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研究论文(精选14篇)由网友“叮咚响”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浅谈体育教学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研究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浅谈体育教学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研究论文
浅谈体育教学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描述性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个性化教育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归纳、总结。指出个性化体育教学具有主体性、独特性、差异性、创造性的特性。明确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精神、意识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体育与健身课程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提出了体育与健身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依据,并且重点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对中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教学探讨分析。经验总结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一体育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一些具体教学策略、措施,对当今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提出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几点教学建议。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 中学生 个性化教育
1、个性化教育的含义
个性化教育是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化教学最关键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其中”个性发展”中的n个性”,不是狭义上的心理层面的个性品质,而是指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差异性
人的生长发育和生命过程有不同的阶段性,各年龄阶段个体的生理特征也不相同。同时每个个体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家庭等因素在每个阶段也有差异性。因此,针对不同的个体我们教师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位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实施个别化教学是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措施。
1.2 独特性
独特性是个性化教育的必然产物。学生的个体差异,既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结果。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性别、认知能力、性格类型、气质、身体素质的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在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1.3 主体性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其主要反映出人高度的主观能动性,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能力性、创造性。在人类活动中,人们总对原有的认识、操作、成果有所革新或突破。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同时也促进了个人的创造性发展,其表现的内容有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等方面。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把学生真正当活动的主人,必须尊重学生,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1.4 创造性
学生创造性的体现是个体创造力的行为过程表现,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特殊能力。心理学上,指出创造性活动中结合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不仅表现在科学、艺术等领域,而且也会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而每个人的创造力是可测量和后天针对性培养提高的。具体表现在:求异性、联想性、发展性、综合性、逆向性、独创性,六方面。
2、中学体育与健身课程实施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依据
2.1 实施个性化教育符合国家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
体育与健身课程作为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一定的特殊性。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把各种休闲娱乐性的、新兴的健身内容纳入了教学范围。学生在这些自己喜爱、热衷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身心体验,及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现代体育价值观的重要目标之一。
2.2 实施个性化教育符合现代教学论的观点
现代教学论认为:个性化教育是着眼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它针对人的个性差异,通过一定的训练和培养,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才会带来自己的独特的东西,从而使受众个体思维丰富活跃起来。现在的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力求老师与学生、认知与情感、体能与心理健康全面协调的发展。
2.3 实施个性化教育符合现代教学三大原则
个性化教育符合因材施教原则,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和巩固提高的原则。实施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体育项目,既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主动性。然而,任何一种优势体育项目的形成都是建立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贯彻巩固提高教学原则的有力体现。
3、中学体育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具体实施措施
3.1 激发运动兴趣,培育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创新能力
实施个性化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有的在这方面成功,有的在那方面成功。因此。体育教师应象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以有序的课堂和创设积极的竞争情境给每一个学生获得显示自己运动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运动兴趣。并尝试将所学其他学科(如物理学、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体育学习之中,并不断构建新的知识和技能,有意识地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2 创设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解放学生的个性
3.2.1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现代中学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多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走进学生的心里世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条件。课堂上。教师要掌握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见解,给予学生质疑教师权威的权利。在遵守课堂常规的同时。我们教师不妨一试对课堂纪律实施”弹性”管理,张弛有度,多给学生自由展示及(分层)小组协作探究学习的空间,尝试采用诙谐幽默、轻松活跃的教学风格带动调节课堂气氛。针对像体育课这样的显性学科,我们也可以运用形式多样的专项体育游戏贯穿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他们从”要他学”变”我要学”。教师还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多些理解和宽容,多用鼓励法,少些斥责。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每个后进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2.2 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教师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情况和接受能力。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教法措施,会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节奏鲜明,效果显著,有利激发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练习。学生在接受、学习一项教学内容时,掌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方法。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理解、宽容、尊重每位学生。在一个班中,身体素质好、接受能力快的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应用分组、分层教学。譬如在初、高中都有的跳箱、单杠等技巧类难度项目教学中,体重较大的胖学生和弹跳力协调较差的学生,首先我们老师要做的是消除他们恐惧害怕的心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并通过降低首次达成的指标要求及相关辅助器材运用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3.3 开放性课堂教学体系。张扬中学生的个性
3.3.1 交还学习的自主权。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和潜能。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自主学练的条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学习能力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形式和练习方法,独立的进行体育锻炼。一旦学生拥有了学习自主权,学生就会主动树立学习的自我意识,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交流学习的经验,进而养成独立学习的个性特征。
3.3.2 拟订开放的教学目标。
学生个体的性别、遗传、环境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性。体育教师必须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且标的确定应该体现课程的层次性、阶段性和发展性,制定符合各类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确保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体验学习成功,建立自尊、自信,在准确的自我定位中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3.3注重教学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现代教学评价要求越来越重视评价的教育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方法、标准的多样化。其目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要求:从单一的注重学生成绩考核评价逐渐发展为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学习过程评价、教学成绩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实践中,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参与的空间。通过组织学生学练过程中的自评、互评、小组评、集体评等,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反思与提高。往往这样可适应当今学生竞争好胜、自尊心强的心理特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自我表现向上追求的原动力和提升空间。
4、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学体育与健身课程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具有积极的、重要的作用。我们教师教学中采取的多样化、灵活性、个性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措施对实现、达成体育课程三维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也都是必要、行之有效的途径。为了更好的实施个性化教育教学,在此提出几点自己研究建议:
4.1 各中小学校积极完善课程内容体系,结合各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理解、落实在学校教学中体育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内容。
4.2 体育与健身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方法、形式的多样性。(在学习内容上,我们一线中学教师尽量做到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选用拓展类内容特别是新兴运动项目的研究与教学。如:青少年学生喜欢的街舞、轮滑、攀岩;当下主流时尚的瑜迦、排舞项目。结合音乐、色彩等各社会流行元素,进一步优化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
4.3 体育与健身课程达成目标的多元化及对中学生课程评价的综合化。
4.4 国家、地方教育部门应加强中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能力的专业化培养,以便适应现代体育教学要求。
4.5 各区、县学校可依据自身场地、器材:师资、资金特点;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开办学校兼管、运营的初、高中体育俱乐部;灵活运用学校与社区资源相结合的模式来发展中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和个性化体育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也显.教学新论[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1991,261—264.
