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集锦13篇)由网友“rui1257”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音乐本身是一种声音和时间的艺术,一切音乐活动都是从听开始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莫过于欣赏。现在的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从一年级开始就已融入了简单的音乐欣赏。我在课堂实践中发现,教材这样科学合理地安排,的目的是使我们学生慢慢地学会注意、关注,从而喜欢上欣赏,进而欣赏周围世界的美,也就在音乐欣赏中形成“自觉”的乐感。这也应了那句话:“音乐素质的培养恰恰必须以音乐欣赏为基础”。我在长期音乐教学实践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儿童音乐作品的欣赏
儿童呈现出的年龄特点要求必须寻找适合他们的儿童作品,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在欣赏这类乐曲时,我引导学生不仅使用听觉,而且通过积极的联想,运用视觉、触觉的活动,采用故事的创造、律动的创造、旋律线的创造,去感受、把握,去联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故事的创造。故事是孩子们所喜爱的,他们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自己讲故事。讲故事的过程是发展他们语言的过程,也是创作的过程。由故事表现的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对作品理解后的丰富想象。案例:在欣赏五年级上册的《森林狂想曲》时,我无需用太多的语言提示,学生便对这首有名的乐曲所吸引了。夜幕低垂,在神秘的热带雨林中,蟋蟀、树蛙、猫头鹰与飞鼠一起奏响了优美奇特的森林狂想曲,ABC三段旋律轮番演奏出现,学生们一会儿便能跟随旋律和速度变化轻松哼唱。学生们第一次接触“音效”,新鲜感很浓,曲子有电声乐器、竖笛演奏,更有森林中蛙声、鸟声、风声、流水声使人听来犹如身临其境,非常形象、逼真,直到以后的复听,学生仍对此乐曲乐此不疲,十分乐意参与哼唱,这足以体现欣赏乐曲的魅力。律动的创造。律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欣赏乐曲后,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激发他们欣赏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案例:三年级教材歌曲《快乐宝贝》,乐曲非常欢快而朗朗上口,当激昂的前奏和歌词“想要开心跟着我叫(跟着我叫),想要快乐跟着我闹(跟着我闹)快乐宝贝,就是我(就是我)”一出现,学生们立即振奋起来。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L. 穆塞尔和梅贝尔?格连所说的那样:“唱歌必须由音乐欣赏来激发,这是加深音乐欣赏的主要手段。”歌词唱出了学生的心声,他们像遇到知音一样高兴,随即手舞足蹈起来。可想而知,歌曲的教学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这也可以看到律动的魅力所在。旋律线的创造。学生在日渐提高欣赏水平后,又可以要求把感受到的、理解的音乐表达出来,与听力紧密联系起来发展。在欣赏练习中,可以用图画法表达感受到、理解到的音乐。案例:在欣赏著名管弦乐曲《卡门序曲》时,我曾引导学生边听边画出某一乐句的旋律线。在优美动人的旋律中边听边记音乐,结果发现很容易启迪学生灵感,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在这段热烈欢快、高低起伏的旋律声中,学生们发现自己画出的旋律线条有时还是很有规律和层次感的,旋律线的创造竟是如此奇妙而生动有趣。
二、对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欣赏
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它以丰富璀璨的繁华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成为当今珍贵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往往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认识各民族的窗口。就拿中国有56个民族来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历史语言等,其音乐也各具异彩。案例:欣赏《瑶族舞曲》时,全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我首先让学生完整地聆听一遍音乐,初步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复听乐曲并分段欣赏时,我引导学生用摇手、跺脚、捻指、拍手模仿长鼓的鼓点节奏,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瑶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各个热闹场面。学生们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享受到了与同学间协作的无限快乐,总能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三、中国戏曲音乐作品的欣赏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今天,戏曲文化显得尤为稀奇,特别是京剧这一国粹,它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为一身,集百家之长、纳百家之川,以唱腔和表现风格的`特有韵味吸引着人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四年级的孩子们初次接触京剧,觉得非常好奇。在他们平日的电视节目选择中,戏曲频道总会一跳而过,成年人亦是如此。因此,音乐课堂上,要想让孩子们对此感兴趣,必须动一番脑筋。案例:在给四年级学生教授戏曲单元时,我首先摆放出各式脸谱。脸谱是中华民族戏剧特有的面部化妆造型艺术,它是图案化的、也是性格化的,它以夸张的色彩无穷的线条为人物增添了强烈的审美效果。最吸引孩子们的是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如:黑色――正直,代表人物包青天;红色――忠勇,代表人物关羽;白色――奸诈,代表人物曹操;绿色――魔鬼形象;银色――妖怪形象等等。孩子们立刻对京剧敏感起来,眼神里传递着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接着重点介绍京剧人物的行当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并告诉孩子们这得从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扮相及表演特点来观察、分析京剧的行当。紧接着马上观赏《沙家浜》选段《智斗》和《红灯记》,为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梳理,分辨出忠奸善恶,学生们一下子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兴趣浓厚。更令人欣喜的是以后但凡让孩子们欣赏些京剧片段时,你就不用顾忌了,绝对缘于京剧的美丽和神韵。
音乐是“倾听”的艺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大大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使音乐教育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发现新的教学方法,我们的目标就会实现,学生的“耳朵”就会被我们叫醒。音乐欣赏教学的地位日渐突出,对我们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它是集歌唱、律动、创造、想象等元素为一体的扎实有效的教学课型,它的魅力是学生们喜爱和投身音乐课堂最有意义的理由,我将有信心坚定不移地让学生们爱上音乐欣赏。
篇2: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呢?每一位音乐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音乐形象不像图画那样直观、具体,而是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情感的领悟。通过欣赏,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智力,从声音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辨别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和理解:
一、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欣赏课不像唱歌、舞蹈等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和音乐想象能力。如:欣赏苏联作曲家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我自制幻灯片,从童话故事本身入手,将生活有趣的故事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幻灯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通过看,张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启发学生叙述故事内容,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来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学生对童话故事主题的理解为欣赏交响童话主题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通过做,既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的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其次,我还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精选好音乐作品入课堂。人们都知道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试想在一个校风差,校风歪的学校里,学生将如何健康接受教育?这又何谈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呢?作为老师,对社会的大环境,我们难以改变,但可以在这个音乐小堂里,精心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除了要让学生欣赏分析一些好的歌曲、乐曲外,还经常播放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和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如《让我们荡起双浆》、《一个真实的故事》、《闪闪红星》等佳品,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党的崇敬和热爱,感受欢快活泼的气氛,使学生的高尚情操等审美能力都得到培养,如:在欣赏《天山风情》时,我播放有关新疆风景的一些画面,还让学生欣赏新疆的一些乐器,好听的歌曲,优美的新疆舞蹈,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以欣赏为主线,将唱歌、乐理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训练贯穿其中,融为一体
