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美术课思考点滴论文

时间:2023-12-14 08:02:51 美术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美术课思考点滴论文(共15篇)由网友“星辰”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美术课思考点滴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美术课思考点滴论文

篇1: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美术课思考点滴论文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美术课思考点滴论文

经过国培计划的远程培训,使我对教师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全新的洗涤,我再次感受到了我的责任与教师的无尚光荣,这次学习不但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也引发了我对家乡美术教育的很多思考,我就农村小学美术课如何开展、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点滴认识。

美术课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在农村美术课却很不招待见,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远不如其他学科,这样的现象很普遍。他们读学前班时,班里有100%的学生都喜欢画画。当他们到三年级时,喜欢美术的人数已经下降到了90%,再到五年级,下降到了70%,到如今六年级,还喜欢上美术课的人已经不到50%,为什么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会下聊到如此境地呢?我认为,以下两个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是学校的内部因素。在农村,很多小学都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格局依然没有多少改变。虽然学校要求班级要开齐课程,上好每门课。但是学校注重的依然是学生成绩,所以老师们都有意识地把绝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抓学生的考试成绩了,美术、音乐之类的艺术课程很多时候都形同虚设,有的学校一星期下来都很难听到歌声。所以我认为学校的教育意识该如何转达变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除了教育意识存在问题之外,美术课的教学方法也存在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带学生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常常让学生自由发挥或临摹作品,以至于学生多数时候都是呆板机械地画某一种事物,课堂气氛低沉。我认为这也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又一个原因,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除了学校的内部因素外,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是来自于学生家长的外部因素。我们的学生只读学前班时,教师和家长还可以暂不计较学生的成绩,还能对孩子的一幅乱涂鸦的画给予鼓励和夸奖,孩子们得到了赞美,就对该门课程产生了兴趣,可一旦他们进入了一年级,家长和学生就开始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是不是优秀了。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考试成绩是主要的。音体美等课门是不值一提的,只能作为业余爱好,是次要的,于是学生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长只要求学生的文化科目考试成绩好就够了。我所任教的班级就有这样的现象,家长乐于给学生买语文、数学课方面的工具书、资料书,但是,跟美术相关的材料甚至一本作业本家长都舍不得投资。家长的教育意识如此,很大地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他们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严生扼杀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如何农村小学的美育课。我认为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这个现状。作为教师,我们因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兴趣,所实的上好每一堂课。具体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祖国未来发展的需要而规定。所以我们必须贯彻课程标准,不能随意删减科目,美术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课与其他学科是相联系相渗透的。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非要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为了应付一节课或哄着孩子玩。儿童眼中的世界是直观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使学生主动的再创作。所以课堂中,我们不要用太高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要多给予肯定,少一点居高临下的指责,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其次,改变教学方法,利用好现有资源。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做到思维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意思,才能吸引其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课程不能有效开展,所以教师不能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我们要尽量开展好各种教学。比如在教授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中《美丽的昆虫》一课时,我们农村孩子的身边就有丰富的资源,可以让他们先在课前先到田间地头观察自己喜欢的昆虫的特征,他们就更有兴趣把昆虫的美丽画下来的。又如第四册,《小泥人》一课,我们农村学生是不可能用橡皮泥来作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特有条件,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粘土,让他们在课上真正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农村孩子的乐园,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展握技能,充分发挥课堂活动的优势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所以教师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的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现在我们的很多的农村学校已经配置了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可以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知材料,对上好美术课很有帮助。

最后,教师还要做到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作能力。我们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联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知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只有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从自身出发,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有效的利用教学工具,了解学生,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于教学。这样,才能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人。

篇2:农村小学教育的点滴思考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的点滴思考论文

解决好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隐忧,这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何把人口资源变成人才优势,这关系着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因此探讨和完善农村素质教育中的存在的隐忧,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造成的误区

由于农村的交通、网络等不方便的情况下,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使得素质教育在农村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相反,由于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使得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走进了教育的沼泽。中国千百年来的应试教育,通过分数来验证人才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一听说素质教育开始了,通过国家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等种种迹象,便想当然地认为,以后的求学之路上,便会一路坦途,不用再考试了,同时,学生也不必如以前那样苦读了,同时,随着学生地位的提升,农村教师的责任也到了进退维谷之时,一方面,学生自已认为不用学习了,从思想上放松了自已的学习,就会直接引领他们在行动上做出与进取相勃的举动。做为教师,对他们的这些不求上进的行为,在纠与不纠之间产生了进退两难之境,纠吧,实行素质教育了,学生们会说是侵犯他们的人身自由,比如,学生上课迟到了,不能让其站着,否则是体罚他们,也不能批评他们,否则是不给他们面子,伤害他们的'自尊。于是,他们便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他们所自以为是的“尊严”了。于是,“12345,有事找政府”便成了学生们的护生符。因而大多数教师只好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指导下,采取“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听之任之的态度了。

二、“求才不如积财”的错误观念导致初中生厌学、辍学问题严重

家长是子孙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一些家长的头脑中,知识无用论的观点直接促使他们在教育孩子们的成长上做出了错误的行动,他们认为在当今“ 金钱万能”的社会,只要为孩子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孩子就会一生幸福,于是,要么是外出打工,把孩子放在家里不闻不问,要么是做生意,天天钻营于掂斤播两之中,对于孩子的学习是从不过问。再加上素质教育的“东风”的推波助澜,这就更加坚定了他们的“知识无用论”的观点。在他们的眼里,教师的工资待遇低,一月的收入还不如他们有时一天的收入,由于金钱论的影响,使得他们看不起教师这个行业,孩子如果在学校受了气,他们就会“理直气壮”地去给他们的孩子讨回公道。来维护他们的孩子在“素质教育”下的“合法权利”。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读完初中就不再继续读高中或者职校,只有极少数农村孩子会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仍然选择寒窗苦读。甚至于还有少数孩子没有读完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尤其是女童的辍学率较男童高。主要是因为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低,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孩子失学。其次,“知识无用论”的观点,再加上每年都有大量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在考大学没把握的情况下对教育投资是亏本的,再次,教育资源贫乏,教育教学质量差,教材与农村实际相脱离,对学习没有兴趣,令他们产生也厌学情绪而退学。

三、教育资源存在较大地域差异。资源分配不合理

农村地处偏僻,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基本办学条件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是:20﹪的城市人获得80﹪资源,80﹪的农村人获得20﹪的资源。对中国每个个体而言,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城市人是农村人的16倍。同时,城区学校在师资配备、教学设施方面皆占优势,教育的投入大部分用于一些城区重点中小学建设,而农村中小学则师资匮乏,设施落后,只能维护日常教育教学,这种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使得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难以实现城乡之间、县、乡、村之间教育不公平。

四、农村小学教师本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师的待遇与同城乡的相比偏低。这主要是因教师工资属于自筹部分的工资不能况现,造成实际收入下降。二是因为同工不同酬造成的的负面影响给他们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三是乡村教师的老龄化严重,许多乡村教师的年龄已到了国家规定的离休年龄的边缘。往后的几年里,乡村教师将严重缺失。

