边缘化。艺术设计和工艺美术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二者虽然都是建立在美术的基础上,但是很多地方是无法相互代替的。艺术设计服务于现代化工业生产,具有全球共通性;而工艺美术却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与独特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艺术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现有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显然不符合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要求。

2、现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与完善

工艺美术的初衷是使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在具备实用性的基础上附加欣赏价值,当欣赏价值超过实用价值后,日常物品则升华成为了艺术品,而一件精美奇巧的艺术品往往需要极其专注的'手工制作,注定无法大规模地批量生产。随着工业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为了满足工业产品的欣赏性,传统的手工工艺美术演变成了更符合工业化生产需求的艺术设计,使得产品的欣赏属性得以附加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之上。但是传统工艺美术主要以手工加工为主,其美术工艺往往凝聚了制作者的民族智慧及文化特色,而艺术设计是服务于工业化生产的,它的审美与民族文化无关。艺术设计取代工艺美术的结果就是工艺美术人才的断档,蕴含民族文化艺术的传统手工工艺逐渐失传,并且市场上流通的手工工艺品也逐渐无法满足日渐增大的购买需求。随着社会对手工工艺美术制品的需求量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家教育对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中职学校已超百所[2]。通过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学校双主体教育的模式已逐渐形成,并逐步完善。

二、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与工艺美术教育的结合

1、两种模式的对比

传统的师徒授艺方式,在技艺的传承上效率低下,学徒需要从小住进师傅家中,为师傅做小工,在学艺有成之前其地位相当于杂役。师傅全凭自己喜好择人而教,并因大多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普遍心态,故在授艺过程中会有所保留,致使技艺传承出现缺漏,而且学艺时间会被故意延长。然而,职业教育在教学上更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在教学模式上,以班级为单位学生统一从基础开始围绕工作实际内容开展学习,结合文化素质的培训,在继承传统和改良陋习方面均有显著的优势,教学效率高,专业性强。

2、职业教育院校的优势

职业教育院校的定位即专业技能培训机构,评判职业教育院校的优劣直接以学生的工作能力为标杆,教师以培训出更优秀的学生为根本教学目标。职业教育院校由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宏观规划,严格监督。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模式的背景下,国家扶持政策也积极支持着院校的教学条件。国家日益规范的教学程序最终会将手工工艺美术人才与其他各类专业人才一样,设立统一标准的资格证书,提升手工工艺从业者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认可度。在这样专一的、规范的、社会和国家认可的教育模式下,工艺美术行业即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3、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

从工艺美术的职业教育专业类别来说,首先应当考虑能体现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并且拥有良好市场前景又符合规模化生产的门类,如陶瓷、玉器、织毯等。学生通过职业院校的专业培训应该掌握工艺美术品的手工技能,要富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延续传统文化,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创造符合当下社会背景的新作品。为了培养高层次人才,院校的训练体系要围绕专才教育的特点,以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和企业实习三个部分组成。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其对技能的运用程度,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来安排教学进度,而不是盲目地为了完成进度而赶课。现代职业院校寻找相关的社会企业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由院校向企业输送人才,由企业为学院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平台。因为企业处于市场的最前端,能最及时地将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给学校,使院校的教学计划能第一时间随着市场的发展需求变化而调整。职业院校根据合作企业的需求来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合作院校毕业的学生到合作企业签约就业即可省去招聘、试用、岗前培训的环节,不但企业能够得到足够的人才,而且学生的就业也得到了保障,从而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高职院校一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承担着活动发起者的主要角色,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更积极地承担起有关责任,推动更多企业加入合作育人的行列。现代企业是校企合作的直接参与者,更是直接受益者,要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需要企业将育人作为己任,在正确的合作意识指导下,切实改善合作能力,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建立健全内部培训制度,优化合作方案,提升校企合作的管理力度。“双师制”是由校外行业专家配合学校专职教师,分工合作、共同执行教学计划的机制,将学校、企业和实践项目连接起来,在课程上,双方各自取长补短;在教学方式上,双方共同研究开发,真正实现学校到行业育人的一体化。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生活日渐重视。工艺美术产品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与现代工业文明互补互益,在国家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传统工艺美术产品蕴含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与传统的师徒授业相比,现代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模式更契合社会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运用科学现代的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工艺美术人才,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技艺,还肩负着将这项民族技艺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