欣赏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应该把欣赏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欣赏作为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歌唱和乐器演奏对欣赏起到一个再认识的作用。同时,将基本乐理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训练融于欣赏、唱歌练习和乐器演奏之中,这样做是对学生自身能力提高的一项重要手段。如欣赏歌曲《小白船》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幽静的画面,接着我在用钢琴演奏《小白船》的旋律,最后在通过录音机播放歌曲《小白船》的旋律,这样将视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感知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使学生更加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主旋律的记忆,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美。
三、从欣赏音乐作品的步骤和方法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实现从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飞跃。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听、看、唱、想、动、说的参与方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是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而对比法听是听的深入,也是音乐欣赏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倾听中的对比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风格、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从同一作品中进行对比,也可以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看”是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通过视觉的结合来感受美,这一点我在平时教学中里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来实现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因此我借助多媒体,通过观看动画、绘画、剪贴画及情景表演进行直观欣赏教学。其次,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音乐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而“想”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由于音乐艺术不同于文学和美术,它由情而动,由感而发是有抽象性、多样性、模糊性等特点。因此,通过音乐欣赏能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接着“动”是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与美术相结合使学生动起来。音乐与美术作为艺术的两种不同形式,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在音乐欣赏教学当中正当地添加美术成分,大胆地尝试,让学生亲自动手描绘所欣赏的音乐情景,培养他们的情趣、动手、动脑能力,有效地将美术融入音乐中,让学生从声音、图像两方面去感知美、欣赏美,并创造美。最后“说”就是让学生说出了聆听作品后的感受。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说的参与,及时引导学生说出听后感,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使我们及时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间的差距,使学生的欣赏过程能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步步深入,达到深刻、高级的阶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中领悟到音乐作品的主题,激发了想象力;在体会音乐作品内涵的同时也感受了美,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启迪了智慧。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作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等,根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创作画,再依据自己画的画写一段简短的文字,然后再写乐句或乐段表现所画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假设一种意境,鼓励引导学生创作音乐。教师要将学生创作的作品让他们自己去鉴赏、去分析,他们就会各抒己见,相互取长补短,去修改整理,不断完善。通过做,学生明白了音乐创作需要有音乐知识作基础,更需要音乐素材和对生活的感受等。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去获取音乐知识,从生活中去寻找音乐素材。当然,教师应注意面对的是小学生,应力求简单浅显一些,不可过高。
综上所述,要上好音乐欣赏课并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只有走出传统音乐欣赏教学的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合学生特点、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写无止境,教无定法,只有不断求新探索,才能不断完善,提高素质,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正确与否,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篇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新模式构建论文
2.1创设浓厚的音乐欣赏学习氛围:在构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新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为学生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学习热情,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又较高的投入度。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的注意力相对分散,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科学的设置音乐欣赏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将学生的精力有效的引导到音乐作品上来,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走入作品,深入的感受体会欣赏对象传递出的情绪与美感。
2.2选择阶段性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将小学音乐欣赏看做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选择阶段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研究不同音乐作品情感与技法复杂性上的差别,结合当前小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确定欣赏素材。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富于童趣或活泼欢快类的作品,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感受音乐传递出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相关音乐知识与技法的传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此时教师可以将器乐作品作为学生欣赏的主体,而随着学生欣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教师教授的作品应该提高到更高的层次。通过这种方式,根据学生自身的层次水平,教学力度逐层深入,使得学生欣赏水品逐步提高。
2.3整合多方面音乐欣赏资源视:随着信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量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以应用,为教学质量带来了显著的提升效果。在构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新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新型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全面整合教学资源,从声光电等多个角度丰富音乐欣赏教学的形式,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将音乐具体化,使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形成更为直观深刻的认知。同时,使用电脑、网络进行教学适应这一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特征,将信息技术与音乐欣赏教学进行整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获取资源的能力。
2.4完善音乐欣赏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然后让学生去感受作品所要营造的氛围,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对作品中的场景进行想象,然后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对作品展现的场景进行描述。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要进行适当地点评,当讨论结束,教师要报学生的整体观点进行梳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适当地点评,存在的优点,教师要指出并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发扬,而存在的缺点,教师也要指出,并提出改进意见。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作为一种审美和再创造的活动,包括了音乐的感知、情感的体验、音乐的联想等心理过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在音乐中去了解音乐、欣赏音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实现音乐教学智育和德育的双重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音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新模式构建策略,具有一定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阿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68.
[2]李红.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鉴赏能力[J].学周刊,2013,33:140.
[3]杜言君.小学音乐欣赏课自主审美体验教学方式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3,11:111.
[4]李静杰.“视觉音乐”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5:112.