对此,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积极消除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造成的负面影响。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大政府对乡村教育的投入。采取应急措施,缓解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困难。农村教育的投资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财政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它的完善势必要经历一段发展过程,而目前农村教育的经费短缺不可能等新体制完善之后才解决,这就需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主要包括:加大中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乡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和投资作用;在基本实现小康目标的农村地区,地方政府财力不能充分满足教育需求的阶段,继续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例如义务教育适当收取杂费、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单项教育集资等。当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也是增加教育投入,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途径。

2、改变一些家长“求才不如积财”的错误观念,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对孩子的一生的深远影响。纠正他们“知识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祖国的未来离不开他们的子孙后代,没有知识在以后的社会上是站不住的,只有让子孙后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有更好地出路。

3、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助,逐步缩小城乡知识差距。城乡知识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现在的问题是首先不要继续拉大这种差距,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力求缩小差距。首先是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和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给每一所学校,农村“示范性学校”的建设既要有适当的超前性,更应有现实的可效仿性,即公平的竞争性,而且政府的教育经费不应只集中在个别学校,人为地制造不公平竞争的局面,就现阶段而言,政府的重点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多地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对于那些条件好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适当放宽政策,让他们增强自我造血的功能。

4、对农村教师要适期进行培训,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一是在思想上提高他样对教育的热情,及时补给他们的精神食粮,二是努力实现同工同酬。尽快地拉小城乡之间教师的工资待遇,努力消除这种同工不同酬的不全理现象。三是及时增调农村青年教师,以缓解农村教师的老龄化现象,开设外语等课程,以确保小学生进入初中时的外语不及格现象。保证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3: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思考论文

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思考论文

课间体育是指学生从进校到上课及课间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它是课间活动内容之一。很多学校习惯将课间体育纳入课外体育,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因为课外体育是课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在体育教学之外引导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课外体育归属活动课程,有课程性质,它是体育学科课程的重要补充,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总体规划。而课间体育只是课间活动的一项内容,是调节学生生理、心理的重要手段,并不具备课程性质,因此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一、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

首先,课间体育可以消除疲劳。学生在上课时身体和精神一直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不仅静坐会产生身体疲劳,而且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都耗费大量脑力。课间体育既能舒展胫骨、消除机体疲劳,又能转移大脑皮层上的兴奋灶,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起到劳逸结合的作用。

第二,课间体育可以增强体质。课间体育的时间原则上小于课间活动的时间。课间活动的时间包括两部分:学生进校到上课这段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课间休息时间是固定的,每天有六节课,每个课间是十分钟,课间休息时间就是五十分钟。小学生提前进校的时间或早或晚,各不相同,如果按作息时间表的规定进行统一,一般学校规定学生提前二十分钟进校。那么,每天计入课间活动的时间则是四十分钟,所以课间活动时间实际在九十分钟以上。那就是说学生课间体育的时间每天接近在九十分钟,虽然在时间上是分散的,但其累计的运动量是很大的,所以锻炼的效果也必然不小。实际上这种没有计划的、由学生自发进行的身体锻炼是小学生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

第三,课间体育可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较差,而学习效果又取决于他们对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的注意程度。课间体育可以使学生在玩耍中放松精神,保证了注意的转移,有助于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做到全神贯注。

第四,课间体育可以促进情感交流。交往的需要是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心理需求。课间体育以健康的、积极的形式促进学生的交往,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特别是当伙伴中有人产生了纠纷,通过课间体育他们会在游戏或比赛中得到沟通和谅解,这比教师的说教更有效。一起玩耍的情景有时会成为难忘的记忆,一起玩耍的伙伴有时会成为一生的朋友。

第五,课间体育可以防止伤害事件。追逐打闹是小学生课间的多发行为,特别是在狭窄的楼道和拥挤的楼梯上很容易发生伤害事件。课间体育以安全的、文明的活动方式替代追逐打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校园伤害事件。

第六,课间体育可以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课间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标志,用丰富多彩的课间体育充实课间活动,可以减少学生大吵大闹、追逐打闹等不文明行为,从而规范学生的课间行为。丰富多彩的课间体育还可以增加校园的动感与活力,是提高校园文化品位的手段之一。

二、课间活动的内容

课间体育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广播体操、小游戏、小比赛和简单易行的健身方法,从活动内容的属性上可分为三种:

一是集体操,多是全班或全校学生一起练习的活动,如全国统一的广播体操,一般在大课间采用,不是所有课间都适宜这样安排。

二是游戏类,如“剪布锤”、“老鹰捉小鸡”、“快指五官”、“跳方格”、“跳皮筋”等等。

三是比赛类,如跳绳、踢毽子、羽毛球、角力、乒乓球等等。如果从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分类,还可以将课间体育分为单人活动、双人活动和多人活动三种:一是单人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攀勒木、拍画片等;二是双人活动,如角力(摸膝、扳手腕、对脚、拉过河)、翻指线、打乒乓球、快指五官等;三是多人活动,如走平衡木、抢气球、跳方格、跳皮筋、集体跳长绳等等。

除全国统一的广播体操,课间体育的内容大多来源于体育课或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对体育课上的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在课间活动中接着玩。学生还会从生活实践中吸收一些地方传统体育的内容,如打陀螺、滚铁环等,甚至从生活实践中接受启发创编一些游戏和比赛。这些游戏和比赛最能反映他们的内心需要和年龄特点,同时具有时代性,因此课间体育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活动内容,还要与时俱进,尊重学生的个体创造。针对学生自己创编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主动参与或利用课间体育进行“升级”处理,形成新的课间体育内容。

在开发课间体育内容时,要考虑到课间体育的时间和场地因素。首先,课间体育在活动时间上是短而分散的,所以要求内容必须是强度较小、时间较短并随时可终止的身体练习,这些身体练习可重复进行,且对器械的要求很低。其次,课间体育在活动场地上是相对狭窄的,除非场地充足而且教室又离操场很近,否则学生大多数是在教室前后或狭长的楼道里活动,所以要求课间体育内容必须是适宜小范围运动的。

三、课间体育的引导

由于课间体育中只有课间操是可控制的,其他活动内容都是学生自发的行为,所以,学校不应该对课间体育内容加以限制,但可以通过体育课、班会等渠道加以引导,倡导学生在课间开展一些健康的、文明的、锻炼价值高的`体育内容。

体育课是引导学生开展课间体育的主要途径,学生特别喜欢将体育课上感兴趣的小游戏迁移到课间体育活动中,变成课间体育的内容。所以体育教师要重视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性,在体育课中多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和小比赛。反过来,课间体育的内容也可以“反串”体育课,使体育课更加趣味化、生活化。因此将课间体育内容引入体育课,并在体育课上进行“升级”处理,也是开展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晨会、班会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的重要措施。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对规范学生的课间行为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晨会、班会是提高课间体育活动质量的保证。班主任在班会上通过表扬与批评、鼓励与禁止等多项手段,可以规范学生的课间行为,促进课间体育的健康发展。

在引导学生开展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要避免运动损伤, 特别是在学生多、场地小的学校。要充分利用体育骨干加强对课间体育的组织,要教育学生不作危险性较大的游戏。例如,有很多学生喜欢用“剪布锤”计数进行跳楼梯比赛:出“剪”赢了可跳两次,出“布”赢了可以跳五次,出“锤”赢了可跳十次,最后比赛看谁先到楼上。于是有的学生为了取胜就想一次多跳几个阶梯,这样的课间体育游戏显然潜伏着一定的危险性,可以引导学生将这样的游戏转移到平地进行。

