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论文(推荐19篇)由网友“很努力”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音乐教学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音乐教学论文
融合时尚音乐形式进行音乐教学的尝试
摘要:音乐课堂上如何更好的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善于创设“学”的空间,从学生身边出发构建知识。
本文笔者结合不同阶段时尚或经典的音乐形式进行教学的尝试,探索两者合理的整合,让课堂更有效,更具张力。
关键词:时尚;探索;时代
在音乐的世界里,每个学生每个时段都有自己追求的最美最时尚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形式。
下面笔者就现阶段时尚形式,针对近期初中音乐教材尝试以下探索。
一、从“大家喜爱的音乐节目”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一段的音乐节目中属“中国好声音”最受欢迎,无论是专业的音乐人士或非专业的业余爱好者,都对此节目青睐有加。
当然,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对第一季专业演唱者刘欢导师印象深刻,更对庾澄庆大胆改编歌曲的风格很是着迷。
但印象最深刻的要数那一首首动听的歌曲。
一堂好课务必使学生主体尽可能发挥作用,思维积极。
学生心眼顿开,形成一种欢悦的课堂气氛,那么有效的课堂教学已成功了一半,笔者就初一草原牧歌和初二补充歌曲《鸿雁》结合进行如下尝试:
记得中国好声音里有位来自蒙古的选手唱着这样动人的一首歌《鸿雁》,笔者在教授初一《蒙古牧歌》的时候,以此作为导入环节,用视频导入,刺激学生听觉、视觉感受。
用学生熟悉的知识构建导入,形成了良好的开端,进而让学生产生想探索蒙古歌曲风格的欲望,学生主动性积极发挥,课堂效果较好。
二、从“经典影视作品”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音乐就在我们身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的空间。
记得听过区里开课老师上的课《友谊地久天上》,经典的电影《魂断蓝桥》和教学中的歌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教师的教学设计:欣赏加演唱两条主线清晰并相互联系,层层深入,根据音乐在影片中的出现,演唱要求也各不同。
当影片播放男女主人公浪漫、温馨烛光晚餐,音乐从二拍变到三拍,学生了解三拍有特有的舞蹈节奏,结合影片华尔兹的舞步,演唱《友谊地久天长》:离别的车站,男女主人公还未来得及道别,车已开远,女主人公望着远去的火车音乐响起。
表现女主人内心的遗憾和对男主人公一路平安的祝福。
它渲染了人物的情绪,深化了影片情节,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三、从“专业音乐频道及专业的娱乐节目”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
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性的设计课外作业或者引用课外有力资源,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去收集各种所需知识。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把电视上一些音乐专业节目和我们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整合,让课堂更具张力。
CCTV有个专业的音乐频道,分别邀请国内外在音乐领域的弘扬和传播中颇有建树的专家,教授,学者,用极具个人魅力的语言特色和讲述方式,
来阐释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将专业的艺术知识与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相结合,让广大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经典的音乐表演。
节目多样,形式也各具特色,有记录方式的,也有大型的音乐会欣赏等等。
节目里展现了各个时代当时流行的音乐形式及内容。
例: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结合我们的教材,《拉德斯基进行曲》是音乐会每年必演奏的曲目,是与大家互动的环节,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欣赏此曲目时,结合维也纳的音乐会,
让学生从课堂一下延伸到课外,从节目、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一起领域此曲的魅力,原来课本中的音乐在我们平时的电视节目中亦可以听到。
柏林森林音乐会,是在柏林郊外的一个森林剧场举行的露天音乐会。
每年夏季,柏林爱乐乐团都会在这里举行演出季的最后一场音乐会,这座森林剧场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大自然送给音乐爱好者的一件礼物,音乐与大自然的结合,让在场的观众享受清新独特的音乐。
教学中的诸多交响乐里面都有演绎,许多重量级指挥家都会在那登台献艺,且每次音乐都有相关的一个主题,例“狂想曲与舞蹈”、意大利之夜等。
课堂中既可结合教学内容,亦可让学生从课堂领域不同形式的欣赏《柏林森林音乐会》里的交响乐,并延伸相关类型音乐。
节目《音乐告诉你》的人物传记用时尚且富有简介的介绍,相信放入课堂可帮助学生用通俗的故事理解记忆作曲家,使其变得简单,帮助记忆。
《音乐告诉你》的民乐环节,结合我们教材“天上之音”,节目中会以原汁原味的方式呈现新疆歌曲,同样也会运用新民歌,新的音乐方式,结合现代音乐诠释音乐,
例如《青春舞曲》谭晶演唱的新民歌方式,就融入了现代和西方元素,加人大提琴等乐器,诠释了新的《新春舞曲》。
同样,在课堂教学中也可借用此法,发挥学生主动性,对歌曲进行创编:改变音乐要素,融入各种节奏特点等加以创编。
有这样一个娱乐性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用轻松欢乐的氛围和搞笑幽默的形式在传播某个领域的一些专业知识,把专业的知识以一种轻松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让大家在愉快,轻松,诙谐的方式中接受专业的知识的过程。
其中一期《音乐天才少年》,节目在介绍学习西方乐器的成就外,同时也用通俗、幽默的方式介绍涉及到的乐器:萨克斯,到底是属于铜管乐器还是木管乐器,很多资料里两者都有提及。
节目中的介绍让学生好记且概念清晰易懂:“萨克斯既不属于铜管,也不属于木管(它没人管),事实上它是一种黑人乐器,由AOTO(和欧特曼同音)发明。
萨克斯音色很有磁性,常用于结合乐队单独演绎某作品。
例《狮子王》主题曲。
初一有个影视音乐欣赏《眺望你的路途》,教材用意设计此作品,是想让学生从影片中学会欣赏合唱、鉴赏合唱,并了解合唱的相关知识。
同样的天天向上节目中也涉及此作品,节目有一期请了《放牛班的春天》原班人马,在节目中不仅展示了当年影片中的歌曲《眺望你的路途》,更让大家亲切的欣赏到法国小朋友用不是很熟练的中文演绎了《橄榄树》合唱作品。
除此以外,现场还通俗易懂的教观众如何挑选、分辨合唱里的声部,再现了影片中的挑选片段。
此类节目是资料,更有利于帮助教师顺应时代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思路,使音乐课堂更具魅力。
总之,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从学生身边构建知识,结合时尚流行元素融入课堂,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又可以融合时代元素,发现其中的联系,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享受音乐的魅力。
篇2:音乐教学论文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摘要]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因此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育,使小学生的心灵、品格和情感都受到有益的影响,继而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小学生的情感,还会促使小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方法而展开具体的论述。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学科,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教学效果明显,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法,很容易让小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产生与之共鸣的情感,这种情感与作品息息相关,并且随着作品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
德育的渗透,潜移默化让学生产生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情感,这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充分挖掘音乐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音乐教材是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途径,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都是通过层层筛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因此音乐老师要善于利用音乐教材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例如,在《保卫黄河》这首音乐作品中,音乐老师不仅教会学生音乐的旋律,更要让学生掌握这部作品的思想和内容。
篇3:音乐教学论文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教师要深入认识流行音乐并加强对流行音乐教学的重视,将流行音乐作品巧妙融入到音乐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发挥流行音乐多层面作用,引领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课程知识,在发展音乐思维能力中塑造健全人格,科学促进综合素质发展,提升音乐教学革新成效。
一、结合学生音乐兴趣点,利用现代技术引入流行音乐
将学生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新课标对高中音乐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转变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结合班级学生音乐兴趣点,科学选择并利用现代技术引入流行音乐,为音乐课堂增添新的元素,有效展开流行音乐教学,借助流行音乐作品,点燃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增强音乐课堂参与程度,为实现音乐教学目标埋下伏笔。以“描写母亲的歌曲”为例,在音乐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利用多样化路径,深入了解班级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以及歌手,准确把握教材中“描写母亲的歌曲”歌曲旋律、节拍、内容、风格、主题等,结合班级学生兴趣点,科学选择适宜的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作品,有机整合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懂你》,词作者黄小茂,曲作者薛瑞光,演唱者满文军,用真挚的语言和旋律,诉说了对母亲的热望。包括《母亲》《常回家看看》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现代技术将《懂你》等同主题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课堂,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在图片、动画、声像等相互作用过程中巧设音乐课堂问题,比如教材中“描写母亲的歌曲”和《懂你》现代流行歌曲的区别,包括毛阿敏《烛光里的妈妈》、宋祖英《最美的女人是妈妈》、周杰伦《听妈妈的话》等,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地聆听、欣赏这些歌曲,在对比赏析过程中把握各自内容、主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不同层次探讨、交流,巧借引入课堂的流行歌曲,科学探究课堂问题,在分析、解决过程中对课堂内外以“母亲”主题的歌曲都有新的认识,准确把握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亲自诠释,在具体化歌唱实践中,点燃音乐课堂教学兴趣的同时学会珍视亲情,在完成教材歌曲教学任务中实现有效流行音乐教学。
二、深挖音乐教材歌曲内容,形成良好个性品质