[2]明睛.学校教育与个性发展[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43—56.
[3]樊向前.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实施方案[J].体育教学,,(4):12—14.
[4]邱来栋.体育运动个性化教学初探团,科教文汇,,(11).
[5]丁勇江,林宗德.体育教学应重视个性化发展[J].体育研究,,(3).
[6]诏林仙.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4).
[7]陈坚华,欧海燕.个性化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体育科技,2006,(4).
[8]张海平.呼唤体育教学的“个性化”[J].体育师友,2005,(5).
[9]沈建华,徐阿根.上海市中小学生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解读[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19-59.
[10]季浏.体育心理学[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2: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研究论文
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研究论文
一、在“生本位”思维中激发学生个性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主导权。但是,教育改革要求体现“生本位”思想,即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与学生充分沟通,并加强理论引导,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动作要领,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上肢力量训练中,如果布置同样的训练任务,虽然训练动作看上去整齐划一,但实际上训练效果却并不理想。因为学生体质不同,一些学生轻而易举能够完成的任务,另外一些学生可能认为难度较大,因此要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教学出发点,这样学生的运动技能才能循序发展,这一教学方式也更能体现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二、在差异化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
体育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每个学生都应当得到关注,这就对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出差异化,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运动、不认输、不气馁的体育精神。差异化教学能够体现出明确的目的性,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正是培养学生个性的引导方向。体育不单纯是体能与技术的较量,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习惯。由此可见,差异化教学在体育课堂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也是避免体育教学“千人一面”的有效途径。同样是体育课上强化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耐久跑效果很好但是训练极其枯燥,学生围绕操场反复训练的可能性不大。而相关研究发现,深受学生欢迎的球类运动同样可以达到耐久跑的训练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在同类别训练中增加相应的训练项目,或者在耐久跑中加入越野跑、接力跑等不同形式,同样可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运动项目的选择满足自己的体育兴趣,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性格的形成是以主体稳定的认知态度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会形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方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不同运动项目对参与者的性格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4×100米接力较为注重团队精神,要求学生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需要敢拼的性格行为。因此,对于平时内向、软弱、缺乏果敢精神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参与到接力赛运动中来,从而克服自身的性格弱点,形成开朗、顽强、果敢的个性。
三、在能力培养中提升学生个性
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学生肢体的协调能力和体能强化。例如在跳高练习中,教师可以讲解跳跃中的技巧性以及跳跃动作的规范性,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指导完成相关动作。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探索还可以利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过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能会提出不同的实践方法,而这些方法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是,无论最终结果怎样,教师都要对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给予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个性。在田径项目练习中,教师要采用竞技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不同形式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掌握技术性动作的同时,还能在实践中摸索出各项技术要领,结合身体条件与体能特点,完成更加出色的技能训练,在实践能力稳步提升的基础上,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会更加完善,不焦虑、不急躁、能够对自身能力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在新课改环境下,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而且更体现在教学理念的转变上。在体育教学中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是教学理念转变的生动体现,新教改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的个性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未来人才的培养不但要有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坚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能够对自己能力有客观的判断,需要有完善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由此可见,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前瞻价值。
篇3:小学体育个性化教学探讨论文
小学体育个性化教学探讨论文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对于体育的寄望是以乐为主以学技为辅。为此,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应该要从实际出发,与学生特点、兴趣相结合,因材施教,并积极进入个性化教学,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兴趣爱好得到重视,人格得到尊重,有利于教师发现和及早培养体育专业人才,为国家体育事业输送人才资源。以下为个性化教学的具体探究。
1.把学生作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教学
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把握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和共性,结合实际,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在自身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的欲望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生活经验以及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帮助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问的机会,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尊重学生,满足学生意愿。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要重视学生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可在活动展开之前穿插小青蛙游戏,教师首先与学生展开讨论,如何才能够像小青蛙一样跳得更高更远,通过提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练习。并指导学生设计动作:如一摆、二蹲、三跳起,最后师生一起进行立定跳远练习,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融入生活小知识,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鼓励人人都能够参与其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自主锻炼的意识以及习惯。
2.活用教材,适应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生成长背景不同,性格也存在差异。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活用教材,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模式,结合实际需要,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接受能力,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确保制定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保持自己良好的个性以及兴趣爱好,并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得以展示自我。此外,教师还需要积极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对教学策略积极进行调整,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对技术要点进行比较,进一步发挥出自身的特长以及个性,完成教学指标。例如:在进行玩魔球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首先可带领学生进行各种跳法:(1)四个人前后位置连续跳。(2)四个小队连续跳。(3)一个人在原地前后位置连续跳。接着带领学生各种抛法,首先是左抛右接,然后再联系右抛左接,最后是击掌抛高。要求学生按照音乐跟着练习,教师在一旁做好指导和提示。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之下,大家一起游戏,并掌握魔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又在学习中获取了乐趣,达到双赢的目的。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把魔球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整个课堂都充分运用到它,让其贯穿于课堂始终,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在一旁作为指导,让学生主动去学,去练,不但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在团队合作过程中树立起集体意识。
3.积极开展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小学生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其好奇心和接受能力都非常强,积极开展各种丰富的`竞赛活动,有利于他们增长见识,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促使心智得到更佳的发展。为此,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在业余时间适当开展以体育竞技为主题的竞赛活动,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鼓励他们踊跃参加,在活动中积极表现自我,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并通过特长取得成绩,为班集体争光。例如:可以开展魔球竞赛、跳绳竞赛、跳远竞赛等等,确保学生们都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项目参加,通过竞赛活动检验学生的体育成绩,学校对于表现出色学生给予鼓励,满足孩子的自豪感,让学生在积极肯定中增加自信,保持对体育的兴趣,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出良好的身体素质,确保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4.结束语
综合上述可知,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体育锻炼,进一步提高体育水平,有利于培养健康体魄,为日后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引入个性化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促使学生成长为一个能文能武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凤.浅析加强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4(02):667-669.