只要对课间体育进行正确的引导,选好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课间体育就一定能充分发挥其特殊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课间十分钟”绽放异彩。

篇4: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思考论文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思考论文

一、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的介绍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因为学生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习惯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压力。因为农村经济相对较落后,许多学生的父母都会外出打工,这也就造成一些留守儿童在平时缺乏父母的照顾和管教,使学生的表现过于懒散,有的'学生因为是由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造成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而使孩子变得任性。同时,因为农村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使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这些因素使学生的行为举止都有很大的问题,为学生德育工作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学生德育工作有效进行的策略

农村德育工作的实施,需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因为农村德育工作现状的关系,德育工作的进行不仅仅要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在其他时间对学生进行优秀品质的培养,例如,可以在平时做黑板报的时候,将《弟子规》《三字经》等让学生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每天都能够学习这些传统文章中蕴含的做人的道理,学生就会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慢慢地也会使自己改变。教师在平时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例如,在植树节去植树,劳动节要求学生帮助自己的家人劳动,让学生能够身体力行地去贯彻这些品质,通过教师的教导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会不断地端正自己的态度,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慢慢地学生的行为举止也就会得到改善。

总之,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进行,不仅需要教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无形中影响学生,使学生有良好的言行,并得以健康成长。

篇5:新形势下开展农村群众文化的思考论文

新形势下开展农村群众文化的思考论文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措施

农村群众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新形势下,广大农民群体的思维越来越活跃,相应的文化活动则越来越丰富,文化已经成为农民群体生活与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然而,因为农村地区财力、人力以及物力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较为缓慢,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新形势,如何提升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质量就成为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但要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满足与享受,同时也必须要有充分的物质基础保障。应当充分结合农村地区的环境情况、经济水平以及设施状况,建设老人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电影放映流动站以及综合文化站等基础设施,免费开放,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限制场所、古居等实施优化配置,部分农村地区可以综合参考经济水平、人口以及地理环境等,将各种设施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在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设施的配置水平。文化网点的设置必须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市、县、镇、村四级公益文化活动场地,使得一些偏远的农民群体受益。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加大基础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储存以及借还等工作,防止文化基础设施的损坏、流失或者挪用等现象。为进一步保障基础设施的资金供给,还应当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到城乡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构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投资保障体系,保障农村群众文化的资金来源。

二、进一步拓展民众参与范畴

要想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进一步拓展民众的参与范畴,不仅需要在庆典、会议以及节日等组织文化活动,还应当尝试将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到农民群体日常生活当中的每一天,进一步发挥文化活动的发展活力。文化活动的开展应当充分结合农村地区的文化传统、文化特色,坚持因地制宜、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引入并融合一些主流文化,使得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媒介来加大农村群众文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知识,积极组织座谈会、读书节、戏曲、诗朗诵、健身操、扭秧歌、舞狮子以及汇报演出等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广大农民群体搭建发挥才能、文化的平台,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的创造活动,真正达成农民群体自我参与、自我发展以及自我管理的目标。此外,还应当积极组织一些大型的文娱建设活动,主动将外来人口、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低收入群体以及残疾人都纳入到活动范畴中,进一步加大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的融入力度,进一步拓展民众参与范畴[2]。

三、加大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力度

加大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力度,才能够为农村群众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组织保障以及人力保障。相关部门应当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理念,积极培养与引入综合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专业人才。为有效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需求,群文干部不仅要具有专业的艺术技巧,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与市场洞察力,并且还应当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升群文队伍的综合素质:首先,加大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多门类、多层次的知识体系培训教育,不断完善群文队伍的知识体系;其次,组织相应的专题学术、业务交流会议,全面提升群文队伍的艺术能力与工作能力,将其打造成社会活动家和群众文化艺术家;最后,通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引入制度,同时还应当制定一套符合群文工作实际的晋升体系,吸引更多的人才融入群文队伍中,完善群文队伍的组织结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文化的开展不仅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同时还需要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真正实现农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管齐下的目标。对广大群文工作者来说,在新形势下,站在全局的层面,充分参考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掌控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趋势,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拓展民众参与范畴以及加大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继勇.新形势下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新经济,,23:94.

[2]巴娜仁花.推动巴州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思考[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Z2):50~51.

篇6:开展农村小学体育课学科论文

开展农村小学体育课学科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农村小学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极不重视体育教学的现象,这严重地影响着农村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一、不足与问题,教师认识不到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认识不够。认为孩子都在家参加劳动,无需体育锻炼,认为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项不“实用”的内容。思想停留在学好文化课的陈旧思想上。这些都是片面认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第二,教学经费不足。农村地区的小学体育教学普遍经费困难,体育教学设施极不完备,严重制约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有的农村学生根本不知道“三大球两小球”,更何况单杠、双杠等。由于设备不完备,使有些体育项目的教学无法开展。所以如何让教师、学生改变观念,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理念,值得每位体育教师深思。那么怎样上好一堂小学农村体育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每节课引入时要巧设提问,力求做到新颖、奇特、具有新鲜感。如果我们教师一进入新课毫无激情,多了一份严肃,少了一份微笑,那么,学生的学习潜意识调动不起来,学生甚至不知所云,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课前导语,这样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驱动学生和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而且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挖掘学生蕴藏的学习潜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我在教《走、跑、跳》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段课前导语:同学们,老师手中拿着什么呢?“书”。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不但教给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们说书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要爱护它……今天,这节课,老师请来了我们的好伙伴,让它们跟我们一起来上一节体育课,好不好?那么,我们的好伙伴到底可以跟我们做些什么游戏呢?这样一说,学生热情高涨,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心理,迫不及待地要去寻找答案,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探索知识,索取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二 、教师要打破教学常规 , 树立新意

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而现在的青少年为什么不在青春之加强锻炼,却要在古稀之年才追寻失去的年华呢?我认为这种局面原因就是我们现在那种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造成的,从小就给学生造成一种厌倦身体锻炼的思想。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学校常常是给体育教师一份年度计划表甚至什么也没有,体育教师只好如法炮制了一份课时计划表,这样体育在学生的头脑中印下了一个准备部分、一个基本部分、一个结束部分,这种三段式的教学给学生的体育锻炼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好玩和对任何新生事物的好奇性,不喜欢墨守陈规。教师训兽式的程序教学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轻松、快乐的氛围,而且还会使学生厌倦上体育课,反感体育锻炼。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一堂体育课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堂好的体育课会使学生从快乐中体味到上体育课的乐趣,从而树立积极锻炼的信念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首先,体育教师要解决“计划”的束缚。小学生对新东西很感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在课程标准的要求范围内自由地、随机地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授课内容,用简单,富有乐趣的内容吸引学生。注重简单的技巧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

其次,教师要用和风细雨般耐心地说教、优美及悦耳动听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了解体育锻炼的普遍性和“快乐体育”的内涵。例如:在做准备活动时打破以跑步为主的练习,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在优美的音乐的伴奏下做一些简单地韵律操。在欢快地旋律中翩翩起舞,这样既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热身的目的又能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特别是女学生),何乐而不为了?