篇4: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新模式构建论文
1当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过分强调音乐知识与技法的专业性: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因为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要求将授课重点放在相应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强调学生对于乐理知识的掌握与歌唱等技能的实践应用。这种教学方式的初衷是好的,其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内容设置为学生打下坚实的音乐学习基础。但过于强调音乐知识与技法,忽略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与学习特点,将生动活泼的音乐作品解构为相对枯燥抽象的音乐学习素材,小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难以真正感受音乐的魅力,不能在欣赏学习中体会到音乐的动人之处,本身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也变得无趣乏味,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提起兴趣,欣赏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1.2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突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地位。然而,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依然沿用以往的模式,强调自己“教”的影响,而忽略了学生“学”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音乐欣赏学习被限制在教师划定的范围内,其主体地位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激发。同时,音乐作品的欣赏更具有主观色彩与开放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时,很难调动起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其欣赏过程并非聆听与感悟,而是变成了完成一个个教师安排的欣赏任务,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小学生审美品位以及人文素质的积极性影响收效甚微。
1.3欣赏教学偏离音乐本体关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具体音乐作品进行的聆听与体会,并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形成系统化的作品认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上愈发强调教学模式的创新,部分小学音乐教师为了追求欣赏教学形式的创新与内容的多样化,安排了大量与作品相关的.人物故事、创作经历、背景等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欣赏教学的内涵。然而,部分教师在授课内容比例上安排缺乏科学性,在拓展性内容方面投入了过的的教学时间,针对作品本身进行的欣赏理解教学则相对不足,学生注意力往往被背景故事所吸引,不能将经历集中在作品本身,这种舍本逐末的课堂安排,淡化了音乐做品本身的价值与意义,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篇5: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分析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分析论文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一种艺术形式,戏剧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极强的综合性。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等各类艺术与戏剧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促进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强的作用。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其中一种教学形式,如果将戏剧融入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中,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可以在这过程中逐步的形成一种新的戏剧形式——儿童戏剧。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因此为了利用戏剧的形式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所进行教学内容必须容易受到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并且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语言和风格方面,都必须在小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同时,利用戏剧的形式进行音乐方面的教学,有利于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对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1.将戏剧带入小学音乐欣赏课堂的重要性
1.1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合。由于戏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剧场性、综合性以及个性化等特点,并且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戏剧与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等各类艺术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十分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时,如果将戏剧融入到教学之中,不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够使其获得表演等方面的艺术熏陶,有着重要的作用[1]。
1.2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修养的发展。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由于是对于新鲜的事物,有利于帮助学生促进自身注意力的集中。因此,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时将戏剧元素融入其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之中,推动自身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并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地帮助。
2.将戏剧与小学音乐欣赏课堂进行结合的方式
2.1做好音乐欣赏课堂方面的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视野能力的扩展,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审美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时,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戏剧的播放,而且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戏剧内容进行理解,可以为学生们播放主要关于儿童方面内容的戏剧。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们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可以为学生们播放经典的儿童歌舞片《绿野仙踪》。《绿野仙踪》讲述了美国堪萨斯州一个小姑娘多萝西,由于意外的出现而被龙卷风被带入到了魔幻世界,并且在“奥兹国”经历了一系列冒险后最终安然回家的故事。起初是由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创作出来的,后来于1939年被美国米高梅公司改编成了一部歌舞片形式的电影。因为是歌舞片,所以影片中拥有大量的歌舞片段。不过由于歌词内容浅显,简单易懂,如果将这部影片给小学生们观赏的话,不仅不会造成无法理解的现象,同时也会被其中的四人组的友谊深深的吸引。通过这部影片,不仅让学生们听到了优美的歌曲,同时也会被其中温情、真实、感人的画面所影响,从而给小学生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2]。
2.2进行戏剧的创编工作。教师为了帮助小学生们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可以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戏剧创编方面的工作,让学生们根据自身对于戏剧的理解进行戏剧的改编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提升,同时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也有着极大地帮助。而在进行戏剧创作改编时,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能力特点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例如,教师为了进一步促进高年级小学生的发展,可以进行《大海,故乡》这首歌曲的改编。《大海,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中的插曲,创作于1982年,其中体现了人们对于新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拥有着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3]。而《大海在呼唤》这部影片中,其主要内容描写的是中外两代海员痛苦与欢乐的故事,旨在歌颂他们的美好心灵与国际友谊。根据歌曲和电影的背景,为了让学生们对于其中体现的精神能够更好的进行理解,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歌曲的改编时,为了突出其中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恰当的改编,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作为一种拥有着极强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教师通过戏剧的形式帮助小学生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通过戏剧,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修养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们更加热爱音乐艺术,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养成集体主义的精神,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雍婧.利用戏剧的形式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1)
【2】黄馨慧.利用戏剧的形式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J】.戏剧之家横,2016(5)
【3】褚艳玲.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4)