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魅力,内容与形式多样化,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适合引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新课标为出发点,深挖音乐教材中歌曲内容,在把握主要内容、主题过程中将“积极、向上、健康”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课堂,促使学生在欣赏课堂内外歌曲过程中获取音乐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以“描写爱情的歌曲”为例,在这类型音乐歌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方面入手,深挖音乐教材中爱国思想歌曲具体内容,准确解读歌曲主题,并将表达爱情的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比如《思念》词作者乔羽,曲作者谷建芬,演唱者毛阿敏,用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旋律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教师要在把握《思念》流行歌曲内容、主题等基础上,科学整合音乐教材中“描写爱情的歌曲”教学内容,促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促使学生准确理解、掌握教材音乐内容过程中诠释爱情题材的歌曲,在层次化实践中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入其中,比如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深化课堂音乐教学方法与内容,打造高效流行音乐课堂教学,解读《思念》流行歌曲的同时将同主题的其他流行歌曲引入其中,比如王菲《我愿意》、邓丽君《月亮代表我的心》、老狼《同桌的你》,进一步深化以爱情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有效聆听的同时赏析并准确理解歌曲内涵、主题,在分角色诠释歌曲过程中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包括音乐感知力、音乐鉴赏力等,让学生在流行音乐作用下的音乐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完善音乐知识结构体系,发展自身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有机衔接课堂内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全面发展是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强调的重要方面。在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机衔接课堂内外,借助课外拓展延伸课内,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实践平台,在诠释教材歌曲、流行歌曲中巧用自身有限的音乐理论知识,在完成音乐实践任务过程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同时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以“描写朋友的歌曲”为例,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科学衔接音乐课堂内外,在把握教材歌曲内容的过程中合理选择课外流行歌曲,比如《好汉歌》,歌曲粗犷、豪放,生动表现“梁山好汉们”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曲调取自河南民歌素材,可以将其穿插到教材中同样描写朋友的歌曲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班级学生喜欢的其他以“朋友”为主题的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比如费玉清《一生朋友》、庞龙《朋友抱一下》、周华健《朋友》,和教材中“描写朋友的歌曲”内容有机融合,联系课堂内外,巧设课堂教学问题。教师要科学引导、启发学生,在探索、思考、解决音乐课堂问题中准确把握教材中歌曲主题,还能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感染教育,让学生学会真诚对待朋友,学会珍视友谊,正确处理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友情观。以“教材中青春为主题的歌曲”为例,在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我们的纪念册》《友谊天场地久》等同主题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中,还可以把当下电视剧或者电影中以青春为主题的插曲、片尾曲引入其中,比如电影《芳华》的片尾曲——《绒花》,收录于专辑《乡恋》,该歌曲是电影《小花》主题曲,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情深意笃、感人肺腑。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电影精彩片段,在课堂内外多层面结合中引领学生学习教材中以青春为主题的歌曲,在把握旋律、节奏中学唱歌曲并进行诠释,对“青春”有全新的认识,珍惜匆匆青春岁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在整合教材歌曲与流行歌曲的同时,开展同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顺利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引领班级学生进行不同层次音乐实践,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音乐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等,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新课标背景下的流行音乐教学更加有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站在新课标的角度,准确把握深受高中生喜爱的流行音乐作用,结合音乐课程教学情况,以学生为切入点,科学选择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作品,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入手巧引流行音乐作品,在理论、实践两个层次科学衔接中,实现有效的流行音乐教学,科学引领学生感知音乐作品旋律、节奏、内容等,在实践中科学培养音乐“感知、鉴赏、表现”等方面能力,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同时更好地张扬个性,客观呈现新课标背景下流行音乐教学亮点。
参考文献
[1]屈乾伟.浅谈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xx(07):181.
[2]李子军.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xx(11):42-43.
[3]侯高峰.浅析新课标下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中[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xx(14):177.
[4]张舟.浅谈流行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J].北方文学(中旬刊),20xx(12):172.
[5]彭林君.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xx(02):90-91.
篇4:音乐教学论文
摘 要:音乐舞蹈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舞蹈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传统的音乐舞蹈教学是很难达到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的,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对于音乐舞蹈教学中制约因素,简单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且粗略的例举了一些在课堂中能够调动学生对于音乐舞蹈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望能为今后的音乐舞蹈教学中提供帮助。
关键词:音乐舞蹈;制约因素;教学优化;培养积极性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音乐舞蹈在各阶段的教育中发展很快,一些较为新颖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为音乐舞蹈在当代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中带来较为良好的影响。音乐舞蹈教学在陶冶中学生情操的同时,也成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音乐舞蹈教学的方法、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对学生积极性的培养,是一项极为赋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 在音乐舞蹈教学中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
1.教学环境的制约
教学环境的制约,大致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校园的大环境,比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分为、管理者对音乐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等;二是说狭义的教学环境,这里指的是在音乐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硬件设施等等。当前来看,众多学校的音乐舞蹈教学环境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学生不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去全身心投入到对于音乐舞蹈的学习当中去,对于所处学习环境的乏味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音乐舞蹈的积极性。
2.课程设置的制约
当前教育中音乐舞蹈教学方面的发展受到课程的设置影响。音乐舞蹈课程的设置较少,教材单一性以及陈旧性也会对学生在音乐舞蹈的学习中造成影响。虽然当前的音乐舞蹈教师也极力的使教学内容避免陈旧过时,但也难以改变教学课时制约的现状,教学形式上的单一,以及模式的不足,导致在教学的内容上,往往学生们刚调动起积极性,课时就已经临近尾声,无法真正融入到音乐舞蹈艺术的乐趣中去。
3.师资力量的制约
在音乐舞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教师个人水平和业务素养的影响。综合实际情况来说,在目前的教育中,音乐舞蹈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与关怀,因此,师资力量的建设与配置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于音乐舞蹈的兴趣。这样一来,即使校园中有大量的对音乐舞蹈有爱好以及富有天赋的学生,但是在师资力量以及课时的设置中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就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了学生在音乐舞蹈学习中的积极性。
二 音乐舞蹈教学模式的优化及运用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优化,是音乐舞蹈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保证。可在教材选取上尽可能多的选取内容新颖的适合当代学生学习的教材。在面对教学对象时,要体现出高度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调动学生对于音乐舞蹈学习的积极性。
三 让学生体验音乐舞蹈的乐趣
传统的音乐舞蹈教学课程是比较枯燥、单调的,只是让学生欣赏歌曲、学习歌曲、演唱歌曲,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只是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在枯燥的课堂上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是同学们逐渐的失去了对音乐舞蹈课堂的热情,完全变成了被动的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最大限度的体会音乐舞蹈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并且充满激情的去迎接每一堂音乐舞蹈课,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个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作出进一步的完善,在思想和观念上首先进行改变,不能再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把学生的良好发展作为音乐舞蹈教学中的唯一目的。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做一些游戏,例如,可以将学生以抽签的方式分为几组,进行歌曲接龙,接龙的歌曲不限,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对于接不上的同学进行小小的惩罚,例如表演一个自己拿手的节目,可以是任何方式的小节目,擅长唱歌的可以给大家唱一首歌,擅长跳舞的可以给大家跳一段舞蹈,擅长朗诵的可以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在游戏结束以后,可以让同学们通过投票来选出游戏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同学,在本节课接下来的歌曲学习中担当领唱,通过留给学生更多自我展现的空间来树立更多的自信,调动学生在音乐舞蹈课程中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习歌曲之前,先将歌曲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并且给学生们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积极表达出自己对将要学习的歌曲的理解,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们学习新歌曲的目的。
在舞蹈教学中,可以调查大部分学生都对什么类型的舞蹈感兴趣,进行教授,来提高同学们的乐趣,也可以通过教同学们学习当下比较流行的舞蹈来激发学生们对于舞蹈的兴趣,在课堂的空闲时间可以带领同学们观看国内外比较流行的音乐剧 或者舞剧,来加深学生们对舞蹈的认知范围。
总结:
基于音乐舞蹈教学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可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让学生们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音乐舞蹈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舞蹈兴趣,间接的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自信心,同时加大对音乐舞蹈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音乐舞蹈的教学工作,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舞蹈。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希望通过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在进行音乐舞蹈教学的同时,结合课堂实践,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冯雅丽.浅析舞蹈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职业时空,20xx(24).
[2]乔佳佳.浅谈舞蹈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魅力中国.20xx(02).