再次,打破原有体育课的常规。讲授新内容时,没有必要强调队伍如何整齐,只要学生能够听到教师的讲话,在教师的视野之内即可。把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成为学生的伙伴一起参加体育锻炼。这样就使课堂气氛显得平等、和谐而富有生机。

最后,体育教师还要像导演一样,富有创造力将那些枯燥无味的授课内容,设计成趣味无穷情景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体现体育活动的灵活性、多样性。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教材枯燥单一,而使学生厌倦体育课。

三、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分组。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进行不同项目的练习。按兴趣上课使学生的特长从小就有所发展,体育教师针对个人的特长集中、系统、全面的训练,培养体育骨干。小学生的可塑很强,只有合理训练,才能使其内在的潜能得到发展,技术水平会不断提高。这样以来,学生由兴趣开始逐渐形成自觉锻炼的意识。

其次,按性别分组。针对性别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授课内容。女生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选择跳绳、健美操、羽毛球等授课内容;男生则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全面发展,选择篮球、足球等授课内容。通过这样的授课形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唤醒他们自觉锻炼的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项目,并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坚持锻炼,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

最后,一定要对班级中有病变的学生了如指掌,根据他们的病情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防止因盲目的锻炼使病情加重或缺乏锻炼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力争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四 、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锻炼,同时要关心学生的人身安全。

体育运动的是不可避免出现意外伤害的一种活动,因此科学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在进行体育课的过程中还应该将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也贯穿其中,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对自己有所了解,明确自己参与的体育锻炼对自己那些部位有利,学生会有目标的参加锻炼。这样一来,他们会知道过量的运动带来伤害,所以在锻炼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懂得合理的运动负荷会使自己更加强健。从小建立一个科学锻炼的概念,减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恐惧感并有利于“终身体育”地开展。

五、教师上体育课时,要有始有终,同时要注重学生“放松活动”。

体育教师还应该注重授课结束后的放松活动,不能随意解散学生。我认为它是一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放松活动做得充分,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快乐体育”。体育教师在选择放松活动内容时,应将那些学生易学又有利于放松的游戏或韵律体操教给学生们,让你的体育课在快乐中开始在轻松中结束。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终身体育”等思想和信念,不能因在以后的生活中、工作中应忙碌而淡忘体育。有一句话说的好:“体育不好是废品”,的确是这样。所以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为了祖国的未来,请每位从事体育教育的同仁重视每一堂体育课,并且上好每一堂体育课,这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篇7: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思考论文

1.1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中,只有10%左右的农村小学配置了齐全的教学设备,如班级级别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室,学校级别有微机室等,但是绝大多数农村小学学校并没有这些设备,甚至很多学校仍然在使用投影仪、收录机等电化教学器材,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教育与现代化教育脱轨现象严重。此外,从农村小学的图书馆设计以及其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很少有农村小学建立专门的图书馆,大部分学校的图书馆都是简单的书籍堆积场所,且书籍数量有限,书籍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甚至有些书籍因为缺乏妥善的管理出现了严重损坏的问题,难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1]。对于农村小学的音乐、美术以及体育等器材而言,农村小学教育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和建设也较为不足。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设置专门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学中由于多媒体设备的不够完善也只能以简单的彩色粉笔来进行替代,体育课只是简单的篮球课、跑操、自由活动等,没有配备多项目的体育场所。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上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外在环境和条件,限制了农村小学教育的长远发展。

1.2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是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少青年教师不愿意到乡村来从事基础教育。鉴于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优惠政策,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师主要为年龄较大的、资历较深的教师,以及部分青年代课教师。青年教师数量较少,且流动性较大,这是影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原因。此外,就教师的综合素质来看,由于学校大部分为年龄较大的教师,而老教师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较大,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传统教学方法,即采用黑板、粉笔以及口头表达等形式的教学方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依托进行教学,这种新思路与教师的长期习惯相违背,因此在教学中容易出现两种情况[2]。一种是积极接受教育培训,但是培训的效果较差,尤其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掌握不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上遇到了较多的难题;二是干脆仍采用过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形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而青年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也能够灵活使用现代教学器材,但是由于农村教学环境较为艰苦,许多青年教师不愿意来到农村进行教学,而有条件或者教学能力较好的青年教师则会被调往其他更好的学校,使得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不断下降。

1.3家长的教育思想有待提高

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还在于: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成长关注程度不高,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力量,其在农村小学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我国农村小学家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家长经常以自己工作忙为理由,对学生的学习漠不关心。甚至不少家长认为读书没有什么意义,读书的消费过多,家里负担不起,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低,这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农村小学教育的对策探析

2.1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并且做了许多投入和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环境建设的工作,但是与城市小学教育相比,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政府的投入毕竟是有限的,而农村当地的经济发展才是推动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很显然,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因此,要推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就需要政府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持,以农村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2.2完善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中,无论是音体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图书馆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建设都存在较多不足,而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新时期要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要求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3]。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要求政府能够根据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针对农村小学学校在基础设施上出现的不足进行改造和充实,确保农村小学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得到完善,并且能够加强对农村小学资金的有效管理,以便充分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资金的利用率,将资金投入使用在应该投放的地方。国家可以建立健全联动机制的资金管理体系,从学校到政府进行分层资金管理。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求政府以及学校能够加强对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重视,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保留更多高素质的教育人才。例如,学校内部可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在寒假或者暑假为学校的教师提供有关专业教学能力、师德教育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的培训,帮助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促进教师在专业上的更好发展。此外,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可以适当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师投入农村小学教育工作。最后,政府还可以通过多种激励政策,如“三支一扶”政府、“教师招聘考试”等来吸引更多的青年优秀教师,调整农村小学的师资结构,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更好发展。

2.4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对于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转变农村学生家长对教育教学的观念,学校教师需要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让家长了解到教育对于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要时可为家长宣传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政策,解除家长对于收费高的后顾之忧。此外,当地政府也可以加强对新型家庭教育观念的宣传和指导,转变学生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促进农村学生的教育发展。为了能够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学校以及政府还可以组织家庭教育培训,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农村小学教育。

结束语

当前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十分不利。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求学校和政府能够加大投入、实施政策,并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来推动教育,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婕.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考察和思考——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J].现代交际,,06:161-162.

