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问应处理的关系的论文(共15篇)由网友“堇阿懒啾啾”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问应处理的关系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问应处理的关系的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问应处理的关系的论文
一、点与面的关系
1.教学对象的“点”与“面”
教育教学应面向全体,不言而喻,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照顾“点”(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又要照顾“面(全体学生),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进步。倘若提问只集中在“点”上,则往往造成差生的思维惰性,长此下去,势必挫伤大部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严重的还可能产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既影响了师生情感,又妨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内容的“点”与“面”
教学内容的“点”指知识内容的难点、重点、关键点;“面”指章、节或知识系统。课堂提问应集中在重点、难点、关键点上,以此为突破口,以点连线,围绕点线,全面展开。否则,必将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必然”、“半罐水”。例如在“分子运动论”一章教学中,“分子运动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请你谈谈对温度、内能、热量几个概念的理解”两种提问,效果显然是不同的。
二、难与易的关系
教学内容有难有易,课堂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例如,在高一物理教学中提出“为什么说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可以预见,大多数学生将会感到茫然。
若要他们回答,那就需要通过教师用实例去点拨、启发,结果倒不如用“请你谈谈运动员举起杠铃过程中的做功与能量转化情况。”这种更容易被学生理解的提问。相反,有些问题看似浅显而易被忽视,这时就要求教师“浅题深问”。比如,一些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众所周知的结论,像“闻其声不见其人”、“静摩擦不能生热”、“单摆摆角不能太大”等等,教师多问一个为什么,就会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理解中求记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探索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曲与直线的关系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能锻炼能力。因此,课堂提问应当“曲题直问”和“直题曲问”。所谓“直题曲问”就是提出的问题应让学生有思维的空间,亦即问题应富有启发性,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比如提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学生会觉得索然寡味,倘若把它改成“伏安法测电阻为什么必然有误差?”学生就会在伏安法测电阻原理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思考产生误差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归纳出电路选取原则:内接法适合于测大电阻,外接法适合于测小电阻,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甚至可能提出多种改进方法。这样的提问就达到了既教知识又培养能力的教学效果。当然,有时也需要“曲题直问”,以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学生初学“电动势”时觉得很难理解,这时不妨直接提问:“在电源内部和外部能量形式转化有什么不同?什么情况下路端电压等于电动势?”从而达到从整体上理解掌握电动势,避免繁冗琐碎的讲述。
四、多与少的关系
课堂提问虽是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够取得好的效果,但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余地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掌握,提问也就失去了意义;反之,提问过少,就难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实际上就是教学方法上的“满堂灌”,学生厌倦反感,教学效果必然很差。因此,教师课前应认真准备,使提问数量适当、质量较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篇2: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方法探究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方法探究论文
摘 要:精美的课堂提问,问得准、问得巧问大千世界万般变化,才能启发学生答得全、答得妙,答出物理殿堂无穷奥妙;可以紧紧钳住学生的思维,使之长时间处于思维的兴奋点上。
关键词:课堂提问 方法 物理教学
有的老师上课时只管自己讲,平铺直叙,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学生听着听着就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即使偶尔提问,也是低级的、重复的、模模糊糊的发问,依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于是下课时常听学生说:上课我也能听懂,可课后一做就错。老师就抱怨:我已经讲过多少次了,讲得够透彻了,强调过多遍了,学生还是不明白,解题时生搬硬套,思绪混乱,这些学生怎么这么笨呢!
殊不知,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课堂缺少精美的课堂提问,无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好。事倍功半。
精美的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精美的课堂提问,问得准、问得巧问大千世界万般变化,才能启发学生答得全、答得妙,答出物理殿堂无穷奥妙;可以紧紧钳住学生的思维,使之长时间处于思维的兴奋点上。事半功倍。
下面我用几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精美的课堂提问的作用
在《全反射》一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实验:器材很简单,有烧杯、清水、蜡烛、火柴、试管夹、镀铬的光亮铁球(可夹在试管夹上)。过程也很简单:将光亮的铁球出示给学生看,在阳光下很刺眼,将光亮铁球夹试管夹上,放在点燃蜡烛上熏制,一定要全部熏黑,再让学生观察。然后将熏黑的铁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现象发生了,放在水中的铁球比在阳光下更亮。好奇的学生误以为是水泡掉了铁球上的黑色物,当我把试管夹从水中取出时,发现熏黑的铁球依然如故,将其再放入水中时,出现的现象和前述一样,学生大惑不解,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全反射一节的教学就缓缓地拉了序幕……由于学生急于知道答案,所以他们的思维就会被紧紧抓住,接下来的关于光疏介质、光密介质、临界角这三个问题的讲解,学生就会在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带着“我要知道答案”而不是“要我知道答案”的一份探究的热情,高效地愉悦地完成。
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一节的教学中,上课前我问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用天平称量。接着我又问,那如果这个物体是地球呢?学生的心猛地一震,接着面带困惑,继而摇了摇头。我说:我能称量出地球的质量。我顺手在黑板上写下了称量二字,并给其加上了引号。这时,学生惊讶地看着我,有的学生小声嘀咕到:伽利略也只不过是假想着要把地球撬起来罢了!我们竟然要去称量地球!令人震撼!学生带着这样的疑惑和求知的欲望,在我的'导演下走进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紧接着当然是几个小问题的提问(1)开普勒的第三定律是什么?(2)追问:上式中的K到底等于什么呢 (3)继续追问:如果上式中的M指地球的质量呢?怎样去求?这里我适时地提示一下,可以用大家比较熟知的东西,比如月亮,R与T分别代表月亮围绕地球旋转的半径和周期,带入运算。他们顺利地算出了地球的质量!问题不怎么难,若果平铺直叙,会使人感到乏味,这样一问会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通过这样的一番提问,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这一点上的应用,不仅顺利掌握,而且会长时间不忘,再因势引导,其他的几个应用也顺理成章了。起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教师也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因为我的确“称量”出了地球的质量,而且是足不出户,在普通的教室里就可完成,增强了学生的信任,增进了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以上是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实例,意在说明精美的课堂提问对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双边互利:
第一,教师讲得轻松,真正成了课堂的主导者;一改传统的纯知识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教师为了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就要讲得多,唾沫星乱飞,嗓子沙哑,教师俨然一位演讲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同时不忘靠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然而这里,“导演”的寥寥数语,便叩开了学生心中疑惑的大门,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第二,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被授课的内容吸引,被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吸引。他们的思维被紧紧地钳住,他们对问题的敏感和质疑的心态,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一改传统的听课,而是在体验、感受课……
怎样才能使课堂提问精美呢?