篇6: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感悟学科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感悟学科论文
随着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对艺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课在小学阶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在像以前音乐课体育课等综合学科的课就像是摆设,艺术教育也开始较好的开展,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音乐课主要分为唱歌课和欣赏课,欣赏课也是小学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单元都离不开音乐欣赏,是培养了小学生的音乐听觉艺术和乐感,审美艺术。而对于刚踏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我来说,欣赏课也是属于学习阶段,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边教学边学习,向师傅以及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一学期过去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就自己在音乐欣赏教学问题一些思考。
一、欣赏教学的意义和目的
在新课标中,强调了在小学生中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气质,了解各个国家,各个名族的音乐文化,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
欣赏音乐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辨别音乐的美与不美,美到底美在哪里?孩子能从欣赏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从音乐的某些要素(乐器的音色、人声、节奏、速度、旋律走向等)对曲子进行全面的分析。还可以从教师设计的一些活动和游戏中进一步体验音乐,感受快乐的音乐课堂,从而更加快乐的投入到学习中。
欣赏课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孩子根据聆听到的音乐发挥自己的想象,每个孩子对音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他们能自由的想象某些音乐在他们心中所描绘的音乐形象,通过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在我上期的音乐教学中欣赏的一些缓慢的音乐,孩子们的感受就不一样、有的觉得像在森林里边走,有的说感觉像在家里边休闲,有的孩子说像看到了蓝天白云,有的孩子说感觉像在小溪旁边。所以说,音乐欣赏可以充分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是音乐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二、音乐欣赏的现状
虽然在新课标中专门对欣赏课提出了要求、但实际的教学中差距还是蛮大的、特别是乡镇学校、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存在着特别大的差异,自己也有一些朋友在不同的学校从事音乐教学,通过朋友之间的交谈能够感受到。在农村学校中,音乐课仍然是摆设,孩子们几乎不能上音乐课,每天面对的是语文数学、就在我班上转学过来的学生中,四年级了还没有怎么上过音乐课,可想而知,欣赏课就跟别说了,有些学校的教师几乎没有上欣赏课,跟着教材把唱歌的课上完以后就不在上了,找一些其他的流行歌曲跟孩子一起唱。忽略了欣赏课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当然自己也还在不断的学习怎么去上好欣赏课、就这学期而言通过参考一些资料,教案,和师傅的细心指导总结了一下的几点:
1.教师对欣赏课的内容要深刻理解
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花大量的时间聆听曲子,寻找曲子创作背景、对音乐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曲子所刻画的音乐形象要明确,分清楚曲子的段落,从不同的特点去分析曲子的变化,从而层次分明的去欣赏让学生不会那么无目的性。把握曲子的整体的音乐形象。
2.给予学生想象空间
在音乐中,美一定是来自于人对于人声的演绎或者乐器的演奏,从而引起人和声音的共鸣,有时候,语言并不能完全表述出音乐真正的美,所以更好的`就是感受,多听少说。老师也应该给予学生空间,让他们进行一些想象,让他们来感受音乐所发生的不同变化,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对音乐的内心真实感受。
3.体验式的教学
在教学中,有些音乐比较长,也有可能有些段落比较枯燥,重复的比较多,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不可能集中这么久一直认真的去欣赏,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像办法让孩子们参与到音乐中来,那就是要设计一些体验的方式(用拍手、踏步、用笔敲、用手挥等,让学生亲自的参与进来,人人参与,人人有事做。课堂也活起来了
4.强调欣赏
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也用讲故事的形式跟学生讲解,本来是为了帮助学生学好的去理解音乐,但这种做法却使我在教学中脱离了教学音乐的主线。一节课下来,故事反而过多的影响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浪费了更多听音乐的时间,音乐欣赏中的音乐是音响的艺术,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应以聆听欣赏为主线,应该把更多的的时间留给学生聆听音乐,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更多的时间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在欣赏中能或得更多的收获,对音乐课,音乐欣赏课也越来越有兴趣。老师在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适当的给予一些提示和指导,让孩子们也能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我在教学阳光下的孩子这一合唱欣赏的时候,过多的强调了合唱的专业知识,孩子们对音乐的欣赏反而很少,可能还没有真正的体会到合唱的美,我会改变一些自己的上课策略,在欣赏课是,尽量给孩子们时间倾听,让他们真正的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图谱的利用
新课标中特别强调对图谱的使用,不论是唱歌课还是欣赏课都在强调对图谱的使用,他能让孩子们更好的欣赏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和音乐旋律走向。也能通过图谱的方式更好的记忆音乐。在四年级上册的《乒乓变奏曲》中学生就可以通过图谱感受到音乐的高低变化,像乒乓球一样在不停的跳动。图谱的使用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音乐欣赏是音乐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也会尽量注意避免过多说教式的教学,少说多听。避免过多的使用灌输的方式把音乐强加给孩子们。让他们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
以上一些是自己到习之学校以来从事小学音乐教学以后的一些感受和收获,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师傅以及学校的各位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和理解。
篇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摘要:在计算机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教学已经为很多人所尝试,网络资源已经大大丰富了学校教学资源的范畴,网络上许多生动活泼的信息资料日益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开展网络音乐欣赏教学实在是一件普受欢迎,师生皆利的一种创举。
关键词:网络资源 音乐欣赏 师生互动
作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最生动活泼、最具有感染力的形式之一的音乐欣赏课,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在音乐名家名作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身心得到发展。音乐作为声音和时间的艺术,依靠音符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蕴含着音乐家复杂的对人生、对社会、对未来的思想感情,借此来影射社会现实生活。但是,对学生来说,音乐家使用的音符只有七个,如何解读蕴含其中的奥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创作的背景、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作品反映的`时代等内容,才能从更深的层次理解音乐到底是怎样运用这七个音符来表情达意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水平。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无疑开辟了音乐欣赏教学的另一番天地。
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注重直觉的认知,还要注重情感的表现,更要注重理智的认同。而网络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拓展思维和记忆的空间。更有听辩曲目、网上题解、名词解释、答案选择等活动项目,丰富了教学内容,了解了音乐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利用网络资源,开拓思维空间
现代生活中,知识学习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鼓励创新与创造写入世界各国中小学教科书中,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代。教师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引导并培养学生的探索、反思与创造能力。而这一切依赖于网络的发达与普及。网络作为教育传媒,庞大的教育资源储备,迅捷的传播速度,活泼生动的界面,给教学创设了传统传媒无法比拟的优势,给师生教学提供了创造性的条件。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师生通过网络,按照预先的设计,构建出互动合作学习的环境,学生首先对感兴趣的音乐自主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同时,学生借助网络通讯平台联系其他同学、教师,就自己不理解的某一问题展开探讨,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迅速而及时。最后,拓展延伸,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开拓思维空间,动手动脑,在网络上搜索资料,制作、整合有利的学习资源,这一过程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如能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学生的协作能力、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必将得到大大提高,增强了学习的勇气和自信。这样的活动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们积极主动探究学习,获益匪浅。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解读,对音乐进行了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动态性的网络教学,迅捷反映音乐资讯
网络迅速及时反映全球的音乐资讯,具有动态和开放的特点。作为音乐欣赏课,其教学也应当具有动态和开放的特点。网络资源是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内容,品种齐全,风格各异,特点齐备,从不同层次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欣赏口味,完全可以说是一场网络大餐。