篇8: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思考论文

关于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思考论文

随着知识经济理念的扩散和科学教育内涵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政府都不约而同地把改革和发展的目光聚焦于科学教育,一场以基础科学教育改革为核心的改革浪潮正席卷全球,其中启蒙科学教育,尤其是小学科学教育则是这一基础教育改革浪潮的重要内容。如何通过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小学科学教育新要求、新趋势的现代小学科学教育方式,以激发和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新课程改革对于科学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农村科学课程的教师,应不断拓展和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寻求最适合当地学生的科学教学方法。引领农村学生进入科学的殿堂,让科技、科学播在学生的心田。教师应该全面认识,进而总结出怎样上好农村小学的科学课程。

农村小学教学条件情况分析:

一、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条件

在不断注重教育的今天,农村的教学条件已有很大的改善。但是作为农村学校科学课程的教学条件还没能跟上,实验室的缺乏,实验仪器量少,不能满足小组学生的动手实验,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看老师演示实验。

在师资条件方面,大部分的教师都不是专门的科学教师,在任教前没有受过专门的科学素养培训,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在教学中教师易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

二、农村学生的情况

生长在农村的学生,对科学接触较少,所生长的环境也没能强调科学的作用。虽然天天融入自然,但不能认识到自然和科学的关系。在科学知识的摄取量上明显的处于落后的状态,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少很多。

鉴于以上的一些现实情况,农村教师在怎样上好科学课程中应注重一些可行的方法措施:

1.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转变科学教学观念

从科学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来说,它涵盖的知识面较广,是物理,化学,生物及地理等各门学科的综合。基于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就应该利用更多的时间,通过可能的渠道学习更多的知识,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才能对知识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创新的思维;才能在学生多而杂的想法里给出正确的的指导。

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影响,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普遍陷入应试教育的危机中,知识的死记硬背,考试标准答案的知晓成为考核学生和老师的唯一标准。科学是知识,但更是在前人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得出的。学习科学知识,一方面在于能利用已有的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而更重要的却在于能在已有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前人的钻研精神,勇于创新,能把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服务于现实。由此,我国“传承型”的科学教育模式和现代“创新型”的科学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如何实现农村科学教育向创新型转变,便成为小学科学教师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2.利用农村学生独特的优势进行科学教育

(1)感知优势

虽然农村学生缺少对科学知识的理性认识,但农村学生从小就和大自然的花草虫鱼打交道,对大自然了解的相对较多,感知一年四季的变化,感知不同的植物,不同的动物。而这些最基础的感知只要加以正确系统的引导,都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2)资源优势

在农村,各种生物比比皆是,植物漫山遍野,动物随处可见。植物的`介绍中没有标本,那就在学校附近自己找标本,自己制作标本。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那就直接利用农村现成的绿色资源。

(3)人文优势

在科学教育中,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这又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农村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课外上课的适应性强,能很好的保护自己。户外的资源的丰富,只要老师加以引导,学生定能利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

三、知识外的素养培养

很多农村的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村里的很多大人,他们都没有什么知识,但是他们同样能挣钱,自己以后就像他们一样能挣钱就可以了,大多数的知识根本没有用处。

作为教师,我们也要承认虽然知识可以直接应用于生活,但是更多的知识在普通的生活中根本无需用上,而且学习到的知识也是会忘记的,但我们要的是通过一定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使学生树立起这样的意识: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分数,是为了不断的锻炼自己,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最终形成良好的素养。

1. 热爱祖国,增强信心

在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延伸知识,如在五年级《时间的测量》这单元中,介绍中国古代的日晷和水钟,体现我们人民的聪明智慧。在《桥的形状和结构》一课中,介绍我国古代及现代的各种桥梁,并给学生展示那些桥梁的雄伟图片,在惊叹桥梁建筑的同时,增强信心。

2. 合理节约利用资源

对于小学生来说,节约可能就意味着吃饭不要剩,没用完的东西不要扔的阶段。在《岩石和矿物》这一单元中,除了让学生认真观察我们身边的岩石外,还重点介绍生活中用到的矿产资源,我国的矿产资源储存情况,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矿产资源正在不断的减少甚至会枯竭。乃至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都要合理使用,节约使用,每个人既是个人,更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要学会注重大局。

3.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科学实验不是一个学生能完成的任务,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需先设计一个共同认可的实验设计,再分工合作,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在互相协助中完成。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良好习惯的培养

科学实验的成功,必须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动手实验前先动脑,想好实验的设计步骤,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在动手实验后,要有严谨的态度,仔细认真的操作,才能保证实验现像的课重复性,正确性。

5.环保意识的树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的农村也越来越科技化,生活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小学生能接受的环保意识教育,大气保护,水源保护,注意垃圾的排放等。要善于挖掘身边的小事, 让学生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行动不仅改善了自己的学习环境, 同时也为环保给其他学生做出了榜样,使学生不断成为保护环境的有心人。

四、控制好探究课堂,使其活而不乱

有了很好的农村资源优势及教学的理念,但在教学的探究课堂中,却存在着一些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面上很活跃,而实际却是漫无目的的“玩”。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控制好探究课堂,使其活而不乱的能力。在两年的农村教学中,我不断总结课堂效果,探求最佳的活动方法。

1.目标原则

课前,教师必须对即将研究的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明确探究的任务和目标。活动前让学生分组对即将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2.巡视原则

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实验,又要进行巡视,监督学生,以防部分学生乘此机会进行与教学无关的活动,浪费时间,扰乱课堂。

3.叫停原则

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养成听老师叫停的原则。不同的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所花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一方面要给学生时间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时间,另一方面又要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这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养个听从教师的叫停。

4.倾听原则

学生一般习惯于倾听老师的讲述,而不善于倾听同学的讲述。在探究结论交流环节,普遍存在学生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不注意倾听其他组同学的想法,致使课堂混乱,浪费时间再维持秩序上。

教学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师,应该怀着一颗热爱科学教学的赤诚之心,努力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让农村的孩子更好地享受到科学课带给他们的快乐。

篇9: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的开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对策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呼吁关注艺术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问题。努力做好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工作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的问题。文章针对目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完成艺术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改进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提出了建议。

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呼吁关注艺术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问题。农村小学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艺术教育非常薄弱,艺术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得不到重视,给农村学校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阻力。农村艺术教育得不到普及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就得不到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下面就相关文献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进行综述。

篇10: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的开展论文

1.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不够

不少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艺术课可上可不上,随便对待,简单应付。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艺术课,但形同虚设,随意性较强,经常被主课占用,一学期没有上过几节艺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造成大多数的农村孩子缺乏艺术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艺术素养低。

2.专业师资队伍紧缺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质量,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的水平。艺术课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是造成现状的原因之一。农村小学,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为数甚少,很多艺术课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对音乐、美术等专业知识了解甚少。有的学校艺术课教学基本上是由非艺术学科老师兼任,由于教师水平有限,严重制约了小学艺术课程的发展,使得艺术教育发展不平衡。没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又怎能实现艺术教育的正常化?

3.条件制约,教学设备短缺

全国政协委员于海曾这样感慨:“我国有5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校,1.4亿多中小学生,80%以上的学校没有艺术课的专用教室,因为没有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所以根本没有能力添置艺术教育器材。”学校对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甚少,艺术教学设备简陋、配置不足,有的学校能有电子琴、画夹、颜料等教学用具就不错了,更不用说能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严重阻碍农村艺术教育的开展,更谈不上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篇11: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的开展论文

针对上述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我认为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效果较好。

1.转变观念,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学校艺术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坚定信念,建立起正确对待艺术教育的思想,从思想认识上到位,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尊重艺术,尊重艺术教育,爱护艺术人才,形成良好氛围。

2.保证经费投入,加强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

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多渠道争取艺术教育投入,加大器材设备的配备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为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学校可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制一些适合自身教学特点的艺术教学用品,补充教学设备的不足,为农村孩子也能走入高雅的艺术殿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配好艺术教育师资,建立相对稳定的、合格的艺术师资队伍。一方面是针对现有艺术教师,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使教师尽快适应学校艺术教育的长远需要;另一方面录用教师时以专业技能为标准,同时兼顾录用人的综合素质。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有敬业精神、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4.深化改革,狠抓艺术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依然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要求开足艺术课程,经常检查督导,保证艺术教学落到实处。教师应认真钻研《艺术课程标准》,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艺术学科的教学目的,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加强艺术教学研究,积极开展艺术教研活动,相互交流经验,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构建生动活泼的艺术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艺术学科教学质量。