第一,教师要有扎实的功底,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才能高屋建瓴
地去设计课堂提问;“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及时地丰富和发展自己,让自己适应时代飞速发展的
需要,方可去培养学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终生学习能力的人,否则,如果教师用已经黯然失色的知识和老化的方法去应对与时具进的崇高事业,那简直是空谈和笑话。
第二,精美的课堂提问在设计上要抓住重点,注意适度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提问的设计必须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主干的关键点,或者叫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
课堂提问的设计的度,以培养学生的进攻性的学习状态为精美。文首已经提过,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提问,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问得过难,问题显得大而空,学生摸不着边际,会丧失信心,挫伤积极性;问题的设计要遵循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如果要解决的问题过难,可以层递式地设置几个问题,也就为学生多设了几个跳跃的平台,不断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不断地在新的需要与原有知识水平之间产生冲突,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
总之,精美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只有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
篇3: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作为高中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成为教师以及学生探索的问题。很多学生会因为高中物理极强的逻辑思维以及抽象的理论知识对物理“望而却步”,导致很多学生对物理失去学习兴趣。在高中课堂上,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方式,促进学生提高物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成为教师教学中应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高中物理知识特点,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进行有效的提问。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提问,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自主探究落实教学目标。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师的提问技能以及问题提出的时间,通过恰当的提问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使课堂气氛得到改善。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充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过程,对学生起到综合能力提升的作用。
一、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是丰富课堂内容的重要手段。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并且可以在此种良性循环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除此之外,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进行提问,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可以增加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且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二、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原则。第一、有效性原则,教师不能盲目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要使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并且在问题的设置上应注意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复杂,可能会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带来困难,打击学生积极性,降低问题的有效性。第二、问题的设置应遵循科学性,教师应该对教材极为熟悉,在教材内容以及整体掌握上都有一定的深度,进而使问题的设置不仅紧扣本节课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时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督促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第三、启发性原则,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对于学生的思维的拓展以及能力的提升应具有启发性,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综合能力的逐步提升,逐渐地提升问题的深度,增加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第四、针对性原则,高中物理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应具有针对性,不能普遍化。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学生能力的欠缺,才能针对学生情况,设计出最有效的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
三、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高中物理中若想使课堂上的提问进一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完善,而不成为课堂设计中多余的部分,充分发挥其功能,除了遵循上述四个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在问题的设计中要具有针对性,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提问,但是在问题设计过程中又不能忽略其与整体教学内容的关系,以点概面,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其次,问题设计应该由易到难,既照顾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物理进一步了解,又考虑到程度较好的同学进行能力的提升,达到物理成绩整体提高。然后在问题的设计中应该注意题目的丰富性,避免无限重复对不对、是不是等问题,使学生对物理课堂感到乏味。最后问题设计的数量也应仔细斟酌,不应过多,也不应过少。过多显得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堆问题的罗列,而问题过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四、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
1、竞赛式提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将所有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而对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由小组讨论,进行竞赛式抢答。此种课堂提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与小组合作模式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在问题回答过程中,若有同学对抢到的问题描述不准确,还可以首先由组内成员进行补充,最后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在此过程中,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课堂提问中,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
2、情景式提问
教学情境的营造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物理不再感到陌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而在情境营造过程中,融入教学问题,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思考,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简化物理知识的逻辑性,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可以进一步熟练的掌握,增加物理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拓展式问题提问
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课堂提问可以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相结合。教师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可以以某一问题为中心点,辐射出多种相关的物理知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提问,对知识进行深度解读。在此过程中,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并且进一步地提出问题,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总结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问题的设计,注意变换问题提问的手法,以及问题设置的多少和问题难易程度,增加课堂活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并且将多种教学手法与问题设计相结合。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提高学生的物理专业素质,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晓迎,于子森.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技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
[2]张兆光.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提问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03:110-112+116.
[3]盛春林.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成功(教育),,20:158.
篇4:数学教学中提问技巧论文
数学教学中提问技巧论文
一、提问的功能
1.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经常预测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分析学生的问题,准确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2.表达对学生的关心,鼓励学生
参与课堂活动,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询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某事的看法等,可以促进师生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提问不同水平的学生,使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
二、提问的构成要素
1.问题的焦点.
问题的焦点有两层的含义:提问要根据需要,或提得具体明确,或提得广泛笼统.另外,一个问题应该包含一个中心.
2.问题的分布.
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过多地集中于某一部分学生,虽然这样做是无意识的,但是结果却忽视了教室里其他部分的学生.因此,提问应该尽可能地照顾到全体学生,使他们都有大体均等的练习机会.教师将问题指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认真地去思考,同时又使他们都感到自己有责任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有的教师的操作程序不同,先叫学生的名字然后提问题,这样会使未叫到名字的学生放松注意.对于问题如何分布,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环境、教学目的与教学对象合理安排,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提问后的停顿.
教师在提问后应该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但是,一些研究发现,教师和学生对课堂里的沉默,会感到紧张或不适应,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似乎几分钟一样长.有些学生思考的时间长,有的短,但教师往往不能忍受这种思考时的沉默而催促学生,或干脆自问自答.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必要的沉默是应该有的,思考时间的`长短应由问题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实际而定.
4.对问题的提示.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有时回答不上来,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问题本身没有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提示:用不同的形式重述问题,或者将问题简单化、具体化.
三、提问的方式
1.回忆性提问.
回忆性提问是教师利用所谓的事实性问题让学生追忆学习过的基本内容.这类问题主要用来检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是否记住了.由于回忆性问题的提问目的主要在于检查学生的记忆情况,所以教师无法从中了解学生对所记住的知识是否完全理解.
2.分析性提问.
分析性提问指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原因、结果、条件等的提问.这此问题在课文里没有直接讲述,没有现存的答案.学生要自己重新组织所提供的材料,找出根据,指出原因.这种提问的类型,可以帮助学生概括、整理所学的知识.