篇5:音乐教学论文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伴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小学音乐教学也在进行改革。因此,小学音乐课堂承担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责任,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更好地对音乐进行感知理解以及创造,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素养;策略探究
音乐对小学生情操的陶冶以及人格的养成所起到的作用,是怎么夸张也不为过的。早在先秦,孔子就将其作为六艺之一,而荀子则专写《乐论》,其中说到:“礼别异,乐合同。”礼与乐(le)互补,竟可以实现儒家的王者之道。荀子说的“乐”(le)虽不等同于音乐,但也是以音乐为核心的。我国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xx)》也提出:“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可惜的是,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小学教学还是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音乐教学在各学科教学中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小学音乐的教学,要实现“课标”要求,还任重道远。笔者仅就自己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供大家批评。
1根据学情情况,巧妙传授音乐知识
笔者任教的学校因为是县城小学,许多孩子来自农村,在与孩子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就发现,很多家长会误以为音乐学习可以不用什么专门的歌唱、乐器、五线谱之类的知识,音乐需要的是像农村手把手的教。而我指出手把手的教里面不也在教知识吗,他们才恍然大悟。音乐学习中的音乐知识、技能掌握以及审美体验其实是互相依赖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应该根据学龄情况,适当地教授音乐知识。也只有做到这个,小学生才能对音乐有初步的审美享受。如何才能让学生简单易学地记住音乐知识呢?笔者的感受就是,在最初上音乐课时要以生活为例,让小学生在模仿中去体验与感受。比如“音符时值”这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初学音乐的小学生是不可能去记住的。首先要告诉他们的是音是有长短的。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模仿自己的家长在不同的情境叫自己吃饭的音长,学生就会开心地记住了。还可以要学生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如猫、狗、牛、鸡这些农村中常见动物的叫声,其声音长短是很容易区别的。甚至是模仿同一动物不同状态的声音,如猫受到惊吓、慵懒、撒娇等不同状态的声音,其时长也有很大区别。这样的话,学生对声音的长短及所表达的情感的不同,就会有直接的感知,再进而解释简谱与五线谱为什么要加上拍号就容易让学生记住与运用了。
2与学生做朋友,加强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是一门交流的艺术,而我们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面对的群体是需要引导沟通的孩子,所以我们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应当多与学生交流,才能拉近教师、音乐、学生这三者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潜在的音乐情感,让他们对音乐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农村学生往往比较腼腆,不善于表现自己,觉得老师高高在上,不好接近,不想与老师分享自己内心实际感受。而教师作为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引导者,就应当创造机会主动找他们进行交流,跟他们谈音乐,谈家庭背景、生活、性格爱好、未来梦想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才会感受到老师原来是这样一个跟我们这么贴心的人,如此,学生就会积极地配合教师进行音乐的教学,在音乐课堂上才能跟随老师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律动一起编创。同时,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当多注重平时音乐的学习,对音乐情节进行细致而丰富的讲解,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音乐作品,从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自然就能随着教师的情感投入到音乐的学习当中去;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交流,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3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促进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在教学环节的运用范围逐步扩大,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也成为学科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新的趋势。小学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和音乐素养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对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有效了解和调解,最大化地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效果,保障学生音乐思维的形成和拓展,保障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的质量。如我在一年级《买菜》这一课的编创歌词的课件设计中,我根据低龄儿童的认知水平,下载孩子们认识的水果蔬菜图片,结合我自己录制的编创歌词演唱音频的插入,就给孩子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在这样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多的是获得了快乐的音乐体验。又如在三年级的《小骆驼》的课件制作中,我根据自己的“用打击乐器参与体验”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我把铃鼓、三角铁、双响筒等乐器图片用各种不同的进入方式进入,在乐谱下方插入相应的乐器,这样一来,学生在观赏课件的同时,也能很快地记忆了乐器进入的顺序以及使用几个小节更换,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音乐欣赏课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音乐素养。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增强对多媒体手段的应用,生动直观地为学生呈现音乐欣赏的相关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化和直观性地了解音乐形象,从而深刻地理解音乐内涵,从中增长见识和享受艺术,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自然而然地促进小学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如我在教学《京剧》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京剧的行当和表演手法,我上网搜索了多个京剧小视频,有动画版的,有现场版的等等,插入这些超链接,结合知识点的文字展示,学生既有兴趣,又能直观感知京剧的魅力。
4提高音乐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音乐是情感体验的载体,音乐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和升华的过程。学生在倾听音乐的同时,还可以唤起想象与联想,产生情感共鸣并得到思想陶冶。优秀的音乐可以唤起人的内心深处的记忆,带领听众回顾童年的美好记忆,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笔者所在的湖南江永县是世界唯一女性文字女书的所在地,当地的很多妇女都会唱很多女书歌。这些女书歌的一部分在电影《雪花秘扇》里有所呈现。女书歌因为是用一些学生的“土话”歌唱的,我发现学生们能很轻而易举地分辨其中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而对一些女书歌中所包含的民俗进行讲解,学生们都能初步地聆听出音乐的节奏变化与高低起伏所蕴含的情感内容。带有民族性的音乐对小学生的情操陶冶、灵魂塑造、心灵净化往往更有效。因此教师要注意在音乐课堂中,多带领学生学习、欣赏既有民族性又富有高雅情趣的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贝多芬说过:“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启示。”小学音乐教师只有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全身心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教学的意义。但是,每一节的音乐课又都是需要想出易于学生接受与喜爱的方法,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才是有益于学生的。学生真切感受到音乐的快乐,音乐才能不断地启示他们未来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婷.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评析[J].中国教育学刊,20xx(S1).
[2]刘明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大众文艺,20xx(16).
[3]刘雄智.中小学音乐教育及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J].音乐时空,20xx(5).
篇6:音乐教学论文
担任小学音乐老师已有数载,慢慢发现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老师并非一句空话。尽职,或者说教学成绩的斐然,是要经过反复锤炼而成的。抱着一腔育人的精神,通过在教学中的积累和反思,我领悟到一些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想和所有同仁们交流、商榷,从而达到完善自己综合能力的最终目的。
一、首先谈谈开设音乐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实我们都明白,小学音乐课的开设绝对不是要把小学生都能培养出一个个音乐家来,而是为了让孩子们得到一种音乐素质的基础培养,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当然,个别有天分的学生从中会得到更大的收获,长大后能走上音乐之路,或许能成为一名使众人侧目的音乐家。天之骄子,和从小的培养也是分不开的。话说回来,不能成为音乐家,我们的孩子就不必学习音乐了吗?通过学习,也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获益程度也不可小觑,甚至会在音乐的基础上另有建树。
因此,开设音乐课,对小学生在逻辑思维上,在德育、智育的培养方面都会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感悟音乐是音乐教学的核心
在学术上讲,音乐具备显著的知识性和技术性,能在课本之外给学生另一渠道的知识、文化教育,而这种渠道的知识采撷,不是课本上的东西能望其项背的。比方说,小学课本同步中在学习:大、小、多、少、人、口、手,而音乐课中已经接触到完整的句式了,并且在影像教学中还接受到一定的故事情节,为以后作文的情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音乐的学习中,也能让小学生得到悟性的锻炼。通过学习音乐,和老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音乐感受力包括对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中意境的感受力等。
要使学生达到上述的感受力,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不可缺少的。对音乐知识的认知,和对音乐歌唱的接受是相辅相成的,也是音乐和文化知识同时收获的较佳途径。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过听音乐三日不知肉味的体验。但他并没有现在的条件,没有像所有的学生们一样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感受力,来自音乐的熏陶和自我丰富的人生感悟。因此说,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三、歌唱教学和培养音乐欣赏力的甄别
一般人或许会这样认为:小学的音乐教学就是学唱歌。这是误解,也是偏见。音乐教学中学唱是必不可少的,但绝非唯一的方式,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力是更重要的环节。音乐欣赏,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来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唱歌教学,则是按客体符号(音乐乐谱)的要求来实施的一种主体活动,也就是通俗的概念——唱歌。一个是感受,一个则是具体的实施行动,完全不同的感念,而又是完全相通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音乐欣赏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缘由音乐的内在魅力,学会欣赏才能学到精髓,领略到的是内在美;学会唱歌只是学会的表面,领略到的只是外在美。其区别,也就可见一斑了。欣赏音乐的韵味,欣赏一种内涵美,是一种意境,就需要用心去体会,能体会到音乐的韵味才可以说懂得了音乐,就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心灵,提升了一个人的品格。因此可以说,欣赏音乐也是欣赏生活,欣赏人生。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教学工程,具备一定的难点。音乐教师的责任心、个人能力,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可能是羁绊学生欣赏力培养的因素。认识到这点,我们才可以有的放矢地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歌唱的教学也并非说不重要,也重要,但相对要容易一些。歌唱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是教学生们学到字正腔圆,就好比面对一群牙牙学语的孩子,是要一字字、一句句地抠出来才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歌唱方法。
歌唱教学在技能训练方面是比较繁琐的,吐字、发声、音准训练、口型等训练都是基础训练,非常重要的内容,基础打不好就会影响到歌唱的效果。就像我平日里对学生的钢琴辅导,手形的严格要求和纠正是非常的重要,手形不对,或者手练塌了,则弹奏的音乐会失去一些应有的音质美。但音乐课上的歌唱教学,对这些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太专业的要求,而是普及的性质。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个体的歌唱潜力得到一定的发掘就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篇幅所限,不再做过多地总结。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从音乐课的特点出发,从新时期的需求出发,以感悟音乐为核心,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使音乐教育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篇7:音乐教学论文
人类步入21世纪,一方面,随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交流的逐日扩大,全球性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在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自我意识”不断得到强化。音乐课程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本方式与最佳途径,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
大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在“美”的境界中,人的本质的确证和人的自由发展居于主导地位。‘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完美的展现。”投身教坛多年来结合实际,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观念转变实现自我
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本身必须是一位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因为教育教学问题具有极大的实践性和情境性,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所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最佳途径。
二、实践锻炼了教师,培养了学生
首先,学校工作的对象是一大群感情丰富对客观外界极有好奇心,极敏感的认知碰撞,得到情感交流,产生相互激励,师生由于教育工作结合认知碰撞,会使“教”与“学”双方受益。如 音乐课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感受美的事物;让他们通过频繁接触音乐艺术作品,恢复艺术感觉丰富审美体验,使感性和理性得到和谐发展。音乐艺术综合表现与创造能力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我快乐》、《小鸟,请到这里来》、《捉泥鳅》……
《我快乐》
1、乐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从体验出发,激发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奠定基础通过品尝不同味道的饮料产生不同的感受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2)、运用生动的表情脸谱,激励学生创编动作和有节奏韵律的歌词。教学中,抓住“快乐、着急、幸福”,展开“拍手、跺脚、拍肩”等律动,有表情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合作,引导;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伙伴
(1)、游戏 品尝甜、辣不同味道饮料,大胆地把自身的感受用动作、表情表现出来。