5.活跃校园文化活动,为艺术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需要学校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是有效的途径。学校可成立各种兴趣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相应基础、特长和爱好自愿参加,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定期举行校园艺术节,开展歌唱、舞蹈、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为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此外,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特长,学生的音乐素质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提高。

6.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艺术教育

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宝贵的艺术教育资源,学校应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环境所蕴含的艺术功能,切合当地实际,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考虑学生的本体特性,从他们熟悉的艺术形式入手开展有效的艺术教育活动。如:结合当地的风景等进行素描活动。平时可向社会和家长展示艺术教育的成果,宣传艺术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为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农村艺术教育的起点较低,决定了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之路更艰难。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氛围,着力特长师资队伍的建设,让农村小学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艺术的熏陶,享受优质教育,走在同一起跑线上,让艺术之花开遍农村小学校园。

参考文献

[1]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波、胡冬芳.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探索[j].岱宗学刊,(1)

[3]陈俏雨.浅析小学艺术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j].广西教育,(13)

篇12:偏远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论文

关于偏远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论文

摘 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在无形中随时处于信息共享的状态。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在教学活动中,也有很多学校引入了信息化教学技术,并将其加以广泛运用。采用信息技术方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相比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具有非常明显的劣势,城市里的孩子一般在家庭资源方面比较有优势,很多已经上六年级的农村孩子还从来没有见过电脑,更不用说其他方面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农村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信息教育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小学信息教学中的一些经验。

1.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信息教学的认识及观念存在偏差。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每周有两节信息技术课,在老师看来,信息技术课就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面,将教学提纲跟学生说一下,便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或者是直接改为上自习课。信息技术教案应该注重怎样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才能让学生把上信息技术课当成一种乐趣,进而学好信息技术。笔者建议信息技术老师完全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上机操作,这样学生一定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久而久之,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也会提高。

(2)对老师的信息技术教学培训是一片空白。当前,老师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学生对信息技术明显感到厌倦。学校每年都开展大量的其他课程培训,但信息技术教学培训却非常少。因此,笔者建议学校应该抱着对老师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每学期都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培训,久而久之,会有很大收获的。

2.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补救措施

(1)教师应制订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天性都比较好动,并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制订适合他们的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应当灵活、新颖。可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要领。由于小学生的具象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能力不是那么具体化,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应注重实践教学。在学生学习一定的理论基础后

关键词:小学教育论文

(2)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要领。由于小学生的具象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能力不是那么具体化,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应注重实践教学。在学生学习一定的理论基础后便开始上机练习,只需要告知学生主要的操作要领,应注重对他们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让他们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接收、传导的具体方式及整个流程及计算机的操作要领。

(3)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多进行创新教学,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比学赶超”,共同进步。要形成这样的学习氛围,可以鼓励表现好的学生积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及心得,通过这样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先进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后进生,让他们在无形中学到更多知识,有利于“比学赶超”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4)制订健全合理的评价制度。由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本身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建立起健全合理的评价制度。当发现学生有些进步时,应及时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通过积极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考试、提问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认真总结考查结果,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鼓励。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也不要过度责怪,应帮助他们分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正,促进其更好地学习。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信息教学水平,需要我们每位老师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和理念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为他们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篇13:农村小学教育的缺失与思考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的缺失与思考论文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教育问题直接影响了国家的整体素质水平。小学是教育的基础性阶段,农村小学教育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均衡性发展。客观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从全局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措施。

我国想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重视农村教育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不断改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信息闭塞、发展缓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因此多关注农村小学教育工作非常必要。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面临迫切的改革需求,农村地区的优质教学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1)专门针对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政策力度不足,对农村小学的资金投入有限。(2)教育活动的开展,既需要硬件支持,也需要软件设备,但是当前农村地区的软件建设严重不足,微机室的设备落后,没有多媒体教室,学校的体育器材和教学设备匮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3)由于经费的限制,再加上信息渠道不顺畅,教师很少开展教研活动,教学方法难以创新。

2.教师的教育水平滞后

师资力量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我国农村地区的条件艰苦,教师工资待遇低,导致师资力量相当薄弱,现有的`教育队伍中,教师的人数明显不足,且教师的平均年龄偏高,教育观念陈旧,知识面狭窄,而受到农村教育的经费限制,无法输送农村教师参加业务培训,优质的教育资源难以流通到农村地区,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家长不够重视学校教育

(1)现在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娇惯和溺爱子女的现象屡见不鲜,缺少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和教育。(2)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较多,家长忙于工作,不重视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甚至很多家长害怕学校家访,认为“很麻烦”,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的教育和成长产生不利影响。(3)社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教育沟通较少,教育负担大多集中于学校教育,力量单薄,效果不佳。

二、改革农村小学教育的思考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重视,从多方面着手,以先进的教育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推动农村地区的健康发展,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扶持力度

实现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只有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教育中,才能逐渐改善农村地区的落后条件,为教育活动提供基础保障。(1)政府应意识到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尽量多一些扶持农村教育的政策支持;其次,整合农村小学教育的资源,以优质资源及良好的办学水平,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和学生的加入。(2)改善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如修建操场、建设图书室、引进多媒体设备等,为开展素质教育创设条件。随着教育资源投入力度的加大,教学质量也将稳步提升。

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过去的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增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中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除了在课堂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如召开主题班会、开展辩论赛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也能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实践,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强化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优化建设

从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滞后、综合素质偏低。基于此,可考虑从两个方面解决问题:(1)为教师创设开展教研活动和继续教育的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能力水平。例如,参加教研活动,转变教学观念,尝试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旁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以自身进步带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2)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水平,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教育部门制定更多激励政策和福利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加入农村教育队伍中,为农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带动所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自觉应用有效的素质教育方法。

4.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共同开展教育活动。首先,开办家长学校,由学校统一组织并开展培训,引导家长意识到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从家庭层面辅助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其次,设置教师家访制度。教师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定期家访,随时将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告知家长,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否有困难,加强沟通,消除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负面情绪;最后,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留守儿童是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教师应多关心这些孩子,避免他们出现心理障碍,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活动,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智,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总之,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地区素质教育发展,任重道远。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以农村地区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从政府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家校合作等多个角度着手,才能真正帮助农村教育工作走出困境,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持久发展。

篇14: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的探索论文

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的探索论文

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的探索论文

袁江海 浙江省新昌县新民小学(312500)

【摘要】以农村小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针对学生中带有共性或是个性特征鲜明的心理问题,以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整合学校、班级、家庭等各种力量,有目的、有计划的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实施个体心理咨询,解决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问题的实践操作研究,有效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健康教育;心理咨询;问题与对策

1心理健康咨询的认识

健康是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健康,不仅意味着有健全的身体,而且必须有健全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健康教育不仅是要使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是“一种涉及到智能、心理和社会层面的过程”。