篇4: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培养作文
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培养作文
(一)因人而异,突出个性化培养
1.充分掌握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初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教学情况为他们制定教学计划;同时加强对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引导,确保让所有学生都能加入到体育锻炼中,这样能让优秀学生更加优秀,让中等生有所进步,让后进生逐渐进步。2.掌握初中生的优、缺点。为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应将内部资源作合理的整合,从而做到扬长避短,推动班级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初中生个性方面的差异,会存在不同的优缺点,所以,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合理设计教学项目,确保学生个性有展现与发展的平台,从而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3.了解初中生的个性差异。由于个性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外向,有的学生内向。通常,外向的人更热爱体育运动,有的甚至喜欢参加刺激性强的运动。不过,学生们的能力参差不齐,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他们个性的方方面面,更好地挖掘他们的个性能力。尤其是体育特长生,更要重点关注,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与培养。
(二)初中体育教学实现开放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学工作提倡创新,初中体育教学也应注重创新,要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因此,应转变以往以体育教师为主的被动教学方式,而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性、兴趣爱好及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要突出协作性与互助性,强调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一味地去学习体育知识或体育技能,而要多给他们留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用武之地。另外,可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锻炼项目,以促进他们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并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简而言之,体育教学不可强求一律性,而应突出开放性。教学开放性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各方面。教学活动的设置更应突出多样化、协助性、趣味性、强身益智性,从而让学生积极锻炼身体,达到强身健体的教学目的。
(三)体育教学游戏化,提高趣味性
传统观念中的体育教学是在不断的跑、跳、训练中完成的。其实,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征,游戏才是他们的爱好。如果体育教学只是机械、重复地训练,是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的。由于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学生感到厌烦。我们常说,教师如同辛勤的园丁,学生则是花园中一朵朵可爱的小花。我们体育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经验,在上课时,有的学生无精打采。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教学的枯燥乏味,反复训练让他们提不起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善于利用游戏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体育课堂充满趣味性,让学生们有滋有味地听讲,热情高涨地参与运动。
(四)音乐与体育同行,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大部分人认为体育课就是单调、枯燥、重复地训练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笔者认为,体育锻炼并非如此。在体育课堂上我们依然能够有美的享受。那就是让音乐与体育同行,将音乐引入体育教学。这样做不仅能增加课堂轻松、愉快的氛围,还能消除学生运动时的疲惫感,并能激起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这不仅符合优质体育课的要求,更符合未来体育课的需求。因此,体育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提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使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参与体育锻炼,寓教于乐。
篇5: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研究论文
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在网络系统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之下,现代远程教育显现出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及统一的质量保障特征,对于促进和推动教育公平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然而,在诸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之下,现代远程教育在教育公平的促进过程中受到阻滞,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要全面分析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问题与不完善之处,探索现代远程教育对于教育公平发展的有效路径,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之下,更好地推进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公平;发展;信息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而衍生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它对于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手段和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变革性的影响,成为了我国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战略性内容,为学习者的终生学习目标实现提供了崭新的路径,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有效方式。
一、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分析
(一)是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时间并不长,然而其灵活开放的办学机制、丰富高效的教学资源,显现出令人欣喜的教育优势,而优质的教育资源、科学的教育管理手段等教育公平问题是社会的焦点,只有处理好这些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才能使人们逐渐接受和认同现代远程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更好地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
实现教育公平要求从我们的国情出发,正视教育的供需矛盾和地区差异,要尽可能地通过对教育资源的调整和优化配置,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使公民可以均等地接受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社会的改革建设发展进程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培育离不开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可以通过优质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低成本、快速地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实现教育公平也是体现社会公平的一个窗口,它是社会公平问题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尤其关键和重要,它与社会大多数的利益密切相连,充分体现出教育公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意义。
(五)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需求
实现教育公平对于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国际化、知识产业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现教育公平,可以整体提升全国人民的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能支持和人才支撑,积极主动地应对国际竞争。
二、现代远程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分析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教育模式为教育公平提供了入学教育机会均等
当前我国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具体体现为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及民族差异,并存在极为严重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和问题,如:农村大学生的实际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进入到重点、名牌大学的比例逐渐降低。而现代远程教育则可以突破年龄、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为丧失学习机会的学习者提供接受学历补偿教育的机会,较好地解决了高等教育入学方面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性别差异。
(二)优质、开放而灵活的现代远程教育为教育公平提供了教育过程均等
现代远程教育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其丰富、开放而灵活的教育资源,为所有的学习者提供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学习机会,并在现代计算机应用的条件下,为学习者提供物质环境和平台,使学习者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存储、统一管理资源传输平台和协作平台之下,更好地访问学习资源,自主地进行学习资源的选择,实现教学过程的均等化。