(2)、创编歌词。我高兴,我高兴,我就拍拍手,看大家一起拍拍手。我伤心,我伤心,我就抹抹泪,看大家一起抹抹泪。我生气,我生气,我就跺跺脚,看大家一起跺跺脚。我害怕,我害怕,我就摆摆手,看大家一起摆摆手
(3)、按节奏读歌词
3、焕发音乐课堂教学的`魅力。在歌曲中感受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能力,他们愿意上台表演,还高兴的说悄悄话,唱第一段他们说;“我真快乐”,唱三段边拍肩膀边说,我真幸福,另一名学生说:“我也是”,在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新的音乐教学师生共同体验、探索发现、创编创新表现,享受美的全过程,师生在音乐美的熏陶下学习掌握技能技巧,感受到音乐美在不断升华。形成一种迅速生出创意或意象,并通过特定媒介材料把它们体现出来的能力。为了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赋予了他们发挥想象的空间。学生平时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具备较丰富审美体验和创造性体验
三、提高修养服务教学
教师应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加强多方面修养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爱心与公正;耐心与自制;虚心与创新;童心与合群等,这是综合文化素养教育的目的。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教学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让他们领略艺术殿堂的魅力。十余年,我始终坚持利用课余时间拜访我市艺术届名家,先后进修音乐教育,钢琴演奏技能技巧、健美操专业培训、声乐演唱技巧……通过近几年的充电,我深深的感受到课堂中能够得心应手,训练场上鼓镲齐鸣充分证实了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充满无限动力,我的课深受学生喜爱,课中调动学生积极性,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足以激荡起学生愉悦的涟漪,给他们一个充满爱意的目光,便会收获学生一脸灿烂的阳光,师生互动欢歌笑语充满课堂。
四、引导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音乐实践
1、表演进课堂:学生善于聆听,通过记忆歌词,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自我表演,边唱边舞。
2、创编进课堂:鼓励学生创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中,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知识进行大胆迁移。
3、器乐进课堂: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教学中由简单到复杂,由简易打击乐器到竖笛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综合能力的再现,追求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之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更是和谐高效音乐课堂的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游戏、理论与知识、实践与能力及情感交流会产生一种高尚的师生情谊,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人格魅力等在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时都得到发展。
篇8:音乐教学论文
摘要:小学的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了解音乐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丰富小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如今,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融入到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之中,并对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及质量产生了许多的积极作用。本文以情境化教学中创设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和情感情境为例探究了情境化教学模式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直观情境;问题情境;情感情境
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感知力,也可以丰富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及形式。当前的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需求出发,通过教师运用多种情境辅助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并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来感知事物,且对动态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把音乐教材中各种抽象晦涩的文字和图片以更加直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在视听结合的双重影响下深受启发与感染,这样既能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又能加强学生对音乐教材相关内容的认识和掌握。音乐的课堂教学相比于其它课程来说,更应该保持课堂氛围的轻松和愉快,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音乐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创设直观化、形象化的情境来辅助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歌曲欣赏、歌词创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传统民谣《乌苏里船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吹奏琴笛来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旋律中所蕴藏的意境之美,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表演展开想象与联想,把听到的各种形象直观化、具体化,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索音乐奥秘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动机[1]。在讲授《森林狂想曲》时,教师可以借助动物世界中的各种音乐来指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和奥妙,并通过对不同动物和植物的观察来让学生逐渐融入到大自然的奇妙环境中,提高学生对学习这首歌曲的主观积极性。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专门的音乐厅或音乐教室进行深入地学习,加强学生对各种乐器的了解,鼓励学生自由搭配组成小型“乐团”,指导学生完成乐团的日常练习和培训,最后通过举办音乐会和汇报演出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和团队配合的魅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的内在规律。教师设置具有引导性和指示性的问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结构,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用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去深刻理解音乐。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音乐作品别样的美感,这就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审美能力。比如在学习《龟兔赛跑》这一课时,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加深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教室的帮助与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乌龟和兔子各自所具备的特点,并对学生的个体思考进行启发,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以自己对比音乐的节奏快慢,并分析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意境[2]。兔子相比于乌龟来说速度很快,所以与之对应的音乐节奏也很快,而乌龟慢悠悠的,它的音乐也就应该是节奏舒缓的,如此一来,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理解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创设情感情境,提供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作为人类心灵的一座桥梁,其可以跨越国界、跨越时空,无须过度的言语描述,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品味、去体验,并能产生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共鸣。音乐有让人回归自然、还原心灵本真、超脱世俗纷乱的功能。情感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最显著的特性,让学生充分理解曲作家的创作心境和情感表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和坚韧自强的奋斗精神。例如,在讲解《我的祖国》这一章节时,可以用《义勇军进行曲》来创设一个爱国情怀的情感基调,用雄浑壮阔的曲调最大程度地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然后选让学生学习《红旗颂》,引导学生自行展开对比学习[3]。学生通过对比可以知道,这两首歌在前奏方面虽然有些相似,但是相比而言,《红旗颂》的紧迫感更加强烈。学生在学习这些爱国主义歌曲时所彰显的爱国情怀和红色精神,正是情感情境所激发出来的,这些独特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保持昂扬的斗志和进取的心态,用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鼓励和支持他们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四、结语
如今,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需要不断优化情景教学模式,整合多种情境的优势和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欣赏音乐能力和审美素养,拓展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音乐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梅.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普童话,20xx(4):15.
[2]金星星.创设音乐情境,感受音乐之美[J].情感读本,20xx(29):11.
[3]许伟彬.乐在乐中学: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师道教研,20xx(3):91.
篇9:音乐教学论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许多教育者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围绕音乐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不断地优化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艺术审美能力,从而实现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谜语导入,激活音乐课堂
兴趣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音乐的强大动力。由于平淡、枯燥的语言使优美的音乐在教师的描述下失去了应有的感染力,导致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产生了被动的情绪。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转变教学策略,描述的课堂语言应变得生动、形象,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之中,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金孔雀轻轻跳》这一节内容时,首先课堂导入,并问学生们:“在西双版纳的小河边走,来了一只动物,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呢?”,用谜语导入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回到课堂上来,于是我接着说谜语:锦袍身上穿,花冠头上带,尾巴像把扇,展开人人爱。学生们很快猜出谜底是:“孔雀”,于是,我接着引导:“那你们喜欢孔雀吗?知道孔雀的家乡在哪里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纷纷表达对孔雀的喜爱,但不知道孔雀的家乡是来自双西版纳傣族。在谜语的带动下,使课堂氛围逐渐轻松起来。接下来,我继续对学生们引导:“今天,我学生带来好听的傣族歌曲,一起听一听歌曲是怎样歌唱美丽的孔雀的吧?”,通过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浓厚学习兴趣。最后,我又利用视频为学生播放了傣族舞蹈表演孔雀的片段,让学生们从傣族舞蹈感受又进一步感受到了孔雀优美的形象。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让学生通过谜底感受音乐内涵,激活音乐课堂。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充满趣味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会更有热情的参与到学习中。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单纯的灌输音乐理论知识,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将音乐教学融入到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再对学生展开引导、点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内涵,还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欲望。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滴哩滴哩》这一节内容课时,我对学生们说:“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们纷纷回答:“春天”,我接着问:“春天美吗?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吗?”,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春天的美。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上,畅所欲言,自由说出春天的各种景色。在音乐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美丽的春天里,人们都喜欢踏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图片”,让学生们看去春游的照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图,引导春天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并说:“让我们感受一下歌中的小朋友是在哪里找到春天的吧!”,创设问题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最后,我带领学生改变速度的学唱歌曲,感受一首歌曲唱出不同味道来,感受歌曲蕴含着的快乐情绪。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从学生的情感情绪出发,带领学生体验教材的情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给学生进行情境教学的创设,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音乐,使课堂更具有表现力,从而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启迪思维
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对学生们进行诱导性教学。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还使学生强化了对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芦笛》这一节课时,首先,我打开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芦笛这首歌曲,让学生们听这首歌曲,并设置了问题让学生们探究,如: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出现了哪种乐器的名字?,我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课堂上自主探究,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纷纷回答:“这首曲子很欢快,乐器是芦笛”。同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分析曲谱的故事,然后再对学生们指导、点拨,使学生认真的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们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很大。最后,我带领学生有节奏地学唱歌曲,同时开展男生女生接龙演唱的活动,使学生更快的学会这首歌曲。这样一来,不仅启迪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还使学生对探究性的音乐课堂充满期待。由此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出发,在探究问题中鼓励学生敢于探究、乐于探究。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还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总而言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应多样化的设计导入,丰富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实现全面的提高,使音乐课堂高效地开展.