篇14:教学研究论文

1.课内实践教学多元化

1.1“任务驱动”教学方式

对于该课程,课内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任务驱动”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为中心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任务的进程获得成就感,可以较大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该门课内实践教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方式,已经采用的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IT领域技术方向,运用文献检索方法,自行查找英文文献并阅读翻译,在课堂上用英文对其作报告,并制作英文PPT加以展示,并添加现场提问的环节,培养学生用英文进行学术答辩的能力。通过在课堂上使用这种实践方式,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其他多元化的任务方式

除了培养学生英文文献检索、学术报告的能力之外,应用型本科IT专业学生是未来IT行业的建设者之一,该课内实践教学还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因素。在IT行业中,企业对员工专业英语能力的需求是必要且多样化的;如测试、编码等初级职位员工只需要阅读用户界面、操作说明等英文文献的能力;而对于技术研究等中级职位,不仅需要阅读能力还要求掌握一定的翻译技能、回复英文邮件等;在更高级别的工作如订单签订、项目谈判等事务中,则需要具备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计划添加多样的任务方式,如设计一些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实操性的活动,全方位训练和提高学生面向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比如训练学生英文简历的撰写,再设计情景对话,让学生分小组扮演IT公司面试官和应聘者角色,对职场招聘进行场景模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英语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不仅如此,在工程实践中,软件企业开发人员常常需要编写英文版本的软件需求文档和用户指南,因此还可以考虑与软件工程的课程老师合作,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编写英文版本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1.3灵活布置作业

作业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对于作业一定要布置一些实用有意义的内容,这样学生才会主动而非被迫地去做;关于这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积累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比如根据笔者学生时期的应聘经验,可以告诉学生大中型IT公司的软件开发职位招聘的笔试题很重视动态内存方面的内容,有相当比例该方面的试题,也具有一定难度,而很多中文教材关于此方面的内容往往讲解的不够详实,而英文教材文献六的“PointersandDynamicMemory”这一节对动态内存的思想介绍的较清晰,通过此类方法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这样不仅训练了计算机英语,又提升了学生应聘的竞争力。此外,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利用网络资源来促进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性。可以鼓励学生登陆各大著名IT外企的网站,上面会经常地提供其新技术和新产品宣传的英文视频和动画。这类视频短片直观而形象,学生不但学习了新技术和新词汇,同时还锻炼了听说能力,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还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外企网站上的招聘广告,本专业领域的产品说明书等,上面有大量描述本专业技术的计算机英语,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结语

该文分析了计算机英语课内实践教学对于IT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结合该研究者本身的经验体会,探讨了一些关于该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这些方式,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计算机英语是专业课和英语课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课内实践教学应合理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等水平,培养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才能真正发挥该课程的作用。

篇15:教学研究论文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强,很难理解,其原理非常抽象,专业术语、概念较多,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理解领会教材感到十分困难,对本门课程不兴趣,更谈不上学生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足不了社会,企业的要求。故数字电子技术课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一、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电子专业教师只有具备了过硬的理论与实践技术,才能更好地组织电子专业课的教学,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教得顺手。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因此要废除旧的教学方法,数字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必须全方位考虑的问题,必须从数字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特点出发,不断进行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1.传统教材不适应高职教育特点

教材方面,虽然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但事实上,很多都只是普通高等院校教材的压缩而已,并没有能真正针对高职高专的特点。比如传统数字电路的教材按照课程的学科体系,详细介绍目前已普遍使用的各种数字集成电路内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而其对象仅限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本身,对如何应用各种数字集成电路构建数字系统方面,却没有涉及。因此学生无法对数字电路和数字系统形成整体认识。这样的教材在技术上反映的是前数字电路的水平,在内容上没有也不可能体现高职教育重应、重实践的教学特点。