如欣赏圣-桑的音乐作品《天鹅》时,我要求学生,除了在网络上进行音乐欣赏外,还要借助网络搜索了解乐曲的演奏形式,查找作为作品主要演奏乐器的大提琴的音色,了解作曲家圣-桑的生平简介和主要代表作品。这样要求布置下去之后,教学内容立刻丰富起来,学生觉得有事可做,有知识可学。要求不分前后,这就比较灵活。这种开放、动态性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征和利用网络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优势。为了巩固教学的成果,便于学生以后方便利用,可以指导学生建立一个班级音乐资源库。丰富而全面、深刻而专业的班级教学资源库,某种程度上能够影响教师利用网络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
由此看来,抛弃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大胆地利用网络音乐资源,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参与体验、参与创造,无论对学生自己身心发展还是音乐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一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其潜力是无限的,创造的热情是空前的。
篇8: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的关系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的关系论文
音乐可以抒发人们的情感,并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这即是音乐的巨大魅力所在。欣赏教学有效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结合了起来,从而为学生们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小学音乐教育含有:乐器教学、欣赏教学、以及歌唱教学,其中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部分。
一、歌唱教学的作用
人声本就是一种乐器,它可以将人们的内心情感自然的、美妙的抒发出来,不管在什么地方,或是什么时间,都可以以歌喉为工具,同时有机结合语言和音符,创造出美妙的音乐。在器乐教学中,离不开乐器;在欣赏教学中,离不开音响设备,这些音乐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是在歌唱教学中,只要一把二胡、或一支口琴、或一支笛子就行,另外,在歌唱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识谱视唱能力,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音乐知识。所以,在我国现在的小学音乐教育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即是歌唱教学。音乐启蒙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要想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首先要让学生喜欢音乐,对音乐感兴趣。在歌唱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音乐的节奏、律动和情感,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歌曲演唱中,并抒发出自己的情感。
二、音乐欣赏的作用
(一)构建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构建学生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过程中,其有效的一个方法即是音乐欣赏课。唱歌、技能训练、欣赏、以及音乐知识等内容,都是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在我们之前的观念中,唱歌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小学音乐也是一样。小学生在心智上发展还并不完善,他们在生活中会不断追求美的事物。音乐主要是靠“听”来感知的,听其声,体验其情境,达到更高层次的身心统一,有种美的体验,从而逐渐提高审美能力,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赋予音乐生命的活力。
(二)扩大音乐视野
由于音乐课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学生学到的歌曲也不多。有的歌曲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但因为小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完善,因此,不合适当作教材来让学生唱,但可以让学生多听。除了学生自己会唱的歌曲外,通过欣赏还可以接触和熟悉其他更多的音乐作品。音乐欣赏的内容丰富多样,古今中外,各种体裁,多样风格的优秀声乐和器乐曲,在对音乐作品的介绍分析和欣赏中,让学生理解优秀的音乐遗产,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熟悉民族音乐的语言,同时在学生们接触外国的优秀作品过程中,达到多方面音乐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加广阔。
三、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的关系
(一)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相辅相成
小学音乐教育中,最普遍的教学形式即是歌唱教学。在歌唱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仅要教学生歌曲节奏、音准、旋律的掌握方法,还要教学生歌唱的技巧。欣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学生在欣赏优秀歌曲的时候,可以体验歌曲的演唱方式、特点、旋律、节奏。歌唱教学的前提条件即是欣赏教学,要想更好的进行歌唱,必须先学会欣赏歌曲。歌唱教学的主要体现是学生的演唱能力,欣赏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赏析音乐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小青蛙找家》的故事视频,以让小学生队这个故事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样有利于他们了解歌曲中歌词的含义,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歌词意义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内涵。在歌曲教学中,可采取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的方法,首先老师可以用响板进行演唱伴奏,来模仿青蛙“呱呱呱”的叫声,同时,利用歌曲的韵律及节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有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欣赏教学是在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歌唱教学是欣赏教学的手段
欣赏教学可以使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氛围更加愉快和活跃。小学生现在才刚刚开始认知世界,因此,老师在选择教学歌曲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心智的发展等,尽量选择一些节奏、旋律比较明快、愉快、清新,且符合小学生审美的歌曲,以便学生能体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小小音乐家》这首歌曲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欣赏歌曲,以从儿歌中辨别各种乐器的声音,然后学生对乐器的音色进行模仿,接下来,老师给学生讲解有关乐器的知识,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演唱这首歌曲,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有机结合欣赏教学和歌唱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歌喉来抒发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三)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相互促进
欣赏教学和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该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使学生的音乐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音乐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想唱出更好歌曲,必须具有较强的音乐鉴赏能力。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必须有机结合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例如,在教学《我和提琴》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现场演奏小提琴,并向同学们展示和介绍小提琴的构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小提琴的表现力、音色等进行讨论,以使学生感受小提琴的魅力。这样在老师让学生学习《我和提琴》这首歌曲时,学生对小提琴便很熟悉,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效果。音乐是一门情感性的体验艺术,歌唱教学主张表演,欣赏教学主张体验,只有有机的结合欣赏教学和歌唱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现在小学教学比较注重探索,教师可以通过欣赏教学和歌唱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从而在音乐中寻找到美好和快乐。
(四)音乐欣赏效果
根据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实施精确性教学所造成的学生的想象力、全面性不同的程度失落,现代教育者提出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模糊教学法的探究”教学法。“模糊”二字是该教学法中最主要的特点,该教学模式最开始是由个体的主观的欣赏和想象,以自由的不确定的形式存在,然后通过学生思想的相互碰撞、修正、以及互补,从而对原有的想象和联想进行不断地完善,进而使个体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对音乐的感知。最后,在生生和师生之间求同存异,出现一种相对接近群体观念的对音乐接近理想目标的理解。有人对小学音乐欣赏提出了“六字教学法”,即在音乐欣赏课中,采取“动、趣、静、广、巧、深”这六种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音乐欣赏的效果。
四、结语
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情操。通过它也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和欣赏教学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歌唱教学和欣赏教学都是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作用重大。
参考文献:
[1]缪艳.试论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J].黄河之声,,(8).
[2]冯宇.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浅析[J].辽宁师范大学,2012,(2).
[3]梁婷子.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1).