篇10:音乐教学论文
音乐是幼儿园教学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我还将音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而且对于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项工作都有所帮助。在这里,我就将我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一、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尽管幼儿天性喜欢音乐,但对这种兴趣爱好仍要注意培养,并给予发展。这不仅仅是为了在幼儿园生活的短短几年中,使幼儿能对音乐抱积极态度,而且要使这种兴趣得以巩固、保留,并成为终生的一种需要。 要想更好的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呢?
1、 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大家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为幼儿播放进行曲时,他们马上会甩起臂膀,雄赳赳气昂昂的学起解放军齐步走来;当我们为他们播放欢快、激烈的乐曲时,他们马上会手舞足蹈,随音乐欢快的摆动身体--- ---这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时刻观察,并进行保护。
2、 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后,就应该及时的激发和培养。首先要让幼儿更多的接触音乐,增强音乐对幼儿的感染力。为此,我将音乐贯穿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用餐之前,我为幼儿 播放优美、抒情的轻音乐,让幼儿在安静、舒适的音乐中等待用餐;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我们专门创设了一个“音乐台”,里边有各种乐器和演出用的道具,幼儿可以随自己喜欢的音乐自由的演奏和舞蹈;在幼儿午睡时,我为他们播放催眠曲,让他们更快的进入梦乡--- --- 另外,我还经常组织幼儿玩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充分调动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二、 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教学:
幼儿园的音乐教材,无论是歌曲、舞蹈,还是音乐欣赏、律动,都韵含着一定的教育内容。每当我们拿过来一节课,分析教材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才能更好的设计教学活动,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
1、情感教育: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目的是为了抒发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所以,我们在演绎音乐作品时,就应该把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充分的表现 出来。针对这一点,我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注意从情感入手,引导幼儿对音乐作品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对音乐的表现力。例如:大班音乐歌曲《卖花姑娘》,是一首节奏缓慢、悲伤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幼儿体验悲伤的情绪,在课前,我为幼儿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在故事讲完后,我马上播放《卖花姑娘》这首歌曲,让幼儿始终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充分感受悲伤的情感。然后,在学唱这首歌曲时,幼儿自然就能够用低沉、缓慢的声音把歌曲完整的表现出来。而且还能够做到表情和声音的统一,使幼儿对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2、品德教育:幼儿园音乐教材中的品德教育,使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让幼儿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其教育内涵,是达到音乐教育目标的根本问题。例如: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讲述了小乌鸦长大以后不忘妈妈的养育之恩,叼来虫子为妈妈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班有好多孩子都缺乏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对自己的父母没有礼貌。稍有不顺心意的是就大喊大闹。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着重向幼儿进行了这方面的教育。“连小乌鸦都知道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爱护妈妈,照顾妈妈,拿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在幼儿之间展开了讨论,使幼儿充分认识到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情感体验中激发了幼儿尊重他人的行为。
3、音乐技能的培养: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要一点就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技能的培养。通过启发引导幼儿积极参加音乐艺术活动,在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美的感受中,培养幼儿对音乐艺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幼儿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发展幼儿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教学,教给幼儿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欣赏、乐器演奏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训练幼儿的音高感、节奏感、音乐感、力度感和曲式感等基本的音乐素质。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力及创造力等方面的音乐能力,促进了幼儿音乐素质水平的提高。
篇11:音乐教学论文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简要介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练习节奏与旋律。节奏的练习主要是指练习的规则与姿态以及反应能力的练习,用声势进行节奏的训练,对节奏基石的提取和练习以及对于节奏进行引导、自编和补充练习等内容。而旋律方面则主要是指演奏歌曲或是乐曲、音乐乐器等其他乐器的演奏规则和方法,为歌曲伴奏,即兴演奏以及自编乐曲、欣赏教学、识谱教学等内容。另外一部分就是基本形体动作的训练,这主要是指动作训练、反应训练、舞蹈表演、动作的伴奏以及即兴动作和动作游戏等内容。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舞蹈创编的影响
(一)对于舞蹈教学中节奏方面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节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的节奏清晰明确。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强,幼儿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抢拍或是拖拍的情况,这就直接降低了舞蹈动作的整齐度。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要求舞蹈教学中,选择节奏鲜明清晰的音乐,从而在强重音的刺激下,唤醒幼儿的记忆功能。幼儿对于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记清了,他们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就轻松很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教学选择旋律易记的音乐,这样也可以缓解幼儿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二)影响舞蹈教学中听力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影响着舞蹈教学中幼儿听力能力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将原本性音乐与动作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听觉神经,让幼儿学会倾听、辨别甚至是想象各种生活中的不同的声音,从而能够帮助幼儿在舞蹈的学习中有效提升他们的听力能力,使他们更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三)肢体训练之于舞蹈创编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肢体的训练。比起传统的音乐教学重理论知识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主要是注重幼儿的实际训练。因此,肢体训练便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肢体训练,有助于舞蹈创编。舞蹈创编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充分调动幼儿舞蹈时的各种肢体语言与动作,从而保证他们快速地将教师所教的内容吸收并牢记在心。因此,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对于舞蹈创编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
(一)契合舞蹈主题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首先表现在教学法要契合舞蹈的主题。在幼儿舞蹈创编中,要与具体的舞蹈主题相契合,这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质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汇集了演唱、演奏、舞蹈、朗诵以及表演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契合音乐的主题是基础。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表现。
(二)节奏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节奏的把握,这对于幼儿舞蹈创编是非常关键的。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一种回归人性、回归自然的音乐,它主张幼儿去倾听以及辨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因此,对于节奏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对音乐的节奏把握清晰了,才能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更准确地辨别区分。而舞蹈创编过程中,注重了节奏的训练,有助于舞蹈创编的顺利完成,并且还能确保舞蹈的旋律与节奏不出错。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节奏的重视,就为舞蹈的创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是坚持人本主义,教学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正确把握音乐舞蹈的节奏,从而更有效地学习。这就有效解决了舞蹈创编中对于节奏训练的要求,因而获得广泛应用。
(三)增强想象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幼儿学会倾听,学会想象,能想象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如身边人的声音、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等。通过幼儿对不同声音的倾听,可以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会对所听到的音乐给予一定的肢体反应。这个过程便是幼儿在听到的声音之后,然后经过大脑的想象,从而给予了肢体上相应的动作的配合。而想象力对于舞蹈创编是相当关键的,只有增强想象力,才能更好地运用在舞蹈创编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恰好实现了想象力的加强,因而在舞蹈创编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四)感情升华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应用,除了通过契合舞蹈主题、节奏训练以及增强想象力等三方面的内容来体现,还需感情的升华。无论是何种音乐,没有感情作基石,那么它就不是好音乐。对于舞蹈也是一样,若是舞蹈不能打动人心,不放感情在其中的舞蹈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幼儿感情的激发,让幼儿用心去跳舞。通过引导幼儿倾听、辨别以及想象,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在想象的过程中,幼儿的感情也随着音乐一同起伏,最终达到感情升华的效果与目的。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只有将感情注入其中,才能编出更有生命力与活力的舞蹈。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越来越大。
四、结论
通过本文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应用,我们了解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舞蹈创编中的节奏、听力能力以及肢体动作等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则是表现在音乐主题的契合、节奏的训练、想象力的增强以及感情的升华等多方面。相信通过本文的分析,有助于帮助我们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篇12:音乐教学论文
1树立新颖的教学理念,巧妙设计教学情景
学校音乐教育要把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审美能力以及学生自身思想素质放在首位。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体现了美学在育人过程中的特殊功能。美的、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情感上、兴趣上、道德情操上的感化。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欣赏歌曲《走向大自然》时,首先指导学生欣赏四幅反映四季景色的山水画,使学生观察画家用重彩写意所渲染出的每个季节的特色,再让学生通过吟颂领悟歌词所描写的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结合观察,发挥想象,使一幅幅有动有静、色彩缤纷的壮丽景观在学生心中得以复活。然后借助抒情优美的旋律引导他们去领略那多姿多彩的世界,去揣摩那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从而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2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挖掘他们对音乐的创造想象,所以要注意以下五点:一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独唱、小型的齐唱、重唱都是很好的互动环节。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互相协调的团队精神,创造充满美感的音乐课堂环境。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发现人才,吹、拉、弹、唱形式不限,让他们发挥个人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把自己最真、最纯、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这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创造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三是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机制,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教师可根据每名学生在音乐实践中的参与态度、程度、合作愿望、协调能力对音乐的体验、模仿能力、创编能力等方面给予鼓励性的公正评价,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而让学生自评,可以使学生对相应技能与音乐要素更准确地掌握与理解。小组内互评能使学生探讨着去评价,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组内同学的努力,把那些在课堂上不太积极的同学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学习氛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四是要使音乐课堂上使用的乐器多元化,如口琴、竖笛、手风琴等。这些乐器都有固定的音高,演奏起来不跑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乐感。歌曲学会后可以再配上打击乐,如沙锤、三角铁、碰钟、铃鼓、响板等进行即兴表演,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又发挥了创造性潜能和表演潜能,把厌学变成乐学。
3音乐教学中师生关系互动的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
首先,要注重动态的信息交流,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其次,要合理地转换教师角色定位,现代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再永远是教学中的主角,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理地进行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也是互动的具体实施方法之一。再次,交往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机械相加,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在音乐教学中互动的实施是很重要的一点。事实证明,音乐艺术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们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他们健康成长。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个完整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各种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音乐教育对青少年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审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功能和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中的音乐形象、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通过观看优秀的音乐光盘、听音乐作品来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天地。通过教师生动的教学语言、演唱和演奏去打动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帮助他们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思想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情感体验,并积极地参与课外艺术实践,使学生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能力都有展示的平台,从而使其创造能力和自身素质都得到提高。如,我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和体育节,就是给学生施展艺术才华提供的平台。艺术节和体育节的组织和编排,大型的文艺节目和艺术体操的编排导演均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丰富了校园文艺活动,又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和检验了艺术教育的成果。近年来,我校学生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在省、市、县级文艺调演中多次获奖,有近百名学生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学生艺术等级考试,均获得了合格证。最后,还应重视提高自身的社会协调能力。音乐教师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成功组织好大型文艺活动,能否在各类比赛中取得成绩。而组织活动和编排节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的支持,因此,要成为一个好的音乐教师,还必须拥有一定的公关意识和社会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严肖虹.注重对音乐精神世界的理解与感悟.中国音乐教育,2003,(8):11-12.