3.综合性提问.
综合性提问指教师为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所作的发问.学生要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结论或看法.在综合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要利用各种逻辑能力和想象力.综合性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能力以及想象力.
四、提问应注意事项
1.提问要简单明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问题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我们把这一类问题叫做检查性问题.使用这种问题的着眼点在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一知识是否理解.
2.问题的分布要合理.
提问的具体方式可以有:第一,全班学生齐答.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同,教师再叫个别学生单独回答.这样,可以使较沉默的课堂气氛活跃一些.一般说来,齐答问题的形式,学生愿意接受,因为“人多势众”,说错了别人也听不出来.运用这种齐答方式时,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纪律问题.第二,单个学生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停顿一段时间,让全体学生思考,然后叫一个学生回答.这样,可以使全班学生都紧张、认真地思考,容易控制课堂秩序.第三,举手回答.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举手回答.这种形式,可以鼓励能力强的学生,但是容易使能力强的学生垄断问题的回答,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就没有机会练习.因此,教师提问时不要只用一种方式,或过多地运用一种形式.要考虑具体目的和具体问题,综合运用几种形式,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篇5:英语专业汉译英教学应处理的六个关系
英语专业汉译英教学应处理的六个关系
高校英语专业汉译英是一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课程.处理好汉译英课和其他课、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实用文体与文学文体、句子作为翻译单位与语篇作为翻译单位等六个关累对于提高汉译英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 者:王晓农 WANG Xiao-nong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刊 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5(1) 分类号:H319 关键词:翻译 汉译英 教学 关系篇6: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践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践论文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践性是高中物理学习的一个代名词,它充分表现出了在抽象的物理知识的学习中,课外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高中物理教学中所存在的不可代替的价值表现.
1)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践能够保证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把握的精准性、科学性课外实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让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具体,学生对于相关的物理知识点更加容易理解,保证了课堂的效率,提高了学习的效果,比如说:电学知识的学习是整个高中物理阶段中较为抽象的知识,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点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现象,影响了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在课外实践课程的帮助下,一个简单的现象就能够让学生切实理解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在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之余,还能够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实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把握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2)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践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和公式定理成为了组成各个物理知识点的重要元素,在若干个知识点相互融合,密切联系下才构筑成为了整个纷繁复杂的物理知识的脉络,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物理概念和公式定理的学习和把握对整个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数量众多的物理知识点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混淆概念成为了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通病,不利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课外实践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课外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课方式,活跃了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触到全新的物理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于物理知识的研究和学习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学习物理知识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效果.
3)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践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认识,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从表面逐渐深化,进行深度挖掘,深刻把握到物理知识的内涵,在实践过程中,它培养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能力,还能够帮助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探索,自主地学习,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对于知识的探索创新.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践方案的研究和讨论
高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知识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不显眼的自然规律,往往就蕴含着某种物理学定律,而且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虽然都是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但是存在着质的区别,初中物理更加注重基础,高中物理则更加注重实践,对于课外实践的方案就成为了能否实现预期课堂效果的保证,这就要求课外实践的方案应该具有灵活机动性,以合适的教学实践方法来进行相关的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勇于创新,在新颖的授课氛围中,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实际操作能力,加强高中物理教学课外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培养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和学习到高中物理的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探究,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物理知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基础的专业学科,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外实践的方案进行深刻的研究和讨论,有助于提升课外实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范围,灵活地掌握和运用课外实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方式和方法,让课外实践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提供更加丰富和广阔的舞台,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渐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习惯,实现对于物理知识的深刻把握和认知,提升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在实践中学习,进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篇7:高中物理教学中个体差异教学探析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个体差异教学探析论文
引言
高中的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因此物理教学中要采取科学新型模式,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然而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差异,这些差异制约着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物理的能力,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个体的不同,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制作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使教学效果的更加的好,本文的意义就是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同时促进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学生以及国家能适应经济大发展的需求。
一、个体差异的概念
所谓的个体差异指的是一个人在他情感方面,认识以及意志这些个人的内心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既稳定但又和别人不相同的心理以及生理特征。它又可分为质的差异以及量的差异,所谓的质的差异就是说个体的生理以及心理特征的不同和行为举止的`不一样。发展的水平的高低与发展速度的快慢则是量的差异。
二、个体差异的原因
1.个体能力的差异
能力是体现个体的学习以及自身外在表现的体现。对于个体的活动以及举止有很大的影响,是个体最为明显以及重要的差异之一。个体的能力差异有三个方面包含质和量以及发展。个体能力高低的不同就是在量方面的差异。个体能力类型的差异指的是质的差异,说的就是个体可以利用自己不同的能力以及能力资源来获得自己的成就。
2.个体兴趣的差异
个体的行为举止很大程度上受兴趣的影响以及维持与鼓励或者是激励的推动。兴趣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兴趣是一个人发展学习的方向所在,如果他有兴趣去学习那么他就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不同的兴趣导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交流而有的人喜欢研究。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要重视个体的差异教学
正是由于个体的差异很多所以高中物理教学中要特别重视个体的差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更新,学生学得更好,也更加的喜欢物理这一门课。
1.教学中重视以学生为中心