篇9: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与设计研究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与设计研究论文
【摘 要】小学音乐欣赏课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设计原则:①由浅入深;②由近及远;③由具体到抽象。
【关键词】音乐欣赏儿童
小学音乐欣赏根据儿童思维和接受能力,欣赏教学中应灵活动用下列原则。
1由浅入深
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处于缺乏感情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阶段,由于他们的知识、生活经验的缺乏,往往对作品所描述的某些客观现实不易理解,对某些情感不易体验,因而欣赏教学要按儿童的认识能力,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学。欣赏教材的篇幅应由短小的作品开始,再逐步听较长的作品;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段应由简到繁,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应由易到难。
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不同年龄儿童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在选材时,应考虑的是音乐对所教学生的可感受性、可接受性,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材。低年级学生应选取音乐形象鲜明,能为学生所接受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要求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清晰、特点鲜明,形式本身比较工整、短小,可参与性强等。高年级的学生可适当选听一些具有一定逻辑性,篇幅较长的乐曲。
2由近及远
由于儿童所接触的生活范围狭窄,情感和兴趣正在发展,因此欣赏作品的内容应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事物开始,再逐步由近及远地扩大他们的视野。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儿童观察生活、丰富其知识,使他们听音乐时能进行联想,从而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欣赏教材的选择,常从儿童歌曲开始,逐渐扩大到其他歌曲,由反映儿童生活情趣的器乐曲扩大到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使欣赏教学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
在音乐欣赏活动之前,要充分预知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了解儿童已掌握的知识内容,预知儿童的知识水平,让儿童通过自身活动来解决问题,获取经验,发展能力。比如在欣赏课《狮王进行曲》时,就要充分预知儿童这几个方面已有的知识经验。
2.1儿童能区分缓慢有力的音乐表现的是狮王,轻快跳跃的音乐表现的是其它小动物。
2.2儿童已经会跟着中速音乐合拍地做狮子走路的动作。教学时可用故事导入课题,告诉儿童法国的圣桑爷爷用音乐写了“狮王”这个故事,然后播放音乐让儿童欣赏。当音乐进行到缓慢有力的节奏时,小朋友们一个个模仿起狮王的'动作来,有的双手放在背后,抬头挺胸地跟着音乐踱起了方步,有的用双手做爪子,张牙舞爪地把狮王威风、自得的模样表演得惟妙惟肖;当音乐进行了到轻快跳跃的节奏时,小朋友们有的表演小兔跳,有的表演小鸟飞,有的表演猴子抓痒等。充分预知到儿童有这几方面的知识经验,儿童便很快地进行情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积极活跃。
3由具体到抽象
在器乐作品中,由于没有文字结合,音乐内容就不象歌曲那样表达得具体、明确。但在某些器乐作品中,由于运用了客观世界中音响的直接模仿(如鸟叫、军号、钟声等);或近似模仿(如雷鸣、风声、时钟嘀哒声等)的手法来刻划音乐形象,这种直观性的听觉形象,就容易为儿童所理解。而在某些用暗示性、象征性描写的音乐中,所描写的形象没有听觉上直观形象,只有视觉上的形象(如云彩、闪光等)或仅是表现情绪的形象(如欢乐、悲哀等),这种抽象的描写,又常需借用标题、文字作解释才能使人听懂,因此,这类作品就不易为儿童所理解,教师应多选择直接模仿和近似模仿的乐曲为适宜。
3.1不同年龄的儿童,应选择不同的参与通道,以及帮助儿童打开这些通道而采用的合适的辅助材料。音乐欣赏活动的主通道是听觉,其它辅助通道还有视觉、运动觉和言语知觉等。低年级的儿童一般较多选用的辅助通道是运动觉和视觉,高年级学生可广泛使用所有辅助通道。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对象的外在运动方式往往比对象的内在意义更具有吸引力。针对低年级儿童的这一特点及农村儿童有些生活经验不太丰富的情况,在设计《金蛇狂舞》音乐欣赏活动时,除了采用儿歌表演游戏等形式,着重于儿童视觉通道的开发,设计了合适的教具;用布和卡纸制作了两条色彩鲜艳的可供操纵的金龙、两只狮子面具。音乐欣赏时,随着音乐用于在屏风上操纵出舞龙、舞狮的场景,同是在舞狮时配以锣鼓伴奏,使儿童深切感受到龙狮狂舞的热烈气氛,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感受音乐形象。
3.2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欣赏要求也是选择参与通道和辅助材料所必须考虑的条件。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时,由于该乐曲结构工整,节奏感强,便可考虑用打击乐演奏的参与方法。而在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时,由于该歌曲音域较窄,便可考虑用歌唱的参与方法。贺绿丁的《森吉德玛》具有诗和舞的气质,我们便可考虑用配乐诗朗诵和随音乐舞蹈的方法等等,在选择参与通道和辅助材料时,最重要的原则便是儿童能够参与操作,喜欢参与操作,操作过程能够有效地强化儿童的音乐感受和享受。
总之,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儿童对音乐作品听得愈广泛愈深入,那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就愈能快速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儿童有了欣赏音乐能力,才能使他们对音乐发生兴趣,从而能自觉、积极地学习。所以教师应在课内外重视音乐欣赏的教学工作,应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尽可能多给儿童欣赏音乐的机会,并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生动地向他们介绍分析音乐作品。
篇10: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重庆市黔江区实验小学 何毅
【摘要】音乐本身是一种声音和时间的艺术,一切音乐活动都是从听开始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莫过于欣赏。现在的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从一年级开始就已融入了简单的音乐欣赏。我在课堂实践中发现,教材这样科学合理地安排,的目的是使我们学生慢慢地学会注意、关注,从而喜欢上欣赏,进而欣赏周围世界的美,也就在音乐欣赏中形成“自觉”的乐感。
篇11: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贵州省仁怀市高大坪小学 陈 恋
针对小学音乐教学而言,欣赏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有效提高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不能单纯地只是听乐曲,而应将音乐表现与音乐欣赏相结合,通过聆听、演唱、律动、演奏、创作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环节
1.教学导入环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欣赏乐曲上来。
2.初步感受环节。要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初步的印象,初步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演奏方式及表现场景等。
3.参与体验环节。要让学生参与体验音乐作品中包含的各类音乐要素、情绪、风格、曲式、表现手段等,并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分析,使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与技能,逐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表现美,在聆听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进而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
4.深入表现环节。要让学生围绕音乐作品,把感性与理性相融合,创造性地进行联想和想象。
5.小结环节。概括总结学习所得。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
1.主题教学法。音乐欣赏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熟悉主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记住音乐的主题和旋律;二是让学生感知音乐主题,知道主题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具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三是让学生听出主题的变化,听出音乐结构的重复,听出使用的新的音乐材料;四是让学生认识曲式等;五是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景。
2.解说教学法。
欣赏教学过程中原则上不应在乐曲之前进行解说,甚至不予提示曲名。特别是在欣赏以旋律、节奏的美感和趣味性为中心的音乐小品如独奏曲《赛马》、舞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军队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等音乐时,要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要素,先让学生听辨乐曲的拍子,听辨演奏的乐器,感受乐曲的节奏、旋律、情绪等。如果是三部曲式的话,可首先听A部分,然后回答,确定下面部分是A部分还是B部分,接着可就乐曲的'气氛、对乐曲的感受展开讨论。
然而,欣赏外国声乐曲、乐器独奏曲或协奏曲时,听赏前,需要对歌词、剧情、场面等加以解释,或对某些乐器加以说明,这就是解说法。通常情况下,解说内容较多的是作曲家生平故事和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逸闻趣事等。乐曲解说内容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可以是分析性的解说,也可以是批判性的解说。解说要引起学生对乐曲的注意和兴趣,启发学生期望聆听的愿望。