[2]任知.艺术教育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中国音乐教育,2003,(8):42-43.
[3]章彩萍.先秦儒家的音乐审美教育.中国音乐教育,2004,(9):8-10.
篇13:音乐教学论文
[摘要]音乐教学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少年一代心灵的美化、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探索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之路需要我们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共同配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将为农家孩子们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艺术教育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素质教育 音乐教学 基础课程 创新
农村自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工作以来,以德育教育工作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认真搞好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评价为关键教育。近年来,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有所欠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面临着种种问题。音乐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一个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教育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又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农村音乐课教学的出路如下。
1重视音乐课教学,使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少年儿童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当前农村小学,由于经费设备不足,师资匮乏,音乐教育一直处于一种被无视的地位。柳斌同志在阐述什么是素质教育时曾指出,一是面向学生:二是德、智、音、体、美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然而,在调研中发现,在地域辽阔的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地方的学校音乐教育未到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我们农村小学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只有三门学科,即语文、数学、外语,课表上一些所谓的“音乐课”,我们称之为“副课”,实际上是给他人看的。有些学校甚至连“副课”课本都不订,即使订了但只发书不上课的也为数不少。主要原因是能真正胜任这些学科教学的教师很少,课表形同虚设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在农村实施音乐课教育应从重视音乐课着手,对城镇小学来说,也许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对农村小学来说,却非易事。在农村,可以说是,一缺师资,二无设备,三缺精力。再是农村小学基础设施陈旧,生源稀少,专业教师少,师资不能配套。如一个学校学生二百多人,十多个教学班,教师十多位。其结构大多数是民师转正的为主,正规师范生留不住。即使有一、二个一专多能的教师,也独木不成林。农村小学师生数量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人包一个班的教学多占六七成,按现行课程计划,语文学科每周8-12节,数学学科每周5-7节,这样一来,一个包班的教师平均每天要上两节语文课和一节数学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能认真把这两门工具课上好就很不容易了。至于其他学科,可以说是课程表上有,课堂上无。有不少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根本就没有上过所谓的“音乐课”。即使有些学生会唱上几句,也只是从电视上学到几句罢了。更有甚者一些音乐、美术特长的教师,因所在学校的教师少,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多,不得不弃音、弃美而从语从数。再加上缺少器材,所以,一些在音乐上有天赋的学生也不能被发现、被培养。因此在农村小学实施音乐课教育,首先要强调的是开设好音乐课,任教音乐课的教师应认真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只有这样才能落实“两全方针”之全面发展的原则,使学生主动发展。
2加强小学音乐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的实施需要一批思想先进,业务精良的高素质专职教师队伍,但现在农村小学教师只注重语、数、外三门基础工具课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特长教育,那就是音、体、美课。笔者从事农村教学生涯:十多年来,一直兼任着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虽然其中一些同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感到遗憾,遗憾的是发现了一大批热爱音乐的优秀学生,却没有给予他们很好的培养和发展。原因一是家庭条件比较差,二是没有专职特长的帮助引导,加之缺少教学器材,使那些有着聪颖天资的学生“无用武之地”。笔者认为,基础教学是关键,教学活动是认知、情趣、行为三种心理活动的有机统一,而“情感”是掌握知识以及由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闻一多先生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当我们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进行表演时,都要用心倾注,用内心的情感去演绎。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教育现状的改观,音乐发展水平的提高,音乐教师任重道远,要坚持不懈;当然也需要音乐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们一起与时俱进,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将为农家孩子们的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艺术教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旧1铃木镇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h大炜,译.人民音乐出版杜,20xx.11.
【2】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0.
篇14:职业高中音乐教学论文
职业高中音乐教学论文
摘 要:音乐教学应该传授给学生体验音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音乐感知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道德情感。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音乐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培养美感;健全人格;角色转换;多媒体教学;创新教育
音乐中包含着美感,包含着对人生的热爱,所以学校应该重视对音乐的教学,在音乐课堂中丰富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的思想情感。并且当学生的情感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所以在我们职业高中的音乐教学中更应该看重音乐的独特功能,让学生更好地成长,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从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应该进行仔细的研究,并且运用具有启发式的语言教学,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教育自己的学生,让音乐课堂发挥最大的功效。
一、改变音乐教师的观念
职业高中的学生更多看重的是对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对文化课的学习,对音体美这样的课程更是不重视,所以,我们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以自己饱满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知道音乐在我们人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也应该知道学生在课余时间非常喜欢听歌曲,我们也可以从这个地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学生共同欣赏音乐歌曲,并且和学生探讨歌曲的内涵。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欣赏高尚、具有特色的歌曲,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职业道德。我们音乐教师在工作中也应该注意自身职业道德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的举止、仪表等应该充分展示我们的审美修养,让学生从我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再就是我们教师在课堂内外应该用激励性、启发性的语言,运用幽默、真诚的语调,用我们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产生对音乐审美的提升。我们的音乐课程应该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实现新的突破。
二、音乐教师的课堂导入要进行改革
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导入点要进行改革。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应该按照教学目标的设立、学生接受能力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讲解知识信息,音乐教师也要改变以往简单的课堂教学,不能简单地向学生进行技能教学,单调地讲解音乐基础知识,这样会极大地损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应该采取灵活的导入模式,吸引学生的眼球,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教学活动,尝试着音乐课堂角色的转化,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游戏,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讲课,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进行游戏,和学生一起欢歌笑语,真正和学生融为一体,让我们的音乐课堂上得生动活泼,让学生能够从音乐课堂中学到知识,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对生活的热爱。
三、音乐课堂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课堂也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更好地体会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历史音乐名人,让学生从这些名人中感受对人生的启迪。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成长经历,特别是贝多芬两耳失聪,但贝多芬并没有屈服,依然创作出闻名于世的作品。让学生从他的著名作品《英雄交响曲》中体会贝多芬的精神,感受这首交响曲的革新精神,体会其感情奔放、篇幅宏达的特点,充分体验他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的内涵。
四、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特别是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培养学生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创新意识。由于受我国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往往是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限制影响,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的创作,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音乐创作,可以允许学生的“胡作非为”,学生从自己的创作中获取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五、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合唱的教学模式
因为合唱的形式可以更好地表达出对音乐的思想内涵,教师应该更好地培养学生各种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训练模式,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歌曲表现出音乐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协调感和均衡感觉,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总之,音乐应该发挥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音乐教师应该让学生热爱音乐,善于从情感的视角,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融情感化与审美化为一体,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篇15: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完全,有些观念需要教师的灌输和引导。不同的音乐表达不同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音乐来传递自己的情感,用音乐改变自己的心情,使自己始终处于兴奋、快乐的环境中,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幸福的童年给学生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诚恳的交友态度。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用音乐感受生活的美好
优美的音乐能够给学生带来幸福的感觉,能够愉悦学生的心情,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再变得枯燥。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向上的音乐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生活处处有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播放赞美生活的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通过音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很多音乐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教师可以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先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来源和意义。例如国歌,通过国歌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了解祖国的历史,对祖国和民族英雄产生敬爱之情。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下,会树立自己的目标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持之以恒的思想,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去收获音乐的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与此同时,应该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音乐可以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不断配合和共同探究激发自己的音乐灵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很好的渗透和培养,可谓事半功倍。
音乐无处不在,好的音乐可以说是心灵的鸡汤,滋养着我们的身心,为我们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通过对音乐的理解,给学生听适合的音乐,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育人为本。
篇16: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摘要:中小学音乐课本所选的歌曲一部分可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另一部分可保留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当代优秀儿童歌曲的创作量不大,适合学生演唱曲目更是太少。现有音乐课本的理论等内容过于专业化,使学生不易接受。我们的教育应从单纯的唱走向多元化,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带给我们新的启发。21世纪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切都要以务实求真为基础,我们的音乐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前言:21世纪已经不再允许我们使用过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了,为了适应世界的变化,为了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变化,我们的音乐教学是否也应该发生某些变化呢?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哪些弊病?我们针对弊病作如何改进?音乐需要天地,天地需要音乐。课堂是传授音乐的最佳的地方,我们战斗在第一线上的老师们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飞翔……