(三)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评方式的科学性促进教育结果均等
现代远程教育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例如:广播电视大学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之下,实现统一命题、考试和评分,并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采用严格的学习过程控制,提供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依循有序而规范的教学管理与协调,较好地开展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评估和考核,保证了教育结果的均等。
三、现代远程教育对于促进教育公平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一)现代远程教育尚缺乏统一的政策法规体系
尽管现代远程教育已经纳入到教育的整体战略规划之中,然而其战略性的地位和意义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并缺少统一的政策法规的切实保障,缺少完整、系统的现代远程教育立法,这就使现代远程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受到资金投入的禁锢,难以得到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其人才培养规划并未列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之中,这就无法保障受教育权利的平等。
(二)现代远程教育市场存在失范现象
在一些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它成为了高校发展的副业及获取额外收入的手段,存在重规模轻质量的现象,同时,现代远程教育还仍旧沿袭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设计,缺少对成人学习规律和特点的关注和分析,这就使现代远程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使现代远程教育的含金量不高,导致社会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混淆认识及评价的矮化,不利于现代远程教育的长远持续发展。
(三)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数字鸿沟阻滞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也对学习者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这就使部分学习者在缺少指导和自学能力的条件下,无法准确地从网络教育资源中获取自己所需的学习知识,受到数字鸿沟的干扰和影响,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四、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分析
(一)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推进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多层次、高质量的学习机会,并较好地培养学习者的自治与独立的学习能力,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认识到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使社会民众对其有深入的了解和认同,要推广和普及现代远程教育,使之深入人心,才能更好地使更多的人享受到高质量、高层次的远程教育,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的法律体系
现代远程教育要与学习型社会的战略要求相契合,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前提下,还要重视和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建设,要使现代远程教育合法化,在法制的轨道上才能越行越远,为此,要加强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的法律体系,通过立法的途径确保现代远程教育的经费来源,不能使之流于形式,而要将现代远程教育落到实处,要借鉴英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做法,通过立法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得到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资助,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三)完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及教学支持服务
在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要强调学习者的个别化自主学习,要提供充分、适宜、多样化的远程教学支持和服务,改变各自为政、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情况,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
(四)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的规范化管理
在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规范化管理,要确保教育资源宏观配置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各级政府要成立专门远程教育机构,推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对现代远程教育机构的资质进行评估和检查,使之与市场人才需求相契合,并承担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服务、协调与监督,更好地提升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质量。
(五)推行“教考分离”,端正教学风气
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还要推行“教考分离”,使教育标准统一,办学单位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公平竞争,并以“国家考试”作为保障,使之成为“网络化教学”+“国家统一考试”的模式,从而有效地端正教学风气,保证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
(六)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代远程教育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之下,要以健全的网络设施、足够的计算机配备及服务平台,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以4G网络、WIFI、微信、移动APP、移动课堂为依托和载体,将现代远程教育推入到移动学习的崭新时代,更好地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双向互动,从而在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下,实现教育公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网上教学和设计,并健全现代远程教育的法律体系,改革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体系,强化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更好地实现双向互动,缩小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数字鸿沟,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媒体学习资源,全面提升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并在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的规范化管理的条件下,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刘先春,王晓敏.互联网文化视域下的党内民主建设论析[J].理论学刊.(09)
[2]马成斌.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选择[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02)
[3]翟彦卿.现代远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设计及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4]李贻员.远程教育交互质量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
[5]张雄华.临沧市L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现状及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6]何飞明.A远程教育校外培训中心员工胜任力问题及提升策略[D].北方工业大学
[7]程志高.现代远程教育对促进教育公平的功能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02).
篇6:高校体育个性化教育发展的思考
高校体育个性化教育发展的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高校体育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加强对校固体育文化的引导、教育和管理的力度,积极举办高校体育文化节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使之与主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协调,可以形成具有活力的`校固体育文化,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作 者:胡彩芬 HU Cai-fen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长沙,410205 刊 名: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FIRST NORMAL COLLEGE 年,卷(期): 9(3) 分类号:G807.4 关键词:高校体育 个性化 教育篇7:体育教学挫折教育研究论文
体育教学挫折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刻不容缓。文章对在中学开展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及开展挫折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时,体育教师要明确区分学生性格、奠定有利基础,积极开展体育竞技游戏或者比赛,注意把握挫折教育的有利时机。
关键词:挫折教育;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心理品质;性格;体育比赛;时机
如今,部分学生在家长过分的溺爱中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如自闭、自大、自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通过媒介有时会看到一些“负能量”,如有些学生不堪学习压力而轻生,或在感情中受挫自暴自弃,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做起“啃老族”,等等。出现上述状况,除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品质不够健康,心理素质不够好。所以,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至关重要。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刻不容缓。