在我国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个体的差异并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教学新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每个人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方式以及思考的方式都是各不相同,所以高中的物理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物理课堂的教学设计,尽量的使设计更加的接近每个人的个体的差异,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例如,针对个体兴趣差异不同,在讲《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课中,安培力方向的判断,通过实验增加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按照图的装置进行实验。(1)将实验装置接通电源;(2)改变电流的方向;(3)调换磁铁两极的位置来改变磁场方向,发现安培力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三者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通过认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通电导线受安培力方向和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存在着一个规律―――左手定则。
2.高中物理中要重视开设差异性的教学情境
老师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物理知识来建立一个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老师通过设立一定的情境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包含其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学习,并且老师还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具有差异性的情境模式,这样就能使所有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特点来主动的学习和思考问题。这样就能满足每个学生不同需求。如讲牛顿第三定律的时候,所用到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绳套、磁铁。老师将学生按照原来的物理知识准备水平分成几组,每一组都有老师设计的课堂学案。第一组物理水平较高的,学案上要求:利用所给的器材,自己设计操作实验,并总结得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第二组物理水平中等的,学案上就可以有提示,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来完成实验,并通过总结得出结论。而物理水平较差的同学,老师可以将整个实验过程写在学案上,学生按照学案进行实验,最终总结出结论。这样分层次的设计,尽可能的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自动动手实验,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总结的能力。
3.教学中重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差异性的评价
老师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每个同学的个体差异,针对其差异来使学生朝着符合学生特点的方向去成长发展,正是不同的同学有着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以及知识体系,老师要对于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对其进行有差别性的评价,在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针对其学习的能力以及技能的提高,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生活情感以及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动。总之,高中物理教学要重视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重视个体的不同的差异,才能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种心理观念的转变,学生要在课堂中成为主角,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老师在课堂中由原来的灌输式教学变成引导性的教学,点拨和指导,并且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篇8: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领悟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领悟论文
一、夯实基础,教好第一遍
(1)明确目标合理定位,高标准落实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起点、目标,教学起点必须为绝大多数学生所能接受,较难题目给予删除(如系统问题,小球下落中的多个过程问题涉及摩擦力暂时放弃)。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中涉及基础知识的问题不惜多花时间和精力。题目不重复训练,同种类型要加强变式训练,直到学生掌握为止。严格控制难题题量,确保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内涵的充分思考、精确分析和教师辅导时的讲解深刻到位。
(2)关注全体,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物理教学中要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物理学业状况,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非智力因素的发挥。如对部分学生存在的不专心听讲问题,物理教师要主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不可依赖班主任来处理。这样的努力也使我们尝到了甜头。因为重视全体学生,学生课堂关注度提高,师生配合度更融洽,课堂教学流程更为顺畅(如学得不好的学生我们会找他们面谈,经常给予鼓励,尤其是阶段性检测,找班级最后10名的学生谈话,最后落实每个星期至少整理两道题,利用课余时间给老师检查,每次阶段训练一样操作,累积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一直整理到最后)。在教师的长期努力下,班级学困生人数在减少。同时,教师对学困生的关心和帮助更广泛而深入,因为经常与学困生交流,学生中喜欢物理学科的人数更多了。
(3)熟悉教材中的课本内容,教学要求落实充分到位。导学案进课堂是我校主持的省级教改课题,导学案的编写要利于学生的预习,开启学生的思维(对于导学案我们要求简洁明了,让学生预习之后能做)。因此,教材内容应成为学生的第一手学习资源,教师要十分重视教材的利用。具体做法是:
①引导阅读教材内容,弄清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
②阅读课本中物理学史,帮助学生留下初步的印象。
③重视物理定律、定理的推导过程,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对该规律适用条件的认识。
④重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的教学,讲清实验中蕴含的方法和思想。
⑤认真做好课本上习题、思考题的训练和讲评,做到书上练习不留空白,全部过关;内容覆盖上努力做到不留空缺,到边到位。
(4)精心安排学生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训练效率。训练是提升学生思维深度、落实物理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安排适量的训练,我们备课组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达成了共识:
①改变传统练习模式,化整为零,将练习小型化,向课堂要训练时间。学生做过的大的训练并不是很多,但小的练习数量十分可观。如我们平时三五道题可以训练,5分钟、8分钟、10分钟也可以完成一次练习。
②在减少题量及难度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保证训练的密度,减少训练的间隔时间。
③训练题目以小题为主,平时尽量少用难题。
④及时批阅,有效讲评,保证训练的质量。小型化的练习保证了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阅卷和分析,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讲评和小结,这样的讲评很有效率也很节省时间。
⑤及时反馈,重点问题反复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重视对错得多的题目进行一些巩固训练,并对有些重要题目稍许变化一下以后再进行二次甚至三次训练。事件证明,成效是较为令人满意的。通过上述的几个重要举措,新课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浓厚兴趣和学习热情,并能有效克服学生可能产生的.对高中物理学习的畏惧感,避免将来复习中的事倍功半的“炒冷饭”现象。这样,就能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落实,解题得分点不断增多,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二、重视习惯,以习惯促提升
(1)从头抓起,细化高中物理学习习惯常规要求。
我们从听课、回答问题、记笔记、作业格式、书写规范、练习考试要求、课后回顾复习、自我消化整理等方面都提出了统一、详细的要求。同时,对学生行为习惯我们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与指导:
①课前自觉准备、积极预习的习惯。
②完整的听课笔记并有用红笔注明重点、难点的习惯。
③对练习中的错题用红笔进行练习订正的习惯。
④训练后小结错误原因的习惯。
⑤快速解题、独立练习的习惯。
⑥及时整理、阶段消化的习惯。
⑦课后积极讨论疑难问题或者主动向老师提问的习惯。
⑧乐于回答提问、积极上黑板板演的习惯。⑨规范答题、保持卷面清晰的习惯。
(2)思想动员,常抓不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也会在一段时间后出现反复甚至倒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之间会经常性地相互研讨、分析目前学生的状况,及时交流各自的好的做法,相互借鉴好的做法经验。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好的典型加以推广,并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一些不良倾向。
(3)关注个体,不放弃学困生的习惯养成。耐心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指出良好学习习惯对一个人高中物理学习的影响十分重大。
①具体指导,关心帮助到位。
②典型引导,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③重点检查,严格要求不放松。按照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少数学困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上课巡视的重点、检查听课笔记的重点、作业练习面批的重点及上课提问的重点。
④常抓不懈,避免反复。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不良习惯的纠正也是艰难的。当我们把教学成果的提升措施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习惯、学生学习基础障碍的扫除、学生学习的再生能力的成长上来,我想,高中物理的学困生会越来越少,他们的物理成绩提升空间会越来越大。
篇9:幼儿园管理中怎样处理家园关系论文
幼儿园管理中怎样处理家园关系论文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学校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对此,通过努力,我园实现了家园沟通顺畅有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共同分担教育责任,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然而,在开学初,我却遭遇了这样一群特殊的家长……
一、忧心忡忡
开学前,我拿到了我们班小朋友的名单,都是有过苗班经验的孩子,家长也都是已经有过和老师沟通经验的,我想,家长工作相对而言要比新生班更容易。
然而,在我家访到昊昊家时,我发现他的爸爸妈妈不但已经认识我们了,能清楚地喊出我们的名字,还知道我们接下来会去哪一家进行家访。我不禁好奇,他们怎么会认识我们?又怎么会知道我们的行程呢?我的疑惑还在继续,这样的情况在接下来的家访中屡次出现。到底怎么回事呢?成成的妈妈给了我们答案 :原来我们班的大部分小朋友都是来自于苗苗园的同一个班级,妈妈们私底下建立了一个微信群,组成“妈妈团”,经常在群里交流孩子近况或相约一起出去游玩,各个孩子和家庭之间互动得比较频繁。因此,从我打第一个电话和家长沟通开始,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了孩子所在的班级和班主任。
我不禁有些着急 :妈妈团到底由哪些家长组成?她们会在背后怎样评价我们两位老师?她们又是怎样看待我们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呢?接下来我又该怎样开展家长工作呢?