关键词: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思考
今年亮相春晚的一首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让处在音乐干涸期的流行乐坛为之一震,成为此次春晚的一个亮点。《老鼠爱大米》以其诙谐、风趣的歌词和简单明朗的旋律走进了万户千家。而我们的音乐课本呢?有多少歌曲是现在的学生所喜欢的呢?这也并不是说我们的课本过时了,也不是说让我们的课本完全的改版成通俗歌曲曲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流行歌曲因其大众化正正被更多的非音乐专业的听众所接受。因此,选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到中小学音乐课本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对于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应予以保留,虽然这些歌曲离我们的生活渐渐变得遥远。但是,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有必要并且很有必要将传成下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再来谈谈关于音乐创作的问题。众所周知,儿童歌曲的创作后的利润是非常的低,而创作一首流行音乐,再经过包装,它的利润将成倍增长。因此,当今乐坛总趋势是创作儿童歌曲的作家越来越少,而创作流行音乐的作家却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悲的局面,不知道那些整天高喊着“一切为了孩子们”的专家作何感想,连让孩子们唱的音乐都没有,还谈什么素质教育?现在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所选歌曲竟然还是那些70-90年代的儿童歌曲,而近年的虽为数不多却也不乏优秀的儿童歌曲却没有或几乎没有选入现在的教材,更别提音乐界的一些最新成果的展 示。一方面是优秀歌曲的数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们的教材更新时间根本无法保证,造成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外部设施的缺乏,使我国的广大地区的音乐教育形同虚设。这是我国的各级官员们特别是打着“孩子至高”应旗号的人们应该认真检讨反思的。我们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当今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总体数量较多,而几乎每本教材都会谈到音乐基本理论、视唱、练耳等音乐专业课程,不是中小学音乐课就不该介绍这些内容,是在是因为其难度以靠近音乐专业本科教学难度。这一点似乎是受大浪潮(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们被填塞满了诸如音符、休止符、音阶、音程、和弦、调、调式、曲式以及数十种音乐记号,并视唱带有一个、二个、甚至三个升降号的曲调,听辨音程、和弦、调式,听写旋律,分析曲式等等。这种状况,使得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由于无法逾越“双基”高墙而面对音乐产生自卑与冷漠心态的失败者。我们进行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却也很好回答的问题。为了孩子,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养。但是,通过这种填鸭式的方式真能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答案是否定的。孩子们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滑稽却又最伤悲的事了。那种先练打节奏,接着唱音符,然后读歌词,最后填歌词的老套教学法以不能再适应如今的音乐教学,老师一本正经的严肃认真的教学恐怕也是收效甚微,机械、呆板的训练方式使如今的渐渐适应快餐文化的孩子们感到厌倦。因此,音乐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国的音乐教育是从学堂乐歌发展起来的,而当时的学歌的唯一形式就是口传心授,这是由当时的教学环境所决定的,而如今,处于21世纪前沿的新一代的人民音乐教师还用这种老式的教学法那才是贻笑大方。首先,我们的了解音乐是一种怎样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把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的艺术。既然它是听觉艺术,听也就是欣赏才是真正的“主角”。因此,我们的课程教学方向应该逐渐转向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我们开设音乐课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广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正如周大风同志在其《音乐教育改革刍议》中提到的那样“当务之急首先要改变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的结构。改革‘以歌唱为中心,识谱为辅’,而代以欣赏、器乐、歌唱三者并重的音乐教育结构。尊重音乐教育艺术是以感受为特征的规律,让学生在课内课外多听民族的乐曲,……从小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和爱好。特别要注意‘听比唱更重要的规律’。”
认识到了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后,我们的老师们应如何改良我们的音乐教学法呢?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1895-1982)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种用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具有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在现代化的今天,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载有各种教学资料的音像带、视听盘和各种电脑多媒体光盘、课件等软件,已成为教学媒体的主流,成为极具特色的现代音乐教学设施与手段。在现代音乐教学活动中,这些手段与设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育与社会的融会贯通,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其特点为:普及性强,信息量大,形象直观,具有很深的感染力。因此,多媒体的普及带给老师们的应该是教学上的多元化。在信息量猛增的21世纪,老师们的知识和教学法的更新或许才是培养下一代的至关重要的内在的条件。
改良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希望我国全体国民都真真切切的关心我们的下一代,务实或许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途径和方法。
篇17: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一、基本情况
录像课来自北京市参加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学业水平测试的区县和学校。每个区县随机抽取一所学校的测试班,每个测试班摄录一节常态课。全市共录制10节。见表1。
二、研究结果
本项目的评价是针对10节音乐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从分析的整体结果看,各项评价指标的平均值相差不大,其中教学内容的平均值最高,为8.4分;其余均为8.2分。
(一)教学目标
对教学目标的评价分别从3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的教学目标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课堂教学目标比较恰当。3个二级指标的平均值均在8.0以上,且差异不大,表明教学目标在符合课程标准的程度、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可操作的程度三个方面均有良好的体现。其中,在可操作程度上得分最高,平均值为8.4分,表明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比较强。例如,“多数学生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正确完整演唱墨西哥民歌《拉库卡拉查》,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一音多字和弱起节奏的部分”。这样的表述既有学生应达到程度的具体标准,又有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可以在课时结束时进行检测,可操作性强。但有的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表述上,存在标准不明确的问题,例如,“丰富学生对国外音乐的认知,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体验并喜爱美洲音乐”。这样的表述标准不明确,一节课无法承载这样的责任,既无法达成也无法检测。
(二)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分别从6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内容的平均值为8.4分,这表明10节课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比较妥当。通过对6个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没有科学性错误这一指标得分最高,平均值为9.7分,说明教师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较好。教学内容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这一指标得分最低,平均值为7.7分,说明教师对教学目标对于其他子系统的指导作用认识不够充分,致使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例如,唱歌课《红河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为:学习歌曲《红河谷》,表现歌曲舒展、宽广的意境,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教学内容设计为:演唱、识读乐谱、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目标中“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的达成,必然要涉及音乐风格和音乐与社会生活两方面内容,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这两方面并未涉及,说明该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意识不够强。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分别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过程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10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比较合理。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比例合适、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这两个指标得分最高,均为8.4分,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的处理比较妥当。1.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分析项目组采用S-T评价方法对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了分析。10节课学生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56.1%,教师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43.9%,这表明教师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见表4。从课堂教学模式来看,10节课中除1节器乐教学课为练习型外,其余9节课均为混合型,体现了音乐学科实践性、体验性的学科特点,见表5。2.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分析在教学过程的二级指标中,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评价最低,平均值为7.6分,说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方面的思考还有待加强。例如,唱歌课《茉莉花》(B)的教学时间安排:第一环节聆听导入(5分钟);第二环节学唱歌曲(包括竖笛演奏5分钟)(21分钟);第三环节拓展欣赏(11分钟)这是一节唱歌课,核心内容应为演唱,相关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应该较为充分。但课堂实录中第二环节学唱歌曲的实际时间仅为16分钟,占课时的40%;第一环节聆听导入和第三环节拓展欣赏的时间却用了16分钟,占课时的40%。学唱歌曲时间不充足,致使唱歌学习中的基本目标“唱会”都未能达成,课时结束时学生演唱不但存有音准的问题,而且不能较熟练完整地演唱歌曲,“能够比较熟练准确演唱歌曲”的教学目标未能达成。(四)教学效果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效果平均值为8.2分,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见图3。通过对4个二级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平均值最高,为8.7分,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较好地面向全体施教。例如,在唱歌课《茉莉花》(C)教学实录中,教师不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歌曲的教学,而且分别对男、女生进行了演唱声音的关注与指导,并适时进行了个体演唱评价反馈与指导。这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较高。但教学目标达成度平均值相对较低,为7.9分。结合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在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上得分较低,这说明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有针对性的了解和分析,致使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不易达成,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结论
10节课从4个一级指标评价值来看,差异不大。其中,教学内容平均值为8.4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10节课整体教学质量多处于良好水平。从4个一级指标下的所有二级指标来看,差异较大。其中,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9.7分,教学过程下的二级指标“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合适”的平均值最低,为7.6分。从单一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来看,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小,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大,其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9.7分,“围绕教学目标”的平均值最低,为7.7分。
(一)优点
1.教学目标确定准确,可操作性强10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较为准确,基本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文字描述标准、有层次,加之可观察行为动词的运用,使得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教学内容核心突出,知识传授准确无误教师多能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核心内容,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科知识技能的认知规律呈现教学内容,同时确保所授知识准确无误。3.教学方法得当,凸显学生主体10节课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比例方面较为恰当,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能够较好地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注重发挥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4.信息技术使用恰当,有效辅助教学不论是哪一种课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都较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适时运用,从而有效辅助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
(二)问题
1.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目标方面有待加强个别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与了解不够深入、全面,致使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指标的评价值相对较低。2.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个别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地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和文本写作能力方面有待加强,表现为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3.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欠妥当由于缺乏围绕教学目标、围绕核心内容进行设计的思考,教学中表现出核心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短,相关辅助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长的问题。4.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能力缺乏,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5.授课类型选择过于集中采样的10节课中,从授课类型看,器乐课1节、欣赏课1节,唱歌课8节,表现为授课类型过于集中,也折射出日常教学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待提高。