2.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验证性。老师指导学生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某一个定理或结论,其优点是针对性较强,指导方便,学生实验成功率较高,但是这种实验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满足感和依赖性,学生不太愿意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因此,这种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具有简单性,它严重制约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阻碍着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机关报人才的培养。

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特点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信息类等专业学生进入本专业时首先开始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与后续开设的“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EDA技术”等诸多专业课程密切相关,是学生专业素质形成的关键性课程之一,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有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丰厚、扎实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已发展到甚大规模集成电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课程内容日趋分化,分析方法更加多样,授课内容愈加复杂,目前课程教学正处在优化、调整、整合的时期,涌现了大量的关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探索文章。

三、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电路中的一些传统内容已经不适合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为此,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势在必行。调整后的内容一定要体现课程知识体系的先进性、前瞻性与实用性。目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过于学科化,缺乏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新器件,因此课程内容的改革应立足于成熟的需要为应用,同时需要增加现代科学的新技术,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前沿和动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在授课计划的修订中,一是要合理安排课程的经典内容与现代数字电路内容的课时比例,大量精简压缩分立元件、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内容,明确扼要地讲述中规模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着重于外部逻辑功能的描述和分析,强调外特性和重要参数,不详细讲内部电路。二是要把硬件描述(VHDL)和EDA(CPLD/FPGA)技术另设为一门新课。新的授课计划可以先在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电类专业中试运行

四、重构数字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1.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三基”核心“,以不变应万变”的学习思路

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电子电路的构成方式从早期的以逻辑门、触发器为基础,发展到现在以集成电路为基础,其常用分析和设计手段从早期的逻辑表达式、卡诺图等,发展到现在以EDA计算机辅助技术为主流,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体系也日益庞大。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同时让学生知道,电路的具体形式是变化无穷的。

2.重视知识的体系化教学

“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点很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特别重视知识的体系化教学。在绪论课上,通过对学科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的介绍,把教材上的各个章节所讲的内容和作用简略说明一下,使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点之前,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知识构成体系和各种有趣有价值的应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对于电类和近电类专科专业学生,许多高校的电子技术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的。这种情况主要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的。实际上“,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若能结合具体实验案例,则能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进而通过理论学习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环节中,验证理论,又可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论。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系统都应以“学习者的有效学习”作为基本的评价目标。教学改革目的也应在于此,它涉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体系及方法的更新等等,这一切都需反复探讨、实践和改进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作者:刘京

篇16:教学研究论文

一、教学方法方面

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据此,笔者对上述法律部分内容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上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课堂讨论。

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讨论要求教师要有严密的计划和组织,一般需要提前一次课或两次课的时间把需要讨论的问题定好公布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由他们自己去搜集相关资料或查阅相关书籍,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只进行适当的引导或点拨。

(二)师生角色真正互换,学生讲,老师听,随时发问,及时作答。

提前把讨论的内容公布给学生,此次讨论的内容较为广泛,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或是比较常见的法律案例分析。为此专门预留了4个课时的时间来搞这项活动,经过学生们的精心准备,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此次进行的教学改革,收效颇丰,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构建医学生法律教育教学体系

在实施依法治国的今天,改革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构建医学生法律教育教学体系已势在必行。首先应结合高职院校和医学生的特点,适当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增加法律教学课时数,保证教学时间。主要开设民法、刑法等基础法律课程,为后面要进行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加强高职院校医学生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教育,使法律教育与医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为其踏入工作岗位保驾护航。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教育需重点学习的课程有《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可根据学生及其所学专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学习。此外,医疗体制改革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如医药卫生资源的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医学科学发展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如器官移植、基因工程等,这些都为对医学生进行医事法律知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再次,重视开设医患关系课程。发达国家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在美国的医学院校,普遍开设了“与病人沟通”,“病人”,“医患沟通的艺术”等课程。在英国的许多医学院校开设有“医患沟通”,“医生与病人相处的能力”,“如何告诉病人坏消息”,“情商教育”的课程。我们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文课程设置的经验,开设相关的医患关系课程。