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负荷在加重,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据国家教育部调查统计:中小学生中73.3%存在健康问题,其中90%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常见的有:人际交往障碍,学习心理障碍等。主要表现为孤独,敏感,爱好与人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宽容,只是苦于找不到沟通的方法和渠道。由于身边的人不具备专业能力,往往无法对他们妥善开导。

据美国国家学校心理辅导员协会调查,当学校心理辅导员人数与学生的比例是1:1000时,往往能够大大减少学生的违纪问题和学习障碍。要排解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认知能力、人格特征、情感意志和人际适应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学校必须对学生实施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日趋严重的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近几年的探索中,发现日益增多的外籍学生和逐年增加的留守儿童以及许多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成为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薄弱、实践操作不够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奇缺、素质较差等问题。提出《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的探索》的研究 , 开展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工作,将有助于克服上述种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两个突出的问题即:一是学生有心理问题不知道向谁咨询,怎么寻求他人的疏导;二是学校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开展起来了,但是只是流于形式,心理课堂、学科教学、心理咨询室等各方面的工作不能达到普及推广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

开展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既需要面向大多数健康学生的“预防性”、“发展性”教育,又需要面向少数有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补救性”教育;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直接介入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不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发展的结果,也代表着它的'发展方向;(心理健康论文 )构建“心理辅导及咨询”这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且培养出一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操作技巧的老师,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缺乏的燃眉之急,对于普及推动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对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通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来说,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心理健康咨询的误区

导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欠缺的原因很多,除重视不够、心理辅导力量薄弱等因素外,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对学生施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误区,即误把心理问题当做非心理问题看待。

误区一:误把不良心理看作思想问题或道德品质问题,很少从心理角度着手进行疏导,工作上脱离学生心理发展实际,教育上存在主观片面、牵强生硬的说教等弊端,缺乏必要的心理教育手段。于是,学生的早期心理障碍未能得到及时地发现,及时地疏导。

误区二:误把心理问题当做生理问题。随着中小学生生理机能的日渐发育成长而出现的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除了道德品质、生理反应等因素外,还包含有畸形的性心理成分在内。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如果单从某一方面去施行教育,都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只有多管齐下,尤其是从心理方面予以正确的疏导,才能事半功倍。

误区三:把“脉”不准,误诊误治。就目前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现状而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专业从业人员严重不足,绝大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教师均为兼职。这些教师因自身水平所限,在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实施疏导时,误诊误断误治,从而导致部分存在心理欠缺的学生错过了疏导康复的最佳时机,“小病”养成“恶疾”而积重难治。

3心理健康咨询的实施措施和问题

3.1心理课程中普及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途径方法。通过宣传板报、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使得家长、学生、教师、校长等获得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把心理健康的知识以最广泛的渠道和途径普及到最广泛的人群。但是在实际中却很少有投入,你在电视、广播、报纸等公众容易接触的媒体上,你能看到比较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吗?更多的却是借着心理咨询的名号做秀或是夺人耳目罢了。更不要说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了。

心理健康课的任课教师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起码要达到四条标准:首先,自身的心理必须是健康的;其次,应具有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丰富的学识;再次,应具有深刻的人生经验;最后,要在师生中拥有较高的威信。但是在现实中很难具有这样的老师,即便是拥有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也很难具有如此“大而全”的高要求。可见,我们的有些人只会在办公室空想,提些空洞的要求,看起来很美却没有好的操作性,不过是让人看看或是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已。

3.2心理咨询中矫正

学校心理咨询室主要矫正不良习惯和轻度的心理障碍,切忌大包大揽。对于已构成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责任只是早期发现,并推介到心理门诊去矫治。可是现在的农村学校,甚至一些大的城区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有几个?即便是通过省级自学考试拥有心理健康证书的教师,又岂能把专业培训过也很难一时胜任的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做好呢?推介到心理门诊,最大的问题是县级医院很难有好的咨询门诊。

学校心理咨询要有明确的工作制度。在目前的条件下,最好是有人专职,其他人兼职。同时,还要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观察与矫正。以上几条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没有咨询师这些不是一句空话?而且即便有好的老师,如果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不支持,工作依然很难开展。

3.3心育活动中训练

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活动内容应当从校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创造性地设计具有本校、本班特色的,能给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活动。需注意的是,每次活动前要有周密的方案,事后要有总结、有讲评,最好能设立代币制竞赛奖。多数学校会有自己学校的各类招牌活动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部分是为了学校的声誉而方便招生。那么有时就很难考虑到心理层面上的,而没有心理目标的活动对人的成长相对意义小了很多。

3.4各科教学中渗透

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教学、教材、学科渗透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通过对心理健康教材的研发与建设,通过在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通过心理课堂的开设,使得心理健康课程的研究更加深入,找到一条全员参与心理健康行动研究的广阔的途径。在教学中渗透可以说我们教师有着天然的基础,只要是怀有爱生的情感,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渗透,效果也许会打折扣。至于教材要说现在在市面上买的到的,适合小学生的那是很少的,更不要说普遍的可以用在教学上,如果要研发校本教材同样是面临人员,材料等各种条件限制是不可能的。

3.5教师心育中突破

心理健康个性品质――智力、情感、性格三位一体的积极心理健康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与铸造。教师的情绪与人格对学生构成直接的影响,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否则,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搞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坚持专家讲座与自学相结合、集中辅导与同行研讨相结合、书本知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可是在农村学校,真的很少有人会关心教师的生存心理状态,不要说各级领导,即便是主管部门也很少过问,等到了有事的时候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是亡羊补牢的事也做的不多。何谈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有些东西对我们一线教师真的是画饼充饥而已,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想必就会来的更晚一些了。

3.6家庭教育中延伸

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形成于家庭,表现于学校,如不及时矫治,将来就会危害于社会。因此,各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向家长们传授孩子们身心发展的有关知识,使家长们懂得,孩子出现的新行为中哪些是正常的,应欣然接受的;哪些是异常的,应该怎样去配合学校和心理医生去矫治。在3年多的咨询过程中,很难找到家长因为“细小”的问题而求助心理咨询师的,等找到我们的时候基本上是情况比较严重了,错过了最佳的心理咨询期。开办家长学校,建立联系卡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关键是现在家长认识不到心理问题的危害,作为学校,教师还需要耐心做很多的工作。

3.7校园环境中陶冶

人不仅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影响人的心态。为此,学校应从“硬件环境”上多加投入,使之更适合人性,更符合心理学的要求;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心理环境的教育要在“软件环境”上狠下功夫,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端正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使师生能在赏心悦目、轻松怡人的氛围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现实是对教育的投入少之又少,基础设施都忙不过来,在心理上的关注还有多少,更多的注重在思想上的教育会多点。

3.8社会实践中磨砺

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和谐一体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表面,更要深入到实践中,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员参与和加入共建美好的、宽松的心灵环境。

中小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而现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严重。心理健康教育要抓住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缺少实际体验这个问题。拿出一部分时间!组织学生去体验生活和服务社会。如果说上面的设想可以实现,自然会让很多学生真正在社会的熔炉中成长起来,但现在的环境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里可以放心,面对现实挑战比愿望残酷的多,只要学生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不可想象的境地,远比交通安全、不学无术更为糟糕。