解说教学方法具体包括三种:一是结合倾听,进行演奏、演唱形式和演奏的乐器等内容的解说。欣赏时很好地把握住了音色,就容易掌握音乐诸要素的对比,进而把握音乐的情绪,所以在欣赏是要注意对演奏乐器的解说。二是欣赏故事性乐曲时,结合倾听,对故事情节、与故事情节相对应的音乐等的展开进行解说。三是结合倾听,做音乐是相关内容的说明,包括作者创作的年代、创作动机、作品特征、创作背景、时代关系等,在小学通常只讲与作曲家相关的故事。
3.律动教学法。
欣赏音乐的同时,通常身体动作或节奏律动来感受、参与体验音乐情绪的教学方法就是律动教学法。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内心的节奏感、音乐感受力,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及表现力。
律动教学法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引导学生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边做动作边聆听音乐。例如《天鹅》可让学生模仿大提琴的演奏姿势,《赛马》可让学生模仿二胡的演奏姿势。二是边聆听音乐边做律动。如踏步、走步、跑跳步等身体动作或拍手、跺脚等节奏律动为音乐伴奏。如《军队进行曲》(舒伯特)A段可让学生模仿扛枪踏步的士兵来感受音乐的雄壮有力,B段学生模仿热情的人们挥挥手来感受音乐。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律动教学法虽然很容易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享受音乐。但是课堂教学组织工作必须到位,否则学生的情绪控制不住,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4.图谱教学法。
欣赏教学中可以把音乐作品里的音响特征、乐句、乐段、结构、层次等,运用简单的符号来标志,再将这些设定的符号根据音乐的进行组织起来,形成图谱。这些符号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图、点、和线条,用它们把抽象的音符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以体现旋律线条的走向、节奏的长短和音的强弱等音乐表现要素。例如:△○△能清楚地表示带再现的三段体。教师在设计图形谱时,必须对音乐做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抓住音响特征,分清段落、层次、各种对比、变化,找到确切的符号来标志。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来选择符号。低年级学生可选择较为形象的图形符号,配上鲜艳的颜色,如《狮王进行曲》;高年级学生可选择简单、概括的符号,如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运用图形谱,能够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同时,也鼓励学生用图形谱曲表现自己听到的音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是把欣赏对象中相同的或相近的音乐要素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例如比如《森吉德玛》的速度变化、《二泉映月》的力度变化、《军队进行曲》的调性变化等等。使用对比法进行鉴赏教学,一定要选择典型性的对比因素,对比的具体内容要相互映衬,具有鲜明的对比效果。
此外,音乐欣赏教学还有观摩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调整乐谱顺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启发联想教学法等等,广大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和研究。
三、结语
总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取适合小学生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参考热情,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篇12:中职音乐教学论文:浅谈中职音乐欣赏教学
中职音乐教学论文:浅谈中职音乐欣赏教学
中职音乐教学论文:浅谈中职音乐欣赏教学浙江省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 焦家裕
【摘 要】音乐欣赏其实是一门充满艺术性的课程,不仅在于教会学生欣赏音乐,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音乐欣赏教学首先必须充分把握音乐的本质,才能去塑造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并预测其效果。本文着重讲述了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情况与其可以采取的方式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音乐欣赏这门课程。
【关键词】中职音乐欣赏 引导 教学效果
一、中职音乐欣赏教学概况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态度来欣赏音乐,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特别是中职的音乐欣赏教学不再像是中小学的欣赏教学纯粹是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在中职阶段,学生的思维正是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此时的音乐欣赏材料需要涉及面更为广泛,比如有鲜明音乐形象的交响童话《彼德与狼》;描绘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蓝色多瑙河》;表现个人英雄气概的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歌颂爱情的中国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以便于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也可以挖掘音乐方面的人才。另外,音乐类型不仅有艺术歌曲、京剧、戏曲,还有交响曲、协奏曲等,音乐的多样性、广泛性更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二、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
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音乐欣赏教学就是放一段音乐,放一段视频打发课堂时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音乐教学实际上包括两大块的内容:音乐的自我进行和音乐的他人欣赏,而音乐欣赏就是后者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欣赏音乐,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具备感受美和创造美的审美能力,从而引导学生逐渐具备良好的言行举止及行为习惯。另外,从音乐欣赏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能为自己的音乐创作找寻灵感,具体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欣赏其他优秀的作品与音乐,一方面使沉闷的音乐理论教学课得到改善,使学生获得了感官上的愉悦,使他们对音乐的看法得到改观;另一方面,在欣赏到前辈的优秀作品后,容易使学生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个兴趣作为风向标,学生会提高对音乐方面的关注度,有着良好的音乐素养是个人修养中一个很有魅力的因素。
2.于学生乐感能力的培养。长期耳濡目染在各种音乐中,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对学生乐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磨练。良好的乐感是进行其他音乐活动的前提。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就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音乐教学论文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所以培养学生的乐感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任务,这个重任就归置于音乐欣赏教学之中了。
3.于其它学科的意义。音乐教学不同于其它的科目,是一门表现的艺术,是一门融感情、想象于一体的艺术,特别是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想象力与感知力去理解作品的感情与内涵,而在此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想象与感知能力同样适用于其它科目的运作。另外,经过一天的客观知识的学习,通过一堂音乐欣赏课,可以让学生的精神得到适当地放松,就当做是寓教于乐了。在欣赏各国、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中,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情操。
三、当今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当今的中职音乐欣赏教学,是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的。这是由多方面原因致使的,首先要归宿于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体制,学校音乐课极不规范,很多学校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势头开设了这门课,实际上只是搬出一通枯燥的音乐理论搪塞学生,很少正规地让学生欣赏作品,也就很难有好的音乐欣赏教学了,使得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只会把音乐课等同于理论课,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这样,在中小学阶段就没有打好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其次,中职学生一般自控能力不太好,学习方法上也欠佳,课堂中很难做到专心一致,而音乐欣赏需要专心的用心来聆听,学生不能做到也就不能很好的去感受音乐,逐渐会失去兴趣,也就失去了良好的音乐欣赏课堂氛围,必然导致课堂纪律较差,教师也失去了上好这门课程的信心与耐心。这种现象在普通中职学校的音乐课堂上比较普遍,必须得到改观。
四、中职音乐欣赏教学可以采取的方法