三、总结

医学生是未来医务人员队伍的主力,这支队伍的责任感、业务能力和人文情怀是否经得起社会需要和社会风雨的考验事关医疗安全和医学科学进步的大计,法学教育不能解决所有的需要,但如果缺项是不可想象的。探讨和研究怎样在不影响其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法律教育教学体系,以明晰其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合理合法履行其救死扶伤的职责是值得我们长期关注的问题。

篇17:教学研究论文

中等职业院校的硬件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限制。在这种限制下,学生们的水平无法得到更大层次上的提高。随之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专业学生素描基础差、造型能力不强、理解能力较弱,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无法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进行抗衡,很难达到更加理想的职业位置。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可取之处中等职业学校着力于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们毕业之后能尽快的上手操作,毕业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很多实践活动,有较强的作图能力和较强的造型能力,这是中等职业学校素描基础课程教学之中的可取之处。

中等职业学校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要求

素描是一门美术基础课,是美术专业基础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一般还是以对物象的实际关系表现为主,以“写生”为主。这就关系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注入创新意识的问题。在整个素描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素描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更应提倡“创新”或“个人风格”,当然,学生素描的能力是教学培养的前提。中等职业学校素描基础课程的要求就是是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绘画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拥有较强的作图能力和较强的造型能力,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进步。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素描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当前的艺术潮流,尤其要结合当前的大众审美心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吸取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的一些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能够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艺术作品中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这样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才能真正获取日后生存的技能并且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原则

1中等职业学校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的素描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快速造型表达能力,所以速写在素描教学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其中对于速写的内容和形式还有时间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策划和研究,以最完美的形态出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们对速写的积极性和热情。这样学生的快速造型表达能力才能有所高。强调学生对物体的结构、透视理解能力,强化造型基本功,要求学生理解透视规律,同时要重视学生对结构素描方法的掌握与应用以及对以线造型的能力培养;掌握线条的轻重、粗细、刚柔等的对比与变化;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对物体的透视、比例的正确观察与表达能力;强调学生的严谨造型态度,避免浮光掠影,曲解物体造型。

2中等职业学校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原则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素描教学中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重视素描习作教学训练过程。实践训练时最关键的部分,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我们速写或造型的课程开的多好,多生动,请得教师多么有名,学生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想要成才也是枉然,所以实践的教学任务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素描教学中应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们应按部就班的进行培养,首先要制定长远的训练目标以及阶段性训练目标,同时还要提出分阶段实现目标的具体要求;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原则,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牢固地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的知识,获得灵活而又熟练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物象的技能。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素描基础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守“注重基础,抓好实践,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科学合理又可以带动同学们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学硬件设施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这样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才能成为社会大生产中一颗合格又优秀的螺丝钉。

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素描基础教育从教学大纲到教学法,从课程设置到教学目标,都与传统美院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又要有很大的差别。各中等职业学校的素描教学基本都是根据自身条件参考普通高等美术院校的相关课程来设置的,缺少权威范本。作为基础课,中等职业学校的素描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理念,并不断向高等学校学习其教学方法和硬件设施配置,做到不断完善自己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中等职业学校的素描基础课程应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同时,更关注其将来的就业发展和未来出路的将来毕业生的现实出路,为国家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基于产业竞争力的民间工艺美术论文

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论文

美丽的中国结大班教案

小学手工课优秀教案《中国结》

《中国结》教学设计

小学社团活动手工教案

描写中国结的作文

关于中国结为话题的初中作文优选

关于中国结四年级作文

有关中国结的英语作文

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
《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研究论文(共17篇)】相关文章:

我和中国结的四年级作文2022-09-18

关于中国结的英语高考作文范文2022-11-18

以中国结为话题的演讲稿2024-02-11

寒假中学生活动方案2022-05-06

《中国结》教学设计(复习课)(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2023-01-21

固安柳编作文2022-05-02

手工教案2022-04-30

创新 作文精选2022-05-04

谈油画艺术模仿自然的差异性论文2022-05-08

学会创新的高中作文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