“教师应该‘一切为了学生´,当不能‘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都让我们考虑了做了,那他们做点什么呢?”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有利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效地防止了“师源性”心理障碍。但是一切让我们去做,也就失去“助人自助”的心理学原则。劲风好借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明天任重道远,留给我们无尽的求索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百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总课题组王加绵

篇15:新时期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新时期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目前的农村小学美术课程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薄弱现象,无论是在重视度还是在教学成本的投入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相关研究显示,当前农村小学中对美术课程重视的学校非常少,只占所有学校的10%,这也导致许多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严重不足,甚至是没有开设美术课程。对此,研究新时期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具备显著意义。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在以往,农村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大多都是以讲解为主,许多美术教师因为对美术课的不重视以及学生对美术课的不正确认识,导致许多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比较低,让学生动手绘画的现象并不多。许多农村小学的美术课程都是以讲解的方式开展,基本上没有真正动手绘画的环节,导致学生无法实践应用,这也是制约农村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随着我市各县创建美术室以来,各校的教学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这一现象仍然较为严重[2]。

因为农村没有工厂,没钱可赚,许多学生的父母需长年在外赚钱,小孩只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而他们自身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当然他们对教育本身的重视度也是比较低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美术这一门艺术性素质教育课程,其受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许多农村家长对于美术课程基本保持“不予理睬”的态度,想要有效的开展美术课堂,必须有相应的学习用具,例如彩色笔、剪刀、胶水等,但是大多数家长对这些用具的重视度也比较低,只有在学生提出要求的同时,才会考虑购买,家长对于美术课程的不重视也潜移默化的导致学生对美术课程的轻视。

二、新时期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针对上述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各方面的现状,作为专业美术教师,必须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从而真正上好r村小学美术课。

1.提高家长互动,提升家长对美术的重视度

在目前,许多教师虽然对美术课程有一定的重视度,但是美术课程的教学并不是教师单纯的讲解和演示就能够学会的[5]。对此,就需要教师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并力求获得家长的信任和认同,让家长帮助学生制作或购买相应的配套学具,例如彩色纸或者陶泥等。与此同时,假设经济条件确实困难,则可以在课堂当中自己制作刮画纸和陶泥。如刮画纸,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白纸上涂上油画棒来制作。因为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本身就较为丰富,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尽可能在生活环境当中获取教学材料,如陶泥,教师可以通过泥巴混合水的方式进行制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例如,在浙美版的“巧用碎纸片”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当中收集旧衣服、碎布片等,然后通过拼接来制作成为某一个图形或物体。

2.强化美术用具的配套

美术教学的局限性不仅仅体现在家长、学生的观念局限性方面,还会体现在教学用具的缺乏方面。对此,教师可以适当的要求学校购买一些必须使用到的学具。想要改善教学质量,首要任务便是优化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美术教育的设施设备投入与建设。美术教育者需要获取学校或地方政府的支持,购入一些必要性的学习用具。例如剪刀、陶泥等,因为剪刀、陶泥等学具是可以循环应用的,所以在购买之后,这些学具教师需要统一保管,促使其在每一个班级当中的美术教学中都能够应用[6]。例如,在浙美版的“巧用碎纸片”和“彩旗飘飘”的教学当中,学生均可能会使用到纸片与剪刀,所以教师便可以在两个课堂当中使用到相同的教学用具,从而实现循环利用。与此同时,对于这些能够循环利用的教学用具,教师需要注意保护,从而提高教学用具的使用经济性。

3.加强师资力量的投入,提高师资专业教学水平

首先,需要建立相应的师资培训体系,从而提高教学力量,当地教育部门需要建立明确的管理体系以及教学机制培养当地的美术教师,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先引进一部分优秀的教师队伍,利用提升薪资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美术优秀教师参与到农村美术教学当中。其次,需要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邻近的乡镇可以构建美术教学研讨组。因为当前许多农村学校只有一名美术教师,很难形式研讨小组,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通过邻近的乡镇来共同建立美术研讨小组,从而优化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教学研讨小组需要定期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例如以“花式点心”为题进行研究,探讨在课堂当中如何应用最小的资源开展最优化的教学。对此,教师便可以通过讨论,最终明确出通过就地取材的方式实行“点心”制作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鹅卵石、麦秆等作为原材料,再加上色彩制作成为小蛋糕,从而实现最低成本的教学。

除此之外,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定期聘请民间艺术创作者或者是其他学校的美术教师到学校来为学生开展美术教学,通过民间艺人、其他学校美术老师的教学,让小学美术课程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全面,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多元化美术能力的目的。

4.优化教学内容,针对性调整教学内容

在农村课堂中,因为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约束,许多课程无法有效开展,导致许多教师无奈的放弃该课程的教学。例如,对于浙美版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来来往往的汽车”教学中,如果学生对于汽车的形象记忆并不深刻,教师则可以适当的改变教学内容,将“汽车”更改为“小花”,开展“漫山遍野的`小花”课程,“来来往往的汽车”教学中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汽车”的形状特点,借助撕、拼贴的方式制作“汽车”。对此,教师便可以在“漫山遍野的小花”教学当中让学生回忆自己思想里的小花,然后通过撕、拼贴的方式制作“小花”,其最终呈现的教学效果是相同的,但是教学的进展顺利程度必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花的认识必然比汽车深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再例如,小学美术的版画教学中,许多农村校园的小学美术教学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学生人手一个画板的需求。对此,教师便可以贴画,让学生通过欣赏某一个物体,然后通过贴画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分析农村小学的教学楼,然后通过农村当中随处可见的树叶、麦秆、豆子、鹅卵石等作为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这些都是美术课极好的资源。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因为许多教师无法改变的现实性因素约束,导致美术课程的发展与开展遭受严重的约束,但是美术课程仍然是大量课程中具备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素质教育作用。对此,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能力,首先需要获得学生家长的信任与认同,其次需要获得学校在教学资源方面的投入支持,最后是通过随机应变的教学能力,不断为学生创造符合学生能力、符合教学资源的教学方式,从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雪芬.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2):277-278.

[2]耿忠.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对农村小学美术课调研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4,23(1):36-36.

[3]李明,王丽珍.对于当前宁南山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4,31(4):204-205.

[4]剧秀娟.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33(4):14-14.

[5]李倩.沙雅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12):177-177.

[6]侯永伟.“新课标”学习中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一代月刊,2015,31(41):414-415.作者简介:兰昌运,性别:男,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罗阳镇泰庆北路139号,

1978年出生,学历:大专职称:小学高级,单位:温州市泰顺县泗溪镇第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美术。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案例

对儿童写生画教学的思考

国培个人研修学习总结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竞聘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优秀教师个人述职报告

国培学习个人研修总结

竞聘个人述职报告

优秀教师个人年度的述职报告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美术课思考点滴论文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美术课思考点滴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美术课思考点滴论文(共15篇)】相关文章:

国培个人研修学习总结1500字2023-03-12

话题作文教学点滴体会2023-02-07

社区幼儿园开题报告2023-09-22

科研与实践个人总结-教师个人科研总结2023-08-18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范本2023-08-02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2022-08-28

个人竞聘述职报告2022-12-10

个人竞聘述职报告范文3篇2023-03-27

小学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研究论文2022-06-03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范文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