评述 :我们班出现了一个班集体之外的另一个小集体--“妈妈团”,这对家长工作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这个特殊的群体不同于以往的家长工作,和一个家长交流也许代表着和妈妈团所有的成员在交流,因此,我们要注重自己的沟通方式和语言表述,将正确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其次,妈妈团的心会比较细,会更注重细节,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工作落到细处、实处。同时,我们发现成成的妈妈是“妈妈团”的“团长”,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和成成的妈妈进行沟通,让她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参与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用她的影响力来感召其他的家长。
二、雪上加霜
为了更好地开展家长工作,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增进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我们在开学之前召开了家长会,针对我园人格课程、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本班事务性工作等方面和家长们进行了沟通。
在家长会上,“妈妈团”的一位妈妈提出是否可以建一个班级的微信群,同时建议由“妈妈团”的“团长”担任群主,老师将班级中需要家长配合的通知发送给“团长”,再由“团长”在微信群中进行发布。听到家长提出这样的建议,我不禁有点儿生气,这样的建议几乎就是将教师隔离在家长之外,极大地减少了我们和家长沟通的机会,弱化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若是这样,这个微信群的建立会阻碍家园沟通,增加家园沟通的难度。
到底该怎么办呢?一方面家长的意见不能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如何让家园沟通更便利更迅捷呢!经过思考,我决定自己建一个属于我们班级的QQ 群,由妈妈们推荐的“团长”和两名对我们的工作支持又热心的“爸爸”一同担任管理员,就这样,我们班的 QQ 群正式开张啦!
评述 :家园沟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更愿意将家园沟通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因此,在起初的生气之后,我冷静下来,想出一个能兼顾教师和家长的方法,建议班级 QQ 群,就像“班级官方”认证一样,保证了 QQ 群中消息传递的准确性,“妈妈团”的“团长”担任管理员让“妈妈团”的家长们安心,其他爸爸管理员的加入兼顾了其他家长,其“男性”的.特征也为班级管理提供了和女性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使得班级活动可以更丰富。
三、柳暗花明
我们的 QQ 群建立好了,一周过去了,我发现,我们的 QQ 群不“热闹”,除了我们会发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消息,其他人都在沉默之中。这样下去可不行,QQ 群不能发挥他的作用,不能成为教师-家长互动的平台,QQ 群的存在就毫无意义。
于是,我每天都将孩子活动的照片上传到群相册。慢慢地,申请加入班级 QQ 群的家长越来越多。接着,我陆续将一些育儿经验和教育小散文分享到群公告中,比如 :《孩子,你慢慢来》《牵着蜗牛去散步》《亲子阅读小书单》……这些文章似乎是激发了家长的共鸣,大家都不禁点赞,纷纷讨论起自己的教育观点和行为,述说着自己遇到的问题,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述评 :“妈妈的目光永远追随着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充分把握这一规律,抓住家长的心理特点,将孩子活动的照片及时更新到班级 QQ 群,满足了家长们对幼儿园活动的好奇、对自己孩子活动情况探悉的渴望,同时,这又让班级管理更透明、更人性化,班级管理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家园共育迈出重要的一步。
四、收获惊喜
开学三周,我和“妈妈团”似乎都在无形中改变着。一天晚上,我接到一条信息 :“老师,我们妈妈团想给教室里添置些东西,你看我们买一个金鱼缸过来养几条小金鱼,可以吗?”我一看,连忙回复 :“太好了,教室里来了新朋友,孩子们一定会很开心的!”就这样,我和“妈妈团”开始行动起来,我在教室创设出一块适合孩子们观赏金鱼的区域,并进行布置和美化,而妈妈们在花鸟市场挑选鱼缸和金鱼。一切都在静悄悄地进行着,放学后,妈妈们合力将金鱼缸搬到了教室,并带来了鱼食、增氧棒、换水器。第二天早晨,当孩子们陆续来园后看到教室里的新伙伴,都不禁开心地跳了起来。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小金鱼,我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小金鱼,了解金鱼的种类 ;一起喂养小金鱼,知道金鱼的生活习性 ;一起用各种方式表现小金鱼,感知金鱼的美丽 ;一起和金鱼说说悄悄话……就这样,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围绕着小金鱼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述评 :家长们常会对老师说 :“你们是专业的。”这并不是一句笑谈,也不是一句调侃。老师之所以成为老师,首要条件就是“专业”,专业的思想,专业的素养、专业的精神……因此,当家园共育出现“破冰”时,要转变思想,及时把握机会,化被动为主动,为孩子创设更多成长的机会,进而获得家长的支持和敬佩。
五、携手并进
国庆节快到了,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国庆节的由来,感知国庆节的意义,我们准备开展“我为祖国妈妈做生日面”的活动,通过揉面、搓面、品面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献上自己的祝福。
这次活动可不可以改变形式,让家长们参与进来,成为家园共育的一次范例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在QQ 群和班级平台发出邀请,呼吁有做面食经验的家长们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来共同制作生日面。在消息发出后,我很快就收到了“妈妈团”团长的消息,她报名参加,并还带来了其他五位妈妈。就这样,我们的助教团很快就成立了。我和妈妈们一起商量方案、确定流程、准备食材……9月 30 号,活动正式开始啦,妈妈们带着锅碗瓢盆和一盒盒的食材来到教室,他们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做得专心致志。当美味的生日面热气腾腾出锅时,孩子们一边品尝着面条一边用稚嫩的话语说着 :“菠菜吃了有力气,豆芽是代表如意、百叶是长命百岁……”
述评 :如何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教育,更好地配合老师的工作,让家长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体验一把“老师”是个很重要的方式。因此,家长助教正逐渐成为家园共育的潮流。它不仅能让家长们充分意识到教育好孩子并不只是幼儿园的事,形成了相应的共育观念,还能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长的职业、特长、阅历对幼儿园来说就是一笔丰富的资源,能极大地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遭遇“妈妈团”,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中让我从愤怒到淡然、从担忧到理解、从怀疑到信任,让我更明白了教育的意义,也让我更理解了家园共育的内涵。但我知道我和“妈妈团”的故事才刚开始,精彩还即将继续……
参考文献 :
[1] 唐海燕 .“牵手科研 幸福成长”[J]. 人民教育 ,,(10)。
篇10: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探讨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探讨论文
提问策略是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实现了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摄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必要途径。教师通过科学的设计问题,并且把握时机向学生提问,能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下,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夯实语文基础,促进学生与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问需坚持的原则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①实用性原则。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需要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师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语文知识掌握的情况。因此,在提问中,教师需要坚持实用性的原则。②与学生学习能力匹配性原则。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坚持与学生学习能力匹配的原则。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语文学习能力不同,进而对于知识的理解速度和理解程度也不同。针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也应该低,如果提问的难度过大,将导致这类学生无法回答出问题,也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不利。而针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也应该较大,以扩展这类学生的思维,实现语文学习上更大的突破。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提问,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高质量的完成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任务,具体的提问策略包括问题的设计策略、提问的时机策略以及问题的总结策略等。具体分析如下:
1.问题的设计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提问之前,需要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而这也是提高提问效果的重要保证。在问题的设计方面,教师主要应结合本堂课实际的教学内容,从中提炼出相应的知识点,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进行问题的设计,而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回答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教师通过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能够提高提问的效果,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提问下,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语文问题的时候,还应该设计多个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最佳的语文学习效果。
2.提问的时机策略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把握提问的时机,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将无法将提问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而在把握提问时机方面,教师需要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①教师在讲述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应给予学生3分钟左右的时间理解和消化,然后提出与此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采取这种提问时机的依据就是在学生理解完知识点之后再思考相应的问题,其思考的效率会更高,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②在本堂课的所有知识点都讲完之后,教师还应该提出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就是将本堂课所讲述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快速的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当中,以实现最佳的解决效果,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3.问题的总结策略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还需要对问题进行总结,而问题总结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学生了解自己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对问题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学生回答的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正确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存在着哪些不足,日后需要怎样的改正等等。教师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问题的总结,能够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和科学指导下,能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不断进步。提问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环节。教师通过提问,能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使学生了解到自身在语文学习中还存在着哪些薄弱环节,通过有效的解决,确保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使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
篇11:谈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论文
谈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论文
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经常会在总结的时候问这样一个问题:
“谁能说一说,要想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学生对这个问题几乎一致的回答是:“必须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小学数学课堂上,这样的师生问答非常普遍。教师问得好,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形成正确概念;问得不好,就可能禁锢学生的思维,甚至导致学生形成错误概念。
前面这一问一答,连起来说,就是:要想求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必须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这个结论或许会使学生形成这样一个思维定式:只要遇到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就必须先求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如果求不出底和高,自然就求不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一来,学生如果遇到下面的问题,可能就无从下手了。
问题:在下图中,三角形ABE的面积为24平方厘米,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翻阅一些《小学数学教案选》发现,类似提问还比较普遍,比如:
●要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就必须知道这个长方形的什么?(答:长和宽)
●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在什么条件下存在三分之一的倍数关系?(答:等底等高)
●要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就必须先把它化为分数。
为了说明这种语言的问题所在,下面我从逻辑和数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逻辑的角度看,一个命题(在逻辑学中称为“判断”)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它的逆命题与它的否命题是等价的。但命题与它的逆命题和否命题并不等价。这就是说,一个真命题的逆命题和否命题未必是真的。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可以知道命题――如果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则可以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真的/:请记住我站域名/。其逆命题和否命题分别是:如果可以求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一定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如果不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就无法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的结论与原来的命题并不等价。老师将求解面积的一条途径简单化为唯一途径,极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误认识。事实上,能用公式求出面积的平面图形是很少的,更一般的方法是寻求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前图中,只要看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三角形ABE面积的2倍,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在数学中可以看作是一个函数关系。函数通常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依赖与制约关系,体现的是当自变量确定的时候,因变量随之确定。反过来却不一定成立,就是说当因变量确定的时候,自变量未必随之确定。
在“面积=底×高”这一函数关系中,底和高是自变量,面积是因变量,当底和高确定的时候,则面积随之确定;反过来,当面积确定的情况下,底和高未必能够确定。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考。因此不妨把提问设计得宽泛一些,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如果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也许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1.如果两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那么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2.如果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3.在同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底、高、面积三者满足什么关系?