一、在中学开展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从学生的家庭生活方面来看,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可谓“关怀有加,无微不至”,将其捧在手心里怕掉了,含在口中怕化了,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都给予满足,美其名曰是对孩子的爱。但事实上,这却是对孩子的.溺爱。其次,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挫折教育
(1)明确区分学生性格,奠定有利基础。体育教学中所渗透的挫折教育,与普通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不同,它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具有双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影响。对于性格开朗、活泼阳光的学生来说,教师合理地设置一些挫折教育,可以起到磨炼学生意志、提升学生身体机能和手脑协调能力的积极作用,而对于平时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自卑的学生来说,教师如果再为其设计一些难以达到的训练要求,那么对他们来说势必如同雪上加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前,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性格特点摸透。比如,同样是仰卧起坐训练,对于平时活动量较大,喜爱运动、性格开朗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训练要求,如200个~300个仰卧起坐。而对于平时不擅长运动、性格内敛的学生,则应降低要求,如100个~200个仰卧起坐。这样,虽然教学上显示出差距,但是照顾到了学生们性格上的差异性。另外,学生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平时不爱运动的学生在完成这些要求后,很有可能就爱上了体育运动,进而主动向更高的训练强度进军。
(2)积极开展体育竞技游戏或者比赛。体育课堂中的“更快、更高、更强”是教育口号,也是最终的教学目标。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在体育比赛活动中,学习中,乃至今后的工作中表现出坚韧不拔、敢于拼搏、团结合作的品质,只有拥有这些宝贵品质的人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并求得发展。而体育挫折教育的主要实施阵地就是体育比赛或者体育游戏,有时候一场校园运动会就可以达到将这两者合二为一的效果。通过体育游戏和竞技对抗,学生能够看到自己距离终点、距离他人、距离成功还有多少差距,尤其是自己被他人超越的那一刻,不甘落后、永不放弃的信念就会从内心深处涌出,这便是实施体育挫折教育要达到的效果。例如,在乒乓球双人竞赛中,有时赛场会出现突发状况,如选手摔倒造成表皮擦伤。身体上的疼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生理上的挫折,如果他选择放弃,那么就意味着这场乒乓球赛半途而废,如果坚持完成这场比赛,他便可以骄傲地说“我尽力了,我挑战了自己”。这样的体育竞赛,可以使学生学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克服困难,勇于对抗挫折,这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
(3)注意把握挫折教育的有利时机。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性格,可以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说一些话来激励学生。比如,有的学生性格急,脾气暴,对于身边人的言语很容易“着道”,如教师的一句“我就认为你不行”“你别试了,你肯定不行”等,往往能够让这些学生很生气,在“你看错我了”心理作用的驱动下,他们会排除万难,达到教师所要求的体育训练状态,从而达到挫折教育的目的。但是,如果教师把握不好教学时机,那么就会给学生以说教的印象,或者适得其反,就会距离理想的教学状态渐行渐远。
三、结束语
总之,中学体育挫折教育的渗透对于学生来讲,不可缺失,尤其是在教育面向现代化的今天,中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对抗周遭复杂的境遇。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引导人,要意识到自身肩负着的教育重担,积极总结体育教学经验,深入反思,让挫折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让学生以更加阳光、快乐的心情迎接每一天。
参考文献:
[1]白静雪.浅论挫折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04).
[2]奚彩洪.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再认识[J].中学教学参考,(06).
[3]吕坤.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4]陈永兵,刘方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探讨[J].文山学院学报,(12).
篇8: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论文
【摘 要】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本文根据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在现今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来探讨研究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教学实践策略,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实施策略
高中审美教育是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和片情趣。基于此,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在帮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不仅需要国家行政及其相关部门的支持,也需要教师的深入探讨和努力,去强化教学个性发展意识,从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对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审美赏析,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所谓的想象,从心理学家的方向来看,是指人的大脑里对于已经储存的表现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形成形象的一个过程。而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一种深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都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通过对文章的了解进而做出想象,丰富了高中文学的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且,教师通过审美教育个性化能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使他们创造思维从而提高审美想象力。
2.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后,在教学中越发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中学生的好知欲和求知欲都较为强烈,如果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对于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情感意志,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时,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能够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著名的教育界叶圣陶先生说过,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将审美教育个性化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一方面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提高高中语文教育的有效性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策略
1.教师培养自身个性化教学能力
审美教育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审美教育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自身的个性化教学能力的高低,对于教师综合审美素质和教育实践和研究水平来说,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养成个性化教学能力,从而成为学生审美学习的有效资源。首先,教师需要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个性化审美态度。这是高语文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起始点,直接地影响了审美教育的效果。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学科基本知识的积累,培养学习技能。在一定程度下,知识的积累与领悟,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追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最后,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去提升个性化审美教学能力。正确的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不仅在于感性的认识,同时还有理性和感性的融合。
2.创建个性化审美教学环境
高中审美教育个性化对于审美氛围和环境要求比较高,这是实现审美教育个性化特征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的要求。在和谐自然平等的教学情境下,教师开展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会更加顺利。因此和谐的审美气氛不仅能够使学生有积极的审美心态,也会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前,去营造一个合适的审美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而后多角度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理性评价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习惯,提升对语文审美经验以及判断水平。同时,教师也应该坚持审美教育的民主性,用一个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在他们进行审美学习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特点,从而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到审美活动中,去鼓励每一个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观点。