就中职学校音乐欣赏的现状而言,课堂的局面是非常尴尬的,这时候作为教育者应该思索下教学的方法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挽救这种颓废的趋势,是当下之务。在思索方法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喜恶来确定课堂的内容,第一堂课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堂课时便可以用学生当下非常流行的一首歌曲来做素材。曾有一位老师就用了一首在学生当中广为流传的《死了都要爱》作为欣赏素材,学生都非常高兴,听完后便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首歌,有的说歌曲的节奏很震撼人心,高潮部分很有激情;也有的说:“他们唱的歌很有京腔的味道,高音唱的很轻松”,于是老师便随着学生的回答思路给学生讲授了乐器中伴奏乐器的特点,引出民族乐器的知识,学生听得都很认真,一堂课下来都没觉得枯燥。可见这是一堂音乐欣赏课的成功范例,有很多方式值得借鉴,必须跟学生的兴趣点相切合,找到共鸣了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具体说,在欣赏课中可以采取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聆听法。通过让学生聆听优秀的作品来感受作品的内涵,此时寻找作品的感情元素是主要目的,聆听过后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聆听以后的感受,即使所说的感受肤浅,不着边际,也不要加以驳斥,而是启发他们进行交流,使各自不同的感受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升华。
2.歌唱法。聆听过后,可以让学生动口吟唱,在动口吟唱方面中职生应当是善于表现自我的,在吟唱中引导他们去感受作品中的音质美、律动美、意境美,达到与作品中感情的共鸣。
3.师生互动法。欣赏完一段作品,学生对之的感受都很深刻的话,可以师生合作试着演奏一段,老师用钢琴弹奏,学生吟唱,若是纯音乐,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一人演奏一种乐器,当然此时,不必在乎乐器的音准与不准,找到音乐中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中职音乐欣赏课堂中可以借鉴的三种方法,要想达到很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专业的知识功底是必须的,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也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懂得怎样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器材。
结语: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听音乐应该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可以不会创作音乐,但是一定要会欣赏音乐,这种欣赏能力必须得到培养,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还无力承担这项任务,中学与中职音乐欣赏教学则成为使命的履行者。必须要足够重视中职的音乐欣赏教学,精神生活的丰富对于学生品行的影响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让中职学生踏出素质教育的一大步。
篇13: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的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的论文
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开展音乐欣赏课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音乐,丰富自身的音乐知识,培养情操。然而现今的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是对于音乐欣赏课不是很感兴趣,导致教学效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关于如何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营造良好温馨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音乐课与其他理论知识性学科有着很大的差异,它更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组织音乐活动,营造出良好温馨的教学环境。教师需要注意多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令他们能够体会到音乐乐趣,以此提高他们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使学生自主自发地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堂上播放优美动听且十分熟悉的音乐,在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问,如这首歌曲叫什么,表达什么含义,曲调体现的是悲伤还是快乐的情绪,音乐中运用哪些乐器进行演奏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与学生交流的媒介[1]。此外,教师还可以询问学生喜爱的音乐类型,且表明自己喜好的音乐类型,拉低双方的`差距,有利于加强交流质量。每位学生的阅历看法不同,对于音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领悟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并主张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对营造出温馨和谐的课堂有着重要作用,为学生更好理解音乐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理解学生的爱好,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随着初中生阅历的增加,他们的情感世界必然会越来越丰富。而音乐中也带有丰富的情感,要求人们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这必然会打动学生们的心灵,从而将音乐中美好的感受融入自己的感悟中,更加丰富自己的情感,而这也是音乐欣赏课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应理解学生的喜好,提高他们对不同音乐的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例如中华民族风格音乐,这是初中音乐课的主要内容,是一门经典艺术。然而大多数学生对于民歌都不是很感兴趣,这是因为民歌体现的是过去的情感,对于时代不断进步,追求时尚的学生而言,民歌是一种落后的体现,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为应对这种现象,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对民歌的兴趣。举个例子,教师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民歌当中号子的体现形式,可以举办一次拔河比赛,组织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这时可以用吹响号子的方式进行加油,可以让学生领会到号子的作用[2]。或者借助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播放《小白菜》的影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过去那段艰苦的岁月,认真领略小白菜的辛酸。这一切都是以学生的主观情感为主,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学习,体验音乐欣赏的趣味。
三、结合流行音乐,迎合学生的兴趣
网络音乐资源繁杂,以流行音乐居多,因为它符合时代的变迁,最具时尚元素。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流行音乐最为符合他们的兴趣,所以大多数学生都特别喜欢这种音乐类型。因此,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针对一些流行音乐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让学生明白教师的喜好,引起学生的共鸣,消除两者间的陌生感,达到相应教学效果[3]。此外,教师也能逐渐摸清学生的音乐欣赏类型,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音乐,而学生也会非常乐意。当然,挑选的音乐要符合学生的性格以及年龄,具有健康、积极的特点。例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和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等歌曲,里面蕴含了浓烈的中国风格,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中国的文化[4]。还有如《中国话》这种音乐,利用轻快的旋律,表达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同样有着浓烈的中国文化气息,这些音乐也都是非常符合也值得学生欣赏的类型。流行音乐表达的情感对学生而言,理解比较容易,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对流行音乐的理解联系上民族音乐的情感体现,学生理解民族音乐也会相对容易些,也可以降低学生欣赏民歌的抵触心理。
四、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化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网络音乐类型繁多,且初中生性格较为放纵,如何有效地发挥音乐欣赏课的作用,提高学生音乐修养,对于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此,本文建议教师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了解他们喜欢听什么类型的音乐,思考其中吸引初中生的原因。同时,现代初中生喜欢跟随潮流,追求时尚,老师也要丰富自身的时尚元素,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提高音乐欣赏的教学效果。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集锦13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论文2023-04-10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2022-06-03
儿童心理的小学音乐教育策略探析论文2022-05-08
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论文2022-06-30
关于小学音乐教学论文2024-02-06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2023-01-25
小学音乐教学教研论文2023-03-19
小学教育工会活动创新途径研究论文2024-01-14
小学音乐器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2024-02-01
音乐教学研究总结2022-05-21