第一个问题体现的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制约,也就是函数的确定性;学生对第二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初步体会因变量对自变量不具有这种确定的制约,只能得到两个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乘积相等;第三个问题相当于对前两个问题进行了综合和总结。学生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和讨论,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可以经历逻辑思维的训练以及函数思想的渗透。
任何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都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或多或少地对学生产生着影响。因此,教师无论具备了多么先进的教育思想,采用了多么先进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慎重地对待课堂上教学语言的设计,特别是“提问式”和“结论式”的语言,一定要做到“慎之又慎”,即使小学教学也不例外。
篇12: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论文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论文
【摘要】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问时需要做到:有效性、针对性、启发性、注意方法、多倾听、适当的激励和表扬。我们注意探索提问的技巧,用提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找到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就可以做一名富有效率的受人爱戴的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关键词】数学;教学;提问;技巧
数学是一门特别需要思考和分析能力的科学。思考和分析能力,我们又只能在数学教学去努力培养。在培养思维能力方面,提问在教学中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技巧,尤其是在当今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所谓“提问”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围绕一定范围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对学生提问,再由学生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提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谈谈笔者的肤浅看法。
1.有效性原则
最初的有效教学,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讲授”的时候,“接受学习”就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使命是“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地接收知识”。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老师一系列焦急的询问:“听清楚了吗?”、“听懂了吗?”,好像学习倒成了一种欣赏和练习“听”的艺术。有效地提问就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以达到提问的目的,体现提问的有效性。
2.针对性原则
提问是有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否则,就会大大地降低你的课堂效率,所以,我们提问前要弄清楚:提这个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有多少学生能够回答,可能得到解决些什么样的答案,错误原因何在,如何纠错,与该问题相关的知识或方法有哪些,等等;因此,我们绝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盲目地提问;而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
3.启发性原则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出的问题可能需要有所暗示,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教师也不要急于纠正,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再次启发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尽可能自觉地加以纠正,教师所提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思考,对学生有所启发。
4.提问要注意方法
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就是力量,方法就是智慧。”美国哈佛儿童教育学家尼普斯坦说:孩子的表现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时,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老师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去激活孩子的智慧和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例如,我们在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就可以这样提问:假如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互相垂直,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若改为“邻边相等”呢?除了边的改变,还可以怎样改变条件(比如角、对角线等),使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变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有些什么样的具体改变?把这些条件组合起来,形成的特殊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这样的有效提问,发散了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
5.提问后要学会倾听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问题一般会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唯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会丢失自己,迷失自己的方向——大人们为我设计的道路,总是让我迷路。退一步说,毕竟学生的许多想法和点子都是有道理的呀,你不仔细倾听,怎么能了解学生呢?。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
6.适当的激励和表扬
教师不只是教授知识,更要传播人生的信念。当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后,无论其答案正确与否,都应适当地给与学生适当的鼓励或表扬,哪怕他的答案一无是处。只有这样,你以后的提问,才会得到积极响应,你在课堂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充分的信任感。
7.做一名富有效率的教师
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导向者”时,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数学学习的“发现者”和“建构者”。为了使我们的授课更加富有效率,我们在课后还得有反思。也就是还得多对自己提问:这堂课的得失在哪里?下一次我会怎样改进?
总之,虽然教学无定法,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遁,提问没有现成的办法,但也得注意一些基本技巧。愿我们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继承先辈们的宝贵遗产的同时,努力探索,多多实践,注意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效率,振兴国家的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13:幼儿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论文
幼儿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论文
语言教育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工作,肩负着激发幼儿语言天赋和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任。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提问效果。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幼儿语言教学经验,主要阐述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和经验丰富的幼儿语言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语言训练,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提问在幼儿语言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合理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锻炼幼儿的语言思维,开启幼儿智慧之门。同时,提问还是幼儿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纽带,可以增强师生联系,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提问,提高幼儿的语言意识
幼儿的语言正处在不断发育的初级阶段,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的时候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设计提问内容,避免提问内容过于复杂,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还要避免提问内容过于简单,不能有效地启发幼儿的思维和智力。提问要把握好尺度,找准提问的.关键点,从而发挥提问的作用。
笔者认为在语言教育的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进行提问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学习新知识之前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找到与旧知识的连接点,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对新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教学中,这则故事诙谐幽默,通过描述两只老鼠的不同经历,反映了城市和乡村的不同生活。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幼儿播放动画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然后教师进行启发式提问:孩子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大家猜猜是谁?此时大屏幕出现两只老鼠的图片,幼儿会顺势说:两只老鼠。
然后继续提问:我们一起学习过《猫和老鼠》的故事,那么你们知道老鼠最害怕谁吗?学生齐声说:猫。幼儿教师继续说:今天请来的两只老鼠分别来自城市和农村,我们要怎么称呼他们呢?学生说:叫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本次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提问,让幼儿有话可说并且学会倾听。
二、在语言教学的重点处提问,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
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发散幼儿的思维,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在对幼儿进行提问的时候更需要层层递进,挖掘知识点,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幼儿主动探究,让幼儿更好地驾驭语言知识。在实际语言教育工作中,经常会有幼儿教师提问一些固定答案的问题,比如“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这样的提问毫无意义,不仅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容易使幼儿对课堂产生反感。幼儿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并且给予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积极活跃课堂氛围,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参与热情。比如在《五彩生活》语言活动中,幼儿接触过各种颜色的水果,所以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更加踊跃。
教师可以选择贴近幼儿认知水平的问题进行提问,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问:孩子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说说这些水果都是什么?幼儿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答案也五花八门。有的幼儿说红色的是草莓、樱桃、红苹果,有的幼儿说黄色的是橘子、橙子,有的幼儿说绿色的是西瓜、青苹果。这样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也在教学互动中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发展幼儿的语言天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幼儿教师不懈的努力与探索。
三、在幼儿的疑问困惑处提问,拓展幼儿的语言思维
新《纲要》中提出:“幼儿的语言发展与他们的情感、经验、思维、能力等紧密相关,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通过互相渗透和配合给幼儿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在教学时,幼儿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因为幼儿遇到疑问或者困惑时,能够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的提问要具有承前启后,环环相扣的作用,不断拓展幼儿的语言思维,加深幼儿对思维对象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能力相对弱一点的幼儿,要适当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让每个幼儿都能经过思考回答出问题,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如《百鸟园》语言活动,教师设计了大树和许多小鸟的场景。让幼儿通过观看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视频资料,对语言活动产生兴趣,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在欣赏的过程中幼儿会非常认真和仔细,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大屏幕。当欣赏完资料以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复述看到的内容,并且与幼儿进行互动,增强课堂氛围,提高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然后教师可以提问:小鸟有名字吗?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为大树上的小鸟取个好听的名字。这就刺激了幼儿的求知欲,进而说出各式各样的名字,有的说“五彩鸟”,有的说“彩色鸟”,有的说“彩虹鸟”。
四、在引起联想和想象处提问,奠定幼儿的语言素养