三、结语
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研究,作为提升审美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对于现今人们所关注和追求的美和审美有着重要意义。而随着经济和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关注怎么去通过审美教育实现审美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发展,研究也会更深入。
参考文献:
篇9:浅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法途径论文
浅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法途径论文
摘 要:学生个性对人才素质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培养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学习兴趣、探寻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法、确立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竞争目标等方面论述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发展;学生个性;方法途径
学生个性化发展,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自己的个性,是在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针对个人实际,探索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培养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兴趣,才能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积极主动地钻研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然而,在我们现实学习生活中,有的学员受急功近利的思想左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一些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如:对自己第一任职有用的课程就爱学,对第一任职暂时用不上的课程就不爱学。在入学之初,对文化课程也不感兴趣,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人文化基础比较差,二是感到文化基础课程毕业后第一任职用不上。对文化知识在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与发展方面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开展素质教育大讨论,可对学好文化基础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未来人才必须是科技创新型人才,而创新能力的生成提高,必须以丰厚扎实的文化知识为基础。否则,就难以生成创新素质,就必然被时代所淘汰。在思想认识提高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把文化知识与军事知识结合起来学习,既加深了对文化知识和军事知识的理解,又通过两者结合培养自己的兴趣。学习过程中,要不仅对教员课堂上讲的内容力求学好,而且还积极汲取与学习课题相关的邻科知识,阅读许多参考书籍。要有这种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得求知欲越来越旺盛,兴趣越来越广泛,学习上有了很大的动力。因而,能够较好地掌握了所学各门功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探寻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法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进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和抄袭。”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如有人善于直观记忆,有人善于逻辑记忆。只有善于总结自己的特点,创造与个人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视课前提问和课后作业,积极思考问题。据观察,大多数学员对课前提问不太重视,认为这只是课前的一段小插曲,不值得小题大作,只要应付教员的提问就万事大吉。有人认为课前提问非常重要,有的学员总是埋怨教员讲的课重点不突出,不给划重点。其实教员课前所提出的大部分问题都是重点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员每次课前提出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积极思考,不走形式。在其他学员回答问题时,自己的思维注意跟着走,对不会的部分马上翻开书对照一下,对教员纠正的错误,采取对比的方法加以理解掌握,这样记忆就比较牢固。另外,把教员提出的问题在书本上记下来,这就是重点,也就等于抓住了教员所讲内容的精髓。另外,教员所布置的读书思考题和课后作业等,通常也是重点内容,要都注意按照教员的要求认真完成。
2.善于用好课堂笔记,集中精力30分钟。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谁也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实践告诉我们,随着新的记忆的增加,一些!日的记忆会渐渐地遗忘。因此,课堂笔记是教员所讲授内容的最好缩影,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回顾过去和巩固记忆,而且有助于我们串联知识。有的学员上课手不够勤,不愿做笔记,这样既不便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吸收,也不便于课后复习。所以,课堂笔记的好坏,也是反映听课认真与否的最好凭证。为什么说集中精力30分钟呢?教育心理学家经过反复实验证明,一名青年学生,一次集中精力高效学习的时间仅有25-30分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们有这种深刻的体验:每节课30分钟的时间,精力比较充沛,能够集中精力听教员讲课和研究思考问题等,超过了这个时间,就容易产生疲劳情绪,出现精神“溜号”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员讲课,前3—5分钟多是提问,启发引导思维,在中间的30分钟切入正题。我们只有牢牢把握好这30分钟的黄金时间,充分吸纳新知识,吃透教员讲述的要点,就能够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注重运用逻辑思维,创造性的理解所学知识。平时总是听到有些学员讲自己费了不少工夫,而成绩总是不理想,不知何故。分析这主要是在学习上不注意逻辑思维的原故。这些学员主要是把中小学时代的那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延续下来,不注意总结、归纳、提高。课堂很少有学员向教员提出“为什么”和“怎么办”等问题,没有把所学的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军校开设的课目,看似相互独立,其实不然,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现在知识更新周期逐渐缩短,教材内容很难跟上知识发展的步伐,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深入掌握和运用知识。在日常学习中,首先注意基础知识学习,如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等。它们都是构成思维的基本要点,可以发展和增进每一个学员的思考力,具有启迪思维的作用。其次,知识的掌握运用要熟练。认识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出现,常常不是来自新知识的增添,而是对知识综合重组,改变了问题的角度,使新接触的知识发生变化,形成一种新联系,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在学习中注意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前搞好预习,不甚了解的内容和不懂的问题标记下来,向教员请教并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已基本掌握或明白的内容可以少记多听,寻找新的知识增长点。课后及时归纳,概括总结,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样把功夫花在平时,教员所讲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学懂弄通。平时同学们在一起探讨问题时,如果对哪些问题感到吃不透,会竭力提出反对意见,通过一种逆向诱导,对方为了维护自己的正确性,便会全方位的阐述观点,这样在辩论中就会把问题领悟得十分透彻。
三、确立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竞争目标
教育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本质要求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有个性的个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未来社会所必需的。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后来更明确地指出:“个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总之,认为人的个性充分地和谐地发展,才能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当然,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与时代是共进的,但不是——个人人千均发展的过程。育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教育必须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更需要以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为前提。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有一种竞争意识,不断用新知识新技术充实自己。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是无立足之地的。因此,要从学习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并在纵、横方向上为自己确立竞争目标。在强项科目学习上,如军事科目等,把学习标准定在“尖子”水平上,赶上或超过学习好的学员;在弱项科目学习上,如数学、英语等,纵向上与自己以前比,定期检查自己学习成绩提高幅度有多大,横向上与相同基础的其他学员相比较,看看自己比他们提高了多少。为了培养这种竞争意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凡是与学习、培养智力有关的活动,如大学语文的演讲赛、马列教学的辩论活动等,要都积极参加,从而提高自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程度和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篇10:以特色运动项目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论文