四、建议
(一)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教学领域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每个领域又包含三至四项内容。演唱不是音乐教学中的唯一内容也不是最重要的内容,各区县小学音乐教研员及教师应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和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系列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如欣赏教学、器乐教学、创造领域的相关教学等,提高教师对不同领域内容教学的认识及教学设计、实施能力。
(二)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关注目标达成
教学目标设计中,个别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能力,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相对较低。建议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前,对学生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细致、准确、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针对每课教学的原有知识技能储备,使教学目标的确定更趋于合理与实际;同时,提高动态调整教学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个别教师存在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的问题。建议教师认真学习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学科教学内容;加强作品分析,明确音乐话题和教学话题;同时认真学习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与表述形式,进一步明确每课的核心内容,从而围绕教学目标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
(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目标达成
个别教师的教学环节时间设计欠妥当,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相对不高。建议教师进一步关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时间安排。一方面要确保核心内容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学过程中对时间的掌控能力,通过确实有效的教法、学法,提高时间效益、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篇18: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一、悦纳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音乐
“悦纳教学”的策略表现在采用“建构式六模块教学法,即:优化情境;自主质疑;指导合作;交流展示;适时引导;悦纳提升。结合该策略,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笔者联系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提出以下两个观点: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
“悦纳教学”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境界,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去学习,自由愉悦地成长,在学习中不断去吸纳,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悦纳社会。作家秦文君说“:学习应是带领人走向丰富、体面、明朗、幸福的,那是美丽灿烂的进程。”课堂体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学生学习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后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学生不能只学习知识,而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自身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逐步走向成熟。具体到音乐学习来说,就是要通过音乐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让音乐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热爱生活,启迪思维。如,二年级《十二生肖歌》,我通过让学生猜谜语,讲、听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生肖开火车游戏,学唱、表演歌曲等活动初步了解了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引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进而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自己和他人并加以悦纳提升
音乐本身充满着人文的魅力与价值,而这也是驱使学生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满足学生对于人文魅力与价值的渴望,只有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用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不断改善,从而更好地学习。其次,我们的音乐教学满足了学生“好动”的渴望,小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动是他们的特点,对此,我们不应该压抑,而是应该积极调整,主动适应,通过音乐课程的改进,使得课堂活泼、生动,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从而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吸收知识。此外,学生“好胜”的心理需求也不容忽视,要通过对学生的正面评价、表扬、鼓励,满足他们的好胜心,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我在教学二年级音乐《请你唱个歌吧》这一课时,在歌词创编环节,我问学生们,在春天里,除了歌曲中唱到的小杜鹃,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一起唱歌呢?于是,各种答案出现了,小布谷、小蜜蜂、小黄鹂、小麻雀等。我让大家分别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这时候有的小朋友不能很好的处理好声音,于是我加以引导:“小蜜蜂的嗡嗡声是不是应该小一点呢?”接下来当有些同学的叫声模仿的不准确的时候,就有其他小朋友纠正我们,小黄鹂的滴哩哩应该再清脆一点……在我的引导下,分组演唱、分角色演唱,有的小组表演小黄鹂;有的小组表演小布谷;有的小组表演小蜜蜂……在学生们愉快的模仿声、笑声中,很快地就把歌曲学会了,每一个学生脸上的表情也是极富童趣,可爱至极,甚至平时不怎么开口的同学也开心的唱了起来,每一次模仿演唱都惟妙惟肖。他们唱歌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在合作中悦纳提升,吸纳他人的观点,将学习所得运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二、悦纳音乐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悦纳学生的个性,同时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教学要面向每个学生,考虑整体,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音乐的熏陶,从而使他们受益。此外,考虑整体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的个性,我们还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方法学习,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要将整体与个体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有些家长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例如培养学生钢琴、电子琴等方面的技能。而对于学生的这些技能,我们要好好把握,比如在表演上、课堂上,可以安排这些学生为大家表演。使得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既满足了整体学习的欲望,又满足了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当然,对于一些唱歌方面没有天赋的学生,我们不应该放弃,要通过个别、细心的辅导,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悦纳音乐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源
课本是一个宏观性的内容,具有结构性、整体性等特征,是教学的基础。而对于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说,在重视课程的同时,也要重视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源,课本的内容是有限的,但课本以外的资源是无限的。比如,在三年级的`西南少数民族歌曲教学中,教材歌曲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较远,如《金孔雀轻轻跳》(傣族)、《铃铛舞》(苗族)等,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在进行这个单元教学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现代化工具寻找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风俗,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再如,搜集同民族的其他歌曲加深印象,如《月光下的凤尾竹》《苗岭的早晨》等等。学生都不由得被那种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所陶醉,仿佛看到了活灵活现的孔雀、大象,清澈的河流,好客的少数民族小朋友,还有泼水节等情景,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跳起来。
(三)悦纳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得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审美的意识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方法、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灵活、多变,多方式、多方法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鼓励大家追求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起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都具有爱唱、爱跳、爱玩的天性,唱唱跳跳就是孩子们的一项生活内容,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采取启发提问法、体态律动法、自由参与法、分组比较法、现场录放法、课件激趣法等方法,使他们在感到有趣味的过程中学到音乐知识,得到审美教育。
(四)悦纳、引导课堂生成
不可否认,音乐本身具有一种自由性,而正是这种自由性使得人们对于音乐能够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具体到我们的音乐课堂来说,对于学生的回答,在正确答案范围内的,我们应该表扬。对于学生大胆、个性的回答,我们更应该鼓励,而不是否定,要通过这些个性、大胆的回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捕捉这些回答中的闪光点,利用这些回答突破固定答案的限制,从而使得音乐课程充满活力。在教学二年级《请你唱个歌》一课时,在学会歌曲后,我让学生将乐曲中的歌词进行创编,再一起随着音乐唱歌,开一个森林音乐会。同学们开心热情地表演了起来,正当我为学生们的表现高兴时,只听见一位男同学大声“呱呱”的青蛙叫声,扰乱了大家的歌声,十分顽皮,同学们都生气了,纷纷指责他。我看他小青蛙学得还挺像,于是灵机一动,笑着对同学说:“小鸟们,原来我们的森林音乐会把小青蛙都吸引来了,小青蛙的呱呱叫声要是轻一点就可以为我们伴奏啦。你们还请了哪些小动物一起来呢?”同学们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还有小白兔”,有位胆子大点的同学冒出一句“。说得不错,小白兔的舞姿很美,肯定能为音乐会添彩的!”我马上鼓励道“。还有小鸭子,它的歌声最美!”又有学生接道,“有小树叶,它会伴奏!”……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学生的兴致上来了,有的为我们伴奏,还有的为我们伴舞,结合进原来的乐曲当中。望着兴致勃勃的学生们,我觉得教师千万不能丧失点拨引领的作用,让错误资源的价值发挥得恰到好处,也能把节外生枝变成最佳的教育时机,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生成而有味,我由衷地感谢那位调皮的男同学。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完善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悦纳的体验。
篇19:高中音乐教学论文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
【摘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和教师展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尊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音乐教学
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这四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3、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在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的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4、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的学校评价等等。
二、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高中音乐教学对策
教学是学校永恒的旋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形态,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也将进入新的阶段。由于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面对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1、在教学目标方面。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地、有个性的发展。
2、在教学内容方面。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论文范文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的方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艺术推进项目”认为:“当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智能来看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就和音乐教育课或音乐技能训练有所不同了。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已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
4、在教学评价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的评价中非常重视真实测验。加德纳指出,我们测试学生多元智能的最好方法是,观察学生如何运用每项智能的符号系统。
三、结束语
多元智能理论是我国近年来关注的国外教育思潮之一,加德纳把智能定位为我
们今天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支点;同时提出了智能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我们的教育观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呼唤我们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 ,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而随之变化。
总之,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融合,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们学生的教学实际,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而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教育改革
★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 音乐教学研究总结
【音乐教学论文(推荐19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情景教学研究论文2023-12-24
高中音乐教学工作计划2023-01-27
高中音乐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2024-01-23
高中音乐教学实践论文2023-08-12
小学音乐教学2023-04-15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2023-01-25
小学音乐教学获奖论文2022-05-19
小学音乐论文2023-04-10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分析论文2022-10-22
《穿越竹林》的音乐分析论文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