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很独特,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语言活动时需要引导幼儿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此巩固幼儿的语言表达方式,奠定扎实的语言素养。幼儿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改变幼儿被动回答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幼儿真正活跃起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还要注意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反馈信息,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
幼儿的可塑性强,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去鼓励幼儿勇于实践,培养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比如在《鸡和小鸭》语言课上,幼儿教师首先声情并茂地给幼儿讲故事,当讲到小鸭不小心掉入一口枯井时,幼儿教师把握契机,让幼儿去讨论怎么才能够救出小鸭子。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在电视里学来的方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让小鸡去找小鸭的爸爸”,有的说:“找警察叔叔来帮忙”,有的说“找一条绳子把小鸭拉上来”,更有小朋友受到《乌鸦喝水》的启发,说:“在枯井里灌满水,小鸭子就会游上来。”这节语言课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发展,由此可见,在进行提问的时候要结合现实生活,为幼儿构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篇14: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十种关系
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十种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课堂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课程标准中教育理念认识的偏差,或出现了模糊的认识,未能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一些关系,这对我们的教改而言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
一、学习语文知识和育人的关系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基本功能和性质的重新定位,突出了语文教育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价值取向。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不能把它当作附加任务。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在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去领悟语言文字深处社会的繁荣昌盛,民族的荣辱辛酸,个人的悲欢离合。但是,语文课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审美情趣、创造力、道德情操等方面影响和感染,应该在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中完成。语文课不是文学课,我们无需过多地进行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分析,去进行文学知识的传授。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感染人和熏陶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获得教益。我们要坚决反对那种“穿靴戴帽”的做法。
二、学习语文和其它学科知识的关系
语文是一门包含着社会知识、自然知识以及生活知识的学科。但语文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语言形式,而不是文本所负载的`内容。语文就是语文,它绝不是各科知识的“大拼盘”,也不是其它学科的“保姆”。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的现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还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教《司马光》,就着力于引导学生想出更多更好的救人办法,且美其名曰让学生扩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太阳》一课,就以延伸课外的名义,用大量的时间组织学生探讨太阳的种种知识。
新课标指出,要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之间要加强整合,提高教学综合效益。但加强学科间的整合,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目标为依据。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是为了整合而整合,不依托课文内容,不凭借语言文字,不引导学生潜心领悟,纵然课堂热热闹闹,学生积极参与,可学生思的启迪、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以及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也都统统只是美丽的流星雨。像《太阳》这类常识性的课文,我们应把品味课文的精彩语言以及怎样用语言来介绍说明事物的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文本和资源引进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师都意识到教材已经不再是学生惟一的学习资源,仅凭一本书、一篇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逐渐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恰当地引进与课文相关联的信息,为课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架设桥梁,构建认知框架,改变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如,一教师在教学《赠汪伦》这首古诗的时候,课前让学生去搜集有关送别的古诗,在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课文比较这些送别诗的内容及内在感情的差异,让学生领悟诗的意蕴和情愫,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深切感悟淳朴高雅的友情。通过这样的拓展,学一篇带一串,使得语文课由平面走向立体,由封闭走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但是,对资源引进,一定要做到主次分明,适可而止,不为资源所困。我们不能连课文都还没有认真研读、感悟,就把课本扔在一边,过早、过多、过滥地补充其他内容,让学生不着边际地去阅读。
四、探究与接受的关系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一提到学习方式的转变,许多老师马上就会想到“自主、合作、探究”,并常常把“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接受式”学习方式对立起来,致使语文教学中许多无法或无须探究的问题也交给学生自己解决,不仅教学速度慢,而且效果差。
[1] [2] [3]
篇15:高中物理教学中科普的渗透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科普的渗透论文
一、渗透物理科普知识,明确物理教育目标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他们往往只局限于课本内容,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很难得到发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对课本知识有所了解,而不知道该怎样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高中理科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应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科普知识,明确物理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科普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万有引力与航天”时,教师应该在其中渗透相应的科普知识内容.因为这部分知识和科普相关,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在“万有引力”提出之前的被当时人们所接受的相关理论,如“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等.当然,其中还涉及“航天”的知识,教师可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科普.教师可以这样说:“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飞天’梦,而这一梦想在现代的航天事业中得以实现.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从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开始,中国开始踏进国际航天领域.”教师对这一内容进行科普,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兴趣.由此看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物理科普知识,可以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二、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中的科普知识,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教材上的有限知识,或者偶尔会参照练习册上的内容对物理知识进行拓展.由于物理知识涉及的内容较多,教师这样的讲解显然是不够的.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高中理科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中的科普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这些课外书籍中的科普内容,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和科普内容紧密结合,从而丰富物理教学的外延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物理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例如,在讲“电磁原理”时,教师可以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中的科普知识对其进行讲解.由于这部分知识和“电磁原理”相关,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与“电磁原理的应用”相关的课外书籍,如“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原理”等.通过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电磁原理,磁悬浮列车可以悬浮前进.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结合该原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使学生从中了解相应的科普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物理学习.由此看来,高中物理教师应该主动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中的科普知识,让学生根据科普知识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结合物理实验和科普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通常只是讲述其过程和原理,而没有对其在现实中的一些应用加以说明.学生虽然通过物理实验能够对相应的知识点加以了解,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物理水平.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高中理科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应该有效结合物理实验和科普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利用科普知识加深对于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应该有效结合物理实验和科普知识.针对“摩擦力”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实验.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将瓶子的盖子盖好.然后用力拧瓶子的下端,让瓶子的下端产生变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快速拧开瓶盖,就会发现瓶盖飞出数米的距离,同时瓶口处还出现了“白雾”.在这个实验中,教师结合了科普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内容.当然,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力和压强”的关系进行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物理实验和科普知识有效结合,学生能够加深对于所学物理知识的印象,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综上所述,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使高中物理教学效果不理想.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高中理科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教师应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讲述科普内容,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加深他们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物理水平.首先,教师应该渗透物理科普知识,明确物理教育目标;其次,教师应该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中的科普知识,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最后,教师应该有效结合物理实验和科普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 地理教学论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问应处理的关系的论文(共15篇)】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微探论文2022-12-17
高中可持续发展地理教学论文2022-07-29
地理教学论文1500字2023-03-16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论文2023-01-01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的论文2022-04-30
高中生物教学小论文2022-08-27
地理教学新论论文2022-10-10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论文2022-11-26
硕士论文答辩2024-01-15
[高中生物论文]高中生物新教学大纲特点浅析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