以特色运动项目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学校自身在体育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发展体育教育思路不明确……根据我校实际,提出了通过开展“特色运动项目”来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模式,强调开展特色运动项目中应遵循长久、经济、实用等原则,注重“全员参与”与“个别发展”,关注本土资源等,让学校体育教育蓬勃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育、特色运动项目、全员参与、个别发展、本土资源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教育是强身健体,关乎国家强盛的事业。我校几年前体育教育重视不够,由一般学校到挂牌成为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与促进研究”实验基地和嘉应大学体育实验基地,各类特色运动项目在市里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去年,我校确立了“崇经典重体育学英文立校本特色,修道德强身体知世界育莞邑英才”为特色的办学思路。如果把我校教育比作一个百花园,体育教育就是当中的一支奇葩。
一、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面临若干困难的回顾
几年前我校体育教育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这也是我市小学普遍遇到的难题。其中有政策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但作为学校,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找出体育教育发展中的盲点:
1、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首先思想上不够重视,对学校体育工作仍然停留在“口头上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观念;其次,在制度上缺乏约束管理,对文化课的管理细节较为健全,而学校体育的管理仅仅是纸上谈兵,不够深入和具体;再次是学校对体育设施的投入缺乏力度,使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育工作者最终只能是应付上面的检查;导致出现课堂上想管就管,不想管也行的工作态度。
2、发展体育教育思路不明确。很多学校都想本校的体育教育蓬勃发展,以此提高学生、教师体质水平,但是,苦于找不到良策。我校前几年也曾在这条道路上徘徊过。如何起步,如何让更多师生参与?如何发挥体育教师的核心作用?以什么运动为特色项目?这些,都是曾困扰我校发展体育教育的问题。当体育教育的思路不明确,就犹如航行在大海中失去航标的船。
为此,我校从实际出发,大胆尝试、精细构思、决定开展体育运动特色项目。
二、我校开展特色体育运动项目概述
开展特色体育运动项目,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开展些华而不实的项目,而应该立足长久、经济、实用。所以,我校在设置特色体育运动项目时,采取了“全员参与”与“个别发展”相结合的战略。
(一)全员参与——夯实运动基础,营造运动氛围
我们经过慎重考虑,选择全体师生跑步运动、太极扇、教师健美操、大课间为集体运动项目,营造运动氛围。
让我们看看下表(表1)
集体运动
项目
参与对象
活动情况
师生
参加
百分比
1、全体师生跑步,校园动起来。
全校
师生。
我校每天下午从16:45开始,全校师生在音乐声中跑步25分钟。(见图1)已经坚持三年。我们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学生、教师确实能从简单的跑步运动中获益。师生的身体素质确实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病假率也降低了。
100%
图1
2、太极扇,弘扬民族运动
全体学生
我校逢星期三、五早上8:25打太极扇、逢星期二、四早上8:25做广播体操。(图2、图3)太极扇,吸取了中华传统武术的精华,糅合了武术、舞蹈的动作,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带给人美的享受,深受学生的喜爱。
100%
图2图3
3、教师健美操,青春飞扬。
低于45岁以下的教师。
每周五下午,从16:40开始,低于45岁以下的教师参加健美操,其他教师参加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
100%
4、大课间,运动快乐起来。
全体师生
大课间,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开始,全校开展大课间运动。(图4、图5)我校大课间共设置了40多个有趣的游戏,在全校各班级之间循环,促进了全校大课间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其中有健美操、呼啦圈、滚球、踢毽子、抛球、抓鱼、台风中心、十一人十足、秧歌舞、竹竿舞……
100%
图4图5
5、芭蕾手形
全体学生
芭蕾手形在大课间之后进行。(见图6)它是我校老师依靠智慧研究出来的一套放松运动,它集芭蕾舞蹈、民族音乐、体育锻炼之大成,融健身与审美于一身,在舒缓、徐徐的音乐下,学生静静地、轻轻地完成了形体放松的练习。
100%
图6
(表1)
对集体项目,我校采用齐抓共管的方式:7位专职体育教师团结协作,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各班事务。
集体运动项目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这几年,前来我校观摩跑步运动、太极扇、大课间的来宾共计1000多人次。由于我校体育运动有了群众基础,我们应该让体育运动百花齐放,各种运动项目都有其特色。
(二)凸显特色——彰显学校特色,树立品牌项目
1、独轮车
独轮车运动又称为“益智运动”,是我校富有特色的体育项目,曾在创建教育强镇、教育强市的专场表演中演出,获得省、市等领导专家的好评。骑独轮车,可以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肢体协调能力,通过独轮车运动,学生的身体变得更灵活,智力更发达,身体素质更棒。现在,我校的独轮车队大约有70人组成。(见图7)
图7
2、麒麟舞
自古以来,麒麟是吉祥如意、喜庆热闹的象征。我镇是全国著名的“麒麟舞”之乡,麒麟舞是我镇富有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特色的体育项目,曾在北京大小舞台表演,获得过广东省少儿花会金奖。学生练习麒麟舞,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而且可以训练学生团体合作精神,一举多得。我校麒麟舞特色队有30多名学生组成。(见图8)
图8
3、模型队
我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青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号召,在学校普及“学科学、爱科学”的科普活动。我校组建模型队,包括航空模型、车辆模型,积极参与市里组织的比赛活动。近年,我校模型队取得佳绩。今年,我校成为市“科普特色学校”。现模型队有50余人。
现在,我校的特色运动项目成为我校体育教育的品牌,它们屡次在我校举办的省、市级活动中展示,得到领导、嘉宾们的好评。近三年,前来我校参观学习达1000人次以上。
三、特色运动的效果及意义
特色运动给我校的体育教育带来了质的飞跃。近年,我校的体育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我校承办“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活动”(见图9、图10),教师的观摩课获特等奖,并挂牌成为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与促进研究”实验基地(见图11);,我校在“市大课间活动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见图12);,我校举办第五届运动会,得到两千多来宾、家长们的高度评价。现在,我校体育教育形成了以大课间运动、全校师生跑步、独轮车、太极扇、教师集体舞、麒麟舞等项目为特色的局面。它们在全市起到一定的龙头示范作用。
由此,我们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
1、特色运动项目有助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2、特色运动项目的选取要遵循长久、经济、实用等原则,避免华而不实。
3、特色运动项目的选取,可以采用“全员参与”与“个别发展”齐头并进的方式,让师生都加入到锻炼中来,感受运动之乐。
4、特色运动项目的选取,可立足于本土资源(例如,麒麟舞),才能标新立异,生命力持久。
图9图10
图11图12
综上所述,我校开展大课间运动、全校师生跑步、独轮车、太极扇、教师集体舞、麒麟舞等“体育特色运动项目”来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模式,对师生强身健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得到了许多专家、领导、来宾、家长们的高度评价。开展“体育特色运动项目”应遵循长久、经济、实用等原则,注重“全员参与”与“个别发展”,关注本土资源等,才能让学校体育教育蓬勃发展。但愿这支奇葩之花永不凋谢,越开越艳。
篇11:高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座谈讨论,对高师院校大学生悼育教学中的心理库碍进行了研究分析.体育教学与健康具有探刻的内在联系,高师体育教学改革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师体育教学;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
1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的人才竞争,不单纯是智力的竞争,而是包括体力、心理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在内的竞争,健康与体育的结合成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是因为,通过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而且还能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可见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尤其是心理状态.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心理障碍.所谓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其实质是一种影响人的潜能发挥,使人对外界刺激无法在最佳状态下作出应答反应的心理阻滞因素.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障碍对教学活动具有明显的消极减力作用.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高师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
篇12:高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研究论文
2.1厌倦心理
部分高师院校大学生由于动机不强或受到挫折而厌倦体育学习.大学生刚入校时,由于压力原因,学习体育较认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消失,在体育学习中表现出精神疲乏、懈怠,甚至干脆弃而不学。
2.2焦虑心理
焦虑是伴随某种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模糊的、令人不偷快的情绪‘焦虑水平的高低对学习、训练的影响不同,焦虑水平过高会起副面作用.部分学生由于人学时体育素质较差,当学习遇到挫折、测验成绩不理想时,其成就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心理压力,形成紧张、不安、焦急、优虑甚至恐惧的心态.
2.3麻木与冷漠心理
这是个体对挫折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或防御性反应一如部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倍感吃力,运动能力下降、水平停滞不前,因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勇气.2.4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主体由于环境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少数学生对一些正规的教学活动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偏激态度,不配合、不协作,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篇13:高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研究论文
经过查阅文献和座谈讨论表明,高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
3.1主观原因
部分高师院校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淡薄、动机不强、情绪自控能力差、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孤僻、自我封闭、人际关系紧张、缺乏进取心等,这些是高师院校大学生体育教学诸多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之一
3.2客观原因
高师体育教学中除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因素外,现行的高师体育课程还存在着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体育观念落后,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得过多过细,教学内容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化,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运动成绩的评价,这些都不利于更好地培养高师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4高师体育教学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高师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表明他们的心理素质鱼待提高,高师生作为准教师,角色职责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更要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同时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知水平;在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如何对待成功与失败,如何对待个人与集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调整自己心态等方面,体育教学过程都表现得极其生动、具体和真实,其应答的效应,又表现得非常鲜明、及时.这种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和即时反馈正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特征.通过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坚忍不拔、沉着果敢、开拓进取与自律能力等心理品质,都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可以提高高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更有效地保证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4纠正方法
4.1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以增强克服心理障碍的精神力量.
4.2教学优化组台
这是指在体有教学中,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恰当地安排运动负荷,抑制外界的不良刺激,活跃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参加各项运动的热情,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4.3培养“自我效能”信念
首先形成融洽的教学气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建立良好的心理定势;其次,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产生多练几次的渴望心理;最后,根据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或用激将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或运用心理暗示法,增强学生“自我效能”信念,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4.4创设良好的情境
创设良好的情境方法是多样的,如语言描述情境、围绕问题设置情境一良好的学习环境可引发强烈的体育运动动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就必须激发他们的需要,通过对目的、意义、用途的讲解,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动作有一个整体的感觉、从而形成学习的意向.
4.5自我调节
采用自我调节情绪训练,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去除歪曲、夸大或缩小的成份,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
4.6发展能力和素质
改变体育教学方法,教师通过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理念,进行心理干预,避免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培养学生自控能力、运动能力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并在教学中有针一对性地安排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4.7改革体育教学内容
目前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系统化,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运动成绩的评价,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适用性,贴近学生,一些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可适当降低难度和标准,增加娱乐体育项目的比重,使学生感兴趣,受启发,学有所获。
篇14:中学体育个性化的教学论文
3.1发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往中学体育教师为了应付上课,学生往往处于被接受的状态,他们缺少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这样的后果是扼杀了中学生的个性,一味死板的学习和放羊式的教学,与体育个性化的发展也是背道而驰。在体育个性化的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为培养方向以崇尚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和完善为最终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培养他们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差异,根据实际情况,确保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来施展才华,发展自己的个性魅力。
3.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体育教学与个性化教学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也就是说既要学习书本上的体育理论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思维,更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根据当前体育教学的规律特点,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个性差异,并结合教育对象的发展性、层次性、差异性,不断寻找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3.3教师教法要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所谓特色就是特长与课堂的结合,是教法与学法的结合,就是在教学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教学特色是教师个性特征在教学上的全面反映,是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特点和达到实效、高效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学习探索、凝结经验和创造的结果。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技巧等方面进行创新。备课时不能单纯地依靠教材,要将重点放在学生身上,也就是说,体育教师设计体育课程时,在参考新课程标准规范的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发出来,从而有效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体育的个性化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重视学生学法指导。要迎合学生的要求,多了解学生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最后确定学习目标。
3.4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要把传统的、被动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接受过程变为主动的、双向的、交流式的认识过程。切实树立学生在整个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体现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人翁的权利,从而做到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发展个性,在发展个性中完善个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与此同时,生生关系也是上好体育课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体育课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集群性很多项目的练习和开展都要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团队精神尤其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和谐的氛围,上好、上活一堂体育课是很艰难的,所以教师要在他们之间建立友谊的桥梁,使他们的关系和老师的关系更加坚固。
4结束语
我们国家正在对中学体育进行改革,中学体育教育模式相比过去正发生重大转变,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等教育思想为中学个性化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但我们也要看到体育个性化教学发展的不足,在很多地方体育个性化教学还没有能力开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还需要一线的教师更多地探索和付出,相信体育个性化教学定将开启美好的明天。
★ 课题范文的格式
★ 初一课题作文
★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 有关课题研究报告
★ 课题研究报告
【浅谈体育教学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研究论文(精选14篇)】相关文章:
音乐课题研究报告2023-08-09
环保课题研究报告2022-12-13
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2022-11-12
学校课题研究报告2024-05-18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报告参考2022-05-06
党课的课题有哪些2022-11-29
社科课题研究报告范文2023-01-09
高中生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2023-06-24
浅析个性化教育在小学体育中应用的重要性论文2023-06-12
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促进作用20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